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乡家庭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

时间:2023-05-31 09:3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乡家庭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乡家庭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城乡差异;调查分析;卡方检验

我国著名家庭教育学者骆风认为“国内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在3 600年前的夏末商初,国外可追溯到5 000年前的古埃及”①。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家庭教育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家庭教育历时已久,但目前学术界对其基本内涵仍无统一说法,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②;《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③;还有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④。可见家庭教育的概念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父母对子女单方向的教育,后者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使用教育大辞典上的折中定义,认为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主要是父母对大学生的教育。国内学者目前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中小学生阶段。也有学者以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为对照,认为大学生家庭教育具有目的更多样、内容更复杂、途径跨时空、方法重互动等特征⑤。本文在调查基础上对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①的家庭教育内容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大学生更好成长。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南昌大学为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覆盖11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全国大学的综合排名在65位左右。发放问卷时间是2008年10月和11月。考虑到新生入校时间短,他们和家人交流的内容还未形成稳定特征,所以未从新生中取样。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95.3%,其中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91.6%。

采用分层抽样③的调查方法,将样本划分了性别、年级、专业类别几个层次。调查工具为课题组自编《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文中主要用到问卷人口学资料中的一道客观题:“您的生源地为:①直辖市、省会城市、地方城市、县城;②乡镇、农村”。家庭教育内容部分是采用五级计分法④的13道客观题,包括学习、生活、就业等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分布

城乡大学生分别为156人和106人,各占59.5%和40.5%,比例约为6∶4。由于存在抽样误差,只从样本数据还不能断定城乡大学生比例是6∶4,还需对样本数据进行二项分布检验,“就是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某个指定的二项分布”⑥。此处就是检验样本所在总体是否为符合城乡大学生比例为6∶4的二项分布。零假设:样本所在总体的城乡大学生比例为6∶4,备择假设:样本所在总体的城乡大学生比例不是6∶4。检测值为农村大学生在总样本中所占比例的假设值0.4。结果如表1所示,显著性值为0.465,大于0.05的显著水平,所以只能接受假设,认为样本所在总体的城乡大学生比例为6∶4。

2.家庭教育内容得分

从表2可以看出城乡大学生均值最高的前三个项目均为生活琐事、健康安全和就业择业,得分低的三个项目均为“性教育”“理财能力”和“专业知识”,在图1中,从得分均值看,城市大学生在每个项目上都高于农村大学生,说明总体上城市大学生和家人交流比农村大学生要多。从标准差看,城市大学生分值高的前两个项目为“社会责任”和“专业知识”,农村大学生的项目为“生活意义”和“健康安全”,即这几个变量的数据比较分散,距离平均值比较远,说明城乡大学生在这两个方面和家人交流程度的差异比较大。城乡大学生的标准差最低得分项目均为“性教育”,即该变量上的数据很集中,距离平均值比较近,结合该变量的均值发现,城乡大学生在“性教育”方面和家人的交流都非常少。

3.卡方检验

“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用于对两个独立总体的分布进行比较判断,零假设是两组独立样本来自的两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⑦。表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将原样本分为城乡两个独立样本,样本所在的两个总体为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这样可以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方法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卡方检验,从第五列显著性值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中,有关“生活琐事、专业知识、思想心理、健康安全、人际关系、性格个性、就业择业、风险意识、理财能力、生活意义”方面都存在城乡之间的显著差异,其中“健康安全”是0.05的显著水平,其他为0.01的极其显著水平。而在“性教育、吃苦精神、社会责任”几个方面的p值分别为0.73、0.09和0.80,均大于0.05,说明在这几个方面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显著性值为0.01p0.05视为显著,p0.01视为极其显著。

三、结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有偏差

调查中“生活琐事”项目上选择“比较多”和“非常多”的达175人,占总人数的66.8%,健康安全项目上选择“比较多”和“非常多”的有147人,占总人数的56.1%;而“性教育”选择“比较少”和“非常少”的为134人,占总人数的51.1%,“专业知识”选择“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有167人,达到总人数的63.7%。所以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有偏差,过多注重生活琐事、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方面,而忽略了性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理财等方面的交流,这是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

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很多大学生虽然远离家庭单独生活,但他们对家长的依赖性还很大,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生活中遇到问题,仍倾向于和家人沟通;第二,很多家长认为到了大学阶段孩子的专业发展就交给了学校,所以在专业方面过问的少;第三,有的家长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关系,特别是农村的大部分家长,无法和孩子在专业领域进行沟通;第四,性教育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文化层面的原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性的问题一贯不喜欢被公开讨论和交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长大自会明白,加上受开放社会思潮影响,家长和孩子在性观念、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交流自然就少。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城乡差异明显

城市大学生在和家人交流的程度上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调查显示家庭教育13个方面的内容,城市大学生得分的均值全部高于农村大学生。另外从卡方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内容除了“健康安全”“性教育”“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外,其他方面都存在城乡之间的显著差异。

城市大学生得分高的原因有:第一,城市家庭中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⑤居多,家长的精力更容易集中到孩子身上,另外,独生子女对家长的依赖性更强,和家人的沟通比较多;第二,城市大学生家庭经济基础一般要好于农村大学生,因为沟通自然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这对农村学生来说可能是要考虑的因素;第三,城乡家庭文化水平上的差异。“专业知识”“风险挑战”“理财能力”等内容的沟通,都需要家长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农村的家长大多不具有这方面的条件,所以在以上内容上的沟通自然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健康安全”“吃苦精神”“社会责任”和“性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受文化水平的直接影响较小,所以城乡之间差异不显著。

注释:

①按照大学生的生源地将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地方城市和县城的称为城市大学生,来自乡镇和农村的称为农村大学生.

②本文使用教育内容广义上的含义,相对于学校教育中主要以课程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内容,可以作为广义课程来理解。因此将大学生和家人交流的内容作为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来使用.

③先把要研究的总体按某些性质分类,然后在各类中再随机抽取样本。吴喜之编著.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5.

④每道题目的选择项均为“非常多、比较多、不多不少、比较少和非常少”,分别计分为5、4、3、2、1.

⑤核心家庭是家庭结构中的一种,主要指由亲生父母和其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参见奚从清,沈赓方主编,《社会学原理》(第五版),154.

参考文献:

[1]骆风.家庭教育古今谈[J].百科知识,1995(2):42-43.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67.

[4]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6.

[5]罗良针,姜超.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23―24.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城乡差异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性公平,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我国政府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一直在不断努力着[1]。

1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城乡比较

西部义务教育资源不仅总体落后,而且教育资源过多集中于城市,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尤为明显[2]。

1.1 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差异迥然

在初中教育阶段,城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之比为13:3,城乡生均实验室面积为8:1,城乡生均计算机数之比为7:1(均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在西部,有些城市投入上千万元建设所谓“示范性学校”的同时,西部农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按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年的数据测算,农村学校尚有危房32963503 m2。

1.2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城乡差异,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也存在很大差别。如下表1 所示,2006年,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为1021.43元,而农村家庭人均仅为47.97元。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占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0.5%,而农村家庭该比率为1.54%。

表1 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人均教育文

化性支出(元)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

出/人均消费性支出(%)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

全年可支配收入(%)

城镇

1021.43

13.61

10.50

农村

47.97

第3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家校合作 有效策略

【基金项目】2012年度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2-0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涌向城市,而城市人口和用地也不断向城市边缘扩大,大量的城市产业也不断向城市边缘推移,一个人口混杂,土地利用方式混合,社会问题和矛盾频发的过度地段――城乡结合部,就这样产生了。在城乡结合部,有一夜之间暴富的农民、附近城乡进城务工人员、外来人员、工人。大量的居民小区被修建,越来越多的人涌向这里,城乡结合部的人口呈上升趋势。他既没有城市的完全现代化,也和真正的农村不完全相同,没有城市秩序井然的人文环境和素养,也没有农村朴实、憨厚、勤劳的民风。而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初中生,有着特殊的经历,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凸显了这个地区和时代所赋予的矛盾和冲突。学校管理中的班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班主任也因为和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在教育中也产生了分歧,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往往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把对下一代的教育全部交给学校和班主任,从此不闻不问,不愿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互相推诿,这些孩子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遵守纪律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家长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缺乏与孩子最起码的沟通和交流,处于感情真空地带。许多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所从事的工作原因,往往起早贪黑,一天见不着孩子几面,只有在班主任打电话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并且相当一部分家长很少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每次只是象征性的来参加一下家长会,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班主任的事,与家庭无关,对自己的责任界限不清楚,缺乏与班主任的合作意识。实际上,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都处在平等的地位,双方都应该清楚,班主任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有效地教育合力,在学校不断完善家校合作的制度下,共同努力,探索有效地家校合作途径,共同创造和谐的家校合作局面。

一、班主任和家长双方要共同提高合作意识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家长的职责不同。如果双方对自己的职责界定不清,就会对双方的合作造成极大地影响,因此,班主任和家长都要明确自己在家校合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尤其是班主任,要不断提高和家长的合作意识。

在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比较落后,而且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自己的所应承担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严重缺失,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和老师,他们只负责孩子的物质需求。这样一来,班主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不得不主动承担一些家庭教育的责任,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但是学校教育始终无法代替家庭教育。因此,班主任要让家长明确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要让家长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学校和班主任也要创造各种机会,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不断地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家长应该主动承担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有这样,家长才能逐渐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主动地加强与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沟通,主动了解子女在校的各种表现,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配合学校对子女的教育,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使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有了根本保障。

二、学校完善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

1.成立家长委员会,有效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推荐、家长选举产生,要求他们热心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并能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还应带头学习教育理论,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规律,积极和学校、班主任探讨和交流共育新人的经验,在家教工作中起表率作用。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机制,让家长以管理者的身份参加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最好形式之一,但目前,许多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一方面没有成立家长委员会;另一方面,即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其作用并未落到实处,家长委员会如同虚设。学校也可以邀请交警大队、企业、社区领导来校做德育报告,调动一切积极地社会因素帮助、教育、引导学生,开创社区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也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区公益劳动、进行文艺表演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从小树立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

2.学校每学期开展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家长的教育,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互助活动。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大多数家长学历低、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对家长的教育必须从一开始就重视,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系统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结合本校学生实例把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让家长从总体上把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地研讨,与家长共同交流,积极鼓励家长发言,参与研讨,提高认识;组织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及家长观看视频,并开展讨论,让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家长会委员会的作用,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宽家教指导渠道,聘请社区事业单位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优秀家长代表担任家庭教育校外辅导员并定期举行研讨会、恳谈会,不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总之,学校要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对家长的教育有效结合,不能一味地抓学生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放到学校,要善于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作用,提高家长的合作意识,提高家长的家教质量,转变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态度,这样下能达到对家长教育的真正目的。

3.班主任要定期进行家访。家访是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环境、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的良好机会,也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能进一步增强家长与班主任的友谊,让家长看到学校、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重视,从而激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确定家访的路线、家访的对象、家访的具体时间、家访的目的和谈话内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许多家长没有固定的职业,经常不在家,在家访前,班主任要事先联系好家长,选择好家访时机,使家访真正起到作用,班主任可以选择父母双方都在的时间,并且最好是在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或者孩子在某一段时间情绪波动大,犯了错误的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要注意谈话艺术,找到谈话的有效切入点,不要让家访成为告状会,要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存在的问题给家长委婉地提出,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也避免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今后的家校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班主任家访的目的就是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有利于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探寻有效的合作途径

班主任和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学校的家校合作中,他们是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多一个家长的合作,学校教育就多了一个“帮手”,少了一个家长的合作,学校教育就多了一个“对手”。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家长联系、沟通,是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家校合作的主要参与者是班主任与家长。双方有着统一的目的,那就是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顺利、高效,学生的成绩就一定有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学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可以更加详细地掌握家长的情况,如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特征等。学校可以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与家长共同协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对家长的工作也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让他们对父母的工作环境有所了解,理解父母的辛苦,也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外,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演讲或讲座,找一些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家长讲述自己的真实事迹,让他们从内心深刻剖析自己对待工作、社会、人生的看法,从事实上给学生以更大的触动,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树立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为自己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江辉.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杨丽敏.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生情感教育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74-175.

[3]周子忠.浅谈“城乡结合型”中学学生心理障碍及其疏导[J].群文天地,2011(4):209-211.

第4篇

一、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的发展趋势

早在2010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就启动了一项被称为“超级保姆”的计划〔1〕。它采用实景跟拍真人秀的模式,记录求助家庭在曾从事全职保姆15年的主持人乔的帮助下解决养育问题的过程。超级保姆进入家庭为期3周,前两天乔会观察该家庭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孩子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她会亲自指导孩子的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该家庭中情况;最后,乔返回该家庭中再进行1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对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国一些家长缺乏理性、易于从众,往往在与人的比较中迷失自己,忘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正是当下我国家庭普遍缺失的,它需要专业教育指导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观察、记录、撰写观察报告,对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反馈等一系列方式,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的一个过程。专业教育指导者能较好地帮助不知从何下手或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的家长,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观念和能力,同时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与目前的家庭教育指导不同的是,它是有研究取向的,是基于某个问题的,是长效的,是以家长为对象的,指导的目的是为了不指导。换言之,家庭教育指导专家与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合作、探讨、指导,帮助家长成为自身问题的发现者、自身问题的探索者、自身问题的解决者、促进孩子成长的参与者。

二、进入家庭:探索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模式

家庭是家庭教育指导的“试验田”“主阵地”,家长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体,家庭教育研究人员的职责是协助家长成为专业的家庭教育实施者。因此,进入家庭是探索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必由之路。作为家庭教育研究者,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是聆听者、观察者、示范者和协助者。

(一)倾听:了解家庭的需求笔者在入户每一个家庭前都要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家长会把孩子的问题、表现以及希望得到的帮助如实描述。其中有一户家庭的孩子,她存在的问题是,会用替代物来替代自己,当她做得不对的时候,比如她说要上厕所却没有大便或小便时,她会说刚刚是“小黑狗”(她的玩具之一)说要上厕所的。她的家长认为这是撒谎,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让孩子实事求是地说话、做事,不要事事指责孩子。因为很可能她是因为害怕父母责怪而这么说的,并不能指责她爱撒谎、狡辩。如果家长经常这么定论的话,孩子可能真的会变得爱撒谎。聆听是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第一步,每个家庭的需求和问题具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同制定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聆听的对象不仅是父母,还包括孩子及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二)示范:定制个性化指导方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家长对于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充满期待,同时又感到无所适从。为此,示范成为弥合他们期待与无助之间的“粘合剂”。在我们所入户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家庭中,有一户的情况是,父亲是外企职员,母亲是高校教师,孩子主要由祖母照顾。孩子的主要问题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到问题一般用“哭”的方式,然后祖母就会不断地猜测“要喝水吗”“困了吗”等,直到猜准为止,孩子才停止哭闹。针对这一问题,在召开第一次家庭会议时,我们就制定了“不做猜测,有事说出来”这一家庭守则。之后我们每周3次入户观察,发现孩子的父亲和母亲能坚持原则,但是他们反映祖母会迁就孩子。我们与孩子的母亲、祖母分别进行了多次的单独交流,最后祖母也按照规则引导孩子尽力表达。同时,我们还规定了家里所有人需要别人帮助时一定要使用敬语,否则他人可以不加理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用“请”“谢谢”这样的词语在这个家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依赖”是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个例子反映的是规则的力量以及让规则成为家庭公约的教育效果。这是我们在入户指导时的深刻体会,规则蕴含的不仅是对孩子的约束,也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约束,是家庭民主的体现,更是良好家风的基石。

(三)观察家长:发现真正的问题家庭教育中发现真正的问题源于研究者的观察。也就是说,聆听只是发现问题的一种途径,研究者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察、筛选、辨别确定主要问题,观察贯穿在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之中。以下是我们观察妈妈和孩子一起完成幼儿教师布置的任务时的一段有趣的对话。该任务是复述故事《春天的电话》。这个环节一直持续了40分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妈妈是完全知道故事内容的,而孩子对所要复述的故事只能在家长的提示下完成,过程中孩子还不时地跟妈妈说“老师是怎么说的呀”或者“这是你和我的事”等,反而认为这是妈妈的事情。整个过程,妈妈却反客为主,一直急于引导孩子说出正确的内容,其实她的工作只是如实记录而已。观察结束后,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复述故事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的任务只是记录后把它交给老师。家长不应该越俎代庖。

(四)指导者离场:让家长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指导是为了不指导,这是我们入户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持续观察、交流了2个月之后我们就离开了被指导的家庭。现在,这些孩子的母亲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以打电话或约见的方式向我们咨询。例如,有一次一位母亲发来咨询短信:“老师你好,今天我让孩子传话,我一句话没说完,她总打断我。我很严肃地告诉她:‘别人讲话时,请仔细倾听,不要打断。’我有些发火,她也跟着发火。所以昨晚到今早,我一直不和她说话。我上班临走前说:‘妈妈上班了,奶奶再见。’她奶奶说:‘和妈妈再见。’她说:‘妈妈又不和我打招呼,我为什么要理睬妈妈。’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此事了。”我们首先让她回顾前期发生类似事件后的处理方式:一是找自己的原因,二是不要居高临下,三是要学会和孩子沟通,四是可以等孩子说完再说,五是遇到一些问题不要急,然后建议她参照指导过的方法去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事后她表示效果良好。

三、反思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中的政府角色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是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政府主动介入家庭教育是其职责之一。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调查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一是确立这一目标的主体是政府,更重要的是要将目标落到实处;二是覆盖城乡要基于城乡家庭的特点,包括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文化、家庭的经济情况等,避免城市中心主义,简单地将城市模式复制到农村。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政府主体地位的确立,政府推进教育立法,完善、落实政策及相关规定。具体来说,政府应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政府规划,上升到政府统筹的高度,将其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家庭教育立法的进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管理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家庭教育指导专项经费标准、制定专项计划并将之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等。

作者:钱洁 陈汉民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缺失;建议与对策

作为学生正式教育的起始阶段,中小学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它是孩子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更是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整体文化素质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足和家庭教育缺失等。

笔者根据长期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线工作积累的经验,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多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状况,认为在诸多的问题中,农村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目前尤为突出。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而且将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内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人数将继续增加,这就使得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更加突出。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配合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发挥其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大多流动到城市而把子女留给老人或其他亲戚抚养,这对孩子的教育是极其不利的。如今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滞后,没有科学的教育思路。这是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主要的表现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农村就属于落后地区,经济基础差,教育投入少,同时农村居民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都影响到了农村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在大部分的农村家长眼中,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作为家长只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大多数的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主要还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家长这种心理忽略了孩子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行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将本应由家长负责任的事全部推给了学校。

2.重视智力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只有不到20%的家长看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一些家长表面是看重孩子道德教育,但实际上依然更看重成绩和在学校的排名情况,这些家长大多将成绩当作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严重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3.家教方法简单,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国自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农村地区平均每户家庭有2到3个孩子。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还是使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较少打骂孩子,但仍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态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尤其是针对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学习的孩子。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往往适得其反,也更容易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4.家庭教育时间不足。除了家庭教育的观念存在不足之外,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另一主要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的时间不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加深,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规模快速增加,与初期的进城务工相比,现在外出务工的更多的以家庭为单位,改变了以往以男性为外出务工主力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接触时间大为缩减,从而致使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时间变得十分有限。

二、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并不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而慢慢出现的。这一问题的产生既受社会、经济等宏观层面的影响,同时也有家庭等微观因素的原因,是在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多,且经济收入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各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地增加,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样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979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达到了3.43,足以体现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情况。

2.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是造成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客观原因。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大多数农村居民为了尽快脱贫,利用我国推进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机会,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这在客观上使他们只能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和教育。由于农村居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孩子在家里很难得到很好的学习帮助,加之父母管教的缺失,孩子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农村家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农村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存在,体现了社会发展与转型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市场经济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们往往更看重实际的、眼前的利益,追求功利性。现阶段,我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不高,同时就业的毕业生收入水平也偏低,农村家长认为读多年的书还不如早些外出务工,趁早多赚点钱。偏低的毕业生就业率,也使得许多较现实的农村家长不愿意把资金和精力花在教育上,从主观上就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进行。

4.家长文化素质低,缺乏正确的教育的方式。大多数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家长的文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培养。绝大多数的家长也希望教育好孩子,却苦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

5.家长和家庭职责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情感培养的缺失。人的品格并非生而具有的,它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对于留守农村的孩子来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就缺少了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有的家长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却没有尽到教育管理孩子的职责。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环境,如果家长错过了这个家庭教育的关键时期,以后付出再多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对策

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中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但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并不是加大经济投入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在对待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上,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此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问题。

第6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解决对策

2013年5月全国妇联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数将继续上涨[1]。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21.88%[2]。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对儿童成长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引发的教育问题小则影响儿童的身心、人格、道德的发展,大则阻碍全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制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促膝谈心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首先,具体体现在几类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孩子父母的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在农村,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母亲陪伴留守儿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模式容易使孩子产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焦虑与不安之中。同时留守一方往往因为繁重的农耕与琐碎的家务根本无暇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而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经常欲言又止,久而久之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其次,这些家长通常文化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后将孩子留给其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代管。这样的“隔代教育模式”则更加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在“隔代教育模式”的环境下,“代沟”的问题经常导致祖辈与孩子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尤其是当孩子在性格与心理发展出现偏差时,年事已高的祖辈经常难以察觉,当孩子与他人产生争执时一味地偏袒并且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种隔代溺爱心理不利于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儿童形成蛮横霸道、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最后,在“上代教育模式”中成长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则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近亲、朋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难以把握,过于严厉容易给孩子带来压抑感和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则容易造成孩子的随波逐流,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父母角色参与消极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互相取代的。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3]。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个好父亲会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4]。现实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例如,一些母亲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便离开家,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有些母亲甚至连春节都不与孩子团聚。又如,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与生存环境,这些家长往往“重养轻教”,认为给钱就是养育和教导,更有人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感而盲目地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认为物质的满足可以换来对孩子亲情的抚慰。但“陪伴即是爱”,父母陪伴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伤害。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孩子的抚养寄希望于家里的祖辈、亲戚朋友和学校的老师。一方面从精神上缺乏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从物质上,现实的生存状态与最初的理想生活背道而驰,这些人在陌生的城市无法找到归属感,而同样是进城务工的异性同伴便成为了他们寻找归属感的目标,因此一些“临时夫妻”现象有所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则更加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父母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更为消极。

3.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指导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主导性作用。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是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共性而非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对需要重点帮扶的留守儿童缺乏有针对性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忽视是导致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脱节的根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方面是优秀且有责任心的教师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老师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

4.社会教育有效扶持的缺失

社会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现实状况是社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扶的系统机构较缺乏。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当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导致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留守儿童在面临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时感到迷茫和无助,激化了他们自身的认知方式与处理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1.促进政策调整,减少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各地区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努力增加本地劳动就业量,鼓励引导、帮助劳动者在本地自谋职业或创业办实体,发展本地经济;采取政治和经济双重手段,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好的工作选择,从而缩小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政府出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应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关键。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随父母在流入地正常上学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创设新公立学校,减免留守儿童的借读费。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才能让留守儿童结束留守生活回到父母的怀抱。

2.提高父母角色认同感

提高家长作为父母的角色认同感,使留守儿童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6]。一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转变“给钱便是养育和教导”的观念,只有和孩子经常进行通话交流培养情感,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动态,与孩子建立互信感,孩子才能将这种陪伴的爱转化成激励自身努力的动力,才能避免孩子在发展的关键期将父母的说教当成耳旁风。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保持稳定的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共同分享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二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时应注意避免时间间隔太久、采用多种沟通方式、重点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增强为人父母的意识,提高父母角色的认同感,才能有利于下一代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

3.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7]。只有形成三大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儿童自身的社会化。因此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首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如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建立随时更新的人口流动档案;有效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回家探亲的机会,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近期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动态,告诉家长家庭的关爱才是能够解开留守儿童心结的钥匙。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设立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意识的课程,讲授如何与家庭成员友好相处的科学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家庭意识,从心理上能够逐渐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并将这种对父母的理解与对父母的思念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活的自主性。良好的家庭意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最后,应增设农村社区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使留守儿童与他人在进行互动的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与支持。家庭教育的立法只是推进家庭教育的一个条件,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000万[EB/OL]..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3]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4]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5]周宇,余扬.社会管理创新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3(08):167—168.

[6]邹同文,罗春仙.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03).

第7篇

一、当前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定位失真的教育理念

首先,学校对德育教育本质认识的偏差。“20世纪末全球性道德教育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够全面,即把道德等同于知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行为的改善。”其次,偏于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与缺乏“人情味”的德育内容。目前,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把学生的素质假定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上,无形中拔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致使德育的目标偏于理想化,脱离了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再次,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于学校对德育本质认识错位,容易将德育和智育一般对待,采用强行“灌输”的教学方式。显然,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二)褊狭的家庭教育

首先,过于功利化的培养目标。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使农村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跳出农门,走进城市。成绩,也就成了所有家庭教育唯一且始终不变的主题。其次,空泛的教育能力。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从出生开始,各种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一系列的个性特征基本是母亲朝朝夕夕培养成的。德育靠耳提面命,耳濡目染,“唠叨”似的家庭教育更是深刻影响孩子的个性心理。但是相比城市妇女,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

(三)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特殊性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影响了农村德育教育。我国城乡结构的二元化,即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从根本上造成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鸿沟,使农村和城市教育的条件形成强烈反差。其次,社会转型期不健全的道德体系对德育的冲击。随着社会改革的越来越深入,很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而与此同时,新的道德体系又未建立,仍然处于争议的阶段。处于这一社会时期的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由于自身理性认识的缺乏,对各种社会现象产生模糊混乱的判断。

二、改进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培养“真正人”的教育目标

首先,学校要确定德育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学校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感化的培养方式,更多地引导学生领会、掌握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和个人心理品质的教育,积极纠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的不良思想的影响。真正将德育工作置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

其次,教师要成为德育教育的身体力行者。虽然现阶段社会与家庭依然固守以升学为最终目标的观念,短期内很难改变,而且实践德育教育理念的教师必然要受到来自多方面的误解和责难,但是教师仍然要尝试以全新的目光看待学生,践行新课改的要求,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尊重与关注其身心的成长与发展,而不仅进行知识的传递与积累。相信这种水滴石穿般的努力最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德育教育要注重情感的熏陶。上文提到现今的德育教育中大而空泛的理论说教显然应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应是老师如何让道德“渗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意愿。这就提高了老师的教学难度,需要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如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体验、领悟,通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潜在的积累而获得。让学生参与一定的任务和活动去现场感知事物,在感知的基础上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二)纠正家长的教育理念

首先,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学校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带动家庭和家长。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为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化不利因素为前进的动力。

其次,可以通过孩子“反教育”父母。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说了算”应该得到纠正。因为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如今农村的父母相比较其祖辈,思想已有了较大进步。有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地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第8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出现,我国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产生了大幅度的变化。随父母一起迁入父母所在务工地区的子女数量在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人,江苏省流动儿童数量为70.68万人。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新区是一片刚开发的土地,需要广大的劳动者来建设,这就出现了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新海新区内的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父母务工、子女随迁造成了流动儿童的各种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等),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青少年越轨等)。从实际情况着手,深入、全面地关心流动儿童的各种问题迫在眉睫。

流动儿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家庭层面:一方面,家庭结构完整,家庭有所关爱;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有所缺失,集中表现在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和家庭示范功能,学习环境不佳,出现在工地或者小吃摊边做功课的情况。②自身层面:由于难以融入城市,流动儿童会出现自我评价、自尊水平低、自卑心理严重,沟通能力、亲子关系、学习方面存在障碍,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孤独感强烈的现象。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早期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目标的树立,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及人格的发展都是有决定意义的。亲子关系不良,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形成,对现阶段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对家长本身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经过实地走访,发现普遍情况为: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家庭教育观念。亲子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关系生疏。

(一)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由于其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往往保留着自己父辈时的经验,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仅限于学习成绩的优劣,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长,通过所谓的“批评式教育”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阻碍了孩子身心的成长。

由于工作繁忙,家长基本没有时间管理和教育孩子,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很少。缺乏亲子沟通,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心理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产生行为问题,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在外务工的家长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缺少接触到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的机会,容易进入家庭教育误区,在家庭教育方面产生的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对于孩子阶段性的成长问题无法迅速反应。当与子女发生冲突时,有近半数的家长会选择指责与打骂。

(二)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理解父母。孩子认为,家长忙于工作,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并不关心,最多只是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当自己犯错误时反而更能引起家长的关注。另外,孩子与父母共同相处时间较少,认为父母只爱工作不爱自己。

2.缺乏归属感。孩子跟随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脱离了熟悉的社会网络,对新城市的认同度不高,对所处的环境也缺乏归属感。

二、问题解决:社工介入策略

可发展“学校主导、社区倡导、社会关注”的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学校周边社区街镇单位、各高校团委等相关社会力量参与。整合流动儿童身边的资源,促进资源共建,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使得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参与到流动儿童的教育,让流动儿童能体验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连云港的城市发展与建设。

第9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务工,由于住房、教育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到城市一起生活,直接导致一大批未成年的民工子女被留在农村,从而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农村原有的家庭关系受到很严重的冲击,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类型

1.“留守儿童”概念的变化

最早提出“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指的是由于“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而留守于国内,由上一代帮忙照顾抚养的儿童。

广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包括了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父母出国的留守儿童及父母外出经商的留守儿童等儿童群体。

狭义上的“留守儿童”专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以取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变原来贫困的生活状况。然而,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等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知识文化的局限,“背井离乡”的农民工难以“举家进城”,产生了抚养子女的难题,最终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农村,让亲戚朋友代为照看,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在农村的儿童群体。因此,如今的“留守儿童”不单单指父母在国外,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的儿童群体。其涵义已逐渐演变为专指农村父母双方或单方进城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由长辈代为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

2.“农村留守儿童”的类型

“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本文所阐述的“农村留守儿童”仅限指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根据监护人的不同,基本可以将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分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同代监护”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隔代监护”型,即父母双方进城务工,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由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即隔代监护;第二种类型是“上代监护”型,父母双方进城务工,子女留在农村,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对其进行监护,即上代监护;第三种类型是“同代监护”型,也即是父母双方进城务工,由未成年子女的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代为监护,称为同代监护。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成才的根本,而父母则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双方常年外出务工,忽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导致留守于农村的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隔代监护”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大部分父母将子女交给祖辈们代为监护和教育,形成了“隔代监护”型的“农村留守儿童”。

一方面,“隔代监护”中的监护人是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的差距导致两代人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老年人思想一般都比较固执,也不懂得沟通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了解儿童的想法和需要;而儿童年龄小,思想十分活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事物,不理解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用苦良心。双方观念上的差异使沟通难以进行,导致了代沟的产生。家庭沟通对儿童的性情爱好、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及为人处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分居两地,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间又存在代沟,难以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影响儿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

另一方面,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监护人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隔代监护中,大多数监护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的老年人,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跟不上其时展的需要,只能从生活上尽力照顾好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而对他们的学业常常是有心无力,难以对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加以正确的指导或给予有效的帮助,更不用说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久而久之,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常常赶不上其他同学,最终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监护人文化程度的限制也导致隔代监护中易产生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祖辈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祖辈们认为,孩子是家中的独苗,只要自己尽最大的能力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对他们言听计从,就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加上由于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导致难以指导儿童学业而产生巨大愧疚感,因而对留守儿童更是溺爱有加。一味地溺爱,对培养儿童良好品格和生活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溺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中爱的泛滥,降低了他们对爱的感知运用能力,使他们不懂关心他人和体谅他人,久而久之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对儿童的成长成才造成莫大的隐患。第二个极端是,祖辈对留守儿童过分严厉。祖辈们既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年迈体弱仍然必须承担家中的农活和家务活,同时又受到儿童父母的千万嘱托,担心如若未能照顾好儿童而受到他们父母的责怪,因而对儿童的管教过于严厉。生活上的压力和责任“使得他们往往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失去足够的耐心,在教育孩子上只是简单地采取打骂这种最严厉的、在他们看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适度的鼓励和关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潜能。而一味地打骂只会让原本就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更加孤独,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2.“上代监护”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将未成年的子女交给他们的同辈人,即儿童的上一代人代为监护,形成“上代监护”型的留守家庭。上代监护中的监护人,大多数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年龄相当,因此,与留守儿童在沟通方面不存在太多的障碍。但是,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上代监护”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交代不明确。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片面认为只要孩子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就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当父母将孩子交给亲戚朋友代为监护时,只是模糊地交待监护人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并没有要求关注儿童的情感需要与情感变化。而代监护人也担心如果对留守儿童的管教过于严格,儿童的父母会责怪他们。因此“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或出于无奈,或力不从心,总是存在较大顾虑,往往采取消极被动的策略”,不敢“得罪”他们,监护也就只停留在保证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起居上。

第二,代监护人在精力上、情感上都较倾向于自己的孩子。代监护人家中也有自己的孩子,在精力一定的情况下,必须同时照顾几个孩子。监护人肯定是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于代为监护的孩子“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感情上也或多或少都会倾向于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就有所欠缺,也少与其进行情感交流。这使得留守的儿童难以感受家庭的温馨及长辈的关爱,更难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容易与家庭中年龄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孩子在遇到烦恼不能向长辈倾诉,得到长辈的开导;在遇到挫折不能得到及时的安慰,遇到困难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容易“使他们心理失衡、情感脆弱、消极孤僻、自暴自弃等,此种情况恶性循环,时间久了就将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第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看管过于松懈。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辨别能力较弱,难以对事物的对错做出正确的判断。儿童的健康成长,既需要来自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同时也需要适当的管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上代监护人难以全身心地照顾留守儿童。由于需要同时照顾多个孩子,“上代监护”型的家庭也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为了保证家庭的温饱,监护人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繁重的农活上。忙于生计的时间延长,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也就随之缩短。监护人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时间管教,又从何谈起对留守儿童进行管教呢?这种重养轻教的放纵型家庭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无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他们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自我中心等极端性格”。

3.“同代监护”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类监护人与其他两类监护人相比,具有年纪轻、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共同语言,而且文化水平也较高,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和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业。然而,由于监护人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及经济状况等条件的限制,“同代监护”型的家庭也存在诸多问题。同代监护人也可分为两小类,一类是年龄与留守儿童相仿的监护人,即哥哥或姐姐;另一类是年龄比留守儿童较大、已成立自己家庭的监护人,即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等。

首先,年龄与留守儿童相仿的同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尚小,缺乏监护能力,客观上难以履行监护职责。而且他们还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解决能力十分有限,更难以在儿童面前树立家长的权威。因此,即使监护人有心想履行自己的监护责任,大多数情况下留守儿童也不愿意服从其监管。

其次,已成立自己家庭的同代监护人。相对来说容易与留守儿童相处,也具有一定的监护能力,而且在留守儿童面前有一定的权威。然而,这类监护人由于自己家庭成立不久,孩子小,需要花较多的精力照顾幼小的孩子身上,同时又承担着的家务和经济方面的压力,也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虽然这一类的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有共同语言,但由于其时间和精力基本都花在其他事务上,“也不能很好地与留守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与部分上代监护人一样,只是义务式地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保证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要,忽视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再次,同代监护中存在监护权不稳定的隐患。同代监护人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年轻力壮,普遍希望能够外出打工,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外出打工,随意将留守儿童独自交给其他亲戚或将其独自留在家中,造成“无人监管”的情况。留守儿童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基本生活失去了保障,很可能吃不饱穿不暖,生病了也无亲人在身边照顾;行为上获得了“绝对自由”,即使参加了一些危险活动的时候无人阻止;学习上也失去了动力,沉迷游戏、沉迷网络及打架斗殴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已大大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哥哥嫂子或姐姐姐夫等同代人也要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家庭教育缺失,使留守儿童感到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留守儿童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深入地分析不同监护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特殊的监护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状况,需要其所在的家庭、学校、政府的高度关注,并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1.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内部环境的具体对策

① 父母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责任意识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只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关键在于父母。父母应树立高度的家庭教育意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外出打工时,应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在身边,保证完整家庭模式的正常运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和父母的关爱。在条件尚不成熟,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创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缺,例如常打电话回家、节假日争取回家看望孩子,“使孩子体验到亲情归属和父母关爱的幸福”。同时,父母应改变对孩子的愧疚心理,不应该以一味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来平衡对子女的愧疚心理,而应给予孩子更多关爱与抚慰,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

② 父母应积极寻找有责任感的监护人

父母在外出打工前为子女寻找代监护人时,“也要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寻找和确立最为合适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问题”。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亲戚或朋友就能够承担起对儿童的监护。代监护人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敢于承担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任务。监护人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尽到了责任,可以不再过问了,父母必须常与代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积极寻找机会与子女交流,与代监护人共同做好监护工作。

③ 代监护人应勇于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积极承担起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任务,不仅要照顾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还应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积极与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给予孩子父母般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氛围,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寂寞。孩子的父母既然将子女交给了某一监护人,就说明了对监护人的充分信任,父母也会理解代监护人严厉的管教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监护人应该严格管教儿童,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加以指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部环境的具体对策

① 学校、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为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建立档案,以便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追踪,使学校和教师能够掌握这些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当他们在某方面出现问题时,学校能够及时与儿童的监护人或父母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保证儿童的成长。

此外,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帮助,容易得到留守儿童的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应多留意在校的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变化,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业上、情感上的需要,尽可能地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学业上更多的帮助,情感上更多的理解。

② 学校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设立校本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课程决策自。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农村中承担基础教育的学校应有针对性设置特色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例如,设置安全教育课程,强化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设立道德教育课程,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态。在此基础上提高留守儿童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必过多担心子女的生活和教育,让农村的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儿童一样快乐成长。

③ 政府应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迫使农村年轻劳动力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以获取较多的经济收入,改善贫困的生活状况。然而,我国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又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一起生活的可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儿童能够生活在一个完整并能正常运转的家庭模式中。因此,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闲时的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就能够找到工作,同时也能照顾到家中的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同时,应逐渐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消除医疗、教育、住房等制度的城乡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与城里人能够共享各种社会资源,让农民工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能够共享一片蓝天,共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一张.留守儿童[J].瞭望,1994(45):37.

[2]邓纯考.论广义与狭义的留守儿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8-11.

[3]课题组(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4]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N].中国妇女报,2005(6).

[5]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385.

[6]陈昌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苍南县龙港镇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4):13-15.

[7]赵媛.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4.

[8]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7):142-143.

[9]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208.

[10]吕绍清.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95.

[11]丁连信主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132.

[12]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32-34.

第10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我县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县妇联第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的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抓好妇女转移就业,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协调发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年”的要求,县妇联在年初确定“城市农村统筹、内输外转结合、就业创业并举、培训服务齐抓”的工作思路,以“女性创业真情服务”为主题,大力抓好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创业就业工作,在推进妇女科技致富、创业就业,城乡妇女巾帼建功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妇联组织的作用。

1、启动“万名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推广培训活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实用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一是组织农科专家送科技下乡。联合县农林水综合妇委会在越溪乡拉开“万名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帷幕,10多名来自农林水各个领域的专家和20多名女能手就水稻种植、海水养殖、水果栽培、家禽养殖等方面知识开展面对面的技术交流;邀请宁波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竺俊全教授为力洋镇的100多名水产养殖户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提高农村妇女运用科技增收致富能力,深化“巾帼致富科技下乡”活动。二是组织女能手切磋采茶技艺。联合县农林局发动各镇乡街道的50名采茶女能手在茶山林场举办首届“望海杯”采茶大赛,提高茶农采摘技能,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三是组织缺乏实用技术的农家女到课堂。各镇乡街道妇联以成人学校和妇女学校为培训阵地,围绕农业“十大主导产品”生产开发,对新型女农民开展了海产品养殖,鸡鸭养殖,杨梅、枇杷、水蜜桃、大棚西瓜、水稻、茶叶栽培以及高山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班52期,参加培训妇女952人。

2、发挥巾帼创业服务中心作用。上半年,在继续抓好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我们把“巾帼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妇女技能和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上。以县、镇两级培训学校为阵地,全县各镇乡街道共举办电动缝纫、电脑初级、家政服务、烹调、服装设计与裁剪等妇女劳动力素质培训班27期,参训妇女1860人次,实现就业和推荐就业率达95%以上。在“三八”期间联合县劳动保障局、县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举办“春风送岗位”女性就业专场洽谈会,共有50多家企业单位提供了1796个工作岗位,626名求职者中有387名与招聘单位达成意向。针对当前留守在家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劳动技能相对较弱的状况,县妇联积极推广家门口的工厂——来料加工点,到目前为止,长街、力洋、桑洲、跃龙、桃源等镇乡街道新发展妇女来料加工点12个,从业妇女1007人,仅此一项就使从业妇女净增年收入3千至2万元不等,既促进了当地生产,提高了妇女地位,也促进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如力洋镇妇联结合“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以“加工点+农户”方式与当地企业联合成立服装、文具加工点5个,就地解决当地150多名妇女就业,每人每天平均可赚30—40元,为闲散在家的妇女提供增收的新门路。

3、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围绕城镇妇女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打响“巾帼文明示范岗”品牌,将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坚持“成熟一个,拓展一家”的创建原则,半年来,新创省级岗1个,市级岗3个,县级岗4个。围绕“百岗联动迎开游,巾帼建功展风采”主题,以争创一流业绩,弘扬职业文明,打造诚信岗位为目标,通过签订诚信公约、评选“诚信岗”、“诚信服务明星”等活动,推动全县巾帼文明示范岗乃至全社会形成诚实为本,信誉至上,优质服务,争创一流的创建氛围。

(二)抓好和谐家庭创建,推进文明新风形成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部分共同组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农村人才的培养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农村家庭教育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1]。

随着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条件有所改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提高,凸显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天生有着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感情上的挚友、行为上的榜样、学习上的蒙师、生活上的参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式等都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发展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二、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缺乏积极的沟通。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我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体会到这一要求在我国农村学校贯彻得并不到位。首先从农村家长方面来说,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他们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其次,学校也主要将精力放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上,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学校和家庭才偶尔进行交流。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只重学生的学习而轻家庭教育的现状,把家庭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系统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密切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子女的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一些家长对子女采取了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同时,对子女包办代替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子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知识和技能,家庭关系的简单化也引起人际交往向外转移。另外,电视、网络、DVD等现代媒体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减少了家庭教育的时间,不利于父母与子女形成积极有效的对话和指导。我们应该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形成长效的积极沟通方式。

(二)家长教育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缺乏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

多数农村家长缺乏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识。有关调查显示[2],我国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也不高。大部分家长只凭自己的经验教育子女,“树大自然直”等传统的教育思想被很多家长所接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另外,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依赖也日益凸显弊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我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普遍出现了临时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甚至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家庭[3]。家庭角色缺位现象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学业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家长也缺乏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参与意识。因此,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是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发展的根本。

(三)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轻家庭教育。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家庭教育被忽略、边缘化。学校的目标是升学,家长的目标是分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农村的家庭教育、农村的社会教育(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农村的成人教育与扫盲教育)都让位于学校教育,农村乡村中小学几乎涵盖了不同类型教育机构的所有教育功能[4]。同时,由于受历史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被看成一种跳出农门的功利行为,教育本身的价值也被忽略[5]。在被异化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农村家庭缺少对孩子正确的“爱农”和劳动教育,有一大部分农村孩子不爱农村,不爱劳动,这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所在[6]。一些外出务工家长在获得相对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后希望通过物质补偿来减轻他们因长期不在家而对子女的愧疚,造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失衡。我们应该改变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轻家庭教育的现状,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将家庭教育尽快融入到正规教育系统已刻不容缓。

三、对策

通过对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反思,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针对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转贴于

(一)加强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学校应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开设和完善家庭教育课,通过各种资料、图片、案例和多媒体等方式来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家长要在生活中运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观念。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与学校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生活性和随意性,由于孩子对父母天生的信赖,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技巧,选择恰当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正确定位学校与家庭教育,农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充分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不能过于依赖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是教育主体,对孩子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的职能,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行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教育活动,仅凭家庭单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联合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力量。家长在加强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教育孩子。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情境化训练,通过言传身教,使家庭教育达到实效。总之,学校、家庭应相互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前言).

[2]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3]吴磊,钟国芳.赣南农村家庭教育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2007.6

[4]李伯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第12篇

在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富裕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他们供子女上学、改造家庭环境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年春节一过,不少农民满怀豪情,分老别小、背井离乡,这一走往往要到年底才能返乡回家,有的甚至不回家,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留守子女。可是,留守子女的生活、读书、教育等等问题,使学校和家庭都感到很困惑――父母打工去,子女怎么办?这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事实。诸如子女的隔代抚养教育管理、行为习惯、心理品德、学习生活、爱心责任等等都需要人们去研究和探讨。

何为留守子女?是对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经商、学习 ,把孩子留在家乡 ,托亲属或他人照管的子女的一种称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的日趋频繁 ,这一特殊群体的比例也在日益增长。有的学校已经达到在校生的 1 / 3,甚至还多。所以留守子女的生活、读书、教育,越来越牵动着外出打工者父母的心,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关注。留守子女如何教育,浅谈看法。

其一,隔代抚养、教育、管理子女的现象相当普遍。其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多病,就是文化很低知识甚少的隔代老人。由于老人们既要操持家务、农活,又要照顾孙辈,加之他们的身心负担,老人们往往宽容孩子,从而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在学习教育问题上,由于老人们的文化素质不高,指导学习力不从心,或者种种原因又疏于管教,导致根本无法负起家庭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因而,他们大多数只有将孩子的学习、教育、成长完全依托学校,部分人甚至连孩子在学校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当一旦出了事有了麻烦需要处理时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又无从是好。固然,子女的学习、教育、成长是一生的大事。因此,父母应当更多地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应该处理好孩子学习、教育和外出打工之间的关系,可以一人在家务农照顾孩子,一人外出打工,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自理能力强了以后,父母再外出打工。一般情况下,父母尽可能不要两人同时外出打工,避免父母教育的缺失。如果一起外出打工,那就需要选择好委托管理人,如孩子的祖父母、叔叔阿姨、亲戚朋友、负责任的好邻居、孩子的老师等等,这些受委托的人,要与自家关系密切,孩子能接受,对孩子能够负责,可以从教育、生活、学习、心理给予孩子相应照顾的人。

其二,心理品德教育缺少关爱。没有温暖,没有交流,使孩子的成长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她们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关注不了孩子的心理品德、心理活动。当孩子出现心理烦恼、交际困难、心灵困惑时,外出打工的父母远在他乡觉察不到,更谈不上及时疏导教育,使孩子长期处于不闻不问状态,感到孤独,得不到温暖,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品德、学习生活、爱心责任等等都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不然就会走向另一面。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除了逢年过节尽可能回家和她们团聚以外,平时也要定期和她们保持联系,打打电话、发发短信、有条件的用视频、QQ聊聊天。有时候还可以写封信,寄张照片什么的。

其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大家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会留下抹不去的、深刻的印象。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古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可见,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可知,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明天的人口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繁荣。然而,随着外出打工者的不断增多,不少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缺少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大部分父母认为自己外出打工每年对孩子教育投资责任就是将孩子抚养成人,能否成才全靠学校老师和孩子自己。因而家庭教育没有明确目的,持“随大流、唯命”的观念,加之父母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少,形成教育的合力不足。所以,要提高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论父母的文化、职业、经济状况有多大差异,对孩子的一颗爱心是共有的。这种爱心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始动因和力量的源泉。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利用家庭的教育功能去全面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社会需要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即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一切是每一位家长应该去做和能够做到的。帮助家长了解掌握孩子的成长特点,认识到了解孩子是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第一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使家长放弃“随大流、唯命”的观念,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学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关爱留守子女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少家庭的关爱,教师和同学要适时地关心她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班主任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同学主动与她们结对子,通过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去减轻和消除她们的心理困惑。对于她们偶尔出现的违纪行为,教师要态度和蔼地进行教育、引导。教师对留守子女要多投入情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留守子女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之一。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对留守子女来说,更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她们,帮助她们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她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教师要培养和强化留守子女的自我教育习惯和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她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她们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因此,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她们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总之,农民外出打工,是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交融的必然结果。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扩大,外出打工者将会越来越多,她们的子女大多也都会留守在家乡。这也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直接监护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真空谁来弥补?怎样弥补?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思考、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