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浴火奋战的中国战地记者
从9月1日至3日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当俄罗斯政府和绑匪对抗的3天时间里,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集中在人质绑架现场的,争先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在人质解救现场,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强势媒体,像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世界大的通讯社都派出了精兵强将参加新闻报道,但是来自中国的声音却只有凤凰卫视的卢字光一个人。北京时间9月3日下午5时,随着解救人质的战斗打响,他用最真实的、喘着粗气和些许颤抖的声音,给守在电视机前的华人观众带来了最具震撼力的现场报道。
据卢宇光事后接受国内传媒采访时说,战斗打响后,所有的记者都瞎跑,然后就看见有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人向他们开枪,当时他才明白是劫持者混杂在其中。一起奔跑的两名外国记者都中弹倒地,一个死亡,一个负伤。他说,他是跑得最快、最远的华人记者,在远离人质现场 2000多公里的莫斯科,他通过人际关系抢坐商务飞机赶到别斯兰,然后又背着40公斤重的摄像器材,花了6个小时走了26公里,在距离人质现场100多米的地方架起电视摄像机,然后连续50多个小时坚持在现场采访和报道新闻,实在撑不住了就在草地上眯一下眼睛,休息一会儿。
有记者问卢宇光,当时那么危险,为何还要尽一切可能继续报道现场情况。卢宇光回答说,在最关键的时候要向华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当战斗打响后,与卢字光坚持卧倒在现场报道新闻形成对照的是,他请来的俄罗斯摄像师把摄像机扔了就跑,足足跑了10公里,然后在战斗结束之后才打的回来。另外一个美国广播公司的记者为逃命,匆忙之中丢掉了一万美金。
卢宇光展示了他在现场的照片,我们看到,其实他没有什么防护措施,没有防弹衣和钢盔,身上只穿着一件无领T恤衫,与仓促进攻的特种部队一起,密切注视着战斗的进展。可以说凤凰卫视人质解救事件的过程是卢宇光冒着生命危险抢回来的。而正是卢字光坚持在新闻第一线中,所以在世界重大新闻事件中,中国人才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第一时间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华人可以看到中国人拍摄的电视新闻,听到中国记者现场报道的声音。
二、现场唯一的中国记者的声音
“现在已经向我们冲过来,打伤很多人,我们正在跑。”“冲过来了,向我们开枪。”“现在有几个人都躺在地上。”“我现在看不出来。我现在趴在地上。现在已经打伤了很多人。”这是中国记者在战地中发出的最经典、最令人震撼的新闻报道。在死亡边缘上,现场唯一的中国记者卧倒在地上继续用电话向观众报道最新的人质解救情况,忠于职业精神的行动,使我们倍加感动。他从此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掀开了中国战地新闻史新的一页,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战地记者用生命谱写的新闻。
难能可贵的是,卢宇光认识到现场报道是记者的天职,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大加张扬,他多次澄清自己不是英雄,只是履行了记者的职责。他说,作为一个记者,谈不上兴奋,也谈不上激动,因为这是本职的工作,就像清洁工人要完成一段道路的清扫,农民完成自己一亩田的种植一样,要用凤凰卫视有限的资源向全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
人质事件检验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实力,展示了在新闻界强手如林的态势下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凤凰卫视虽然属于中国,但却是建立在香港的电视台。我们为中国人的勇敢、忠于新闻职业精神感到欣慰的同时,内心里却产生难言的遗憾和不满足感。笔者想,许多观众不满意的是,内地传媒业在此事的缺席和对人性的冷漠。
三、内地新闻界的反思与凤凰卫视的启示
作为传媒,世界发生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锻炼和提升传媒影响,扩大知名度的好机会,也是培养名记者的机遇。凤凰台每一次对世界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都极大地扩大了凤凰台的影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名记者。所以传媒在平时就要培养起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要培养一批敢于奔战场、冒枪林弹雨的记者,敢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新型报道思维。从此次人质事件的新闻大战来看,令人遗憾的是,内地传媒囿于旧有的思维,缺乏应对突发新闻的机制和准备,从而失去了提升知名度的机会,失去了与世界其他强大传媒集团竞争和向其学习的机会。
1.我们的媒体在哪里?
卢宇光在与凤凰卫视连线报道时,曾经提及他初到别斯兰现场时,曾试图寻求其他华文媒体或中国记者的帮助,但令他失望的是,现场没有中国人。他是现场唯一的华文媒体记者,他当时就产生孤军作战、形单影只的感觉。
从凤凰卫视不惜血本打造世界性强势媒体的做法,我们联想到央视。以央视的雄厚实力及其所掌握的中国电视媒体强大话语权,我们觉得其应该在电视媒体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应该出现在世界重大新闻现场当中。韩国现代电视台为报道人质解救事件,花了3万美金与其他记者包了一架专机赶到别斯兰。一个国土和人口都远不如我国的国家,第一时间派出记者,那么央视就更应该及时出现在现场向国内的观众报道最新的情况。
2.传媒缺乏人文关怀
在此次新闻大战中,国内新闻界还出现一件无法让人接受的事情。中央四台在转播国外的电视画面时,极度的恐惧、无助的眼神、悲伤的泪水、愤怒的情绪,都无法打动制作人员的感情,引发他们的同情感。他们在转播别人冒着巨大生命危险而拍摄的画面中,竟然插入了“有奖竞猜: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有多少人丧生:答案 Ax x人;Bx x人;C…D…,移动发送答案至x x x x,联通……”等字幕。
稍微具有良知和人性的人,都会对人质事件中遭遇暴徒枪杀、、虐待的孩子表示深深的同情。鲜血、残肢,孩子们身上的粪便、尿水,说明了对孩子犯下的罪行。战斗结束后的体育馆内犹如人类的浩劫一般。人们强忍着眼泪和悲痛,用白布包裹孩子们的尸体,一排排地摆放在人们面前,如花的年华就这样随风而逝。人们看到了那么多天真的孩子在惨无人道地受到虐待的照片,以及战斗中受伤死亡令人窒息的镜头时都不禁流下了眼泪。人们为那些幸运生存下来的孩子今后一生都将与恐怖心理相伴同行感到担忧,也为那些失去了眼睛、手、脚的孩子们今后的生活忧虑,但是央视的屏幕上却出现了对死难者人数的有奖竞猜活动,实在让人感到寒心。
人性和良知有时候可以超越国界,应该受到尊重,毕竟人的价值重于其他一切利益。许多观众因此发给央视的短信不是预测死亡者数量,而是尖锐的批评和抗议。笔者截至2004年9月16日9点钟在强国论坛、新浪网论坛里面搜寻网民发表的帖子,结果超过90%的网民都对央视的做法表示愤怒,只有极少数的帖子对央视的做法发表无所谓的意见。鉴于观众的强烈反应,9月16日,央视出台了处罚有关工作人员的决定,开除值班编辑,停职两名制片人。
央视搞有奖竞猜,对孩子缺乏同情心,从表现上看好像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但实质上却反映了制作人员缺乏业务素质和人文关怀的现实。这也从一个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加强对传媒工作人员除了政治意识培养之外,还要加强对他们各种素质综合教育的问题。
3.凤凰卫视的启示
去过香港凤凰卫视总部的观众都知道,凤凰卫视节目制作中心还不及内地一个县的电视台。有的一个县的电视台就拥有一栋相当漂亮的高楼,但是凤凰卫视却没有。行政与节目制作都挤在一起各自工作,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凤凰卫视制作了相当多的高质量的节目。
作为一个商业电视台,凤凰卫视的运作完全靠广告收入来维护,它没有垄断政策的保护,也没有国家资源的投入,完全是靠它自身滚动发展。这样就迫使它以更加灵活的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制作高质量的节目来获得收视率,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突破。
主持《有报天天读》的杨锦麟于2004年9月15日在接受新浪网的采访时对凤凰卫视的成绩强调了两点,并认为这两点是凤凰卫视成功的关键,一是职业事业化,二是凤凰台让从业者有安全感。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横向整合快速推进做强
横向整合涉及在同种商业活动中经营和竞争的两家企业,目的是消除或减弱竞争,扩大市场份额,生成一个更大的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因于横向整合能够减少行业内竞争企业的数量,使得行业中的成员更容易通过共谋来牟取垄断利润。正因为这种潜在的负作用,横向整合在世界各地受到一定管制。就我国卫星电视领域来说,近年来,受政策限制以及行业竞争不充分等因素影响,横向整合并未有实质性进展,但各种各样的尝试却始终未停止过。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政策的松动,以及全国卫星电视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状况正慢慢地改变,围绕省级卫视的横向整合正逐步浮出水面。
一、整合文广传媒集团内部资源:增加先天素质,优化资源结构
东方卫视的母公司上海文广集团,是国内仅次于央视的第二大广播影视集团,下辖13频道,拥有新闻综合、新闻娱乐等综合频道以及第一财经、体育频道、娱乐时尚等专业性频道,新闻、财经、体育、娱乐等节目资源极为丰富。横向整合兄弟频道资源为东方卫视所用,极大地丰富了东方卫视的节目内容,提高了节目专业水准,增强了竞争能力。正是得益于SMG内部频道间的资源,一批优秀节目陆续现身东方卫视。第一财经为东方卫视贡献了《第一财经新闻》、《中国经营者》、《决策》等财经资讯及财经专题节目。新闻娱乐频道《娱乐在线》的经验和模式,使《娱乐星天地》“青出蓝而胜于蓝”,形式与内容皆有创新。体育频道不但提供了大量的赛事直播,还为东方卫视量身定制了《体育新闻精选》。
在东方卫视改版初期,这种整合单间易操作。但随着卫星电视的竞争加剧,改版导致新一轮同质化的情况下,东方卫视还需要对集团内的新闻资源进行深入整合,以进一步彰显“新闻见长”的频道定位。目前,SMG各频道间在本地新闻上各自为战,对此横向整合将有助于东方卫视巩固腹地,便于将精力集中到与其他卫星电视的打拼上,将主要资源投入到全国甚至国际重大新闻的抢拼上,进一步发挥直播的优势,始终保持领先状态。
二、整合文广传媒集团外部资源:构造战略联盟,谋求共同发展
作为一个全国覆盖的省级卫视,东方卫视与其他卫视频道和落地城市台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直接横向兼并,目前既受政策的限制,实际也无必要。寻找利益的共同点,横向整合,减少竞争,增进合作,是上佳的选择。
在东方卫视改版之初,就坚定走此条道路,与其他城市台合作打造城市合作的网络平台。东方卫视提供上星通道,提供对外宣传的平台,与17个长三角城市手打造的《城际连线》,由城市台提供当地新闻,联手策划,打造城市重点话题,这种横向整合,拓展了东方卫视的新闻资源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每天做出自己的“长三角新闻联播”。而随着加入“连线”的城市台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效益日益凸显。
此外,改版之初,还与全国城市台合作,推出《花开中国》等系列大型活动。一年多来,不仅在四川成都、浙江杭州、青海西宁、山东青岛、浙江杭州、江苏南京等地成功复制,成为东方卫视打造“中国城市平台”的有效手段,还并走出国门,与日本长崎进行了成功合作。这种运作,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资讯、交流和互动,同时,也迅速拉长了东方卫视的全国影响力。”
纵向整合打造产业环链
纵向整合,发生在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在企业内部进行交易,可能会消除搜寻价格、签订合同、收取贷款和做广告的成本,并且还可能减少交流和协调生产的成本。当一家一体化企业在某一阶段的市场份额很大时,处于其他阶段的非一体化企业可能会受到其顾客或供应商的排斥。纵向整合,既能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并且能够提高竞争者进入的门槛。因为竞争者想要达到与其一致的内容优势,必须对上(内容开发)下(渠道)游进行整合,这势必要大幅度提高进入的资金需求量。
一、有效覆盖,改善经营
首先是整合落地渠道。在推动落地的过程中,东方卫视采取了“全面开放,对等落地,规范管理,市场运作”方针,并实行“有针对性地铺建网络,提高有效覆盖、有效落地”的覆盖策略,迅速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地级市的覆盖率也达到90%,此外,还在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全球共有5亿以上人口可收看到东方卫视。优质的中心消费城市群的获得,不仅迅速扩大了东方卫视的影响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东方卫视经营的推进。
二是整合销售渠道。广告经营掌握着媒体的钱袋子,是媒体内容生产的有力支撑。在这方面,东方卫视将频道所有广告时段外包“一大三中五小”专业广告公司。“一大”指最大的广告总公司——上海东富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了频道差不多70%的广告时间。“三中”分别是上海财今文化、上海天视文化和中国三星影视,共同承担20%多的广告时间,“五小”指的是节目带广告的制作公司。这种格局,使得东方卫视“广告价格体系相对完整,既有竞争但以不伤筋动骨,给客户的印象是虽然我们的折扣比较低但比较实在;因为有了三中,风险降到了最小,一旦有什么经营上的变化,会有公司迅速接盘,而五小就把节目的成本分摊了,把我们的经营成本降到了最低。”
二、内容上的纵向整合
一是整合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力量,打造品牌栏目。随着受众的信息需求增加,价值和兴趣取向多元化,对内容的供应质量和类型分化提出了高要求。仅靠电视台自身显然无法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整合社会上的专业的内容生产和供应商,特别是那些资金雄厚、经验丰富、市场力量强大的制作公司。
在东方卫视开播之初,除新闻外的其他栏目,基本都由东方卫视和光线传媒、欢乐传媒等制作公司合作制成。《娱乐星天地》、《东方夜谭》、《警察人生》、《律师视点》、《21@21》等一系列栏目,都是东方卫视纵向整合社会制作公司的结果。尤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夜谈》,开播不久就成为东方卫视收视率最稳定的一档黄金娱乐节目。
二是直接购买,延伸产业链。依托文广集团的实力,买断中超三年电视转播权。不仅丰富了东方卫视的节目内容,而且,还对东方卫视的知名度、影响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众多的全国观众通过东方卫视来看比赛,将有助于东方卫视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全国性电视台。
混合整合彰显新闻立台
混合整合是从事不相关业务类型经营的企业间的整合。混合整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产品扩张型”拓宽了企业的生产线,这种整合是具有相关经营活动的企业之间的整合,也称之为“同心圆式整合”;二是“地域市场扩张型整合”涉及到在不重叠的地理区域上从事经营的两家企业;三是“纯粹混合整合”涉及到的不相关的经营活动,既不能称为产品扩张型整合,也不能称为市场扩张型整合。
一、整合新华社等通讯社资源,凸显新闻见长
作为我国最大的通讯社,新华社在国内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5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拥有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多手段的新闻报道和体系。新华社音像中心,为各级电视台和广大音像制品订户提供多品种的新闻、专题类节目。
借助于新华社的强大新闻资源优势,东方卫视与新华社在全国乃至海外,对各类重大新闻事件多次进行联合采访、直播,特别是在国际新闻方面表现尤为出色。而2005年3月与新华社联袂推出的《长三角新跨越》,则成为中央与地方新闻媒体首次跨平台、跨区域、多媒体开展对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大规模联合报道。
此外,还注重整合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通讯社的资源,大胆利用它们的第一手画面信号进行直播,如总理访美、人类首次登陆火星、911三周年纪念活动、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美国大选、阿拉法特去世等国际大事,配以东方卫视独特的新闻观点和国际视角,对事件进行解读。这在全国许多卫视(包括央视)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东方卫视可谓“独领”。
二、开拓《深度105》新模式,推进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全息组合、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迅速崛起,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
东方卫视定位“新闻见长”,却一直缺少一档有影响力的新闻专题节目。因为作为地方媒体,在重大事件的选题以及采访上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仅依托上海的新闻资源根本无法支撑起一档专题节目。但通过与新华社的合作创办《深度105》,东方卫视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扩大了栏目的选题资源,使栏目的触角到达全国。据该栏目制片人全华介绍,正是借助于新华社的优势,《深度105》拥有众多兄弟栏目“可望而不可即”的备受全国媒体瞩目的新闻事件选题,如《我没杀人》、《“大款警察”不归路》等,正是借助新华社整合了全国性资源,使《深度105》的选题作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该栏目2005年1月1日开播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深度105》栏目的收视率很快登上华东14个城市省级卫视新闻排名榜的首位。
而与CNBC合办的《中国经营者》,也与《深度105》有异曲同工之妙。
品牌竞争才是最高境界
从这两年卫星电视的改版方向来看,大众化的特色频道是主流选择。在覆盖全国的50余个卫星电视频道中,除去央视的几个专业频道、教育频道等专业频道外,绝大多数选择了大众化特色频道之路。卫星电视在走大众化路线的同时,加强特色化,侧重于在电视剧、新闻、娱乐、时尚、资讯等内容选择其中一二作为主打,并兼顾其他。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导致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
从节目内容来说,目前占主导的电视节目不外乎电影、电视剧、娱乐、动漫、谈话节目、体育节目、新闻节目、专题、音乐、教育等类型。从观众的喜好程度来看,在2003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上,从节目类型看,电视剧、新闻、专题、综艺、电影、体育等类型节目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几类节目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70%;收视份额居前三位的电视剧、新闻和专题节目的收视份额合计超过了50%。在观众收视习惯“大棒”的指挥下,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提高市场份额,电视剧、新闻、专题等自然成了几十家卫星电视拼抢的重点,即便竞争者采取了“特色化”的频道定位,但内容的同质化趋势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