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雨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紧扣“危楼”,层层深入
【案例】 在学白的《夜宿山寺》一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排除生字障碍,通过自读、范读、个别读、比赛读等各种方式读通全诗后,开始了谈话教学:
师:读完这首诗,你能说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吗?
生:“危楼”。
师:很好,“危楼”也是高楼的意思。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座高楼的?
生:第一句说“危楼高百尺”,其中的“高百尺”直接描绘了这座楼的高度,形容楼很高。
师:是啊,还有哪些地方是描写“高”的?
生:“手可摘星辰”意思是诗人站在楼上,手都能够到天上的星星了,这楼也太高了吧!(面露惊讶之色)
师(点头):我和你有同感。
生:还有最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站在楼上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住在天上的人,说明这座楼和天差不多高了!(下面一片唏嘘惊叹声)
师:是啊,这首短诗中,无一不是在写“高”。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反复渲染楼“高”。下面让我们用朗读把山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深深留在脑海中吧!
【点评】 高,是楼的特征,也是这首诗着力刻画的核心内容,为全诗的着眼点即诗眼。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把这首诗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抓住诗眼,围绕“高”字提问,让学生到诗中寻找答案,学生主动地学习古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兴趣。我的第一个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抓住这首诗的中心“高”字,然后围绕重点,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围绕文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出: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最后我建议用朗读表现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学生朗诵古诗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二、何谓“好雨”,众说纷纭
【案例】 在学习杜甫的《春雨》一诗时,我先范读给学生听,然后指导他们借助拼音自读,帮助他们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通全诗。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我准备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借助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提示,逐句诵读体会,再联想全诗大意。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春雨》这首诗,觉得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一场雨?
生:一场好雨。
师:什么样的雨才是好雨呢?
生: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下的雨就是好雨。
生:不耽误人们做事、生活的雨,比如夜里下的雨是好雨。
生:能浇灌花草树木的雨是好雨。
师:《春雨》这首诗中的“好雨”有这些特点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生:这场雨是夜晚下的,不妨碍人们工作、休息,我是从“随风潜入夜”看出来的。
生:这场雨正是在庄稼需要的时候下的,下得很及时,我是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看出来的。(语气明显突出了加点字)
生:这场雨能浇灌花木,我是从:“润物细无声”中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场雨好在不是太大呢?
生:“细无声”。(师点头赞许)
生:“潜入夜”——
师:是吗?
生:是的。“潜入夜”是在夜里悄悄地来了。这样的雨不会太大。
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再读这首诗,争取把春雨“好”的特点读出来。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在我国浩翰的文学海洋里,有许多描述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名诗佳句。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诸如气候、地形、水文等有关地理知识。下面,笔者略举数例,以供参考。
1 古诗词与气候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我们理解为夏季风。夏季风从我国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使之不能到达我国腹地大西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快行冷锋或寒潮的极好写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了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了四川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形成夜雨的天气。“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四种降雨类型中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反映物候的垂直分布,其原因是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规律属于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2 古诗词与地形地貌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自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非常复杂的地形。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可理解为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青山相对出”。而在对喀斯特地貌的描写中,唐代著名诗人卢纶的“巴路绿云出,蛮乡入洞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处于中期阶段的贵州高原地貌的极好诗句。
3 古诗词与水文
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既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从中理解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又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既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又反映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4 古诗词与月相
古人抒情,大多委婉含蓄,而月亮因本身的神话更现风韵,多成为诗人寄意的对象。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娥眉月。又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月落、夜半”影射了上弦月。还有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理解此诗中的月相应抓住关键词“月上、黄昏”,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月相自然是满月。或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名家评为柳永的代表之作,廖廖数语,宛如一幅清新而又略带悲凉的图画:晨光未露,河岸凄清,微风吹佛,柳丝飘摇,一钩残月低挂在东边天际。日期当然是农历月末。
5 古诗词与旅游景观的欣赏
“八月潮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上三句说明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所以观赏景观应把握观赏的时机。
一、精心统计,了然于胸
学生的试卷,直接反映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解题技能方面的强项与弱项,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调整今后复习策略的重要依据。因此每次测验或考试之后,笔者都要认真做好以下三项分析统计工作:(1)认真分析试卷的题型、出题意图、考查能力点、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2)算出全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以及各题各个难易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3)随机抽取20份答卷,逐题统计学生得分与失分情况。对客观题,逐题统计正确率和错选倾向;对主观题,逐题统计平均得分和平均得分率,找出有典型代表性的错误答案,并记下学生姓名,便于了解其思维过程,找到出错原因。
有了以上的分析和统计,一次测验或考试的试卷讲评讲什么,哪些详讲,哪些略讲,就了然于胸了。
二、严密设计,合理归因
经济学上有句话,叫做“结构决定一切”,讲的是结构的重要性。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其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评过程结构设计是否严密。严密的讲评能够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既能发现自己有待提高之处,又可找到前进的信心。例如讲评上述测验中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两首诗都写了夏雨速疾、势猛、多变等特点。苏轼的诗以“翻墨”写雨来得速疾,以“跳珠”写雨的势猛,以“未遮山”写雨来得急,以“忽吹散”写雨去得快。崔道融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从写法上来说,又是有差异的。苏诗主要用了“翻墨”“跳珠”“水如天”等比喻的手法,同时通
(一)高考命题趋向和习题特征简析
比较鉴赏已成为古诗鉴赏题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05年全国高考总共有11套语文试卷或明或隐,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比较鉴赏题;2006年有4套,2007年有5套采用。可见,目前的高考,古诗比较鉴赏题仍将是重要考查形式之一。本题用引导语暗示赏析思路,具有湖南卷的典型特征。这种简析可以使学生明白命题思路。
(二)解题步骤回顾
1、解读诗文:运用语言描述诗句内容。
诗歌是最精练的文学品种。诗歌语言常常变换词序,减少成分,压缩意义,省略过程,间断语气,考场上一下子难以理解。只有经过语言描述,才能连缀画面,启发想像,显现意境。崔诗可描述为:坐着看见黑云衔着猛雨,喷洒在前面山上,此处却独自晴朗,忽然惊奇地发现云在自己头顶上,一会儿山前傍晚又是晴朗的,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时无晴却有晴”。(因题目已经赏析苏诗,解题时只须赏析崔诗)
2、审清题目:明确题目指向和答题格式。
题目第一问指向相同点,找“同”的关键词――“夏雨特点”――“速疾”“势猛”“来得急,去得快”;引导语暗示了答题格式――从四个方面作答(“来得急,去得快”是对“多变”的分解)。题目第二问指向相异点,找“异”的关键词――“写法”“差异”,引导语暗示了答题格式――通过……修辞手法,从……角度突出雨的特点。
3、组织语言:规范表述。
作为考试的诗歌鉴赏,最终还要形诸文字,所以,理解诗词的词句含义、内容要旨,明确题目指向和答题格式之外,还存在一个组织语言规范表述的问题。
(三)正确答案公布
答案:(1)以“衔猛雨”写雨来得速疾,以“喷洒”写雨的势猛,以“忽惊云雨在头上”写雨来得急,以“山前晚照明”写雨去得快。
答案:(2)用了“衔”“喷洒”等拟人手法,在直接描写客观景物的同时,通过人的表情“坐看”“忽惊”来侧面烘托雨的特点。
(四)典型错误展示
甲考生答案:(1)以“衔猛雨”写雨来得速疾,以“喷洒”写雨的势猛,以“此独晴”写雨的多变。
乙考生答案:(2)主要用了“衔”“喷洒”等拟人的手法,同时通过写诗人的主观心理来间接突出雨来得急去得快。
丙考生答案:(2)通过“坐看”、“喷洒”、“忽惊”人的视觉和听觉描写,通过人物感受来刻画雨来得急去得快。
(五)师生评分
学生给甲、乙、丙考生答案评分,并讲出评分理由;教师公布甲、乙考生答案卷面得分都为2分,丙考生答案卷面得分为1分。
(六)原因剖析
3分的题目,甲、乙、丙考生的答案都没得到满分,原因何在?引导学生对比评分的答案和甲、乙、丙考生的答案,并联系题目指向和引导语暗示的答题格式,学生不难发现:题目第一问引导语暗示了从四个方面作答(“来得急,去得快”是对“多变”的分解),甲考生仅从三个方面作答,没有对“多变”这一点进行分解赏析。可见,审题不清,没有读懂引导语暗示的答题格式,导致甲考生丢分。
题目第二问引导语暗示了要求赏析,崔诗与苏诗为表现雨的特点在修辞手法、表现角度两方面的“差异”。请乙考生谈考场上作答时对此问的理解,他回忆:当时自己也明白,在表现角度上苏诗仅直接描写雨,崔诗既有“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的直接描写,又通过人的表情“坐看”“忽惊”来侧面烘托雨的特点。他认为,题目既然指向两首诗表现角度上的“差异”,又已经指明苏诗用直接描写,当然就不需再谈崔诗的直接描写,只需谈崔诗的侧面烘托。顿时,很多学生都觉得乙考生的分析有道理。针对这种思维上普遍存在的误区,笔者及时打了一个比方。搞卫生时,老师安排说“1至4组的同学带抹布,与他们不同的是,5至8组的同学带水桶”,5至8组的同学只带水桶就可以了。如果老师安排说“1至4组的同学带抹布,与他们不同的是,5至8组的同学在带抹布的同时还要带水桶”,那5至8组的同学就既要带抹布又要带水桶了。同样,乙考生的答案意味着,在表现角度方面崔诗只有侧面烘托。可见,思维不周密、表述不严谨是乙考生丢分的原因。
丙考生只谈到表现角度中的侧面描写,犯有与乙考生同样的错误;此外,没有审清题目,不明白要赏析崔诗与苏诗为表现雨的特点所用修辞手法的差异,而且把“‘忽惊’云”理解成听觉,基础知识不牢固。
剖析典型错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找实质性的错误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提高以后复习的效益。当然,也要采用积极鼓励的态度挖掘学生答案中折射出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因成绩下降而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的学生,更应表彰他们答案中折射出的闪光点。总之,要提高试卷讲评课质量,让试卷讲评成为高三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加油站”,讲评过程各个环节的严密设计,对典型错误的合理归因是根本保证。
三、巩固强化,拓展提升
为巩固讲评效果,针对弱项试题,重点剖析典型错误之后,还要让学生及时得到巩固强化训练,会一题,懂一类,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例如,讲评上述测验中古诗鉴赏题后,笔者设计了用引导语暗示赏析思路的古诗比较鉴赏题。
练习1、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杨柳枝词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注]台城,位于南京。
刘禹锡借陌上其他树的无情反衬杨柳的多情,进而强化自己折柳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韦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赏析。
贾生李商隐
宣室①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②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①宣室:汉未央宫前子室。②自:尽管。
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见解不同。
李商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者在巡视时看到,多数学生能按“步”做题:先是通过描述诗句内容来解读诗文;再是琢磨题干,明确题目指向(表现手法和全诗主旨,对贾谊的不同评述),不少学生还把关键词“反衬”“强化……之情”“对贾谊的评述”“不同”勾画了出来,以提醒自己;最后也形成了较规范的表述。例如:
练习1、韦庄借台城柳的无情反衬自己凭吊古迹时的伤古之情浓厚,进而感伤唐王朝难免重蹈六朝覆辙。
练习2、李商隐认为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王安石认为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
在这里的“景物”是指自然景物和某些器物、动物,还有某些场景,而“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描写,现代汉语的描写和叙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叙述),像亭亭的的裙(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叙述),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描写)。但是由于受字数、押韵等的限制,古诗歌中的描写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基本同于现代汉语的描写,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叙述,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仅仅用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也算描写),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里我们要谈到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非常特殊的修辞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奇特的句式)——列锦,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
以上说的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明白了什么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我们再来看高考题在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上的设题角度,具体说来,一般分为下面三个角度:一、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二、诗歌是怎样写景的;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结合实例来分析一下。
一.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
这一问题可以层层深入地来提问: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歌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类问题可以从下面角度来考虑答题:先将诗歌中的景物一一列举,再总结其共同点,如都是冷色调的景物,都是早春时节的景物等,然后结合诗人情感看意境特点,如凄清、荒凉等。即:景物+景物特点+意境(氛围或者画面)+情感。我们可以从画面色调来推断意境特征,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一般说来,如果画面色调是鲜活、明快、昂扬向上的,那意境就是优美、恬淡、闲适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愉悦的;如果画面色调是阴暗、凄冷、低沉的,那意境就是萧索、凄迷、荒凉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是忧伤的。当然,也有例外,有时诗歌中也会出现以乐景衬哀情的例子。
二.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这一问题可以变形为:诗歌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诗歌是怎样来营造意境的——诗歌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情感的。此类问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表现手法,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1、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等);2、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夜晚到白天、由乐景到哀景等);3、写景的角度(由视觉到听觉、由声到色;4、用笔(大处着墨、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等);5、描写的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有声衬无声、侧面描写衬托、想象和联想等)。以上方面诗歌中有几条就回答几条,在回答景物描法时,因为这些景物都与作者情感有关,所以有时要考虑景物对情感的烘托和渲染作用。
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此题也可变形为:这首诗在情和景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就要明确景与情的结合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示例: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何异同?
答案:都采用了衬托手法,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以明丽的色彩反衬别离之愁,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忍。后者写满天风雨凄凄、暗淡的景色,正衬黯然神伤的别离之情。
以上仅是诗歌鉴赏的一个方面,虽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但是仅仅掌握这些还是不够的,同学们还要注意学会其他的切入角度。
参考文献:
1、黄焕英 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指导工业《学园》2012.7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掌握一首,根本不能举一反三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下面本人就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略提几个见解。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关注题目。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其实也暗示了作者在团圆之夜,却不得不忍受离别之苦,通过题目能了解到很多诗文的深意。对理解该古诗文有很重要的意义。
2、关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抓住古诗词中的景色描写。古诗词的写作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可写景,可抒情,可议论,可叙事。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首诗词中都有景色的描写。通过对特定景色的描写,反映作者的心情,抒发表达的感情。如《西江月》一次中,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把夏夜也有的几个具体景物有序的排列,写出了特有的夏夜美景。那种大雨将至,突见茅店的欣喜之情通过景物表现的淋漓尽致。
5.领悟深层含义。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如《赤壁》一诗中,作者通过对一件古物,折戟,回想起三国时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苏轼《水调歌头古》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直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表达了希望人人年年平安的美好愿望。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人通过多北国的雪景的描写,抒发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赞美之情。
4.用典: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三、归纳古诗词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
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特别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别诗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
2.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多是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3.爱国诗: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如陆游、杜甫(沉郁顿挫)、文天祥(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4.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5.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比拟。如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孤舟”联结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年江西卷)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2分)表达的情感: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愁,也抒发了久别怀人之情。(2分)
【考点精析】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项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文体;鉴赏古诗词,须通过“意象”这一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那么,在理解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到底从哪里下手能最接近诗人在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呢?答案是“意象”。意象,正是我们“破译”古诗词的“密码”。
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古典诗词中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形象。因此,我们不能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领会由意象所形成的画面,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方法指引】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和意象直接相关的考题?
一、要明白分析意象类题或与意象有关的题在高考中是如何设问的。
常式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第二种题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二、注意积累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我们熟记一些常用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在备考指导中,将意象联系诗歌题材分门别类,如“离别类”“思乡类”“爱情类”“悲情类”“战争类”“品格类”等意象。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举例。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之情。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一、读,找斟词诀窍
新课标“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古诗教学“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理念与之正相符。在“读经典学作文”的实验过程中,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自由读、同桌读、示范读、配乐读、唱读和叠读等,既能创设听觉情境,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能帮学生找到斟词诀窍。
在抑扬顿挫中,在低吟浅唱中,学生跟着诗人在做一次次美丽的心灵远游,思想与古代诗人产生共鸣。《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人读后感到春意盎然的江南生机勃勃,好似春风真的拂过,麦浪起伏,景色如画。一个“绿”字把江南两岸的动人景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独坐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尽”、“闲”两字,让人在读中仿佛感受到一群山鸟喧闹后,山林的格外清静;翻滚的云层消失后,特别的清幽平静。
在吟诵中,学生捕捉到了不同词的表达效果,有了这样的语感体验,在写作时一定会效仿,斟词酌句,寻求最佳表现。
笔者班上的周丽娟同学改写《咏柳》一诗,开篇写道:“春天来了,春雨催醒了报春花,润醒了小草,浇绿了柳树……于是,报春花张开了小喇叭,小草钻出了地面,柳树摆动着长发。”这段描写中的动词“催醒”、“润醒”、“浇绿”、“张开”、“钻出”、“摆动”用得非常准确、到位。把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的情景刻画出来了。为下文对柳树的描写蓄势。
何思媛同学改写《》一诗中有这么一句“不知不觉中,已到黄昏,这时太阳已把半边脸藏在山后,像一个小姑娘似的,含羞地望着大地,不忍离去。”其中的“藏”、“含羞地”、“望”把夕阳西下余辉渐去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经典”让小学生潜移默化,找到了斟词诀窍。
二、演,找生活体验
生活是作文真正的源泉。经典古诗词中的生活画面虽距今久远,但也不乏小学生喜爱之作。这些作品很有生活情趣,表演能再现生活场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备受小学生的喜爱。
笔者在教学《小儿垂钓》和《约客》时,学生纷纷踊跃上台表演,这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把作文与生活、情感、思维都联系起来了,并且善于从生活中思考、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提升了写作能力。
何思媛同学在改写《约客》时写道“听见外面有声响,我连忙跑到门外去看棋友来了没有,可是映入眼帘的是那绵绵的细雨。我只好进屋耐心的等着,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又打开窗户望望,唉!还没有叩门声,只有那蛙声、雨声,乱了节奏地跳舞。我约的棋友怎么还不来呀?他一直都是很守时守信的呀。莫非他家里出了什么事了?是不是他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下这么大的雨,他不会是来的路上摔跤了吧?……种种的猜想使我不免为他担心起来。”
看着何思媛同学这多种为棋友设身处地的“猜想”,笔者认为:是上台表演,调动了她的生活体验。她把自己当作诗中的主人公,那么耐心地等待棋友的到来。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在生活中是有过等人的经历的,生活中的她一定是个通达人情,多为友人着想的人。是表演,把她的生活经历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她才能进入诗中主人公的角色,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演”让她找到了生活体验,并提高了写作兴趣与能力。
三、议,找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读经典学作文”实验教学中,笔者重视拉近学生与作家、作品的距离,让学生自主交流、自由表达。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学生有了最积极的思考,每一首经典古诗词的写作方法都表现得如此鲜明。就拿实验用书所选的几首叙事诗来说吧,开头的方法即达五种:
有写时间开头的,如“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有写地点开头的,如“篱落疏疏一径深”(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有直接写事开头的,像“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有开头就让主人公出场的,如“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小儿垂钓》);有的则是把地点、时间与气氛烘托巧妙结合起来开头,如“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学生只经过几首诗的集中训练,在“议”这一环节中便有了自己的归纳,他们就能把所领悟到地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方法,并运用于平时的作文之中。
王倩同学在《清明节祭英烈》一文的开头写道:4月2日上午9时,桂林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秩序井然地朝着烈士陵园前进。(写时间开头)
雷易星辰同学在《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写道:“世上只有妈妈‘坏’,拿起棍子打乖乖……”我和调皮的弟弟一起在表演男女二重唱。母亲用眼睛瞪了我们一下,并不停手里的活儿。看着母亲那忙碌的身影,我停止了打拍子,仔细地端详起她来:母亲快四十岁了,矮矮的个子,我都差点和她一般高了。(开头就让主人公出场)
宋微同学在《我的爸爸》一文的开头写道:教室里很静,窗外的风声和雨声,使老师的讲话听起来有些单调低沉。门响了两次,都以为是雨在敲。许久,才觉得是人,老师把门打开,一个头发蓬乱的脑袋伸了进来。我一愣,忙站起来:“爸爸!”爸爸见我,嘴一咧,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打扰了!”(把地点、时间与气氛烘托巧妙结合起来开头)
四、说,找写作角度
“读”是为了促“写”,而“写”又贵在新。以他人想不到的角度,独辟蹊径,就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读经典学作文”课堂教学的“说”这一环节,为小学生提供了创新作文的途径,使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口头表达。笔者在上《过华清宫》一诗时,何思媛同学以独特的梦境形式及第一人称来表现。
开头:累了一个晚上,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就躺在床上背诵《过华清宫》这首诗,背着背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往身上一看,吓我一大跳:我穿的竟是唐代的衣服……
结尾:“叮铃铃……”一阵闹铃声把我从梦境带回现实。
《咏柳》一诗刚学完,张梦雨同学就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写作角度:“垂柳姐姐在温暖的春风中摆动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腰身,她那羞答答的脸上泛着甜美而又妩媚的笑容。她浑身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令我这棵小草着迷。一阵暖风吹来,她那飘逸的长发便尽情地舞动着,似乎在炫耀春姑娘对她的厚爱……”张梦雨同学以小草的视角,来描写了柳树的妩媚动人。新颖的视角较好的突出了诗题中的“咏”。
五、评,找习作优缺点
评改习作是“读经典学作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评改环节进行的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评价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评价应重在鼓励学生,要充分地发掘、捕捉学生习作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切忌一味地只说学生文稿的不足,即使对质量不够好的文章,也要肯定其可取之处,看到点滴的进步。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空间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慢慢走向成功。
笔者在评改习作环节,采用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三结合的评价方法。学生习作完成后,笔者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为自己的习作标出好词佳句及修改错别字、病句等,并评价自己的习作。然后以四人一小组学生互评,交流习作心得。
柯善彬同学在改写《饮湖上初晴后雨》自评道:我的这篇文章有真情实感,暑假时我去过西湖,亲眼看到了西湖不同的美。我写道:“此时的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湖面像撒下了许多碎金子。”雨后的西湖我又描写道“这时的西湖又别有情趣,湖面上飘着乳白色的雨雾,就像为西湖仙子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纱衣。再往远处看,山中云雾缭绕,昔日那雄伟的代表――山,也顿时变得少女般柔和起来。”这些描写中我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把西湖描写得形象生动。不过文中也有不足,我已修改两处,另外错别字多。
小组成员曹洋洋互评道:柯善彬同学的改写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得有条理,由近到远。还用了一些好词。他还自觉修改有毛病的地方,值得我学习。
笔者也点评道:真棒!你一直在认真地写与修改。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你已基本掌握咏物类文章的写作要领。有序、真实地描写了景物。描写天气由晴到雨的变化,过渡自然。写出了所状之物的特点,并揉进了个人的情感,是篇有个性的文章。不过,文题还可以改一改,想想怎样更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题好一半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52-02
2013年7月,笔者参加“区培’学习,听了特级教师黄亢美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感受颇多。由此也深深了解到,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从我班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后,笔者发现学生的诵读水平有所提高,作文中也多了很多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笔者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经典诗文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多读,勤于积累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口吐莲花,笔下生花”的境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笔者常常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诵读,如范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接龙读、对读、配乐读等。
1.“课前一吟”活动
笔者利用课前五分钟,把班级分为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要求八个小组长将一首诗或几个名言佳句抄在小黑板上,每半周更新一次,如果背诵得快,也可以加快更新,由组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
2.注意学科间的整合
除了在语文课上诵读外,笔者还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歌唱、利用绘画理解诗文。《只要两个月,成绩提高10%》一书的前言写道:“一次性促进右脑活性化的秘密指挥部其实隐藏在耳朵里。”由此可见听的巨大作用,听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刺激学生的感觉功能,尤其是优美的古典音乐,如《阳关三叠》等;有的古诗是后人给谱曲,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就给《春晓》《锄禾》等谱曲。教学古诗时,笔者还特意请教音乐老师根据诗歌特点给古诗配上音乐让学生歌唱,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笔者还让美术教师抓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让学生将美术与古诗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感悟升华。
3.以活动激趣
笔者在班级中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如“我是小李白”“背诗明星”“古诗配画”“经典诗词书法比赛”“看画面猜诗”等。每一次诵读活动结束时,笔者都会进行颁奖,并且及时地在“学习园地”中展示学生的获奖情况。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累经典名句,丰富了知识,感受到诵读的乐趣,自然喜欢读。
二、精读,细心归纳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诗文中都有许多关于劝学方面的名言警句,每诵读到这些有关学习的诗文时,笔者要求学生熟记于心,指导自己的学习。如布置课外作业时让学生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学习懒散不动脑筋的学生可以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人不学,不知义”中去反思;不会抓紧时间学习的从“幼不学,老何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中反思。学生积累了经典名言,笔者便要求学生分类归纳,例如描写天地山水的诗词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宿建德江》等;也可以从描写日月风雨、花草虫鸟、时令节日、爱国忧民、述志抒怀等角度整理名句,如表示日月风雨的名句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表达爱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
三、品悟,身体力行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懂得爱祖国、爱家人、爱父母、爱他人的人生道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闷在肚里,或是“纸上谈兵”,诵读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笔者强调学习了就要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如当学生因为某种行为不合礼仪规范时,笔者让他们背一背《弟子规》,当背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时,学生总会惭愧地低下头。新学期对新来的同学可让学生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会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同学之间有矛盾或产生误会时,笔者常叫他们背《弟子规》中的“长者先,幼者后”“兄道友,弟道恭”来化解矛盾和误会;在家有“小皇帝、公子哥、娇小姐”言行的则必须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牢记于心。
四、巧记,灵活运用
1.在日记中灵活运用
俗话说:“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写作练笔的最佳途径。新学期一开始,笔者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日记本,及时记载自己课外诵读的古诗文,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每半个学期,笔者会在班级中让学生交换各自的诵读感受,从而升华诵读感悟,获得新知。
2.在说话中灵活运用
教语文,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学生积累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中建议:“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六年级毕业典礼上,笔者要求学生用诗句、名言对自己的朋友送几句祝福的话。有学生说到劝勉的话时用到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名句,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3.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首古诗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盐骱?任髯樱??迸?ㄗ芟嘁恕!
今天我就讲讲这首古诗吧!这首诗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一次,苏轼乘着船在西湖中饮酒,恰逢天晴后又下雨,景色十分迷人,乘兴而作此诗。
第一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写雨天西湖的山色。这水光山色,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奇妙。“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写活了,突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是因为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而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十分形象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其实西湖不仅“晴方好”“雨亦奇”,她的一年四季也是风景各异,美丽动人。
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轻轻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的摇撸声和远处动听的琴声,多么让人陶醉啊!
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淤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婷婷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简直是一幅大画家的画卷也无法比拟的自然风景画。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流连忘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姑娘,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待着人们去采摘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湖边的孩子们在欢乐地玩耍,欢笑声、雪飞声,融合在一起,谱出一曲美妙的交响曲。
生在杭州的我不禁感叹:西湖真美好啊,我们的家园真美好啊!我愿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细心呵护我们的西湖。愿诗中的美景常在,愿我们的西湖更加婀娜多姿,愿我们的家乡永远美丽动人!
1. 读题,谁能联系课题简要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2. 课件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令人敬仰 誉满天下 暂时分别 永世不绝
伫立江边 凝视远方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文中这些词语还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一边读一边记。
3. 谁能用“依依惜别、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依依惜别,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设计,着力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有机渗透抓课题、抓关键词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 精读,体悟情感
1. 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诗眼,这诗眼有时是古诗中的一句诗,有时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透过这一诗眼,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我们就能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出诗人的情感。
2. 读一读这首古诗,想一想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诗眼就是“孤”字。课件凸显“孤”)
3. 解“诗眼”。“孤”字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
<\\Kjtw-01\娱乐 (F)\陈芳\排版文件\七彩语文老师论坛\七彩语文第12期\最终文件2014-12\Image\李.tif>
4. 读一读《“孤”字考源》,知道古诗中“孤”字是什么意思?“孤帆”是什么意思?
5. 长江是唐代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当时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很多,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条船。诗人李白为什么说“孤帆”?文中是如何描述这个“孤”字的?请读课文第4自然段。
6. 这段描写中找到“孤”这个字吗?(没有)能感受到“孤”字的存在吗?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引导学生理解“伫立”“凝视”及省略号,体会李白此时心声,体会“孤”字蕴藏的丰富情感。)
7. 诗人李白此时为什么会觉得孤独?“孤”字背后还藏着什么?请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生读,紧扣6个“您”,品味体会“孤”字暗藏着敬仰之情及深厚情谊。)
8. 今天,我们透过这一个“孤”字,看到了李白对大诗人孟浩然饱含着的深情。这一个“孤”字里,有着李白对大诗人孟夫子的――敬仰不已之心,读――(生大声地诵读诗句);这一个“孤”字里,有着李白对兄长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读――(生轻轻地诵读诗句);这一个“孤”字里,又有着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思念不绝之意,读――(生慢慢地诵读诗句)
【设计意图】此板块设计是教学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孤”字,理出一条“线”――“孤”字什么意思、文中如何描述“孤”、为什么会“孤”,最后画成一个“圆”,即引导学生含英咀华,涵泳真情、诵读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
三、 拓展,领悟写法
1. 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你觉得这种文体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生再次读文,体悟“文包诗”这种表达形式特点及注意点:文诗共融、以诗统文、想象诗境、表达诗情)
2. 生读一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模仿《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写法,从中选一句写一写。可以写“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想象“雨中送别”画面,侧重描写景物及人物神态;也可以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象“劝酒话别”的场景,侧重描写人物对话。
关键词:《诗经》;《古诗十九首》;继承
近百年来,对《古诗十九首》研究的热潮一直未退去。众多学者就立足于对《古诗十九首》与《诗经》关系的研究,且表现出了研究方向的多元性和见解的独特性。有论者认为,《古诗十九首》具有强烈的过渡性,1它向前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精髓,同时又对建安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深以为然。本文拟在前贤的基础上再从句子、意象、题材内容三个方面简述《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1 语句
《古诗十九首》除了大量引用《诗经》的词语,还多处引用句子。分为直接引用和转换形式引用两种。
(一)直接引用
所谓直接引用,就是指《古诗十九首》将《诗经》中的句子直接拿过来使用或引用句式结构,这里的直接使用多指《诗经》中的四字一句发展到《古诗十九首》中多了一个字变为五字一句的情况,当然这也是由从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的必然趋势引起的。而稍加改变则指的是句式上的模仿。如下面两组例子,第一组就是直接使用的情况,后一组则是引用句式的情况:
1.溯回从之,道阻且长。(《秦风・蒹葭》)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
2.纤纤女手,可以缝裳。(《魏风?葛履》)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青青河畔草》)
《行行重行行》中的“道路阻且长”比《蒹葭》中的句子多了一个“路”字,都表达了想见爱人却因路途遥远而无法相见的哀伤;“纤纤女手”发展到“纤纤出素手”虽略有差别,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都表达了对女子巧手的赞美。
(二)变换形式引用
所谓变换形式引用就是将《诗经》中的句子拆开来运用到《古诗十九首》中,不再整体引用。如下面两组例子:
1.静言思之,不能奋飞。(《邶风・柏舟》)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
2.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彼牵牛,不以服箱。(《小雅・大东》)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明月皎月光》)
在第一组例子中,诗人将《柏舟》中的“奋飞”一词拆开来形成“奋翅起高飞”这一句式。而第二组例子中,“箕”、“斗”、“牵牛”,均星名。“服箱”与“负轭”同意。这两句取《诗经》成语,加以变化,用来比喻“同门友”空有“同门”之名而无真实交谊。
2 意象
意象具有寄情于物的作用,由于封建社会对人们言论的限制,诗人不得不运用意象使诗歌内容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风险使作品得以流传。并且意象的独特运用能够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综合以上原因古人在作诗时有运用意象表达情感成为传统。《古诗十九首》大量引用了《诗经》中的意象。笔者粗略统计并归纳出两类意象。
(一)相思离别
这是古代抒情诗中最常见的题材。《古诗十九首》以爱情诗为主,其中有十部作品是诉说相思离别之苦的,分别为《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明月何皎皎》、《客从远方来》。作为象征思念的意象共可分为三种,即:物、动物和行为。
以香草送美人是古代的恋爱生活习惯,这里以此为例。在《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中也多有主人公借香草抒发思念之情的情节。如“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兮。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郑风・溱洧》),“遵彼汝坟,代其条枚。”(《周南・汝坟》),“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我国古代的诗歌定的环境和意境中鸟及其个类也会透露出特定的意象,且这些意象相对固定。古人有用双双成对的鸟类表示夫妇的和睦的习惯,《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中多用鸟类,如燕子和鸳鸯意象入诗,象征夫妻的会合,如下面两组例子:
1.燕燕,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邶风・燕燕》)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东城高且长》)
2.鸳鸯,毕之罗之。君子万年,万福宜之。(《小雅・鸳鸯》)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客从远方来》)
由于封建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对两性关系的束缚加之通信困难等条件的限制,在面对思念离别情绪时,只得借酒消愁或暗自流泪。借酒消愁这一情景在《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众多篇目中出现过。如:“我姑酌彼金,维以不咏怀。”(《周南・卷耳》),“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邶风・柏舟》),“子有酒食,何不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唐风・山有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
(二)人生感慨
除借酒消愁外,流泪这一意象在《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中也多处出现过。但是在描写流泪的场面时,两部作品略有不同。总的来说,《诗经》在表达情感上更为豪迈洒脱,情感是喷发式的,因此流泪的场面很奔放,可以用痛哭流涕来形容。如“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卫风・氓》)。而在《古诗十九首》中,除了《迢迢牵牛星》外,其余表现流泪这一意象的描写则含蓄温婉的多。从中可以看出流泪这一意象在《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还有嚎啕和暗自流泪的区别。如“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凛凛岁云暮》)。
《古诗十九首》中除了描写相思离别的十部作品外,其他九首都是抒发内心不平或感慨人生无常之作。在这类作品中由于游子仕途不顺而苦闷哀伤,因而诗人常将松柏、金石等意象入诗,借松柏、金石的亘古不变对比人的渺小,表达人生短暂的感慨。而在这之前的《诗经》中已经有了对松柏、石等意象亘古不变特点的描写。而且,《诗经》与《古诗十九首》中的“松柏”与“石”意象所指基本是一致。如“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小雅・天保》),“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月光》)。
3 题材内容
《古诗十九首》大体有二两个题材,一是闺怨相思,二是羁旅之情。这是因为古代男子外出求学、求取功名,在外生活往往艰辛,因此会产生思乡之情,仕途不顺往往心中苦闷,借诗以抒发心中的不平。而与此同时,女子照顾家里事务,孤单没有依靠,就会想起外地的丈夫或恋人。
在以闺怨相思为主题的作品中,有闺中怨妇担心自己被弃的的诉说,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冉冉孤生竹》)。其实,这些在《诗经》中都早有描述,如“彼晨风,郁彼有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予美?心焉忉忉。”(《陈风・防有鹊巢》)。其次,由于古代交通和通讯等设施的落后,因此多有表现男女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而愁苦为主题的诗篇。《诗经》和《古诗十九首》都有这一题材内容的诗篇如“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诗・邶风・雄雉》),“环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再次,思妇诗自古以来就有一个普遍的倾向,主人公总是感慨时光飞逝,青春不再,惧怕美人迟暮。早在《诗・召南・坑忻贰分芯陀小坑忻罚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坑忻罚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坑忻罚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采梅的姑娘看到树上熟透的梅子一经扑打纷纷落地,留在树上的越来越少,便自然联想到青春消逝的迅捷。到《古诗十九首》中则表达上更为直接,如“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最后在《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都有对爱情的大胆的吟唱。如下面这组例子: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诗・小雅・弁》)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冉冉孤生竹》)
这是以爱人所赠之物为枢纽,通过物轻情意重的描写,表达男女间真挚的爱情;从这两组例子中可以窥见《古诗十九首》对《诗经》题材内容的继承。
思妇在家中思念游子,心中颇为惆怅。游子在却也外孤苦无依,仕途不顺则忧心苦恼,因此游子诗可大概分为三种思想情感:思乡、感叹人生、放弃则及时行乐。首先,思乡是游子普遍的情感,这在《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均有体现,如“顾瞻周道,中心怛兮。”(《诗・桧风・匪风》),“环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其次,古代男子以求功名为正道,然而多数在仕途中都会遭遇坎坷,心中自有不平,又无处发泄,久而久之产生人生短暂,岁月易逝,及时行乐的感慨。这一点《古诗十九首》对《诗经》有很好的继承。如“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秦风・车邻》),“蟋蟀在堂,岁聿其草。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唐风・蟋蟀》),“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轻轻陵上柏》),“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
关于《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很多学者认为汉乐府对《古诗十九首》的影响更大一点,笔者表示赞同,但《诗经》对《古诗十九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论述足以证明这一观点。《古诗十九首》向前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精髓,同时又对建安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观点经过本文的论述变得更加清楚明了。
参考文献
[1]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刘毓庆,李蹊:《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3] 孟庆钰:《与中思妇诗比较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报》,2011年第11期。
[4] 黄敏,肖伟:《论之过渡性》,《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 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6] 张可敦:《由“野”而“俗”诗歌风格的嬗变――以与游子诗为例》,《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3期。
[7] 钟嵘:《诗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8] 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与马茂元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情景交融 古人在写景的同时总是忘不了把感情融入其中,使得景中有情,情中融景,分不出是写景还是抒情。正如韦庄的《台城》中“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本是写曾经的六朝古都台城的周围景观的,但是不纯粹写景,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苑城的景物之中,将其写得有声有色,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梦幻式氛围,渲染了浓重的感伤情绪,的含蓄委婉,空灵蕴藉。
2. 动静结合 庄子曾经说过“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稀声”。也许是受庄子思想或是中国的佛教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中也经常运用这种物极必反的衬托手法,动静结合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在这一点上,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可谓是典范。“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四句写景,两两相对。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幽草生于深涧,一片静谧;接着,黄鹂鸣于深树,愈加静谧,由静到动,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急雨,一片动乱,足见其静;接着,无人舟自横,更加得寂静。整首诗由静及动,再由动到静,可以说将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3. 有声有色 古诗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王维的《过香积寺》中,在描写途中景物时就调用了多种感官,“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如果说前两句是概括的从视觉和听觉来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幽深;那么后两句就是更加生动形象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了途中的山水和古木了,山中危石耸立,使流水发出呜咽之声,从听觉角度来写山中幽静,接着,“日色冷青松”,从视觉感官中写出了傍晚的余晖斜射在幽深的松林上,使本就阴暗的松林越发的神秘,幽暗,给人一种“冷”的感觉,由此,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绘声绘色的写出了周围环境的特色,达到形神兼备之妙。
4. 远近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的感觉,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深知此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间两联,“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写景很有特色,前两句写风雨楼前的近景(风胡乱地吹哲水中的芙蓉,雨紧密的侵蚀着薜荔做成的墙)既真切,又细腻,犹如身临其境;后两句写山重水曲的远景(遮蔽遥望双眼的岭树和曲结愁肠般的江流),顿使人视野开阔,胸襟畅然,而且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更好的抒发了作者的无穷愁思。
5. 色彩鲜明 可以这样说每一首好诗都是一幅上等的丹青画,每一位诗人都是丹青妙手,诗人将画中的五颜六色用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诗中有画”。杜甫的“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中,山的青黛让绽放的花更加灿烂,像燃烧的火;江的碧绿使得鸟儿更加的洁白。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花、鸟图。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的搭配,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一幅初春的园林图跃然纸上。
6. 点面结合 即使再美的景物,你在描写他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聪明的诗人总是知道点面结合,截取其中的最亮点与整个画面去组合,从而达到相得益彰之效。韩竑的《寒食》,在描写寒食时节长安城的明媚春光时,就是借用了这一点,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总写长安城的春意盎然,可以说这一句将长安城中无边的春景囊括无余;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专写皇家风光,突出了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御柳”这一景象。两句不仅一红一绿,而且,由面及点,充分考虑到寒食时节景物特点,从而抓住了柳树这一最亮的一点去着笔渲染,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
7. 白描细描 所谓白描,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毫无修饰的勾勒式描写。正如陶渊明的“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平实朴素的描写叙述中见到了作者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的无羁无绊的恬淡,闲适、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所谓细描,就是不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精雕细刻,在这一方面,李白可奉为祖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仅为表现庐山瀑布的高和急,就用到了夸张,想象,虚实结合的多种手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拟人的修辞,奇特的想象,将诗人的浪漫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8. 细节描写 虽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但是有时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张籍的《秋思》后两联,“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生动传神的细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正是这一细微之举,把作者的思念之深,思念之诚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一语既出,全诗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