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郦道元传

郦道元传

时间:2023-05-31 09:2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郦道元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程大昌 郦道元 水经注

被忽视的郦学家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地学史上最著名的河流水文地理著作。一般认为,《水经注》的研究兴起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对于早期郦学的发展脉络,学人往往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究其原因,文献的缺乏固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传世文献中尚未发现一部明代以前的《水经注》研究专著,①郦学史家只能从各类地书中搜寻零散的资料,而完整描述郦学研究的早期面貌显得格外艰难。

南宋学者程大昌所著《禹贡论山川地理图》大量引用《水经注》的记载,对其多有补正。就其时代而言,程氏的郦学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首先,程大昌所见的《水经注》无疑是极早的版本,内容相对较全。现在可考的《水经注》最早刊本是北宋的成都府学士刊本及稍晚的元二年刊本,这两个本子不仅本身已残,且早已亡佚。其次,程大昌的《禹贡论山川地理图》从未得到郦学史家的足够重视,无论是吴天任的《郦学研究史》,②还是陈桥驿的相关著作。陈桥驿虽将程大昌列为宋代的两位郦学家之一,③但其论断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陈氏所见《禹贡论山川地理图》为清代版本,不仅地图残缺,文字也颇多错讹,实际上该书现存有宋刻本,中华书局1985年已将其影印出版。陈桥驿论及程大昌的郦学研究,说该书“今所见此图28幅,虽较原作已缺少3幅,但基本上尚属完整”,④可知陈氏未见全本。

对于早期郦学研究,陈桥驿有这样的评述:“……隋唐时期,开始将其内容进行分类,收入于各种类书及地理书……唐宋之间,有些文人学士如陆龟蒙、苏轼之流,多因欣赏此书的优美文字而爱不释手。《水经注》由是著称于世。” ⑤本文将证明,至少在南宋时期,程大昌对《水经注》已不是简单地引用和收录,更不是欣赏其词章,而是从地理学角度对郦著进行了大量的补正和勘误,这些内容对郦学史家重新考订早期郦学的发展脉络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程大昌对古水道的再讨论

大河及相关水道。古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迹道及流域一直是古代地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大河及相关水道的地望也是程大昌《禹贡论》中的首要议题。在该书第二节,谈到郦道元时他写道:

若夫降水……郦道元辟淇共不用,而主屯河之说,其言曰:“地理志绛水发源屯河,及至信都复见绛名,河之过降当应此矣。”是说也,郦实无以得绛水之真……首受屯河而未流入漳者,自名张甲河,元非绛者,虽中间迹道颇尝穿络枯绛,而汉志本无绛水之名。则郦其更易他水为绛以应古语,其与郑氏之误曾无以异也。⑥

在程氏看来,郦道元自谓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将张甲河指为绛水,认为是禹时的降水,这一论断有明显的错误。他指出汉代尚无“绛水”之名,郑玄与郦道元都只着眼于后代水道名称,以此牵强附会地猜测古降水之所在,其法殊不可取。

辨析降水之后,他又认为郦道元等人关于王莽时大河干涸的判断是错误的,并考证了“莽河”之所始:

……其以王莽为目,据臣所知,则曹魏时孟康训释汉志始有其语也。自此而后,郦道元……辈皆祖述其说,曰古河至王莽时始空无水也。

夫魏郡之北,号为故大河者,自周至元光,河既南徙则已空涸……岂待至莽时而后空也邪?

程氏认为,王莽为时议所不容,后世儒者将大河干涸这一不吉之象归诸于他,事实上大河自周定王时改徙,原来的河道即已干涸,时间远在王莽之前。

大河下游为《禹贡》所载的九河,历代地志对其地望争讼不清,郑玄创齐威公塞八河之说,郦道元宗之。而程大昌认为这一观点违背了基本的常识:

……郑康成出,则尽黜汉人所言不用,而别为一说,谓八河者故尝为齐威公所塞……郦道元宗用其说……然纬书起哀平间,既非古经正史,自不足据,而又揆之以理,知齐威之力有不能堪任此役……

程氏进一步指出,如齐威公有塞河之役,水患必然会被引向别国,当时的赵、魏等诸侯国不可能容忍这种以邻为壑的工程。他再考诸载籍,发现史书中没有威公时邻国受灌或以堤至战之事,据此他断定郦道元等人纯属臆测。

济水荥泽地望。济水是另一条古老的水道,因古今变迁较为频繁,加之其流域一直是传统的人口聚居区,河流的迹道便有了很多人工的因素。程大昌在讨论济水流域的荥泽时,以郦氏之说作为古泽变迁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了一定的补正:

……春秋闵二年,卫侯及狄人战于荥泽,郑氏曰:“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地为荥泽。”郦道元所言亦与郑合。然则荥泽在春秋时既可以战,则已不复受河。而郑氏之于东汉,郦道元之于后魏,所见皆同,则可以知荥本无源,因溢以为源。河口有徙移,则荥之受河者随亦枯竭。

……荥本不枯,而郑、郦二子书其所见亦已误矣……桑氏叙济自成皋以下凡七折始至荥渎,已见其失……其失盖起班固矣……而钦袭之也。郦道元虽本桑书以为经而时时有所驳正,盖亦其理不安耳!

程氏参考郑玄、郦道元的记载,判断荥泽在春秋时已与大河不接,但从后世的地名可以判知此泽的方位,也可推断其形成之因。他认为,古代本无济水,正因荥泽溢成之后才形成济水,而郦道元关于荥泽古来自枯的记载,与古荥泽、济水沿岸沿用至今的地名稍加对照,便知其误。这一错误实际上源自班固、桑钦,⑦而郦道元注《水经》时未能辨正。

漾、汉同一说。据程大昌所见,《水经》原文及郦道元的注均认为漾、汉为两条不同的水,程氏本之《禹贡》,考订其为同一条水道,并认为桑、郦身处后世,据当时所见创说乱经,不得古水道之真。他行文至此,笔端流露出尖锐的批评:

分漾、汉而二之,姑无问大禹、桑、郦之孰可信也,第以世数先后断之,孰为处世传未讹之初乎!而直为此,亦已左矣!

程氏认为,关于古水道的记载,时代越早的文献越可信。

弱水、黑水流域的地望问题。《禹贡》中所载弱水、黑水因远离中原,历代地志大多含糊其辞。程大昌辨正其地望时系统地分析了郦道元的观点,他根据古经“东渐于海,西披于流沙”的记载,认为流沙当在极西处,至少在积石以西。而郦道元等人将其判定为张掖删丹,显然不与《禹贡》相应。

对于黑水地望,程大昌亦不赞同郦氏之见,认为郦注所谓黑水源出张掖、自西域南流入南海之说,漏洞百出。他指出,张掖与所谓“南海”相隔万里,山川、河道罗列其间,黑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南流入海。

程大昌对郦注的评价

在《禹贡论》、《禹贡后论》中,程大昌多次提及他对《水经注》的基本态度以及他的辨正方法,从中不难看出,程大昌总体上对《水经注》的学术价值有着很高的评价,但他认为纵然郦氏博洽,其错误亦不能忽视。例如古济、汴流域的地望:

郦道元之书汴、济最详,而不能疏别条理。

程氏治学崇尚理性,讨论河流迹道时,他无不参以古时的人力、物力考证其真伪。他还特意对郦道元的“志怪”、不求真提出了批评:

郦道元最为尚怪,其叙注诸水,悉取小说、异教、奇闻、幻记以为实录。

这种批判态度,正是程大昌被公认为早期郦学家的本质原因。对于《水经注》的记载,程氏不论采择或补正,都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不盲从,不揣测,不惟古。对郦氏的错误观点往往深究其源,追查误之所起;判定郦氏正确记载之时,他必搜罗其他的正史资料加以佐证,绝不肯轻信。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程大昌的治郦方法和学术精神,与明清时期的郦学研究有着明显的内在传承,程氏对《水经注》的辨正以及他的郦学思想似不应被郦学史家忽略。

结 论

程大昌治郦学,无论方法还是学术思想都已自成风格。程氏在系统梳理南宋以前主要地学家的观点之上,对上古重要水道颇多发明。在今人看来,他对《水经注》的补正或许缺乏条理,其研究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明代学者归有光就批评程氏“山川、土地非身所履,终无以得其真”。⑧但对于郦学研究史来说,程大昌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虽则明代以前的《水经注》研究专著俱已散佚,但明清以来的郦学发展高峰绝非平地而起。通过对程大昌的个案考察,我们似能窥见早期郦学更为瑰丽和深邃的图景,远非一些郦学史家所看到的那样单薄。(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注释

①③陈桥驿:“历代郦学家治郦传略・序”,《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7期。

②吴天任:《郦学研究史》,台北艺文印书馆,1991年。

④笔者在将宋淳熙八年初刻本与清代四库本对校过程中,发现四库本缺字、漏字、内容错乱的现象颇多,此处不赘述。

⑤陈桥驿:《郦学研究史・序》,《水经注论丛》,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⑥文中所引程大昌对《水经注》的批注资料皆出自其《禹贡论》及《禹贡后论》。

第2篇

三峡夏水特点:水涨(襄陵沿溯阻绝)、流急(朝发白帝暮江陵虽乘奔御风疾)。根据郦道元《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肥水)北对八公山,山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是汉高帝之孙,厉王长子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十人,皆为俊异焉。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薶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处,践石皆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按肥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即此山也。据《凤阳府志·山川考》,八公为: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

八极

古时谓八方极远之地。《准南子·墬形训》:“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

八骏

以谓周穆王之八骏马。《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则云:“(穆)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内翅。”则匪特名号迥异,其行迹更出以想象。古来袭用八骏泛指好马如唐王李世民之八骏等。

八仙

民间有关八仙传说不一,多有变化.明朱有燉杂剧《八仙庆寿》中以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徐神翁、吕洞宾为八仙;至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即《东游记》),去徐神翁而易以何仙姑。后代民间所传之八仙,即本此为说。又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四云“明人有《西洋记》一书,载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事,中有八仙:一、汉钟离,二、吕洞宾,三、李铁拐,四、风僧寿,五、蓝采和,六、元壶子,七、曹国舅,八、韩湘子。无张果老、何仙姑,而别有风僧寿、元壶子,亦异闻也。”又晋谯秀《蜀记》以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为蜀之八仙。查唐代杜甫有诗名《饮中八仙歌》,看起来“八仙”之说,早始于唐。现代约定俗成的说法八仙是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铁拐李。

八仙过海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上)”:《四游记》,其书凡四种,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传》。“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则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是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版,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候,自此始矣。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又据《东游记》,八仙过海时,吕洞宾倡议,谓不复得乘云而过,须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铁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韩湘子以花蓝投水中而渡;吕洞宾以箫管投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折版投水而渡。其余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何仙姑等亦各以纸驴、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终俱得渡海。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脉望馆抄校本《也是园古今杂剧》有《争玉版八仙过海》一剧,即演斯事。民间图案多有采用此典,参见本网之《中国传统民俗图典》。.

八阵图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有诸葛亮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鹳势,聚石分布,宛然尚存。峡水大时,大树十围,枯槎百丈,破磑巨石,随波塞川而下,水与岸齐,人奔山上,则聚石为堆者,断可知也。及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唯诸葛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仅已六七百年,淘洒堆积,迨今不动。”又唐杜甫《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谓此。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写东吴陆逊为诸葛亮神奇阵图所困、终被诸葛之岳父黄承彦引出之事,查陈寿所著《三国志》并无此一说,当是齐东野人之语。按八阵图遗迹有三:一在陕西沔县东南;二在四川新都弥牟镇;三在四川奉节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已记之,但云“累细石为之”,岁月消损,磨灭殆尽。初无神话描绘,皆为后来所增饰。

八卦

《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按八卦以“一”与“‐‐”符号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其名曰:乾(三阳)、坤(三阴)、震(上二阴下阳)、坎(上下阴中阳)、艮(上阳下二阴)、巽(上二阳下阴)、离(上下阳中阴)、兑(上阴下二阳)。

第4篇

1、翻译: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可以看到白色的急流在波浪中旋转,绿色的池塘反射出各种景色的影子。在最高的山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玄泉瀑布奔腾在山峰之间。水是清澈的,树是辉煌的,山是险峻的,草是盛开的,真是情趣无穷。

秋天,当早晨天气晴朗或是有霜冻的时候,树木和山间溪流是凉爽而寂静的。高处常有猿猴细长的声音。声音继续凄凉。猿的声音从空谷中回响。声音凄婉,久久不见。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出处:南北朝时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一、【近义词】

陈腐、迂腐、陈旧

二、【词语注音】

gǔ lǎo

三、【基本词意】

古老,指通晓故事的老人;陈旧的,时代久远的。

四、【英文翻译】

ancient; antiquity; old age; hoariness

五、【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1.古雅而不同时俗。

古老的传说。

2.年老;苍老。

古老之人无所闻知。

3. 形容书画文章等苍劲朴实,有古人风格。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

引证解释

年老;苍老。

《书·无逸》“昔之人无闻知” 孔 传:“(小人之子)则轻侮其父母曰:‘古老之人无所闻知。’”

南朝 宋 鲍照《冬至》诗:“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

形容书画文章等苍劲朴实,有古人风格。

唐柳宗元《陈给事行状》:“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

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附清 吴嘉纪评:“二首古老简横,真汉人之音。”

经历了久远年代的。

闻一多《神话与诗人——屈原》:“惟其端午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 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

丁玲《田家冲》:“那显得静的古老的黑的瓦和壁,那美的茅草的偏屋……是一种干净的耀目的颜色呵!”

《北京人》第一幕:“屋内悄无一人,只听见靠右墙长条案上一座古老的苏钟迟缓地迈着‘滴滴答答’的步子。”

故老,老年人。古,通“ 故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古老相传,昔人以杖撞地,辄便成井。”

唐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蟇精。”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古老相传云:‘天上一座星,谓之玄星……又谓之启明星,世人不识,叫做晓星。’”

六、【拓展延伸】

1、古老而神秘的北京,对每一位游客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2、透过翠竹林,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那座古老的禅寺。

3、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些古老生物的骨骼慢慢变成了化石。

4、在一片缭绕的云雾当中,隐约可见一座被松林遮盖的古老建筑。

5、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青春。

6、这座古老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7、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8、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古老的小镇焕发了无穷的活力。

9、古老的长城经过整修,又焕发出青春。

10、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11、北京是一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大都市。

12、这座古老的寺院见证了数代王朝的兴衰。

13、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是民间的古老习俗。

第6篇

先来看两个词条的解释:

【瑕瑜互见】 xiá yú hù jiàn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现代汉语词典》1466页)

【瑕瑜互见】 xiá yú hù xiàn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两不相掩。(《中国成语大辞典》1393页)

对照可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是两词典的共识,只是对该成语中的“见”字,分别标注为“jiàn”与“xiàn”。

试做如下分析:

一、 依“因声求义、音随义转”的训诂之法,“见”的两读显然与其动态的方向、方式有关。读jiàn时,多有看到、看出之意,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读xiàn时,多有表露、显现之意。同时,由于上古没有“现”字,凡“出现”的意义都写作“见”。譬如:《史记・刺客列传》:“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 在无具体语境的情况下,“互见”之“见”读jiàn没什么可讨论的。那“瑕瑜互见”中的“见”为何会出现两种注音呢?笔者认为皆有道理――从观者的角度看,玉上的斑点和光彩同时可“看到”,故“瑕瑜互见”读作xiá yú hù jiàn;从玉的角度说,玉上的斑点和光彩又同时“呈现”,故“瑕瑜互见”读作xiá yú hù xiàn。

有一个说法,叫“孤证难以成立”。因此,我们不妨再看一下《汉语大词典》上“互见”的词条。

【互见】 交互出现。《后汉书・卢植传》:“比年地震,彗孛互见。”晋・葛洪《抱朴子・省烦》:“今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

【互见】 互相参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新五代史・职方考》:“五代短世,无所迁变,故亦不复,而其方镇军名,以与前史互见之云。”

不难看出,“互见”中的“见”是可以两读的,只是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应当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读音。因为“音随义转”并非空话。那么,司马迁创造并在《史记》中所多处使用的“互见法”又该怎么读呢?

“互见法”是司马迁为适应纪传文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相补。可见,司马迁采用“互见法”就是为了更为全面而又独到地表现人物、刻画形象。

我们今天阅读《史记》,解读人物,自然应以人物的本传为主,同时也应用心查看那些不宜在本传述写而在别的篇章中呈现的内容,交替地去看,可谓“互见(jiàn)”。

司马迁当年创作《史记》用了“互见法”,我们今天阅读《史记》要会“互见”。两个说法中的“见”显然不能同读。

第7篇

关键词: 蔡梦弼 《史记》 表

本论文以南京大学藏清同治五年至九年金陵书局刊刻三家注《史记》(简称金陵本)为底本,与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干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两家注《史记》(简称蔡本)对校。

撰写体例:本论文每条校勘记首出金陵本文字,并先标金陵本页数行数,随其后再标出1959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的卷数、页数、行数。次行出蔡本异文,凡二本文字有不同,则在金陵本文字下标下划线以示强调。最后出考订按语。

本论文参校以下各本:单注集解本为北宋景v监本《史记》(简称景v本);两家注本为南宋淳熙三年张f桐川郡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简称耿秉本);三家注本为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简称黄本);明万历四年刻本史记评林(简称凌本);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洲同文局石印殿本史记(简称殿本);会注本:史记会注考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本)(简称会注本)。

三代世表第一

“却行车”《索隐》“逼帝令如却行车使不前也”(十五下行四)(2/507/13)

“逼”,蔡本作“遏”。

按:耿秉本、黄本、凌本、殿本同蔡本。《说文・u部》:“遏,微止也。”①《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奇猷案:“《藏本》‘止’作‘正’,非。却之乃之停止,与前相对。《御览》作‘至’,非。”②下文又有“使不前也”,当以蔡本为长。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熊勇”《索隐》“熊勇熊延之子熊绎十一代孙”(二下表七行二列)(2/512/7)

“十一”,蔡本作“九”。

按:耿秉本、黄本、凌本、殿本同蔡本。蔡本及各本皆误。《札记》:“《楚世家》自熊绎至勇仅七世,即增杨延,皆以弟继兄,为九世,亦不得云九代孙,疑‘十一’两字即‘七’字误分,九与七亦形近而F。”③《札记》是。今查《楚世家》得“熊绎至勇”子孙之序为熊绎、熊艾、熊、熊胜、熊杨(以弟为后)、熊渠、熊渠有三子(熊康、熊红、熊执疵)、熊毋康、熊挚红、熊延(挚红之弟)、熊勇,不计“以弟继兄”,熊勇为熊绎七世孙。本条《会注考证》云:“《索隐》‘十一’当作‘七’。”④当据《札记》改“十一”为“七”。

六国年表第三

“魏景踉年”(四十五下表二行一列)(2/751/2)

“ 保蔡本作“鳌薄

按:黄本同蔡本。景v本、耿秉本、凌本、殿本、会注本同金陵本。《广韵・魂韵》:“昏,《说文》曰:‘日,冥也。’亦作‘e’,呼昆切。”⑤陈垣《史讳举例・唐讳例》:“民改为人,或为m,从民之字改从氏。”⑥可见,“ 庇κ窃谔拼避李世民之讳而改作“鳌保蔡本仍用此字而未改。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都平阳”《索隐》“豹从汉又叛韩信虏之”(十三下表十七行)(3/779/17)

“豹”,蔡本作“后”字。

按:耿秉本、黄本、凌本、殿本同蔡本。《魏豹彭越列传》:“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⑦此段文字可知,魏豹从汉击楚当在其定都平阳之后。如若从金陵本所言,则易误认为魏豹定都平阳就立即从汉击楚,故当从蔡本改“豹”作“后”为是。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长沙”《索隐》“五年吴芮薨六年子成王臣立”(三上表二十七行)(3/804/27)

“臣立”,蔡本后有“为长沙王”四字。

按:黄本、凌本、殿本同蔡本。《吕太后本纪》:“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⑧疑蔡本是。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四年夷侯时”《索隐》“夷侯音止又音市案曹参系家作时今表或作案汉书……”(四上表七行)(3/881/7)

“夷侯”,蔡本作“时或作”。蔡本无“案曹参系家作时今表或作”十二字,且此条《索隐》置于下文“元年”之后。

按:耿秉本、S本、殿本同蔡本。凌本脱此条《索隐》。《索隐》“夷侯”及“案曹参系家作时今表或作”皆是表达此处“时或作”之意,蔡本为求《索隐》表述简洁而故意删改。蔡本此类删改不当,盖后人不易知晓“时或作”之因。“四年夷侯时元年”本为一整句,而金陵本却于“元年”之前出《索隐》注,不便阅读。当从蔡本于“元年”之后出注为是。

惠景闲侯者年表第七

“禅五世”《索隐》“禅者传也案诸侯王表芮国至五世而绝”(一上行七)(3/977/12)

此条《索隐》,蔡本置于下文“以无嗣绝”之《集解》之后。

按:耿秉本、黄本、凌本、殿本同蔡本。“以无嗣绝”《集解》:“徐广曰:‘孝文后七年,靖王薨,无嗣。’”⑨可见,《集解》与《索隐》文字虽异却意思相同,皆表达长沙国经五世,因无嗣而绝。所以,此条《索隐》是为“禅五世”及“以无嗣绝”作注,出注位置当从蔡本为是。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悼侯扁訾元年”《索隐》“扁必显反”(十一上表五行)(3/1042/5)

“必”,蔡本作“北”。

按:黄本、殿本同蔡本。二者皆可。《汉字古音手册》:“必:‘(古)帮质’,‘(广)卑吉切,帮质开三入臻’。”⑩《汉字古音手册》:“北:‘(古)帮职’,‘(广)博墨切,帮德开一入曾’。”{11}可见,“必”与“北”上古与中古皆属“帮”母,二字皆可作为反切上字。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二年五月乙巳康侯刘偃元年”(六上表四行二列)(3/1078/4)

“偃”,蔡本作“衍”。

按:黄本同蔡本。景v本、耿秉本、凌本、殿本同蔡本。《札记》:“宋本、凌、毛本‘偃’,它本作‘衍’。”{12}《水经注》卷二十六《胶水》:“又北径平度县,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川懿王子刘衍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利卢也。”{13}盖是蔡本涉上文“刘衍”而讹,当从金陵本。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太始元年”《索隐》“裴以为自天汉已后后人所续即褚先生所补也后史所记又无异呼故今不讨论也”(十七上表一行一列)(3/1142/1)

蔡本无“裴以为自天汉以后后人所续”十三字。“又”蔡本作“不”。

按:耿秉本、黄本、凌本、殿本同蔡本。本句《集解》云:“班固云:‘司马迁记事讫于天汉’,自此已后,后人所续。”{14}可见,《集解》所述与蔡本《索隐》所脱部分义同,应是蔡本故意删削。《索隐》下文有“故今不讨论也”,盖上文应是“又无异”,正因后史所记无异,故而有不讨论之说。盖是“又”与“不”形近,蔡本讹为“不”。

注释:

①[汉]许慎撰.〔清〕徐铉校定.说文解字・u部.北京:中华书局,2013,第35页下.

②[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771页.

③[清]张文虎撰.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12,第120页.

④[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十二诸侯年表.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第11页.

⑤[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魂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第33页下.

⑥陈垣著.史讳举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47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4,第3142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505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九《惠景e侯者年表》,第1170页.

⑩郭锡良编著.《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138页.

{11}郭锡良编著.《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第211页.

{12}[清]张文虎撰.《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第255页.

{13}[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二十六《胶水》.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634页.

{14}[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1352页.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清]张文虎撰.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5][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6]陈垣著.史讳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第8篇

一、以文解文,触类旁通拓积累

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学生深深为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论述所折服,诵读起来摇头晃脑,十分入境。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受进行例证。

经过短暂的小声议论后,有个学生抢先提出,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一段可印证,意思是说,文王被拘禁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

有个男生发言:“洪战辉的经历就证明了这段论述。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担起了对另一个更弱小孩子的责任,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他是精神上的强者,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好汉。”

有个女生说:“邰丽华是自强不息的典范。她从小落下残疾,但她在不幸的人生旅途中顽强抗争,以惊人的毅力练习舞蹈,吃尽苦头,终于从不幸的低谷攀登上了艺术的巅峰,成为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有个学生说,中国的保尔――张海迪更是在高位瘫痪的情况下,成就了人生的传奇。

有个学生拿牧野的《生存其实很简单》一文的内容举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中生活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水母,它与虎鲸、鲨鱼等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为邻,为了逃命,它们快速游动,把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触须有人的手臂那么粗。它们每只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这些水母时常被虎鲸、鲨鱼咬得遍体鳞伤,触须也被折断,但它们不但不会死,而且会很快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

丰富的例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形象地演绎了“逆境与不幸造就强者”“自古雄才多磨难”的论点,还通过以文解文的方式把孟子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以诗歌解文,相得益彰增底蕴

学习郦道元的精美游记《三峡》,研读到三峡山的高峻美、水的奔放美时,学生浮想联翩,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以诗解文的好戏。

有的学生说:我们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就与本诗的情境相吻合,其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与第2段中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相印证;“两岸猿声啼不住”与第4段中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境相近。诗中的写景与融情、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与《三峡》一样,都达到了一种高境界。李白的诗与郦道元的文真可谓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成了咏唱三峡山水美景的“绝代双娇”。

有的学生补充说,李白《巴女词》中的诗句“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也可印证课文中描写的三峡夏水的急湍浩荡。

有的学生说,杜甫《登高》中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与课文中描写的秋之凄婉之景、冬之清幽之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更是生动表现了三峡水的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我们从中仿佛看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人物、多少风流贤达在这滚滚洪流中沉浮起伏,又有多少世间的繁华、多少朝代的兴盛在这滚滚洪流中消逝。透视长江三峡的惊涛骇浪,真让人有世事通明之感。

通过诗文互印,学生不但进一步理解了三峡的山水之美,更从有形之象延伸到对世事沧桑的审视,对人生价值观的探讨,这对增厚学生的文学底蕴有莫大的益处。

三、以影剧镶文,对联成趣增亮色

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文,赏析到唐雎面对秦王的威胁慷慨陈词一段时,大家不禁高声朗读,情绪激昂,议论纷纷。

交流发言时,有学生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从容与唐雎的慷慨激昂比较辩论艺术,有学生用明代著名才子解缙巧对乡绅的对子来比较辩论风格……

最精彩的是一位学生用电影《东京审判》的经典台词对课文进行了生动的演绎。他先给同学们讲述了电影《东京审判》的剧情,接着朗诵片中中国法官梅汝的经典台词:“柏奈尔先生,您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是否废除了死刑,某种角度上我赞同您的观点,但是我还是有些疑惑。按照您的逻辑,文明应该被尊重吗?我想我不用知道您的答案,您应该不会否认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如果说杯子代表人类、水代表文明,(他将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摔碎在地)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人类,文明从何谈起呢……如果法律不给日本,不给这些战犯以严厉的惩罚,谁敢保证日本有一天不会再次挑起战争?谁敢保证日本不会再侵略别的国家?谁敢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不会再次复活?”最后他作了一副对联作总结:“唐雎君巧说秦王守国土;梅汝敖智摔水杯伏战犯”。

第9篇

到了曲阜,自然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游览名胜古迹在于用心去感受,在于发“思古之幽情”。就说孔庙吧,最初是建于孔子殁后的次年,即公元前478年。当时鲁哀公命令祭祀孔子,始以孔子故宅三间作庙。而那三间故宅现今安在?今日自然是无眼福亲见的了。便是唐宋两代增扩的建筑,亦早被南下的金兵焚毁得片瓦无存。现在所看到的孔庙是经过明清两代钦定建筑完成的。仅在雍正帝手里,便拨银十七万两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

站在孔庙的“先师手植桧”前。先师手植桧者,孔子亲手栽植的桧树,算起来树龄该有两千五百年左右了吧。那桧树被石栏围护,粗可合抱,高达六丈余,树冠亭亭如帷盖,青茏苍翠。此树果真为孔子亲手栽植?不过是传说而已。唐人封演在他的《闻见记》中就曾记载说,曲阜县文宣王庙内的“柏叶松身之树”,高有五丈,“相传夫子手植”。遥想当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鼓吹自己的学说,风尘仆仆返回家乡时已六十八岁。在集中精力整理《诗》《书》等先世典籍之余,突发闲情逸致,踱出门外,兴致勃勃地栽植了一株幼桧。此后每有闲暇,老人家便给它浇水松土,小忙一通,自得其乐……圣人栽植的桧树自是与众不同,内蕴灵气,欣欣向荣,终成一棵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如明人钟羽在他的《孔庙手植桧歌》中所言:“何人见荣落,终古傲青苍。元气收东岳,孤根接大荒。”

与先师手植桧异曲同工者尚有孔宅故井。井深丈余,水颇清冽。井四周建有雕花石栏,东南二栏柱以手叩击能作金石之响,系用响石刻制而成。此井相传乃孔子当年的吃水井。想那万世师表的圣人便是吃着这口井内的水长大的,真可谓是“圣水”了。若汲而饮之,想必能沾些圣人的灵气吧?不知是否有人试过。而清高宗弘历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倒真的饮过一回的。饮过之后,还郑重其事、恭而敬之地写了一首饮水拜师的《故宅井赞》,赞曰:“疏食饮水,曲肱乐之。既清且渫,汲绳到兹。我取一勺,以饮心思。呜呼先圣,实我之师。”乾隆说他是饮了一勺的,不知其味道究竟如何。

游过孔庙之后再进孔府的大门是颇为乏味的。无什么稀见物可看,更无什么思古之幽情可发。匆匆走了一个来回,不过是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之类。刚出府门便已淡忘,脑中空留一些模糊的影子。倒是孔府的大门,进出之际让我稍有驻足,吸引我的是府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副蓝底金字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此联乃清人纪晓岚所书,新奇之处在于上联中“安富尊荣”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这是有名堂的,叫做“富贵无顶”;下联中“文章道德”的“章”字下面“早”的一竖竟穿日而过,一直通到了上面的那个“立”字,这也是有名堂的,叫作“文章通天”。

夕阳斜照中,步入孔林,一种肃穆而悠远的气氛围绕着我。孔林乃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两千多年来的殡葬活动从未间断。墓地约三千亩之广,内有故墓十余万座,古树两万余株。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泗水注》中云:“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孔林可以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的家族墓地了。

在孔子墓前,我久久地徘徊。公元前496年,作为鲁国司寇的孔子诛杀少正卯后,他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然而这种结束对他来说却是幸运的,他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教授门徒、传播思想上。其后的十三年里,率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为的是寻求一个能够实现周礼的国度。当他返回故乡时,已垂垂老矣。他并不气馁,一边致力于教育,一边整理《易》《书》《诗》《礼》《春秋》。公元前481年,正埋头于《春秋》的孔子听说鲁国国君打猎时捉到一只麒麟,便失望地叹息:古人有言,世道和平,君王圣明,麒麟才会出现;如今世道大乱,它却出现了,岂非咄咄怪事!我的智慧已经枯竭。于是他就此搁笔,两年后满怀怅惘地辞世。

圆圆的土堆中,埋葬着孔子。孔子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辞世后即埋葬于此,筑起坟头。当时墓地大可一顷, 鲁国国君每年来此祭祀,大夫士子亦常至孔子墓前习礼。汉末《皇览》记载:“孔子冢去城一里,冢茔百亩,冢南北十步,东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现在看来,孔子墓比当初是高大了许多的,墓前巍然矗立着石碑,上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八字。墓东有一墓为孔鲤墓,孔鲤即孔圣之子;墓南有一墓为孔墓,孔乃孔圣之孙。这种墓葬布局是颇有讲究的,名曰“抱子携孙”。墓西则是“子贡庐墓处”。《史记》记载:孔子死后,弟子们多守墓三年而去,独子贡在此“结庐守墓”六年方离开。

暮色渐渐笼罩了偌大的孔林。静,出奇地静。我缓缓地向外踱去,身后是一片深沉,一片古老。

第10篇

湖水连天天连水1,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 帝子有灵能鼓瑟4,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5。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宋] 滕子京《临江仙》

1湖:洞庭湖。2君山:在洞庭湖中,以产茶闻名。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两座海上仙山。3气蒸二句:用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呈张丞相》诗句。4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听说舜在南巡时死于苍梧,追至君山并死在那里,化为湘水之神,夜夜弹琴鼓瑟,怀念丈夫。5兰芷:兰花白芷,两种香草。

说到位于湖南北部、长江南岸的洞庭湖和君山,人们立刻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的著名诗句。其实早在远古时期,洞庭湖在《尚书・禹贡》中被称为“九江”,当时它水域辽阔,曾汇集渐、沅、、辰、酋、溆、资、湘、澧九条河流;在《战国策》、《史记》等书中它又称“五诸”,那是因为有长江和湘、资、沅、澧五条大河在这里汇合的缘故。春秋时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云,江南的部分称梦,合称为云梦;到了战国时代,江北的云泥沙淤积,渐成沼泽,江南的梦仍一片,于是它由云梦泽改名为洞庭湖。

关于湖名的来历,据《湘妃庙记略》的说法,是由于湖中有一座洞庭山(即词中所说的君山),相传那里有一个神仙的洞府,以山为庭,故名洞庭。人们也就把这里的大片湖水定名为洞庭湖了。最初湖的面积非常广大,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经过泥沙长年的淤积,如今水面不断缩小,但仍达2432.5平方公里,在我国是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

前人描写洞庭湖自然风光的佳作很多,最早的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都有涉及,而唐人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望洞庭湖呈张丞相》)、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等,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然而洞庭湖的迷人,还在于其中的君山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神话之一是说当时湖中并没有山,是一个叫麻姑的仙人运用神力,将昆仑山上的一块巨石吹落湖中,才有了洞庭山;神话之二是说72个螺丝仙姑,因见湖中来往船只无处停靠躲避风浪,于是脱壳化为峰,组成了洞庭山;神话之三最具浪漫色彩,是说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随之赶来,不料船被风阻挡在洞庭山,这时又传来了舜帝死于苍梧(今湖南宁远)的噩耗,于是悲愤痛哭,泪滴洒在竹上,留下斑斑痕迹。不久,两人忧郁而死,被葬在洞庭山的东麓,洞庭山就此改名为君山。所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洞庭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直到如今,君山还留有二妃墓,前后长满了斑竹。宋人滕子京写的这首词,即很好地再现了洞庭湖和君山的自然风光和神话传说。此外,像“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游洞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之二)等,也都是令人齿颊生香的好诗句。

要观赏洞庭湖和君山的美丽景色、品味二妃殉情的动人传说,便在风清气爽的秋日,驾一叶小舟于万顷碧波之间,自然有一种古风犹存的韵味;然而如果像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那样,登楼眺望洞庭湖的阴雨或晴明之景,体验古人心怀天下的胸襟气度,倒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快事。

第11篇

“屏风九垒障蕉林,砥柱双高插水心。”――瞰沅江,观水寨,访庙庵……伫立夷望山顶,眺望护卫、陪伴389级陡峭台阶的银灰色铁链,犹如一匹从九天垂挂的瀑布,飞落在夷望溪上。

夷望溪,别称怡望溪,亦称渔网溪――湘版的桂林山水,常德的九曲溪――由郦道元水经作注、袁宏道彩笔记游、杨嗣昌溯源考证、阙士琦潜行探秘的胜水,幽幽流淌在雪峰山深腹险峰峻岭环抱的低山宽谷之中,是一处春秋以来“五溪蛮”的隐居之地,一道仿佛被世间所遗忘的神秘之水。

从山顶扶链而下,坐在“女儿船”上仰望,扼守咽喉的便是水心寨。夷望溪与沅水交汇之处横空出世的夷望山,它素有“水心砥柱”之称,又有“曲溪映峰”之誉。夷望山四周环水、双峰并峙,宛如兄弟相随,恍若天成二塔,袁宏道赞“渔网溪横啮其趾,遂得跃波而去”;片石般的滟堆与之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亦可与龙门、砥柱、小孤、大孤、金山、君山争其古奥,一较高下!

乘船上溯,夷望溪水色碧绿,“荷田柳池不足以写其殊艳”。一蓬硕大的渔罾由两岸粗长的尼龙绳牢牢地绷紧,横卧在溪流之上――许是忙碌后的休整,捕捞前的憩息。溪湾里,老筏工咿咿呀呀驾排的动作刚劲、粗犷,就像表演似的娴熟,宛如生活在天堂的神仙。

溪上巨崖独立在幽深的碧流中,不时擦船而过。溪北面青壁数十寻,斑驳灿然。有大石依山塞道,若遇暴风骤雨,长滩鼓怒,奔雷轰响,汹涌澎湃之气与洪涛相鼓荡。看山峰数百座奔来溪侧,有的如齐鸣的钟鼓,有的如驮步的大象,有的如吐信的灵蛇,有的如戏水的麒麟,有的如怒吼的雄狮,有的山崖绝壁上似挂着一弯探云的新月;还有的五六峰皆峭立一壁,表里双削如掌,欲横空飞去。每回顾一山,未尝不悔其仓促、急遽。

溪上,五孔连跨石拱桥凌空飞渡。两岸楠竹青青、杉树苍苍,葱绿逼近夷望溪的深水线河岸。远处山岭上昂首矗立的输电铁塔倒映碧流,让人触摸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光辉。像山脉一样高低起伏的云团横卧天际,飘荡在九曲回肠的溪流中,追逐着我们乘坐的游船。不甘寂寞的一只两只白色的水鸟也在碧波上飞掠而过,激起满船的欢呼!

船到蕉林坪,满眼又是一幅山水映衬的人间秘境。据《水经注》记载:此地“昔有蛮民避寇居之”。蕉林坪是距桃源县城西南50公里的蕉林村的幽居之地,100多户人家结庐而居、伴溪而行。登上蕉林坪,时在立秋时节,虽未置身油菜千亩连片的花海,但碧青的玉米浪波也让人流连忘返……

不远处的几块水田嵌在河堤与山脚之间,偶尔可见两三个农夫在叱牛耕耘。他们一边扶犁,一边悠闲地哼着土腔小调,几只黑身白翼的笨鸟飞起飞落,似乎一点儿也不惧怕,待农夫吆喝着耕牛走近时才怏怏地窜飞一旁,依旧迈着散漫的步子呆呆地紧盯着,好一幅写意的《桃源隐耕图》!

这里的村民依旧保留着湘西人家淳朴的风俗,每有客来,他们便会献上秘酿于古夷边寨的土酒,让你不醉不归。小憩时,热情的村民为我们端上了发源于秦汉流传至今的擂茶,跳起了遗存于避秦绝境的民间歌舞――九子鞭,舞起了世外桃源颇具特色的草把龙。

但见山脚炊烟袅袅,几行白鹭盘旋于山水田园。远远地望见一株千年古樟守望着古寨村落。走近树脚,仰望大树,但见其高达二三十米,干围有六米之粗,五人牵手才能合抱,树冠荫庇地面有两亩之大。古樟挥手伸出的一条条苍劲的虬枝,抚慰着稻田绿野,敞开博大的情怀构筑鸟儿爱的天堂;也让劳作后的老者坐在它的树根上,吸几口竹竿旱烟,听几声山鸟啁啾,观几场鹭鸶翔舞,这对老者不啻为人生的一大快意、一种满足。古樟,宛若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第12篇

1.《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汉末依荆州牧刘表,刘备三顾其隐居草庐。亮建议刘备乘刘表年老昏聩而占有荆州,乘刘璋暗弱而夺取益州,并结好孙权,以北抗曹操。“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汉室可兴矣!”宛,当今南阳市;洛,当今洛阳市一带。这话是诸葛亮隐居地望绝不可能是当今南阳市之强证。因为诸葛亮本隐居刘表统治之荆州,既建议夺占此荆州,则下面紧接所说由一上将所统率“荆州之军”的“荆州”,自指夺占成功后之荆州,亦即这时诸葛亮与刘备正促膝密谈时所在地之荆州,而绝不可能指别的地方。如果这一隐居地是在宛,则诸葛亮怎么会说由一上将统率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呢!说“向”,便表明诸葛亮隐居地亦即亮、备密谈之地,与宛决非一地。联系时贤所考可知,只有二人密谈之地当今襄樊市,“宛、洛”远在北方,说“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方才符合地理方位。而且,后来刘备占有荆州,委上将关羽镇襄阳,与北方曹军对峙,岂不就是这时诸葛亮建议的一个具体体现,而构成待“天下有变,……以向宛、洛”的态势,从而进一步证明诸葛亮与刘备密谈之地决不在宛吗?

2.《太平御览》卷百八十引盛弘之《荆州记》曰:“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这条史料有的学者已引过 [2],但在分析上似尚略有剩义,试加申述。首先,盛弘之,南朝刘宋时人(公元5世纪) [3]。时间离诸葛亮约200年,不算太远;且当时襄阳在刘宋境内,盛弘之又可能是荆州人 [4],或许对隆中还实地探访过,故《荆州记》在这一问题上的证明力,虽比不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5],相对说,还是较可信的 [6]。其次,更重要的是,关于隆中地望记载,《荆州记》和《汉晋春秋》全都认定是在襄阳,而又略有出入。在方向上,一个说隆中在“襄阳西北”,一个说在”襄阳城西”;在距离上,一个说“十许里”,一个说“二十里”。这一出入,正好证明《荆州记》并非抄自《汉晋春秋》,而是另有所据。而从另一角度看,时间相隔100年,出于不同史料来源,尽管在方向、距离的记载上小有出入却全都认定诸葛亮隐居地襄阳,而并非历史上的南阳,岂非更增强了这一结论的可信性?甚至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荆州记》的存在,使得《汉晋春秋》关于这一问题记载的证明力更提高了?

3.《文选》卷三七《(前)出师表》李善注引《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这条史料也被称引过 [7],试略探剩义。

首先,《荆州图副》在《水经注》中被多处称引 [8]。郦道元乃5世纪末、6世纪初人,则《荆州图副》写作时间自当在这之前 [9],离诸葛亮时间也不过200多年光景,大体当等同于《荆州记》或略晚,史料价值相对说也还是比较高的。其次,这里所记“邓城”,见《晋书》卷十五《地理志下》,乃襄阳郡下县名。系西晋在襄阳县以北,与之毗邻的原汉魏邓县地区改建 [10]。由于后来又省邓城县,恢复邓县之名 [11],所以所谓“邓城旧县”,当理解为“旧邓城县”,即西改建的邓城县治所在地。这一记载说明两个问题:在原汉魏邓县地区改建的邓城县治,西南一里是沔水,“隔沔有诸葛亮宅”,则宅必在沔水之南,而不在沔水以北,此其一;既称“西南一里”,则宅必在原汉魏邓县地区的西南方,而不是北方,此其二。这两个问题都是《荆州图副》以前某些史料虽然涵蕴,却未明确说出的。而这两个问题恰好又都有力证明诸葛亮宅绝对不可能远在约200里以外、北方的“宛”,而就地理方位说,却与《汉晋春秋》关于襄阳城西的记载吻合。

以上赘考,只是对时贤成说的一点小小补充,祈识者指正。

[1]参见《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下简称《论文集》。

[2]见《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张泽咸先生文。

[3]《隋书·经籍志考证》卷6。

[4]《通典》卷一七一《州郡典序》称盛弘之《荆州记》是“自述乡国灵怪,人贤物盛。”由此可以推定。

[5]习凿齿,4世纪人,时间早于盛弘之;且本身为襄阳人,在发展比较迟缓的古代社会里,记载的可信性十分强。

[6]所谓“相对”,是和距诸葛亮千余年元年以后的南阳地方志比较而言。

[7]见《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徐扬杰先生文。

[8]见《水经注·沔水中》。

[9]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王庸先生在《中国地图史纲》(商务,1959年)30页说:此书“可以确定是南北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