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天正建筑

天正建筑

时间:2023-05-31 09:21:23

天正建筑

第1篇

天正建筑软件可以添加单行文字,很多朋友不知道在哪里添加,那么天正建筑软件如何添加单行文字?

打开天正建筑软件。

点击主界面左边菜单栏文字表格。

点击单行文字。

跳出窗口中输入文字即可完成添加。

总结:

1、打开天正建筑软件。

2、点击主界面左边菜单栏文字表格。

3、点击单行文字。

4、跳出窗口中输入文字即可完成添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江北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特色;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41-03

1、前言

宁波是西方基督宗教在中国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明崇祯元年(1628)葡萄牙籍天主教徒费乐德便在宁波地区进行传教活动。鸦片战争后,宁波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道光二十四年(1844)一月正式开埠,指定江北岸为外国人居留地,设立领事馆。自此西方传教士、商人等接踵而至,处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撞击点上,宁波人较早领略了“西方文明”。基督宗教的传人不仅带来了具有浓厚宗教意味和特色的西方教堂,也影响了近代宁波的城市建筑。

教堂是最具西方文化特点的建筑类型,也是西方建筑文化传人中国的重要领域,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国近代许多主要城市中,教堂往往是具有强烈艺术价值和标志性的近代建筑。宁波历史上有天主堂、耶稣堂、基督堂等众多教堂,这些教堂建筑有着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与西方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体现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深层结合,成为宁波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江北天主教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是现存宁波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外未文化特征明显,属较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类型。当然由于受众的不同以及施工工艺、材料、传统建筑技术等因素影响,其间不乏中国建筑元素的融入。

2、江北天主教堂创建的时代背景

天主教是最早传人宁波的西方基督宗教。据《鄞县通志》载,明末天主教开始传人宁波,清顺治五年(1648),意大利传教士卫济泰始建天主堂(址无考),旋被清兵所毁。康熙五十二年(1713),法国传教士郭中传在药行街购地建天主堂。雍正帝即位,毁教堂、戮教徒,天主教遭到重大打击,至乾隆、嘉庆问,宁波教务渐衰。

1840年鸦片战争后,通过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并可以在这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可以在通商口岸建基督宗教教堂。1844年签订的中法《黄埔条约》,除规定可以在通商口岸建教堂外,还有保护教堂的义务。从此,西方各国基督宗教各派传教士蜂拥而至,在我国各地兴建教堂形成了一个高潮。这种侵略式的传教方式及教堂建设依仗西方列强与我国订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造成了19世纪下半叶兴建的中国基督宗教教堂,无论是兴建的速度、数量,还是教堂的规模,都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宁波因其独特的地域位置,向来为西方世界所关注,1702年法国傅圣泽神父在他的一封信中说到:宁波的教务对我们很重要,不仅可以由此进入中国,而且可以由此到日本。因此,宁波也是天主教传教的重点地区。道光二十三年(1843),赣浙两省主教张芳济未宁波巡阅教务,至咸丰元年(1851)法籍教士顾芳济首任宁波主教,教务日盛。咸丰四年(1854)顾芳济重建药行街天主堂(后毁,现为新建)。同治十一年(1872),浙江教区法籍主教苏凤文创建江北岸天主教堂,名“圣母七苦堂”,光绪二年(1876)始为主教常驻堂,增建主教公署、修道院等。光绪十年(1884)法籍教士赵保禄任主教。是时,正值中法战争,清廷降旨保护教堂。其时宁波官府禁止渔民出入镇海口,为生机所迫,渔民欲起事,赵保禄请命官府驰禁,声名鹊起。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由于赵保禄的奔走斡旋,宁波教会组织和教堂得以相安无事。赵保禄任主教历42年,因其办学、救灾等义举历受清廷和民国政府的褒奖,在宁波权势显赫,俗谓:道台一颗印,不如赵主教一封信。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北天主教堂增建钟楼。赵保禄死后灵柩由法国移至江北天主教堂。宁波江北天主教堂是浙江境内等级最高、现存最完整的教堂建筑。

3、江北天主教堂的建筑特色

江北天主教堂为单钟塔式教堂。教堂坐东朝西,即大门朝西,圣坛位于东端,在于教徒举行仪式时面对耶路撒冷的圣墓,是典型的基督教堂朝向。教堂的平面总体呈拉丁十字布局,为天主教最基本的教堂建筑形制(图1)。东西纵长43.94m,分别有钟楼、大厅、横翼(袖厅)、后厅(圣坛);南北横长20.58m,横翼各开一道侧门。大厅南侧突出外墙专辟一问赵主教墓室,平面为方形抹八角。建筑面积795m2。教堂设计源自哥特式建筑风格,西方文化特征明显,然与西方纯正天主教堂建筑相比,其建筑形式已经产生一定的变异,生成一个中西方建筑艺术与技术交融的产物。

3.1 西方建筑元素的移植

3.1.1 典型的立面构图

江北天主教堂西立面是哥特式典型的“三三式”分划,即整个立面横竖二个方向上都由三部分构成(图2)。横向由钟塔和两侧大厅山墙三部分构成,通过纵向墙壁很明确地分划出来。竖向将立面分为底部人口层、中部玫瑰窗层和上部的钟塔与尖顶三部分。底部设三道门,中间为正门,门上方雕饰八根短石柱,柱头用尖券相连。中部正门上方为一大玫瑰窗,两侧门上方各一小玫瑰窗。上部钟塔塔基四角以石柱雕饰,每墙面开二扇用立柱为框的尖券柳叶窗,立柱皆雕成科林斯式;塔基上方四面以一对小尖塔夹罗马瓷面大钟,盖典型的哥特式尖顶。教堂大厅与圣坛建筑外部未以飞扶壁形式出现,而是带尖细塔顶的扶壁墙支撑,尖细小塔林立,匀称地环绕在墙垣上(图3)。

3.1.2 标志性的尖拱券和束柱

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尖拱券为突出代表,因此哥特式建筑又被称为尖拱建筑。16’尖拱券的结构独立性较强,对两边的墙面产生的侧推力较小,因此可以使建筑墙面不再那么沉重。另一方面在于利用尖券自身跨度调节,可以使不同方向上的十字拱券一样高,这样连续设置的尖拱券形式,就可以使教堂的室内空间上部得到一个完整、平滑的拱顶。江北天主教堂内部空间被两排柱子分为中厅和左右侧厅三个部分,侧厅高度接近中厅,形成广厅式的巴西利卡形制。教堂的内部空间原本应该是是一个三角空间,为了达到哥特式教堂的空间效果,建造者运用了很多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符号,用木材把原来的承重柱子包裹成哥特式建筑常见的束柱形式,中厅和侧厅内顶用木板和石膏按四分别做成装饰性尖拱券系统。束柱从地面一直冲到尖拱顶两边的落拱点上,连续束柱与尖拱券的配合,既加强了教堂内空间的高耸感,也在视觉上连成一体,使教堂内部的艺术形式看起来浑然一体(图4)。

3.1.3 建筑装饰上的西方元素

门窗作为立面的主要元素,对建筑立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建筑中,尖券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也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典型建筑元素之一。江北天主教堂门窗部位大量使用尖券结构,出现尖券门、尖券窗等,西式尖券既可作为承重结构,也可作为装饰使用。江北天主教堂的正门、侧门采用本地所产梅园石砌筑尖券结构。由于墙垣很厚,以致门洞很深,所以门洞向外抹成八字,排上一层层石质线脚,借以减轻在门洞上暴露出来的墙垣的笨重,也突出表现入口,避免建筑入口的单调性,产生层次感,显现入口的厚重之美,又能增加采光量。用连续小券做装饰带,门洞口抹成八字,而且在斜面上密排线脚,表达出罗曼式建筑风格特征(图5)。

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中最具观赏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江北天主教堂除西立面正门上方设置的圆形玫瑰窗外,侧门上方也各设一个玫瑰窗。玫瑰窗用青石雕框,卷叶纹饰边,木条盘成窗棂,嵌彩色玻璃,装饰风格上较西方传统玫瑰窗来得简洁,装饰性稍逊(图6)。

牛腿是西方建筑装饰元素之一,与中国的斗拱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避免柱子直立单调感,连接屋檐与墙体、屋檐与柱子。江北天主教堂建筑中,有许多西方装饰物出现,牛腿主要出现在檐口围绕建筑一圈布置,突出建筑屋檐,也出现在塔基与塔顶交接处。牛腿上下分别有一条红砖砌成的线条加强其建筑装饰效果,使得整座建筑丰富多彩,增加建筑艺术表现力(图7)。

江北天主教堂以西方哥特式建筑艺术占主导地位。教堂的外部和内部向上的动势很强:轻灵的垂直线条统治着全身;扶壁柱、墙垣和钟塔往上分划越细,越多装饰,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尖顶;所有的券都是尖的。总之,所有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部都是尖的。因此,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劲,高直和空灵的建筑特性,既符合基督教天主教的教义,体现着建筑的精神功能,使人引起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精神感,也表现出近代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美感。

3.2 本土传统建筑元素的融入

教堂是传教士带人中国的异域建筑,其传播和体现的是异质文化,因此不得不接受在新的地域环境中的考验和挑战。在长期缓慢发展的中国传统社会环境中,建筑形态的变化处于相对平衡,地方建筑的形式和风格较长时间保持稳定,因而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强大的。西方文化的移植和渗透,虽然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静态演进模式,却也不得不“入乡随俗”,在某些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适应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由于地域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乡土建筑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教堂不可能完全体现其在欧陆本土的原初形态,而是“因地制宜”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许多成份,采用了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使之在新的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所以,宁波江北天主教堂是西式建筑技术与本土建筑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非单一源流的建筑技术体系,主要表现为采用中国传统木架结构,而维护体系以及室内外装饰则为西式做法;或采用西式建筑结构体系,如砖、石墙承重,而屋面、墙身的做法或构造处理采用中国传统做法。

从建筑结构上来看,江北天主教堂的做法是采用中国传统技术容易适应的木构架抬梁式做法(图8)。这种做法自然形成了坡屋顶式的屋面,这样刚好契合了哥特式教堂的坡屋顶外形特点,只是坡度较纯正哥特式教堂坡屋顶未得平缓。木柱支撑梁架,以青石为柱础,附四根小柱成束柱状。内顶用木筋灰板条吊券顶,使教堂内部看上去似乎是尖肋拱券结构。仰望顶部,尖券从柱头上散射出来,束柱仿佛是尖券的茎梗,墙面、支柱、拱顶浑然一体,形成一种很强的动势。拉丁十字形平面尽端的后厅(圣坛)也采用拾梁结构,屋面为中国传统的攒尖顶(图9)。

在建筑材料上也采用许多本土传统材料,如用筒瓦和小青瓦盖顶;墙体基本上使用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青石筑基,青砖砌筑;宁波地产梅园石砌造入口;门窗、地板、楼梯与扶手均用木质材料等。

总之,江北天主教堂作为宁波近代基督宗教建筑的代表,反映了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层内涵的独特视角,尽管他们注重在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语言,选择最引人注目的中国式屋顶,采用传统拾梁结构,然而他们还是习惯于从西方建筑设计构思的基本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近代教堂建筑风格,成为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的典型范例。

4、江北天主教堂的价值

教堂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些建筑不论是移植西方建筑形式还是中西混合式,都客观、真实地记载中国近代文明进程,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江北天主教堂是较早出现的宁波近代西式建筑,是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它从一定层面反映了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合,促成一种新的建筑体系,成为宁波近代建筑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质沉淀和城市个性文化的历史记忆。

4.1 历史价值

江北天主教堂建筑虽带有殖民色彩,但它的出现客观上反映了宁波近代历史的变革,印证着宁波近代化发展的历史步伐,丰富了宁波的建筑文化,是宁波近代史优秀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历史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宁波比较突出地接触西方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应当说是从近代的基督宗教教堂开始的。通过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了宁波传统建筑的转型和城市近代化进程。

4.2 艺术价值

作为西方基督宗教教堂建筑在宁波的典型代表,它以雄壮和寓意深厚的建筑造型,充满西洋风格的建筑雕塑,以及线条轻快的尖拱券、修长纤细的束柱、轻盈峭拔的扶壁、挺拔高耸的尖塔和丰富多变的彩色玻璃花窗,既体现着基督宗教的精神追求,也处处显现着近代西洋建筑艺术的美感,形成一道特立独行的异域景观。

4.3 科学价值

宁波传统建筑的单体造型主要由台基、屋身、屋顶组成,长期以来一直以横向三段式构图作为传统的立面,而江北天主教堂建筑的单体造型是横竖三段式立面构图。这种横竖三段式建筑立面构图方式促进了宁波近代建筑在两种异质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天主教堂的群体建筑以教堂为主体,其附属建筑如主教公署、修道院、神父楼等,较之于主体建筑要简化得多,其中一部份是没有围墙的建筑体。这些建筑之间的组合关系没有固定的法式,但讲求经济实用、比例均衡,同时注重形式美。这种布局方式对按轴线对称设计、主次分明、群体组合为特点的宁波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新的布局方式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连续拱券结构、尖券门窗的砌作技术也有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这些都对宁波传统建筑的转型和近代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5、结语

第3篇

一、实用性。

不言而喻,绝大多数建筑首先都是为人“用”而不是为人“看”的,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人流活动时的许多使用要求。建筑的实用性决定了建筑艺术审美评价不能套用其他门类艺术的标准,它首先必须满足实用要求。如果实用的功能很差,就会大大降低艺术水平。不能设想一所通风不良,朝向不好,格局紊乱的住宅会给人以美感,相反,如果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就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感。建筑的实用性就是艺术的基础,而且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二、群众性。

任何建筑都要经过最广泛的群众评议,它采用什么形式,它的形式美不美,艺术水平高不高,都不能由建筑师说了算,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就是经过三代建筑师,修改了许多方案才完成的,它真实记录了一个时代人民群众普遍的审美倾向。所以,建筑可以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地区风格、民族风格、类型风格,但很难有特殊的建筑师风格。

三、纪念性。

建筑是很贵重的巨大触目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它就要长期保留下去,事实上就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罗马广场、巴黎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有许多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古地段,当初它们中的大部分并不是专门的纪念建筑,但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遗物了。建筑的这种纪念性,使得文物建筑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今世界各国大力提倡保护古建筑、古城市、古地段,主要原因就是发挥建筑的纪念作用。

四、正面性。

建筑基本上是由抽象的几何形体组成的,即使配上壁画、雕刻,也很难具体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它只能正面的反映生活,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讽刺式的、漫画式的形象,昨天是迷信的宗教寺院,今天就可能是人民的博物馆;以往是帝王的宫殿庙坛,现在就是群众的文化宫;天安门本来是帝王皇城的正门,现在则是国徽的图案;万里长城本来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是刀光剑影的战争产物,现在却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闻名世界的游览胜地。这种内容和形式几乎可以无限适应的特点,正是它的正面性、抽象性的必然结果。这一点说明,建筑遗产中人民性的精华很多。

五、空间延续性。

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必须从远到近,围绕建筑走一圈,再到室内走一圈,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拿北京那个简单的四合院来说,要先穿过胡同,进大门,绕影壁,过前院,再进垂花门,走过抄手游廊,才能进如正房;而正房又有明厅暗房,房中又有前灶后炕。这样一个欣赏过程,不是可有可无,可长可短,而是掺杂进了时间的因素。于是,由空间到时间,由静态的三度实体到动态的四度感觉,在这个时空的交比过程中,人们获得了审美感受。所以,优秀的建筑都十分重视空间的序列展开,尽量延长欣赏者的时间流程,用时间来烘托空间。

六、环境特定性。

建筑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它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许多还主要依靠环境才能构成完整的形象。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放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中国的江南水乡,效果就立刻改变。欧洲的哥特教堂,必须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沸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纽约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变成小玩意了。建筑的这种环境特定性,决定了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从总体出发,不能任意“自我表现”;也决定了建筑艺术的审美评价标准必须是由全体至个别,有宏观到微观。

七、艺术综合性。

建筑艺术的感染力,主要来源于环境、序列和建筑本身的比例、尺度、韵律,同时还可以借助其他门类的艺术给予加强,有时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致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象生、灯炉、屏障、碑碣等。中国古代建筑单座造型规格简单,为了突出建筑内容,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

八、象征表现性。

第4篇

尽管一度被称为“白族民居”的大理传统民居建筑,今天已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熟悉和研究,但大多只限于对闻名遐迩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表象认识,少有从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化,内在的自然因素及文化群以及与各时期相对应的审美意识的探讨。

原始的韵律

古代管子在《乘马》中说道“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是管子的城建思想,然而又有普遍意义。或旱、或涝,对于村落、集镇城市等人居环境都是有害无利的。所以管仲告诫人们,要选择“大山之下”,“广川之上”的地方去营建,否则,或是“水用”不足,或是“沟防”不省。从这可以看出,在生产力水平极低下的条件下为满足生活需求所从事的建筑活动,人们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且对居住环境选择时,只追求功利、实用;至于审美意识还处于一种朦胧的潜伏状态。据记载:“苍山坡上,凡经古人居住之地,必有阶梯式平台,台之边周,自数里以外或高山顶遥望之,极为清楚,至近处反不易识别……。”①这种以天然坑壁为墙,以坑为居室,上搭一简陋草棚以避风雨的半穴居,是大理古代先民为满足自身生活需求所萌发的建筑营造活动。

商代,大理地区已进入铜石并用时期,但仍属于原始社会建筑文化时期。这个时期的剑川海门口遗址(距今约三千二百多年)发现有大量竖立的木桩,“很明显是干栏式建筑的底架”。②文字记载也证实了干栏式建筑的存在“山有毒草及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③从考古发掘中还证明了一点,这种“干栏”式房屋已采用榫铆联接组合,这无疑是建筑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一大进步。

战国时期,大理地区已进入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建筑技术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从发掘出土的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的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具(整具铜棺长达两米,由七块铜板组成,外形颇似一座“井干”式的房屋)、随葬品(随葬了两座“井干”式的青铜房屋模型和纺织工具,兵器、生活用具等),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农牧业都比较发达,冶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人们已定居下来生活,巨木叠组的木椁实际上就是一种“井干”式的房屋建筑模型,这种建筑一直沿续至今,它以“井干”式的结构为墙体,木厦片作坡屋面,独具一格。现洱源西山等很多白族聚居区都还留存有这类建筑,当地称为“垛木房”。

“土库房”(当地的习惯叫法)是一种独立式外向型适合农耕生活的民居,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大理自然的石环境和人们对“石”的崇拜分不开的。

由于地质特点的因素,从苍山到洱海之间形成好多河流,有苍山十八溪之说,随着年复一年山洪奔流的冲刷,在这些河流中便产生了大量的卵石。加之在苍洱之间这片缓坡地域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为人们的生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在由高山逐步迁移平地的过程中,一部分便在这里聚居,就地取材,建筑生活所需住屋,从事耕种。如文献记载:“太和城北去阳苴咩城十五里。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云南志》)④这些史料记载说明早期民居房屋,城池街巷在构筑建造方面都采用了大量的石材。

从上面所述的三种民居:即干栏式、井干式和土库房,可以明显看出,世界上没有另一种艺术,能像建筑这样能如此彻底地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于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其所依赖的“庇护所”也就存在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离开了一定的自然环境的建筑是不存在的,建筑物一旦建立,便成为改变所处环境的一个积极而有力的因素,同时,一定的自然环境反过来也不同程度地制约影响着建筑的风貌,“建筑物总构成了它所在环境的重要面貌特征。”这三种民居虽然不在同地,但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特点。无论在材料的运用和建筑构造方面,都贴切地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及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来服务于自己。虽然这些取之自然的民居建筑,看来似乎是一些简单的“庇护所”。然而正是这种原始的、深厚的、朦胧的伟力,显示出大理白族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的智慧和创造,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大理白族民居建筑。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开拓,乃经历了一个“地下地上”,“空中地上”的演化过程。可以设想,当原始人类第一次面对茅棚式的小屋,在那草木榛莽、荆棘丛生的荒原上突兀而起的时侯,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喜悦!这种喜悦之情,正是人类对建筑美感的朦胧表现。原始茅屋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人类生存居住方式的第一次变革――由天然穴巢转向人工环境,也不仅意味着“居住”空间位置的变化――由地“下”、树“上”转移到阳光普照、广袤无垠的地面,而且标志着人类在认识和解决“住”的问题上,真正开始走向那“出于土地,入于阳光”的漫长征程,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居必常安尔后求乐

公元八世纪,由于唐王朝的扶持,皮罗阁在大理地区建立了号称“南诏”的地方政权。在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中,南诏政治、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又因大理地处交通要道上,远在新时器时代,苍山、洱海地区就有人类频繁的活动,经过云南由北向南传播的我国古代西北内陆文化流,和由南向北传播的东南沿海文化流,都以洱海、滇池地区为通道,并在这一地区为中心的广大范围内交汇融合。这一地区成为横断山系中,文明发达比较早,也延续最久的地区之一。这就为他文化的兼收并蓄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许多上层人士主动学习汉文化,通行汉文。许多典籍从内地传入,对大理的本土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中原的汉文化较大理的本土文化先进,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或是出自对汉族移民、中原文化有着总体的认同感,或是出于大理本土民族的心理趋同,于是在大理本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发生面向中原文化的转变。即所谓的汉化过程,作为文化表征的建筑也逐渐地产生了向中原一方的倾斜,从而产生了被称为“汉”式的大理传统民居建筑。

经过历史的变革后形成的“汉式”模式建筑,最典型的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它是中原文化的扩散与本地的吸收和再创造而形成的产物。

“三坊一照壁”是大理建筑文化特有的典型代表,将合院式建筑去其一坊改为一壁这一创新,既减弱了建筑的压抑感、拥挤感,又为展现白族建筑的丰富文化提供了载体,更是建筑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其布局为一正两厢一照壁围合成院落,在围合的庭院中都种植花木,增加居住环境的优美。平面形状方正规矩,主次分明,因此既不失中原文化“中正无邪、尊者居中”的“礼”制思想,又较汉式住宅布局灵活,适应性强,较合院式建筑在采光、舒适、灵巧等方面更胜一筹。

这种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和北京典型的四合院相比又有所不同。在平面布局上,北京典型四合院按南北轴线对称地布局房屋和院落,正房坐北朝南,东西为厢房,大门多布置在东南角上,用一个很大的过厅横跨大门和正房之间,把院子分为两部分,前为庭,后为院,功能区分十分明确。给人以幽深、典雅的感觉。而白族民居则大多按东西轴线布置房屋,重院则按横向的南北轴深入,大门布置在东北角上。这种布局明快紧凑,和周围的地理环境(苍山,洱海)极为协调,再加上正房、厢房的开间数量以及层高,开间、进深的尺寸均无很大差别,无明显的主次之分,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大方、开朗的性格。

由上所述,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的本土文化和汉文化已相互通融、渗透。白族对中原文化有总体的认同感,又由于文化具有传承性,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总是在既定的,从先辈那里承传下来的条件下,进行自己的文化创造活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感情上的联系。这样,白族在吸收汉文化时并不是盲从,而是吸收对自己有利有益的部分。反映在建筑上,则表现为当时人们在追求实用的基础上也追求建筑的美。这正符合王安石的辩证观点:只要主客观条件许可,人们决不会“谨此于止”地满足于实用价值,而总是企求实用――审美二者兼求并取。此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已明显地表现出来。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白族正是如此,在吸收汉文化过程中,又超越了汉文化。表现在建筑上,则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它规模较大,由四坊房屋围合而成,无照壁,但和北京四合院相比又有不同之处:除当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外,四坊交角处各有一个小院,亦称“漏角”天井。大小共有五个庭院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它更注意人与自然的天然关系,故有“漏角”这一有别于汉族建筑的特点。他们接受了汉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人与自然有着深刻的认识;即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隔绝,相互敌对。而是应该相互容纳,和谐相处。它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四合五天井”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漫漫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主宰。

由于这种“庭院深深”的内向性空间具有含蓄的审美心理追求和远避喧闹的环境意识,既具有户内环境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同时也升华到一种退隐,“与世无争”的生活境地。而对于建筑和所处的环境方面,则是尊重自然。希望所居的建筑能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自然和居住其内的人直接交流。表现了人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

为了追求内部生活空间的“隐”、“静”,而且又要能在围合的空间中充分接触自然,庭院天井在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种庭院天井是由房屋和墙壁围合而成的空间,是民居中各部分使用功能延伸和不可缺少的补充。如贝聿铭所说的“室内与室外总是一体。中国文人书斋前面,若没有小庭院就不成为书斋,这是一个要义,室内与室外的关系,是中国建筑关键之所在。”天气晴朗时,无论男女老幼,都喜爱在天井逗留,交谈嬉戏、晾晒等家务劳动,甚至于办大型红白喜事,也都要利用庭院天井。同时,由于有了庭院天井,在平面布局上使得民居活泼,统一中有变化,居住在院落式的民房之中,不但享受了围墙内空间自主的满足,而且充分欣赏了庭院的艺术,即精神审美上的潜在价值。

“四合五天井”从布局上看,显示了明显的理性思想。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就是“方”、“正”、“组”、“圆”的建筑形态。“方”即以方形为母题。“正”即整齐、有序、中轴对称。“方”、“正”概括了中国建筑根深蒂固的正统形式观念。“组”指由简单的“个体”沿水平方向铺展出复杂丰富的建筑群体。“圆”则代表天体宇宙,日、月、星、辰(四合五天井的大院中常有一圆形的花坛)。上述理性观念的形成,分明是受中国传统哲理及社会文化伦理的影响,尤其与儒、道学说不无关系。根据台湾建筑家汉宝德的观点:“方、正”较能反映儒家“入世”的形态观念。而“组、圆”则更多的代表了道家“出世”的形态观念――它们共同铸就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不过,这种传统的建筑艺术又始终贯彻着“人为万物之灵”的人本意识。追求着人间现实的生活理想和艺术情趣。而通过建筑与自然、房屋与庭院、室内与室外的有机结合。表现出人与天地自然的无比亲近。这种建筑确实创造出某种“我以天地为栋宇”的融合境界。

合院式民居建筑除表达不同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思想等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对地基选择很重视,地基选择即风水中所说“相地”,乃是通过对自然地形环境的系统观察和解释,从中得到蕴藏生机的居地,以求地灵人杰。通过这种解释,使自然环境的多样形态,与人们心目中的自然秩序,心理追求联系起来。这样的地形既可防风抗洪,满足生活的功利要求,又可作为理想生活的精神寄托。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强烈熏染下,由于本民族传统心态和固有的心理积淀的影响,在白族接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它不可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本土文化,于是在本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渗透过程中,白族的审美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建筑上表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特别是“四合五天井”建筑布局,体现出它吸收了汉式建筑,又超越了汉式建筑。它所体现的正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精神,从文化学角度而言,“天人合一”审美精神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注释:

①吴金鼎等《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1942年版。

②张增祺《云南建筑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0页。

③《旧唐书・西南诸蛮传》.参见《云南史料丛刊》(第一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78页。

④参见《云南史料丛刊》(第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7页。

参考书目: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出版,1982年版。

②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1978年版。

③《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版。

第5篇

上世纪80 年代,中国对外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突然打开,人们在兴奋中消化与吸收外来建筑思潮的有益成分,中国建筑界的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水平迅速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沿岭南出现了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白云山庄”等一大批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它们基本上出自本土建筑师之手,如佘畯南、梁启杰、莫伯治等,他们的作品深受国际“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影响进而影响全国。

上世纪9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境外建筑师作品开始陆续登陆中国,但数量与影响均有限;转折点为上世纪末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法国建筑师安德鲁夺标,自此,中国各大城市的重大公共建筑项目纷纷实行国际招标,且大部分是境外设计机构中标,从此,外国建筑师开始大举进军中国;高潮则是本世纪初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CCTV 大楼”及多国建筑师设计“奥运主场馆”,自此中国本土建筑师在国内重大建筑项目创作上已全面失守。

这一时期,随着各国建筑师众多好或不好的设计作品落地中国,除“现代主义”之外的各种先进或不先进的境外建筑思潮与流派也纷纷登场。面对境外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建筑理论界除了忙着翻译和介绍国外各种学术思潮、建筑设计界除了模仿境外作品并忙着充当境外设计机构的绘图工具外,鲜有有影响力的建筑理论及上佳的建筑作品问世。特别是在重大建筑项目创作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失守,标志着我国建筑理论界与建筑设计界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被边缘化。这一现象不仅可悲也很危险,非常值得思考。

由此看出,我国经济上的极大成功并没有促进建筑文化的极大进步,早在宋朝就出现了建筑专著《木经》及世界上第一部建筑规范《营造法式》并创造了东方最大的都城及最壮观的宫殿建筑的中国,现今拿不出一套完整的权威理论指导本国的建筑创作,不能不说是令人扼腕叹息。更危险的是,强势的境外建筑理论尽管有值得学习的一面,但由于其基于极端实用主义及重商主义的狭隘,如不加分析地全盘吸收,将有可能导致我国建筑创作没有正确的评价标准而失去方向,甚至被文化殖民。下面对正在影响我国建筑界的境外主要建筑流派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

2 境外主要建筑流派分析

(1)倡导“理性主义”的格罗皮乌斯、勒·柯步西耶,其追求“功能第一”、反对形式主义是对的,但否定历史,认为建筑只有共性而无个性的另一面则是其不足。

(2)倡导“极简主义”、讲求技术精美的密斯风格,反对过分装饰是对的,但过度强调建筑空间的“纯净形式”及高精技术的应用,主张功能服从于空间的“住人机器”,则与人类有生理及心理双重人居需求原则相违背,且忽视对基地、气候、功能、经济、多种适宜技术的应用等是其不足。

(3)“新古典主义”倡导者美国建筑师约翰逊、斯东等人,其作品有一种优美有条理的安定感,但不顾当代内在功能的空间需求,套用类古典空间的“形式美主义”,是缺乏时代性、创造性、地域性的表现。

(4)倡导“个性”与“象征性”的建筑流派,其作品往往极富想象力;但该流派往往把形式凌驾在功能、传统、技术、经济之上,把建筑当作建筑师个人或某财团或某政治家的一次激情表演,这是不可取的。扎哈便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5)“现代主义之后”学派倡导“文脉主义”、“引谕主义”和“装饰主义”,主张建筑应重视传统及公众的通俗口味与喜爱,这是其可取之处,但将其拼凑的古典手工艺构件大量堆砌在“新”建筑上,

置现代功能与现代建造技术于不顾,不愿创新及向后看的审美导向是不可取的。

(6)“粗野主义”、“白色派”、“高技派”、“都市主义”、“概念主义”等流派或风格均以形式为出发点,为形式而形式,不符合建筑的本质需求,应加以批判。

由此可见,境外各色“主义”、“流派”、“风格”都具有两面性,不适合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理论。据住建部2011 年统计,中国目前一年的建筑总量为20 亿m2 左右,约为欧美国家建筑总量的1.5 倍,建筑工作者因而每天都在繁忙中度过,心情难免浮躁,但不能因此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相反应积极思考,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建筑之路。特别是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民俗及地理气候的理解比外国人深,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站在历史机遇的节点上,用自己的视角俯瞰中国,在吸收和借鉴境外先进思想及总结自身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建筑理论和实践。

国家兴衰,匹夫有责,作为中国建筑工作者的普通一员,我有心贡献自己关于建筑发展的思考,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本真主义”哲学和“本真建筑”原则。

“本真主义”之“本”,其原意为草本的根或茎干,在这里可引申如下含义:1)“本”为事物的根源;2)“本”指自己或自己方面的,地域或本国的;3)“本”指宇宙的本源或本体。王弼把《老子》的“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本,认为有形的万物对于无形的本体(道)来说是第二性的。宋朝思想家邵雍提出“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观物内篇》)。

“本真主义”之“真”,其原意为真实与真诚,与“伪”、“假”相对,在这里可引申如下含义:1)“真”为本源;2)“真”为真理,同“谬误”相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它所反映的对象是具体的。它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本真主义”哲学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因素进行整体考虑,并对其规律作出正确反映。“本真建筑”是基于“本真主义”这一哲学理念上的建筑方向,就是要抓住建筑的使用本质,通过对需求进行分析,对建筑功能、形式、技术、经济、传统、环境等要素做出全面整体的思考,并对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做出正确反映。通俗来讲“本真建筑”就是追求正确的建筑、诚实的建筑。

3“本真建筑”的原则

(1)功能第一。此原则是建筑对使用功能的正确反映。“身心庇护所”是人们对建筑的最本质需求,使用的方便、安全与舒适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第一位的。

(2)适宜技术。此原则是建筑对当代科技水平的正确反映。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有权享受当代科技成果,如安全的结构技术、舒适的人工环境技术、方便的通信联络技术等,但所采用的技术应是最适宜的,落后于当代技术或不当使用尖端科技均是不正确的。

(3)协调环境。此原则是建筑对环境的正确反映。建筑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一定处于某种地理、气候、山水、城镇的特定环境之中。有人说气候是建筑师,如暴雪地区的厚重墙体、狭小窗户、陡斜屋面及潮热地区的通透窗墙、缓斜屋顶等建筑特征与其说是形态需要,不如说是自然气候使然。如果建筑对环境各要素均能做出正确反映,它便是协调的、友好的,当然也就是地域的。反之亦然。

(4)尊重传统。此原则是建筑对传统的正确反映。无论多么辉煌的传统建筑,若仅将其形式复制到今天,那都是假古董,“假”的东西不美,这应是普世价值。建筑应反映当代人们的功能需求、技术水平、审美情趣,为后人留下我们今天的东西而非古董。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先生对待建筑传统的观点很有见地:“现在所谓的地方性往往不过是装饰地运用一些传统构

件而已,这种地方性总是向后看的……同样的,传统亦然。据我想来,传统是可以通过对自身的缺点进行挑战和对其内在的连续统一性进行追踪而发展起来的。”丹下认为地方性是包括传统性的,而传统性是既有传统又有发展的。仿古或复古建筑仅在形式上承继了传统,但没有对当今功能、技术、审美等做出正确的反映,所以是伪建筑。因“地域性是包括传统性的”,因此,做到了地域性,也就基本尊重了传统;其次应体现在传统的发展上,只有将传统发展了,才是真正的传统性,但如何将传统进行发展呢?正如丹下所言,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缺点”进行改进,并对内在的统一性、连续性进行追踪与借用,从而批判地继承传统,这便是“有发展的传统”。

(5)形式美。此原则是建筑对空间与形式的正确反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既离不开客观物质的形式和条件, 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情与态度,心物同构方为“美”。但建筑美不同于绘画和雕塑等纯艺术美,建筑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其次才是形式美,两者应和谐地统一在同一建筑上。但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又是辩证的,一般情况下,譬如住宅、工厂等量大面广的非公共建筑,其功能的一面占绝对主导,形式其次;而对美术馆、会展中心、豪华酒店等重要公共建筑,其形式美要求被提升到可能与使用功能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从宏观城市审美高度来看,少数城市地标建筑的形式正是城市的使用功能。由此可见,极端“功能主义”与极端“形式主义”都是错误的。

(6)和谐性。此原则是建筑个体对城市总体的正确反映。城市中的个体建筑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首先反映在功能互补上,主体建筑也好,配套建筑也好,它总是和其他建筑一起被审视、被评价、被使用,单一建筑功能是城市总体功能的一部分;其次反映在空间形式互补上,是主体建筑则形态突出统领群体,是配套建筑则甘当配角,与主体呼应,主辅辩证地

统一在整体之中,这就是“和谐”。那种功能上多余、形态上张扬,个个追求“标志性”、“唯一性”的单体建筑是对“和谐”城市的破坏。

(7)低碳发展。此原则是建筑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反映。上世纪70 年代末国际上达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国际布鲁特兰委员会1987 年颁布的《我们共同未来》报告中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这可以理解为“人类不可能停止发展,但发展必须有所节制。”而在人类的总发展活动中,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消耗了总发展活动中一半以上的资源,同时制造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物。而资源消耗中的碳排放既能反映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温室现象急剧加剧的影响度,又可以被直接用来量化能耗,因此“节制发展”在城市建造中的内涵是“减少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节能设备效率、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性能以及采取其他各类节能措施均是追求“低碳”的建筑手段。

(8)经济性。此原则是建筑对节约资源的正确反映。经济性原则就是要用最少的土地、最少的材料与设备、最适当的建筑技术、最少的劳动力与建造时间去实现尽可能多的建筑建造行为,最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最低碳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表情; 昼夜; 转换

Abstract:As a result of human civilization, buildings have two levels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values. Buildings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embody the spirit of the value; the facial expression is formatted by the architectural inherent emotion. Buildings' emotion will not turn as the change of day and night; therefore, such expressions should also follow the uniform rules. This article means to explain how buildings to conduct the conversion of feelings between day and night; The article also targets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and then comes out with clear ideas.

Key words:construction expression; day and night; conversion

中图分类号:TU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3-0077-04

1引言

早在原始社会,建筑就已经不只是做为抵御外界自然力侵袭而存在的物质形态了。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具有宗教性和纪念性建筑的雏形,建筑不仅仅是供人类遮蔽风雨,更重要的是它逐渐成为人们心灵的庇护所。人类赋予了特定的建筑以特定的含义,建筑成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具有生命力,它诉说着情感,同时传递着特定的信息。

直到今天,建筑依然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综合的产物,肩负着两种价值体系。建筑是有表情的,它正是通过表情向外界表达自身精神层面的信息。

2建筑表情的传递

2.1建筑表情与建筑形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彼此的面部表情了解到对方内心的情感。人是万事万物中唯一具有表情的事物,人可以通过笑表达内心的喜悦,通过紧锁眉头表达焦虑,通过哭表达悲痛……,一个人的表情反映了他的思想。

那建筑的表情是什么呢?建筑的表情其实是一种拟人的表述手法,建筑同人一样,也是通过自身的表情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人们从那美轮美奂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和“如鸟斯革,如斯翼”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身上可以解读出不尽相同的表情,这两种表情是两种迥然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建筑形式的反映。建筑师正是借助各种建筑语汇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形式,而建筑的性格通常是反映在建筑的形式上。我们能不假思索地分辨出哪些建筑是出自安藤忠雄,而另外一些是出自盖里之手――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出不同的建筑气质,不同的建筑气质又决定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它们类似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2.2建筑表情的表达

人的表情是通过面部五官的变化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然而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而言,表情是抽象的,是通过特定而且相对固定的建筑语汇实现建筑表情的表达。那建筑表情是通过什么途径表达的呢?

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肉眼能看见的物体通过光线照射在受光物体上,反射到眼睛,然后成像在视网膜上,最后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建筑的表现离不开光线,光线照射到建筑表面,把立面上的信息反射到人眼。建筑表面的信息不外乎建筑的体量和比例、建筑外立面材料、色彩以及建筑的细部装饰等等,和人的五官一样,它们的存在为建筑表情的传递提供了条件。

2.2.1根据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对“宽高比”的分析表明,人的视点和建筑之间距离为建筑物高度2倍或更大时,是适合观察建筑物整体或建筑群的范围;当人在这个距离范围之内,建筑的体量是它要向人们传递的主要信息。建筑体量是人对建筑感官的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体量的运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建筑师喜好洗练的纯几何形体块。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它们符合人类所追求的宇宙美学,似乎能够在精神上缩短与上帝的距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意义。无论是早期的埃及金字塔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建筑,都常常运用简单的锥体、球体或者立方体,以此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和征服感――对称、完整的建筑体量传递出庄严、肃穆的精神,相反,自由、多样化的建筑形体则表现出活泼轻松的氛围(图1)。

2.2.2当视点离建筑的距离与建筑高度接近1或更小的时候,人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建筑的细部特征,最一目了然的当属建筑外立面的材质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石头、木材或是玻璃,诸如ETFE薄膜、有机玻璃、高分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被运用于建筑表面,建筑拥有更多的方式诠释自己。

一般而言,进入现代文明前西方的建筑被石头所主宰,石材具有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以及文化气息,这也是西方建筑发展脱离不了的主旋律。随着其他材料的发明与运用,西方人不局限于石头的沉重和压抑,他们在伦敦万国博览会的英国馆中首次地运用了玻璃和钢材,这种轻快、透明的新建筑形式迅速蔓延开来;今天,这种玻璃盒子建筑在世界各个城市随处可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随后出现了金属建筑,各种颜色的不同金属板材出现在建筑的立面,散发出强烈的现代感和科技感(图2)。此外,木材建筑的亲和和自然也是建筑表现不容忽视的一种方式。

2.2.3其实,除了建筑体量和材质以外,建筑的色彩对建筑表情的传递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单色的建筑一般较稳重,表现了冷静的态度;而多种颜色的运用则向外界传递热闹的气氛以及自我表现的态度。

3建筑表情的转换

3.1表情在夜晚的延续

建筑在白天通过特定的建筑语汇表达自己的性格,但是在没有自然光的夜晚,建筑符号不能被人们看到,建筑的轮廓在夜色中消失,建筑表情因此缺乏延续性。在电灯发明之前,社会的运转集中在白天,建筑表情的缺失对于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模式的人们来说似乎无关紧要。然而,由于人造光源的应用,今天这种发达社会的生活模式已不再局限于白天,社会的机器在晚上依旧转动,人们的生活在夜晚也同样丰富多彩。

早在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率先使用电气对建筑进行照明处理。建筑师开始意识到建筑不仅仅可以在白天欣赏,夜晚的视觉效果也同样不容忽视。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太阳光退出,城市的主角被灯光替代;没有了自然光,建筑顿时把自己交给了人造光,建筑的表情得以延续。此时的建筑不再借助于体量、材质、色彩等元素来传情,而是靠人造照明设备了。

3.2建筑表情的转换方式

建筑照明设计使建筑表情在夜间得以延续,是建筑设计的二次创作。它把建筑白天的表情转换到夜晚,是对建筑性格表达的强调或弥补,建筑在黑夜里被注入了生命力。

3.2.1对于纽约曼哈顿的夜景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夜色中那如繁星般点点灯光不知打动了多少都市里奔波的人们(图3)。城市中的摩天楼往往作为写字办公的用途使用,建筑的性质决定了这一类型的建筑气质大多是通透、挺拔,建筑的外表是相对匀质的。除了建筑体型的比例恰当外,建筑立面开窗的肌理是建筑表情的重点所在。根据格士塔心理学“图形”与“背景”的理论,人们通常注意有意义的图形,忽视背景的存在,并且图形和背景是可以相互置换的(图4)。对于高层写字楼的表情转换,主要通过室内人造光线的透射,实现建筑立面在昼夜间图底关系的互换。白天看到的是经太阳光线反射的墙面,较暗的窗洞作为背景;而夜晚看到的是透过窗户透射出的灯光。此时,茫茫夜色成为背景,整齐规则的窗灯转变为图形。

3.2.2不仅如此,轮廓线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中高低起伏的建筑在天空交接处构成了丰富的边界线,城市的天际线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我们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多伦多、纽约或者香港维多利亚湾优美的建筑轮廓线。对于单个建筑而言,建筑的外轮廓线也同样重要,若干建筑的轮廓交织成统一的城市轮廓线。清晰的轮廓线条是一种简单而明快的建筑语汇,吸引人的注意力,中国故宫里柔和的曲线屋顶以及埃及金字塔硬朗的锥体线条足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类建筑在夜间的表情自然是通过强化建筑轮廓线的照明方式实现了。通常是用灯光勾勒出建筑的外轮廓线来强调建筑与天空的交接,限定了建筑本体的边界;如果建筑立面上其他线条对建筑性格的塑造不可缺少的时候,也可在夜晚对它做出强调,增强建筑的构成感。但是,仅仅依靠所谓的轮廓照明是不够的,还可以结合其他照明方式,譬如泛光照明。

3.2.3泛光照明是建筑照明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投光灯将人造光照射到建筑表面。投光照明利用灯光照射后形成光影虚实,强调建筑体块的进退关系以及层次,立体感较强。如果建筑在白天是通过体量变化、色彩或细部装饰来表达性格时,它的夜间表情一般可以用泛光照明的方式来延续。利用灯投射建筑,对建筑的重点部位予以强化处理,这些重点部位对于建筑表情的传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5)。与白天我们看到建筑表情的传递方式原理一致,它们的表情都是通过光线在建筑表面上的反射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区别在于前者是自然光而后者是人造光罢了。

3.2.4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以及建筑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颖建筑层出不穷,建筑的表现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表达方式,建筑与高科技和电子信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商业化特征。建筑一方面表达着自身的情感,一方面客观上成为广告宣传的物质载体。除了商业建筑外,高层办公写字楼近年也呈现出这种趋势。白天,这些建筑以玻璃幕墙作为表皮体现了现代建筑通透、轻盈气质,具有时代气息;在晚上,又常常以建筑的玻璃外表面为背景,利用电脑技术控制下的光纤或激光创造了动态照明,甚至出现了以公益广告为主题的电视幕墙。这些照明处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了技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符合建筑本身的性格特征(图6)。

3.3真象、假象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建筑都需要向外界传递信息,就像人一样,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尽管建筑在昼夜表达表情的手段有所不同,但是初衷却都是一致的――为了体现建筑的情感和气质,把建筑精神层面的信息传达给外界。建筑的性格自它被建造的那一刻起就形成了,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固然,建筑表情的塑造应该遵循这一先决条件,不能违背建筑的意愿。人也是如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用“哭”表示内心的喜悦,也不会用“笑”表示内心的痛苦。

然而,和人不同的是,建筑在白天与黑夜两个不同时间段里,表情的表达方式是有所差异的。通常,我们感知的建筑性格是在白天通过自然光的反射,然后把信息传递到大脑里的。在夜间,没有了自然光,建筑原本可以用来表达的信息被黑暗吞噬,建筑表情只有通过人工照明才可以体现。所以,通过人工照明这种方式传递的建筑信息应该和通过自然光反射到人脑里的信息相符合。

如果把建筑看成哲学意义上的“事物”的话,建筑的立面就是“事物”的“现象”,它是“事物”的表现和表演;而建筑的性格就是“事物”的“本质”,它是外在表现的原因和动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互为事物的表里,相互依存。现象是本质的现象,而本质也是现象的本质。我们通过现象去了解本质,现象应当真实地表现本质,不然我们就会得到错误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的表情应反映建筑的本质,符合建筑的内在逻辑,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对于建筑师而言,他们大多都会注重建筑在白天的信息传递,会充分考虑到“现象”与“本质”的统一;然而往往忽视建筑在夜晚的表情也应该遵循这种规律。由此造成建筑在夜间表现出完全有别于白天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建筑呈现出的夜间表情是一种“假象”,它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建筑的内在本质,向外界传递了某些错误的信息。这就如同吴宇森导演的《夺面双雄》里两位男主角之间的“变脸”,建筑在夜晚和在白天仿佛也在进行着这种蜕变,建筑表情在夜晚缺乏延续性和一贯性,人们无法把它所表现的表情与其真实身份相联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所以,建筑表情应该在白天和黑夜之间进行恰当的转换。

4实例分析

前文中所提到的纽约曼哈顿摩天楼,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以建筑立面精美的肌理展示自身魅力,建筑性格在昼夜间进行完美地转换:白天,通过利用比例合适的“芝加哥窗”的窗洞为“背景”,立面上形成了网格状的“图形”,表现出了芝加哥学派立面中那精致、和谐的建筑肌理,再加上建筑之间统一的风格,造就了完美的城市景观;夜晚,可以看到通过窗户透射出的室内灯光,而无数的光点再一次以黑色的夜空为“背景”共同形成了建筑的肌理。建筑在昼夜间传递着相同的信息,表情得以延续。

然而,成功的例子背后必然会存在着反例。在城市里,仍然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建筑依旧在昼夜间玩着“变脸”的游戏。这种现象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南京市中山北路上的某座高层写字楼(图7),建筑立面以横向方窗为元素,重复性地排列组成了有肌理感的建筑表情,稳重的建筑形象与它脚下那保留至今的民国建筑形成了良好的对话;可是在晚上,建筑立面上采用了若干条竖向线性的人造灯光带,方向感强烈的竖向线条增强建筑的挺拔感,却多少让人联想起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上海滩的Art-Deco风格。竖向的灯光带中夹杂着的窗户透射出零星且无规律的灯光着实让建筑表情显得尴尬,不伦不类,没有能够恰当地反映出建筑的性格(图8)。

所以,正确的例子我们应当学习,错误的当然需要加以修正。

5小结

当夜晚来临时,整个城市逐渐成为灯的海洋,处处都霓虹闪烁,然而又有多少能为体现建筑性格而增光添彩呢?它们大多是盲目的,缺乏目的性。当下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表现夜间建筑表情的意识比较淡薄,建筑师在设计时不曾考虑到夜间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即使具有这种意识但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随意性、主观性大。针对这种现状,要改变存在的问题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只希望本文能为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 街道的美学[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 诸智勇. 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 郝洛西. 城市照明设计[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库尔特・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第7篇

在风险投资行业摸爬滚打了18年的老将陈镇洪,在2007年毅然离开了效力7年的集富亚洲,转身创建了天泉投资,之后陈镇洪这个名字仿佛消失了一样只是偶有人提起。直到2008年11月,沉寂了一年以后,天泉投资和陈镇洪终于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人人难以自保的时候公布了成立以来的第一笔投资:1000万美元投资上海英硕聚合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上海英硕)。这一消息把大家的眼球吸引到了上海英硕这个从事新型建筑节能领域的企业。

选一时之选

2008年9月的一天,在天泉投资香港总部的会议室里,天泉投资的核心团队成员个个紧锁眉头,神情凝重地分析自己面前那叠厚厚的企业数据。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记不清这是天泉投资第多少次进行企业评估了,以前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通过投资团队的投票表决。在董事会举手表决后,这次终于得到了肯定答案―上海英硕成为了天泉投资的第一单。

这个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胜者究竟是有怎样的“魔力”,吸引大家投出了赞成票?天泉投资总裁陈镇洪一语概括:“选择上海英硕是我们的‘一时之选’,是我们在对的时间选择了对的人,做对的事。”

上海英硕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建筑节能、防水和涂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活性硅激发改性技术”。

正是利用这一技术,上海英硕研发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墙保温系列产品,其产品除了在黏结力和抗裂方面具有优势外,还使建筑具有高绝热、低能耗功能;低空气渗透率,使保温隔热稳定持久;防水防潮、保护墙体,同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上海英硕这款核心产品的价格便宜了1/3左右,正是由于其性能和价格的优势,目前正在攻占市场份额。

上海英硕所在的建筑节能领域是吸引天泉投资的第一点。“天泉投资的第一期基金主要关注在清洁技术和医疗领域的早期增长性项目,上海英硕正是我们关注的领域。这是所谓‘对’的行业。”陈镇洪对本刊记者表示,“另外,目前正是上海英硕的快速发展期,需要资本的支持,正是天泉投资抓住了这个‘对’的时间,才得以入股上海英硕。”

除此之外,陈镇洪认为投资“对”的人也是很重要的。“辛春华女士的受教育水平、管理能力、对行业的看法,以及广泛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使我们相信她有能力做好这个团队。”当然,陈镇洪所说的“对”的人不仅仅是指上海英硕的董事长兼总裁辛春华,更包括她背后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上海英硕有着稳定的管理团队,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来,其主要的5位创始人目前都还全部在位。

上海英硕拥有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上海英硕副总经理郭湘忠表示:“虽然有人认为上海英硕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发经费很傻,但我们认为只有重视研发,才能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正是如此的想法,才使上海英硕目前具有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建筑节能的春天

拥有了核心技术的上海英硕在建筑节能市场已经完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沪芦路高速公路、上海金融数据中心等,但对于偌大的行业蛋糕,2008年销售额近2亿元的上海英硕也只吃了一小口。“建筑节能的市场太大了,单就上海市而言,每年新房外墙面积在2500万至3000万平方米左右,按1平方米外墙造价65元计算,上海市每年的新房外墙建筑节能环节的总值将超过16亿元。”上海英硕常务副总经理汤国锋说。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并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建筑节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现有建筑有99%为非节能建筑,新建建筑只有15%-20% 执行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政府将强制性执行现有法规和节能标准。同时,从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到2010年,行业规模将达到60.4亿元。

短期内,受地产泡沫破灭的影响,节能建材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在国家促进节能建材使用政策的推动下,节能建材在2008年仍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虽然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调整周期,但新房的绝对数值还是很大的,而且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增加和老房的改造都为建筑节能行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汤国锋表示,“目前保障性住房和老房改造是对我们很有利的市场。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台,势必使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增加。另外,老房改造更加有利可图,除了老房的数量可观,老房的改造的单位价格也比新房更贵。我们可以预测建筑节能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而这也正是上海英硕的大发展的机会。”

合力打造行业龙头

作为传统行业下的新兴细分市场,很多VC并不看好这个处在发展期的行业,但陈镇洪却有他独到的眼光:“我很看好这个行业。而且目前该行业中还没有龙头大哥,天泉投资要做的就是帮助上海英硕进行品牌的打造和行业的整合,使其成为建筑节能行业的龙头企业。”

目前的建筑节能市场,企业众多,无论从企业的规模还是技术水平来讲都参差不齐。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郭湘忠认为:“要想成为行业龙头,首先公司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毕竟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其次公司要具规模,要在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上都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8篇

【关键词】建筑 天井 设计

1 引言

天井是指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间。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

天井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诠释,是人们长期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建筑创作,也是中国传统居民中几何空间的典型建筑形式。作为古代建筑重要元素之一,小小的天井在建筑中却起着及其重要联系作用,使人不用出门就与大自然接触,然而在社会全球化、城市一体化的趋势下,天井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本设计方案返璞归真,重新拾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典型特色的“天井”,创新提出了“徽派天井”的设计理念,具有设计的创新突破。

2 徽派建筑中的天井

安徽徽派建筑的天井在徽派建筑中不仅起到了排水作用,而且有其深远的寓意。徽州多为经商人,他们对水有着独特地见解,他们把水看成吉祥物,认为水就是财富,“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设计出的四水归堂,将水均向天井排放,象征着财源滚滚。

安徽民居家中的天井,它主要功能是起到采光作用。此民居采用木制结构,天窗也由木栅组成。天井位于民居大厅,天井从一层通向顶层,围绕它布置的房间被壁板所遮隔住,形成一个狭长型的空间。天井作为“光”而被室内化,庭民居厅内除了天井只有一个很小的窗

户,故天井在此民居中是主要作为采光。

3 天井建筑技术的内涵及作用

3.1天井建筑技术,能够让人在高楼耸立的城市建设中,体悟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感觉,让人有机会在建筑中亲近自然,共建一个共生的、舒服健康的生活环境。天井建筑技术是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扬,它是用绿色生态的角度来审视建设建筑,是对古代建筑风格的结合,不是摒弃,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3.2天井建设技术具有排水的功效,像是在我国的徽州,居民所建的房子都是依山傍水, 顺应自然,天井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山体的坡度,使整个屋顶的水全部都流动起来,有利于房屋的防火,调节小气候。

3.3天井的建设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我们在进行天井设计时,一般都是在门堂之间, 使我们设计的建筑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避免太阳的直射,减少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光照,更好的利用阳光。

3.4天井的设计能够增加建筑的采光。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时,设计天井,在保证了屋里人的私密性的同时,还能增加建筑的采光性。天井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建筑的辅助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光源利用,现在很多住户都将天井设计在二楼屋顶,并且用双层透明玻璃挡住,这样既能够满足采光要求,还能保持屋内温度。

4 古城地图形“徽派天井”建筑设计

4.1工程概况

安庆博物馆位于安庆市东部新区,西南与政务中心、西北与体育中心相互呼应,北侧为祥和路,西侧为潜江路,东南侧为文化公园和其它规划文化建筑。规划用地面积4.02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2384.35O。博物馆建筑主体呈正方形布局,平面边长103.90米,建筑高度24米,地上3层(办公部分4层)、地下1层。

4.2“徽派天井”设计方案

博物馆的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严格执行国家及我省的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满足环境保护,防火安全,节约能源,抗震设防等各类要求与规定的基础上力求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游憩环境;同时,增强建筑的科技含量与信息时代特征,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采用新技术,为建筑智能化创造条件。

博物馆以黑白基调为主,设计者运用简洁明快、个性化的手法诠释建筑形体的美感,体现出现代博览建筑浑厚、庄重、大气的建筑特征。

中央大厅采用曲面围合,构成“徽派天井”,其形状取自安庆古城轮廓,体现了“城中城”的设计理念,代表了安庆古皖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延伸。仿古城大厅周边布设菱湖门、枞阳门、康济门、镇海门、八卦门、集贤门六门,在构建传统空间结构意境的同时,形成交通组织的集散节点。

4.3古城地图“天井”钢结构设计

古城地图“天井”钢结构形状为安庆古城地图,错综复杂,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如何保证屋顶钢结构构件坐标定位及施工质量是控制重点。

4 天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天井的设计,符合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天井的灵活性及单体结构形态,使徽州建筑布局,可以顺应自然山形水势,形成一种秩序之美,也适合地少人多的山区环境,可以最大限度节省用地,符合今天我们所倡导的节约用地的设计理念。天井,还可用于采光、通风、防潮、防山区的瘴疠之气,调节室内的生活环境,让人足不出户,便可与大自然中的蓝天白云进行亲密接触,创造了一个环保而充满诗意的生存空间,体现了这个地区独有的特点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婉约、典雅之美,天井营造的建筑空间,表现出一种“理趣”之美。

这告诉我们,再好的建筑形式,只有适应当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满足当地人居住的需要,让人住得舒服,放松,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存在和发展,才有强盛的生命力,才是最符合居住需求的建筑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设计策略 行为绿色气候学 生态优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技术与设计的博弈

在当代建筑走向“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时,技术手段正承担着先锋的角色。对于未来建筑的方向,以空间和形体塑造为特征的传统建筑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否定绿色技术对于建筑的作用,但也要清晰地看到,在仅依赖技术推动力的同时,解决问题的成本和负面效应也在上升 ;在思想缺失的环境下,单纯的技术探索能否持续的发挥其正面作用,让人担忧。

绿色的理想需要来自多个维度的思辩,而应承担更大责任的建筑师在历史的大潮中常常处于两种状态 :一是缺席状态,他们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与节能、环境工程师自说自话、互不越界 ;二是身份沦陷的状态,他们在集成了各种绿色技术后,用美学手段修饰技术的烙印,虽然已开始面对问题,但承担的角色更像是“装修工程师”。本文希望找到第三种应对问题的状态。

2 以空间塑造引导行为的绿色设计策略

在本文的案例和观点论述中,我们不把技术设备和构造措施作为绿色建筑的首要选择。“建筑行为”意指通过塑造空间引导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让人们在获得空间舒适感和愉悦感的同时,自发的以更健康的方式使用建筑,并自然达成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目标。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以空间塑造引导行为的绿色设计方法可以提炼为以下策略 :

2.1 策略之一 :“切薄”建筑―引导人们优先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因建筑功能和使用效率的要求,现代建筑的体量不断加大,出现越来越多微型城市般的庞大综合体。对于北方建筑,或许这种体量的放大可以在同等建筑容积的情况下减少外墙面积,对于控制体形系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因为室内外温差不大,建筑对通风散热要求高,体形系数的控制不是问题的关键,过大的进深反而成了改善建筑环境的障碍。

2.2 策略之二:公共空间室外化―引导人们减少对人工环境的依赖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先行者,其建筑思想的基本范式之一被命名为“露天空间”。“露天空间”的含义基本等同于半室外的灰空间,对于印度湿热的气候,柯里亚认为,“它们的存在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最舒适惬意的环境”,“这样的空间在一年中可以使用长达 9 个月的时间,我们估计这样的空间所具有的利用率大约相当于一间房间的 60%。”[2]柯里亚的“露天空间”在其作品中应用广泛,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 图 6)。建筑的大堂、中庭、走廊、电梯厅等公共空间,面积比例较大,却不是主要的使用空间 ;虽然人们在此停留的时间普遍不长,但要为此付出很大的能源代价,这也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远超一般民用建筑的原因之一。对于夏热冬暖地区,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使用模式,将公共空间室外化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这里四季温差不大,有顶棚、无围护墙的灰空间在绝大部分季节有着良好的舒适度,如果能解决好管理等问题,这样的空间就能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2.3 策略之三 :“冷巷”的嵌入―引导有节制的环境塑造方式

为了适应气候,南方传统民居的营造方式有着丰富的建筑学价值,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狭窄高耸的天井空间。与北方民居开阔的院落不同,南方民居幽深的天井让直射阳光难以进入,为建筑引入柔和的漫射光,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热压作用带动室内通风。建筑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营造了阴凉的内部环境,在紧凑的用地上提升了空间品质。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把有意识嵌入建筑的狭窄庭院称之为“冷巷”。

2.4 策略之四:围护界面的灵活性―引导人们用灵活的方式应对气候

建筑围护界面的灵活性,是为了让人们在建筑中有选择的利用自然条件。传统的手段是设置可开启的窗,随着建筑体量的增大,这种办法常常不能满足更大尺度的空间要求,机械通风的手段随之出现了。本文的策略,是希望以整个墙面的开放性实现更大幅度的建筑界面变化,带来建筑空间性质和人们身心感受的转变,让建筑具有更好的气候适应力。这种策略也向构造技术、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2.5 策略之五:消极空间的再造―引导人们挖掘建筑资源、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间常被建筑师作为消极空间而放弃对其环境的营造,它们被放进黑暗的核心筒,用机械的手段排风、排烟。这样的做法除了耗费能源外,也把它们变成了人们最不愿接近的场所,除了满足特定的消防功能别无他用。

3 绿色建筑―从“装修”走向“设计”

审视当代绿色建筑,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技术、措施都可以通过近似“装修”的方式拼合进建筑中,而与建筑“设计”关系不大。“装修”重在美学的修饰,而“设计”重在创作的思考。对于建筑师来说,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用形态和空间来实现“绿色”建筑,这种做法更低成本、更具有持续效果、更易读,也更富有建筑学特色。以上的 5 个策略与建筑形态和空间塑造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建筑”空间来“建筑”人们的行为,从而在创作初期影响设计,让建筑“绿”在起跑线上。以上的案例并非都是完整意义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并不能完全替代技术手段。但引导行为的设计哲学奠定了建筑的基础,从而让它可以兼容更多的技术措施,可以接纳更丰富的创意手段。

4 设计的源动力

今天的建筑学面临比以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设计常常需要平衡多种诉求,在建筑的城市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要素之间,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优先追求。绿色建筑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否定其他,而要鼓励建筑的多元价值并存。不论是杨经文秉承的“生物气候学”,还是查尔斯・柯里亚所坚持的“形式追随气候”,都把建筑设计建立在气候学基础之上,从而诞生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在本文的案例中,我们积极面对形式与空间美学的正面价值,不同以往的是,我们用“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界定它们的立足点,让建筑诚实的面对气候与环境,并以此作为设计的源动力。今天,也许我们只能基于可预见的技术水平,用经过了二次转化的人造物质修正建筑自身。在建筑营造科学出现本质的革新之前,我们也许不能达到真正的“绿色”,但我们仍可以无限的趋近这个理想。回归建筑的本源,我们需要用创意迎接挑战,创造丰富而有内涵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1.俞斌浩.设计空间就是设计生活.美术大观,2007(11).

2.梁冰.室内空间的情感化设计.美术观察,2008(2).

第10篇

2016年9月2日,深圳天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天地)与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南方路机)就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签署了战略联盟合作协议,正式确立双方的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经过多轮磋商与反复交流,双方决定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领域深度合作,组建战略联盟,结为命运共同体。在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展开全方位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借助双方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推动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并积极助力中国正在实施的生态城市战略进程。

为了表达对本次签约仪式及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视,深圳天地董事程海庆、温家珑等企业高层一行十人特地乘坐企业专机抵达泉州,在南方路机董事长方庆熙、总经理方凯的陪同下,进行参观考察,并在公司会议室隆重举行双方的战略联盟签约仪式。

深圳天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发展的实业公司,拥有包括香港上市公司、大陆能源集团等强大股东背景,具备很强的市场开发能力、战略投资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公司由来自央企和外企的具有丰富行业经历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正在珠三角地区完成产业布局,并致力成为中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的整合者和领导者。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专业的砂石处理技术与设备提供商,具备雄厚的产品研发实力、设备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拥有全球领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专业化技术和应用实践经验。

双方表示,未来将在各自产业运营能力和技术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高效联盟,实现优势协同、资源共享,携手发展可持续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发展平台,并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利用率提升和技术创新等层面展开全面合作。

目前,深圳天地已着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建筑垃圾项目的产业布局,未来五年拟建超10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并以此为起点在未来逐步辐射全国,南方路机将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建筑垃圾再生处理设备与研发技术支持。

深圳天地董事长程海庆先生表示,此次的合作项目是基于双方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利用拥有相同的价值理念。建筑垃圾是宝贵的资源,这在社会上已逐步形成共识,但当前市场上简单的破碎设备无法满足建筑垃圾环保化处理的需求,而南方路机绿色建材产品价值链包含原生材料的破碎加工和再生材料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系统化技术设备,在产业链上形成闭环回路,是建筑垃圾处理行业领先的专业技术。希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建筑产业将减少对天然材料的依赖,减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建筑材料循环再生、永续发展,真正达到生态环保。

南方路机董事长方庆熙先生表示,南方路机将通过自身对设备技术的持续改进、提升、创新,为深圳天地的发展提供技术后盾,并希望借助深圳天地的发展平台,将南方路机建筑垃圾再生处理技术与设备进行推广普及,在此合作基础上共同打造专业化、可持续的建筑资源循环产业,树立行业标杆,为社会提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服务,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和绿色中国的进程。

签约仪式后,双方还在现场进行了短暂而深入的交流,之后深圳天地的董事与管理团队在南方路机董事长方庆熙的陪同下,参观了南方路机固废设备生产线、固体资源化装备研发中心与制砂试验场,对南方路机的企业发展情况、研发和制造能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第11篇

关键词:白族民居 建筑特色 装饰艺术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繁荣文化的民族,主要居住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姿的民族风采,特别是白族的民居建筑,既与自然和谐发展,又融入了白族的特色文化,充分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智慧和独特的名族风格。对此,通过过导游的介绍、走访白族民居以及书本文献的阅读,对白族民居建筑作了初步的探析。

1、白族民居建筑的基本格局

白族民居是一个独立封闭式的住宅,多为二层楼房,主要由门楼、照壁、正房、左右厢房、耳房(正房的两侧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和天井组成。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因此,一般以西房为正房,正房正对面砌有一堵照壁,照壁左前侧开有大门,房和照壁围成的院心称为天井。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正房厢房、门楼及照壁相互搭配、映衬、对比,使整个庭院显得富有层次。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和楼上楼下全部贯通的“走马串阁楼”等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和重院。

1.1“一正两耳”、“两房一耳”

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正两耳”、“两房一耳”式。“一正两耳”即一幢三开间的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两房一耳”式又称两向两坊,即由两坊的房屋组成,一般正房向东,耳房向南,和相对的照壁与围墙组成院落。在两坊相交处有一个漏角天井,没有房屋的两边,多以正房相对的一边做照壁,耳房相对的一边做围墙(或盖简易房子作畜厩和厨房),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1.2“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三坊的房屋和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正中一坊为正房,两边各一坊厢房,正房略高于厢房,正房正对面是照壁;两坊交接处各有一漏角小天井,专供正房两耳房采光、通风,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这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的印象。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1.3“四合五天井”

它规模较大,由四坊房屋围合而成,各坊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无照壁。但和北京四合院相比又有不同之处:除当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外,四坊相交处各有一个小院(耳房)和漏角天井,四个天井,加上四坊合围成的大天井,就有五个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除大门外,有的人家习惯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升二门通达厢廓。白族大户人家的住房一般是这种形式。

1.4“六合同春”

相传在大理南诏国时期,南诏王以六个大院的建筑规模,再现了原洱海地区六诏的部落文化,这六个相连的套院,成为南诏国的国宾馆,并以“六合同春”来命名,雅称“鹿鹤同春”。它是一个较大的住宅,由几个院落组成不同形状的“重院”,重院民居常以“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根据不同地势,作纵向或横向的深入,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其体形规整、对称、严谨、宏敞、是富裕之家常采用的民居建筑形式。便于弟兄分居,满足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白族传统居住要求。但此类组群建筑因耗资巨大而比较少,其中大理喜洲的严家大院最具代表性。严宅是清末至明国时期滇西著名商号“永昌祥”老板严氏的宅院,是一进“四院格局”,即“六合同春”。前边两院为“三坊一照壁”式样,后两院中,前院为“四合五天井”,后院为“小四合院”。严宅共有大小房屋110多间,走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宫殿,可见“六合同春”式样的白族民居的“深藏不露”和独特高超的建筑艺术。

2、白族民居建筑特色

2.1照壁文化

在白族民居建筑中,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之一――照壁。照壁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最传神的部分。照壁正对正房,其高度一般与正房的厦檐齐或略低,同正房等宽,墙头两边顶端上翘,形如鸟翼伸展,生动形象。照壁在白族民居建筑中作用巨大,每家每户都必修一个照壁,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蕴藏了白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和精神情感。

2.1.1实用性

照壁最初是作为墙体,起挡风防盗、保障家居内部生活的“静”和“隐”以及遮挡视线之功效。它可以适当地遮挡一些光,不至于太刺眼;傍晚由于照壁的反光作用,使正房显得明亮宽敞;还可以根据阳光照射在照壁的部位推算时间。在没有钟表的年代,照壁又起着计时的作用。同时,从建筑学上来说,照壁还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增强、丰富整体空间层次,构成天井院内视觉中心的效果,增加住宅气势。照壁是白族人顺应并利用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体现,充分展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

2.1.2 精神文化的体现

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要迎东建一照壁,让朝霞晨光首先照在它上面,给全家带来福气与吉祥。此外,照壁是白族人受风水意识影响并结合本民族的特色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而且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可起到阻挡外魔,驱逐内邪的作用,因此形成照壁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通过照壁反映出的是她们祈吉避邪求平安的民俗心理。

2.2门楼文化

白族民居的大门(门楼)集中体现了白族建筑的精华,是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表现,在白族民居中占有重要地位。门楼一般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通过使用泥塑、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门头是重中之重,架设斗拱六垛六跳之多,并有斜拱衬托,斗拱重叠,飞檐串角,玲珑剔透,稳重大方。门枋、门栏、门梁、门柱都雕刻有龙、凤、狮、鱼、花,涂金彩绘,精细而富丽,耀人眼目。有的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而连接十分牢固,几十年如故。

2.3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白族自古就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尤其是木雕、彩绘与粉饰、砖雕与石雕、泥塑这四种装饰艺术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专家学者们统称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四大建筑装饰艺术。以雕刻、木雕、石雕、彩绘、粉饰、泥塑为主的白族建筑装饰,其造型活动从以建筑为主体的建构开始,依附于建筑实体,又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如房屋四大角搬爪,在爪的下方部位雕有龙、凤、狮、象等图案并相当精细;其壁画也有龙、凤、狮、象或山水画、花、鸟、人物画像等图案的装饰画。白族民间传统的砖雕,木雕,石雕、粉饰、泥塑给中国民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协调与和谐,并且带有民族的精神,更富于生活的特色。

3、结语

综上所述,白族民居建筑是白族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白族人民为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白族的信念所创造的独具地域风格的少数民族居住艺术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民族振兴意识的自然塑造。它反映了白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更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在创造中得到升华和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建筑材料的发展,白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也将在继承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扬武.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J].建筑杂谈,2009,31(5):36-37.

第12篇

黑龙江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美自然风光的象征。但朋友们可曾知道,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同样迷人。

谈到建筑艺术,不能不提及城市的建设史。尽管远离中原地带,与之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但哈尔滨地区同样有肃慎人居住;10世界30年代,女真人曾在这里建立阿勒锦村;12世界初,肃慎后裔金人在今阿城县白城子建立都城上京会宁府。此后哈尔滨地区逐渐发展,但到19世界末叶,哈尔滨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直至中东铁路的修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契机。

遥想在100年前的松花江边,勤劳的人们在这里渔猎牧耕,过着悠然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与安逸。忽然有一天,一艘来自俄国的考察船溯江而上,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于是一切都改变勒。隆隆的汽笛声把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推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当然,发展中也夹杂着屈辱和无奈。

也许哈尔滨注定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而其建筑艺术更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舶来文化岂知。因为远离中原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及观念上较少束缚,因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说哈尔滨在被动开放的状态下,广泛吸收了西欧、俄罗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天色彩纷呈、丰富的建筑风格。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哈尔滨的建筑才会带有如此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的建筑大体经历了近代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而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则包括初期、发展期及晚期几个阶段。我们所熟知的异国风情即指其多样的建代建筑。

从1898年至1917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初期,也是其建筑风格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势力的扩张,兴建立阿东正教堂、铁路职工住宅和高级官员住宅以及当时西方正盛行的新艺术风格的官方建筑,如提路系统所属的铁路管理局大楼、火车站、铁路局旅馆、商场、铁路技术学校、铁路商务学堂等。这些建筑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基本风貌。

从1917年至1931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发展时期。大家都知道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20年,中国政府收回了中东铁路的,自此哈尔滨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余个国家领事馆和400余家外国资本投资企业的大城市。这一时期各国文化的交融甚为明显,建筑仍以教堂为主,仅动正教堂就改建、扩建、新建了18座。与建筑发展初期的俄罗斯式及新艺术风格占主导地位不同,这一时期尽管仍沿袭了上述风格,但更多的式折衷主义风格融入建筑之中,并逐步上升为主流。

从1931年至1949年,可以认为式近代建筑发展晚期。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建筑风貌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日本30年代的近代式建筑在哈尔滨有所建造;另一方面折衷主义、浪漫主义及古典复兴倾向的建筑仍受青睐。1946年哈尔滨解放,但城市尚处于调整时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哈尔滨开始进入全新的现代建筑时期,同时也为近代建筑画上了句号。

(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素有众多雅号,东方莫斯科既是其一。漫步在哈尔滨街头,你会为不是跃入眼帘的精巧的建筑所吸引。极具俄罗斯风韵的建筑,主要又木结构及砖构的教堂、住宅及小餐厅。

即使没到过哈尔滨的人想必也听说过喇嘛台,它是建于1899年的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今天的博物馆广场。这座木构井干式帐篷顶叫嚷堪称东方莫斯科的象征。可惜的是中已被拆除,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今天朋友们只能从图片及模型(现存哈尔滨建筑艺术馆)领路其风采。

该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东翼为圣坛,其他三翼设入口。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墙体,透出豪放粗犷的气质。主入口上层为耸立的钟楼,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每当夕阳中雄浑的晚钟响起,余晖中正脊上方三个似小洋葱头的屋顶便会显得那般轻灵飘逸。建筑正中耸立着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鼓座之上是高高的帐篷顶,其顶部以一个小洋葱头造型结束,使屋顶形态更加丰满。当年这座优雅精致的建筑不知曾给多少虔诚的教徒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