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31 09:2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羚羊木雕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第1篇

一、有效发掘文章情感刺激点

“文章无处不动情”,文学类作品总是把人物、事件、思想有机地糅和在一起,常常以动人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强烈的抒彩熏陶感染读者。因此语文教学应从“情”入手,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引导学生去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如《故乡》一文,闰土二十年后和“我”见面时倾吐衷肠的一段,如果只停留在外貌、对话和动作描写分析上,学生得到的只是个麻木者的形象。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少年闰土原是怎样?如今为何变成“仿佛石像一般”?为何“只是觉苦,却又形容不出”?先是摇头,继而沉默,默默地吸烟又是为了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可使学生通过讨论,深有感触地认识到闰土此时无限哀愁和无限悲痛的心情,进而联想到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这时,作者的感情与教者、学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使学生从文章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跳动,以至于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引起感情共鸣。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情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传授阅读知识、训练阅读技能、培养阅读情感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阅读材料所传达的情境,能加速这一学习过程的完成。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借助多媒体演示教学情境,强化感知内容,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引导学生由感知过渡到表象,再由表象过渡到抽象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观察力与思辨力,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情境,不但丰富了阅读教材的审美空间,营造了可感可知的学习情境,还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共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演示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把知识的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需要,并产生解决的欲望,进而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答案。

三、有效地开展综合活动课

为发挥课堂阅读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演讲比赛”、“青少年读书读报活动”、“语文游艺会”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例如,我在教授完《送东阳马生序》后,我安排了一场辩论赛,双方的辩题分别是:正方——顺境更易成才;反方——逆境更易成才。从搜集资料、确定辩手到熟悉辩论赛规程、辩论技巧的指导,我全程辅导。辩论赛严格按照正式的规程来,选出了辩论赛主席和主席团成员。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辩手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多次探讨,并且写出了精彩的辩词。辩论的阶段出现在自由辩论阶段,反方二辩激情而理性的反驳让正方哑然,也赢得了同学精彩的掌声。活动结束之后,无论是参加辩论的同学还是“亲友团”的同学都感觉到收获很大——知识面得到拓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更重要的是,自由辩论阶段二辩的出色发挥让大家意识到了日常积累和读书的重要性,又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

四、有效地展开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过程中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讨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知识学得更巩固,而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许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精神意蕴带有不确定性,观念不同、角度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可以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如学习《羚羊木雕》,围绕“我不征求父母的意见擅自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和“父母不理会我的感受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是对是非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增进了学生对待有争议问题的理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作为“导演”,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语文;主问题;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课堂教学“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着眼于全篇内容的主要问题,是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具有凝聚力和支撑力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主问题”与一般性问题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能贯穿始终;第三,“主问题”能构建文本的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可以替代繁多的教学环节,完成文本的整体感知,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环节简单,能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为此本人有意识的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实践一

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以《湖心亭看雪》两次教学为例进行了“主问题”设计的实践。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节选

主问题:研读讨论。品味作者的“痴”。

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时的形象是怎样的?

请在文中找出概括他形象的一个字“痴”。

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他的痴?

1.痴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2.痴景:是什么引发他有这种痴行呢?雪景。

①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你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②用自己的话将此景描绘出来,看看谁的语言更优美。

③这段文字写得的确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3.痴心:像张岱这样痴迷于西湖雪景的人只有他一个吗?金陵二人。

①张岱看到金陵二人,是怎样的心情?讨论“强”的意思。

②张岱走的时候没有细问金陵人的地址,自己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可以看出张岱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助读《陶庵梦忆自序》和《自题小像》。

通过课堂实践发现:由于主问题突出,教师在教学中以“主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进入文本去深入探究,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阅读教学具有成效。

二、实践二

“主问题”的设计,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入手,着眼于带动对课文整体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所以,“主题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比如说笔者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只抓了一个问题。这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这个 “主问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作者行文安排的独到之处,使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被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研讨的热情,从而使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

三、实践三

第3篇

【关 键 词】 思维深度;语文;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谈论着当下影视作品的粗略、低俗,大量的穿越剧、青春偶像剧、宫廷剧充斥荧屏,一年中很难得有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问世,直面现实的作品少了,唯美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更少,也许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的思维变得如此的肤浅?细细想来,这与我们国民对于自己母语学习的不重视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也与我们的老师忽略对学生的思维深度的培养不无关系。课堂上,教师统治了大量的时间,照本宣科,千课一面,以不变应万变,在这样机械、单调、毫无生机的课堂中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有调查表明,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递增呈递减的趋势,更有学生表明,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认真地听过一节语文课了,面对如此的陈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我深感遗憾,我认为让学生拥有一颗会思考的头颅,拥有一种懂得赏析美好的人文情怀,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语文课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这一切的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中如何去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拓展文本的文化意味,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以供借鉴:

一、精彩讲解,挖掘深度

语文课上教师要不要讲?如何讲?这与这些年提倡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冲突?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教师不但要讲,而且要精彩地讲,老师精彩的讲解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况且要让学生学到有深度、有广度的语文,在课堂上过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是很难做到的,一定要靠教师精彩讲解来挖掘,在讲授《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我重点分析文中前三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个冷漠自私、等级森严、缺乏诚信的小镇上,孔乙己出场了,对于一个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来源,甚至连一个读书人的身份都没有得到他人认可的孔乙己,等待他的会是一种怎样的命运?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孔乙己的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二、恰当设置,引向深度

语文课上学生思维深度的培养不仅依靠教师的深度剖析和精彩讲授,同时也需要课堂上恰当地设置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向深度思考,这样的问题往往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它杜绝肤浅、不走形式,它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或是帮助学生拓展文本的思想内涵;或是挖掘文本的艺术美……这样问题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在解读课文时占据一个制高点,让学生拥有全局的观念,规避断章取义的解读。在学习《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回答这个问题的前一问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文中关于作者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而后一问则需要体会作者充斥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流露。

三、形式活泼,拓展深度

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间、生生间思维碰撞的场所,为了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课中可采用形式活泼的授课方式,如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和演讲等。当然这样的课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俗话说: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记得在讲授完《羚羊木雕》这一课后,我组织了一次班级辩论赛,围绕课文中的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在课堂上,学生分为甲、(下转55页)(上接53页)乙两方,分别代表父母方和我方,辩论中,双方各持自己的观点,摆出充足的理由来佐证,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下面摘取几句精彩的辩论:

甲方:我方认为不该把木雕送给同学,首先,木雕是家中贵重物品,小孩之间的友谊可以送其他东西;其次,如果要送的话,应该与父母商量,因为你毕竟是未成年人。

乙方:我方认为应该送。原因是,我与万方的友谊很深,正是因为木雕贵重,我才更愿意把它送出,因为友情是无价的。况且,这个木雕父母已经把它送给了我,既然是我的,那我当然有权来处理它。

甲方:父母送给孩子的东西,孩子随便的把它转赠给别人,这不是不尊重父母吗?

乙方:那父母强迫孩子去要回送出去的东西,那对孩子是不是一种伤害呢?

甲方:我方认为让孩子去要回木雕是对其的一次教育,而非伤害,因为这次送木雕的事,本身就是一件错事,既然是错事,就应该更正,也许在更正的过程中会有眼泪,但唯有这样,教育才是深刻的。

乙方:我方至今不认为送木雕有错,更谈不上更正错误,如果硬说有错的话,那是在你们的心中不认可我和万方的友谊,或者说,我们友谊的分量抵不上这只木雕。

……

通过这节课,我诧异地发现原来语文课是可以这样的精彩,学生的思维可以很活跃、很深刻,只是他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哲朱子的话告诉了我们,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有深度,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源源地注入活水,才能确保这塘池水的清澈和生机。语文课堂思维深度的拓展不仅关系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关系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牵制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在课中努力地去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建杰. 语文课要注意设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6).

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表达 训练策略

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交往的一种言语活动,具有即时性、情景性、复合性的特点,属于言语交际的范畴。它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交流。它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最多的交往手段。它不是单纯的听说练习,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需要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因为口语交际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所以对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有特殊作用。口语交际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设置和开展交际活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

一、努力营造学生说话的良好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加强说话训练,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口头表达实践机会,练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子,提高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表现能力。语文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鼓励学生质疑,并大胆与老师对话讨论问题。如《镜泊湖奇观》一文文字十分优美,很多词语句子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积累内化成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处说话训练,当讲到镜泊湖的自然朴素与绮丽多变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了“说镜泊湖自然朴实是因为……说镜泊湖绮丽多变是因为……镜泊湖真是……使我……”的说话练习,让学生通过说话感受镜泊湖的特点,把一些写景的美句内化为语言,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讲到地下森林的奇特时,我又设计了“神奇的地下森林……所以……”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在说话过程中感受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带给我们的神奇体验。

二、在阅读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口语训练的机会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有些教师并不是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是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把口语等能力的训练挤出语文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把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口语教学留有一席之地。如教完《羚羊木雕》一文,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父母逼迫孩子要回羚羊木雕一事的看法,同时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因和朋友交往同父母闹过矛盾的,如果有,那么谈谈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初步能力,让他们敢于面对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锻炼组织语言和概括语言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多积累,为说话做准备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句话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我们发现:在所阅读的文本中包含许多优美的语句;在生活的周围就已经流传了许多蕴涵深刻哲理的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具有鲜活教育意义的语言教育内容。

果教师能注重鼓励并帮助学生积累这些内容,就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让学生的口语交际更具生动性、趣味性。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基础常识积累对学好语文很重要,单靠早读的读、上课的听、课后的背,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好。为此,我设置以竞赛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基础常识日常积累阵地。方法是把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每天以问题形式出一个常识,并指定挑战的小组回答。如有的问:“唐宋家是指哪八人?”有的问:“陶渊明的代表作有哪些,举三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被开发,兴趣浓厚,组与组之间竞争氛围热烈,提问的组积极主动寻找“有难度的问题”,回答的组主动寻找“最佳”答案,旁观的小组从中获得知识。通过一问一答,激发了学习兴趣,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探讨,促进了对基础知识的深一层理解。日积月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语文常识。

另外,可以利用班队课加强中学生的演讲或辩论的训练,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文学的积累是一种熏陶,书读多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懂得进行文义模仿、词义转化、文意借用、词意引申,有效促进语言概括、古汉语理解、文字组织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如“漫游语文世界”,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说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道理,表示今后要重视语文学习。“成长的烦恼”,对于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让他们谈谈自己或他人的烦恼,他们畅所欲言,并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或帮助自己化解烦恼。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实践有效措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新课标的这些论述,清楚地阐明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征,为语文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组织、指导和调控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

一、以语文教育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指出:“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学生总是乐于接受感兴趣的信息,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通过语文教育实践,将课文内容变成一幅幅画面浮现在学生头脑中,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起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春》时,我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印象,结合课文的描述,用笔把春天的意境画出来。在此基础上,我用fiash课件给学生展示朱自清先生带给我们的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绵绵的春雨、湿漉漉的土地、牧童嘹亮的笛声……。教育实践过程将枯燥的文字变成了鲜活的形象,促使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和想像,语文学习便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欢快氛围中得到不断的深化。

二、以语文教育实践引领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探究

新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倡导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代表的现代学习方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率先实现观念更新,自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通过语文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与时展相适应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自主探究中进一步探求未知,获取新知。如课文《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于是我组织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评价文中人物的是非。在热烈的讨论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拓展题:“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本题体现了语文教育实践特点,既进行了说话训练,有训练了求异思维,还能促进合作学习。学生在深入的自主探究后,得到了各有特色的答案:听妈妈的话,马上就去把它要回来;“我”不该和妈妈顶嘴,可以跟妈妈讲,自己不知道木雕有那么珍贵,自己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就这样做,是错误的;告诉妈妈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请妈妈理解我的行为……。这样的语文教育实践使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新课程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

三、以语文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综合能力的获得只能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实现。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实践对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相应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我们指导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用声情并茂的情景表演,诠释文本的内容。学生在表演中将孔乙己仅来一碗洒,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钱),还摆着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架子,还要炫耀自己的才学(回字有四种写法)的穷酸、迂腐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并在表演中丰富了语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我们还可以根据初中生共有的争强好胜心理,适当开展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在班级建立学习园地,设立习字、演讲、作文、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的栏目评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能动参与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具有多重功能性和奠基性作用的语文教育实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语文教育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华.语文实践性教学与生活教育浅见.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

第6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以情感人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从某种角度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教师要用语文独特的人性美和情感魅力,去丰富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事实上,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不被重视,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一位没有情感的老师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点热情,少点冷漠;多点鼓励,少点责备,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你富有“激情”,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学习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而加强阅读指导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一是培养阅读兴趣。怎样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呢?答案是:选择“浅”“近”的内容,阅读形式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对待每个学生。二是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感情,让文章所描绘的自然美、情节美、人物形象美等内容,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情感。三是突出个性阅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进而提高自己的鉴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移情课外是语文教学调动学生情感的延续。如在教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就可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和主题,明白忠奸斗争思想在诸种思想中处于驾驭和统帅的地位,是作品最主要的主题思想。从而解读到忠诚的思想品德是可贵的,奸义是可鄙的。从而提升了课文很单纯的内容,达到了扩大学生眼界的教育目的。在学习了《三峡》后,就布置了这样一道这样的课外题:收集、整理有关三峡的古今诗文和地理等方面的资料。经过半个月的作业,学生收集了很多的资料,甚至有个别学生还打算利用假期去三峡旅游。可见,学生对三峡美丽风光的喜爱之情已经藏在心里。他们把各种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出了文学类、图画类、旅游类、地理类、气象类、植物类和经济政治类等等。成为我们课外综合性学习的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使学生在情感教学中不但学到应学的知识,还能提高思辨能力和感受事物的能力,遇到问题能从多角度去思考,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尝试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实施方法

由于受“师道尊严”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存在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学习上缺少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探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乐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局面,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教师应该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要甘心成为配角,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其实赋予了教师角色更多新的内容:教师不再是“专家”、“讲师”与“教授”,而是走下“神坛”,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以定规或定向来支配和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将某些课堂的支配权放给学生,让学生享用课堂。同时,教师应成为课堂中的积极的参与者。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探究骗子行骗的根源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学生局限在我预设的几个问题内,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角度,通过小组讨论、陈述观点、质疑答辩等环节,激活学生思维。整堂课学生唱主角,尤其是在陈述观点和质疑答辩这两个环节中,正方和反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充分展示了个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有了读书思考的时间,有了自由讨论的空间,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真正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课堂教学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和启迪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例如:学习《观沧海》一文时,对于曹操这个人物,一些同学仅凭主观断言曹操是个坏人。我告诉学生,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罗资料,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学生广泛阅读了《三国演义》、《三国志》等描写曹操的有关资料,结合《观沧海》的描写,形成了对曹操的完整认识。

其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眼光不仅要放在教材内容上,而且要利用课后的思考题,这里也是学生寻求新问题的大好阵地。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后练习题:“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对于这类题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分析,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发现新情况与新问题,寻求新办法。

如今新教材后的思考题已经非常注意启发性和开放性,根据“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允许有多种答案,提倡各抒己见。只要教师能够以开放姿态和自由平等态度为学生着想,那么学生怎么会把语文课当成“无聊课”呢?如果学生能自主学习,那么怎么会没有收获呢?当然,学生个体所获得的收获是有限的,如果能够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我想,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就会更显著。

三、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第一,利用教材间的内部联系,对教材进行再次有效梳理,追寻知识之间的相互性。如根据课文教学内容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像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扩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扩读《水浒传》,学习了《范进中举》后扩读《儒林外史》,等等,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又如学习了鲁迅的《风筝》,扩读《满天的风筝》,通过比较阅读,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第二,利用现有教材,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很注意布白艺术,也就是文章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余地,读者可以据此对作品进行再次创作。如讲授《羚羊木雕》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储备,加以创新,对文章的结尾进行再创造。

第三,学生完全可以将一些经典文章换个形式,另外包装文章。如学习《天净沙》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利用在美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以图画再现诗人的意境。

对课文内容的拓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四、加强课外语文学习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补充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它也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理解、阅读的本领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策略进行阐释。

多样复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要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该从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做起。

首先,要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复述,针对结构和内容做到迅速提炼。这一过程使得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例如教《羚羊木雕》时,在初读课文后,可设计以下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并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和冲突,用最简洁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作品中哪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刻。通过抢答,评出优胜者。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次,即兴表演复述,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趣味表演来训练学生复述课文,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复述课文往往犯“背书”这一毛病,为了避免这一毛病的出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让他们能够根据文章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语言特色。如《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课文内容并不是很难,学生在翻译完之后,已经掌握了课文内容,本人临时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把想表演的学生分成几个组,看看哪一个组表演得贴近课文又合理地展现了人物身份。学生表演起来各有特色,最终请同学给予点评,评出优秀的一组。这样,他们对人物和课文的理解更深入了,思维品质也无形中得到训练。

再次,创造性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每篇课文都会留有空白,要靠人的想象和联想去补充。那么这部分就要靠我们去把它想象出来。这里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如《伟大的悲剧》,课文分为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来写的,但作者并没有具体写每个人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在讲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放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发挥。作为队长的斯科特面对重重困难时,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作为核心人物他该如何给同伴鼓气,他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意志不倒呢?由这一个核心人物还可以去想象其他人的心理和表现,课文内容的讲解也就被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层次了。学生不但对课本内的内容做到了掌握,而且还把这一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更好地理解了这些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合作讨论。带动学生思维前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者缺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大胆尝试,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

首先,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知、有欲、有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思想完全相同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备课不可能完全周密和正确。因此,语文课堂是难免要发生碰撞的。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是会发生碰撞的,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才会进步。当然,关键还在于身处其境的教师如何处理这类碰撞。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两个小孩判断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谁是谁非?”同学们兴致昂扬,大胆想象,扬长避短,积极发言,最后各个组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种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完善和互相弥补。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58-02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大胆创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新呢?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课堂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主渠道。教师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灵活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不管智力与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这一核心,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使课堂活跃起来鉴于此,在课堂上应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应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幽默风趣,这样学生才能如沐春风,获得美的享受。反之,教师一上课就紧绷着脸,就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心理就会感到紧张,产生一种压抑感。同时,在教授知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回答应予以鼓励,如你的回答很精彩,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样才会绽出创新的火花。如果一味地灌输、压制、否定,必然会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枯死在萌芽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

2.教学相长,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代韩愈在《师说》中也指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是可以转换的。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可能出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学生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而且健康的人格乃至心理素质也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良好氛围,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点拨者和服务者。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审美情趣等•平等地和学生交流思想,循循善诱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于学生在成长中所犯的错误,要诚恳地帮助他们改正,而不能以过激言辞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等手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冲动。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1 激发创造情感,发挥聪明才智。美国脑科学专家勒杜发现,在大脑中心专司情绪事务的杏仁核可以造成大脑神经中枢的“短路”,它对脑的功能,包括思维具有重要影响。世界文豪托尔斯泰说:“我们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不成熟的创造性见解,都要给予热情地鼓励和恰当的评价。这样,学生的创造激情才会高涨,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尽情发挥。

3.2 让学生动起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不能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不能直接给学生说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挖掘出事物深层内涵。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动起来。《羚羊木雕》是初一课内自读课文。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有目的地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自行解决。接着安排学生4人一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见解。再由学生10分钟自拟测试题换答,答后重新返回,让出题学生评改。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我只给学生点拨、补充和指正。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边堂好了本篇课文,能力又得到了锻炼。

3.3 充分放开,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法,但是现在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决不能抱着“老套路”不放,否则势必会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表现非凡、成绩出色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往往并不都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他们知道如何独立学习、寻找资料、解决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和潜在能力。可以把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已去读、去领悟,然后让学生试着去讲。还可以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可以是听的广播、看的报纸、故事、电影、演出等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表简短的评论。这样会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挖掘出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的视角和触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浓厚兴趣,诱发探索欲望

兴趣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也是创造的动力,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最好的导引。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兴趣,诱发学生探索欲望。

4.1要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充分调动切现代教学手段:录音、录像、多媒体校园网络、图片等,以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和享受,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4.2 要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兴趣,为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东西,如鲁迅的伟大人格;白杨树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绿”带给人的勃勃生机;《背影》中的父子情深;《项链》结尾给人留下的回味;《荷塘月色》中的语言之精与意境之美……带领学生去认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把对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转化为自觉兴趣,取得长期稳定的学习效果。

第10篇

其实,创立“大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张孝纯先生,早在20多年前就给我们做了明确的界定。他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系统有效的语文训练。”张先生的总体模式由“一体两翼”组成:一体即是课堂教学主体,两翼是课外活动和语文学习环境。由此看来,“大语文教育”的精髓就是要打破长久以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语文的封闭现象,把语文教学引入一个高远博大的境地。

“大语文教育”的内涵如此明了,应该如何实施呢?实践证明:“扩展教学”就是大语文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扩展教学”指的是扩充和强化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手段,它包括“密度教学”“活动教学”和“模块教学”三大系列。“扩展教学”克服的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局限性、板滞性,将教学内容由课本向广义教材方向扩展。教学媒体由原始的粉笔黑板向多媒体方向扩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多元课堂方向扩展。

既然“扩展教学”如此重要,我们在认真领会“大语文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就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做起:

一、报刊文章、语文读本、网络等配合教学

报刊、书籍、网络中,“大语文”的内容数不胜数。《学语文》早在90年代初,就把“大语文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刊方针。《语文学习》从1993年7月开始在封面上引录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世界》每期的封面上,都有“青少年的,大语文的”几个字。主要的还在于,这些学校、班级或学生个人订的报刊,其内容往往和课堂教学同步,能及时给予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点化或帮助其深入理解,加强巩固;而语文读本的真正作用就是紧扣课本给学生提供扩展阅读的便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有目的地引进这些材料,或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识积累,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死气沉沉或乱糟糟的状况,更主要的还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巩固。

网络更是一种不得不善加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多喜欢上网,且往往都是玩,许多家长和学校下了九牛二虎之力常常禁止不住。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看,只要我们善加指导和利用,学生喜欢上网也是好事。我们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给他们一些任务,让他们在学前或学后去查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东西,既可以使他们未学先知或学后印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大大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从枯燥、单调、狭隘的课堂学习中走出来,奠定人生快乐学习的基础。特别是那些政论文、知识短文、散文、诗歌、文言文等,利用网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化石吟》《月亮上的足迹》《羚羊木雕》《天上的街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奇妙的克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苏教版初中语文的《赤壁》《宇宙里有些什么》《,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松鼠》《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沁园春・雪》《观刈麦》《再别康桥》《苏州园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些课文单一的课堂学习,可能事倍功半,如果扩展开来,给学生利用网络的机会,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太发达,学起来枯燥无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初中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吸引学生,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图片等素材合理布置,设置课文表达的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所表达的意境中,既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又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特别是那些抽象性的课文、写景抒情类的散文等最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在山的那边》《散步》《皇帝的新装》《安塞腰鼓》《伟大的悲剧》《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傅雷家书两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苏教版初中语文的《春》《三峡》《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藤野先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背影》《海燕》《白杨礼赞》《纪念白求恩》。这些课文,通过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声光把纯文字的东西变成直观性的影像,给学生思维迁移、旁敲侧击、触类旁通,不仅加快、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大了课堂容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真正实现了“大语文教育”的观念。

三、走进社会感知教学

“大语文教育”的“大”绝不是简单的学习内容增大,从培养人的目标出发,还包括了学习空间的扩大。初中学生学习的语文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对社会现象的、生活的、人类活动的描写和反应。我们现在把学生囚禁于一室之中认识社会和生活,已经割裂了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是一种“闭门造车”的狭隘行为。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最好的药方就是举起“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尽可能地融入社会,搞好“扩展教学”。初中语文课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平台,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春》《济南的冬天》《社戏》《亲爱的爸爸妈妈》《背影》《我的母亲》《端午的鸭蛋》《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苏教版初中语文的《幼时记趣》《童年的朋友》《我的老师》《苏州小巷》《父母的心》《甜甜的泥土》《紫藤萝瀑布》《画山绣水》《故乡》等。这些课文所描述的人和物或多或少都能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影子,课前课后指导学生去社会上认识、查找,或带领学生深入社会,一定比在课堂学习收获得要多,更主要的是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扩展教学”恰恰是对“大语文教育”的最好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