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

时间:2023-05-31 09:3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迟子建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迟子建散文

第1篇

迟子建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作家之一,一般意义上,她是以小说创作为大家所熟知的。而对于她的散文创作,同样是在文坛享有盛誉的女作家顾艳曾经这样写道:“她的散文透着大自然与人物和谐之美的气息,气息中那些个忧郁的灵魂,宛如唱着一首首凄伤优美的歌。迟子建有很好的艺术感觉。诗思中的宁静,仿佛让我们看到一幅北国雪天的风情画。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

迟子建在营造意境时,善于运用联想、想象,使之成为形象思维翱翔的翅膀,描绘具体可感的画面,多方面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因素。联想、想象可以写透事物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对理性美进行探寻、升华,凭借哲理的思考挖掘普通事物的动人之处,扩大散文的意象和内蕴,把主观之情同客观之理融合在一起,使散文具有新颖的哲理意蕴,从而创造出幽深的艺术境界。

如本文由木茶碗写起,描写家里的各种木器,赋予木器浓厚的生活气息。随着作者营造的木器氛围,我们走进被木器包围的清香世界。视野由房屋中的木器伸向自然中的木器,联想到木器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树木“成为人世间最迷人的风景”。“我看见披枷带锁的古人从梦中走来了。”评价诸葛亮对木质兵器淋漓尽致的发挥,木器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把读者的视野伸向更幽远的地方,让人感觉到木器时代久远的历史。作者还对木器的作用进行思考:“木为人的成长作为摇篮的材料后,又为他们归隐黄土做了永恒的栖息之地。”“树木与人一样代代相传,所以木器时代会永远持续下去。”这样,就把读者引到富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意境中,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绪陷入对木器的沉思。迟子建的散文能让我们在诗情画意中读出沧桑感和历史感,只是更加含蓄,更富于一种幽远的艺术情趣。 迟子建的想象特别丰富,如“菜园的木栅栏像睫毛的倒影一样美丽”,“大概想与我枕着同一个枕头说梦话”,等等,让读者随着她的想象,跨越时间、空间而任意地驰骋。

【考点聚焦】

1. 本文叙写的主要内容是“木器”,为何文章的标题却是“木器时代”?

提示:从题目来看,本题是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这类探究题要求准确把握主旨,否则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文章主要表达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器,人类伴随着木器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时代,树木与人一样代代相传,所以木器时代会永远持续下去。强调人类与木器的关系。答题时,要指出“木器时代”与人类生存背景的关系。

2.儿童视角,指的是把儿童当成观察感知和叙述的角色,通过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以儿童的口吻,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本文前三段采用的视角就是儿童视角,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能力。儿童视角是散文写作中较为独特的手法,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恰好与成人世界形成对比。答题时,可多角度就这种艺术手法进行探究,要特别注意扣住文本具体内容来分析。

第2篇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门别类单独列出,可见其重要性。但就历年高考考查的文本类别来看,多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的散文和小说为主,其中散文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那么,如何对这类文学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鉴赏,这是摆在广大高中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给予我们提示:凡事都有规可循。为此,继2010年《高中生之友・古典文学鉴赏》专刊推出之后,编辑部又倾全力打造一个阅读范本:《点击名家》专刊。

在编排体例上,《点击名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常有作品入选高考卷,如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季羡林、张炜、雷抒雁、史铁生、迟子建、韩少功、周国平等)为主线,首先,对作家重要人生经历和为文风格作出扼要阐述,让读者在整体上对作家有个初步了解。

其次,遴选其富有风格特色或最近(新)发表的典范性的散文和小说(教材之外),其中散文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以游记、抒情散文、文化散文和随笔(通过记人忆事表达哲思和人生感悟)为主。所选作品能较充分地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情感生活,富有较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蕴涵着深深的民族心理和崇高的人文精神。

再次,在赏析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内容或思想情感);2.采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格和语言特色;3.特定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题眼的特点和象征意义;5.塑造人物形象;6.情节(思路)的展开;7.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8.对读者的启迪等。本刊约请知名作家、学者、编辑及高级教师等,对精选作品予以深刻、独到、有条理、有针对性的解读,期望能为广大读者朋友排忧解难,指点迷津。

阅读,即体验人生。对名家作品的细心品味,就是在阅读他们的人生。在对人生发表见解时,他们或许入木三分,或许深情款款,或许语重心长,或许微言大义……透过这些深入浅出的真知灼见,我们分明看见他们深陷困境仍踽踽独行的那份执著,为社会道义良知奔走呼号的那份勇气,为人间美好的情愫感动不已的那份追忆,为大自然馈赠的一草一木讴歌颂扬的那份痴情……从这些鲜活的人生片段中,我们汲取丰富的养分,不仅仅是为那繁多的考试,更应该是为自己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路。

第3篇

苏辙晚年“卜居嵩、颍间”,自号“颍滨”,在这里,完成了彪炳文学史册的《栾城后集》、《栾城三集》的编纂。现就苏辙寓居颍川的缘起、苏辙寓居颍川何处、苏辙颍川寓居的格局和功能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1 苏辙寓居颍川的缘起

嘉祐元年(1056年),48岁的苏洵携轼、辙二子在京城汴梁应试。眉山老乡陈景回以太子中允之职致仕,两人在京城相见。陈景回旧有地在蔡,致仕后,欲“将治园囿于其间以自老”,苏洵“余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陈景回向苏洵求诗,作有:“景回旧有地在蔡,今将治园囿于其间以自老。余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今景回欲余诗,遂道此意……”苏洵请老乡记住:“卜居嵩洛非戏云尔。”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故,是年五十八岁,苏轼此时在登闻鼓院任职,苏辙在大名府推官任上,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苏洵“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成为其遗愿。苏轼、苏辙对父亲“卜居嵩洛”的遗愿念念不忘。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从黄州量移汝州,在赴任途中至高安看望苏辙,临别时,特向苏辙和侄子苏迟提到父亲苏洵的“卜居嵩洛”的遗愿,作《别子由三首兼别迟》诗,苏辙《次韵子瞻留别三首》以记之。直到元祐三年(1088年),苏辙在朝任户部侍郎,“予年将五十,与兄子瞻皆仕于朝,裒橐中之余,将以成就先志”,故在位于嵩山之阳的颍川之西三十里买田置宅(苏辙《卜居赋》)。

2 苏辙寓居颍川何处

颍川,郡名,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设置。以颍水得名,颍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从苏辙的诗、文看其寓居“卜居嵩、颍之间”在何处,苏辙自己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寓居在西湖之滨。许州有一西湖,是由唐代曲环镇守许州时所修。“我住西湖滨,蒲莲若云屯”(《盆池白莲》);“平湖近西垣,杖履可以游。偶从大夫游,不得三经秋”(《和迟田杂舍九首并引》)。苏辙寓居在西湖之滨,言之凿凿。嘉祐四年(1059年)11月,苏轼、苏辙母丧期满,苏轼和父亲苏洵、弟辙一起返京。次年正月,经唐河、邓县、叶县、郏城,襄城至许州,苏轼既为湖的优美景色所陶醉,又对宋公不顾人民生活受困兴工治湖表示不满,有感于怀,苏轼作《许州西湖》诗。二是寓居在许昌城西。“我居近西城,城枕湖一曲。不到平湖上,何物禁吾足?”(《遗老斋绝句十二首》)苏辙在《卜居赋》中说得更具体:“自筠迁雷,自雷迁循,凡七年而归。颍川之西三十里,有田二顷,而僦庐以居。”

从苏辙诗文、方志、文物、传说相互印证,苏辙寓居许昌城西三十里的椹涧乡长店村当为合理;从今椹涧乡长店村所处距颍河仅一里的方位看,结合苏辙晚年自号“颍滨”,其寓居在今椹涧乡长店村比在西湖之滨更为符合“昔日黄门今老农”的历史真实。

3 苏辙颍川寓居的格局和功能

从苏辙诗文中可以看出,其寓居的宅院由“老宅+汴氏宅+孙氏宅+扩建”组成。在改造和扩建时,事先做了规划,并按图纸施工兴建(《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寓居的各种建造的名称由苏辙来命名:如“东斋”、“东厢”、“东园”、“南斋”、“南屋”、“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等。苏辙寓居大致有百十来间房屋。“画图且作百间计,入室犹应三岁期。”(《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其寓居“不施丹閕,唯纸窗水屏,萧然如野人之家”,整体风貌具有中原民居的风格。

苏辙夫妇住室为北堂。“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北堂》)诸子居住之室在苏辙夫妇居室的两旁,一有呼唤,诸子立刻可到身旁。“诸子之室,左右吾背。将食击板,一击而会。”东厢是佛堂,“东厢靖深,以奉尝烝。老佛之庐,朝香夜灯”。西厢是藏书室,室中有画屏,“素屏开白云,称我茅屋陋。濡毫愿挥洒,峰峦映岩窦……”(《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这一幅山水画给人以幽深之感。而另一幅月宫河汉图则有旷远之感。“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月)。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矶石蹲。”而这幅画很可能是苏过所作,“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笔墨堕地皆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西轩画枯木怪石》)。

苏辙寓居种植的树木花卉有松、柏、柳、竹、牡丹、、白莲等,并置有花坛、盆池等,兼有奇石。苏辙以散文家、诗人的视角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他先后完成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和《应诏集》搜集和编纂。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来稿日期:2012-2-11)

第4篇

首先,要明确考试要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其次,要研究散文复习策略,切实提高阅读、答题水平;第三,要通过实战演练,了解有关中考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培养解题能力。

中考考点

1、把握内容,概括主题:整体感知,准确概括全文或某段的主题或内容。

2、理清脉络,把握顺序:分析作品思路,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3、透视情感,分析形象:解答文中有关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分析文中人或物的形象。

4、品味语言,琢磨特点:对文章中的语句、词语进行赏析或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5、拓展延伸,深入探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有迁移应用的能力。

备考方略

一、阅读策略

1、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阅读时应理清“形”与“神”的结合点。

2、理清散文结构。从句子入手,迅速辨别把握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这是理清散文结构的一把金钥匙。

3、把握散文线索。散文中的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在开头,有的是文章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或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应在熟悉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

4、掌握散文表现手法。散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白描、以小见大,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阅读时要予以重视,熟练掌握。

二、答题策略

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认真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2、认真审题,定向扫描。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寻找所需信息。

3、筛选组合,准确表述。散文作品阅读有许多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对文中重点内容进行梳理、选择、取舍、排列、归纳,做到有针对性地回答。解答的语言应简洁、准确。

实战演练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漏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

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后,回来后腿脚也酸痛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

第5篇

关键词:变异修辞 修辞 迟子建

所谓变异修辞,就是突破常规、变通使用的特异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要突破语言常规有所创新,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起到引人入胜或发人警醒的作用。文学创作本来也不是墨守成规的,它往往要走在时代的前端。随着时代的发展,修辞学的研究领域也被不断的拓宽,常规的修辞手法被不断运用的同时,新起的修辞手法也不断的产生并被接受。变异修辞就是在修辞学不断的被深化和发展后不断被学者重视的修辞手段。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的文学语言清新淡雅,文风沉静婉约,善于运用语言来提高表达效果。本文主要从词形,语义,和语法方面来探讨迟子建作品语言变异的修辞艺术。

一、声响形态变异

所谓声响形态变异就是说言语表达着利用声音形式上的变异手段,达到提高修辞效果的目的。这里的“声音”包括语音,也包括自然界的音响。但是语音之所以能够与自然界的声音区别开来,是因为它载负着一定的语义内容,传达了一定的信息。[1]

(一)曲解词义的变异

曲解词义的变异是通过曲解原有的词义获得出人意料的意义和获得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1]酒馆有两个厨子,一个叫“红厨子”,一个叫“白厨子”,各管一摊儿。红厨子姓红么?想必有姓红的就得有姓绿的和姓紫的。姓蓝姓黄的我见过。[5]

[2]邢老婆子要在就好了,她说鬼说得好,可惜她也成了鬼了。[5]

[3]王春申并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和她们搅浑在一起,就说用她们的名字算了。取她们的姓组合呢,是“吴金”,“吴”的谐音本不好,再连着个“金”字,王春申自然反对。[5]

例[1]中“红厨子”本不姓“红”,将“红”曲解为人名姓氏,使语言显得可爱,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描写与刻画,栩栩如生。这样的曲解词义的变异,使得文章更加的生动,主人公的形象也跃然于纸上,更加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例[2]中“说鬼”本指邢老婆子是个很会讲鬼故事的人,说她真的成了“鬼”,是说她离开了尘世的意思。例[3]中此处是谐音别解的变异,通过用原语言单位谐音的手段,对其作出与原文迥然不同的解释。“吴金”与“无金”谐音,并不吉利。

(二)摹声变异

在变异修辞中,还有一种变异被称作摹声变异,即通过摹仿某种声响形态,表达一定的语义内容,造成一种修辞效果。

[4]赵李红的笑多种多样,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叽叽咯咯”地捂着嘴笑,有时“嘻嘻”小声地笑。[5]

[5]我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3]

[6]我没走一步,都能听见自己的骨头“卡蹦卡蹦”地响,我老朽了。[5]

摹声变异修辞的方式是用模拟声音方式使词语更具张力和表现力。例[4]通过摹拟不同的声音来形容人物不同的笑声所表现的心情和性格特征,如“哈哈”摹拟大笑,“叽叽咯咯”是指捂着嘴笑,“嘻嘻”是小声的笑。例[5]和例[6]是运用了直接摹声变异的修辞形式,直接摹拟了乌鸦的叫声,修辞效果很突出。

[7]豆腐肌肤润泽,它们“噗噗”地投入盆中。[2]

“噗噗”也是运用直接摹拟豆腐投入盆中的声音,把当时的情景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有种身临其境的触感,另外作者还用“肌肤润泽”来形容“豆腐”也属于词语搭配变异,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感和动态感。

二、聚合单位变异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也比较善用聚合单位变异的修辞方法:即某类词语中组合上和表达上具有相同的功能,这种功能决定某类词语在语言结构中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其一是位置的稳定性,其二是功能的特有性;这两个特征表明,某类词语是一个“聚合群体”,是一个“功能类”,这个功能类中的每一个个体在言语表达中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作用。如果这个功能类中的某一个个体发生变异的话,那么,它就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功能,这就是聚合单位变异。[1]

(一)词性的变异

词性的变异是聚合变异的一种,即某类词同坐变异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表达功能。

[8]在这个集市上,辛酸的人海着去了。[2]

[9]我不饿!我不吃!谁希用你管,对象去吧![2]

例[8]中“辛酸的人海着去了”中的“海”本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形容集市上出现没出现的辛酸的人非常的多,不胜枚举。例[9]中,“谁希用你管,对象去吧”中的“希”字是方言词的运用,“对象去吧”中的“对象”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处对象的意思”,更加的口语化和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二)方言词混用

[10]周二嫂喊他的时候,他激灵了一下,差点一个跟头从屋顶跌下来。[2]

[11]愣着干什么?抱屈啊?你小舅亲眼见你去的。还不上炕![2]

例[10]和[11]里的“激灵”和“抱屈”都属方言词,《现代汉语词典》对“激灵”的解释是受到惊吓猛然抖动。“抱屈”指因受委屈而心中不舒畅。此两个方言词都出现在迟子建描写的人物对话中,更加凸显了人物的个性和乡土特征。而且例[11]中的“炕”是东北地区对“床”的称呼,很有地域性特色,特别的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三、语法因素的变异

文学创作中,往往不必墨守成规、死板的必须符合某种语法规则。有时通过语法因素的变异可达到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三)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搭配变异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符合语法规则,但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常规。

[12]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不一会,风起了。云变成了淡灰色,挤成一堆,抱成个铅灰色的大团。风逝了。燕子呢喃而下。细细的雨丝像一根根银色的秀针,一股脑地扎向地面。[2]

[13]那公厕的灯在夜晚十有八九是瞎的。[2]

[14]假如没有纯真,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2]

[15]人们见了我脸上都现出嫌恶的表情,好像我败坏了所有人的胃口似的。[5]

[16]细颈长腰的白瓷酒壶也一命呜呼了。[2]

例[12]中“空气中更加燥热、沉闷了”中“燥热”和“沉闷”与“空气”的搭配超出常规,因为“燥热”和“沉闷”在语义上是修饰人的心情的特征的,而“空气”是自然现象,他们搭配在一起,修辞色彩很浓,实则写天气带给人的心情。另外“风逝了”和“燕子呢喃而下”,“风”是不会“逝去”的,“燕子”也不会“呢喃”,这是作者赋予它们的感彩的词语,赋予了大自然中的生命以灵性。例[13]通过写“公厕的灯”是“瞎的”更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描写了公厕的灯无人管理的现状,修辞效果特别好,表达也很准确。例[14]也同样运用了词语搭配变异的变异修辞形式。“今天”运用在此句中,并且用“成熟丰满”来修饰,意味深长久远,“今天”是什么,通过时间的积淀而越发的“成熟丰满”,是人一生的历程,还是真的一个生命阶段,达到了不一般的表达效果,使人回味无穷。例[15]也是如此,用“败坏”与“胃口”搭配,形象生动。以上这些例子都是超出常规的变异表达形式。例[16]“细颈长腰”本是用来形容人的体态,特别是女性,显示其婀娜多姿的妩媚,此处用来形容“白瓷酒壶”,突出了白瓷酒壶的形态,更加的形象可感。

(四).结构成分的位序变化

在语言运用表达中,如果词语的位序有了变化,一个句子的意思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候是为了特殊的表达需要而故意颠倒,起到强调的效果。

[17]“噢,好大的雨,雨好大呀!”[2]

“好大的雨”是描述一种人感知到的自然现象,单指雨下的很大。“雨好大呀”虽是词语位序的变化,但是表达出了两种含义:一者是形容雨确实很大,二者表达出了人的心理活动。

四、矛盾表达变异

矛盾表达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变异修辞的一种,它是为了一定目的和效果的需要,言语表达者有意采取一种“矛盾”的言语表达法。

[18]“啊,似花还是非花,压弯了雪球花树的枝杈。啊,似梦还是非梦,使我把头垂下……”。[2]

这是一段歌谣的内容,正如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中所提到的矛盾表达变异的作用中所说,“矛盾表达寓深沉于矛盾之中,寓含蓄于矛盾之中,寓婉转于矛盾之中”。“似花还是非花”、“似梦还是非梦”我们能从歌谣的内容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彷徨、无奈、和失落。

[19]进得酒馆,你能听见此起彼伏的说话声,能闻到灶房里炝油锅的气味,能听见录音机所放出来的热热闹闹的二人转,真是俗气而又亲切,烦扰而又温暖。[4]

这里说二人转是“俗气”但是确实“亲切”,“烦扰”但确实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温暖”。此处也属于矛盾变异修辞,贴切的表现出二人转带给人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通过矛盾的表达法,将二人转的双重特征表现了出来。

五、简单符号的变异

标点符号本来是一种表达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是帮助作者表达语意、明确清晰文章结构与意图,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辨明语气的。但在变异修辞中,标点符号却能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20]“一年了,柱儿。没把你的……死讯,告诉你妈。不怪……我……你妈,她……会受不住哇……”[2]

[21]突然,那车“哇——哇哇——”地叫了起来,像哭一样。车开走了,那“哇——哇哇——”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弱了。[5]

在例[20]中,省略号的运用着重表现了说话人强烈的、深沉的、痛苦的情感。让读者切身的体会到了那种失去亲人却又陷入不得不隐瞒事实的痛苦挣扎中,这种撕心的痛,想必用省略号的变异修辞表达形式再贴切不过了。例[21]的破折号本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用在此处不仅将声音断开,更延长了声音的长度。

六、结语

迟子建的作品,最吸引读者的精髓是她的作品贯穿着人类至纯至美的本性,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她热爱自然,作品的很多内容都与自然有关,她的文字风格是用一种活泼的、确切的语言将自然中的人和事物如画卷一般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这也是迟子建作品拥有众多读者的原因之一。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她某些词语、句子运用变异修辞的表达方式使分不开的,本文只是对她运用变异修辞表达形式的一小部分阐释,但我们仍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一位真正的作家的文字功底和情怀。

参考文献:

[1]冯广艺.(修订本)变异修辞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迟子建.北极村童话.[M]黄山书社.2010.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4]迟子建.芳草在沼泽中.[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第6篇

一、读懂:把文学话语准确地转换成日常话语

情韵丰赡的散文语言,大多经过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力度小于诗歌),为了追求情感的真实感人,作者在语言运用中可能会有意识地违背生活逻辑,因此,读者在理解、还原的时候,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熟悉常见的语言变形技巧(或修辞技巧),从艺术逻辑的角度还原语言;二是要从作品的思想情感(或主旨)出发,始终围绕“情”字来还原语言(这一点与诗歌的语言鉴赏是相通的)。下面试以2010年高考天津卷所选的散文《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迟子建)的阅读为例来说明这一道理。该卷第20题是这样命制的:

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意?请概括回答。(5分)

这道试题是在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作者在文章末尾说的这句话,的确是情真辞巧。从作者的生活逻辑来分析,她成年以后所了解的那个世界,在地理意义上,显然是远远大于童年所生活的“小小的北极村”的;但是,现在作者偏偏要说“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便是故意违背生活逻辑以求得艺术逻辑的真实,从艺术逻辑来看,作者原来是想表达出这样一个意思:小小的北极村占据了“我”的整个情感世界。这就是我们从作品中还原出来的日常话语,若真要这么表达,将会显得直露而了无情趣。作者既然强调小小的北极村占据了整个的情感世界,那么,北极村究竟给予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影响呢?或者说,作者从故乡那儿获得了哪些精神上的营养?对故乡的认识是怎样的?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了,便意味着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着眼于全文,逐条概括,即可形成答案。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要始终围绕“情”字还原文学语言。

【参考答案】(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的人生基础;(4)故乡是作者人生思考与创作的精神之源;(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二、审美:从鉴赏层面品析语言的节奏美

散文的语言也是非常讲究节奏的,有一种特有的闲散之美。其节奏,有情感起伏的内节奏,也有语言文字外部运动形式的外节奏。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散文语言的外节奏。欣赏散文语言的外节奏,可以从语音修辞、句式修辞的角度切入。

从语音修辞的角度来说,散文语言追求一种读之琅琅上口、听之声声悦耳的音韵和谐之美。要形成这种音韵美,就得考虑汉字声调的平仄相间,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叠词、单音词的妙用,音节停顿(一字顿、二字顿、三字顿、四字顿等)以及押韵等问题。作家对语音的锤炼,当做到以声传情,即一切声调、音韵、停顿节奏的安排都得有利于情感的传达和情韵的形成。

从句式修辞的角度来说,散文语言追求一种整散搭配、长短交错、文白杂糅的参差错落之美。散文的句式本是“散体”形式的(相对于骈体而言),其句子结构,形态各异,有散漫之姿。但是,高明的作家往往会考虑如何在散句中配上整句(语言形式比较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回环句等),如何在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长句中配上短句(结构简单、形体较短的句子),如何在白话中配上文言以增强庄重典雅的色彩等问题。

目前,考查考生欣赏散文语言节奏美的试题有上升的趋势,其综合性较强,能较好地检测考生对文学语言的欣赏能力,湖北省的语文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下面试举两例。

2009年湖北卷所选杨振声的散文《书房的窗子》的第二段是这样的: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个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这段文字,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作者追求朴素淡雅、灵动含蓄之美的审美情怀,里边蕴涵着作者的人生观、艺术观。无论是作者的情感,还是笔端的文字,都是古色古香的,极富典雅、庄重之美。

从语音修辞的角度看,这段文字锤炼了一些简练、古拙的单音词,如,“虽是到处一样”的“虽”,“我独喜欢北窗”的“独”,这两个词分别换成双音词“虽然”“唯独”,亦无不可;但,冲淡了全文语言典雅的风格。再者,这段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音韵的和谐,作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押韵的字眼,如,“虽是到处一样”的“样”,“我独喜欢北窗”的“窗”,“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的“光” “向”,“我不爱中午的骄阳”的“阳”,其韵脚是“ang”,此类韵脚散落于前半段中,读之响亮、自然。

从句式修辞的角度看,这段文字,或短句,或长句,长短错落有致。如,“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前面是两个短句,后面则是三个长句了。这样的句式锤炼,还有多处。此外,本段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亦更见风致,作者把“不喜欢……而喜欢……”这样的排比句镶嵌在散句之中,透出一种工稳、整饬之美,又不失语言的灵动。最后,作者在语体色彩的调配上,也极有匠心,运用了一些文言色彩浓郁的词语,如,“隐翳”“清虚”“清晖”“山阴水曲”“枝叶扶疏”等,还多处引用古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等,这样便有了“文白杂糅”的古典韵味。

命题人为了考查学生品味、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在该卷第17题是这样命制的:

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二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复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稳、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2010年的湖北卷仍保留了这种题型,只是增强了其综合性,将语言鉴赏与表达技巧的鉴赏糅合在一块来命题。命题人选取了熊召政的散文《烟花三月下扬州》,该卷第18题是这样的:

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都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从“小秦淮”与“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扬州景物“尺水玲珑”“小家碧玉”的诗化意味。②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由该答案的第二点可知,命题人将散文语言鉴赏的考点细分为语音(用四字词语实际是语音修辞的问题)、句式和风格三个内容。

第7篇

关键词: 生态文学 萨满文化 忧患 批判 拯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生态文学的影响,我国生态文学创作逐渐兴盛,而东北作家迟子建、郭雪波、乌热尔图、萨娜等受地域文化萨满教的影响,自觉将萨满文化与当代生态文学写作融合在一起,努力“把原始的自然崇拜与现代生态科学思想融为一炉”[1]。创作出了《峡谷》、《我的光》、《额尔古纳河右岸》、《乌妮格家族》、《达勒玛的神树》、《你让我顺水漂流》等一系列融合宗教文化与环保意识的作品。

萨满教是发源于东北地区的一种原始自然宗教,在萨满文化中,自然崇拜无所不在,山川、河流、树木和各种动物都被认为是有生命的,有些还被赋予神性,奉为神明,形成很多禁忌,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猎民遇到奇异的山峰、悬崖、山洞或古老的树木,认为是山神栖息的地方,仍然不准大声吵闹,不准言出不敬,触犯山神,同时还要叩拜祷告,祈求山神保佑猎民安全和狩猎丰收。”[2];萨满文化的图腾崇拜中,人们最崇拜虎和熊,人们将之神化并加以膜拜,“赫哲人出猎碰到虎时,常常放下猎具或武器跪在地上叩拜,同时祷告,尊称虎为‘王’、‘老爷’(官)、‘爷爷’,希望虎神多赐猎物,把动物送到枪口上来等,然后攀到树上避开。”[3];在信奉萨满教的地区,渔猎行为是有节制的;人们信奉“万物有灵”,积极种树,具有朴素的环保意识等等。由此可见,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观念在客观上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物种的繁殖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萨满教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当代生态文学写作是“不谋而合”的。本文结合典范性作品,从忧患、批判、拯救三个方面阐释萨满文化与生态文学的内在联系。

一、双重忧患意识:自然环境恶化与信仰缺失

“文学园地就是人类在精神领域的一块绿色基地,文学作品的水灵灵、毛茸茸的质感是文学的基元性优势。”[4]但作家精神世界的绿色基地在现实中却渐渐失去对应,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北作家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既与外在自然环境有关,又与内在精神信仰有关。

在郑万隆的《我的光》中,鄂温克族老人库巴图对山神“白那恰”的敬畏之情,对万物生灵的依恋与崇拜之情,都令来自现代都市的地质考察队员们无法理解。库巴图老人习惯并热爱着山林中的原始生活,但是库巴图老人的儿子却对外来世界充满好奇,他热衷于地质考察队员带来的各种现代社会的食物,与库巴图老人坚决反对开发五马架山相反,他积极支持考察队的工作,他的精神领域已失去父亲那般对萨满文化自然崇拜的情怀,外面世界的繁华与诱惑已经使他丧失了对本民族的敬畏。同样,在《峡谷》中的鄂族少年别尔丹、恩都力也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他们不顾自己民族熊崇拜的,不听申肯老人的劝阻,执意要杀死怀孕的母熊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而少年们面对被惹怒了的母熊束手无策时,申肯为了保护别尔丹和恩都力,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是库巴图老人与儿子,还是申肯老人与别尔丹和恩都力,他们两代人身上都反应了共同的现象,即随着时代的前进、外来世界的进入,后起之辈面对外在世界的诱惑时,已渐渐失去自己本民族的,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他们不仅无动于衷,甚至帮助“入侵者”一同破坏自己民族赖以生存的环境,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悲剧的制造者,因此,这就构成了作家的双重忧患,现代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已不单纯是对自然的侵犯,更是对原始部落民族精神信仰的侵蚀、同化,这种信仰被侵蚀、同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人性及价值观的转变,作品中的库巴图、申肯老人把人与自然界放在宏观宇宙的平等地位上,对于自然生灵坚韧的生命意志、桀骜不逊的生命尊严、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是持敬畏、感恩的态度,而后代的贪婪无度、虚伪肤浅、任意践踏生灵,都显示了作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双重忧患的背后,是作者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类中心主义文明以其统一性征服生态、文化多元性的深刻反思。

二、双重批判:文明强势与精神困兽

当代东北作家迟子建、萨娜、乌热尔图等,他们的叙事文本体现出了超越地域民族的文化审视和创作主体立足于人类文化生态发展的哲学思考。迟子建、萨娜虽然专注于描写少数民族与萨满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的描写又不仅局限于一个民族,迟子建在《右岸》中描写的鄂温克族的命运走向其实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走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意的栖居,被强势现代文明侵扰后步入文明社会却发现与之格格不入,回归原始文明想要找到灵魂的真正栖息地,却发现徒劳无功,精神突围以失败告终。

正如《右岸》中的鄂温克人依莲娜,“她在山上呆烦了,会背着她的画返回城市。然而要不了多久,她又会回来。她每次都兴冲冲的,说是城市里到处是人流,到处是房屋,到处是车辆,到处是灰尘,实在是无聊。她说回到山上真好,能和驯鹿在一起,晚上睡觉时能看到星星,听到风声……然而她这样过上一个月,又会嫌这里没有酒馆,没有电话,没有电影院,没有书店,她就会酗酒,醉酒后常常冲着自己未完成的画发脾气,说他们是垃圾,把画扔进火塘里毁掉”[5]。像依莲娜这样被强势现代文明所诱惑,又眷恋弱势原始文明的现代人正反应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某些共同体的精神状态,他们在城市中以体面的职业或身份获得谋生的方式、俗世的荣誉、满足的虚荣心,他们却远离了诗意的精神家园,找不到灵魂的栖居地。

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之间挣扎的伊莲娜,处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中。迟子建让依莲娜以死亡来结束了这种两难的挣扎和精神的煎熬,这一结局反应了迟子建透过萨满文化与生态文学之间的关系来反思人类的命运走向,她已不局限于鄂温克族这一少数民族,而是超越地域民族的界限反思全人类的文化生态发展,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之间的入侵,排斥与二者之间的反差势必造成弱小民族巨大的心理伤害与精神伤痛。她在《土著的落日》中描写了一对因失去原始家园而被迫漂泊到灯红酒绿的城市但却被城市人所冷漠的贫穷土著夫妻,迟子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6]

无独有偶,早在迟子建之前,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就富有预见性地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对少数民族原始文明被现代文明破坏并消逝的批判。在乌热尔的《萨满,我们的萨满》中,萨满达老非老人在营地隐去他萨满的身份,他无声无息,默默不语的享受着自己美好的晚年生活,但有一天,他突然站在孤寂的松林中,迎着破碎的落日向“我”宣告那个诡秘的关于未来的预言,“不久的那一天,林子里的树断了根,风映干了它的枝,太阳晒黄了它的叶……不久的那一大,鸟儿要离开林子,像秋天的松果甩开枯枝……在不久的那一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一群陌生的人中间,你也像一棵树。对,一不一不,—不—不,我看见了——闪动的光,我闻到了—焦糊的味儿,—不—!”[7]这正是现代文明入侵后“我”和族人所栖居的克波迪尔河的原始密林所发生的变化。萨满达老非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不久之后,游人如潮水般涌入克波迪尔河的密林之中,鄂温克族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萨满达老非多次被要求穿上神袍,在陌生的游客面前表演他们并不理解的萨满跳神。无数双手在他的肩、胸、背、肘间拍着摸着,那些充满好奇心的无知的游客终日用闪电雷鸣的照射掳走他的容貌,达老非终于逃走,当族人在熊洞里找到他时,“我至今仍记得,他那从幽暗的树洞里射向我们的目光—那真是一头因兽的迷惘和无奈”[9]。达老非的命运同伊莲娜一样,他们都在徒劳挣扎找不到精神突围的出口时,最终用死亡来结束了这困兽般的生活。

当一种原始文明被不能理解它的现代人所包围时,这种文明只有两种命运,要么是与现代文明隔离独自走向毁灭,要么是顺应现代人的好奇心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活化石”,而成为“活化石”的民族犹如困兽一般,被现代文明的潮水所拍打却不知如何逃生,不知如何找回最初的宁静。迟子建、乌热尔图在表现对弱小民族悲惨命运同情的同时,更表现了对现代文明以其强势文明入侵弱势文明的不满和批判,而对于那些深受其害的精神困兽,作者充满了对其如何进行精神突围的反思。

三、拯救:以宗教文化之名捍卫生态

与郑万隆忧患意识背后的悲观无奈,迟子建、乌热尔图批判思想背后的苍凉无助相比,郭雪波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逐渐消逝的民族文化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应对各种强势入侵势力。《大萨满之金羊车》中,面对政府私自炸山开发矿山、破坏生态的行为,当地村民没有无动于衷,老萨满吉木彦亲自率领民众在山上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活动,机智地利用宗教文化活动来反对政府破坏生态的行为,对于利用阴谋诡计终于炸山成功的“违天者”努克,最终死在了因惊慌而失去控制的萨满的金羊车中。这看似偶然的事故背后,是作者对“入侵者”的惩罚,萨满文化的神秘性使得“天变不足畏”不再是人类的狂傲宣言,狂傲的结果是人类付出死亡的惨痛代价,相反,“天变亦可畏”,正如郭雪波在文章最后的反思:“对天地自然失去敬畏的我们,还会走多远。”[9]

郭雪波作为一位生态文学作家,自觉利用动物小说的创作来引起人们对生态的关注,在动物小说中,“动物成为文本的主角,它与人的历史或现实关系以及精神联系,成为作家审视的中心”[10]。狐,在许多人心中本是奸诈、狡猾的代名词,但在郭雪波的《乌妮格家族》中却具有多重复杂性格,作者首先用怪诞无羁的笔法描述了百年老银狐乌妮格的成长历程与过人智慧,它因偷吃萨满博师铁木落老汉的灵芝而被他四处追捕,随着银狐家族的壮大,狐成为威胁当地人生存的威胁者,人狐大战中的怪事惨事接连不断,因银狐身体释放的奇特香气,全村的女人都像得传染病一样变得疯言疯语,变得萎靡不振甚至具有狐的习性和特征。但是,老银狐并非只是人类的敌人,它冒着生命危险救下自杀的珊梅和沙漠中濒临死亡的铁木落老汉与白尔泰,铁木落老汉从狐的仇敌变为狐的保护者,是银狐的宽容与善良感化了他。但深入剖析又可以发现,郭雪波已将萨满文化的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融入人与动物关系的书写中,贪图功利、邪恶贪婪的人类不能容忍与狐的共存,但是,具有自然崇拜信仰的萨满博师铁木落老汉却在与银狐化干戈为玉帛后一起回归荒漠、回归自然。这种人与兽的和谐共存是在特定宗教文化背景下的互相拯救,是以宗教之名对自然生灵的保护,彰显了作者的生态责任感与生态理想。

当代东北作家如郑万隆、迟子建、乌热尔图、萨娜、郭雪波等,都在作品中体现了很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实质则体现了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萨满文化精神。“萨满教所强调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与其说是一种迷信荒谬的崇拜观念,毋宁说是人们为了适应艰苦卓绝的高寒地带环境所作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这种自然崇拜带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不管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如何现代化,这种实用价值却仍然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甚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迫切,更重要。”[11]在某种程度上,郑万隆、迟子建、萨娜、郭雪波等东北作家正是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重要性,才将其与古老的萨满文化结合起来,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文学作品中,他们借助生态小说的写作以社会责任者的身份表现了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忧虑,同时抨击现代文明对原始文明的歧视与压迫,并借助古老的萨满文化积极地捍卫生态。

参考文献:

[1]闫秋红.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J].学术论坛,2006,5.

[2]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乌丙安.神秘的萨满[M].上海[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4]余秋雨.余秋雨散文自选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6]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

[7][8]乌热尔图.你让我顺水漂流[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9]郭雪波.大萨满之金羊车[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第8篇

关键词:苏辙;碑诔文;艺术特色

明代散文家茅坤评论:“苏文定公之文,其f削之思或不如父,雄杰之气或不如兄”,将苏辙的创作风格与其父兄作对比,认为苏辙的文章,思想上的锐利比不上他的父亲,雄迈豪杰的气度比不上他的哥哥。“然而冲和淡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譬之片帆截海,澄波不扬…”(《唐宋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也指出苏辙文谦逊和气、宁静淡然而又刚劲放达的特色。他的文章可多可少,多者上万字,少的千余字,像是一叶小船被水面上没有波涛的大海承载;对苏辙文章进行形象的比喻:“洲岛之棼错,云霞之蔽亏,日星之闪耀,鱼龙之出没,并席之掌上而绰约不穷者已,西汉以来别调也。”(同上)苏辙的文章如同沙洲、岛屿,像阁楼一样错落,像星辰一样闪烁,像鱼、龙那样出没无常,并席之掌上,姿态柔美无止境,是西汉以来别样的风格。

苏辙既好孟子、司马迁之文,又颇受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等的影响,吸收了他们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他的碑诔文沉静简洁,文理自然;雅健秀澈,不为平易。取材典型鲜明,运用手法鳞次栉比,而又有深沉泊远的感情寓于其中,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一、叙述深沉简明

苏辙的碑诔文深沉简明。他自己说:“子瞻之文奇,吾文但稳耳。”认为自己的文章比不上哥哥文章之奇,但有着稳妥的特点。《宋史》中亦称其文“论事精确,修辞简言”。苏辙文章的深沉简明,首先与他性格的平易简洁,内敛而不外露有关。苏辙为人淡泊名利,不以升沉荣辱为意,安贫乐道。行之于文,则不事雕琢,无造作。其次,他的审美倾向深受老庄崇尚自然的影响,主张以拙养巧,以讷养辩。所以苏辙为文平实无藻饰,抒情深沉而简练,叙述稳妥而深造于理。他的碑诔文行文简洁,感情深厚寓理。

苏辙碑诔文中,祭文占四分之三,是主体。祭文是悼念死者的文章,所以需要有最真切的感情与纯朴的写作风格;祭文又是念给其他人听,尤其是给死去的人听,故内容大多以表彰逝者的业绩为主,要求简易通俗。祭文以哀悼、追念死者、颂扬人物品德业绩,寄托哀思等为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和真情实感是其两大关键。以苏辙祭文和代人祭文为例,对其碑诔文“深沉简明”的特点作以下分析:

首先,从字数上看,苏辙的祭文普遍行文简洁,字少内丰。文章以韵语为主,主要为四言,精确严谨。如:《代三省祭门下韩侍郎文》,除祭文格式要求,开头的“惟灵渊源深长”和结尾“呜呼,尚飨”外,都是四言句,且全文仅用了70个字。《祭永嘉郡夫人马氏文》、《祭邓内翰母郡太君文》、《祭曹演父朝议文》等文全篇也只是用了一百多字就完成了所祭何人、时间、地点、祭祀缘由以及情感表达的抒写,做到了深度地概括。

其次,从情感上看,苏辙祭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炼,却简明扼要抒发了悲伤哀痛的感情,含蓄而深沉。苏辙的一类祭文的写作对象是至亲,有着坚固的感情基础,这种祭文的特点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情感极强烈,如:《祭文与可学士文》,致祭于其亲家之灵,回忆与其结交,继以新姻,既有“乡党之欢”,又有“亲友之恩”,评价文与可:“廉而不刿,柔而不屈。发为文章,实似其德。风雅之深,追配古人。翰墨之功,世无拟伦。人得其一,足以自珍…”从为人,文章,品行等方面进行赞扬。“我欲哭君,神往身留。遣使往奠,涕泗横流”,抒发了其去世的哀痛。语言简练,情感沉重。

再次,苏辙的祭文为其师友而写,这类祭文大多是在情感趋向平静的时候写成。作者往往凭借观点来称赞、评论或宽慰逝者。用讲理的方式来服务于抒情。但是这种方式区别于一般说理的严肃氛围,具有敬仰、悲伤或思念的丰富情感,这些情感的抒发都是内敛含蓄的,有深沉的特点。如:《祭欧阳少师文》,怀敬重之心,书写欧阳修在位忠君报国,不妄言,其言“重鼎钟”,“拜公门下”而“志气益振”,并对其文章、品德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古时祭文也是文人们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篇章,表达着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如文所写:“天之生物,各维其时,朝阳薰风,春夏时宜。冻雨急雪,匪寒不施。时去不返,虽强莫违。矧惟斯人,而不有时。”四季变更,寒暑交替以及生老病死等都是自然规律,想到“老成云亡,邦国瘁矣。无为为善,善者费矣”,也只能“哭公于堂,维其悲矣。”在抒发对恩师去世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政治,生命以及自然的理性思考。使文章在深沉的情感抒发中带有哲理。

另外,苏辙的碑志文中,记录一代人物和史实的长篇力作,也写得深沉简洁。如《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叙述苏轼、欧阳修两个大人物的生平经历、政治风节、为人性格和文学才能,描写得其要领且富有深情。

二、取材典型鲜明

作者善用简洁的笔墨概括人物性格。在平凡生活中选典型事例,用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中,开头写道:“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资正殿学士、尚书户部四郎简肃公讳奎之女也。简肃公事真宗朝,所至以才名称。晚事仁宗,为参知政事。章献太后临朝,公刚毅守节,事不苟随。朝廷赖之,天下至今称焉。文忠公以文章名当世,其风节尤峻。蚤岁以言事不合,流落于外。仁宗亮其忠,晚用之,亦参知政事。仁宗、英宗之际,其所以绥靖朝廷者,与丞相忠献韩公相为表里,盖二公之功名,士大夫举知之。”(《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作者先用简洁的笔墨概括了薛氏之父、之夫的品节操守,简肃公讳奎为参知政事,为人刚毅正直,事不苟随;文忠公亦为参知政事,以文章名世,制行高洁、风节凛然。既交代薛氏的家室出生,也从他们的立身处世侧面反应薛氏的为人处世。整篇文章通过:从公于远贬之时,奉姑于刚严之中,持家育子于公卒之后,镇定自若于临终之前这几件事,突出薛氏“性安于礼法,恬于祸福”的品德。

作者善用典型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传神逼真。张方平既是苏辙的恩师,也是其知己,对张公的死,苏辙极为悲痛,先后作过两次祭文。在《祭张宫保文》中,作者运用细节描写来细致刻画张公形象。祭文前半部分叙述与张公的相识与交往。于草莱之中识公,后用之于幕府之下。“南迁而还,迎我而笑”生动体现张公对作者的喜爱,赞许和寄予的期望。张公之话:“世将用子,要至于道。”以及作者的回答:“不然,将复见公。”描写颇为传神,作者感激之情和“将复见公”、“斯志莫伸”的悔恨之意,在字里行间渗透。祭文后半部分从“公之少年”、“及其从宦”、“公之问学”、“公之行己”、“公之事君”、“公老于世”、“公性静深”等诸多方面,具体而细致地刻画了张公的为人处世、立朝行事等,作者的崇敬之意也溢于言表。

作者善于场景的细致描绘,渲染气氛。苏辙在贬谪期间,幼子苏逊与新媳黄氏相伴照顾,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循州,新媳黄氏却死于瘴疠。作者愧疚感激,反传统,不顾翁媳之嫌,亲奠亡灵,先后两次为黄氏写祭文,将满腔的悲愤之情述于文中。在《祭八新妇黄氏文》中,“风波恐惧,蹊遂颠绝。所至言语不通,饮食异和。瘴雾昏翳,医药无有。”“昼热如汤,夜寒如冰”,“行道僵仆,居室困瘁。”作者回顾了贬谪途中,艰难跋涉,环境险恶,病魔威胁,刻画出了缺医少药的这种种情景,为表现新妇的贤良淑德渲染了浓厚的气氛。最后作者由衷地赞美了黄氏于日常生活点滴中的善良贤淑,她有难先当,善理家务,孝敬老人,任劳任怨。且作者自责这是由于自己“不善处事,得罪乎朝”所致,赞美与愧疚交织,难怪作者呼天抢地,声泪俱下。这也是作者自我情感与心理的细致描绘,哀恸而令人动容。

三、情感深沉泊远

苏辙祭文写的平实质朴,感情内敛,没有华丽的语言,但《祭欧阳少师文》却很有特色。欧阳修去世,一代文宗陨落,也是宋代文坛一个时代的结束。文章开头提到封赠之事,结合自身与欧阳修的交谊来抒发哀思。

文中以自己的家世和欧阳公的交谊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欧阳公与父亲苏洵相识说起,然后讲欧阳公主持贡举,力主淘汰太学体的不良文风,提拔苏轼、苏辙兄弟,提到欧阳修为亡父撰写墓志铭,两兄弟去拜谒退休的欧阳修等,这些个性化之事,表现自己对欧阳修深厚的私人情感。相比较而言,其他人如苏轼、曾巩同样是欧阳修识拔的门生,他们的祭文更多从公论的角度来祭奠欧阳修,而非私人、门生的角度。所以苏辙的祭文感彩更加真挚。文章最后提到了欧阳修的文章和政事,“公之于文,云汉之光。昭回洞达,无有采章。学者所仰,以克向方。知者不惑,昧者不狂。”(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答欧阳叔弼书》)欧阳修的文章内容充实、简易流畅、平易自然,为后人敬仰模仿。又说“公之在朝,以直自遂。排斥奸回,罔有剧易。”在政治领域,欧阳修忠君爱民,坚持正道,为人正直。所以欧阳修去世后,“矧惟斯人,而不有时。时既往矣,公亦逝矣。老成云亡,邦国瘁矣。无为为善,善者废矣。”感叹欧阳修没有穷尽自己的才能,而上天却夺去他的生命,对于时运致以无可奈何的感慨。“哭公于堂,维其悲矣。”可见作者悲痛之情。以前面铺垫作为基础,这一段感彩的抒发极为浓烈,作者感叹悲慨,呼天抢地,充分显现了欧阳修对作者的一种特别的知遇之恩。

轼之于辙,友于情深,谊兼师友:“扶我则兄,诲我则师。”,“幼学于兄,诗友实兼,志气虽同,以不逮惭”且“手脚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轼辙两兄弟情义很深,所以苏辙在碑志铭中,饱含深情,沉痛地叙写了苏轼一生坎坷的遭遇;赞扬了他刚正不阿,勤政惠明,泽披一方的治绩;忘怀得失、旷达自得的性格,高度评价了苏轼的文学才能和成就。字里行间,感情充沛。

苏辙内心起伏着感情的滔天巨浪,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波涛不惊的,后积而薄发。他天资亲和,笃于天伦,却先后经历两次丧胥之痛,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刻骨悲伤。如:《祭文与可学士文》一文,文同既为表亲,也是儿女亲家,交谊极厚,常相唱和。文中回顾了两家的世交近谊,盛赞与可的高尚人格与精湛的艺术才华。倾述自己的悲哀:“于何不淑,以至于斯!逃人所知,神实为知。” 他责天问地,声泪之中睹物思人,可物在人亡,所抒情感凄婉动人。

四、手法鳞次栉比

碑诔文的表现形式是事实的罗列,全面客观地进行叙述,同时也造成了文章的平淡和无光彩。苏辙碑诔文文风平淡朴实,但作者在墓主复杂坎坷的生平中,穿插具体生动的事例,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等诸多手法,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鲜明形象地多侧面地刻画人物。

如《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母亲亲授读书,苏轼听了很多古今成败的故事,便能说出它的要旨。文章运用对话方式,写母亲读《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慨然叹息。因而苏轼以范滂作比,说道:“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母亲则说道:“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由此激励苏轼更加勤奋有志于效力社会。等到成年,“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运用对话的方式,不仅写出太夫人以身试教,苏轼勤思好学,也体现母子情深,互相勉励,从而使凝滞枯燥的碑诔文充满生活气息,生动感人。另外,《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开篇使用倒叙,先写苏轼卒于毗陵,人皆哀痛不舍,又往前写苏轼去世时的嘱托:“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可谓匠心独运,打破碑诔文凝滞、对事实罗列的不足,使文章具有灵活多变、不主故常的特点…整篇文章刻画了苏轼于徐州抗洪时的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胆识才干;乐善好施、拯民于饥饿,整肃军纪,赏罚分明的形象。其中运用的多种手法使人物形象具有生动性、情文并茂的文学性。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精妙地使用了衬托、对话、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诸多手法。苏辙兄弟在嘉佑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同科进士及第,受知于欧阳修,为其夫人写墓志铭,容易有“谀墓”之嫌,此文章却写的委婉客观,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了薛氏的性格:安于礼法,恬于祸福。具体使用了两件事来衬托:一是与婆母韩国夫人的关系,点出“姑韩国太夫人,性刚严好礼”的微妙难处之处,但薛氏却能“寒温节度,未尝少失其意”,另一件是不干预朝廷政事,“内臣有乘机语及时事者,意欲达之文忠”而夫人“此朝廷事,妇人何预焉”一语,如见其温庄难犯之色。夫人生于富贵,却无富贵气,嫁欧阳修于其贬谪之时,“从公涉江湖,行万里,居小邑,安于穷陋,未尝有不足之色”;被太后问时,进对明辨,未尝有自矜之色;欧阳修去世后,“不御珠翠罗纨,服布素者十七年”,最后,作者巧妙地以其父其夫的谥号来概括薛氏的性格,给了一个封建社会处于相夫教子地位的妇女,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不涉阿谀。另外,《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中,用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饱满,如“虽寒香小家女有不能也”,是衬比手法,也是很高的赞誉。

苏辙一生有很大造诣,其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为主。苏辙的碑诔文行文沉静简洁、取材典型、情感淡泊深远,运用手法多样。他的散文,既“淡泊”、雄峻有力,又沉着自然,冲和闲雅。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就形成了苏辙散文在唐宋家中的显著特色和在后代散文上的独特地位。

注释: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校点:《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15页-1126页。

《祭亡兄端明文》,(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校点,《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99页。

《祭文与可学士文》,(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校点,《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96页。

参考文献:

[1]迟文浚,宋绪连,曲德来,朱明伦.苏辙卷.唐宋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M].沈阳:辽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2.

[2]谷建.苏辙学术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8.

[3](宋)欧阳修著.唐宋家散文选集・欧阳修散文选集[M].陈必祥编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166-170.

[4](宋)苏洵著.唐宋名家丛集・苏洵集[M].母庚才,马建龙主编.邱少华点校.北京:中国书店,2000:150.

[5](宋)苏洵著.嘉佑集笺注[M].曾枣庄,金成礼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24-427.

[6](宋)苏洵,苏轼,苏辙著.李英健,李克主编.三苏集(插图本)[M].第2版.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23.

第9篇

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年青是搏击风浪的船,昂扬、潇洒,学习则是船的动力。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应抓紧时间,持之以恒,努力学习,起航。

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今天的我们,应谨记他的话,放飞自己的青春,用勤劳的汗水铺就未来的成功之路。

也许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决不能再让自己输在终点。后天的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努力获取知识,使自己拥有亮丽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活的梦想,相信,梦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基础年级期中考试刚刚过去,这是最容易松懈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易逝的时光,好好把握,将知识这闪光的宝石紧紧握在手中。

市统考即将临近,作为一名高三学子,我们更应学习鲁迅先生海绵挤水的精神,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倍努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争取取得市统考的全面丰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明年的高考建立我们应有的自信。

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热情拥抱未来,用青春谱写人生,用行动证明存在的价值吧!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上这么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青年应当有朝气,敢做为。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才会有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正如我校的体育健儿们,能在镇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他们勤奋的结果。今年运动会上,一刻东方的星划破了长空,在空中打下了一个硕大的惊叹号。运动健儿的赫赫战功使其,以巨人身姿屹立与我校上空。我知道我们的同学是有愚公般的百折不挠的韧劲蕴含着惊人潜能。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我们雄心,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就是我们的豪情。这样的回报时我们的所得。

是的,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因为勤奋,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勤奋,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还是由于勤奋,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中国古人才给我们留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千古美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卡来而更激励我们:天才就是无止境的刻苦勤奋的能力。

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就应该具有像爱迪生、巴尔扎克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得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踏实的将一点一滴的知识掌握,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会学懂知识,掌握知识,有怎么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耕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收获的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果实,才会成果丰硕,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人生能有几个花季,雨季?过去的就没法改变了。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百首方悔读书迟。就是这个道理。

第10篇

其实,根据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以人文专题为编写体例的特点,语文教学可以用中观课程理念、单元主题教学的方式来推行。专题读写实践实际上是为了打通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所做的一次尝试。

一、“乡土”专题读写的开题过程

苏教版高中(必修一)教材提供了四个专题――“青春”“乡土”“教养”“自然”。我们选择了“乡土”作为第一个读写专题,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思考:1.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有过蓬勃的发展;而在城市化的当下,作家对乡土的吟咏与忧思又有了很多新的意味。2.苏州作为吴文化的中心,其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可以给读写提供鲜活的第一手材料。3.教材所选的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曹文轩的《前方》和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四篇散文或描写细腻,或情韵悠长,或哲思深刻,比较全面而深入地阐释了“乡土”的含义,学生有资可鉴。

在确定好专题后,笔者要求学生写周记,话题就是“乡土”。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立此存照,让学生知道在专题读写训练实施前自己的写作、认知水平;二是因生定题,根据学生的选材,给学生分组。学生的选材方向主要有:乡土的美食,乡土的草木,乡土的水,乡土的风景,乡土的人,乡土的人文。

笔者根据周记内容,将全班36位学生分成了7组,每组3至6人,其中“美食组”有两个,分别是“主食组”和“小吃组”。给学生制作了开题报告并要求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包含成员及分工、研究内容、文献资料、研究计划、社会实践、研究成果和教师评价等。其中研究内容包括内容综述、现有成果和发展方向三项;研究计划规定学生用四周(含国庆长假)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国庆长假,第四周为成果展示周。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组员文章,感知一下现有水平并发现升格方向。

二、“乡土”专题读写的阅读过程

阅读过程分三个维度展开,主要对应的是精读、选读与泛读。

精读与课内阅读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老舍先生的“京味儿”,感知故乡是如何渗入到老舍先生的血液里的;在《我心归去》中细嗅金麦穗的清香,聆听血沃之地的赶车谣;在《前方》中,品味“永远在路上”的生命状态;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思索个人存在的人证、物证、心证、意证。

泛读是以作家为主线,以作品为依托,推荐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笔者主要选取了“白鹿原上的绝唱:实”,选文《白鹿原上奏响一只老腔》《我的秦腔记忆》;“红高粱中的温情:莫言”,选文《母亲》《故乡往事》;“大地的守护人:张炜”,选文《蓑衣》《融入野地》;“站在群山之巅:迟子建”,选文《寒冷的高纬度》《哑巴与春天》。选文的原则是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散文与小说。笔者以电子稿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作业阅读与点评。

选读是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相关书籍。推荐书目主要有陈从周的《说园》、车前子的《苏州慢》、陆文夫的《人之于味》、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推荐书目的原则是兼顾地域性与广泛性,兼顾形象性与理论性,兼顾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规定每人至少阅读一本,在两周内读完,并写读书笔记。

三、“乡土”专题读写的社会实践过程

如何践行“生活即语文”的主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广泛涉猎的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走出去,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实践的经验,连通教学与生活。这样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教室的“天花板”,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广阔的生活中去。

笔者要求各小组事先制定好社会实践方案,具体要求为:不为实践而实践,可以以文字阅读为主;不可走马观花,让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突出并围绕主题来设计社会实践方案;应有明确的分工,组内成员要各司其职;形成文字,作为专题读写报告的一个部分。

以“人文组”为例,组员们设计的社会实践路线是从苏州博物馆起,途经苏州园林博物馆、拙政园最后到平江历史街区。在苏州园林博物馆里面详尽地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史,通过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的比较,深入认识和理解了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随后去平江路,听了船公船婆唱的渔歌,激发了组员对吴歌文化的探究热情。之后走街串巷来到了状元洪均的故居,又激发了组员对苏州“状元尤多于榜、探”的“崇文精神”的历史探源。后来在靠平江河的一个小楼里面吃泡泡馄饨时,河中的水质又引发了组员对江南水乡的忧思。

“人文组”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地阐释了“生活即语文”理念。生活中有语文学习的活素材,生活也使人在真实的情境中体物缘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乡土”专题读写的评价过程

在第四周,笔者按照计收取了小组作业和组员个人作文。小组作业包括“乡土的含义”“专题读写实施过程报告”和“小组成果展示PPT”;还有其他过程性材料,包括读书笔记、碎片性的心得体会、照片和自制视频等。

然后利用一节半语文课,由语文课代表组织,各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各小组在台上各显神通:“美食组”在播放自制美食视频时,还分发起了苏州特色小吃,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苏州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草木组”主要分享了作文升格的心得体会;“风景组”提出要以思辨的眼光来审视乡土的景色;“人物组”主要谈了他们阅读文章与书籍的收获,推荐了他们重点阅读的书籍及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章句;“人文组”主要谈了在经过专题读写后对“乡土”更新、更深刻的认识;“苏州水组”从家乡的水谈开去,说了水在文明起源和演进中的作用,大大超出了读写专题所限定的范围。

最后是对各小组进行考核,评选出“乡土认知最深刻的小组”“最佳社会实践方案小组”“最具表现力的小组”和“最佳专题读写小组”;对组员进行考核,每小组推荐一名小组活动积极分子,推荐1~2篇优秀作文。考核原则是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兼顾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既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有利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升。

五、“乡土”专题读写的反思

事后回头看,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根据学生周记提炼出来的关键词,含义确实有交叉,作为分组的依据不够准确。虽然是学生周记选材的原生态反映,但是“专题读写”的分组尽量是既互为补充,又互不交叉,做到科学、合理。

其次,对学生的泛读指导与督促不够。有些书籍比较艰深,偏重于说理,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有阅读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选择书籍时趋同性较大,或对部分书籍浅尝辄止,未坚持读完,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

另外,对组员之间平衡化发展调节不到位。在学生新奇感所带来的一片繁荣景象下,对个别小组成员的关注不够。虽然组员各司其职,但是一些小组中某些成员边缘化倾向比较明显。在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的时候,应对小组成员所担任的角色做一定的动态调整,不可一以贯之。

实践证明,专题读写对课程开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如何将“专题读写”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得以更好地发展,如何构建“专题读写”完整的理论构架等问题,仍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第11篇

语言学与文学,雷蒙德・查普曼,王士跃、于晶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988

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Poetic Metaphor,Chio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峡对岸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作家、作品、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学术论著不断问世,目前已出版专著4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有近20篇之多。2003年出版的东海大学周世箴教授的专著《语言学与诗歌诠释》研究如何运用语言学阐释诗歌的方法论,就是其中富有特色的成果之一。

周世箴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主修历史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着重于语音研究,回台后其研究领域从语音扩展到词汇语义及语用,又进一步扩展到认知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譬喻)。这就为她运用语言学阐释诗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难能可贵的是,周世箴教授在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同时,又开始从语言学角度进行文学研究,希望突破诗文赏析中常见的三个问题:印象式感知方式常因感知惯性而陷入循循相因的困境,重视孤立意象、忽视意象群的整体互动而断章取义,语义独尊的意象解析淹没了韵律美感的存在价值。为此,作者于1997年建构了一个知觉分解一感觉还原的诗歌诠释模式,并运用到教学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修正,取得了宝贵的成效。

所谓知觉分解,就是从微观到宏观两个层面,对韵律、意象以及词汇、句法、语篇、譬喻等等各种成分进行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理性分析;所谓感觉还原,就是参合感觉、经验、理智最后得到崭新的、全局性的领悟和感动。由此可见,这一模式是一种以诗歌为本位,以审美为依归,兼容理性分析和直觉感悟之长的综合方法,可以归属于文学文体学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模式虽然将知觉分解放在感觉还原的前面,把知觉分解作为感觉还原的基础,但从其实践步骤来看是感字当头的,即从审美性观照的原始感知出发,以个人的经验、想象、理智为基础循序渐进,直至生发出独到的见解。简而言之,是一个感-思-悟的过程。当然,其中的三个环节可能互相交叉、渗透,也不排除直接由感到悟的直觉神悟,所以对此过程不可作僵化、教条的理解和运用。

该书作者在诗歌诠释的过程中运用了语音学、音韵学、词汇学、语义学、话语分析、认知譬喻等中外众多的语言学成果,并且运用得十分娴熟,好似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行家里手。而其中最能体现诗歌本位而非话语本位原则的是对于韵律、意象以及韵律与意象互动的解析。以席慕蓉作品的诠释为例,作者对于《一棵开花的树》,参以诗人的散文《白色山茶花》,鼓励、指导学生摆脱感知惯性和专家意见的限制,自信、自由地进行审美感知,从而得出该诗可能具有的多种意蕴诠释:男女之情缘、人与人遇合之缘、对万事万物的惜物之情,等等。再如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诠释,作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综合分析意象的整体互动,读出了对习惯之墙、禁忌之网以及一无杂念等意象的反讽意味。这些别具一格而又坚实可据的诠释可谓获得了连诗人也不见得有谜底的真切义涵,由此可见知觉分解一感觉还原模式的良好效力以及该书作者运用这一诠释模式的得心应手。

该书作者最为擅长的也许是运用语音学(包括音韵学)知识解析诗歌韵律以及韵律与意象的互动。书中专设两章讨论诗歌韵律以及韵律与意象的互动,其他章节也兼含同类内容,体现了在全书中的主要地位。在大量的实例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汉语声母、韵母(包括韵腹、韵尾)、声调的声情效应,颇有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之感。例如作者通过对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语音分析,指出这首20字的短诗选用了5个入声字(笠独绝灭雪)并以入声字押韵;此外,“孤、寒、江”为低沉的喉音声母字,“孤、独、江”为短促的塞音,且“孤”字还为细微级韵字,这些短促、断裂、低沉、细微之声都体现了与诗意相同的孤傲凄清的声情讯息。

该书作者在运用这一模式诠释诗歌的过程中,善于制作也精心制作了各种表格,形成该书的一大特色。这些表格,具有便于统计、凸显论证的良好作用,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示范以及学生的规范化操作。不过似应说明的是,一方面,表格作为一种工具或方法对文学诠释具有辅助作用;另一方面,表格栏目如果过于简单,则无必要,如果过于繁复,又流于琐细、枝蔓,妨碍解读的连贯、深入。此外,对于简单、平庸之作似也不必像对待杰作名篇那样细列表格详加分析。所以表格是一个双刃剑,在文学诠释中也许应以精简为要,不必像在语言学中那样频繁地使用。

句法或句式是区分不同语体、体裁的一个基本指标,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差别在句法结构中有突出的体现,一个作家的风格通过其遣词的特点体现出来,也同样通过其造句的特点体现出来,而句法结构是现代语言学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面,所以,句法结构分析也就成为运用语言学进行文学诠释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小说、戏剧、散文相比,诗歌的句法结构更为精密或更为出格,也就更值得作细密的分析。例如该书所举柳宗元《江雪》一诗,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来看,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分说背景的两个方面,用了两个平行的主谓结构句子,而后两句“孤舟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主人公的形象,将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分成两旬,由名词词组构成的主语部分列为一句,由动词词组构成的谓语部分列为另一句,这样就与前两句的句子结构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也突出了主人公与背景环境的对立,强化了环境的严酷与主人公的孤傲不屈。显然,这样的句法安排与意象的组织相应和,强化了诗歌的主旨,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2篇

第一、宁静的乡关之美

偶尔抬头仰望,会看到蔚蓝的天空,自由自在腾飞的鸟儿,还有那意想不到的美丽的蝴蝶,漂亮的蜻蜓,也许还会有不是大家喜欢的飞飞虫……偶尔驻足倾听,有树的地方,就有蝉的清唱,蝉那嘶哑的唱声估计是许多人童年回忆的共鸣,也许在你不经意间还能听到青蛙的叫声,又或者在路上见到一两只癞蛤蟆…偶尔驻足细细欣赏,那开的正艳的芙蓉花,海棠花,栀子花,,茉莉花,梅花,木槿花,夜合欢…正拼命的向你展现它的美,它的芬香。

在开篇作者写道:“那些属于乡村里的草虫,在岁月的渐行渐远中,散发着人世格外的清味。”故乡中的草虫是许多人儿时的玩伴,虽然那时的生活很艰辛,没有像现在的小孩有许许多多用不完的玩具,但是捉蝉的乐趣却是现在的小孩无法享受的。“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爬上高高的树上捉蝉,运气好时,尚能捉得一只两只,但常常是空手而返。”

“吟唱《诗经》里的歌谣,有乡味,自诗中袅袅而出。那些乡间的日子,鲜活得若刚从那些古老的歌谣里跳将出来……”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家乡,那他怎能从《诗经》中的歌谣吟唱出家乡的味道呢?所以家乡在作者的心中种下了那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记忆!池煜华妈妈只为了那一句“我一定会回家”而守望了七十七个岁月,“守干了沧海,守老了桑田,却永远也等不到心爱的情哥哥。”还有那院前留着花白山羊胡子的瑞志老爹,在瑞志奶奶一断气,也解了裤腰带缠着脖子,说是要同生同死。“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传送千古的爱情,在作者的家乡依旧那么的鲜活,平常人世里的爱情,平淡却总能打动人们的内心。

“生命中的过往,如流水般,在心底激起涟漪。我知道,那是永远也抹不去的乡味,在悠悠荡荡……”“喊魂”这种事,多少带着一点迷信,但是谁又解释的清楚呢,或者病急乱投医,或者又是那么一次偶然的机会,反正无法解释,又何必一直执着于“信”与“不信”,“存在即是合理”。作者第一次听到“喊魂”,是一次“夜罗王”春妹掉到池塘之后,“夜罗王”奶奶做了一系列“奇怪”的事,于是春妹也奇迹般的恢复了那男孩子般的性格。更离奇的是那“问仙”之事,在作者的家乡,有那么一些人,能和鬼神沟通,女的叫“仙麻的”,男的叫“仙牯的”,能和逝去的人对话,仿佛灵魂已附上了“仙麻子”身体,说着一些让在世的人内心伤心的话,这种事情纯粹是一种骗术,我以为是乡人之间互相太了解了,所以对每家人家的情况都了然于掌,自然能够说出大家都认为很准的话。即使是一种骗术,也足够说明家乡人的那种纯朴的生活状态以及家乡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扶持。

“经过我生命中的客家儿女啊,不经意间,总能在心海里触碰起小小的浪花。那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在生命的长河里,总要流过!”作品中的第六部分“乡人”,作者花了大概五分之二的笔墨来书写,可见这些在他的生命中流过的客家儿女们如此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中。

那从“三寸丁”被叫到“五寸丁”的音乐老师刘老师,大家都不喜欢她,是因为“五寸丁”老师看不起我们乡下人,还是我们心中本来就存有着固有的模式与偏见,“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就是你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你。”那住在有着桂花香的,有柚子树的旧式老房子里的阿下老人,对我们这些拿着棍子去顶他的柚子的小孩以及喜欢开他玩笑,常趁他不注意摘掉他的帽子,摸摸他光光的脑袋,他也只是象征性的说一句“你们这帮兔崽子”,极其的和善,“他在家门口的柚子树下晒着太阳,一下子歪在椅子上,死了,嘴角还带着淡淡的笑意。”一个多么乐观豁达的老人!

家乡的一点一滴都在作者的记忆深处,即使是最平常最小的事情,作者也记忆犹新,可见,故乡是活在作者的心中的。他有着一种对故乡独有的爱,那种细腻的情感,平淡的真心,无处不在显示着他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第二、别样的故乡情

作者笔下的乡关,从“花木”到“草虫”,再到“旧记”,“《诗经》乡话”,以及“风物纪事”,最后到“乡人”,都在平淡中尽显着家乡的美,美的那么自然,美的那么宁静,在他的乡关里,蕴含着一种别样的故乡情,有作者对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同时也让我们忘记了尘世的喧闹,忘记了物欲横流的生活,忘记了每天的勾心斗角……

在作者野夫的笔下,他对故乡那遥远的追忆,化成了刺痛人心的文字!他的作品《乡关何处》,记录的是他故乡在那个时代真实发生的历史,他笔下的母亲,外婆,大伯,刘镇西,苏家桥等等亲朋好友,把他们的故事写得淋漓尽致,我们不仅能读到他们个人悲惨传奇的故事,还能看到当时几十年的变革与压迫。柴静在《日暮乡关何处是》中写道:“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的人都被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读他的作品让人痛苦流涕。

就如作品《乡关何处》取名一样,作者的“乡”究竟又在“何处”?如他自己所说“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立一段乡愁。”作者的“故乡”书写在痛苦与悲伤的文字中,自然他作品中的语言带有一种悲凉的韵味,读来让人热泪横流,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然而唐小斌在《围屋乡关》里表现的“故乡”却是那样的祥和与安静,没有痛苦,没有悲伤。他心目中的故乡是宁静的,没有尘世的喧嚣,有花草树木虫作伴,享尽的是儿时那纯真的快乐,故乡的一花一草一木,触动的是作者内心的情思,故乡的风俗,故乡的旧址,故乡的人儿,在作者的心中,都是可爱的。野夫笔下的“故乡”,是带有痛苦与悲凄的感受,触动的是心酸与血泪,然而唐小斌笔下的“故乡”却让人心生安详与快乐,对故乡是一种别样之情,他从细小的点滴的事物入手,触及的都是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事物,却又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事物。

这部散文集以龙南这一特色建筑围屋命名,不仅是因为作者本人是龙南人,更重要的是作者想借助这一特殊的符号来展开他对于故乡的一个回忆性书写,以此来表达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作者在龙南税务局工作,身处这么一个闹市,却依然能够保持着一颗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实属不易!

第三、本真的语言味

“却因了一杯冰镇的茉莉毛尖清茶,我就能在锁窗中闲等一抹清风,静数几点星光,俏染月光几许,凝听夏虫清唱……”读来这样的文字,难道不会让你心神安详吗?

“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快乐。”“富活法抵不了那种穷快乐,那种快乐是来得如此简单,又是如此的纯粹,就是单纯的快乐,没有任何人世的纠纠杂杂。”这样朴实平淡的文字,映照出作者内心之所向往,人不一定要活的轰轰烈烈,即是平凡也有自己的精彩之处,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本真,不要像现在大部分的人一样,活在谎言与虚假的世界中,失去了自我!

“我怀念那如行云流水般的日子,日子虽然过的清苦,却有着那太极生两仪的圆润与舒畅。”“这人世,不管生活如何艰难,总有那么多的欢乐,围绕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不开心过也是一天,开心过同样也是一天,那何不选择快乐呢。

“初夏之晨,有阳光透过心底,品味这浓淡相宜的花香,让我又一次感悟这质朴之美,促使我思索人生,关爱生命,珍惜生活…”“在这人世,唯有与人为善,才能真正的达到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莫作多想,该吃饭时就吃,该睡觉时就睡,人生至乐,莫过于此。”作者的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豁达乐观的态度,一种对生活绝对安宁的向往,这种安宁不是对金钱、名誉、地位所追求达到的高度,也不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而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享受,一种真正热爱生活,喜爱世界的享受,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尤显的极其可贵。

唐小斌先生紧紧围绕着“家乡”来书写,他在这样一个乐园中自得其乐,尽情的书写,他的文字,他的语言是平淡的,真实的,不带有任何的修饰,细细读来,会让你沉浸在他那朴实平静的世界中,久久回味。他的这种对“故乡”书写用平淡纯净的语言以及这样的一种文风,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对自己生活的一个反思,在你争我夺的生活中,我们都忘记了最初的纯真,忘记了最单纯的快乐,忘记了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忘记了我们的初衷,而我们却每天都在为了金钱、名誉、地位而盲目奔波劳累。

读他的散文集《围屋乡关》,不管是从他对那宁静的乡关流露的赞美之情,还是那别样的故乡之情以及本真的语言,会让你置身于他的世界中去,会让你忘记尘世的喧闹。同时,对于描写家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在借鉴前人写故乡的基础上有创新以及这样朴实的语言与文风,对于以后的写作家或者是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们来说,无疑不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只需要在生活中,细节中,小事中入笔,一样也可以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他的文字显得细碎鲜艳,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他能赋予这些被人忽视的事物以新的生命,让它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作者的用意无外是想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忘记初心,不让物欲的生活包裹我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