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踏青的诗词

踏青的诗词

时间:2023-05-31 09:3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踏青的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踏青的诗词

第1篇

时间的使者纵马而来,转眼间清明节又悄然而至了。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是其他节气和节日所没有的。从节气上说,清明一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耕春种,一年的忙碌从此开始;从节日上讲,它是祭祖之日,这天要踏青扫墓,祭拜祖先,追忆先人。晚唐诗人杜牧在《清明》中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前抑后扬,意境迥然,可见清明这样的日子,古人和今人是一样的心情,思念亲人,怀念往昔。

中国古诗词中写清明的作品很多,这类诗大多都带着“清冷伤情”的基调。像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清明即事》里说:“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又至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莺飞蝶舞,想起前尘旧事,早已物是人非,诗中弥漫浓郁的怀念气息,一个人坐在空屋里,茶过愁肠醉生根。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寒食上冢》一诗中也写道:“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真是睹物感怀,把千言万语归结为一个“愁”字,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哀伤心境。诗人笔调凄楚,意境悲凉,到了春天,去岁的草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去哪里找寻?又如宋代苏轼“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凄恻伤感,宋代“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的清幽婉约,南宋高翥“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黯然神伤等等诗词,对清明的描写无一不弥漫着浓郁的落寞、凄清、悲凉的情绪。

虽然清明是凭吊故人、遥寄哀思的日子,人们心中不免悲切切,意绵绵,泪涟涟,但清明毕竟已至阳春三月,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季节,就有些诗人抛弃了烦恼、忧伤和哀痛,多了些闲情逸致,只管享受桃红柳绿梨花白这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景色。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这首诗是写年轻人要趁春光大好,去郊外踏青、荡秋千,别辜负了大好时光。再比如宋代词人柳永的《木兰花慢》也是这种格调:“……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这首词写了雨后的清明,景色清新,适宜插柳赏花踢球踏青,把快乐播撒在春风里。

另外还有诗人借清明来表达人生的哲理与意义的,如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又有了另一番感慨和感悟。诗人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冢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并感叹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人生的意义却是大不相同,这恐怕是清明诗的又一境界和新的高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中,写清明的很多,数不胜数。但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境遇不同,情调不同,写出来的诗词其情感、韵味、意境就会有所差异,但不管怎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串色彩缤纷、耀眼夺目的明珠。

第2篇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正式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改进意见”,要求各学科充分落实10%的综合实践课程。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地球主题探索课程已经从顶层设计到线上、线下操作,可以说我们已经将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落实在课表,落实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所有校区的教师都在积极地思考:开展哪些学科实践活动?怎样实现资源整合?地球主题探索在课堂上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学期,芳草地民族校区的教师们尝试以某年级某日下午两节课连排的形式,推出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实践探索课程。在教师们研讨的过程中发生的课程故事,让教师对学科本质、学习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以综合实践为学法,展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综合实践学科研究过程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合理的分工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又要给予平日处于劣势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在一次次的阶段性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本次,我们尝试多学科、多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清明文化”。通过本次活动,将学生从小到大所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学生在整理资料、制作ppt、各小组汇报总结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以古今诗歌为线索,展示学科的源远流长与学科本质

为了凸显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学生在进行汇报时采取了演讲、诗歌朗诵、古诗串联等形式。这些形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充满学科特质的。学生们在收集相关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清明文化,体会到了诗词中所传递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炽热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理解、感受、表达、朗诵的水平。在师生共同朗诵、交流的过程中,相映成趣,用语文的形式实现对“清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用古诗配画来整合,展示教师专业特长及学生素养

美术课,教师让每个学生结合刚刚汇报的古今诗歌,为动人的诗歌配上精美的图画。这既需要学生有对古诗的充分认识,又要有对画面的细致考虑。在经历充分研讨之后,学生总结归纳出为一首古诗配合适画面的方法。首先,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理解诗意;其次,抓住中心句意,根据句意找出描写的主要景物进行构思;第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构图创作;第四,严守构图原则,按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预留出文字的空间,文字不宜过小。此时,学生通过为古诗配画表现春天的美,赞美春天,使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用学唱歌曲来抒情,树立学生文化新观念

清明节期间除了祭扫,踏青也表达了现代人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追求。作为小组汇报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让学生带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启春的脚步,就成为了音乐课的主要任务。于是,教师从清明的别称(踏青节)入手,让学生通过美妙的歌声、期待的表情,去歌唱春天、赞美春天。此时的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跟着音乐舞动起来,美好的心情早已飞出了窗外。尤其是当学生邀请所有的教师和领导站起来一起演唱之时,课堂气氛达到了。

创新学科整合方式,享受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堂学习成果的归宿点。在芳草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才智得到了发挥,学生们的才华得到了展示,课堂的成效得到了验证。

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感培养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我们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着对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希冀寻求一些策略与方法。

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方法枯燥,课堂缺失美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过程程式化,使原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许多教师翻译成一叠索然无味的小菜,而且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课堂上当然就缺乏美感,缺少“情”的涌动。

2.学诗途径单一,体验缺少灵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还往往仅局限于课堂。老师也盯着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极少推荐积累其他古诗。所以,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了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源头活水,而且校园古诗文化建设更是淡漠,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关注角度偏移,学诗丧失兴趣

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二、培养策略探讨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呢?笔者从策略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1.以情怡情,传递诗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在备课要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简练,韵律优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贵言志”,他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情感的桥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

2.美学古诗,增强诗情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1)吟诗。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4)画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

(5)写诗。“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因此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是有道理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3.开发诗园,滋养诗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拓展阅读。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样进行拓展阅读,就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第4篇

2017年端午节班会主持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

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今晚,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古色古香的端午节。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到场的嘉宾。教育学院学生科科长xxx老师,XX都市报的XX记者,以及我们的辅导员xxx老师。大家热烈欢迎。

端午习俗的介绍:

端午节呢,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旧习俗。在我们XX,比较流行吃粽子,划龙舟,吃鸭蛋。那么,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什么风俗呢?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风俗。

赛龙舟;

粽子情节;

悬艾叶菖蒲;

雄黄酒;

游百病;

佩香囊;

讲述屈原的故事:

人自清高水自浑,谗言无力回乾坤。纵身汨罗应有恨,何须舟楫捞诗魂?(引出屈原) 关于屈原的故事,大家可能跟我一样,有所了解,但是,却不甚解。下面有请为仙为我们讲述一个详细的关于屈原的故事。掌声有请。

诗歌诵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屈原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离骚》让人叹为观止。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屈原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在端午节常常举办赛诗会。今晚,让我们这群温大学子也来一场现代版的赛诗会。此环节分为三部分。

1、诗歌诵读

2、我爱记诗词

3、库存诗词大比拼

1、《怀沙》是屈原的绝笔作。当他在汨罗江边抱起石头,面对滚滚江水,他到底在想什么呢?下面请欣赏由xx、xx、xx、xx为我们带来诗歌诵读《怀沙》。掌声有请。

2 、我爱记诗词:作为中文专业的我们,对于古诗自然是要多多读、多多背的。下面呢,进入我们的第二个环节:我爱记诗词。抽纸条,答题,答对5题,奖励一个粽子。

3 、库存诗歌大比拼:下面是第三个环节。抽话题,分组。对诗歌。那组卡住了就是输了。

一首离骚,是你轻拨的琴弦上滑落的历史绝唱,唱响充彻你嘶哑的喉腔,惋惜你的力量有如蝉翼一般的单薄,惊叹你的才智纵横文人政客的裕博,屈原我们向您致敬,请欣赏诗歌朗诵《》

伴着优美的旋律,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了,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家园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2017年端午节班会主持稿【2】

(一)活动序幕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1: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2: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1: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2: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 龙日、 夏节、 五月节、 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2: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一)端午故事

(二)端午习俗

(三)端午诗会

第5篇

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练习,面对着一串串冰冷的数据评比,面对着活泼天性的失落,我痛心,但我无能为力,我只能学着上海人的精细――螺丝壳里做道场,在我的“领地”里尽量地给我的孩子们创造一种和谐的愉快的氛围,让他们能尽量多领略一下同龄人所没有的别样风采。

一、 畅游在自然中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垂柳依依,鸣鸟唧啾,春天来了,那蓬勃的小草逗引着一群小小少年。他们的心随着蝴蝶翩飞,他们的双眸随着蜜蜂逗留,他们的耳朵更随着黄鹂的鸣叫而翕动,他们也是大自然的精灵啊。去吧,去踏青。

高爽的蓝天,金黄的落叶,深红的苹果,还有那香甜的烤红薯又让“馋猫”蠢蠢欲动。走,我们一起踏着落叶去野炊。在袅袅的炊烟中,这一群涂成大花脸的“牛仔们”尽情地笑着,尽情地闹着,尽情地唱着,他们的快乐连南飞的大雁也为之逗留。我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享受这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畅游,让我们一起丢掉那恼人的评比,做一个自信,自强,快乐的别样少年。

二、 感受伟人风范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享受到阳光的芬芳,植物的新鲜,动手的喜悦,他们有了团结起来的凝聚力,要知道这是一群被亲人捧在掌心的宝啊!仅仅亲近自然还不够,还必须让他们有远大的抱负,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才是他们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空洞的说教不行,强制的执行不行,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就拿来吧。“诗词选抄”印发下来了。早年诗集背下来了,诗词鉴赏交流起来了。“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个个摇头晃脑,一个个目光灼灼,一个个热血沸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激情澎湃的诗词不要说是正处青春勃发中的学生,就连洞悉世事的老人也会为之激动。这一首首催人奋进,豪情万丈的诗词如烙印一样刻在他们纯白的心田上。在他们的规划上,因为有了伟人的风范,所以也就自然浓墨重彩地绘出华美的人生篇章,引领他们去开创绚烂的未来,使他们拥有别样的未来。

三、 拥有一颗大爱之心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都拥有一个悲天悯人的胸怀。一个健康的阳光的中学生必须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2008年母亲节来临时,我确定班会的主题是“母爱”,并把策化权下放到班级。经过一星期的准备,孩子们奉献出他们的作品:用flash制作的一幅幅母爱的画面,配上精辟优美的解说,把细腻的母爱诠释的那样淋漓尽致,温柔入骨。骄傲的独生女慢慢变得谦逊可人了。蛮横的小皇帝渐渐有了小绅士风度。在和处于偏远农村的穿城中学手拉手活动中,他们送去了精美的礼品,在去敬老院的慰问演出时,他们不再捏着鼻子说“老人味难闻了”,而是,忙前忙后帮着打扫卫生,逗笑说乐,娱乐老人。这一群小调皮啊!在他们的心里已经用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朦胧意识,他们已经把对母亲的感恩推及到更广的大爱之中。在他们的心中涌流着别样的情感。

四、 挑起社会责任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合格的人才一定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教育者仅仅教会学生快乐、自信、善学还不够,还必须培养他们关注时事,关注民生的意识。让他们在关注中善思,主动地挑起社会的责任。2008年四川的天灾,2009年新疆的人祸,07~08年的金融风暴,这一切都是危机,这一切也都蕴含着教育的契机。我在班级不时地播报这些新闻并表述自己的理解。一双双纯净的目光注视着我,一颗颗脑袋陷入沉思:我们怎样做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于是就有了“走出象牙塔”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班级为汶川捐款,走上街头宣传环保节能知识,走进家电超市调查“家电下乡,服务农民,拉动内需”的惠民政策。他们策划,组织,实践,俨然就是一个个未来的“,”。面对这些,我不禁感叹:教育的魅力是什么?就是听到花儿拔节生长的声音,就是看到睿智思维碰撞的火花,就是感受到一颗颗灵魂由平凡而变得伟大的激动。我的孩子们,因为有了你们才让我有了别样的感受。

(郑为亮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223700)

第6篇

【关键词】 柳 见证春日 惜别怀远 以柳喻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柳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钟爱之物,古典诗词中,常可见柳多情美丽的身影。有不少文章谈到了柳的文化底蕴,笔者试图对柳文化底蕴形成的原因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一、见证春日

春回大地,温柔的春姑娘将春信托柳带给人间。对物候变化敏感的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先变化的是柳树。元稹名句“春生柳眼中”是最好的说明。仲春时节,“碧玉妆成一数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似剪刀”剪出了“柳”的细叶,剪出了春日,而 “柳” 成了 “春日见证人”。天气越来越暖, “五柳坊中烟绿,白花洲上云红”,地面上柳绿如烟,天空中云红炫目,春光明媚。光阴易逝,暮春时节“飞絮著人春共老”,诗人们油然而生惜春之情。

古代文人描写春日时为何如此钟情柳呢?“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极易成活,黄河两岸、长江南北,到处是它的倩影,春日里它的绿又是那样的招摇,它当然逃不过亲近自然的文人们的慧眼和妙笔了。

与文人们喜柳、惜柳相呼应的是民间“插柳游春”的风俗,如我国古代有人在清明节、寒食节于家门前插柳,还有人在春季将车子、轿子上插满柳条,坐上它们到郊外去踏青游春,饱览春光。直到现在在我们家乡(江苏泰州)还有人在春季修坟和上坟时插上柳条来告诉逝者春日已经来到。也有人将此风俗纳入笔端,载入诗词。我们毛家有位先祖有诗云“插柳游春时,祭祖手植日”。

由上不难看出,“柳”与春的关系多么密切。早春新柳,仲春烟柳,暮春柳絮被文人们化为情思融入作品。一片柳叶,一株柳树,一处柳林,都见证着春日的兴衰。

二、惜别怀远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些事物常被赋予特殊的抽象意义。如牡丹代表富贵,兰花象征君子。“柳”在描写离愁别绪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也早已形成了它特殊的文化底蕴――惜别怀远。

最早以柳表现离情的恐怕就是《诗经・采薇》中那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了。

汉代有“灞陵伤别”之说,灞陵柳树成荫,函潼一带的游子常由此远行,因“柳”能寄托深情,赠行者就于灞陵“折柳相送”。渐渐“折柳相送”形成一传统风俗,成为典故。

看看唐词《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葱绿的柳色使秦娥想起灞陵折柳送别的情景,如今只有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这位多情的女子,词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思念远人的女子形象。

据说,连文成公主远嫁的松赞干布,从长安依依不舍离去时,也带走了长安的柳树,她还把他们栽种在拉萨的土地上,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

以“柳”来喻惜别怀远之意,笔者结合古代文化知识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我国古代有种谐音双关的修辞,以某字来暗指与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柳”谐音“留”,送行之人希望能够留下远行之人,特别是能够留下他们的心。

另外,柳树多被栽种在沿河两岸,柳枝柔长,随风轻拂水面,好象在送别游子,自然触动人们的离情。周邦彦《兰陵王・柳》中有“柳拂水飘绵送行色”,多而成行的柳,姿态婀娜,飘拂在水面上,像在为词人送行。当时的周邦彦目睹朝政日益腐朽而无可奈何,只能痛苦地跟国都告别,或许那拂水飘绵送行之柳也增加了他的怅惘之情吧。

还有,游子归来之舟泊在岸边,柔长的柳枝轻抚看小舟,似在迎接游子。游子又得远行了,那柳枝又要系住小舟,似竭力挽留游子。在多情的送行之人和远行之人眼里,柳枝也就成了多情之物,自然,文人墨客就喜将“惜别怀远”之情倾注于柳了。比如唐代诗人雍裕之有首《江边柳》:“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歌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春柳图,柳数成行,翠绿蓊郁。诗中女主人公希望柳丝连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这离愁之重,别恨之深,自是不言而喻。

三、以柳喻人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以柳来隐喻佳人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韵味。细细想来,这柳与佳人确有相似之处,细细长长的眉毛似柳叶,娉娉婷婷的细腰似柳枝,那令人牵挂也牵挂别人的柔肠似柳丝。无怪乎那些多情的诗人会以柳隐喻佳人了。在这类咏柳诗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推李商隐的《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纯用白描,不着一个“柳”字,而给我们送来了温婉美丽多情的女子。咏柳实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

有的佳人以柳自喻,却充满辛酸。敦煌曲子词里有首《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这些话道尽了的辛酸。作者不明言“”二字,而是以“曲江临池柳”设喻。这是因为柳枝任人攀折的特点恰恰符合那种任人欺侮玩弄的生活特征。

在古代文人笔下,以柳写人并不都是隐喻女子,也有人寻找柳和人另外的相似点,赋予柳特别的内涵。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这首诗以“半朽”画柳,以“多情”写人,临风立马,意境苍茫。柳树半朽,诗人也半朽;诗人多情,柳树也多情。

第7篇

清明习俗一二三——荡秋千

在中国民俗节日里,寒食、清明、上巳是相伴相行出现的,甚至很多时候会将其相提并论而趋向于混同,最终则寒食和上巳都被并入了清明,使得清明节成为包容多种民俗内容的传统节日。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把当时东京(今开封)清明节的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宋时的清明里除了扫墓踏青以外,还有射柳、拔河、蹴鞠、相扑、听书、看戏、斗鸡、放风筝、荡秋千等民俗活动。

在如此众多的活动中,有一项受女子欢迎的游戏,那就是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两边支架,中间悬起两绳,下栓踏板而成。相传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需要借助藤条或是绳索来回摇荡来采摘果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开篇就记载:“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为施钩之戏,以缏作篾缆相罥,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又为打球、秋千之戏。”隋杜公赡为“秋千”作注说:“《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折。’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曰名‘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罥索’。”唐代徐坚《初学记》卷四中又将“打球”、“秋千”二事置于“寒食”条目之下,也说明在早期的秋千是寒食节日中的一项传统活动。到了汉武帝时,秋千逐渐成了祝寿的代名词。唐高无际《汉武帝鞦韆赋序》云:“鞦韆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鞦韆之乐。”千秋万寿,取的其实是谐音,为了避讳,所以改千秋为秋千。

如果说北方山戎人荡秋千是为了强健体格,宫廷秋千是为了讨个好彩头,那么自齐桓公北伐山戎并将其传入中原之后,秋千也确确实实成为了节令里盛行的游戏,以至于“每至寒食为之”。

秋千,绝不仅是来回摇摆如此单调的游戏。魏晋至唐宋,秋千就已是在寒食清明前后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半仙”,恐怕就是嫔妃们随秋千的摆荡飘起衣衫美裙宛若仙女一般吧!唐代诗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秋千的影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清明》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常与蹴鞠一起出现,“蹴鞠”是男子踢球游戏,秋千则是女子专属,男女相伴,意趣横生。唐宋时期,秋千一直是寒食节里最流行的活动。由于寒食在唐代有七天的国定假期,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时树木葱绿,所以人们纷纷选择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兹举数例:

抱膝思量何事在,

痴男埃女唤秋千。

白居易《寒食夜》

春风摆荡禁花枝,

寒食秋千满地时。

王涯《宫词》

风烟放荡花披猖,

秋千女儿飞短墙。

李山甫《寒食二首》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寒食梁州十万家,

秋千蹴鞠尚繁华。

陆游《春晚感事》

芳草长时寒食天,

红墙低处见秋千。

张耒《二月词》

五代十国时期,渐渐流行起了水秋千。花蕊夫人有一首《宫词》,“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诗里来看,水秋千应是置秋千于水面船中,类似于八月十八的弄潮,表演者需是会耍会演,在秋千激荡中展现技艺。水秋千延续到宋代时已经成为一项水嬉活动,《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中记载:“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宴群臣。……继有木偶筑毬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宋代的娱乐活动甚为丰富,“水傀儡”就是在水中作人偶表演,水秋千则难度更高,类似于现代的高台跳水和杂技,所以伎艺人也是经过了专门训练的。《武林旧事》卷三《放春》里写道:“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且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秋千晃悠起来,往往都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一直到现代,秋千也依然是少女儿童最喜爱的娱乐之一。

春天是思念的季节,也会生出多愁善感的情愫,所以秋千也荡出了少女们孤独寂寞的相思愁绪:

欲上秋千四体慵,

拟交人送又心松。

韦庄《浣溪沙》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冯延己《阮郎归》

吹花小雨湿秋千,

闲却好春*。

张元幹《好事近》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无题》

过尽百花芳草满,

柳丝舞困阑干暖,

柳外秋千裙影乱。

人逐伴,旧家心性如今懒。

侯置《渔家傲》

谁能读懂春中的深闺女子,谁又能解出她们的望穿秋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古时女子莫不待字闺中,一堵围墙却隔断了少女的心事,唯独秋千是她们最忠诚的伴侣,瞬间而过的也是一晃的青春。现代文明中秋千依然不少,却更多是孩子们的乐园,无忧无虑,也无忘烦恼。

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踏青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插柳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8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感悟诗情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特别是古诗,可谓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瑰宝。而《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教学提升到更高层次,意在让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人文涵养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精炼含蓄的特点,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一定的困难。即使能背出古诗说出诗意来,也毫无诗情画意,古诗那美好的意境已荡然无存。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让学生理解其诗意,感悟其诗情、诗境,真可谓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厌烦。于是,我向“名师课堂”学习,特级教师们的课无疑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给我指引了方向。

一、导语渲染入诗境

案例: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长相思》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读课题)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再读课题)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齐读)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只有把学生带进诗境中,才能缩短他们与久远事物的距离,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往往能把孩子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的确,情境渲染“以导激情”,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引领孩子进入情境。特级教师王崧舟正是用动人心弦的导语仿佛将孩子们带进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灵中,我想此时,孩子们读起来也会声情并茂。

二、紧抓诗眼明诗意

案例:

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生:是“喜”。

师:喜到什么程度?

生:发狂。

师:狂,发狂,喜到手舞足蹈就是“狂”。“狂”是来形容“喜”字的,“喜”是这首诗的诗眼。(生齐声读题)

师:河南、河北原来是叛军的老巢,根据地被收复了,说明叛军彻底被消灭了,说明祖国得到统一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是什么消息?

生:(纷纷大声说)好消息。

师:喜讯来到了,这个消息来得快不快?

生:(齐声说)快。

师:你从哪一个字看出快?

生:(大声说)忽。

师:这个喜讯来得太快了,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朗读第二句)

师:流的是什么泪?你说。

众生:流的是高兴的泪。流的是激动的泪。流的是兴奋的泪。

师:“感时花溅泪”中的泪是感伤的、痛苦的、哀怨的、愤恨的泪。此时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泪花呀。

……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请你告诉老师,诗人为什么要喜狂欲?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发狂吗?

生:因为他晚上做梦都想官军平定乱军,所以听到这个喜讯高兴得想发狂。

师:他一喜叛军得到平定。这是一喜,二喜呢?

生:二喜国家得到安宁了。

生:三喜是他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生:四喜是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师:他怎么不喜欲狂呢?(齐声读三、四两句)

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人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歌亦有眼,把握诗眼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透过诗眼,可以窥见诗人神府,可以把握诗的灵魂。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过:“诗眼的咀嚼,是诗歌教学的着力处。”抓住诗眼展开理解,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学习起来轻松有效。正如孙双金老师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抓住诗眼“喜”,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分别悟出了诗里表达“喜”的情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品味到“喜”字用笔之妙,它贯穿了全诗的感情。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案例: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长相思》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和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

师: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他的家乡,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师放音乐,学生写片段。)

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师:好一个生气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她看到的。继续看。

……

师: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 )

古诗是一种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诗人往往在字数有限的诗句中容纳丰富的内容。这些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诵读中理解诗句丰富的内涵,体味其中美好的情感或深刻的思想感情。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让学生想象诗人在故园的情景,并通过语言的渲染,让学生想象了一副副充满温馨快乐的天伦图,可马上笔锋一转,一个大大的“碎”字压在了“故园上”,同时,老师语言渲染“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让学生陡然一阵心伤,不知不觉中感悟了诗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具体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只要我们语文教师重视古诗教学,不断充实自身,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他们热爱古诗,学会古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就一定会实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喜人局面。

参考文献:

[1] 郭玉福.读古诗悟诗意品诗情.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32期

第9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意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117-02

古诗的“意境”,是古诗中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相交融而构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描绘的客观事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均是名篇佳作,语言精炼优美,包含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

然而现在的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那么,古诗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使古诗教学富有诗意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吟诵感悟,入情入境

古人作诗,注重音律。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大都平仄错落有致。而诵读,能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进而发挥出经典古诗无可替代的永恒魅力。

吟诵,要读出古诗的语言美。诗人的情思,有时是通过古诗的节律、节奏这种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在古诗的诵读中,读出节奏,才能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实现与诗人的情思进行零距离的对接。如读杜甫的《春望》时,让学生读出这首七言特有的节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鲜明的节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沉痛悲苦的心情和杜甫诗歌那种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读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时按这样的节奏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助于将学生的神思带入到千百年前的鹳鹊楼边,看到那孤帆和滔滔江水有如电影般一一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体会到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

吟诵,要读出古诗的情感美。情是古诗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如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的佳作。教学时,教师不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串讲,而应重在让学生诵读,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想象意境。读着读着,学生的感情上来了,古诗描绘的情境,古诗中作者的感情也逐渐浮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那些有形的方块文字,渐渐地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学生不仅欣赏到了语言的美感,更从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联系生活,体验对接

古诗中不少名句是作者在当时当地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的反映,具有哲理性和启迪性。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古诗与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对接,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为学生架起与古诗、与诗人对话的桥梁,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如教学《题西林壁》时,学生不一定到过庐山,但一定有过登山的经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登山时的情景,说说自己在山脚下、在半山腰、在山顶时看到的不同的景物。这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情感体验,打开思路,赋予了古诗句以新的含义。

联系生活,也可以把古诗教学放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游园不值》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像叶绍翁一样,来到朋友家园门外踏青的情景:来到园外,轻叩园门,耐心等待,见到一枝怒放的红杏从墙内伸出来。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体验中,进入古诗的意境。这样,叶绍翁那种求春意而不得,最后无意中感受到春天的情景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作者惜春、爱春的心情也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种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深刻地留在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三、开发资源,拓展学习

诗人要抒发感情,必然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诗歌教学一定要结合诗人的经历,结合当时的背景,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才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诗歌教学除了可联系生活之外,还要开发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和学习活动。

1.诗句勾连。教学一首古诗,只盯着字、词是不够的,有时需要有所拓展,有所勾连,旁征博引,左右印证,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诗词,既扩大了学习的知识面,又做到了融会贯通。诗句勾连,可以是同一人的前后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人的相关作品。如教学《春日》时,可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进行勾连,让学生想一想,同样是描写春天,两位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不同。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万紫千红是春光,一枝红杏也可以反映出满园的春色,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拓展阅读。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可让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为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作好铺垫。

3.歌曲链接。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抓住“寒山寺的钟声”这一意象,让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同时进行歌曲链接,让学生听唱歌曲《涛声依旧》,进一步体会寒山寺钟声的魅力,体会古诗所承载的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

第10篇

一、传统文化断裂,距离感强

二十世纪是中国最动荡、最复杂、最变化、最艰难的百年。内忧外患,列强欺凌,动荡不安,反应在文化上就是我们的历史过于沉重,我们的传统几多束缚,我们的变革势在必行。白话文运动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正式分道扬镳的标志性事件,也是那个时代的必然选择。1875年张之洞的《书目问答》为全国“初学者”所开的书单,从先秦到清代学术,甚至包括新学,总共列了两千两百种书,这传承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文化基因。一百年之后,钱穆为197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开了一个国学书单:《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总共七本!张之洞的两千两百部必读书和钱穆的七本必读书放在一起,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传统文化断裂的这个事实了!龚自珍有段很著名的话:“灭人国者,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广义的史,也就是国学,是传统文化――自己民族所传承积累的文史哲学。百年前从“自我改革”出发,奋力走向西方文明的漫长道路上,龚自珍大概从不曾预料到这样一个历史的悖论:“去其史”者最积极的,竟是中国人自己。我们说白话,去古文;写简体,丢繁体;读名著,舍古典;穿西服,远汉服……这百年间丢掉了多少我们自己的东西?就古诗词来说传统文化的断裂就让它失却了现实的土壤,让“学以致用”成为空谈。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个挑战一点不比百年前的小。

如果说“五四”时的国人向往的是“西化”,是从西方文明和文化中寻找到解救古老中国的良方,思考如何走向西方。那么今天的我们所犹疑所思考的却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让我们西化不成,回归也很艰难,民族如何走向成了极其重要的课题。全球化的力量越大,民族化的欲望就越高;西化越深,回归传统的渴望就越强。这种文化的纠结和痛苦是对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考验,具体到我们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文本和现实的距离本身就很遥远,又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做依托,老师和学生都有教好学好的欲望,可惜力不从心。

古诗词的学习是一种审美感十分强烈的活动,其厚重的文化,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都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们也都知道古诗词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美好传承,奈何我们土壤不肥,根基不深,望诗词而兴亡羊之叹!

高中语文,由于其学科性质和职责所在,本身就有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责任。而古典诗词恰恰是继承传统文化和价值最好的载体,要回归传统文化,就要重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内容非常广泛,知识面也很宽广,最重要是情感表达不拘一格:或深刻隽永或生动自然或委婉细腻或张扬狂放,不一而足,盖是精品。学生在反复的咏吟、诵读、感悟中传承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价值观,提升的更是情感的丰满和心灵的张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应该说是相得益彰,一加一大于二的。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却给我们敲了警钟,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文化的断裂不是一天可以修补好的,距离感的缩短也绝非一朝一夕!

二、高考评价单一,被动应试

社会和现实没有给古诗词以生根发芽的土壤,而高考作为选拨性考试,单一的考试方式也限制了古诗词的教与学。高考语文命题的方式非常单一,全部采用笔试,对学生听说读方面的考察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能回避。这样的考查方式并不能客^有效地全面评价古诗词教与学的水平,更不用说激发教师和学生学习古诗词,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情。

以河南省所用全国新课标试卷为例,高考语文有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两大题,总计17分。我们先来看名篇名句默写,高考直接规定了篇目和范围,学生按照规定死记硬背会默写即可。这64篇经典篇目在高三学生眼中不再是优美的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是裸的分数,他们完全享受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更谈不上提升欣赏能力了。广大的师生都陷入了功利化的教与学的模式中了!我们再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阅读题目,诗词都是课外选择的经典名篇,是不是能起到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呢?这些题目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但是在高考的指挥下,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试题,分析答题要点,总结高考常用诗歌鉴赏术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站在理想的云端被高考这个现实撇到天边。实际情况是,高考考什么,我们研究什么;不考什么,我们就忽略不计;侧重考什么,我们就重点学什么。不要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了,连古诗词本身已经淡出了师生的视野,高考考查知识点才是学习的主宰。诗歌鉴赏的能力有没有培养起来尚在未知数,但诗歌鉴赏的高考常用术语: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学生都强记下来,诗歌整体的审美只能让步于知识点的接受。高考影响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这样充满程序化和僵化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怎么可能让学生喜欢古典诗词进而回归传统文化呢?

高考评价方式单一,师生被动应试,课堂时间有限,古诗词的学习就出现了种种问题。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培养健康健全的人,还是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本质上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我们的教育走得太快,把最本质的灵魂丢了。我们的教育表面在改革,骨子里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说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不仅仅体现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语文那么美,古诗词更是精品,可是现在的课堂老师们有传道授业的享受吗?学生有对美的欣赏和体验吗?高考评价方式单一是一方面,教育界的被动应试没有主动思考,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生活年代,没有战争的困扰,也没有国破家亡的担忧,我们的内心缘何如此焦虑、不安和浮躁?百年前战争年代安放不下一张书桌,那时的教育承担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他们怎么就有闲情逸致教孩子小古文,引孩子春游踏青呢?生命的状态更多的取决于内心的安宁和强大,我们今天的教育不安宁,更不强大,被动应试的我们眼中没有人,没有情,怎么会有诗,会有美呢?

三、教师水平参差,观念受限

教育界的不安宁、不强大体现在每一个一线教师身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和具体的执行者。我们的教育问题在教师的培养和提升上表现的也很突出。古诗词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情感张力,我们的教师有多少是科班出身?有几人能够唐诗宋词出口成篇?又有多少人会主动抵制流俗文化回归传统经典呢?这样说过于苛责,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断裂的,我们的社会也是浮躁的,我们的现实充满了种种诱惑和纷扰,我们的教师又有多强大和超脱呢?当为稻梁谋成为教师工作的目的,我们的苛责还有几许意义?而教育的大环境带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也是压力、紧张和烦躁,大多数教师得不到思想的引领、观念的提升、适当的休养生息和再学习也成为奢望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应该接受教育,关注内心健康,被古典诗词熏陶的阶层。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观念受到时代和高考的限制,使得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的模式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的赏读;重视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个性;重视翻译和背默,忽略情感的培养。教育理念的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教学方法的单一无趣,教学能力的停滞不前,这样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谁会喜欢呢?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我们做教师的要怀着一颗宁静的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诗词的美,变老师讲为学生悟,改变只见高考考点不见诗歌审美的局面。诗词教学是一种审美教学,需要审美主体发挥想象,产生共情移情,多感性领悟少理性思考。这些看似“无用”的美好才是生活最深厚的底色,也是人生最温暖的源头。

教师不能有效通过古诗词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这视听娱乐盛行的时代又有着多种选择。一方面是无趣读不懂的古代诗词,一方面是场面宏大冲击力强的影视,处于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孩子他们的选择非常直观和自然。君不见成人世界也是低头一族居多,凭什么要求学生远离诱惑亲近经典呢?君不见教师也以看大片关心潮流文化为喜,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要承担回归传统文化的责任亲近古诗词呢?让我们的教师改变观念,回归传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吸引学生;让我们的诗词彰显魅力,赢在当下,这应该是教育界和这个时代读书人思考的命题之一吧!

第11篇

一、语境创设,“日积月累”学习从静止走向动态

“日积月累”中编排的词语、句子、名言、诗词等往往与单元的文本之间存在着联系,因此应贯穿在整组课文甚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如果割裂了这些联系,静止地、孤立地教学“日积月累”,就是忽视了“动态效应”。学生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反复涵泳,从而形成一种随文拓展、积少成多、螺旋上升的态势,在文本中找到适当的结合点,使积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内化。

1.词文勾连,再现文本语境

对于“日积月累”中编排的词语,如果只是一味地读读、抄抄、写写,学生很有可能囫囵吞枣,不知其在语境中的具体意象。如果重视了这类词语在文中的价值,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解读品味,引导学生适当地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词文勾连式的解读,那么对词语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也能准确地加以运用。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的“日积月累”。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本单元《夜莺的歌声》一文中人物的言行来理解:小夜莺用鸟叫和两声杜鹃叫向游击队员通风报信,才让游击队员对自己和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这就叫“知己知彼”;接到情报后趁德国兵没有防备进行攻击,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倒下,惊慌失措,声、叫喊声充满了树林,忽又听到鸟叫声,德国兵被吓得魂不附体,这就叫“风声鹤唳”。

教学中,笔者没有就词论词地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接着使学生积累的词语自然地融入文本的具体语境中,给学生以知识的补充,延续有效思维的长度,拓展有效思维的深度,也使语文教材有了二次利用的机会。这样的词文勾连,勾连出的不仅是对词语的理解,更是对文本语境的一种再现,同时也自然酿出了字里行间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画面相辅,整合词句语境

“日积月累”中有许多诗句词语往往取景状物,对仗工整,极富画意。学习这样的诗句词语,可以利用整合的方式,将诗词配以合适的画面。这样以画为引,感受诗词意境,以画为线,指引学生吟诵,以画为凭,浮现创作灵感,使诗词的积累达到声声入耳的最佳效果。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引导,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词语的学习就只会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次,过不了多久,这些诗句词语就如过眼云烟般消失在眼前。

学习这种关于景色描写的“日积月累”,笔者采用“画面相辅”的方式,为它们配上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用画来诠释一串词语的含义,用画来诠释一组诗句的含义。

在教学“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这组词语时,配的是一幅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图片,在学生欣赏时笔者随机出示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根据画面的内容串联到了一块儿:“这是一个群芳吐艳的春天,我和爸爸妈妈到海天公园去踏青。走在落英缤纷的小道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动人的景象,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桃花、迎春花姹紫嫣红……”就这样在欣赏中学习词语,在学词中推进言语表达。学生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从直观向形象过渡,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从不同程度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的词语积累和运用必然更为有效。

二、咀嚼品味,“日积月累”学习从解释走向悟“意”

叶圣陶等教学专家认为,语言运用、语感形成大致要经历“接触感受―理解体验―熟记背诵―多次迁移―积极内化―运用自如”几个阶段。如果“日积月累”教学仅仅做到“熟读成诵或简单解释”,很多语言都会成为“消极语言”,学生往往厚积而不发。因此,“日积月累”的学习应走向语言的意趣、意蕴上来。

1. 联想触发,还原表象

第12篇

关键词:《诗经》;教学困境;教学突围

一、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学生对《诗经》缺乏热情,兴趣索然。顾颉刚曾总结过《诗经》遭逢的四项厄运:其一,因战国诗失其乐,后人强把《诗经》乱讲到历史上。其二,删《诗》之说起,使《诗经》与孔子发生关系,成为圣道王化的偶像。其三,汉人把三百五篇当作谏书。其四,宋人谓诗宜删,很多好诗险些失传。顾氏所说的这几重厄运从某个角度而言,恰恰证明了《诗经》的备受瞩目。然而,当下《诗经》却新遭遇了顾氏没有料到的一重厄运,即当下民众,甚至大学生普遍对《诗经》敬而远之,有一种隔膜与疏离,更遑论品鉴欣赏。笔者在执教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发现,若论古诗词,大学生普遍偏爱唐诗宋词,而对《诗经》兴趣淡然。究其原因,大学生认为唐诗宋词海纳百川,通俗易懂,婉转动听,韵味无穷。反观《诗经》就显得晦涩难懂,质朴无华,味同嚼蜡。所以,对于《诗经》的学习,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达到心灵上的审美感受。困境之二:教材内容缺失或低水平重复。在中学语文《诗经》学习中,学生永远记住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经典诗句。然而,当他们学完了大学语文之后,很多人口中吟诵的还是这几句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就笔者手头近年来的十多种《大学语文》教材而言,竟然有一半教材根本就没有收录《诗经》。这些教材的编撰者其实很多就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他们对《诗经》的“一刀切”态度折射出《诗经》在教学上的尴尬处境。即使是收录了《诗经》的大学语文教材其所选篇目也和中学语文教材区别不大,基本集中在《关雎》、《蒹葭》、《氓》、《采薇》这几篇,更多的是一种低水平重复,虽然偶有教材增选了《鹿鸣》、《何草不黄》。由于中学时代面临的升学压力,中学生对《诗经》的认识即使没有上升到审美体悟,至少也达到了熟知的程度。然而,在大学阶段,老师们失去了升学这道天然屏障,如果教材中没有《诗经》,老师理所当然可以不讲授。即使教材选录了《诗经》,如果老师对《诗经》的教学没有突围,那么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与接受就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并丧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更容易形成一种固化印象,以为中学所学的篇目就代表了《诗经》的全部。困境之三:教师师资不一,认知不足。歌德说:“鉴赏能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鉴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成功的。”[1]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经典固然没错,但《诗经》的经典篇章绝对不是囿于有限的几篇。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长期作为入职不久的年轻老师们的过渡期选择。所以,部分老师的工作目标并没有定位在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上。有的老师既没有通读《诗经》,又没有想到要在《诗经》上格外下功夫。甚至有的教师对《诗经》都有所拒斥,认为不教或少教一首《诗经》没有任何影响。试想,连教师都无法体悟《诗经》之美,那他如何点燃学生心里的火种呢?所以,教师姑且教着,学生姑且学着。

二、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突围

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都洋溢着诗意的光辉,充盈着灵动的情韵。然而,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若论情趣,中国诗最艳丽的似无过于《国风》。”[3]那么,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如何克服困境,突破重围,让大学生领略到《诗经》的“艳丽”呢?突围第一步:勾连古今,点燃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4]这些话意味着兴趣是植根于人内心的探究欲望,任何表面的、外在刺激都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致,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热爱脑力劳动的学生。所以,提升学生对《诗经》的兴趣是教学的突破口。《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像一个万花筒,映照出了三千年前华夏儿女的喜怒哀乐。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与今不仅只是时间上的纵向关联,还是横向层面的互为观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勾连古今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生活,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之情。比如,联系时下火爆的相亲节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三千年前的仲春时节,男女相亲的场景是怎样的呢?时下剩女大行其道,那么三千年前有剩女吗?针对旅游热,可以提问:三千年前的先民春日踏青是怎样的情景?在《诗经》中我们向学生展开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其中有先民们劳作的场景,有小儿女的闺房私语,有能者多劳的抱怨等。当这些鲜活的问题以群组形式抛出的时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他们对《诗经》的热情。由此,可以传递出一个理念:尽管时代不同,人情物理却相同。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生活,只不过《诗经》中的人们已经先替我们活过一遍了。所以,讲授《诗经》时不能只就诗论诗,要让学生知道文字的生命在于与当下的生命发生鲜活的关联,无关于它是不是三千年前的诗歌。突围第二步:纵横交错,拓展内容。虽然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经》篇目有局限,但是教师可以灵活变通。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优秀的老师不应该被教材所拘束,而应该以例子为出发点辐射开来,以点带面,纵横交错。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情感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爱情婚姻题材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在《诗经》内部构筑经纬网络。在《诗经》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摽有梅》、《木瓜》、《有女同车》、《桃夭》和《氓》这几首诗串联起来,因为它们从时间上线性讲述了先民的求爱、相亲、约会、结婚和婚后的婚姻生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婚恋图,这种纵向组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先民婚恋生活的系统了解,让他们在诗歌学习中得到文化的涵养。同时,我们可以取这条纵线上的任何一点进行横向的观照。同样都是青年男女约会的诗歌,我们以《有女同车》为基点,四面辐射开来,将《将仲子》、《静女》、《溱洧》构成一组同心圆。虽然这四首诗主旨都是约会,但是情趣各异。既有约会时飞一般的快乐心情,又有瞻前顾后的忧虑;既有约会的俏皮活泼,又有私订终身的大胆。在这样的纵横拓展中,既注重了《诗经》中诗歌的独立性,又关注了诗歌间的关联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感染力必将大大增强。此外,我们还可以以《诗经》为原点走出去,构筑《诗经》教学的外部网络。仍然以爱情婚姻为题材,我们选择《伯兮》。《伯兮》被誉为“闺怨诗之祖”。我们以《伯兮》为首,串联起《行行重行行》、《闺怨》、《错误》等古今闺怨诗,让学生既看到了思妇的不修边幅,又看到了思妇的自我劝勉;既体味了思妇的幽恨,又品读了思妇的怅惘。通过这种串联,学生真正理解了《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意义,也看到了诗歌自身在发展历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母亲河,其源头价值不可忽视,在这条纵向教学的网络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找到诗歌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熔铸一炉。突围第三步:凝神关照,返诸本体。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种直抵人心灵的审美教育,在于感发人的生命。在影视媒体、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视觉冲击、碎片化阅读扫荡了文字语言的内在魅力,一些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钝化了,没法真正体味诗词的美好意蕴。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是因为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都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的迹象。”[5]大学生在阅读《诗经》的篇章时,首先要清空心灵\凝神关照。所谓“凝神关照”就是指你在读诗歌时“让它笼罩住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6]。比如,读《有女同车》时,读者不能生发出这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之类的联想,因为这些联想一旦产生,你就进入了另一个非诗意的现实世界,这就妨害了作品的诗意。联想必须产生在凝神关照之后。当你凝神关照\细思玩味之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时你的眼前犹如霞光万道,心旷神怡,终有所悟。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减少主观介入,留下更大空间让学生体悟。木心先生说:“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7]这句话道出了当代大学生欣赏诗歌的一个普遍问题,即没法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品鉴诗歌。如今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往往没法理解《诗经》中蕴含的时代内容与文化价值体系。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观特别提出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此种观点认为文学从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网络。其中,文化人类学的代表格尔兹认为文学就是文化的某些方面。对文学而言,文化不是其外部或背景,而是文本的一种形式。文化是扩展了的文本,文本是压缩了的文化。这种观点无疑有其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在漫长的历史叙述中追根溯源,更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所以,在《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学历史观,教会学生在历史文化的宏观参照下把握《诗经》,体味原汁原味的诗歌美,就不难理解前文所说的同题材的诗歌为何各有不同的审美内涵。除了文字语言、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外,巨大的时代背景、文化体系所赋予的诗歌的面貌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讲授《诗经》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大环境中,暂时抛却现代人的身份,这样才能真正返诸诗歌本体,把握诗歌的真实的美。《诗经》犹如一块璞玉,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下生活,努力提升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回归《诗经》的本真,使《诗经》的温润光泽尽皆呈现,让学生真正妙悟《诗经》的大千世界与诗情画意。

作者:李伟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元棣.简明美学教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225.

[2]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6.[3]

[6]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68,48.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