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桂花结:富贵平安花好月圆
祥云结:祥云绵绵瑞气滔滔
同心结:比翼双飞永结同心
团锦结:团聚美满锦上添花
盘长结:回环延绵长命百岁
方胜结:方胜平安一帆风顺
如意结:如意安闲为所欲为
吉利结:吉利如意大吉大利
中国结,不同的结有不同的寄意,送人更要讲究因人而异,一错可就闹笑话了。”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讲究的是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其魅力所在便是“以结寄意,以结表情”,左盘右绕的式样确是各与千秋,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利”。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编结方式及其对应的含义:
结字,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诗词等文学作品对结的承颂也成为凸起。唐朝闻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告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章.哀郢》中写到: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 不释,作者用“圭而不解”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牵挂。古汉诗中亦有: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告别此。其顶用“结不解”和胶漆相融来形容感情的深挚,可谓是恰到好处。晋朝的刘伶在《青青河边草篇》中写道: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可,一面叮嘱很多礼仪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典礼,使“ 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寄意福在面前,福运迭至。 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 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利。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的 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宁代诗人林逋有“君 泪盈、妾泪盈,罗携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一为相思,一为别情,都是借 “结”来表达情意。 至于结的表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动的描写。纵观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跟着中华民族和繁衍繁衍壮大,糊口空间的拓展,生命意义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把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变成了数千条枯燥、单调的背记题目,学生日日读、夜夜背.岂不是和我们设题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尽自己所能,力争将一个个知识点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不仅记住一个点,还能了解一个人,走进一段历史,进而能自己主动地捧起一本书,走进我们的文化。
如在讲到“太上皇”这个点时,我就联系《马嵬》这首诗,谈到了历史上那位既开创了“开元盛世”,又造成了“安史之乱”的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唐玄宗,讲到他的政治,他的情感,他的被迫退位,顺便也讲到了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这个历史上未曾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讲到“乌纱”时,我告诉学生它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相传中国第一顶乌纱帽就是南朝刘宋王休仁设计出的。再介绍了三位皇帝与乌纱的关系:隋文帝杨坚喜欢着乌纱帽,推广了乌纱: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了规定,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讲到“配飨”时介绍了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的曲阜孔庙肼到“五伯”时回忆了春秋五霸的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讲到“上供纲”的“纲”字时,说起了“生辰纲”,说起了梁山好汉。
这种引导是随时随地的,是兴之所致的。渐渐地,学生查找历史文化资料的人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二、方法让人事半功倍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时,老师必须授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法,学有得。我找寻到几种有效的方法。
1.注意语文各知识点的关联性、互动性
(1)成语和文化常识
成语也是需要海量记忆的知识考察点,同时成语又是古文化保存最好的一类知识。当我们孤立地进行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为何不将它们统一起来,在了解成语的同时补充文化常识,既生动有趣又能快速记忆。
“无出其右”这个成语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与天下第一近似。其中“右”的解释是上,汉代以右为尊。我在这个时候就给学生讲到了古代左右为尊的衍变。周、秦、汉时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再推而广之讲到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为“败北”、“北面称臣”。
“紫绶金章”讲到历代官服文化,“绿衣黄里”讲到颜色的尊卑,“素车白马”讲到丧葬文化,“凤冠霞帔”讲到古代婚礼习俗。这样的成语很多,学生也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进步。
(2)诗歌和文化常识
诗歌的内容会涉及到较多的传统节日、民俗和生活常识,反过来,文化常识又能帮助到诗歌的解读。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不妨让他们多留意.做到两者的融合。
很多诗歌标题出现了节日,如《元日田家》《除夜》《九日齐山登高》等,通过对节日的了解,就能把握作者的感情踌歌中出现了“漏声”,就能根据古时计时工具想到诗人辗转难眠的情绪:出现“参商”等星宿,就能体会诗歌中的分离之苦。
2.从一到十,完成体系建构
文化常识内容多,显得繁芜丛杂。引导学生纵向联系,由一个点到一个面,再到一张网.形成知识体系。官职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那就让学生不依赖参考书,自己动手,进行类的梳理,授官、罢官、升官、调动、兼任、、辞官。称谓也是复杂,同样一条线的纵向梳理,基本称呼、特殊称呼、个性称呼、群体称呼。这样的例子太多,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把散沙凝聚,把体系建构,学习会成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三、跳出来,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
学习知识本身不难,难得是怎样使满腹诗书能为己所用。我觉得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我们能幸福地生活。因此,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应该争取达到这样的目的。
1.学习文化常识,促进人格的优化
了解了“会试”延伸开来的科举制度,明白了层层选拔的应试艰辛,就能调整面对高考的态度,更能体会努力务真、踏实探索是实现高考成功的法门。了解了“丁忧”延伸开来的孝文化,反思当下的生活,小到自我对亲人的态度转变,大到对老人的关注体贴。了解了“稽首”延伸开来的古代礼节,就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礼仪之邦的风采。了解了“谥号”“立生祠”等延伸开来的古人对身前身后名的重视,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不随便行事,不苟且生活。这也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的真切体现。
2.学习文化常识,寻找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关键词:古代诗文;古代文化常识;继承;梳理;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6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涉及“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等关于古代科举、职官、姓名等方面内容,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与要求的一次变化。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归纳,激发趣味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在大数据时代显得意义重大。
通过研究,对人教版必修教材古代诗文部分进行归纳,形成相对完整的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时,一是结合注释,在简单的解释中挖掘丰富的内容,二是在一定时期进行整体分类,三是在文本叙述的过程中,于无疑处生疑,四是尽量进行追根溯源的丰富,厘清本源,激发兴趣,在有趣中积累,而非死记硬背,同时也要把握好深究与拓展的度,不可本末倒置。
《沁园春・长沙》中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其间的“万户侯”注释为:食邑万户的侯爵。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侯爵”地位很高,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的特权。“万户”是说所食户数是一万户。在古代地广人稀、人口数相对今日较少的情况下,可以想见“万户侯”的优越地位与显赫权势。而词人却说“粪土当年万户侯”,把极高的权势地位视为粪土一般,表现出词人和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于官职,在古代散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如果简单告知学生是一个官职,就如同向大海投掷一枚石子,不会泛起任何的涟漪。了解官职的职属,对于学生把握作品中人物行事用语、经历乃至人物形象和精神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史记》在文末有“太史公曰”,这里的“太史公”指的是司马迁,司马迁继其父“太史令”,掌天文图书等,古代主天官皆尚公,所以称司马迁为“太史公”。《张衡传》中有“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句子,这里的“太史令”,学生可能望文生义,理解为和历史有关的官职,实则就是掌管天文、稽定历法的官。张衡在此职位上所为就可以理解了:“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其中的“行李”注释为:出使的人。在备课过程中,要有于无疑处生疑的精神。“行李”和“出使的人”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问题,虽然对于理解文本可能不是一个障碍,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培养质疑探究精神。
再比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社会,大到国家政治活动,小到家庭生活、人们的交往,都要在“礼”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礼仪的制度化,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色彩。《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礼法角度来看,有一些是等级制度下的贵贱尊卑的体现,让学生加以了解,对文本阅读不造成障碍即可。比如,古人出使礼节讲究繁复,有信物:《苏武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持节”之“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有礼物:《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指的是钱财礼物;有仪式:《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之“斋戒”,说的是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这些礼节,或表明苏武始终如一的爱国忠贞情怀,或表明荆轲在完成使命时的聪明智慧,或表明蔺相如在秦廷之上为不辱使命而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小小礼节,彰显人物性格,这是不可小觑的。教者可以进行整合,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古人出使礼节系统,体会人物形象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有些礼节,教师要密切联系当下生活,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化,实现语文的德育熏陶功能。如《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里的“趋”就是走过君长面前时小步快走,是对长者尊者表示敬意。在古代有“成丁礼”,近似今天的成年礼,程序相对是复杂的:由父亲在宗庙主持仪式。要选定日期、参加仪式的来宾,行礼时加冠三次,分别表示有治人权、服兵役、参加祭祀权等。繁复的礼节其实表明成人之后所具有的权利,当然还有义务、责任的担当。从这个角度说,“成丁礼”是极具教育意义的一种形式,对于青少年而言,成就人生关键在于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形成。涉及此类古代文化常识,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礼仪习俗、衣食住行、姓氏称谓方方面面,虽庞大却有序有趣。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探究,应该可以体现趣味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对于古代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意义在于思考当今的价值。就是说让所谓久远的、似乎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当今寻找到它的影子,挖掘出当展前进的根。基于此的文化学习,才是最具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遇匪徒,
110,
匪警电话要记清,
机智灵巧去周旋,歹徒被擒快人心;
私下河,不安全,
要防头晕与痉挛,
一江大水喝不完,青春年少赴黄泉;
接热水,要小心,
壶倒瓶翻烫坏身,
误时花钱且哀痛,医好皮肤不匀称;
河水涨,莫强过,
逞强逞能必招祸,
绕道行走才安全,雨过天晴家家乐;
过院落,别逗犬,
呼叫大人把狗赶,
切莫自耍小聪明,被狗咬伤有危险;
大热天,走远程,
切记莫把生水喝,
肚子痛来头发昏,途中哪里找医生;
青少年,莫玩火,
星星之火可燎原,
烧了房子烧了山,一不小心要坐监;
冬天冷,要取暖,
火区电器要检点,
乱七八糟遍地摆,出了火灾后悔晚;
药醋瓶,要收好,
千万不能乱了套,
老人小孩分不清,误食会把命丧掉;
打乒乓,学投篮,
体育运动大发展,
单双杠,爬吊杆,都要按照规则办;
不打架,不骂人,
文明礼貌树新人,
德智体美全发展,人人争当接班人;
坏故事,莫要听,
影响学习误青春,
黄色书碟更莫看,不会分析会受骗;
安全事,说不完,
时刻小心理当然,
偶出事故总难免,自觉自愿入保险;
莫登高,莫爬树,
当心高处稳不住,
失手失足滚下去,谁也不知伤何处;
住上铺,莫马虎,
安全时刻要记住,
如果上下不小心,老师父母都操心;
注射器,有针尖,
玩它容易伤害眼,
药品更不随便拿,人人做个好娃娃;
玩滑梯,荡秋千,
安全意识记心间,
谨防失手绳又断,摔伤身体不方便;
用电炉,烧煤气,
结束一定要关闭,
房间一定要通风,血的教训要牢记;
变压器,不能攀,
高压电源很危险,
一旦接触人身体,命归黄泉上西天;
倡保险,促平安,
安全知识记心间,
园丁精心勤浇灌,安全硕果分外甜;
说安全,道安全,
安全工作重泰山,
教师学生齐参与,校内校外享平安。
小朋友,仔细听,
安全常识有本经,
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
过马路,眼要明,
一路纵队靠右行,
车辆靠近早避身,举手行礼表深情。
拐弯处,莫急跑,
以防对方来撞倒,
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墙壁便碰钉。
风扬尘,护眼睛,
尘埃进入须冷静,
轻揉慢擦手洗净,情况严重找医生。
细小物,注意玩,
千万别往口中衔,
一旦下肚有麻烦,快找医生莫拖延。
饥饿时,嘴莫馋,
吃饭之前洗手脸,
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吃零食,坏习惯,
不分场合和时间,
三心二意分精力,别人觉得也讨厌。
剩饭菜,陈糕点,
时间久了必腐烂,
吃了容易把病患,扔作垃圾莫留恋。
吃瓜果,先洗净,
蚊叮蝇爬传病菌,
“病从口入”是古训,讲究卫生不生病。
玩游戏,勿持“金”,无意也会伤人身,理由再多不济事,终归还是不安宁。
炎热天,汗淋淋,
私自游泳万不能,
江河湖水喝不尽,青春年少赴黄泉。
莫玩火,青少年,
星星之火可“燎原”,烧了财物祸人命,父母为你去坐监。
照明电,不要玩,
徒手不能触摸线,
电线不作晾衣杆,用电常识记心间。
电视剧,动画片,
躺下床铺就不看,
迷迷糊糊睡着了,当心电视被烧坏。
遇火灾,119,
火警电话记心头,
速离险境求援救,生命安全是一流。
家来人,不识面,
接待不可太随便,
哄你出门找爹妈,他就趁机来作案。
用电炉,烧煤气,
结束一定要关闭,
房间一定要通风,血的教训要牢记。
坏故事,莫要听,
影响学习误青春,
黄色书碟网莫看,不会分析会受骗。
安全事,说不完,
时刻小心理当然,
偶出事故总难免,自觉自愿入保险。
说安全,道安全,
课堂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制以其面向大众的高效著称,以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为主。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内在精神的构建,是情感态度的高度认同,如果我们用学科化的教学模式来传播传统文化,可能并不适合,再加上应试的评价体系,极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没有完善,反而成为青少年最不愿意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课堂上解决文化传承的大众化、可量化的效率追求与文化传承的个性化、不可量化的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矛盾,是当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难点。
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归纳为三个类型,即积累型课程、常识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
积累性课程。就是以自1995年以来提倡的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课程,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数量,高中语文增加了中华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经典诵读大赛,民间私塾、学堂、书院和家庭中的“论语一百”等,都可以说是这一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经典素读”教学的出现,更是这一积累型课程的最典型代表。让青少年熟读中华民族的经典篇目,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基本共识之一。积累型课程的实施路径为:教师快慢范读,学生采取跟读、对读、接龙读、唱读、镂空读等朗诵、吟诵方式。
常识型课程。这一类课程的探索在中小学校也比较普遍,遗憾的是没有整体安排,以至于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觉得传统文化常识无法了解,不敢亲近。如果能通过全社会的关注,推出跟中华传统礼仪、常识有关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图书、音视频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完全可以有效解决文化常识建构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给予阅读书目、阅读时间和阅读激励的支持即可。
体验型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应该解决知行合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等困扰中西方文化发展的问题,应该让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义理,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有切身的感受。比如,吟诵古诗文就是体验型课程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吟诵可以将个性化体验与文化的情感认同高度统一起来,起到以文化人、滋润人生的目的。而游学,比如凭吊古人、实地游历山川等,也是体验型课程的应有之义。
据此,我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建设“7+1”模式。“7”指的是识字教学、常识教学(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常识、文化常识)、经典诵读(朗诵和吟诵)、写字和书法、经典阅读、经典解读、古诗文欣赏与创作等7个方面,“1”就是修身。现在,经典诵读、写字和书法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诵读活动开展较多,写字和书法课已经进入课堂,但其他的教学还需要完善。除此以外,还需要配套的学习作为必要的补充,比如《弟子规》情景教学、古人为人处事的智慧箴言录以及典故等。
当下,通过古诗文的学习,提高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构建相对完善的人格,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朴素认识,尤其是开展经典诵读的学习动力。但是仅仅有这些共识是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说,是给全世界其他文明提供有益的补充乃至引领;从民族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中华传统文化浓郁的仁爱思想、人本思想、民本追求、人格养成、天下情怀,恰恰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确立自我、实现理想的最佳路径,有此,则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价值;无此,则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价值。
高考语文中,文学常识和古诗文默写最有希望得满分,原因在于其考点具有范围性,答案具有客观性,属于考查“积累·整合”能力的范畴。笔者总结近年高考命题规律,为同学们提供实用的备考策略,并预测今年考查的重点。
文学常识
对于高考语文文学常识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和各考区考试大纲(说明)是依据,但通常表述简略,不够具体;而同学们所学教材成为文学常识命题和备考的主要载体。新课标语文课程增加了学生文学常识积累的比重,各版本教材引入了更加广泛的作者及其作品。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作家的作品进入课本,既重名家经典,又重新^新作。
1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常识是文学常识考查的主体。命题侧重于考查高中阶段学习过的重点课文的作者国别、时代、作品及其成就等。这是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要求。
例1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 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
c 《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 《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
解析 c项中《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巴金,不是水心。《小狗包弟》课标教材新引入的课文,在大纲教材中是没有的。答案为c。
2 对文学体裁常识的考查依旧是文学常识考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常见的文学体裁,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侧重考查体材概念、分类、历史发展、艺术特点等。
例2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
解析考查内容并非课文表面最基本的作家、时代、作品等,而是课文背后包含的文学体裁常识。答案为:传奇。
3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成为文学常识考查的拓展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扩大了建议同学们文学阅读的范围,提高了阅读量、阅读水平的要求,因而不少考区也拓展了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借文学名著、文化经典命题是近两年出现的创新新题型。
例如,2012福建卷让同学们从5个选项中选出“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试题涉及《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复活》,考查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要求同学们判别故事情节的正误,检测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
古诗文默写
高考语文对同学们古诗文默写的考查一般都会在考试大纲(说明)中以附录的形式列出命题范围。具体篇目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凡是考试大纲(说明)列举的背诵篇目或段落,同学们必须一落实。从各考区划定的背诵默写范围和命制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篇目绝大部分来自必修教材。少部分出自选修教材。前者为必修教材中要求背诵篇章中的句子,但不一定是名篇名句;后者虽来自选修教材,但多为名篇名句,难度不会太大。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选文重点。
例3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论语》
(2)爱其子,________,于其身也,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答案:(1)言之必可行也 无所苟而已矣本文由收集整理
(2)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2 名篇名句、佳句是考点。同时检测正确、工整书写汉字的水平。这些名篇名句或解释人生哲理,或反映生活真谛,或描摹事物情貌,语言精美,含义深刻。一些考区在考试大纲(说明)中对古诗文默写限定了“常见的”,则说明重点考查名句,难度不大,但书写时须小心谨慎。
例4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青青子衿,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答案:(1)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悠悠我心
3 考查范围不仅限于名篇名句。全文背诵篇目考查较细。近几年来,考试篇目每年都有适当增加,考题从过去的只考名句逐步改变为深入背诵篇目中的其他语句。抽查全文背诵的水平,难度上有所增加。
例5 莫春者,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答案:春服既成 浴乎沂
4 考查篇目中列举的初中课文也可能出现在试卷中。不少考区都在考试大纲(说明)中增加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背诵篇目,通常为名篇,命题时亦以考查名句为主,难度不大。但考
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
例6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陶渊明《挑花源记》)
(2)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1)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13备考策略
1 严格依照考试大纲(说明)的范围,依托所学教材进行复习。功夫下在平时,要将考纲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对照教材,逐个落实。
2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学常识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除最基本的作家作品外,还有作品所涉及背景材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传统文化等。一轮复习中,应该全面顾及,避免出现知识盲区。
3 对于要求全文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一轮复习时决不能投机取巧,只背名句,而要按照要求识记全文。因为我们看到,有些考区古诗文默写题中的句子并非全部都是名篇名句。
4 注重提高复述、书写的能力,尤其要特别识记复习中遇到的重难点字词、通假字,做到既能准确背诵,也能规范书写。如2012辽宁卷需要在默写中写出的“晦朔”“蟪蛄”(《逍遥游》)、“频烦”(《蜀相》)这类重难点字词,容易出现错别字。同时,切忌出现漏字、字迹不清等情况,否则该题将会被判错。
在政治必修教材中“全球化”、“一体化”、“多极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概念多次出现,有些学生容易对此产生混淆,导致相关知识点记忆的偏差和理解的错误,其实这五个概念是各有所指、各有侧重的。
1.“全球化”。在《经济常识》(必修1)中出现的“全球化”,侧重地域联系角度,突出联系的范围。教材中指出,经济的“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主要意思是社会资源跨越空间、制度、文化等障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伴随着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全球化使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一个国家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所代替,它的意义在于为各种资源配置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资源更好地优化配置,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一体化”。相比较“全球化”,在《经济常识》(必修1)中出现的“一体化”更侧重联系的程度,强调各要素联系的紧密性。经济的“全球化”同时催生了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经济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通过一定的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在世界经济联系中,如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正在为消除影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而努力,而众多成员国的加入则标志着各国经济运行正在遵循统一的规则,各国经济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3.“多极化”。在《政治常识》(必修2)中提到的“多极化”,侧重于国际政治格局,指国际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多”,这是相对“单一”而言的。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二战后世界形成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由于国际关系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的趋势转化。当前世界上出现了若干个可称为“极”的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如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等。
相对于两极或单极格局而言,多极格局是建立在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基础之上,因此更具稳定性,不仅有助于遏制美国搞单极化的图谋,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4.“多元化”。在《政治常识》(必修2)中出现的“多元化”,侧重于国家制度或发展模式的角度,强调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在经济基础、历史背景、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国情都有所不同,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正所谓“”,对中国而言,我们一贯尊重别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干涉他国内政,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强加于人的制度、意识及发展模式,同时我们立足自身,从本国国情出发,集中力量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5.“多样化”。在《文化常识》(必修3)中出现的“多样化”,侧重于社会文化生活中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的角度,是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当今社会由于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面对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如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经典的和流行的、先进的和落后的、高雅的和通俗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之中,我们要把握正确的航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自觉追求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据报道,在参观的过程中,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一席话,引发公众广泛热议,更有评论者以“伟大理论,英明发现”发表评论。我以为,说了,是说出了一个教育常识,好!如果没说,有一天他一定会这样说,因为这是教育常识。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而这些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资源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小就灌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经典诗词中传递的人生理念和治国态度都能够为改革提供最原始的动力,这是中国教育之基因。
是运用传统文化的典范。譬如,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引用《国语・周语下》中一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中引用宋代朱熹的话说:“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他引用《墨子・修身》里的一句话:“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在的讲话和文章中,类似这样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可见传统文化精髓对于他执政理念和为人处事的影响。
从经史子集,再到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的传承,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传统文化之脉都不应该断了,这也是维系教育的根本。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常识常常被人违反、丢弃,甚至粗暴践踏。据报道,今年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被发现变“薄”了,其中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我在最近从事教材编写中发现,不知谁定的规矩和标准,小学生只能接触古诗,不能接触古文,而古诗只能泛泛而讲,只能讲大意不能讲词语。甚至到了中学,古文的篇幅也不能超过20%。
对此,我非常反感并多次呼吁。此前,我所在的语文出版社,在语文教材的修订中就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并增加了相关内容,希望以此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一方面,我们宣传并主张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却拼命减少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降低难度,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利的载体就是古诗文,如果不能认真研读,如何渡过传统之河,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呢?
值得一说的是,类似这样违反教育常识的声音和事情在当下还相当多: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有人得出结论说教育要培养不听从指挥的孩子才能活命;有领导以重视教育现代化为名,到处推广电脑网络教学,而忽视汉语言文化教学和课堂上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还有多地打出“培养百名教育家”工程等项目,号称通过几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教育家等等。
对此,的讲话让我们反思,并给所有人一个重要启示:他的话不是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或深刻定律,而是将一个本来的教育常识回归、复位并提请人们注意。头脑发热并不断制造各种热闹的人头脑该清醒一下了:回归。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文之常识》
技法点拨
考场作文,要想在第一时间征服阅卷老师,就要给阅卷老师留下博学多识的感觉。写考场作文时,开头或引用古诗词名句,或引用流行歌曲歌词,或引用现代名人名言,或化用俗语谚语等。这些语录素材,知名度高,思辨性强,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R,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一、趣味汉字教学与字音、字形教学相结合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依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都是单一的“讲解”“抄写”“听写”模式,十分枯燥,大量的重复工作,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因此,此时汉字的趣味教学就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汉字的趣味教学,通过有趣的汉字故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记忆,自然能够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形声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旁”“声旁”的意义,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意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的故事:一个财主少爷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上前有意戏弄,吟道:“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结果,少女也是读过书的,对这样的财主少爷十分厌恶,不客气地说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财主少爷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小故事中少爷和少女的打油诗通俗易懂,涉及了“桥”“娇”“粮”“娘”四个形声字,通过偏旁的拆分与组合,把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出来。对联对得妙,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辨别能力,让形声字的教学更富有生趣。
(二)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会意字、象形字与形声字相比,更富有形象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的简化字与造字时的文字相比,有的地方已经简化,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配合教学内容加上生动、活泼的趣味讲解,学生对于字形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比如“忐忑”二字,就是会意字,表示的是心神不定的意思,字形表示的是: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的,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怎么能够宁静呢?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表现出“心”上下不宁的感觉,通过这样有趣地讲解、展示,学生就会很直观地记忆字形,并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许多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趣味讲解,比如“炎”“炙”“逐”“盥”“轰”等,都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构字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或者模拟,编故事做动图,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二、趣味汉字教学与文学常识积累相结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文学常识教学往往与汉字识记教学一样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僵硬模式,不但十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学生学习时不理解、没兴趣,常常弄得张冠李戴,唐朝的诗人变成汉朝的文学家,宋朝的文集变成了清代的著作,对于作家的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趣的汉字故事,抓住文学常识中与汉字有关的趣味“点”来进行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比如,作家老舍的笔名就起得很有意思,他的本名叫舒庆春,字是“舍予”,很明显,他的字“舍予”,就是他的姓“舒”拆开来而成,而他的笔名“老舍”也就是在字的“舍”前冠上一个“老”字。这样的拆分与组合,正是汉字的构字、构词的魅力所在。以这种方法来取笔名的还有很多,比如杨木易、李木子等。在讲解作家名人的字号时,多关注这样的“点”,自然会让学生背诵时形成较深的印象,想起姓名就能联想到字号,记忆起来更为轻松。
(二)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品和作品集。比如,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且介亭杂文集》,这个文集名中的“且介”两个字,就是从“租借”两个字中拆分转化而来,先生的目的是暗示自己其时所处的是“半租界”。因而理解了“且介”的由来,对于这个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等就有了更深地了解,对作品集的记忆也更为容易了。
(三)利用趣味汉字积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是比较庞大的,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语文知识。因为古代的文化常识往往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述也大多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善用“巧劲”,让学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在形象和生动中理解。比如,关于古代“阴阳”之说,有文章说“阳,高明也”“高明”的意思就是高而光明,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对于这样的文化常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一边讲解字义,并引申说明其文化内涵,一边画图说明,让学生结合汉字的“趣”来理解、积累这个文学常识。
三、趣味汉字教学与汉字魅力熏陶相结合
《新课标》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不仅在“识字与写字”这一方面提出了分阶段不同目标,而且在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等。因而汉字魅力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师多方努力达成教学目标,而利用趣味汉字教学展现汉字魅力是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感。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汉字的起源、原理等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山”字,虽然只有3画,结构也很简单,但在书法家的笔下却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粗重有力的笔画,绘出了一座座山峰高高挺立的形象,这也正是汉字象形因素中,模天地万物之状,展万物之灵秀的浓厚艺术力量。
(二)趣味汉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书法已经作为教学目标被提出,因而在教学中多多激发学生学习并练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养成好的书写意识和书写习惯很有必要。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各种字体的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对于各种古代名家的不同字帖也能形象呈现,而且辅以书法家的奇闻轶事,能够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书法练书法的兴趣。
(三)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的一个极为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字一个符号,更携带着历史文化的基因,里面有形象,有故事,还有古人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对联就很能体现汉字的组合巧妙之处,有谐音,一语双关等。明代著名的解缙就曾与一个权臣对了一副巧妙的对联,权臣在后花园遇解缙,指着在林中嬉戏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而解缙则回说:“匹马陷身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踢”。“锯”与“句”谐音,“踢”和“题”也是一语双关,一个故意打击刁难,一个针锋相对有力回击。这样的汉字教学和汉字故事怎能不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汉字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72-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这些常识性题材,知识容量大,学生体验少,教学难度大,容易上成常识课而缺乏品德味。如何有效地展开常识性题材的教学,笔者有初浅的思考,供大家借鉴。
一、资源取舍:让“一地鸡毛”成“掸”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远离学生生活,教材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代沟。教学这样的课文,教师需要有很大的知识储备,学生也需要有大容量的知识积累。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归类、取舍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以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民俗、民风大观园》为例)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悠悠历史共同发展的,是丰富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的外延非常大,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巫术禁忌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时无刻不沉浸于丰富的民风、民俗之中。教《民俗、民风大观园》一课,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把丰富的资源一一呈现给学生,那么可想而知,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课堂应知识的机械堆砌而变得了无生趣。
着眼于教师,有效的做法是:明确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突破口,使用有价值典型性的资料,点石成金。
着眼于学生,有效的做法是:有目的的搜集、整理、内化,用喜欢的方式呈现。资料搜集犹如大海捞针,事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鲁洁教授曾经说过:“教科书可能是‘一地鸡毛’。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很大,这些杂乱无章的拓展资料亦如‘一地鸡毛’。这‘一地鸡毛’只有经过梳理、取舍后,才能成为“鸡毛掸”,真正被学生喜欢,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情感磁场:让“常识题材”有“情”
列宁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品德课堂中,尤其要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达到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教材中许多常识性课文,知识味浓而情感性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实现知识性和情感性的和谐统一呢?这是值得我们品德教师深思的。(以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有不测风云》为例)
《天有不测风云》介绍了灾害的种类和我国曾经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让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和 “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互助精神。有些老师课前搜集了很丰富的资料,课堂上呈现了各种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受灾情况,有视频有文字,课堂成了自然灾害的大杂烩,缺乏情感性。其实,就这篇课文而言,有两个情感促发点:自然灾害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天灾面前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值得讴歌。抓住这两个情感促发点,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品德教学中,恰倒好处地利用电教手段,一石激起千层浪,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情感体验的最佳契机。这是常识性题材常
用的教学方法。
三、活动巧引:让“乏味知识”显“趣”
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缺少趣味性。如果课堂教学呈现出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教学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儿童化和情趣化的活动形式,不失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好方法。如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可让学生小组汇报家乡特产之后,拿出自己带来的家乡特产分享品尝,也可写一写有创意的广告词;如《圆明园在哭泣》一课,可让孩子们在清朝疆域图上涂一涂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必然能涂出点感受来。 (以教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为例)
教学中在理解纸的优点时,有教师设计了“算一算”活动:
以前,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简等实物上面。以竹简为例,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写10个字,那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有10万字,需要多少根竹简?(10000根)
再估计一下,如果你书包里所有的书都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呢?
如果我们带着这些用竹简做的书来上课,你觉得怎样?
如果我们小学阶段一直用竹简,看的课外书也都用竹简做,你家会怎样?
传统之宗风武学要与一些自创自编的群众锻炼社 会现象区别开来。就学术而言,大泛能被称之传统的学识都要有本有源。有本有源是说在历史上曾经几度有学术方面之,后来才被尊为宗风脉流。如此宗风若不是当年留有深刻的影响,这种生命也不会被尊为宗风。宗风脉传是通过几代人的研习,经得起年轮的推敲,这样才成其为传统。
因为宗风之脉传在当年历史的岁月里,已经达到学术上的几度辉煌。这些好的有本源有脉流的内容,在今天要继承已经很不容易了。传统的常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否则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东西。就太极拳而言,是传统的生命,这方面的内容及常识笔者已经在《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中阐述过了。但事物发展的本身犹如树木成材一样的道理。一棵树在其未成材之时,很容易长为畸形,这是因为它的成长环境并没生存在林子里的关系。若是在林子里生长相互挺拔俊秀,自然向上,自然走向成材的升华。但是在其成材的过程中,即便是参天之大树,在根子下也时常地窜出小枝夹叶。这种生态现象怕是人所共知的。应该指出的是,越是成材的树木,根子下愈少有这种现象。任何常识也是这样。比如太极拳吧,宗风脉传则如参天大树,那么,一些社会上的活动家,他们没有受到宗风脉传之哺育,时而借来传统的故事,延用名词,自编自演,创其名堂,这种现象则是窜出来的细小枝条的现象,迟早要被年轮岁月的快斧削去。只有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窜出来的枝叶,可能形成气候。可是无论如何它终究不是宗风哺就之传统。譬如今天景德镇的艺术观赏瓷,厂家请了当时的一些艺术家们在瓶子上画上自己的佳作,曾在社会上引起哄动。但这种现象留存下来的艺术品,还不能与文物古玩相题并论。艺术终究是艺术,而古董文物仍然不是今人可以填充的。怕是时人很难理解文物与当今艺术品之间的根本区别。武学也是如此。形成宗风脉流的内容,早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近来偶听朋友说电视里曾播放《木兰拳》与《敦煌太极》,与我探说脉传,竟约我也看了这个节目。我说这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群众热爱体育活动,自编自创的功法。说是武学,那则是不合适的;说是拳则不便示武。因为没有武学的假定技击。《木兰拳》是当今社会上借鉴历史故事编的中老年体育活动,意在群众健身活动的推广,并非是当年木兰的武学拳术。而《敦煌太极》这个名字让人听了就像听了“美洲八卦掌”的名词一样让人啼笑皆非。太极拳的产生年代与丝绸之路不是一个接近时代的内容,这真像侯宝林大师说的相声段子关公战秦琼那样!有关敦煌的内容,笔者已在《真元宝笈》中写下文章。在今天传统文化受到忽视的社会上,出现这种“关公战秦琼”已经不是笑料了。
什么是传统?传统不可更改!十三势就是十三势。如果演化成诸多变化,那是丰富多彩的变化。但十三势尤如单词、音符一样,能更改吗?时钟正是12小时形成昼夜24小时,能因为有体会就增加一天为超12小时可以么?历史上有张三丰其人,但自创自编的东西不要冠名为张三丰太极拳为好,因为这可能比写成张三丰太极拳更会被人接受与尊敬。犹如存有一张打乒乓球的照片,不必创编一个式的乒乓球。
也是笔者没见过面的一位朋友,他在《跋涉武坛六十秋》文中写道,“……不仅广植桃李,而且还整理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武学著作如《三丰八卦掌》……”据笔者所知,当年三丰祖师留有龙形大草,天龙神剑,并没传过八卦掌,八卦掌是董海川所传。著书立说当重史学考证,至少要有历史常识和专业常识,否则就不是科学的态度。至少是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或者说其是一个文化盲人,或者说是个没有文化的武术家。这样的武学著作家写的著作,拿来给武术启蒙者来读,那真是遗害无穷。倘若要真是给一些稍有历史常识的人来读,那不是贻笑大方了吗?会让人体会到我们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