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本会计核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实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多少是合理的,我们没有依据,同时非营利医疗机构在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同时,却步履艰难,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没有做成本核算,或是做了也是停留在内部核算职工奖金的水平上,无法解决医院对成本核算的现实需求与体制改革的需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成本记录,不会有一个很完善的能够保证客观的定价系统,所有的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下都是脆弱的,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全社会基础上取得平均成本后,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才会有医院合理的成本价格。成本核算应是社会行为,不是医院单独的行为。
2、实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医院可分为非营利医院和营利医院,其中大部分为非营利医院。他们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包括利润和社会效益。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对资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标进行综合合理评价。医院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节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医院成本核算应并入会计核算体系
医院存在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各自独立和相互脱节的现状,但成本核算不应在会计核算体外运行,医院应改变这种状况,使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会计法》规定医院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因此成本核算的大部分数据应从会计资料中取得,以保证取得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减少数据传递及核算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成本会计核算可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及考核工作,更加及时、准确、直观,为医院管理层和科室管理提供准确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成本会计核算增加了临床科室、行政后勤科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透明度。
三、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
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费用项目和收支范围,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医院实行成本会计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下面我们主要指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即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科室开支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药品费、业务费、修缮费、购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
辅助科室中能明确为医疗服务的科室或班组的费用支出,如一般医院的营养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为医疗业务服务的,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
提取修购基金应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
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职工教育费、咨询诉讼费、坏账准备、科研费、报刊杂志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间接费用按医疗科室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医院要在深化、细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新晨
四、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与成本归集
在医院医疗收入明细科目下设各临床、医技科室明细科目,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外,也应包括检验、放射、手术室、功能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超声波……)、理疗、同位素、放疗,以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等各种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门诊部挂号费也暂作直接临床处理。
从可操作的角度出发,保持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口径一致,在现有的医院会计科目基础上可增设“直接临床成本”、“间接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个科目作为成本会计核算的账户。
“直接临床成本”账户用多栏式账页,按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设一级明细科目,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其他各项间接费用可根据发生的地点或部门经过一定的分摊程序转入该账户。“直接临床成本”账户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外,也应包括检验、放射、手术室、功能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超声波……)、理疗、同位素、放疗,以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等各种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门诊部挂号费也暂作直接临床处理。该账户期末将各科室项目成本汇总后转入“医疗支出”科目和对应的明细科目,保证与现有的科目设置的衔接和项目成本的核算。
“间接服务费用”账户用多栏式账页,锅炉房、洗衣房、供应室、修理室、药剂科室等不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诊断服务,而是为临床医技各科提供必要的劳务供应的科室所发生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期末通过汇集后,按提供劳务的种类和情况,经过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费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临床成本”科室。
“管理费用”账户用多栏式账页,行政管理部门与后勤部门的所发生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期末经过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费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临床成本”科室与各“间接服务费用”科室。
医院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费用的分配,均已归集到“直接临床成本”科目,这样就可得出各科室的实际总成本,期末如能汇集该科室所完成的各种劳务量(医疗或诊断工作量)的合计数,即可算出其出单位成本。
五、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为改善自身经济效益,通过控制成本进行优化改善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主要方式。现代化市场经济中,物流成本在生产经营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已经成为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中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故而,依据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能够合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强化成本管理,优化经济效益,提高自身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所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改进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具有显著作用。实现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在其逐渐应用中成为除物质与人力资源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但是,在重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同时,由于相关业务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运作中仍然存在问题,影响着企业成本管理效果[1]。所以,在对其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改进策略,对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就先进会计核算制度而言,并未形成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导致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使得物流成本往往在其他会计科目中进行核算,使账目存在混乱现象,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不能直接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此外,在缺少针对性及独立性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前提下,导致会计核算思路不够清晰,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及标准、规范的操作方法均有所欠缺,直接影响到企业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思路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模式与方法,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2.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
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具体管理相对复杂,导致其运作具有极大的隐含性,所以,诸多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进而限制整体运作效益。通常,在具体核算过程中,企业多重视货物的生产及采购等环节,而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物流成本则未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核算,如物流设备租用费用、逆向物流成本等,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结果,不利于管理者做出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决策。
3.会计核算管理混淆不清
诸多实践活动表明,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着同企业会计核算相混淆的现象,进而影响管理效果。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物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各个经济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导致其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均有体现,使得相关信息相对混乱,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物流成本信息获取难度,并难以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反映,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2]。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改进策略分析
1.强化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核算混淆及不全面现象,企业管理者需在明确物流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针对其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诸如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强化生产经营主体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注度,优化运作及生产经营效益。此外,企业管理者还需明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与内容,进而开展相关系统性、全面性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其在各个环节及企业部门有所体现,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避免出现混淆不清,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设立专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构
企业需依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特点设立专门的机构,为其工作及运作的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条件,并且在创建良好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设立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项目,以确保各项核算管理工作的整体完善。可依据企业物流成本运作特点设立明细分类账目,如可在二级账目的基础上,依据仓库、运输、采购等不同项目的费用设置更加明确细致的分类科目,再依据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实际核算需求设计相应的会计凭证,以更加直观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数据信息[3]。
3.制定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而言,完善的相关制度是其具体工作运行的基础与前提。首先,需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及审批程序等相关制度,使相关核算工作达到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要求;其次,在创建良好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需加强核算监督管理,对物流成本核算中费用的开支、审批手续等进行严密管理与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从各方面防止及杜绝贪污、浪费等不良现象;最后,建立完善、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使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有统一的认知,进而从各方面确保其会计核算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物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成为另一全新的利润源泉,所以,强化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成为企业发展中,以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就其实际发展应用来看,依然存在诸多运作问题,这就需企业在明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改进与管理措施。在该过程中,强化其会计核算意识是基础环节,在创建良好运作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与体系,依据物流成本具体特征开展会计核算,以最大化调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改善经济效益,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作者:张妍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彩凤.基于效率改进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10,(10):55~57.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为综合实力的竞争。成本作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耗费,成本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已不适应今天的企业管理需要,在新新时期如何改进成本会计核算成为当前会计核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价值管理观念的树立
一般来说,国内传统上依据开支的范围对成本进行核算,产品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等。而对于管理、财务以及销售环节所产生的费用通常被看作期间费用直接作为当期损益。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人为的分割了采购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无法通过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而统一的成本管理系统,最终导致实际成本在考核的时候无法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这就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情况,企业的各个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盲目的进行活动。如,生产部门只注重生产效率,盲目大量生产造成产品积压、质量下降。而采购部门在采购的过程中只注重产品的价格优势,不顾材料的品质而采购质量不好但是价格便宜的原材料,导致企业产品存在缺陷,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价值管理的宗旨就是利用最小的消耗生产出具有最佳功能的产品或者服务,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由其自身的功能与生产的消耗的比值来衡量。产品的功能在价值管理领域的含义为:一个系统、产品或程序正常运行时的目的或意图。这里所说的成本除了产品自身的生产成本之外还包括产品前期的研发、运输、宣传营销等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也就是包括了产品从研发设计开始到整个生命周期结束的全部成本。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产品的生产环节,而新时期的价值管理理念涵盖了产品的完整的价值体系,从产品整体的角度出发实现性价比最优。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只能够事后反映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已经无法进行弥补,对产品价值缺乏整体反映的能力。这就在无形之中引导将注意力放在了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其产品的前期研发成本以及在销售、物流仓储等相关环节的成本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价值管理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引导企业从产品整体的角度去对成本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最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2 时间因数引入
当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产品质量竞争、价格竞争转向新产品的研发的竞争上来。哪个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就能够领先对手占领市场,从而获得竞争的最后胜利。这样产品研发相关时间竞争逐渐成为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重要内容。
现行成本会计核算中,对于时间成本的核算还只是停留在由于产品生产时间延误而造成的人工以及材料、能源的耗费等所产生的成本阶段。没有计算由于未按期交货而进行的违约赔偿、以及由此造成的仓储费用的增加成本。还有为了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而额外投入的研发资金等成本。至于和时间有关的隐性成本,如超过规定期限交货导致的资金回收困难,就更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成本会计核算对于与时间相关而产生的一些成本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管理层无法有效分析产生成本的原因以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就有必要对与时间相关成本进行专门的核算,从而克服传统的成本会计在这方面的不足。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时间对于传统成本会计来说仅仅起着一个分摊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时间自身的经济价值,造成了产品成本偏离实际。如果将生产产品的时间最小化作为成本分摊的基础,可以使员工既可以追求成本最小化,又可以与企业的目标相统一。
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成本监督
企业财务状况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价值表现,应是企业综合管理的价值体现。而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能再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应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角度出发,加强整个生产周期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过去成本管理时间上也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监督性作用。
为适应现代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内部控制体系中,仅仅局限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而针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制度,在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法规中,内部控制贯彻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由过去针对财务人员的内控管理,转变为全员参与。对资金筹集、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以整个生产周期为成本控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
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事后反映经济业务情况,无法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仅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销售、人事、财会等子系统相互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目前的会计电算化现状,已很难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尤其对于产品市场的开发中具有前瞻性的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面对不同企业管理层次的需求,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从而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5总结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关键词:企业低碳经济;成本会计核算;研究
一、引言
低碳经济与会计核算的结合,并根据这样的结合,延伸出环境成本理论,不单单是对传统理论的丰富,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新形势下的环境成本核算,可以说就是低碳经济发展对会计影响的重要切入点,也更是环境成本加速低碳经济发展的落脚石。
二、环境成本和低碳经济的关联
(一)环境成本的概念
企业环境的成本,所指的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影响进而产生的费用,从会计账面上来讲,这些费用的产生都可以定义为环境成本。举例来讲,环境的绿化、设备维修、破坏罚款、资源成本等等。而在这其中,还包括了如暂时还没有支付的资金以及非透明化非现金形式的成本;例如由于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并延伸出的无形资产的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恶化等等。而这些外部成本还都需要转化为一个企业所必须要承担的环境成本。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对能源资源高校的利用,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这些都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有效的实施低碳经济,使得能源技术以及社会发展还有产业技术发生转变。而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发展以及实施作为整个低碳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规划书对全球的污染排放做了一次大数据测试,大数据充分的表示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二十世纪初,联合国气候大会就各国低碳排放要求以及标准还有能源的高效利用等作出完善的指标。可以说明确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就是低碳经济。由于我国企业相对比较晚,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还是得能源以及资源有着很大的浪费。时代不断的进步,大量的资源,例如煤炭以及石油等,被大量的小号,能源资源的匮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绊脚石,而这一点同样也是人类发展最大的难题。而根据相关的预测,就现在的发展模式,2100年,全球的煤炭以及石油将会消耗殆尽,目前天然气的储存量也不过能维持几十年的发展。所以说过去单纯性的依靠能源资源的消耗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超过了地球资源的荷载。而无论是原材料的才够还是生产已经运输营销等,都存在着非常高的抵消能耗还有无效能好,这也导致了资源被严重的浪费,达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现社会快速推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方向
(一)会计成本与其他领域合作的加强
除却环境成本基础的分类外,与各个领域合作的加强也非常有必要。例如环境经济学以及数量经济学等领域,在新形势下,只有领域的融合才能有效的推动交叉学科发展以及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二)对外部监督机制奖罚措施的加强
对会计环境的外部监督加强非常有必要,例如对信息不真实的企业加大惩罚的力度,对信息披露并保证真实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等。而除此之外,政府对公众监督力度的强化也非常有必要。
(三)对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借鉴
由于我国环境成本核算的起步较之西方国家比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说现阶段,我国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上就必须要吸收发达国家研究的理论还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这些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实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环境成本进行分类,出台一个完善的标准,并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制标准。
四、结束语
结合本文所述,笔者对低碳经济以及环境成本的概念还有地毯竞技队相关企业成本的关联进行分析;总体而言无论是会计成本和相关的领域合作加强、外部监督机制的奖罚措施加强、完善相应的环境法规还是对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都对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成本研究有着很高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质量成本会计核算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企业开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QC)。三十多年来,获得了一些成就,但发展不是很和谐。通过实践证明,在质量成本核算并没有纳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下,只要企业管理层对质量成本管理有足够的重视,质量工作就可以得到顺利实行,从而可以得到显著的成效。毫无疑问,在我国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质量成本核算是按照质量成本消耗情况,运用专业的手段,对发生的质量费用进行核算、归集,并整合出质量成本信息,同时监督质量成本计划实施情况的所有工作。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质量成本活动的基石和关键步骤。质量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以其提供真实资料为参考,质量成本分析和考核以其为依据,而且和质量成本控制相联系,起到了关键的承接作用。具体方法有:一个是统计核算法,综合运用实物尺度、货币尺度、劳动尺度等多种计量标准。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缺陷、费用等具体问题都是根据一整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来列示的。它的目的是了解质量成本实施的概况与质量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不是着眼于核算资料的本身;并通过使用各种统计手段(如: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分组调查等)获得对企业有用的信息。二个是会计核算法,是在会计核算体系结合质量成本,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环节产生的质量成本在会计核算程序中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三个是统计与会计相结合的核算法,是指把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相对比较容易用会计方法反映的质量成本直接按照会计方法来核算,把不容易计算或者不容易准确计算的质量成本按照统计核算方法来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
1、设置质量成本科目
因为企业所在行业、管理模式以及本身规模都存在差异,所以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设置质量成本科目。但要综合衡量以下6项原则:1)与企业内部相协调,以适应其各方要求;2)要以国际或国内的有关标准为依据;3)企业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要准确实用;4)有助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实施;5)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6)与当前使用的会计核算制度不能有冲突的地方。质量成本通常含有三个级别的科目。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等设置为二级科目,像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这样的科目可以根据企业具体需要增设,像隐含成本还可以增设一个质量成本调整科目来解决问题;将具体的费用类科目设为三级科目,可以采用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中所列举的科目。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商量后进行增加或者删除,同时应做到:概念明确,定义清楚以及费用范围使用准确,不重复和遗漏,有助于核算,以及有助于质量成本分析。
2、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
按照公司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公司建立质量成本总分类账和对应的质量成本科目明细分类账。在实施的公司质量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同时进行质量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这样就可以运用国家已有明确规定的企业一级会计科目,从而保证公司原有财务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设置一套质量成本核算账簿,按照公司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表,进行质量成本一级科目的设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个二级科目的设置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的质量成本三级科目的设置。根据需要通过更改一些明细科目,方便公司财务人员找到与质量成本明细科目相对应的科目。企业在会计核算期间,新设置的质量成本核算账簿不同时使用。到期末时,登记会计明细分类账,并可以开始登记新设置的账簿。因为科目名称的不同而内容一致这样的特点不会产生影响,所以方便账簿的登记。
3、建立质量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质量成本核算就是根据产品产生的全过程,对出现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质量成本用货币的形态展开核算。质量成本核算基本上是先由各个核算网点实施,然后再由企业财会部门统一核算。实施质量成本核算不但可以如实反映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可以帮助实施全面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核算还是质量成本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因为专门核算质量成本的会计科目在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还找不到,所以就只能在账务处理上灵活运用。目前,通常可以有两种方案选择:1)双轨制,就是将一般的跨级核算与质量成本的核算分开,独立在账外设置质量成本的记录,然后由各个质量成本控制网点展开核算。其中大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原先的资料,并在原有的“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账户内设置专栏,然后按照相关会计凭证把质量成本数据填列在上述专栏内。接着,再由各个质量成本控制网点,按照结果定期编制“质量成本报告”,同时作为该网点业绩的考核依据。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简单方便容易实施;坏处就是缺乏对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数实施精准与有效地控制。2)单轨制,就是将“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增设在原先的会计科目表中,接着设置其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并且在每个二级科目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明细科目,进而实现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相联系。单轨制最大的弊端是和现行会计制度相悖,会计期末,不能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进行列示。但是如果在会计期末,将质量成本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进行分配,则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唯一难点就是分配标准不容易制定。单轨制的坏处就是账务处理比较复杂,好处就是能顺利展开精准而有效地对质量成本的实际数的控制。
(一)开发费用这项费用是指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管理、销售等等的费用。这一项费用虽然看起来与工程的开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些支出的费用其实是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后期的收益中。它也大概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费用这项费用是指房地产公司为了组织管理而支出的费用。比如说各种开发的经营活动等等。这些都是管理费用。管理的费用可以通过大致估算法来进行核算。2、销售费用这项费用是指为了更好地销售自己公司的房地产而支出的费用,比如说宣传费用、销售人员的费用等等。销售所支出的费用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核算。3、财务费用在房地产开发中,办理一些手续所需要一定的手续费,或者是为了开发房地产而筹措资金的一些费用等等。
(二)房地产开发的税金费用这一项支出也是房地产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税费或者是一系列政府所征收的费用。比如包括了企业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教育附加费、城建维护费等等。税费的核算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的。
二、房地产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就是指企业在开发房地产的时候,将所用的资金进行核对计算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核算,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了解开发成本的设计正确了解这一项,可以正确的反映出产品的成本结构,就方便我们了解如何降低成本。按照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这一项就作为了一级成本的核算科目,其次,将各种建设费用,比如基础建设费用、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作为二级核算科目,最后,围绕一级和二级核算项目展开核算,形成多元化的核算,方便与日后的查询与统计数据。而且清晰明确的成本核算科目有利于将来的税金计算。
(二)分清成本对象在了解成本的对象时,应该结合成本的实际特点去了解。对于某些大区域成片开发的土地来说,就一定会存在着共同成本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分清成本的具体对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谁得益谁分摊”这一原则就适用于公共成本要分摊的这一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是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就可以直接进行成本核算;对于有一些不能分清成本对象的情况,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分摊方法来进行核算。比如说,土地的资金可以按照每人所占的面积来进行分配,而基础建设费和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费可以按照可出售的面积来进行分配等等。
(三)一些间接费用的核算很多时候,房地产的开发都会产生间接的支出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的有企业的各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按照现阶段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的说法,这部分费用都是作为房地产企业的间接费用,算入了房地产的成本中。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为了项目的进行而贷款的利息部分,这一部分如果也作为间接费用进行核算的话,就会造成财务状况不真实的情况。就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会损失企业的开发成本。
(四)忽略项目决算的问题房地产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最主要目的是计算出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的实际开支,方便日后企业核算实际利润。可是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过分重视工程结算而忽略了项目结算。因为工程结算往往是在工程结束后就可以马上进行,时间明确肯定,又因为工程结算关系到工程款的支付,所以工程结算不容易拖拉。
而往往项目结算会因为某一两个小问题而变得遥遥无期。要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出一个“预算费用”的概念,就是将还没有完工的工程预算算进成本里,让项目结算能够按时顺利进行,等到日后工程完工后再来按照实际的支出改变项目结算。又因为这一个部分的工程支出费用,经常在总项目的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这种“预算费用”的做法对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都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在的税务法律规定,在土地增值税未清算前,在未取得正式发票的成本最多能允许税前列支合同总额的10%,而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当期税前列支。所以,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合理的规划财务税务,在项目工程的土地增值税清算之前、企业所得税汇算之前要尽最大的可能取得已经发生成本费用的发票,暂时没办法立马付款也可以,也一定要和企业的各个部门沟通合作,争取拿到发票后立即处理付款等事宜,让公司的工程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进行的顺利,公司税负最大限度的降到最低或者是想尽一切办法延迟公司交税款的时间。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重要性;问题;措施
一、引言
在当前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物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发展和物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物流活动甚至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确保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会计核算入手进行分析和控制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确保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需要首先了解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而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提升会计核算效果的同时,把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分析
在当前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物流方面的费用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也就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加强这种企业物流成本方面的管理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竞争力,相应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在此过程中也就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重要性,详细分析来看,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地会计核算能够较好规避一些无效环节。在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过程中,通过对于物流成本进行分析也就能够较好了解企业物流涉及到的各个基本流程,并且针对这些流程的具体作用和价值进行详细探索,了解其在企业物流中发挥的效果,对于一些无效环节也就可以在今后的企业物流管理中进行规避和剔除,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流程高效性,达到较好地企业物流成本逐步优化控制的效果。2.针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会计核算还能够较好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企业物流相关工作来说,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和功能就是针对货物进行高效运输和仓储,辅之以高效的配送、包装、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的物流活动。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好相应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进而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物流活动的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较好提升其运行效率,减少这些环节中的物资损耗,提升相应物资的应用效率,这也是提升其最终企业物流成本管控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来说,虽然企业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成本管控的必要性,也要求相应的会计核算人员针对该项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掌控,但是从具体的落实效果上来看,因为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能力不强,或者是相关流程的控制不当,都会造成其最终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效果不佳,出现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不全面问题严重。基于企业物流成本来说,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繁杂的,尤其是从各个企业物流相关流程上分析,更是存在着较多的管理和关注要点,这些内容也都需要作为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但是在当前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一些遗漏缺陷,尤其是对于一些采用自行运输以及自行储存的企业来说,其相对应的企业物流成本则更为复杂,容易忽视的内容也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失去控制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会计核算准确性,并且给最终的企业发展造成影响。2.物流成本核算科目设置不合理。对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来说,为了提升其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效果,还需要重点针对相应的科目设置进行重点研究,保障相应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具备理想的制度体系,才能够提升其后续操作执行的有序性。但是在当前具体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相应的核算工作往往不存在一个独立的科目,进而也就容易和其它内容产生混淆,最终影响到相应的会计核算精确性。这一方面的问题和相对应的会计系统不完善存在密切的联系,也是造成相应物流成本信息缺失的一个重要问题。3.物流费用归类不合理。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和缺陷还表现在相应的各类费用的归类处理的偏差上,因为我国当前企业物流费用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相应的交叉项也较为繁杂,归类不恰当必然会影响到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当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往往会将运输以及储存等产生的费用直接当作物流成本,但是却对于一些管理费用、物流信息费以及库存占用资金成本、缺货成本等没有计算在内,因此也就必然会限制了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效果,造成其相应的核算值偏低,不利于相应价值的体现。
四、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体现出来的各个问题和缺陷来说,为了充分提升其相应的作用价值,必须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缺陷,相应的处理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单独设置物流成本科目。做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确保其相应的物流成本科目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实用性,需要在具体的处理中进行单独设置,在传统财务会计框架内单独增设物流成本这一科目,促使其能够和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等成本并列的科目类型,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这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针对这种单独设置的物流成本下设的一些具体指标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且进行有效设立采购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以及各功能物流成本,如运输物流成本、仓储物流成本、包装物流成本等各个具体科目,为后续的相关会计核算打好基础。2.细化账务处理。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优化还需要重点针对相应的账务内容进行细化,尤其是对于明确归类后的物流成本科目来说,必须要促使其能够将各个具体的费用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如此也就能够较好保障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避免在具体会计核算中出现任何的偏差问题,保障后续物流信息处理的可靠性效果,这种完整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才能够为后续物流流程的优化提供较强的参考效果。3.合理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方式。从具体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式上进行创新优化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前比较有效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式有作业成本法等,这种作业成本法能够基于具体的企业物流成本内容进行相位系统、连续的分析和核算,并且保障其具体会计核算的全面性效果,尤其是在费用方面,其应用的实效性还是比较理想的,值得引起较好的推广和运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着较强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效优化提升企业物流运行效果,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除了要重点关注上述相关问题之外,还需要切实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01:179-181.
[2]方桂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163-164.
[3]汪永兰,贾思媛.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策略[J].财会月刊,2010,23:69-71.
[4]王桂琴.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问题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09:40-42.
[5]罗霁虹.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3,07:243-245.
关键词:加强;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143-02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原料成本以及土地成本在不断的上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出现了亏损,尤其是在我国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工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低,因此如何提高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成本会计核算是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也是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盈利的重要手段。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
结合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包括:行政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的生产执行单位、生产人员以及其他环节。基于2013年财政部对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求,确定多元化的成本核算对象。”因此目前工业企业普遍采取最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资源消耗会计(RCA),其是将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因素的信息都考虑进来,满足了企业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够实现对企业成本信息的全面核算。基于当前工业企业所处于的特殊环境以及工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工业企业要存在与市场竞争中,就必须要从成本管理入手,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因此需要做好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核算与管理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与否之间影响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比如企业会计核算不准确就会导致企业会计成本管理工作不切合实际,进而导致企业所做出的决策不符合企业实际;当然如果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不完善,就会导致企业成本信息不准确,而成本核算是依赖于会计信息的,因此其结果就会导致核算结果的不科学。同理企业的经营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会计成本核算结果的,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目前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的范畴过窄
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是考虑产品成本,而忽视了其它因素。产品成本包含的内部比较多,其不仅包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机械制造费用,而且还要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研发投入费用以及产生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损耗的费用等等。但是目前工业企业对产品成本会计核算只是考虑产品生产所产生的直接费用,而忽视了设计与间接损耗的费用。以创新型企业为例,一般工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比较大,而科研人员的工资支出要站到企业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但是企业却在成本核算中没有体现出科研人员的费用,结果人为的缩小了成本核算的范畴,导致企业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
(二)成本核算主体不明确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贯彻与企业生产的任何环节,但是受到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目前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体存在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一是财务人员缺乏独立的核算意识。在实践中,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不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会计信息核算,而是根据管理者的意愿进行;二是企业的生产人员参与到会计成本核算中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实践调查,很多车间管理人员没有参与到成本管控中,虽然有些企业的生产者会参与到其中,但是其存在参与程度低、参与人员范围小的缺陷。比如一些生产人员在参与企业成本核算时它们将自己划分为只是做成本搜集工作。
(三)成本核算的思想落后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模式的影响,工业企业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因此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存在思想落后的现象:一是缺乏资源消耗意识。在节能型社会背景下,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损耗也属于一种成本支出,企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节能型工业,是提高企业可持续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却忽视资源消耗的计量;二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过分重视成本的降低支出,认为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就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但是如果一味压缩的话就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受到影响;三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构建生态资源的工业体系下,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新的会计成本核算理念,但是实际上很多财务人员缺乏创新的理念,而且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新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
三、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基于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构建生态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要加强对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通过成本管控实现企业盈利价值的最大化:
(一)提高企业工作人员成本会计核算的意识
基于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性,为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决策,工业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全员参与的成本会计核算氛围:一是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将成本核算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中,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杜绝出现人为干预会计信息的现象,避免出现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而干扰会计人员工作的现象;二是工业企业的生产人员要参与到成本会计核算中。生产人员处于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它们是生产的具体操作者,因此它们的行为对企业的成本支出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他们参与成本核算的积极性;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是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承担与执行者,因此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此满足工作需要。
(二)改善收款速度的成功比率及速率减少资金成本
开展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案,将工业企业内部的订单数据进行市场链分解的方式,可以形成多个专人专职的子订单。这就是说,对于应收账款的相应子订单也会被分配给会计部门所属的专人负责。这种责任制制度能够促使员工有效地实施,如果加以适当的机理及时,便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任务的实现也就得到了保障,进一步使得收款的成功比率和速度得到提高。其次,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完全有能力削弱甚至消除应收账款。一些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形象,成立一个标志性的、独立的品牌,提升企业的信誉,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就完成款项的收回。此外,对于那些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还可以通过负营运的方式,即在得到订单而未销售产品前便取得账款(预售账款),这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压缩资金成本。
(三)通过逆向拉动式生产减少库存成本
逆向拉动式又成为适时制,企业所运用这种形式的生产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将客户订单的相关参数(例如对产品的规格、型号、质量等)要求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来组织生产活动的进行。这种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由后向前组织生产,可以保证与各项工序相邻的上一工序严格依照标准实施。这种逆向拉动式的生产系统,可以有效保证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的环节的紧密结合,减少甚至消除企业的存货和缺陷。因为各个控制环节都有明确的订单数据作为参看,无积压的原材料、产成品等库存,进一步减少了企业的库存成本。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理念创新,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例如技术改进、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环节流畅化等。
(四)构建成本核算模型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模型,并且将模型应用到企业生产的具体环节,以此引导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具体的成本核算模型就是以RCA核算为依据,根据作业动因对生产工序进行分解,以此实现生产资源的最大化。以某工业企业为例,企业根据资源消耗与作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内部生产部门岗位进行划分,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的标准,确定不同岗位的成本分配率,最后将各个岗位消耗的动因量与成本分配率将资源消耗分配进去,以此实现成本成本的降低。通过实践在实施以上的措施之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有了显著的提升:精确的成本核算结果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分层级的成本信息,实现对企业绩效的管理考核;提高了工业企业闲置生产能力的预算能力,将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及时反馈给企业的管理者,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调整成本管理策略,切实解决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而言之,只有良好地协调好核算与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保证二者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才能实现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朝晖.浅议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对外贸易,2011,22.
[2]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Z].财会[2013]17号,2013.
[3]田中禾,高颖.资源消耗会计在预算编制中的运用[J].商业会计,2010,06.
一、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内容
(一)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
1.行政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绩效最重要的考核尺度就是经济效益的高低。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掌握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的金额大小,掌握其组成结构和发展趋势,提出考核改进措施,继而强化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生产管理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属于生产组织协调、管理控制的第一线,又是最重要的成本核算部门。企业中70%的成本费用来自生产所需材料费用以及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因此生产部门是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心,加强生产部门的管理、精确控制成本是企业发展必须采取的手段。
3.基层生产班组
基层生产班组是生产费用最直接的生产地。班组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精准的成本资料,同时其班组成本也是企业考核班组绩效的重要指标。
4.员工
对于员工来讲,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度完成情况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也能够促使员工作为责任主体中的一员对成本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
5.其他
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的在成品、以及半产品等等成本会计都会整理出相应的会计数据和依据,然后做出具体分析提供给财务部门等。因此,成本会计则要为以上部门和对象提供相应的会计数据,并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二)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之间的联系
工业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之间是一种互相辅助的关系,只有把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完善?嗜罚?成本会计的管理才能顺利高效实施。而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的有序进行也能促进成本核算的高效开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有一套完备的会计数据为后期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管理决策进行辅助,使管理更加高效合理。同时通过核算出的数据也能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使管理方法不断的改善,更好的将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落到实处。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进行核算与管理的方法措施
(一)创新管理模式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推陈出新,将以往模式的优点继续传承,不足的地方则要剔除改正,从而提出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推进降低生产成本的进程。比如利用内部市场进行模拟的方法用以减少生产成本的支出。主要的方法是在指定的具体的生产部门实施,主导是市场,然后用行业内业绩优秀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参考,其中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单位价格为核算的主要依据,得出产品的市场价格及成本。然后将企业内部的相关生产部门组织成买卖的关系,最后通过内部的价格和成本计算出产品的大概利润,进而做出相应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案。此外企业还可以将客户的订单数据作为生产的参考依据,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达到生产成交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把握市场动向,这样进行生产才能够保证产品的销量,减少库存和挤压损坏。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紧密的结合,详细记录有效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品的挤压,以及原材料的浪费,从而促使了企业的库存成本减少。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过程中,通过理念的创新改革,对实现成本降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责任制度降低成本
通过新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方案实施,可以将企业生产内部的订单数量进行市场分析,进而能够形成很多个有专人负责的的分类订单信息。应收账款所属的分类订单也会有会计部门进行专业的调配和负责。利用责任制制度不仅提高了大部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使工作有效的开展,责任明确,分工明确,从而使得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任务顺利实施开展,也促使收款的速度和成功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实力较强的工业也能够通过责任制度的实施来消除应收账款。工业企业也可以在完善企业形象的同时,建立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品牌,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达到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就收回应收款项。与此同时,对于实力较强的工业企业可通过进行负营运的模式,就是在获得订单但没有把产品销售出去的时候获得的预收账款,这也可以助使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的根本。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生存下去,就必须加强管理,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本文就人力资源会计的困境与策略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困境 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已经演变为科技与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基础,做好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工作中,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人才结构不合理,进而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进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概述
人力资源会计是当前企业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人力资源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通过对投资人力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力资产价值进行核算。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的人力资源聘用、开发、使用等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支出都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各项支出的计量及报告则是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全面的掌控,进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二、人力资源会计困境
1.会计核算主账户不明确。人力资源作为当前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会计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广大工作人员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人力资源会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时,容易受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观意愿的影响,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先将其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物化为某项资产,然后将这项资产的价值按照配比原则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摊销处理,每期都按照损益来确认和计量。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在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下,许多企业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会将一些好的东西尽量展现出来,将一些不好的东西进行掩饰,以至于人力资源会计存在很大的不真实性、不公平性。
2.专业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工作人员与日俱增,然而,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数量、结构及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与当前的市场发展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由于账户设置不明确,以至于许多企业在后续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和支出情况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到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去,进而不利核算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国人力资源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专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员比较短缺,进而影响到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
3.计量方法不全面。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工作中,人力资源会计是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企业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计量和报告。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基础。首先,当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是成本会计核算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源主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发展人力资源过程中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果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依然采用传统的计量方法,就很难对全面掌控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而不利于企业日常运转中人力资产的清算。
三、提高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策略
1.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会计核算的主体就是人力成本,针对人力成本就必须设置对应的人力成本账户,而人力成本庄户主要是用于归集和核算人力资源投入与维护成本,将这些成本经过核算后再进行人力投资,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账户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账户和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账户。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账户主要反映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和支出情况。借方表示企业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贷方反映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中取得的人力资产。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开展工作,如岗前培训,进而更好地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账户则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投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力资产情况,在该账户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划分为招聘成本、员工入职安置成本。
2.完善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其管理工作大多是以经验为主,没有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协作机制,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落后就要挨打,而人才对于我国当代国有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才能更好地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将人员培训工作中产生的费用作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一部分,纳入到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中去,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单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发展,新会计准则对成本会计核算中的计算模式进行了明确规定,成本会计核算以公允值计量既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而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能够取得人力资源市场价格,进而对公允值进行合理评估。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标准,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
总之,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就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进而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1 ] 尹秀娇. 对高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 J ] . 财会研究,2010(1):29-31,34
[ 2 ] 刘位忠.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 J ] . 财经界(学术版),2015(9):358,360
[3]田谧,师萍,崔文姣.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9-71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作业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179-0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制造业在可控的生产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物流环节却大有潜力。美国著名营销学家帕尔曾经预言:“物流是节约费用的广阔领域”。物流作“第三利润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加强物流控制是企业从内部找利润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诠释及类型
(一)物流的理论研究概述。国外的物流理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物流认识的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和新学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物流问题,引进和介绍国外物流概念和物流理论研究的动态,并曾一度形成了物流理论研究热潮。由此,出现了众多物流理论和学说:“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物流成本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物流战略说”、“供应链管理学说”、“绿色物流学说”等等。其中“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物流成本说”和“利润中心说”都是从物流的价值领域方面分析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物流浪费现象,并揭示了物流的潜在价值。“服务中心说”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认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物流战略说”强调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物流,认对企业而言,物流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操作性任务,更应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供应链管理学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物流的内在运动规律,通过将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效联系起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绿色物流学说”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现代物流是一个循环物流系统,是由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共同组成的系统。
(二)物流成本的涵义。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物流成本的概念有:日本物流学术界认,物流成本是公司内部所有花费在物流上的费用总和,而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管理物流。欧美学者则认,物流成本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其中,库存费用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保险和税收费用以外,还包括库存占用资会的利息。运输费用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宅运输其他运输方式和货主费用。物流费用则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库存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总和得出的。
我国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物流成本仅指出于物品移动而产生的运输、包装、装卸等费用。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在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的实物流转中发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付出,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采购到企业的生产、销售、配送、运输,直到送到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支出。
由此看来,我国和日本对物流成本的定义基本相同,是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物流活动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三)企业物流成本的分类。物流成本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物流成本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企业自身物流成本和委托第三方从事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即委托物流费。如果按物流的产生环节,可以对物流成本做如下分类:
1.采购过程物流成本,指企业生产产品所购买各种原材料、燃料、零部件等所发生的运输、装卸、搬运、质检等成本。通常包括采购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入库验收费用、仓储人员工资、仓储设施折旧、合理损耗、仓库办公费用、储备资金利息等。
2.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指企业在生产产品时,由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位置发生转移所发生的搬运、配送、发料、收料等方面的成本。包括内部搬运费、生产过程中物流设施的折旧等。
3.销售过程物流成本,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存储、运输、包装、服务等方面的成本。主要包括产成品库人员工资、折旧、合理损耗、仓库费用、销售过程中支付的运输费、运输设施的折旧、油料消耗、运输人员工资、广告成本、展览推销成本等。
4.退货物流成本,指售出的产品因退、换货所引起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相关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等。
5.废弃物流成本,指在废弃产品包装物或运输用容器、材料等时所形成的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现实重要性
在商品经济走向成熟阶段以来,生产者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曾先后采取过两种措施:一是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二是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人力消耗。前一种利润潜力被称“第一利润源”,后一种利润潜力被称“第二利润源”。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第三利润源”――物流。物流费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利润的多少。实施物流管理,最根本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一)企业通过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可以控制无效作业的发生。企业通过进行物流成本的单独核算,可以发现一些不合理、非必要的物流活动。通过成本分析与管理,可以研究出企业生产作业中的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从而剔除无效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例如:制造业企业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产品搬运和库存作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必然要核算这些作业所花费的人力和资金占用的成本,企业了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剔除这些无效的作业。长期以来,企业重生产、重销售、轻流通,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偏高。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物流成本的降低比销售额的提高更容易。这意味着在激烈的竞争中,谁降低了物流费用,谁就降低了成本,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二)企业通过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本质要求就是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积极而有效的物流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关键。搞好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实现合理运输,使装卸搬运、储存费用降低、损失减少。可以协调好企业各部门、各个环节以及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面临的困境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
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不少商品价格畸高。目前,在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报告中,没有企业物流成本的基础数据和企业物流成本的权威统计方法,其他与物流行业相关的指标也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只有货物运输量和货运周转量统计,这种状况无法适应企业管理对物流成本信息的需求。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生产企业物流应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流。与之相对应的物流费用则包括:采购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退货物流费和废弃物流费等。但目前企业计算物流成本主要是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环节,忽视了其他物流环节的核算。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将对外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列入物流成本,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和装卸的费用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费用却经常被忽视或分摊到其他成本项目之中,甚至有些没有被列入成本核算。这种算法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者获得准确全面的物流成本信息。
(二)没有单独设立物流成本核算科目。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把物流成本作核算对象,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下,物流成本混合在“材料采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项目之中,致使一些物流费用无法单独计量与控制,物流成本信息难以得到全面反映。所以,决策者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很难获得准确、全面的物流成本信息,自然也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三)物流费用归集不准确。目前在物流成本计算上,通常只计算对外的运输、仓储等活动的物流成本,把物流管理、物流信息费包括在内的很少。例如: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企业运输成本增加,应该是企业物流成本增加,而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表现企业材料成本增加;企业仓库货品损失,也应该是企业物流成本增加,而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却表现企业营业外支出等等。目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由各企业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认定,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造成企业间物流成本数据的不可比。
四、加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策略建议
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工费、运输费(包括包装费和搬运费)、仓储费(仓库折旧等)、利息费用、办公费、差旅费等。由于这些支出散落在多个会计账户中,致使物流费用无法单独计量与控制,物流成本信息难以统计,不利于管理和控制物流成本。单独集中核算物流成本,建议从现行的会计账户中分离出关于物流成本的内容,并对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
(一)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在不打破原有财务会计框架的基础上,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下增设“物流成本”二级账户,并设置“采购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4个三级账户。
采购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送达给企业这一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采购部门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运输费、验收入库费用、仓储保管费等。企业内物流成本是指从领用原材料开始,一直到产成品完工入库这一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内部搬运费、生产过程中物流设施的折旧、占用的生产资金的利息支出等。销售物流成本是指从产成品完工入库开始,到向顾客交货的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库存人员工资、折旧、合理损耗、仓库费用以及销售过程中支付的运输费、运输设施的折旧、油料消耗、运输人员工工资等。废弃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处理、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细分各项费用科目。这种物流成本核算方式能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资料,核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并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