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人的婚礼仪式

古人的婚礼仪式

时间:2023-05-31 09:21:14

古人的婚礼仪式

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礼仪;古代礼仪复兴;婚礼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一、古代婚礼

从古代的群婚制发展到商朝以后的一夫一妻制,中国婚姻形式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自西周时期确定了“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各朝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各代对其名目和内容又有所变更,大多删繁就简。传承到唐代,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开化,理念开放,又受到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使唐代礼俗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离婚比较自由、妇女地位较高、婚姻形式自如等。唐代时“六礼”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有所变更。明清时“六礼”演变纷繁,逐渐趋于衰落,晚清时期婚礼习俗是在“六礼”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大体经过提亲、订婚、结婚、回门等几个阶段。

二、近现代婚礼

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尽管世事纷扰,中国局势动荡不安,但随着西方思想深入人心,婚礼开始变革。婚姻立法增多、婚礼趋向简化、男女婚姻开始有了自、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这个时期婚俗改革的特点。然而,我国婚俗发生根本性变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后,一方面婚俗呈现为婚嫁程序的法律化,另一方面民间婚俗则表现为对法律化的不断适应,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婚俗具有变与不变、传统与现代、简洁与繁缛等相抗争、相糅合的特点。男女结合的途径多样,婚礼仪式多样,婚姻消费向豪华奢侈方向发展。这些变革对当今婚礼形式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21世纪多元化的当代婚礼

我国当代婚礼普遍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物质的极大丰富,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都带到了人们面前。海底婚礼、单车婚礼、跳伞婚礼……各种新奇的婚礼形式层出不穷。较为普遍的婚礼形式也充分地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人们欣赏“洋婚礼”简单利落的同时,也将“敬茶”、“闹洞房”等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

近年来,中西结合的婚礼虽然与崇尚包容与创新的现代文化精神相符合,但现代青年人的求新、求异愈演愈烈,一度销声匿迹的传统婚礼却逐渐成为了当代婚礼的新宠,在各地再显辉煌。

2009年11月初,又一对新人在北京举行了盛唐婚礼。2009年12月6日重庆一对新人身着汉服,演绎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婚礼。2010年2月7日在吉林,一对新人伴随着《洞房赞》的乐曲举行了一场明制婚礼。2011年12月5日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一场以“梦回唐朝”为主题的华美中式婚礼吸引了极大的关注。

唐制婚礼气势宏达、明朗开放;汉制婚礼古典幽雅、郑重肃穆;明制婚礼的凤冠霞帔,华美多姿。无论哪个朝代的婚礼,注重的都是婚礼的“礼”字,它承载着中国人庄重严肃的婚姻观念,代表着我们各个历史时期中富于特色的民族风情。

越来越多的新人倾向于选择举行传统的中式婚礼,这种趋势给我国的婚礼形式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正引领中国传统婚礼走上复兴之路。

四、中国传统婚礼复兴的原因

中国传统婚礼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遗憾的是,清代末年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时带来的西方婚礼文化在后来的岁月里大行其道,使人们抛弃了中国传统婚礼文化,忽略了其价值。如今,许多人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婚礼的魅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国人愿意举办传统的中式婚礼。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能在当今社会得以复兴有多方面的原因。文化原因为其根本原因,社会原因为其直接原因。

在文化上,如今传统婚礼习俗表现了中国古代礼仪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传统婚礼习俗中蕴含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孝道是西式婚礼无法比拟的。采用中国传统的婚礼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铺张浪费,没有豪车和婚戒,取而代之的是花轿和玉佩,既低碳环保又蕴含深刻的定情之意。而且,传统中式婚礼中宾客的参与度比西式婚礼更高,敬酒、闹洞房,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礼仪中宾客为上的思想。

从社会角度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满足了物质上的需求后,开始进一步探索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婚礼以其独特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文化底蕴,赢得国人青睐。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保护和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而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却一直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人们逐渐意识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要回归传统,采用传统中式婚礼的形式来实现人生重要盛宴的精神价值。

中式婚礼的复兴促进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兴。国人通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仪式,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而中式婚礼的复兴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是振兴民族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结语:传统婚礼形式的复兴,使人们对我国古代礼仪的关注与重视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着既好奇又崇敬的心,去了解它,并力求将其传承下去。这一现象表明青年人了解到了古代礼仪中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心中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第2篇

关键词:婚俗文化;传承;变迁;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69 ― 03

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反应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村庄是社会的缩影,更是社会婚俗文化传承最为完整的地方。探究村庄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记录。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传统礼仪基本传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有: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等。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通过田野调查、采访关头村1930年――现今的各个时代的村民代表,通过总结分析关头村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并结合《古交志》《河口村史》,从而得出关头村的婚俗文化可作为古交市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代表,以关头村的婚俗文化即可透视整个山西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文化。

一、建国以来古交地区婚俗文化的传承

古交地区婚俗礼仪程序基本以“六礼”为核心,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再融入当地老百姓的智慧,演变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婚俗文化。其成婚程序大致有:提亲、定亲、拣日子、妆戏、嫁娶、婚后六个阶段,其中,嫁娶是成婚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婚俗最为细致的环节。包括道人、抓岁岁钱、女方离窝、响工聒喜房、男方迎亲、拜天地入洞房、闹洞房、道喜、谢婚、谢人等几个重要环节。

关头村距古交市35公里,位于古交市的西北面。河口村距古交市5公里,位于古交市的东南面。相对距离较远的两个村庄在结婚礼仪中基本一致,《河口村史》中对当地婚俗礼仪的记载也同样提到议婚(提亲)、定婚、拣日子、妆戏、迎亲、男方聒喜房、女方离窝、闹洞房等这些重要的环节,其细节方面也几乎一致,不同的只有一点,《河口村史》对河口村婚俗礼仪的记载中,有一个环节叫“打腰站”〔1〕203-204,是当地特有的。《古交志》〔2〕533-536中对古交婚俗礼仪的记载相比《河口村史》较为简略,记录了古交农村联姻的几个过程:议婚、纳采、订婚、登记、妆戏、迎亲,同时对富有古交特色的几个特点进行记载,如:离窝、包富贵、闹洞房、子孙糕等,同样从《古交志》中可以看出,关头村村民口述中的婚俗礼仪与《古交志》中记录的婚姻礼俗基本相似。因此,本文对古交地区婚姻礼俗的传承不再赘述。

二、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变迁

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文化基本上传承下来。但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偏僻的农村也在发生着变化,婚俗文化在某些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其主要表现在:村民的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等的变化。

1.村民择偶方式的变迁

建国以前,村民的择偶方式主要是靠父母包办,有些人从小就被定了娃娃亲,男女双方在成婚前基本上未曾谋面,也有的家里孩子多,家庭贫困,从小就给别人家当了童养媳,还有家里男孩多或女孩多,就与别家换亲。村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既是换亲,又是童养媳,“我家有两个男孩,桃子家(女方)有筛雠孩,我们两家都贫困,所以就换亲了,桃子2个月的时候就来了我家,我比她大两岁,我17岁结婚的,当时没有结婚(领证),也没有打喜,聘礼也没有,就在大年除夕吃了一顿油糕,就算是结婚了。”①建国后,村民择偶方式逐渐由父母包办为主转变为自由恋爱为主,虽然同样有媒人介绍,但是男女双方要先相看,经得二人同意后,方可让二人结婚,男女双方有一方不同意,婚姻将终止,女方如果对婚姻不满意,同样可以提出离婚。村中杨玉银在谈到自己的婚姻时这样说:“我是1965年结的婚,当时我高小毕业后在本村担任教师,跟一名女学生相好,我们1962年定的婚,当时凡英(女方)14岁,我20岁……”②村中薛忠厚在谈到他三哥的婚姻时这样说:“当时我三嫂(李佩则,娄烦人)已经“问(许配)”到了堤子头(距关头村5公里),后来不愿意了,又介绍给了我三哥,我三哥也是别人给介绍了很多都看不上,就看上了我二嫂,他们是在1978年结的婚……”③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得出,建国以后,村民的择偶方式在不断进步。但是,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与时代潮流不符的情况,即使是在80年代,村民在择偶时仍然存在父母包办的现象,例如:村民薛明与张丽英就是由父母包办,张丽英这样说:“我们1985年结婚的,我当时23岁,他27岁,我们是由父母包办的,当时我不愿意,就被我堂哥又打又骂,没办法,只好嫁给他……”④村民王林叶谈到自己的婚姻时这样说:“我11岁就被父母给定了婚,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子,没人干活,所以早早定婚,让他来帮忙干活,我们是在1982年结的婚,结婚时22岁,最初感情不怎么好,后来时间长了,有了孩子的牵挂,才有的感情……”⑤90年代以后,父母包办的现象基本消失(生理有缺陷的除外),自由恋爱越来越多,成为主要的择偶方式,村民们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进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村民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尤其是现代文化的冲击对其影响较大。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村民婚姻观念也发生大的变化,当然传统婚俗文化也会有所残留。杨秀莲在 《现代文化冲击下农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特征》一文中认为农民婚姻观念的变化是现代文化冲击的结果,其变化的特点概括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3〕

2.结婚年龄的变迁

法律一贯意义上对人都有种强制力和约束力。民俗的变更可以是由人们有意识的变更所引起。〔3〕39建国前,村民普遍结婚年龄是在17、18岁。建国后,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经调查发现,从50年代到90年代,受到1950年《婚姻法》⑥及1980年《婚姻法》⑦的影响,关头村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女方一般在18-22岁左右,男方一般在20-27岁左右。男方结婚年龄稍大的原因普遍由于家庭贫困。2000年以后,村民结婚年龄出现新的特点:村民结婚年龄差异性太大,中途辍学的在17、18岁就已经结婚。考上大学,攻读完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结婚时已经30岁左右。受到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高额的礼金及彩礼,要楼房、要车的风尚的出现,村中许多30岁左右的大龄男青年未能在适婚年龄结婚。

3.结婚礼仪的变迁

建国以来,关头村婚俗礼仪的变迁主要表现在:迎亲工具、彩礼、女方陪嫁物品、礼金、酒席饭菜的变化上。“建国以前,结婚迎亲用的是人抬轿、驴拉轿,聘礼普遍是20、30个白洋,陪嫁什么也没有,最多一件衣裳,礼金一般是一、两个大洋,当时请人吃饭吃的是油糕、大烩菜。”⑧“50年代,人们普遍用的是轿子,轿子是跟人家专人定制的,聘礼普遍是30块钱,有的人家还要30斤黄豆、30斤米、30斤肉,陪嫁也没什么,礼金一般是3块钱,或者5-10斤莜麦,酒席上吃的是大烩菜。”⑨“60年代前期,结婚迎亲用的是驴拉轿,是高桌绑轿,将两张桌子腿朝上,绑起来,再将四根木条子绑到桌腿上,搭上一条线毯,顶上裹个做饭用的‘捏叭子’。聘礼普遍是400元,陪嫁是一些洗漱用品,礼金一般5-10块钱,村亲是10斤莜麦,请人的饭菜是大烩菜(土豆、豆腐、肉、粉条子)”⑩“我们结婚正好是‘’时期”,1968年结的婚,当时普遍聘礼是400元,我们家穷,出了300元,受到‘’的影响,我们结婚很简单,我弟弟去她家把她接过来,没有酒席,没有仪式,就领了个结婚证,她陪嫁就陪了个镜子和梳子。”①70年代与60年代前期在迎亲工具、彩礼、礼金等方面没有多大变化。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生,乡村经济发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彩礼、礼金、陪嫁物品、酒席饭菜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是1985年结婚的,迎亲用的也是驴拉轿,当时聘礼是700元,还要三大件:‘车子、手表、缝纫机’,车子是飞鸽牌的,手表是上海表,缝纫机是雁牌或者太行牌的,除了这些,要200斤莜麦,我家陪的是扣箱、靠椅、座钟、衣裳、毛巾、洗脸盆,礼金一般是10-50块钱,有人上的是15斤莜麦,请人吃的是大烩菜(丸子、烧肉、豆腐、粉条、土豆),还有八个凉菜”②90年代,相对80年代又有了一些进步,“我们是在1995年结婚的,迎亲用的是驴拉轿,聘礼4000元,还要三金,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三、四年后,还有要木兰的,当时叫‘三金一冒烟’,陪嫁有电视、沙发、柜子等,礼金一般是30-300元,还有上毛毯的(外家),酒席上吃的是火锅、鸡、鱼,花样比现在少,但也差不多接近了。”③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迎亲工具在保留以前驴拉轿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汽车,一般都有6-8辆高档汽车随行,聘礼也在逐年提高,从1万到现在的10万左右,‘三金一冒烟’变成了铂金项链另加三金或钻戒、楼房和汽车,陪嫁也由沙发、彩电、洗衣机等家具用品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钱,男方给的聘礼,如果女方经济不错,基本上都陪嫁过去,如果女方经济不好,父母观念传统,也有嫁妆什么都没有的。礼金一般在200-1000元,酒席饭菜基本与城市接近。总之,从50年代到现在,关头村的婚俗礼仪中,迎亲工具基本上是轿子,只是到了21世纪以来才新增了汽车,聘礼随着时代潮流在不断提高,彩礼的名目也在不断增多,女方陪嫁的物品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见证了村民逐渐摒弃封建传统思想,与时代潮流不断接近的过程,酒席上饭菜的变化更是村民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见证,这些变迁从经济与思想上反映着关头村村民生活、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

4.通婚圈的变迁

90年代以前,村民们基本上在村内或邻村活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外打工、谋生的相对较少,所以村民与配偶的认识范围也很有限,大多是村内或邻村,也有距离稍远的,基本上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嫁到本村的媳妇将自己村的姑娘介绍到本村。90年代以后,村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少,出外打工谋生、上学、定居的越来越多,村民们的交际范围逐渐扩大,随着新式媒介,比如:电脑、手机、QQ、微信等的出现,村民认识别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随之通婚的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大,有省内其他县市的,还有省外的。

此外,近年来婚俗文化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也发生了变迁,例如:传统婚俗文化中的迎亲变成了“抢亲”,不再是伴郎迎娶新娘,而是由新郎直接去迎娶,娶回新娘的时间也不再是晚上,而是中午12:00左右就已经娶回,同时堵响工的时间也缩短,娶回新娘后,女方家的弟弟开始“开扣箱”环节,此箱子里面有女方家陪嫁的礼金,核桃、枣、数十双鞋垫(各种花式),此环节结束后,便举行拜堂仪式、入洞房。入洞房以后,闹洞房这一环节相对以前又简单了很多,有的人家热闹,有的人家基本上没有闹洞房这个环节了。新郎新娘入洞房后,新娘开始化妆,换敬酒服,与新郎一同出去敬酒,敬酒结束后,整个婚礼仪式完成。第二天的道喜环节省去,原来道喜环节中的“开扣箱”环节在新郎新娘拜堂前已经完成,酒席也只有结婚头一天晚上、结婚当天早上和中午,不再是之前的四、五天。可见,现在的婚俗礼仪相对简化。

建国以来,古交市内各村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并无大的差异,所以,以关头村为例的婚俗变迁基本上能反映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变迁。村民在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等这些方面的变迁反映着村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思想观念的变迁。择偶方式的改变反映着村民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结婚年龄在不断增大,见证着村民遵循国家法律的过程。结婚礼仪中聘礼、礼金的增多、迎亲工具的变迁、酒席饭菜越来越丰富,见证了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陪嫁物品的增多见证了村民对封建传统思想的逐渐摒弃。通婚圈范围的不断扩大,见证了村民逐渐扩大与外边世界接触的范围。但是,从现在村民的结婚年龄、陪嫁物品多少的差异也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地区存在着两极差异,有的结婚过早,而有的结婚过晚,有的将男方给的聘礼基本上陪嫁过去,而有的陪嫁物品什么都没有,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地区村民在思想与经济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当然,在传统婚俗渐变,适应主体需要的同时,我们又看到,许多民众创造、享用、传承下来的传统思想观念,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生生不息,薪尽而火传。〔4〕

〔参 考 文 献〕

〔1〕古交市地方办公室.古交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533-536.

〔2〕古交市村史村志编委会.河口村史〔Z〕.古交(内部资料),2009:203-204.

第3篇

据《仪礼·士婚礼》载,按照西周礼仪制度的规定,婚礼有“六仪”,即6种仪式:一为“纳采”,即议婚,商议婚配。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周代以前,婚配是没有媒人这个角色的。“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周代以后,随着礼仪制度的建立、婚礼的确立,为人做媒的“议婚”才随之出现。“取(娶)妻如之何?匪(非)媒不得。”

二为“问名”,即询问女子之名及生日、时辰。经纳采,女家同意后,男家再派人到女家,询问女子之名和生日。因古人迷信,需占卜女子之名,以预测婚配的凶吉。

三为“纳吉”,即订婚。若占卜预测婚配吉顺,男家送礼物至女家,以示正式确定婚配。

四为“纳征”,即送彩礼。正式订婚后,男家再向女家送玄纁(作为仪物的币帛)、束帛(5匹帛)、俪皮(成对的鹿皮)等贵重礼物,以示感谢之意。

五为“请期”,即确定成婚吉日。送彩礼后,男家再经占卜,确定成婚之日,并告知女家。

六为“亲迎”,即迎接新娘,后代亦称迎亲。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娘。

成婚之日,在女家,新娘的父亲亲自迎于门外,接新郎入室。待行礼之后,新娘即随新郎离开自己家。新郎先亲自驾车,请新娘坐于车上。之后他再将车交给驭手驾车上路,自己则乘另外的车先行,赶回家中。待新娘到门外,由新郎迎入家内。新郎家设宴庆贺新婚。席间,新郎、新娘须举行“同牢”、“合卺”仪。同牢,系新郎、新娘同吃供祭祀的肉食,以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合卺,系将一个葫芦分作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持一个瓢以酒漱口,以示相亲相爱、合为一家之意。

宴后,新郎、新娘脱去礼服,入新房。新郎亲自摘下新娘头上的缨(彩色的带子,古代女子自订婚后就系于头上),撤去蜡烛,婚礼即告结束。

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行“见舅姑仪”,即拜见公、婆,分别向他们进献枣、栗、腶脩(经锤捣,加姜、桂的干肉)等礼物,以示对公、婆的敬重。

按照周礼的规定,必须“六仪”齐备,才算正式建立婚姻关系。在“六仪”中男家向女家赠送大雁作为礼物,系取燕飞南北、和于阴阳之意,喻指男女成亲。

隋唐以后,婚礼的“六仪”仍基本保留。但随着内地和周边民族的交往日趋频繁、密切,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婚俗也被吸收到婚礼中。其中,婚礼在“亲迎”仪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并形成一个高潮。

唐代在举行婚礼“亲迎”仪时,新郎在傧相的陪伴下去女家迎接新娘。在女家的门前,新郎要被女家的亲属调笑、戏弄,甚至扑打一番,称为“下婿”。新娘在室内梳妆打扮后,却迟迟不肯出门,直到新郎咏诗催妆,方才起身。临行前,父母还要赠言,并将“皂罗”(即后世的盖头)蒙在新娘的头上。待新娘登车启程时,女家亲属还要围车阻行,称为“障车”,以示对新娘的惜别之情。

新娘到达新郎家后,先要跨过放在地上的马鞍,喻示平稳、平安。而后与新郎一起进入青庐(临时搭建的青布幔帐),举行“交拜”仪,亦称“拜堂”。古人认为,男女结合为阴阳相合,且由此繁衍后代,故先拜昊天(天神)、地祇(地神);新娘出嫁到男家,便成为新郎家的新成员,故二拜父母等长辈(亦称高堂);男女结合,共同生活,白头偕老,故相互对拜(亦称交拜)。婚礼的“三拜”礼由此而世代相袭。之后,还要举行同牢、合卺仪。

宋代,婚礼已大为简化,只保留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仪,但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习俗。

宋代在“纳采”仪中,采用书写“帖”的方式,通告媒人传递,供两家相互了解对方家庭的情况,“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主要是向对方介绍本家成员的概况,包括本家三代家人的名字、官品职位,婚娶者的官职、辈分、生辰等。若“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细帖”,亦称“定帖”,内容较之“草帖”更为详细,包括娶亲时的“彩礼”和出嫁时的“陪嫁”。如男家“细帖”需写明婚娶者“将带金银、土田、财产、宅舍、房廊、山园,俱列帖子内”。女家回细帖,需写明婚嫁者为“第几位娘子,年甲月日吉时生,具列房匳、首饰、金银、珠翠、宝器、动用、帐幔等物,及随嫁田土、屋业、山园等”。在递送“细帖”时,两家在放置“细帖”的盘内,“各以色彩衬盘”。只有当两家互换“细帖”后,这桩婚姻才正式确立。

“相媳妇”亦称“相亲”,也是宋代出现的新婚俗。宋代以前,由于主要靠媒人来往于男女双方家庭,新郎家人对未来的新娘并不了解。而自北宋开始,在定亲后即有男家前往女家“相亲”的习俗。“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钗子插冠中,谓之‘插钗子’;或不如意,即留一两端彩缎,与之‘压惊’,则此亲不谐矣。”南宋时,“相亲”的婚俗更为普遍。“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相亲”习俗的出现,为两位新人的相互了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压惊”的做法,更体现了“事虽不成,情意在”的寓意。

成婚前一天,新娘家要出人前往男家“铺房”,即于新房内挂帐幔、摆放和陈设家具、器物。南宋时,“铺房”后,女家还要令陪嫁的女佣“看守房中,不令外人入房”。直到新娘入新房,才能离开。

亲迎时,新娘改为乘轿,称为“坐花轿”。一路上,有鼓乐手随同奏乐。吹吹打打,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宋代婚礼在拜堂之后,新郎、新娘各手持“同心结”(亦称牵巾,中间挽扎有花扣的彩缎)的一端,“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由新郎牵引新娘进入堂屋。行进时,两位新人始终面对面,中间为“同心结”,喻示二人从此同心协力,永不分离。在堂屋内,新郎用秤或机抒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露出新娘的芳容。之后,又由新娘倒行,用同心结牵引新郎进入新房。

新郎、新娘入新房后,再举行“坐床”仪。其间,家人要分别从新郎头的左侧和新娘头的右侧各剪下一缕头发,用彩线系在一起,作为成亲的信物,称为“合髻”。古人亦将结婚称为“结发”,“结发夫妻”也因此成为原配夫妻的代名词。“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第4篇

婚礼,从古时候起一直到现在,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古时候,人们认为结婚必须要慎重,所以古人合法的婚姻必须走六道繁琐的步骤,也是人们常常说的三书六礼。由于古人结婚(也称之为成亲)带有太多的封建思想,所以这六礼也被人称之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人结婚没有古人那么繁琐,既简单,又有意义,从认识,到好感,到交往,到成家,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就完成了人生大事。现代人的婚礼只留存了纳征、请期、亲迎这三项。婚礼礼仪传承到现在,每个人都梦想拥有一个成功而又难忘的婚礼。

概略而言,中国的传统婚礼可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部分。

婚礼进行中的礼仪

1.迎亲时的礼仪

男方按照当初双方约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寄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碰到另—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中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找人互换事先准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2.新娘的礼仪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在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3.新郎的礼仪

准新郎在新婚前夜忌睡空床,可以找未成年的男童来“压床”,这样寓意早生贵子。新郎家中迎亲时,需演奏乐器和燃放鞭炮,热热闹闹地让新娘进门。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让婚后生活如意吉祥。

4.其他观礼人的礼仪

贺婚是人之常情,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凑份子”是祝福新人理所应当的礼仪。主人家需预备记账本,记好道贺人的“份子钱”,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也要“凑份子”,且数额要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

完婚后的习俗

完婚后三日,新妇在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俗称“回门”。

TIPS:

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国外奇特婚俗

德国:德国人在婚礼前夕会举行派对,派对中,新人会被戏弄,而派对的重头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摔碎。

日本:日本人喜欢在婚礼中以含有“庆祝”意思的糖果“kyogashi”款待宾客。新娘子会穿上丝制的结婚专用和服,上面绣有新郎的家族饰章,还会戴上假发饰物。

第5篇

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实验

:儒家向来注重“礼乐”文化。作为礼学的整理者、研究者与践行者,朱熹如何看待“礼”及其作用?

朱杰人: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他不仅构建了以性理学说为核心的形而上学理学体系,并且关注“天理”与“人心”的连结与过渡,重视“天理”对形而下的世俗社会的影响与干预。在朱熹看来,上古社会民风淳朴,理自然而然的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理慢慢地被掩盖。在这种情况下,“礼”就是进行这种影响和干预的最有力的手段。所以他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在《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中,朱熹又说,“礼是有序,乐是和乐”“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序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中国的礼非常强调名分,所谓名分,就是指一个自然人在社会、团体、家庭中的地位、身份,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与义务。朱熹认为,一个人守住自己的名分就是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定位,这是使社会有秩序的根本。因此守名分就是守住人文的秩序,就是守住社会安定的保证。而有了名分之守后,自然就推衍出“爱敬之实”。爱,即指人与人之间的亲睦与友爱;敬则指长幼之间的互相萼重及后辈对前辈的敬爱与顺从。

朱熹如此重视“礼”,自有他的深意。他把礼看做是对理的践履。如果理是知,那么,礼就是行。同时,他还强调了礼对人的约束作用。他认为,人只有“动必以礼”,才能“不背于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朱熹作《家礼》其实就是将“天理”与“人间”对接,是将形而上的理学思想世俗化的一次社会实验。

:朱熹著《朱子家礼》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朱杰人:在北宋时,古礼佚失及毁弃情况比较严重,有宋一代,完整保留下来的古礼经书已经很少。朱熹曾经多次谈起过北宋至南宋时期古礼废存及流行的问题。他说:“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来,诸儒补辑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另外,北宋时期制定的几部重要礼书如《政和五礼新仪》《淳熙编类祭祀仪式》《中兴礼书》等也因兵火而散失。由于时代的变迁,古礼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现实生活的需要,很难施行。

针对这种情况,朱熹对古礼进行改造与重建:一方面,加强学术研究,对现存古礼进行文献学的整理与研究,其最主要的成果就是《仪礼经传通解》和《绍熙州县释奠仪图》,另一方面在现存古礼的基础上编修新的礼书并颁布施行,而《家礼》就是其经典的代表之作。

古礼重建尽其原意

:具体而言,《朱子家礼》是一部怎样的书籍?涉及哪些重要的礼仪内容?

朱杰人:《家礼序》开宗明义地指出,“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就家礼而言,朱熹认为“守名分”与“实爱敬”就是“本”,而家礼之本体现在家常日用的各个环节之中。

《家礼》第一章“通礼”即所谓“有家日用之常礼,固不可一日而不修者。“通礼”第一节为“祠堂”,朱熹指出,之所以把祠堂置于篇首,是为了突出“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体现了“实有家名分之守,所以开业传世之本”。第四节为“司马氏居家杂仪”,此节是对司马光“居家杂仪”的改造。朱熹认为,“此乃家居平日之事,所以正伦理笃恩爱者其本皆在于此,必能行此,然后其仪章度数有可观焉,不然则节文虽具,而本实无取,君子所不贵也。”此下分述“家长”“诸卑幼”“为子为妇者”所必须遵行的各种规范及守则。其后又分述“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卑幼与尊长”“节序”之礼等,充分体现出“名分之守”理一分殊的原则。家礼之本既明,朱熹又论家礼之“文”,“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也就是说作为家礼之本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冠、婚、丧、祭等重大的典礼仪式之中这些仪式,虽不像日用之常礼必须天天面对,但它却是“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的大事。

作为宋代家礼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家礼》一书确实是朱熹将其理学思想应用于庶民,影响于草根,深入到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家庭的一个社会实践,对当时宋代官僚士大夫的礼仪教化和实践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朱子家礼》对古礼做了哪些继承和改造?

朱杰人:在对古礼的文献学整理和研究过程中,朱熹主要遵循了尽可能恢复与接近原典的原则。而他在着手编修新礼书时,也有十分慎密的思考。归纳起来,他的编修方针有如下要点:第一,“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于其间。”就是说,新编之礼必须遵循古礼之不可变更的大原则,“且是要理会大本大原”,这个大原则就是“谨名分,崇敬爱”。第二,不能因循古制,尤其不能拘泥于细微末节。第三,略浮文,务本实。“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第四,坚持与时俱进。朱熹说,“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在讲到这个问题时,就有学生问朱熹整理古礼是不是为了“一一遵行”?朱熹回答,整理研究古礼,只是为了要让人们知道礼的源流,“岂能一一尽行?后世有圣人出亦须著变。夏、商、周之礼已自不同今只得且把周之礼文行。”

以婚礼为例,朱熹在改造婚礼礼仪中,精简和合并了许多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使程序简洁、易行、可行。同时根据民间婚俗又新增了一些程序。比如他将“定婚礼”改为“纳采礼”,既保留了古礼,又迎合了民俗的习惯。而在纳采礼中,朱熹增加了男女双方家长交换婚书的内容和程序。这一程序无疑增加了婚姻的庄重感与严肃性,已具备了现代婚礼中契约的意识。

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

:朱熹关于礼学的整理和研究,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

朱杰人:从朱熹对古礼的改造和重建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对待传统的做法是: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对待传统,朱熹怀着一种敬畏的热爱,他高度认同传统的价值,并以传承传统为己任。他所依傍的主要是传统的儒家经典文献,而他展开思想的主要方式则主要是“述而不作”。“述”,实质上就是借用传统的思想与理论资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是传统的延伸,而不是另起炉灶。这证明,他的方法论与他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继承传统并不是拘泥于传统。传统在朱熹那里是活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朱熹思想的展开是以传统的经典文献为依归的,但是,这种展开并不是重复传统,复制传统,而是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传统的经典作出全新的与时俱进的诠释。朱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决不纠缠于对过去思想资料的评判和争论,而是高屋建瓴地用新方法新观念对传统和经典作重新解释。当然,这种新解是以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为基础的,是言之有理和有说服力的。这要以博学和通达为背景。

:你设计了一套现代版“朱子婚礼”,实验的初衷是什么?

第6篇

关键词:礼记;传统婚礼;服装礼服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66-01

一、中国传统婚礼概述

据唐李亢《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人类的繁衍,兄妹需配为夫妻。女娲为遮羞,结草为扇,以障其面,这便是“红盖头”的由来。而红盖头也是中国传统婚礼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有“礼仪之邦”之称,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后,周武王继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西周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著有《周礼》一书。本文所讨论中式婚礼便源于《周礼》这部儒家经典之中。

(一)“五礼”基本概念

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大类,即“五礼”:吉、凶、军、宾、嘉。吉礼,即有关祭祀的典礼,包括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等;凶礼,即有关丧葬哀悼的典礼,主要分为复、殓、殡、葬、服丧五个阶段;军礼,即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宾礼,即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包括朝、聘、盟、会、遇、问、视、誓、同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嘉礼,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内容,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二)“婚礼”基本概念

相传我国的“婚姻关系”与“婚礼仪式”始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周代时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婚礼在《礼记》中被这样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仪礼》中有详细规制,“六礼”与“三书”合称为“三书六礼”,即聘书、礼书、迎亲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即求婚,问名即请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纳吉,即占卜生辰八字。纳征,即交纳彩礼。请期,即确定迎亲日期。冠服制度在周朝时也基本完善,不同礼仪、场合,需穿着不同的冠服,比如祭礼服、从戎服等。虽然婚礼的具体环节(包含礼仪用品形制)在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变革,但提及中国古代传统婚礼,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红盖头、红肚兜、红绣球、红褂袍、红绸缎花、红铺盖、红轿子等。

二、中国传统婚礼服装及服饰品分析

(一)周朝基本婚礼服形制

我国周朝时期,首先规范了婚礼服的形制,在色彩方面遵循“玄”,异于其他朝代崇尚红的特征。周制婚礼服饰的总体颜色和款式特征可归纳为“爵弁玄端,纯衣”。爵弁玄端服(大夫级玄端),用于正婚礼。爵弁,玄端服袖展三尺三,收口一尺八,缁裳,白绢单衣,色,革带(用以佩),大带,赤色舄(或履),水苍玉纯组绶,佩刀,充耳等。士玄端服(士级别)――用于婚前礼和婚后礼。玄冠,袖展二尺二,收口一尺二,黄裳,白绢单衣,爵色,大带。发饰有、笄、次等。新娘头戴“次”,以“”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二)唐朝基本婚礼服形制

继周朝之后,婚礼服的颜色和款式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唐朝时期,婚礼服饰的总体颜色和款式特征可归纳为“梁冠钗钿,绯红青绿,红男绿女”。这种礼服形式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头簪有金翠花钿,身着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

(三)明朝婚礼服饰

宋代对色彩的艺术偏好异于唐朝热情的朱红,很多门第高的族们倾心于青色、深色。男士穿着深色的衣服,庄重深沉;女士依然穿着红衫,真红褙子、红罗裙。明代时正式确立红色为正。明代时人们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婚礼装束构成有形制的差异。明朝官员婚礼新郎装束为乌纱帽、簪花,大红圆领、缀本等补子,披红、本等革带、靴。新娘装束为翟冠、大红通袖麒麟袍、本等革带、官绿裙、盖头。士庶婚礼的新郎装束为方巾、簪花,道袍,披红,靴。士庶婚礼的新娘装束为销金盖头、大红通袖袍、团花霞帔。

(四)清朝之后婚礼服饰

清军入关,要求汉人改穿满族服装,剃发易服。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正式执行,禁止汉民族特色的冠冕衣裳。明代时男子通常蓄发挽髻,到了清朝,变为剃发留辫,穿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到了晚清,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倡导下全国开始剪辫易服。辛亥革命以后,新娘常梳妆成东洋发髻,穿白色婚纱礼服。

第7篇

关键词: 婚俗;婚礼仪式;婚宴;礼服;文化差异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本文将试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婚俗差异,同时进行婚俗差异原因的深层探究,使我们也对中西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

(一) 传统婚礼仪式 (Traditional Wedding Ceremony)

古代中国,婚礼的准备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特定的步骤,称之为“三书六礼”。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彩,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通过“三书六礼”我们可以略窥一斑,中国古代婚礼的准备过程非常复杂、繁琐,十分注重礼节,每一步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从“纳彩”到“亲迎”,都由双方父母安排,最后也由父母决定是否能够结婚。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结婚仪式的步骤是固定的、不能更改。如,新郎新娘及其父母、亲朋好友、男女傧相要按时到达教堂。新郎和男傧相站在教堂的前部、神父左侧的位置等。整个婚礼过程严肃、庄重。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在牧师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相比而言,传统的西方婚礼的准备就简单的多,也更为浪漫,通常由四个步骤来完成。双方面见家长然后到政府登记,通知亲友,以及准备婚礼的有关事宜。当然,这四步骤并不像传统的中国婚礼要求的那样严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婚礼地点(Wedding Location)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婚礼要办的隆重热闹,邀请众多的亲戚朋友,所以婚礼举行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敞的院落或酒店。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堂(church)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条,但是相对来说就不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三)婚礼服饰(Wedding Dress)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典型的中国传统婚礼服饰为凤冠霞帔(a chaplet and official robes )、状元服 。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wedding veil )。但是新娘一般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礼服。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在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从罗马时代起,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如: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旧、新、借、蓝”(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四)婚宴(wedding banquet)

中西方的婚宴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礼。传统的婚宴的酒席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另外还设有一些余兴节目。对于新郎的父母而言,更是要宴请其所有的亲朋。宴席上,人们只是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

在西方国家,婚宴通常是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婚宴舞会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模式。宴会会在互相敬酒与庆祝中进行,一直到新人们坐上车子离去为止。新人会在家人朋友的欢送下开始蜜月旅程。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婚俗更为开放、浪漫、自由,而中国的婚俗更为严谨、庄重、繁琐。但是,中西方的婚俗也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中西方婚礼上都有一位主持,西方国家的通常是神父或牧师,而中国则是专门的婚庆司仪,其主要任务就是使婚礼更加热闹,亲戚朋友更加开心。

二.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上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风俗方面的折射和反映。主要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不同

从地理环境上看,古代中国地处半封建状态的大陆地域,与西方地中海沿岸的多民族有很大不同。

(二)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三)社会组织结构不同

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西方很早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

(四)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五)不同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总之,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国家在婚俗和婚礼的筹办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也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透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更好的对话与交流,使我们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苏新华.电影中的传统婚俗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0年第2期

[2] 席晓.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J].考试周刊,2008年29期

[3] 姜文华,洪杰.儒家思想与传统婚丧习俗[J].民俗研究,1996,2

[4] 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8篇

什么是婚礼?

答:婚礼,即结婚仪式,是男女缔结婚姻关系的公开仪式。古时候,结婚亲迎定在黄昏的时候进行,故俗称“昏礼”,自唐朝始亲迎改在早上。

传统婚礼能在晚上举行吗?

答:可以在黄昏后举行婚礼。目前在我国江浙一带都是晚上举行。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生四大喜事是指什么?

答: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传统婚礼中,为什么将新婚之夜称作为“花烛夜”?

答:传统婚礼中,新婚之夜时,夫妻二人要在洞房里燃起新娘陪嫁来的一对绘有龙凤的蜡烛,称为“点花烛”,所以人们就将新婚之夜也叫做“花烛夜”。花烛夜也称为点长命灯、点长明灯。

传统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而现代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答:开脸或挽脸、绞脸。化妆。

传统婚礼嫁妆中,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还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请说出三样?

答:剪刀、痰盂、尺子、花瓶、铜盆、鞋、龙凤被、床单、枕头(一对)、筷子和碗(用红绳捆绑着)。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有着民族特色婚俗,请回答回族新人的婚礼由谁主持?

答:清真寺的主持。

中国婚礼中有一个隆重的拜堂仪式,在新人鞠躬时,他们的腰应该弯到多少度是最合适的,其中三拜分别是拜什么?

答:45°最合适。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

从什么时候开始,亲迎改在早上?

答:古时男家去女家亲迎均在夜间,自唐朝开始,亲迎定在早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上半句是什么?源自哪里?是什么寓意?

答:上半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源自《诗经邶风击鼓》。描写的是一位驻守边关的战士,久未与妻子相见,回忆当日离别之时的场景,寓意是:无论生死,无论聚散,让我们发下海誓山盟;牵着你的手,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1、请说出传统中式婚礼当中的五种有代表性的仪式。

答:挑盖头 、入洞房 、跨马鞍 、拜天地 、交杯酒等。

2、说出五种传统婚礼当中常用的道具。

答:盖头 、花烛、马鞍、火盆、斗、称杆等。

3、传统婚礼中用什么挑起新娘的盖头 ?为什么?

答:秤杆或如意, 意思为称心如意。

4、请读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请看题板一):臧 区 仇 单 瞿 答:(臧zāng;区ōu;仇qiú;单shàn;瞿qú,全部读对方可得分)

5、西式婚礼中新郎新娘的站位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答:男右女左 ;

因为古时候,盎格鲁撒可逊的新郎时刻准备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不会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戴在右手的剑,英勇击退敌人。

6、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答:在中古罗马时,准新郎要送象征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心上人表示求婚,若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带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求婚。

7、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答: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很久以前,基督徒的新娘戴着白色面纱,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

8、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答: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爱情。在1850年到190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本****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已远超过其他。

9、为什么新娘要抛花球?

答:新娘抛花球意味着谁接到谁就快要结婚了,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欣喜若狂的年轻人等待着新娘手中抛出的花球。

10、请说出钻石婚、金婚、银婚分别是结婚多少周年的雅称? 答:60年 50年 25年

11、民间传说的人生四大喜事是什么?

答: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12、假设:你为一对新人设计了婚礼中交换戒指这一仪式,但是当现场操作时,发现首饰盒是空的,新人忘记把戒指带来了。怎么办? 请你现场即兴发挥。

请评委点评

13、假设:婚礼进行中,一对新人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缓缓走来,突然因为音响设备的原因音乐中断。请继续……

请评委点评

14、请音响师播放第一段音乐,……

请说出这段《婚礼进行曲》的作者是:

答:德国,瓦格纳

15、请音响师播放第二段音乐,……

请说出这段《婚礼进行曲》的作者是:

答:德国,门德尔松。

16、请音响师播放第三段音乐,……

请说出这段乐曲的名称。

答:《梁祝》或《梁山伯与祝英台》。

17、请音响师播放第四段音乐,……

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乐曲,请说出它的名称。

答:《步步高》

18、请音响师播放第五段音乐,……

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乐曲,请说出它的名称。

答:《彩云追月》

19、 请音响师播放第六段音乐,……

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广东音乐,请说出它的名称。 答:《喜洋洋》。

20、我国《婚姻法》中对结婚年龄的规定是什么?

答:男不低于22周岁。女不低于20周岁。

21、交杯酒是婚礼上的常见仪式,请说出交杯酒的其他二种以上叫法: 合欢酒、交心酒、合婚酒、卯颜酒、合卺(JIN 上声)酒等。

22、请即兴描述下列二种花材在婚礼中的寓意:

百合花、鹤望兰(也叫天堂鸟)

答:百合花:百年好合等;

鹤望兰:比翼双飞、事业顺达等。

23、请即兴描述下列二种花材在婚礼中的寓意:

粉色的玫瑰、火鹤(也叫红掌)

答:粉色的玫瑰:甜蜜爱情、温柔浪漫等。

火鹤(红掌):心心相印、大展宏图等。

24、新婚之夜为何又称为“花烛夜”?

答:入洞房后有一项重要的礼仪就是夫妻二人将新娘陪嫁带来的一对绘有龙凤的蜡烛点燃,称为“点花烛”,亦称“点长明灯”或“点长命灯”。

25、请看题板二。请读出下列词语:(全部答对得分,否则不得分) 答:陪奁(pei lian ) ; 合卺(he jin )

26、什么是“冰人”?请说出它另外的几种称呼答(出三种以上): 答:冰人即媒人;也叫媒妁、媒婆、红娘、月老、伐柯人等

27、传统婚俗中有吃子孙饺子的习俗,请问:

吃子孙饺子要吃几个?为什么?

答:吃七个,古代以生五男二女为大吉。

(全部答出得分)

28、你能简要说说“婚礼司仪”和“婚礼主持人”的区别吗?

答:婚礼司仪是指仅仅报告婚礼进行程序的人,而婚礼主持人除了“司仪”的功能外,还要兼有前期策划、烘托气氛、控制场面、随机应变等作用。婚礼主持人比婚礼司仪更要求具有全面能力。

29、请说出传统中式婚礼中常见的乐器,四种以上:

答:唢呐、笙、萧、锣、鼓、笛子等。

30、“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描述爱情的著名诗句,也是婚礼主持人经常用到的一句祝福语,请问,这句名

句描述的是哪二个人的爱情故事?

答: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

31、现在常见的婚礼形式有哪些?(说出6种以上)

答:田园、灯光、旅游、中式、西式、空中、水下、广告、教堂。

32、传统的旧式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现代的婚礼中,通常新娘在出嫁前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开脸或挽面(或绞脸),化妆。

33、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请说出传统婚俗中的“三书”是什么? 答:“三书”是指“六礼”过程中的来往文书。分别是订婚时交换的“聘书”;过大礼时互换的“礼书”;迎亲时由男方送到女家“迎书”。

34、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请说出传统婚俗中的“六礼”是什么? 答:“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交道手续。分别是“纳礼”、“问名”、“纳吉”、“纳徾”、“请期”、“亲迎”。

35、能在晚上举行婚礼吗?“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出自什么? 答:可以,在中国古代迎娶花轿都在黄昏以后。上面的那句出自《白虎通》。

36、中国社会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是在什么日期召开成立大会的? 答:2004年2月27日。

37、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大力弘杨健康、文明、时尚的婚庆文化;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监督、指导全国婚庆市场的运作和健康发展;举办相关培训、考核、评比、表彰;****开展婚庆文化研究宣传;协调解决与行业有关的各类纠纷;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增加与国际间相关****、团体、个人的友好往来及信息交流。

38、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传统婚礼中的“合卺酒”——交杯酒始于哪个朝代?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始于周朝,象征着夫妻合二为一,永结同心,同甘共苦的意思。

39、请说出婚庆公司能为新人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四种以上)? 答:场地布置、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摄像、婚礼摄影、化妆等。

40、说出常见三种以上新娘手捧花的样式?

答:瀑布型、圆球形、杖形、月牙形、花环、花篮等

41、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传统婚礼中的嫁妆中,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还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请说出三样?

答:剪刀 (表示蝴蝶双飞,永不分离的意思)、尺(表示良田万顷)、痰盂(表示子孙桶)、花瓶(表示花开富贵)、同偕到老(铜盆及鞋、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等。

42、“表亲婚”,也就是现在废止的近亲结婚的其中一类,是古代上层社会较为通行的一种婚姻形式,俗称“亲上加亲”,但大多都带有功利色彩。请说出表亲婚的对象?

答:表亲婚的对象一般是姑表或姨表兄妹。

43、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有着民族特色婚俗,请回答回族新人的婚礼由谁主持,怎么称呼这个角色?

答:清真寺的主持,称谓阿訇。

44、在讲究的婚礼中,进行到婚宴的时候,新娘更换的服装一般不用

什么颜色,而用什么颜色?

答:不用白色,换成比较有个性的彩色。

45、西式婚礼中,新郎要抛东西吗?

答:要抛袜圈<<同样寓意谁接到谁就快要成新郎了。

46、请分别说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

答:公历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47、新娘的手捧花与新郎的胸花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新郎的胸花是新娘手捧花束中的一朵。

48、中国婚礼中有一个隆重的“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在鞠躬时他们的腰应该弯到多少度是最合适的,其中三拜分别是拜什么? 答:45度,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

49、在婚宴当中,按照酒杯的不同种类,倒酒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白酒、红酒、软饮分别是?

第9篇

婚礼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呢?

人类学家认为:婚礼是婚姻开始的社会方法。象结婚这种个人生活的重大场合,通过众多的人履行仪式而隆重地加以庆贺,这是早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现在,随着社会的变化,婚礼的许多作用已被正式的社会组织,法律机构的注册登记所取代。在传统社会,婚礼的作用如同现代社会领取结婚证,以取得法律和社会的承认是一样的。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特别是社会组织与专门机构不发达的情况下,举行有广泛见证的仪式是证明重大事件的唯一办法,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结婚对于个人无疑是一大人生转折,婚礼是为男女双方举行的一种仪式,象征着俩人都已进入成年,标志着男女双方的关系有了重大转折,有了新的权利与义务,此后俩人之间的很多关系,如同居、、子女等都将变成合法的。对于别人和社金来说,婚礼本身就是一桩公开和公众性的事务,亲朋好友参加公开举行的婚礼,表明社会对当事人婚姻合法性的承认,也表明社会赞同这一结合,亲属们和社会因此而接受新的角色和义务,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期望。

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传统中,婚礼的真正意义在于“别男女”。《大戴礼记·盛世篇》日:“凡生于男女无别,夫妻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妻之道也,故有之欲,则饰婚礼享聘也。”在儒家看来,家庭的基础在于夫妇,而夫妻关系的确立在于婚礼。婚礼即然是人伦之本,风教之始,所以必然要有庄重而严格的程序,严其男女之别,而后才可以使夫妻关系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正因为婚礼担负着如此重任,所以历代对于婚礼都十分重视,有载于典籍、行于民间的所谓六礼,这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程序分明,极为隆重。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各地民情不同,六礼所规定的基本程序虽然人们都还遵守着,但完全意义上的六礼已在民间逐渐变得不完整了。即便是在山西这样一块不大的范围内,六礼的具体风俗在各地都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差异,人们把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到了结婚当天的仪式上,其余的程序渐趋淡化。

这里,我们选几则富有特色、流传颇广的习俗分述如下。

一、交杯酒与结发夫妻

“合卺”这个词对于现代人而言是陌生的。然而,新郎与新娘的“交杯酒”却是每一个结过婚或参加过婚礼的人非常熟悉的。“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卺是飘之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以饮酒,就叫合卺,合卺始于周代,后代相卺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来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已结永好,而且也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礼记》所载:“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新人“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干床下,盏一仰一合,谷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是意味深长的。

用彩绸或彩纸把两个酒杯联接起来,男女相互换名,各饮一杯,象征此后夫妻便连成一体,合体为一。当然很多情况下,“惟新妇羞涩,不肯染指一尝”。(民国:《解县志》)

第10篇

摘要:蒙古国不论是在声乐、器乐,还是其他音乐表演形式之中,都有着较明显的性别划分,男性占据着主要地位,女性则划分为从属地位。在蒙古,音乐往往具有宗教的性质,为了烘托气氛,体现仪式感,在重要场合都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

关键词:蒙古音乐;蒙古声乐;蒙古器乐;仪式音乐

在古代蒙古,最有价值的声乐和器乐演奏形式,在正式的、宗教的场合,都是男人在演唱、演奏,女人可以被允许演唱长调歌曲,但即使这样也不能作为演出过程中的核心成员。Biy这种舞蹈在西部蒙古是男、女同时演出的,只不过根据性别的不同,舞蹈动作有所变化。声音表演的不同是由于有时需要发出“嗡嗡”声,有时需要加强旋律泛音,这样的发声方式需要空气深入胸腔,在身体上运用强大的力气,因此男性比女性更适合。Hoomu被认为会影响女性的生育,尽管共产主义制度已有些转变,但女性演奏的禁令仍然存在。女性在20-24岁之间可以表演Hoomu,如果没有结婚,可以一直表演到30岁,但一旦结婚了就要立刻停止。在古蒙古,很多区分性别的演出是带有祈求愿望的,例如:Tsuur是庆祝新年的,Yatga是有关佛教仪式的。男性与女性都能演奏的乐器是“窄口竖琴”(amanhuur)。在蒙古,社会和性别的桎梏是存在的。在东部蒙古,长歌歌手独唱时,用马头琴伴奏,偶尔也有乐队伴奏。年长的女性较其他女性地位更高一些,但仍然从属于她的丈夫,性格上也有一些变化。男性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女性抒情歌曲中的竞争表演。如果结过婚,夫妻有了孩子,妻子将获得一些地位,其在表演中与丈夫形成竞争关系。在小孩长大以后,夫妻在表演之中的关系又一次转变。宗教时期的协商分界。新年的白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的第一天,这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因此也被称为“富有的白月”,会伴随赞歌进行,祈求新年顺利。新年的前九天被称作蒙古的“满月日”。骨头现在常被用在世俗的游戏之中,而过去是用在古蒙古的宗教仪式中。第一次取奶、发酵和蒸馏。对于中亚游牧民来说,母马的第一次取奶、发酵是古老而平常的事情,在每年的初夏,于日历上选择一个好日子,哼鸣曲调悠长的牧歌,进行母马挤奶的仪式。新季节的开始和新的露营。在每个季节的开始,都会表演一段特别的长歌。在传统观念看来,住进新帐篷,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冒险行为,因此在古蒙古,当住到冬季(萧条)的地方,要请一个有名望的歌手,通过表演,驱除坏运气,带来好运气。召唤好运。“带来好运”的仪式也可以称作是带来了生机力量,围在通向太阳的路上的物体周围,顺时针绕圈活动,伴随着呼喊一次、两次、三次的“hurui”这个仪式是有很多版本的。小孩剪头发的仪式。在蒙古人的族群,有关年龄的仪式在13、25、37岁时进行,长寿仪式在新年期间进行。小孩理发仪式在3岁或5岁进行。蒙古小孩出生时即1岁,3岁是他们的第一个奇数年龄。所有亲戚以及住在附近的人提前3到7天被邀请加入仪式。小孩头发必须被24、36、48等与之同一属相的人来理发。诗文比赛和具有戏剧性效果的仪式:婚礼。在古蒙古,婚礼仪式是一件持续时间长而又非常繁琐的事情,包括一系列具体的仪式和庆祝活动,一部分仪式现在被恢复和重新使用,特别的长歌表演在每段仪式之前表演。根据实地的田野调查,不同群落的蒙古与我国内蒙古婚礼仪式既有相同点,也有若干不同点。当一个男孩即将结婚,他的家庭需要准备一顶新帐篷。蒙古词中的“结婚”特指的是男性,字面上意味着建造一个独立的帐篷。第一项过程是剪羊毛,季节选在春季或秋季。一个帐篷需要16-17个毛毡,需要十个人工作三天才能完成。如果有过路人正好遇到制作毛毡,会进行祝福和祈祷的表演。整个仪式是一个佛教与民间虔诚宗教信仰的仪式。蒙古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非常丰富。其民歌分为长调和短凋两种类型。长调是民歌中著名的体裁,经过蒙古国和中国的联合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长调曲调悠长,很多采用了节奏宽泛、自由的散板,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以及婚礼等题材。短调则采用有板的各种节拍,其特点是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紧凑。”草原上的丝绸之路音乐中,有一种叫做“浩林潮尔”的音乐,在20世纪末,被发现尚保存在蒙古国西部和我国阿尔泰山区。这是一种特殊的发生方法,是独唱的两声部乐曲,一个声部是以基音构成的持续低音,另一个声部则是以泛音构成的旋律。“呼麦”的唱法已经融入了蒙古人的生活和文娱活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多样化是蒙古国的各种音乐表演形式的特点:有声乐、器乐演出;迎新年表演,这些体现了包括仪式音乐在内的程序化进程渗入到了的方方面面——国家、民族、家庭、个人。在音乐表演中有关性别的区别对待,不仅是从生理的角度划分了男性、女性的声音特点,同时我觉得也从侧面体现了一种在蒙古国男性主宰意识与地位观念与实际的形态。各种仪式化了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个表演的过程,有人演唱、有人伴奏的场域,更是一种图腾,传达着美好的信念与愿望。

第11篇

滚铁环是成都市80年代以前,男孩个个都会玩的游戏,它是对人的耐心和平衡技巧的考验。手握一只铁钩钩住铁环,推动铁环向前滚动,技艺高超的男孩可以让这只“车轮”滚一段长路而不倒下,其间要经过无数凸凹的路面和水坑。简单的滚铁环其实也是一种运动,记得小时候,站长和张三娃、马小弟、小胖子等毛根儿朋友,常常滚着铁环在主楼周围的路上赛跑。

对于男孩子们来说,类似的带土味的运动还有很多。有一种滑车如同今天时髦的滑板,木板下安装四个小轮子,考究些的前面有个把握方向的舵,简单的一根绳子就可拉起来飞跑。拥有滑车的小男子汉是颇为骄傲的。至于跳拱、打弹绷子、掰手劲、玩沙包、爬树上房掏鸟窝之类的运动更是寻常小事。相对于今天的孩子,老成都人小时候的户外运动量大得多,这样的童年带给人的是健康自然的性格力量。(左边小图为:滚铁环·老成都民俗公园,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照片原尺寸:2048x1536 1.4MB jpg,更多墙纸 More wallpaper...)

巴郎鼓2000-09-10 习俗

巴郎鼓是一种古老的儿童玩具,一张响纸绷的鼓面,两颗滚圆的小珠,随着鼓柄转动,那小珠便摇头晃脑地击打鼓面,发出清脆的“咚咚”之声,由此引来阵阵的欢笑。尽管当今高科技玩具花样翻新,琳琅满目,但仍然无法取代巴郎鼓在儿童中的传统地位。正如时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流行歌曲《巴郎鼓》所唱:“巴郎鼓,咚咚咚,妹妹笑得脸儿红”。

武侯祠关于三国文化系列巴郎鼓的开发思路,无疑是值得提倡的。细品这里的巴郎鼓,不仅物有所值,而且不乏创新思维,颇具启迪意义:其一是,以巴郎鼓为载体,赋予独特的三国文化个性,只见鼓的一面是某一三国人物画像,另一面则是该人物生平事迹简介,若干人物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三国文化的巴郎鼓系列,极具收藏价值。其二是,采用现代工艺生产制作,使巴郎鼓的外形更接近生活中的大鼓,加之塑封外套将其包装为一个礼品,便于携带和馈赠。由此看来,谁如果想要在旅游市场上分一块蛋糕,就应在文化个性和民俗传统中去挖掘。

跳拱(背)2000-07-10 习俗

一种儿时的男孩游戏,与跳木马相似,但以人──“马儿”弯腰拱背作马,众人助跑后以双手撑其背跨越而过。分几级:一拱,“马儿”双手触脚;二拱,双手触膝下;三拱,双手触膝上……总有一拱有人跳不过,输者于是作“马儿”。有一句顺口溜:“脑壳当球踢,屁股当鼓打。”道出了其规则:“马儿”应尽量低头、缩股。

打“官司”2000-07-07 习俗

这里说的是一种夏季儿童游戏──“斗草”。两儿童欲斗草,先寻找天府遍地都有的“官司草”。之后,先在茎端各自拴个结,再以此茎穿入彼结,拉紧,然后相对而斗。斗,即用力一扯,草茎断者为输。也可多人同时来打“官司”。

取乳名1999-09-16 习俗

乳名要叫着亲切,听着顺耳,多以动植物命名,且喜叠音。如龙龙、然然等。也常将名字中最后一字相叠而成。如李文瑞称瑞瑞。也有以排行为乳名的,即按出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家中人称老大、老二等,外人则加姓呼张老大、周老四等。还有把男孩叫娃,加排行即称三娃、二娃等。最小的孩子称老幺。(右边小图为:茶园·百花潭公园,背景是钟楼。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照片原尺寸:2048x1536 1.4MB jpg,更多墙纸 More wallpaper...)

忌夸婴儿1999-09-15 习俗

老四川人至今残留的语言禁忌。对别人婴儿忌说“乘”、“胖”、“长得好”一类的话,只能言“丑”、“瘦”、“横”。否则,会被视为对婴儿健康成长不利。

木头人1999-09-12 习俗

儿时游戏,童年的场景和小伙伴总难忘记。众小孩相对而座,或站在一起,一人领唱,众人动作。念道:“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笑,不能张嘴不能动,不能稀牙钻狗洞。”。念完后,大家必须呆住不动,装作木头人。谁动了或出声了就要受罚。

取贱名1999-09-03 习俗

迷信习俗。给小孩∽,认为取一个难听、不雅之名就能消灾免祸,如狗儿、笨牛、兔娃儿之类。俗谚云:

叫得开,免了灾。

倒糖人儿1999-11-07编 习俗

更多内容 More info...

老人

白缠头1999-09-11 习俗

二十年前成都近郊都能常见,不论男女,尤其是农人都喜用白帕缠头。相传[蜀汉]丞相诸葛亮死后,四川人感其功德,为之服孝,遂传至今。白帕缠头可分为缠三转、卷盘盘、顶羊角三种,既能防风御寒,也另有用处。抽烟人常将烟竿插入帕内丢不了,妇女将针头棉线卷于帕内,以备随时取用,买东西时,还可用头帕包裹东西,干力气活时,又可解下作护腰。这使我又想起了我的父老乡亲们。黄炎培作诗道:

川西男女白缠头,此俗相传念武侯。

文野在心非在貌,东邦木屐亦风流。

一 古婚礼拾遗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下: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二 婚嫁形式

象所有汉民族所经历过的那样,巴蜀婚嫁演变,也经历了血缘婚(含群团杂婚到同辈份之间的集体群婚),亚血缘婚,对偶婚制(含主夫、夫妻的对偶到独占性的对偶)三个主要阶段,概言之,即经历了一个由兄妹婚到一夫一妻的漫长历史过程。从构成婚姻的手段、方式和性质来看,巴蜀出现过的婚嫁形式有:

一、抢夺婚:这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所造成的用战争掠夺妇女的遗风。

二、指腹婚:这种类型的婚姻,系两家主妇同孕,指腹相约,产后如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妇,是家长制为子女包办预订婚约的变态形式。

三、童养婚:又叫童养媳。多是有子嗣后,抱养别家女儿作养女(小者七、八岁,大者十二、三岁),适龄期再与本家子成婚,这种婚姻形式有极大的剥削性和强制性。

四、转房婚:是古代“夫兄弟”、“妻姐妹”共夫共妻的残余形式。这是一种兄亡嫂转嫁给弟,弟亡弟媳转嫁给兄,姐亡妹续嫁姐丈的婚姻形式,古时还有嫡子继承父妾、侄继承伯叔母等婚例,后来多为同辈份之间的转房。

五、招养婚:近年流行的“男到女家”,已成为公认的婚配形式之一。

六、表亲婚:通常称姑表婚与舅表婚,是古老的亚血缘婚之遗风,是指兄弟的子女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而言的。

七、买卖婚:它是以男方用相当数量财物为代价换取女方为妇的恶俗陋习。

八、调换婚:学名交换婚,是古代族外婚的一种流殇,始于两个氏族的男方互换其姐妹为妻,或互换其女为媳的一种对等交换的议婚形式。后在贫寒边远地域流行,不用财礼,以人换人。

九、包办婚:多系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卜筮拍板的婚配形式。解放前的婚聚多属此类,解放后也不乏此类婚例,此种婚配形式,由于婚前男女双方均未见过面,婚后往往不和,酿成诸多悲剧。

十、自愿婚:这是一种以男女双方性爱为基础的正常婚俗,双方在经济、感情、生活各方面保持了平等与均衡,在一夫一妻制的发展过程中,自愿婚遭到来自家族制度的极大阻力。当今男女绝大多数为自愿婚者,农村虽多经人介绍,但都得男女双方点首,这种婚姻方能成立。

三 婚配与婚俗“编外”

此外,还出现过诸般畸形婚态,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社会流弊。

一、纳妾与养汉

男方婚后,或嫌妻子不好,或借口陪奁少,或借口无生育,公开娶小老婆,谓之“纳妾”。以“有志男儿娶九妻”为荣耀,“金屋藏娇”有之,三妻四妾有之,不受任何制约,但女的则不允,即使对婚姻不悦,也只能忍气吞声混时光,根本不敢公开反抗,极少数斗胆的女人便秋波暗递,春风暗渡,给丈夫戴绿帽子,养子俗称“私娃子”。

二、填房与续弦

男人死了妻子再娶谓续弦,青头姑娘嫁给死了妻子的男人者,叫做“填房”,所行婚礼,与童子结发婚过程大体相同,稍有差异的是:从订婚到结婚间隔时间较短;新娘接到男家大门前,下轿进夫家时,是背向堂屋退进去,取留得住,不会被夫“克死”。

三、寡妇改嫁

旧社会视寡妇再嫁为不贞,鄙称“后婚嫂”,其婚礼与童子结发婚迥异:①姑娘出嫁在白天,一般在午时以前拜堂成亲;寡妇再嫁,任随家里多富裕,拜堂再嫁也只能在晚上;②姑娘出嫁,鼓乐喧天坐大花轿,寡妇再嫁只能坐小轿,更没资格启用乐队;③姑娘出嫁,到男方门前,有回车马、牵新娘等仪式,寡妇再嫁,要过“火焰山”,有钱的抬过去、无钱的跨过去,只允背向进夫家;④姑娘出嫁,可有礼生呼唱,享新娘三跪九叩礼;寡妇再嫁,丈夫只下二礼,且无礼生司仪。⑤姑娘出嫁,要回门耍十,寡妇再嫁,无此礼遇;⑥姑娘出嫁从媒妁至亲迎,时间往往逾年,寡妇再嫁,间隔时间甚短,不当回事儿,故流行“后婚嫂,后婚嫂,连夜说起连夜讨”的谚语。

四、望郎媳

男家无儿子,先将女家姑娘娶进门,以意早生贵子继香火。

五、一子挑二房

一个儿子为两房兄弟所有,两房都想后继有嗣,便都在各自的家里,为其娶妻生子,叫“一子挑二房”,这两个媳妇都叫挑房媳。

六、冥婚

这是一种典型的封建迷信婚俗。内含有三:一为男女均亡,举行冥婚礼后合葬;二为男亡女存;三为女亡男存。

吃讲茶1999-09-22 习俗

为解决纠纷、评理、判定是非而到茶馆里去喝茶。发生纠纷的双方请有面子或有实力的人在茶馆里为双方调解或评理,被评为输理的一方付全部茶钱。

吆师(堂倌)1999-09-10 习俗

天府的茶馆里专司泡茶和掺水之人,其它地方称为茶博士。天府的堂倌技艺高超,茶客坐定喊声“泡茶”,堂倌即会应声而至,一手提茶壶,一手夹一摞茶具。来到桌前一挥手,茶船子满桌开花,恰到好处地在客人面前各停一个,继而将装有茶叶的茶碗置茶船上,左手扣住茶盖,紧贴茶碗,右手将壶中开水冲出,待水将满,忽地收住,桌上滴水不洒,接着茶盖翻过将碗盖住,全部动作干净利落,令人叫绝。不过,技艺高超的堂倌已不多见了,经常在成都青石桥的手工铜壶销售点,能发现他们在此成批地购买铜制茶壶,然后到外省去当茶博士。

巴蜀网”的茶具为三件头:茶盖、茶碗、茶船。茶盖、茶碗为瓷器,茶船用金属制成。茶碗上大下小,体积适中,掺水时,茶叶能充分翻卷,搅匀;盖而不严的茶盖即可保温,又能透气,且可用以搅动碗内茶水,调匀茶味,隔着茶盖饮水,可免茶叶入口;茶船稳托碗底,便于端放,又能避烫。以此种茶具盛茶俗称盖碗茶。

茶馆习俗1999-09-04 习俗

“天府”茶馆习俗甚多,常去茶馆,就会有众多的体验:

1.茶叶叫做“叶子”。茶碗中茶叶多称作“饱”,反之则为“啬”。饮茶叫作“吃茶”。把开水第一次冲进茶碗叫“发叶子”,再向茶碗内冲水则叫“掺茶”。“一道”(“一开”)、“二道”(“二开”)是吃茶之常用语,“开”即指掺水时揭开茶盖。“才喝一道(一开)”是指时间较短,才掺水一次。品茶之人最忌别人来喝其二道茶,因其色、香、味正佳,故有“头道水,二道茶”之说。

第12篇

作为媒介事件的王室婚礼

张磊

有一位英国朋友不善社交,几乎从来不出席婚礼。但是今年,有一场婚礼他必须得参加;不仅是他,几乎每一个英国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原因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所说:“每个人都获邀参加。”这场婚礼,就是2011年4月28日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小姐的王室婚礼。

实际上,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这场婚礼。从美国到印度,从巴西到中国,无数人都对这对新人的互相承诺仪式津津乐道。

不过,婚礼举办地威斯敏斯特教堂可没有那么多座位。许多英国人涌向教堂附近等待这对新人的马车游行和阳台亮相;而更多的人,就像笔者的英国朋友一样,选择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来观看婚礼。据BBC统计,共有来自全球数百家媒体的8500名记者在伦敦报道这一盛事,而估计全世界共有20亿观众收看了婚礼的现场直播。1981年,威廉王子的生身父母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举行的婚礼曾经吸引了7.5亿观众;而三十年之后,这个纪录被打破了。新的英国王室婚礼成为三十年来最引人瞩目的婚礼。

电视转播的媒介事件

电视现场直播,使得这场婚礼成为标准的媒介事件。根据丹尼尔・戴扬和埃利胡・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电视现场直播》一书中的定义,媒介事件指的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在两位学者看来,1981年查尔斯王子的婚礼,与1963年美国肯尼迪总统的葬礼、1977年安瓦尔访问耶路撒冷,以及奥运会一样,都属于电视直播的媒介事件。它们的共同点是,打断了日常生活的流程、表现神圣性的事件、涉及大量公众的集体反应,无论是对于电视还是社会而言,意义均十分重大。它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事件脚本:征服、竞争和加冕。

即以王室婚礼而言,它是一种带有“加冕”意义的仪式,“将大英帝国重新团结在一起”。英国王室历经风雨,虽然基本不再具备行政功能,却成为英国统一和稳定的象征。它置身于政治体制之外,却从未失去政治意义,而这主要是一种符号性的意义。威廉王子是英国王室的第二顺位继承人,随着伊丽莎白女王日渐年迈,第一顺位继承人查尔斯王子(威尔士亲王)也已经年过六旬,风华正茂的威廉王子被认为是英国王室的希望所在,他的婚礼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众多英国媒体在报道时,都免不了提到威廉和凯特是“未来的国王和王后”。这种“加冕”的意味非常明显。

同时,王室也代表了英国的主流价值观。曾几何时,英国王室成员是完美婚姻的代言人;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王室成员离婚已经不再是新闻。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的离婚正式宣告童话的破灭,而现任女王的四个子女中,已经有三个拥有离婚记录了。威廉王子迎娶平民出身的凯特,被认为是传统价值观和现代婚姻观念的产物,也被认为是拯救稳定家庭生活的强心剂。BBC在婚礼前夜播出了威廉与凯特相识相恋全过程的纪录片,似乎在为这场婚礼的家庭意识形态写下注脚。

BBC的另外一个宣传短片也耐人寻味。在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中,母亲和女儿盛装打扮,坐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王室婚礼,这时父亲身着居家便装出现,问道:“怎么,我没有被邀请吗?”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受邀参加!”随后全家人坐在沙发上,其乐融融。崇高与世俗、国家与家庭、公共领域与私人场所、远与近,有趣地折射在这场婚礼的直播与观看之中。

新媒体事件

进入21世纪,电视和其他传统媒体承受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对于媒介事件的电视直播而言,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当2011年4月28日,全世界20亿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婚礼的现场直播之时,恐怕坐在电脑前通过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在线视频来观看婚礼的人同样不在少数。这些参与者不仅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观看这一媒介事件,而且可以同时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更可以发表评论或者与在线好友分享观感。

这不由得让人思索:媒介事件的仪式化效果,是否还像从前那么整齐画一?实际上,戴扬在2008年的文章《超越媒介事件:幻灭、脱轨、冲突》中,已经在反思媒介事件的基本方面。他认为,除了强调整合与共识的媒介事件之外,一个更广阔的概念“表达性事件”(Expressive Events)浮出水面,它还包括那些强调社会分化与冲突的事件的播出,例如恐怖主义事件。

虽然戴扬的新观点强调的是新类型的事件,但即使对于传统的媒介事件,由于新媒体的介入,其效果同样可能呈现出分化与冲突。在威廉王子婚礼事件中,即可追寻到蛛丝马迹。英国的BBC和其他电视媒体,仍然将此事件作为一个“加冕”仪式来讲述,刻意忽略了社会分化,但新媒体不以为然。在脸谱网站(Facebook)上,有人建立了一个“抵制王室婚礼”的群,对王室婚礼包括英国王室进行嘲讽和攻击,也得到了4000多名粉丝的欢迎;而同类型的网上团体并非绝无仅有。

王室婚礼的余音

对王室婚礼攻击最猛烈的,恐怕要数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部分民族主义团体。由于历史原因,与英伦一衣带水的爱尔兰国内不乏对英国政府及英国王室持有恶感者,而北爱尔兰的独立运动也一直未曾断绝,其部分政治团体即针对此大做文章。在婚礼筹备期间,有多起相关的抗议活动,甚至有人因行为过于激烈遭拘捕。王室婚礼期间,安保所防范的一个重要对象,即为来自此类群体及的恐怖主义袭击。而互联网上的反对之声亦是不绝于耳,不少便来自爱尔兰及北爱尔兰的政治团体。

这恰好对应着王室婚礼这一媒介事件最重要的意义:重新凝聚大英帝国。在电视直播画面中,西敏寺教堂周边的欢庆人潮除了用威廉、凯特和王室成员的面具来装饰之外,还挥舞着英国的国旗米字旗,似乎正展示出这一事件的暗中意味。但另一方面,抵制王室婚礼的举动,也恰恰发出了反对统一和要求独立的民族主义之声。可见,即使在传统的媒介事件中,分化与冲突也从未停止,而新媒体更成为多元行动的舞台。

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尚在蜜月之中时,他们的祖母伊丽莎白女王已经踏上了一个重要的行程:2011年5月17日,英国女王访问爱尔兰,这是一个世纪以来英国君主首次访问爱尔兰,也被视为一次破冰之旅。电视媒体紧紧跟随,网络舆论众说纷纭,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媒介事件;而与王室婚礼一样,在其仪式性叙事的背后,同样既隐藏着共识与和解,也掩盖着分化与冲突。

参考文献:

①Dayan, Daniel, & Katz, Elihu (1992): Media events: The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戴扬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③Dayan, Daniel (2008): Beyond media events: Disenchantment, derailment, disruption. See Monroe Price & Daniel Dayan (Eds):Owning the Olympics: Narratives of the New China.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④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英国金史密斯学院访问学者)

大众传媒与王室大婚的传统发明

章戈浩

英国史学大家霍布斯鲍姆在他编辑的名著《被发明的传统》中,曾惊世骇俗地提出:“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志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①而当他开宗明义地论证之时,头一个例子便是以英国君主制的公共礼仪为例来论证。历史学者大卫・卡纳迪恩也曾专门研究过1820年至1977年英国君主制的仪式表演及其背景与意义。2011年4月28日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小姐的王室婚礼,似乎又一次为霍氏的论断写下注脚。而无论历史学家们在故纸堆里的追寻还是当代,在这种盛大仪式的“传统发明”之中,大众传媒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大众传媒的王室“传统发明”史

根据英国学者的考证,许多在常人眼中辉煌典雅的王室典礼古意盎然,其实不过是近百年甚至近十年来的新“发明”,而且在这一“发明”过程中大众传媒居功至伟。现代传媒业,特别是报刊业正是伴随着西方现代性的确立而成长起来。而在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将传统的君主提升成为民族国家的全民领袖,特别是“自1880年以来传媒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报刊成了将君主制提升到天神地位的主要力量。”早期的报纸由于发行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影响局限于一地,因此在对王室的报道上并没有相对一致的态度。而当廉价报纸出现之初,为了在全国范围内争夺读者,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王室成了所谓黄色报纸如《每日邮报》、《镜报》在报道全国性事务时的首选。而在它们的笔下,王室的盛大场面,往往与国家的荣耀联系在一起。“到19世纪末,盛大的王室礼仪被一种饱含感情、充满赞美的方式描绘了出来,完成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且惟妙惟肖,这吸引了比过去更广泛的公众。”③当然,日益更新的摄影与印刷技术,使得口头或是文字的想象,变成了切实的影像,更强化了这一效果。

20世纪20年代,BBC的出现,使得媒体界人士迅速意识到广播这一当时的新媒体对于王室仪式的报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从1923年约克公爵的婚礼开始,听得见的庆典就变成BBC节目的一个永恒的特色,每一个盛大的国家庆典都会在收音机中现场直播,再配以特殊的扬声器,所以听众能听到钟声、马的声音、马车声和欢呼声。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将国家庆典展示为民族的、家庭的活动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可参与其中。”有趣的是,在今年王室大婚之前热映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恰好描绘了结巴的乔治六世面对大众传媒时的尴尬。

大众传播媒体对王室的塑造也并未一帆风顺,有时反倒是阻力重重。如时任约克公爵的乔治六世结婚时,电视尚未诞生,由于当时主教的大力反对,而未能广播直播。当时主教提出的理由是,如果对如此庄严的仪式进行直播,倘若听众们坐在酒吧里喝着小酒听着广播高谈阔论,甚至酩酊大醉,成何体统?

这种来自保守力量的担心,很快被来自受众以及王室自身的要求排挤得无影无踪。“媒体的新奇性与仪式的不合时代的特点相结合,使得王室礼仪在一个变化的年代中令人鼓舞、广受欢迎。”伊丽莎白二世于1947年11月20日的婚礼,通过无线电向全球2亿听众广播。1960年5月6日女王小妹妹的婚礼,则成了第一次电视直播的王室婚礼,英国国内约有2千万观众收看,全球观众多达5亿人之众。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的婚礼则吸引了7亿5千万全球观众。而此次威廉王子与凯特的婚礼观众多达20亿人。英国每一次王室的重大庆典,也伴随着一次次重大媒体技术的运用,被写进了传播学史。

电视直播的编码

“由于电视的影响,人们可以立即看到王室庆典,如同身临其境一般”,④庆典成为国民共同参与的活动。因此,在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对王室大婚之类的仪式上的表征上,往往强调仪式本身的历史延续性以及仪式本身的古老。然而,这种历史延续性或者古典只是媒体的刻意解码。首先,大众媒体对于王室仪式本身具有高度选择性,虽然王室婚礼在媒体报道中被放在一个从乔治五世以来的种种加冕、葬仪、婚礼的历史序列之中,然而有些仪式被大众传媒高度渲染,而有些则被有意屏蔽。比如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礼、威廉王子与凯特的婚礼受到媒体的大力追捧。当然因其迎合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原型,但也不应否认这两次婚礼都适逢英国经济疲软之际,有意无意中被当成刺激经济的强心剂。而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再婚,不仅没有成为国家庆典,反而成了大众媒体攻击的目标。

在仪式的播放过程中,令广大观众印象深刻的是,王子与新娘乘坐精美的马车驶过街头。被媒体特写追踪的马车、佩剑等等充满古典意味的象征,无疑强化了仪式本身的古典特性。可惜的是早在几十年前的乔治六世的加冕礼上,大多数贵族是乘轿车前来出席,只有三驾马车。伊丽莎白加冕礼时,王室没有足够的马车,向电影公司借了七辆。而这一次的大婚也仅仅只有五辆马车。

大众媒体的这种编码不仅仅在于时间性的营造,也在于空间性的营造。在对威廉王子大婚的报道中,不时将这场大婚与他的母亲当年的婚礼对比,一样的马车巡街、一样的阳台拥吻。然而,这种空间复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戴安娜结婚的地点在圣保罗教堂而非威斯敏斯特教堂。即便是威斯敏斯特教堂,也仅仅是从1923年起被选中成为王室婚礼举行地之一。而即使是摄像机引领着观众瞻仰教堂的石柱、穹顶之时,也不难发现宾客们走过“生机勃勃的林荫道”,进入席位。而这一林荫道在“花艺设计师”指导下,婚礼前几天才将六株英国菲尔德枫树移栽进这座历史悠久的教堂。更不用说,教堂早在此前的多年前威尔士亲王受封的电视直播时,为了转播的方便曾加以改建。此外,在王室大婚的进行过程之中,有若干环节并非对公众开放,如威廉夫妇进入密室签署结婚文件,而且他们抵达白金汉宫后到出现在阳台拥吻之间,也有约一个小时的家庭内部时间。在电视直播之中这一时段被填补上英国乃至世界各地人们对婚礼的庆祝,从而弥合了仪式上的断裂,又力图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更耐人寻味的是,电视直播的镜头毫不吝啬地投上欢庆的人群、满目的米字旗的同时,有意地将一天内数十起抗议王室的行为与警察拘捕行动摒除在外。

在王室大婚直播之中,镜头不时地扫到幽默的英国少女打出“哈里王子,娶我吧”的横幅,或许媒体已经为下一场王室仪式的“传统发明”做着准备。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