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

时间:2023-05-31 09:3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

第1篇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教育问题报告《学会生存》中,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品德课,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根据这些论述,大胆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并努力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是思想品德课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进行创新教育,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拓视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有趣的事例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都适时地向学生宣讲,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谈到创新的价值时,笔者就给学生讲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事例。谈到张艺谋,学生都知道他是拍电影的,他指导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美轮美焕,大气磅礴,至今让人难忘。那么,张艺谋是如何成功的?靠的是创新,不断创新。张艺谋在电影界不断导演出新颖的、吸人眼球的大片,才赢得了票房收入和观众的赞誉,形成了无人企及的张艺谋风格。

在谈到创新教育时,笔者就跟学生讲数学奇才刘路的故事。刘路目前是中南大学数学系大三的学生,年仅22岁,却攻克了世界著名的“西塔藩猜想”被中南大学破格聘请为教授级研究员,享受本科毕业后硕士博士连读和一百万奖金的待遇。这个事实让学生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认真学习,善于发现,要摆脱习惯思维的定势,敢于创新,知道奇思妙想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新思维。

在谈到创新对于民族、国家的作用时,笔者就和学生谈我国彩电行业前些年的状况和长虹集团成功的事例。十几年前,我国彩电企业价格居高不下,长虹集团率先降价,于是长虹彩电供不应求,销售额大增。于是其它家电企业也纷纷降低价格,使得彩电的利润空间一再缩小。于是长虹集团把目光投向彩电显像管的技术研发,一举攻克了制约我国彩电价格的显像管难题,不再向外国进口彩色显像管,降低了生产成本。长虹集团成功实现了升级换代,连续十年彩电销售稳居同行业第一。通过长虹的案例介绍,使学生明白了同志那句话的深刻含义,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巧设问题,一题多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直问直答,一题一答形式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僵化,结果是学无所用,还使思想品德课的教与枯燥无味,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打开其思维的闸门。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西部包括哪些地区?西部地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就能答出来,这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常识;第二个问题带有思考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可以翻阅的资料很多,如:时事政治、地理教科书上都有,但不是找到资料就能答出来的,有一点难度,不动脑子是答不出来的;第三个问题可设置一题多答,课本上有说明但很分散,而且答案不明显,需要学生去寻找、去联系。课本上讲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都与问题有联系。课本上没有的也能答,如从国际形势、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都能答。这样的一题多答,无疑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形式。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磨砺坚强意志”一课教学时,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举例说明坚强意志的表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人具有坚强的意志?谈谈意志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生活中、从身边去寻找,如:七(1)班田天真同学每天坚持写日记、七(3)班的一个同学身有残疾仍按时到校学习、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中,被称为“隐形翅膀”的那个年轻人、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奋力拼搏的事迹,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被学生列举出来。关于坚强意志的作用,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回答,生活、工作、事业、职业中都可以体现出坚强意志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逐渐打开、拓展延伸……这样的设置,可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就教材讲教材,一味地说大道理就显得空洞虚无,对学生没有亲近感,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基本理论的要求,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师施教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原则,也是激发学生学校兴趣的触发点,更是营造活跃课堂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 结合起来,与人们关心的事情结合起来,与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必要的引导、启发,既能让学生在联系实际中理解、分析、把握教材,也能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辨别、解释生活中、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在积极思考中创造性地掌握理论,进而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觉悟和行动。

第2篇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曾开设过综合课程,后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下去。解放后,因深受苏联教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一直就由严格的学科中心课程统治着,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开始对课程综合化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有些地方还编制教材进行实验。例如,1986年东北师大附中开始“初中综合课程设置和综合教学的研究实验”,1987年中央教科所在广东省南海县召开了中学综合理科教育研讨会,上海师大和上海师大附中进行了“初中综合理科研究和实验”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实验就更为繁荣,1993年浙江省开始在全省初中阶段开设综合理科,1996年上海市和广东省还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进行研究,1998年北京市开始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上下衔接的综合理科课程,同样在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杜和浙江省开始合作编制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等等。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综合理科课程是我国课程综合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且十分活跃。大多数的课程专家认为,综合课程的开设必定与人们对知识、社会和学生的认识有关,如泰勒认为,课程的目标来源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意见;美国学者坦纳夫妇与塞勒等人主张,一种有效的课程基础是社会、学生、知识。[3]换言之,任何一种课程的设计也都必须立足于这三大基点,以产生较为平衡的课程。既然课程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科学发展的状况和对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设计的,而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初中理科课程(包括浙江省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情况和当时对未来合理预期制定的。现在,面对新世纪,无论社会、科学和对学生的认识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应当着手编制新的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在此,笔者基于对综合课程的认识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的实践,从课程设计取向的角度,论述面对新世纪的初中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构思,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

一、综合理科课程目标的制定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无一例外地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自1985年10月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召开的科学课程研制会议上,专家们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等作了界定,一般地说,其目标是给每个人适应改善生活质量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4]这个观点已越来越得到各国从事科学教育人士的赞同。对此,美国的科学教育者认为,美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受到良好教育的科学与工程人员,也取决于具有科学素质的民众”;英国皇家学会在1985年指出“改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对未来的投资,这种投资能够成为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和个人决策质量、充实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5]最初在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时,认识上并不一致,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一直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理解为培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0世纪90年代初,对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的许多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的争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此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对素质提出了新的解释。而科学素质的内涵其实也是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其内涵的。面对新世纪,我们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把握科学素质的内涵,并以此确定初中科学课程的目标。

笔者认为,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一)国际化的开放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根本的变革。通信技术和交通的发展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村庄——地球村,国际化和开放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未来的社会将是由科学技术文明主导的国际化的开放社会。在这种国际化和开放化的时代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国家的影响而像孤岛一样存在下去。因此,教育就必须培养具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能够在与世界上其他年轻人竞争和协作中生存下去的人。

(二)信息化的社会

由于我国逐步完成工业化和注重高科技的发展,技术进步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产业社会中占绝对比重的资源和能源的作用在未来社会中将相对减小,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收集、分析、服务能力将是创造财富、改变社会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的社会,甚至有人用“数字地球”的概念来描述未来的世界,中科院在《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中也提出“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无论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为了保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乃至发展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都迫切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也就是说,未来的世界超越国境、语言和文化而成为统一的社会和市场,头脑和信息将取代商品和劳动力服务而成为分配的主体,知识经济主导世界。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将不是集中于可见的商品而是集中于不可见的智力,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为此,教育的焦点应集中在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上。

(三)学习化的社会

由于科学知识的更替速度迅速加快,一个人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已不可能供给他终身使用了。未来社会是一种知识化的社会。个人要在这种知识化的社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因此,终身学习将成为生存的方式,社会就成为学习化的社会。因此,基础教育不应再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学习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构成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也会有新的内涵。王素在比较了英、美、加、泰、中等五国关于科学素质的表述,认为它们虽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存在着某些核心的共同因素,他认为有4个核心因素,即: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2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3.科学的精神和态度;4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6]

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素质还应增加“具有个性和富有首创精神”的内容。如果只能继承已有的知识,不具有创造力和科学思考力,这样,个人很难在未来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生存,更不必说发展了。同时,也要看到个性的发展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力的基本属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而多样性的前提就是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一点,多样性才有可能形成。同时个性发展也是国家和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国际化也并非意味着世界各国日趋相同,而是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及社会,在这一基础上各国共同为国际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从这种意义上说,国际化是以世界各国的独特性为前提的,不具有独特性发展的国家将无法在世界文化之林立足,无法保全自身,而只能沦为先进文化的附庸。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在未来社会中,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而应当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参与激烈的竞争,积极能动地在社会中生存。因此,科学教育必须致力于充分地发展每个学习者独特的个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终身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情感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7]我国政府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从发展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充。

对初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应当是多渠道的,单一的科学课程是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个任务的,其中技术教育也是一条渠道。就我国现行的理科课程设置来看,普遍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技术教育。因此初中的综合理科要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即STS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要根据科学素质的内涵,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应当是适用于每个学生的,体现科学为大众的思想。课程的目标应当至少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规定:1.科学知识;2.科学能力,包括科学应用能力、科学调查能力、交流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能力;3.科学精神;4.科学意识;5.科学态度,同时应重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取向

综合理科课程在课程形态上属于学科课程,但它与以往的学科中心课程或学问中心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它既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又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从课程设计角度来看,综合理科课程力图全面考虑制约课程设计的学生、社会和知识这三大基点,以形成较为均衡的课程。在设计新的综合理科课程时,也必须对制约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点进行思考,选择适当的取向。

(一)对知识因素的思考

科学知识应当包括科学的概念原理知识和过程方法知识,即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基于这些知识的科学自然观。目前在我国中学理科教育中,科学主义居主导地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知识是经过实证检验过的、是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性知识;科学认识的过程当然就是逻辑实证的过程,即事实定律理论的过程;自然图景则是一种还原的机械自然观。科学主义是学科中心课程的哲学基础。然而,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涌现了如波普尔(K.Poper)、库恩(T.Kuhn)、邦格(Bunge,M.)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并相继出版了他们的代表作,如汉森的《科学发现的模式》(1958)、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59),都对科学主义的逻辑实证进行了批判。只是因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哲学研究相互独立发展,彼此较少来往,造成科学教育不能及时吸收科学哲学的新成果。

1.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就是关于科学理论知识的认识。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的特点表现为科学理论体系可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实,或者得到经验或各种身体感觉的证实,这种知识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即真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科学教育中,无论是课程编制还是教学过程,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出现的,学生只能继承这些理论,没有任何怀疑的权利。而在教学评价中,也以客观惟一的形式进行确认和强化,这样造成学生缺乏质疑的精神,更谈不上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事实上,科学主义信奉的“绝对真理”的知识并不存在。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科学并不是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而是不断被学术上剧烈的革命所打断的一系列和平的间歇,旧的“范式”即一组旧的理论、准则和方法论会不断被新的“范式”所取代。那种把科学理论看成是明确的或被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根本性的错误,科学知识是可错的,科学的过程是证伪的过程,是在寻找错误的过程中,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而不能达到真理。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猜想的知识,它是大胆的假设。库恩特别强调科学中人的因素。波普尔的论点是:当允许证伪时,一个科学假设的生命力在于它没有被证伪。

吴大猷先生在《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一书中写到:“科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这个问题不存在争议,争议在于物理学中‘真理’概念的含义。就拿苹果落地这个简单的、基本的现象来说吧。我不知道在牛顿之前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的,很可能其解释和‘真理’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人们普遍同意在牛顿之后的两个世纪之中,物理学家中确定无疑地认为,‘真理’是地球的重力吸引造成了物体的落地。但是,随着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提出(其预言与牛顿理论略有偏离,而实验所得的结果支持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似乎显示出‘真理’已经改变了……由此足以说明,在物理学中和科学中,‘绝对真理’之说并不总是有意义的。”[8]

现代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知识的观点,绘我们指出了逻辑实证主义是有一定缺陷的。我们在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时,应当阐明科学理论的这些特点,即尽管科学上的多数主要概念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的证实,这些概念在未来似乎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所有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的真理,原则上要接受变更和改进的。当科学家们遇到与已有的解释不一致的新的实验证据时,他们的确要改变有关自然界的概念,而事实上他们也已经是这样做的。不再将知识作为绝对真理来呈现,这将有利于学生怀疑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对科学认识论的认识。

科学主义对科学认识的过程持归纳法的观点,即科学认识来自观察,科学理论来自对某种现象的特定例证的大量观察,在每一个例证中都可以找到某种特征。例如,人们注意到:只要气体受热,它的体积就会膨胀。借助观察和实验,在一种事件(气体1受热膨胀)与另一种事件(气体2受热膨胀)之间就可以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假设)可表示为:所有气体受热都会膨胀,也即所有的事件P也是事件Q。只要有大量的肯定例证,而没有否定的例证,对这些现象共同特征的概括(假设)就是一种自然法则,它不仅适用于已观察过的事例,也可应用到尚未观察到或无法观察到的事例上。这就是归纳法主张的假设来自观察,即通过大量已观察到的事件来确立一种理论。

然而,波普尔却主张观察来自假设。我们还是用“所有气体受热都会膨胀”作为例子,他认为,一般来讲,人们在系统地收集证据之前就构造了一个假设(H:所有的气体受热都会膨胀),然后根据假设(H)进行演绎推理(D):假如H是该事件(所有的气体受热都会膨胀),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R(每种观察到的气体都受热膨胀)就是该事例。下一步不是寻找这些结果(每种观察到的气体都受热膨胀),而是寻找在规定的条件下(气体受热)这些结果(气体体积就会膨胀)不会发生的事例。据此,波普尔指出没有任何一个肯定的证据能够证实某一个假设是真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未发现一个否定的事例。因此,观察和实验的目的,与其说是积累肯定证据,还不如说是找出否定的证据。如果它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假说从哪里来呢?波普尔认为,它来自爱因斯坦所说的“自由创造”或“创造的直觉”。

科学认识的归纳过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为此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工作者对发现法的推崇,显然与归纳法所主张的科学认识来自无偏见的观察是一脉相承的。于是,在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强调仔细、精确、彻底的观察,规范的操作,准确的报告实验结果,识别各种规则和模式,然后得出结论。认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将来就能顺利地从事科学发明了,创造能力也就培养出来了。事实上,这种发现法只能合理地探索已有概念之间的关系,却不一定能形成新的概念。

波普尔关于科学认识的观点是反归纳的,他告诉我们,任何意义上的发现都需先前概念的支持,离开了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不可能指望有任何发现,同时还需“创造的直觉”。波普尔的反归纳论还提示我们,在科学的认识过程中,是不可能将主观的人排除在外的,没有无偏见的观察,人们总是带着一定的观念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因此,人是科学认识的主体。

虽然波普尔的观点有些偏激,但确能提醒我们:科学认识的过程不是惟一的一种途径。如吴大猷先生认为“物理定律的表述基本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物理理论则不是。物理理论的创立依赖物理学家的想象、直觉和创造力,尽管一些经验物理事实的知识是必要的。”[9]吴大猷先生的看法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科学认识过程应当是多元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科学的认识都起源于问题,不需要进行解释的新问题,也就没有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假说和进一步的证明。

为此,在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我们应当将科学的两种知识结合起来,即概念原理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我们不仅应当将科学结论告诉学生,还应当将为什么从事这些结论的研究,这些结论的获得过程及在获得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的过程,不同科学工作者、不同科学团体对某一结论所进行的种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冲突和斗争告诉学生,要重视科学史的价值。科学的知识和探究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方法论的价值,这种知识和过程的结合,将使学生敢于对科学研究成果、实验、观察、理论模型和科学家所提出的解释进行评价和质疑,发展学生对已有理论或新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敢于探索和创造,并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3对自然观的认识。

科学主义是与近代科学相伴产生的,它秉承的是机械自然观的二元论思想,认为万物皆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要知道宇宙的本性就能通晓人的本性,反对把自然和人进行区别对待,反对主观意志的投入和作用。在它所构造的图景中,漠视或删去了他自己、他的人性和认识主体。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学生得到的是一个破碎的自然图景,很可能会使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游离出来,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使人丧失本应具有的人性。

现代科学自然观是整体论和有机论,它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他们是内在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指导下,我们就有可能在综合理科课程中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进行整合。使科学不再是“价值中立”的,不再与价值分割、与生活世界剥离,使科学不再成为“迷途的羔羊”,成为控制人类的工具,这样也能很好地进行社会价值观的调适。

(二)对社会因素的思考

在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课程中,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基本上是持“学校教育工具论”的观点,强调学生应当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要为社会的某项任务服务等。这种观点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没有充分考虑教育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主体,这极易造成学校教育的波动,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同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被动地适应社会生活,将课程内容作为社会经验的复制,虽然解决了继承的问题,然而“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又从何谈起呢?而恰恰“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呢?因此,新的综合理科课程应持超越论的观点,将学校教育视为火热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应当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参与社会价值观的调适,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地进行批判和超越,通过培养具有“新质”的人,丰富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对学生因素的考虑

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认为,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是在特定的文化知识的陶冶中、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熏陶下进行的。或者说,只有当这些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被学生所选择、所认同的时候,即它不再是外在的事物时,才能对其人格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习者的经验即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是因为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进行反应,也就是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在本质上是每一个学习者的自我选择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建构,从某种意义说,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的内容起到支配作用,因此课程是受学习者控制的,而不是受教师或学科专家控制的。新世纪的综合理科课程在设计中应当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应当考虑大多数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只有少数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现实,以兼顾学生具有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认知能力为原则,并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出发,选择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内容,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综上所述,面向新世纪的综合理科课程应当在知识观、社会观和学生观上有所超越。在课程设计的取向上,应当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整合社会的实践,同时注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合、知识与过程的统一。

三、综合理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课程设计的取向应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方面得到落实和体现,图1所示的就是笔者认为能较好体现上述综合理科课程设计取向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以学生的经验来整合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如何来整合?显然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科技问题加以展开是最好的。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决定的:1.科学的认识来自问题,有了问题才可以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2.生活中的问题和科技问题也正是社会中的问题,因而具有整合社会实践的功能,具有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合的功能以及对社会价值观进行调适的功能;3.我们有可能选择那些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问题,这样能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取得成功。这种成功是可贵的,它可将学生导向掌握科学的知识和过程的探究境地,从而理解科学。

当然,问题的选择应当是十分谨慎的,应当是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角度考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他们普遍关心的科技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最好是刚处于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即处于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究和学习。

由于这些问题多数是不可能只涉及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对每个问题的研究必然要涉及科学领域中的诸多学科知识。我们可以围绕问题,同时根据学生进行探究过程所遇到的困难,从自然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中选取适当概念原理知识和过程方法知识提供支持,使学生获得成功。对于概念原理知识除了分支学科的内容外,还应与一些将科学各分支学科统一起来的普适性的概念结合起来,如“系统”“平衡”“信息”“演化和变异”“结构和功能”“能量”“自然界的随机现象”“事件出现的概率”等,因为它们为学生理解自然是统一整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科学的过程方法知识,即科学认识过程的知识,我们应当摒弃那种将科学知识完全由归纳得来的归纳主义的思想,而应引入科学认识过程应当是多元的思想,正如吴大猷先生所言的,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原理是需要科学家的想象、直觉和创造力,而非只是根据观察直接推导得出的,尽管一些经验事实的知识是必要的。因此,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并不全是实证的过程,还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科学上的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来解决或提出假设及通过实践来测试其准确性。

(二)构建阶梯状的问题系列

第3篇

,它是个可恨的商人,它用一把把沾满血腥味的钞票,把一个个原本善良的人送入了那一堵厚厚的墙和一扇坚实的铁窗之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1今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去参观禁毒馆。我们下午出发前往禁毒馆。

到了禁毒馆我们就看到“珍爱生命,远离”!这8 个字。在参观完禁毒馆,我的心平静不下来,一个个被所残害的生命依旧历历在目。

回想起刚刚所看过的画面真是惨不忍睹!使人骨瘦如柴,自杀,为了获取大量的毒资甚至去杀害亲人。通过参观禁毒馆,使我知道了各种的名称,还知道了他们的毒性,知道了“海洛因”是世界上的“之王”。

可恶的,残害着人的生命。许多青少年为了它。走向了犯罪道路。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在吸毒成瘾,而没有钱买时他们就去抢劫。他们抢劫时,还杀人灭口,就这样犯下了不可原谅的滔天大罪。这个事例还不算什么,更可恶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也染上了毒瘾,天天向母亲伸手要钱,最后,母亲跟他说没钱了,他却一怒之下将母亲杀害了。他本来是青春年华,因该孝敬母亲,但是却使他走向了犯罪深渊。还有一个也像他一样,把生平最爱他的奶奶杀害。是吸血鬼,是犯罪的主谋,是光明走向黑暗的桥。通过这几个事例,令我明白了,在青少年时期,因该好好学习,孝敬父母,而不是去做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不然就不会躲过法律的惩罚。

在禁毒馆里的图片中,我还看到一些刚出来婴儿,受母体的影响,成天性残疾,真是又可狠,又可气。图片中还说烟在未来也将成为之一,如果你的家人还在抽烟,那么最好快点劝他们戒掉。看着看着我便觉得奇怪,为什么吸毒者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呢?原来青少年的好奇心强,自我防范意识差,所以便误入歧途。

少年朋友们,如果说吸毒是瘟疫,那么最容易受传染的是我们。那就让我们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吧!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2今天早上,我们看了有关的详细解说,我们看了以后,十分气愤。竟然就这小小的让多少人家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

种类主要有:可卡因、冰毒、白粉、海洛因、,你们想想吧!这么多害人的东西,我们一定要联合起来保护我们的国家,让远离我们,“贩卖是犯罪,吸食是自杀”。

我们不光了解了有关的知识,还看了吸毒的影片。

主人公是一位16岁的大哥哥,他的成绩在班名列前茅,他的性格十分开朗活泼,他还有一个朋友叫陈小丹,他们都很幸福。

这是他们的开始,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和睦,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着,我们跟他们是一样的。

可是,生活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的家庭都遭到打击,这大哥哥本是从学校开开心心地回到家,但家里的景象让他很吃惊,爸爸跟妈妈吵着离婚,他的家支离破碎。陈小丹的爸爸酒后驾车撞死了人,自己本身也要受到惩罚,她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可怜,他们的家庭都变得团团乱,这样的打击对他们来说太大了,他们小小的肩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当大哥哥心烦气躁时,到公园里走一走,当他的坏朋友骑着摩托车要带他去玩一玩,他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去“玩”。原来,他们去的是酒吧,那里的坏人给了他加了白粉的香烟,他也在无奈与无知下抽了。

青少年时期不能人家给什么你就要什么,不能让靠近你,远离它们吧!你这个大哥哥也真是的,难道这都不懂吗?

结果,他把小丹也带坏了,他们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3是什么?是一种让你吃了会上瘾,并且对身体有害无利,含有毒素的食物。

而今天,我将要去嘉善禁毒教育基地,来见证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进去后,就传来一种种难闻的味道。在我看到禁毒新关键词这里是,我竟然看到了跳跳糖、开心果、奶茶这些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一些小零食。往下看,才知道原来这些小零食中含有冰毒、等。而且还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我们生活中会吃的食物。

接下来,又看到对身体的危害这一部分。从中我知道了对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以及对其他各个部分的伤害。

看完这一部分,我又被旁边的那些橱窗里的吸引住了。在橱窗中,我看到了鸦片、冰毒、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在我们医学上也有所帮助的安眠酮,也就是安眠药。

在今天的参观下,我对这个词又有了新的看法,对也有了更大的了解。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4通过观看有关禁毒的电影,使我们对吞噬人类宝贵生命的魔头——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禁毒,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人们一旦染上了,精神就会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

那些贩运的坏人,真的把什么都想到了,他们无孔不入,这让人不寒而栗。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少年,他们执迷不悟,甚至认为吸毒是时尚,且全球吸毒者是渐渐增加。有了第一口毒烟就永远没有最后一口了,他们慢慢跌入了幽黑的深渊,当他们觉悟时,已没有悔改的机会。多少人因为吸毒而无家可归,卖儿卖女。

在一部禁毒影片中,有一个叫默默的女孩,她唱戏很出色。一天,默默回到家,发现她的妈妈躺在沙发上,全身发抖。妈妈让他去吴阿姨那里拿药。默默拿了药后,怕吴阿姨乱来,(因为吴阿姨不会医术)就把吴阿姨开得药拿给医生看,医生看了看,吃惊地问:“孩子,这是哪来的?这不是药,这是,是海洛因!”默默这才知道妈妈在吸毒。回到家,妈妈叫默默把药给她,默默告诉妈妈,那不是药,是!妈妈就抢了默默的书包,(因为药在书包里)妈妈拿出药,吃了。最后,妈妈疯了,爸爸被关进监狱里。从此,默默也开始吸毒烟了。就这样,一个本来美好的家庭被毁了。

生命的价值在于幸福、美好地活着,若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去吸毒又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远离,消灭吧!

第4篇

一、在尊重学生主体和个性中,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同时,教师应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对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一起探索和思考,保护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同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追求,以有所发现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追求。

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中,培养创新欲望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定神、入境、生趣、凝思),引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在自学中探索(分析、总结、归纳),理解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漫谈成才之路”一节教学中,我播放了“人口与就业”的资料片,并用鼓动性的语言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帮下岗职工再就业出出点子,看谁的金点子多?”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一边看片,一边思索。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在提问反馈时,学生们七嘴八舌,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的说:下岗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也有的讲:下岗职工应重新再学习,掌握几门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等。学生们的回答有的显得稚嫩,不尽完美,但他们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

三、在问题的质疑问难探讨中,擦亮创新火花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更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来寻求正确的结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应提倡“不耻多问”“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谁提的问题能引起同学们的争论,谁就学得好”。事实上,只有有所疑,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问题越辩越明,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只能在争辩中闪现。

四、在自主学习的指导中,鼓励大胆创造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达尔文也讲: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越扎实,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就越宽广。如,在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

1.引导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自学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2.引导辨析,鼓励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大胆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且不拘泥于形式。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创新素质的提高。

3.引导观察、评说。在利用感性直观的事例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并勇于评说。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养成。

4.引导小结、归纳。在学生自主地归纳共性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5篇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例如说,现在小区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形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道德水平、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调整。重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要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的让学生知道“要学生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所以才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

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脚点、归属。因此学校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将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思想品德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产生课堂教育与校园生活脱钩的现象。通过校园主题活动,不断的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识,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使课堂的空间得以延续,让品德教育得以延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让生活回归课堂,是新时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充满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让生活回归教育,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超越现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发展创新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这不仅是培育新生代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人参加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活动就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的结合。只有当我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相结合理解为人的劳动能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时,才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联系起来”。人的活动应是生存与发展、工作与享受、功利与理想的统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第6篇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例如说,现在小区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形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道德水平、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调整。重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要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45分钟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的让学生知道“要学生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所以才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脚点、归属。因此学校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将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思想品德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产生课堂教育与校园生活脱钩的现象。通过校园主题活动,不断的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识,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使课堂的空间得以延续,让品德教育得以延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让生活回归课堂,是新时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充满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让生活回归教育,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超越现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发展创新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这不仅是培育新生代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人参加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活动就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的结合。只有当我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相结合理解为人的劳动能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时,才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联系起来”。人的活动应是生存与发展、工作与享受、功利与理想的统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重在研究全球人口、资源及环境等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其中可持续发展观是新课程体系下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今天的学生作为明天的决策者,应通过地理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做准备。

1、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统揽下,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就地理学科而言,根据地理新课程教育目的、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当今人类所面对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种种问题,确定了地理课程改革的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课程安排更为合理,涵盖了很多与生活相贴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生存技能。

第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科学所学知识更为广泛,包括了自然科学(资源、环境全球变化)和人文科学(人口、国土整治和区域差异)等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终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是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是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张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2、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导致教学行为不当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今阶段下的地理老师逐渐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但由于缺乏新课程教学的经验,容易出现弄巧成拙的现象:一些教师刻意地追求学生的活动形式,从而组织大量的活动而忽略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与此相反,仍有一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仍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氛围活跃的课堂讨论中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效果。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注重课堂讨论,甚至为避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设置缺乏思辨性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发言缺乏交锋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

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

3.1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构建

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活动组织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问题情境-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拓展应用”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度。

3.2通过实践带动书本学习的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因此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而是要学会因材施教。如在高中“长江三峡工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激趣法”展开教学“长江三峡知多少?”这时学生将会通过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寻答案,待引出“可以大量地发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影响到中华鲟、白暨豚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待问题解决后可以再根据问题的难度分别引出“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等教材内容。

3.3改变课堂教学策略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复杂的地理程序性知识(如从地理概念到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再到地理成因的系统性很强的知识)和地理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3.4在整合中提升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具备课外知识拓展的能力,以课本为范例而并非纯粹的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将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文本知识相结合,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理论,实现课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和思考中,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4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拓展性,对老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创新的平台,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展示,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科学创新的地理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地进行探索发现,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能方便老师灵活、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开发多种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化地理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祁国新.地理教学应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J].青海教育,2012:45一48.

[2]王冬桦.关于一条教学原则的回顾、审视与重建[J].河南教育学院,2011,81一84.

第8篇

基于以上认识,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梳理,初步形成了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有效地贯彻落实了新课标精神,逐步使“新的品德课堂”成为儿童完整生命投入与成长的过程,成为他们回归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奠基过程。

一、运用生活进行教学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书本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只停留在分析他人生活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运用生活进行教学,使其在生活中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努力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因此,注意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和人物故事进行教学,将品德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充分利用学生差异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逐步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促进其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一)活化教学内容

品德教材是以儿童生活为主线编写的,但教材的发展仍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过去了的生活与正在进行的生活、静态生活与动态生活、间接生活与直接生活、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对儿童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只会简单地运用教材,不引入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事例,就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笔者依据学生良好道德品德习得的规律和教学实际,对部分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一方面将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作为最鲜活的教育资源,注重以“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实现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我注意通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等形式,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努力活化教学内容。

比如,在教学《我也想当升旗手》《我从哪里来》《我是家中的小成员》《我掉了一颗牙》《我来试试看》《我的好习惯》等课文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我”“我的感受”“我的故事”“我所经历的事”说起,展开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提升道德认识,实现良好道德的自我建构;在教《我送老师一朵花》一课时,我播放本班学生和老师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情景,有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批改作业的场面,有老师为学生盛饭、端汤的镜头,有老师检查学生午休的情景……课一开始,便把学生带进自己的生活之中,由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让学生通过生活回味,体会老师为“我”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不断孕育理解、感激老师的积极情感。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建立起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使品德教学更富影响力;在教学《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典型事件和相关资料,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拉近了文本情节与学生间的距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因此,品德教学内容不应囿于教材提供的内容,而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以教科书内容为点,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题材,充实时代精神,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通过《父母的疼爱》一课教学,让学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养育之恩,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与感激。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上,再进一步感受生活,感受父母的疼爱,提升心灵的体验。第二课时重点是让学生表达怎样对待父母的疼爱。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首先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讲述“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用具体生动的榜样形象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随后,我请班上一名学生介绍他在妈妈生病期间精心照顾妈妈的感人事迹。学生们用心倾听着他的介绍,感受着他孝敬父母的真情,有的学生的眼里还闪烁着泪花。用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学生们感到亲切可学,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我让学生交流“自己为父母做过些什么?今后准备怎么做?”学生们谈得很投入,计划说得也很具体。与此同时,我印发了一份“关心父母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促使学生将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养成时时处处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三)开发校本教材

在关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的同时,我们还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开发了《学会生活》校本教材,并采用“专题式”“系列化”的方法进行编排。所谓“专题式”,就是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紧紧结合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分为“衣着篇”(衣)、“烹饪篇”(食)、“家居篇”(住)、“出行篇”(行)四个专题进行设计。所谓“系列化”,就是每个专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了12个实践体验活动,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12个学期之中,一般每学期完成每个专题中的一个实践活动内容。《衣着篇》选编了家庭日常生活中穿衣、叠衣、洗衣、晒衣以及衣服的修补、收藏等内容,突出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烹饪篇》从一年级的煮鸡蛋、煮米饭到六年级的炒肉丝、煲鸡汤,小学六年下来能学会烧制一桌家常菜,增强了他们生活的本领;《家居篇》主要让学生从小认识家用电器、餐具、炊具,学会泡茶招待客人,学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美化家庭生活环境,处理好邻里关系,学会待人接物;《出行篇》主要介绍出行的常识和礼仪。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将品德课程教学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组织学生亲身参与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和热情,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学生今后享受一个幸福完整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新课标倡导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体现了“生活即教学”的理念。我以教材中的教育主题为引子,有意识地将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让他们面临真实生活,自觉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研究、反思,并以“美好生活”为追求目标,来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一)课题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研究性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我注意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品德教育主题为依据,发现并选择研究课题,让他们通过考察、调查、思考、探究、讨论、辨别等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理性地面对问题,自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探索过程中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9课《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公用设施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制订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统计分析,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和保护情况,并整理出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10多条关于使用和保护公用设施的小建议,抄送给了相关部门。另外,我还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围绕“公用设施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公用设施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与此同时,在班主任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8个小队,认领了附近的20多处公用设施,定期为它们打扫卫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增强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养成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再如,六年级下册第7课是《许多物种消失了》,学生们通过自学和讨论,确立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两个课题,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两份比较详实的研究报告。学生们通过参与调研活动,了解到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以及和人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切实增强了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真情体验

在学习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生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其突出的表现是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割裂认知与情感、态度的联结,课堂教学只有认知而无情感体验,学生完整的生命表现和心理结构被人为肢解,因而教育教学效果甚微。让学生走进真实生活,强化真情体验,就是要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真正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寻找成长的足迹”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己小时侯用过的物品,通过比较脚印、衣物等的变化,使其在“看看比比”中直观地感受自己长大了。这样的生活调查简便易行,老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才能,用他们搜集的实物来进行体验教育。睹物思情,样样小物件都凝聚着父母的浓浓爱意。一年级下册第2课是《我是家中小成员》,在“我爱我家”这个环节中,我请学生根据平时的表现编写小剧本(如,将小朋友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表现编成剧本),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感受不同人物的心情,并通过评议交流,进一步体验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应该怎样说话、怎样做事,从而不断丰富生活经验,逐步提高生活能力。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时,我们首先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换位体验”活动:(1)扮演盲人。请每人拿出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双眼,顺着桌子右边慢慢走,尽量不要碰同学和桌椅,要求学生边走边感受。(2)用一只手整理书包。请同学们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要求在整理过程中右手不能帮忙。活动结束后,请他们谈活动的体会,使其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起他们的同情心。

在我主持的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南通市“十五”重点规划项目“小学思品活动教学研究”结题论证活动中,我上的一节专题研究课使我至今难忘。内容是当时的苏教版《思想品德》第五册第13课《讲节约,不攀比》。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告诉学生,明天将组织开展郊游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准备午餐和相关物品,并以学生郊游前的积极准备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生成活动思路,形成如下五个板块的活动:小背包里的秘密;七嘴八舌话消费;秋游故事共赏析(教材中的故事);我的裁减小计划;快乐的郊游活动。让学生直面自己的现实表现进行统计、比较、讨论、辨析和自主反思,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行为感悟和情感体验,懂得“讲节约,不攀比”的道理,逐步培养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消费观,为提升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郊游活动,将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认知活动与学生的实际行动有机结合,学生会自主引发内在的矛盾斗争。活动结束后,再及时组织学生召开总结交流会,引导学生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交流所带物品的利用情况,说说活动后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一次检阅,自觉调整不合情理的行为,真正做到“讲节约,不攀比”,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既是新课程的积极主张,又是品德教学的现实呼唤和课程价值的理性追求;既是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策略,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诉求,对提升品德教学实效和品德课程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启建.构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体系的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1997(3).

[2]张启建.着力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综合课程体系[J].江苏教育研究,2000(1).

[3]陈少娟,吴慧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张启建.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13).

[5]韩永平.活动型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J].小学德育,2000(17).

[6]张启建.小学品德课程活动教学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11).

[7]鲁洁.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2-9-10.

[8]李季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观点及其实施[J].学科教育,2002(12).

[9]张茂聪主编.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第9篇

关键词:情绪;情感;趣味;学习激情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情”。在今天对教师而言,要成为一名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好教师,还有很漫长、很崎岖的路要走。我们思想品德课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这样一种教育境界:学生通过教育不仅丰富了智慧,增长了才能,更是提升了精神。教育之于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育过程中,我们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即给每一个学生以“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带上玫瑰色的眼镜。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思想品德,主要是他们认为思想品德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学习思想品德成了一份苦差事。究其原因,惟独一个“情”字。积极愉快的情感才能调动人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人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为此,笔者在20年思想品德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每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使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受到洗礼。在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备课这一环节,备教材,每个知识点巧用事例,这需要在平时做个有心人,不断积累,而思想品德课的事例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备课量十分大;二是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备课,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同时,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教学需要教师的激情,需要师生的互动,我们都知道“实话实说”的灵魂就在于每个参与者都是不加伪装的大实话。师生间的实话实说,使师生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笔者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因势利导,较好地把握了教与学的关系,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更新教学观、学生观,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把自己当成权威,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构建互动课堂,每堂课的前5分钟,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演讲主题,讲有关教材的幽默故事、发表最近看到、听到国内外的新闻,背诵一段名人名言,讲述最近你看到的英雄故事等等,为此,笔者在七、八年级尽量开展各种课堂活动,例如:开心理诊所、做心理大夫(判断青春期的问题、情绪问题、意志、心理问题)、社会调查(调查大同市环境问题、校园周遍非法网吧问题、学校门前的拥堵问题)、结合所学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课堂更丰富、更有趣,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中学习。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用“情”感滋润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爱学生才会不计时间和精力,才会花心思想办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成就感。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例如:笔者上课时经常在学生行间走动,和学生说说问问:这胳膊怎么了?这头怎么了?渗透情感关怀,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时常对学生说:“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以此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冷漠的道德说教决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去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爱之心关心、爱护学生,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和语气上的轻重、舒缓、快慢等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完全是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则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浓浓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而燃起心灵的火花、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道、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激发出来,同时,亦有效地改善、促进师生关系。

三、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多媒体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情”绪

思想品德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如果采用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方式,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面目可憎”,无半点兴趣可言,而“生动活泼”就是对教学形式的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探索,使得多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而且成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如讲《情绪——奇妙的窗口》这一框的内容时,笔者摘取表情的某些片断,让学生分析观看后产生了哪些不同的感受,再分别定格喜、怒、衰、惧四个画面,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这些情绪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归纳出答案后,通过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情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视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们的各种感官,促进思维活跃。

多媒体教学还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为学生学习营造了资源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知识多元化的模拟与仿真情境,极大地优化了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笔者的做法是: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学生的情绪。例如:在讲“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时,笔者指着多媒体中一张图片介绍说:在图片上是“5.12”地震后学生们在简易帐篷中读书,还有几个在教室外听课……学生们对此理解比较肤浅,笔者则进一步启发他们:“灾区的孩子们教育现状‘如此’,难道我们不应该……”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还可以为灾区做些什么?”捐款、捐物……可见,此教学方法对于拉近、缩小师生间在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差距,使教师已经内化了的德育思想,以心与心交流的途径,为初中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有着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四、立足课本,深入研究课标,联系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激“情”

选取热门话题,有时代感,从而使课堂随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才能使思品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九年级的教材内容每年都在变动,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笔者重视时政分析,即用书本知识来分析时政热点,以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一年比一年难和活,因此,笔者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习方法上,注重平时把基础知识夯实,上课时案例必须经典、新颖、精致、简练、具体,富有时代感和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案例都有自己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以最合适的案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激情。

把握好学习训练的尺度,既可以用以巩固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学会知识的联系,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学活用。例如:笔者在讲“可持续发展”这一课时,设计一个情景:某市要建一化工厂,一边是河流,一边是居民区,如果你是化工厂的厂长,你会将化工厂建在哪儿呢?让学生合理布局,并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均持赞赏态度。由于笔者没有固定的、现成答案去框死学生,启发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做出合理的假设,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乐学的心理需要。一个学生说:把化工厂建在市中心,我问他:这样不怕污染市中心吗?他说:我们实行循环经济,没有废弃物排出,废气用来做肥皂,废液用来做橡胶,免除我们的后顾之忧,学生的想法太新颖了。给学生更多的操作、交流、评价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从而能加强学生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对课堂形式的兴趣较高,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品德课,不仅可以将知识内化,而且学生能有序、高效地参于教学过程,学生的情感在参与中交汇融化,达到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境界,犹如课堂教学中的一剂“催化剂”。

总之,教育即生活。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我们完全可以用心中的善念,比如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牵扶,用情感去善待我们的学生,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得。而这些,又是多么的重要,它能让那些生活在贫寒和阴暗中的孩子看到希望和阳光,感受到人间的爱和温暖。思想品德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共事;教学的终极还是学生,是让每个生命个体实现“自我对话”与“人的大写”。因此,教学首先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和诗意的生活。生活需要阳光,教学也需要春风雨露,教学更需要“情”善待学生。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确立主体地位,传递自主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属于内因,是学好或学不好的内部依据。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头脑中要有学生,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用好、用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跳一跳,够得摘果子”。可以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提纲式阅读训练题,按识记、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课前发给大家;可以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许多思考题。一堂课如果是由几个合理问题串联的,就能迸发活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反之,如果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或过于难,过于多或过于少,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还要注意趣味问题,我们要多设计一些学生关心的问题,设计一些学生有能力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内外知识圆融起来,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如人教版《思想政治》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笔者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房价调控,江苏省政府一方面增强有效供给,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税收、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抑制投机性购房,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说明省政府相关举措的经济学依据,这样的题目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二、结合文本主题,传递祖国文化

祖国文化是我们的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淡化我国国粹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容易消解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对于增强我国民族的凝聚力、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文本,传递祖国文化的正能量。

如《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片断:

1.用女子十二乐坊演奏《奇迹》的视频导入新课,2013年是女子十二乐坊成立12周年,让我们共同聚焦女子十二乐坊,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探究:传统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生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生2: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保留。

生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你是怎么理解传统的?

生1: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生2: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生3: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生活方式有很大影响。如中秋的凝聚、放爆竹的浪费等。

4.你是怎样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的?

生1: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生2:是对现实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

生3:它具有双重性,所以要和时代共同进步。如汉字的多次改革就是一个例子。

5.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生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3: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4: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传承越来越深刻。

6.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生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生2: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7.你对中华民族的节日是怎么看的?春节将到,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这就说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 )

A.不断创新的过程;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D.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这个案例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为切入点,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在层层推进的探究中,理解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及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三、升华道德境界,传递浩然正气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浩然正气凝聚了正义和道德,自古以来,是不能靠伪善或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十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千方百计”体现了党和政府注重公平、弘扬正气的决心。同志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如《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导学片断:

1.自主预习:经营者之间为什么要公平竞争?如何反不正当竞争?有些名明星,眼中只有巨额广告费,而无半点责任意识,盲目代言,对回报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看的?你是如何理解顾客是“上帝”的?

2.有这样一则广告:据说人一生的幸福和你的名字有莫大的关系,你想知道你的爱情和前途吗?请编写以你的姓名为内容的短信,发送到XXXX。这类广告引起了很多争议,有的人认同这些广告,觉得这是厂商宣传自己产品的自由,没什么可谴责的地方;有的人则从社会公益和善良风俗角度对其进行批判。你是怎么看的?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

当代的中国,一切均处于变革之中,教育也正在接受改革的洗礼。教育回归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在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当引入生活化理念, 注重把政治理论和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入手谈谈做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基于上述思想,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及知识背景出发,以“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在教学实践层次上的一次课堂革命。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做到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基于国内外教育家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个重要观点,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认为不通过各种形式或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便形式呆板,死气沉沉。”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的观点。显然生活教育成为现代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理念。

2.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教师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缺乏生命教育。

3.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方向,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生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倡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

4.基于高中生已经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

高中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入学校的。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感受了许多政治现象,比如商品交易、消费品市场等。这些生活体验对他们的学习将会产生无法替代的影响。这些知识与生活经验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1.精选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要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的联系,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界限,把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让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堂。比如在《经济生活》当中,讲到《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内容时,我引入了“彭水一中一卡通”,这个例子学生会感觉到,信用工具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又如: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的主要税种》的教学中,我列举了个人所得税修改的相关材料,并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思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关注时政的热情和信心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

平时的教学应充分注意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选取情景,在有机提炼、再创造、深加工的基础上,设置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和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例如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我引入了以下材料:小明的爸爸想买辆小轿车,理由是,有几位同事都买车了,不买显得没面子,再者回老家看望老人有车也方便,还是买了好。小明的妈妈认为,夫妻都是工薪族,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上有四位老人,孩子正上高三,明年就上大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夫妻俩上班地点都很近,买车实在没有多大用处。小明左右为难,一会儿认为爸爸说的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妈妈说的正确。

(1)他爸和妈各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2)怎样看待它?此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创设生活情境,将真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的情感被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更易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3.采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

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就要去区分不同年龄层次,不断探索和把握高中阶段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让教学方法回归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的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时,举例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并于电视机内播放出来。学生在找和看的过程中思考老师出的相关的一些题目,如“嫦娥一号”的成功是谁的功劳?这是不是证明人可以改变规律来为人类服务?这可以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是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明显高涨,问题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我们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理解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只有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实际生活技能,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途径;融合

一、引言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及研究生在校人数逐年上升。至2012年底,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为25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中,既有目标明确、生活有序的努力奋斗者,也有生命价值迷惘、人生方向模糊的颓废堕落者。“郁闷”、“无聊”、“纠结”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口头禅,他们或信奉及时行乐,或沉迷网络游戏,或深陷感情纠葛。屡见不鲜的“自闭”、“自残”、“自杀”、“暴力”现象让人触目惊心,药家鑫案、南航大学刺杀同学案及南昌航空大学腐尸案等典型案例令人扼腕叹息。为什么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一次次沦为极端事件的“温床”?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精神和心理同样面临着强烈的震撼和冲击。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快节奏生活,导致人的精神紧张、心理失衡、行为乖张。尤其是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阶层分化压力的困扰,产生剥夺感、挫败感和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大学生作为最易感受社会变革的一个特殊群体,更是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考验着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但综合而言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大学生活中,人文关怀缺失,大学生逐渐被日益浮躁攀比的社会生态“物化”、被趋向功利实用的高等教育“异化”,导致其对生命尊严、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重新审视。若这种审视采取积极取向时,就会促进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面对困难,而采取消极取向时,必然带来诸如网瘾、吸毒、伤害等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他们鄙视生命存在、无视生命价值、践踏生命尊严的不良行径,实际上是个体内在心理异化外部环境,又将内在的扭曲变态心理外化为异常的极端行为的过程。

二、现实关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生命教育审视

生命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人文与精神并重的全人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大学生生命中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精神性等生命层面的一个反映。要深层研究并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产生机制和解决路径,就需要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来剖析。这样才能够从生命教育的本源上,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

(一) 生命价值认知模糊,自我意识偏差严重

由于受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较之以往,生命存在意识更加强烈,更加强调自我生命的价值。他们对自我生命的关注远远高于对他人生命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利益面前的拜金行为、名利面前的功利思想、缺乏目标的短视思维和娱乐至死的享乐主义。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认为:“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仅体现为自我需要的满足,更体现为创造社会价值。”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坚持和践行“造就他人、成就自我”的价值观,在生活和学习中追求自我理想建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个人价值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然而,却也有数量不少的大学生,推崇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沉湎于优越的家庭背景,追求奢华生活,荒废学业,过度娱乐,为了个人的利益甚至不惜践踏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还有部分学生在生存压力的挤压下丧失信心,无意思考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信仰等深层次的价值问题,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更多聚焦到物质生活的满足,忽略内在精神世界的提升。没有思考,就没有未来。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懂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外界感受和需要,对所作所为的社会后果、家庭后果思考不足;不容易赢得信任和支持,导致自我意识出现偏差。

(二)生命责任意识淡漠,人际关系冲突增多

生命责任意识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既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做到不随意践踏与伤害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还要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所处组织及社会负责,能够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恋爱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个体只有培养出强烈的生命责任意识,并作为自己生命的内在动力,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尊重与信任。但部分学生因为蝇头小利,对同学讽刺挖苦、谩骂冷落、甚至大打出手。近年暴露的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等极端事例显示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与残暴,缺乏对生命的基本尊重与关爱,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缺失与淡漠,关照了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客观现实。究其原因,从自身来看,生活压力、考试失败及情感纠葛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冷漠无情的罪魁祸首;从社会来看,社会环境恶劣、家庭教养方式失当等种种消极因素亦是主要原因;从学校教育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实效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也是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淡漠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生命理想信念缺失,心理危机事件突出

由于缺乏对自我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层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思想空虚迷茫,丧失了人生理想和目标追求。一方面觉得人生理想渺茫,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觉得读书未必能改变自己的未来生活。正是这种对于生命价值和人生理想的质疑态度,让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使他们处于空虚、迷茫、无聊等消极心理状态,激发不出生命的热情。再加上,进入大学后,父母的管束不再严格,大学环境的相对宽松,学习生活的自由支配,使大学生突然有了海阔天空的感觉。这种在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情况下的自由,让不少大学生盲目放松与放纵,知难而退,自甘堕落,以游戏、享乐和恋爱来逃避现实。

三、教育反思: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不足

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学生生命困顿、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迫切需要生命教育。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开始融入了生命教育的板块,但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和开展融合教育较晚,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无论是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策略方面都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形式表面完美,忽视内容实效作用

近年来,面对我国大学生群体极端事件的高发态势,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生命意识教育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多项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高校也纷纷建立心理咨询室、生命教育研究机构;配备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一时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由于起步较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不仅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实现方案,而且还存在不重实效、盲目跟风的情况。热热烈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往往形成于纸上,张贴在墙上,实践在嘴上,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形式,并不具备根本上的教育实效。

(二)重视知识外在传授,忽视个体内在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在哲学上存在共通性,关注的对象都是心理健康、生命成长与生命发展。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具有个体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仅教育成果在短时间内很难体现,而且由于生命个体、心理个体的单一性、差异性,如果只强调规律性和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就会形成重知识传授,漠视生命存在和个体生命成长规律的局面,导致整个教育生态的失衡,不但不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生命成长中人生困惑,还可能成为心理困扰和生命困顿的诱因。纵观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教育方法与其他学科课程毫无二致,常采用全体学生上大课的方式进行。从心理学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来看,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生命体验不尽相同,所以,不可能存在所有学生都面临同样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去解决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心理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验过程,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笼统的说教代替真正的生命体验,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转变”?

(三)重视心理常规疏导,忽视生命深层关怀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4]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思考。就高校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解决人的心理困惑,满足生命需求,发挥生命创造潜能,提升生命价值。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研究学生心理的规律性和发展性为主要内容,利用人格心理学等分析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及其表现、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调试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增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心理自我教育能力。而关于生活幸福感的培养,人生意义的正确引导,生命价值感的思考与树立等生命教育主题关注相对较少,即便有所涉及也是深度和广度不够。关于死亡哲学、死亡过程等死亡教育方面的内容更是基本没有。

四、改善途径: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心理问题和生命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形式的整合和内容的提升是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相同,都是为了教育大学生更加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提供和建立一些必要的心理危机防备措施和预防机制,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然而生命教育更具本原性,其教育的方式也更具有根本性与长效性。为此,借鉴与运用生命教育的方式,不仅是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的根本措施和有效方法,也为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这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与实效性。要实现这种跨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着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专业队伍

梅耶(D.J.Mayer)指出,学校、教师在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榜样效用。面对当代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困顿和生命困顿问题,高校需要大力培养既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又有生命教育意识的教师队伍。从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师资构成看,表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现实情况,一些师资既存在着心理学、教育学、医学背景,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造成这种多学科背景碰撞与融合的复杂师资局面,一般源于队伍建设滞后、规范化不足,但也同时折射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发展融合的趋势所在。从教育实效来看,正是由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和规范化不足,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出现两头忙、两头乱的局面。不仅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得不到到根本改善,生命教育的纵深发展也勉为其难。因此,基于这种形式,高校要整合专兼职教师资源,做到重视教师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教育理念、心理品质、工作方法、教学能力等专业素质,注重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哲学、生命教育等知识训练,使其成为兼通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专业化”教师。建立起专业背景广、理论基础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工作团队,以合作、交流、互助的工作方式提升生命教育的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认为: “只要人生存下去,就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机或遭遇。”[1]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等等,无不在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高校应努力将生命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融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教育传授给学生应对心理危机和人生困惑的方法和技能。[2]按照 “为何而活”和“如何生活”两个方向系列课程,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迷茫问题,建设以提升生命认识,培养生命发展能力为内容的课程体系。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系统地串联起来。针对生命教育中的人际、爱情、生涯规划、感恩教育、自我价值、自我成长等主题开展群体学习活动,授课过程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施案例分析、互动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情感分享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活动的点滴间渗透着生命教育的意义,也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生命认识,培养热爱生命的良好态度。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心理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让学生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感受社会和交际中道德行为准则,获得生命价值思辨,学会坚韧、宽容、奉献的心理品格,在面临心理困境时能自我调适,领悟生命的真谛,学会珍爱生命。

(三)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工作机制

高校要将生命教育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着眼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生命成长及发展困惑,致力于从知、情、意、行各方面全方位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质量与实效,促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学会珍惜和珍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坚持做到以课程教学作为促进大学生生命认识的主要渠道,以心理咨询作为解决大学生生命困扰的基本途径,以心理文化活动作为激发生命潜能的重要载体,以社团实践活动作为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实践环节,以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作为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从而构建成熟、完备、有效、关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合体系。

具体在实践中,第一,注重心理健康“体验教育”,导引大学生加深生命认知。通过创新教育途径,突出“体验教育”的主体地位,用生动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感知,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真谛、感受生命真实、提升生命情感并促进生命发展。第二,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创立具有人文关怀、生命特色的心理教育模式,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生命情感。通过经典导读、影音播放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的宏观与微观认识。宏观认识突出生命的来源与进化,微观认识着重自身生命的孕育与成长,从而领悟生命的不易与宝贵。第三,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彰显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不拘泥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要注重发挥生命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把现代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方式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渗透生命价值和人生信仰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层次,从本源上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执着坚定、高尚的生命信仰。最后,要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守护生命。制定危机干预制度,学校的各级组织明确自身职责;完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全面掌控学生思想及心理动态;建立心理排查制度,发现个体及群体的生活困难及生命隐患,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快速解决危害生命的危机事件,保证学生生命安全。

五、结语

尼采曾说:“人唯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这个理由,就是人生的目标或生命存在的价值。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不能正确诠释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存在的价值,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不仅不懂得珍惜生命,主动承担生命责任,而且一旦面临挫折与危机,则无法摆正心态,出现消极情绪,不思进取,游戏人生,甚至于情绪失控,通过极端手段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面对现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融合途径,借鉴彼此的优势理论、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形成有机整体和教育合力,打造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新时期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