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愚公移山原文

愚公移山原文

时间:2023-05-31 09:3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愚公移山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根据“活动单导学”的模式,一堂语文课往往由3~4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活动方案组成。活动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课文类型、学习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设计调整,但无论怎么变化,都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变。

1.诗歌类

以《〈组歌〉两首》为例,其活动方案可设计如下。

活动1:预习展示。

交流你所收集到的关于方面的资料,在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2:读懂诗意。

(1)朗诵诗歌。

(个人自由朗诵,注意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组内进行朗诵展示推荐代表全班朗诵)

(2)分别概括两首诗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并说说作者描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3)诵读比赛。

(小组讨论朗诵的节奏及方式组内合作演练班级展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说明理由)

活动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找出诗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提示:可以从换词、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要将词语放到句中去体会,想象场景,体会人物形象与精神)

活动4:背诵全诗,理解精神。

2.散文类

如《林中小溪》一课,其活动方案设计如下。

活动1:预习展示,整体感知。

(小组推荐展示,提醒全班同学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活动2: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障碍”一词?你如何理解?

活动3:研读课文,深度探究。

(1)结合全文概括小溪身上蕴含的精神。

(2)小溪流向大洋的过程与我们人生的道路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人生感悟?

(小组讨论归纳班级展示评出最佳观点)

活动4: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自主思考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文言类

以《愚公移山》为例,其活动方案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活动1:展示预习(文学文化常识、字词、表现手法等)。

活动2:自由朗读课文。

活动3:疏通文章大意。

(1)自主翻译。

(自读课文,自己尝试翻译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准备组内交流)

(2)小组合作。

(商讨个人不能解决的词句组内串讲课文,完成课文内容的梳理)

(3)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1:再读课文,完成问题(用原文回答)。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3)移山的目标又是什么?

(4)他们是怎样移山的?

(5)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6)太行、王屋二山最终移掉了吗?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问题班级展示交流结果)

活动2:品读文本,探究问题。

(1)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并试分析其中一组的作用。

(2)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3)愚公移山在当今社会有无现实意义?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

活动3:小组表演课本剧。

第2篇

入情扩充

扩充就是保持原古诗文句子的情境下,在原句上添加相关的内容。这种做法一方面既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古诗文内容,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炼词来训练学生的创造力。示例1:(你相信吗?)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只是太可惜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信服吗?)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选自《马说》)示例2:(长江)渡远荆门外,(大江)来从楚国游。(起伏)山随平野尽,(滚滚)江入大荒流。(江面)月下飞天镜,(天空)云生结海楼。(诗人)仍怜故乡水,(乡水)万里送行舟。(选自李白《渡荆门送别》)学生添加的内容不但符合文意,而且丰富了诗文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添了学习乐趣。

拓展名篇

学生如能尽情品味课外典范,能断句,能读懂,就能不断积累古诗文语感,扩大古诗文阅读范围,并加深对原文内容、内涵的理解。如学习《醉翁亭记》后,我引导学生阅读其姊妹篇《丰乐亭记》。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不难明白这两篇散文以其丰富的意蕴昭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表层抒写作者的山林之乐,次层抒写作者与民同乐,并自我肯定在滁州建立的政绩,深层则表现出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遭际,体现出一种积极有为、乐观旷达的精神。从两文中透露出的是作者政治上和创作上不凡的识见,更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巧用歌曲

不少流行歌曲直接利用古诗文作为歌词,巧用歌曲学古诗文,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我通过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学生边听边唱,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了词的内容,在深情的歌声中体验到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怀和豁达的胸襟。此教学形式走出了古诗文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樊篱,能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演课本剧

学习《愚公移山》时,我让学生分愚公和智叟两个角色演示朗读,在表演过程中,既让学生熟悉巩固课文知识内容,感受到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诗文的快乐。再如学习司马光《孙权劝学》时,可先让学生想象出鲁肃与阿蒙议论的具体内容,然后分孙权、鲁肃、阿蒙三个角色表演课本话剧,生动再现文本内容。

故事激趣

进行《愚公移山》教学时,我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就不难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学习《出师表》时,可用“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故事导入,学生就不难明白作者当年为什么出师前要写此表给昏君。在讲解课文第六、七自然段时,可分别讲“三顾草庐”“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注重研讨

我发现不少学生手头上都有古诗文方面的参考资料,于是,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以学生研讨的方式进行古诗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让学生利用古诗文参考资料预习课文,然后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不参阅资料的情况下,逐句或逐段轮流研读课文,本组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资料,发现主讲人讲错之处就给予及时指正,有争议的地方在本组内共同讨论解答,本组内仍有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再请老师解答。以这种研讨方式教学古诗文,让学生从“主听”变为“主讲”,从“主抄”变为“主学”,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3篇

【关键词】质疑;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一、要让学生大胆质疑,首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他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和谐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首先是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关系通过情感和激励的方式来影响教和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发现学生表示了坦然否定。他质疑说,这个成语的结果并非越走越远,而是越走越近。因为地球是圆的,历史上的航海记载,不也是回到始发点吗?这确实有道理,你能否定学生卓见的火花吗?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也有不少学生质疑:本文的题目不够准确。既然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是夸娥氏二子移的山,那题目还不如是《神仙移山》的好,一时之间许多学生纷纷响应。根据原文的客观事实,愚公并没有真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真正移走的,是夸娥氏二子,如果没有神仙的帮助,愚公愿望再美好,意志再坚强,恐怕也是空中楼阁。更有一个学生“坚决”的说法:愚公违法了!他这样做,破坏了环境,挖走了两座大山不说,更何况把泥士运渚渤海填海,后果不堪设想!对呀,在注重环保的今天,愚公,你的确不该挖山!

学生的说法不无道理。事实上,愚公并没有真正战胜大自然,这似乎留给我们一个“神定胜天”的结局,然而教学参考书却这样认为: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反衬出愚公精神能惊天帝,泣鬼神,从而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我想,不必要把这种观点强加给学生。从客观上看,原文无法找到能充分证明“人定胜天”的理由。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原文。这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何必要把学生全部限定在一个框架里呢?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大胆”的说法:愚公真笨!这简陋的工具,怎么能搬得了“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呢?面对学生们的大胆想象,我于是就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那么你们认为愚公应该搬山还是搬家呢?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愚公应该搬家。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难道无数代人为之奋斗的“移山”比较轻而易举的“搬家”更明智,更有魄力吗?这要浪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学生用了现在有贫困山区移民的例子来证明搬家的好处。而教学参考书上却分明写着:愚公似愚实智,即所谓“大智若愚”,决不能与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用今天的眼光看问题有什么不对?课文不是说愚公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吗?

二、要让学生有疑可质,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获得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在学习和工作中,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当兴趣成为一种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时,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又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学生对“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句提出疑问,认为它破坏了这一副塘上月光图的美的意境,前后文也无法衔接,提出应该把它删掉。这一问题是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争议的问题。我告诉学生,以前的教材是没有这一句话的,由此肯定了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同时又指出,现在的教材又把它加上了,恢复了朱自清先生原作的风貌,到底可不可行呢?于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的热情很

三、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要领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问的例子,让他们看谱弹琴。范问的例子可来自于课文后面的思考问题,来自老师设计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例如《登山》一课,我针对第18自然段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一自然段景色的描写与列宁战胜害怕、锻炼意志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认真读书与思考讨论,有的说:列宁登山目的是看日出,所以要描写日出的美丽景色,不然就不完整。有的说:这是作者写作的技巧,写列宁他们登到山顶就该往回走,山顶景色描写有总结过渡的作用。有的说:列宁冒着生命危险过峭壁,应该要看到日出的美丽才合算。无限风光在险峰哪。有的说:这一段是对列宁战胜害怕、锻炼意志的赞颂。学生的解答从段的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写作特点以及人物思想感情做了一个比较全面中肯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这一自然段的存在价值。我紧接着启发学生“老师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有点冷场,接着就从刚才的回答开始思考,一部分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启发我们去思考课文中段与文章的关系,指导我们学习作者的写法。老师小结:这一段就段来理解没什么难度,但与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可以显示它的重要性,有思考的价值。以后我们阅读也需要想一想,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为什么?从分析”问题”着手,逐步指导学生提问要有清楚地指向,语言要明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定的思考量与思考度。通常是从阅读文章的普遍规律上去找问题:第一,理解的重点处;第二,理解的困难处;第三,产生疑问的地方。但是更要重视打破规律的提问,往往这些问题的含金量更高。

四、要让学生质疑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把质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揉合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随着进程,问题一个一个相应地得到解决。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一不占用单独的大块时间来解难释疑,教学时间比较经济;二是把问题置于各自的语言环境中,使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紧密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现于其中,训练比较到位,比较科学。这种“一切都在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促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一种促进。教师需要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时刻胸中有数,能够及时纳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第4篇

一、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解答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时,应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译文中有依据,力求真实、准确,不夸大缩小。只有难以直译的句子才可意译。

二、“信”“达”“雅”,规则当前

文言文翻译,要力求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能凭主观意识,妄加推测,随意改变原文作者的意图即用词等特点;所谓“达”,就是译文要文从字顺,意脉畅通,合乎语法规范和语法习惯,没有语病,语言要流畅,语气不走样;所谓“雅”,就是说译文要用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做到前两点就足够了。

三、“留”“补”“删”“调”“译”“选”“并”“意”,样样精通

1.“留”

就是指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人名,翻译时就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

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这是个表被动的省略句,在动词“感”后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必须将省略内容补出,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顺畅,意思清晰,成为有机的整体。

3.“删”

删去不译的字词和那些表语气、停顿和促足音节的词语。例如:夫战,勇气也。(《曹论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4.“调”

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使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5.“译”

文言文翻译时要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在翻译时必须译出。(《扁鹊见蔡桓公》)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通“披”,“坚”和“锐”属于词类活用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必须翻译出“铠甲”和“武器”。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例如:“顾也有卖场”中“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八条:①回头看;②看;③探问;④拜访;⑤顾惜、顾念;⑥考虑;⑦但、只是;⑧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②项恰当。

7.“并”

即重复的内容要恰当合并,使之简洁扼要。如文中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表现类似的内容,需要做适当的合并,否则,按原文直译就显得啰嗦冗长。

8.“意”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学生要对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们的学生基础显得薄弱、能力显得不足、学法有待提高。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只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加强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通过诵读能力、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艺术特点的鉴赏,感受文言文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富有成效。

一、思考文言教学意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的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好文言文,我们才能提高现代汉语的学习能力,丰富我们的言语水平和运用能力。如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能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邹忌向齐威王献策时以自己的遭遇为例,不露痕迹地展开游说,在婉言相劝中让齐威王感受到事态的严重,从而达到讽谏的效果。当然,我们也感受到邹忌的不卑不亢的人际交往原则,如此,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把握交际的尺度。

而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拓展我们学生的视野,在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及其变化和发展中,感受古代人崇高的思想境界,陶冶我们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在《愚公移山》学习之后,我们学生能在感受“愚公”征服大山的强烈愿望中,养成心志坚毅的精神与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并决心战胜困难的精神。这样,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能坚定而执著地向前。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只认识到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越俎代庖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字词、分析句式、讲解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应付考试的时候还行,但是学生大多是死记硬背、照搬照套而来的,这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激发他们文言文学习的情感和热情。

二、加强文言学法指导,互动教学提升效率

首先,语言学科的学习,正确且有感情的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古诗词诵读中获得文言文的积累、感悟乃至运用,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能够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意思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如《〈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通“悦”,读yuè;学生便明白圣子指导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精神食粮,提高精神境界的快乐。另外,学生在诵读中能够掌握古人的句读特点,经过平时的强化训练,便能培养好的语感能力,从而能够准确读出作品的语气、情感,于是便能掌握文章的内容。如果学生在能够知人论世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由浅入深的诵读,就能够提升其思想境界。如《岳阳楼记》我们习得心忧天下的博怀;《鱼我所欲也》我们知道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在现实生活中的“义”和“利”面前学会取舍。

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去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真正乐趣。

其次,提高学生翻译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学习中对基础文言文字词的准确推断,对文言文句式的把握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关键。这些需要学生积累,更需要我们给予方法指导。

1.加强对常见实、虚词的理解。学生对常见的一词多义的文言文实词理解,应结合语境理解的意识和能力,并有结合语境落实词义的意识。如《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意思是不同的等等。

2.加强翻译方法指导。要尽量采取直译的方法,让学生对文言文句段逐字逐句做到实词、虚词字字落实地对应翻译;当然,有些地方是需要意译的,还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忠实原文的语气、语意的翻译原则。可以让学生牢记 “六字法”(留、补、调、换、删、变)的基础上,尝试翻译。另外,我们要在教会学生结合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归类。 如“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是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句式,我们不能译成“什么简陋的有?”而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再如“何苦而不平?”也是这样的宾语前置句;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例子来巩固学生对宾语前置句的理解和把握。

3.要养成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生要有积极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增强自我提高的意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复习和检测,巩固学习成果,并有意识地进行查漏补缺。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将文言文阅读适当向课外延伸。我们的读本,还是古代一些篇幅短小的人物故事文章,都比较浅易,不妨引导学生读读,让他们结合注释和译文对对、想想。这样,他们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和技巧才能较好地运用出来。

总之,初中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只要我们提高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方法引导,指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提高,在注重积累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与总结,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能不枯燥,学生学得才能有兴趣,在文言文这一教学难点上有突破。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勘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强调学生口语表达、阅读和写作训练同步进行。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规范要求;其次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再次要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结合口语,强化思维训练;最后要拓宽阅读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明确目标 分层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规范要求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每一次阅读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任务和目标,要求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读书时要做好记录,并适时监督检查。在每周的晨读课上,安排落实阶段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求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上做好记录,教师抽查。比如在预习《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利用工具书认识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再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最后同桌同学一起研讨文章写景的层次和结构。在课外阅读中,要降低难度,只要弄懂文章大意就行了。如学生在阅读文学名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要求学生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该篇文章的大体结构,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谈谈对祥子命运的看法或认识就可以了。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员参与,逐步提高

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如,在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对各组学生分别提出要求,结果有可能第一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写出寓意,并结合实际谈出感受;还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将原文续写成一个小故事。第二组学生则有可能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说出寓意,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帮助下,能简单地谈出体会。第三组学生则可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原文大意,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帮助下理解寓意。结果,第二、三两组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争着完成其他组的作业。虽然这样做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但全体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活动开展起来也生动有趣,学生在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参与,使阅读不至于流于形式。

三、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结合口语,强化思维训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师要在认真研讨课标、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教材文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课堂口语表达,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讨论课后第二题的问题。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悬崖、峭壁,设计动画并结合语言描述,创设学生们孤身一人身处险境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进入文中的情境,为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做好准备。还可以设问: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要获救,还有什么方法?同时,可以组织小组交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拓宽阅读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仅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是有限的。生活中知识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完全可以借助除教材、图书室、阅览室以外的资料,如Intemet网资料、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字资料,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搜集、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7篇

关键词: 汉语四字词语翻译

一、汉语中的四字词语

四字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由四个词素构成,通常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可随意拆散,例如“经济繁荣”、“弘扬文化”等。固定词组则是一个整体,不能拆散使用,其中的任何词语都不能随意更换,也称为成语,如“三心二意”、“曲高和寡”等。汉语中的四字习语由予其长期习惯、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相对定型、富予含蓄,意在言外,音节优美、韵律协调。四字习语的描绘语言极具汉语的特点,特别有感染力。四字词语不仅大量地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四字词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四字词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汉语四字词语的英语翻译方法

(一)把四字词组带译成英语的一个单词

一部分汉语西字词组译为英语时只需要一个英语单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替换就足以表达它的意思:有一些四字词组前后两部分意思重复,就只需译出其中一个意思;而英语里的有些动词或名词,已经把汉语里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形容词或副词的含义包括进去了,在翻译成英语时就可以把这些形容词、副词略去不译。

例如:虽然我们前面的路崎岖不平……

Although the road before us is rough...

解析:按字面翻译崎岖不平应该是rough and bumpy,但只用了rough,是因为两个词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二)将四字词组译成短语

这种方法就是把四字词语译成短语。如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

款式繁多with various patterns

出类拔萃above average

驰名中外to be popula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德才兼备with both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品种齐全in complete range of articles

(三)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

四字词组中有一部分是成语。成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而英语里也有一些和汉语的成语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的习语,它们都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借用英语里同义的习语来翻译。

(1)双方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比喻

捧上天去to praise to the skies

混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火上加油to add fuel to the fire

如履薄冰to be on thin ice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2)双方有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

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

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害群之马a black sheep

七上八下at sixes and sevens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四)综合整合法

当一个长句或自然段落内连续出现几个四字词组时,适合采用综合整合法,也就是打破四字词组的形式。兼用各种技巧于一体的翻译方法。它既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较好地体现原文的风格。

三、四字词语在汉英翻译中的优势

从内容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言简意赅;从形式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通顺流畅;从语音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节奏感强、铿锵锐耳。

四、使用四字词语需要注意的问题

汉语的一些四字结构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这些具有民文化色彩的四字结构,为数不少,笔者简单将其归类如下。

(1)反映汉语动植物名称方面特有文化观念的四字结构,如“望子成龙”、“李代桃僵”;

(2)反映中国特有物质文化的四字结构,如“拂袖而起”、“罄竹难书”;

(3)反映中国的四字结构,如“苦海无边”、“立地成佛”;

(4)反映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四字结构,如“刻舟求剑”、“愚公移山”;

(5)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四字结构,如“暗渡陈仓”、“完璧归赵”。

在英译汉时,译者要避免运用这些具有鲜明民族文化色彩的四字结构,否则,一不小心,落入文化陷阱,便会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不忠不信。使用时须充分考虑到语境、四字词本身的感彩,以及说话者的身份、性格特点等。使用四字词语进行翻译决不能脱离原文的意境而勉强生成,必须依照原文的语义结构进行构思。原文节奏缓慢,译文则不可明快,原文平直朴实,译文也不必纤巧生动。无论是选择已有的四字词,还是创造新四字词,对原文深刻的理解和对语境的准确把握都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再创造过程。译文对原文的反映不应是机械的、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翻译不仅仅是原作各个部分与汉语的生硬组合,它应该蕴含更多的内容,使译文充满生气。四字词语的使用在许多时候都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使译文既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保持原作的风格,又通顺易懂、符合规范。以上分析说明,汉语中四字词语的运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传统的,也是积淀;是特点,也是优势。它在人们的语言交往中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地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变革阻力;路径依赖;信息不对称;成本与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6-0054-04

一、引言

任何企业都必须在一定的特定环境中从事活动,它不可能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运作。而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既为企业活动提供发展的条件,又会限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技术的更新,更快的通讯、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的出现,全球一体化,全球市场竞争,高素质劳动力的增长等,企业变革已呈不可逆之势。然而,很多企业在实施变革中会发现,实施过程困难重重,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何在?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美国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权威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曾在其著作《组织行为学精要》中指出“组织变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阻力,一是个体阻力,一是组织阻力,其中个体阻力主要表现在习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信息加工等五个方面;组织阻力主要体现在结构惯性、有限的变革点、群体惯性、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的权力关系的威胁、对已有的资源分配的威胁等六个方面,而正是这些阻力的存在导致组织变革的最终失败[1]。”

由上可见,对于企业变革中存在阻力的问题,在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领域已有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研究,并且成果颇丰,但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还较为鲜见。经济学是当今社会的一门贴近现实生活的显学,笔者欲借助这一强有力的社会科学分析工具,对组织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解释企业变革中阻力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一)从“路径依赖”看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

大卫・保罗(A. David Paul)在1975年出版的《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对路径依赖的经济学进行讨论,但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2]。直到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从技术变迁领域引入路径依赖方法进行制度研究之后,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才开始变得异常活跃。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C・诺思也因此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3]。”这里的路径依赖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状态依存型,即一项制度或一项技术安排一旦出现,就会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现象,使环境成为适合自身生存而不利于其他制度或技术生存的生态场,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即使是出现比其先进的技术,由于晚进入也会被锁定,进入无效状态;二是行为依存型。指在相同的初始条件、机会和刺激的条件下,市场会根据不同行为主体的实绩进行奖惩。受到奖励的人会更加努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增长与存活能力,形成自我强化、报酬递增的机制,反正受罚的人会陷入无效机制的恶性循环中[4]。

为了更好地理解制度变迁,青木昌彦提出了一个主观博弈模型。他认为,一旦特定的选择系统置于进化的压力之下,最适合制度最终就会被选择。系统内的变迁更可能由激发内部变迁的外部大冲击引起,而不是连续的、逐渐的。在制度的关键转折时期和以后,主观博弈模型的重建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施加一定的约束,这就是路径依赖[5]。

在这里,本文也试图构建一个企业和员工的混合策略静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变革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博弈。假设企业变革现状的成本为C,概率为θ;员工阻碍变革的成本为D,收益为R,概率为P;员工支持变革所获得的额外收益为S,相比维持现状要付出的成本为G;员工支持企业维持现状的成本为H。则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混合策略静态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企业和员工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θ=θ[-CP+(1-P)(R-D)]+(1-θ)[P*0+

(1-P)(-H)](1)

EP=P[θ(R-D)+(1-P)(G-C)]+(1-P)[θ(S+R-

G)+(1-θ)(R+S)](2)

由一阶级最优化条件:

=0 =0(3)

由式(3)得到混合策略静态博弈纳什均衡最优解为:

P*= P*=(4)

由(4)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变革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取决于变革成本,变革成本越高,员工越倾向于维持现状,因此需要采取减低变革成本,从而降低员工阻碍变革的概率;企业实施变革的概率与员工阻碍变革维持现状获得的收益成正相关,即员工维持现状所得越多,员工阻碍变革的力度越大。虽然变革阻力受到了员工风险偏好的程度等影响,但这是路径依赖的间接反映。这是因为企业变革中阻力问题的个体习惯、结构惯性以及群体惯性等几个方面明显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人类是一种有习惯的动物。而正是由于这些习惯的存在,在我们面对众多决策时,能够根据平常积累的经验、养成的习惯,迅速做出反应,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企业面对变革时,这一习惯所做出的反应往往会成为企业变革的阻力源;同时,结构惯性作为企业固有的机制,保持其稳定性。但是当企业面临变革时,结构惯性却充当起维持稳定的反作用力;群体惯性也会习惯性在企业进行变革时对其产生阻碍的作用。这些现象,在经济学中,被视为“锁眼现象”,其也就是路径依赖的间接反映。

从上可见,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路径依赖是造成企业变革中存在阻力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

(二)从“信息的不完全性”看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

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提高经济主题的效用和利润。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信息可以获取并且收集信息的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完全市场竞争可以实现经济的一般均衡,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完全市场竞争这种前提假设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以赫伯特・西蒙和肯尼思・阿罗为代表的一批欧美经济学家对“充分信息假定”提出的质疑,“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掌握某个事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全部信息[6]。确实,由于人们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全性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所谓的信息不完全是指主体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主体之间的分布上不均匀、在需要获取的总量上不充分或者在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准确这三种情形。信息的不完全性已经成为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原罪”,和肚脐一样无法填埋。

从信息的不完全性角度来看,企业变革之所以存在个体阻力和组织阻力,是因为变革增加他们的风险。未来变革相对于他们所处的现状来说,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变革之后工资会不会保持这个水平?自己还能不能胜任现在这份工作,不胜任了,是否就会被解雇?因为信息在更新,总有一些员工的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担心被淘汰。面对这些未知风险,员工会怎么做?保持现状便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弗兰克・H・奈特(Frank H. Knight)曾指出,“人们对于一个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到底如何,会做出‘判断’或形成‘看法’,但这种判断或看法是基于人的心理,基于他对未来的乐观或悲观态度,而不是基于统计或理论上的计算,权衡。”[7]所以,由于这种对变革的恐惧等心理作用,员工会有意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结果造成了员工只想听自己想听的信息,而对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变革会给他们带来的潜在收益等其他信息充耳不闻。

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信息的不完全性可视为造成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从“成本与收益”看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作其理论的预设前提之一。认为人是理性人,其必然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决策和行事。因此他们对做每件事都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加上他们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把能够选择出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成为可能。从上可以看出成本收益分析具有自利性、经济更好性以及计算性三个特性。首先,成本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而非他人,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其次,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即经济性。再次,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达到经济、高效,这就要求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故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基于成本与收益分析的视角,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无论是个体阻力中的习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信息加工等方面,还是组织阻力中的结构惯性、有限的变革点、群体惯性、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的权力关系的威胁、对已有的资源分配的威胁等方面,都可以集中归结到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经过成本收益分析,觉得变革给他们带来的风险成本大于他们的收益了。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一个人往往有两种选择,要么守成,要么冒险。守成者就是风险规避者,而冒险者则是风险爱好者。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做出风险规避的决定。如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让人们在两种方案中做出选择。方案一是,一次性给100万;方案二是,分十次给,一次给15万。试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方案一,只有极少数人才会选择方案二。所以在企业变革过程中,他们会对变革设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变革给员工带来的风险成本大于收益是造成企业变革中存在的阻力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结语

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造成企业变革中存在阻力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路径依赖、信息不对称以及变革的风险大于收益三个方面。

也许有的人认为,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阻碍变革也可能会导致企业不适应环境而变化,走向下滑,最终破产,员工和组织的利益自然也就得不到保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阻碍变革的这种社会行为好像是缺乏理性。其实不然,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说,“当人们认为某种社会行为缺乏理性的时候,通常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背后隐藏的约束条件。如果把这些约束条件考虑在内,许多的非理性的行为都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里的约束不仅仅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也有背后成本收益的分析。如愚公移山的故事,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粗看愚公移山的成本大于收益,搬走了山,仅仅只是为了出行,收益低,故用修路、搬家等方法成本固然会低很多。可是愚公坚持移山,他的行为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家都来帮忙,连玉皇大帝也感动了,最后派两位天神把大山移走了。不妨认为愚公自己移山是假,要获得玉帝帮助才是真。愚公自助,所以得到天助。在感受到愚公精神的同时,更加佩服他的智慧,看到自身条件的约束,却也看到了背后的利益,并很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8]。

在了解到企业变革阻力的原因后,我们认为,要消除企业变革的阻力问题可以从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员工明确变革需求、及时沟通与动员、让员工参与变革、塑造共同愿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团队以及提高员工对变革的适应性等几个方面着手。当然,由于企业变革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变革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变革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变革的方式与方法,从而使得变革目标顺利达到。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潘晓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David, P. Why Are Institution the “Carriers of History”: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ventions,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4,5(2).

[3]【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李建设,王行佳.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企业文化变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9-52.

[5]刘汉民.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2):58-72.

[6]杨雄文.反思与完善:信息不完全下的知识产权利益平衡[J].电子知识产权,2007,(2):16-19.

[7]【美】弗兰克・H・奈特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景仲生.皇帝与柠檬:经济学中的人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On Resistance Problems of the Enterprise Transform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Zhang Ruide1, Cai Chengzhi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2.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economic perspective, we found that causes of resistance problem in corporate change exist mainly in three areas: Firstly, path dependence brings the inertial resistance to corporate change. Secondly, the employees generate fear by information asymmetry, which makes change blocked. Thirdly, the risk cost of change is greater than the benefit, which troubled the forward footstep of enterprise reform. To eliminate the resistance of the enterprise reform,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mployee training, effort to make employees clearly explicit the need of reform, timely communicate and mobilize staff, get employees involved in the change, shape the shared vision, build a strong leadership team and improve change adaptability of staff.

第9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中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怀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构建基石,语文教育直接影响整个中学的教学质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固化、应试教育的导向等作用,导致我国的中学语文的教育现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思考交流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没有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认识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意义重大。新课改提出,中学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追求目标,减少对应试分数的关注,这是新时代下教育的关键。

二、中学语文的现状研究

1.教学模式固化

长期以来,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应试为指导进行课程大纲的制定,忽略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重视机械性练习,缺少生活的感悟和思想的发散。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中,普遍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应试教育为指向的语文教育容易形成多方面的弊端:其一,学生在学习中受应试的影响,大多只是简单的识记背诵,很少由生活的感悟,缺乏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没有接受正确的教学指导,导致学习出现偏差;其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分注重语文的语法知识点的教学,缺少实际生活案例的支撑,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忘记语文知识点,也没有透彻地理解,导致语文教学事倍功半;其三,教学模式落后,长期以来坚持单一的备课方式和教育方式,学生容易疲劳枯燥,没有积极学习的意愿。

2.知识传授片面

传统的中学语文的教育仍然存在着两个极端:其一,有些学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固执原有的方法,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效果;其二,有些学校转而完全依赖学生的提问方式进行教学,但完全依赖学生的提问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一是课堂的气氛难以控制,往往会出现喧闹的情况,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二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完全依靠提问,往往难以切中要点,学生的思考深度也较浅,形成不了透彻的领悟。这两种极端的知识传授方式都容易导致语文学习的片面性,完全灌输削弱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完全的提问方式又容易矫枉过正,削弱教师教学的权威性。

3.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足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造成此类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长期以来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听众,没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很少主动发言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语文学习的习惯,满足于一个被动接收者的角色,没有积极学习探索的意识;其二,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但语文学习的成效一直没有显现出来,但在学习物理、化学的时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成绩,尤其是当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时,会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其他的学科上,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语文学习理解的偏差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学生往往只是接受教师灌输的观点,只需要不加思考的记忆就可以。新课改提出了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各种观点。但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由于缺少适度控制原则,往往会出现对语文学习理解的偏差。尤其是学在生的认识不足、对生活的感悟有限的前提下,学生求新、求变、求怪的发散思维往往严重偏离语文教学的本意。如在《愚公移山》一课中,学生突发奇想,认为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这就偏离了原文的本意,游离于语文课程之外,导致发散性思维的偏差,学生的理解也没有到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中学生普遍缺乏生活的阅历,在学习中的观点都很不成熟,很容易脱离主题,难以捕捉到最为关键信息。

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

1.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

中学语文教育并不是将学生和教师限制在书面上,语文包含了多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心理、地理、天文、数学等方面的内容,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将多种案例引入到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来,如以物理典故中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案例阐述坚持思考探索的重要性,以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的情操等,学生在丰富的语文资源的引导下,必然会提升学习的兴趣,产生主动思考、探索的学习习惯。此外,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激发他们爱学习、爱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构建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而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意识的培养是从语文的艺术、功能、文化特质等方面着手,无形中对学生形成熏陶。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建立语文素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通过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才能从情趣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3.师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而学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配角,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师生的角色,让师生之间构建平等的关系。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平等有几大优势:其一,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地位高低之分,学生会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与老师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其二,语文教学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继而产生成就感,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意识。

结语

面对目前的中学语文现状,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的学生,必须研究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研究对策,对改善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云知 著.《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0篇

下面例释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十种方法:

1保留法

就是保留。也叫抄录法。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专有名词、官名、国号、年号、地名、爵名、谥号、庙号、书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涉世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中,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除法

就是删除。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或某些虚词,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和部分连词,在句中只起语法或语气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除。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又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树之以桑”,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添补法

就是增补。也叫补充法。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1)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2)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坐谈”。翻译时在“坐”前补出代词“之”。

4替换法

就是替换。也叫换义法。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又如《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中的“岁”换成“年成”。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 中的“地方”换成“土地方圆”。

5调整法

就是调整。也叫调序法,即将语序移位。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又如《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可以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6直选法

就是选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直译法

就是直译。也叫解释法或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秋水》:“泾流之大”这里的“泾”通“径”,指河流的宽度。又如《 烛之武退秦师》中 “退”是使动用法,应该翻译为“使……退却”。

8意译法

就是变通。也叫转述法或改写法。即将文言文中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译法

就是紧缩。也叫凝缩法。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例如《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可译为“了”。现代汉语中的某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恰恰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对这类词语翻译时要尽量拆开,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直接翻译。例如:再郡多有出息。(1999年全国题) 译文:在郡中放有很多高利贷。“出息”应为“出”和“息”,应翻译为“放高利贷”。

10扩词法

就是扩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又如《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中“秦急攻之”可扩译成“秦国就急忙进攻赵国”。又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扩译成“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才会流畅。

关于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还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口溜记忆:

文言语句重视直译,把握大意斟酌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古义现代词语代替。

倒装成分位置转移,被动省略找出规律。

碰见虚词重通语气,敏化语感使其流利。

第11篇

[关键词]习语语言文化翻译

习语是指在一种语言的漫长演变中形成的特有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每种语言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习语,它们具备强烈的民族、历史和地域特征。从广义来看,习语包括固定短语、谚语、通常用语、谜语和名言警句,等等。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所有语言的习语能够最佳诠释其语言的特点,与此同时,习语的翻译又是最有难度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化背景旨在探讨以下问题:中英文习语的不同之处;中英文习语翻译的规则及方法。

一、中英文中习语的不同

1.比喻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习语时,必须考虑到一些因素,比如,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知识层面等。例如,中国人通常使用“雨后春笋”描述某事物的快速大量的发展。但在英语中,同一件事物人们用“bejustlikemushrooms”比喻。因为竹子不是英国当地的本土植物,即使“竹子”一词是外来词,英国人还是很难接受用竹子来比喻上述语意。

2.习俗的不同。最关键的不同点是对于“狗”一词的所持的态度。狗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献谄的动物,在汉语中有很多对狗含有贬义的习语。例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英国人生活中有很多含有狗的习语。例如,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的日子),Todogone’ssteps(跟某人走),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等。3.自然环境的不同。习语的诞生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风”是指“春风”。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其中的“东风”就指“春风”。但是,英国地处西半球,属于海洋季风气候,因此在英国刮西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因此,他们的“西风”来指代“春风”或“春天”。

4.不同。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的习语体现了与的关系。佛教在中国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信仰佛教的中国人相信佛控制着世间的万物。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人们视圣经为其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例如,“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

5.历史、文学典故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典故形成的习语,通常取自历史典故、传说及寓言等,具有历史性和强烈的民族特征并广泛传播于民间。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汉语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等。英语如Achilles''''heel(惟一致命弱点)、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以上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习语的不同,直接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相互使用上的难度。因此,译者必须掌握好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源语言和目标语。

二、习语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对于翻译原则,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著名僧人玄奘曾立下准则,即翻译对于百姓而言必须真实、易懂。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鲁迅尤其注重翻译的真实性。张培基则注重于翻译内容逻辑的一致和真实。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r强调“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意思都肯定了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以下笔者谈谈习语的常见翻译法。1.直译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有些习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含义,也因为人们相同的情感和社会经历,有些习语在中西语中含义相似或相同。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则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例如,“Goodluckwouldnevercomeinparis”(福不双至)、“Longhairandshortwit”(头发长,见识短)……

文学手法的翻译可以保留习语的比喻、民族特征和语言方式等特点,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读者熟知另一语言的基础上。

2.意译

意译指的是在掌握某一内容大概含义的基础上,能够流畅、自然的翻译,而不用过分注意细节翻译。意译也要注意原句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而不是自由的添加或删减。鉴于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保持原文比喻、形象的民族、地方色彩等。例如,“acatonhotbricks”(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与汉语“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有“非常狼狈、异常焦虑”之意,因此易于读者理解。但有时候时,我们无法保留原本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例如,汉语中的“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将该句直译成英语会使英语读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很难理解汉语的“风云”一词。如果译为“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则容易让英语读者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breakoutofthepotthatholdusin”被译为“打破这个把我们关在里面的罐子”,许多非英语的读者对于这句话感到困惑,因此译为“出人头地”更合适。

3.注解

严格意义上讲,注解不能够作为翻译方法解释,但它确实影响到翻译的内容。因此,当习语被第一次介绍给译入语时,注解起到关键作用。“叶公好龙”一词被直译为“LordSheh’sloveofdragon”,并注解为:“叶公很喜欢龙,在他住的地方画的、刻的都是龙。有一条真龙听说这件事后,亲自拜访了他,叶公由于惊吓过度而发疯。”这则注解起到了恰当的解释作用。

4.直译和注解的结合

虽然有些习语广为人知,但非本语言的读者不知道其来源。因此,有些汉语习语翻译时将直译和注解相结合达到保留原句形象的目的。例如,“theplannerwerebusybypassingtheGordianknot.”计划制定者为躲避戈尔迪之结——棘手的问题而忙得不可开交。

以上讨论到的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不同的习语有其特点、形式和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时应采取不同手法灵活处理。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各语言包含的习语丰富而多样。因习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不同,故传达的内容有差异,人们对于习语的理解容易造成困难,因而习语的翻译往往是个难点。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意译,注解等翻译技巧和原则,将原文内容灵活处理,相互补充和完善,紧密联系习语的文化背景,回归原文内容以及文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JinDi,EugeneA.Nida.OnTranslation[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J].中国翻译,1999.

[4]宋德胜.(圣经)故事与成语典故[J].英语知识,2000,(12).

[5]吴平安.源于莎士比亚作品的英语习语[J].英语知识,2000,(6).

第12篇

一、围魏救赵,曲径通幽

“围魏救赵”,计出“三十六计”第二计,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所谓“围魏救赵”就是指避实击虚,批亢捣虚,争取主动。智者善于去把握住整个局势的要脉,看准其他的突破口进行攻击,并达到最终的目的。“围魏救赵”比喻并不直接去做某事,而是另辟蹊径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是为学生的思考寻找出路。教师的提问可以打破常规,从反方向去进行调控、疏导,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授人教版第三册《驿路梨花》一文,要学生领会该文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单从正面去讲,学生理解不深。这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果把课文中暗写部分改写成明写,好不好?请同学们改写并说明理由。”改写后,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使学生明白:明写不易充分表现梨花姑娘做了好事不留名,不能充分反映“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主题思想,只有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才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方法。

“围魏救赵”符合有效定向控制中的反向控制原则。定向控制根据控制方向的不同分为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正向控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手段,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能力的迁移大多运用正向控制,而反向控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以寻求一种反方向或新方法、新途径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手段。

二、无中生有,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计出“三十六计”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所谓“无中生有”,是指本来没有却说有,也比喻“有”隐藏于“无”中,不易被察觉,在一定条件下被发现。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取的是“有”隐藏于“无”中这层意思,是对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发问。“提问”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去打造“提问”设计路径,更要深入去分析内容,从而达到对常见知识内容的发问,深入挖掘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路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设问中,使学生体会探寻的过程,此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人教版高一第一册课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只有七十多个字,学生读后概括出本段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教师提问:能否从这几十个字中发现一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回答是否定的。这样师生的交流似乎结束了。但如果教师这样问:“从马克思伟大功绩、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致词者此时的心情、文字本身的特点等不同角度,看看能否发现问题呢?”学生思维的滞点被重新激活,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文段中“下午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两个时间词有什么作用?两个时间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思想家停止思想”除了表明马克思逝世外,在对其评价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睡着了”含义有什么不同,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破折号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多姿多彩的提问,连学生都会感到惊讶,怎么会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这里所谓的“无”仅仅是事物相对于显象“有”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同一个问题,教师要比学生想得更深一层,从“无”中生“有”,再把“有”疑转化为“无”疑。这样使学生有所长进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大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

三、抛砖引玉,循序渐进

“抛砖引玉”,计出“三十六计”第十七计,原文为:“类以诱之,击蒙也。”所谓“砖”,是指价值较低的东西。“玉”代表价高质优的东西。“抛砖引玉”意为抛出去“砖”,引回来“玉”。现在,对“抛砖引玉”更多的解释是:我出劣招或故意表现得低下,目的在于引诱对方推出高招或表现出更高的姿态;或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扔一块“砖”,此“砖”即是教师提出一个浅表性的问题或初步的见解看法,教师提出问题后再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启发,使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方向,并去指导学生由这个浅表性的问题延伸到问题的深度挖掘,并把观点提炼、形成最终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成果,即引出的“玉”。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他不问“孀妻”如何解释?而是问: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他父亲会同意吗?后一种问法接近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能给学生在克服障碍中带来喜悦,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抛砖引玉”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各个元素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各元素之间、元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序列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系列,循序渐进地诱导提问。教师的角色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学生探索新知。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思考,实现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的目的。

四、连环计,环环相扣

“连环计”,计出“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原文为:“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连环计”是“一计成功就再施一计”,以实现节节胜利。其思考模式为:系统地、发展地和变化地去设计战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连环计的思想设计出连环式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又可称之为追问。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以疑引疑,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首尾相连,一通到底。这种提问相互接连,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其加深对思维对象的认识。例如教师讲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时有这样一段教学实录:

师:这篇小说主要写人物的变化,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生: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读有关句子说出是怎样的变化)

师:你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的态度,以前是迅哥儿,现在恭敬地叫“我”“老爷”,在感情上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与“我”有了隔膜。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的态度。“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表明了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产生了感情的隔膜,又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联系社会背景,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统治造成的。闰土由当年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孩子,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是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

巧用“连环计”设计出的连环式提问,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课堂提问往往要遵循这一原则,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相适应,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古训“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就是此意。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在强调教学创新的今天,教师要大胆地改变教法,大胆地推陈出新,巧妙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进行提问,以有效的高水平的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求策略与技巧,将兵家典籍“三十六计”的精华融入到课堂提问中来,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真正具备创新素质与开发潜力的全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日昌.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