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

时间:2023-05-31 09:1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

第1篇

一、中医的概念基础

(一)摄食平衡养生观中医异于西医的治疗观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独特与系统的养生观。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在于恢复身体整体的阴阳平衡,养身观的核心则在于使得身体保持阴阳平衡的未病状态。养生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一方面是身体和精神通过主动的法于阴阳,顺应四时、调摄精神和顺情志、和于术数勤于锻炼等方式来保持阴阳平衡[9],另一方面是通过特定规律的外在食物摄取以达到体内的阴阳平衡。身体的五脏六腑有阴阳五行状态之分,身体摄入的食物也有五气和五味之分。中国的食物按照“五行”———土、金、火、木、水,分为“五气”———酸、苦、甘、辛、咸和“五味”———膻、腥、香、臊、臭[8]184-186。此外,中医还把食物分成凉性、中性和热性三种大类别。这种分法同食物自身的温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侧重于食物对人体阴阳平衡带来的影响。凉性的食物如白菜、水芹、胡萝卜可以缓解和治疗人体发热所带来的不适,热性温补的食物如猪肉、内脏可用于治疗低热、虚弱或者发冷的病症[8]184-186。除了凉热区分外,中医还会通过食物的外形和颜色来判断该食物对人体某个器官或部位产生何种作用。尤金(E.N.Anderson)认为这是交感巫术在中国人的认识中的体现:核桃的形状像人脑,所以有健脑的功效;红枣和葡萄酒的颜色是红色,所以有补血的作用。稀少的、昂贵的和不易得到的食物如野生禽类、燕窝和人参等被认为有滋补和治疗的功效。雄鹿在季节能与70头母鹿,因此雄鹿的生殖器能特别滋补人的生殖器。人们把从经验观察到的事物关系推理应用到了人自身的生活当中[8]187-188。

(二)身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对应性现代科学发现,生物节律调节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进程和功能。相应地,现代时间医学认为,疾病的诊断、发病与恶化均受近日节律影响。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身体观念与医疗方式都建构于时间观念的基础之上。不过,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以近日节律为研究核心,而中医的时间观念则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与阴阳五行和数术思想密不可分[10]。在中医看来,人的身体状态和疾病与四季、月份、早晚等时间变化具有关联,进行诊断与治疗时也要考虑所处的时间段。在中医中,身体和疾病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既有四季与“四时五脏”的对应,也有月份划分与“十二月—十二脉”的对应,还有“九宫”模式与“气”的顺行规律的对应[11]。正是由于身体与时间的这种密切关联,身体疾病的发生也与时间紧密相关,如人体的脏腑功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强弱,五脏疾病的发生有季节变化。而疾病的发生则大多数是因为人没有按照时间的规律生活或者人体受到了季节反常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刺激。时间性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切脉中的“脉从四时”。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脉象在四季有不同的体现:“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12]如果脉象不符合相应季节的特征,那么就表明人体已经患病。治疗中的时间性则主要体现在服药和针灸这两种治疗手段上。病人在服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清晨到上午,人体的阳气上升,此时可以服用发散性的药物、催吐的药物,因为药物借助阳气把病痛从身体中驱散出去,依靠“气”的上升帮助病人呕吐。这个时间也适宜服用补阳治气虚的药物,药物顺应阳气在身体中的上升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的使用同样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医生施针时要顺应“气”在人体中的运行,而“气”的运行有时间规律,如子午流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因此针灸的应用要根据一天12个小时人体气血从盛到衰,从开到合的时间特性和时间节奏来选择恰当的时机。中西医概念基础差异巨大,要求人们在进行现代中医研究和实践时需要首先分析中西医进行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能方式。

二、中医现代化途径及其可能性

中西医的概念基础差异使得中医面临:一方面要进行现代化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环境,另一方面又要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完全丢弃自己的概念基础、自我否定而逐渐消亡。为此,一部分学者尝试按照西方科学和医学的理论及研究方式改造中医理论或者进行中医现代化,而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学理上讨论了进行中医现代化的可能性及维度。

(一)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一种路径是使用西方科学和现代西医的理论、方法和规范对传统中医进行阐释和改造,以使中医成为类似于现代西方科学或西医的科学。这一现代化进路具有大量的支持者。以针灸为例,20世纪60年代,朝鲜学者金凤汉通过对皮肤组织进行染色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等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经络,并声称发现了经络和腧穴的解剖学对应———“凤汉小体”和“凤汉管”[13],不过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承认。张香桐[14]、韩济生[15]等人尝试从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的机制解释针刺镇痛机理,但这些工作与论证经络的存在无关。不仅如此,对针灸治疗效果的随机受控实验(RandomizedControlledTails)评估也显示,尽管针灸治疗有时候是有效的,但同样存在大量反例[16-17]。中医现代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只是使中医适应于现代科学环境,而不是要使中医变成一种现代的科学技术或者现代西医。持此类观点的人从中医的理论模型出发,认为中医所采用的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河洛卜象数理模型等“象数符号模型”是思维模型,而西方科学和医学则采用的是对原型进行模拟的物质模型。中医的思维模型虽然也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但不能提供严格的量的依据,而只能提供定性和推论性的依据[18]。因而,中医现代化不应以西方科学和西医改造中医,而应是借助现代科学阐释、补充和发展中医[19]。中医现代化中的以上两种不同观点涉及中医知识与西方科学和医学知识之间的通约性问题。若中医可以转化为一种与西方科学和医学类似的知识体系,则对中医的西方科学和医学改造是可能的。但如果两种知识系统之间完全不可通约,则使用一者对另一者进行改造必然是徒劳无功的。

(二)中西医之间的可通约性目前,学界对于中西医之间是否有可通约性存在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存在通约的可能性。使用现代西方科学和医学方法对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中药)也逐渐为欧美医学界接受,并作为补充与替代医学融入欧美医疗体系。因此,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乐观地认为中医迟早都会被现代医学所吸收[20]。第二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一种不可通约的关系。持这类观点的学者通常是基于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视角。他们认为,全面理解一种科学需要弄清楚它产生的各种地域和背景,但是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特定地域的文化背景中从事科学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科学无法相互通约。中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基础都极为不同,认为两者最终会结合并成为“普遍”医学的观点是乌托邦主义的[2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一种弱的不可通约性关系。弱不可通约性是相对于第二种观点中完全否定通约性可能性的强的不可通约性观点而言的。弱不可通约指的是虽然两种理论中的基本术语无法相互精确翻译,但是不同理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中医中的基本理论术语如“阴阳”、“五行”、“气”等词汇,很难被翻译成西医的术语,也难以对西医所采用的因果解释模式与中医所采用的将可视的现象与不可视的世界的对应解释模式进行比较,但这并不表明中西医之间不能完全沟通。因为,由于中西医在检查人体时都用相似的知觉系统,中西医之间存在的大部分差异能够通过认真、有意的学习替代语言、不同概念机制和解释模型等来克服[22]。有学者认为,中医中的常山对西医疟疾药开发的启发,就是中西医之间不能互相翻译但可相互理解例证[23]。不论对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通约性持何种观点,都无法回避中医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性、社会性和文化相关性等特征。正因此,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从这些特征来研究中医的新进路。

三、中医研究新进路

对中医文化理解得越多,对中医理论本质的认识往往也会越深刻[24]。中西医的研究对象虽然均是身体,但中医中的身体既有着气、神等非肉体性内容,也在历史演变中获得了社会和文化意义。近年出现了一些从比较科学哲学、大众文化、社会学以及人类学视角研究中医的新进路。

(一)比较科学哲学进路中西医对于身体的理解分别是基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以针灸为例,不同的哲学基础使得人们对针灸的理解不同。同样是针灸师把针轻轻地捻入身体的穴位,在身体的另一个部位产生治疗效果。中医用经络理论解释针灸的治疗机制。由于穴位与通过穴位产生效果的部位离得很远,中医认为它们之间由“气”这种中国自然哲学中的基本对象连接。针灸通过施针影响“气”的运行而起作用。西医则从细胞结构、神经路径和化学信息等西方科学基本概念看待针灸的机制,用解剖学方法探究针灸中的相关结构和生理变化。当针灸传到美国的时候,一些内科医生认为穴位是有高灵敏度的“触发点”[25],而完全不能理解穴位与“气”的关系。中西方关于穴位、经络以及针灸的治疗机制的解释是基于各自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基础。对于中医的理解离不开中医所基于的自然哲学基础,比较哲学视角为现代中医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

(二)大众文化、社会学及人类学进路有些咒语或仪式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古时产妇在生产的时候会让丈夫念咒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大众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古代中国人认为疾病、疼痛大多是着魔,是因不道德被鬼神入侵的结果,需要法师做法式驱鬼神治疗。人们对这种仪式的信念使病人在经过“仪式治疗”后慢慢恢复健康。这种治疗手段到现代仍有很多人相信。信念可以引起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身体会对这种信念做出响应[4]31-32。这些咒语或仪式既不能单纯靠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受控实验来证明和理解,也很难进行哲学基础角度的分析,而只能通过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来进行理解。白馥兰(FrancescaBray)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女性扮演的是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关于中国妇女月经不调的治疗以及女性的生育问题大多是基于这些角色而定的,更多的妇女会因家族的利益和自身的社会地位而借助能够控制生育的技术[26]。古代中国妇女的疾病治疗程度取决于她们的社会地位,显然处于社会上层的妇女可以得到更多优秀医生的治疗和更优越的治疗条件。从社会学这一新的思路有助于理解一些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方式的内在社会因素。正因此,马伯英认为“人类学家已经获得的成果,例如巫术原理、原始思维、神话分析、部落文化考查、文献资料研究等等”[24]有助重新认识中医。席文(NathanSivin)也认为用大众文化、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医不失为一种新的进路[4]23-53。

四、结语

第2篇

    深谙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一门学科不断的向前发展,遵循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长期不变的是其基本理论。中医理论自秦汉时期形成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4]。从历代妇科医学名着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尤其是着名医家临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到经验,是造就自身良好学术素质和提高临床技能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引入病例导入式、中医思维启发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着意指引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并安排课间实习、教学查房等,注重经典学习与中医临床的联系。如在讲解名老中医运用经方治疗疾病的案例时,首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医案,相互讨论,提出见解,然后由老师总结,分析医案中理法方药的运用,并以此案例为基础,老师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再进行授课,这种方式会使思路更具体、清晰,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和具有说服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自身的思维和临床诊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继承中医经典,创新学术氛围

    继承与创新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妇科学术自然也不例外。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家,无一不是学术上的精研经典、勤求古训者,亦无一不是学术上的推演发扬、革新创造者[5]。科研思维方法的继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医药的科研工作大多以还原论、分析论等西医所用的科研手段,很少有从宏观角度考虑中医理论本身的研究价值,使中医研究缺乏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历代有名的中医妇科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及独特的诊疗特色。例如我校中医妇科名家韩百灵的“肝肾学说”就源于《内经》,强调肝肾与血海、胞宫的关系最为密切。我校为培养优秀的中医妇科人才,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己选题并进行深入探索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尽可能多的涉猎中医妇科经典医籍,重视基本理论和临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循序渐进,培养中医妇科学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也为本科生的后续学习与工作从事中医科研奠定基础。临床研究内容的继承与创新中医学之所以为中华文明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为人们所瞩目,关键在于其临床疗效。中医妇科学亦是如此。因此,基于经典理论,系统挖掘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和各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从中找到根据,应用于临床,并从临床实践中找问题。着重解决目前难以解决,尤其是西医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去探索新疗法,在疗效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同时,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中医理论的创新。要通过探索研究,发现新的理论,促进中医妇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并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立足经典,走向世界

    21世纪以来,中医学的发展一直都面临着现代医学的挑战。因此,中医只有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才能最终走向繁荣,走向世界。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现代西医知识的学习。如岭南罗派的代表人物罗元恺不但精于中医,作为老一代的中医前辈,对西医不仅无门户之见,而且认真学习西医知识,“洋为中用”[6]。衷中而参西,并获得了价值丰厚的成果。中医妇科人才在熟练掌握中医理论并且有深厚功底的基础上学习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汲取中西医之长,融会贯通,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更优秀的医疗手段服务于临床,这样中医就可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结语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药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因此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中医妇科人才尤为重要,只有充分认识经典课程在中医妇科课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经典课程教育,才能切实提高中医妇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及广大妇女的健康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第3篇

1明确建设思路加强人才梯队培养

。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课程组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人。学校131人才工程中青年名师2人,天津市131人,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三层次入选1名。双师型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医师资格)为100%。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课程组采取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方式,以提高教师素质,同时也保证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和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1]。

2注重基础教学突出教材建设

本课程组承担本科生、本科七年制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膳学》《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英)》《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日)》《中医自然疗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医学初级日语》《中医临床日语会话》等课程讲授。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药学概论》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授课对象覆盖面广,涉及中医学院、针灸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部门。本学科组中四名教师可流利全程用英文、日文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英)》《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日)》及相关双语选修课程。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教材及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作为副主编、编委参加了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及相关习题集的编写工作。先后有6人参加20余部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教材编写促进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所选用的教材能体现实际需要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自2003年起采用的七版教材为新世纪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是目前国内高水平的中医药学精品教材,可满足课堂理论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科发展及教学实践,在更新教材的同时,也及时充实和引入了教学参考资料,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适时地补充,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能够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概貌。特别是在本科七年制和研究生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

3深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

本课程组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厚基础、重实践为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3.1实施PBL教学改革通过课题立项,本课程组设计并实施启发式、整体互动式教学方法,选取相关章节,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加速了由灌注填鸭式教学向能动性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3.2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组多年来在七年制必修课中,开设《中医基础理论》的英语和日语双语教学。同时鼓励五年制本科生继续双语学习,并设置《初级日语》《中医临床日语会话》《中医基础理论双语》等选修课为我校专业双语(日语、英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们初步掌握了专业英语、日语技能,提升学生临床即时翻译训练及参加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专业翻译水平。3.3建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通过引进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式自主学习。教师可自主结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学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主动访问教学资源,自由发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并逐渐体验到基于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乐趣。

4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

课程组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进行适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对本科生培养强化基础教育,注重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式入手,改变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等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实验室、多媒体等方式方法辅助教学,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同时,注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中医临床技能和基础实验科学能力的培养。从研究生招生复试、课程教育考核、课题设计实施、资料搜集整理、论文撰写修正、毕业答辩等方面严格要求把关,突出基础理论对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指导意义。对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以及在临床疑难病的基础研究。强调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作风的培养,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既要有鲜明的创新点,同时又要有充分丰富的论据,以提高博士毕业生的整体水平。

5完善课程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本课程组为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的良性发展,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规划目标。5.1加强队伍建设促成学科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稳定学科队伍,及时吸收培养青年教师,并在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给予扶持,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老教师充分发挥帮带作用,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独立承担国家课题,确保团队持续保持高水平运作和健康稳步发展。5.2深化发展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不断探索、深化教学改革,在对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长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对该学科所承担的主干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教学概论》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全面优化。5.3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交流通过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教学研究项目,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派遣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吸收不同知识背景的优秀毕业生等方式及时跟踪学科前沿发展,丰富学科队伍知识结构及学缘结构,开阔视野。5.4追踪新技术发展及时引进消化学科将密切追踪新技术的发展,适时引进消化,及时探索研究,使之转化成为支撑基础理论发展的新技术力量。计划性引进设备配套,占领学术制高点,与相关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研发工作。《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这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辛勤耕耘,坚持不懈地努力,共同建设和培育,才能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精品课程,使其在中医药大学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袁卫玲 孟静岩 张国霞 史丽萍 仲强惟 马佐英 李晓康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第4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医学基础》作为一门涉及到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学习中医学以及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本专业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到其他课程甚至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中医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所以对于《中医学基础》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以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展的现状。[1]

一、 《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1.1 理论联系临床经验

一般医学类的知识通常都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记住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1.2 突出难点教学内容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挑选出重点与难点。对于重点问题,教师需要将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具体讲解,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将文章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重点问题的能力;对于难点问题,特别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相似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充分体会。[2]

1.3 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讲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是针灸专业,教师可以集中讲解针灸应用的案例;如果学生是中医戒毒专业,教师可以讲解关于戒毒方面的实际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体会中医学的重要性。

1.4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很多概念、观点都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结晶,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的奥秘,中医学中生涩的名词给学生造成虚假的感觉,尤其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甚至觉得有些迷信,所以学生有时候会感觉迷惘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将中医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解中医学在现代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美容等各方面的应用,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探知欲望。

2. 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学生通常都是学习护理、中药药剂、中药市场营销、西医临床医疗、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因此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对中医学上的基本知识、技能、概念以及理论进行分类,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为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2.1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体现在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上,适量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音频、文字、动画等刺激感官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一般中医学上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所以多媒体的介入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课程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网络教学主要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2.2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同样涉及到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的发言中,因此评价方式由原来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改变为: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阶段性测验成绩+课堂发言成绩+课程论文成绩+分组讨论成绩+课余作业成绩。经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考核,实现评价的目的。[3]

二、 《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1.学生的成绩均有所提高

根据教学的最终结果显示,参与《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学生经过教学评估后,成绩均有所提高,平均成绩提高幅度超过10分,而且整体学生合格率也比改革前提高12%,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多数学生更积极、乐观、主动、认真地面对考试,顺利完成学业。[4]

2.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影响较大

根据追踪调查结果,《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后期工作以及学习上的影响较大,并且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内容。许多继续深造的学生表示,在深造或者就业的过程中,《中医学基础》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从自我发展以及责任感上,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心得。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获得心理、护理以及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完成自我完善。

三、结语

《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改革实践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革新、评价方式的改变,关于中医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让我国中医学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乔青,来平凡,曾传红,等. 对综合型高等中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29-230.

[2] 李如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理论依据[J] .中医教育,2000,(6) .

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14-01

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的真知灼见和创新观点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对刚入学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中医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习惯于中学期间形成逻辑思维的大一新生。因此,要使学生们真正透彻领会抽象而古奥的中医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例如:五行学说、脏腑概念、气血津液等。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1]。这就使得初学中医知识的学生们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黑板、粉笔与教材”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乏味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文字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人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引入相关教学病案和增加师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合理引入教学病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兴趣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助于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并不断完善于临床实践。根据“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的学习基本心理过程,中医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中医传统学习模式是“家传”和“师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早期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根据目前中医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情况,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用临床病案,通过模拟临床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并强化教学效果。例:在病因“痰饮”章节讲解中,可以通过以下病案分析讲解:“王某,男,50岁。面部及双下肢反复浮肿时间6年余。因劳累导致双下肢再次浮肿,按之则凹陷。脸色暗淡无光泽,口淡乏味。形体消瘦,腰酸体倦。怯寒肢冷,减退。舌质淡胖,脉沉细”。问:“此患者的水肿症状,主要与哪些脏腑的哪些生理功能失调有关?为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明白了病为水肿,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导致津液代谢失调。然后让学生回顾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以及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就启发性的加深了学生对广义痰之水湿痰饮的理解。当然,在应用病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切合教学目标,浅显易懂并把握好教学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满堂灌”的模式为主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识[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入后,许多课程教学便广泛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中最常用的是课堂讨论法[4]。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中开设讨论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在讨论课中,把握阶段教学目标,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横向引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在进行专题讨论时,要精心选择讨论专题,最好选定横跨不同章节的专题内容:如“脏腑关系”部分。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一对脏腑之间的关系,并派代表到讲台进行“演讲”,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发言之后,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由发言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同时根据各组的表现予以细致的点评。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能将相关知识前后贯通,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巩固,从而能自觉运用和分析相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授课教师做好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动力。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病案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既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又锻炼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与之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方法融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并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6):23.

[2]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第6篇

1肝主疏泄的3种含义

1971年3月,由北京中医学院革委会教育革命组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主疏泄”首次被列为肝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后,在各类教材和医书中,“疏泄”一词的含义有3种。

1.1喜条达而恶抑郁

《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最早提及“疏泄”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含义:“肝喜条达疏泄,恶抑郁。”其后,1971和1972年两版《简明中医学》延续了这一含义,前者认为肝主疏泄指“肝气喜畅达而怕抑郁。如人受到精神刺激后,情绪抑郁,就会引起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而有易怒,两胁胀满等症。肝气郁结则影响脾胃,可引起一系列脾胃的症状。”[2]后者指出肝主疏泄即“肝气喜条达(舒畅)而不宜抑郁。如情志不舒,就会引起肝气郁滞,出现胸闷胁胀等症,称为‘肝郁症’或‘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

1.2疏通、畅达(舒展、通畅)

北京中医学院1974年印《中医学基础》提出:“疏泄,即舒展、通畅的意思。”[4]26后经过1978年版《中医学基础》[5]198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6]等书的发展,形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中“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7]的含义。

1.3排泄

《肝病证治概要》中提出疏泄具有排泄的含义:“疏泄,意即肝有疏通排泄的作用。”

2肝主疏泄三种含义背后的支撑理论

在各类医书和教材中,“疏泄”一词含义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论述肝主疏泄功能时所依据的支撑理论不同。

2.1喜条达而恶抑郁———五行学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肝主疏泄理论形成之初,是以五行学说来解释肝“疏泄”的功能。如1970年《中医学讲义(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所述:“肝性如木,喜条达疏泄(就是畅通无拘束的意思),恶抑郁,忌精神刺激。”[9]肝之所以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疏泄作用,是因为其“性如木”,而木具有舒畅、条达的特性。若违反了这一特性,就会引起“肝气不舒”[2],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症。

2.2疏通、畅达(舒展、通畅)———气机理论

1974年版《中医学基础》中,肝“主疏泄”功能的实现是在气机主导下完成的:“肝气疏泄,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气机,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的正常生理活动[4]。”“主疏泄”功能主要表现的两个方面同样如此。情志方面:“肝之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因此,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之外,与肝的关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异常变化,表现为抑郁和亢奋两个方面[4]26。”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且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因为胆汁是受肝之余气所成,因此,肝之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4]。”同时:“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的作用。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以致水液不行,常可引起水肿,腹水等病症[4]。”其后1978年版《中医学基础》、198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等书中都是以气机为主导论述肝主疏泄功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疏泄”疏通、畅达(舒展、通畅)这一含义背后的支撑理论是气机理论。

2.3排泄———肝“司疏泄”理论

排泄的含义来自朱震亨的肝“司疏泄”理论。肝“司疏泄”理论第一次将“肝”和“疏泄”联系在一起,指相火推动男子排泄。[10]《肝病证治概要》中对于“疏泄”一词的使用,始终遵循肝“司疏泄”理论中排泄的含义。原文中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对血液循环的调节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两个方面。调节血液循环方面:“肝具有藏血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可根据人的不同活动情况,以调节血液的需求,如人活动时血液循行于诸经脉,人卧时血液内归于肝。血液或行或藏,亦由肝气的正常疏泄来实现。”[8]这里肝气的疏泄对血液的调节即排泄作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疏泄又包括肝敷布阳和之气以运行全身的动能……又如水谷精微运行全身,或为营,或为卫,或为气,或为血,也需要肝气的疏泄,协助脾气散精,从而‘气于筋’,以成‘罢极之本’。”[8]强调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对阳和之气和水谷精微的敷布、布散,即排泄作用。原文还指出:“机体代谢过程中废物的排除,也是藉肝气疏泄的作用,诸如水气潴留,痰浊内生,瘀血阻滞等证,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肝失疏泄有关。”

3肝主疏泄三种含义及支撑理论之间的关系

3.1以五行学说解释肝主疏泄功能,其落脚点是气机理论

“主疏泄”作为肝的功能出现之初,看似借助了五行学说中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来解释,但其落脚点实为气机理论。如《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情志和消化两个方面,情志方面:“由于精神因素或其它原因的影响,使肝的疏泄失调,则可造成肝气郁结,而出现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性躁易怒。怒则气上,郁则化火,肝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到头晕、头痛、耳鸣、目赤,甚则引动肝风,而有抽风、昏迷、口眼喎斜等证。”[1]疏泄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是其后一系列病证变化的主导因素,讲述的实际是气的出入运动即气机理论而非五行学说。消化方面:“若疏泄失司,肝气不调,使脾胃升降及胆汁之分泌疏泄发生障碍,则出现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大便溏薄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如果肝气郁结,日久不愈,气滞血瘀,结于胁下,则为癥瘕。肝气横逆,血随气涌,则可见呕血、衄血之证。”[1]依然是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即气机理论在解释。在1971年和1972年两版《简明中医学》的肝主疏泄部分内容与上述情况相同。

3.2以气机解释“疏泄”,与肝“司疏泄”理论有明显差异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肝主疏泄功能是以气机为主导进行论述。文中虽然指出:“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乃元代医家朱震亨,他在《格致余樊文博,等:疏泄的三种含义及其支撑理论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明确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但在解释男子的排泄现象时却点明是肝脏之气的疏泄作用,与肝“司疏泄”理论中排泄之意不同。肝“司疏泄”所在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论述中,“疏泄”出现两次。前一次,“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讲男子正常的排泄;后一次,“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讲由相火妄动引起的异常遗泄。两次中“疏泄”的对象都是男子。[10]但与《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中肝主疏泄功能以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影响精血津液、脾胃、情志等不同,该篇疏泄的动力不是肝气而是相火,“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说明了这个机制。故而,肝“司疏泄”概括的是肝肾相火推动男子正常及异常排泄,与以气机理论主导下“疏泄”的理论内涵有明显差异。

3.3肝主疏泄理论是由现代科学理论方法重构的新理论

上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肝藏象以藏血功能为主,尚未出现“疏泄”一词。如《中医学概论》[12]中肝藏象部分内容为“肝藏血”,“肝为将军之官”,“肝和筋及爪甲的关系”,“肝和目的关系”以及“肝主春”。秦伯未在《中医入门》[13]五脏生理肝脏部分仅提出“肝藏血,主谋虑”。七十年代“主疏泄”提出之初,“主藏血”仍是肝脏的第一生理功能。在71年《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72年《简明中医学》、74年《中医学基础》等书中皆如此。随着以气机理论为主导解释肝主疏泄功能的不断发展,“主疏泄”开始替代“主藏血”成为肝的第一生理功能,见于1978年《中医学基础》、1984年《中医基础理论》、2007年《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等书。联系前文我们可以看到肝主疏泄理论从无到有,从最初借助朱震亨肝“司疏泄”理论中“疏泄”一词、五行学说和气机理论进行构建,到不断向气机理论演变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肝主疏泄理论是建国以后中医学界借助现代科学理论方法重新构建的一个新的理论。

4结语

第7篇

1PBL教学模式的课前准备工作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沿用了几十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各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将系统性的完整知识人为地分割成各自独立的课程,例如大一的中医基础课程讲什么是心主血;一年后中医诊断学课程会讲心主血功能失常的表现;方剂学教师讲什么方剂治疗心主血功能失常,中药学教师讲用什么中药治疗心主血功能失常;最后内、外、妇、儿科老师再讲内、外、妇、儿心主血功能失常的治疗。这样心主血这一完整知识的学习要在3年多的时间内,由7~8个教研室分割完成,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相关教材对此类知识点的讲述显得既重复又割裂,不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则根据医学基础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了各学科间的重叠和交叉,避免了学科之间的重复和脱节,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个器官和系统从不同层面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典型且有代表性的中医临床病案,在可以的情况下对病案进行修改,重点在于寓理论于病案,揭示其基本理论。在课程教学的初级阶段,要选择难度较小的病案,以免学生们“知难而退”,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2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2.1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PBL教学方法中,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也是该教学法实施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的临床医学的知识,亦或是现实生活中的病例和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例如:在学习“五脏的主要功能”这一章节之前,布置类似于如下的问题给同学们:(1)比较中医和西医学中各大脏器(包括肝心脾肺肾)的功能上的异同;(2)叙述五脏的系统连属;(3)五脏与精、气、血和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4)列举五脏功能性病变的一些典故并说明。通过这样的简单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度是PBL教学的基础。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主要是以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相关教材,亦或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自我查阅学习,然后整理,寻找正确答案,最终写出书面的分析报告;以备课堂上进行发言。2.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方式多样,学生分组讨论后,各小组已达成共识,由已确定好的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将讨论结果向全体同学汇报。学生们通过课前的交流和讨论,将查阅的相关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例如:讨论五脏连属与一些病证的关系,比如说肝在液为泪,如果肝血不足,则泪液分泌减少,两眼干涩;另外肝在体合筋,所以肝血不足可导致肢体麻木、抽搐拘挛等症状;或者心在志为喜,因此有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损,固有‘喜伤心’之说,<素问.调经论>中有“神有余则笑不休”。根据五行学说,肝与心相生相克,互为荣损,因此有心血旺则肝气疏泄有度和情志舒畅。在讨论中,教师可适当引导,但避免使自身的观点左右学生的思想。教师的作用贵在引导学生,使学生能总结出病案中所隐藏的基本机制等内容。也可让学生围绕自己知道一些简单的案例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但此种方法不作为必要的可能讨论内容,可以观察学生的状态,如若学生比较积极,跃跃欲试,可以实施,否则省之,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中医临床病案的讨论结果通常是多元化的,可以开拓学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组织好临床病案讨论是PBL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3PBL教学模式的归纳总结与课后答疑

归纳总结的方法有两种,可单独也可合并进行。第一种是由教师进行,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必要总结,就五脏这节而言,五脏的功能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加以强调概括,使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另外,也应该对学生的讨论的部分进行总结,肯定学生中分析透彻的意见及创新见解,同时也要指出不足,加深学生对讨论内容的掌握,提高PBL教学的整体质量。第二种是由学生自我总结,真正意义上学习和掌握知识。总结之后的课后答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学生在学习完五脏这一节内容后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中医所说五脏的功能和西医所说内容有些不一致的内容?指导教师一定要从中、西医理论体系等各个不同方面进行剖析讲解,使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是以中医学为基础,又以现代医学为说理工具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的结合。课后答疑这部分是针对学习比较透彻的学生的再次拓展及对课堂上没有发言或由于性格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没能发言或者讨论的学生,私下交流可能会使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总之,在中西医临床专业中进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有各种特点,这些特点和难点正是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所要沟通和解决的内容与关键。PBL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教学与沟通相结合。未来我们应当不断探索,将PBL这种沟通式教学模式普遍应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各个课程教育中,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既能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具有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临床辨治能力的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颜丙春 祝娉婷 卜平 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

第8篇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中医学; 理论

冬病夏治疗法即人体冬季易发、多发、既发、复发等相关病症,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方法施治,从而使冬季将发、要发的病症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 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本文初步探讨该疗法的理论基础,为其临床治疗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冬病夏治的概念和理论渊源

1.1 冬病夏治的概念“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阳气不足,具体多为肾、肺、脾胃、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缠绵难愈病症,如咳嗽,哮喘、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怕冷、体虚易感等;“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并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药物注射、艾灸或内服药物以及埋线、刮痧、拔罐、熏洗、气雾剂吸入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

1.2 冬病夏治的理论渊源冬病夏治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正如清·张志聪所言:“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更有具体措施:“春月宜加辛温之药,如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生姜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四时而养也。”

2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夏季三伏天冬病处于缓解期,此时人体脏腑功能相对稳定,病情亦稳定,但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皮肤腠理相对疏松,采取审因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一采用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分别采用补肺固表、健脾化痰、益肾纳气等治法,驱逐寒邪,以消除冬病之夙邪;二重点运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热敷、熏洗等外治方法养其内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1]。

3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3.1 从气机升降论冬病夏治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变化,秋天燥金肃杀之气,至阴肃肃、自天而降,阳气收敛而沉降,如兑卦之象;至冬天,阳气藏于五脏,内实外虚,如坎卦之象,因此冬天易感受寒邪致病,或阳虚之体寒病易加重。此时因阳气藏于五脏,五脏实,冬天治疗,而致实实之戒,故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春天人体阳气乘肝木升发、疏泄之势由里出表,如震卦一阳奋起于地下,病情减轻;至夏天阳气实于表,虚于里,如离卦中虚外实之象,此时若误用寒凉,则更伤五脏阳气,犯虚虚之戒,以致冬天病情加重;若此时,以五脏阳气虚之时而采用温补之法,虚既得实,正气不亏即能抗邪,治疗效果较好。

3.2 从四季阴阳论冬病夏治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是四时五气之气。当其“太过”与“不及”皆可成为致病因素,加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气当温,今反为寒;冬令当寒,今反为温。凡此等等,不但植物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而且人体将受其伤害,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根据《内经》天人合一的学说,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一致,即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同时在一年的气候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冬至伊始,阳气渐生,阴气渐衰,经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夏至开始,阴气渐旺,阳气日衰经过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2]。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3.3 从体质学说论冬病夏治因个体体质差异,个体对外邪的抗御能力,有所不同,正如《医宗金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盛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有些人素体阳虚,抗御外邪的能力不足,加之冬季寒气太过而致病,致使夏至阳气至盛之时也未能消退,此时补益阳气则可有效克制体内阴寒之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综上,根据上述理论冬病夏治疗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也治疗冻疮、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其他系统疾病。该疗法集内治外治于一身,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同时兼有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的优势,相信随着冬病夏治研究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及该疗法运用的日趋规范,必将促进其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第9篇

    1.八段锦的研究现状

    当今对八段锦的研究主要分布于八段锦养生的生理学分析、心理学分析、社会学分析三个方面。众多研究基本都是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对八段锦进行研究,甚至是用西医学的观点来坚牵强地解读八段锦的功法功理作用,这就造成了研究的局限性,而八段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与西方医学的理论观点根本不是一个体系,若用西医观点来对八段锦进行研究,不免有些“中体西用”的意味了。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西医学,西医学的临床研究在对八段锦的一些养生助疗作用时,对科学研究八段锦提供了部分依据,但这只能成为研究手段之一,不能成为研究途径的主题。对八段锦的研究最终还得回到用中医学的理论进行阐释,加以西医生理学、解剖学的辅证,最终达到对八段锦研究的科学化。

    2.八段锦功法的功理探究

    2.1起势从起势的动作要点上看,身体要松静自然、呼吸要平稳均匀、意要守在丹田,逐步进行调身、调息、调神。八段锦功法在起势中对身体与心理的要求,就是使人逐渐的通过对身体的调整,进而上升到对呼吸的调整,最后达到调整人体心理、精神的目的。这种在功法练习中以形调神的过程,正是为了使功法练习者充分从一个节律快的、紧张的、外放的心理、精神状态调节到一个节律慢的、松弛的、内收的心理、精神境界,使功法练习者在在功法练习中身体运动与心理状态得到统一。起势动作左脚脚开步之后,双脚与肩同宽,肩井穴与涌泉穴相对,靠着桩法中的踩劲儿,气血不断地从脚底涌泉循经脉向上输布,犹如泉涌,但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有出就有制,肩井与涌泉相对,有助于气血在肩井处进行收敛。起势强调的是周身放松,特别是对两肘、两腋、两胯、两腘窝要充分放松,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八虚”。中医讲“真气之所过,周身三百六十五节”,其中所叙述的就是关节为人体气血所行走的地方,这就要求关节各处要松弛,才能保证气血的畅通,“通则不痛”,对该八个关节的放松,是功法前的准备活动,但更为重要的是畅通气血,防止气血壅塞所导致的痛症。2.2双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属手少阳三焦经,在中医中有“孤府”之称,是五脏六腑之间的一个系挂,主管通行元气、疏通水道等,故《黄帝内经》称它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既然履行通行元气、疏通水道的功能,那就要保证三焦的畅通,该式正是通过两掌的上撑下落,加以气息的上吸下呼,达梳理三焦的作用,疏通了“水道”,把“元气”“津液”源源不断地由三焦输布到五脏六腑,以充沛全身,激发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两掌的外翻上抻,能够很好的抻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肾经,对有助于营气血、调阴阳。呼吸随动作的升降而进行吐纳,在掌跟外抻时屏息凝神,能够抻拉和疏通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肾经,对相应的肺、心包、心等脏器起到刺激作用。2.3左右开弓似射雕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都是出腋下,从胸横向走向手。该式通过双手的开弓对拉,能够有效抻拉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调理心肺脏的功能,能够开胸顺气、清肺舒心。“八字掌”立掌,“爪”收中府,通过加大动作角度,增大了对经络的抻拉刺激效果,一掌出,另一掌收于中府穴处,一收一放,达到阴阳平衡,能够松解肩关节粘连,疏导经络,畅通气血。该式中上肢抻拉的过程中,下肢所保持的正是“太极浑元桩”里的基本姿势———双腿屈膝半蹲,松胯敛臀,含胸拔背。正是通过以形导气,抻拉督脉,刺激背俞穴,以达到疏通气血津液输布通道,使气血津液循行。拔背通过背部弓形刺激命门穴,以养护肾气,敛臀对会阴穴进行刺激,使气门关闭,气不下泻,利于培本固元,养护先天之精。2.4调理脾胃须单举该式主要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上下对拉,抻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对二经的抻拉刺激,可对脾胃进行内在的按摩。呼气上举下按,通过胸隔膜运动牵拉运动,对五脏六腑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胆汁、胃液分泌。《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统血,主运化,被称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相辅相成,该式对脾胃对内在按摩,增强其脾胃的功能,通过摄取水谷中的精微物质,输布至各脏器,以达到滋养全身的目的。“单举”的过程,呼气,脚跟上提,脚尖抓地,有助于激发和刺激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穴和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穴,特别是刺激足三阴经的交汇点三阴交穴,有助于疏肝利胆。2.5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伤害,“五劳七伤”是不良生活习惯和情绪过度随人体五脏六腑造成的损害。该式双臂伸直外旋,转头,夹脊,刺激督脉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聚汇点,刺激大椎穴有助于益气通阳,疏导一身之阳气。气为阳,阳主动,有推动温煦作用,对大椎穴的良性刺激,有助于推动、温煦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养护五脏六腑,以调理“五劳七伤”给脏腑造成的损害。2.6摇头摆尾去心火中医学将人体的内热称为心火。该式动作屈膝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有助于调摄阳气,调理气血。摇头,可对督脉大椎穴起到刺激作用。“摇头摆尾”正是通过对督脉的抻拉刺激,通畅其气血循行,进而疏经泄热,达到散内热的目的。心火在上,宜下降于肾,用以温煦肾水;肾水在下,宜上济心,使心火不亢。摇头摆尾通过对膀胱经的良性刺激,肾与膀胱相表里,进一步激发肾水上济,以肃降心火。中医认为心属火,肝属木,按五行生克讲,木生火,对应五脏即为肝生心,肝火上炎,促成心火太盛。在“摇头摆尾”过程中,对足厥阴肝经的期门穴进行了良性刺激,从而疏通足厥阴肝经,使其运行气血通畅,肃降肝火,进而消退心火。2.7双手攀足固肾腰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该式通过双手的摩运与躯体的前曲后伸,可抻拉督脉、对命门穴、委中穴起良性刺激作用。两掌心劳宫穴沿膀胱经自上而下摩运,可梳理膀胱经,劳宫穴属心经,在摩运至腰部心火可对肾起到温煦作用,增强了对肾精的养护,以壮腰强肾。肾与膀胱相表里,抻拉进而促进肾的养精藏精功能,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又取决于肾气的肾衰,摩运可加快膀胱经的气血循行,加强二者相互滋养。中医讲“腰病委中求”,上下的抻拉与摩运,对委中穴起到刺激作用,可梳理腘窝处的因寒邪产生的“筋结”,以强腰固肾。“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医指绪余·命门图书》)”,可见命门穴也是固肾大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九难》),对命门穴的刺激,对于肾精的聚敛,“天葵”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2.8攥拳怒目增气力中医认为“肝在体合筋,其华为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该式通过攥拳、怒目,长期联系而达到“增气力”的目的,使全身筋肉结实有力,这正是肝在体合筋的外现,也是肝气充足的体现。古医籍中多有“肝肾同源”之说,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生精,肾精肝血,故强盛肝气也有助于肾气的充盈,能达到固养肾精的效果。2.9背后七颠百病消该式通过五趾抓地,脚跟上提,有助于刺激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始穴,进而促进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气血循行。百会为诸阳之会,提踵过程中,气顶百会,有助于对全身阳经络进行刺激,鼓荡全身阳气。提踵之后的颠足,意在通过自身重量的自由下落产生的震动,对全身脏腑经络进行整理疏通,使体内鼓荡的“内气”平稳下来。2.10收势两掌于丹田处相覆,劳宫至于下脘,意守丹田,呼吸平稳,调身调息调神。通过八式功法的内炼与外炼,身体通过气机的调动,气运血,血生精,精化气,气血津液充盈,精神焕发,此时收势调理气机,有起有落,有放有收,固本培元,以后天之精滋养先天之精,

    3.结论

    健身气功八段锦正是以中医学基础作为其功理而构建的一套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养生体系。各式功法通过本体的导引,由对经络的抻拉、穴位的刺激疏通其气血运行,进而对所属脏器起到良性刺激作用,提升脏器的功能,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得以养精、固气、宁神,以固先天之本,以培后天之精,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养生康复之目的。

第10篇

简答题

1. “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 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 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

3. 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4. 何谓六?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

5.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有何不同 ?

参考答案

1. “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辨证:就是将四诊( 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症: 症状, 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

证: 证候,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病: 疾病,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总过程。

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症是疾病的现象, 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而证则是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症组成; 病也是由症组成, 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有不同的证,它是一种病理过程。

2.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 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

答:五脏:贮藏精气,满而不实。五脏:形态为实质性器官;功能上“藏精气”; 生理特性上“藏而不泻, 满而不实”。

六腑:传化水谷, 实而不满。六腑: 形态为空腔性器官;功能上“传化物”传化水谷; 生理特性上“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

3.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答:所谓“后天”, 即指人出生以后的整个生命过程, 包括生、长、壮、老、 已几个阶段。脾胃同居中焦,具有主运化的功能,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在出生之后,人体的营养,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 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脾胃的功能健全才能不断地化生和输布营养物质, 以保证生人体长发育的需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4. 何谓六?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

答:六: 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① 风为阳邪,风性轻扬开泄, 易袭阳位; 因风善动而不居,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性,故为阳邪。人体的头面及肌表部位为阳位,也是风邪易侵之处,即易袭阳位。其性开泄是指风邪侵袭人体,易使腠理疏松、开泄,可见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 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 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故风性善行。如风痹证。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骤变幻无常的特点,故风邪数变。如风疹病。

③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邪气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临床上风邪犯人,为病范围广泛,病种繁多,是引起各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有何不同 ?

答:异病同治: 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需要不同的治法。但有些病常常有同一性质的病机

和证候,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如虚寒泄泻, 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不同的病证, 如病机“中气下陷”,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同病异治: 一般情况下, 同病同证需要同一的治法。但有些病因病人身体反应不同,

第11篇

针对医学高职高专中医学基础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兴趣学习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比较学习法,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医学高职高专;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探析

在医学高等专科院校中,中医学基础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它是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专多门主干课程教学的缩写版,授课学时仅仅54学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医学基础全部内容难度非常大,因而,在中医学的讲授过程中往往侧重于中医学基础知识的讲解。该课程存在理解困难、内容多且抽象、文字难懂、知识面较广等特点,再加上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学生中医基础薄弱、知识积累较少、学习兴趣不浓、学校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等现状,对学生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学习、理解、掌握如此深奥的知识,难度可想而知;对老师来说,传统的讲授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普遍较差。笔者在中医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探求,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兴趣学习法

这种方法重在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兴趣,才会认真听讲,才可能学好。中医学基础作为学习、认识中医的入门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比较难理解和记忆。作为老师,首先应把难于理解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而不是照搬课本。比如在讲解时适当运用“示意图”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如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时,可利用五行相生相克表描述相生相克关系:相生就是顺时针相邻相生,相克就是隔一行克一行。这样结合图表用一种简单的语言描述,学生容易理解。再如在讲解阴阳学说中阴阳互根互用时,可举例“阴和阳的关系就像生活中没有白天,就不会没有黑夜;没有黑夜,也就不会有白天”,以这样通俗的语言讲解,学生能够较为愉快的接受且理解。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或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授课生动性及学生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开展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例如在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5组,并让每一组各自讨论并举例说明其中一个基本内容的的含义。再如讲解病因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六七情的致病特点,然后进行相互交流。分组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案例教学法中最常见的就是病案讨论,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变过去教学中教师单向传授的被动模式为师生双向沟通、相互促进的积极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气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的能力。该方法是让学生首先对病案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内容的要求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讲解的方法。案例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病理现象,也可以是临床中常见的病例,例如在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可列举“某急性热病的病人,入院治疗时突然出现体温骤降,问该病例体现了阴阳学说的什么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该病例从而得出问题答案。再如在讲解完气与血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可问“一位贫血的病人去一家中医诊所看病,中医医师在处方上除了开补血药之外又加入了补气的药物,请用气血关系来解释为什么需要加入补气的药物?”通过这样真实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活跃了教学气氛。

4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异同,认识本质,通过“教”与“学”双方主动参与以揭示规律的教学方法[2]。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不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思考主体的自身潜能,认识事物本质,从而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抽象、难以理解、记忆内容繁杂。医高专的学生一般对西医知识较为熟悉,且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故在讲授中医某些知识时可通过中西医的对比来讲解。如讲解“心”的生理功能时,中医“心”的主血脉功能就相当于西医生理学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主神明功能却和西医不一样。这样一比较,学生就容易把中医西医常常混淆的教学内容区分开来。再如在解释“辨证论治”的含义时,由于初次接触中医的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一中医特有的治疗基本原则,笔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常把“辨证论治”和“警察破案”对比讲解,看似不沾边两个内容实则有着相同实质内容。“辨证论治”就像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往往需要先搜集证据在根据证据来判断真正的罪犯,从而确定并实施逮捕方案。在这一教学法中,思考、联系和启发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通过联想比较,建立了与以往知识体系不同的、较为清晰的概念,明确了差异,避免了概念的混淆,使所学知识更加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在中医学基础教学工作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实践性、创新性,从而使学生最终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津,闫润红.浅谈中医基础类课程教案设计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81.

第12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B.气逆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

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

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

A.督脉  B.带脉C.任脉  D.冲脉

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

A.喜伤心  B.怒伤肝C.思伤脾  D.悲伤肺

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

A.暑邪  B.热邪C.痰饮  D.瘀血

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

A.浮脉  B.洪脉C.弦脉  D.缓脉

25.肺的生理特性是

A.喜润恶燥  B.不耐寒热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

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

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

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

A.先祛邪不会伤正 B.先扶正可致留邪

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 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

30.肾所藏之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

A.心的行血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

C.肾的纳气功能 D.肝的疏泄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

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督脉  B.任脉C.带脉  D.冲脉E.心包经

33.六中属于阴邪的有

A.风邪  B.寒邪C.暑邪  D.湿邪E.火邪

3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A.喜  B.怒  C.悲D.惊  E.恐

3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调节精神情志 B.促进消化吸收 C.维持气血运行

D.协助水液代谢 E.调理冲任二脉

36.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是

A.扶正不留邪 B.先攻后补 C.祛邪不伤正 D.先补后攻 E.攻补兼施

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

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C.培土制水法

D.金水相生法 E.佐金平木法

38.奇恒之腑包括

A.脑  B.筋 C.脉D.骨  E.髓

39.“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

40.以下属于病理性火的有

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C.命门之火  D.少火E.壮火

第二部分(主观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41.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42.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

43.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

44.根据五脏主五华的理论,肾精不足可致发枯、脱落。

45.实证,是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

46.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47.中医认识病因,通过分析疾病症状、体征来推求,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审证)求因

48.七情致病对脏腑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49.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

50.瘀血所致的疼痛,性质一般多为刺痛。

51.肾精化生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实现的。

52.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5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具有通调水道,推动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

54.心肾相交:心位居于上,属阳,主火,主动;肾位居于下,属阴,主水,主静。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心与肾上下、水火、动静、阴阳相济,协调平衡,构成了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关系。

55.气机、气化:气的运动称为气机。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叫气化

56.塞因塞用:属于反治法。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虚性闭塞不通的病症。

57.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因人制宜”。

58.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五、问答题(共30分)

59.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如何?(7分)

①纳运协调:

②升降相因:

③燥湿相济:

60.试述元气、宗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7分)

元气 ①生成:

②分布:

③功能:

宗气 ①生成:

②分布:

③功能:

61.如何认识肾主水的生理功能?(8分)

①肾主水的概念:

②肾主水的生理作用:

肾的气化,分清泌浊,司开合等水液代谢过程

③病理变化:

肾主水功能失常的主要病变(症状)

62.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8分)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②湿性重浊:

③湿性粘滞:

④湿性趋下: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A 5.B6.C 7.D 8.B 9.D 10.C

11.B 12.C 13.D 14.B 15.D  16.C 17.C 18.A 19.C 20.C

21.D 22.A23.C 24.C 25.B  26.B27.B 28.C 29.C 3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