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

时间:2023-05-31 09:33: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

第1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一、乡村文化内涵

一谈到文化,首先会想到文化的涵义,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含的范很广,当提及美丽乡村文化时,美丽乡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本文会解释乡村文化的涵义。

其实,乡村之所以称为乡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乡村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土壤,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是在乡村中,那里淳朴的村民一直遵从宗族的遗留下来的训,保持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群众建设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共享美的生活,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场文化。

1.文化传承对旅游文化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从世界旅游业趋势来看,乡村旅游比例不断上升。就美国举例,至2030年美国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将占全国的50%,因为城市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将达到90%,除了乡村旅游业的效益以外,还推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乡村旅游业文化除了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外还包括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钓文化、休闲文化等。

2.文化传承对饮食文化的意义

注重饮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不少人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讲求色味香阶段,向保健阶段迈进。而乡村所提供的土鸡、土菜等有机产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但也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对人们身体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的污染,又有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的问题。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生物都是放养的,所以做出来的饭菜非常可口,这些条件都为发展饮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文化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现会让人们回忆起岁月的沧桑,让人们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美丽乡村的美好,还可以让年轻人接受到传统的教育,内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识。民俗文化的保留不仅有入乡随俗的意识,还可以融入农村的文化,感受乡村的气息。

4.文化传承对于市场文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提高,美丽乡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市场经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所以在美丽乡村中人们可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也可以利用饮食来发展经济,在饮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费,建设一些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园等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带来的市场经济,对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每件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也是有利有弊,接下来谈一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有以下:

1.物质文化遭到破坏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自然景观,空间肌理等相冲突的时候,虽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农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护重视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经济发展为目标,大拆大建,严重影响对历史风貌的原样和文化价值,而且建起的楼房与原建筑或者旁边古老建筑出现不协调的场景。

2.农耕文化渐行渐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农业用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知道传统的农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许多原来随处可见的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去保护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现代化取代。

3.民俗风情经历变迁

乡村中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异常丰富,风土习俗众多。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民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邻里间和睦的关系,乡里间的节庆活动都渐渐消远,大部分非物质类民俗在民间实际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抛弃。

四、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内容比较狭隘,文化传承选择的渠道较少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单个的建筑保护占主要的方法,这样比较单一,政府支持较少,没有具体的科学的文化传承渠道

2.传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传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镇以及物质遗产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这些外观而忽略了内在,没有真正理解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样只是注重外观忽略内在是对文化毁坏,对村貌进行整治很多会毁坏一些古建筑,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修复的。

3.传承路径没有得到规划的保障

在文化传承中使得一些路径没有得到确切落实,由于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方法失当等问题加上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乡村文化传承路径也不顺畅,虽然总体规划中会提到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缺少是实际性指导乡村文化保护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过规划来完成规划体制,使文化传承的管理与规划更好的融化。

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资金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原因,致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进展程度并不明显。

5.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ο绱逦幕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乡村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轻视文化建设。而且,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对于成效缺少回访。

五、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1.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将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竞争力才会更有魅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让乡村旅游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文明风采,把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传承发在乡村旅游这个“活态”而自然的整体环境中。

2.文明创建,提升素质

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试点村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竞赛,请村民当评委,加大参与度。加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遗产名录

目前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实物的保护,或者对已经列入文化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本土乡村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人情、礼仪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保护还是存在盲区,鼓励各类的文化进行申报,建立相应法律,进行法律保护。

4.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美丽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美丽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努力争取专项经费,用好经费;乡村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拉动文化消费的双赢。

5.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大学生村官热,录取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美丽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带来工作新气象;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训文艺精英,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的奖励;还可以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边建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0).

[2]刘秀英.农村建设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9).

[3]张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J].今日浙江,2010(21).

第2篇

【关键词】农用地膜;污染;残留;治理

引 文:近年来,由于农用地膜使得农业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但使耕地质量受到损害,而且也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很大,而且我国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连续覆膜15年的土壤,残留量在20kg/667平方米以上。因为耕地中残存的废旧地膜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众多危害,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1农用地膜污染的危害

城口县2014年使用农膜99.3t,其中地膜约47.5t。据调查测算,城口县农膜回收约85%,年残留量高达14.9t,残膜率达15%。部分残膜进入农田土壤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1破坏农村气居环境

在田间地头,有大量残存地膜被丢弃,从而在耕作、风刮等作用下,造成地膜乱挂在树木、枝头、民房上,或散落于河流、水库中,使乡村景色得上了"牛皮癣",使 "农村美丽的风景遭到严重破坏。残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阻碍了农村山美水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穿美话美心灵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而且对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农膜是一种化工产品,并含有一些添加剂。残留地膜中的化学成分及分解物会向土壤、水流和空气中释放,污染农村环境。地膜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土壤和水分富集于作物之中,对农作物产生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3影响农业生产

大量残膜难以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破坏土壤的通透性和团粒结构,造成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导致作物减产。残膜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有机肥养分的分解和释放。废旧残膜碎片还与桔秆、饲料混在一起被牛羊等家畜误食,造成牲畜发病死亡。残膜还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鉴于残留地膜的危害性,各级各部门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工作作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农用地膜污染的成因

农用地膜污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膜质量标准低。当前,因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我国主流农膜厚度一般为0.005一0.008mm,易破碎,造成农膜的清理和再利用较为困难;二是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的人工成本高,再利用率低;三是农膜回收多采用人工捡拾的方式,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导致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很低;四是没有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管理体系,没有全面促进残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支持,企业不愿意参与回收;等等。

3农用地膜污染治理的对策

农用地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农膜污染问题,但效果还不够明显。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探索农用地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和农业、环保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治理地膜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农民回收地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农民对残存地膜污染耕地、降低农业生产率、影响身体健康的认识,把回收地膜与春秋整地结合起来,减少农膜对环境的污染。

3.2规范生产标准,提高生产工艺

从地膜生产的源头抓起,科学制定农膜的生产、使用和销售标准,规范超薄农膜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08mm的地膜。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开展可降解和无污染农膜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近年来,吉林省通过示范带动,在全省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力争在短期内消除非降解地膜。重庆农科院研制的玉米可控降解地膜,可以在铺设两个月以后,通过光合作用自然分解,并能够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3.3强化部门协作,推进农膜回收与再利用

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农膜回收和加工再利用。在各乡(镇)设立一批布局合理的旧农膜回收站点,鼓励农民开展地膜回收和以旧换新工作。要及时做好田间地头捡拾废旧农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农户将捡拾的废旧农膜统一堆放在地头,严禁焚烧、填埋,甚至直接丢弃。

3.4加强监督管理

工商部门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春秋两季用膜关键时期联合执法,加强农膜市场检查执法,严查劣质膜、超薄膜的销售,严格地膜使用标准,强制生产、销售、使用抗拉强度满足要求的地膜,从源头上治理地膜生产环节不规范问题。各乡(镇)废旧农膜捡拾量通过加工企业回收量和抽查地膜残留进行核实,做到有据可查,帐物相符。对加工企业的监管主要通过称量初加工产品、检查各乡镇和回收网点的台帐等方式进行核实。同时,按照项目资金优化整合的原则,将地方配套资金、农民自筹资金以及项目资金捆绑整合,认真审查资金投向,保证整合资金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要定期接受财税、审计部门的监督。

3.5严格督查考核

县财政、审计、监察、农业等部门联合严格审核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到位,健康运行。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废旧农膜回收指标分配和考核工作,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纳入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定目标、定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认真督查检查。政府在安排春秋两季覆膜任务的同时,提出废旧农膜清理回收指标,以机械化覆膜面积与用膜量、机械化回收残膜面积与残膜收集量、残膜交售量与加工量三个双约束作为检查验收标准,严格残膜回收利用工作督查考核,确保土壤中的残膜捡拾率达到85%以上。同时,加强加工企业的考核,采取先建后补的原则,经验收后,对按规定完成回收加工数量、建立回收网点、土地残留达标的企业落实优惠政策。

4结语

旧地膜回收与再利用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对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与社会各界一同推进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金平,王雁,王金辉农膜污染与防治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第3篇

关键词: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 德尔菲法 模糊数学十分制计分法 五级标度法 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48-02

一、引言

村镇宜居性建设是村镇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村镇建设体系改造、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村镇建设针对宜居性提出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了2015年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的评选工作,旨在鼓励村镇提高宜居性建设水平。适时、恰当地对村镇宜居性建设体系进行调整,能确保村镇宜居性建设标准体系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实证分析,对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有利于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有利于模型的完善、改进。

二、文献及研究现状综述

鉴于评价模型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研究方面,胡伏湘、胡希军通过对宜居城市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了覆盖面更全、操作性更强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模型;Asami提出了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可持续性、舒适性五大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张文忠等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实施标准以及村镇宜居性建设的定性评价上,对村镇宜居性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本文针对村镇宜居性建设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对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其宜居性建设作出指导。

三、构建村镇宜居性建设评价模型

(一)构建原则

本着结合国情和村镇居民的心理需要的原则,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能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反映上集镇优劣的状况。

2.可行性原则。指标选取要做到简单明了,尽可能选取可以量化、可信、能全面反映宜居状况的综合指标。

3.层次性原则。村镇的宜居性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复合系统,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能使复杂问题条理、简单化。

4.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村镇居民为核心,围绕与居住和生活相关的因素,反映村镇居民对村镇的主客观需求及感受。

(二)构建方法

村镇宜居性建设指标先由研究小组进行初选,参考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衡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居住指标体系,借鉴宜居性研究已有的评价指标。结合北方村镇的特点,设计出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居住条件、服务设施、人文环境和生态安全四个方面,进行数量、质量的客观评价,建立了一套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在经过专家的调研后,得到了相对完整、科学的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1.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评价。采用模糊数学十分制计分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等级划分和横向比较。将建设水平评价的每个指标分成若干等级,分别从1-10赋值,10分为满分;然后,通过向党支部书记了解,确定该村每一个单项指标的等级范围,选取五个典型村镇并给出其建设水平单项指标的具体得分。

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确定权重。向各个村镇的150位村民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中要求村镇居民评价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分制降序方式的方式进行计算,即5为最重要,4次之,1为最不重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Xj是第j个单项指标,Yji是第i个样本对第j个指标的打分,最后加和可以得到I、II、III、IV的权重分别为27.01%、30.55%、22.2%、20.24%。

将每一社区各个单项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即为该社区的宜居性建设水平得分,其公式为:

式中,Q为评价综合得分,Nj为第j指标的指标值,Wj为第j指标的权重(0≤Wj≤1且∑Wj=1),m为指标评价的个数。得到结果见下表2:

2.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满意度评价。为得到村镇居民对村镇的满意度,针对居住条件、服务设施、生态安全、人文环境四大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利用五级标度法,将评语划分成五个等级,即,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最后为量化满意度评价,制定可以计算的定量标准。

满意度按计算式:

式中:Q为村民满意度,Xij为各个指标持不同满意程度人占总人数的比例,Zi代表得分。得到结果见表4:

四、模型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上集镇宜居性建设水平和满意度的综合分析将典型村镇的宜居性建设评价和满意度进行对比,能更清晰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看出满意度的得分和建设水平的得分大体相吻合。为客观分析建设水平与满意度之间统计关系的强弱程度,运用SPSS.19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运用Pearson可得二者得分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9,显著水平a为0.01是可以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认为两者呈线性相关关系,即建设水平与满意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可以得出宜居性评价模型构建有效的结论。

五、小结

本文从建设水平和村民满意度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宜居评价模型构建的合理性。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服务设施的建造对村镇宜居性有重大的影响,村镇居民对生态安全有较重的担忧;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以下问题:上集镇村镇居民对住房质量及舒适度比较满意,而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认为不能达到宜居性标准,希望有关部门能致力于上述问题。

规划的滞后、配套政策的不协调及落实手段的不到位已经造成了我国北方地区村镇建设中的杂乱无序、低品位和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村镇宜居性建设的健康持久发展。

针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机构,保障经费;加强村镇建设规划设计管理,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配套政策,协调管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各部门扶持力度;以点带面,分阶段分步骤提高村民居住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伏湘,胡希军.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经济,2014(8)

[2] 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3] 李娜.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06

[4] 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宜居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5)

[5] 刘学,张敏.乡村宜居性与满意度评价―以镇江典型村镇为例[J].河南科学,2008(3)

[6] 戴鹏.石首市合烷乡宜居性优化中的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 张磊.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纵横,2009(7)

[8] 陆翠岩.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社会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9)

[9] 朱孔来,姜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10] 赵之枫.乡村宜居性建设的构想[J].生态经济,2001(5)

第4篇

关键词 森林生态村;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93-03

党的十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村庄绿化是广大基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更是目前江苏最高等级、最高标准的村庄绿化建设项目。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盛坳自然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现通过研究探索该村在村庄整体绿化规划设计和单体绿化设计标准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助于为全国各地开展高等级、高标准村庄绿化建设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1 盛坳村基本状况

1.1 区域概况

盛坳村属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一个自然村,毗邻安徽省当涂县,总面积15.67 hm2,其中山地(含宜林地)8 hm2,耕地3.67 hm2,水面1 hm2,村民居住区3 hm2。常住人口126人,以传统农业种植和林副业种养殖为主业。

1.2 自然条件

盛坳村属典型丘林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7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46 h,年平均降水量1 034 mm,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

1.3 绿化现状

规划建设前,村域内绿化覆盖率为26.5%,村庄绿化未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处于硬质景观状态,缺少村庄绿化建设用地;村庄部分空地仅进行了乔木种植,缺乏绿化景观的层次感;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绿化管养,植被、树木病虫害较多;长期养成的畜禽放养习惯,对新建绿地构成危害。

2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贯彻区、街绿色发展整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双赢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庭院绿地、农民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绿化、美化进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2.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适用的原则。按照满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科学确定村庄绿化建设布局和环境整治内容、方式,并与当地相关规划相衔接。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绿化规划设计的积极性,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农村实际需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对村庄垃圾处理、绿化、道路建设、房屋整修出新做出安排,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是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既要满足建设需要,又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3 建设目标

改善盛坳村道路两侧、水体以及庭院、公共绿地景观品质低下,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围绕“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体现村域特色,精心规划,合理布局,使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村庄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水体两侧实现景观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景观化,创建出空间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四季有花常绿的高质量、高等级、高标准的现代农村新环境。

3 规划设计建设内容

根据村庄绿化现状,基于村民要求,重点对村庄西南部1 500 m2空地、200 m进村道路两侧、60 m2停车场、1 hm2河道、小水库、28户庭院及村庄四周进行景观绿化。

3.1 村庄小游园绿化设计

3.1.1 区域划分及功能。小游园位于村庄西北部,面积1 500 m2,原本为空地。可以将其设计为有地方文化为特色,集生态性、休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乡村小游园。整个小游园分为3个相互连接的下沉式、上升式、廊架式的小空间,为增强绿化效果,对其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氛围。

3.1.2 植物绿化配置设计原则与策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大量应用当地生长较好的植物种类作为骨干树种。突出地域特色,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结合当地文化肌理,配以乡土植物,打造“树基花缀”的景观。从观形、赏色、闻香、品果等方面全面考虑植物的综合效果。观形植物有银杏、栾树、桑树、榆树、榉树、杨树等;赏色植物有夹竹桃、栀子花、秋海棠等;闻香植物有桂花、梅花、山茶等;品果植物有柑橘、无花果、枇杷、柿等。充分利用乡土树种,考虑主调树种,选择色彩优美、枝干形美的树种,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和谐统一,在较小的绿地空间获得较大的活动面积,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或三五丛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灌木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使绿化景观富有层次感。

3.1.3 绿化植物品种选择。盛坳村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绿化植物品种主要运用壳斗类、樟类、山茶科和金缕梅等常绿阔叶树种,如乡土类的香樟、广玉兰、桂花、冬青、山茶、石楠、鹅掌楸、乌冈栎、雀舌黄杨等常绿树种。同时,合理搭配落叶树种,如银杏、榉树、朴树、乌桕、乔木桑、皂荚、柿树、合欢、紫薇、栾树、鸡爪槭等,营造亚热带湿润气候典型植物景观。所用的花灌木株高不小于50 cm,地径不小于30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3~6个,分布均匀,支冠丰满,灌木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乔木高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茂,保留3个以上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除了乔木和灌木栽植外,还应注意对土壤表面进行绿化覆盖,采用黑麦草与地草早熟禾各按50%的比例进行播散,以防止土壤,增加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

3.2 进村道路绿化设计

3.2.1 进村道路绿化现状。盛坳自然村进村道路绿化长度为200 m,两侧绿化宽度各为2 m。绿化改造前,道路两侧绿化较少,植株长势较差,绿化效果欠佳。

3.2.2 进村道路绿化平面设计。采用乔木种植为主的方式进行绿化改造,路两侧每侧植树2排,注重树木层次感,注重常绿和落叶,速生与慢生,乔、灌、草相结合。具体选择的树种主要为银杏和樱花。银杏单株高不小于5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密,保留3个以上的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樱花单株高不小于60 cm,地径不小于3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4~6个,分布均匀,根系有分支,枝冠丰满。银杏与樱花采用“品”字形栽植方式,株距为5 m。银杏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樱花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同时对土壤表面进行绿化覆盖,采用黑麦草与地草早熟禾各按50%的比例进行播撒,以防止土壤,增加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

3.2.3 苗木栽植要求。苗木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立直,栽植深度适宜,坑穴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木根系伸展充分,填土1/2时提苗踩实,最后覆虚土,浇足定根水(乔木以10~15 L水为宜,灌木以2~5 L水为宜),蓄水保墒。浇水时应缓浇慢渗,出现漏水、土壤下陷和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3.3 停车场绿化设计

3.3.1 停车场基本情况。停车场设置在盛坳村北面2个交叉路口一侧,由于车流量较大,设计面积为60 m2的嵌草铺装停车场,在靠近道路一侧进行宽度为1 m的宽带绿化。

3.3.2 栽植植物选择与配置。选择抗污染的地草早熟禾进行地被绿化,在满足视线和行车净空前提下,适当种植冠大浓荫、落叶、枝叶繁茂、杆形通直、分枝点高2.5 m以上、无生物污染、无树脂分泌的树种。具体选择高度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的栾树,保留3个以上的分枝,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4 小水库周围绿化设计

3.4.1 小水库基本情况。小水库位于村西南侧,临近稻田,距离进村入口约70 m,面积为3 000 m2。

3.4.2 绿化设计。小水库周边按照3 m×5 m的株行距种植1行耐水湿的水杉。水杉高度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茂,保留3个以上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水杉外侧按照2 m×3 m的株行距种植花灌木,可选择杜鹃、八仙花、鸡爪槭、桃、樱花等。花灌木高不小于50 cm,地径不小于3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3~6个,分布均匀,根系有分支,枝冠丰满,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5 庭院绿化设计

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农户房前屋后和宅旁的空地。由于庭院面积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绿化的模式也不相同。基于实地调查,因地制宜地设计出6种庭院绿化模式,在工程实施中根据庭院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绿化模式。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5.1 自然绿化型。以盛坳村常见的用材树种、果树、花灌木等植物素材进行自然搭配,形成观赏性强、布局紧凑、自然和谐的绿化景观[1-2]。该种庭院一般地面硬质化程度较高、空间较大,通常采取房前屋后就势取景、建筑点缀、灵活构建的布局形式,在庭院中种植乔木3~5株,花灌木10~15株。

3.5.2 林果型。一般农户可选择此类型,以种植常见果树为主,也可间种几株香椿、国槐和花卉等;或者房前庭院中种植果树,屋后场院栽植林木或者翠竹。果树型既可是多种果树混种的混杂型,又可采用单种果树的单一型。果树品种不宜太多太杂,林木和果树不要混交栽种,各农家所种植果树品种应各不相同,才能形成庭院绿化的多样性,产生良好的观赏价值[3]。

3.5.3 实用晒场型。以硬质铺装为主,仅在庭院的一侧栽植少量花灌木进行绿化点缀,具有通透性强、视野开阔等特点。如在庭院的外侧花坛中配置一些多年生草花或红叶石楠、桂花、紫叶小檗等灌木,以保持景观的稳定性,并节省维护成本。花草类植物可选取:春季开花的金盏菊、美人蕉、石竹类、芍药类等;夏季开花的大丽花、天人菊、萱草类等;秋季开花的荷兰菊、鸡冠花等[4]。

3.5.4 花卉庭院型。适用于家庭殷实、爱好并懂得花卉盆景制作、栽培技术,庭院狭小的农户庭院,以栽种花卉为主,间种几株乔木。花卉可选择高、中、矮种类搭配,主要有桂花、紫薇、罗汉松、栀子花、月季等,引种栽植以灌木、草本为主的花木,或地栽,或者造型盆景栽,既可满足绿化、美化、香化的观赏需求,又可出售获得收益[5]。有条件的还可建设花棚或小温室,发展树桩、山石盆景等,以增添情趣。

3.5.5 花圃菜圃型。以园林上常用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盆景为主要造景形式,以种植常见的时令瓜果蔬菜及观赏花灌木为造园素材,布局形状多为圆形、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型,不拘一格、灵巧可爱。

3.5.6 蔬菜型。在庭院中划出固定区域,种植黄瓜、茄子、豆角、番茄等瓜果类蔬菜,利用闲时管理,既可以收获新鲜绿色蔬菜,又可以美化庭院[6]。同时,房屋墙体的垂直绿化可选用藤本类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

4 绿化建设成果

截至2013年6月,江宁区和街道、社区三级共投入绿化资金近100万元,在盛坳村新建成村庄小游园、生态停车场各1个,小水库周围绿化1个,庭院绿化28个,道路两侧绿化200 m,河道绿化160 m。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果树、花卉9 800株(其中乔木、果树超过3 000株),村庄新增绿化面积(含围村林密植、改造)4 250 m2,村域内绿化覆盖率由26.5%提升至40.7%,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于2013年8月顺利通过省、市林业局专项验收,成功创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3] 周仁爱,刘龙友.龙泉市城区绿化示范村建设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4-16.

[4] 刘贻环,陈富聪.利用农村能源保护森林资源 州市大力抓生态示范村建设[J].广西林业,1999(3):38.

第5篇

关键词 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培养;苏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20-02

Disscuss on Strategy of Training High Skill Talent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Suzhou City as Example

CHEN Ying YANG Wei-qiu QIU Xue-lin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 215008)

Abstract statu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raining high skill talent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Suzhou City were analyzed. The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high skill talent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scientific position of training talents goal , enhance innovation of school and corporations co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enhance trai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producer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igh skill talents;vocational college;train;Suzhou Jiangsu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形势较为严峻,成为当前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并重转变,已是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与任务。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对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苏州市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农业是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产业,不仅全面受惠于生态环境,而且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从成因分析,既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急剧扩张,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也有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产生量增加,却因为被忽视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利用的客观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物包括三大类,分别是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农村居民生活污染、农田肥料流失养分等。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根据2010年度国家污染源普查公布数据,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苏州仅比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从有关的科研单位长期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源是氮磷排放的重要来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1 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的转变,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

在种植业内部出现了经济作物比例上升与粮食作物比例下降的趋势,生产由自然或半自然状态,发展到精耕细作,肥、水、药配套,增加了新的面源污染源。以谷物收获为特征的种植业比例逐步下降,以肉禽蛋奶为特征的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逐渐被集约化、规模化的集中养殖所取代,养殖方式由纯粹的自然喂养向以饲料添加剂为特征的快速喂养转变,这些造成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

1.2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治理的行动和投入不积极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受害症状。各级在抓农业生产、农民工转移、农村小城镇建设时,将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增量增收、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上。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无论是在认识程度、舆论引导,还是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上都不到位。有些农民甚至不知道农业生产会带来农业面源污染;或知道农业面源污染危害,不知道怎么防治;或即使知道危害,但受经济利益驱使,以致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加重。

1.3 廉价高效的环境友好技术缺失

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高含量的环境友好型复合肥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不够,且品种类型少,特别是高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更少。已研制开发的生物有机肥产品,肥效不理想,价格偏高,农业生产中难以接受。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和杀虫剂为主。生产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实际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效慢、效果不达标、价格高难以推广。化学农膜研制较多,而有机农膜(如淀粉膜)研制较少,缺乏突破性,价格高,农业生产上不宜示范推广。

1.4 农业环保立法及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

我国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主要集中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水污染治理和流域保护4个领域。但有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的基本沿袭对城市工业点源污染控制所采取的“规制”治理模式,然而,日益严重的农业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频发,都表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规制”手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政策中经济调控手段不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需要多种补偿途径,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地方农业和环保等部门职责不明,存在权责不一致现象。农业部门多从技术角度指导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环保部门大多通过政府行为下达环保目标,要求有关部门对面源污染进行治理[2]。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2 苏州市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苏州市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早,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1 高校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

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时,注意考虑农业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设置了相关专业,但具体到教育环节,首先,考生在考虑专业取向时,一般会优先选择高新技术、金融、贸易等热门专业;其次,在学校日常教育中,高校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却需要走入基层进行实践工作;再次,随着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教材往往很容易知识过期,其更新速度跟不上。

2.2 农民培训中普遍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

随着苏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大力重视和支持,以种养专业户、种养大户、园区和基地农民等为主要培训对象的职业农民培训是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教授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但是很少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

2.3 复合型人才缺失是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大短板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逐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各种知识交叉越来越频繁,现代农业对于环境保护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之前的检测员转化为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就是集生产管理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从生产过程各环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从农业环境保护技能人才持证现状看,同时持有其他农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占持证总数的20%左右,从侧面反映出高素质复合型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3 高职院校培养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策略

3.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为地方农业发展服务

苏州市是全国20个地市级城市(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意见》及《关于建立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的意见》等政策,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经费补助、招生改革试点等政策支持力度,率先建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这将为苏州地区高职院校今后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苏州市启动实施了“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建设,建立了30个市级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需要一批热爱“三农”、熟悉“三农”、能在生产、建设、经营和服务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苏州及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将专业特色融入区域发展特色。例如,为培养更多扎根于农业和农村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进一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太仓市政府紧密合作,开展“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工程”。由太仓市政府资助,学生毕业后,作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到基层农村、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使双方达到双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专业人才留在了农村,增强了基层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储备[3]。

3.2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苏州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程,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形成教学产研相结合的新模式。例如,为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苏州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培养更多高素质新型农业专技人才,在江苏省农委、省教育厅、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联盟结合了省内政、行、校、企的科技、人才、教学资源合作平台,目前共有理事单位144家。理事单位将共同致力于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的合作目标。通过实施“校企联盟”行动,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可推动科技为农服务“四大转变”,即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由部分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的合作向覆盖全社会的合作转变,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由短期的项目或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长效合作关系转变。

3.3 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培训工作

农民培训不仅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一项惠及整个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对于政府来说,要设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为青年农民发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示范作用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除了要保证培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外,还需要考虑参与培训农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施分类教学,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用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技术密集的优势,对农民进行系统的培训,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培训现状,将其由单纯的技术服务,提升为现代农业基本知识的培训,开展涉农政策法规、农药常识、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培训,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4]。针对农民培训工程中忽视对培训后农民跟踪服务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在这方面的引导和投入,充分利用高校多年来科教兴农积累的丰富经验,发挥高校专家教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优势,由学校培训管理部门或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学院积极参与对毕业后学员的跟踪和服务,及时掌握农民学员的后期生产实践情况,对其进行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完善学校专家教授与学员的联系网络,使农民学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4 结语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背景下,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应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培训工作,为推进苏州市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建设培养大批素质高、用得上的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5]。

5 参考文献

[1] 张玉磊.我国现代农业环保问题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78.

[2] 王文.怎样通过法律手段达到农业环保[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9):59-60.

[3] 邓东京,饶异伦.关于农民培训的研究综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08-110.

第6篇

关键词:“很+X”构式 面子 认知语境

一、引言

语用学界普遍认为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Leech,1983;Brown&Levinson,1978,1987;Thomas,1995;Grundy,2000)。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尽量减少有损他人的观点,降低对他人面子的威胁程度,使听话人多受益,自己少受益。当前汉语中的“很+X”的用法可谓一枝独秀,涌现出诸如“很农民”“很”“很林黛玉”等一系列“很+X”构式,这一构式在特定的语境中,使名词的形容词性特征被突显,名词性特征被隐藏,从而维护了听话人的面子,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因此,我们说“很+X”构式很好地诠释了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本文以“很+X”构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很+X”构式如何被用于面子需要和等级权势等典型的礼貌认知语境中,从而证实“很+X”这种语言结构在礼貌交际中的语用功能以及在成功交际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礼貌和礼貌原则

(一)礼貌

《现代汉语词典》将“礼貌”定义为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Verschueren(2000:76)认为,语境指“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后者指的是上下文,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何自然和冉永平(2009:95)认为,语言形式不能孤立地决定其礼貌等级,礼貌是语言形式和语境条件,包括双方的社交关系、权利地位等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中西礼貌因其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主要探讨中式礼貌。

顾曰国归纳了5项中国式的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顾曰国 1992:11-14)。其中,贬己尊人准则最富有中国文化特点,在指称自己和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称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和“尊”。中国人在请别人来家里做客时,会说“谢谢光临寒舍”或“真是太感谢您的到来了,让寒舍蓬荜生辉啊!”或“您的到来使寒舍蓬荜生辉”,客人通常会说“哪里哪里”或“您太客气了,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些客套语句中,主人贬低自己的住宅,称之为“寒舍”,同时用“蓬荜生辉”一词来抬高客人的身份;与此同时,客人也贬低自己的身份,用“十分荣幸”一词抬高主人的身份。

一言以蔽之,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往往贬低自己,抬高对方,以保全对方的面子,使双方的交流能顺利地进行。

(二)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的提出弥补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不足。人们在交际中既遵守合作原则又违反合作原则,而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之一就是礼貌的需要。Leech的礼貌原则有六点:

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让别人少吃亏;尽量让别人多收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让自己少收益;尽量让自己多吃亏。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对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以上六个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说话人和听话人,若在家庭成员间也遵守这些原则,反而会显得生疏不自然。

因此,在言谈中即使是自己有正当的理由,也常常不采用正面指责对方、否定对方、拒绝对方的策略,而改用一些较为间接委婉的说法。这既是给对方以适当的礼遇,也会使自己因言谈得体而得到别人的好感或尊重,至少可以使自己不致失礼。(徐盛桓1992:1)

三、“很+X”构式

MichaeliS(2003、2004、2005)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有两个来源,一是其所包含的词汇所具有的意义,另一个就是语法构式所具有的意义。“很+X”构式的意义则来源语法构式所具有的意义。名词的典型功能是指称,典型意义是外延义。很+X”构式中,副词“很”对名词进行了“压制”,它们在副词语义的“压制”下,大大消弱了其指称,更加凸显了该名词所表事物的“典型特征、异常感觉、语气时髦”,以使整个构造产生了丰富的含义。(王寅,2009:1-3)

然而,并不是所有名词都能进入“很+X”构式中,能进入到副名结构的名词有三类:抽象名词、具体名词和专有名词。褚泽祥和刘街生(1997)认为这三者的接受程度排序为:

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专有名词

张伯江、方梅(1996)提出抽象名词不是典型的名词,它带有明显的性质含义,容易活用一些。王寅(2000:346-348)认为,此处的“活用”主要指名词转用作其他词类。例如:

(1)“很文学”“很资本主义”等。

具体名词是指从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事体中概括出来的,以表示某一具体类别的集合(set)名词。如:

(2)“很男人”“很贫民”等。

专有名词则指某一个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有普遍存在的,全世界各民族、某民族或某社区共享的专有名词,也有某人所独享的特殊事体。例如:

(3)“很农村”“很祥林嫂”等。

张彦群(2008:107)提到,“副+名”结构中,在副词的强制作用下,名词的描述性词义内容凸显,关涉性词义内容隐藏,这时,保留了描述性词义内容的名词就取得了“形容词”的身份,并且又以“形容词”的身份实现了与副词的组合。以上三种名词都在副词的“压制”下,其性质意义、内涵义和描述性词义得到突显,而概念意义、理性义、外延义和关涉性词义得以隐藏,从而突显怪异、新奇等语用特征。

总的来说,“很+X”构式中,名词主要为抽象名词、具体名词和专有名词,它们在副词“很”的”压制“下已无指称义,更多的表示一些性质内涵义。本文将以礼貌原则、面子理论为依据研究“很+X”构式。“很+X”构式显得较为特别,令人有“异常”的感觉,从而取得一种新奇的语用效果,蕴含着特殊的含义和礼貌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名词的形容词性特征被突显,名词本身的特征被隐藏,从而维护了听话人的面子,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四、礼貌原则和“很+X”构式

(一)面子需要与“很+X”构式

《现代汉语词典》将面子定义为“体面、表面的虚荣”。中国是一个讲面子的国度,在交际过程中,中国人尽量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降低对他人面子的威胁程度,使听话人多受益,自己少受益。即交际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别人少吃亏,多收益;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大双方的同情,往往选择使用“很+X”构式。使用“很+X”构式的目的就是说话人通过这种新奇的语言现象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听话人则是通过“很+X”构式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这样可以避免双方因言语冲突而造成尴尬,给对方以适当的礼遇,维护了对方的面子。例如:

(4)老板很葛朗台,工作时间长,工价也很低。虽然顺利通过试用期,但是我们依然萌发了要走的念头,向老板索要工钱时,他虽付给我们当初说好的工钱,却把试用期排除在外。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他是守财奴的代表。例(4)中“很葛朗台”委婉地表达出老板的吝啬,相对于直接说老板“小气、吝啬、贪财、死要钱”,“很葛朗台”给老板保留了面子,达到了尽量让别人少吃亏的语用效果。Leech提到,人们为了不直接伤害对方的面子,只好拐弯抹角、含蓄间接地表达其真实的意图,而让听话人自己去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Leech 1983:139-140)。

例(4)中“很葛朗台”的使用,理性地满足了为被描述者保全面子的需要,使言语交际双方更好地理解了交际意图,保证了言语交际顺利进行,重要的是“很+X”构式的使用使话语更加有礼貌。

(二)等级权势与“很+X”构式

《现代汉语词典》将“权势”定义为“权柄”和“势力”,而“权柄”则指所掌握的权力。周华和韩晓惠(2013:61)认为在中式礼貌中,人们普遍遵循“上尊下卑”的交际法则,表现出一种权势倾向,体现出交际者的身份、年龄或职位的区别。同样地,地位低的人同地位高的人交往时,前者要尽可能地多贬低自己,多赞誉后者。在言谈中,即便自己有正当的理由,也常常不采用正面指责对方、否定对方、拒绝对方的策略,而可以使用“很+X”这种新奇的、简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使人感到新奇的同时,显得含蓄和文雅。例如:

(5)就这样,那一天成子的热闹,成子媳妇的风光,在潘桃心中不可抗拒地拼起这样一幅图景:成子媳妇,外表很现代,外表很城市,性格却很乡村,一个彻头彻尾的两面派。

上例中的“外表很现代,外表很城市”指的是女人漂亮,会打扮,懂得时尚,不土气,不落伍。“性格很乡村”同“内心很郊区”的涵义一样,指的是她们既不会像传统女性那样,自始至终扮演着保姆兼勤务员的角色,也不像现代女性那样处处争平等、争独立。这段话是潘桃对成子媳妇的看法,也是她们俩的不同之处,蟠桃是美丽的,也是受其母亲影响而备受宠爱的人,几乎没怎么吃过苦,所以她的想法还比较单纯,希望一辈子都过浪漫的生活。成子媳妇也有过那样天真的念头,只是现实将她的童话世界彻底打破了,因此她变得很现实。“很现代”“很城市”以及“很乡村”充分说明了乡村女性解放的社会境遇,她们的地位提高了,翻身做了主人,而随着地位的提高,中式礼貌中的面子需要也越来越强。

由上可知,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总是要顾及听话人的面子,不强求于听话人,给听话人留有余地。“很+X”构式的使用满足了中式礼貌中的面子需要和等级权势等认知语境的需求,在礼貌交际中起到了语用作用,在成功交际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很+X”构式的使用是基于表达(Usage-based)的需要,主要表达了名词所代表的典型特征、气质、作风、样式、姿态等。本文主要探讨了用于面子需要和等级权势等礼貌认知语境中的“很+X”构式。通过实例证明“很+X”构式在交际语境中所起到的语用功能,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总之,“很+X”构式不仅是一种认知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语用现象,值得我们对它做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很+X”构式都可以用面子需要和等级权势等礼貌认知语境观来加以解释,有些相关问题,还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rown, Penelope&S.C. 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sther N. Goody(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Brown, Penelope&S.C.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Grundy,P.Doing Pragmatics (2nd edi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Michaelis,Laura A. Headless Constructions and Coercion by Construction. In Francis Elaine J. & Laura A. Michaelis (eds.). Mismatch: Form-Function Incongruity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Grammar. Stanford: CSLIPublications,2003.

[5]Michaelis,Laura A. Type Shifting in Construction Gramma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pectual Coerc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4,(1).

[6]Michaelis,Laura A.Entity and Event Coercion in a Symbolic Theory of Syntax. In Ostman, Jan-Ola & M. Fried(eds.). Constructional Approached to Language. Vol.3:Construction Grammar: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Extension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5.

[7]Leech,Geoffrey.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Thomas, Jenny.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New york: Longman,1995.

[8]Verschun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9]褚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1997,(6).

[10]顾曰国. 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1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王寅.构式压制、词汇压制和惯性压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

[13]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下卷):分析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4]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1992,(2).

[15]张伯江,方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6]张彦群.“副词+名词”结构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业;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3-0032-04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已就低碳经济的构建达成了一致意见。自从英国于2003年首拟能源白皮书《未来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以来,低碳经济已经日渐受到全球瞩目,并很有可能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国务院于2009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极力提倡以旅游业节能降耗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并提出在未来五年中要将星级酒店和旅游景点的水电消耗量降低20%。发展低碳旅游不仅可以降低能耗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可以削减运营成本、提升行业利润。可以说,作为一种新的出游方式,低碳旅游势必将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低碳旅游相关理论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基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成为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又一种重要的文明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发展及其他发展理念的支撑下,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力求通过技术创新、系统创新和产业重构将煤炭、石油之类的“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耗降至最低,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形成经济社会发展

和生态环境保护并行不悖的双赢模式。[1]

低碳旅游的理念可以上溯至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颁布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一文。总体而言,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即通过利用低碳技术,设立碳汇机制,推广低碳旅游消费理念,为旅游业赢取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2],其核心是“吃、住、行、游、娱、购”全过程减污,同时兼顾高质体验与低碳排放。[3]

(二)低碳旅游理论综述

目前,在低碳旅游领域,海外及大部分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重点主要是对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定量评估。例如,新西兰的贝克纳等人认为国际旅游者的能源消耗总量一般是国内旅游者的四倍。其中,交通业的能耗占到总能耗的65%―73%,从而成为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4]爱尔兰的理查德论证了对航空燃料征收碳税将会显著影响航行成本,进而导致严重依赖短途航线或者洲际航线的旅游目的地在国际游客接待量上必然呈现下降趋势。[5]新西兰另一位学者史密斯等以范围广泛的国际旅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航空碳排放拟进行的相互矛盾的补偿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其本国范围内任一单个补偿方案无论从实证角度还是从政治层面,都无法施行。[6]台湾学者郭乃文等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探索了澎湖列岛的旅游活动给交通、食宿和文娱活动造成的环境方面的影响。[7]

荷兰的彼得斯和法国的杜波依斯则发现旅游者的活动导致了全球4.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预测这一排放量将以每年3.2%的平均速率递增至2035年。[8]同样来自台湾的林子平的研究则揭示了私家车由于负载系数较低,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高。此外,单个旅游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人而异,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旅游距离和出行方式。[9]

在中国大陆,研究者更注重对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对策进行定性阐释。例如,刘啸认为低碳出游的关键在于低消费和低污染。黄文胜提出将低碳理念运用到国内旅游景点中,从而为低碳城市的创建打下坚实基础。黄服赐等运用德尔菲法研究了低碳社会的理念在休闲业中的应用。[10]李小明等通过建立一个初级的低碳旅游社区评估体系来推广低碳旅游理念。[11]蔡萌等认为可以通过低碳旅游景点和低碳旅游设施的建立来营造低碳旅游模式。凡此种种,恕不尽列。

二、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旅游活动高排放、高污染

“低碳旅游”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逐渐显现。目前,在旅游交通方面的能源消耗依然很突出,例如,汽车尾气便是碳排量很高的一种污染,而在所有交通工具中,飞机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在短距离空中旅行中,每名旅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是铁路的3倍以上。而饭店作为高消费场所,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成为碳排放巨大的城市污染源。此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废水也是不可忽视的碳污染源。

(二)旅游资源开发污染严重

政府方面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定和相应指导,尤其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政府机构,只一味强调经济效益,强调脱贫致富,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热衷于招商引商而没有出台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在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很多地方的旅游开发沿用了工业开发模式,污水、废气、垃圾等到处堆积,污染严重,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匾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政府提出“旅游兴县、旅游兴市”的口号,使得该地区在发展旅游的高度热情下,将本地的一座山、一片水、都作为重大旅游资源,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予以开发,结果耗费庞大而收效甚微,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都得不偿失。

(三)消费者低碳理念淡薄

发展低碳旅游的最大障碍是人们对低碳旅游的接受程度。实现低碳旅游需要游客转变观念,具备社会责任感,将消费方式回归到自然中去,不追求奢侈的旅游消费,而这种低碳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目前来看,多数消费者对低碳旅游不了解,更不清楚进行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仍然主要考虑价格问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低碳观念与当前流行的旅游享受有着一定的冲突。旅游在多数游客的眼里仍然是一种享受,付费旅游往往要追求最大的享受,如尽可能的用车出行,尽可能的消耗所住酒店的能源等行为,都与要求节约、要求自律、追求简单生活的低碳旅游理念背道而驰。

(四)旅游产品低碳化技术落后

在目前的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低碳化的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这使得所推出的低碳旅游产品必须以牺牲旅游者的舒适为代价,且成本居高不下,从而让大多数旅游者难以接受。低碳经济中碳减排、碳储存、碳转化以及新能源的利用都需要高新技术支持,在旅游方面,则需要低碳技术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改造。然而,目前我国对低碳旅游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部门或者专家学者对低碳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研究视角单一,对旅游过程中碳排放的测定以及碳汇机制等技术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尽管有些部门引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技术含量比较低,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提高了运营成本,同时又额外增加了碳排放量。

三、低碳经济下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主管部门实施统筹规划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把发展低碳旅游作为首要任务,并将其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共同纳入国家“十二五”计划中;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低碳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促进低碳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再次,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更加严格的针对于旅游景点、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的低碳标准,并强化旅游相关行业的低碳评价体制,同时积极鼓励旅游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加强可再生能源运用,并在税务减免、财政补贴、政府购买和绿色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关企业大力支持。另外,政府相关部门需建立低碳旅游发展特别基金专门用于低碳旅游项目开发,同时不仅在低碳旅游的联合广告、联合促销方面要加强跨部门协作,还应积极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努力推进低碳旅游的公共倡议。最后,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促进低碳旅游领域的国际合作,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二)相关企业开展创新研发

1.旅行社

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旅游产业学的观点来看,旅行社应该承担低碳旅游宣讲者的角色,积极宣扬低碳旅游思想,着力研发低碳旅游产品和路线,以满足广大旅游者对于低碳旅游的迫切需要。譬如,旅行社可以适当设计徒步和单车旅行路线,引领旅游者们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进而降低碳排放,维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酒店

首先,旅游酒店应该建立、实施和推广一套包括节能、减少原材料消耗、环保、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等内容在内的绿色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低碳管理的水平;其次,旅游酒店可以在设施建造、供暖、空调、采光、水电供应等方面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同时还需充分发挥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优势;第三,旅游酒店应为节能减排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例如,旅游酒店可以在员工培训和对客消耗品等方面厉行节约,从而向旅游者展示低碳旅游的精髓。

3.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相关企业通常对减排有很强的顺应性,因而往往能节约大量能源。低碳旅游交通需要我们积极倡导使用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以及其他低碳甚至无碳的交通方式,以便显著降低温室气体、一氧化碳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举例来说,航空公司可以实施所谓“碳补偿”机制,即旅游者可以用其飞行里程积分换取树苗(或者其他可吸收碳排放的物品),以补偿由于自己出行所造成的碳排放。此外,在航空飞行中,飞机还可以通过降低水箱容量进行减重的方式来减少其燃料消耗。当然,发展以生物燃料为标志的替代燃料才是旅游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的长久之计。

(三)旅游景区营造低碳环境

作为旅游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景区是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区域。旅游景区必须从景点规划伊始,以至其后的开发建设,都要谨记并贯彻低碳理念。具体而言,旅游景区在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应努力实现“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循环,并始终以“减排放、再利用、再循环”的理念对游客活动区的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以及游客的可持续消费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景点容量的确定、环境评估系统的实施、配套设施的增补、清洁能源的使用、游览项目和设施的设置以及景区宣传等众多方面都应充分运用低碳理念,并且加强低碳化管理,最大程度减少水、电和纸张等能源及物品的消耗。此外,景区还可以尝试推广电子票券,开发低碳卫生设施。

(四)广大游客践行低碳理念

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是推进低碳旅游进程的主导力量。低碳理念可以贯穿于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餐饮方面,游客应主动选择绿色食物、生态食物,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住宿方面,游客可以选择绿色酒店、小型酒店或者青年酒店,并且自带基本用品;交通方面,游客应更多考虑徒步、自行车、公交车、火车以及其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观光方面,游客应在尽情游览美丽风光的同时,以各种方式为低碳旅游做出贡献,如主动回收垃圾,不随意踩踏植被等;购物方面,游客应尝试购买原生态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反对过度包装。坚决抵制稀有动植物的交易,积极维护生态多样性;娱乐方面,游客应在充分尊重目的地文化传统、积极参与目的地文娱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当地的碳汇行动中。例如,游客可以在亲身体验目的地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同时,广泛参与当地园艺、植树等一系列碳汇行动。[12]如此一来,游客不仅享受到健康的旅游环境,而且还参与到健康旅游环境的创建中去,促进了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必将展现出巨大的示范效应和表率作用。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而言,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载体、旅游媒介、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共同构成了旅游行业的产业链,而上述产业链中节能减排的目标需要我们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切实贯彻低碳思想、积极运用低碳技术、完善低碳机制方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2]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3] 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2-46.

[4]Beckena,Simmonsb,Frampton.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267-277.

[5] Richard.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2007(12):129-142.

[6]Smith,Rodger.Carbon emission offsets for aviation-generated emiss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to and from NewZealand[J].Energy Policy,2009(37):3438-3447.

[7]Kuo NW,Chen PH.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1324-1330.

[8]Peeters P,Dubois G.Tourism travel 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0(18):447-457.

[9]Lin TP.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anagement,2010(2):285-290.

[10] 黄服赐,姚应生.低碳社会休闲产业区的经营与对策――以台湾P旅游牧场为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9):675-679.

[11] 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5):626-630.

[12] 马东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204-20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under

Low-carbon Economy

LI Ji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