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信息化

安全信息化

时间:2023-05-31 09:1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信息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信息化

第1篇

一、××县工商局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几年,××县工商局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模式,在对食品经营主体、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的监管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推行食品批发企业电子台账管理,推进“两项制度”落实。去年_月份国务院《特别规定》出台后,食品批发企业履行索证索票制度及进销货台账制度已成为法定义务。由于食品批发企业经营食品品种数量大,索证索票资料及进销货单据多,工商执法人员在对食品批发企业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及进销货台账制度进行检查时,受台账项目多、字迹潦草、相关票证查找不便等因素的影响,检查一户经营户往往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监管效率低下。为此,经过充分调研,××县工商局在全县推行了食品批发企业电子台账管理模式,即在批发企业通用的管理软件中植入“食品安全监管”模块,设置“进货台账”、“销售台账”、“索证管理”、“索票管理”、“保质期管理”五个子模块,食品批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行软件,可以自动生成符合工商监管要求的购销台账,所开出的供货凭证又能作为食品销售者的进货台帐,同时,能够满足企业对保质期自律管理的需要,工商部门在对食品批发企业进行监管时,只要点击批发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块,可快速查询到企业的进销货情况,较好地解决了工商部门监管难和食品批发企业落实进销货台账和索证索票难的问题,从而实现行政监管行为与食品经营行为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县___户食品批发企业已全部实行电子台账管理,实现了“全覆盖、全运行”。

(二)建立食品备案数据库,强化食品准入源头监管。为准确掌握辖区食品经营渠道及食品经营品种,××县工商局以三元区为试点,研发了流通领域食品电子备案数据库软件。通过备案数据库,将区域内县场流通的所有食品的商品信息、生产商(各级批发商)、零售商、索证索票等相关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内。工商部门可以依靠该数据库,了解和掌握区域范围内商家乃至每种食品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与“食品监管电子备案数据库”的无线链接,利用pda无线设备对食品县场进行比对检查,检查该食品的经营渠道是否是工商部门已掌握的渠道,经销的食品是否在数据库内有备案,从而实现食品去向清、经营品种清、索证索票清,实现入县食品“来有影,去留踪,可追溯、促规范”的监管目标。同时,通过数据库留下的记录,还可以精确、全面掌控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和成效。

(三)狠抓“商管系统”使用,增强食品安全巡查监管实效。积极运用省工商局开发的“入县商品网上监管系统”,加大对各类食品的巡查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尚未实行计算机管理销售的食品经销点的监管。对商场、超市监管时,只要商场、超市提供固定格式的具有商品信息的进货数据列表,工商执法人员将数据采集到系统中,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动随机生成要求抽检的商品信息,核实该商品的台账及有关索证索票情况是否完备,在各项资料完备的情况整批商品视为合格,商品信息数据存入系统中,同时作为比对数据。在对食杂店巡查时,执法人员用扫描枪对商品条形码进行扫描,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对有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只检查台账及有关索证索票情况是否完备,对数据库中没有的商品进行详细录入。该系统的运用,加强了食品网上动态巡查,对切实落实不合格食品下架、召回和快速查处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进了食品安全关口前移。

(四)用好综合业务系统,加强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一是加强经营主体准入的信息化监管。在注册登记时,将食品经营户前置许可等相关信息录入到综合业务系统,并划分至辖区工商所,由辖区工商所认领后,对其进行监管。在工商所办公平台,系统会随时对前置审批到期的及未参与年检的食品经营户,进行自动提示,由片(段)长依据提示对经营户采取预警通知、限期改正等措施。二是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特殊标注。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系统软件中,将全县食品经营主体分为五大类加注区别标识,便于及时准确地识别查询、统计食品经营主体,有利于监管人员对辖区经营主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实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依据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情况,划分为a(守信企业)、b(基本守信企业)、c(失信企业)、d(严重失信企业)四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户的重点巡查监管。如对a类企业实行季巡查制,对b类企业每两个月巡查一次,对c类企业每月巡查一次,对d类企业实行重点巡查制度,并根据巡查情况在第二年重新确定信用类别。同时,运用工商职能,对信用良好的单位予以扶持,对失信单位依法实行信用公示、警告提示、降低信用等级,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以促进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目前,全县共有a类食品经营企业___户、b类__户、c类_户、d类_户。

此外,××县工商局还积极运用_____投诉举报系统、“不合格食品退县短信息平台”等信息化系统,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维护食品县场秩序。

二、当前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虽然××县工商局在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食品批发企业电子台账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及省工商局的认可,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感到目前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缺乏立法支持。____年_月_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对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提出了要求;去年全国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期间,原副总理吴仪也多次提出了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国务院在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中及有关监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中都将信息化管理列入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工商消字[____]___号),明确提出“……要把对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的电子监管作为食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食品经营者对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实施电子管理”。但纵观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由于没有立法上的支持,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不具有强制性,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许多地方甚至没有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管,存在信息化监管的盲区。同时,因为没有法律上的强制规定,企业运用信息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造成对企业的监管难度较大,使得相关部门的监管常常流于形式。如电子台账管理是解决食品批发企业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难的有效手段,可以解决流通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食品批发企业落实“两项制度”的难题,但从我县推广食品批发企业电子台账管理工作的过程来看,因没有立法的支持,推广工作是靠基层工商干部耐心做工作、讲道理,逐户推广的,工作成本较高。

(二)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缺乏系统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是由工商、药监、质监、卫生、农业、经贸(商务)等不同的行政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共同行使的。由于目前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模式是由各部门、各地区各自规划设计,在研究和探索上各自为政、各取所需,仅从各自职能出发,没有考虑到其他部门的信息需求,各类信息难以互通、共享,存在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现象。从横向看:由于涉及多部门,造成信息化的监管理念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从纵向看:相同部门由于地域的不同,信息化监管模式也是自成体系、百花齐放,互不兼容。

(三)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缺乏完整性。目前,各部门对食品安全的信息化监管工作都不够全面,在某些监管领域可能较强、较完善,而在其它监管领域可能较薄弱。无论是我县还是在全省、全国,尚无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如电子台账只是解决“货正源清”的问题,不能反映食品的内在质量;商管系统也只有食品的基本信息,不能全面反映食品的内在质量,同时难以包含所有食品的信息;食品检测结果等质量信息还不能充分进入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而且,缺少食品消费维权的信息化载体,消费者不能及时掌握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同时,信息化监管水平受经费投入的制约比较明显,经费投入大的成效大,系统相对较完善,监管水平相对高。反之,经费投入少的,系统完整性则较差。在区域上表现为经济发达的地方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较高,经济落后的地方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较差,甚至难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食品安全监管。

三、对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食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迫切要求,没有信息化手段作保障,就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监管,就难以实现监管到位。但这种管理要求不是一个区域、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应该是一项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工程。结合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要求和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的立法工作。一个好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的实施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障。一方面要把信息化监管的要求写入《食品安全法》中,赋予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的法律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监管职能的实现,保证经营者义务的履行。另一方面,要在立法上加大食品经营者未履行信息化管理要求所承担的违法责任后果。因为食品经营者拥有主要的食品经营信息,又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经济人,如果对违法后果的预期成本低于违法收益,就可能不惜违背法律,不执行信息化监管的有关要求。因此,要运用法律手段,对违反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的食品经营主体予以经济、商誉处罚,增加违法成本,促使经营者在经济、法律、社会成本的压力下克制违法行为。

(二)要创新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的理念。按照科学高效监管的要求,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统一性。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因此,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上,需要由国家一级政府建立一个统一、科学的监管平台,由国家作为主要投入人,制定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监管标准和食品经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开发统一软件,无偿提供行政管理部门及食品经营户使用,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及服务,甚至可以为经营者提供设施,从而为食品经营者减轻负担,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构建统一平台,解决各部门分段监管脱节和经营者经营信息难交换的问题,从而实现各部门及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实效性。实效性是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的关键,没有实效性,信息化监管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因此,在进行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时要注重监管实效,在制定有关监管方案及开发软件的时候,应当经过充分调研,既要能够符合监管要求,又要符合食品经营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简便实用,要防止随心所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三是完备性。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应当根据食品的经销渠道,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参与的主体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环节包括生产、收获、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等;监管对象包括化肥、农药、饲料、包装材料、运输工具、食品标签等。要统筹兼顾,避免重要环节的缺失,各个环节的监管内容缺一不可。

(三)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

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原则和“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网络”的要求,由政府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各行政执法部门监管食品安全的平台,将各部门的监管信息、食品经营者信息,从种养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类食品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解决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高效运作。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应当由以下九个监管系统共同构成:

_、食品经营主体监管系统。将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的各类县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能够实时反映该主体的“生老病死”情况,所有关于该县场主体的信息都能及时体现出来在信息系统中。系统信息可分为静态及动态两类,静态数据信息指企业的设立信息,由企业登记机关采集;动态数据信息指企业的变更信息、奖惩信息,由各监管部门根据职能进行采集与更新。

_、食品身份监管系统。该系统是基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种植养殖户生产的农产品建立的食品身份信息库,食品的身份信息均能够与生产经营单位相对应。种植养殖户应当对其生产的蔬菜和畜禽等所有农产品编排识别号码;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食品的数据库,具体内容包括所生产食品的商品条码、商标品名、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等内容;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经营食品的数据库,具体内容包括食品的商品条码、商标品名、生产单位、供应单位、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等内容。这部分信息库是食品监管的基础,是对所有食品进行监督管理的基本要素,为今后对食品跟踪和追溯提供数据源,建议食品信息均采用条形码及电子监管码管理。因此,食品监管部门要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好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其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_、食品质量检测、风险评价和预警系统。将各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的抽检信息(包括快速抽检信息)进行集中,根据监管要求进行统一、科学地汇总、分析,实现各部门抽检结果的信息共享,以便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依据信息评估标准对食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预警,有利于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_、食品追溯系统。在统一平台上,对食品质量检测、风险评价和预警系统发现的问题食品,利用食品身份系统进行追查,快速查找违法经营者及违法经营的食品。该系统应将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等政府部门与各区县联为一体,构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实现了全县范围内追溯数据的管理、食品召回、监测预警、决策分析。全县所有的食品产销企业都是网上的节点,一旦发现问题食品,食品经营者、消费者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按批号就近退货,将问题食品退还生产者。

_、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的快速反应,通过与各应用单位的多层次联络,以最快速度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通知到食品监管单位及监管人员,有效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全程控制、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快速反应,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处理的有效手段。

_、食品安全公示查询系统。食品安全公示查询系统是监管平台中一个重要的服务系统,它可以向食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和加工者提供及时、公开、平等和透明的信息服务。消费者可以利用食品上的身份信息,通过电话、互联网或手机短信进入查询系统,快速识别商品的真伪,了解和确认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同时,通过输入食品名称的关键字,可以自动检索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食品备案数据,包括下架食品名单、厂家退县名单、恢复销售名单,从而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把好“进口”关,把不放心的食品拒之于购物篮外。同时,经营者也可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把好食品进货关,将问题食品挡在县场之外。

_、食品安全通报系统。利用该系统,将食品追溯系统查获的问题食品及时、正确地通过新闻媒体公之于众,可以防止群众产生恐慌情绪,让群众及时了解哪些食品有问题,哪些批次有问题,哪些经营者经营的食品有问题,合理地选择产品品牌和生产厂家,避免某些厂家的不法经营行为影响到整个行业,影响到合法经营者的生产经营。

第2篇

海棠通信成立于2008年,位于深圳蛇口智能网谷高新园。公司聚焦于政府与行业移动信息化建设领域,是专业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移动化应用、业务系统开发与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深圳海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海棠通信)成立于2008年,位于深圳蛇口智能网谷高新园。公司聚焦于政府与行业移动信息化建设领域,是专业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移动化应用、业务系统开发与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政府机构和公共安全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以及专业一流的集成实施能力。

公司以雄厚的研发能力为依托,在不断细化和深化对行业用户业务需求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用户业务与应用的高度结合,为公安、城管、铁路、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构建高效率的信息平台及应用;公司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8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0余项,在产品上不断突破创新,推出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包括专业手持终端、专业车载终端、专业平板电脑以及专业附配件;在移动应用业务上构建了行业应用商城,实现了涵盖移动办公、PGIS应用、指纹采集查询、二代身份证查验、动态资产管理、执法取证、视频图传、绩效管理等丰富的业务与移动应用。

海棠通信深刻聚焦政府与行业用户,围绕并超越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服务,通过持续与客户、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依托公司研发能力,构筑了端到端的优势解决方案。海棠通信致力于为行业用户、电信运营商、合作伙伴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用户潜力,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海棠通信聚焦政府与行业用户,团队在该领域有着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坚持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服务。完善的产品质量体系及售后服务体系,公共安全领域内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以及专业一流的集成实施能力,是海棠通信赢得客户信任、获得市场认可的制胜法宝。

海棠通信通过持续与客户、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依托公司研发能力,构筑了端到端的优势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从2008年成立以来,海棠通信已在我国多个省市地区构建起了移动警务平台系统,为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海棠绩效考核系统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系统全面使用,让广西公安厅绩效考核信息化工作走在了国内前列。广西公安“警务通”系统作为2009年信息系统骨干建设项目之一,自2010年1月28日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在海棠通信的技术支持下,逐步建立起了移动警务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并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各警种先后投入了数万台的海棠警务终端,包含手持终端和平板电脑,为广西公安部门实现科技强警,管理工作迈向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提供助力。

海棠绩效考核系统已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系统全面使用。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绩效办前往广西考察实际应用情况,他们对海棠建设的绩效系统在解决目标类考核难点、自动考核数据抽取、下考一级、有来源、有过程的解决方案以及综合实力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3篇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明显的流行趋势。信息化建设、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主要是以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标志的一种新的生产力。信息化具体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因此,信息化安全发展成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在企业计算机管理中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并确保信息化安全问题,才能更好的使其为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2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促进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使之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持续的发展下去,关注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得到解决。只有确保信息化在计算机管理中的安全性,才能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事业顺利的开展下去。目前,计算机信息化缺乏专业的管理、信息化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相对利用率低等问题,是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计算机信息化缺乏专业的管理

计算机信息化缺乏专业的管理,使信息化安全的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安全运行工作进行监管。加之部门管理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在处理计算机系统故障方面往往会受专业技术的限制,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极易造成其区域性网络瘫痪,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因为计算机故障导致企业信息管理的安全出现问题。

2.2信息化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由于忽略保护性能使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导致病毒侵入、浏览网页无法正常进行,大量垃圾信息涌入等问题出现。计算机系统一旦被病毒侵入,电脑用户储存的个人信息及日常使用信息就容易被泄露。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不注意为维护计算机系统安全,往往导致大量的储存信息被泄露出去,给企业的正常业务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在计算运行中缺乏一定的系统保护程序,使信息化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2.3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相对利用率低

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相对利用率低,主要是是指在我国计算机的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计算机更多的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单位等。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单位等,计算机安全信息化专业性偏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的普及发展,对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相对利用率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发展信息化安全的有效对策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企业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获得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安全管理中的高效运用,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针对信息化安全在企业计算机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探究解决的有效对策,也是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3.1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业化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中,信息化是计算机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不断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网络的建设以及进一步为保障信息化安全的过程采取措施,才能将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发展理念,切实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环节中。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业化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化安全性能,避免企业信息的泄露及工作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3.2重视查补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漏洞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查补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漏洞,通过查缺补漏、及时更新软件、应景设备的方式,进一步减小信息化过程中不安全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在企业允许的条件下,建立计算机系统的病毒防护措施,完善相关的系统安全防护措施,通过防火墙有效的防止大量病毒入侵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过相关人员的定期检查工作,及时更新过期的零部件,提高信息化安全性。不断的实践经验表明,重视查补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漏洞,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严重的问题,是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及正常业务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3.3提高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的利用率

提高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的利用率,需要企业组织专业的信息化安全团队,针对如何提高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深入探究有效的对策及措施。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定期组织专业性的培训会,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吸收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为企业服务,通过专业人才的储备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的有效利用率。此外,依据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积极的鼓励其参加信息化安全培训,提高其自身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对于保证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的高效运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队伍也随之迅猛增加,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素质已经势在必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其特殊性,这使得其安全信息化有别于标准制造业和流程工业信息化。另外,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空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而导致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所以,针对其特殊性,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推进安全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1、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可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技术要求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结合施工现场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进行识别。

在建筑生产领域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危险源所导致事故被归结为能量得以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2、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

危险性评价方法针对能否在评价中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来分类, 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通过对安全管理科学中各种评价理论模型的比较,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特点,这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 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评价的着眼点是所要考虑的各个相关因素。是目前多数企业选择的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3、建筑施工危险源控制

对不同的危险源特性和危险源所处的环境,我们需要对危险源的控制方式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控制要求。

(1)建筑施工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

(a)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b)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有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

(2)建筑施工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

(a)减少设备的人为故障发生,如增加设备操作安全系数、提高设备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b)进行设备的本质安全设计,如采用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等不同模式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管理

一个成功的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将对企业的施工安全起到很大的支持保障作用,但是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系统中并未监测到或者说未给出预警信息,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系统中,出现了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但是此系统并没有给出预警信息或者说没有监测到,那么如何避免建设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系统工作中出现此类情况呢?

1、目前建筑施工领域是正在发展信息化的领域,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a、带来信息共享革命性的变化是信息技术,因此,做好安全信息的共享会在第一时间内,合适的发送给部门和人,在系统规划的时候就需要形成明确的需求。同时又方便了检索信息安全,此外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把语音、各类视频和传感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得以支持人员和车辆设备的实时交互沟通、调度以及指挥等等。b、建筑施工具有分散的作业点、负责的作业情况属于室外作业。如何实时的、动态的将安全生产危险源、混凝土质量的信息等传送给后台系统呢?这需要重视与其相关的安全信息搜集过程,通过合理、规范化的流程,使共享、分类汇总搜集到的信息更加完整,实时性更强。c、在日常的信息管理中,安全管理系统要管理和建立安全生产基线信息,对安全合规的检查过程和标准数据的生成要高度重视。如:通过相关的传感器和系统的连接,随时发现电力负载存在的容忍线情况,对动力环境出现的问题要尽早发现,并且对预警和整改意见要积极地提出来。d、为了确保安全预警的有效性,提高再次发生安全信息成果转化的效率。把再次发生率降到最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领导重视的前提下,其中心要以系统使用者岗位的需求,以梳理和分析关键的安全管理需求为依据,其手段是以录入和整合安全管理信息为切入点,进行统一规划,分阶段有序的实施。同时,技术手段和管理意识都不可缺少。

2、在推广工作中,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建设,具有共性建设规律。a、系统组成是软件也是硬件+信息+软件+企业生产过程、人员。系统中需要协调运作和软、硬件相互动作等要素才能产生合力。b、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实际情况上,划分的系统角色和流程必须和其匹配,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要与组织结构和角色参数的配置、规则和流程的配置相适应。c、机遇划分的工作岗位角色和定义的需求、构筑的系统能共享,角色要对应计算机系统,集合一组权限。在规划建设的阶段中,施工管理的领导和人员要充分参与,发表意见,以系统的事迹使用为中心,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需求切实可用的系统功能。

3、作为建筑施工领域当前正在发展的信息化新领域,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又存在着具有自身特点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包括: a. 做好基础安全信息的收集工作; 建筑施工属于室外作业,作业点分散、作业情况复杂,如何将最前端的信息,如混凝土质量信息、安全生产危险源信息等实时地、动态地传送给后台系统,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关系到建筑施工相关系统的最终使用效果。需要重视与之相关联的一个问题即是安全信息的收集过程应规范化、流程化,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可以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完整、更便于分类汇总、共享、信息实时性更强。b. 做好安全信息的共享,信息技术给信息的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如何将合适的安全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给合适的人或部门,需要在系统规划之初就形成明确的需求。同时,要让安全信息的检索更方便,此外,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将越来越开放,其将与各类视频、语音及传感技术等相集成,以支持安全生产过程中人员、车辆设备的调度、实时沟通交互、指挥等。c. 注重安全成果信息转化率,也即安全预警的有效性,提高安全信息的渗透性,即确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率降到最低。d. 重视对安全合规标准数据的生成和合规检查过程: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要管理日常信息,还要建立和管理安全生产基线信息,所谓基线就是动态的门限,如,每天企业的电力负载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个出现高峰及波谷的过程,且电力负载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上限和下限变化曲线,如果通过系统与最前端的相关传感器件互联,就能随时发现当前的动力负载可能存在超出容忍线的情况,尽早发现可能动力环境出问题的情况,并及时提出预警及相关整改意见。

综上所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安全信息管理学在安全科学的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必然会导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人类安全系统的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希望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更加努力地不断进行探索,相互探讨,总结经验,健全安全模型, 逐步完善系统的功能,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适用、完善。

参考文献:

第5篇

2016年, 嘉兴港的信息化工作在省厅、省港航局的指导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进展顺利。

各项目标稳步推进

完成智慧港口顶层设计。嘉兴市港务管理局从港口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要求出发,2013年时委托浙江大学对嘉兴港的信息化建设做了总体的框架设计。课题组详细调研了嘉兴市沿海港口发展的现状、港口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和管理情况,规划嘉兴港信息资源,梳理港口现有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从港口发展角度、技术角度和管理要求的角度,分析港口发展的思路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对嘉兴市港务局智慧港口建设与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提出了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与总体框架。2015年11月27日,课题通过了省局组织的专家评审。2016年3月,课题组参考专家提出的意见对文稿进行了修改,并于6月定稿,7月交付。

建设嘉兴港危险货物港口安全信息系统。港口生产安全监督是嘉兴市港务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能,如何依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实现对监管场所的有效监督是一个重大课题。2015年安监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交办水函 [2014]3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开发建设嘉兴港危险货物港口安全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平台,全面有效提高对全港危险安全的监管能力。2016年上半年,嘉d市港务管理局委托嘉兴明远云服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嘉兴港危险货物港口安全信息系统一期:绘制全港危险货物作业场所、管道、储罐、重大危险源等整体电子分布图,加强嘉兴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全面提高对全港危险货物安全监管能力,有效控制整体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嘉兴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目前项目已完成开发并进入上线运行阶段。

完成通关服务中心的智能化工程。嘉兴港通关服务中心是一个集大通关、航运服务、物流信息于一体,具有信息高速交互等核心功能的场所。中心设立口岸通关业务服务,与相关单位联合办公,为嘉兴港口岸的货物、船舶及相关人员出入境等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一条龙”通关等服务。中心的弱电布线工程在2015年12月完成招标,具体内容为施工图范围内的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能耗计量系统及室外管网系统的施工,这块内容与大楼室内装修工程同步进行。2016年7月布线工程基本完成。通关中心智能化工程完成之后将为中心提供机房、指挥中心、内部安防、信息交互等功能。

推进嘉兴港EDI中心建设。嘉兴港EDI中心和数据中心硬件系统于2015年12月31日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和相关单位的联接。2016年3月,嘉兴市港务管理局与边检、国检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取得突破。边检开发的系统依托于EDI中心和数据中心,国检的报文测试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下一步,将与口岸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结合嘉兴港通关服务中心的智能化工程建设,把EDI中心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中心主要为嘉兴海关、嘉兴检验检疫局、嘉兴海事局、嘉兴边检站四个通关联检单位提供业务用房、查验办证大厅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将引入港航、物流、船货、金融、保险、法律事务和商务等各类企业和服务机构,成为港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而EDI中心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

做好G20会议期间网络保障工作。G20会议期间,嘉兴市港务管理局积极做好局内网络的安全工作,制定应急计划,实行技术人员值班制,防备各种可能出现的网络攻击。做好嘉兴市滨海办(港务局、口岸办)官网的运维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网站运行安全。

多措并举,重点推进两项建设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风险防御

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多方面合力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使得电力企业意识到亟需尽快的对电力系统进行革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电力企业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加强了对管理体制的合理改变和生产效率的大步提高,拉开了电力系统改革的序幕。安全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是电力企业发展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将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系统与其管理和考核进行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电力企业安全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与防御也就成为了电力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亟待重视的问题所在。

1 电力企业安全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1.1 企业规模发展迅速,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电力资源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在相对垄断的情况下,发展极其迅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电力企业仅仅对基础设施和简单的网络构建有着重视力度,却没有对安全信息系统的风险认识足够,这种情况下必然产生了诸如网络安全防御意识差,对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资金投入不足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安全信息系统的维护资金投入却并不高,网络安全技术没能及时加强,电力企业也就不能很好的抵御网络风险,对网络入侵也显得无所适从。

1.2 信息化安全资金投入少,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电力企业对安全信息网络的建设的重视并不充分,有些电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管理部门完全忽视,只是将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安排给几个技术员或挂靠到生产技术部门,电力企业作为高盈利企业却对信息安全资金投入并不充分,信息化管理制度也很不健全。电力企业安全信息机制的构建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注意到构建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的重要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得电力企业更好的满足其发展体制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2 电力企业安全信息系统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安全化管理未分区

国家电力管理委员会出台的5号规定,对电网企业、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等电力相关企业做出了有关其信息安全网络业务系统构建的明确规定,将这些企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系统大致分为了管理信息的部分以及生产控制的区域。信息管理区域可以依托各个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安全区进行划分,而生产控制区域一般来说应该由可控制区和非可控区两大部分构成。在这样两个大的区域之间,电力企业必须在国家电力监测认定部门的监督下安装电力生产专用的单向横向安全的隔离装置。如若不能很好的遵从这样一个标准对电力企业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就经常会出现企业管理信息大区部分网络直接可以对生产控制区域的数据进行访问,出现网络安全事件,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

2.2 网络端口接点存在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企业的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却并不牢靠,在部分环节仍然十分脆弱,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网络建设中, Web程序漏洞、系统漏洞不断出现,对病毒的侵入无力抵抗,为黑客、病毒制造者提供了入侵的机会,这些信息安全威胁的发生可能会引起电力企业网络安全系统的瘫痪和网络故障,为企业造成了这些安全威胁使得企业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最近的一项调查数据中显示,电力企业中遭受到的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威胁中约有70%是由于网络系统内部的危险侵袭。这种危害的可能发现于诸多方面:对于敏感数据的滥用,对于内部员工的信息监管不力使得信息泄露都提升了企业的运行风险。

2.3 互联网病毒的侵害

从口语传播时代到印刷传播时代,直至现在的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病毒也迅速得以传播和扩散。诸多的电力企业网络内外相连,覆盖范围相当广泛,网络病毒经常可以有机可乘,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一台电脑的病毒侵害到整个电力网络系统,造成网络通信的阻塞,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文件和关键数据得不到完整的保存,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2.4 信息安全人员防范意识较低

电力企业信息防范人员对信息安全应用系统的管理是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要一部分。数据库操作系统的规划和防范都离不开信息安全人员的有力防范,但在如今的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系统的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防范意识低下的情况屡屡发生,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漏洞泄露了电力企业机密信息,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使企业遭受安全冲击。用户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低下是现如今网络安全的通病,大多数的用户都认为网络自身有着一定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对电脑提示的病毒预警视而不见,电力企业中也没有很好的避免这一点,部分工作人员重技术轻管理,网络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给企业的网络带来了十分大的管理风险,这就迫切的要求应该对网络的安全机制进行完善,也应该主动自高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3 电力企业安全信息系统风险防御

3.1 防火墙技术的运用

防火墙技术是现今社会经常用于互联网风险防御的重要手段之一,多用于将可信任网络和非信任网络之间相隔开来。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的运行调度中都应该加强在安全检查中对网络节点的关注,限制对含带危险信息的领域的访问。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分散控制和运行调度的过程中对防火墙技术的运用有效的将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应用都限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在不同的权限内最大限度的合理的运用着相关资源。

3.2 网络病毒侵袭的防护

电力企业关系着国家重要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了保护电力资源的安全,必须要从内到外的构建起全方位的网络病毒防侵害系统,更好的对来自于各个方面的病毒信息进行防护。只有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安全性,在互联网和周边的局域网内都安装好防病毒侵袭的安全网关和内置的病毒防护软件,才能使得电力企业免受网络病毒的侵袭,各个方面的数据得以安全与稳定的保存。

在电力企业的网络准入控制系统中,对接入点客户的安全策略检测和身份认证都是必不可少的,若不能通过检测的用户应该被严令禁止在网络之外进行隔离。无论是无线用户还是有限用户,都将面对互联网访问客户端从验证、授权到阻止未授权的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过程,只有在一系列的检测中得到审核通过才可以拿到进入内部网络的通行证,网络病毒越来越厉害,愈发侵入性越强,对此,电力企业对客户端主机应该进行更加严密的考察,不间断的对病毒特征信息库进行更新,维护好网络的完整和安全性。

3.3 虚拟网的数据备份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设置,加之很好的利用交换机、路由器等功能设置,可以使网络管理员将任何一个相关局域网内的一些网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在这个局域网里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加迅速,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使得电力企业的数据被窃听的可能性不断的降低。与此同时,现在电力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对重要的资料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工作,这样构建起对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应急预案,可以在出现网络侵袭时及时的对关键业务和应用程序进行保护,确保核心数据系统在出现损害时,企业核心安全得到保护。

3.4 终端设备的网络准入控制技术

可采用基于网关认证的硬件控制技术,实现对通过无线网络、有线网络、VPN网络、wifi网络等方式连接的设备进行接入控制。同时,采用“报备重定向+注册重定向”的双重认证保护技术,对非法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强制重定向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系统策略限制用户接入网络或将其访问限制在隔离区。

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应以细致、准确、迅速为原则,对网络资源访问进行控制,尤其是一些核心的网络应用,包括C/S、B/S以及服务器应用;以精益化的客户端联动管理为核心,基于多种授权方式,包括单用户授权、用户组授权、白名单授权等方式,实现对未受控客户端实施不同用户级别的可靠便捷的接入控制。

4 结论

电力企业的安全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的对电力企业安全信息系统将要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是保障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力手段。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增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系统构建也愈发的完善,为电力企业的良性循环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的保护,防御病毒的侵害,为为电力企业的安全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营造起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伟.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8(01).

[2]牟奕欣.关于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0(14).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飞速 发展 和广泛应用,特别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来说,各种影响煤矿安全的不利因数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有了质的飞跃,真正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计算机本身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计算机安全监控的可靠实施。因此,加强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意识,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安全信息技术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充分的将计算机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工作,保障矿井的安全有效建设。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中指出,我国目前的煤矿安全状况与部分发达国家有较大的距离,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不足,急待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大力建设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煤炭 企业 的信息化有两个大模块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信息化;二是管理信息化。

近年来我国煤矿发生多起矿难,矿工安全急需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此相对的是,美、德等产煤大国安全事故却并不多见,究其原因,除严格的 法律 、监管制度约束以外,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应用是其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从信息化出发,加强安全技术能力,也是我国煤矿实现安全的必由之路。我国已把“煤矿自动化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和管理系统与标准体系研究”列为重大专项,已经组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以推动我国煤矿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煤矿安全做好技术支撑。

1我国煤矿行业当前特点

我国煤矿地质构造比较复杂, 自然 灾害严重。煤矿事故主要还是由四大类构成: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水害事故和运输事故,所占比例分别为36%、33.3%、9.9%和9.3%。据统计,仅国有重点煤矿中就有44.4%的矿井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占51.3%,煤尘有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7.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类型煤矿占25.04%。小煤矿中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超过15%,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占91.35%,其中高达57.71%的矿井具有强爆炸性。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和安全投入都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煤矿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建设目标和原则

作为未来“数字煤矿”的一个子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煤矿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矿井地理、生产、物流等子系统类似,其主要内容是安全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与集成。实时、准确、全面的安全信息管理和响应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利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项技术的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工作,保障矿井的安全有效建设;同时,系统设计要本着先进性、投资保护、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的原则,根据目前业务实际,并充分考虑今后业务发展需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3煤矿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

目前,各软件和系统集成商开发的系统千差万别,但从信息设施的种类来划分,可以分为检测、监控、通讯、信息管理四大部分。从市场主流来看,功能模块大同小异,整个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安全信息收集。安全信息收集主要是由安全岗(网)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本模块主要包括安全信息录入、对安全隐患的处理意见、领导审批意见、对安全隐患处理落实情况和安全信息的综合查询等功能。

2)交接班管理。交接班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安检人员处理交接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与移交。记录本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隐患、“三违”人员、挂停止作业牌、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当班次交接时,浏览上班次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和还没有检查到的检查控制点信息并确认,为本班次的跟班安检人员下井检查提供指导,以明确责任,为系统跟踪安全监控人员工作是否到位提供依据。

3)安全规章制度。该模块是煤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汇总,供有关人员查询、学习和 参考 。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依据,是由一件件血的教训而写成的,它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防治病毒入侵、传播。大力学习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由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可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文件丢失、设备损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文件复制、接收发送邮件、下载文件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工具有磁盘、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5)安全综合报表管理。安全综合报表是安全信息的汇总,可以对煤矿安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日报和月报的形式提交给各级领导审核,使各级领导能及时的了解总体安全情况,为领导分析和掌握安全管理状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6)煤矿事故管理。正确地记录煤矿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明事故的原因,记录事故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情况。真实地记录发生的安全事故,可接受事故教训,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并作为该部门安全情况评比的依据。

7)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本模块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审核和审批。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于煤矿各种类别的工程制定安全措施。审批后执行,记录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安全措施进行月度的复审,确保安全措施的可行性。

8)安全标志管理。为了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各有关场合作出醒目标志,在矿内部安装的安全标志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对安全标志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本模块记录全矿安全标志的安装地点、内容和使用情况,并备有安全标志的基本知识。

9)安全生产考评奖惩。为了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对各部门和个人安全生产情况要定考评和奖惩。本模块是对各部门和个人奖惩情况的评比和记录,当某个部门连续评比不合格后,系统发出警告,并通知有关领导和部门,对该部门进行处罚。

1o)人员定位查询。可查询到某人员当前是否下井及在某一时间段的下井记录。此外,部分模块还可以和其他矿井信息技术结合使用。以上面介绍的人员状态查询模块为例,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可以和跟踪定位系统配合使用。在漳村矿,目前通讯技术和 计算 机技术为一体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可在任何联网地方监控人井人员数量、身份和井下工作位置,是打击煤矿超能力生产,超人员人井的有效的高科技手段。在突况下,监控计算机上还可立即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为事故抢险提供 科学 依据。

4有待解决的问题

1)通过各类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对井下瓦斯、通风、温度、湿度、顶板压力、罐笼升降位置等进行有效监控,有力的解决人工监测不及时、不到位、不准确、凭感觉的弊端,用准确的数据反映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数,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变得科学、可靠,使“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2)信息共享和互通。目前煤矿安全信息系统在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联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信息孤岛”还大量存在。由于供应商众多,应用系统五花八门,设备也是型号多样,极不统一。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还不能有效实现联动,满足实际需求,由于不能信息共享,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对集中管理、决策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8篇

尹宪文是北京艾力泰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艾力泰尔)总经理。创立于2004年的艾力泰尔已发展成为水利信息化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潜伏水利 磨刀房产

1999年9月从铁道科学研究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毕业后,尹宪文就职于三星数据(中国)系统有限公司,作为中方项目经理从事ERP咨询与实施工作。

2004年6月,尹宪文创建了艾力泰尔。他敏锐地发现,水利行业信息化是值得他密切关注的领域,而在尹宪文创业之初,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市场并不尽如人意。为此,尹宪文采取了“潜伏水利、磨刀房产”的战略,即在关注水利信息化业务的同时,通过进军房产行业信息化来磨练队伍、积累技术。在此过程中,艾力泰尔形成了以房地产租赁信息管理系统、数字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为主的信息化系统。

在一个偶然场合,尹宪文得到了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当时一个水文工作者问他能否在一个月内开发出一种报汛终端,从而使得水利部门依托这种终端实现报汛业务的信息化、现代化、自动化。为此,尹宪文和他的搭档李玉奎开始在现场蹲点办公。一个月后,他们按照新颁布的《水情信息编码标准》要求研发的报汛终端诞生了。该终端为全国各水情站报汛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得报文传送时间短、速度快、准确率高、电话费用低成为可能,大幅度提高了报汛质量和效率。

报汛终端的成功研发,帮助尹宪文及其团队在水利行业信息化领域崭露头角。

持续创新 服务水利

2008年的大洪水,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水利行业信息化迅速回暖。尹宪文和他的团队也迎来了创新高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艾力泰尔成功建设了天津奥运水情信息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在看到国家更加关注饮用水安全后,尹宪文和他的团队开始专注饮用水安全信息系统的技术研发。尹宪文认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饮用水安全信息系统已经迅速的发展起来,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机会。在他的带领下,艾力泰尔完成了20多个政府部门的水利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吉林省饮用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成为中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信息化领域的佼佼者。

尹宪文具有敏锐的技术前瞻性,较早就关注移动终端的应用。在他的带领下,艾力泰尔以“无线水情预警预报系统”为基础,研发出以Windows Mobile、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水情易信通”系列产品。该产品实现了在智能手机上对防汛信息进行查询、分析、统计、预警的功能,并具有防汛指挥移动办公功能。该水利监控软件产品已被水利部采纳并推广。该产品只需在应用层进行设置,做少量改变后就可以直接运用于海洋、环保等行业。

在尹宪文倡导的“立足水利、面向全国、服务用户”的宗旨下,艾力泰尔已逐步成长为水利信息化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第9篇

国内信息化水平发展阶段使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很多企业的基础设施都基本搭建完成,维护着大量的IT设施。面对这些复杂的IT计算环境,安全管理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威胁,用户对部署安全管理产品也有了极大的需求。国际上,由于SOX法案的颁布,导致内控与合规管理需求提升,直接刺激了安全管理系统的需求量。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进行IT信息系统的审计与合规管理。

网御神州根据长期以来在安全管理领域的深入研发,结合来自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的现状,提出了网神SecFox安全管理产品理念:通过对网络计算环境的各类网络节点(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主机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保障网络和整体系统安全运行。首先,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及时发现网络和系统主机的故障和性能瓶颈;其次,通过获取安全信息的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基础数据的协同分析得到计算环境的安全状况;第三,依据安全状况提出安全决策;最后,安全决策通过对网络节点的控制来实施安全策略。整个系统在智能引擎的支持下实现持续的监控、分析、决策循环。

SecFox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安全网络监控层、安全信息层和安全决策管理层。安全网络监控层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确保网络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此外,还包括设备的集中管理,以及集中的身份和访问控制等。安全信息管理层的主要功能是把网络中所有的IT运行信息(包括超越业务运行的一些管理信息)全部收集,进行过滤和归一化关联分析、合规审计,最后显示可视化仪表板和报告,并进行应急响应处理。安全决策管理层职能是将网络可用性信息、威胁信息、弱点信息与客户的业务相结合,对照安全指标体系进行风险测量和评估,形成安全报告。

在整个解决方案中,核心部分是智能引擎,包括智能的拓扑识别引擎、智能的关联分析引擎、智能的安全决策分析引擎、智能的信息存储引擎,以及智能的策略分发引擎。

安全网络监控系统

SecFox-SNI (Security Network Inspector)能够管理企业和组织的IT计算环境中的所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和服务器、服务和应用系统,以及机房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监控的统一管理平台,使得管理员通过一个单一控制台就能够进行实时全网监控,确保企业和组织IT计算环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以及业务的持续性。

SecFox-SNI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企业的各类网络节点,包括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安全设备等,提供了形象、美观和方便的网络拓扑图和节点列表,对企业和组织的网络设施一目了然,非常方便地管理各类设备。对于企业和组织的IP地址资源,SecFox-SNI提供了IP地址管理,可以方便地查找和确定哪些IP地址已经使用或者尚未使用,方便管理员的管理工作。SecFox-SNI采用图形化的IP地址分布显示,管理员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IP地址分布状况和IP-MAC匹配情况。SecFox-SNI可以提供对全网络运行状态的分析报表,这是进行综合分析的数据报表,可以让管理员了解和评估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

防火墙集中管理系统

为了不断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安全挑战,企业和组织先后部署了大量的安全网关,包括防火墙、VPN等设备。针对这些大量的分布式部署的安全设备,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放在设备配置和维护上,费时费力,十分不方便。尤其是下发VPN策略的时候,需要分别在不同的安全网关上进行设置,非常容易出错。因此,企业和组织迫切需要一个针对这些安全设备的集中配置管理解决方案。

SecGate Manager 防火墙集中管理系统的目标定位于企业全网基础设施的自动化配置管理,尤其是针对网神系列防火墙的管理监控过程。系统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通过SecGate Manager 服务器对网神防火墙、VPN设备进行集中策略配置,同时还能够对大规模网络设备,不同厂家和型号的安全设备,主机设备和应用服务进行监控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SecFox-SIMv1.0 (Secur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一个全面的、面向企业和组织IT计算环境的、集中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SecFox-SIM能够实时不间断地将企业和组织中来自不同厂商的安全设备、网络设备、主机、操作系统、用户业务系统的日志、警报等信息汇集到SecFox-SIM服务器,实现海量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可靠保存。SecFox-SIM服务器能够实时地对采集到的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归一化、关联分析、最大程度地消除误报和错报、找出漏报,通过统一的SecFox-SIM控制台界面进行实时、可视化的呈现,协助安全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识别安全事故,消除了管理员在多个控制台之间来回切换的烦恼,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在解决方案中,SecFox-SIM不仅是一个系统,它更是一个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公司的专业实施团队能够提供从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咨询、到安全信息管理运维的一系列专业服务,使得客户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落实企业和组织的安全信息管理策略,从而真正发挥出SecFox-SIM以及计算环境中已有安全设施的价值,并持续为客户带来安全保障。

第10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很多医疗信息系统都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优化,大大推动了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升,使诊断工作更为精细化,有效提升了员工绩效水平和医疗工作的整体品质。与此同时,其复杂性也在日益提高,使得医院安全问题凸显,同时面临多种恶意软件入侵,对医院网络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技术水平达标的同时,还需要人工操作来确保网络的安全。2018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推进互联网在线医药卫生”发展的意见》,提出各类医疗机构今年要逐步完善和继续完善“互联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在线医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国务院关于推进“推进互联网在线医药卫生”发展的意见》宣告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安全时代的正式到来。以国家标准2.0级网络防护工程为指导,遵循“一个中心、三个防护”防护工程的基本理念,从安全信息管理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工作开始,并初步构建了医院网络安全三级防护管理体系,以有效迎接新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挑战,确保“互联网健康”,医院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1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探析

患者只需在线注册、就诊、付款、入住和离开医院即可完成医疗流程。此外,信息化体系建设还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及时提供便捷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从各级医院的财务角度看,医院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各级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密切各直属科室之间的协作关系,为加强医院医务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工作创造条件,降低医院的商业保险和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广泛指负责管理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策略、安全动态计算网络环境、安全网络区域活动限制和安全网络通信等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管理平台或服务区域。过去,医院率先采取了“被动防御”安全战略,并针对安全网络威胁不断采取了安全防护控制措施,缺乏安全统一规划和安全集中管理。安全信息资源综合使用管理效率低,对安全威胁的监测反应慢,难以建立形成有效的安全威胁防护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医院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医院互联网服务的不断普及,医院必然需要自主开发一套能够适应当前网络健康管理时代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2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

2.1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

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对医院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每一步的建设目标。但是,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对医院的实际发展缺乏重视,在投入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另外,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则,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对新项目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2网络安全性较低

医院的网络安全的问题往往是高度复杂动态的,将对医院领导和安全系统运营人员产生重要直接影响。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网络安全病毒和一些黑客在网络安全应用方面的潜在问题。虽然很多大型医院都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手段来彻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但由于医疗软件技术能力较差、技术水平不过关等因素,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网络安全上的问题。

3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从医院建设安全网络管理信息中心的总体目标要求出发,在国家标准2.0级网络防护的技术指导下,结合自身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医院首先明确了以下网络安全管理原则:①安全管理与网络技术支持并重,同时合理规划医院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技术支持能力,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网络技术支持能力体系建设,用网络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②集中控制安全能力和分散安全管理权限,整合安全人力资源,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注重员工建立准确识别和有效消除快速安全网络威胁的管理能力;通过集中的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和权力控制,分散对上级行政部门权力的管理限制,以及通过依靠集中审计行政能力控制来有效降低医院员工违法越权的安全风险。基于上述安全原则,医院已已经开始对公司现有的医院网络安全保障管理能力系统和网络技术支持管理能力体系进行不断改造和升级完善。

4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

建立安全管理中心的前提是医院应有一套合法、兼容、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验证基本2.0级防护要求,结合医院自身的安全管理经验,并将实施能力作为重要标准考虑在内,建立2.0级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以确保管理体系的管理方向和可行性。为便于实施,医院将管理体系文件分为4个层次。一级安全文件根据有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相关安全行业政策法规和公立医院安全管理要求,确定医院总体上的网络安全保障政策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公立医院第三级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定义全球安全要求,并在安保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安保大楼管理和维护以及应急支持管理的组织中建立安全标准。辅助文档中的信息总量,更新和调整物理安全要求、政策和政策,以应用于特定领域。二级安全操作和维护系统,规定了适用于文件安全系统维护和维护管理第一级操作和操作的安全要求,并规定了操作和禁止规则。三级规范文件要求是具体的企业工作人员操作管理规范,以便于确保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管理效果能够满足您的预期,并减少故障和其他行为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例如,确定您的服务器安全技术增强(windowsserversecuritymanual)的项目操作步骤和项目实施经验效果,并及时制定技术要求以便于确保您的服务器安全满足特定项目安全要求,并制定安全增强管理体系安全增强基础的各项相关技术要求。四级文件是用于数据筛选、跟踪和分析的安全操作管理记录,为了减少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时尚管理的效率,节省纸张,医院开始尝试非常规检查表。四层文件管理体系四级文件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人民医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工作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第一层体系决定了整体网络安全政策和策略以及其他体系制定的方向。二级管理体系手册侧重于对个别具体管理问题的有效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定,具有较强的基本相关性和实际适用性,确保一级管理体系的基本灵活性和实际适应性;第三方操作手册特别注重管理细节和长期实施,可根据长期实施管理效果反复迭替换代,这些都是我们确保一级管理体系长期实施管理效果的最终重要目的;四级注册表格针对医院在建立管理体系时,特别注重对人员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能力。成立了“网络和信息安全委员会”,作为主要决策机构。根据网络标准2.0要求,管理员职位分为3个职能:系统管理员、审核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医院和外部员工通过一系列系统文件进行标准化。合同检查员工的安全日常行为,并初步确定合同员工的安全和财产保密管理责任;同时提出关于修订企业管理体系目标评审和上层建筑管理要求的具体要求,建立促进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改进的长效机制,确保稳定性,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能力,并明确各级修订和审查体系文件的要求。

5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建设

在安全维护管理体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医院已经开始研究建设安全技术管理能力,以便于满足安全维护管理系统中心的要求。医院作为一个安全系统管理区域,安全维护管理系统中心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操作、维护和监督管理。因此,建立安全维护管理体系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具有高度完善集中控制管理能力的安全维护管理域。安全维护管理区域主应负责执行包括收集和管理综合安全管理数据、运行安全设备以及安全维护和监督管理整个医院网络的安全任务,为整个医院网络过程提供必要的医院网络安全基础硬件设施和安全维护服务,以及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自身在网络中的安全,避免对重要的安全、审计和管理服务造成损害。由于原有医院网管区域具有一定的集中控制能力,医院在现有网管区域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式完成安全管理建设技术能力。

5.1终端网络保护

前端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网络终端担保是整个网络敏感区域的一个核心。其终端主要是连接内联网和连接外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负责从敏感区的核心节点发送数据,仅易受攻击。因此,通常可以为每个主机66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系统部署一个安全网络管理文件系统。为了提高主机服务器系统的网络安全级别。可以从根本上对来自网络连接终端的安全攻击进行免疫,并在它们已经进入安全下一阶段之前预先阻止。

5.2区域网络运维安全设计

(1)建立检测网络安全漏洞的系统。通过自动部署互联网络检测安全漏洞,检测中心系统人员可以24h时间扫描和自动检测指定区域内的互联网。对系统性能进行安全特性评估,实现技术、管理、安全防护的有效集成。为全球用户同时使用各种区域性的网络服务降低安全风险,并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持。(2)创建审核和运维系统。通过对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应用管理系统、安全事件等网络日志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网络日志相关信息分析收集和日志相关性信息分析,管理者不仅可以通过搜索和实时分析日常网络使用中的记录,正确维护日志数据,定义日志审核设备,方便员工随时查看,并随时跨平台监控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状态。(3)建立完整的微观分析和深度流量跟踪系统。通过自动建立完整的用户微观数据分析和用户深度风险流量检测跟踪分析系统,可以实时部署专门的高标准风险流量检测分析平台,准确快速收集用户流量,进行深度恢复和全面分析。为了在大量会话流量中快速发现这些隐藏的整个会话进程行为,挖掘这些可能使其隐藏的潜在危险,提供会话进程的所有数据审计处理能力,并不断提高其进程追踪和对攻击源的预测能力。

5.3整合现有安全资源

医院将在保障自身安全和区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转移现有的保障功能,包括资源,非病毒系统、维持和平行动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纳入安全管理领域。此外,通过研究在服务区内设立专用安全通道和具体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优化全市安全设施功能整合,注重安全设施综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安全设备,提高安全设备维护和安全系统运行效率,完成对全市现有安全防护体系的综合优化。

5.4优化集中控制

在完善现行安全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该院先后研发了航站楼和门诊部的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系统,为弥补医院现有综合门诊终端保障体系的不足,对医院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控制和建设,以及医院管理系统的现有背景操作和系统维护,抗病毒防御系统与医院客户犯罪风险检查系统密切配合。因此,集中审计和宣传系统完成了建立集中管理和维护系统进行审计和宣传的任务。预防和控制覆盖整个医院网络的信息资源。

6医院构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为有效适应未来最严峻的网络安全发展形势,医院还对各级应急保障体系进行了修订。新的应急支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总体实施计划详细规定了医院应急救援支持的主要组织职能结构,确定了医院事件预警分类管理标准,并详细规定了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程序、物资供应支持、培训和其他一般工作规定:为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和医院系统的关键系统制定详细的应急和应急方案服务按照“目标选择、非目标选择、综合规划”的医院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可以确保,使医院应急系统人员在统一系统的技术指导下,能够有效应对网络上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安全网络管理中心为工作起点,对信息网络保护系统进行了升级,提高了风险信息的准确性,与公立医院安全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网络资源安全风险管理及威胁有关,建立安全网络。然后,在发展安全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响应性”完善安全运行体系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在技术上,尝试将连接机制引入安全体系,开发建设“主动防护、动态防护、全局防护、精确防护”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紧跟医院信息“医疗卫生互联网”建设步伐在网络时代,促进了医院网络安全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列伦,李倩.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保护研究[J].中国宽带,2021(07):31.

[2]龚克.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保护方案设计[J].数码设计(上),2021,10(06):18.

[3]詹振坤.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0):25-26.

[4]巫新玲,李文侠.人工智能下医院网络安全信息化的建设路径探索[J].大众标准化,2021(11):182-184.

[5]廖文韬.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体系建构[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07):163-164.

[6]刘小洲,黄桂新,张武军,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探讨[J].现代医院,2018,18(03):368-371.

[7]姜涛.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集团信息化建设优化[D].银川:宁夏大学,2014.

[8]谢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9]张宇.医院信息化建设改革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第11篇

为做好2011年度大城子镇村官食品安全服务队工作,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息员作用,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1、充分利用村官的专业知识优势,定期组织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奥运环保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每季度进行一次专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形式以举办宣讲会、发放宣传材料为主,积极配合2011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开展。

3、开展“食品知识进农家”活动,建立各村食品安全公示栏,及时更新食品安全有关信息,提高我镇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4、对本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做到底数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台账,将各村台账电子化、信息化、联网化,为县、镇、村三级联网做出贡献。

5、充分利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以大城子镇食品安全服务队名义在信息网上食品安全知识。

6、发挥服务队食品安全监督作用,对本村食品经营户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遇到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时上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助村民作好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工作。

食品安全服务队

2011.1.21

同主题文章推荐 >>>

查看更多>>

第12篇

上海已成为一座常住人口超过2 400万,每年食品消费约1 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消费城市,拥有近22万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近70%的食品和食品原料来自外省市。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可追溯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应运而生,明确由政府主导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履行信息上传等义务,实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可追溯的食品种类

根据《办法》要求,上海市对十大类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实施信息追溯管理,包括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品、禽及其产品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食用油以及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类别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10大类。

经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种目录(2015年版)》现已公布,详见表1。

需要实施信息追溯管理的生产经营者有哪些

《办法》规定,实施信息追溯管理的生产经营者包括14类单位,即从事追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屠宰厂(场)、批发经营企业、批发市场、兼营批发业务的储运配送企业、标准化菜市场、连锁超市、中型以上食品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学校食堂、中型以上饭店及连锁餐饮企业等。

实施信息追溯管理的生产经营者需履行哪些义务

生产经营者的信息追溯义务主要是将下列两类信息上传至上海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一是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经营许可等基本信息;二是在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以及餐饮服务环节产生的与追溯相关的信息,包括追溯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追溯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地证明、质量安全检测、动物检疫等。

《办法》中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已分别对追溯食品生产企业、追溯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经营者、零售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等的信息上传义务做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