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灰雀教学反思

灰雀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31 09:12:27

灰雀教学反思

第1篇

1.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灰雀》一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个课堂教学也呈现流畅的态势,如在文中的泡泡里提出了一个问题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说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我就让学生读书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有的说:“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难堪。”还有的说:“列宁对灰雀讲话,实际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说话。”我觉得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2.应再重视朗读教学。

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虽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但学生依旧把握不准。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其实,儿童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儿童的感觉也是最敏锐的,只要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他们的情感就会充分流露出。

第2篇

1.小名叫“麻雀”

2003年2月17日,外孙女在上海一家医院诞生了。先给宝宝起个小名吧!全家人一起商议。

妈妈先提议:“叫麻雀吧。”奶奶、外婆都不满意。

“孔雀,孔雀华丽、高雅、尊贵。”

“不行,不行。”爸爸妈妈还是不同意。

“金雀,珍奇动物、金光灿烂,预示前途似锦。”否定。

“云雀,歌声嘹亮,未来的歌星。”没通过。

妈妈说:“还是麻雀这个名字好,虽然它灰不溜秋,遍地都是,但是平平凡凡就是真。我们就是希望宝宝成为一个平凡而朴实的人。”

“好!这个名字好!”爸爸支持,奶奶、外婆也点了头,通过了!

宝宝也“发言”了,“哇,哇”直叫,好像说:“同意,同意!”

一夜之间,全家人的称谓也随之变了,成了麻雀爸爸、麻雀妈妈、麻雀奶奶、麻雀外婆。哟!一家子麻雀。

第一次听到“麻雀”这个小名,绝大多数人都面露惊诧,心想“怎么起这么个怪名字?”或是说:“叫麻雀?哈哈!真有意思。”

因为这个小名,我们开始关注和了解平时不屑一顾的小麻雀,才发现麻雀其实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个头虽小却称得上自尊、自强、自信、自爱。希望我们的“小麻雀”成为具有麻雀精神的人。

“麻雀”这个名字真是太棒了!

2.喂饭

麻雀1岁多时,为了训练她的动手能力和减少依赖性,妈妈买了一个高脚椅,让麻雀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吃饭。

刚开始,每当把麻雀抱到高脚椅里,就好像让她坐牢一样,扭着身子,乱蹬脚,又哭又闹:“抱抱,抱抱……”不但她自己没法吃饭,吵得大人也没了胃口。外婆说:“才1岁多,还小着呢,明年2岁再说吧。”妈妈不同意:“现在就开始训练。”

外婆和妈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麻雀长大了,不要抱,自己吃饭,是个好宝宝。”妈妈鼓励着。

“你再不吃,大灰狼来了吃你的饭。”外婆学着大灰狼的样子。

慢慢地,这一唱一和之下,习惯成自然,每到吃饭时,麻雀就往专座上爬,学会了自己用小勺吃饭。

一天,麻雀感冒咳嗽,还有点发烧,不想吃饭,坐在高脚椅里发呆。20分钟过去了,还没吃两口。

外婆说:“麻雀今天不舒服,喂喂算了。”这话刺激了麻雀,她开始哭了起来:“妈妈抱,妈妈喂……”她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咳嗽,伸出小手歪着身子,一付可怜巴巴的样子。

外婆看得心疼极了,伸手想去抱她,被妈妈用眼色制止。外婆气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心想看你怎么办?

妈妈握着麻雀的手,说:“有点发烧不要紧,麻雀加油,吃完饭妈妈奖励个小红花。妈妈喂两口,剩下的你自己吃,好吗?”妈妈喂了两口,把小勺递给了麻雀,看她不情愿的样子,妈妈又说:“对了,你和天线宝宝不是好朋友吗,他们跑到你肚子里去了,他们都饿了,你快点喂他们吃饭,好吗?”

“好!”麻雀破涕而笑,拿起小勺往嘴里塞饭菜,一边还念念有词:“拉拉一口,这一勺是丁丁的,迪西没吃饱,再来一口……”终于,她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我自己吃完饭了!”麻雀高兴地大声嚷着,她似乎也觉得今天自己吃完饭非同寻常,得意地对外婆说:“外婆,我感冒了,没让妈妈喂,自己吃完饭的。”

第3篇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一)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二)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一)相机而动,巧引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

在教学《灰雀》时,课文写到第二天列宁到公园见到了那只灰雀。至于灰雀与小男孩到底有何关联,灰雀是怎样回到林中的,是课文留下的空白,我在设计这段教学中,有意挖掘这段空白,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由此引发想象:小男孩对待列宁、对待灰雀的态度及变化,放回灰雀的过程等。这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补上了这段“空白”,加深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又如《秋天的思念》一课,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大胆发问:“作者思念什么?为什么思念?为什么是秋天的思念?”如此一来,教学指向清晰明快。

在引导过程中,我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掌握,既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二)实时而为,妙点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学生在赏析“落叶在林中飞舞”一句时,都认为“飞舞”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时说不上来。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叶子像什么飞舞?学生马上联想到:蝴蝶,落叶像蝴蝶一样在林间飞舞;有的学生补充:像黄蝴蝶,像红蝴蝶;有的学生则领悟到:啊!树叶活了!秋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啊……又如《草地夜行》的最后一段,文字含蓄,余味无穷,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提出问题:课文开头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是一步一挨,后来他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吃东西,怎么会“迈开大步”向前走呢?这个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对课文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我通过点拨,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联系,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主体“活”,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一)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小学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火花。

(二)注重实践活动

第4篇

1.创设语境,在情感生发处巧搭“语用”之桥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语境,激活形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或联想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还原成可感的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学生一吐为快,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下,进行言语实践,便可水到渠成。

《触摸春天》第5自然段重点语句:“我仿佛看到她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学时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安静“多姿多彩的生活”呢?

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多姿多彩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充满欢声笑语,开心地唱啊跳啊。

生:游山玩水,到公园里散步、运动……

师:是呀,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可是,安静是一个盲童,你能想象她多姿多彩的生活吗?请大家读读上下文展开想象。

生:安静整天在花丛中流连,闻花香,捉蝴蝶。

生: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惊呆了,她仿佛来到了一个从未来到的世界。

师:安静还会感受到什么?请用“ 在她手指间 ,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说话。

生:桃花在安静的手指间绽放,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生:小草在她的手指间生长,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

师:安静虽然是个盲童,她用心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她的世界缤纷多彩。

师:为什么安静会拥有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呢?(不自卑,不放弃,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教师在文章的情感热烈处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情动辞发,语言运用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的效果。

2.揣摩玩味,在语言精妙处巧搭“语用”之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触摸语言文字,我们总能感受到那些看似一望而知的文字却潜藏着耐人寻味的意蕴。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说,即“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大的声响,跟打炮似的、炸雷似的,还须你去倾听吗?而细微的声响,那就不同了,心不在焉读书,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是听不见的。而文本中的细微声响,那往往就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由此要在那些值得揣摩玩味的语言文字中,发掘语言训练点, 进行恰如其分的言语实践。

作家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作者巧妙地运用语气词――吧、呀、呢,表达了视猫如子的喜爱之情。学生初读时并不太在意这三个普通的语气词,教师要善于捕捉微妙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删词比较,反复朗读,来揭示语言的秘妙,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句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3个语气词,流露的正是作者爱猫真切之情。接着,教师让学生用以语气词,拓展延伸,进行说话训练:1.说它老实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呢?2.说它尽职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呢?通过延伸训练,学生掌握了课文特色的表达方法。

再如,《乡下人家》一文中 “鸡鸭觅食图”这部分内容中有一个特殊句式,我采用置换比较的方法进行说写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师:这段话中有一句话在表达上很特别,是哪一句?

生: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师:这句话按照我们一般的习惯是这样说的――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

屏幕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1.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

2.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两句话,发现了什么?

师:把“鸡”放在了前面,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生:把“鸡”放在前面起了强调的作用,说明乡下人家对鸡有着特殊的情感。

师:哦,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乡下人家喜爱鸡的情感。那你能模仿这个句式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是乡下人家所喜欢的?

生:猫,乡下人家总要养几只的。

生:狗,乡下人家总要养几只的。

师:那你能用这个句式做开头说说乡下人家为什么喜欢养猫,养狗,这些小动物有哪些可爱之处?会有些什么活动呢?

教师抓住课文色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加以运用,学生很快便掌握了这种独特的句式。这样的训练是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对课文内容有感触基础上进行的,不是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

3.质疑启思,在问题探秘处巧搭“语用”之桥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教学时,教师若能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出发,抓住文本中的情节冲突、前后矛盾或疑难困惑,质疑启思,必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请看《灰雀》教学片段,教师从两个关键句“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切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灰雀哪儿去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出示课文插图。)

师: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生:(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生: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师:真是个会提问的孩子,同桌讨论一下。

师:把你的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列宁故意这样说,因为他怕伤了男孩的自尊心。

生:列宁怕男孩不好意思,说不出话来。

师:孩子们,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一种句式,写下来。

出示:1.灰雀唧唧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说:“ ”。

2.“ ”灰雀唧唧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说。

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在无疑之处质疑,能给学生以思考的深度。上述教学片段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特色,抓住前后矛盾质疑启思,在问题探秘处巧设练笔,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4.移情体验,在角色演读中巧设“语用”之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角色演读”是体验情感常用的方式之一。《去年的树》以小鸟和大树的4次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演读”,带动生本多元对话。请看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小鸟飞到煤油灯旁的画面: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见了。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呢?

(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要用两个“看”?)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尽了千心万苦,终于找到了已经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把“鸟儿”换成“我”。齐读最后三段。

师:从你们的表情和朗读,我的心被深深打动了。你们是怎么读的?

生:“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加重语气读,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师(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

生:对不起,大树,我来晚了,要不然还可以看到你生前的样子。

师:你要走了,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生:大树,我要走了,我会怀念你的,请你以后多保重。

师: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大树听后会说些什么呢?

生:亲爱的朋友――小鸟,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虽然都身在他方,但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师生在角色扮演中边朗读边体会鸟儿和大树的心情,并在想象说话训练中深化了情感体验,实现言意巧妙转换,达到情感和语言训练的和谐统一。

第5篇

关键词 感 悟 情 境 体验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不错,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阅读的来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光靠反复读是远远不够的,要理解也是表面的,如有些文本的写作背景(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与现在学生所处的年代环境,时隔时间很长,完全不能去体验当时社会的情感,所以要帮助学生寻找与课文内容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换位情感体验。

一、凭借生活,体味词语

(1)重现生活情境,理解词语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有些深刻词语,教师虽然说明了其中的意思,但学生仍似懂非懂,即使理性的认识了,可难以得到感性的领会,今后也不会正确运用。要是把词语带入学生看到过,经历过的情境,这样理解起来既轻松又达意。

(2)观察生活示例,体会词语不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换新词语来理解难词的方法并不少见,但教师应该注意,不是每一个词语都是可以替换的,如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中的“各种各样”就可用“各式各样”代替,但科里亚刚学数学,只会数到十中的“只会”用“只有”代替就显得不恰当了。所以只有让学生去观察,寻找生活事例,比较直观地去分辨相似词语的不同,这样在今后的运用中就不会出错。

我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我让学生找一个和五彩缤纷相似意思的成语,可以说大部分同学都找了五颜六色这个词语,可能许多教师都会认为是正确的,不会去注意,但看似相同的两个词仔细琢磨可以发现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用法也是有区别的,“五颜六色”指颜色繁多,各色各样,而“五彩缤纷”除了有颜色非常多的意思意外,其实还包含一种动态。秋天的雨不仅颜色多,还有着一种动态的美丽,用五颜六色根本不能说明秋天雨的美丽。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明白“五颜六色”只能解释“五彩缤纷”中的“五彩”二字,但不能说明“缤纷”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内容“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体会句子中的动态,最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颜色既五彩有缤纷,就很快有同学说了,有的说“大年夜的晚上天空中绽放出了五彩缤纷的烟花,漂亮极了。”有的说“广场上插着五彩缤纷的旗子。”还有的说“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这样通过学生观察到的生活事物,准确地认识到了五彩缤纷与五颜六色的不同,在以后的运用中也就不会出错了。

二、返回生活,体验句子

(1)体会句子内涵。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语意丰富又深刻的句子,要真正理解句子内涵,仅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虽能得到理性的理解,却难以得到感性的领悟。若能把生活中的语言画面与文本的语言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生活画面,凭借亲身经历,依靠自我体验,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真正悟懂文本所表达含义。

我在教学许地山《落花生》这篇课文中,在讲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段时,因为这句话有着深刻含义,教学时,我这样引导:“从这句话中,你想到哪些人?你能从生活中举例说说吗?你佩服哪些人,为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佩服挑山工,他们终年辛劳,为游客服务。”有的说“我佩服建筑工人,他们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还有的说“我最佩服清洁工人,他们不怕脏、累,起早摸黑清理着道路。”我接着问道“都说的很好,那我们是不是不要讲究穿着了呢?”学生们回答“不是的,比如空姐们,不但穿着讲究,而且她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不错,所以文中父亲的话是说要做个能为别人服务的人,而不是过于追求外表的好看。”

在这次教学中,学生对句意感受融入了生活中的感受,用生活中形象例子,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父亲”话的内涵。所以只有平时生活的积累、自身的体验,学生的感受才会如此丰富,理解才会如此真切。

(2)体会句子情感。生活中的学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当然,在学习的课文中也包涵着作者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去深层领会作者在表达句子中的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我认为要让学生把文本情感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的情感迁移到文本阅读中体会人物,这样阅读起来势必要投入。

我在教学三年级《灰雀》中的“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这句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呢?你想问什么” 学生问“列宁为什么微笑呢?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还要问干什么?”我又问“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了又不敢说呢?”学生“因为他怕列宁知道了!不敢说,难为情!”我接着问“在生活中你们,做过错事吗,想让别人知道吗?”学生“不想,没面子。

第6篇

[关键词] 尴尬心灵对话主体地位指导作用

上学期,我有幸到邻校听课学习,其中一个教师在执教《斑羚飞渡》一文时,在释题之后,出示了如下问题:

1.斑羚遇到了怎样的紧急情景?

2.面对这样的绝境,斑羚群又怎样的情况?

3.镰刀头羊想出了一个什么绝妙的方法?斑羚群第一步是怎样做的?

4.面对又深又宽的山涧,斑羚们是怎样飞渡的?

学生看书后,进行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这样的课堂对话,看似热闹,实质是一个虚张声势的“假对话”。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依赖教参书)把教学内容肢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拿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入老师预设的答案中。这样,不但文章整体性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语言权受到了限制。在这种问题引导下,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固定的,也是唯一的,学生根本不可能构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忙于去寻找书上的答案,忙于把这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怎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诉文本?怎能自主理解表达?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长此以往,这种对话方式必定束缚学生的思维,失去个性,不利于创造人才的培养。

德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他是一个人格的心灵唤醒,这是教育核心所在。”[1]他强调,对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全身心真诚地投入到对话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我――你”关系,是一种超越了身份的心灵相遇关系,他把对话者看作是一个独特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师生双方都把彼此看作与之精神相遇的生命个体。例如下面《麻雀》一课的教学就体现了师生之间体现生命的心灵对话:

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一步步地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这时男孩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会想到什么?(开放式提问)

生:老师,我从“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句可以看出灰雀是被抓走的,如果他没有抓走灰雀,那他怎么知道灰雀还活着?(学生回答不仅有依据,而且运用自己的个人体验来理解课文)

师:体会得好!那么这句话中还可以看出什么?(老师追问)

生:还可以看出男孩决定放走灰雀。(学生的个人体验)

生:老师,我还看出列宁很爱这个男孩。(学生的个人体验)

师:你真了不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教师继续追问)

生:我从列宁的话中体会出来,他一定看出是男孩抓走了灰雀,但怕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没有批评他,是用语言去感动他。[2]

这样的对话,不仅与对话者的大脑有关,而且与对话者的心灵有关,在对话中,其关注的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用个体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和体验书本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把抽象的文字注入生命的灵动,师生通过文本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心灵碰撞与交流。

实施心灵对话,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走向心灵对话的关键。对话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合作的过程,缺少一方将是无效的对话,对话在老师的引导作用下,学生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无疑学生是对话活动的主体,是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者,是对话的主角。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及时转变角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把课堂对话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自还给学生,使课堂对话真真正正成为学生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完成原有的教学计划或教学目标而设定,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包括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探索体验的思维过程,只有学生的深入思维,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奇妙博大的含义,才能有创造性的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张树叶,人也皆然,学生的经验、兴趣、经历等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课堂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个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注重学习者与他人的交流。《基础教育纲要》也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不断改造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才会真正成为和谐有效的课堂。

其次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宽容学生的不同见解。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学生从教师那儿获得的不仅是一种知识或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严于律己的作风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教师要真诚地、坦然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对话中,这样有利于师生互相信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每时每刻进行心灵的接触。”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不能没有虔诚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态度。”[3]可见,那些“假对话”难于使对话拉近心灵。

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师应具有宽容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完全投入,因为学生毕竟是整体的人,其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况且,由于受其知识及体验的限制,在对话中可能偏离中心,或出现不同观点。如果教师没有宽容的意识,轻则抑制了学生对话的积极性,使对话难于接近心灵,导致学生以后不敢讲心里话,更严重的是虐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所以,教师的宽容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特别是那些好动而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的宽容或许能造就一个瓦特。

课堂对话,不是平时的随便说话,更不是针锋相对的争辩。其对话的基础是以文本为依据。文本为媒介,强调不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强调在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通过对话,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下不同生活境遇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况,体会到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酷。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只有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到文本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新的形象,显于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这就很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积累到的知识去领悟生活意蕴,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因此,老师要善于通过对话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内容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体验对流,才能使学生在接收文本的同时形成新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邹进 译.[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第7篇

一只白鹤飞在高空中,人们看到了,禁不住赞叹说:“快看啊!那只白鹤多么高洁啊!身姿也很优美。”

孔雀听了后心里酸溜溜的,它使出浑身解数,展示出它漂亮的羽毛,色泽鲜艳、五颜六色。人们的目光又转向了孔雀,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一个女孩子说:“还是孔雀的羽毛好看,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哪像白鹤就只有白色,多么单调啊,两个一比,白鹤就黯然失色了。”

另一个孩子反对说:“孔雀虽然外表美丽,但是归根到底它只能和鸡、鸭、鹅这些不起眼的家禽一样行走;而白鹤却能够飞到天的高处,和蓝天白云相辉映,还是白鹤高洁,相比之下,孔雀就很俗气!”

孔雀听后,羞愧地收起了刚刚展开的羽毛。

大道理:

穿戴简朴而志趣高洁永远胜过奢侈俗气而思想平庸。

小鸟碰壁

有一位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从大自然抓回一只小鸟,然后把小鸟关进一间房里,这间房子的布置很简单:有两扇窗户,一扇向着外面的天空,光亮无比,不过玻璃窗是关着的;而另一扇开向一间光线很暗的房间,只要小鸟穿过这扇窗户,绕过灰暗的房间,就可以飞出去。

开始,这只小鸟盯着光亮的窗户,向窗外飞去,可玻璃窗把它挡了回来。小鸟碰壁后,在房里绕了两圈,又向那扇光亮的窗户冲去,结果又碰壁。它卧在窗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直到死去。

整个过程,几次碰壁之后,小鸟跌落在窗台上,它的头已经碰出血。但是却没有看一眼对面那扇灰暗的窗户。

大道理:

有些事情如果你一直想不通的话,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量体裁衣

宋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亲手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有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进宫廷穿的朝服。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御史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

御史听了很奇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

裁缝回答说:“年轻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的时候精神抖擞,挺胸凸肚,裁衣就要后短前长;做官几年,意气微平,衣服应当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该前短后长。所以,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御史听了大为叹服。

大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观察,不断积累起零星的经验,就能从中摸索出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规律来。

最短与最快

一个乘客上了一辆出租车,并说出了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司机问:“先生,你是要走最短的路,还是最快的路?”乘客很是不解地问:“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司机摇头回答说:“当然不是。现在是上班时期的车流高峰期,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糟糕的时候,车速甚至赶不上步行的速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很长。您要有急事,我劝您不妨绕一下道,多走一段路,反而会早到。”

第8篇

内容摘要:汉代乐府民歌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心理刻画方面,可谓成就突出。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坛上像一群明珠璀璨夺目。但初中学生对汉代乐府民歌了解较少,让初中学生了解一点汉代乐府民歌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汉代 乐府 心理刻画 思想性 艺术性

汉代乐府民歌经宋人郭茂倩整理,多选入《乐府诗集》中。初中学生学习过的曹操的《观沧海》即选自《乐府诗集》。汉代乐府民歌成就辉煌,在中国诗坛上像一群明珠璀璨夺目。初中学生在课本中学习过《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诗,对《诗经》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其实汉代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汉代乐府民歌同《诗经》一样,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笔者就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心理刻画作一浅论,请初中语文教学同仁和专家批评指正。

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孔雀东南飞》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首,它被誉为中国第一首最长的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这是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创作的结果,而其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体现了汉代乐府民歌在人物塑造上的共同特点。由于《孔雀东南飞》被多种版本的教材选入了课本,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故兹不赘述。

我们来看看另外几首汉代乐府民歌。学生对《陌上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爱。《陌上桑》在描绘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种种举止,微妙心态,可谓维妙惟肖。“行者”借口歇息,放担凝视,叹赏之至,忘情捋须;“少年”脱帽理巾,极思逗引罗敷,欲赚得蛾眉流波一转;在桑林旁的“耕者”、“锄者”乃至忘了劳作。人类爱美的天性,对美丽的异性的向往倾慕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罗敷的美丽动人。

又如《东门行》,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因窘境所迫而铤而走险的普通农民的反抗形象:“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这一“出”一“入”,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农民反抗者苦闷彷徨、欲去而又不忍的矛盾复杂的内心。

《有所思》可谓是心理刻画艺术的上乘精品。诗歌塑造了一位在爱情追求中有着热情、大胆、泼辣的鲜明性格的女性形象。“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已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萧萧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诗中的女子对心上人怀着一种真挚的爱情。她精心制作了双珠玳瑁簪,并缠上美玉,准备用来送给远在他方的心上人,但她得知男子有他心后,就把这一切折断并烧成灰,并对着风把灰也扬弃得干干净净,以示和负心人决绝。然而对初恋时与情人幽会情景的回忆,又动摇了她与男子决绝的念头,秋风送来晨风鸟求偶的鸣叫,她的心绪更加乱了。全诗没有只字半句的肖像描绘,可人物形象却又是这样鲜明,这诚然是得力于创作者成功的心理刻画。

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手法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如被历代批评家评价很高的《古诗十九首》、建安时代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东汉蔡琰的《悲愤诗》等,都从汉代乐府民歌中汲取了养分,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的传统,或通过诗歌表达复杂的感情,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悲惨的社会现实,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是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乐府民歌创作广泛运用了心理刻画这一艺术手法,且对后代的诗歌起到了示范作用。但它还是比较原始的、自发的,而且往往是简单的、粗糙的,这与西方19世纪文学作品静止地剖析人物心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也和中国现代经典著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不同。但是,“民歌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文学的诞生,民歌当居首功。而且,在诗歌历史上,每一个新品种的孕育,几乎民歌总是先导。无论多么伟大的诗人、词人、曲家、赋家,纵然将他们加在一起,也难以掩盖那些街陌曲谣、山野歌赋的天籁之音。正是民歌哺育了像屈原、李白这样的诗歌泰斗”。(王老九《歌轸·前言》)无论是在思想意义方面,还是在艺术创作方面,汉代乐府民歌都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棋盘初中)

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10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但学生受知识经验、阅历深浅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独立、及时而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感情。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角色互换是一个好方法。角色互换是指,将自己叠加在另一位当事人的环境下,考虑周边因素对自己的心理影响。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感受,体验他人的情绪,在体验中调试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的行为。

一、角色互换的方法和技巧

1. 互换文本中的角色。让学生互换文本中的角色,充当文本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命运,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在共鸣中动情。如,在教学《风筝》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鼓励学生多读,充当文本中的角色,然后问: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之后,引导学生找一找: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从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2. 表演文本中的角色。让学生处在文本角色的位置上思考和想象,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人物的情感。“课堂戏剧表演”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好方式,通常教师可让学生自行组成表演小组,然后分组商议分工,接着去研读课文,构想所演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角色内在的情感和思想,然后去排练。这种课堂表演是依靠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感受而进行的,其意义不在于活动的结果,而在于表演的过程,强调阅读主体创造性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完善和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负荆请罪》等文章就可以这样尝试。

3. 创设文本中不存在的角色并进行互换。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个文本中不存在的角色,从旁人的视角去看待课本中的角色,对课本中的角色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如,在《凡卡》一n的教学中,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感受凡卡命运的悲惨。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凡卡学徒生活受苦”这一段,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创设情境,以凡卡的爷爷无法收到这封信,请学生以凡卡朋友的身份代凡卡向爷爷诉说自己所受的苦难,这样就实现了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凡卡可怜的命运的目的。课堂中,学生以向爷爷诉苦的方式亲身体验凡卡命运的悲惨,充分调动学生全身心的感官参与,让小凡卡的苦难与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实现心灵上的相互交融。

二、角色互换时注意的事项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课堂

小学语文,为学生整个求学生涯奠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小的学龄孩童来说,能坚持45分钟的教学而不走神、不睡觉、不乱动,是很不容易的。语文教师分析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结构,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教学工具,为学生打造一堂“活”的课堂,让学生轻松听讲,快乐听讲。

一、联系生活提问题

课程刚刚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听课兴趣。因为经过了一个课间的放松,这时学生的兴趣是最容易抓住的时候。如果教师错失了这个好时机,再想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往往就需要花费两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心思。

提高兴趣,笔者通常使用提问题的方法,所提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易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能很快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自信心,从而为接下来进行的课程奠定情绪基础。比如在第一册语文教材《比尾巴》中,刚一上课,笔者就问学生:“同学们,大家都见过长着尾巴的动物吗?”“见过!”学生异口同声。“好,那老师就请一位同学回答他所见过的长尾巴动物。”学生都把手举得老高。就这样,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二、抓住学生的“一根弦”

受年龄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呈现坐不住、没有听课耐性,易被外界活动干扰,听课时间不长便失去兴趣等心理特性。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笔者分析研究,尝试通过在教学中找准实际,插入顺口溜、童谣、歌曲等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

例如,在语文教材第二册《小白兔与小灰兔》的讲课过程中,笔者一边声情并茂、配合肢体动作地念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一边走进教室。看同学们都瞪圆了眼睛看着笔者,笔者立刻进行教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讲《小白兔和小灰兔》。”将近半节课过去,笔者估计不少学生已经厌烦,听讲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了,笔者又说:“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他心目中的小兔子,一个人画小白兔,一个人画小灰兔。”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兔子歪歪扭扭,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被笔者抓住。又过了十分钟,笔者再次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吗?如果你有一只小兔,你会如何喂养它呢?大家和同桌讨论一下。”就这样,通过儿歌、画画和分组讨论,笔者整堂课都牢牢抓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随笔者的进度听课。

三、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研究证明,图像、声音、画面、表格等形象、动态的内容,远比书面文字等静态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除了形象生活、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外,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抓牢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材第四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笔者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国产动画片,通过片中各个人物的配音及解说,让学生来学习这节内容,笔者认为,效果比单纯地按照书本教学好很多。在教材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笔者在课下搜集了小兴安岭山岭、白雪、农户的照片,并截取了一段《小兴安岭》的纪录片,在多媒体上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四、纠错互动,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很重视自己的权威地位,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严肃“镇压”,哪怕学生说得有道理,自己真的错了,也不肯承认错误。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巩固自己的权威,反而让教师在学生心中失去信任,甚至不喜欢语文这门课程。

语文教师也不是“常胜将军”,也不是所有知识都明白,偶尔向学生承认错误,更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和尊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甚至会有意地“设置”一些常识性错误,等待学生的发现。比如在教材第五册《灰雀》中,笔者故意说“灰雀只爱吃虫子”,就有学生纠正“老师,灰雀也爱吃小米、高粱谷物”;在《》一课中,笔者故意说“春夏之际,百花齐开,在里边争奇斗艳”,马上有学生纠正“老师,秋天才开放”;在《揠苗助长》一课中,笔者故意说“所有小麦都是一年一熟”,有视野开阔、学识广博的学生纠正“老师,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南方北方不一样,有的地方一年一熟,有的地方一年两熟,不一样的”。

通过对老师错误的“纠正”,学生的说法得到认可,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更能让学生通过“纠错”这个行为,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五、打有准备之仗

其实,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是责任最重大、教学最辛苦的教师。因为了解小学语文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教师必须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负责;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性,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刺激、引导学生。而要对学生负责,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接纳、理解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就要在课下大量搜集资料,绞尽脑汁思索如何设置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做好备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呈现给学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容有趣、新鲜易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才能完美地打造一堂“活的”课堂。

如果说刀枪是战士的武器,那讲台就是教师的战场。如何在三尺讲台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在战场上运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形象传神的肢体语言、幽默风趣的口头语言以及巧妙设置问题等武器,打好语文教学这场“硬仗”,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善于积极探索,敢于推陈创新,为了学生的成长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才能成功探索出“活课堂”这一教学之路。

第11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理念已深深植入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当前的教学中已被普遍运用。由于不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多媒体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并未发挥其全部的功用。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当前教育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背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正确运用

一、正确把握运用多媒体的时机

(一)抓住学生理解需求的时机

教师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多媒体,不要盲目地用知识的形象化代替知识的抽象化,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以免阻碍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必要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当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再呈现多媒体课件,学生才能豁然开朗,才能使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这种手段既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对课文中的“神气活现”“大摇大摆”两个词语,学生仅凭想象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如果通过把老虎东张西望、半信半疑以及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借助老虎吓走百兽的情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虽然是一种好的办法,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是十分不利的。我认为教师应该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到讲台上来表演狐狸和老虎当时的表情行为,然后让学生之间互评,最后再把事先准备的动画展示给学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让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建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言语的理解。

(二)抓住感情需求的时机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去引导学生的感情抒发,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是能动的情感交流,而学生与多媒体课件的交流则没有情感的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分依赖于课件。人机交流不能取代人与人的交流。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辩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在《再见了,亲人》一课中,教师仅让学生看志愿军离开朝鲜时的感人视频是不够的,因为文学语言是很难用形象化的意象来表达的。要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中语言的魅力,体会朝鲜人民送别志愿军时的情感,教师还应该配以有感情的朗读和对学生细致的朗读指导。只有经过反复诵读理解,学生才会真正体会课文语言的美,从中感受离别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情感。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小学生掌握语言,并通过教学,发展小学生的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锻炼言语能力。多媒体课件可以说是创设情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在情景创设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经验进行理解和建构,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三、多媒体资料的运用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搜集多媒体课件制作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所搜集整理的资料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但并不是杂而多,应该做到既丰富又不离主题,使这些资源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理解。有一节《麻雀》的公开课。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演示了这样的情景:猎狗步步逼近,小麻雀颤抖,老麻雀从树上直“落”下来,扎煞着翅膀,绝望地尖叫着,但制作的背景是树林里绿树成荫,路边盛开着美丽的小花。色彩鲜明的背景使得灰色的麻雀不起眼,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显然与课文要渲染的悲壮气氛是极不符合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除了小麻雀掉下来的那棵树设计成近景外,其他的背景可采用淡灰色为主的朦胧远景,而且近景的这一棵树,也要显示出萧瑟的景象,落叶飘零,以突出主题和渲染悲壮气氛,这样就更完美了。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精心选择课件素材,合理组织相关资料,准确、有效地表达课文中所要体现的意境,是使多媒体课件达到教学最佳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12篇

1 创设情境,萌发创新激情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用在教育上要点之一便是宽容和了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探求问题的兴趣,萌发创新的激情。

如教学《鸟的天堂》,课堂伊始,放段众鸟齐鸣的录音,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完后,紧接着让学生谈谈:听了录音后你想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水里游的也是鸟,真是鸟的乐园”。有的说:“啊!鸟儿叫的真动听,真美!”……众说纷纭,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导课方式,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达到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和动之以情的情感性的水融。

2 以趣激情,鼓励创新想象

想象力是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象的帮助,任何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不可能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想象。”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优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描写,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关联的表象,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如《一只小鸟》这篇课文是冰心的佳作,其中的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情境特别美。由于我选配了一曲动听的鸟鸣曲,加上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闭目欣赏。听后让学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了那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葱绿的大地,茂密的树林,还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正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还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鸟的欢呼:啊,多么美的景色,多么好的环境啊,我要放声高鸣!”……学生的想象如此丰富,说明通过朗读,学生已对文章语句有了正确的理解,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无拘无束的展开。

3 质疑诱思,引导求异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而创新教学则能有效的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一题多思,一事多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己借助语文材料在头脑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了选择加工,不断扩展形象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造想象,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教学《一只小鸟》的结尾一段时,许多同学读到”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似的飞来,接住小鸟,铘上巢去……。”都认为小鸟已经死了。因为下文又说:“孩子们想要听它的歌声,已经不能了”。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打破定向思维,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的大门被一下子打开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小鸟并没有死,只是它的腿受了伤,然而由于它伤心过度,所以再也不愿为人们唱歌了”。听了这个同学的独到见解,教室里先是寂静一片,既而却议论起米,有的同学甚至还争得面红耳赤。更有新意的答案出来了。一个男生大声地说:“我也觉得这只小鸟并没有死,只是那残忍的子弹把它的眼睛打伤了。那血是从它的眼里流出的,由于它再也看不到大地上那美好的景致,所以不愿唱歌了,整天呆在窝里,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想象,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显现出思维的多元性,从而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 因势利导,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造潜力,这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寓言故事中,那个掉剑人到岸后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去办,这么办能否捞到宝剑,文中并没有交待,此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大胆的想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寓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在教学《灰雀》一课时,深红色胸脯的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但课文没有正面写,这就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这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过什么事?请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讲一讲”。从而培养了同学们思维的创造性。

5 质疑诱思,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发散思维作为创新培养的重要方面,发散思维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用多种方法去解释,让学生充发表自已的意见,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交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于是,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假如你是这位教师,对这位船员想说什么?②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学生,下课后你对这位船员想说什么?让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证明,教师寻找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发现式的逆向思维,不管是让学生讨论作答,还是教师给予归纳作答,都是对学生进行超常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