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管理类知识

经济管理类知识

时间:2023-05-31 09:2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管理类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管理类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一、研究意义及步骤

由于生源减少,民办院校的处境艰难,一方面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进入对峙阶段,另一方面民办院校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因为公办院校有历史沉淀,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与品牌效应都比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具有较大优势。在此环境下民办院校应走出自己的特色,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的核心就是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进而提高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在此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题组对山东省三地九所实力比较雄厚的民办高校和开展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接受调研者包括烟台南山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工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原山东产业文化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校区)、南山集团下属企业等。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72份,具体情况见表1。

二、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promax),选择荷重大于0.5且其特征值大于1(Eigen values over 1)的因子作为主要解释因子,实现变量的归类。同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重新对三个专业社会实践生评价指标进行二级分类,构建出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的分层递阶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对影响因素的各部分问项进行的KMO适当性检验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802、KMO值(学生素质)为0.868,财会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908、KMO值(学生素质)为0.827,旅游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738、KMO值(学生素质)为0.791。Bartlett’s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值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均适合于因子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

注:根据通常的惯例,α≥0.5为可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子和3个因子,教学因素共解释76.232%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68.089%的变异, 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0.565,最大值为0.968,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也分别达到0.967、0.86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7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因子;F2由10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比例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比例因子;F3由11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教师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的比例情况、以及教师实践结果,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比例与实践成果因子;F4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实践结果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F5由1个项目组成,涉及到教师实践时间长短情况,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程度因子;F6由1个项目组成,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命名为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子;F7由1个项目组成,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此命名为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子。 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毕业论文与学生实践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5.9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酒店业务能力等,是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F2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实践创新成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3由5个项目构成, 基本反映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专业兴趣高低、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工资待遇水平、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度,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应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474),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非智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22.148),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接上表

2. 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2.4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3.07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为0.61,最大值为0.934,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51、0.919,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3个项目组成,与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非专业实践有直接关系,因此命名为教师课余实践和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2由8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各种实践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水平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专业性实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因子;F4由4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师实践时间长短和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与导师见面次数,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程度因子;F5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包括学生实践总结报告质量影响度、学生实践中爱岗敬业度、教师产研结合成果、教师挂职总结报告质量,基本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成果因子;F6由6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的课余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非专业实践因子;F7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教师对学生实践评价影响、学生实践单位评价重要性、教师的实践单位评价影响度等,主要反映了实践评价方面的内容,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评价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教师课余实践与学生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0.69),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师生实践评价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理论、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工资待遇水平,是所学知识的提升与创新,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2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认可、学生专业兴趣,主要反映的是学生非智力方面,即精神方面的因素,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F3由2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30.929),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知识应用因子方差贡献率最小(13.757),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3. 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财会专业社会实践的45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1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6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1.0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0.62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 α最小值为0.77,最大值为0.965,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71、0.87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财会专业社会实践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4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师生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F2由1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科技、文化“下乡”学生实践数比率、支农支边学生实践数比率、支边支农实践教师比率等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课余实践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实习相关度、学生对答辩前准备程度、学生对论文答辩后整理情况等相关内容,因此命名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4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德-体-技因子;F5由3个项目组成,反映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教师产研结合成果影响度、学生实践主动性程度的实践时间和成果,因此命名为实践程度因子;F6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实践评价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2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6学生实践成果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5.457),对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财会专业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包括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兴趣爱好、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程度等,是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命名为学生非能力因素因子; F2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学生会计业务能力高低等,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子;F3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毕业后工资待遇情况,是知识转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高低情况,是知识的提升,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

(2)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财会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三、三个专业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3.1 三个专业社会实践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在三个专业中的社会实践因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说明毕业论文对社会实践因素的影响最大。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重要指标。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就所学专业领域某一现象或理论简介或某一理论成果而所的文章。学校应该严抓学生论文,从选题、开题、中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都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论文不重要,不能因为论文答辩不过耽误学生毕业”这种宽进宽出的错误思想,应该树立论文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论文不合格大学学习就不合格的思想。严格把控论文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提高全体教师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3)制定规范的论文开题、答辩制度三专业因子分析中,相同因素还包括实践成果与实践程度因子以及专业实践与课余实践因子。

财会专业有与学生道德相关的因子,这与专业特点有关。会计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2 三个专业学生素质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学生素质因素三因子命名相同包括: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学生知识创新因子、学生非智力因素。三因子涵盖学生素质的70%多的信息。

三因子在三专业中顺序不同,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23.474%,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13.757%,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30.929%,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38%,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5.36%,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48%,在三专业中最小。

以上差别是由各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财会专业学科特点略微偏理科,财会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定量、精确、细致、微观,同时有比较枯燥和单调,所以对学生的兴趣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在三专业中最大;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宽泛,需要多方面的掌握知识,知识专业性不强,因此学生思维活跃,思维发散,因此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最大;旅游管理专业侧重于人的因素,突出实践的专业特色,因此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生酒店业务能力影响因素最大。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种实力派办学机构,在教学界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探索适用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科研指标体系,推动其教育科研工作的进步,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镇,李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成长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66-171.

[2]梁镇.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5);

[3]梁镇,陈立文,丁雷等.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杨颖.浅析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年9月.

[5]贾斌.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引发的思考[J].职业教育, 2010( 1) : 275.

第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育;实践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社会实践服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专业知识培育,还要注重社会实践处理能力的培育,要使经济管理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支点之上,在协同、紧密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得以完美地融合和设计,从而培育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教学实践思路

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要遵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要求,以“平台+模块”为设计思路,以培育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主要能力为导向,进行如下思考:

1、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设计专门的经济管理综合实验课程,增强学生对基础专业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

2、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统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的思考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到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和整理能力,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开设专业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1、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相融合为依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用能力。经济管理类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分层、合理的设计,依照学生的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要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和合理配置,诸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习等,都要形成一个相互链接、密切相关的体系,在这个思路之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总体设计:1)经济管理类基础专业知识的储备阶段。在实践课程教学的初期阶段,是学生积累经济管理基础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的某一特定创业导向的知识较为分散,如:可以开设商务洽谈、管理与沟通、经贸应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重点提升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协同能力的培育。2)模拟企业实践的综合培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仅要有专业课程,还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实战内容,诸如:金融企业会计、模拟证券交易等,在这个实践中心环节中,可以将学生积累的知识融入到初步实践教学中,用于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观点。3)毕业实践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实验中心课程已经初步实现,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毕业实践设计的实习过程,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2、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具体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设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层次化、特色化、立体化的实践课程教学特征,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策略,进行实践教学。在管理沟通实验、市场营销实验、企业资源计划实验教学课程之中,就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同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在专门的实景实战怀课程中,进行仿真实训教学,使学生熟悉经济管理类相关业务内容,诸如:企业管理实践中心可以仿真企业某部门的日常内部运作教学;金融交易实践教学可以仿真模拟银行的业务教学;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可以仿真模拟海关业务教学等。2)课外实践教学设计可以建构导师制和课题立项制度,结合专业的特色需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之中,可以具体设计“实验室实践环节”、“创新实验计划”、“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的设计、立项、调研等,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或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并在学生实训、实习的阶段,了解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工作流程和内容,从而符合社会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目标定位,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具体规划,注重培养和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教学形式,实现经济管理类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作者:纪昀 宋博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参考文献:

[1]黄启国.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现代商业.2010(09)

第3篇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第4篇

近年来,由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提高办学竞争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机会,几乎都开办有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导致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其就业压力也日趋突出。如何提高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是缓解当前就业矛盾的可能途径,且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商业创造性,更适合建立培养创业就业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因此,研究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1.地方高师院校具有齐全的基础学科和严谨求实的学风环境。地方高师院校齐全的基础学科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起着基础性作用。大多地方高师院校的外语、数理、文、史、地,以及音、体、美等学科都较地方非高师院校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地方高师院校长期形成的严谨求实的学风环境,有利于学生行为模式和思维风格的形成。

2.地方高师院校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地方高师院校长期教育教学积淀而成的深厚人文底蕴和高尚师德师风环境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利于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和培育高尚的情操,形成优良的人品。而这正是创业者,也是现代经济管理人才必须的人文素质。

3.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进行创业教育的专业优势。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与市场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经济、管理、会计、财务、税法等知识,大多是创业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财务管理》可以让学生掌握资金的筹集方式和使用以及投资理财知识,《市场营销》可以让学生掌握市场分析、定位和企划知识,拥有分析市场销路和进行商品销售的能力。

二、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淡薄。大多地方高师范校的招生数据显示,由于学生本人或家长受传统的“铁饭碗”、“保险箱”、“旱涝保收”等陈旧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追求稳定的工作,绝大多数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师范类专业,经济管理类等非师范专业录取的学生多是从师范专业考生中调配的,这些学生天生就带有师范遗传基因,在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过程中大多仍然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因此,学生及家长的追求安逸的、稳定的择业观,与创业教育所要求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大相径庭,这是制约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

2.胜任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导致师资力量匮乏。其专业教师一部分是由其他专业教师中途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招聘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而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是上述的从事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教师,二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前者中,大部分教师缺少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专业进修机会少,或者专业面狭窄、知识陈旧,尤其是中途转行的教师本身专业知识功底不深,因而,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激情,无法根据学生的需求系统性地传授创业教育知识。后者中,大部分辅导员教师不仅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更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以及创业教育的经验,难以对大学生的创业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既具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地方高师院校是稀缺的。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应融合于整体教学体系,不应脱离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孤立地进行,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做到。一些学校甚至只简单地增设类似《创业管理学》等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创业知识累积的需求,也根本谈不上形成体系,更不用说完善。很多学校主要通过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与学科专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的联系。

4.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节。虽然地方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但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时间较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足等原因,与一般性院校相同专业和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创业中心和孵化器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严重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束缚学生的创造性,且已建立的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真正能够发挥创业教学作用的很少。

5.创业文化氛围不浓。许多地方高师院校目前尚未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创业教育有效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地方高师院校在录取时,师范类专业考生的平均分数远高于非师范类专业,师范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非师范生,导致学生会以及协会等优秀学生团体中师范类学生比重偏多,最终导致在组织策划学生活动中倾向于浓厚的师范性,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创业文化不能成为一种稳定主导的校园文化元素,崇尚创业、合作创业、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

三、加强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地方高师院校齐全的基础学科、严谨求实的学风、浓郁的师德师风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生行为模式和思维风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他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生拥有广泛的经济管理学知识,对新事物接受快,对市场反应快,并且对新事物参与感强烈,这些特点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优势,能够使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者快速进入角色,体会创业。地方高师院校要充分发挥院校本身学科和人文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积极倡导创业教育的观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提高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创业教育视为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在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中应充分体现“以深化教育改革和弘扬创业精神为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内涵发展,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的本领和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和实干精神,形成稳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特征。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创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应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聘请财经类院校名师讲学和兼职,派遣专业教师访学、深造,努力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多渠道积极聘请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或研究工作,或担任学生实践实训导师,直接参与学生创业指导,启发学生如何将创业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挖掘学生的创新或创造性;对于近年招聘的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创业教育经验的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可通过进实验室、实训基地或选派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训等方式,打造双师型师资,增强师资实践能力。

4.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如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公司理财、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课程,对创业构思、融资、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个性品质等,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于专业教学,并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并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将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果纳入课程体系,给予必要的学分,力求创业课程体系综合化、国际化、实践化,形成学科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创业理论、技能和方法。

5.加强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创业教育是一项具有高度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不可或缺。未来可以采取的以下措施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创业实验环节的教学。地方高师院校要加大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实验人员的配备,通过建设如ERP 沙盘模拟、企业内部管理模拟、营销策划模拟、证券模拟、电子商务等实验室,可以让大学生在校园内通过实盘模拟了解创业流程、熟习创业运作模式。另外,强化创业实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地方高师院校要争取政府、风险投资商和学校提供的资金,建立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如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和大学生科技园等形式,选拔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创业小组负责人,并指派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创业意识,适时解决学生在创业学习中的各种难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和其他帮助等。同时,地方高师院校还应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经常组织学生深(下转236页)(上接204页)入现场考察小企业创业经历和调研大公司经营状况,加强专业与市场的结合度,让学生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才干,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经济管理类人才 培养模式

一、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经济管理类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和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全国600多所高校中就有500多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另外,还发现经济管理类学生占校总人数的15%以上。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高校各专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其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专业指向性弱;其二,与人才培养相关联的课程设置,不能完全切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三,高校培养的模式重理论化,理论与实际没能有效结合。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薄弱,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满足企业需求。

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出现如此多的问题,理由是多方面的。首先,受经济管理类自身特点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需要而定。其次,大多高校强调节约教学成本,致使教学设备单一。加之急于求成、追求短期的办学经济效益,致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许多的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相对灵活的专业,是一个与社会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的专业,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时,培养模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另外,虽然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学生,在进校时基础成绩比普通本科生的成绩略差,但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并不亚于本科生,有的甚至更强。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时要更加强调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在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中,比较常见的,也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有以下两种: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同样是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重要举措。这里的创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创新,其一是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里是强调在对经济管理类人才进行培养时,学校和企业都要重视培养模式的创新,尽量多样化和灵活化。其二是对人才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人才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使管理类人才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创新这既有利于经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避免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缺陷。

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经济管理类人才关乎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因此其培养模式的构建也离不开这两方面。高校与社会企业共同合作,最重要的意义是将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经济管理技能有效结合。这主要是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当前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来制定的模式。

三、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重视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最直接的就以下两点:其一,有利于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的发展。高校中不断地探索和更新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充实和丰富经济管理类教学方式,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从而发展了该专业。同样,这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途径。其二,有利于培养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的输送方向是社会中的企业,重视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也就是说培养模式没有定式,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模式都是可以利用的。

1.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高校具体要注意的事项有

1.1重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最基础的。高校应该看到这样一点:高校的生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市场,而高校学生的就业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而企业看重的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同时也是通过这两项来衡量和鉴别人才。因此,高校应该重视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2加强专业与企业的结合。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通过获取的市场信息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这样做就是让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加强校企结合,让老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企业的需求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设计。

1.3教师应重视自身素养的培养,加强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意识。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批优秀的老师加以引导的。只有重视老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比如,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的学习多数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社会实践性相对较强,因此,教师在讲解某些问题时尽量让学生更多地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或者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考察等等。在实践中贯彻理论,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2.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企业应做的一些努力

2.1主动与学校合作,积极了解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各方面信息。高校的经济管理类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具体需求。因此,企业方面应该主动积极的为学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人才需求信息,配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必要时组织学生在企业内部参加实践活动。

2.2遵循政府政策,按要求进行校企的有效合作。政府的各项法律法规,一直都支持和鼓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3转换观念,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不是只追求利益的获取。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取经济效益,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该侧重于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社会应该给予的支持

3.1改换观念,重视经济管理类专业和重视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政府可以推广一些优惠的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一些政策的优惠,在利益的趋势下激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人才的培养中来,这样能够起到鼓励的效果。社会其他对经济管理类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认同。

3.2支持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实践活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高校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社会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配合,大家一起在无形之中为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构建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其间最重要的两个主体就是学校和企业,因此,在探索相应的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时,要将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宏波 袁永平.浅谈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J].经济师,2009(07).

[2]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01).

[3]张荆艳 蒲唱伟 潘丽辉 吴莹.浅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世纪桥,2009(09).

第6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目前阶段,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都要进行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与专业应用能力,但是,专业英语是否满足经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专业的商务交际能力,值得我们予以探讨。因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刻不容缓。

1.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商务交际能力的内涵分析

因为专业和学校的不同,又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基于培养充分适应经济全球化,胜任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我们可以确定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商务交际技能。

1.1 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商务人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不仅在传递信息或表述事实,同时也在表达感受和陈述意见。在经济活动中,商务沟通可以是公开演讲,可以是贸易谈判,可以是主持会议,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尽早培养商务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1.2 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商务写作能力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商务写作有以下两大基本功能: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商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商务活动中代表本机构有效的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用来履行这两种功能的各类商务英语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分析报告、商务信函、商业简报等。这些商务文件的写作必须纳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在学习中予以掌握。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名跨国公司文化差异研究专家戴维A利克斯认为,凡是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

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结果。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开拓、贸易往来、市场调研、宣传策划等工作,有较为频繁的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因此,在市场、劳动力和资金都全球化的今天,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现有大学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的差距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各种专业英语课程,显然不能完成上述培养目标。它们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士商务交际能力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客观差距。大学英语注重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的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同事部分高校还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具体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展开的,在教学任务上偏重的是对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这对上文提出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直接起到发展培养的作用。

3.通过商务英语课程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英语的自身局限性,那么商务英语如何能够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3.1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商务英语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技能和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英语为主要的工作语言,与同事、合作伙伴和境外客户进行流畅有效的商务沟通。但是这些学生大多不具备任何的商务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商务实践活动就面临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商务英语课程可以以商务交际活动为主线,设置虚拟的商务活动场景,模拟相关的商务活动,通过求职面试、部门分工、商务谈判、内部协商、市场调查和处理投诉等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各类常用的商务英语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分析报告、商务信函、商业简报等。如备忘录可以用来向公司员工通知公司内部政策的变化,也可以寄给客户作为进一步协商的依据。分析报告可以反映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商务简报可以通报某个项目的进展,也可以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类型的商务英语文件,讨论各种文件的特点和功能,并且提供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商务文件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各类商务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3.3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更需要强调文化差异,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胜任今后的商务工作。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将语言传授和国际商务活动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商业社会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可以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利用各种真实语料来模拟商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进行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商务沟通能力,商务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成为真正实用性的人才。这已经成为各界同仁的共识。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曾纪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及要求[J].高教论坛,2005(2)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USEM就业能力模型;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农业院校内部的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质量的评价直接反映在大学生就业情况中。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大学一毕业就能直接去单位报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毕业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开始面临着市场化的考验。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以社会评价尺度为主,即应该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而言就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当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与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出现不一致,社会就会不认可学校培养的学生,出现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高等农业院校内部一般将重点放在农学方面,即重视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针对这些情况,加快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因此,在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USEM就业能力模型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概念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存在诸多不同的理解。例如,国际劳工组织(ILO)则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是能使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学者 overtoon(l998)则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哈韦(LeeHarvey,2004)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2008)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等等。

在国内,郑晓明(2002)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通过对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西方的研究者还是国内的研究者都还没有得到一个关于就业能力统一的看法。但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实践来说,一个无法达成共识的理念显然是无法指导实践的。因此,从指导实践的角度考虑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统一的关于就业能力的界定。本文认为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向的是某个具体的职业任务,它特指个体胜任某种特定职业的程度。而就业能力是指在不同工作场所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就是指一般能力或基础能力。这样一个界定有利于不同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改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USEM就业能力模型简介

就业能力在国外被称为可雇佣性 (Employability)。并被作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合格毕业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指标。英 国学 者 PeterT Knight& MantzYorke提出了可雇佣性构成的USEM理论,并建立了由USEM构成的可雇佣性 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可雇佣性 由学科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以及元 认 知能 力组 成。如 图 1所示,USEM的四个组成部分相互影响,最终组合成就业能力。

学科理解力是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理解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通用技能则是适合各类职业的综合能力。学科理解力和技能对于就业能力的影响显而易见,除此之外,就业能力还包括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班杜拉在 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 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斯塔科维奇和鲁森斯 1998年针对组织行为这一领域给出的更广泛、实用性更强的定义:“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 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元认知”概念是弗莱维尔提出来的。

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或认识过程,选择有效认知或认识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对学生来说,元认知实际上就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自己、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的认识,来准确地体察和自觉地控制 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主动地有效地发展 自己。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控制,以求得 自我发展的能力。简单地说,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就是 自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它们在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因此 ,本科教学中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加强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能力

(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流向主要分为出国、考研 、考公务员、工作和创业 ,其中真正就业的应该为考上公务员、工作和创业。以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为例,就业情况基本如下。

1、就业率

怎样才算找到了工作?传统意义上,只有签署教育部统一印制的 “三方协议”才算就业。这是狭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但是,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以及就业形式的多元化,有些大学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用人单位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只能签订临时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事实上,他们已经实现了就业,我们也将其纳入统计范畴,作为广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中,广义就业率的学生数约占其总人数的占90%。

2、专业对口程度

在上述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中,专业对口的三年平均为72%,不对口的占23%,空缺的人数占5%。

3、就业地区分布

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已就业的学生中在湖南就业的52%,广东为8%,上海为 5%,浙江为 4%,四川为2%,其他地区为19%。可见,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是在湖南本地就业。

4、就业行业分布

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中,比重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占14%;贸易餐饮业和房地产,分别占12%和10%;交通运输和仓储邮电通信业,占 11%;教育文化和传媒业,占 8%;党政机关和社团,占9%;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也有一定的比重 ,其他行业则比较分散。

5、单位性质分布

三大集中分布的单位性质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占30%、20%和 18%,接着是外资企业、占10%,政府机关9%,自己创业仅占 0.2个百分点。

(二)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1、样本采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和许多当地聘用了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企业的高管的约谈;二是针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发放的《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试行问卷,并向本校部分已毕业和在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发放100份进行预测,收回有效问卷95份,经分析修订,形成正式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ASP+SQL的程序导入到SQLSERVER数据库,然后运用 SQL语句对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

2、数据分析

(1)“学科理解力”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高管和65%的学生认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掌握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较窄。

(2)“技能”方面的现状。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企业高管和学生认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弱,缺乏基本专业技能,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一般需要经过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培训才能开展工作。

(3)“元认知能力”方面的现状。经过调查发现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缺少元认知能力。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较窄,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被动地受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在课堂之外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够。

(4)“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和,而且技能的缺乏、学习能力薄弱使得学生的自信心下降,即自我效能感差。

上述情况是根据 USEM模型理论反映出的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弱的问题。

三、以培养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模式

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提高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拓宽专业知识 、增强专业技能、加强学习能力和提高自信心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可以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四年的本科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教学阶段 、专业教学阶段和职业教学阶段。如图2所示。

1、第一教学阶段即基础教学阶段,它包括三个模块:基础教学模块、综合能力模块和就业指导模块。基础教学模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模块着重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模块由学工部承担,主要内容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图2 基于USEM模型的教学改革三阶段

2、专业教学阶段包括专业教学模块、部门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模块和就业指导模块。专业教学模块包括必须的专业课程学习。部门经济管理能力培养模块是在第一阶段综合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部门经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可以满足工作单位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模块与第一阶段中的有所不同,应由专业教师承担这一工作,把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具体化。

3、职业教学阶段包括职业教学模块、部门经济管理能力培养模块和就业指导模块。职业教学模块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或

意向就业单位共同承担。根据就业意向,指导学生学习与工作性质相关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今后工作 的需要。职业教学模块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选择。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模块业由学工部、指导教师和就业(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探讨步入社会后将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尽量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不适应期。

[参考文献]

[1]白剑宇,吴春.基于USEM 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2] LeeHarvey.OnEmployabilitytheHigherEducationA—cademy.2004.

[3]赵付明,张墙玉.高校教学改革要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

[4]冯菊香,冯东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面向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6(4).

第8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会计教学教学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都采用了和会计专业一样的做法。即使有所不同,也只是简单地压缩了教学内容,而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本文分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教学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区别

1.教学目标不同。从教学目标上看,会计本科主要是培养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专用工具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会记账、算账、报账以及用账。而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他们掌握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具体填报方法,而是要培养他们的会计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理解各类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并据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做出相应决策的能力,即要培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了解会计所产生的信息的经济含义,而且要具备运用会计信息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会计教学的目标最终是为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安排不同。会计本科知识体系涵盖的课程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以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体系,包括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等;②以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决策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③以企业理财为主体,以风险与收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普通会计本科一般要开设上述十余门课程,甚至更多,教学课时安排也较多,并且这些课程在会计本科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占主体地位。而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等课程,教学课时安排较少,这些课程在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处于辅助地位。相比之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所开课程较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学到的会计知识缺乏系统性,难以从整体角度去理解会计的精髓,而较少的课时安排增加了课程理解的难度,更谈不上将会计原理应用于管理实践中了。因此,如果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教学沿用会计本科的教学方法,则事倍功半,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教学的改进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是在经济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下设会计系或会计教研室,会计专业教师除了完成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外,一般都要承担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教学任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会计专业教师在长期的会计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会计课程的讲授可谓轻车熟路。然而,如果将这些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全盘照搬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教学中,不加区分地应用于所有学生,则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上文所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教学有着不同于会计专业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调整教材结构,强化开篇作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的会计课程一般为基础会计学。目前大多数基础会计学教材都是针对会计专业编制的,开篇介绍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假设、复式记账原理等,然后按会计处理业务的顺序沿着经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思路来逐章介绍。这种安排顺序是符合实际生活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的,但应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①不易使学生认清自己报表使用者的身份,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②没有从一开始使学生树立全局观念,学生容易陷入孤立地看待各项业务处理流程的误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适当地调整教材的结构,使之更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学习。具体来说,应把基础会计学的内容大致分为四大部分:首先,开篇通过生动的案例来介绍会计的最终产物———财务报表;其次,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如会计假设、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原理等;再次,简单介绍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最后,说明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与会计专业所使用的教材相比,上述教材结构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一,将财务报表放在开篇介绍。当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不是此处要阐述的内容,这部分主要是运用典型案例来使学生对财务报表有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其二,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如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只作简单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而是使用者,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压缩、简化是合理的。

2.整合课程内容,体现“管理”特色。可以将基础会计学与财务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整合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所适用的“会计学”课程,其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①会计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如会计假设、复式记账原理等;②按业务循环组织的会计业务核算;③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主要讲授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内容及作用,重点讲授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及分析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阅读、运用财务报表数据,掌握从财务报表中读取其隐含的信息以用于决策的方法。对于第二部分内容即会计业务核算,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是按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方法,每个要素的阐述非常详尽,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安排专业性过强且不利于从全局把握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因此,我们可借鉴审计中交易循环的划分思路,以资金流程为主线,按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和先后顺序来组织会计核算,即将企业的经济业务划分为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的形成和分配过程以及筹资和投资过程。同时在这部分增加相应的内部控制内容。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审计中应讲授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企业为了防止错弊的发生而设立的关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制度、授权审批制度及其他控制制度,这些内容的学习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不开设审计课程,所以在会计学中增加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更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现实需要,也更能体现“管理”特色。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将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更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体现了其独有的“管理”特色。

3.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教学,在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企业资金流运动核算的基础上,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详略可适当调整。因专业施教,可使学生各有所长,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注重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专题讨论法,而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方法。对于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尤其是管理会计学,可以分专题开展分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还可以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陶水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研究,财会月刊(综合),2005;6

第9篇

关键词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44-02

Analysis of Mod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HUANG Wenwu, FU Qiang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lass in our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its significance. It also gives an analysis on its principl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discusses its associated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economic manag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virtual simu-

lation environment

1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经济管理活动方式,更加突出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如何有效地开展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广大财经院校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意义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经过一段较长的磨合期才能适应。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来源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与实践联系紧密。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管理职业岗位的发展要求。而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业务,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意义,从微观层面上讲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从宏观层面上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

当前我国广大财经院校普遍开展了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和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教学模式是关乎教学如何组织和开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的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技能训练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和应用技能,一般是通用软件、专业软件的实验教学。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大量应用了各种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来辅助处理业务活动。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能,将会被社会竞争所淘汰。

这种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教师介绍、讲解软件的功能和用途、软件界面的布局、学习目的等,让学生对所学软件有个大概的了解;其次,教师对软件进行操作演示,介绍软件的功能模块,验证相关理论知识等,加深学生对软件的熟悉和理解;其三,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软件操作实训,验证软件各项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软件;最后,教师设计一个综合实验习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组织方式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分小组,团队协作完成。

仿真模拟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建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经济管理虚拟仿真环境,模拟经济管理活动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在这个仿真环境中实验和实训,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实社会的经济管理业务流程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动手实践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实习时间,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这种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软件平台、整体实验流程等,使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和了解整个实验流程,教师设置或准备好实验平台的基础数据;其次,教师将整体实验流程分阶段划分成若干个实验项目,根据实验进度,逐个讲解实验原理,提出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进行模拟实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其三,教师解答学生模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也可以相互协作探讨完成实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并对学生的模拟实验进行点评。

情境体验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逼真的经济管理环境或置身于真实的经济管理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知体验、实践锻炼和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强调实验环境的逼真或真实性,学生通过与真实个体的交流互动,或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为,考验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教师介绍说明实验内容、实验规则和实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其次,教师只设定某一任务目标和时限,实验过程由学生自行组织、实施和完成,在逼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制订方案、评估方案、决策与实施等环节,应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考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其三,教师作为实验过程的“裁判”,监督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维护整个实验进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作具体指导,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作实验总结汇报,分享经验感受,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点评。

科研创新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是高层次的实验实践学习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学生自主选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课题进行实验、实践科学研究,形成科研成果;二是教师把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拿出来,吸收学生加入参与研究,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是学生可以自主申请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学校择优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其特点是实验项目侧重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学校事先修订好相关政策制度文件;其次,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学校项目申报通知,由学生自主申请;其三,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实施;最后,项目实施期满,再组织专家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及成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4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改革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开展实验教学 将教师的实验演示教学过程录制成教学视频,到网络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练习。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开放的教学视频和资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协作互动,完成实验作业和练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建设虚拟实验室,完善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 研究建设开放化、网络化的虚拟实验室,应用虚拟实验室来开展实验教学。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实验室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学习和训练体验,满足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节约资金和资源,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虚拟实验室具有传统实验室不具备的功能和优势,是传统实验室的有效补充,它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方式,为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应用虚拟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怎么逼真的仿真模拟,都无法取代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经济管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管理活动和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有针对性、系统地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地实践学习和锻炼,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 结语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和创新点,广大财经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根据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特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财经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泰,何有世,李守伟,等.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建设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89-91.

[2]杨丽萍,毛金波.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784-787.

第10篇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 是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改革方面的要求提高,高等学校基础教学实验室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全面总结与分析过去实验教学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为主线”的实验教学理念。尤其是跨入21世纪之后,社会对经济、管理综合性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教育部对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新要求,要求经济管理专业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促进各学科通过实验环境实现无阻碍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既是实现教育创新体系工程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需要。

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现状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前期相比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受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观念和认识的不足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学科,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认为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购买了计算机,就是开展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理工科实验室的建设较多的是购入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等硬件设施,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更多的是软件的投入。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看得见”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

1.2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影响着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实验队伍“专业人员少、学历层次低、组成结构单一、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不高”的状态。有的院校实验课程是由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师负责教学,实验教师负责指导,因此理论教师在整个课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部分理论教师受重理论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虽然有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差,缺乏对开展实验教学的认识,即使实验教师有着再好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也无法发挥出来,只能约束于理论教师。另外,在高校中尚存在实验教师比一般教师“低一等”的错误观念,无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确定工作量等方面,待遇都有所不同。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偏低。

1.3 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相脱节

目前,不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规划缺乏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并且由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实验室的建设缺乏专业教师的参与。实验教学使用的软件难以购买,自行开发又力量不足,致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建设的内容脱节,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实验机房,大多数供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网查阅资料用,根本无法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而在科研的过程中, 不能科学地将科研课题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 导致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脱节, 未能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未能实现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可持续利用。

1.4 实验室教学软件种类少

每个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来建设实验室。由于经济管理工作以信息处理为主,而信息处理工作现在大都计算机化,因此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当然以计算机为工具,然而计算机由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与系统软件基本一样,关键在于应用软件,学院通过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应用软件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我们发现部分院校所使用的应用软件除计算机专业应用软件之外,缺少经济管理类专业软件;软件资源的多样性、标准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存在不足;实验室种类少、结构单一,仅有计算机机房,没有专业拓展相关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缺乏规模和体系。

2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发展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各个高校均在研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一方面苦练内功,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制定实验室阶段性的建设计划,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有计划、分批次投入经费,完善实验室建设,组织教师开展重点实验课程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发工作,推动实验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呈现集中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集中化发展趋势。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在学校主管模式下,建立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业务归教务处集中管理,此模式有利于资源的跨专业全面有效利用, 由文科实验中心按照教务处的安排,统一配置实验教学资源,从而实现经济、管理、法学、商学等众多专业资源的共享,减少独立专业实验室的投入,节省下来的资源可用于软环境建设。

第二,一体化发展趋势。高校经管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上未来将实现统筹化管理,通过实验课程体系与理论教学大纲的一体化,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在内容上的一致化发展,从而完善实验教学的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效果。

3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3.1 加大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投资力度

实验室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不断改善实验室的建设环境,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一方面用高新技术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技能;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更新实验设备,增强实验室的自身活力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更好地贴近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使学校教学直接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3.2 建设学术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要明确这支队伍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验中心要实行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成员引入竞争机制,严格实行聘任制,人员以富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强的、涵盖教师系列和实验系列的专职技术人员为主、专兼结合。实验分室则实行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参与科研课题的带头人临时担任实验分室管理人员,科研课题结束后,自动移交给下一任科研课题带头人,提高实验分室利用和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实验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扭转高校在职称评定、岗位奖励制度、培训制度等过多考虑教学岗位的局面, 稳定实验教师队伍。

3.3 完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

在实验室日常管理活动中,主要做好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应符合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做到定期盘点、及时上报、按时维护,保证设备有序化管理;实验人员管理应该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积极鼓励,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交流和考察等多种方式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教学管理要紧紧围绕教学计划,编写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按照教学日历完成各实验项目。

3.4 建立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互动机制

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要有机互动。地方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强化实验教学功能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和科研的互动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没有高水平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科的支撑,实验教学水平难有大的提高。因此, 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吸引教师利用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心应注重学科建设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鼓励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形成实验教学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5 创新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模式

实验室是大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实验室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于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尚不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理论研究,深化实验室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此,要在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分类构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控制中心主系统,将各实验平台进行有机联合,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通过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和安全管理,从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两个方面共同提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福州大学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创新模式如图1所示。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应该采用一种实物操作性的直观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实务,这就需要功能齐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作支撑。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规划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和目标;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专业应用软件和设备硬件的投资引进、实验师资力量的培养,营造一个有序的实验室建设环境,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震. 浅析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7-88.

[2] 杨静,凌泽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一些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2):48-49.

[3] 崔贯勋,曾蓉.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浅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9):177-180.

第11篇

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对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急剧増加。教育部的调查表明,2001年以来,有50.7%的社会用人单位招聘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比例超过10%。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最重视的依次是综合素质、实际能力、专业知识。笔者所在课题组对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的不全面调查结果也与上述结论相同。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两个专业,该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有长期形成的我国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有办学单位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更直接的是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较为重视课堂教学和与之相联系的课堂教学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实践教学则重视和研究不够,对如何在培养目标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更是缺乏深入研究和思考。从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一教师来看,有调查表明,全国范围内经济管理类教师中,31.2%教师没有专业实践经历,78.6%的专业教师没有国际交流经历。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变,势必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因此,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将会对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规律,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

2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高校人才培养应积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通过分析人才市场对农业经济管理类的人才需求现状,研究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特提出旨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即实施“531”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2.1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五个阶段

农业经济管理类的实践教学分为5个阶段,即课程实验阶段、专业综合实训阶段、科研实践阶段、情景模拟实验阶段、专业与社会实践阶段。

课程实验阶段是实验教学的一个基础环节,通过课程实验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使学生领会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课程实验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课程实验属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随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专业综合实训阶段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利用的一个实验教学过程,通过专业综合实训对本专业的多门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专业综合实训属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阶段,一般在大二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进行,专业综合实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求职都会有帮助。

科研实训阶段是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直接申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技能,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科研实训是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和创新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和学术活动,要求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同学能够参与并具备一定质量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

情景模拟实验阶段是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和研发式实验的补充和完善,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相关专业模拟完成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农产品贸易等实战场景,锻炼学生的实务能力和商务谈判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专业与社会实践阶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项模拟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増强学生对涉农经营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2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

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为3个层次,即全面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积极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努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的个人资质、掌握专业知识程度及实践技能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验教学活动存在因材施教问题。3个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培养合格人才,是“531”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具备利用本专业知识胜任一般工作素质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具备利用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岗位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部分同学具备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工作和创新工作能力。3个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的人才比例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与实践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有紧密的关系。

2.3实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一个宗旨

实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一个宗旨,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共同提高。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或学生就业岗前培训,而是一个贯穿4年本科教学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核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高分低能现象,为社会输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有继续发展潜质的人才。

提出“531”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使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1个宗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根基,“5个阶段”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手段,“3个层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3实施农业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

3.1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手段

“531”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涵是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构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完善,决定了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才市场对知识结构需求变化较大。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动态体系,只有不断地更新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系统”有助于对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3.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体系科学性和先进性根本保障

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531”实践教学体系能否高质量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保障。实验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跟踪相关行业的前沿发展动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因此,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素质是保证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实验指导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专业发展和实践教学发展的需求,及时更新实验项目増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能力或参加工作后专业实践能力。二是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社会服务、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活动,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

3.3通过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实验课、专业综合实训的设置要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要组织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学时等的设置应有科学的依据,并组织权威的专家对相关专业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进行论证,保证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确实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机会,缩短就业适应周期。

二是研发式实验要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学单位科研活动双赢目的。研发式实验是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补充。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一方面直接把学生实践学习过程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在专业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从高等教育的体系来看,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1280所,占全国本专科院校数量的三分之一,在校生9,588,501人,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数量的五分之二。从职业教育来看,职业教育还有技工学校、中职、培训学校等形式,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其它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来说,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知识与技术复合性的智能型人才,是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对于理工类的专业,这样的定位是明显的,不同于普通的技工,也不同于企业的研发人员。但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普通本科层次和其它职业教育的区分度不大,界限模糊。这是因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类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并且,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和普通本科相似度极高。这就意味着对这样的岗位,其它的职业教育学生或是本科生都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因此,如何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现状-基于就业视角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一个基本的规律是:高职院校专业的设定是与现实工作岗位的需要相匹配的。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的专业目录,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应的大类是财经大类,可分为五个小类:财政金融、财务会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共计41个专业。在实际执行中,专业数量和名称每年都会随着业界的变化有所调整,相对普通本科专业来说,专业细分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专业数量更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是符合职业发展趋势的。

近3年来,我国高职生就业率稳中有升,高职毕业生整体上在毕业3年后实现了收入倍增,增幅达120%。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4%。2010年和2011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分别为88.1%和89.6%。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高职生就业形势良好。但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并不理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经济管理类主要专业屡次上榜就业前景十大红牌专业。

以电子商务为例,业界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相应人才供不应求。但该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20%,较理工类专业的对口率相去甚远。

三、当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本沿用理工类专业按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路。但作为高职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定位在管理岗位,和普通本科毕业生竞争完全处于劣势,这是由管理岗位的性质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不得不去从事一些无须任何专业知识的工作,如收银员、物流工人等,造成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就业形势不佳、收入偏低、工作满意度差。

其次,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也存在问题。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制订的课程与普通本科近似,仅仅只是加大了实训的比重。但对管理岗位来说,更需要的是经验和能力,这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完全解决的。

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建议

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应注重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分。对应本科院校的重叠专业,在高职层面,可以结合院校自身优势专业,进行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位。例如:培养具备汽车制造常识的物流管理人员,培养具备供应链管理常识的电子商务人员等。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看,德国实行的双元制的思路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双元指的是存在两个职教的实施地点,学校和企业,需要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工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企业导师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目前国内进行的产学结合相对双元制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至少需要将在企业工作与学习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固定下来,并且具备相当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零距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定位是符合企业需求的。但实际情况是,德国政府对承担了双元制教学任务的企业给予了国家补贴,并对企业各方面的条件有严格的限定。国内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具备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有资质的企业来承担职业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