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结构升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2.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改造原有的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改变生产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而其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2.7亿美元的运行成本。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据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近年来,众多公司都在试图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来加速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通信和信息服务市场为例,1993—1997年规模扩大了7倍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78.7%;近年来通信与信息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7%,1998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个人计算机市场平均每年增77%,软件业年均增长速度达37%,这些发展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3]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我们知道许多产品并不是因为其具有专用性而市场狭小,而是因为其生产成本高引发价格高,高价格必然引发较低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对个人而言,网上商店的出现和安全的网络为他们提供快捷安全的购物环境,这已在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市场。
7.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发生转移。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信息技术又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所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机器人的出现,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会因信息技术的引入而不断减少。使劳动力从这些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中分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向其它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这就逐渐使产业重心转向第
二、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5.信息技术改变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人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增长速度。而那些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又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信息产业作为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它产出高、效率好、资源消耗少、污染少,它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后发的优势使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但是有一些产业因为其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前提,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并用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很高,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这些产业往往会因替代产业的出现或者由于政府政策的改变而走向衰落,成为夕阳产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各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效率好、资源消耗少、对社会贡献大的产业所占的比重高,效率低、资源消费严重的产业则由于替代产业的出现而退出。这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具有带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它的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引擎”,为了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加以政策扶持,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扶持、提供优惠贷款、税收优惠,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研究和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加大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研投入,提高R&D经费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除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增加银行信贷尤其是大幅度增加银行信贷和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外,还可开辟其他渠道,包括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按适当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资金,从证券市场上筹措资金,以及设立必要的研究和开发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开发基金,以促进中小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最后,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外国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所以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有利于我国信息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且在引进外国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水平。并且对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在服务其它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出发,理清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制定相关促进政策。如实施大企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有品牌战略、重点突破与系统创新战略等,而不是局部地考虑一个产业的发展问题。除了信息产业的内部整合外,还必须理顺其与其它产业间的竞争和互动关系,一方面有赖于自身的积累和成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为传统产业服务,改造传统产业而获得越来越高层次,越来越大范围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我国传统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熟悉复合型技术的人才,传统产业新购进的许多信息设备和信息软件并未起到或只是部分起到作用。信息产业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尽快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
3.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三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1%,而其总产值仅占全部GDP的17.5%。这说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对于我们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利的,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为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通过信息化,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来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和营销。对于第二产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虽然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需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传统工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所以这种高产出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把信息技术尽可能应用于原有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创造中来,设备的改造、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最后,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发展服务业,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大慰.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亚均.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杜传忠,马武强.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J].山东社会科学.2004,(4).
[4]吴友军.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武汉治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消费需求;中介变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2-0001-05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推动着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结构调整是热点话题,党的“十”报告指出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制造业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和服务业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三五”时期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经济的构成,纵观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推动着产业结构持续升级:1978年GDP在产业间的布局第一产业为28.2%、第二产业为47.9%、第三产业为23.9%,截止至2014年我国GDP在产业间的布局演变成第一产业9.2%、第二产业42.6%、第三产业48.2%。
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研究,早期的研究者关注农轻重比例失衡(杨坚白和李学曾[1],1980),借鉴国外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二元结构转变论、不平衡增长理论、部门分析理论和雁形形态论等)学者们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和发展方向。进入新世纪,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研究者更加重视产业的内部结构(李江帆和曾国军[2],2003;王德文等[3],2004)。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基于“价值链”理论刘志彪和张杰[4](2009)指出,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欧阳i等[5] (2014)通过数据的国际比较认为当前中国GDP的产业格局仍然有巨大的调整空间,第三产业①、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亟待发展。
要素禀赋的变化所带来要素价格的改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者报酬率持续下降以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刘易斯拐点”到来),学者们开始基于劳动力成本视角研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微观的企业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采用转型和转移两种应对方式,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转移和制造业转型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在制造业转移方面,一国(地区)产业结构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最优的产业结构应当和要素禀赋相吻合(林毅夫[6],2010),基于成本视角Arthur. Lewis[7](1972)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驱使着发达国家(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在制造业转型方面,Romer[8] (1987)强调,高工资驱使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带动着产业升级。基于内生增长模型林炜[9](2013)利用1998~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弹性系数,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罗来军等[10](2012)研究也认为较低的工资水平削弱了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通过成本机制(“工资侵蚀利润”)学者们分析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的“倒逼效应”推动制造业的转移或转型,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除了成本机制外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收入―消费渠道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收入―消费机制是指劳动力成本对劳动者而言是收入,工资水平的上涨提升了劳动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得以攀升,由于“恩格尔定律”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在联系,由此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
梳理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对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学者们从成本机制视角分析劳动力成对产业结构(制造业企业)影响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收入―消费机制视角的分析相对欠缺。基于此,本文从宏观的消费成长视角分析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产业结构升级的链条关系,并设计实证研究的思路;第三部分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产业结构升级的链条关系;最后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假设
一般而言,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当一个国家(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时,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通过成本机制和收入―消费机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发生产业转移或者转型,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施加影响,其中一条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推动消费成长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也称收入―消费机制)。消费需求是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来说是成本,换成劳动者的视角就成为了收入,由此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劳动者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因素,进而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消费需求会产生两大影响: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一方面,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会带动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创新同时也具有驱动效应(Schmookler[11],1966),推幼挪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即“恩格尔定律”同“配第-克拉克定理”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综上所述,劳动力成本、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链条关系可以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为检验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链条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待检验的系列假说:
H1: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
H2:消费规模扩张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
H3: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
H4:劳动力成本与消费规模扩张具有正向影响。
H5:劳动力成本与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
H6:消费成长在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结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逻辑和假说,本文将消费成长作为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一个中介变量,并对上述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二)研究设计
根据图1所示的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图,基于Kristopher[12](2004)的中介效应模型,本文将劳动力成本作为自变量,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因变量,消费需求则是劳动力成本影响产业结构的中介变量,消费成长包含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两大层面的内容,如图2所示。“总效应”(Total Effect)是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中介效应”(Mediating Effect)则是劳动力成本通过消费需求(中介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见图2)。
为了检验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消费需求中介效应,参照温忠麟等[13](2004)的逐步回归法本文设计如下一组回归模型:
ISt=α1+βLCt+μt (1)
Ct=α2+γLCt+εt (2)
ISt=α3+ψCt+ζt (3)
ISt=α4+β′LCt+θCt+ξt (4)
其中,IS为产业结构,LC代表劳动力成本,C表示消费需求(消费规模或消费结构),t是时间标记,μ、ε、ζ和ξ分别为各个回归方程的随机项。如果将式(2)代入式(4),我们可得到:
ISt=α5+(β′+γθ)LCt+Ct+κt (5)
在式(5)中,系数γθ度量的就是通过消费需求这个中介变量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消费需求的中介效应)。由于系数β度量的是总效应,γθ/β则表示通过消费需求这个中介变量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占其总效应的比重(中介效应/总效应)。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的变量如下:
(1)劳动力成本(Labor Cost)。在我国现行的统计体系里缺乏劳动力成本的统计数据,考虑到工资是劳动力成本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工资来衡量,相关的指标有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本文使用在岗人员平均工资(LC)作为衡量劳动力成本的指标,单位为元。
(2)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一般来说,其衡量指标有第二产业增加值/GDP、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 值)/GDP,本文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分别用IS1 和IS2表示,单位为%。
(3)消费规模(Consumption)。消费规模反映的是经济社会里消费的总量指标,相关的指标有消费支出总额和人均消费支出等。本文使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消费支出/人口数)作为衡量消费规模的指标,用C表示,单位为元。
(4)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消费结构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资料的构成,恩格尔系数(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是国际上的通用指标,我国现行的统计体系里有城镇恩格尔系数和农村恩格尔系数,缺乏总体的恩格尔系数,基于此本文使用城镇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消费结构,用CS表示,单位为%。
2.数据说明
样本考察期为1980~2014年,本文运用1978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剔除掉了价格的影响,对于绝对量指标(LC和C)取对数化(ln)。上述数据皆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库。经济变量统计描述见表1。
(二)检验结果
根据研究设计,运用中国1980~2014年的时序数据本文对劳动力成本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消费需求中介效应进行实证考察,以第三产业增加值/GDP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检验结果见图3。
图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为0.0675,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假说H1获得了支持。由劳动力成本到消费规模的路径系数(0.1850)和消费规模到产业结构的路径系数(0.0866)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对消费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假说H4和H2得到了支持。由于假说H1、H4和H2得到了支持,说明了消费规模扩张在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起到了中介作用。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所测算的中介效应值(γθ=0.0180)占总效应的比重约为26.72%,由此基于消费规模角度的假说H6显著成立。除通过消费规模这个中介变量外,劳动力成本还可以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根据检验结果(见图3),由劳动力成本到消费结构的路径系数(-0.0841)和消费结构到产业结构的路径系数 (-0.2274)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对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假说H5和H3得到了支持。由于假说H1、H5和H3得到了支持,说明了消费结构升级在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也起到了中介作用。我们所测算的中介效应值(γθ=0.0171)占总效应的比重约为25.28%,由此基于消费结构角度的假说H6也显著成立。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实证结果的稳定性以增强实证结论的说服力,本文进一步使用(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对劳动力成本、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见图4)表明,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为0.0601,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假说H1仍然得到了支持。由消费规模到产业结构的路径系数(0.0830)可以看出,消费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上文的研究结论几乎一致。在假说H1、H4和H2得到支持的条件下所测算的中介效应值(γθ=0.01230)占总效应的比重约为18.25%,由此基于消费规模角度的假说H6得到了支持。基于消费结构角度,由消费结构到产业结构的路径系数(-0.4914)可以看出,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假说H3得到了支持。在假说H1、H5和H3得到支持的条件下所测算的中介效应值(γθ=0.0393)占总效应的比重约为58.26%,由此基于消费结构角度的假说H6也显著成立。
综上所述,回归结果(图3和图4)证实本文的系列假说,通过中介变量(消费需求)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消费规模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这两条路径。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第二、三产业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会有显著的正效应。基于消费需求这个中介变量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显著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国内需求的成长进而促进了制造业升级和服务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近几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突出表现为东部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和“招工难”的现象,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结构调整效应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对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多从成本视角进行分析,从收入―消费视角研究两者的量化关系缺乏。本文基于消费成长视角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然后基于中介效应模型以消费需求作为劳动力成本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了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的研究结论:第一,劳动力成本对居民的消费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劳动力成本对劳动者而言是收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通过其收入水平提升了劳动者的消费水平,推动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攀升,由此劳动力成本越高的地区,其居民消费规模越大,消费结构更高级。第二,消费成长是产业结构调整所要考虑的不可或缺因素,具体来说,消费需求规模扩张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更高级的消费结构也更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三,消费成长是劳动力成本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也就是说,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新常态经济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政策含义,应顺应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形势,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一,推动“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劳动力成本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基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角度不要过于强调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应顺应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形势,鼓励技术创新等途径驱动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推动“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发展方式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型”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成长所伴随的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能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应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驱动消费成长,构建起城乡居民消费成长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
[注 释]
① 欧阳i等 (2014)研究指出,2008年我国第三a业比重为40.1%,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74%的水平,与“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显著偏低(俄罗斯为57.8%,印度为53.7%,巴西为65.3%)。
[参考文献]
[1] 杨坚白,李学曾. 论我国农轻重关系的历史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1980(3).
[2] 李江帆,曾国军.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 王德文,王美艳,陈兰. 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究,2004(4).
[4] 刘志彪,张杰.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月刊,2009(9).
[5] 欧阳i,等.大国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1):1-32.
[7] Arthur Lewis. Reflections on Unlimited Labor[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2:75-96.
[8]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10):715-743.
[9] 林炜. 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解释[J].管理世界,2013(10):95-105.
[10] 罗来军,等.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与我国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研究,2012(5):36-42.
[11] Schmookler,J..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66.
一、产业结构升级和股票融资的定义
1.产业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构成、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状态的演进和发展的动态的过程。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即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占主导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主导发展的过程,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要素特征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从价值构成上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占主导发展的过程;从劳动生产率方面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从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产业发展的过程。
2.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资金供需方双方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筹集或者贷放资金的行为
企业作为生产者,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资金情况,以及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和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行为。资金来源性的多种多样决定了融资方式的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权益性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权益性融资,也可称为股票融资,是指资金的融通没有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借助股票这一载体直接由资金的供给单位向资金需求单位流通,并且资金供给方通过股票对发行股票的企业享有控制权。企业股票融资又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IPO融资,第二类是再融资。
二、资本市场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
1.希克斯命题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动因,但经济学家希克斯却认为,技术进步固然能够使劳动力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但技术的开发以及技术在产业中的运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金融发展是这种资本积累的前提,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使长期的、巨大的投资成为可能。技术进步只有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相结合才能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和升级,资本市场在产业结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帕特里克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帕特里克在其发表的《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论文中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需求导向”,随着经济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金融业提供更为系统与复杂的金融服务;另一种是“供给导向”,随着金融的发展以及结构的转变,金融体系可以提供的融资渠道和服务越来越多,从而为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导向”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导向”逐渐居于主导地位。金融体系通过资本配置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三、股票融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股票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使企业摆脱了对金融机构的依赖,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其实现的方式是不同的。股票市场资源的配置方式是将股票市场资源的总量进行增加,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分配和使用等方式来完成,即为资源的增量配置。股票市场资源的再配置方式,其实质是指在股票市场的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股票市场正是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有效促进配置资源,推动核心企业成长
企业想要发展,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各个生产要素组织生产,实现规模不断扩张。股票市场首先推动产业内核心企业的成长,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与低成本的融资方式进行结合,对产业的成长的促进作用非常大。经济学家格利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受阻是因为缺乏有效配置资源的金融机制。由于"初始经济"需要积累大量资本才能不断促进经济发展,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产过于单一,不能提供有效所需的融资工具,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股票市场发挥其聚集资本的功能,为资金供给和需求者之间提供了一个直接而多样化的选择,金融资产多元化使得核心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了扩展,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有效的资本供给,促进了核心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
2.合理配置资源走向,促进产业选择优化
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从产业结构的替代可能、产业的空间转换或是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这几个方面来看,通过产业选择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首先,利用股票融资方式与产业选择相结合,可以提升一个国家产业的整体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建立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其次,有利于发挥产业的后发优势,形成有效的结构转换的途径,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不断提高资本利用的效率,进而推动产业成长。
3.改变资源存量配置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所谓产业存量优化,是指在既定的资产存量条件下,通过专业化、企业重组等方式使得资产存量在各个部门、产业之间进行转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资源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进行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不改变总量、调整存量的前提下,通过加速扩张成长性产业,迅速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而是通过产业组织优化方面和股票市场的效率与管理方面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产业组织优化
理想的产业组织状况应该是:“在生产要素投入既定的情况下,既保持市场机制下的竞争活力,使得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的动力和压力,又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低效率,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原因,要借助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和配置资源功能实现产业组织优化。优化产业组织能够有效扩散技术、合理使用劳动力,进而加快规模经济的建设、提高企业利润、促进效率的提高,推进产业的成长。
(2)股票市场效率与管理
缺乏效率的股票市场仅仅是充当一个资金中介的角色,无法推动产业成长。股票市场应通过不同的渠道影响产业的融资速度、融资成本以及资本的进入与退出,进而推动产业成长。股票市场的效率与产业成长存在以下的关系:股票市场若是没有发展到相当规模,就无法为产业成长提供大规模的资本,而股票市场规模效率又要建立在市场具有融资弹性的基础上。因此,股票市场推动产业成长的前提是规模效率和融资弹性。股票市场通过其选择机制,将资本向高成长性产业引导,以促进主导产业和核心产业的发展。若市场缺乏效率,其融资功能就无法得到真正有效地发挥。股票市场能够给予新兴产业更多的融资机会,尤其在资本市场与成熟产业繁荣时,能够为新兴产业进行有效的融资,促进它们成长,优化产业结构。
四、对策建议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充分发挥股票融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完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对构建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要不断丰富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增强股票市场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推动新三板市场的建立,并不断完善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股票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广泛有效的融资渠道,满足其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新兴产业向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方向发展,拓展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
2.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地位
当今全球各国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全球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时代,经济结构到了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水平高,发展空间大,效益好,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不成熟稳定,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研发以及市场开拓,因此,应该加大融资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倾斜,放宽其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资金的支持,并通过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引导,充分发挥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生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
3.平衡区域融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我国股票市场在地区间分布极不平衡,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既不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更好的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应对股票市场的资源进行引导,促使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国家在政策方面应对中西部区域给予优惠,在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下适当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为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上市资源,逐步扩大中西部地区在股票市场的融资额,解决西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本短缺的问题,促进中西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4.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的稳健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只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才能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现代公司治理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对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力度,规范股票市场的运作,以此推动我国企业改革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5.加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保障产业资本的有效配置
信息披露制度是股票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股票市场的运转是建立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基础之上,公开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从而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促进产业资本的有效配置,应完善股票发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与传导流通,加强监督机制,完善募集资金使用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相关募集资金投入、使用、效益全过的透明度,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丹.《我国股票市场融资的行业选择与产业增长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6期
[2]杨德勇,董左卉子.《资本市场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五期
[3]宋连方.《证券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4]王辉.《股票融资对产业机构升级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5]钟蕾.《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中南大学,2013
【摘 要】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人力资本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化
国内学者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做了广泛的研究。靳卫东(2010)认为,产业结构转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质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转化的基础,决定了产业结构转化的速度、方向和效果。刘伟、张辉(2008)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受人力资本水平制约和支撑的产业结构转化仍然是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徐向龙(2009)认为在产业结构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性越强,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摩擦也就越小。所以,人力资本状况决定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演进的时滞长短、速度快慢与效率高低,从而也就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王春、张飞舟(2008)认为,各地政府应该遵循自身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人力资本优势,施行差异性产业政策,那种片面追求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策略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产业结构优化,是根本行不通的。在这方面,台湾的产业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冉茂盛,毛战宾(2008)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如果能够协同发展,将会更大程度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产业转型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状况,人力资本存量大、供给效率高将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如家电制造业)转换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如IT产业、生物工程业等)提供智力保证。戴启文 杨建仁(2007)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为:人力资本水平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未来第三年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会提高大约1.5个百分点。代谦、别朝霞(2006)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一方面可作为一种要素投入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外部性,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研发部门的效率。只有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进入更高级的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刘克逸(2002)发现,人力资本成为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张若雪(2010)发现,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升级缓慢的背后是技术水平较低、进步缓慢,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刻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中国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升级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劳动力绝对数量较大和相对素质较差,使得我国陷入低技术均衡。张延平,李明生(2010)发现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广东省总量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率,同时也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各不相同。欧阳,刘智勇(2010)发现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强其人力资本对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物质资本投资与技术水平的适应性,以“扬长避短”,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黄文正(2011)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的变化而演变;各国依据自己的人力资本积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政策应该成为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部分。朱承亮,师 萍,岳宏志、韩先锋(2010)发现,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孙健、赵旖旎、赵涛2006要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改变这种失衡的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限制了政府决策者以及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素质的提升。刘桂芝、张肃(2004)认为要实现东北经济的持续增长还应该更关注第三种资本)人力资本。它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东北经济振兴要关注人力资本的积聚。张其春,郗永勤(2005),以福建为研究范畴,在分析了目前福建,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矛盾的基础上,人力资本存量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后劲不足人力资本产业分布失衡,产业结构的演化速度较慢人力资本区际不平衡。李平,张玉(2012)应用跨国智力流动理论进行中国的产业结构分析,构建了人力资本系统与产业结构系统的耦合模型,推测国际智力回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国际智力回流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国际智力回流的教育引致效应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大回流人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张一力(2006)以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理论为依据,认为温州和苏州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分属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通过温州和苏州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对两种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包括“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将殊途同归地向双高型演进。李秀敏(2007)重点分析1990-2004年各地区的有关数据组成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处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的作用只在少数地区是显著的;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每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25%-0.52%,人力资本结构系数每减少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18%-0.51%。李福柱(2006)发现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和-0.767,=,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683,具有较好的显著性,这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假说相符合。杨长江,任栋(2011)认为,人力资本结构变动的部门间差异两个部门间呈现出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存在两个重要原因:第一,部门间投资和劳动进入或退出的壁垒或技术差异。每个部门内都存在本部门特有的生产技术,这会使熟练劳动的流动存在一定摩擦,这种部门间技术差异往往是部门间劳动的不完全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本结构分化的一个重要来源。第二,部门间人力投资产出函数的差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政策中往往包含着针对出口部门的大规模培训等内容,因而使得两部门人力投资的产出函数出现差异。张国强,温军,汤向俊(2011)发现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因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水平迅速提升,但各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及结构水平差异颇大,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及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显著性相关得到东部地区数据的支持,而在我国及中西部地区的效应不够明显,这主要是由我国投入导向的增长模式和劳动力质量水平不高所决定的。结论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结构优化将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形成未来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汇率 对外贸易 fdi产业 结构升级。
一、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一般而言,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有下列传导关系:汇率变动直接影响贸易结构,而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上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经济置于国际化大分工的背景之下,各国的产业结构受到世界经济变动的影响,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因此贸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产业结构。
二、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途径。
1.通过对外贸易影响产业升级。从贸易的结构效应角度来看,如果汇率非中性,汇率变动引起了国内各种贸易产品的竞争力发生下列的变化。由于各种贸易产品的国外需求弹性不同,当出口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时,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与出口变动幅度相等;当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时,汇率变动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大;当出口需求弹性小于1时,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实际汇率升值时引起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国外需求量变化较小,而劳动密集型的国外需求量大幅减少。
当该产业的生产要素完全由国内提供时,汇率变动对产品的国内价格没有影响,而仅作用于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当该产业的生产要素较大部分来自国外时,汇率变动不仅仅影响其国际市场价格,同样也对进口生产要素价格产生影响。
因此,实际汇率的升值最终将导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增加,从而表现出贸易结构的升级。
2.通过fdi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而言,它们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更注重市场的开拓与占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fdi减少外贸成本或者获得东道国市场准入,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经济规模、开发政策等因素。而对香港这样的亚洲新兴市场以及其它非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寻求低成本的投资机会,以充分利用各国的生产要素察赋不同,优势建立国际产业链,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销往本国或者发达国家市场。因此汇率变动对这些国家的fdi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虽然对fdi的投资总量具有负的影响,但有利于改善fdi的投资结构,增加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力度,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从而鼓励外资参与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三、汇率改革对产业升级的意义。
1.改变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利于扩大内需。从宏观经济发展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三驾马车”中,内需的健康发展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应该利用汇率改革的有利条件,将我国目前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调整为内需主导型模式。
2.富于弹性的汇率机制能够自发地配置资源,有利于调整产业的结构。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将通过市场价格手段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资源过度向出口行业聚集的局面,促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成长,逐步改善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
3.有利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科技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企业大多都是以低价取胜,缺乏品牌长远规划。
当汇率调整时,出口产品价格升高将给我国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震动,迫使他们去加速产品的升级,走差异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提高技术竞争力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相应地也将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调整汇率形成机制一方面有助于中国适应全球化、适应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汇率政策等手段,有助于把现在中国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为内需推动、以内部为导向的增长方式,达到内部经济平衡。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对汇率政策的改革及其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以下看法:
1.保持汇率升值的主动性和小幅渐进原则。经济结构转型的缓慢性和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决定了汇率升值应保持小幅渐进原则。因为,人民币小幅升值既有利于维持贸易的比较优势,又有助于国内资源要素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2.加大高技术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从汇率理论和己有的研究来看,实际汇率上升将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通过在出口优惠政策上对高技术出口进行扶持,积极引导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动出口产业的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引导国内整体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通过改善高技术进口机制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进口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还处于需求弹性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汇率提高的有利条件,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来满足国内需求;此外高技术进口,还可使国内厂商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国外制造商竞争而达到获得、提高技术产业生产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天栋。姜波克。增长和就业双重约束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j]。上海金融。2006,(8):4-8
[2]刘晨然。论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76
[3]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5):31-39
【关键词】 商务成本;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商务成本是一个与企业商务投资相关的重要分析指标,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商务成本的研究,对于明确地区经济发展定位,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制定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务成本的内涵
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商务成本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内对商务成本的概念,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本课题组认为:商务成本是指在特定经济区域和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经济主体为达到既定目标,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获取经济资源和服务而发生的交易性耗费的补偿价值,以及各项社会性支出的总和。商务成本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包含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水电煤气价格以及当地生活费用等在内;二是经济环境成本,包含政府部门运作效率、市场运行规范程度、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信息可获得程度、企业承担收费项目等方面;三是社会性支出,是指包含在商务成本之中,但又无法为前面两个方面所涵盖的成本,例如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环境保护等。
商务成本强调的是商务活动过程中经济主体与外界发生联系而产生的耗费或支出,如获取资源、接受服务、履行社会责任、进行交易活动等。这与生产成本、企业全部支出在性质和内容上是有所不同的。支出是为获取未来经济利益又由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而产生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从支出的影响因素上分析,支出可划分为市场与环境性支出和主体决策性支出两大类。前者取决于市场价格机制和社会环境要求,可归属于商务成本的研究范畴。后者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一定的经营决策,可归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研究范畴。因此,商务成本只是全部支出中受到市场及社会环境影响的那一部分交易性耗费。
二、商务成本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商务成本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杠杆,它的提高会导致外部资本流入的减少和原有资本的外流;商务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外部资本流入的增加和原有资本流出的减少。
在比较商务成本时,不仅要比较总量指标,更要比较分量指标。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成本本质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商务成本有着不同的趋向。根据我们课题组的定义,商务成本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即通常所说的“硬成本”,主要包含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水电煤气价格以及当地生活费用等;二是经济环境成本,即通常所说的“软成本”,主要包含政府部门运作效率、市场运行规范程度、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信息可获得程度、企业承担收费项目等方面;三是社会性支出,如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环境保护等。社会性支出在性质上与“硬成本”相似,其中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与劳动力价格联系紧密,在对商务成本进行分析时将“社会性支出”视为“硬成本”。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商务成本有着不同的趋向,如食品生产企业与软件开发企业对商务成本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前者可能比较重视土地价格、人力成本、与原料产地的距离等,而后者则更看重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素质。一般而言,企业所处的产业层级越低,对硬成本就越重视,而对软成本的重视程度就会相对降低;企业所处的产业层级越高,对软成本就越重视,而对硬成本的重视程度就会相对降低。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务成本特别是硬成本的提高,一些对硬成本非常敏感的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型企业,就要迁出中心城市,到商务成本低的周边地区发展。而一些对硬成本不敏感的高新技术、金融、软件等高端企业,更注重“软环境”与“软成本”。由于中心城市具有市场完善、法制健全、交通便捷、信息快捷、国际化程度高,科技发展水平高、人才综合素质高等优势,这些层级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现代服务型企业在中心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广州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产业发展目标
(一)广州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广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更加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城市发展更加强调协同发展和生态优先。目前广州经济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广州市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经济结构不够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现象,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实力仍然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尚不适应现代化大都市要求。
2.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原油、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价格持续波动,建设用地趋紧,人口总量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州现实条件下的迫切任务。
3.商务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对土地和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劳动力价格水平也不断上涨;同时由于土地资源供给的限制,土地价格也将不断上升,导致广州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近几年广州房价的快速上涨就是一个典型。由于广州商务成本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金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一些生产型企业将工厂外迁,迁到商务成本较低的地区。这些企业的外迁有可能使广州产业出现“空洞化”,导致经济下滑、就业机会减少和就业率下降。
(二)广州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等因素造成了商务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金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受到制约。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推进经济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是提升广州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广州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推进工业向技术密集和集群化转型,服务业向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聚集了区域内外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广州产业不能再走资源型、消耗型的发展道路。广州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有效地组织和整合各资源要素。通过中心城市的放大作用实现经济能量的增强,再向周边地区辐射,不断降低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外部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制造业供需各环节的流通速度和协作效率,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升级优化和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四、面向产业结构升级的商务成本控制对策
长期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商务成本。这种成本主要是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构成的要素成本。以低成本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这一问题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显得尤其突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必须降低商务成本,各个城市必须打造“成本盆地”,从而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下面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完善市场机制,合理规划有限资源
随着城市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稀缺资源的价格逐步上涨,最终导致商务成本的上升。广州的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原材料、能源等对外依赖性较强,政府应积极进行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甚至行政手段,对个别行业或个别区(市)盲目投资的行为进行调控,在瓶
颈要素的可持续供给上作合理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商务成本的提高,大量制造型企业将工厂外迁,为了防止出现产业“空洞化”,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广州的区位优势,建立与广州商务成本特征和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产业结构。虽然广州的土地、劳动力等“硬成本”高,但广州有着成熟的市场、健全的法制、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高素质的劳动力。较低的“软成本”可以促进金融、信息等服务型企业的发展,促进电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来广州投资。因此,商务成本的上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竞争力,但政府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完善市场、健全法制、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可以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促进区域内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形成。
(三)通过降低“软成本”控制商务成本的快速上升,促进广州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广州商务成本的快速上升,是否应该打造“成本盆地”?在商务成本上升的过程中,如果政府采取对要素价格强行干预的方法来降低商务成本,反而会导致资源的扭曲配置,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际上,真正决定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后劲的是社会经济“软环境”与“软成本”。市场经济的实践已经证明,相对于土地、人力等“硬成本”,市场体系、法制建设、国际化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等“软成本”对经济的发展往往更具决定作用。因此,广州商务成本的控制,应更多地关注“软成本”,通过完善市场、健全法制、畅通信息、提高国际化程度等措施,降低“软成本”,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和谐广州奠定经济基础。
(四)做好产业规划,通过产业集聚降低商务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在广州市产业发展方面,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生物技术、软件、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形成具有相对领先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和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鉴于广州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条件,在继续做大做强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加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制造和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群。
【参考文献】
[1] 郁明华,等.基于城市与企业间动态博弈的城市商务成本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7):105-112.
[2] 李定安,郭淳凡,令媛媛.商务成本: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J].经济纵横,2007,(11):34-36.
[3] 毕子明.商务成本增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论坛,2003,(4):40-42.
数据显示,广东有近200万人的缺口,其中,深圳目前缺口约40万,东莞缺口近27万人。企业用工出现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短缺,部分企业用工困难缺口较大,估计全省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
在福建的泉州、莆田两市,用工缺口也在10万人以上。在石狮市,不少企业的招工人员明确表示,每帮助挖一名工人,支付100元的酬金。在长江三角洲,这种现象也开始出现。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来浙江打工的民工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20%。
存在这种短缺的主要是服装、制鞋、电子装配和塑料(加工)等行业,重点地区的短缺大概在10%左右。并且部分地区逐步加剧的企业缺工矛盾已经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同行业生产产生了直接影响。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到其他企业或周边地区"挖工",从而使缺工问题迅速扩散,造成局部地区缺工矛盾激化。一些企业因缺工导致生产规模下降,对送上门的订单也不敢接受。
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促发民工荒
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并且城乡的差距对农民进城产生的吸引力和诱惑始终都存在,这个庞大的基数决定了总的用工形势仍是供大于求,短缺只是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
从区域上来看,东南沿海的用工短缺只是出现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这种现象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即便是存在“民工荒”的城市,也只是部分职业和岗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从结构上看,在"民工荒"中,最紧缺的是熟练工,是技工,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技工荒"其实是"民工荒"的另一面。
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万人,其中高级工只占3.5%,即使是全国最大工业基地的上海,高级技工的比例也不足7%,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而现有的技工大多年事已高,大多数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技术工人紧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衰败。全国各地的技校、职业高中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有的职高和技校甚至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一方面是企业对熟练技工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不愿意学技术做技工。我们可以将这称之为"技工悖论"。"技工悖论"所体现的正是职业技术教育、工资报酬和市场供求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劳动力供求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民工荒隐含的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是长期性的
当前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仅是表层现象,"民工荒"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造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
从中长期看,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与农村家庭生产制度以及养老保障存在的矛盾,将会延续“民工荒”现象。在目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中,已经有部分地区出现了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和缺少女工等问题。“独生子女”的存在使得农村家庭即使知道进城将会有更大的经济收益,也不愿意让子女背井离乡地去受苦,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会大大下降。
企业用工短缺的深层原因则是东南沿海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变,以及产业结构面临升级的要求。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几乎没有上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源泉之所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低工资??高竞争力,这三者之间似乎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链条。维持了20多年的模式,还有人仍然寄希望于这样的模式继续维持下去。
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只赚一点"人工钱",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无力提高工资。但是,低劳动成本不能永久性地成为主要竞争力,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发生转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出现"民工荒"的沿海发达地区,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低技术的陷阱。这是目前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中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过分倚重廉价劳动力,而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少有作为。
从微观上说,目前出现用工短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以使用劳动力为主的产业,工资上调无疑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削弱原有的竞争优势,甚至丧失市场。
"民工荒"现象告诉我们,这种"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低工资??高竞争力"模式可能开始有所松动。这时,难免有人担心由此会导致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竞争力的下降。不能说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但这种思维明显过于简单和僵硬。我们至少可以指出两点:第一,吸引投资和保持国际上的竞争力,并非只有压低工资这条路,培养竞争优势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如提高劳动力的熟练程度、技术的先进性、良好的发展环境等等。这也许会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第二,如同人们将"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低工资??高竞争力"论证成一种客观的市场规律一样,伴随着"民工荒"而导致这一链条的松动和终结,也是一种客观的市场规律使然。
“民工荒”可能预示着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和升级.
从宏观上说,这可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资投向的战略转移。而且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推动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引发产业结构升级。东南沿海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是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中国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最主要的两大优势。如果区域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超过了一定界限,将会迫使一些工资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退出该地区,引起外资进行战略投向的调整。这种调整既可能是在中国国内进行梯度转移,将投资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中西部地区"移船就岸",也可能将投资和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要素更为低廉的国家去,甚至国内的一些厂商也会这样做。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快,因此工厂需要的将是更多地使用专业技能较高的工人,“民工荒”可能正是反应了产业升级过程当中企业对民工技能需求的变化。
缓解“民工荒”
重新审视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变化,应作好中长期计划和准备。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
一、皖江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分析
现阶段皖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表现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其比例与其他两大产业相比相对较低,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比较缓慢。第三产业虽然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其上升的趋势不太稳定。总体来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皖江地区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不断增大。由此可见,皖江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起至关重要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二)产业结构特点
1、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偏高,产业结构水平不高。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导致皖江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皖江地区仍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皖并且以发展装备制造业、轻纺产业、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培育汽车、建材、家电、冶金和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并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优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分析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
1、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战略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直接受益地区,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皖江地区人口密集、消费需求大,市场广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
(2)产业基础好。目前皖江地区冶金、、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汽车、家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己有一定基础,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拥有以奇瑞、江淮汽、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而发展起来,同时也发挥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3)资源丰富。丰富的生产要素为皖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淮南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铜陵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芜湖则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
2、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1)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尽管皖江地区近几年呈现很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但是总体的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市场也不够活跃,对吸引投资并且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影响。
(2)劳动力素质不高。皖江地区虽然拥有丰富并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其整体素质也不高。同时,许多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效支撑科技进步和持续能力不足。经济落后使皖江城市带地区同时出现了低质量劳动力富裕和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
(3)配套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二是产业承接载体不完善,皖江地区的主要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不完善,各项设施不够配套和成熟,缺乏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二)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问题
1、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不能完全规范市场行为,因此市场中仍然存在许多违反经济秩序行为,间接影响了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目前皖江地区产业分布比较分散,导致产业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不能很好地发挥集群效应。同时由于产业的分散,导致企业的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实力,从而使整个皖江地区的产业没有形成很好的凝聚力。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皖江城市带的劳动力构成中,高素质人才所占比例较小,缺乏职业技术和研发能力,使皖江地区在高新产业方面的发展捉襟见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导致只能从事低效益的代生产行业,从而使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皖江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一)从高科技、低污染环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以第三产业建设带动新型经济建设,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核心。
自主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皖江地区想要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核心,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2011年皖江地区GDP为11130.21亿元,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3536.75亿元,所占比重为32%,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第三产业仍需加大发展。
2、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二)打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基础
1、大力发挥地区原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战略,以实体经济为引资先头军。
皖江地区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是其主导产业,因此皖江地区想要优化产业结构,吸引产业转移,必须以原有的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只有在第二产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其吸引投资的竞争力。
2、实施合芜马带头驱动作用,扩大整个安徽经济增长能力 。
充分发挥合肥、 芜湖、马鞍山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集聚的优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产业对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良好的作用。
(三)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1、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良性竞争。
产业集群能够加强皖江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产业成本,促进相同企业的技术交流,对吸引产业转移有很好的优势。因此,皖江地区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良性竞争。
2、建立健全政府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政策一向都是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健全的政府工作机制能很好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对皖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交通运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皖江地区应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落实产业调整,集聚发展要素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岚.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
[2] 陈少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1(12).
[3] 胡飞. 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皖江城市带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1).
[4]张黎黎,马文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10(5).
关键词:产业结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一、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现状决定职业教育结构的构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完善的动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普遍利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或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大量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被使用,从而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这就要求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想衔接,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协调一致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在GDP比重有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GDP比重由快速增长逐渐趋于稳定;第三产业GDP比重不断增长;三次产业保持协调发展使得经济稳步增长。而同时职业教育因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当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时,初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而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逐步上升,向中等、高等不断上移。
(二)产业结构影响职业教育的地域分布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平衡。一方面,某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可以保证有较充裕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满足了技术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纵观全球经济产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德国、美国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德国开创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主,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为辅助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三)产业结构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体现为知识、技术的密集化。新技术新工艺在产业中的普遍使用,客观上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由此产生大量的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使得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发生改变;同时随着新产业的诞生、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新的岗位不断涌现,人才的层次和类别也会呈现多样化对需求。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就业结构实现的。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化一般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持续增加。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这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了主要依据。因此,职业教育通过就业结构这一桥梁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职业教育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
(一)职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职业教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在为高新技术等新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从而对高技能人才和熟练产业工人产生大量需求,而满足这些产业的人才需求正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据统计1993-2010年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897%。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应从战略高度来制订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职业教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对大量农民工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使之成为熟练的技术产业工人,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他们在城市的生活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职业教育对产业工人开展继续教育或再培训,可以不间断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以满足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目前,我国熟练技术工人仅占总数的1/3 左右,这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职业教育可以对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进行继续教育或培训,使第二产业由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竞争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依靠高水平技能人才和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竞争的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
3、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对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不断重视,培养了大量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他们由于接受过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不论从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使传统的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二)专业设置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类别,合理完善的专业设置能够使职业教育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在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转变,即主要由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能源消耗保持经济增长的粗放型产业结构转为以科技创新、信息和技术来发展经济的内涵型产业结构。因此,与产业结构转变相对应,专业设置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培养出配套的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职业教育与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研究》(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203326)的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杰,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初探,继续教育研究[J],2007.02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项目基金:本文系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之产业经济与国际贸易创新团队研究项目。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产业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国际间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转移来实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对外开放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外商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我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强。外资通过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影响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产业发展的倾斜,但是从总体上说,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概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利用这个概念分析经济问题时,其含义是不规范和不明确的,随着产业经济研究的深入才逐步明确。我国学者江小娟认为产业结构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量的方面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二是从产业的质的方面看,它是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素质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学者刘伟认为产业结构是揭示产业及产业之间相互运动关系的理论,产业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研究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所涉及的是量上的结构均衡问题;(2)考察各产业之间内在的质的联系,所涉及的主要是产业结构高度和结构效益问题,产业结构研究是这种量与质的结构分析的统一;(3)考察产业间在投入产出联系上的特点,分析在技术上具有相似、连续性的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使结构分析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分析统一起来。
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产业结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相互协调、平衡发展问题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生产资料产业与消费资料产业之间、基础设施与制造业以及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各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从中考察一定的产业结构状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产业结构量的内容,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则反映产业结构质的特点。
因此,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
2.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指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状态。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方面:
(1)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是否产生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低,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2)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又可称其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产业的规模并非同时扩大,一些产业相对增长较快,一些产业相对增长较慢,甚至个别产业出现收缩,它要求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其标志是代表现代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不断增大,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上升能力。
3.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升级是以开放经济结构为前提条件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的演进、成长与升级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社会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和国际经济等。
满足需求是生产的主要动因与直接目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求规模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结构的演进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社会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拉动效应,主要是通过需求结构的收入弹性表现出来的。需求结构的收入弹性,是指需求结构变动对收入水平变动的长期反应趋势,最终表现为产业结构变动对人均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
资源供给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包括资源察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等。供给结构既决定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产业结构的选择与性质。
国际经济因素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是来自外部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国际投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外国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投资直接改变东道国与母国的资金供给状况。
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是: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过程。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第三产业所占比值不断上升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仍将继续保持一定的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是我们所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FDI的引入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变化和引资规模来考察,大致可分为起步阶段(1979年-1991年)、高速发展阶段(1992年-1998年)、徘徊阶段(1998年-2001年)、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几个时期。总结各个时期的表现,现从以下角度分析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FDI的来源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封闭型、高度内向化的向重工业倾斜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和技术进步的刺激,技术和产品更新缓慢,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鼓励和吸引外商来华投资,适应了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表1系按洲际来源的我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该表表明近几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亚洲,占我国吸收FDI总量的60%左右,其次来自拉丁美洲,比例超过11%,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非洲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分别位居三、四、五、六位,共占29%左右。2012年,对我国直接投资前十位国家或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712.89亿美元)、日本(73.8亿美元)、新加坡(65.39亿美元)、台湾省(61.83亿美元)、美国(31.3亿美元)、韩国(30.66亿美元)、德国(14.71亿美元)、荷兰(11.44亿美元)、英国(10.31亿美元)和瑞士(8.78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1.4%。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与地域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亚洲各地区毗邻中国,因而可以方便地通过直接投资转移转移落后产业,也便于新投资企业的管理。因而这种地域上的接近使得被投资国家与资金来源国有着高度的产业相似性。
2.FDI的总体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FDI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阶段的跨越,其规模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FDI从最初的试探性投资主要是一些小型业态的投资,到后来因我国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的不断完善,加之我国庞大的市场诱惑,很多外商已经把我国作为重要的生产基地,大举进军抢占我国市场,投资项目的规模也日趋大型化,特别是世界500强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大多在我国投资有项目,在外商大企业的“集聚效应”影响下,大批相关的国外中小企业也纷纷跟进,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外商投资企业或直接转让了技术,或促进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使我国这些行业的技术和工艺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市场之一,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据统计年鉴数据,1985-2012年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从1985年46.4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1117.16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引进了约50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 90年代平均每年400亿美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氛围和加入WTO的刺激,可以使未来5年每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00亿美元以上, 5年积累3000亿美元,这些外资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功不可没。见图1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
图1.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
数据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与国家商务部商务部网站,整理所得
3. FDI投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行业投向
基于FDI最初进入我国的动机来看,制造业当然地成为FDI的首要投资领域。据统计,中国2010年与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仍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分别占到了总投资额的46.90%、44.91%,仍是对外资吸引力最高的行业。外资的第二个流向是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投资额占比分别为22.68%、23.17%,此外外资还流向了批发和零售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入总共约24%,剩余的行业投资总额都不足6%,其中外资对第一产业的投入所占比重相当小。若从一、二、三产业来划分,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外商企业总数的2. 84%、75. 0%和22. 16%,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总额的1. 94%、68. 27%和29. 79%。总体来看,外资在各个行业的投入处于失衡状态,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一直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利用FDI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外资对第一、二、三产业投入失衡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不利影响,第一产业投入过低导致农业等行业的科技投入降低,进而难以改变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也将延缓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地区投向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东部,国家的投资政策倾斜、人力资本流动等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从投资的区位上看,入世后直接投资资金更趋向于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地区集中。表2显示了我国2010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898.55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78.32%;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8.58亿美元,占5.98%;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90.22亿美元,占7.86%,这与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有密切关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改变,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国家投资政策的调整,预计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局将会有相应的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1.提高FDI的溢出效应
随着中国各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文化习俗更加熟悉,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独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中西部地区吸收能力落后,这就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的产业内、产业生态化产业升级的溢出效应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提升区域自身的吸收能力,提升自身吸收能力的好处不仅能吸引到更多更高质量的外资,还能提高吸收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提高国内企业自身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了溢出效应。
2.提升边际产业转移效应
在一国之内,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伴随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逐步衰退;同时在同一产业内部,由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国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变化,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结构发展。因此在结构调整的各个阶段会不断出现衰退产业,即丧失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表现为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就业和产业增加值的下降等。如果生产要素不能及时从这些边际产业中转移出来,势必使人、财、物不能转移到新兴行业中,削弱了产业升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延缓产业升级的速度。从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历程来看,对外投资有很大部分集中于本国在各个阶段的边际产业。
3.促进产业关联效应
FDI可以明显地促进产业关联效应。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产链长、有明显的前后向联系、辐射效应大的产业,能极大地促进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原因在于:一是当关联度大的产业进行直接投资后,有了新的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求国内或区内为其提供相关投入要素和配套服务的产业,提高自身技术和服务水平,并由此引发波及效应,从而提高国内整体产业技术水平。其二是通过产业间供求关联、技术关联和竞争关联的交叉作用发挥更大的波及效应。因为技术进步会导致原材料消耗水平的降低、资源利用率提高,引起产业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的变化,而这种情形又可同时发生在多种产业中,其波及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系统的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从而促进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1]李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技术跨越式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江小娟.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刘鹏飞.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J].兰州学刊,2006;(9):158-1601
[4]刘新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作者简介】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077-02
工业设计产业是智能化、知识性密集的产业,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国际上一些大城市例如伦敦等在实现工业化以后,都把发展工业设计产业作为催化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战略举措。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化的关键时期,设计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日益成为现代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核心是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1 工业设计产业的内涵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为工业设计定义: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而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质量和性能。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这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经济创新理念,范围广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和物质文明水平。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商业活动的发达,工业设计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本文所讨论的工业设计行业概念的范围主要是指工程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
2 工业设计产业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2.1 设计行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前后向拉动效应
设计行业表现出很强的产业关联能力,近年来,由于客户徭求变化及自身业务单元发展的需要,国内一些设计院开始涉足工程项目总承包领域。由于设计对工程承包和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前后向拉动,出现了设计关联效应,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提供的数据,对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从全球总量来看,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营业额间存在显著的同步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842;从地区市场角度分析,不同地区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营业额问的相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北美、拉美、加勒比海和欧洲地区的设计营业额和当年的以及次年承包营业额之间都表现为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0.888;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设计营业额仅与当年的承包营业额之间显著相关分别为0.787和0.681;而亚太地区的设计营业额和承包营业额之间表现为线性无关。以美英日三国为样本,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分析,各个国家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营业额间的相关程度各异,美国为0.73、英国为0.516、日本为-0.16。在1996年取代日本后,美国一直是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世界头号强国。2004年其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达到了19.3%。英国公司的营业额显然不及美国公司。但是它在国际工程市场上依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2004年英国在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上的占有率分别达到了14.6%和6%,日本则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2004年为8.7%,但在国际工程设计市场上占有率较低,2004年仅为3.8%。由此可以计算出。美国与英国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份额比分别为2.17和2.43,而日本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份额比仅为0.43。远远低于美国和英国的比例数字。由此可见,较高的国际工程设计市场占有率有助于本国公司占有较高的承包市场份额。咨询设计商实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其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上的份额。而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来说,设计咨询对于占领工程总承包的市场份额,对于工程市场的超前介入,后继工程的带动以及承包项目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湖北省辖区内拥有众多设计院所。设计业务所产生的关联效应可以促进上游设备制造、下游工程总承包业务爆发式增长。增强设计竞争力,占领国内市场份额就能带动湖北省工程施工业务在全国甚至境外领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湖北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2.2 设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收入
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培植税源就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勘察设计行业主要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随着近几年的行业收入的迅速增长,设计院所的上交所得税大幅攀升,某建筑设计院2006年上交税收是566.72万元,2007年上交1644.62万元,增长接近200%。
由于行业的特质,人才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设计师的个人所得税上缴额度很大,据内部人士透露,有些业绩突出的设计师每年上交的税收是十几万。随着设计行业竞争力优势的加剧,外地的业务逐渐增多。
可以看出除中部地区之外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都在20%以上,如果去除中部地区其他五省,比重还会上升,而这些区域以外的收入增加湖北省地区税收,有利于湖北经济的发展。
2.3 工业设计行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工业设计的灵魂是创新,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大量事实表明棚5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能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越强,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就越快,产品附加值也就越高。工业设计产业又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果,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甚至产业革命,导致设计机构企业化、生产企业专业化、设计活动企业主导等,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和升级。
一、包容性金融分析
中国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应该包含“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
(一)金融发展的普惠性。金融发展的普惠性包括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提高、使用效用性增强与可持续性提升等。也就是说,金融的普惠性发展强化了金融服务于弱势群体的能力,对于减弱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至关重要。一方面,金融普惠性增强能够降低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从而弱化实体产业的金融约束;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普惠性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强化资本资源的配置功能,从而优化信贷资金在产业间的再配置。
(二)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必须与实体产业形成良好的耦合机制。金融发展被抑制或者金融的过度繁荣都会给实体产业的发展增加额外的成本。一个与实体产业发展相背离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呈现出显著的“攫取性”特征,加剧了资源配置“脱实向虚”的矛盾,进而削弱了实体产业发展的基础。此外,金融发展与实体产业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金融服务的所有制歧视、规模歧视、地区歧视与行业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金融发展的创新性。包容性金融发展无法排斥金融创新。事实上,金融服务的创新是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实现机制,保证了金融促进产业发展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融资渠道的创新通过提供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弱化了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其次,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有助于扩展金融发展的受益边界,降低了产业发展中的信贷歧视程度;最后,金融人才的集聚是实现金融服务创新的主体与保障,金融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专业金融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产业结构”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新概念,它可以被解释为某个产业内部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被用来解释各个产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本质是资金部门流向转变,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资金。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资源配置。现代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社会经济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市场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当前,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金融包容性发展意味着打破传统藩篱,注入市场逻辑,践行开放思路,允许小微金融与传统金融共存,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使不同金融市场、不同金融业态、不同所有制在法制框架下并存发展,实现金融市场准入自由,使金融市场真正基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进而促进金融市场分工专业化。
(二)创新企业技术。在传统金融发展模式下,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注重财务可行性评估,以土地和固定资产抵押作为放贷准绳,以控制风险。而技术创新型企业往往无法满足相关的融资条件,项目审批者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很难充分了解,因而不容易给予这些项目和企业充分的融资支持。包容性金融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多种形态金融资本共同发展,发挥大金融机构的规模化与信息集中优势、中小金融机构的软信息优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优势,从而大大降低技术创新投资的信息不完全程度。
三、包容性金融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发挥策略
一方面,应积极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包容性金融建设才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不能忽视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的需求,重心应着力于提高金融服务和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广泛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单纯的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市?龌?程度偏低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发挥的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