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时间:2023-05-31 09:1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第1篇

(一)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与生产各环节有着密切联系,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注重企业员工的考核和评估,以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技术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将安全负责人、企业员工、工程师等人组织到一起,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效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严格贯彻和执行

为了促进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加强全体员工对安全知识的培训,注重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真正落实。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管理,严格按照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贯彻和执行,确保各种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才能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掌控,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三)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

在企业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同时,企业必须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保密性,使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程度更加精细化。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注重生产各环节的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发展。

(四)加大安全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促进规范化发展

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不断加大安全技术管理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安全技术管理方案,执行强化标准,注重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生产开始前,制定好想要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几套可行的方案,以及时处理生产过程的突发安全事故和问题,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工序、产品的安全检验,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以保证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落实。在生产完成以后,要对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

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于运行成本进行全面监督,制定有效的运行方案,提高企业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运营模式,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结算管理等集中到一起,不断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

不断加强经济管理,企业必须健全经济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经济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三)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企业经济管理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企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例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注重新项目的投资,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四)加强生产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检验评估

企业正常运行中,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产品检验和评估,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必须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才能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第2篇

安全是电力施工项目最基础的要求,安全技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前提,也是施工企业获得效益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好施工安全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项目管理人员重要的工作之一。相关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电力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强化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创建一个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确保施工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

2电力施工环境的安全技术管理

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是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在电力工程设计初期,应该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考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施工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对每一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都需要设计有效的安全技术方案,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电力工程,如西电东送项目,需要穿越河流、山川等多种先险要堵的地理环境,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架设安全设施,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技术措施,尽可能地消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山脊爆破的电力工程项目,需要事先进行现场安全防护;另外,对于一些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等,需要做好防雷、防台风、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措施。

3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

3.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客观环境的安全技术管理

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还是人。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并对施工操作中具体的安全事项进行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安排专职的安全人员,加强对施工操作的安全监督,对现场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登记入册,并进行有效的现场排查。根据最初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安全方案进行完善与补充,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做好现象环境的安全因素排查,对于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需要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另外,施工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紧急预案,保证能在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问题是及时的解决,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由于电力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质,施工后也应该加强检查,把好质量关,落实安全技术的相关规范。

3.2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作业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其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宣传等形式,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并成立相应的安全制度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安全的施工点积极预防。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警示标语,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安全位置,需要时刻提醒施工作业人员提高安全警惕性,实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为施工人员安全、工程安全提供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前,要加强对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在安全生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按照安全工作的规程作业,逐步培养其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较高安全意识的作业氛围。针对特别事件,以全面宣导和思想引导为主,保证电力作业施工的安全进展。

4电力工程施工协作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土建、城建、园林规划等多个项目,就电力工程本身来说就具有多个项目,如电网架设项目、线路敷设项目、材料采购项目、基础建设项目等。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协作管理,避免出现交叉混乱的现象,确保电力工程能够安全、有序的实施。通常来说,电力工程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对前一工序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以施工质量与安全为主线,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时效性。对于工程中各个分项项目,应该严格遵循上级管理部门制定的施工流程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做好现场施工人员与机械的有效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项目需要紧密配合、全面协作,以整体工程建设为主,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等因素,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为工程施工实现全面协调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安全;措施

1当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机电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在煤矿建设、生产中,开展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机电管理所需资金一般有四项:机电设备的购置费用;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务费用;作业人员的培训费用。因此,如果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管理范围缩减、管理力度降低、管理水平下降。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生产企业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方面,缺乏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近几年随着国内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电气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滞后,机电管理水平较为薄弱,部分机电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1.2机电设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煤机装备及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部分煤矿生产中运用的机电设备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难以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尤其部分中、小型煤矿老、旧及高耗能设备使用较为普遍,先进设备及技术替代进度滞后,已经成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为满足矿井的正常生产作业,部分老旧机电设备仍然在带病使用,加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保养及维护,进一步加重了机电设备的老化程度。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故障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故障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矿井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机电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有效预防手段,极易导致突发性事故的发生。

1.3作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影响机电技术管理的众多因素中,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机电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煤矿开采行业存在工作条件差、危险程收稿日期:2017-05-02作者简介:乔海林(1981-),男,山西大同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现在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公司机电部工作。度高、工资收入低等因素,作业人员积极性不高,专业素质难以符合岗位需求。同时,部分从业人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在日常工作中,仅能掌握一些简单和基础的工作常识,无法解决深层次的问题,面对棘手或复杂问题时,无法及时、正确地解决。

1.4机电人员培训力度不足

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定期开设安全培训课程,但其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操作、使用等问题上,对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性能及理论知识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难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5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做好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管理规范化的体现,也是管理人员展开管理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管理中,由于对机电技术管理程度重视不够,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机电管理工作具有盲目性,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保证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解决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重视机电技术管理,加大管理资金投入

要切实强化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效果,首先应该提高对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一方面,煤矿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在重视生产效益的同时,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尽量预防和避免发生安全问题,为此,需要投入足够的安全资金,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加强机电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升矿井信息监控保障能力,推动“数字化”矿山建设。除此以外,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力度,增加机电设备检查频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完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机电设备的调研、招标、采购、安装、验收、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内容,要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具体化及人性化,确保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实,重点强化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工作特性、使用要求等规范设备的日常使用。

2.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通过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培训过程中,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首先,要使管理人员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促进对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技术管理人员兼具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改善管理效果。

2.4强化机电管理绩效考核

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将机电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薪资福利待遇相结合,促进从业人员管理、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要建立健全机电管理考核机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并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同时,在进行岗位调动时,要积极考虑考核成绩较好的人员,对考评成绩长期没有提高的人员进行岗位调离,以此激励和促进机电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机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总结

安全生产是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样,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此,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煤矿机电管理技术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装备、管理、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多筹并举,促进矿井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从而推动整个煤炭行业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彬.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48-149.

第4篇

为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促进石油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号)以及《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通过推行HSE管理体系和实施安全生产审核、评价、许可等工作,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石油天然气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点多面广等特点,一旦发生井喷失控等事故,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管理任务艰巨,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已建立了较好的安全管理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高含硫天然气、深水和边际油气田的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化,用工结构多元化,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安全基础管理出现与之不相适应的状况,与国际石油大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全基础管理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安全责任制在基层落实不够到位;“三违”现象仍有发生;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有待加强;安全投入相对不足和安全培训不够到位,不能完全满足石油天然气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应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抓住关键问题,促进石油天然气企业(以下简称为企业)安全发展。

二、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3.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安全发展”,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始终把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工作目标: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减少一般事故,遏止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力争在*-年后安全生产管理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5.主要任务: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现场规范操作和技术管理,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应急管理,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完善HSE管理体系

6.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各级生产单位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委员会(领导小组)主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企业各级生产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比例不宜低于从业人员总数的1%;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和中央企业之外的企业应积极推行安全总监制,安全总监进同级领导班子;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按上述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知识,取得安全资格证,工作岗位保持相对稳定。

7.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重点健全和完善14项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安全例会制度;(4)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6)设备管理制度;(7)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8)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9)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及工作许可制度;(1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1)应急管理制度;(12)事故管理制度;(13)安全奖惩制度;(14)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等。

8.完善HSE管理体系。企业应进一步完善HSE技术标准,加强HSE管理、监督和审核队伍建设,健全HSE信息系统,完善体系运行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审核工作,切实做到可持续改进。

四、明确安全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9.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以主要负责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岗位和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0.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在组织生产和经营时,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并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生产、安全、设备、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在招投标、采购、生产组织、安全监督、安全投入、安全培训、人员聘用等方面的安全职责。

12.明确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能制止他人违章行为,主动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主要有:(1)掌握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2)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工作纪律;(3)正确维护和保养岗位安全防护装置及设施,保持其完好、齐全、灵敏、有效,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方法,按规定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不能消除的应立即向上级如实汇报;(5)有权制止、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权拒绝执行违章作业的指令并可越级汇报;(6)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协同配合,共同搞好安全生产。

13.明确承包项目和承包方安全职责。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企业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4.加大考核、奖励与处罚力度。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级安全生产奖励资金在年度工资总额中列支。对安全工作责任不落实导致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15.加强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要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加强钻井现场(平台)、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油气站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技术管理,重点突出“三高”(高压、高含硫、高产)气井、“两浅井”(浅井、浅层气)的井控技术管理和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审批制度。严格安全技术资料审查和管理,健全安全技术资料档案。

16.加强井控技术管理。全面落实井控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将井控技术管理贯穿于钻井、地质、测井、录井、试油(气)、修井、采油(气)等作业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配置足够的井控设施、设备和人员防护器材;落实井控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完善井控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上述作业的施工设计、技术措施的技术论证和审批程序。

17.加强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全面落实防硫化氢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对重点装置、关键部位设置防硫化氢泄漏安全控制系统;配置足够的防硫化氢中毒的气防设备、设施和人员防护器材,落实防硫化氢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完善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制度。

18.“三高”气田技术管理。高含硫气井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套管、井口的腐蚀问题。钻开气层前必须加装剪切闸板防喷器和钻具内防喷工具,井下、井口应安装安全阀,集气管线应安装关断阀。集气管线、站场和净化厂应在现有通用气田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加强井场硫化氢的监测,以及气质组份的动态监测。

19.制定修订安全生产标准。根据生产实际,定期对企业有关安全、钻井、采油采气、储运等专业标准进行清理和制定修订工作,突出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有效性,增强标准的现场适应性。

20.采用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企业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对重大事故隐患或技术难题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推广应用高压高硫化氢油气田综合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长输管道不开挖检验、在役特种设备长周期运行等安全生产工程技术。

21.大力研发和引进安全生产技术。根据生产需要,积极开展安全科技攻关,保证必要的安全科研经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

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22.严格安全“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编制《安全专篇》,并按照审查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试生产前,应制订并落实试生产的安全保障措施;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3.加强基层岗位风险管理。组织基层从业人员开展岗位作业危害和不安全行为辨识活动,对基层关键岗位人员、工艺、设备变更及时开展风险识别、评价,将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与日常生产运行和现场活动紧密结合,合理确定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频次和时机,建立动态、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24.强化生产现场安全检查。根据实际,可按专业设置物探、钻井、井下作业、海上作业、建筑施工、生产装置检维修等安全检查站(所),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综合安全检查,其所属二级生产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安全检查,基层单位要切实落实岗检、巡检、交接班、干部值班制度。

25.加强现场高风险作业管理。对动火、动土、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26.加强施工作业管理。对油气田重点施工井施工、生产装置检维修及开工、管道施工,严格施工单位准入审查,严把施工资质关、安全业绩关、队伍素质关、施工监督关和现场管理关。打开油气层前、生产装置停工检修和开工前、管道打开等关键施工环节,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检查。

27.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依法进行登记注册,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做好维护、保养、检查和监控。

28.加强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对承包单位实行准入制度,进行资质审查;要将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HSE管理体系,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对其安全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现场检查。

29.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纪律管理。所有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责任,遵守劳动纪律,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要制定违章处罚规定,加大教育、检查、监督和处罚力度。

30.加强放射源、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放射源使用、储存、运输和废物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与防护,设置明显的放射性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监测与检查,防止丢失或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购买、运输、使用和清理、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环节,油(气)库和长输管道等场所进行重点整治。

3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配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设备与装置,落实现场防治高低温、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危害的措施,切实改善作业环境;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

七、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32.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企业应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设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分级,并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与事故隐患排查相结合,实现了事前管理和源头控制。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建立隐患管理台账、档案。

33.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报送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重大隐患信息报送制度,按规定向地方政府及集团总公司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数量、类别、危险程度及整改情况,特别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予以消除。

34.规范隐患治理工作。企业应明确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资金渠道、进度安排和质量要求,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在隐患治理期间,要落实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5.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并设立专用帐户,专项用于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和隐患治理。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八、加强劳动组织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

36.严格劳动定员管理。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定员组织生产,要层层建立劳动定员考核办法。生产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劳动定员标准应及时予以修订。严禁违反劳动定员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安排作业班次,保障从业人员必要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37.严格从业人员劳动管理。对录用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劳务工),企业应按照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进行上岗前的安全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38.强化全员安全技术培训。企业要制定全员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强化操作人员,尤其是班组长、新上岗和转岗人员、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落实井控培训和防硫化氢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9.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培训基地,配备能够满足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等硬件设施,加强培训大纲、考核标准、教材和考试题库建设,健全培训档案,提高培训水平。

40.加强先进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措施的执行力。积极借鉴吸收国际石油大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九、加强应急管理,严肃事故调查处理

41.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成立应急领导机构、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依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各生产单位应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各生产单位的应急预案应逐级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备案。

42.规范应急演练工作。企业下属单位事故应急演练的频次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其中中央企业所属地区公司和中央企业之外的企业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43.加强应急资源管理。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企业应急队伍,并与有关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加强企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以及通讯与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对应急物资的投入,保障防护用品、救援装备、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加快应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44.严格事故报告制度。企业及下属生产单位要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对于发生的伤亡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涉险达50人以上以及媒体披露的特大伤害未遂事故,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等要求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严禁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45.认真组织和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企业要树立井喷失控就是责任事故、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调查分析未遂事故、轻伤事故和重伤事故,查找设备设施、工艺技术、规章制度缺陷、安全管理漏洞等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和控制对策措施,杜绝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对于由有关政府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企业应做好配合工作,并全面落实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十、支持和推进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46.发展中介机构服务。积极引导安全监管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和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培育和发展石油天然气安全基础管理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47.加强政府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水平,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投产等环节依法强化源头管理,依法加大日常安全监管力度,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对存在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48.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强化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监督;做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油气田周边群众的安全意识;要公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和事故调查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中还存在某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这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处理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对于其工作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一)、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很多项单项工程是同时进行的,当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时,极易损坏整体利益,降低工作效率,进而造成质量下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使工程建设每道工序的施工都处在严密的控制当中,每种工程都能够进行积极有序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建设施工单位对整体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掌控,一旦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监管来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救措施,可以防止建筑工期的延误,进而可确保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核心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可以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

工程安全是每一个建筑单位都要进行积极应对的问题,一旦发生建筑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还会拖延工期、降低其他人员的安全感、降低建筑质量、影响企业的声誉等等。在进行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因为加强技术管理可以使建设施工中的每一道技术工序都保持应有的规范。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还可以对一些意外事故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图纸会审、技术管理制度、技术培训、技术交底、安全技术、编制施组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这些内容具有内业和外业的区别,内业的主要内容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作业,举个例子:按照具体的施工技术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培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标准,让施工人员进行规范的施工作业,建立技术档案记录这些培训内容和施工技术标准。外业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建筑工程进行技术准备和制定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方案,另外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更新,采用新技术代替旧技术去提升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的体系

因为各个建筑企业的规模不一样,所以各个企业配备的软硬件也有好有差,另外建筑行业的体制是总分包的形式,因此建立一系列通行的技术规范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系统想要有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是有难度的。在这种体制下,建筑工程的总包单位的技术管理是借由分包合同这个纽带建立一种紧密度较差的总包建筑单位和分包建筑单位对接的技术管理,分包单位所配备的软硬件设施制约了这种对接方式,而且原定的施工技术也很难得到严格的遵守,没有按照原定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采购、存放和管理原材料等行为会延误工程的工期,建筑施工的成本提高,因此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工程质量容易在企业与企业的交接中出现问题。

(二)建筑施工制度体系不健全

众多的建筑企业拥有的施工技术水平不一样,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按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建筑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的进行工程的施工,没有设立完善的针对建筑业的监管部门和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也没有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技术岗位进行很好的对接,建筑企业自身也没有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责任划分去任命职务,因此导致了某个流程无人负责或者某个环节有好几个人负责的不正常现象。有少数单位甚至无视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不去建立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或是施工管理制度本身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即使执行时严格遵守制度的要求,工程建设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某些单位的一线员工没有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操作规程不完全,安全教育不规范,亦或是随意地进行违规操作,将安全因素抛之脑后,进行的都是不完全的安全技术交底。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虽然不少建筑施工企业也设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制订了相应施工管理制度,但企业的内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运营管理不到位,不少企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完全没有发挥其应该的作用。

约束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理应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所定下的标准,从业人员存在不同的文化程度,施工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常见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建立并优化一套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结构,综合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总包商和分包商的实际管理水平,将这样的体系传播到每个下级分包商,抛弃从前那种使用简单的分包合同以求管理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培训专业人员指挥建筑施工的技术流程,工程技术管理责任进行相应的转换并使之应用于工程分包的过程中,责任精确到每一个人。工程验收前,各级工程的进行步骤中,即使是工程的后期也要将人员的调度和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放在重要位置,人员的管理和人员的储备必须要得到重视,人员的培训亦同等重要,各岗位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精细化操作规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放在第一位,建筑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并且完善一系列的符合不同企业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关键环节的限值必须得到确认,具体的作业指导书也要完善,用这些条例作为准则来规范一线操作工人的行为。

(三)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执行的监督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各个步骤的责任要精确到每个人,施工环节进行监督得到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也要不偏离操作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依照操作规程规范而影响到了施工质量或者施工安全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得到纠正,工程进度、施工的客观条件,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因素要被重点观察,以求为工程创造任何所需要的条件,施工过程要连续、均衡地进行,避免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无法交付到客户手中,在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再想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尽量降低工程成本。

五、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时的注意事项

在制订了相关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策略后,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人员配置、设备准备等软硬条件),以及业主方提出的各项要求,在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地方行业规范的前提下,遵循科学规律。坚守经过试验鉴定的原则,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充分结合当地的经济效益情况,合理实施相应的技术管理策略,取长补短;日常生产实践过程和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做好有机的结合,相辅相成。

工作不能片面盲目追求重点控制。由于不同项目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现状仔细分析并落实分工协作的各项内容,以追求最大程度地为工程施工提供全面、有针对性的服务。

目前国内的施工竞争愈演愈烈,但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层次不齐,许多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的企业,管理理念始终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完善,以至于在竞争中逐渐遭到淘汰。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化,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施工的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工程的质量,降低了施工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使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勇,王延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13).

第6篇

煤炭企业领导首先必须加强自身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安全意识,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1.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煤矿要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生产的技术和安全工作负责;矿井内设立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机电、通风、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各司其职,负责矿井生产的技术和安全工作。

1.2加强安全技术基础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绘制安全操作图纸;对矿井内的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应由相关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

1.3全力确保安全生产系统完善、可靠

矿井巷道及采煤区生产布局应科学、合理,回采工作面应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

1.4加强对矿井内水害的防治管理工作

矿井内应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好“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1.5加强落实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措施

矿井技术负责人应负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制订并落实“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技术负责人必须定期分析矿井风量分配是否符合要求,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和无风作业;对通风设施,应设专业技术人员看管和维护;应配备足量的瓦斯检测员和防止突发事件的预测预报员;必须制订并落实瓦斯区域治理和局部措施相结合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瓦斯监控系统必须灵敏、可靠;井下掘进工作面应实行“三专两闭锁”制;当瓦斯超限和监控系统出现异常时严禁继续生产;井下专职安检员应切实落实好综合治理防、灭火及综合防尘措施。

1.6技术负责人和各区队长应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

各区队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应组织一次技术分析研讨会,以利于及时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狠抓作风建设,落实好领导干部下井跟班制度

煤炭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抓安全生产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用心做事、摆正位置、扑下身子、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原则,深入现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矿长和各区队长应分批、逐日跟班下矿井,实行安全工作全天候不间断管理;跟班干部要与采煤工人同下同上,实实在在地抓好矿井生产的安全工作。矿井劳动监察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下矿井,检查领导干部跟班下井是否到位、是否尽职尽责,对所反映的安全隐患是否认真处理和落实到位,以及每周两小时安全技术学习和班前30分钟安全活动是否正常开展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在矿务会议上提出并解决之。

3搞好区队领导班子建设

对于一个煤矿企业的基层区队来说,其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和的组织队伍。一个好的基层领导班子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真正认识到要发展煤炭事业,先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懂得“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道理;其次要研究制订并贯彻执行好严密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措施,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为采煤工人创建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这样,井下采煤工人才能无忧无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多采煤、采好煤。因此,煤炭企业领导务必十分重视组建好基层区队领导班子,把既懂先进的采煤技术、又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辩证关系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区队领导班子里来,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来。

4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学习

煤炭业培训和安检部门要定期会同煤炭企业及基层区队,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学习和培训,认真学习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政策法令,让工人们及时了解当前世界及国内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严峻形势,联系本矿、本区队采煤生产实际,检查是否有违规行为;定期组织采煤工人学习安全生产三大规程,使工人加深安全意识,同时开展抓“三违”活动,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5加强对新工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应按中长期发展规划定岗、定员,而对于由定岗、定员而新招用的工人,煤矿企业要制订好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老矿工,对新工人进行专门培训,并按上岗要求进行严格考试,考试并操作合格者,方可发给上岗证,予以录用上岗;与此同时,各区队还应做好老矿工“传、帮、带”工作,不仅要教给新工人采矿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更要教育新工人树立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培训和“传、帮、带”,使新矿工对矿井上下有一个全方位了解,熟知“下井须知”和本岗位工作职责,对煤矿三大规程有了细致而全面了解,加上老矿工的“传、帮、带”,定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6务必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一个好的企业需要有一整套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因此,煤矿企业领导应全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当然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如果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而不抓具体落实,规章制度就变成一纸空文,毫无用处。因此,煤矿企业各级领导务必要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即组建一套检查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如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除立即停止其操作外,还应追查操作者及其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者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7坚持班前会制度,总结上一个班经验,安排好本班安全工作

作为煤矿生产企业,每天都有工人上、下班和交接班,因此,认真开好班前会,及时总结上一班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利于安排好本班的安全生产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更需要通过班前会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技术负责人和班组长要仔细观察每个工人的思想动态和操作情绪,如有异常,应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工作。

8狠抓矿井生产行为过程控制,注重行为细节管理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一直颇受人们的重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工程质量事故屡见不鲜,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采取措施,优化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1、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意义分析

建筑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及调整等进行科学的管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在高标准的质量下完成施工。

建筑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并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进而有效的防止在工程施工中应操作不合理导致的安全事故。

另外,科学的施工技术优化管理,也能有效的对工程项目的资源进行优化,这主要表现在控制建筑施工资料浪费,改善工程设备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作业效率,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图纸会审、技术管理制度、技术培训、技术交底、安全技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这些内容具有内业和外业的区别,内业的主要内容是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作业,举个例子:按照具体的施工技术实行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培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标准,让施工人员进行规范的施工作业,并建立技术档案记录这些培训内容和施工技术标准。外业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建筑工程进行技术准备和制定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方案,另外还要采用合适的新技术代替旧技术去提升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

3、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如对安全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没能认真的执行,使得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或一些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还有在进行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和记录搜集时,没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健全落实相关技术管理的制度规范,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充分行使其权利。

2)施工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因为建筑企业之间的能力参差不齐,个别企业在面对地方施工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颁布的标准文案时,无法做到全面性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无法有效建立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相关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在人力分配上,无法有效地将岗位与人才对接,或者是企业没有根据岗位和责任来对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导致一些无人看守流程,或者是个别流程人员爆满的情况出现。有时,这些企业在自身制度的创建方面还有着严重的缺陷,从而使得外部管理制度无法剔除其内部的诟病,进而无法满足相关需求;个别单位不去依据管理要求来培训一线员工,缺乏安全教育,从而使得个别员工肆意操作,将安全置之度外,这便严重说明单位在安全技术交底方面落实得不到位。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措施分析

(1)构建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构建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充分贯彻落实,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另外,还应定期对施工队伍实施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促使其进行标准化的施工;提高施工监督管理,对于威胁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的行为应严格摒弃,对于违反规定及政策的施工人员及行为应依法给予严厉的惩处。

(2)加快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当今社会,工程施工技术飞速发展,施工单位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通过学习新兴的施工技术掌握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重心。针对当前国际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的现状以及施工单位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要求,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快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学习力度,以提高施工单位综合市场竞争能力为基础,将技术优化管理工作开展好,为技术优化管理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强基础调研,顺利开展技术优化管理工作

现代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研究过程中,施工单位开展基础调研工作是施工技术优化工作科学开展的前提。只有将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才可以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优化管理方案,从而将施工优化目标实现。当今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调研对应了施工单位建设的具体能力,并且可以充分的了解施工单位自身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各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作为将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的基础,有效开展优化管理工作,最后将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的优化管理方案制定出来。

(4)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5)强化对施工质量的管控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由多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原材料的质量,施工技术的功能与工程维护把奥样工作等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科技的发展,新的工艺与新的设备不断出现,不断提升工程效率,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能够第一时间了解问题,及时的将问题解决掉。不论是进场的材料、工程的成品与把俺成品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增强质量控制。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将施工中的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工程质量管控水平的提高。

(6)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①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专业性的技术讲座,使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改善技术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是施工人员时刻自律规范操作,并不对提高他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制定严格的责任制管理,保证各项施工技术的安全操作都能落实到个人,进而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水平;

②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起到监督的作用,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高质量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扎实的施工技术,也应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及管理施工技术的意识,对于工程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及时处理存在的不足,全方位的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责任制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管理人员应秉着高度负责的心理,对建筑工程各个项目进行检查,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准确的将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严格实施施工图纸中的设计内容。另外还应对工程中计算测量的数据进行检测,对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及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

5、未来建筑应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利用科学先进技术,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是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耗能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建筑节能不仅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注重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更考虑到蕴含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以及钢材、铝材这些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为实现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培养建设绿色工程技术。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加大了建筑行业的竞争,企业必须要不断地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培养专业型的队伍,降低成本,促进质量的提高,增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够实现优化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庆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9:38.

第8篇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工民建企业中,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民建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术实力和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工民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不断壮大,实现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民建企业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民建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工民建行业实行的是总分包体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总包方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总包全局把握,而各分包则负责细处的技术管理。这就需要在施工中,既要加强总包之间的沟通交流,又要注重各分包方之间的配合协同,同时还应平衡承包单位之间进行必要的衔接以及技术上的沟通,因此,工民建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制实质上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体系所确定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施工单位分包和总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渠道,经常出现技术管理各行其事的问题,从而造成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难以落实,最终导致出现原材料堆放不合理、原材料入库合格率不高等问题,造成管理成本扩大、经济损失严重,甚至致使工程质量和整体进度受到影响。

2、并不健全的工民建施工制度体系

众多的工民建企业拥有的施工技术水平不一样,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按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工民建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的进行工程的施工,没有设立完善的针对工民建业的监管部门和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也没有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技术岗位进行很好的对接,工民建企业自身也没有根据工民建施工技术的责任划分去任命职务,因此导致了某个流程无人负责或者某个环节有好几个人负责的不正常现象。有少数单位甚至不顾《工民建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不去建立施工的管理制度体系或是建立有很大缺点的施工管理制度。就算执行时严格遵守制度的要求,工程建设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的话,某些单位的一线员工没有按照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被技术培训,操作规程不完全,安全教育不规范,亦或是随意地进行违规操作,将安全因素抛之脑后,进行的都是不完全的安全技术交底。

3、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

集中表现在所谓的“重建不重管”,尤其在工民建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存在有制度不执行的问题,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部分施工人员不能很好地依据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经常出现为了方便而采取违章操作的情况,对于规范和规章的认识程度仅存在于墙上的标语,使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成为“摆设”。技术管理缺乏细致有效的监督措施,相关规程、规范的贯彻落实情况没有岗位、也没有人去监督落实,使执行规程、规范变成走形式、走过场,导致管理人员不能尽忠值守,操作人员不能按章操作,从而形成工程返工率高、原材料浪费、安全问题及施工进度慢等矛盾和隐患,甚至出现事故频发、工程质量下降的问题。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各类资源浪费严重

现阶段我国的工民建施工人员,很多都是来自农村的低学历从业者,由于高层工民建施工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施工人员又缺乏对应的技能。施工人员仅凭从事工民建以来积累的施工技术经验来进行施工,对先进的各类机械设备的操控水平也较低,直接造成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要求。这样不仅仅造成了各类材料浪费,同时由于设备、材料在存储和堆放中,容易出现质量危害,影响工程质量。

5、缺乏科学的安全系统管理

在高层工民建施工中,安全一直是排在首位的话题,各类施工企业提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看似安全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高空作业占据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比例,而很多高层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又没有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

防护措施的检查、监督、审核不严格,导致安全措施没有进行再次确认。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疏忽,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安全人员未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

二、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中可优化的措施

1、对于提升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效率

建立起来一套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总包商还有分包商的实际水准,将这样的体系传播到每个下级分包商,抛弃从前那种使用简单的分包合同以求管理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培训专业人员指挥工民建施工的技术流程,工程技术管理责任进行相应的转换存在于进行工程分包的过程中,责任精确到每一个人。在工程验收前,各级工程的进行步骤中,即使是工程的后期也要将人员的调度和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放在重要位置,人员的管理和人员的储备必须要得到重视,人员的培训亦同等重要,各岗位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

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制度,明确关键环节,强化具体作业指导,确保一线人员施工作业行为都有相应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规范。健全技术交底制度,促使所有的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施工对象从设计情况、工民建特点技术要求、操作注意项等方面有一个具体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科学施工。健全技术复核制度,以保证技术的准确性,避免因技术工作的琉忽差错而造成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健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促使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编制和实施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健全施工日记制度,通过规范施工日记,以便了解、检查和分析施工进展的变化、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等情况。健全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以便在业主需要及现场条件等变化的情况下,施工图能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和变更,确保准确按图施工,维护设计文件的严肃性。

3、建立长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制

对于建立长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制,最主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出严格的考核机制,将其工作内容与个人绩效挂钩,督促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进行监督和规范。同时对监管人员实施一定的培训,使其能够熟悉掌握各个施工环节中具体、规范的施工操作,以便在进行监督管理时,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符合工民建施工的技术要求。

4、加大施工管理强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高层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注意员工技能与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能力,打造精品工程。

5、引进先进施工设备、改进旧设备、提高施工技术

在高层工民建施工中,传统人力操作已被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机械操作所取代,如混凝土的高抛免振动施工法和钢筋的自动加工机械处理等,通过机械设备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人工失误操作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通过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施工技术、改造旧设备、改善旧工艺,既能节省人力,又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

结束语

随着工民建市场的繁荣发展,工民建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对自身工民建管理进行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顶龙.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29.(6):241-242

[2]周安全,浅谈高层建筑水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科技风》.2013年1期

[3]张建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4]范俊.林程远.陈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作者简介

第9篇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排一批经验丰富的安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加强现场人员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但要加强工人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还要经常去检查督促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1安全生产是一门生产科学技术

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单体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施工工艺的多样性,建筑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现场环境的多变性,甚至有的工种的条件艰苦性,多工种生产的穿插性,加之建筑又都是露天作业,高处作业,手工极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从业人员素质又相对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极有可能导致重大突发性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切切实实地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是一门生产技术,我们每一个建设的管理者必须将这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透彻。为了保护安全生产,我们不但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要把它落到实处。我们建筑施工企业不但要给项目经理部一定权限,而且要给专职安全管理员一定权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设置的管理岗位没有虚设。重视安全生产,企业管理者都要把它当成一门科学去研究,只有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才可以高质量,快速度地去完成我们所承担的每一项工程任务。

2安全技术是先进生产力

我们说安全技术是生产力,应将安全技术切实当成建筑企业的日常大事来抓。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重视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到三个落实:1)组织机构落实。我们所说的组织机构落实,就是从公司至施工现场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这个管理机构是一个常设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班子。a.安全组织机构的建立。b.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的职责。2)规章制度落实。规章制度落实是指将我们制定的一整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各级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监控和应急预案等,都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把“三级”教育当成大事来抓。切实教育工人把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真正使每一个工人对自己生命负责,对别人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3)三级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三级安全教育是每个刚进企业的新工人必须接受的首要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部、班组这三级。对新工人或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a.安全教育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企业年度安全教育计划,每个季度应有教育重点,每月要有教育内容。按制度进行教育对象的登记、培训、考核、发证、资料存档等工作。经常监督检查,认真查处未经培训上岗操作和特殊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b.安全教育档案管理。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为每位在职员工建立安全教育档案。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需要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参与,这样才能使工程高质量,工作高效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规避风险,警钟长鸣。

作者:贾学俊 单位:清徐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1、项目技术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施工的既定方案严格执行,就会导致部分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有些项目的技术资料缺失,在之前的搜集与整理过程中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这一系列问题就会造成技术资料的疏漏,从而使资料与工期的进展不能相匹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后期的验收工作与投入使用。而且,工程技术资料的不完善会给后期的技术管理经验总结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延误各项目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到引起类似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对项目技术本身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也有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因素;当然技术管理人员的权限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建筑企业当中应该明确对技术管理的制度要求,还要细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职权范围。从而确保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以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2、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不足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更多建筑企业投入到项目工程当中。现在日益增多的建筑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而且在其他相关行业领域,也吸纳了很多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人才。这就造成了建筑技术管理人员的匮乏,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解决人员的需要,引进了一些技术不过关的工作人员。还有的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一个技术管理人员会身兼多个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对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而扩大人才资源库。

二、加强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从施工企业的方面来看,工程项目的完工既要节约建筑成本,还应该按照合同的要求按期完工,并遵照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交给业主使用。因此,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这些项目管理的成效都是通过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来呈现的,而管理的最终效果就是实现工程管理目标。

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通过进度的加快来实现技术管理。就管理的内容角度来看,工程技术管理与其他的项目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撑。这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对工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程技术管理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还可以监督工期的完成进度。它要求在施工之前先收集相关材料,进而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施工设计组织完成工程的方案设计。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方案的编制管理。这样既可以保障工程进度,还可以减少建筑材料和成本的浪费。也可以在动态中对工程加以控制,适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要求,项目的应用等等内容。目的在于最终通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进度来完善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三、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主要是对现场各项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与技术检查、技术核定,以及相配套的技术软件、技术档案、技术规程制度及责任制度等。

1、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指的就是在施工之前,图纸设计单位与建筑施工单位对图纸的各项细则详加确认的过程。施工单位的任务很繁重,因此在接到图纸的初始,就应该组织自己内部的技术人员对图纸的内容展开研究。在充分熟悉了图纸之后,施工单位要综合技术文件对图纸自行审查。然后再由建筑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一起度对图纸进行会审。在会审的途中,施工单位要做好详细记录,之后就存在的问题向建筑单位寻求解决策略。

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与洽商交底及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对于重点工程、特殊工程、重要部位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及新技术要具体、明确的进行交底。技术交底的组织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向项目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的交底,分公司负责人向负责质量安全检查、相关的职能人员、施工组长进行施工方案、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等内容的交底。单位工程的负责人再向施工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此环节的技术交底是整个交底内容的关键所在。

3、材料检验

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必须对工程所需材料及构件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按照试验和检验的规程进行操作,在施工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材料质量与使用状况,从而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4、安全技术管理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倡导“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技术工作,并将技术安全措施列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对施工中产生的公害,如噪声、烟气、粉尘、废渣、振动等进行防治管理,制定防治措施,并进行监测与检查,制订相应技术对策来减低公害发生。

5、技术复核及核定

技术复核是对重要的涉及到工程施工全局的技术工作,按照设计文件及技术标准来进行核查,复核内容根据工程情况来确定,通常包括建筑物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电气等。技术复核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及使用效果。技术核定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通常是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发现图纸有差错或材料不符合原设计的要求,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对未预料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局部修改。

四、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措施

要想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就要严格遵守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从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范地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

1、严格遵守各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

2、充分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核对图纸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总体图及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高程方面是否一致;主要单元工程量及主要材料数量、规格是否正确;注意专用图纸与通用图纸在衔接方面有无矛盾及缺陷;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监理部门汇报研究求得合理解决。还应及时将图纸、设计文件等及时向现场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制定出本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实施细则。

3、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概述各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庆键性主体工程部位的施工措施施工场地(如机械、供电、供水、供风、通讯及内交通等)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工程合理化建议等。同时,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报告还要经过甲方的讨论和审议认可后方能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流分利用现存周转性材料、设备,降低工程成本

4、科学、规范地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做好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的准则是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②严格工程进度的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结果反映了计划执行的情况,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必须加强进度计划的检查。③加强工程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要贯彻始终,从投标承揽任务到工程竣工验交海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从真核算和监控。

5、树立责任、规范意识强化落实

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朋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参考文献:

[1] 刘先军.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2013(9).

[2] 赵矛.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6).

[3] 丁玉录.关于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

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加大,建筑施工技术也竞争强烈。项目负责人如何组织、管理施工过程,以及如何提升施工质量,也就直接决定新时期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在以往的组织施工中,由于某些项目负责人的思想相对比较落后,局限性较大,缺乏创新理念,故使多部分的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缺陷,从而使整个项目的质量下滑,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不计其数的大中小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建筑企业出现了一系列的建筑质量问题。在日益竞争加剧的市场竞争面前,通过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建立缜密的工程施工档案以及有效的技术培训,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确保建筑质量,这对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所谓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不仅仅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培训还包括图纸会审、编制施组、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四新”技术开发应用等。这些内容可以分为内业和外业两种,内业主要包括一些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些基础的作业,例如:根据建筑施工的技术需要制订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根据建筑施工的技术标准制订的作业规范和作业指导书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将这些规范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培训的记录一并建立技术档案,完成存档。外业主要是围绕施工的技术准备,以及建筑工程过程中的技术实施方案,并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适当的更新,以促进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重建不重管的弊端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没有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规章制度或技术规范,只是标语式的挂在墙上,搞形式,走走过场。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故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严格进行施工程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原因。

3.2 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务工的农民工,缺少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设备,在业主及监理下不合格的工程大量返工,原材料缺少科学管理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原材料贮存、堆放,对原有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影响工程质量。给公司的经济造成损失,施工进度的控制不明确,导致工期拖延等。

3.3 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施工中违章操作,组织者很少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人员没有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脚手架的搭设没有组织验收。消防设施的虚设,诸多原因留下施工过程中很多隐患,加上周围环境条件,组织人员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四、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4.1 认真落实施工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

作为组织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建筑法》,做好组织图纸会审、工程洽商工作,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规程。组织者要对高层综合楼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按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提高大项工程的合格率。如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都要责任到人,强制性实施。除落实规范工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外,应该从监理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实施和建立材料管理制度,杜绝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期的关键之一。

4.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

项目负责人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加强管理手段,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行为,保证各类机械的安全运行,消防设备齐全,脚手架的搭设、架体和建筑物的拉结、防护拦都要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4.3 加大成本控制与施工周期

高层综合楼施工前根据工程造价,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同时,应考虑成本的控制,应把工程分成若干分项、分部工程,如土方和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修工程等,进行评估预算成本,利润较高、潜力较大的工程(如装修、装饰工程)尽量降低成本,可又不影响工程质量的途径。而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组织者在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确定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内容的多少、施工工期的长短,根据施工合同、施工目标、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等,有计划的合理发挥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有机结合。

4.4 改进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技术

即使有很好的施工管理,手工操作的滞后仍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与先进的施工技术不可比拟。如混凝土的人工振捣,由于操作人员的松懒,造成很多结构中振捣不密实,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采用自动化高抛免振捣方法施工,再辅助人员处理,使振捣效果更好。又如钢筋工程中很多都是人工处理,生锈的钢筋应用到工程中,施工钢筋和混凝土结构脱落也会影响质量。只有合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加上先进的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既能节省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是当今组织应该采纳的途径之一。

4.5 注重施工管理人才培养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4.6 大力提高建筑工程修建安全设置水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建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 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层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多,其建设目标应以质量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核心。面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确保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人类社会正在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建筑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机电安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做出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全面的进行提升,使其更加的安全舒适,所以,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1.施工前材料的管理

材料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在工程施工前,所有材料应基本到位。材料在订购前,要对材料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和资质进行评审,以免因材料的供应不足、材料质量不过关或由于运输路线复杂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在材料到货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材料检验,并索取产品合格证,对外观质量有严重缺陷的产品应予以退货,对质量有争议的材料和图纸、规范有要求的材料应给予复检。

2.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2.1建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图纸的学习会审制度

通过比对施工技术图纸是否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充分把握图纸的特点,进而能更好地解决技术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保证现场施工的有效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2.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从而实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效结合,使施工技术方案既符合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条件,又能保证施工单位有足够的施工技术准备时间,使施工单位明确技术方案的设计意图,有利于正确反馈工程施工的相关信息,从而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质量,避免技术设计方案的返工或者修正现象的出现。

2.3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机具、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2.4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落实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责任,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的才智,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5对于国家颁布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要及时地组织学习,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来完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从而依法进行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避免违法违规施工行为的出现。

3.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在装修施工开始之前进行的,并需要在装修开始时结束,所以其进度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是反映整个施工队伍组织水平的高低,反应能力的快慢,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等各个方面。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需要将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工程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并在休工之前半小时召开施工总结、协调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计划。项目管理者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保证机电安装工程按期竣工。

4.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巨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与建筑工程社会价值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4.1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推行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遵照执行项目的质量体系文件,对各质量体系要素进行控制。

4.2对外搞好与各方的密切配合,接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部门对我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对主要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坚持会检制度,共同把好质量关。

4.3实行全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管理,树立以预防为主、重点控制、坚持标准、记录完整,为下道工序服务的质量观念,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确保工程质量观念。严格按图施工,执行设备说明书、规范、标准,确保质量目标。实行作业控制的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审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样板制度、挂牌制度。认真执行四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汇检。通过组织试验工程,总结施工工艺,指导规模生产。分项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示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4.4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明确质量要求。

4.5 建立质量保证可追朔性,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管理,建立工程质量数据库。谁安装谁负责,质量终身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奖惩制度。

4.6及时整理施工记录,质检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试验记录,保证交工时资料完整,并达到档案管理要求,并归档保存。随时将对材料及工程质量的检验与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还采用质量动态管理方法,随时将检测结果、取样地点、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员姓名、试验结果,及合格与否的评定意见输入计算机,建立工程质量数据库,并将各项试验结果逐日绘制工程质量指标管理图,同时随施工的进展分阶段绘制施工质量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4.7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4.8 尽可能选用先进技术装备和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工程质量。

5.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5.1组成以项目经理为全面领导的,各级管理人员为基础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工程的第一安全责任者,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严格执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严格安全措施审批和施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全面领导工程的安全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分项目部、各职能处、各系统施工队、三级安全管理职能,并有效开展工作。

5.2强化安全技术管理,保证重要施工工序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和设施正常化、规范化;对于重大的起重、特殊高空、带电作业等危险性作业项目,必须进行严格验证,必要时,由总工牵头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甚至社会上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论证。

5.3对项目部所属的部门执行安全生产法规、专业规程、安全作业规程及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危险作业区域和立体交叉作业区域加强预测预防和现场监护。

5.4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发现、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5.5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和安全培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 施工队长要向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 队长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5.6制定《安全实施细则》,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建立考核奖罚制度,把安全工作与每位施工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实行安全例会制度,对安全工作定期布置和检查总结,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5.7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必须符合GB 2811-1989 标准。

5.8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 ),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符合GB 6095-1985 标准。

5.9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必须符合GB 5725-1997、GB 16909-1997 国家标准。

6.结束语

要建造一个优质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的管理体系,建筑机电安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单位或者工作人员应当全面熟悉管理规范,并且要把好质量关。加强监控工作,对施工现场和施工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 黄志彬.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价值工程》.201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