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31 09:2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1、前言:

如何才能成功地上好阅读课?怎样做才能体现阅读课的要求、事半功倍地实现上述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尝试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本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学,交代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求、自学时间,然后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生解难释疑,教会学生不会、不懂、理解错误、应重点掌握的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导演、记分员,这一模式体现了实践――理论――实践这一过程,从而也实现了既定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核心在于: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知识结构的主动地位,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作用

在阅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呢?下面我以“Student’s Book 1B Unit 2 The Birth of a Festival” 该阅读课第一课时(通常阅读分两个课时完成)为例加以说明:

3.1在课文导入中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认知欲望,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渴望,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

在课文导入中,教师要认真推敲、精心设计与课文紧密相关的话题、问题、活动游戏等,从而达到以上目的。这一环节,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Why do w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ther festivals? And how does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教学中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产生了兴趣。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然后我因势利导引出主the festival of Kwanzaa, 进入下一步该课文的内容的学习。

3.2在课文阅读中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能深化课文、细化课文。

这一过程可通过三个步骤进行:一、Fast- reading 让学生快速粗略阅读课文,大致了解意思.然后将我在这一环节中设计的True or False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其解决问题。1. Kwanzaa is a very old festival.2.The word Kwanza means first fruit in Swahili.3.Kwanzaa is based on old African festivals.4.People created Kwanzaa to celebrate American culture.5.Kwanzaa is celebrated on Christmas Day.6.People who celebrate Kwanzaa light a candle for each of the seven principles.最后校对答案,纠正错题,直至弄清楚。二、Careful-reading 让学生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细节。然后将我在这一环节中所设计的Wh-questions呈现给学生,认真得出答案。1.Why did people create Kwanzaa?2.Who celebrate the festival?3.How many days does the celebration of Kwanzaa last?4.Why is kwanzaa celebrated after Christmas Day?研读后校对答案,解决错题。三、Detailed- reading 更细阅读课文,从把握其实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表格:

Na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an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cip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ymb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lebr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练过程中,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先说,后写;先逐条回答,后整合复述。

3.3学生掌握新知识之后,为了活化教材,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使学生形成知识迁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阅读后这一环节可采用Topic discussion先设计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这样做既紧扣了主题,同时又提高了同学们知识迁移运用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我设计了:

Many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are celebrated around the same time. Why do we celebrate these festivals at these times? 该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在语言实践中更容易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学习效果特别明显,再通过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总结,达到锦上添花。

教学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中,如果充分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阅读课教学,我想一定能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课堂“火”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庆圭.高中英语教与学反馈精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课改以来,有些教师对新教育理念、课程标准记得很熟,他们知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他们知道应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他们力图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掌握不准“平等中的首席”的尺度。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既担心讲解少了,学生不明白,又怕讲多了成为“灌输式”或“独白式”教学;他们要么不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怕放手后,收不回来耽误教学进度;要么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看起来是问题,却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功能;要么运用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让人眼花缭乱,有形而无实。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先进的教学手段、各种教学模式包裹起来的被动的学习之中。探究学习成了空壳,更无从谈及学生学习的灵感和创新。教师则成为被各种“花样”掩盖着的控制学生、控制教材、居高临下的权威者,阅读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流于形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度”,当好“平等中的首席”?

精心设计,问题引领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简单的问答式对话,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失去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

如讲《捅了马蜂窝》一课,教师先让学生介绍了解马蜂的资料,在学生知道马蜂的威力后,导入:马蜂太厉害了,谁要是敢招惹它,轻者受伤,重者会死亡,但是课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捅了马蜂窝?结果怎样呢?教师同时板书课题。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时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去品读文本,找寻答案。这两个问题不仅引领学生从文本的整体去感知“捅了马蜂窝”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让阅读教学充满生机。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完成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

不同文本有不同的引领方式,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经验,考虑各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心理历程,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水平等。总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为寻求答案主动品读文本,围绕问题积极思考,从而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如讲《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贝尔曼因画“最后的常春藤叶”,只病两天就去世了。教师满怀悲凉地问:“那‘最后的常春藤叶’,有什么意义,竟让贝尔曼不顾惜自己的生命?”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沿着故事梗概思索答案。沉默片刻后,学生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画家贝尔曼的杰作。(文中所写。)

师:那“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什么称为杰作?

(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整合文本,深层思考。)

生2:贝尔曼为画那片叶子,得病去世了。

生3:贝尔曼不顾惜自己的生命,那片叶子是他用生命完成的作品,所以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杰作。

生4:不仅如此,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让琼珊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才被称为杰作。

生5:对,就因为那片叶子,琼珊有了生的希望和勇气,她才活下来,直到康复。

师: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反映出贝尔曼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精神?

(教师点拨,将学生思维引向新高度。)

…………

(学生争抢发言。交流中,学生感受到贝尔曼的善良,体会到贝尔曼伟大的舍己救人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教师两次引领,有效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敢于放手,促进融通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时间走进文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已有经验与文本的交流与融通。教师睿智的放手,还能引发学生创造灵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完成阅读教学的学习目标。

如讲《雨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学生几乎没有像儿歌中小哥哥那样在雨中痛快地玩耍过,很多学生都像小妹妹那样“别扭”,甚至不敢奢想摔那一跤。学生体会不到雨中的乐趣,朗读时就不能读出愉悦的心情。为突破教学重点,教学时采取表演小品的形式,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段儿歌,表演生动有趣的小品。学生在合作表演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儿歌的情景中,体会着雨后小哥哥在雨中尽情玩耍的痛快心情,感受着玩耍在雨中的快乐。学生再读儿歌,儿歌中的人物仿佛是他们自己的影子,朗读时那种愉悦的心情不启自发。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敞开心扉,敢于交流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敢于提出疑问,互相评价。此时的教师,不要总是急于限制或控制学生的思想及表达,不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反思感悟的过程,更是学生心智提升的过程。这样,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对话。

如讲《不吃无主梨》一课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1.你认为许衡不吃“无主梨”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初读课文后提问。)

2.如果自己是其中一员,能否做到不吃“无主梨”?(读懂课文后提问。)

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如何做?(教学结束时,让学生谈一谈。)

试想,如果没有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学生怎会畅谈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怎能了解学生阅读的心理历程,又怎能开启心智,真正理解“梨是无主的”而“心是有主的”。

第3篇

《教师职场发展的“吉祥三宝”》读后感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职场发展的“吉祥三宝”》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阅读何捷老师小文《教师职场发展的“吉祥三宝”》,自认为这“三宝”的确堪称帮助教师实现华丽转身的“一级宝物”,除此之外,没有之二。

一宝:观课。听名师的课也好,同伴的课也好,要善于统整、筛选,提取可借鉴的经验和教学手段。何老师说:“‘听懂’和‘做到’完全两种感觉。‘做到’和‘做熟’不一样。喜欢一种方法,做它两三次,这个方法可能就是你的方法了,只是喜欢,毫无意义。”我每次听王菘舟老师的课,沉醉其中,欲罢不能,甚至没有做听课记录的时间。但是回来之后没有研究,没有消化,更没有实践,那份曾经内心激荡的感觉也就荡然无存。依据何老师的建议,对于王老师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大量排比式的过渡句是如何修炼而成的,是可以不断实践的。比如:让自己的评价语、过渡语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心扉,滋润学生的心田,长期操作,自己的内功也就慢慢修炼出来。第二,反思名家课例中的不足,这一点倒是很难发现,因为名师的教学技艺和课堂魅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也不乏一些失败的环节:比如在学生不熟悉教材的情况之下,教师一味地霸占话语权,“灌”的成分明显。这个时候就应该想想,如果我犯了这样的错误,别人会怎样想,学生能力如何提升?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那么,大脑会条件反射式地提醒自己:绝不能重蹈覆辙,这又是一次长进。第三:听到疑惑处,可以商讨的地方,可以用“代入”法:如果是我,这一课怎么上?这个片段怎么设计?也可以拿相同的课例来对比,看看那种最好。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课异构,脑海中要快速做出构想。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小鱼的梦》一课时,花大力气用在小鱼的活动,种类上,然而这样的设计偏离了单元主题。如果我来上,我首先会考虑:如何从单元主题入手,如何把握主题式教学特性,拓展环节能否渗透同一主题的阅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宝:磨课。刀越磨越快,课越磨越好。何老师谈到他执教《匆匆》一课,前后上过十四次,十四次不同方案中,折中选择其一。他说:“名师也是经历千锤百炼。也许你听说名师上公开课不用磨,其实名师的磨课机会比你多,可以把每一次的公开教学都当做研磨。关键在于怎么“磨”。第一,每一次磨课都是一种尝试,试试这个方案可以么?那种上法小孩能接受么?上砸了更好,至少正式上的时候不这么莽撞。第二,每一次磨课都去感受学情,不同学情都经历,应对课堂突况时,心里有底。第三,每一次磨课都请他人来找茬,来挑刺,感激说真话的人,批评的意见越是猛烈,说明你的可塑性越强,潜力越大。”对于何老师这段话,我完全赞同。记得去年十月参加第三届名师大讲堂活动时,对于我执教的《拾穗》一课,先后一共仅有四次研磨,而且参与层面太窄,仅我一人,说白了就是走教案、卡时间,学生只是陪练而已。更别说挑刺,提意见了,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的推进都是按照自己既定的内容在进行,至于对不对,行不行,没有考虑,以至于那天,课上下来时间不够,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关注学情,学生的发言和我的提问风牛马不相及,而我却闪烁其词、泛泛而过。最后引来了观课者的质疑,如果这一切发生在磨课期间,那将是再好不过,可是发生在正式展示的现场,就是一次“教学失误”。

三宝:反思。先来看看何老师不传的秘密,具体注意四个方面:第一,想象课堂的大板块。环节简单,但做什么?几个板块?心里要清楚。第二,想象师生应答。特别是多元预想小孩会怎样回答你的预设。那些“不给糖就捣乱”类型的答案,也想一想该怎么应对。真要遇上了,心里不慌。第三,想象哪个细节会出彩,设计两种以上方法,确保能出彩的地方更出彩。例如,课件运用,表演介入,音乐电影等帮忙等。最后,想象上不完怎么办。万一上不完,用什么方法戛然而止?真的受教了,我每次反思只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教师的不足。其次是学生的优点。但是现在看来远远不够,这样的反思没有深度和高度,不利于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以上三点是提升个人专业的有效途径,但是还有一点将会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内涵,更有语文味,那就是阅读,持续阅读,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4篇

一 如何界定对话教学是教师认同和实践对话式教学的前提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中,“对话”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广泛运用着。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交往和对话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对教学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从中学生得到某种情感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必然。所以,可以这么说,在教学中,交往和对话实际上构成了师生的智力背景,在交往中提高,在对话中发展。对话教学是一种基于当代思想关于人与世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等理论本质的最新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其起始和终点都在于关注和形成“主体间性”,并且通过一定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对话的教学交往关系,从而培养能在对话关系和交往中适意生存、建构意义、创生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体。

因此,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和原则,绝非是对传统“谈话”式教学的理论化。它立足于当代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对人的存在的本质认识,强调通过持续地维持和建构教育中的对话关系,从而寻找一种可能的方式去将非个人意义的客观化知识转化为个人意义的主观知识,在“我――它”知识与“我――你”知识之间建构转化的桥梁。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批判了教育中将知识作为具体化的和静态所有物的观念,指出正是这种观念致使教育成为“存储行为”,即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了“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

在教育中引入“主体间性”这一西方“舶来品”,主张在师生间建立主体间性的关系,目的是倡导用交往的精神审视和改造现代教育,丰富师生对话的内涵:民主平等的教学;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创造的、生成的教学;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具体来说,需要注意:

1 注重学习者水平控制,使其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方向上得到发展,“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相结合;

2 知识掌握和思维质量提升相结合;

3 引导思维和提高积极性相结合;  4 教师认可学生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种形态;  5 容忍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挑战;  6 重视发现问题;  7 支持合作而非竞争;  8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意鼓励性和促进发展的形成性原则,状态评价和发展性预测评价相结合,纵向比较评价为主,少做横向比较评价。反对:以个人好恶代替客观评价标准;漠视学生的创造性和闪光点;求全责备;追求结果和结论的呈现,忽视过程的展开。

二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倾听权与言说权

王荣生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学大纲对“鉴赏者”的守护,对“整体感知”和“领会感受”的强调,实际上是“阅读要读”“阅读是自己读”这些常识的回归,目的是引导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作品,用他们自己的心去抚摩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中去学习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赋予学生“倾听”作品的权利。语文阅读首先是读者对文本言语的“倾听”,通过语感图式的同化和顺应,文本成了被读者对象化了的文本,读者也成了被文本对象化了的读者;读者既与文本对话,又与自己读出来的声音形态对话,不断调整文本言语与诵读出来的声音形态之间的契合度最终达到两者的融合。

当然,学生对文本的“倾听”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常州一中上示范课《散步》时,就第二个环节“朗读课文”作了如下阅读建议:以作者的身份自由朗读课文;以课文中某个角色的身份再次朗读课文;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深深的体味将最后一段朗读给同学听。这便是学生“倾听”文本的范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赋予学生“倾听”文本的权利时,还要赋予学生“言说”文本的权利,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

三 反思对话中的“问题化”和“空泛化”

第5篇

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举足轻重。从古至今“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被认为是读书的一剂良药。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朗读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当笔者能够调动起学生朗读兴趣,学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时,笔者发现学生被语文所吸引,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已读懂了课文。课文中的重难点,在读中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阅读成为学生的兴趣,阅读带来的思考成为他们的乐趣与探索。因此,我对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感触颇深。

低年级教学中,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控制力差,枯燥无味的机械反复的训练,很容易扼杀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走进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1 范读引读,激发兴趣

低年级识字量大,许多课文篇幅长,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重,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他们乏味厌倦。针对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自读、小组读、全班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中,教师的范读和及时的领读必不可少。它可以降低朗读的难度,树立学习自信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潜移默化地纠正地方口音。

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课,课文长,长句多,孩子们极容易产生畏难之情。于是在上这节课前,笔者饶有兴趣地把这篇课文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微张着嘴,有的侧着耳朵,有的睁大了眼睛。随着课文情节的推进,笔者从他们的眼中感到了敬佩与专注。当课文读完,孩子还沉浸在故事的境界中,并提出了许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笔者立即抓住着眼点,鼓励他们:“只要同学们能用心地读,也能读得像老师一样动听,还能在课文里找到问题的答案呢!快,同学们赶紧试一试,看谁能成为小老师。”

教学《柳树醒了》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引读的方法。先用轻快、欢乐的语调读第一小节,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接着用欣喜的的语气引读“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诱发了孩子们对可爱的春天的赞美之情,学生读得兴趣盎然:最后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用激昂地读最后一小节,被春天的生机勃勃所陶醉,师生互动,学生注意力集中,且避免了枯燥的读。

2 角色扮演,增强乐趣

角色扮演就是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以丰富多彩的角色扮演吸引学生读,使语文课充满趣味性。

2.1小诗人大聚会

对于诗歌形式的课文可以采用此法。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文时,学生看插图,教师创设情境:“夜深人静,月亮已经爬上天空。一位小朋友悄悄地走过老师窗前,发现辛勤工作一天的老师依然在备课,他脱口而出做了一首小诗。你们能想象出他的心情吗?谁愿意来当这位小诗人,把诗深情地读出来。”学生爱表现、争强好胜,许多同学跃跃欲试。在小诗人读完课文后,加上老师和同学的点评,文章的情感体会得更贴切。

2.2小记者大比拼

这种方法适用于报道性强或纪实的课文。如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2001年夏天的那个晚上,中华十几亿人期待着那振奋人心的消息。消息传来,人们欢心雀跃,个个奔走相告。同学们,我们当一回小记者,把这欢乐的场面报道出来吧!看看哪一位小记者报告得最有激情。”学生们在尝试与挑战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3故事大王比擂

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用此法。如《酸的和甜的》这一课,在借助插图,阅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开展故事大王的比赛。比一比谁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孩子们的表现力很强,大胆地发挥了想象,讲得有声有色,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

2.4导游展示台

写景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时候,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环节:“秋高气爽,旅游团来到了黄山,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数不胜数,先看哪一处景点呢?哪一处的景点最吸引人呢?这就要看我们导游的本领了。接下来我们要争当最佳导游,看哪一位导游获得游客的赞赏最多,谁就获得这一称号。”学生兴奋不已,他们一听说要评称号,抢着表现,朗读便在教师的点拨中不断提高。

形式多样的角色扮演还有许多,如“主持人”、“播音员”……这些角色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3 以读促说,以说促思

低年级,学生积累的语言少,时常难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笔者时常采用引导学生找有关的语句,再熟读语句,最后按回答问题的表述方法引用语句。不仅熟读了课文,还融进了阅读训练,促进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第6篇

一、题眼激趣,点亮眼睛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知识内容、思想内容来设计问题。所以,教师应钻研教材,根据实际需要,从课文题目入手,抓住课题的重点词——即题眼来提问。如,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毁灭”,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并推想: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它是怎样毁灭的?并告诉学生答案就在课文里。学生就立刻围绕这一问题迅速到文中去阅读。这样,就能十分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利于直接抓住文章学习的重点。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能根据课文题目找题眼,提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质疑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些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尊严》《青山处处埋忠骨》就是此类文章。如《唯一的听众》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题目之后,教师请学生谈谈:“读了课文题目,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提问:“谁是这唯一的听众?”“为什么只有这一个听众?”“这唯一的听众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问题直指课文中心,激发了孩子们阅读文本的浓厚兴趣。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渴望走进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把质疑的问题归类,梳理思维。

二、突破重点,点亮眼睛

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内容和情感的核心。俗话说:“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抓住课文题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重点,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须仔细揣摩课题特点,充分挖掘课题作用,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剖析课题,达到掌握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积累表达方法的目的。如,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教师问学生:“文章的题目为什么用了两个‘生命’呢?”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教师接着追问:“根据你的理解,为这两个‘生命’加上标点,并透过这两个标点,来表达你对课文、对生命的理解,说出你的理由。”最后,教师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也与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品味她的这篇文章《生命,生命》,感悟作者的心灵。”教师巧妙地利用两个“生命”这一文题资源,引导学生围绕其中的标点谈见解。这一教学细节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文题与内容关系的深入思考,而且还有效地引起学生对词语重复现象的品味和推敲,最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反刍和品味,一石三鸟。这样设计,不但让文题这一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熠熠生辉,而且整个教学过程隽永而耐人回味。

三、超越题眼,点亮眼睛

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搜集、处理信息,同时进行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题目入手,利用题目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产生迫切求知的阅读期待心理,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如,在《鸟的天堂》教学中,只要抓住了文眼“天堂”,并由此建构起教学骨架:

1.谈话导入,捕捉教学文眼。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读了“鸟的天堂”这个课题,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品词析句,体验“天堂”幽美。

3.语言训练,拓宽精神领域。

以这样问题纵贯全课的教学,带领学生对全篇课文进行阅读分析,整堂课由“天堂”展开话题,解词语、悟句子,层层阅读,书愈读愈美,情愈读愈深。整节课显得简洁又不乏深度,灵活又不失梯度,语言文字训练扎实而朴实,做到了教学思路明晰,阅读效果好。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便能明晰教学思路。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不但收到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7篇

我国的英语教学自从实行新大纲、新教材以来,培养学生交际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已越来越明确。而且高考试卷命题的战略方向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测试的重点从语言形式(form)转到语言意义(meaning)上来,除少数试题直接涉及对较为复杂的语法形式的测试外,绝大部分试题都含有对语言意义的领悟与判断。

为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抓住培养交际能力的大方向,将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紧密联合在一起。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对话课实现是不够的。我认为阅读课在课堂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将交际教学法应用到阅读上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大多数教师赞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因为初中阶段教材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文字形象化,抽象概念少,适宜组织各种活动,采用交际法成绩显著。而高中阶段,教材内容难度加深,语言结构复杂,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的比重随之增加,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在课堂上实行交际法是否可行存在疑问。

我们可以打消这一疑虑,交际法同样可以运用于高中课堂教学中,而且内涵更有深度。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发展,以及生活阅历的增加,对简单的交际活动已经不大感兴趣了,但是对心智活动(mental activities)的兴趣与接受程度则越来越强,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只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上创设并引导他们参与这种为他们喜爱的心智活动,就能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培养。

在讲授SEFC.2B.Lesson 14 “How Newspaper is produced”一课中,我进行了这种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首先提出问题:“What is 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根据当地报社不同的位置而设问)引出“报社(a newspaper office)”。再问:“How many departments are there in a newspaper office?”让学生列举了报社的机构。又问:“How did they work together to produce a newspaper?”过渡到课文,让学生查找所需的信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时,再提问:“What does the chief Editor do?Editor,journalist,photographer ...”这些展示性问题,即教师就具体课文内容提问,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在完成这些课文理解的任务后,便提供一个讨论题目:“For a newspaper which is important,library,speed,leader or moray?”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整理出观点。最后创设一个情境:“There is an accident in Renmin Road. Ask four students to act as chief editor,editor and 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separately. How do they work together to let the citizens know it?”以上例子中后面的两类活动内容紧扣课文,既起到复习课文的作用,又富有现实意义,对学生很有挑战性。

又如在教SEFC.3A Lesson 31“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一课时,在课文结束后我设计了这些题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the boy captain?Young generation will lack determination nowadays.It’s their parents’fault.When you are being parents,what will you do with your son or daughter?”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或与同学讨论后,各抒己见。课堂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大量的交际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通过模拟情境达到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结合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提问。教师的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乐于说。因此,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问题的设计上。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

(一)提问以展示型问题为基础。学生凭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查阅课文,便可说出答案。这由阅读课的特点决定,学生首先应当完成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但是课堂的提问不应只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识记和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上。

(二)在课堂上应适当地问些参阅型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新信息,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例如“How do modern people keep information at the moment besides computer?”的回答,学生必须积极思维,在比较广阔的范围内自由发挥。这对发展学生自主思维和培养表达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教师提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关键环节。

(三)提一两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回答时,不仅要依据常识,而且要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上例中:“Which is important for a newspaper library,leader or moray?”这种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新知识与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这种不自觉的联系过程又是通向有效记忆的捷径,而且此类问题为教学创设一种交流语境。因而在交际教学法中,这类问题是整堂课的升华部分,是最后的点睛之作,应当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

第8篇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的平台,理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应该过一种简约、自由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目前许多教师追求的盲目的肤浅式快乐。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正是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学生只有体验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才会真正感到快乐。我认为打造简约课堂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学内容的简约

教师对教材必须反复深入地解读,设计教案时务必做到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如四年级下册有一课《食物中的营养》,从教材看分三部分,首先阅读了解“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然后讨论交流“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最后通过实验检验“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这在过去教材中是要两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在一课中要完成感觉怎么也完不成。通过反复思考,只能抓住重点,而重点我选择第一部分的“阅读”。不少人认为新课改强调自主探究“交流”“实验”是重点,但是我分析这里的“交流”和“实验”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太难,我们只需引导“交流”指导“实验”即可,只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于是我先让学生“阅读”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然后通过“交流”和“实验”帮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巩固,最后效果非常好。

那是不是教学内容越少越好,只要学生进行“阅读”,就能最方便最有效地了解食物的营养呢?不是的。这里我要说“一英尺深一英里宽”与“一英尺宽一英里深”的问题。经常有人用这个举例,实际两个例子都是极端,都是不好的(看过《课堂密码》的老师可参见第一辑第三节课堂结构=课堂深度*教育广度),我们应该在深度与广度中找一个平衡点。周长固定怎样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呢?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

二、教学环节的简约

用喻伯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是不是每节课都要完整地走一边(探究过程)”。一些公开课之所以来不及,很多是因为教师一方面追求过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力求在每个环节都有与众不同设计。这些设计凝聚了授课者无数的心血是课堂的“亮点”所在,教师往往为一些环节来不及表现而惋惜。实际上一些优秀课也是靠一两个亮点照亮整节课,繁星点点不及皓月当空。

例如上次听了一课四年级下册的《导体与绝缘体》,一开始教师创设一个情境通讯员修理断一截的电话线,让学生知道有些物体能导电,有些不能,然后让学生交流想了解的问题“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教室里的物品,在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又统计了预测正确的材料与预测错误的材料分别有哪些,并让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导体与绝缘体。接着又出示水和木头让学生判断和探究……最后铃响了。从他的教案上看让学生发现导体与绝缘体能相互转化之后,还要让学生调查教室里的绝缘材料。

从过程看,该老师设计得十分完美,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内容一节课上肯定完不成。简单一点的方法是“导体与绝缘体之间转化”可以减去,复杂一点的可以把“对20种物体的检验”实验简化,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这节课就好上多了。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刚开始是想方设法把课填满,当素材足够且多时必须学会选择性舍弃。就像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疲于奔命。

三、教学语言的简约

去年我们学校课堂观察的主题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相信不少老师也做过。结果当然是教师的提问过多。提问过多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重复了,有一些是提醒,有一些太简单,也有一些太难,也有一些太广泛……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淀粉的迹》中,出示了一根滴管问:“这根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学生回答说没有。我认为,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问。还有位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里溶解?”很显然,这个问题的目标性过大,学生无从回答。

第9篇

一、情景创设,感知领悟

1.阅读疑问。在探究阅读模式下,以问设疑、以疑导读是阅读的关键步骤,因此在设问时候要因文章而异、因课堂氛围而异,设疑切入点要新颖,可以从当下的社会、学校、家庭导入,也可以普世价值观,新闻、笑话、历史传奇等素材进行导入,找到与文章相同的契合点入手,达到趣味性、社会性、悬念性设疑,让学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阅读和思考之中。

例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文章中,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就可以找到关键词,一个“怒”字就可以引发学生很多的思考,随着而来的思考也多了,她为什么要怒,怒的表现是什么,怒的后果是如何?都是可以从标题中引发的一连串的疑问。也可以从文章的冲突点来进行设疑,如在《雷雨》中,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周朴圆对待萍有着怀念,可以看出周朴园还是善良的,还是深爱着待萍的。针对这个有争议点的人物,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来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的,进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分析。

2.创设情境,以情激发热情。在现在多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类情境展示都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图片、影像、投影等展示,以情为突破口,营造与课文相似氛围。例如,在《最后一课》的课程中,首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以一种低沉悲痛的气氛感染整个课堂,很快就可以带学生进入一种悲伤的情绪中,学生的情感收到强烈的震撼。接下来教师也要带一种饱含激情和严肃的情感带领学生读课文,使学生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氛围中,好像我们这堂课就是所谓的最后一节课。韩麦尔先生的那种爱国精神通过他的话语逐渐展示出来,伟岸形象通过这种氛围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情景展现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直观感受,秀丽的风光还有古色古香的书画作品,髙雅悠扬的琴声把学生带进了诗词的场景中,学生用自己的情、意、韵来充分地感受作品的美。通过这种抛砖引玉的提示,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特殊的情感穿插在其中,学生的想象的阀门顿时打开,情感的流露瞬间形成,在诗词的学习中在字里行间里感受它的情感,学生置身于古诗词的意境中可以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3.在读中找问题。读的种类非常多,如朗读、默念、品读、速读、美读等,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内容选择适合的读的方式,在读的时候要写读书心得体会,让学生从读、想、练中不断的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课文理解。在这个中间要把文章和作者相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常见的做法。文章都是与作者有一样的品格和灵魂,你在品读文章其实也是在和作者的灵魂进行交流,学生在阅读之前了解作者的性格和写文章的处境就可以更好地对作品产生感觉,带着和作者同意的境况进入阅读。如在《荷塘月色》中,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可以找一些和作者在写作品前后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

二、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情景后,剩下功夫在于学生的阅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阅读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说出或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总是有很多个性化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普遍性问题。有很多问题学生是没有研究价值的,很多问题是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开放式问题。

研读一方面是认真阅读文本和感知文本,另一方面是阅读加思考。在研读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参与,不能全包也不能袖手旁观,可以给予一定启迪,唤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动力,鼓励他们在探究的路上不断前行。

三、创新思维,拓展延伸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过程后,教师要依据教材某一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延伸,可以以点代面,在相关的知识中找结合点和契合点,拓展延伸要求让语文放到一个更高层的背景下去理解,放到实际生活中,放到历史文化中去理解。

如可以向其他作品延伸找契合点,《再别康桥》这篇文章可以向新月派诗人拓展,让学生对新月派诗人有所了解,并收集相似的诗歌,形成一个新的专题学习。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可以向社会拓展,如在《孔乙己》中作者描述是或许已经死了,但是不是真的死了?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合理化猜想。

延伸拓展的方式也是很多,可以采用写作、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和尝试,并不断进行创新。

第10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探究;方法;氛围;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37-01

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怕作文,尤其小学生更怕作文。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那么如何破解作文教学的密码:

一、教给学生自行探究的方法

1、让学生会发现、善于发现问题

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那么在课堂上会很踊跃的发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词语不懂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甚至有学生提出了老太婆最后又向渔夫发脾气了没有的问题。这样,问来问去,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1)通过课文标题发现问题。在学习《回忆爸爸》一文时,学生看到题目就发现了问题:写谁回忆爸爸?回忆爸爸哪些事?(2)在结尾处发现问题,如在学习《访兰》一文时,学生读到最后一句话:“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从不敢挖野兰到后悔,作者想表达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3)通过重点词句发现问题。如:学习《唯一的听众》一课中,有“秘密”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后,就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对别人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1)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找到答案。

如:《我很重要》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这句话中我很重要能不能换成“我最重要”?学生必须反复阅读才会明白“我很重要”强调的是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而“我最重要”强调的是最重要的就是我,没有别人。(2)思议结合,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已有答案一致,也可能与已有答案不一致,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也有可能是答案不止一个。这时可让同桌议一议。(3)合作讨论,探究问题。我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分小组合作互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为学生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1)教态亲切,情绪饱满。(2)多翘拇指,多表扬。(3)发现问题,及时指导。(4)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第十一册实践活动《手抄报》,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手抄报,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手抄报选材、构图,设计制作什么样的手抄报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

3、灵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营造探究氛围

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探究氛围容易形成。教师只当参谋和观众,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

三、模仿入门,例文作文教学法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本人对此非常赞同。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网上一下找了23个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然后运用“农远”的多媒体资源,在电脑中将它们逐一出示,对每篇例文条分缕析,层层剥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第11篇

语文应该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使他们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我想,这大概就是一名普通语文教师的成功吧。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呢?这里,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1 给孩子们多一点微笑

多年前,在校门口看到这样的一幕情景:一个家长拖着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好说好劝地让他到教师去上课。可这孩子哭闹着,死活不去。后来,这孩子突然冒出一句话:“老师为什么不对我笑?”当时,我受了很大的震惊,这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道出所有孩子的心声:他们需要微笑。我们当老师的,为什么就不能给孩子们多一点的微笑呢?孩子们喜欢的是和蔼可亲的老师!从那以后,不管什么时候走进课堂,不管课前发生什么事,不管自己的心情怎样,只要踏进教室,我都努力做到把笑容挂在脸上。因为,我深切地体会到:微笑融洽了师生之情;微笑使孩子们感到愉悦;微笑能使孩子们有安全感,让他们自由轻松地学习。这是孩子们喜欢语文课的前提。

2 让孩子们感到语文课有趣

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我非常明白,低年级的孩子们更需要乐学。更想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领悟到学习乐趣。

低年级的教材丰富多彩,向学生展示了语文学习的乐园。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孩子们好动、爱做游戏等特点,我总是让孩子们在读读说说、听听唱唱、画画玩玩中学习。让他们在轻轻松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得到发展。如教学古诗《江雪》一课时,让各小组进行古诗擂台赛,复习已学过的古诗,激发对新课的兴趣。学新课时,在他们自读、互读、表情读、表演读后,再把古诗配乐朗读,由一生领唱,全班边唱边表演。在唱中,进一步领悟诗境。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多,都有什么方法?学生道出了:演、吟、唱、画……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小组活动,由小组长负责,将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去演、去吟、去唱、去画……最后让各小组汇报表演。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快乐中,他们毫无顾虑地自由选择,自由表达,既领会了诗意,又学得有滋有味,学习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3 给孩子们多一点鼓励

孩子们参与课堂学习,他们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准确合理的评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充满信心地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备,不要吝啬鼓励词、表演语。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更能激励学生进步。学生是有差异的,在评价中,我很注意因人而异。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好的答案、好的问题、良好的表现,在评价时我侧重于激动,鼓励他们创新。如“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你真爱动脑筋,继续努力。”“你读得不错。如果再用心地想一想句子的意思,那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些学生的问题、答案离课文内容相差远,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该一口否定,要从不同角度评价,看出他的“闪光点”。如“今天你说的比过去进步多了,如果你把时间、地点说明白,那就更好,你愿意再试试吗?”“今天,你能提问题了,应该表扬。”……教师亲切、诚恳的话语,能够激发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4 为孩子们拓宽学习语文的路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生活处处皆语文,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打通课内外、校内外的关系,为孩子们拓宽学习语文的路子,让他们在“语文世界中”遨游。如:可扩大阅读量,为孩子们介绍他们喜欢的故事、童话、寓言、儿歌、古诗等,既要让他们读,又要创设条件让他们说。指导他们收集材料,让他们动手办“小小手抄报”。如教学《北京》一课,课前要求每个同学都去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等材料,课后让他们把收集到的图片等办成手抄报。适当的时候,带他们走出校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几句自己想表达的话。每周还为他们提供一个成语或名人名言,让他们自由读读背背,积累语言。尽可能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诗歌背诵、讲故事等比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把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引导学生多方面学语文,从而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73-01

初中思想品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极少数学生会感兴趣,因而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便是首当其冲的事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个人认为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中考题目答案的依据。根据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采用阅读教学的方法。结合《忠实履行义务》一课,试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提出一点看法。

一、注意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每堂课首先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就本节课而言回顾《公民的义务》第一课主要知识点,即公民的义务的含义、履行公民义务的原因、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履行基本义务的原因、道德义务的含义、履行道德义务的原因。分析总结这以框题都在讲含义及原因两个方面的知识点,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两个方面的内容,那么,接下来根据政治课本所有的课都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分布顺序来启发学生猜猜本框题要讲什么内容,让学生能够把框题转换成问题,即本框题转换成“如何履行义务”,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本。

二、看框题的“目”,读懂课文的“骨架”

我们政治课本的知识框架由单元、课、框、目四个部分组成,单元包括课,课包括框,框包括目,“目”是最小的一部分,同时“目”又是每一节课的“骨架”,在教学中教师针对每一框题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先看“目”,就能大致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忠实履行义务》这一框题中,由分析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知道本节课要讲“如何履行义务?”这个问题,看本框题有三个目,即“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看了这三个目,我们就知道这三个目即是本框题的主要内容。

三、概括段意,分析细节

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指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自己用精练的词句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

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往往“目”是接下来几段的概括,而接下来的几段往往是“目”的具体阐述,一般是在解释这个“目”,比如第一个“目”――“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而接下来的两段内容在阐述为什么要“法律鼓励的,我们积极去做”,这样去启发学生看书,就能把握书本的细节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了线索,有助于构建网络,减轻记忆,帮助学生记忆基础知识。

四、联系“实际”地读,把课本读活

(一)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

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教学时,引导学生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让学生把政治课本读活。

(二)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学校不是真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总会传入学生的耳中。有时,社会上的一些言论还会在学生的大脑里产生疑问,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这正是政治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加深对知识重点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忠实履行义务》这课可联系社会中的事例作为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教学的说服力

联系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让学生自己列举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其说服力更强,学生会更感兴趣。本课可结合我个人义务献血的经历,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

五、以媒体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在本节课教学当中,多媒体又发挥了这一项功能。在讲述每个“目”的时候,我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相应的视频,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鲜活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