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组讨论心得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实习的时候还是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实习结束之后也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实习心得。那么实习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更多关于实习的相关内容推荐
关于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毕业实习报告范文10篇
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个人实习工作心得
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1不知不觉实习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真正的体会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实习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忙碌的,在忙碌中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合格的老师。
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随着与学生交往的密切,越来越多的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自从我实习以来,我觉得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5班的学生纪律一直不好,他们班学优生较少,学困生和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较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他们班上课很吃力。每节课都得花费大量的经历去维持秩序,要是不维持纪律的话,他们的声音就会盖过我的声音,根本不能讲课,所以我一直也是对他们很凶很凶的,可是还是镇不住他们,他们当学生当了很多年,见过各种脾气的老师,但是我们是第一次当老师,只见过这种学生。让人头疼的学生!
我已经说上课了,他们都起立了,还是有说话的,我说不安静都别坐下,好不容易安静了,一坐下,立刻又恢复原样了,他们要是说话声音特别大,我就不说话了,不过也就能坚持两三分钟,就又恢复原样了,那天我上课四五个男生在那说笑,我就让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没有回答上来我就说站着听一会课吧,讲到哪里都不知道,没想到他们站起来说话声音更大。我发了很大的火,这是我教他们以来,最生气的一次,把我逼到了悬崖边上,不得不发火,如果我不发火,以后就更镇不住他们了,下回在发生这种事,也没有人听我的课了。
这件事情发生了之后,我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老师?是否喜欢这个职业适合这个职业?真的让我很迷茫。可是我的指导老师听我讲过课,她说我上课特别有激情,特别的热情,能感觉的到我热爱教学,我也在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教学?答案是我真的享受这个过程,尽管学生很调皮,尽管他们很不听话,尽管他们除了学习对什么都很感兴趣,我还是热爱这个职业的。
需要我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砥砺前行吧!
那天晚自习,九班的学生可能因为再过一天就要放假回家了,异常浮躁。课上说了他们无数次,依然是说话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我一时不知所措又无能为力,气愤冲昏了我的头脑,无论怎么训斥都无济于事,我十分生气地摔门就离开了教室。
在办公室冷静了一会之后,又感觉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学生,毕竟管理不好课堂,追根究底还是我的课堂把控能力欠缺。思考了一会之后,我又板着脸回到了教室。学生们立马安静了下来,偷偷抬头看我还有没有在生气。我回到教室之后,并没有坐在讲台上,而且守在班级门口,在门口监视着他们写作业。
本想着这件事情就结束了,毕竟他们后半节课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他们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的。没想到第二天我第一节课刚下课,课代表和一群女生就围住了我跟我道歉。起初我还懵了一下,后来一想,可能是因为昨天的事情吧。没想到他们这么在乎,看来是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接着,课代表又发出来两大张纸交给我,说:“老师,对不起,您别生气了,这个给您。”我把那两张纸拿在手里,可以大致看到两大张纸上满满的都是字。我急忙说,原谅你们了,快去上课吧。
他们走后,我把那两张纸拿来,认真地看了一遍,上边是他们每一位学生写的一句道歉的话。小小的举动却给了我无限的感动,在我已经原谅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仍然愧疚不已,甚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想要改变的决心。
这张写满感动的纸我会一直保存,让这份感动永远存在我的记忆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他们也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克制自己,改掉一些学习上的坏习惯。
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作为一名新的经验不足的政治老师。该怎么有效的使用小组合作模式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经验:
一、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时,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团体参与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3道德与法制课是初中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中考科目之一,而且对学生做“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我对这门课程做了以下总结反思:
一、指导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预习是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知道重点是什么,疑难有哪些,问题在哪里。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进入课堂学习,让学生带着书中要求的问题浏览通读全文,梳理点出问题的答案,勾画重点,并将问题与答案做读书笔记。
二、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
(一)生动的引出教学主题。
第一、用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第二、用周围的新鲜事导入,贴近生活;第三、用时事导入,让学生多了解时事,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第四、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第五、用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多读课外书,多看新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生动。
(二)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播放声像资料鲜活、生动、真实、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七年级的学生的所见的东西很少,有些东西说了以后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只有亲眼所见,这样就有必要让我们借助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来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如果在教学中再创设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妙趣的益智游戏等,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其会学、愿学和乐学。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名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符合学生的实际,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已经在这所学校两个月了,当见习班主任也已经两个月了,我在这两个月里学到了很多,不仅仅跟哪那个班的班主任有交流还和科任老师与年级主任都有交流,我觉得收获颇丰。
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4近四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六月二十五号,顺利回到了师大。回到师大,看着空空的宿舍,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可能是自己还没有从离开的气氛里回来吧。整理完行李,打开书包,看到了学生写给我的信,不禁落泪。
你们说,谢谢我带了你们这四个月,辛苦了,虽然你们很多时候不怎么听我的话。是啊,在我的课上,你们可是经常“欺负”我,让我一直管理纪律。原来,你们都知道啊。现在你们懂事了好多啊,真是的,我要走了,才变得乖起来。好吧,我也原谅你们了。
你们说,让我照顾好自己,每天开心,一直是那个一个傻笑的姑娘。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下,我那不是傻笑,我只是爱笑。哎,都没想到我在你们心里是这样的。你们才“傻”呢,我可不傻。
你们说,还希望我继续教你们。虽然我上课的时候,总是“嫌弃”你们,说你们怎么还背不过,怎么还记不住。其实每次我都没有真正的嫌弃你们,都是我在检讨自己,怎么教得这么失败,但是又不想承认。所以才会有这样不是抱怨的抱怨。我走后,你们会有你们的新老师,会有新学期,我也会有新生活。不能答应,能否回来继续带你们,但对你们的习惯是确定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愿我们各自安好,未来可期。
初到__二中时的青涩和拘谨已经渐渐褪去,现在的我面对实习工作,已经越来越熟练和轻松。在实习的两个月里,在各位领导老师和岗友的帮助下,我能感觉到我在迅速地成长。即使相对于之前的我来说已经有了进步,但是,在想要成长为优秀教师的道路上,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虽然在师大的时候,我们也进行了微格录课,也举办过模拟授课大赛,但是真正登上讲台面对这么多学生讲课的经历,我是从来没有过的。来到__二中之后,我一下子承担起了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没有时间犹豫和紧张,只能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担心学生们听不懂我讲的知识点,也担心我把握不好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她一起备课,一起讨论,一起商量教法学法。我也去听她的课,在她的课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教师对课本知识把握的炉火纯青,也看到了她能够调动所有的学生听讲积极参与学习,更看到她游刃有余的班级管理技巧。这些都是我这个菜鸟老师需要提高的。在这一个多月里,我也一直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在才老师的帮助之下,我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
在最近的两次听评课活动中,我进行了公开课的讲解和说课。不得不说,实习真的很锻炼人。以这两次活动为契机,在指导老师和各位名师的指导下,我能感觉到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老师的点评之下,我明白了,我的优缺点在哪里。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板书到位,重难点把握准确,台风稳重是我的优点,但是,ppt使用的不够充分,学生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让所有学生动起来是我的缺点。而在说课方面,周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的问题,并耐心的指导我应该如何改进,这让我很是感激。同时,在这么久的实习生活中,我已经逐渐喜欢上了登上讲台的感觉,并且已经找到了与学生相处的舒服的模式,收到的效果还不错。
但是,展望前路,道阻且长。我最大的问题是班级管理。我带的11.12 班可以说是全年级最难管的班。一个班是几个同学最突出,但是管住他们几个也就等于管住了全班,另一个班是成片的乱,找不到很突出的捣乱的学生。总的来说这两个班课堂纪律较差,再加上两次放假耽误了课,所以这两个班的进度通常会比十三、十四班慢。在同学们给我写心里话的时候,有同学就提出来,希望我对他们再严厉一些,如果有同学太闹腾的话,就不要太仁慈,直接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去。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我不想每节课都把他们扔到办公室,更不能体罚,这是我的底线。因此我还在尝试怎么不动用体罚就控制住他们。也有一些老师给了我一些方法,比如说在上课之前找一些小理由夸一夸那些容易在课上捣乱的同学,有时候他们就能安静静一节课。所以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需要再加把劲。
实习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障碍也有希望。但是我认为主基调是幸福的。展望未来,我希望保持住我的优势,也再次加强我的班级管理的能力。我坚信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任何困难都能被打败。未来虽然道阻且长,但是我心向阳,总有一天我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深入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就是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状况,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至诚的心去接近、关心、体贴学生。从中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调查研究,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做到教有对象,育有目标。
二、具备沉稳气质,注重克己冷静
班主任在抓班级管理和常规教育中,通常要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如何处理好班级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甚至是严重的违反了学生行为规范,造成不好的影响的现象呢?首选是班主任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亲自过问,具备沉稳气度,快速了解发生事情的经过。要允许学生有“偶然的错误”发生和存在,在处理过程中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帮助学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批评时贯穿“爱”,教育时体现“情”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表扬往往少于批评,在批评中一定要出言谨慎,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贯穿“爱”字,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批评教育后通过了解,学生反映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希望老师也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
四、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
摘 要:数学不同于语文,没有趣味盎然的寓言笑话,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以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它是枯燥无味的。尤其是高中数学,相较于小学和初中数学而言,它的难度明显上升了一个阶层,所以高中生更加不愿意学习数学。但是,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对其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一项必要之举。
关键词:学习兴趣;巧设问题;小组讨论
一、巧设问题,引人入胜
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数学是枯燥的,就是不停地解题,机械式的运动。所以,老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让他们对数学问题不再这么反感。例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以一种文艺唯美的方式给学生出数学题。例如高中数学“不等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的内容,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为以前接触的都是“等式”,计算都是用的“等号”。所以,对于解“不等式”,学生自然感觉有难度,对这类数学题,也就失去了兴趣。这时候,老师应当在上课之初就巧设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树上有10只鸟,来了个猎人,“嘭――”一枪打死了1只,那现在还有几只呢?有学生会答“9只”,如果有人听过这个故事,就知道是“0只”。老师接下来可以进入正题:在刚刚那个问题中,10-1不是9,而是0,这就是“不等式”,下面,我们就将学习这种“不等”。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巧设问题,引人入胜。
二、小组讨论,增添乐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呆板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要求课堂上保持安静,鸦雀无声,最好是“静得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本来学生对数学就没有太大兴趣,如果课堂再这么乏味,他们就更加觉得无聊,导致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老师要改变这种课堂状况,营造一种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学生打起精神,乐于去学。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将课程目标要求的知识讲完后,给他们自由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大家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算在同样的课堂,每个人学到的也不尽相同。如此,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没想到的方面,也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小组交流,能增添乐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李玲梅.高中数学兴趣的培养[J].学园,2014(12).
关键词:“自主、互动、拓展”;操作流程;复习课案例
自主就是让学生做课堂学习和活动的主人,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互动是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思想交汇﹑情感交融﹑生命交响的体验过程;互动是生生﹑师生的相互尊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行为体现.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拓展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的扩容增加和优化发展.拓展是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的尊重,拓展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精神的凸显.拓展包括知识拓展﹑方法拓展﹑技能拓展.
一、具体操作流程
一是将班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和中心发言人.
二是在小组内展开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可以进行讨论、进行实验、共同查阅资料、共同进行实验的设计等.
三是将各小组形成的最后结论提交组内、班内交流.
四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形成最后全体学生都接受的、正确的科学的结论,达成共识,完成教学目标.
五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拓展,注重思维培养和技能培养.
二、不同课型操作模式不同,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1.新授课: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自主完成学案上的问题,纠正错误,强化记忆.对于自主实验,要求学生完成小组实验,细致观察并记录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设计课前“预习单”
a.明确预习内容,学生完成若干问题(或题目);
b.提出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2)预习成效展示交流
a.生生互动:首先明确问题,问题来源主要是教师预设的,学生质疑的和课堂生成的;然后出示小组合作目标、要求;最后学生按学科分组进行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学生合作互动情况.
b.师生互动:首先小组展示汇报合作学习结果;然后组间互动讨论,进行质疑、评价、补充等;最后教师精讲点拨,解答疑难.
(3)巩固拓展
a.知识拓展:增加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知识信息,拓宽学生视野.
b.技能拓展:联系生活,设置相关题型.
c.方法拓展:提供同类练习和变式练习.
2.复习课: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自主复习完成后再独立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设计复习任务
按学科性质,明确具体的复习要求.提前或隔天布置学生复习整理第二天上课的专题复习知识点,教师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复习要求.
(2)检测复习成效
师生互动:按复习任务和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方式逐项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及时评价.检测完毕,教师再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学生据此再整理笔记,理解记忆.
(3)巩固练习
自主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小组合作交流.
(4)拓展练习
①课内的:自主完成——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答疑解难,精讲点拨.
②课后的:自主完成——教师批改、统计分析——教师精讲点拨和个别辅导.
3.讲评课:发下试卷后学生先自主改错,教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对照答案查看自己的改错情况.教师将阅卷过程中统计出的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学习小组.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教师对本次测试情况的简析
①班级整体情况分析;②试卷失分情况分析.
(2)重点失分题的探究
①自主订正;
②小组讨论交流(出示小组合作具体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③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3)同类练习巩固
①学生自主完成;②教师出示答案;
③小组交流订正.
(4)变式练习拓展
①学生课内或课后完成;②教师批改,统计分析;
③自主订正;④小组讨论;
⑤教师全班精讲点拨或个别辅导.
三、案例:中考复习课
准备工作:提前一天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上的最近几年中考推断题及推断题突破口.
课堂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明确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课堂,联想要破解推断题就要象侦探破案一样,要找线索,抽丝剥茧,慢慢推理.
2.典题引导,点拨深化
交流心得体会,将课前还没有推导出来的部分拿出来进行小组讨论,大家交流推断经验.教师提炼,针对难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请学生或自己来讲解每道题的突破口及推导思路.
3.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整理汇总,推断题的种类,推断题的突破口:物质颜色﹑物质特征﹑物质之最﹑特征反应﹑三角关系.
4.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拓展延伸:强化训练推断题.
下面是我实施“五学”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体会和经验。
一、信息技术在“情境导学”中的应用
在情境导学中,我总结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学的几种方法:(1)动画导学法;(2)图片导学法;(3)音乐导学法;(4)视频导入法;(5)文字导入法。
二、信息技术在“独立自学”中的应用
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下,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释义思辨,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结构,构思解题思路,比较、借鉴解题方法,汇报学习成果,共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信息技术在“小组合学”中的应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史、解题思路和方法,还可以网上答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
四、信息技术在“质疑探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综合性学习”中,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综合各种资料、整合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备问题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根据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因为网络上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要去伪存真,要进行小组讨论,要辨别归纳出有用的东西,在此过程也就达到了“质疑探学”的目的。
五、信息技术在“以练促学”中的应用
小学课改研讨会心得体会
袁付小学 刘靖
4月2 日上午,我们袁付学区的老师们在武屯小学进行了一次高效课堂课改研讨会,这也是我们新教师上岗后在学区进行的第二次教研活动,这次活动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又一次理解了24字教学模式的真正含义,让我明白了如何上一堂高效的、学生愿意听的课。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胡琳琳老师的五年级语文课。这是我第二次听胡老师的课,刚一上课,她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就让我感觉精神振奋,一下子就提起了劲儿。她上的是《体育课》,一开始,胡老师组织了课堂听写活动,不仅让学生复习了汉字,还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本课的文章大意——又瘦弱又驼背的涅利爬横木。导入十分流畅自然,也不会让人感觉很突然。之后,胡老师用小组互动、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把一节课上的激情澎湃,学生积极性也很高,丝毫不觉得时间过得慢,反而在下课时还有点依依不舍,我想这就是胡老师的课堂带给我们的魅力吧。
示范课展示完后,我们进行了评课和研讨活动,老师们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伊滨区主抓课改的李老师告诉我们:上好一堂高校课一定要抓好切入点,把导学案上的问题整合,让问题更加巧妙,有利于抛出矛盾,激发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作为老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真正吃透课本,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高效课堂上要做到学生“三真”和老师“三真”,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让学生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听完李老师的话,我也有所感悟,为什么我的课堂上会有学生说话、走神、乱说乱动的现象,还是我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困生有些忽视,才导致让他们在课堂上无从下手,甚至无事可做。所以在设置习题的时候,我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适中的练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思考,“跳一跳摘个桃”,激励他们大胆发言,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乐趣。说到对学困生的帮助,就不得不提小组捆绑式评价,我们四年级也在持续进行着,每当学困生有不会的知识时,我会让好学生来帮助他们完成,并对已经学会的学困生和好学生同时给予奖励分,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也激发好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岂不一举两得!
课改就像滚雪球,需要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作为新教师,我更要不断学习,向前辈学习经验,向一同来的新教师学习新思维,与大家共同成长。
慕课培训心得体会
思修慕课是一种全新的上课方式,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上课体验。在我看来,这样的上课方式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有着许许多多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能动性,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随地登陆慕课进行学习,这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可以重看、回放慕课,这是一个全新的突破。以往的上课方式学生可能会因为走神而忽略了老师上课所讲内容,但在慕课,学生可以对以往老师讲课的精彩之处进行重复观看,可以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讲课内容,再也不用为一不留神漏听老师所讲内容而懊悔了。
其次,慕课上的学习论坛,打破了专业、学校、纵向的年级区分,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多元融合。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我们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学会交流与合作。
再者,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这有益于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最后,在上慕课的同时,教学中还掺插着周末的见面和平时的小组讨论。这弥补了慕课的一些缺憾,有利于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与交流。这些见面课和讨论课提供了相互辅导协作的机会,方便老师为学生答疑和学生之间就某些疑难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术表现能力和培养对课程的满足感。
默多克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慕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慕课,它将极大地提升知识传递的效率,翻转后的课堂使得学校有更多的时间探索“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紧密,两者都是个性化、自主、高效的教学新模式。但慕课立足于在线交流,课堂教学非必须;翻转课堂立足于课堂,解决课堂问题,在线学习(以微视频为主)+课堂教学。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们对信息化高效能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对我们的新式课堂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会抓住一切受教育的机会,永不停止的学习。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使我对这种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对这种模式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1. 谈谈“先学” “先学”不是让生学自由、随意、单纯的看书,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老师首先出示学生学习的目标与自学要求,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学前点拨指导,而后让学生做学习的积极主动者和参与者,让他们根据学习的目标与要求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的相关内容,这样老师了解了学生自学的程度后,就出示检测性的练习,来考察自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学生自学的形式也是多样而有针对性的,是带着问题去学的,是动态的,灵活而有效的,不是循规蹈矩的,可以看例题、读课文、看相关链接,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习题等。再说,学生自学时,老师要巡视但不能讲话,以免打乱学生学习的思维,在这过程中老师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的记录下来,以便在教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
2. 谈谈课堂上的“后教” “后教”不是老师没有目的随意去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由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老师巡视,已经准确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后,老师让生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相互交流等方式来自己处理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如果还有疑难的问题不能解决就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来做适时的解释和点拨,之后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兵教兵”,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帮助,而且还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很轻松的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先学、后教之后及时的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一般分必做题、选择题和思考题,通过学生一定量的训练和应用学来的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效的突破重点、攻克难点。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使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当堂训练”,它是检验“先学,后教”这一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巩固提高的目的,是必不可少,但怎么个“先学”,怎么个“后教”,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好好的体会和把握,这样我们才会更好更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它融化到自己的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当中去。
收稿日期:2013-03-20
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选择,是能否真正达到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我们不能简单地在课堂上板书教材章节标题,就要求“同学们接下来按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
1.激活教材,拓展主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离不开教材,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对教材有效挖掘的基础上,找寻促进学生发展的亮点,拓展合作学习的主题。例如就“质量互变规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开展“质量互变事例智趣竞赛”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按小组搜集或抢答生活中能体现人类智慧、反映科技进步(选择标准)的事例,从中掌握质变、量变的异同与本质。
2.整合教材,挖掘主题。教材只是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在需要重新整合,从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重新整合的方式包括文章结构重组和教学内容模块(单元)重组。文章结构重组是指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很多章节对具体概念、观点、原理、规律的论述都是先结论后事例,我们可以颠倒顺序,引导学生先质疑结论,就事例开展小组讨论或交流实践,然后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修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等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单元模块。若能就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各单元章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如知识内容的层进关系或横向联系等)选择主题,既能承上启下,又能起到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作用。如以“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完善”为专题进行小组讨论,可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单元模块的知识内容展开学习交流。
3.贴近生活,开发主题。“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例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在教材、报刊、网络媒体和生活中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正反事例开展“雷锋精神过时了吗”、“从杨利伟看献身科学的精神”、“黑心棉、注水肉离我们多远”等一系列小组专题活动或社会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各种生活情景,提供各种体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产生兴趣、感动和疑问,并从中进发思想的火花,最终明确学习的内容与实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控制与评价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实施的中心环节。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行监控和指导。否则会使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意图、课程的理念得不到有效贯彻,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且学无所得。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对刚执教班级的学生不了解时,可采取同桌或前后桌的“自然组合”或“自愿组合”方式。熟悉情况后,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使各小组都有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各组力量均衡。这时,可以采取“情趣组合”、“差异组合”的分组方式。在分组时,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2.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思想政治课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在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对合作小组学习表现的评价。主要包括合作小组在课堂上对所讨论、交流问题的掌握程度(如对相关概念、原理、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合作小组在课前搜集的资料及其质量;课前设计的合作方案、探究计划情况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评价时,可在黑板评分栏内给出公正的评价分值,对富有创意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适当加分。(2)合作小组对本小组成员学习表现的评价,主要由检查者(组长、记录员)根据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代表小组回答问题、搜集资料或制定探究计划等),并依据老师对小组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分值。(3)合作小组对小组成员作业的评价。这里的“作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续,包括课后训练、探究报告、心得体会、社会调查实践等。合作小组的检查者可以根据教师的批改情况,对完成作业者给予一定的分值。对不完成(或完成不佳)者扣减相应的分值。到了期末,教师对整个班级合作小组的上述三种评价分值计算出平均分,并以平均分为标准评定出全班所有学生各个评价项目的分值。
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在平等的师生交流中,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更是与之共同学习的伙伴。
1.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寻求多维、开放的评价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单向灌输的‘‘说教”方式,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中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要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教师应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组织学生探讨研究,对相关的原理和概念做出必要的提示或启发,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引导学生设置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启发学生开展讨论,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
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秋风送爽,阳光明媚。2011年9月24日,萝岗区教育局组织20名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在华南师范大学(公体楼四楼)进行为期7天培训的开班仪式。萝岗区教育局谢主任、王主任也参加了开班仪式,谢主任在大会上给予希望和提出培训要求。我非常有幸参加这次脱产式学习。在这过去的7天里,我们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学习,有专家教授讲座,有论坛,有游戏参与领悟、有参观+讲座……形式多样,有理论有实践,有讨论有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安排合理,收获很大。我感触很深,这是人生难得进入大学学府学习的好机会。我将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经常反思,跟随专家教授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的萝岗区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班,令我最难忘的三节课。其一是第一天王红教授的“破冰之旅,构建学习共同体”。王红教授的讲课抑扬顿挫,通过一个旅行的故事把大家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通过个人、小组、集中意见等方式去让学员们尝试解决实际困难。在学员们个人分析考虑后,先做出自己的顺序判断,接着综合小组讨论完成;最后呈现专家的意见。原来,这项活动的目的告诉大家,在一个集体一定有一个统领者,而且她要对极重要又不紧迫的事情做出最好的决定,除此还要有秩序统筹安排。其二是骆龙衍教授的“学校教导主任后备干部的心理调适”。首先他邀请各位学员学习唱做“两只老虎”和表演“乌龟、乌鸦”的小故事;接着,他让大家玩生命平衡的玩意,体验生命最后时刻该如何把握人生;最后他把我们分成7个小组40分钟完成七巧板的拼图任务。虽然这是小孩子的游戏,但我们在40分钟内由于不懂游戏规则和统筹计划,最后以230分获得历史最低分数。然后骆老师总结经验和分析了游戏规则,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是一个集体,要相互协调,同时要按上级任务完成,而我们一接到任务就是急着各做各的,真是乱糟糟一团,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其三是9月29日下午,我们冒着倾盘大雨跟随广州市第六中学李颖主任参观校园。整个过程让人亲身体会六中的丰富历史文化,同时也领略校园的办学特色。参观完毕,再由李主任介绍六中的有效管理和教导主任的工作职责的重要性。看来,一个教导主任要对校长负责,与校长达成共识;也要对全体教师负责,为老师排忧解难;更要对全体学生负责,以生为本。教导主任是一个中尖角色,任重而道远 。
“有缘才相聚”。2011年9月29日晚上,我们同行20人在陶园二楼西厅聚餐,建立班委会,魏勉是班长,曲林是副班长;刘剑荣是书记;江莉是学习委员组成。同时,我们也邀请了班主任和助理参加我们的活动。从这天起,我们20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资源共享。学员们带着满腔热情来华南师范大学院校参加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祝愿我们的学习满载而归!(玉树小学钟丽梅)
培训感受
九佛二中 谢土明
光阴飞逝,七天的后备干部集中培训学习很快过去了,回顾这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感慨不少,收获良多。
“教无极限,学无止境”。七天中,培训学习方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导师、专家、领导的精彩讲座,又有同行们的互相学习与交流,我也始终抱着向导师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的态度,努力养成学习人格,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七天里,在华师大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的报告,既有经验的提炼,又有理性的升华,那充满着教育智慧的真知灼见,以及从中所体现的激情与理智,每场令我感动,在分享他们心得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有效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今后,我将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努力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与不断更新的现代教育,在“天时人事日相催,机遇挑战长并存”的形势下,要有“机不可失与时进”的优良品质和“时不再来争朝夕”的勤奋精神,为学生的前途着想,为教师的发展着想,为学校的未来着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艺术。我将以此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求真务实,努力前进,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学以致用。
“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理念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潮流中的中流砥柱。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改善了学与教的关系,真正变课堂为学堂。
小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我校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目标:
(一)从学生方面
力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内每个人的表现直接影响小组的优劣,所以小组内的同学都有强烈的合作愿望,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力求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那些在课堂平时不能说变得能说了,不想举手的变得想举手了,平时胆小的变得敢于展示。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也能在小组汇报展示过程中也能获得成功体验。也许他们的成绩并没有上升,但是他们会变得更自信。
(二)从教师方面
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方法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会催生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会更加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逐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填鸭式”向“牧羊式”转变。
教师角色逐渐转变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会让教师正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转变,逐渐由独奏向伴奏转变。
三、我校保障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推行的措施
全员培训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态和理念的转变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推行前提。为此,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培训。计划派青年教师到周营四中、陶官小学等地学习。力争经过培训,使教师不仅能更新教育理念,更主要的是消除教师了的畏难心理,使他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那么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坚定教师搞好小组学习的信心。
出台方案
我们将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这是我校开展小组学习的指导性文件。方案从小组构建、管理、操作流程、评价等方面对班级小组建设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细化小组建设 按照每组4~6人,从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自控情况、性格特点等方面合理搭配,班主任定期对小组长和学生进行指导培训。
完善操作流程 按照“出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议小结(个人或小组展示)”的流程进行。
规范展示汇报 规定了学生汇报的语言范式:个人汇报语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来汇报...... 我的汇报完毕,请大家来为我补充”。小组汇报语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们组来汇报,先由XXX来发言。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请我们组的XXX继续汇报。我们组汇报完毕,请大家补充。”
活动推动
店子镇中心校 王军
有幸听了孙士光老师的《体育中的数学——比赛场次》一课,听后感触很深,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教学设计合理
本课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导课时孙老师以北京奥运会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然后再出示“4名选手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解决本问题的两种方法:画图和列表,并让学生体会到这两种方法的简便、直观。接着老师又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有许多人参加时比赛场次的计算,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去寻找一种更简便、更适合于这种情况的解题方法。于是老师就让学生在“天下难事做于易”的思想的引导下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使学生发现:2名学生时,只有1条线;3名学生时,增加了2条线,1+2=3;4名学生时,增加了3条线,1+2+3=6;5名学生时,增加了4条线,1+2+3+4=10;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5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4;6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5;以此类推,8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7,共28场比赛,进而找到此类型题存在的普遍规律。教学设计合理,层层递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逐步发现题中的规律。最后通过计算星星体操表演队6分钟通知学生人数的题目进行了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整堂课都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一次的探究活动都经过了“问题提出——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总结”一系列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非常积极。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学生多种方法解题。
在学生解决“多名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和“星星体操队设计的联络方式”的实际问题时,孙老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在小组中学会交流,讨论各自不同的发现,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产生磨擦。通过交流学生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并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汇报时学生出示的多种解题方法也证明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师语言精炼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章法,这就决定了教学语言体系的构建趋向: 精确、简练、有序。本课中孙老师言简意赅,高度精炼,将较难理解的知识娓娓道来,教学事半功倍。另外,孙老师课堂中那种处乱不惊、沉稳的教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中教师并不是激情澎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强的亲和力,所以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习的很高兴。
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本堂课孙老师主要采用了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摈弃了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实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引导一针见血、画龙点睛,既能不露痕迹的将问题的方向、范围等巧妙界定,把学生的思路自然引向需要的轨迹,又能以此为核心发散开来,鼓励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引导才是有水平的,有艺术的。
五、实现了三维目标
关键词:
《金属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材料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基础理论方面的初步知识,并具有合理选用金属材料、正确选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作者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获得了不少的体会。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金属材料基础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新型金属材料及其新进展(新型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新型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课程要求掌握金属材料基础理论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材料的成分、内部组织、热处理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叙述多,计算内容少,同时与其它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等课程紧密相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以不同金属材料的成分(合金化)、工艺、组织结构、性能与应用为主线讲解,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注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抓主线,始终以材料科学研究的五大要素成分、组织、工艺、性能与应用为主线讲解,使学生在看似抽象、复杂、枯燥的内容中寻找到其内在、本质的规律。
2、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法,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课堂讨论、提问,学生自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对书中的某些章节分成一个个小项目,进行个人自学(做笔记)、小组讨论与备课,同时各组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由小组长或小组推荐人上台讲课,讲完后其它同学和教师共同提问,由该学习小组同学做答,考察其各方面情况;最后由主讲老师对本知识章节进行课程总结,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估。
4、结合认识实习到工厂参观,使课程的相关内容具体化,讲述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一些生产线,将现代钢铁企业生产型板材的生产流程演示给同学,使同学能够将生产流程中的钢铁冶炼、精炼、连铸、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校直、热处理等与材料学科中的成分、工艺、组织、产品性能及应用相结合。
5、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但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它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采用合适的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构建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过程,安排必要的练习,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在讲述合金相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图片,可以很直观的表示合金凝固的相变过程,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很有好处,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6、改进成绩评定方法,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怎样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如果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学生必然要对所学内容死记硬背,考完以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考核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课程,又没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针对这些弊病, 考核方法采取小论文和答辩的形式,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查阅相关文献,经过重新组织,以小论文的方式阐述自己学习该课程后的心得体会,并进行课堂答辩,以此考察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
总之,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前沿的知识引导他们自觉去探求新的知识, 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一定可以将《金属材料学》这门课程,变成具有吸引力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刘智恩.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崔忠圻.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3] 王笑天. 金属材料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4][日]金子秀夫. 新型合金材料. 宇航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