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赏析

时间:2023-05-31 09:3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声声慢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声声慢赏析

第1篇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李清照; 图形――背景理论

一、李清照与《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公元1127年,北宋亡。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二、认知诗学理论体系

认知诗学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由以色列的Reuven Tusr教授首次提出。其基本观点是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换言之,认知诗学理论其实是从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出发,利用其基本理论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选择、作家的创作手法等进行解析,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分析工具。认知诗学理论发展至今,历经多为语言学家的不断扩充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其中包括:图形――背景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或心理空间理论)、诗歌意境理论、脚本理论、指示中心理论(或认知域理论。下面一一进行详述。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于认知心理学,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会本能的将眼前的场景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其中的图形是其观察的重点部分,而背景则是其用来观察的参照。例如我们习惯于把天空漂浮的红气球作为观察的焦点,即图形,而将蓝天白云作为观察的背景。这里我们所遵循的是“普雷格郎茨原则”,即当我们观察事物时,我们的视觉器官总会将形体较小的,有封闭边缘的,色彩鲜明的,或移动的物体当作图形,也就是观察的焦点部分,而将面积较大的,没有固定边缘的,色泽暗淡的,或静止的物体设定为我们观察的背景部分,或视觉参照部分。这是很符合我们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一条原则。我们人类在体验和认知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由简入深,由易入难的规律,我们习惯先去认识了解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然后再层层深入。而图形――背景理论正是帮我们分割出了一幅图景之中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并易于对其进行描述的事物,将其作为图形,凸显出来;然后将剩余的不易描述的相对静止的部分作为背景,成为我们观察图形变化是的相对稳定的参照。

概念合成理论是对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映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提出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根据Lakoff的体验认知理论,当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完成了体验认知之后,会在大脑中绘制其意象图示,即对该事物的抽象概括理解,然后将其储存,以便于日后对于其他新事物的识别与划分。但这些意象图示却是单独存在的,彼此之间的关联并没有从体验认知理论中得到解释说明。而概念合成理论则引入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完美的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根据“心理空间”的定义,它是人脑为了理解掌握或者表达某些思想时所创建的一个个的概念集合包裹,换句话说,当我们需要理解或者表达某种事物,某些情景或某种概念时,我们往往需要运用到多种意像图示的组合,此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创立一个单独的临时空间,将所需要运用到的意象图示集中起来进行合理的相应运作,以帮助我们实现情景的虚拟呈现,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同时在进行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时,我们的大脑中往往会使用多个心理空间,彼此互动联络,而隐喻与转域就是其中的两种。以隐喻为例,在我们进行隐喻思维时,我们的大脑需要构建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其内容包括隐喻的来源域和目的域;一个类指空间,其内容为来源域与目的域的相似结构;一个合成空间,其内容为曾创结构,也就是隐喻产生的结果。这里的类指空间分别对两个输入空间映射,提炼出它们的相似成分;两个输入空间彼此也形成映射,从而确定其相似部分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两个输入空间根据类指空间所提炼出的内容再对合成空间发生映射,形成曾创结构,即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内容的融合。而在转喻的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不是彼此分离的关系,而是其中一个空间包含另一个空间。

三、认知诗学理论对《声声慢》的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上阕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一句白描式的描写。这句词很明确的确立了这首词的认知指示中心,即作者本人或第一人称“我”。我们一般习惯的抒情诗歌的写法是由景入情,很多元曲都是这个思路,这也符合很多人的情感顺序,即因景而生情。但作者这里的写作思路却刚好相反,先是写出了自己的状态与感受,给人非常直观的感觉。至于这种写法的原因我认为并不难理解,作者做此词时已近五十岁,且经历了人生诸多的痛苦变故又新近丧偶,其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人于此痛苦之中时很容易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对周遭感触麻木。作者在如此的心境之下自然会想要“寻寻觅觅”以寻求慰藉了。然而她寻觅的结果却很令人失望,那是一片“冷冷清清”。在这里,作者开始慢慢构建本词的认知域,但那却是一片模糊的境地,只觉冷冷清清。此外,这里也用到了体表感受是内心感受的概念隐喻――冷清。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这个隐喻,那么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内心的凄凉和体表的寒冷感;类指空间是这种冰冷的感觉令人不适;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内心的凄凉感如同身体的寒冷感一样令人不适。在简单的描绘过认知域的特色后,作者写出了如此的认知域所带给认知指示中心,即认知主体,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这里是凄惨愁苦的感受。那么这里也就实现了对“冷冷清清”的文学认知的点明与深化,或者说开始初步点染本词的诗歌意境感。

上阕的第二句与第三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继续对认知域或者说是认知主体的周遭环境进行描写。这里的“乍暖还寒时候”首次点出了本词认知域的季节时令,即为秋季,而且应该已是渐为深秋而非爽朗的初秋。中国古代的文人常会有伤春悲秋的情愫,而本词的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变故之后,青春已逝,在寂寥的深秋自是“最难将息”。即是难以将息,文中的“我”就打算饮酒暖身,然而却只有“三杯两盏淡酒”,且还要承受“晓来风急”,即深秋清晨的冷风吹拂。读至此处,我们已是能够感觉到了寒意的步步入侵。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词中的指示中心与认知域之间有着紧密的层层互动,认知域每带给指示中心一种感受,指示中心就会对认知域做出一番回应,如此层层叠加,便交织成了认知域与指示中心间逐渐浓重的凄冷氛围。此外,作者此处其实对传统意义上的图形――背景理论作了一番拓展尝试,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一句中读者的目光会不自觉地停留在“淡酒”和“晓来风”两处,而此句中的图形部分依然应该是“我”。所以作者在这里构建出了一级图形与二级图形,和一级背景与二级背景。这里的一级图形是“我”,二级图形是“淡酒”,二级图形的聚焦强度稍弱于一级图形,若是将此句的描绘看作一幅画,那么读者应是先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女子,即文中的“我”,再看到她手中的“淡酒”。此句的一级背景是“冷冷清清”与“乍暖还寒”,只是一种模糊的氛围,而二级背景就是“晓来风急”,即在清冷而模糊的背景上刮过阵阵的深秋晨风。另外,我们读李清照的这首词时还会产生一种崭新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将认知指示中心设定为文中的“我”,而读者在欣赏此词时可以选择身份的带入,即代替文中的“我”来感受认知域的各种感官冲击,也可以选择将词句当作一幅幅的画面,置身事外来欣赏。读者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图形――背景效果,但都同样凄美动人。

本词的第四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依然是白描的写法,却令前文的凄冷感觉更添了几分苦痛。文中的“雁过也”引入了一个新的认知焦点,即一个新的图形――大雁。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对大雁,特别是孤雁,有着特殊的文学认知。大雁是一种代表爱情忠贞不二的鸟类,因此孤雁就有了与爱人离散、形单影只、孤苦无依的文学认知内含。另外大雁是迁徙鸟类,秋去春来,所以大雁的文学认知内含还应加上悲秋的情绪,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在本词中这两种文学认知都应包括。喝过淡酒,在秋风中满心寒凉的“我”忽听得一声雁鸣,却见以孤雁飞过,正自感叹悲秋,却忽然感到如此景致似曾相识。

本词下阕的第一、二、三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对作者自身凄凉处境的直白描画。本词的上阕是由自身出发,慢慢感受周遭环境,再慢慢被周遭环境所影响,以致情绪愈加哀伤。而本词下阕的前三句则是作者情绪浓烈至一定程度后的尽情抒发。第一句“满地黄花堆积。”用到了一处文学认知词汇“黄花”。这里的黄花应是指,而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因此它的文学认知内含就应该包括萧瑟、肃杀、繁华过尽。这里作者应该是以花喻己。同时作者也将满地作为图形绘制在深秋寂寥的背景之上。这里的与“我”相对,相互映衬,彼此联系,构成了背景之上的两个视觉焦点。下阕第二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继续第一句的以花喻己,表面叹花,实则伤己。此外,在中国的古诗词中经常用花来比喻女子,而韶华逝去的女子更是被说成是昨日黄花,且更有关于将男子追求恋慕女子喻为折花的诗句。那么,此处的深层内含应是“如今我形容憔悴,青春不再,又还有何人会垂青于我呢?”作者曾经婚姻美满幸福,如今孤身一人,内心深处应是渴望爱情又深知无望的。另外此处的以花喻己也是一处隐喻,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深秋凋零的和青春不再的“我”;类指空间的内容是黄金时期已经逝去的生物;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我”如同深秋凋零的已无人愿意垂青。下阕的第三句是对作者此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独自坐在窗边,熬至暮色降临。

四、总结

认知诗学理论以认知体验观为基本哲学观点,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来源,为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分析方法的全新的分析视角。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创作手法、动机、心态等角度对诗词的理解与认知有一个更加清晰而深刻的把握。但由于认知诗学的发展时间尚短,其理论体系自然有很多不够成熟完整的地方,希望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完善其理论系统,使认知诗学与传统的文学分析理论相互补充与完善,为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更加完备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M].Brain and Language,2003,84:1-5.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koff , 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Routlege, 2002.

[7]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3):63.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

唐圭璋、潘君昭在《论李清照的后期词》一文中说道:“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潮是起伏不定的,情绪是对抗不平的,对目前的处境,她并没有表示甘心屈服。……全词虽然迫促愁苦,但仍流露出词人对生活的执着,以及不甘心走下绝望的心情。”[3]这段文字中“屈服”“不甘心”“绝望”等词语,非对李氏其时心境有细腻入微之把捉者不能道,特显评析者的精见卓识。可惜此文是综论李清照的后期词作,对《声声慢》之赏读因体例限制并未展开,是以论说未能深透。前贤之思虽微,但足以启发后学。笔者将沿此思路,依照知人论世的法则,结合李清照晚年的悲惨心境,勾勒出《声声慢》中情感流淌变化的轨迹,试为这首千古妙词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角度。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而晚年的李清照是极为凄凉悲苦的。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金人大举入侵,北地烽烟四起。战火纷飞中,李清照跟随丈夫赵明诚携带大量金石文物逃难到了南方。三年后,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独自一人在江浙一带辗转漂泊,随身所带的金石字画等珍贵文物也在逃亡的路上遗失殆尽。不久,李清照又陷入“失节改嫁”的风波中,不仅受到世人的非议,还因牵涉一场官司险些入狱。幸好友朋搭救,逃过了牢狱之灾。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让人流干了眼泪,也让人心生绝望,但是没有人愿意永远生活在痛苦绝望之中。依照一般人的心理状况,当苦痛极为深重浓厚之时,苦痛者自然想要排遣解脱。李清照的苦痛是如此的沉重,当那些令人泣血的痛苦压得她喘不过气的时候,李清照难道甘心就此淹没在苦痛中?不,她不甘心,也不愿意屈服于痛苦之下;她想要抗争排遣,试图自我拯救悲苦的灵魂,而这自救的心路历程在《声声慢》中有极明晰的展露。

开篇即是寻觅。寻觅正说明不甘心这种孤寂愁苦,想要找到一种依托,找回一些旧日的念想。但寻觅不得,反落得冷冷清清,复陷入凄凄惨惨戚戚之中。这已是秋天,这还是清晨,秋日的早晨最是冷暖不定、乍暖还寒。寻觅不得,心绪也是惨淡,喝酒吧!酒醉或许能忘却愁苦。三五杯酒下去,却发觉酒淡而愁浓,心中的苦痛不曾减去半分。喝酒不行,则举目望天,看能否从苍穹之辽远无边中获取一种阔大的胸怀来冲淡烦愁。可一眼望去,又见大雁。这大雁似曾相识,不禁又勾起对往日甜美生活的回忆,今昔对比,那份深重的痛苦又从心底泛起,悲愁又增添了几分。秋天的最美,赏菊吧,在菊之芬芳清香中陶醉一番也好,只要能将心头的愁苦压下去。天可怜见,原来秋意渐深,早已凋零满地,这份愁苦怎么排遣啊!没法子,干脆坐在窗边,把脑子放空,让自己发会儿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这样到天黑,只要熬到天黑就可以沉睡入眠,把一切烦恼丢下。可就在心绪慢慢平静下来时,偏偏下起了小雨。小雨滴答,打到梧桐叶上,更打在寂寞人的心里,搅人心神,让人不宁。此境此情,这愁苦分明是愈积愈深了。愁不胜愁、愁上加愁,最后喷薄而出的必然是一个大大的欲说还休的“愁”字。

依上所析,《声声慢》完整鲜明地呈现了李清照在绝望悲苦中试图排遣的心理路向:先是寻觅,继而喝酒,接着仰观,又是赏菊,最后发呆。这五步是层层展开的,前一步无效方转到下一步。但外在景物似乎有意和词中主人公的意绪做对,寻觅却落空,喝酒却酒淡,仰观却睹旧物,赏菊却菊谢,发呆却下起小雨。不甘寂寞愁苦而望排遣解脱,屡屡为之却一一落空。这愁哪里消解得掉?心中愁苦反而在每一次排遣失效后愈积愈深,层层累加。于是乎,从不甘心苦痛而一步步走到苦痛的泥淖中,词中的抒情主人公陷入更深更密的悲苦中。有一个论者的分析极为精当:“这首词在艺术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把握了女主人公内在心绪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粘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过程中,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使人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4]

一个绝望中的女子不甘于苦痛悲愁,不甘于绝望,意图摆脱消解乃至超越。可这份愁苦深入骨髓,外在事物不仅不能帮助化解,反而在化解失效后层层加深,致使抒情主人公陷入一种愁苦之极的境地。显然,就《声声慢》的内容来看,李清照的这次自救心路是失败了,而这又引发出一个问题:处于愁苦中的人到底能否排遣心中的苦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在这篇短文中,我们不可能也不必全面解析之。不妨选择一个心境相似人物的自救之路来比照观察。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或可作为参照的例子。唐宪宗时期,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政治变革,意在重振大唐。可惜变革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对于一个胸怀壮志、欲济天下的士大夫来说,政治上的失意是人生极为苦痛的一件事。初到永州,柳宗元极为痛苦,内心“恒惴栗”,常“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心神恍惚,愁苦不堪。失意的他整日游山玩水,东走西看,试图以此来排遣心中的烦闷。永州山水虽多,但大都普通平常,无法盈其心怀,因此柳宗元还是郁郁不乐,未获解脱。在经历多次游玩寻觅后,柳宗元无意中发现了西山。西山之景,奇异怪特。游西山时,柳宗元“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极为畅怀,最终“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这心灵释然的过程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明白详尽的记载。当然,我们不能说柳宗元西山一游后再无悲愁彻底解脱,但至少在游览西山时,他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抚慰而变得安宁平和,这是毫无疑义的。柳宗元从“惴栗不安”到“冥合心安”,心中的苦痛在西山之游中得到排遣消解,因此文章的结尾处,我们能读出一种和解、一份释然,心灵也随柳氏一起高蹈超拔起来。柳宗元借西山排遣了个人的苦痛,柳宗元做到了,为何李清照不能?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以笔者之学识暂无力详论之,但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笔者认为,李清照自救心路的失败,可能与李清照的女性身份有关。历代文人墨客,不得志者多矣,但迁客骚人们可以走南闯北,游历山河,或在风景秀丽的大自然中抚慰受伤的心灵,或在繁华热闹的都市中忘却一己的悲愁,排遣之法、解脱之径很多。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喝酒不能解愁,那干脆就散发扁舟,自在逍遥去。但是李清照不行。一个女人,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一个因改嫁风波惹出许多非议的嫠妇,晚年又穷苦潦倒,除了待在家中又能到哪里去呢?即使出行游玩,还得坐在车中,被帷幔所挡,又能赏些什么景?古代女子实在可怜,除了相夫教子,还能做什么?她们活动的空间太狭窄了。李清照丈夫已死,又无子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能困守在闺房庭院之中,看春去秋来,叹时光流逝,在悲愁浓苦的海洋中头出头没。绍兴五年(1135),李清照避难金华,寄居陈氏宅第,写下另一首名篇《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许多人激赏最后一句把无形之愁写得真切可感。其实这首词也透显出李清照化解愁苦的困窘。在这首词中,“闻说”和“也拟”特别值得注意。“闻说”意谓李清照知道双溪自然风光的佳美,“也拟”说明她想去那里游玩。但事实上一个寄居别人家的流子,哪能随便出游呢?因此终究不过一个“拟”字,出游是不能真正成行的。而双溪春好也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景致,这想象中的景致仅仅是幻象,又怎么可能消去作者心中那千斤重的愁苦?于是乎“载不动,许多愁”,愁,还是愁!

李清照另一首晚年名作《永遇乐・落日熔金》,也极有意味。词之结尾云:“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憔悴的李清照,头发花白,在元宵佳节也怕出去,只能待在家中,听人笑语。怕出去,既是不敢出去,也是不便出去、不能出去。如此这般,整日待在家中,困于楼阁,看来看去都是那些熟悉的物事。活动的圈子既然狭仄,得不到大自然景色的陶冶涤洗,心胸也难以阔大豪迈起来,所以李清照之词多婉约之风,多愁苦之音。由此观之,这一见解――李清照自救心路的失败,与其女性身份及处境有很大的关联,虽不中亦不远矣。

至此,我们可对《声声慢》的情感旨蕴作一总括。李清照晚年遭遇人生至痛,但未屈服自弃,依旧在抗争自救。《声声慢》一方面表现了浓烈的悲苦之情,另一方面在悲苦之下还潜藏着一种执着精神。李清照一次又一次地寻求寄托,力图摆脱愁苦,但为晚年生存处境所限所迫,最终落空,愁苦愈发深厚浓郁。然而这种愁苦不只是泣涕交加的情感悲痛,还有着抗争不屈的生命悲愤。我们在这悲痛且悲愤之愁中深深感受到李清照命运的不幸,是以同情她;也体会到她的执着不屈,是以又佩服她。就《声声慢》的内容来说,李清照的自救心路失败了。但孔子说“诗可以怨”,钟嵘在《诗品序》中对之阐发道:“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也就是说,创作诗歌可以疗救诗人悲苦的心灵。既如此,在写下这首词时,李清照内心那积郁的愁苦或许已得到了些许的宣泄和排遣,那么,从这个意义上看,她的自救之路又算得上是成功了。

参考文献

[1][清]陆以.冷庐杂识(卷五)//徐北文编.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51.

[2][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陈祖美编.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116.

[3]唐圭璋,潘君昭.论李清照的后期词[A].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4:78.

第3篇

【论文摘要】李清照是因为这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尤其是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的专有品牌而彪炳于文学史,李清照也因此而被当作了愁的化身。李清照凭借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满天的愁绪抽丝剥茧,描愁绘愁,化愁为美,创作出这首千年来让人品读不尽的著作珍品,她和她的愁情之美也就永远地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李清照是因为这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也因了这首词,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人敢于企及。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抽丝剥茧,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我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她和她愁情之美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品读这首千古绝句,再次欣赏她绝妙的化愁为美艺术技巧。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造势巧妙

在这首《声声慢》里,词人开篇就运用了迭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形成多重艺术效果。

(一)迭字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寻觅”、“冷清”、“凄惨”,原本也可以表达孤苦无依和惆怅寂寞的心情,但作者嫌力度不够,无法完全表达自己激烈的情感,就大胆地将它们每一个词都重叠起来,并在“凄凄惨惨”的后面缀上了“戚戚”的叠声词,这样一来,不仅力度加强,效果倍增,而且如同词人手上拿着十四根钢针扎在我们的耳朵和十指一样——声声洞透耳鼓,字字扎在心头。

(二)迭字运用形成音韵之美。

迭字造成了音调上的平仄起伏变化,音节上的逐渐拉长,声调上的越来越低,营造压抑窒息的氛围。

“寻寻觅觅”, 平平仄仄,声音从低升高,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动——她在追寻什么呢?

“冷冷清清”, 仄仄平平,声音由高而下,展现的是一幅冷清凄凉的景象——到处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她一无所获。

“凄凄惨参戚戚。”平平仄仄平平,声音又是一个从低到高,然后由高而下的转换,尤其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音节也越拉越长,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觉。再一次刻画了作者悲惨凄凉、寂寞无助的心绪。

(三)迭字运用层次清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从内容上步步写来,由浅入深,形成了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层次清晰,非常细腻!迭字运用从音韵和内容上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这就是大胆的艺术创举造就的独特艺术魅力。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开篇就笼罩了一种浓重而凄厉的哀愁氛围,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后人虽有很多模仿这首词,大量使用叠声词在诗词创作中的,但是终究无法达到本词的艺术效果。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二、叙写愁情,层次分明,详细具体

这首词并没有对愁绪不加辨别,让其自发的铺天盖地而来,而是细致地分开层次,全方位的进行描写。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首先,「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为第二个层次。「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是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其次,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最后三句是第三节,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全词三节九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申说悲伤的原因,挥洒渲染漫天的愁绪,营造压抑愁苦的氛围。

三、藉景绘愁,心景交融,感物伤世

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中国美学一直强调情感是艺术的内在生命,“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情感由外物的刺激而起,而又艺术的以外物为对象,抒发出来。人伤心则风呜咽,人忧愁则花溅泪,触景则生情,睹物则思人,一切景语则皆为情语。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物我统一的境界。

在这首词里,就运用了这种人悲物亦伤的描法,表达了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南来秋雁,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写自家庭院。园中残败,将花自比,更添愁绪。「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但词人憔悴的心灵、点点的泪光、百转的愁肠与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又细若游丝地吻合在一起。 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作者在这里通过刻画冷清萧索的

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

四、频用反问,强调浓愁,韵味无穷

反问是无疑而问,表达肯定的意思,起到强调的作用。全词共八句,其中有四句用了反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强调淡酒难敌晚风之寒,难销心底之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突出词人将花自比、不胜憔悴、更添愁绪。“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达日常难熬、孤苦寂寥、度日如年的愁楚。尤其是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更是蹊径独辟之笔。词人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使人更深刻感受到易安之“愁”的沉重,压抑与无以回避。回望她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起伏人生,这其中的滋味,岂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含得了、概括得尽的?易安之“愁”包含太多的情感凄凉,太多的忧伤惆怅,这一切,不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含得尽、概括得了的。那么这里面就更蕴含着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是“悲”、是“怨”、是“愤”、是“恨”,也许还蕴含着更多悲鸣的情感在其中。“诗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用反问来表达肯定,强调浓愁,余韵无穷;既总结了全篇,又开出了新的意境。

五、以声摹情,啮齿叮咛,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

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叠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叠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

千古绝句、万古愁心,词人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在我们钦佩李清照高超的绘愁技巧的同时,更使我们体会到了一份艺术上的愁情之美。

【参考文献】

[1]《中国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2]时峻静《再议易安词风格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3]黄岳州《李清照迭词艺术探胜》[J],《 修辞学习》,1993,(3)。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人文性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的必修内容之一。然而高中古诗词教学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以记诵为主,忽略了让学生感受诗词深处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这种单纯为了考试而记诵诗歌的教学方法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加以突破,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诗词意境,体会诗词的意象美,增强情感体验。

一、品诗作画,感受意境

古诗词往往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一些具有画面感的诗歌时,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画出来。这一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借助具体物象,通过不同形式来感悟诗词意境。

范仲淹的《苏幕遮》是一首很有画面感的诗词,教师在教授这首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即兴作画,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不必在意画技的高低,只要能画出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可以了。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学生,向学生提出:“这首词上半阕主要是写景物,下半阕主要是抒情,整首词情景交融。作者用绚丽的笔墨写了碧云、黄叶、芳草、翠烟等场景。大家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来尝试画出自己在阅读诗歌时所看到的场景。”有的学生画出了“碧云天,黄叶地”的唯美场景,展现了清秋的原野那宁静而辽远的一面;有的学生不仅画出了自然景观,而且还画出了诗人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借酒浇愁、夜不能寐的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作画,在绘画的同时对诗词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尝试画出诗歌意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进行联想,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辨析和理解来剖析诗歌作品中的特殊意蕴,从而更好地透过语言符号的表象来感受其深层意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诗词。

二、知识竞赛,巧学典故

在诗词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记诵诗词外,诗词中渗透的浓浓人文情韵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诗词中有很多历史典故、背景知识,阅读时要联系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等来理解,这才能更好地感受诗词。与其通过直接灌输的方法来教授,不如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在学习古诗词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诗词的意蕴及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全方位地自主学习,从不同方面了解诗词。如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诗词中运用的典故、创作背景、他人的赏析等方面来全面了解诗歌。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教师可以围绕诗歌中的词句展开提问,如:“‘元嘉草草’中的‘元嘉’指的是什么人?作者借用他的什么故事来说明什么问题?‘封狼居胥’又有着怎样的典故?作者用这个典故起到了怎样的隐射作用?”教师也可以围绕诗词的创作背景来提问:“辛弃疾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当时宋朝处于怎样的境地?”教师也可以围绕后人对辛弃疾这首词的评价来提问:“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你认为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你是否同意杨慎的看法?为什么?”在那些丰富多彩的题目中,学生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巧妙地学习并记忆各种典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会因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而产生腻烦心理,反而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穿越扮演,领悟情怀

如果能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法来学习诗词,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穿越故事感兴趣的特点,让学生进行“穿越成为古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来演绎诗词故事,在扮演诗人或者诗词中主人公的过程中领悟诗词情怀。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代著名的描写音乐的诗歌,形象地刻画了琵琶女这一角色和诗人自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深处所蕴藏的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演“穿越剧”,围绕《琵琶行》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大家除了可以展现琵琶女悲凉的身世以外,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现诗歌的情怀,那就是白居易本人,大家可以思索一下,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他的人生处于怎样的境遇之中?为什么他觉得琵琶女的曲子和她的故事能让自己感同身受?大家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小品剧中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展开了对“为什么江州司马青衫湿”问题的思索,除了音乐感动人外,与白居易的境遇也有关。在进行小品剧表演时,学生能将自己的想象融入其中,很好地演绎了《琵琶行》。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感,从而体会诗人或清淡高远,或胸怀大志的不同意趣,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各种艺术形象。

四、实践创作,写出新意

尝试进行实践创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但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实践创作并非是指单纯尝试创作古典诗词,它不是一种简单仿写,而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创意的创作。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诗词改编成散文、小说等形式,从而写出新意。

《声声慢》是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名篇,是她晚年时期的作品。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用极其抒情的方式展现了自己晚年生活的凄凉,体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她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词写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有人赞叹她的这句词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声声慢》进行创意写作,李清照的作品描述了深秋时节的景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用散文形式写出深秋的景色,但要注意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也可以围绕《声声慢》的叠字名句入手,让学生尝试模仿用叠句写出各种不同心情的句子,如欢乐之情、愤怒之情、悲哀之情等。在这样的创意写作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思索,写出内心感想,提高写作水平。

尝试实践创作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人文情怀,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将简单的阅读行为变成了形式多样的创造行为,这样的教学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进行教学时,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要在考虑到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记诵式诗词教学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可采用知识竞赛、品诗作画、穿越扮演、实践创作等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诗词情韵,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爱国.言出天地外 思出鬼神表[J].中学语文,2012(4).

第5篇

一、主题相似,体验内涵

主题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有的时候也泛指其主要内容。在古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如展现闲情雅致的田园山水诗,体现志向的咏物言志诗,展现少年意气的边疆征战诗,体现离愁别绪的思妇闺怨诗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总结课文中所学诗歌的中心思想,然后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同主题的诗歌,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李清照的《声声慢》体现了作者哀婉凄苦之情,她描写了自己在万物凋零的秋天心中所愁所感,体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这种黍离之痛是亡国之民经常撰写的创作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找其他相同主题的诗词,并进行对比品鉴,如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在大量阅读此类诗词作品之后,学生发现同样是表现亡国之痛这个主题,不同的诗词作品所体现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如《声声慢》主要体现的是亡国给自己带来的不幸,描写的主要是自己孤苦伶仃、无枝可依的悲哀之情,而《虞美人》同样写的是亡国题材,但是主要展现的却是对往日所作所为的悔恨,体现了对往事的追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泊秦淮》、《}临安邸》、《春望》等具有相同主题的诗词,在对比中学生可以发现它们的创作风格和内涵体现皆有不同。

主题拓展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通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同主题的诗歌作品,能令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古人的创作风格,让他们尝试分析相同主题所展现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二、情感延伸,激活共鸣

古代诗歌大多都有言志咏情的特点,能从诗词中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情感延伸法,让他们阅读一些体现同类情感的诗歌,在大量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登高》是杜甫创作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远望时内心所想所感,分析这首诗歌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一开始作者描写的是萧瑟的秋景,表现内心凄切悲哀之情,而后当他看到无边落木萧萧的场景,则情感又变得豪壮,最后他再次回想自己的经历,又产生悲苦之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古人有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人生迟暮的悲哀之情,尝试找出这些诗词并加以分析。”学生分别找到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诗词作品进行阅读。在大量阅读之后,学生感受到了古人想要建功立业,但是却无奈二毛已生,心中无限悲伤之情。在此过错中,他们和作者形成了情感共鸣,体会到了凝聚在诗词中的英雄迟暮的悲伤之感。

《尚书》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可见古人很早就对诗歌有准确的认知,知道诗歌具有抒发胸臆、表达心曲的效果。在阅读诗歌并感受诗人情感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古人用诗歌表达人生理想,抒发内心情感的创作风格。

三、风格近似,引导鉴赏

不少优秀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汲取某一作者的诗词作品进行综合阅读,在阅读中感受他独有的创作风格。除此以外,在诗词创作中还形成了不少风格相近的流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中的代表作进行阅读,感受这些流派不同的创作风格。

在学习《雨霖铃》之后,学生对于柳永的创作风格有了大致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柳永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并组织学生阅读柳永其他的词,鉴赏其创作风格。柳永是北宋年间第一个专注写慢词的人,他运用原有曲调来翻制新曲,打破了文人词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改写慢词。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道:“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由此可见柳永的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注重铺叙,常常在写作中加入口语或俚语成分,体现了词的赋化。学生阅读了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作品,总结柳永作品更多的风格特点,如喜欢使用“伊家、阿谁”等代词,“都来、消得”等口语化词汇;喜欢用一组象征性的意象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怀,体现内心复杂的情感;擅长借助时空转换来叙事、言情,创作结构十分巧妙等。

风格指的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面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展现创作者思想,体现时代和民族特点。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让他们赏析具有相似风格的作品有助于他们尝试总结,提高鉴赏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教学重点;逻辑性;新旧衔接

如果说高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们毕生耕耘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古诗文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教学往往是教师们着意加以侍弄的两片园子。在古诗词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要教给学生。那么,教师怎么教,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方法有不少。其中,可以借助先行组织者策略来搭细枝添支架,巧引路轻点拨,让重点突出,让苗肥叶壮。

古诗词教学除了重审美崇体味,也要让学生对技巧会辨别能鉴赏,而议论文写作更是有说理的全局性思路设计与局部说理技巧的展开,要让学生能领悟、会运用。这样知识性强的内容特别需要教师的讲授,而教师时常感到苦恼的是,讲析后学生似乎都懂了,可让他们练练手,又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懂多少。究其原因,恐怕有三:第一,教师授课前不了解学情,对重难点的确定不太准确。教师大多从教材出发确定重难点,有时太过想当然,恐怕确定的重难点学生可能会觉得太易或太难。第二,教师对重难点的突破缺乏设计。有时此课的教学重点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安排化难为易的策略,这会导致学生对新知识难以顺利吸收。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建构不够关注。教师不太留心学生新旧知识间的互动,没有细心地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过渡到陌生的新知上。而对于后两点,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给教师们很多的借鉴。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呢?

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采用引导性材料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即唤醒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旧观念。二是说明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从而将学生从旧知识牵引到新知识上。鉴于引导性材料在教学重难点之前展示,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对讲授性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拨开了当今教改的乱花浅草重重迷雾,向我们揭示学生吸收新知识的思维规律之一,即重视认知建构的有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千变万化,但类别只有三种。鉴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三种关系。因此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三种类别:1.上位组织者,它在抽象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2.下位组织者,它低于原学习材料的理论;3.并列组织者,它可以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材料,也能揭示与新材料的联系和区别。相对应的,使用先行组织者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也有三种:“渐进分化”“逐级归纳”“整合协调”。笔者学习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理论,尝试在古诗词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加以运用,试析如下:

一、当新知识是某已知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支时,可以采用上位组织者,运用渐进分化策略使学生明晰新知识在已知理论框架中的位置。

知识是有体系的,就如一棵参天大树,有树干、有分支、有细丫。人的认知结构图式也有系统,有分类。当新知识处于某个已学理论的下级层次时,我们应先温习这个已学的上级概念,即上位组织者。

采用上位组织者引路,可以把握规律,站在高处,直接把目光投向课文要点。例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前,想要让学生尽快地了解赏读的路径,可以先由题目判断这首宋词归属的类别――“怀古咏史诗”,先温习“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意图(借古讽今、借古咏怀、借古阐理)。怀古咏史诗的特点意图就是上位组织者,温习它让学生明白了诗人追念遗迹必然有所兴寄,那么苏轼咏哪些古事,欲抒怀还是议理,学生赏读起来也就有了方向。

采用上位组织者引路,会经常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建构更为严谨。例如,要让学生学习写《琅琊溪》(欧阳修)诗中虚实相生写法的鉴赏文字,可以先温习其上位知识:虚实相生的定义及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虚实相生,“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表达技巧的答题思路是:先点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此手法的使用,继而再品味此手法的艺术效果。学生温习了虚实相生的定义,应能很快地寻找诗中实与虚的体现,再遵循鉴赏模式应能轻松地写出鉴赏文字。

综观上述例子,怀古咏史诗的特点与意图、虚实相生的定义、表达技巧的答题思路,都是新知识的上位组织者,它们相对于具体的诗词作品来说,概括性更强,包容性更广,常常是规律性知识的体现。使用上位式先行组织者时我们可以用“渐进分化”策略,将先行组织者知识一步步分化,使之越来越具体、深入,从已知到新知,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循序渐进,理解新课要点。

二、当新知识抽象性较强深奥难懂时,可以采用下位组织者,运用逐级归纳策略来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领会新知识。

当新知比较抽象时,可以寻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现象中求同寻异,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知识。而这感性通俗的例子,在抽象与概括程度上都低于新知识,隶属于新知识,它们就是新知识的下位组织者。例如,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常常不知不觉地偷换概念导致中心偏离。因而本课的重难点是要对议论文的论点作概念界定。鉴于新知识比较抽象,因而采用下位组织者,即举若干具体的语段,让学生从中分析归纳,从而发现规律。如可以举以下习作中的例子:

“袁隆平在野外工作,有开阔的视野,明媚的阳光……开阔的视野对学习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试问前后两个“视野”的内涵是否一致?

有对比性的事例,能让学生明白:前者的“视野”指眼睛能看到的空间范围,而后者的“视野”为比喻义,比喻思想或见识的领域,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这样提供一抽象性低、形象生动的材料,让学生对比分析,求同寻异,层层归纳体会出抽象性高的新知的方式,就叫作逐级归纳策略,它在教学中颇为常用。选取下位组织者要选取典型形象,能让学生一望而能意会,从而将新知纳入认知结构中。

三、当新知识与旧知识似是而非容易混淆时,或新知识特别陌生又能从生活中找出与之相类的材料时,可以采用并列组织者,用整合协调策略,使学生求同求异掌握要点。

世间事物事理往往有相似或相反之处,科学艺术也常常从生活现象中得到启发而有所发明创新。如张旭看见公主与挑夫争着过路,又观公孙大娘舞剑,从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神韵;军事家从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更换保护色,学习如何伪装我方军备基地。在教学中,我们要思考该如何将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那么引用与之有相似点的先行组织者,必不可少。

如在教《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教学重点是:关注意象品味出情感主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味意象传达多层次情感的效果,我们可以选取词人早年运用相同意象却表达不同情愫的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来比较辨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有对“花”的情景描述――“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鲜艳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景,表达词人心中的甜蜜的忧伤,只是淡淡的轻愁。而《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关“花”的表达――“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即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此时又愁损容颜,表现了词人如今多么的孤独憔悴,黯淡落寞。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有关雁的表达――“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表达落寞相思之愁。《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了在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听到孤雁间或的悲鸣,这雁似乎是“旧时相识”,寄托了国破夫死、物是人非、漂泊流离、老境凄凉之苦。借《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花”与“雁”的意象作为并列性组织者让学生比较赏析,学生能很快地领悟到两首词中“愁”的内涵是不同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愁得轻浅。而《声声慢・寻寻觅觅》表达的是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愁得深重。

以上宋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并列组织者,这材料与新知识,无类属关系,在抽象概括程度上不相上下,而两者之间有某种相似或相反的属性,我们可以借之来引导学生辨析新知识。而这求同辨异的过程就是运用整合协调策略,让学生从并列式先行组织者的特点,迁移到当前学习内容的要点上, 从而深切地领会新知识。

综上所述,古诗词与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知识,有广度,有深度,如何讲析,使学生高效率地吸收,是教师们很在意的。要让学生有意义学习,教师需要借助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提示我们估计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可以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寻找固着点,寻找有意义、有实质性的关联,在学生新旧知识间,搭桥引路,使之天堑变通途,豁然开朗。让我们常借先行组织者,巧牵搭轻点拨,让学生心领神会,兴致盎然。

参考文献

[1]张丽冰.对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一些认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1):21.

第7篇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7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瑰宝,大量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之中,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读懂诗歌、体会情感、领悟意境,教师应该灵活选用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一、诵读感悟,领略古诗美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古诗词教学应把诵读放在首位。诵读是欣赏古诗词基本的也是原始的方法之一。在教学活动中,要指点学生读出诗歌明快的节奏,感受其和谐的韵律,体味其优美的意境,方能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1.在诵读中感知形象美。在鉴赏诗歌中,诗歌的整体形象在读者的脑海中呈现出来。学习诗歌时,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整体形象。如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先让每个学生读一节,教师正音,然后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一步鉴赏诗歌打好基础。

2.在吟诵中感受音乐美。古典诗词美在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更有音乐之美。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不易体现出来,必须要多次放声诵读。在诵读中读者不仅能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更能够体会诗歌特有的音乐美。在教学《声声慢》时,在学生理解女词人的身世悲痛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诵读文中的十四个叠字,让学生感受李清照的孤苦无助、内心凄凉、愁苦无聊;在朗读后文中的“点点滴滴”叠字时,让学生感受到雨点不是打在芭蕉叶上,而是打在女词人的心上。

3.在有感情朗读中把握情感美。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是抒情言志。语文课上,师生朗读就需要情感的积极投入,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上诗歌鉴赏课时,将自己幻变为诗人,充满激情,进入角色,调动学生情感充分参与,一起沉浸在诗人的喜怒哀乐之中。如朗读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情感变化,由悲伤到欢快,再由狂放到愤激,最后再到狂放。

二、选点切入,领悟诗歌内涵

1.从诗眼中寻意旨。诗眼是诗歌中表意最丰富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教学诗歌时,找出诗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理解全诗的立意大有帮助。当然,理解诗眼不能在字句上下工夫,应该着眼于全篇。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指导学生找出全诗的诗眼,体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深刻内涵,才能领会诗人寄情山水却不肯媚附权贵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2.从名句中得意蕴。有些古典诗词中,个别句子写得十分出彩,历来流传颇广,后人称之为名句。诗歌教学中,若能从名句入手进行赏析,就能找到理解作品的一把金钥匙。如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借助意象“水”表现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就如同波涛汹涌的江水,奔腾不息。词人把如此抽象的愁情变得形象可感,化无形为有形,有力地表现出了悠长与浓重的愁情。教师亦可进一步拓展延伸,对比李白、李清照、贺铸、王实甫等人描写愁情的异同。

3.从修辞手法中悟妙处。用典,指诗词引用典故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鉴赏古诗词时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及含义,发掘其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就化用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将扬州昔日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伤今怀古之意更深一层。

夸张也是诗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描写李凭演奏箜篌的感人的听觉效果时,作者运用了夸张这一手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音乐感人肺腑,就连京城十二道城门前的寒气也被音乐声所消融,补天的女娲竟然忘记了职责,导致石破天惊,秋雨连绵。这种夸张天马行空,出人意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联想想象,拓展诗歌意境

第8篇

【关键词】李清照 诗词 意象 鉴赏

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意象的重要载体,研究诗词中的意象,有助于我们深度了解诗人与词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更好地鉴赏诗词。从李清照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清照,一个性格多面性的李清照,既有巾帼之贤淑,又有须眉之刚毅,是一个兼有温婉绵柔情怀、英雄主义情怀、浪漫主义情怀、个性耿直率真的李清照。

一、李清照诗词中“花”的意象鉴赏

李清照感情细腻,刻画入微,擅长以“花”入诗,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花”意象也成为她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散发着不朽魅力。

(一)梅花:香脸半开娇旖旎

咏梅词《渔家傲》中的梅花,可视为词人前期自我形象的写照,此词创作正值词人沐浴爱河期间,其幸福自得之意溢于言表。词人以“香梅”自况,形神就如词中所描写的初开春梅一般,有一副半开却妩媚的“香脸”,尤如出浴新妆的“玉人”,在“造化可能偏有意”的恩宠中,出落得亭亭玉立,加之“拟人”的修辞方式,令雪中报春的腊梅更加人格化,且更逼近词人当时身世情状。词中“造化可能偏有意”和“此花不与群花比”二句,其表层我原以为是指腊梅得天独厚,胜过群花是显而易见的不争事实,故无意争春斗艳,而后来经老师讲解之后则是指词人姣好无比、自矜自信之意的坦露。

(二):满地黄花堆积

李清照独爱以菊如诗,但不同于陶渊明的隐逸之菊,周敦颐的雅洁之菊,在李清照的词中,不仅是隐逸高洁的君子,她还赋予菊女性的特质。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词人低诉着“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满地黄花堆积”的凄凉。如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声声慢》,她在词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诗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具有转折性的作品。金兵南侵俘虏了北宋皇帝,北宋灭亡,词人经v了亡国之痛,而不久之后,她的丈夫因病离世,词人又不得不饱尝流离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此外盛开在秋意正浓时,本就含着肃杀之气,词人曾也是爱菊之人,但此时也只能无意摘花,任由它枯萎凋落,这里的堆积照应着词人憔悴,衬托出了她内心的悲苦。

二、李清照诗词中“酒”的意象鉴赏

酒之意象,从年少闲适到晚年孤苦,从婚姻美满到国破家亡,伴随着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身为婉约词人的她,行词饮酒也不同于豪放派的粗犷豪迈,而是小酌小饮,行词切切,在细水长流中品味人生疾苦,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岁月飞逝。

(一)相思之愁:人比黄花瘦

情到深时则愈发难以别离,再加上李清照本身感情细腻敏感,故而每次与赵明诚分隔两地时,精神都倍感折磨,而此时词作之中的“酒”,从里到外都散发着离愁别绪、相思之情。比如《醉花阴・重阳》就是李清照于赵明诚外出任职期间所作,其彰显着正值佳节重阳之时,二人却各居两地的相思之词,处于孤居中的李清照带着对丈夫的思念和繁重的愁绪,开始了“借酒消愁”。因此这个时候的醉酒,如同尽兴之酒一样,是作为一种工具而独立存在的,只是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并非以酒尽兴,而是把酒道愁,可惜离愁别绪并没有办法完全溶于酒中,也没有办法随着“醉意”彻底消失,所以酒醒之后的她,也只能“人比黄花瘦”,愈发地憔悴,别无他法。

(二)世俗之愁: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李清照自小才高一筹,而且在生活旨趣上,她追求的不是一般世俗女子所崇尚的日常生活琐碎事物,而是谈古论今,诗情词趣得以交流,得以唱和,游荡在本属于男人的世界里。正如米元章所云:“易安居士求跋,谨以书之!”宋人赵严卫记:“(李清照)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但在那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这种“出风头”的行为是不允许顺利生长的。虽然李清照有一个开朗的父亲,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夫君,但是其她的女子并不是都如她那么幸运。贤妻良母,心灵手巧,工于女红,在当时的社会时代依然是众多女子一生的追求,无论是自愿还是不自愿的,如宋代庄绰所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这样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在她们的脑海中。正因为李清照在文学方面独树一帜,与她志同道合者的同性之友也就无处可寻,虽有异性相配,而世俗的眼光也不得不让她望而却步。所以我想在李清照的众杯酒中,是否有此一杯呢?

三、李清照诗词中“香”的意象鉴赏

香在古代中国不仅渗入到文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早已成为词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物象,是修身养性、怡情审美、荡涤心灵的。李清照在诗词中就大量写到香,香不仅是她生活中常用之物,更是她诗词中抒感、寄托哀思、表达愁苦、倾诉离恨的典型意象。

透过李清照的词句,可以大致了解到她日常生活中的用香情况,她喝酒时焚香、孤独时焚香、思念丈夫时焚香、睡觉时焚香、白天焚香、夜晚还焚香。焚香在李清照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香,我们可以探析她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喜怒哀乐。李清照常以“香尽、香消、香断、香空”及“无心添香”来抒发闺愁幽怨、相思之痛。如“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一句,篆香烧尽而又日落黄昏,衬托出李清照阁空虚度是多么的孤独凄寂,每日以篆香计算时间的点点滴滴,真可谓度日如年。“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这句诗香尽了,她无心再点,剩下的残酒她也无心情再喝,故人已去,物是人非,死别之伤伤心欲绝。李清照从生活安逸的早年,到饱经风雨的中年,再到流离无依的晚年,“香”始终伴随左右。

四、总结

总之,纵观李清照各时期的词作,对其“花酒香”进行审美特色分析,可以了解到她对意象的独特审美表现手法,心境不同,意象的表达也就不同,在诗词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此类意象的表达,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从而为我们对全诗的理解与鉴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彩霞,宋世勇.论李清照词花意象[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第9篇

我在杜甫《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尝试:一方面,我以钱钟书先生关于对中国典型文学意境“圆览旁通”的理论为基础,把“登高望远”文学意境设为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主题,以“茫茫登高意”将杜甫这两首“登临”诗联系起来,深化对杜甫博大深沉的思想情怀的理解,从而领会诗人在“登高望远”文学意境中寄托的生命体验。在中国古典文学意境中,“登高”与“临水”往往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在《登岳阳楼》中,杜甫登高凭轩远眺的是浩瀚无际的洞庭湖水,寄托的是烈士已暮年、天地一孤舟的身世飘泊感。

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指导学生分成几个探究小组,以“登高”与“临水”的联系为切入点,以“悠悠临水情”为主题,结合所读过的古典诗词,各自选择一个角度,探究品味诗人在“临水”情境中寄托的独特情怀。另一方面,我以余福智教授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为基础,从“音韵效果的安排更能传达诗人的独特生命体验”的角度领悟杜甫在飘泊江湖、俯仰登临时抒发的悲怆情怀。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对诗歌的粤语朗读。在《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中,“落木萧萧”四个字用粤语读特别凄怆:粤语的“萧”音比普通话读音少了a的音素,作为飘零落叶的拟声词,它就更能传达萧瑟的秋意;“落木”两字用粤语读为入声字,传达的又是一种压抑感。“滚滚”作为长江流水的拟声词,粤语读音比普通话读音更开阔嘹亮,更能传达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在杜甫《登岳阳楼》中,“尤”韵本来就宜于抒发悠长的愁绪,第四句的“浮”字只有用粤语诵读方有这种在广阔天地漂泊的意韵;而第三句安排了“坼”这个入声字,撕裂痛感犹在耳边,第七句末的入声字“北”,更好比流水遇上了石头,不由不发出呜咽之声了。

我对《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是基于以下理论背景的:一是钱钟书先生关于“登高望远”、“在水一方”文学母题的理论。钱钟书先生认为,“登高望远”是中国文学典型意境,也是中国文学千古母题。“登高望远”蕴涵着人类古今相通的心理情感流动规律:期望(不见)——失望(至极)——怨望(遣忧)——登高望远(胸怀期望)。在什么心境下的人常常登高望远?客羁臣逐,士耽女怀,孤愤单情,登高望远,曲传心理。“登高望远”时,往往“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归纳了这样几种情境:一是望远方,思远人,无奈关山难越(空间);二是望故迹,思古人,无奈思慕难及(时间);三是望天地,思人生,无奈超脱难企(时空)。在古人的联想思维中,“登高”与“临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所以“登高望远”文学意境在中国诗文中又可流转变型为“在水一方”文学意境,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意境“遥遥沟通”的联系:一是由“关山难越”联想到“流水无情”(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二是由“空间之辽阔”联想到“时间之悠远”(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三是由“骋怀望远”联想到“在水一方”,或“道阻水长,欲渡无楫”(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既清且浅,不得逾越”(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是余福智先生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

余福智先生认为:唐诗从古乐府时代大踏步跨过来,甩脱了附加在自己身上的音乐外衣,要用自己的字音形成旋律,独立谋生。唐人读诗可以读出怎样的旋律,我们固然没有办法亲耳聆听。唐诗的旋律是依靠平仄来支撑的,聪明的唐代诗人,为了更丰满地传达出自己的生命体验,总要把平仄安排得抑扬顿挫,使之恰好和他的情感活动模式相一致。而追溯文献推究,使用粤语朗读显然更能接近唐诗平仄安排的原味。通过《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我有两点肤浅的思考:一是中国典型文学意境可促进古诗文阅读鉴赏的“圆览旁通”。

我以为,学生通过对“伤春悲秋”、“登山临水”等典型的文学意境的赏析、品味、探究,在领会某一诗词作品中蕴涵着的诗人独特情怀的同时,可“圆览旁通”所有营造了同一类文学意境的古典诗文,由此拓宽古典文学欣赏的眼界,为形成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打下扎实基础,并读懂人类古今贯通的悲欢离合的生命体验,从而初步读懂人生。因此,若从宏观角度看人教版古典诗词的教学,学生领悟“秋境深情”的文学意境可触类旁通对《秋兴八首》、《雨霖铃》、《醉花阴》、《声声慢》、《湘夫人》等诗词的鉴赏;领悟“登高望远”的文学意境可触类旁通对《登高》、《登岳阳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诗词的鉴赏;领悟“悠悠临水情”的文学意境可触类旁通对《登岳阳楼》、《赤壁赋》、《春江花月夜》、《旅夜书怀》、《湘夫人》等诗文的鉴赏。二是粤语朗读教学可开启唐诗宋词的独特韵律美。

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教学伊始,我专门上了一节以“唐诗粤韵之美”为题的诗歌朗诵课,选择了一些平仄旋律与粤韵较吻合的唐诗,与学生一起朗读、品味、鉴赏;在整个单元的唐诗教学中,我都适当引入了粤语朗读体验。由于长期熏陶于粤方言人文环境里,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慢慢领会了诗人在抑扬顿挫的平仄旋律中传达的情感轨迹与生命体验。我以为,唐诗、宋词的朗读不必拘泥于普通话教学的一般规范,教师可充分利用粤方言区独特人文环境的影响,把粤韵之美融会到诗词朗读教学中,为开启唐诗、宋词之韵律美提供一个独特的角度。

第10篇

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常见有借景、借物、借人或事来抒情。于此,我们只摘选几个常考的加以讲析。

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即作者在诗词中不加掩饰地直接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让强烈感情奔流倾泻而出。

例(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七首・其四》)

王昌龄的这首诗,可谓唐人边塞诗的上品。在这两句中,作者将卫国戍边、誓扫胡尘的建功之志和报国之心直接的倾吐出来,英雄气概尽显。

例(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词人李易安将故土沦丧、夫死漂泊的家国之恨、飘零之愁直接地展现在词句之中,以一“愁”字收束全诗,足见内心之苦。

中国传统诗词和绘画都颇讲究含蓄、留白,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注重为读者留下再创作的空间,这与我们的民族气质也息息相关,但以上两篇直抒胸臆的诗词,也实属上乘之作。

2、 借景抒情

属于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情达意。

例(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杜牧《泊秦淮》)

诗歌前两句写景,所写之景并非晴朗月夜,所构之境并非清明意境,迷蒙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象暗淡,意境凄迷,令人倍感冷寂。这就为后两句抒发国破家亡之恨加重了忧苦的色泽,可谓情与景相得益彰。

3、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有古人所谓“物我两忘”的高妙。在描写景物时高度融入主观感情,情中见景,景中有情,难分彼此。

例(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划线六句,乍看是山野隐居的日常生活实景描写,深入赏析方能体味这几句中寄寓着诗人脱于俗尘、倦于案牍、安于自然、乐于山野的情感与境界。景中亦有情韵,情景融二为一,足见陶公的雅趣和高蹈。

4、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也属于诗词的结构技巧,具体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显得意犹未尽,这样可以使诗歌达到“不言情而情无尽”的高度,使诗句成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笔。

例(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之中有三处写月的妙笔,划线句可说是最为传神的一句。在大段铺陈的描写了音乐之后,笔锋陡转,以一句写景句收束全段,继而开始下段关于琵琶女身世的陈述。而这一句恰是得到历代诗评家的激赏,综合大家观点,都认为此句以景结情,将江州司马一行人在高妙的音乐声中忘我、沉醉与江月合一的情感描摹的淋漓尽致。

例(2):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起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三句都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诗人于此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若军中置酒饮乐之时,忽地变换了场景,突兀出一个月照长城的苍茫景像:古老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传达出了无数边将难以言表的感触。至于征戍之士见此情景是满怀边愁还是满腔壮志,是当下忧思还是山河之爱,谁又能一言说清呢?只给读者留下了千古思虑,这也正是以景结情的无限妙义。

5、 乐景写哀

这一手法归结于反衬,但也涉及情景关系,在此一并小析。乐景写哀情即指表面上写的是欢乐场景,而实则借此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例 《诗经》之中有一写征戍题材的名篇--《小雅・采薇》,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历来备受称道的一句乐景写哀的经典。杨柳依依,春风浮荡,本是阳春美景,可当这盎然美景之中饱含了将士即将远戍的忧苦和生死未卜的凄然时,是否更令千古看官动容?

6、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状物诗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传统审美总是偏向含蓄蕴藉的,加上我国先贤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就决定诗人们往往将情感志趣投射到物象之中,状物诗的繁盛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又常将外物之性与人之质性建立联系,这就有了松、竹、梅的君子品性和兰、菊、莲的出尘清高。屈子香草美人的喻体结构即是立足这种联系。

例(1):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第11篇

关键词 古典诗歌;思想感情;题目;作者;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考察的内容为: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见,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为高考扫除一个障碍呢?可以用三步法来分析,具体步骤是:一读题目,二看作者,三抓意象。

第一步,读题目。诗歌的题目不可忽视,它往往隐藏着大量的信息。题目有时可能点出了诗歌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有可能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也有可能直接表明写作的目的或情感。引导学生先读题目,对于读懂诗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怎么读题目呢?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读。

一、看题眼

题眼是指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它能揭示诗歌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无一“喜”字,但题目一个“喜”字早已流露出对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的喜爱之情。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毫无保留地揭示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悲愤之情。有的诗歌,要理解其思想情感,离不开对题目的分析。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由诗中“荒居”、“业贫”、“白头”,可知诗人的悲苦心情,但这还不能完全揭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要理解其思想情感,还得联系标题,“外弟卢纶见宿”交代了人物和事件,“喜”字表达了诗人因表弟来访而产生的惊喜之情。因此,结合题目和内容,就可概括出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的感情。

二、辨题材

不同的诗歌题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内容,因此,明确诗歌的题材对于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也是有帮助的。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送”字表明了此诗是送别诗。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归纳出诗歌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李白的《越中览古》和杜甫的《蜀相》,从题目就可看出,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结合诗歌内容,就很容易推知:《越中览古》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盛衰变化的感叹;《蜀相》表达了对雄才大略、济世扶危的诸葛亮的崇敬,对自己不能拯时济世而潦倒一生的伤感。

第二步,看作者。《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就是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只有知道了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在诗歌中倾吐的感情。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阅读面比较窄,赏析诗歌的能力不强,掌握了作者的信息,能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诗歌。唐朝诗人杜甫经历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作品有“三吏”、“三别”、《春望》。在熟悉这些情况后,来分析杜甫的《月》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较容易了。《月》: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被困于三峡瞿塘峡时。不难得知诗人抒发了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如,李煜有着特殊的身份,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个君王。他只知纵情享乐,荒废朝政,后来,他被俘,成为一个亡国之君。了解这些知识,就很容易理解李煜的词了。如《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结合李煜的生平和经历可知,词人借景抒情,抒写出自己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第三步,抓意象。意象是指蕴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多指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的,但这种感情在诗歌中很少直白地表达出来,它往往是含蓄的、隐蔽的,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出来。抓住那些烙上作者情感的景与物的特征,就能看到诗人的心思。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的思想情感呢?诗中的“空林”、“烟火”、“白鹭”、“黄鹂”、“水田”、“夏木”等意象无一不展现了积雨之时辋川山野的诗情画意,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林风光,意境清幽空阔。抓住了这个特点,学生就容易理解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所寄托的情感了:诗人寄情于清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恬然自乐的农家生活,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淡泊宁静的情怀。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疾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凄凉惨淡的意境,读起来让人心头涌上一阵悲凄之感,这极力渲染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时,心中无限的哀伤愁苦之情。

其实,古诗词中的意象,已被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懂得了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较轻松地读懂诗歌。“月亮”“鸿雁”等代表的是思乡之情;“柳”、“长亭”代表离别;“梧桐”、“猿猴”、“杜鹃”等表达的是凄苦愁思;“羌笛”、“孤城”、“玉门关”等表达的是征夫离情。大量的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成为诗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读懂短小凝练的诗歌里蕴含的情感,就要先读懂这些意象。

以上就是三步品析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此方法比较简单,便于学生接受。学生长期坚持按此方法品析诗歌,积累得多了,就会提高鉴赏能力,慢慢学会自己去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培养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考试题指向明确,要求简明,解答前一定要仔细审题,注意弄清题目中的问题数量,提问方式是并列还是承前追问,问的是诗歌的内容还是诗歌的形式方面的问题。审题时要做到对考查目标的细化分析,明确两方面的含义:1.要明确题目考查的是诗歌的哪个要素,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还是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2.要审清设问的方式,是直接回答,还是分析阐述式,或是全面赏析式?这样审清题干,可以避免出现漏答或答非所问、思路不清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近年诗歌鉴赏题,多以内涵丰富、文学性强的诗词为命题的首选材料。从作品的形象入手,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里所说的 “形象”,在诗论中往往被视为“意象”,由“意象”出发,对作品的思想旨趣的评价,又涉及到诗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境。所以鉴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就要从意象、意境入手。

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来表现主观情意。具体来说,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人、景、物,统称为诗歌的形象。而意境则是作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结合,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而韵味无穷的意象才是意境。所以鉴赏古诗词,都是由意象入手,进入深层意境的探究,从而完成对诗歌的审美体验。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这里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是写作与阅读的丰富想象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联想能力十分丰富,许多诗歌的构思就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之上的,那么在诗歌鉴赏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

首先就要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的“虚境”,而诗歌中的“虚境”包括三方面: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2.逝去之境。这类虚境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故国”的“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未来之境。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作者跨越一切去写未来,设想他日与妻子团聚时的欢乐情景,表达作者思归之切。

其次就要引导学生领会类比联想,这是由两种不同事物之中有一些相似之处引发的联想。如笔直的竹子――人的气质;――人的高洁。神似联想,是诗歌解读的关键,在具体诗歌鉴赏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梧桐、细雨”道尽了李清照晚年的孤独凄凉。

四、培养学生流畅的表达能力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外化,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是没有见解和感悟,而是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写了一大段文字,得分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就是“胸中无类型,手中无范式”。高考答案要求思路清晰、要点齐全、术语准确。因此让学生能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要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答题的基本模式:

(一)意象类: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

(二)意境类:1.找出诗句的物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特点;4.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炼字类: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四)表达技巧类:1.指明表现手法;2.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五)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1.先解释诗句具体写了什么,具体描述出来;2.抒发了什么感情,暗寓了什么。

这样,学生手中有了范式,就有了清晰的思路,表达就更为准确和全面。

其次,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鉴赏术语具有概括性,运用这些术语就更准确和规范。常用的鉴赏术语可以概括为:景物形象类: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富丽堂皇、雄奇优美、瑰丽雄壮、虚幻缥缈等;表达技巧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对比、烘托、反衬等;思想类: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寥、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情感类:寂寞、超脱、豪放、婉约、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激愤;恬淡、闲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