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基础

网络基础

时间:2023-05-31 09:1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基础

第1篇

【关键词】AFC系统;网络基础;网络化建设

1 某城市地铁AFC系统建设概况

2012年6月,本城市开始试运营地铁2号线和3号线,标志着该市地铁进入到了网络化建设阶段,加大了AFC系统建设的难度。具体来讲,网络化AFC系统建设的特点包括这些内容:多线建设替代了以往的单线建设,需要将统一的服务界面和无障碍换乘服务提供给乘客;对互联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突出的矛盾存在于多种技术和产品之间;相较于系统的扩张速度,系统建设以及运营经验的积累存在着较强的滞后性,并且需要调整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票务规则、系统接口以及运营模式等。为了促使AFC系统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促使在各个线路间,乘客都能够无障碍换乘,就需要进行AFC系统的网络化建设。

2 AFC系统网络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通过1号线地铁系统的成功运营,为了促使网络化运营下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将奔向技术应用到其他地区,避免颠覆性改造一号线AFC系统,这样就可以促使建设成本得到有效节约,同时,改造期间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也可以得到保证。编制了相关的技术规程,这样就可以在ACC系统中成功接入既有的一号线和新建的二号线和三号线,并且还可以无缝接入其他新建线路;系统还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对其逐步完善,以便于应用的新技术相适应。结合这些原则,就需要对技术规程进行统一制定,对线网AFC系统的各个层次间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对ACC的功能和定位进行确定,对新老线路AFC和ACC建设顺序进行确定,对相关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促使AFC系统的互联互通得以有效实现。

一是AFC的系统结构:通常将五层架构体系应用到轨道交通AFC系统中,分别是ACC、线路中心、车站计算机、车站现场设备以及车票。在本工程中,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和调整AFC系统的业务模式、票务处理流程以及票卡结构,那么我们将六层架构体系给应用了过来,也就是将业务内置型读写器层加设于车票和车站设备两层之间。具体来讲,业务内置型读写器指的是将嵌入式32位CPU以及大容量存储器件应用到读写器上,在读写器内部来部署完整的票务处理流程软件;如果调整了票务处理流程和票卡结构,只需要对业务内置型读写器中的软件进行在线升级即可,不需要对设备计算机的程序进行更改。通过业务内置型读写器的使用,还可以统一票务处理流程,促使互联互通得以实现,对各个线路AFC系统的服务水准进行平衡。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快速化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产品,统一处理流程,有着较大的优势和作用。

二是ACC的功能与定位:在AFC系统中,最上层的管理中心就是ACC,它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如汇总、清分轨道交通票卡的发行和票务收入,联动监督线网AFC系统的运行,并且还需要清分和管理轨道交通中应用的一卡通车票,汇总分析整个线网客流信息。在收益清分方面,主要是对清分规则进行制定和实施,以此来清分轨道交通各线之间的收益;在运营管理方面,主要是监视客流量、票卡流向等线网级运营状况,对相关参数进行管理,如线网属性、票价参数、车票种类以及乘客服务界面等,并且还需要对其进行汇总和转发。在分析决策方面,主要是将清分系统数据平台中的信息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以便促使政府决策部门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是AFC系统的改扩建方案:在对线网AFC技术规程以及一号线改扩建方案进行制定时,需要对一号线的既有技术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将那些先进技术给吸收过来,对那些不会影响到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进行保留,将那些影响到系统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给排除掉。首先,对原有1号线AFC系统的先进技术进行推广和使用,如密钥管理系统,它的基础是PKI安全机制,以此来签到读写器设备、下载单程票密钥,促使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有着较为显著地应用效果。其次,将那些不会影响到系统互联互通的技术给保留下来,这样就不会颠覆性改造一号线AFC系统,促使建设成本得到降低。如在数据传输方面,通过CORBA方式来对实时数据进行传输,借助于FTP方式来对非实时数据进行传输。最后,将那些不利于系统互联互通的技术给摒弃掉,比如,原来的票卡结构等数据规划只能够在单线运用状态下使用,在网络化AFC系统中,就需要对其重新设计和调整。

四是新老线路的改扩建顺序:首先,对AFC系统技术规程进行制定;其次,改扩建一号线,对技术规程的可实施性进行验证;然后,对ACC系统进行建设,并且对接一号线,在单线运行条件下,需要对数据通信接口、清分系统以及密钥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最后,需要在AFC系统中接入新建的二号线和三号线,进行联调测试,对接入系统的可靠性和兼容性进行测试。

五是研发关键技术和产品:在对AFC技术规程进行编制时,还需要深入研究相关的技术难题,比如单程票密钥、业务内置型IC卡读写器等。目前,通常将存储卡作为单程票产品,可以自由读写卡内数据,但是容易被别人来破译密钥。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将在线更新的方式应用过来,下载相应的票卡密钥,也就是说ACC系统如果需要对密钥下载,可以通过网络在前端下载,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可以对交易密钥进行及时更换,这样就可以促使单程票的交易安全得到保证。另外,本地铁将业务内置型IC卡读写器给应用了过来,以便促使AFC系统的兼容性得到提高,促使系统升级维护费用得到降低;因为业务内置型读卡器在装置内部封装了票卡的数据结构、安全密钥等处理过程,那么就不会外漏这些数据,促使轨道交通核心数据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地铁AFC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深入研究诸多方面,本文从AFC的系统架构、改扩建方案以及新老线路的改扩建顺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裴顺鑫,张宁.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互联标准[J].都市快轨交通,2007(5).

[2]张宁,何铁军,王健.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互换性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1).

第2篇

本文深入讨论了更健康、易恢复、本质上更为安全的未来网络生态系统理念。在这样的网络生态系统中,各种参与者能够尽快实时的协作起来,共同预测、组织网络攻击,限制其传播速度,减少危害,尽快将网络生态系统恢复至可信状态。

关键词:

网络生态系统;健康;基础

1安全网络生态系统概述

我们当前的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是自然分布的,私营部门和各级政府存在各种大量的专长。诸如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系统和杀毒软件等安全产品并不交换数据,安全政策不一致。相互竞争的制造商开发这一技术,没有共享信息或确保协调性反应的动力。结果产生的环境就是安全产品保护的是单一团体、单一用户或者甚至单一用户的一个方面。相互防御几乎就是碰巧。网络生态系统是全球性的,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各种互动的人、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影响网络安全的条件。根据这一设想,各种参与者能够尽快实时的协作起来,共同预测、阻止网络攻击,限制其传播速度,减少危害,尽快将网络生态系统恢复至可信状态。为实现这一未来,安全能力必须被嵌入在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内部,它允许在设备内或设备间采取一些预防性和防御,防御能力分布在所有网络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之中;而近似实时的协作防御能够实现,得益于设备的内嵌互操作安全能力,以及可信信息交换、配置策略共享等因素的组合。对于健康的网路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能够在遭受攻击后广泛、有效合作,反应敏捷,快速恢复。如果有了安全协作机制、通用策略、预定义的措施、标准的信息交换机制,以及健康的网路参与者,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就可以抵御所有已知的和新兴的网络攻击,改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更好地保护隐私、商务及。

2网络生态系统健康的三大基础

2.1基础一:自主化行动

自主化行动是针对网络攻击所需要采取的策略,包括了决策和行动。自动化将人类解放出来去做他们做得更好的事情——思考、提问和对复杂情况做出判断。自动化使得网络防御响应速度接近网络攻击的速度,有了这种快速响应能力,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就能更好地适应入侵者的攻击行动周期,从容应对网络攻击。此外,自动化可以使采用和适应新的或经过验证的安全解决方案更加容易。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可能采用固定的局部防御自动化策略,并被活动的和全局性多层级的防御所支持。这样的一个策略可以使网络生态系统在应对网络攻击的同时,维持自身运行,支持正常业务开展;此外它可以使网络生态系统不断强化自己以预防网络本身的“免疫性疾病”。除了跨级别设备间通告和反应同步之外,每个级别的设备还应具有同步分析能力。例如,所有用户级设备可以共享安全策略和资源分析结果汇集,所有机构网络级设备也可以如此。因为,一个机构网络可以与商业企业网络、政治团体网络或某地区网络、甚至全世界互联网络环境共享信息、协调活动和同步ACOA。

2.2基础二:互操作

互操作性允许由策略定义网络区域而不是由技术来约束,并允许网络成员在自主化的社区防护上进行无缝和动态协作。互操作促使了一般作战图片与形式警觉共享的出现和迅速传播。新型情报技术的创造(比如融合传感器输入),加上同时在人机两个层次的快速学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生态系统。遗憾的是,目前在的网络安全方面,许多可用的设备(例如防火墙、文件完整性检查、病毒扫描、入侵检测系统、恶意程序防范软件等)都独立运行,并使用既不交换数据也没有一致性的安全策略。在这些设备中,可能每一个都是由不同的甚至是互为竞争对手的厂商开发,没有遵守国际公认的开放标准。另一方面,相关标准尚未成熟。因而,在今天的网络生态系统中,协作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难度很大。我们必须到达成共识,对于横跨设备、人员和组织的协作来说唯一的障碍是选择实施的政策。

2.3基础三:身份认证

第3篇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存的会计信息系统弊端也开始凸现,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基础,为我国顺利实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建议。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网络经济;实施基础

一、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

1.会计数据共享。会计数据共享是指网络上的每一台工作站,不仅可以使用本站点上的会计数据,还可以使用服务器中所存放的有关会计数据,而服务器中的会计数据,又可以由某一台或某几台工作站输入和运算处理产生。网络上各工作站点可以对服务器中的会计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而会计数据在服务器中的存储位置却不需改变,也不必复制,各工作站共享一份完整的会计数据。

2.会计功能的共享。会计功能的共享是指在网络上的任何一台工作,都有全套账务系统或某一子系统的全部功能,任何一台工作站上,都能启动和运行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正常地进行工作。网络会计系统中,若一部门要进行二级核算,只要在这个部门配备一台网络工作站,由网络管理人员授予这个部门用户一定的权限,由账务系统的主管分配一个账套,确定操作员姓名、口令和建账权限,这个操作员即可处理本部门的全部账务。同时在必要的权限设置后,主管部门可随时对每个二级核算部门的账务数据进行查询,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管理。用这种方法甚至可以进行三级或四级核算,核算在不同地点进行,而使用的账务系统只有一个。

3.会计数据的分布式输入。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处理是极快的,然而在单机处理方式下数据输入已成为“瓶颈”,特别是业务量大的单位,输入会计数据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可由各部门分别收集,需要财务部门集中输入的记账凭证可由各部门的多台计算机同时输入。如工资数据可以由财务处(科)输入,出入库数据可以由仓库管理部门输入,这样可大大减少由于输入人员对会计数据的不熟悉而造成的差错。这种分布式输入方式不仅提高了会计数据的输入速度,提高了整个账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时遵循了会计数据输入的及时性原则。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工作

在决定更新系统之前,单位必须认识到,网络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求单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单位有关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应明确管理达到的目标,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急迫程度,解决问题的手段等问题。另外,也要保证单位决策人是否给予网络信息系统足够的重视。

2.构建单位系统硬件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和网络信息通讯设备和办公设备。在信息处理方面,计算机硬件应该包括数据采集输入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等。网络通讯设备将多台计算机连成一个网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保证信息的畅通性。

三、构架会计信息化目标,明确会计信息化方向

1.会计信息化目标从属于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即会计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提供合乎何种质量标准的何种信息。会计目标指明了会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明确了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目标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导向。会计信息化的本质仍然是会计,只是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了传统的会计,这也就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目标应该从属于会计目标。尽管会计目标目前还有一些争议,如“决策有用说”、“经营责任说”等,但本着的原则,它们的本质有一个天然的共性,即都必须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无论是以“群体”使用者出现的“决策有用说”,还是以“个体”使用者出现的“经营责任说”,其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都有一个共性的要求,那就是会计信息必须有用。因此,会计信息化目标首先要体现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会计信息化与计算机网络相关联

会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而实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会计信息化的手段。网络是一种网状的效率惊人的能量传递方式,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人际网络、营销网络、通讯网络等等,其中计算机网络又是最具影响力的,它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如TCP/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近年来,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龙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显现出跨越时空沟通,多向互动交流和共享资源海量的强大功能。会计信息化正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络强大功能之上而实现的。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化目标是:以会计数据处理动态化和实时化,会计信息记载无纸化和电子化,会计机构设置扁平化和虚拟化,会计工具使用网络化和Web化,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这个目标体现出会计信息化的4个基本特征:一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是电子存储介质,即会计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于服务器的HD或其他备份存储设备上,不再以纸质、移动磁盘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存储会计信息;二是会计信息的处理没有时空的限制,即会计信息的处理(如会计信息的录入、汇总等)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操作终端连接在国际互联网上,并且属于授权操作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进行操作;三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具有实时在线性,即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存在时间上的间隔和地域上的跨越;四是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发生反向互置,即会计信息由提供者的“及时”提供,转向了需求者的“及时”采集。

四、结论

会计信息系统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但现有的经济环境和信息技术迫切要求它的实施。虽然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毋容置疑的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传统的财务理念、实务和方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只要我们能解决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我国单位及网络经济建设服务。只要我们努力,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就一定能得到健康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在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情况下,各行各业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来提高企业形象和销售业绩。现今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网络公关重要的作用,它逐渐成为了企业公关的热点领域。本文通过对企业网络公关基础理念和策略进行阐述并加以分析,使企业了解网络公关的重要性和主要特点,促使网络公关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网络公关传播方式信息传输

Abstract: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urned ugly, all walks of life is tried every trick in the book to improve enterprise image and sales performance. Today's enterprise has to recognize network public relations important effect,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nterprise network based concept and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elaboration and analyzed, causes the enterpris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public relation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 make the func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network get sufficient play.

Key words: public relations dissemina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ay

中图分类号:U285.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企业利用电脑通信、网络联机以及数字交互式的现代化媒体手段实现公关的行为目标。由网络特征和新科技时代的公关特征相交叉而成的网络公关,是公关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了解网络公关对传统企业公关造成的观念上的冲击、及网络公关的具体特征和策略。

1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的区别

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变革,网络传播区别于传统传播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交互性、个性化、多媒体。

网络传播是媒体与用户之间信息的双向传播,他们主要对网络信息进行修改、加工、重新组合和处理等,这就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网络传播个性化,网络信息主要是以个人选择的形式为主,而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兴趣自行选择网络信息。以文本、声音、活动及显示图像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用户可以最终选择某条信息的呈现形式,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同一信息的媒体传播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媒体传播形式。 全球性、即时性是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网络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实现了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个人传播相结合。

2网络公关基础理念

由于公关业的发展需要和网络本身特性是网络公关不同于传统公关的根本原因。在这两大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的公关理论已经无法胜任网络公关的指导工作。因此,网络公关必须是以传统的公关理论为基础,并从公关业与网络特征来方面出发,创新并演绎新的公关观念。但网络公关仍属于公关的理论范畴,它是企业公关的创新和发展,而不是脱离公关的新的领域。

3网络公关的特性

3.1个性化

借助网络特征在公关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公关这一客体角色在整体中的地位得到逐渐的提高。客体参与整个公关过程的可能性通过互动的网络特征逐渐实现,网络互动性不但增强了客体参与的主动性,同时它也增加了选择主动性。丰富的网络信息主机按扩大了公关对象选择的余地。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但开阔了用户的视野,同时也促进了公关模式由“公关到群体”向“公关到个人”的革命性转折。

3.2直复性

网络公关是一种由网络直接联系公众一企业的直复公关。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中,记者和编辑等在新闻媒体中充当“守门员”的角色,由他们来决定企业新闻信息是否有机会与媒体见面,而且他们也决定该消息的表现形式和隐含内容。在此当中,他们可能受新闻消息的受欢迎程度、报纸版面或者是个人心情等因素的影响下,枪毙这条企业新闻。但在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的局限性的相比较而言,网络传播就为企业公关提供了巨大的活动空间和机会。公众可通过网络直接对企业的数据库进行查询;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网络向公众新闻或是搜寻新的客户群,并就此进行市场态势研究,并为企业提供具有营销价值的市场信息。

企业通过网点所反馈的大量信息,进行管理总结,并对各种反馈问题进行详尽、快速的答复,这种企业和公众的即时交互行为就是我们常称的“复”。企业通过网络公关的直复性来获取众多的公众资料,网络公关效果的可度量性和可测试性是其相对于传统公关的重要特点之一。网络公关效果的及时评价不仅有利于促进公关策略的改进,同时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工作结果。因此,网络效果测试应当着重强调,它是网络公关的核心内容之一。

3.3全球性

除上述网络公关特点外,网络全球化也是网络公关的一大特征之一,它使网络公关工作不受地域限制,从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公关客体群体。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企业网络公关的顾客形态、目标市场和产品种类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网络中,网络用户成为了公关的主要活动群体,而由于网络的普及发展,所以网络公关的顾客群体也逐渐向全球化发展。因此,在网络为企业公关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文化、地域时空等差异问题,企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迎接网络所带来的公关理念冲击,实现企业公关的真正创新。

4抓住公关改革,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网络社区

企业始终处于网络公关的主体地位,而网络群体或个体则是企业公关活动的客体,网络企业与其存在着潜在或实际的利害关系。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网络环境,就有必要对网络受众进行了解。

我们将网上受众大体分为以下两种:第一,是由供应商、投资商和分销商、雇员、顾客和其他市场成员所组成的;第二,是由提供类似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分享个人价值观的组织或个人、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和联合会等等。这些受众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新闻组、各类的网络论坛以及邮件清单等。

针对以上的网上受众,企业应当利用新闻组或是论坛等媒体工具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站点的网络商业社区,并围绕企业站点为利益中心,使每个站点成员均可获利,就会不断提高成员的参与活动的热情,同时这一网络站点对企业也具有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以这种思想为指导来开展企业的网络公关工作,从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角度出发创建企业网络社区,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增加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向某领域权威发展的重要信息指南。网络公关必须与企业的营销战略相结合,与销售部门相互支持协调,改进企业网络公关环境,创造新时代企业公关形象。

最后,企业必须坚持以整合公关的观念进行网络公关操作,将网络公关作为企业公关整体战略海洋的一个区域,它并不是企业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它仅是企业协调其公共关系的渠道。企业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做好网络公关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结束语:

在这个网络时代中,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适应时展的步伐。企业网络公关就是企业应时代和市场需求而形成的新的公关形式。它实现了企业与顾客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能力。网络公关坚持了以公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并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最终的工作目标的现代化公关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诚信度,提高了企业效益,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一种软销售手段。因此,企业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公关的作用,使其不断为企业为公众服务,实现企业与公众的利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丹. 如何借助互联网进行公关[J]. 新闻世界. 2011(07)

[2] 沈弘. 关于网络公共关系的探讨[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12)

第5篇

1组卷中遗传算法设计

组卷是本系统的核心,本系统利用遗传算法的原理实现组卷,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编码方式。组卷系统中的搜索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在求解有序组合优化问题时比较方便,计算效率比较高。能更方便地在遗传操作过程中处理约束条件。假定题库中的待选试题数量为L,从L道试题中选出满足约束条件的试题组成试卷。可用一个长度为L的二进制位串表示,每一位的取值为0或1,0表示未选中某题,1表示选中某题,这样每一道试题就对应一个0或1组成L位二进制串,称为染色体,这就形成了染色体的编码。(2)初始种群的确定。初始种群的产生以试题最基本的章节范围的要求作为一个最初的约束,产生一系列满足此要求的个体。在算法实现上,如果不能满足此要求,则重新在限定范围内进行随机选取,直到产生满足种群个数要求的个体为止。(3)确定适应函数。适应值是对解的质量的一种度量,它通常依赖于解的行为与环境(即种群)的关系。

2算法比较及数据分析

2.1算法比较

本系统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将交叉算子改进为内交叉,改进适应度函数,修改初始化种群及强制同题型段内双位变异。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的遗传算法的优越性,特将2种组卷算法进行实验结果的比较。为了体现算法比较的公正性,将2种算法的参数设置都统一起来,2种算法10次运行结果的平均值比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将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组卷系统后,组卷的平均迭代次数、平均组卷时间、平均最优适应度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2.2测评系统组卷效果

由于中医学基础主干课程测评系统的个性要求,系统生成的测试试题必须有较好的满足知识点约束条件,笔者根据系统组卷50份,每份试卷100个试题,测评4门中医主干课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测评7个知识点章节,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分别测评10个、8个、10个知识点章节,统计生成的50份试卷各知识点情况,见表2。根据生成的50份试卷,笔者统计试题难度平均分布试题数量情况,各难度试题数量分布从难、较难、一般、较易到易,分别是7.3、18.7、28.6、27.1、18.3个。将生成的50份试卷随机分配给50位大五学生进行测评实验,学生成绩从优秀(85分以上)、良好(70至84分)、及格(60至69分)到不及格(低于60分)分别为8、21、15、6人。

3讨论与展望

本系统改进了组卷的遗传算法,制定了新的编码方法和初始种群,设计出适应中医药学科的适应度函数,改进了组卷停机判断条件,使得生成的试卷比较科学、合理。通过对系统的测试,从数据来看,组卷约束条件较多的情况下,改进遗传算法有较高的组卷成功率,且改进遗传算法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试卷,这也是组卷算法的关键所在,好的算法能使组卷结果更加接近理想值;同时,改进遗传算法在组卷时间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证明改进遗传算法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本系统解决中医药学科关键的需求——跨知识点组卷,使中医药学科多门课程知识点可融合一起测评。本测评系统采用和访问数据库的技术,基于B/S体系结构开发出供多课程的在线测评[3-4],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开放性,有一定推广运用价值。本测评系统投入运行后,经过测试,运行状况良好。通过自我测试,有利于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构建的网络测试系统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一,测试卷由教师预先制备,未完全实现根据测试者的意愿随机组卷;其二,学生自主测试成绩与课程学分不相关,学生自主测试成绩应纳入学生课程学分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测试积极性;其三,目前测试课程仅限于4门基础主干课,还可进一步推广到中医学其他基础和临床课程,如中医经典课程、中医内科学等。

第6篇

摘要:结合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近3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浅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浅析 计算机网络教学 浅谈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概述 项目教学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借助Wireshark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多元化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应用 浅谈《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军队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中专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浅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探究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优化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探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浅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Wireshark Network Analysis[EB/OL]. [2010-09-26]. .

[4] 耿祥义,张跃平. Java2实用教程[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张振荣,杨林峰,杨锋. 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2-34.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ZHANG Hui-xiong, BAI Qi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our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Computer Network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is paper explores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on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make the class more attractive. It makes students from passive to active and interest and allows them to understand boring and abstract protocols and concepts while keeping up with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第7篇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参与能力;网络权利;数字鸿沟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6)02-0056-06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网络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公民所应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也日益从制度设计走向现实,并从现实世界延伸至网络空间,使得“最大多数的民众关心、参与政治成为可能,使信息公开可以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民,使政治权力主体及各级官员开始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全天候的监督”[1],从而为公民普遍而充分地实现基本政治权利,促进公民合法、理性、有序开展政治参与活动提供政治基础和有效保障。

一、实现网络权利构成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基础

权利是能力的基础,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水平,往往与其能够获得的基本权利的程度密切相关。网络公民权是现实公民权利在网络空间上的具体反映,主要表现为网民、网络共同体等网络活动主体在互联网上应享有的网络信息知情权、网络政治参与权、网络权益表达权、网络舆论监督权等项权利,这些权利及时而充分的实现是公民能够合法有效开展网络政治参与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其实现程度也往往能够直接决定和体现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大小,深刻影响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质量和实效。

(一)网络信息知情权

网络信息知情权是指社会公众能够依法利用网络媒介收集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权利和自由,也是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协商讨论和发表意愿诉求的信息前提,以及实现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微媒体”平台、网络社区论坛等的出现和广泛利用,我国已快步迈入全方位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公民对网络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有利于降低意愿表达的门槛,使其能够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普遍而充分地享有网络知情权,而且有利于其形成更为科学、准确的判断,合法、理性地参与国家公共事务。

(二)网络政治参与权

网络政治参与权是指社会公众依法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享有表达自身权益诉求,影响国家行政决策,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权利。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数以亿计网民卷入政治参与浪潮的催化剂,能够为公民的多元权益表达提供更为便捷、开放、自由的平台,有利于保障公民切实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同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的充分实现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良性的互动协商,以提升公共事务决策与执行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三)网络权益表达权

“表达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每个人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2](P3)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民主政治实则是话语政治,民众的政治权益表达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政治参与行为。互联网以自由为基础,网络表达权的本质就是公民追求自由表达意见诉求的基本权利。互联网的便捷、开放、匿名等特征,能够打破政府话语权的集中和垄断,为普通民众开拓一个信息和观点能够多元传递、平等交流的权益表达空间,在更大程度上为公民网络表达权的实现提供契机。网络权益表达权通常包括接近和使用媒介权、表达网络言论和权益诉求权、信息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权、网络监督批评权等。这些权利普遍而充分的享有和行使,能够激发和强化公民网络权益表达的兴趣和愿望,提升政治参与效能感,从而推动其理性释放不满情绪,更为自由、全面地表达权益诉求,提升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

(四)网络舆论监督权

网络舆论监督权具体包括网络批评权、网络建议权、网络申诉权、网络控告检举权等项权利。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直接来源于网络主体的意愿表达,而基于互联网的隐匿性和意见建议表达的便捷性,有利于避免“被代表”和中介对监督性质及力度的削弱,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普遍性、合法性更加凸显[3](P47),从而有利于公民撕开现实社会中因恐惧权势而可能不得不为的伪装,使其能够更为放心大胆地进行监督举报,也能使相关举报信息更容易被监督机构获知,从而保障公众充分发挥强大的民主监督的主体作用,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

二、现实数字鸿沟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差距

所谓“数字鸿沟”,通常是指“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因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形成的能力差距,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

第8篇

一、以中国美术学院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中国美术学院的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于2007年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为国家视频公开课。课程教学定位于在对二维范围内的形态要素——形、色、质的基本概念,构成规律,形式法则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与此相关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对新的时代环境重新构建的艺术设计本科一年级基础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学院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由一名主讲教师宣讲教学大纲(占4课时),多名教师分班教学(占186课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设定不同的作业。这样既可以保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有让教师发挥的空间。其缺陷是在200课时内需要十几位教师同时分班上课,人力资源需求比较大,无法保证十几位教师的执教水平完全一致。课程结束后,由各班教师自行评分,缺少横向的评分比较,学生也无法看到全体同学的学习成果。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没有采用网络教学管理,在许多教学环节上过于保守,局限了该课程的推广和发展。本课题研究提出设想,在教学中初步尝试网络教学管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学校主页上,每个注册学生凭ID可登录该课程专项网页,看到课程每个单元的具体作业要求、作业数量、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交作业时间、交作业邮箱等信息。学生到教室上课后按要求完成作业,把手工作业扫描后在规定时间内发电子文件到指定邮箱。下节课教师讲评收到的作业,并把作业分为ABC三个等级。学生可以看到所有作业的情况,在教师的讲评下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业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束后,优秀作业会在网页上展出,学生可以随时点击下载。在课程网页上增加课程评价专栏,从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改革为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评委评学生、评委评教师、学生评教师。课程设计在开放的平台中检验教与学,评分的结果较为公开透明。如在未来按此计划实施网络教学管理,就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资力量集约、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成果公开、教学结果更加透明。一名教授和一名助教完成400名学生、200课时的教学任务也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这将大大节约师资力量,突破实现学分制的瓶颈问题。同时,优秀的精品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和推广。

二、网络教学管理研究的操作措施

1.教学情况分析以及实行网络教学管理的可行性条件第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具拥有官方网站,但基本情况是,官网只有学校信息的功能,还没有把某一课程的网页纳入官网。需要进行网络教学管理的课程可以单独设计网页,合并在校园官网内。第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但基本情况是,学校网络系统不成熟,网络信号覆盖率不高。而国外高校在图书馆和教室内可以保证高速上网。第三,国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普遍使用电子邮件。我国的基本情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固定的信息传递工具,但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QQ等软件在师生的信息传递中起到很大作用,电子软件的信息传递将是大势所趋。2.寻找适合我国的网络教学管理体系(1)以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管理的关系第一,随着艺术类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推进,选修某一门课程的权利将交给学生。学生修满足够的学分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上网填报的选课方式目前已经实现。第二,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向课堂和网络相结合。知识点的有课堂和网络两个阵地,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可以在网络上查阅相关知识点和作业要求。第三,学生递交作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有利于教学成果的保存和。第四,教师转变批阅作业的形式,可以在网络上收取电子文件,分类打分。第五,教师公布作业成绩渠道的转变。学生在线查阅作业成绩,课程的过程和结果更加公开和透明,有利于教学。这种公开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际的。(2)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管理的具体方案目前,二维设计基础课程已经设计了专门的网页,设置了四大主要功能模块: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学习社区、课程点评。“视频公开课”模块录制了基本单元的教学视频。“资源共享”模块包括课程介绍、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和学习指南,主要有五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为二维设计基础概论,第二单元为二维设计电脑基础,第三单元为形态的创造与构成,第四单元为色彩的感知与构成,第五单元为图文编排设计试验。“学习社区”模块主要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以及提供与教师的交流平台。“课程点评”模块中有教师点评学生作业单元、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单元、特邀评委评学生作业单元、特邀评委评教师教学单元、学生评教师单元。

三、结语

笔者以国家精品课程二维设计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对比国外高校课程网络教学管理的成功案例,探讨如何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建立适合我国的网络教学管理方案,以期为两段式教学中多班化(14个班以上)的平行课程教学提供一个课程信息共享平台;把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管理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授课模式更新,研究成果既可服务于本校教学,又可为其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网络管理提供借鉴经验;利用研究成果把国家精品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辐射至全国,从而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进步。

作者:高嵬

第9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2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在基本素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1]。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全国各类学校都存在着学生之间的城乡差别较大提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条件较好地区的中小学已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造成了学生间的计算机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课堂内容重复、枯燥无新意、进度慢、“吃不饱”,没有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感觉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知识难以消化。

1.2教学形式多样,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

随着教师不断的探索,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利用该教学系统使教学内容表达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教学方法仍显呆板,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该模式下,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的讲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其次,有些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2]。

2.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学习内容,学生更多地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从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主大量知识[3]。

2.1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最终要达到“两个注重、五个改变、五个利用”。

“两个注重”指: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五个改变”指:第一、改变教师的角色:既教师由“教”变为“导”;第二、改变学生的地位:既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第三、改变教学媒体的功能;第四、既媒体由教师的“教具”变为学生的“学具”;第五、改变教学进程:既教学进程由“描述”变为“流程”。

“五个利用”指:第一、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第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第三、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第四、利用超文本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使学习信息更符合人类的联想思维;第五、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2.2构建适合本学校的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

学校可以构建适合本学校教学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对每位注册的学生进行身份验证;(2)网络辅助教学。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网络了解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及要求,提供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等;(3)学生既可同步与教师交流,也可以选择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4)学生能够检索到自己喜爱的课件并能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能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将理论和实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3]。

2.3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2.3.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完成开放性网络教室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的“广播教学”功能,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利用 “监视监听”、“个别指导”、“转播示范”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更好地加强双边活动。另外由于计算机教室接入Internet,使教学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扩展。

2.3.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网络环境下,学生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协作方式,主动去查询资料、解决疑难、探索知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相反,在这种高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方法和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由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上传到教学资源服务器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课堂练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中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其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这样即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将本专业的知识与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2.3.3积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如:

1、进一步加强与改善网络和硬件环境,同时采取相应的软件技术措施,以满足音视频课件实时播放的需要。

2、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管理与监控,需形成有力的保障机制和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确保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有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乔桂芳,卢明波.计算机文化基础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互联;医院集团化;信息系统整合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8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58-02

1.医院概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卫生部部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200张。门、急诊量始终居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日均门、急诊量达9000多人次,平均住院日逐步缩短至近7.9天,各项主要管理指标达先进水平,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目前我院设有多个分支机构,包括中央党校医院、西三旗第二门诊部和北方医院住院分部及生殖中心。

2.集团化网络建设需求

2.1建设前网络及应用状况。我院本部局域网逻辑结构主要由三层结构和二层结构并行,网络架构实现主干及分支主干为万兆、水平千兆的网络带宽能力,实现10/100/1000M交换到桌面,整个网络采用VLAN技术实现网络间的逻辑隔离,既增加了安全性,又便于管理。在网络安全方面,采用了网络防毒墙+防火墙方式。通过三层网络病毒过滤、强制安装杀毒软件等策略保证安全的网络并能有效的阻止网络攻击。

各分支机构在没有建设集团化网络平台之前,各自独立运营自己的局域网络,没有防火墙及可以实时更新的网络杀毒软件。

未实现网络集团化整合前,各分院均运行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与我院本部均未作任何集成,部分信息传递仅限于移动存储拷贝转移。彼此之间构成了多个独立的信息孤岛。

2.2网络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应用弊端:由于各分院网络与本部网络物理上分离,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给医院的信息整合、管理运营带来诸多不便。

2.2.1网络物理独立且距离较远维护困难,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响应速度慢;

2.2.2各系统独立运行、信息无法共享、资源难以统一调配;

2.2.3基础字典无法同步更新,数据不一致,增加业务人员工作量;

2.2.4各系统供应商不同版本不一致数据结构、统计口径难以统一,信息资源无法汇总利用;

2.2.5由于各分院与中心医院存在一定的医疗业务关系,对患者不便。

2.3医院网络集团化建设的要求。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具有很高的可用性(7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因此,医院信息化的基础网络一定需要着眼于保障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控性。医院集团化办医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必须解决总院与分院之间的管理对接,信息对接,标准一致,这是集团化办医的网络建设关键所在,也是管理的难点[1]。

要实现医院集团化管理,必须在医院的内部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集团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必须以网络为依托,因而网络建设是信息系统构建的首要一步[2]。

3.网络一体化建设方式

各分部完成网络直连,一般有光缆直连、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技术几类数据链路的建立方式。

3.1光缆直连技术(租用或买断使用权)。通过直接租用电信服务商的光缆建立医院总部和分部的连接,相当于买断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整条光缆的使用权,以建立医院内部的网络。

优点:使用完全独立的线路,速度高(可达1000M),安全性强,可以由ISP来维护线路,客户只须要维护内部域网,因此维护成本低。

缺点:光缆铺设费用高。

3.2采用VPN技术实现。VPN技术通过ISP网络组建医院专用局域网,即在公用网中形成医院专用的链路。为了形成这样的链路,采用了所谓的“隧道”技术。可以模仿点对点连接技术,依靠Internet服务提供商和其它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公用网中建立自己专用的“隧道”,让数据包通过这条隧道传输。目前一些医院的社区医院采用此类方式完成连接[3]。

优点:①降低成本:借助ISP来建立VPN,可以节省大量的通信费用。②容易扩展:企业只需与新的IPS签约,建立账户,扩大服务范围。在远程办公室增加VPN能力也很简单:几条命令就可以使Extranet路由器拥有Internet和VPN能力,路由器还能对工作站自动进行配置。③可随意与合作伙伴联。④完全控制主动权:VPN使企业可以利用NSP(Network Services Provider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设施和服务,同时又完全掌握着自己网络的控制权。比方说,企业可以把拨号访问交给NSP去做,由自己负责用户的查验、访问权、网络地址、安全性和网络变化管理等重要工作。

缺点:考虑传输的数据及内部网络的安全,必须采用数据加密或加防火墙的方式解决,但由此将造成了网络延时较大,影响网络速度。

3.3SDH技术。同步数字体系是通过租用ISP一对光纤的部分带宽在SDH网络上建立中心到分部网络联结,由ISP拉光纤到要进行互连的客户机房两端,通过光纤/SDH传输设备、光/电转换设备、路由器接入客户局域网,进行两点的互联。

图1集团化网络拓扑图

优点:①对于要求高可靠、高质量业务的大型企事业用户,SDH可以提供较为理想的网络性能和业务可靠性及安全可靠性。②可以将网管范围扩展至用户端,简化维护工作。③利用SDH固有灵活性,可使网络运营者更快、更有效地提供用户所需的长期和短期业务需求。

缺点:由于网络的升级心须更换昂贵的硬件设备,所以网络的可扩充性差。受带宽的限制,未来业务的开展受限制。

4.建设方案的选择及使用

我院通过此次网络一体化实现系统、数据、网络管理的统一,完成医院集团化建设;一次性解决网络安全、维护、应用难等一系列问题,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系统运行效益。

4.1实现各分院网络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选择: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优缺点对比分析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们现有信息系统网络负载的状况以及医院网络集团化建设的要求,设计并选择如下组网方式:

4.1.1首先主干网络采用光缆直连方式。由于分院的长期使用性,通过买断光缆的使用权达到完全独立的使用链路带宽,具备速度高(可达1000M),安全性强等优势。并且整体线路交由ISP来维护,我们只须要维护内部局域网及网络设备,维护成本较低。高带宽以及独占方式使我们能够保证未来若干年新增业务数据流量带宽的需求。

4.1.2其次选择SDH技术方案实现第二链路既备用链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集团化模式将日益增多,对异地网络一体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采取网络一体化后,集成度大大提高了,但是风险也随之增加了,医院业务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且是24小时不间断,在医院集团化后分院所有应用的数据都集中到本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突出了备用链路的重要性:由于受到不可抗外力因素的影响,主干光缆会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到整个分院的业务,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由于有备用链路的存在(不是同一ISP,光缆资源、路由不同)两条链路实时连接核心交换,主线路故障时瞬间切换到备用链路(5-10秒)不会影响到正常业务的开展,因此在应用的初期应该考虑到主备链路应当同时敷设。

结合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流量,以及集团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我们选择了SDH技术方案建立备用链路。用于保障在主干网络出现非人力可控的故障时,有备用链路及时将数据传回数据中心。

同时为了保障主备链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出现同时中断,对链路供应商我们也选择了非主链路的供应商提供服务。

最终整合一体化网络拓扑图(见图1)。

4.2网络一体化应用现状。首先,开通了中央党校医院与本部的光缆连接,将近13公里的距离,由于平均日门诊就诊数量在300人左右,每天内外网平均流量3M左右;但是由于开通外网(与Internet连接),流量的峰值将近9M。

其次,开通了北方医院与本部的光缆连接,将近13公里的距离,主要处理HIS的数据,流量的峰值只有2M。

然后,开通了生殖中心与本部的光缆连接,将近3公里的距离,平均流量1.5M左右,流量的峰值将近4M。

最后,在2009年底我们中心与第二门诊部共同合作,将第二门诊部原有的信息系统更换为与本部相同的应用系统,并且开通了第二门诊部与本部的光缆连接,将近15公里的距离,日均门诊量900左右人次,由于没有开通外网,平均流量1.5M左右,流量的峰值将近4M。

就建立在网络一体化基础上医疗应用系统而言,做到了数据高度集中,方便了患者,提升了分院医疗服务水平,使辖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真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5.结束语

在成功搭建医院集团化的网络平台后,整个网络体系变得更安全可靠、维护更迅速、便捷,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更加广泛,真正实现了诊疗、药品、检验、影像、物资供应及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的统一,简化了医院服务流程,提供了先进的管理平台和大量的有效数据,从而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医院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留毅.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推进集团化办医模式.医院管理论坛,2009年07期.

第11篇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基础医学;网络平台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互联网+大数据已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互联网与精品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实施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方案的提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及理念[1]。基础医学是医学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是每一位医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程,是培养医学人才重要的课程之一。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于2003年开始响应教育部号召,启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至2011年共建设了8门精品课程,其中省级1门,院级6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1门。2011~2013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014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项目及“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自身特点,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主要从衔接、转型、升级及创新4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实现了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成功转变[2]。

1实践与研究

1.1衔接-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在继承原有的精品课程优质成果的基础上,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1)教学团队方面,原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依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教学团队的主力军。(2)教学内容方面,将原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基础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相结合,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和优势。(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基础医学知识的特点,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教学资源方面,通过整合、规范原有的教学资源,并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提升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实现了精品教学资源的共享[3]。

1.2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核心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集精品、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网络开放课程,精品是基础,转型是关键,共享是目标。我院在由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课程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技术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和升级的内涵,同时加强规划和协调,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根据我院实际工作和高等教育教学的需求,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的自身属性,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等方面打造“精品”,探索建设多种新型的资源共享课,以满足不同教学需要和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不同学习者的需求[4]。

1.3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

与以往的精品课程相比,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不仅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点、教学录像等资源以WORD、PPT等形式简单的到网上。而是将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的表现形式及功能做了调整,根据基础医学知识的特点,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例如在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模块中加入病例讨论、自主实验、虚拟实验等,增加了习题测试模块,同时在网络平台中增加了交流互动模块,开设在线咨询或留言功能,使学生与老师能够实现实时在线交流,及时解决疑难问题[5]。

1.4创新-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坚持实施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核心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将微课、MOOC、翻转课堂、移动公开课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创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共享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辅导,而不是简单的放一些教学材料和视频。这个平台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整体,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到网络平台的资源,学生线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6]。

2取得的成效

2.1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参与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提升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而且创新了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提高了信息化教学的设计、组织及实施能力。

2.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2.3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与协作的精神,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满足了我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享受高质量基础医学教育的迫切需求[7]。

3存在的问题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增加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的局限性,使其建设的步伐及质量受到影响。

3.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没有促进其快速、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如:经费保障机制、奖惩激励机制以及监督评价机制等。不能更好的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3.2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存在冲突

在大力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同时,教师如何保护自己网络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如何保证自己在他人作品时不侵害到他人知识产权?是目前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4讨论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目前,其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接下来的任务是探索如何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并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其真正的目标及价值[8]。

参考文献

[1]张丽荣,宋天佑,徐家宁,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24-26.

[2]沈华东,徐庆华,徐超.地方本科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前沿,2014(z5):162-163.

[3]徐洲峰.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J].科教导刊,2014(4):126-127.

[4]肖安东,郑路.高校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4(1):42-43.

[5]李健.“金融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3(9):15-17.

[6]张国俊,宋向凤,郭继强,等.《医学免疫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我校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8):1121-1123.

[7]吴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3:25-33.

第12篇

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完善自己。

思科公司每天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订单管理、80%的客户支持、全球员工的服务和管理等都通过网络得以完成。互联网为思科在2003财年节省的经营费用是21亿美元,2004财年为22亿美元。

思科公司的互联网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过程,也是其自身得益于互联网不断改造自身工作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被誉为“互联网革命”的过程中,思科自身成为影响用户乃至业界的最好的例证: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几年中,思科逐步改造了其遍及全球的公司内部网络,将其转变成一个类似于一台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网络。

思科系统公司总裁钱伯斯先生在谈及这一网络的时候,不无骄傲地宣称:这个“智能化信息网络”在各个方面为思科节约了成本――从工厂管理到员工培训。每年,思科公司都会通过这一网络解决数千万个支持问题,处理90%的订单,从而节约了大约数十亿美元:思科将很多培训和会议都借助网络来完成,这可以节约8亿美元。对此,思科还有更宏大的设想:更加智能的网络可以为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粗略估计,可以将生产率提高2%到3%,并保持5%的持续增长率。就美国经济而言,互联网的贡献将体现在使美国的总产值在14年――而不是30年――内增长一倍。

业务需求指导IT投资

思科公司内部采用了一种由应用部门付费的IT模式,所有的IT应用项目都不是由IT部门进行投资,而是由各应用所对应的部门(如人事、财务、生产等)负责投资。IT部门并不独立于公司其他职能单位之外,而是与这些单位一起工作。

思科把“没有技术崇拜”作为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思科公司自己的IT投资,乃至向客户提品、技术和咨询服务,都基于“业务导向”的原则。

任何一个新应用系统的部署,虽然会融合多种不同的技术,但其根本目标是要满足企业运营发展的需求。在此问题上,领导者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IT投资,根本上应该取决于CEO的态度。企业执行官的抉择,往往是建立在业务发展需要基础上的,其根本目标是从实质上推动企业发展,而不应简单地归结为技术投资。

在思科,由业务部门直接对IT投资进行指导和决策。目前,思科公司IT部门的员工全部遵循双重汇报的原则,既要向IT部门的领导汇报,同时也要向当前项目所对应的业务部门汇报。

随时随地分享信息

无论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思科公司对互联网的应用都十分广泛。这使得思科员工感觉生活在一种“互联网文化”中。

“在思科,上网是很自然的。”思科文化总监Karen Horn这样说:“互联网是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

举例来说,思科公司最早将互联网应用到客户支持部,使客户在网上来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信息。思科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让客户通过网络来往业务,这大大节省了公司的时间和费用。按照思科的统计,通过互联网,从订货到发货的周期缩短了5个星期,订单出错率也从33%下降到2%。

现在,思科技术革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速度。从传统的交换、路由到新兴的存储、光通信、无线网络、IP电话等,其根本不在于思科公司独享丰硕成果,使全球企业、社会机构、家庭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更加快捷、方便、有效才是终极目标。未来知识经济的繁荣依赖的是信息共享的速度和广度,因此,思科的努力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进步的一股强大动力。

今天的我们是未来的客户

思科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不仅包括先进的技术、开放的协议标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科自身的“互联网进程”。

从最早提供单一路由器产品,思科已经成长为能够提供最丰富互联网设备和网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并且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成为典范。例如,思科公司率先在其企业内部部署了先进的IP电话系统。其电话会议功能有效地满足了差旅或在家办公的人员进行多方沟通的需要。参加会议的同事可以远程共享会议资料,在同一界面上一起讨论工作。

思科开发的“软电话”(softphone)使用户可以以软件形式,将座机电话“搬到”笔记本电脑上。像这样,员工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接入网络都可以接听打到其座机的电话,无需守候在电话机旁或返回办公室后才能接听电话或留言的情形,思科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还使得员工可以更便捷、更自由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