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声现象测试题

声现象测试题

时间:2023-05-31 09:21: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声现象测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声现象测试题

第1篇

越来越多顶着“专家教授”名号但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用一种恶俗、炒作、不负责的态度来挑战这个名族的智商,让公众对这些人渐渐失去了信任。

杨永信最近很火。这个有着众多专家和学者头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山东省精神病类医科专家在网络游戏玩家中的知名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明星。

2008年7月,中央电视台的《第一线》栏目,采访了杨永信创办的“网瘾戒治中心”。并以《战网魔》为题播出了7集专题节目。画面中,“家长下跪”、“电疗”、患者哭诉“杨叔救救我”等等画面,令网友哗然,节目中对于著名游戏《魔兽世界》的严重妖魔化很快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玩家的愤怒。一时间, “骗子”、“败类”等恶语不绝于耳,而杨永信教授也很快被恶搞成“杨叫兽”,各大网站的争议和热论都让这位学术界的人物着着实实火了一把。

前不久,久违露面的杨教授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话题。这次他给大家带来的不是电视节目,而是一份发在网站上的“网瘾测试题”。该测试题通过选择题的方式让人作答,并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判定作答人是否患有网瘾,网瘾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网瘾测试题很快被各大网站论坛转载,但出来的结果却是啼笑皆非。据网友透露:这份“测试题”不仅毫无根据,连答案和统计都是漏洞百出。有人分析,无论怎么选,都有网瘾,甚至全部不选,也是网瘾。拿给从来没有上过网的家长去测试,结果清一色的都是需要治疗。不知道对于当初力挺杨教授的家长们来说,这是不是一个最大的讽刺。

我本人也是一个魔兽世界的玩家,因此在当初我看到《战网魔》这个节目时,我起初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节目。在我的周围也有一些过度沉迷游戏的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因为游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可以通过这类节目让他们或者社会重视这个问题,那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当我真正全部看完之后,我发现这和我想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从业数十载的专家学者和一个堂堂的国家电视台,居然对一个游戏严重歪曲和误导。他们在完全没有了解过这款游戏的情况下,对这款游戏随意臆想、猜测、评判,把一些社会问题与此生硬结合,乱下结论,这不仅不是一个学术人的作风,甚至连基本道德都存在问题。

越来越多接受过杨教授“治疗”的网友透露,杨永信在治疗中心的天价收费和胡乱收费,以及逼迫下跪、捆绑电击等现象让人触目惊心。由于这些事情我无法考证,所以在这里我也不会妄加评论。我希望这一切都是言过其实,如果在我们这个从古就祟尚“礼”和“爱”的现代化国家还能发生如此粗暴地践踏人权的事情,我只能说这是何等的悲哀。

在中国,“专家”和“教授”曾经是一个崇高称谓。我们国家在经历了千年来闭关锁国和战败苦难之后,从来都是尊重人才、渴求人才。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顶着“专家教授”名号但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用一种恶俗、炒作、不负责的态度来挑战这个名族的智商,让公众对这些人渐渐失去了信任,甚至反向倒戈。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手段,只是希望这些跳梁小丑们不要再伤害那些真正值得社会尊敬的人群的名声。

第2篇

1 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的优势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比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物理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又感觉抽象、枯燥,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提供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多方面地获取、理解、接受学习信息,增强自信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长期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了中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地磨灭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中职物理的很多知识或者现象,尤其是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看不到的、无法观察到的,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非常逼真地模拟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能够形成。这时的中职院校学生理解和接受既抽象又充满逻辑推理的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在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后,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直观的学习信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具体形象思维,间接地转换成抽象逻辑思维,来完成复杂、枯燥的物理学习过程。

2 多媒体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

常见应用

2.1 课堂演示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以前需要板书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节省了板书时间,还能够激发学生注意力,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另外,中职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公式、定理、规律的推导都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是难以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很容易地就能够模拟出理想状态,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实验模拟

中职物理中的很多实验现象非常抽象,而且很多物理想象产生的过程非常快,需要学生经过比较仔细的、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清晰地、准确地接受、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放慢、图像定格等操作,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的全过程,也可以亲身进行虚拟的实验操作,积极地进行探索,通过亲身参与获得实验感受,加深对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理解,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3 练习测试

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媒体的课堂练习和课后自我测试试题。在多媒体的练习测试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去进行测试,测试结束以后,多媒体系统会自动反馈测试的结果,同时可以提供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详细解释和分析。如果是练习题库,多媒体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提供相关的补充知识以供学生学习,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返回继续练习,直至完全正确地完成练习。如果是测试题库,多媒体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组题,为学生提供多套不同的测试题目。

2.4 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没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只能以中等水平的或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使用多媒体技术,中职物理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多媒体学习资源,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物理基础、学习时间、学习风格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内容,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定学习步调和学习进度。这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真正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 小结

第3篇

2011年2月18日,超级电脑“沃森”打败了人类,站在了与人类智力竞赛的最高领奖台上。著名的未来学家库兹韦尔相信,由于信息技术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当这个信息奇点在2045年到来的时候,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慧。

但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机器智慧超越人类智慧还只是一个科学幻想,包括麻省理工的计算机学教授罗勃米勒(Rob Miller),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深度学习专家Yann LeCun,都认为机器算法在一些领域的确超越了人类的能力范围。但在一些领域,例如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领域,包括不断发明各种新词汇、传播小猫的视频并点赞,或一起参与构的其他文化现象。这些是机器算法很难企及的领域。

1950年,图灵发表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提出假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

图灵测试经常用来检验机器是否具备人的智能,但图灵测试受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严重依赖裁判者和被测试者的主观判断,而且只判断机器是否具备了人的智能,但机器与人类智慧的差距和变化速度并不能得到定量的分析。因此往往有人宣称其程序通过图灵测试,例如2014年6月英国雷丁大学客座教授凯文沃维克宣称一款名为“尤金古特曼(Eugene Goostman)”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了测试,但很快就被人揭发他们的测试有很大漏洞并由欺诈嫌疑。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定量检测机器智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与人类智力进行对比,观察可能潜在的风险并进行防范。2013年以来我们在机器与互联智商方向进行了探索,初步成果已经发表在2014年6月6日举办的ITQM会议上,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如何定量分析机器与人类智慧的未来之争。

2.机器与人类智商通用测试方法(M&H IQ)

在心理科学中,智力(intelligence)是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目前有关智力的定义累积起来不下百种,但一个基本共识是,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人类智力的测量即智商测试由比奈西蒙最早提出,1905年比奈西蒙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即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标志着智力测验的正式出现。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 Ter man)将比纳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予以修订,修订之后的量表称为斯坦福比纳量表,它成为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标准测验之一。

因为目前机器智力发展还很不完善,不能完全套用对人的智商测试。几乎没有任何机器系统能够完成人类智商测量的操作能力测试,因此我们需要吸收以上智商测试量表的优点,设计新的智力评价体系和建立测试题库。使之能同时对机器系统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类进行测试。这样得出的结果将可以定量的看出机器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差距,通过定时测试,也可以发现机器智慧与人类智慧差距的变化情况。

基于“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基本认知,可以从知识的获取能力(观察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的反馈能力(表达能力)等四大方面建立新的机器与人类通用智商评价体系,从这四个方面建立15个分测试,并采用德尔菲法对其赋予权重。

具有机器智慧的程序有很多种类,其中搜索引擎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目前互联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搜索引擎代表有Google,Baidu,Bing等,这些搜索引擎目前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搜索引擎的智能水平。

例如从只能识别文字增加到能够识别声音和图片;引入“语义理解”技术,试图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通过深度学习,让搜索引擎可以自动识别图像中是什么物体。因此选择对搜素引擎进行智商测试并与人类进行对比将具有典型的意义。

3.世界搜索引擎排名与机器智慧的弱点

根据机器与人类通用智力量表,可以建立机器与人类通用智商测试题库(因为篇幅问题,本文不进行详细介绍),2014年5月我们利用这个测试题库对全世界50个搜索引擎和3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类群体进行测试得到结果如下: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搜索引擎在知识的掌握能力上远远超过人类,但在知识的创新能力上全部得分为0。由于知识创新能力在通用智商测试(M&H IQ)的权重更高,因此世界范围的搜索引擎的总体智商大大低于人类智慧,最高的Google的智商值也不到人类6岁儿童的一半。

从上述研究还可以看出智能或智力是由不同的因素组成,例如天文,地理,历史等常识,数学计算,语言翻译。这些方面机器或互联网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人类的能力,甚至强大到令人恐怖的地步,这也是库兹韦尔的观点能够震慑住很多人的主要原因。

但我们往往忽略,除此之外,智力还包括猜测预测,排列组合,规律发现,创新创造,伪装欺骗等更高等级的智慧因素,而在这些方面,机器和互联网表现的基本为0,更不用说与婴儿比较。

第4篇

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所谓 “单元自学” 教学法,是以单元教学为基本结构,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安排课堂教学,辅之以经常的、及时的反馈、矫正措施,和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时间、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帮助,使绝大数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下一单元的教学和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继续学习。 “单元自学”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次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课堂诊断性、形成性测试题及单元平行性测试题。教学中应多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和自学,达到学会认知、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单元自学”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是:⑴指导性阅读;⑵常规课堂教学;⑶形成性测试;⑷反馈矫正答疑;⑸单元分层平行性测试。

在 “单元自学”教学法中要掌握一个核心、二种测试、三个层次、四个过程。

一个核心就是确定每个单元要掌握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领,主导着教与学的方向,是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应达到的标准。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单元知识结构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对目标的陈述应体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或德育)目标。例如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我们设计教学目标:⑴掌握导体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⑵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⑶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电流表和电压表(情感目标)。

二种测试。一是形成性测试。这种测试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矫正。一般情况下,形成性测试在一单元中要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本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检查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为反馈和矫正提供信息和依据。第二次在反馈矫正之后进行,目的是检查反馈矫正的效果。二是平行性测试。平行性测试放在形成性测试之后,通过教学――测试――再教学――再测试反馈后进行。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进行评价。无论是形成性测试还是平行性测试,编写试题的原则是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次编写。对选编的题目,要合理分类、系统安排,做到难易适度、覆盖面广。

三个层次。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对某一知识的掌握,难免成绩相差悬殊。如何做到 “认知水平和能力好的学生吃得饱、认知水平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得好、认知水平和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吃得了”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次教学和辅导的方法,因人而异、优差兼顾,可以极大的激发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课堂的巡视和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为遇上疑难的学生指点迷津。二要将讲课的侧重点针对中等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将知识掌握了,才算基本达到了要求。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该抛砖引玉、加大难度的就进行知识的拓展。该扶上马送一程的就进行个别辅导或指导(该扶上马就得扶上马,决不能硬赶鸭子上架)。三是当堂的知识尽可能的当堂消化。

四个过程。一是学法指导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原来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制定自学计划的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计划,选择好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单元自学”教学法是教师按教学单元,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讲解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思路,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进而形成一条与教师教学相一致的学习思路。二是多向交流过程。现代教育理论以为,教学应同时具备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多种色彩,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元自学”教学中,把学生分成2-6名组成的小组,教师提出一至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对一些用简单实验可以验证的概念和一些物理现象,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例如在讲《力》时,教师可提出:“人在向前走路时,它的脚是怎样与地面作用的呢?”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如果学生不注意思考,马上会错误的回答:“脚往前用力”。如果教师紧接着提出:“请同学们在原地体会一下”。这一来,正确的答案就产生了。对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应刃而解了。又如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时,改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效果远远超过教师在黑板前声嘶力竭的讲解。三是个性发展过程。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环境、教学管理、教学原则、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素质教育模式。个性发展不是为所欲为和放任自流,而是教师在正确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分层施教,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土壤。四是教学评价过程。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方法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各方面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变化和个性形成等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借助予试卷和实验操作对学生进行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能力来对教学进行分析,检查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以便及时改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情况确定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

该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从事速读速记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及幼儿英语教育,专门培训和提高目标客户学习能力的机构。该公司拥有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执教,同时拥有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做顾问。该公司独创的速读速记新模式,经过免费培训学员推广试验,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公司的速读速记训练营,为公司打开了财富之门。

一、结合自身优势搞研发速读速记新方法诞生

该中心总经理吴亚洲从教十多年,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在这个光荣特殊的岗位上,无意间觅到了商机。多年从事教学工作中,吴亚洲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并不贪玩,学习也很刻苦,认真听课做笔记,作业一丝不苟,但成绩就是不好。吴亚洲就此问题曾多次和其他老师探讨,这到底与孩子的天赋有无关系。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对此问题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他的大学同学,夫妻两个都是高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科学有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重视,什么巨能钙、昂立一号、钙+锌口服液,只要他们认为是对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有帮助的,就会毫不犹豫地买给孩子。可是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是上不来,真是愁坏了家长!

通过此事,吴经理确信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个人天赋和智商没有关系!那么,针对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否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彻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从此,他翻阅大量有关记忆方面的资料,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前提是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增强记忆力的关键是解决记忆方法。他把这个结论拿给同行十多位老教授,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接下来,他组织大家研究整理出一套“速读速记”教材,每期只需20课时,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该教材采用左右脑平衡诱发原理,通过训练人体的视觉和大脑机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左右脑的优势和潜能,从而使大脑进入高度集中的最佳精神状态,让记忆力增强,达到长期记忆。快速记忆原理:1.从快速记忆的生理基础入手,充分平衡左右脑分工,增强记忆能力。2.从快速记忆的心理学基础、信息论基础和语言学基础着手,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论,先让培训对象整体感知,再从注意力到想像进行培训。3.通过快速记忆的基本方法,归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串联记忆法来提高培训对象记忆的能力。记忆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也要跟上,该公司采用无声阅读法、线式阅读法、面式阅读法、鉴别阅读法及固定程序阅读法来提高培训对象的阅读能力,即先从生理基础入手,把人眼睛的三种运动形式,眼动的类型,如何扩大视野,左右脑机能分工论、形象思维和快速阅读全面结合,加以强化后再进行自我测验。接着让培训对象掌握“抗遗忘”快速记忆法。最后再通过呼吸训练、视觉训练,节奏训练以及综合训练加以巩固。

二、免费培训让学员看效果搞速读速记训练成功致富

为了把速读速记方法让学员快速接受并且掌握,该公司决定专门推广这种新学习方法。首先,公司选择了本市的青河小学举办免费培训活动。通过家长免费试听演讲班,让家长了解速读速记的理论原理及可行性,还请参加试听的家长来检验教学成果。由此,在学校展开了重点的宣传,学校也进行了配合。周日在学校会议室聚集了近百名家长,首先从速读速记的理论入手进行讲解,让大家明白,速读是眼与心的统一,“眼急心静”是提高速读速记能力的基础。老师对学员进行了系统的视觉训练、呼吸训练和综合训练。速记课老师结合大量事例,如利用归纳记忆法把全国的省份名称编成一首诗的例子让大家了解并掌握归纳记忆法。连续几场免费培训,让学生家长和学生彻底感受了掌握速读速记方法对学习的帮助。免费培训一结束,就有20多个小学生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培训。老师当场对孩子的智力进行了测验,并拿出一套更难记忆的测试题目交给了家长,众多家长看后认为,孩子经过培训也很难达到这个效果,因为这个测试题太难了。25个小朋友经过20个课时的培训后,培训中心再次邀请家长前来,当着家长的面,对孩子进行了测验。最终的测验结果让家长们惊呆了!没几天,这些家长给培训中心送来了锦旗和一些学习用品表示感谢。为了扩大培训规模,该公司很快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租用了新教室,并常年开设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开办28期,培训人数超过一千余人。去掉各项开支,一年多时间,纯赚8万多元。

“科学的成果,应该大家分享;科学的成果,属于社会。”目前,该培训中心决定,把自己总结出的一套适合各个阶层人员办班的招生模式和教学经验,提供给更多的朋友,希望更多的人也能靠培训致富。

地址:236000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北路17号

电话:0558-2260380 3364857

2273333(传真)13014086785

第6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起于洋思中学,贵在使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疑难得以提前显现,从而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的《小学数学“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验证改革》实验课题,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尝试一:“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感受到“成功乃成功之母”。

小学三年级《笔算乘法》这部分的学习,由于是“纯”计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单调乏味,且稍不留意就会全错。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我们难免会运用“题海战术”,“枯燥、机械重复”的练习,有多少学生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呢?不妨用一下“先学后教”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我先精心设计了“自学提示”,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自己去自学,然后自己尝试计算。没有了老师一步一步的讲解,想顺利完成任务,学生不动脑思考是不行的。我惊喜地发现:平时特别受老师“关注”的爱溜号的学生也不用我反复“旁敲侧击”了,这个课堂中仿佛我是局外人。经过10分钟的自学,学生陆续自己动手计算,当学生徘徊在某一步骤举步不前的时候,正是计算的难点和关键。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学生不免左右张望,窃窃私语,甚至还有同桌因为答案的不统一而争得面红耳赤。我没有制止,微笑着顺势“添了把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在学习中的难点,意见不统一时可争论,最后达成共识。就这样,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助、实践中掌握了基本算理,对难点问题,教师又进行了“拨云见日”式的点拨,这时,学生就会对这部分内容格外认真听。没有出现“课堂上老师枯燥的讲,即使难点部分千讲万讲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这一现象。一节数学课下来后,学生兴奋地告诉我:“数学课上得这么快。这节课真有趣”。“数学其实也并不难。”我想这就是“先学后教”数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我也深深地体会“成功乃成功之母”。

尝试二:“当堂训练”的测试方式,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进行《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验证改革》这一课题研究后,我让每个学生专门准备了数学“当堂训练”本。利用每节课的下课前5~8分钟,对本节课的数学重点知识加以检测,下课后由教师或组长马上批阅反馈。评价时在分数前面用“A、B”表示书写工整程度,后面的分数成绩是计算的准确程度,这样学生计算工整规范了,做题也认真了许多。这一数学课堂“当堂训练”的测试方式,及时发现了一节课学生的易错点、难点问题,然后对错得多的同学单独指导讲解,发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订正。别说,效果还真明显。对于每节课的数学知识,学生基本掌握,多数过关,做到了知识的“堂堂清”、“当日清”。

尝试三:改变测评的出题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以往,我的考试只有“老师出题、学生答卷”,现在“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总是在我耳旁萦绕着,促使我在学习和借鉴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尝试。把考官的位置让给学生,给他们一个体验小老师的机会。

学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我神秘地说:“今天不让你们回家写作业了!”“耶!”学生不约而同地打出了胜利的手势。“我要让你们当一回老师,每一位小老师都要出一份测试题,这份测试题要出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对这份试卷我还有以下几个希望:(1)书写认真;(2)自己必须会做;(3)可以参考课外资料;(4)统一出在8开白纸上。”我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一般,学生们一个个喜忧参半,交头接耳,最后信心十足地接受了挑战。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们下课了。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到学校了解“小老师”出题情况。通过抽查部分学生的试卷,我出乎意料地发现,学生不负我望,他们的能力不可估量,全班56名学生交上了56份答卷,不仅题型齐全,而且书写认真。有的卷子看似一幅多边形汇聚的图画,有梯形的房,三角形的窗,五角星似的太阳……有的卷子又是填空,又是选择、判断,还有绘制图形题,宛如正规试卷,这可是他们查阅了不少课外资料、浏览了不少网上试卷的成果。我不禁感叹,我只是学生的领路人,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第一节的数学课,我兴奋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这项作业老师感到非常满意,大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考官!这一节课我们的任务是既当考官又当考生,我把你们自己拟的试题随机发给大家,每个同学都会得到一份。你抽到谁出的试卷,谁就是你的阅卷考官,做完以后就找他批阅!”大家又兴奋起来。三十多分钟过去了,有的学生做完题后,在仔细检查;有的学生已经找“考官”批改去了;还有的没做完,就在座位上耐心等待“考官”做完卷后共同批改……教室里一片忙乱,但没有一个闲着,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履行着“考官”与“考生”的责任。我不由得想:假如没有这次与众不同的测试,我和我的学生都无法享受到这种愉快。改变教学模式提高的是课堂的教学效率,而改变评价方式拓展的是学生的思维。

第一次课改,每一项尝试,都会有成功的汗水或失败的泪水,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再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之路。

作者简介:朴英花,吉林省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第7篇

一、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要求的一致性

界定课标中某一物理内容的测评目标水平,可根据标准内容要求中已有行为动词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中的行为动词匹配来具体确定。对于被拆分知识点的课标内容,要依据各知识点内容要求确定其目标水平。如,把“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拆分为“通过实验,理解压强”和“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两条内容,把前者的目标定位“理解”水平,后者的目标定位为“了解”水平。表1是由参与中考物理命题培训的20名骨干教师,按着课标中“行为动词界定表和内容要求”对课标内容水平进行独立划分,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物理内容×目标水平”的14×6矩阵。由表1可知,将63个三级主题内容细化为134个知识点,其中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所占知识点分别为100个、10个、24个;了解、认识、理解水平层次的知识点分别为82个、11个、7个。了解水平的知识点个数(82个)最多,占知识点总数的61.2%。试卷考查知识点及目标水平以2014年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为例,物理试卷总分为90分。先确定每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再对照该题所考查的核心知识点确定其测评目标水平。(1)测题考点及认知水平的确定。测题考点及认知水平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课标》中附录2(行为动词说明)。附表2呈现了各目标类型、水平及所用的行为动词。测题目标水平的确定方法是:首先要根据题目内容要求确定目标类型,其次再根据不同目标类型中各认知水平含义的界定确定测题的目标水平。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界定方法是:先确定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再确定各知识点考查的是哪一个认知水平,最后根据主考点的认识水平确定测题的水平层次。(2)测题考点及其目标水平的分类统计。确定了中考物理内容及目标水平的分类标准后,对中考物理测试中的每一道物理试题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依据分类标准(表1),对试题考查的内容和相应的能力从物理内容主题和目标水平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编码。在完成一套试卷分析编码后,将结果统计汇总为“物理内容×目标水平”的14×6的矩阵,见表2所示。课程标准与物理试卷的一致性程度把表1表格中的数除以知识点总数(134个),得到《课标》中各二级主题测评目标的知识点比率表;把表2中每一个单元格的分值除以试卷满分值(90分),得到了试卷各内容主题考查目标的分值比率表。由波特一致性计算公式,计算出两个比率表中数据的一致性系数为0.2071。说明物理试卷所考查内容及目标水平与《课标》内容要求的一致性不高。

二、物理课标与物理试卷的比较

1.在“内容主题”上把由表1得到的课标“内容主题”的知识点个数比率表与由表2中试卷所考查知识点分值比率表,进行纵向主题比较。比较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课标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和“电磁能”二级主题上知识点的分布相对较多,试卷在这五个主题及“机械能”主题上考查的分数也比较多,其中“电磁能”部分内容考查的分值最多(18分),其次是“声和光”部分内容的分值为15分。这表明中考物理试卷命题者与课程制定者均重视这五个主题的内容,本试卷突出了对“声和光”“机械能”和“电磁能”内容主题的考查。2.在“目标水平”上把由表1得到的课标“内容主题”的知识点个数比率表与由表2中试卷所考查知识点分值比率表,进行横向目标水平比较。比较结果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在目标水平上,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了解”和“理解”两个水平,“认识”“独立操作”“经历”和“认同”水平的差异性很小。课标中大多数知识点(61.2%)处于“了解”水平,这体现了课标的基础性,但由于中考学科测试不完全是学生学业水平测试,需要有30%分值的题目承担选拔功能,试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理解”水平题目考查的分值,这无疑提高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要求。这部分题目考查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实际应用及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三、“一致性”对教学与命题的导向作用

试卷中的考点只是课程内容标准的一个代表性样本,难以做到全覆盖。命制学科试卷的一致性研究不仅关系到内容的代表性,更关系到试卷的效度问题,也就是试卷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课标所规定的内容。一致性研究有利于命题人员依据课程的内容标准命制试题,有利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和有效实施。中考命题对教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中考命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越强,越能积极引导教学。然而目前的状况还需要有所改进。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考物理试卷所考查内容及目标水平与《课标》内容要求的一致性不高。大部分二级主题内容应在“了解”水平上考查,而测试题目是在“理解”水平上进行考查的。基层教师难以把握某些教学内容要求的层次水平,可能造成教学内容偏深和选用试题过难的现象。一致性研究有利于教师对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的把握,有利于中考对教学积极导向性的发挥。一致性研究有利于试卷结构的调整,体现课程标准和中考选拔的双重要求。试卷内容整体上认知水平高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合理的,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但不利于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建议中考物理试卷结构分为“水平”和“选拔”两部分,这样才更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更便于学生学业水平的合理测评及高一级学校的科学录取。

作者:邹丽华单位:大连教育学院学习质量监测中心

第8篇

关键词: 专升本 英语阅读 对策

1.引言

高职学生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就业与升学。专升本考试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继续学习的一个机遇和挑战。专升本主要是选拔优秀的专科生进入本科学习两年。2005年开始,辽宁省专升本英语考试题型基本固定下来,满分150分。阅读题分值占了一半,是学生最头疼的题型。从2013年开始,放宽专升本条件要求,首次将高职高专往届毕业生纳入招生范围。专升本考试改革后,高职学生拥有多次升学机会。往届生与应届生同时考试,造成了专升本录取分数的上升,竞争更加激烈。近几年,阜新高专每年都有180人左右报名考试,升学率在30%以上。以下具体分析阅读题的命题趋势、原则及解题策略,期望对高职专升本的“教”与“学”有所促进。

2.阅读题型分析与对策

阅读题的风格多年未变,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热门话题;体裁多样,有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中减少对生词的注释,希望考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加大信息量的处理,把一些语法现象放到文章中考查。阅读测试题目主要考查以下技能: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 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及其意思,理解语篇的结论,进行英汉信息转换。研究阅读题型的考查目的、拟题手段和提问方式,有利于找到解题规律。按照考查目的和设计模式划分,阅读题型可以分为四种。

2.1主旨大意型

主旨性试题考查对全文主要内容、主要观点或段落的大意的理解,是否具有把握中心思想的能力。这类试题主要对文章的标题(title)、主题(topic)、中心思想(main idea)提问。主旨大意题通常有两种解题思路,即寻找主题句和对材料分析归纳。主题句的位置灵活,常常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其后的句子则是论证性细节;主题句也会出现在段尾。作者先摆出事实依据, 层层推理论证, 最后自然得出结论, 即段落的主题;当主题句被安排在段中间时, 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文中的主题由随后的细节导出, 而后作进一步的解释、支撑。

2.2事实细节题

细节题的特点是所提问题一般可直接或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但是正确选项很少用和原题一模一样的词汇,而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来,解题策略在于忠实于原文,绝不能主观臆断。文章中心是论点,事实细节是论据或主要理由;有关细节的问题常对文中某词语、某句子、某段落等细节及事实进行提问,主要分为直接事实题和间接事实题。前者的答案可以直接找到,例如:从文中提到“But the main reason why people go to the movies is to escape”可以得知“The Americans go to the movies because they want to escape daily life”。后者的答案需要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简单概括和判断,例如:从“They are in a dream world where things often appear to be more romantic and beautiful than in real life”得知“It is obvious that real life is less romantic than that in real life”,即电影是个梦幻世界,反过来说明现实生活没有电影浪漫。

2.3词义猜测题

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生词,此类问题考查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单词、短语或短句意义的能力。做题时切记不要断章取义,也不能只选择自己熟悉的意思,可以根据文中的定义、解释猜生词。例如:Skimming means looking over a passage 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 before you begin to read it carefully. 从上文可以猜出skimming的意思是快速阅读;可以利用事例或解释。例如:The doctor is studying glaucoma and other disease of the eye. 从“other disease of the eye”判断出glaucoma指的是一种眼病;可以利用重复解释的信息。例如:Mr. Smith always arrives home punctually, neither early nor late. 根据“neither early nor late”推断出punctually 的意思是准时的。

2.4推理判断题

推理题考查归纳概括、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作者思想倾向、观点、立场、语气及态度。以原文内容为前提,据作者的观点理论而不要固守自己的观点,客观地对文中隐含的现象或事例给予合理的逻辑推断,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例如:When the bell finally rang, Joe jumped from the edge of his chair and grabbed it. 这句话乍一看意思清楚、明白,但仔细品味就可知道,从finally折射出等了好久,from the edge of说明焦躁不安。

3.教与学反思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根本。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等激发学习兴趣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学生之间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心理因素差异,消除畏难情绪,变心理劣势为心理优势。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有声读、用手指指着读,或碰到生词就停下来查阅等方法。

阅读理解题篇幅长,信息量大,并且含有很多长句、难句,结构复杂,导致似懂非懂。在专升本教学中可以围绕倒装、虚拟语气、复合句、双重否定等方面展开教学,正确理解句意。阅读题在专升本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考生了解以上四种题型和解题策略,还需要积累词汇,加强阅读练习,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进而在专升本考试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多模态视角 网络测试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68-02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已成为各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纷纷构建基于网络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们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外语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在线自主学习,不仅消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语言知识、吸收了语言文化,而且在线完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的练习和训练之后,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有了保障,为今后语言输出奠定了扎实基础。然而,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对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测试内容、测试手段和测试的有效性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从多模态视角下,就大学英语网络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一 多模态交际

模态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系统,多模态也叫多符号,指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多模态运用是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类语言交际活动中意义的构建日渐增多地处于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空间等多模态同时出现的话语形态之中。

交际模式和交际习惯的变化,使得语言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的培养,完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必然对各种层次的语言教学提出要求。目前教学手段正逐步从单一模态的教学模式转向能适应新时期的以多模态话语为特点的教学需要。为此,传统单一模态下的测试形式显然就不能满足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测试要求。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一系列新形式的教学模式的探讨,重新审视网络测试和网络评价系统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更高地提升网络测试信度和效度。

二 目前网络测试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网络自主学习的测试现状不容乐观,其中有些测试虽然具有一定的信度,但测试成绩却构成了“可靠的无效成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测试类型单调

纵观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网络在线测试,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题型种类不多。主观题基本以英汉互译和命题作文为主要测试内容。客观题多以MC(多项选择)题型方式作答。MC题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对试题区分有严格指标限制,该题型比较适合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点的测试。由于题型本身的局限性,测试的效度会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如:对学习者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反复测试,所得成绩只能说明他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证明他的语言运用能力。就网络在线听力测试而言,它属于被动地单向接受语音信息的测试,根本无法满足当下对语言多元化能力培养的检测。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网络在线学习中,口语测试还处于难以进行的状态。

2.测试过程简单

目前大学英语网络测试过程基本属于被动接受检测阶段,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无法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语言能力。如听力测试,测试者主要根据单一的语音信息作出判断,完全是一种单向模式的被动测试。整个测试过程中,受测者无法体验到真实生活场景中那种多模态信息互动交流;受测者具有怎样的语言即兴应变能力是检测不到的。这样的测试,学习者也就无法从中判断出自己真实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三 多模态视角下网络测试的思考

基于多模态教学理念指导下,网络测试不仅要检测学习者对纯文本格式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而且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平台,要检测学习者对由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模态符号资源构建意义的理解。与传统意义上的测试相比,多模态视角下的网络测试设计,在测试内容和手段上具有以下优势:

1.多模态视角下的网络测试,丰富了题型和内容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加速了英语教学对学生多模态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步伐,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在于能理解语言本身,而且还要理解依赖多种符号资源的协同作用构建的意义。这就要求语言测试必须对相应层面上的语言能力做出判断和评价。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测试内容可利用一切可用的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模态信息资源来满足测试多元化语言能力的需求。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可以编制在特定的语言交流场景中,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过去的单向测试题型变成双向互动测试形式,克服单模态环境下无法完成的口语测试。其次,网络媒体海量资源的优势为设计出形式多变、内容多样的试题提供了丰富的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资源。充足的题量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测试的可靠度。

2.多模态视角下的网络测试,验证了多模态的语言能力

随着语言和文化传播的渠道与媒介的多样化,关注多模态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共识。多模态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是否能对各模态间相互传递信息的增强、补充以及各模态间的等级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单模态语言测试方式是无法判断出测试者是否具备在多模态语境中的语言交流能力。多模态视角下设计和编写的测试,会更多地检测受测者对多种符号信息资源的理解和判断。试题形式可采用以文字配上动画和声音,将语言与非语言的符号资源相结合,测试者在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才能对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模态交际信息做出判断和理解。这种在多模态语境环境中的测试对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进行了更高要求的检测,从而提高了测试的效度。

3.多模态视角下的网络测试,增加了人性化元素

在语言交际中多模态的运用可以完全表达感情,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交际中的人际意义隐含在文字背后。多模态视角下的网络测试设计可充分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受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语言交流如何从概念意义到人际意义的深化。另一方面,试题充满文、图、声形并茂的多模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受着试者的感官,降低了焦虑情绪。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测试者正常发挥自己水平,也有利于增强测试的效度。

四 结束语

当今社会人们的话语交际越来越多地趋于多模态化,加强对多模态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重视。对网络测试的设计不能只追求所学语言知识的,而是要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设计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以提高网络测试评价的有效作用。这样,测试才能让学习者利用测试结果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策略;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指导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宏宝、尹丕安.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6)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多的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3]顾曰国.多媒态、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第10篇

一、考生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听力考试的障碍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力因素;二是心理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提高听力分数有直接影响。考试结果分析反映,听力测试的前五题丢分较多,这是因为在考听力时,考生似乎进入状态比较晚,心情烦燥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还没等听出个头绪就结束了。一旦开头有听不懂的部分,有的考生马上就会心慌,导致后面的问题也听不懂。而高考听力测试具有瞬时效应、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的特点,需要稳定心理才能沉着应答,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的听力训练中,我们应反复告诫学生在听时要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身放松,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听音之上,充满信心,沉着冷静。在考试时,遇到未听懂或未完全听懂的内容,对于实在没把握的内容,也应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去推测。切忌听音时在某一个词语上冥思苦想、耿耿于怀,这将会导致出现“一处未听清,全文没听懂”的现象,这样太得不偿失了。

二、须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听力应试技巧

我们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主持者和引路人,在最后这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熟悉与掌握以下高考英语听力应试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答题前利用间隙进行预测

听力考试时总有一段指令,这些指令都是考生都已很熟悉了的,用不着费很多精力去听。考生可利用此段间隙时间抢先阅读试题的文字内容,从文字材料和选项中发现一些信息,推测听力材料的大意,同时预测试题测试的内容,争取主动,增强听录音时的针对性。这样,考生便可带着问题去听,有的放矢地捕捉期待的信息内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重点细听巧记,强化短时记忆

由于成段听力材料信息量大且集中,语言材料比较难,再加上时间不够充裕,中间又夹杂着大量冗余信息,对考生理解和记忆能力要求都较高。所以,在听录音时,应养成重点细听巧记的习惯;记录时,要有重点,强化短时记忆。例如:有关数字的内容要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名、人名用相关字母代替;单词用缩写;长句要抓住主要成分等。

3.抓住特殊“信号”,猎取关键信息

由but / however / or / instead / in a word / therefore / that’s to say等(信号词)引导的句子,一般为实质性内容、重点信息、答案的根据,是一种特殊的“信号”,所以在听力训练中,我们务必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听这些词后的内容。

4.了解文体特点,注意结构层次

听短文是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但是如果能充分了解短文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层次,将有助于我们在听短文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语句(主题句)和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上。历年来,高考听力出现的短文一般为演讲、新闻、故事三大类。我们备课组的张组长反复向我们分析过这三类文体的结构层次,现在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①演讲:大多由开场白(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尾(conclussion)三部分组成。有关主题和演讲者身份的信息,一般在开场白中就可以获取;事实细节主要在第二部分;演讲者的观点和看法在结尾做总结时,一般都会提及。②新闻:要想听懂英语新闻,最主要是学会听懂新闻导语,抓住新闻要素。所谓新闻导语,是指新闻报道的第一句话,通常包括了主要新闻要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和一个H (How)。新闻报道的特点一般是先用新闻导语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按重要性原则逐一说明具体事实细节,而新闻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新闻事件的当前结果。我们听录音时就要特别注意第一句话,因为听懂了第一句话,就大致了解了该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假如没有听懂第一句话,抓不住新闻导语,也不要惊惶失措,因为后面的内容都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说明,还有听的机会。③故事:主要是叙述事情,在听故事时,我们首先要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掌握故事的大致情节;然后,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事实细节;最后,体会故事的幽默点或寓意。听故事的关键是注意把握情节线索、记住事实细节。

三、要求学生多听多练,提高听的能力

提高听力测试能力应多听,这是增强语感、提高听力之本。我们二中的做法是除配套的听力训练习之外,我们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三晚自习还安排两次高考听力专题训练,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回归课本的做法,就是利用课前十分钟边听课文录音,边默写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将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要听有成效的话,光靠学校和老师还不行,还得要求学生每天都持之以恒的听,每天要有一定时间的练习。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可以大声朗诵课文材料,可以边听磁带边朗读,可以听写句子短文等等。听与说都是对大脑感官的刺激,是相辅相成的。

四、在听力训练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我们在听力训练中注意向学生明确地提出答题要求,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减少他们在答题过程中的失误,这其实也是我们提高听力得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我们是从这样几个方面要求学生的:

1.要求他们抓紧时间审题。学生一接到试卷应充分利用考前时间先将听力部分的问题及选项快速看一遍,在脑海里进行预测、推理,尽快找出问题关键,以便在听的过程中有针对性。

2.绝对不要停听思考。

3.听完后才选答。考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一听到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就选答案,然而由于下文往往出现转折而造成结果选错。因此,考生务必养成好的听力习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切不可未听完就选答。

4.切勿轻易更改 。第一印象往往有更高的准确率,所以试题答过以后就不要轻易修改第一眼选中的答案。

第11篇

关键词: 测试 自主学习 反拨效应

引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课外语言学习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学习环境。大学英语教学传统上以阅读为主,听说为辅,教师讲授、传授知识是其主要特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际的需求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学生对教学决策过程没有参与的机会,真正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也不多,自主学习的能力未得到充分开发。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很大程度上阅读能力较强,听说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一现实,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于2007年的秋季学期向学校申请了多个多媒体教室,为在校大二的学生开设了英语实践课,为他们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笔者作为一名助教与四个班大约300名学生一起学习了一个学期。期间,笔者的主要任务,是对自主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和测试监督,扮演着协调者、组织者的角色,并不具体干涉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进展情况。

一、自主学习

外语教学中对自主学习的讨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西方教育家倡导把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随后,语言教育家加入自主学习的研究行列,外语教学界对自主学习的讨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李瑞红,2006)。近年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的成功在于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得到转变,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研究转向了对学生“学”的研究。自主学习在我国的提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在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负责自我语言学习管理”的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目标的设置者,是对学习结果、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进步等方面的自我评估者,是语言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协调者、组织者、评价者、资源库”。(李瑞红,2006)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所开设的英语实践课,就是本着这一原则来进行的。但由于是第一次开设此类课堂,属于试验性质的,缺乏经验,同时考虑到参与学生多、多媒体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多媒体教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周末两天时间,每个班级被分配有两个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

二、测试情况

测试是语言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测试也有不同的作用,测试可以用来检测日常学习效果,也可以用来检验新的学习模式是否切实有效。参加实践课的所有学生,除了参加期末统一测评外,网络自主学习的软件还为他们安排了单元测试。用来检测他们平时的学习效果。单元测试的安排是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测试。新理念的第三册听说教程共有16个单元,分8次测试。教师的统一要求是本学期内至少有三次测验的成绩,也就是至少参加六个单元的测试。由于网络软件自身不够完善,主观题的评分信度不能保证,所以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分客观题的答题即可,36分为及格分,测试完提交后,系统会自动计分保存。每两个单元的测试只有在分别听满24分钟以上,才有资格进行测试,并且每套测试题只有两次进入测试的机会,系统会自动取两次中的最高成绩记录。由于实践课的成绩,会作为平时成绩的一大部分被记入期末总成绩之中,所以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还是比较重视实践课程的。

自我测试成绩分析:现在笔者以其参与的其中一个班(3050)的测试成绩作为分析对象。本班共有31名学生,按照系统的自动时间记录来看,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自主学习课程。

上图是本学期3050班学生参与测试的整体情况。从客观上来评价,以上的成绩表现很难令人满意。从机考与班级平均分来看,参加考试的学生平均分8次测试均低于及格分36分。其中四次测试没有一个人及格。但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能急于下结论而对自主学习课程进行全盘否定。笔者作为助教老师,每次课都是全程参与,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首先,这次开设英语实践课,只是试验性质的,由于是第一次开设,师生都缺乏经验,学生们对课件系统的操作,短时间内难以熟悉掌握,这就耽误了好几次课。其次,由于教师只要求三次的测试成绩即可,所以不是每次测试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再次,网络软件系统不够完善,每次上课都有一些学生难以进入测试系统,或者进去之后做完题目却不能提交,以至于失去了保存的机会。最后,由于开课时间是在周末,所以每次课都有不少学生请事假,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的出勤率受到很大影响。上述的几个原因大大影响了学生们的成绩。

但是,暂且放下这几个原因不考虑,我们再以9,10单元的测试为例,对学生们的成绩作进一步的分析。第9,10单元的测试题的题型如下:第一题,是简短的对话,只听一遍,对话结束后会有一个问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第二题,仍是听短文,只听一遍,听完之后,会给出10个句子来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是两篇文章,其中每篇空出10个空,填入所听到的单词,每词1分,共20分;第四题是听短文填表格,短文播放两次,表格所填入的答案根据要求从单词、词组到短句不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最后一大题,是看一段录像,然后判断句子对错,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后面的就是口语测试,属于主观题,学生们可以不作答。

首先,从以上的题型来看,新理念大学英语网上课程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文本、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各种手段相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时,进行听力测试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无疑,这种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听力学习的效率两个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同时,题型颇具多样化,每种题型都考查到了学习者的词汇(尤其第四题)、语法、语篇内及语篇外知识(尤其第五题)。因此,在保证了测试效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测试的难度。

从以上图表来看,本单元测试共有6名学生参加,最高分为41分,最低分为4分,平均分为24.8分,比及格分36分低了11.2分,及格率仅为33.3%。因此,测试的结果相对较低。同时,通过标准差值为12.7来看,其成绩分布比较离散,参与测试的学生水平差别较大。虽然笔者没有做过具体的调查,但是通过课下与学生聊天中获知,试题难度与期末考试听力相比,此试题相对较难,无论是词汇量的范围,还是播放时间、播放速度,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困难。但是与听说教程课程里面的内容相比,难易度基本一致。

三、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以上是对自我测试的粗略分析,现总结自我测试对于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首先,新理念听说教程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测试,通过这种自我检测评价及对其结果的分析,可以充分发挥这种自我评价在自主学习中所发挥的重要的诊断作用:自主学习者每次测完后,通过得分,可以断定自己是哪方面能力比较欠缺,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修正;其次,网络自我测试以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视觉化和更加灵活的语言信息输入方式,使测试方式实现多样化,进而改进了语言学习者信息的处理和输出过程,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再次,自我测试中的题型比较灵活,学生的词汇、语法、语篇知识都可以得到检测,这对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对综合知识的掌握具有激励作用。以上几点是自我测试对自主学习的积极反拨效应。但正如本文多次提及的现实,就是测试成绩普遍较低,也对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很多学生反映试题太难,生僻词汇较多,语速太快,很难跟上;同时还有学生指出,长时间以来他们接受的都是传统课堂教育,教师指定任务去做,测试时有教师现场监督,他们神经比较紧张,注意力集中,而现在没有教师在身边监督了,他们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种过于宽松的测试环境,自制力太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往往测试开始很长时间了都没有回过神来,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有些学生就开始怀疑自主学习的效率问题了,抱怨这种学习模式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再次,更有学生认为连续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的视听训练或者测试,很容易疲惫,因而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做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他们的测试成绩,进而打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使自主学习的效率难以得到应有的提高。很多学生感觉自己参与自主学习了好长时间,测试成绩依然比较低,于是就认为自己没有进步,半途就放弃了自主学习课程。由此看来,教师一定要重视测试成绩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及时分析原因,并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我测试的成绩,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条件,提高自控能力,利用好自主学习中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

四、结语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相对理想的学习环境。但以上的分析证明,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还不具备独立承担一切学习责任的能力,致使自我测试成绩不够理想,进而影响了自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者要认识到,网络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网络教学所展现出来的巨大魅力和前景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因此网络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学英语网络教学需要高效互动的教学平台,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方能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正确认识并综合分析自己的测试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就,开发学习潜能。

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当然,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缺陷――虚拟的环境及受教人群的隔离,使其在当前的学习条件下,只能成为传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能够和学习者直接交流,进而有效地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而网络自主学习则缺乏师生之间直接的社会往和互动,学习者是在网络环境下而不是在社会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再者,这种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能充分发挥学习者潜力的环境,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学习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对自控力比较强的人是适宜的,但对缺乏自制力的人却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并努力做到从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做到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好自我测试在自主学习中的诊断作用,使其成为激励自主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贝利.语言评价研究:困境、抉择与方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9.

[2]李瑞红.自主学习模式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滨州: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11.

第12篇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处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

2.情感丰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教师走进课堂应面带笑意,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老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恰当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