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油田;信息化;管理;思路
一、油田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提高决策指挥系统的效率。首先,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油田的生产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成监控,这样能够有效对生产进行监控,提高分散采油井等站点的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整体运行能力和经济效益,从长远的发展看,信息化管理是今后采用无人监控的前提,这样能够真正意义上解放劳动力。
2.提高油田开发生产管理水平。对于油田较为分散的区域,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较强的管理功能,可以利用油田中的各场站以及油井现有的信息控制对油田企业中的各个油井进行控制,采用通信网络和局域网络对现场的信息和生长状况进行及时监控,这样可以确保生产装置的整体把握,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油田的整体管理水平。
3.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对各个生产点进行监控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吗,为油田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提供信息,在这些信息基础上,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中的安全性,油田管理人员获得及时提供的有效信息,在这些信息基础上作出及时的决策,从而能够对发生的事故和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实现了油井生产程序化,确保了管理区域安全稳定。
4.降低工作劳动强度。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管理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活动,减少管理人员的操作内容,对于一些较为成熟的环节,还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原则。在实际运用方面,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油井的开、停井、自动选井,这样都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靠东成本。
二、油田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方式
1.提高信息利用的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需要在油田开发中针对油田中的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收集,这些信息能够直接指导油田的生产管理,这些信息是呈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而指导实际的成产管理,是运用到油田开发管理的最重要数据[1]。因此在信息管理中,这些数据是由专门领域的人提供的,信息平台的构建和信息平台的标准也是专业人员设计的,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需要有专业的信息化服务人员进行管理,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从而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使得油田信息能够有效利用。
2.统一规划信息网络建设。一般而言,油田企业规模较大,生产单位和各个部分需要建立联系,从信息化管理横向来看,信息化的管理内容包括了生产系统、营销系统以及决策系统等的信息化,其中生产系统中的信息化是指对生产系统的信息化进行控制,例如对生产中的数据进行采集,随后进行传输和处理,最后实施监控和控制。因此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应该包括自动化的控制过程。从企业的纵向管理上看,服务于决策层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可以使得决策更加的合理和科学,这些就分厂需要基层基础自动化控制人员提供较为准确和有效的数据,这些数据和资料直接决定着管理操作的合理性。
3.加强信息数据的保密。信息数据依靠的网络企业和信息企业两个企业的结合,也就是说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互联网相互结合,互联网(Internet)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将控制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工业现场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和数据和WWW直接结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类及时数据、画面直接以Html文本形式进行实现,这样能够标语数据的读取人员进行观测[2]。这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及时控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保密工作也引起了油田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运用到各行各业已经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油田企业在保证自身竞争力增强的基础上,需要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基于如此,本文首先针对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分析,随后针对如何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几个举措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引起油田企业对信息管理中具体措施进行重视,从而加大油田企业信息管理效率。
作者:黄文静 单位:长庆油田通信处客户服务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煤矿信息化;管理模式再造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企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而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比较晚,并且存在着用工队伍整体素质一直比较低,管理层经营意识提升慢,生产环境和环节较为复杂等客观困难,同时,即便是在煤炭行业内部,由于生产环境、技术装备等条件的不同,必然有管理模式的差异。上述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先天的因素,决定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那就是突出针对性,有所取舍和扬弃。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从信息化大的发展建设环境看,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于20 世纪70年代中期,一开始就比发达国家晚10多年。改革开放后,信息化工作在80年代掀起了,进入90年代以来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目前发展水平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l0~20年左右。即使在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国家重点企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的层次低等。
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看,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比国家信息化建设还要晚一些。以平煤集团为例,成立信息化主管部门虽然比较早,而且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也搞了很多年。但是,以OA办公自动化为主导的,大范围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只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由于起步比较晚的影响,煤炭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硬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投入的额度,比软件(人员技术素质培训,以及管理层信息化意识提高等)的投入,难以形成合适的比例,没有做到基本同步发展。这种差距的存在,也正是煤炭行业信息化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也有一定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历史原因造成煤炭企业对信息化技术重视不足。煤炭企业自形成以来,从1949年到1987年一直在计划经济的庇护下。煤炭产品比较完全的进入市场,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影响,企业活力、创造精神和接受新生事物的主动性不够。特别是,对于集团公司下属的单位,与市场接触更少,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对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感受不深刻,阻碍了利用新技术、新思维进行创新性工作积极的发挥。
第二,社会外部环境对煤矿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而且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也间接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上一直有一种流行病,那就是为了赶上信息化潮流,大量购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但对企业基础管理,特别是对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实行数字化管理,以便更快更好地与网络化、信息化接轨缺乏耐心和明智的决策。从另一个层面讲,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在各项专利技术方面,特别是各类管理软件开发方面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造成煤炭企业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与信息化技术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比如,现行社会上开发出来的各类软件,基本没有针对煤炭企业而为的,一套软件引进煤炭企业是,要经过多次的磨合与改造,这个过程,少则一两年,多则好几年,甚至由于开发思路和管理理念的差别,最后不了了之,这也是造成煤炭企业信息化进展慢,对信息化热情不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煤炭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对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一是部分煤炭企业管理高层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三是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四是一部分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往往看重自己的主观认识,抱残守缺,不愿意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另外,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五是积极倡导者由于传统习惯思维,继续沿用过时的管理思想或过时的管理手段,缺少分析、决策信息的管理理念。六是煤炭企业多年形成的习惯使然,企业好不少,就是看产量高不高,而没有看到信息化在提高管理水平、细化经营控制等方面的功效。
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搞好信息化建设,一是一定的网络设备和其它硬件配置;二是有一批能够操作和应用的人员;三是把信息化与管理有机的结合。上述三项缺一不可,缺少一项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工程。
据报道,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一个主动型信息化的典型。1969年它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据说,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沃尔玛在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的是更大的回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按营业额排序)排行榜上,沃尔玛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在我国,也有许多主动型信息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利润8亿多元,一半以上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降低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账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5%,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年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作为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要赶上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首要解决认识问题,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要理清思路,明确建设进程、方法和步骤,要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企业的管理应用系统等建设工作分清主次,逐步推进。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搞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也就是管理流程再造。即,将多层次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系统进行扁平化、内部网络化,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更使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拆除传统的一层一级的管理藩篱,使管理者与员工、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直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第二,彻底改变传统管理的思维方式,从企业组织的整体出发,在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重建每个员工、每道工序的数字化基础,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这样,在新的管理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数字化管理基础才能成为企业走向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坚实保证。
第三,处理好企业信息化管理所需人才的内培与外聘的关系。今天我国正处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同时发展的历史时期,随着知识对发展经济作用的增大,在劳动者中从事知识工作的知识工人也在不断地增加。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改变对知识工人的看法,不再是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属下,而应该看作是使企业走向网络化、信息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共同管理者;不再把对知识工人的劳动支付的报酬看作是“成本”,而应将拥有知识工
人看作是企业的一份“资产”,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管理上应该坚持自培与外培相结合,不偏不倚。
【关键词】 医院 信息化 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成为衡量医疗服务机构的重要标志。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管理优势,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介绍
目前,多数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财务核算、信息共享等极大地促进着医院人力、物力、财力的信息化管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大大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负荷,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诊疗工作;能够提高对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科学管理,避免盲目采购和物资紧缺现象出现;可通过远程互联技术进行远程会诊等,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现状
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改变着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提高着医务工作者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认识。医院的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着如专业人才配置不足,医院管理层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认识不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1.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很多医院虽然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但使用范围受到局限,仅仅能够满足于日常收费等,部分医院也仅仅是能够实现增开处方等功能,对检验结果、检查报告等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电子病历等业务更是无法开展。
2.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个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无法得到共享,有的医院为了实现与医疗保险中心系统的信息交换,必须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数据转换,不但增加了病患因转诊各家医院的费用支出,也给医院增加了信息建设成本,浪费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系统缺乏专业人员。由于医院管理层对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担任系统操作人员往往是实习人员或者医疗卫生人员,医院信息化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不能够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缺乏卫生业务和信息技术兼备的应用人才。
4.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的部分功能虽得以实现,但缺乏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无法做到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由于系统管理的功能缺失,信息无法实现互通,常常造成病患需要多次往返各个部门取回和送还检验结果,增加了病患就医的烦躁情绪。
5.法制建设进程滞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其实非常强大,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约束,部分功能仍然无法实现,如电子病历的互联,电子签名的防伪,个人隐私的保护等等均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关和法律制约[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真正地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也只能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三、加强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化管理意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医院的管理层提高认识,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将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提升到影响医院未来发展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高度来对待,有计划、有部署地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将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只有管理层提高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各医疗科室才能统一协调部署,加强科室合作和沟通,发挥信息管理的有效作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2.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要运用好先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就必须培养优秀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保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正常运转。要从具备一定医疗卫生知识的人员中选聘部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培训,增强信息化系统的普及力度[2]。
3.统一标准,加强保障。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期投入,务必要确立以统一标准为前提的系统研发,保证医院信息数据与相关医疗机构、医疗保障中心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4.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尽快完善针对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法律法规,使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在攻克技术难关后能够顺利加入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来,进一步完善系统现有的医疗服务功能。通过法律法规的逐步建立,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提高竞争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诊疗技术相结合为病患提供优质服务,是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文档管理、存储和利用方式的革命,档案管理正面临着现代技术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信息资源在管理模式上正在实现向网络动态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能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如何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与医院档案管理相结合,加快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各级医院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机遇。
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医院档案是由管理文件、会议记录、各类报表、病历档案化验单据以及各种影像资料等构成[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与利用服务水平,使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步摆脱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
1.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1.2.1对患者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可将不同科室的病历档案按照不同的编号分门别类的进行网络登记,还可以对相应的病情应用网络做出分析,标注在病例的下面,为医生提供治疗的思路。医生将治疗过程等记录在网络上,计算机终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家方便快捷的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总结大量临床经验。
1.2.2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将各部门的人事档案在网络上进行登记,将人事不案例从实体化方向朝着网络化方向进行转变,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将平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进行区分,规划在不同的档案之下,不仅方便管理,更方便查阅。
1.2.3对医院图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庞大的医院图书和资料如果在图书馆里进行查阅的话是非常麻烦且冗长的工作过程,对图书资料进行网络化管理可以大大节约这些时间,还可以将借阅者对于这些资料的感想和想法登记在网络上书本的名下,为以后的借阅者提供参考。
2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档案的优势
2.1有利于减轻档案管理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利用效率低和查准率不高的难题,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的利用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过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索速度。
2.2有利于文件和病案的补漏增缺 传统的医院档案立卷方法遇到信息收集不齐或者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拆卷后,卷内文件又得重新排列,编档页号、编抄卷内目录、装订、修改填写案卷封面,不但费时费力,还是管理员增添了很多麻烦,现行电子环境下信息管理后,医院档案按"件"管理,工作人员可有充分的时间提高业务水平。
2.3有利于档案资料方便、检索简便、准确率高的使用 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档案信息含量与档案实体量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摆脱了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完成档案由案卷级向文件级管理的转变,将手工立卷变为计算机自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类文书档案和病案管理与利用的质量、精度和效率。
2.4有利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 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制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平,信息化档案管理后,档案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3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我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和技术保障缺乏、信息化规范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为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点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管理环境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医院局域网的建立要立足高起点,不仅要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还应配备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设备来方便信息的输出利用。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3.2重视人才培养 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证[2]。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技术性较强,要采用各种措施多途径、多形式地将计算机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新时期档案人员必备的基础课予以培训,档案员除了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运用操作能力。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培养。
3.3加强安全管理 档案具有原始性,不得被篡改,要防范病毒攻击,对于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还要设置访问权限,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晚上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一、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确保稳定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土地档案从无到有,管理方式经历了由原来单一的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逐步向纸质档案与现代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并存的转型。在相关的土地利用政策中可以发现,农村集体用地的市场化流转空间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财产上的权利,这种状况之下对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必须进行改革与提升,符合实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内在需求。土地档案中包含着区域土地使用的详细过程,对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营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有原始的资料数据,土地档案的使用能够确定土地权属问题,还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方式实现对土地的更好的持续化管理,能够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能够使土地信息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具有更加强大的检索以及资源共享的功能,对于土地档案的有效应用非常有帮助。
2.土地管理的新形势要求土地档案的信息化发展。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的实现程度与这一工作社会化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现实中土地管理工作已经初步达到了电子政务的状态,这也对其中的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不断提高其电子信息的管理水平,在电子政务的实施下会不断出现网络形式的文件、图表等信息,需要革新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增强信息化程度。另外,时展的特点为土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手段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的趋势是一种必然。此外,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服务,其信息化的发展也是发挥档案利用价值的一种内在要求,信息只有进行传播才能够实现其价值,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规律,增强档案信息的开发与传播、利用,这种情况下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就需要逐步实现来适应这一要求。
二、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者信息技术水平不高。近年来,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部分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开始重视其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实施土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但是其中存在的一部分员工由于年龄问题或者自身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比较低,在短时间之内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档案管理方式,所以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效率会比原来的方式效率更低,这样就会造成管理者自身产生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排斥心理,也就对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另外,在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中还存在认识不充分、不重视的问题,土地档案管理这一工作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方面的效益,并且具体管理起来还会消耗许多的人力与时间,这样就使得大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方面的管理建设意识比较淡薄,同时也忽视了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使用价值,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敷衍的情况,由于这种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认识上的缺乏,所以使得部门的领导并不能将其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高度来看待,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很大的阻碍。
2.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缺乏。在实际的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过程中要凭借优良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的帮助来实现,在一些土地档案管理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设备陈旧、配置低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土地档案的归档、存放等管理方式都比较落后,很难得到发展和进步,而且当前阶段的电子档案的管理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因此在具体的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中会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现阶段的档案管理软件大多属于单机版,通常都不能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而且软件的开发平台以及工具都比较老旧,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在软件的应用中也只能针对特定的档案类型,通用性比较差。另一方面,电子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不全面,通常只能对完成归档的档案实行管理,缺乏更多的自动化功能,一般都是在纸质档案基础上实行的辅助管理,电子资料与这种纸质的资料存在很大的差别,两者在计算机管理方式上也是不同的,在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工作流程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功能上的不足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化的进程。
三、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策略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土地档案管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根据,各级领导应关注档案工作的进展,增强对这一工作的认知,加强《档案法》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规的宣传。这样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深入人心,获得人们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指导,真正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领导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对于档案管理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及时的解决,将相关管理工作结果加入部门内的季度考核里,积极为档案管理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性特点比较显著,管理人员需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根据土地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提高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2.加强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基本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土地档案管理也是如此,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实现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来提供必需的、基本的条件,需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待这一管理问题,不能由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短期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就不进行投资。当前,计算机的应用使电子档案不断增加,对应的管理模式也要更新。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的硬件功能水平进行提高,增加其中高性能服务器及终端设备的应用。结合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际对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引进与应用,比如专业的土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地促进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发展。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增强土地档案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高效地达成,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相关软件的操作,使得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顺利地开展,使其中的土地资源信息获得有效的利用。
作者:阎霓 单位:大连金州新区土地房屋局土地事务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乔玉萍.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
关键词:医院科技档案 信息化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广泛运用,过去用纸墨、照相形成和传递的机关公文以及医疗图书、临床诊疗图形、影像、文献资料、科技情报等,都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档案式管理,由此而产生电子档案。可见,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了大趋势。其中,作为医院档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档案,记载了医院医疗、教学和科技发展的历史,反映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动态发展,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医院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医院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更好开展,成为了医院人才建设,实施科教兴院战略的重要基础。如何根据医院科技档案的基本特征,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各方面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成为了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这一课题做一浅析。
1 学科技档案的基本特征
医院的科技档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论著及其原始资料的收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及其相关实验原始资料的收集;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从立题至结题期间,所有相关资料的收集;协作项目的协议书,技术转让或申请专利的有关证明等的收集;通过鉴定后的科研成果资料的收集。这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1 源广泛
医学本身是一个多专业的庞大科学体系,涵盖了医、药、卫生、微生物、职业病、生化等。其分科的细致与多样性决定了医学科技档案的来源相当广泛性和分散性。而这些科技档案均自然形成于每一个科研机构和有科研能力的单位及个人的研究工作中,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十分散乱。此外,医学科技档案的载体材料和形式也颇为多样化:载体材料包括纸质载体、磁盘记录载体、光盘记录载体等;档案形式包括文字材料,奖状、奖杯、证书等实物,这样导致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量巨大,加之漫长的科研过程和周期,无疑加大了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难度。
1.2 利用价值高
医学科技档案不仅具有凭证作用,同样也具有广泛的参考作用。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先进的科研思路、方法及大量有价值的国内外科研资料,包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都可为今后科研开展提供参考,并对避免科研工作低水平重复或为科研而科研等,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2 充分利用医院内部互联网,创建和完善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系统。
根据医院科技档案的两个基本特征,如何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成为医院建设中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认为由于医院科技档案来源广泛,而档案管理人员人数、人力有限,医院可充分利用医院内部互联网,按照科技档案的管理要求,建立高效的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可促进充分发挥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
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建和完善:
2.1 医技人员个人信息管理
以科室为单位,将医院医技人员的个人科技档案信息输入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系统。此系统可提供各类科技档案,如各年度科研项目执行汇报表、各项科研经费报销登记与结果反馈、论文投稿登记情况表、学术会议审批及学术成果统计表,外出培训以及涉及到个人的科研教学信息等。
2.2科研管理
在医院科研管理方面,医院科技档案系统可对各类科研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学术论文的投稿管理、会议论文的登记、科技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管理(外请专家来院讲座信息管理、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学术著作及发明专利管理,并可利用检索功能进行查询、统计。
2.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主要针对医院教学管理对象进行各类常规管理,它主要分三部分:研究生管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医院科技档案系统通过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研究生、七年制、五年制、大专班……),对各层次各级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应用查询及统计功能对管理的学生各项情况、授课教师情况以及课程安排等各类常规管理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控制,从而推动医院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2.4 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主要包括:各级继续教育项目外出培训的审批与登记、各种培训授课的管理、住院医师的系列管理、全科医师的管理与考核。通过医院科技档案系统,可统计出医院某时间段内医生、护士、技术员、管理及后勤人员的参加培训情况,各种职称级别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授课人员举办的各种培训及授课情况。同时按照市卫生局的规定进行住院医师轮转考核成绩及评定记录,及全科医师的各种考核统计。
3 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查询和维护
关于以上五个科技档案管理子项的信息查询方面,本院医技人员具有一定权限各种科研、教学情况进行查询;科主任可对科技档案信息进行统计,但不能做任何修改。信息管理方面,这一系统可由不同管理部门根据划分的权限分别对以上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人事基本信息、职称变动情况、党团关系维护、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出国经历、职业资格认证、护士资格的各种信息、社会荣誉及各种奖励等等。这样既保证了信息库的数据的动态更新,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使管理者掌握详细的人才基本信息,给医院优秀科研工作者评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总之,医院可充分利用医院内部互联网,创建和完善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将一定程度上促进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和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并更好地实现科技档案资源在医院内部互联网上共享,让科技档案服务于民,方便本单位广大科技人员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伟,郝桂兰. 医院科技档案应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6,(19):239-240.
[2].徐辉,罗林枝.医院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思路的探讨.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6,(19):368,328.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步人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不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1、档案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
1.1定义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
1.2内涵
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第二,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第三,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第四,要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耽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在已认知的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兀不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3、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又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归纳其主要内容有: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人国家信息网。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
3.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2.1 档案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3.2.2 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3.3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油田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
引言
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油田档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油田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此过程中,油田档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的油田档案管理主要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诸多缺点,如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等,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油田档案工作的需求,难以充分发挥油田档案的作用,对油田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在油田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需要加强油田档案管理的创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在油田档案管理中,可实现油田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高效运转工作。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油田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档案管理“云”技术创新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大助力,主要原因在于:云计算技术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与数字资源整合优势,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提升企业档案服务水平。总之,云计算技术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资源充分共享。通过构建云服务平台,能够将不同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存入“云”中,利用其数据资源整合优势,可以使油田生产单位快速获取档案信息资源,从而享受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2)“云”智能推动服务。档案馆利用现代智能手机中的浏览功能,可建立档案信息为主的网站,档案信息资源使用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访问网站,从而获取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3)私人定制“云”平台。以云服务平台为基础,个人或者单位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制定私人“云”平台,该平台主要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服务,减少了诸多环节,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2档案管理软件的需求与评价
档案管理软件处理需求工作,其实质是协同作业的一个过程中,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如档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为此,油田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制订一个具有明确任务与责任划分的项目计划,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需求评估。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用户需求加以评估分析,从而明确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缺点,进而确定是否需要新的档案管理软件。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现有档案管理软件的弱点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新管理软件,同时需要明确新档案管理软件的预期效果,以帮助组织确定需求。(2)生成“功能清单”。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需求,确定优先级,从而生成“功能清单”。除此之外,其还需要重点考虑用户支持的质量、供应商信誉、成本以及技术平台兼容性等功能。(3)用户评价。一款软件效果是否良好,其主要是通过用户评价来确定的,具体而言,就是询问用户软件使用体验。在此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管理软件提供商进行必要的调查,如是否提供维修、定期更新等服务。(4)适时调整与更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软件同样在不断更新发展。为了适应油田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油田企业需要对油田档案进行相应的更新与完善,以确保油田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3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将传统的手工油田档案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为了确保油田档案的真实可靠性,油田企业就需要在油田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入手。(1)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为了避免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油田企业除了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还需要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从而对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实现全程的监督与管理。(2)固定与完善工作流程。油田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严格落实“归档范围确认制”与“归档范围备案审批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档案进行数量校对,以及档案整理质量核查,只有在确保一系列质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不合格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及时返工,待到工序质量合格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确保档案当天出库加工处理,当天必须完整入库。此外,管理人员需要将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加以规定,确保加工工作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3)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一是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档案修复。二是在档案还原过程中,其需要按照顺序排放至档案盒中。通常情况下,油田档案在初始采用的是案卷级装订的方式存储,在扫描过程中需要拆卷活动,还原并不需要再次装订成册保存。三是在档案还原过程中,其需要确保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的安全,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原件受到温度、湿度以及火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4互联网与档案系统的智能化共享
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多个子系统构成,如管理终端,、数控标签、智能安全门检测,以及数据交互程序方式设计等。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先对其进行一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档案数控标签的选择。在数控标签选择过程中,为了简便算法,快速通过终端,进行电子标签数据扫描,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避免在管理系统中融入较多的辨识标签的验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验证时间,提升终端扫描效率。(2)管理终端设备设计。管理人员终端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电控读写器以及主办公室。首先,电控读写器。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快速防冲突解析,通常情况下,解析半径超过4分米,并具有读写能力。其次,主办公室配备电脑终端。其主要功能有进出档案的信息识别以及数据信息处理,电脑终端实现自动控制。其主要是能对贴有标签的档案加以识别,并监督进出情况,为其他人提供档案流通工作平台。(3)智能安全门检测设计。智能安全门的实质是一套智能门禁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能够对档案出入后进行自动识别,并配备自动报警功能,一旦检测系统开始工作,将会对进出人员的次数进行有效统计,并对进出口人员的流动情况实施有效监督,可以提升档案馆的监控能力,从而避免档案被盗窃的问题,提高档案的安全性。(4)数据交互程序方式设计。数据交互程序方式主要包括档案出入库、盘点以及修改等模块。交互模式的设计,主要是依据企业档案馆实际工作需求,同时结合处理需求与运行环境等,从而确定数据库类型。这不仅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交互程度的网络防火墙层级与加密数位的安全性能。
5结语
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油田企业发展。在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油田档案,并对油田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油田档案管理难以充分发挥油田档案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社会诸多领域中的推广使用,尤其是在油田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其促进了油田档案的管理创新,使油田档案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田档案的安全性,为油田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晨晖.新时期油田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6(5).
[2]马孝岩.夯实基础强化创新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J].赤子,2014(8).
[3]杨海燕.浅谈油田企业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原则[J].办公室业务,2014(24).
[4]陈春兰.浅谈以信息化技术融入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J].珠江水运,2015(3).
[5]张莉.农业科技档案现状及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手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
关键词: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43-02
一、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激烈竞争,施工企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杭州地区投标报价的综合取费(含税)基本上在5.5%左右才具有竞争力,除去税率后,利润只有2个点左右了。因此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含项目日常管理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技术及组织措施费用。但公司项目的成本数据统计以月、季财务及工程产值报表的型式上报公司财务部和工程部。由于项目上报的成本数据以月为周期,各部门的成本数据缺乏有效的交流,报表中各子目的分类比较粗糙,因此数据难以进行有效的实时统计、查询、
分析。尤其外地项目更加难以进行控制管理。
二、项目成本管理的软件应用
那么项目成本管理信息需要动态核实时,以天、周为周期进行数据统计和上报,而且信息要各部门、各主管领导信息共享,随时查询。但数据量势必增大,工作繁琐,采用成本管理软件可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软件的应用给成本管理带来数据、流程、决策的变化,能够达到准确、实时的项目成本核算;权责明确的过程控制;动态的“盈亏分析”;改变人的工作状态。目前国际通用的软件是P3软件(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国内绝大部分大型工程也都使用过P3,譬如三峡、小浪底、二滩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大亚湾、岭澳、秦山三期等大型核电工程;外高桥电厂二期、国华准格尔电厂、等大型火电工程;京沪高速公路、润扬长江大桥等路桥工程;上海英特尔工厂、摩托罗拉天津工厂等大型工厂;南海石化、上海化学工业区等石化项目;广州地铁等市政工程。
三、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软件的应用推广难,信息化管理就依旧要停止在数据统计不及时、报表粗糙、信息交流不畅、缺乏有效分析的现状上么?我认为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实行成本数据报表的实时动态管理。将各种与成本相关的数据如消耗材料的进库、出库、退库、报损;周转材料的进场、出场、报损等每天都以一定的数据格式(EXCEL电子表格)录入到计算机里,以数字的形式保存起来,并通过公司的网站,建立各项目部的电子信箱,数据由项目部上传到各自的信箱,各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可以随时登陆项目部信箱进行成本的归集、查询、分析。此外,各相关
部门的成本数据通过集团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络传输,实现成本数据的共享,从而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
四、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一)规范数据统计
将项目的成本费用分类、分细。比如:日常办公管理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租赁费用、技术措施费用、组织措施费用。
以材料费用为例,可将材料按其专业属性和占总材料费用比例的不同划分为A、B、C类材料,每类材料再细分到各种名目,划分完毕后,制作统一的材料费用报表,将材料的进场数量、规格、进场价格、信息价格、供应商、经办人、使用部位、材料总价、已付材料价款、未付材料价款、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的比较、实际价格与投标价格的对比等等信息通过统一的表式进行归纳。
(二)规范管理流程
通过规范化的数据报表,达到实时动态查询、整理、分析,辅助企业的管理制度,将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加强了成本管理中的约束(如限额领料),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三)科学化的决策
以往由于落后的成本管理手段,在决策时缺乏对成本对象的“定量”分析(往往只能作“定性”分析),使得决策往往依靠管理者的个人积累的经验。而且管理者要等每个月报表出来后才知道哪儿超了、哪儿省了,若要等此时才决策,恐怕早已为时已晚了,这种凭经验决策及事后决策(控制)的方法已很难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为了能够达到成本控制决策的科学化,积累项目成本支出数据信息,就要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全过程的“定性”、“定量”分析,以达到对成本过程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应对。如人工或材料价格异常、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不符、办公管理费用异常等,均可使决策人及时调整和控制。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不符,可及时向开发商进行费用补偿,确认工程量的变更,使决算更加清晰方便;办公管理费用的异常,可详细查阅各种发票凭证,查明原因,控制成本支出。同时由于数据的实时,公司领导及各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成本控制更加透明清晰。
五、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准确、实时的项目成本核算
信息的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了各业务部门的“隔离”,财务部门不但能了解项目成本产生的全部过程,而且伴随着各相关业务部门的每一个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应。如材料部门在记录一笔材料出库、退库的同时,财务也得到了这个信息,并将相应的材料费用计入实际成本;经营部门对分包商每完成一笔结算,财务就产生相应的应付款,等等。可以看出正是这种成本数据信息的通畅、透明,才保障了项目成本的准确、实时成本核算才成为可能。
(二)权责明确的过程控制
通过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成本费用报表,可以很方便地帮助项目部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可依实际情况将目标成本明晰地划分为“可控”及“不可控”部分,对“不可控”部分成本的盈亏项目部能说明盈亏的原因,对“可控”部分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权责划分,将其落实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实时利用通用软件(EXCEL)对其发生成本进行计算、数据归集、分析,并对其进行跟踪,使得成本的过程控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配合项目部相关成本管理制度使“成本谁都负责,谁又都不负责”这个局面得以彻底改观。
(三)动态的“盈亏分析”
项目管理者关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到底是盈了还是亏了,盈了――盈了多少,亏了――亏了多少,这在过去往往谁也说不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目施工环境的“动态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多种不确定因素存在,比如:台风导致工期延误,增加窝工费;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变化;班组操作失误导致返工,增加材料投入、延误工期;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工伤赔偿等。
因此工程的盈亏无法从投标时就做到完整的分析,需要动态分析。成本数据的信息化,数据报表的完整和细化,及统计分析的及时,可以保证项目盈亏的动态分析,使项目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控。
六、前瞻
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已越来越被施工企业所重视,但仅靠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行实时数据报表和部门信息共享并处理分析,相比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管控(P3),劣势明显,数据处理的速度、整理的繁琐性、分析的科学性都将落后。但一次性投入的费用确很少,可利用现有的公司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进行一般性的信息化管控,而且相比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其优势明显。
关键词:抢险调度;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燃气事业的快速发展,燃气管网数量与日俱增,规模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相应的也逐渐加大了抢险调度的风险。需要抢险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的将发生故障设备的品牌、型号迅速的确定下来,并且在准确掌握管道管径的规格、有效的控制阀井位置、地域、用户的数量以及用气量的同时,将险情信息快速的传播出去,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大脑和文字的记忆是很难实现的,并且在中间过程中还会混淆数据信息,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信息化管理在燃气管抢险调度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通过对智能化工具的培养和发展能够实现对社会的造福。现阶段,在燃气管网应用了设备运行管理、地理信息、GPS抢险车辆定位、手机群呼叫对讲以及SCADA远程监控系统,各个系统之间不仅可以相互配合使用、进行独立操作,并且逐渐成为抢险调度工作的得力助手。
1.设备运行管理系统。设备运行管理系统作为一套软件系统,具备的功能非常多,通过整理如下:第一,基础设备信息的建档功能,主要包括对一系列燃气设施设备资料的建档和存储,如燃气管道网、阀井、单位用户、检查井、调压柜等。第二,基础设备信息的查询与统计功能,该功能可以查询和统计已经建档的燃气设备、设施,并且报表的输出对于公司准确及时的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任一时间内设备的数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生成和打印任务单的功能,通过燃气设施的竣工、检测或者安检时间以及检测频率的有机结合,可以按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相应的分别生成在检测和安检方面的工作任务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人工操作的不足,有效的避免遗漏或者无效的重复,当时管理人员只需要将任务单打印出来即可。第四,维修情况的录入、统计与查询功能,记录和统计设备维修的具情况,并且跟踪管理设备使用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今后设备的选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抢险调度信息化管理以MapInfo作为软件运行的管理平台,能够将图形和文字方面的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能直观紧密的将所需要信息的资料形象、地理图形等联结起来,通过强大的分析、查询功能,可以以图形或表格的方式将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因此,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各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直观的在电脑上显示出来,如燃气管道网的现状、资料、已经通气和潜在的用户情况等。同时,在抢险过程中有助于增加相关人员对燃气管道网的熟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全部管网的现状直观的显示出来,有助于工作人员增加对各阀门井所控制范围的熟悉度和了解度,如居民和单位用户的数量、用户的具体规模以及联系电话等,并且对于GPS抢险车辆在地图上的定位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
3.GPS抢险车辆定位系统。GPS抢险车辆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车载终端以及监控平台等,装置一定的车载终端有助于调度人员定时借助CDMA无线网络的形式将由GPS模块得到的各方面定位信息及时的上传给调度中心服务器,然后调度中心器将管理命令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车载终端,最终信息会在液晶显示上面显示出来。然而,调度中心服务器对由车载终端所发出的定位经纬度信息负责,通过对电子地图可以准确的获知所在地的文本信息等。该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对所在位置的实时定位,超速、分段限速的预警,越界的报警,统计工作里程数,设置和报警节点、设置与查询车辆信息以及查询报警信息等。同时,该系统在抢险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险情出现时,调度中心可以及时获取险情点最近的车辆位置和驾驶人员的各方面信息,并且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的调度人员展开抢险工作。
4.手机群呼对讲系统。手机与对讲机是大多数燃气公司在具体抢险工作中普遍所采用的通讯工具之一。但是,手机通常在抢险过程中无法接通的情况时常发生,并且对讲机在一定程度上机与机的直接对讲,可以传呼的直线距离只有100m,且对讲并不是特别的清晰,往往会受其他信息信号的干扰影响,使得效果非常差,使得其他人员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不能进行及时的了解,相应的也就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因此,通讯的快捷性、指令传达的迅速对于燃气抢险工作的顺利完成、供气的安全有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先进的对讲系统,相关抢险调度人员可以利用相关的客户端软件,发起调度进行多方通话,调度中心可以利用客户端科学合理的调配各个抢险人员的通话权限,以此来对多项用户进行科学的分组,实现快速拨号的简易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对组内人员的及时调度。一旦出现险情,可以及时联络相关抢险工作人员并且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快速共享的抢险信息,实现对险情的快速有效控制。5.SCADA远程监控系统。所谓的SCADA远程监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调度中低压燃气管网整个生产运行的情况,采集相关的工艺参数,并且还能实现与历史数据信息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供气的预测,对其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整个管道设备运行过程的优化、输送技术的制定以及相关的模拟培训等,有助于实时监视和调度控制整个燃气管网。
二、信息化管理在抢险调度中的有效应用
在抢险调度的过程,五个系统之间的各司其职和彼此之间的配合,有助于提升抢险调度的速度,对于其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某处的主干管发生泄漏的情况,调度中心收到消息后会进行如下的工作:第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准确的找到险情发生的相关位置,以及中管线上阀门的具体使用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险情的实际需要将相关的阀门关闭掉。第二,利用GPS抢险车辆定位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距离险情最近的车辆以及具体驾驶员的信息,并且还能在短时间内打电话给该区域的相关负责人,实现对险情的有效控制。第三,利用SCADA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管网各方面的数据情况进行有效的查询,从而确保各方面数据的正常。第四,通过点击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的有效的将泄露的管线找出来,并且将管线的材料、直径等资料信息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利用运行设备的管理系统可以对该区域燃气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对于及时的通知相关抢修人员准备好抢险的材料和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及时的掌握险情具体的影响范围,在短时间内将停气的传达给附近的居民和单位用户,以来做好相关的保暖工作。第五,利用手机群呼对讲系统同样对于及时通知抢险人员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险情信息的快速传递,对相关的应急信息进行积极的商讨,将抢险的具体进步以及现场的一些情况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给相关的领导。
三、结语
抢险调度工作的科学、快速、有效进行,对于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方法在抢险调度工作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抢险效率的显著提升,调度管理的目标也提前实现。
作者:来孝虹 单位: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
医院档案管理影响着医院的运营情况,同时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所以要给予医院档案管理高度的重视。就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来说,尚且存在不足之处,如此将会妨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的进程,对医院的运营造成不利影响。故此,要对医院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对实践的意义进行研究,以此来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一、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相对淡薄
目前,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呈现蓬勃之势,但是,大部分医院并未重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单纯的认为档案管理与营运没有关系,造成档案管理没有效果,也使得医护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而且没有树立起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例如:日常档案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在收集档案资料时没有重视资料的全面性,忽略了一部分档案的收集及管理,导致一些档案凭空消失;除外,档案整理时,记录的方式缺乏合理性,随意勾画,削减了档案的寿命。
2、档案管理信息化设施不足,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匮乏
档案管理部门的设备相对简单,新型档案管理软件及配套硬件配备不全,使电子档案容易丢失或是损毁,不利于长期的保存。有的医院没有配备翻拍设备或是扫描仪,实现电子及纸质档案存档上存在一定的阻碍。而且,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先进档案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
二、医院档案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论述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是用来储存和处理相关信息的先进网络技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档案信息的收集、加工、保存与运用效率,建立医院档案电子信息库和电子信息调用平台,选择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操作,使医院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档案管理价值。
电子信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它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较好的分析处理档案信息,且拥有较强的信息传播能力,通常用来管理较为复杂的医院档案资料。
为了确保医院档案的自身安全,我们可以运用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科学处理一些信息安全问题,还可以为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保密工作提供技术性支持。但是电子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也会不断面临新的安全风险,能否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安全技术,成为信息保密工作的关键。另外,电子信息技术对计算机软硬件条件有一定要求,要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开展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需求。
三、关于如何做好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运用信息安全分级管理方式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与医院档案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为了不断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信息安全机制,结合不同需求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建立院长――科室主任――档案管理员的三级管理体系,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划分档案管理职责和信息安全责任,针对医院档案分散管理的情况,由科室主任负责主管一个科室或一个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将具体工作分配到具体档案管理员,由上至下规范档案管理结构。不同安全级别的档案调动应经过相应管理人员的批准,提高档案调动的安全性。
3.2 通过培训增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信息保密与档案管理都是需要人们长期坚持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及信息保密工作的质量。因此医院应该定期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及时更新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对新出现的档案形式和档案类型进行妥善处理,逐渐形成日常化管理。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档案档案管理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培训,为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供方便。
3.3 做好电子信息建设及安全管理工作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电子信息化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电子信息档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源,降低档案建设成本和存储维护成本,同时也能提高档案利用率和调用效率,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3.4提高管理人员个人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新的安全知识,包括防火墙技术和病毒查杀技术等,让电子信息安全技术成为医院信息保密技术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存储时,注意备份和对设备的定期维护,避免因设备损坏造成档案信息丢失。如果涉及到使用外部存储设备,要对外部存储设备进行妥善保管,明确保管责任,避免档案信息通过这种途径遭到泄露。在电子档案信息的建设过程中,继续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四、t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信息保密工作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档案建设也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其中医院档案的存在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纸质档案过渡到电子信息档案,这是医院档案发展的必经之路,充分发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医院档案的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医院档案的记录、储存与运用,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但是电子信息档案的出现也给医院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首先,档案形式的改变引起档案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信息技术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必备技术。再者,电子信息和网络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信息保密工作要处理的新内容,电子信息安全技术成为信息保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只有熟习电子信息安全技术才能在信息时代继续做好医院档案信息保密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体制及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对于医院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信息社会的发展,使现代档案管理必须体现出信息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医疗团队的服务质量,并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队伍,能够对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起到推进作用。因此,信息化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应该给予信息化保密工作足够的关注,定期学习新的信息保密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提升医院档案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晶.浅析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保密与优化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3(05):111.
在我国的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需要对自己的档案作出全面有效的管理。单位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对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档案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的档案管理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参考和指导。因此,本文以新时期单位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时期单位档案工作的开展思路。
关键词:
新时期;单位档案;管理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各个行业都需要对庞大的数据作出全面的科学管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对单位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新的背景下,海量的数据正不断地改变着城建管理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单位每天所产生的原始记录与以前的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加上单位发展的差异,档案管理工作的艰巨性越来越强。因此,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的管理效率与科学水平,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信息化概念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信息化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界定,新时期指的是数据更为全面的时代,在应用信息化处理分析技术的前提下,提升档案数据处理的有效性,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发展创造良好的数据处理条件。
一、新时期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价值
(一)档案的智慧型发展,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撑
随着我国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建管理与城市建设步伐在快速地推进。在深入创新与应用的背景下,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几个新的工作状态。例如:单位档案管理的技术性、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单位档案管理科技化等等。在单位信息保存与处理的过程中,海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压力,创新单位档案管理成为一项主要的工作内容。而新时期的信息化技术,成为单位档案管理有效手段的重要选择。
(二)新的社会环境与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
单位档案文件的鉴定工作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单位的电子档案、电子文件出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这给单位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纵使我们了解了这些电子档案中包含着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但是要想更好地利用档案里所蕴含的信息,有着非常大的难度。而仅仅依靠档案管理人员的传统分析与统计往往不能够做到。新时期档案信息化技术为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指明了一条科学、高效的道路。
(三)新时期档案数据处理的有效性,需要信息化技术
单位档案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近几年来,单位在档案数据库使用时,往往会遇到不能够及时增加单位档案新数据等问题。这一类似的障碍,给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一方面是单位档案数据的几何倍数增长,而另一方面是单位档案数据库的满容与限容。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单位档案处理的效果,也影响了单位档案数据库的更新与发展。
二、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实施策略
(一)对档案资源实施统一管理
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支持复杂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工具,提升了档案资源管理的统一性与安全性。在新时期,单位档案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安全性、档案数据处理应用的有效性,开始向着科技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现有档案管理水平与手段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国内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研发公司合作,提升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为实现单位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单位档案管理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厘清新时期单位档案管理的目标与思路,以此提升新时期单位档案管理的目标性与过程性。
(二)积极探寻信息化技术研发部门的合作与提升
由于新时期档案管理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一个部门在引入信息化技术之前,需要打破档案管理工作的限制,通过寻求信息化开发公司的支持,提升单位档案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在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单位提前制定一个开放、协同合作的档案分析思想环境,保证单位档案处理与数据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此外,因为不同区域的单位所需要的档案数据分析与开发环境具有差异性,所以只有加大对单位档案工作的深入了解以及提升专业化档案处理协作水平,才能够开发出更加适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分析工具,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与工具。新时期的单位档案处理工作的开展,作为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个创新性突破,是实现单位档案管理与社会环境分析、单位方案管理封闭性转向开放性、协同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也是提升单位方案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基础。
(三)加强电子档案的技术处理与应用
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部门相结合的方法。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在鉴定工作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要求、方法,又了解全局情况,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两部门的职能应用于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做好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四)提高档案电子文件的保存质量
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物质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储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也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对单位管理的重要意义,档案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的档案管理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参考和指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深入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就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抓好与用好信息化时代的技术,在不断创新使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升档案管理的时代性、有效性、科学性,以此为单位管理决策的制定、调整等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董继红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参考文献:
[1]钟静.档案服务的模式创新——浅析App在档案服务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2015(04)
[2]苗美玲.现代档案资源的多元化存储方式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