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3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科学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成立“书香中队”,品位优秀书籍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少先队员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大力弘扬优秀的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校少先队员的综合素养,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少先队文化,我校成立了“书香中队”,并以中队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
1.营造环境。我校少先队大队建立了“书香校园”网页,配合学校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行图书架进班级、阅览室全天开放,积极为广大队员的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积极组织队员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还成立“红领巾文学社”,专门组织队员进行系统的少先队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讲“红领巾”故事,唱“红领巾”歌曲,写“红领巾”作文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社团活动,以写作促进阅读,形成读书、写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搭建平台。每隔一段时间,辅导员老师总会组织中队与中队之间的读书交流和联谊活动,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征文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少先队大队设立“读书月”“阅读节”,注重以“书香中队”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少先队知识大比拼”“古诗朗诵擂台赛”“故事会”等活动,把队员带进思辨、鉴赏、分享的阅读空间。让队员从读书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品味与好书做朋友的甜蜜,让队员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二、建立手抄报社,方寸间展风采
手抄报是提高队员素质的好途径,队员办手抄报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融作文、书法、美术于一体,不仅能提高队员的动手动脑能力、综合组织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还能提高队员文学修养和美学素质,拓宽队员的知识面,促进队员读写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需求。因此,我校少先队成立了“雏鹰手抄报社”,
1.以手抄报为载体促进队员学习。我校少先队以办手抄报为契机,鼓励每个“书香中队”的队员都到图书馆看书,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抽时间多看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儿童电视节目。有条件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积极参加各级各单位举办的各类智力竞赛活动、征文比赛等。开阔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为出好手抄报打下基础。
2.以手抄报为载体展示队员本领。经过队员们的阅读摘录、审稿定稿、编排设计、配色誊写,一张张异彩纷呈的手抄报做成了,真可谓方尺小报展特色。手抄报充分展现了队员的办报才华,全面浓缩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办报,队员们扩大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储备了美词佳句,掌握了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各学科间的知识融合更加密切了,艺术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一做法引起了泉州市电视台《刺桐花》剧组的注意,特地到我校录制以“小小报人”为主题的少儿节目,对我校手抄报文化特色展示进行现场拍摄。目前,我校手抄报在继续巩固原有的办报成果的基础上,正着力向电子小报方向研究和发展。
三、小广播传真情,记者站炼本领
1.强化小广播台。小广播是少先队文化的阵地之一。我校的“校园之声”小广播站由学校少先队负责,主要开设了《礼仪之窗》《卫生与健康》《小作家之窗》《知识传递》《名人专栏》等栏目。其中的广播稿都由队员自己撰写,自己播报。小广播不仅为广大队员搭建了交流语言文字的平台,而且架设起了队员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将队员带进了一个个精彩奇妙的世界。在这里,队员们尽情体验知识魅力,探索科学奥妙,感受自然万千……当优美的音乐缓缓响起,一个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在学生心中筑起,一份份轻松与愉悦在师生心头弥漫开来。队员还可以通过小广播台为老师和同学点歌,通过广播传递真情。
2.成立小记者站。我省的《小学生周报》质量高,可读性强,是一份很好的队报。我校与福建教育杂志社《小学生周报》联手,成立了《小学生周报》小记者站。《小学生周报》主任助理唐迅为小记者站授牌,给小记者颁发记者证,让小记者有了很多参加《周报》组织的实践体验活动的机会。小记者个个兴致高昂:捕捉校园内外新事、趣事,积极撰写新闻,踊跃投稿,争当绿色瓷都小主人。要用自己拍下的镜头去捕捉美好的瞬间;要用自己的笔去报道亲爱的伙伴;要用自己的实践去体验人间的真情。这不但有利于队员的全面发展,提升队员综合素质,而且有效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雏鹰小记者已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建立阳光摄影社。队员们要办好“雏鹰文苑”,要当好小记者,摄影的技能是必备的。许多队员主动学起了摄影,并且拍摄出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作品。为进一步挖掘这些“小摄影师”的潜力,将摄影艺术与“雏鹰文苑”进行有机整合,做大做强少先队文化特色,我校在建立摄影兴趣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阳光摄影社,并充分利用摄影社这个平台,加强学习交流,注重实践体验,不断提高队员的摄影能力和水平。自我校成立阳光摄影社以来,得到了队员们的积极响应,摄影社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拥有成员一百多名。为加强队员们的摄影实践练习,我校少先队还组织了户外采风活动。古桥上、河岸边、小河里,处处活动着小摄影家们记录“小桥流水人家”的身影。从选景到构图,从采光到调焦……在频繁闪烁的闪光灯中,风景在瞬间定格,能力在活动中提升。
四、构建各种擂台,雏鹰展示风采
每年“六一”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了雏鹰展示风采的大擂台。文化艺术节以“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为目标,全面展示队员的风采。少先队还构建文化艺术长廊,专门精心挑选手抄报、摄影中的精品,精心装潢,建立学校的“办报小能手”和“摄影小天地”等专版。教室也是队员展示的舞台,辅导员老师激发全班队员的参与热情,启发他们发挥各自的创造潜能,自主设计和布置班级文化环境,引导更多的学生在班级文化环境中,接受完美人格塑造。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文化特色的展示与交流,学校还专门挤出一间教室,组建了“雏鹰作品”展览室,为队员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脱颖而出。看着由自己劳动成果构成了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时,许多队员的心沸腾了,对“雏鹰文苑”的爱也更深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教法与训练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的教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一、挖掘教材,不拘形式,激发兴趣
新改编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有灵活自由的命题要求,新颖多样的作文形式,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自由选择作文的权利,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应开辟新的作文训练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生活。如:“办手抄报”,手抄报内容丰富,学生在办手抄报时,可摘取名人名言,佳作欣赏,小故事,讽刺与幽默等。学生互相传阅手抄报,享受成功的喜悦。“诗歌作文{改写}”,可让学生大胆联想,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美术作文”,学生自己画一幅美丽的画或选取自己喜欢的画,或课文插图,配以解释说明,既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也训练了学生看图作文的能力。“电视作文”,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写出来等,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写调查报告。此外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来丰富作文的训练形式。在这些不同的训练形式中学生的各种语言都得到了灵活的训练和培养,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联系生活,挖掘教材,唤起灵感
生活的经历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的经历是作文的基础。小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摄取作文素材,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家庭生活中摄取,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天地,也是最先接触的“小社会”。小朋友虽然年龄小,但通过正常的培养和引导,必须会关心。参与、体验家庭生活,且对于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学会生活自理,尊敬长辈,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都有着极为重要得意义,同时家庭生活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作文材料。如家庭成员之间传递消息,干家务活等,都应积累下来,从中摄取作文材料。第二,在学校生活中摄取,学校是学生们的乐园,是小学生求知、上进、成材的摇篮。同学们都应积极参加学校生活,既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写作文的水平。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材料是取之不尽的。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校班级发生的事,课堂生活,课间生活,课外活动等,作文材料比比皆是,都要积累下来。第三,在社会生活中摄取,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基础,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途径,但对写作材料来说,更广阔的天地则是社会生活。小学生学写作文,应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感知社会节奏,了解国家大事,增长见识,积累作文材料。走向社会途径很多,如社会调查,外出旅游,社会交际,走亲访友,社会宣传等。这些经历和感受、经验、活动如实的、具体的写下来,学生对这样有趣的实践作业,乐于接受,而且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实现自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作文,很容易唤起学生创作灵感,写出有趣味性文章。
三、阅读中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兴趣
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应用,只有大量的阅读吸取,才能有丰富的语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教师是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习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凡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以让学生多读多看。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段,可仿全文,也可仿语言文字,仿语言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这样小学生作文以仿写为“阶梯”,吸取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的基础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很快的提高作文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激励评价,感受成功,增加动力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需要及时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动力,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应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的参与其中,学生便于接受,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里特征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所以教师的批语要多鼓励,同时作文批语实际上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流露,教师拟写批语要注意语言的感彩,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鼓励,“曾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学生中,教师可通过佳作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校刊等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天地;在家庭中,可让学生将优秀作品读给父母听,获得成功的赞许;在社会上,可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学生的作文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这样,学生在写稿、追求发表的过程中培养兴趣、乐于作文,提高水平。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理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因而激发出一种强人的创造能力,自然就把作文当成一种乐事,就能越写越好。
【关键词】 阅读现状;阅读氛围;指导;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农村课外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他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农村小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给他们创设了一系列的便利条件。例如,完善学校图书馆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但是,在课外阅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提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单一。学生拥有的阅读书籍较少,一般都是一些优秀作文等阅读书籍,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时往往是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一些有能力购买书籍的学生往往会买自己喜欢的漫画等书籍。在单一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学生没有形成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往往是阅读不了几分钟,就去干别的事情。对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敷衍了事,在阅读之后写读后感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3.家长错误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认为进行课外阅读是浪费时间,限制学生购买课外阅读书籍,而是给他们购买大量的习题集和作文集。家长错误观念的引导,使学生也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忽视了身边的阅读资料,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优化课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促进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还要把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入到课外,让他们进行积极的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1.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语文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适量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完成阅读之后,教师根据阅读资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阅读内容进行回忆,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阅读内容,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在强化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从阅读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劳和枯燥的感受。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每周组织一次讲故事大赛,让学生把阅读过程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为了在讲故事时有好的表现,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举办读后感交流会。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阅读对自己的促进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举办手抄报大赛。学生通过阅读后,把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录下来作为手抄报的素材。在评比手抄报时,既要考虑手抄报设计的结构布局,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中的内容。通过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意识,让他们在积极的阅读过程中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根据学生的年龄向他们推荐图书,提高阅读积极性。当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身心健康、有思想教育作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让他们多读多看,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多信息(推荐书目列入必读、选读书目,和班级考评结合)。例如,学习《赤壁之战》后,我向学生推荐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学习了《鲸》《海底世界》后,向学生推荐了《动物世界》《海洋深处的秘密》等书。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又达到了巩固课本知识的效果。除了向学生推荐好书,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制作读书小报等专题活动,引导、激励学生多看书。通过积极的阅读,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87-01
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效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是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左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书可读。由于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很少给孩子买课外读物,一半以上的学生一本课外书也没有。这样导致孩子想读课外书,却无书可读的状况。
2、有书不能读。据我们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小学图书室藏书少则几万册,多则十几万册,但因学校人员紧缺,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导致图书室无法正常开放,学校有书学生想看看不到。
3、课外不读书。农村学生在校外有很多的闲暇时间,但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70%以上,孩子由祖父、祖母或亲戚朋友照管, 电视、游戏、玩耍替代了孩子们的书籍,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去阅读课外书。
4、不会读课外书。不会选书,大多数只读作文书、漫画书、“口袋书”等,内容单一;不会默读、略读和精读,读书不动笔墨;没有读书计划,不坚持课外阅读。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高效阅读的策略
1、分段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可采用朱永新教授牵头为中国小学生推荐的30本书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阅读书目。还可根据每个年段的特点,分段配备选读书籍,如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图画故事、童话、儿歌、绕口令和笑话一类的图书;三、四年级阅读连环画、故事、童话、寓言和科学启蒙读物等;五、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科普常识、科学幻想和小发明、小制作等。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1)创设阅读环境。在校园醒目处和走廊悬挂激励学生读书的标语(独具特色的诗词、名言警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阵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校园内的每一块黑板、每一面墙壁都渗透出醉人的书香。
(2)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在学校的长廊或学生休息厅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对连廊书吧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书吧的墙面上张贴阅读标语,书架上摆放各类书籍,所有学生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在书吧阅读。
(3)设置阅报栏。学校可为学生征订一些报刊,把这些报刊摆放在宣传栏里,每周更换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4)设置好书推荐栏。语文教师可以到学校图书室精选一部分适合自己班上学生阅读的、能陶冶学生情操的好书,在栏内精要地向学生进行内容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设置手抄报专栏。每月展出一次学生的手抄报,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每学期结束全校以年级为单位,举行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6)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保证阅读深入持久
学校每期举办读书笔记、讲故事、故事创作、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开展“读书之星”和“优秀读书家庭”评选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高效阅读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程;在校内外进行“一日三读”;开展“家庭读书”活动。
(2)构建课外阅读五种课型,强化课外阅读指导。
①好书推荐课。向学生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与教材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②阅读方法指导课。从“导读、浏览、阅读、交流”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读好一本完整的书。导读(读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浏览(浏览目录,了解本书的结构方式);阅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与父母共读);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③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字,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④阅读汇报课。“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体会的一种课型。学生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诗词,可讲述一个动人的情节, 可分析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介绍一种写作方法,也可谈谈自己的感想。
⑤佳作欣赏课。教师选择一些内容浅显而文质兼美的文章,组织学生品味鉴赏,引导学生读读背背,从中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规范语言,扩大视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写课外阅读笔记。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强和促进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阅读的现状
1.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我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已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开始个性的发育,处于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类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健康、良好的倾向。事实上农村学生占85%的是留守儿童,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我今年寒假有幸参加了遵义师范学院初教系、道真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我针对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对本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中“有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机会阅读”“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读物”“希望家长的支持”“有家长的辅导(监督)”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丰富知识”。而这些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愿望理应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
2.学校方面的原因。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发现,在教育评价、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仍然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使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课外阅读被束之高阁。学校根本没有阅读课,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纪律、卫生等列入考核范围,进行评比,唯独把课外阅读弃置一边,学校图书室藏书远远不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为了迎接大小的统考,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费尽精力完成作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教师真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一句空话。
3.家长对课外阅读不理解。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他们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把课外阅读看成“不务正业”,实属“多余”。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学校发的两本课本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可孩子手中有价值的图书几乎没有。原因是家长们认为那些课外对于学生学习无用,与考试无关,会影响孩子学习。
二、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相应对策
1.学校要转变观念,积极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学校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摆脱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而换来一时高分的做法。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成绩提高并不矛盾。更要懂得阅读对培养人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真正地把课外阅读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从时间、师资配备上来保证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顺利实施,不能让它流于形式,并可适当地配以监督、评估手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得到阅读指导。
2.提高家长认识、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学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时间应该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家长的认识,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十分关键。要让家长知道,书是知识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绝大部分知识的获得是靠书本来的。而课内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必须靠课外来补充。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创设条件,鼓励孩子加强课外阅读。
3.由课内精讲向课外延伸拓展。(1)如教学《草船借箭》《景阳岗》《猴王出世》等课文,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原著,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2)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语文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材料精耕细作,所有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浏览、略读、选读、跳读、精度等。学生针对阅读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随时检查。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抓好落实。当然,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能操作,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1)制作读书卡:把所读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好词佳句、主要内容、体会等制成卡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手抄报活动: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他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他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小学可以广泛地开展。手抄报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很喜欢,他们都能够完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总觉得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而变本加厉,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因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教师的好感。学生的学也将变为被动的学,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种要求学生言听计从的做法是传统的教学理念的产物,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新时代气息。学生的人格要得到尊重;学生的思维要得到发散;学生好的习惯要得以养成;学生的能力要得以提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站在同样的高度,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诚对待彼此。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模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活动营造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多操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纯粹的课本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组织教学,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成。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出一期关于什么为主题的手抄报。为了出好手抄报,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查阅期刊、杂志、书籍,把用到的知识、好的句子等摘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把语文课上成让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艺术”营造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努力追求优良的教学效果。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艺术”。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用“艺术”来营造出课堂学习气氛,便于师生互动,便于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很好的,教师大可不必担心为此影响教学的质量。
三、工具营造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辅助工具也越来越多。比如,多媒体、智能平板等已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适宜用智能平板来辅助教学。智能平板因资源丰富、操作方便而深受广大教师青睐。智能平板走进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更生动、具体。例如,教学《燕子》时,为了学生更好地形成对燕子外形的认识,我找到了一些关于燕子的图片、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出燕子的外形特征。智能平板电脑的使用也大大改变了过去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悬念营造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面临教知识和学知识的任务。在无力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下,教师生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好,无法应对考试,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反复强调,学生则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的课堂就显得非常安静。没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必然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疏远,这就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可以在开课时,事先设下悬念,让学生们积极讨论,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问题的猜测,激发学生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碰撞,形成知识的生成;然后教师再加以解释;最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悬念让班级气氛变得不再沉闷,达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微笑营造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队开展“四个好少年”活动的通知》(中少办发[20xx]14号)要求,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养成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二、活动目标:
号召全体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开展学生在做人、学习、生活、健体等方面的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主题:养成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
四、活动要求:
(一)学会生活——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1.热爱祖国,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
2.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损坏公物;
3.注重环保,讲个人卫生,每天坚持打扫学校、家庭卫生,不在在校内吃零食、乱丢乱扔废物
(二)学会求知——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守纪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写字姿势正确,作业认真工整;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自主学习,能采取多种方法阅读,善于总结;
3.每天坚持认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多读课外书。
(三)学会做人——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1. 诚实,不说谎话,守规则,讲信用,有责任心;
2.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追逐打闹,遇到挫折不灰心;
3.有爱心,懂感恩,尊老爱幼。
(四)学会健体——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好两操,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表现得好。
2.课外不做危险性游戏,不进入危险区。 nn40.com
五、活动措施:
(一)在全体队员中开展“四好少年”评比活动,采取每月班评、照片上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二)在各中队开展“争文明、创示范”活动,进行“行为规范示范班”评选活动。
六、具体安排:
1、由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向全体少先队员讲解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
2、利用黑板报、周晨会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争当“养成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的内容和要求,使少先队员都知晓,使全队都动起来。
3、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布置有关活动要求。各中队根据大队部的安排,讲解“四个好少年”的具体内涵,并适时评价。
4、各中队组织队会,进一步学习胡爷爷贺信精神,开展争当“四好少年”的大 讨论,使让每个少先队员明白“四好”内涵并转化为行动,同时开展“我与四好少年找距离”活动。
5、开展“养成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主题班队活动并选拔“好习惯监督员”。
6、各中队出好以“养成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同时要求各中队选好班歌,开展“班班有歌声”唱歌活动。
7、各班每月评选班级“四好少年”,照片上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8、各中队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好少年”活动,推选“四好少年”候选人,学校开展四好少年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
9、开展“好习惯在家里”活动。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也要明白孩子应从小养成哪些好习惯及配合教育方式,要求假期里以家庭为单位,家长做好好习惯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通过“调查评价表”,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意义。
10、每个队员办一张手抄报,准备参加“争当四好少年”小报展评活动。
[关键词]VAK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学习风格;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6)03-0163-02
根据心理学研究,每个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接受外部世界消息的方式,由此可见,学习的过程是对于外部世界消息在人脑中进行处理的过程,并且在个体内建立个体知识结构的过程。学习者类型的不同,对于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和感受程度也不同,建立知识体系的方式也自然存在差别,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学习模式和学习风格。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以及生理因素构成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主要反映了个体处理学习信息和与环境作用的模式。心理学研究人员根据学习风格的不同将学习者分为视觉类型、听觉类型和触觉类型,英文分别为visual,auditory,kinesthetic,缩写为VAK,这三种学习者分别被称之为视觉类型学习者、听觉类型学习者和触觉类型学习者,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敏感度刺激的方式不同,这种划分方式目前也是教育从业者进行知识传播和讲授的基本方式,形成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当前,这种学习风格分类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日本和澳新的教育中广泛应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我国对其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从学习风格入手,研究VAK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应用。(赵骏、寇晓娣、尹飞、琚辉、张师愚、刘睿,2015)
1、VAK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1通过图像和文字对视觉类型学习者进行视觉刺激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低龄学习者都属于视觉类型的学习者,通过视觉刺激进行学习,输入方式主要是视觉输入。这类学习者往往通过阅读教材来获取知识,对于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表达的内容比较容易掌握,针对这一学习类型的小学生,英语教师应当尽量采取多种颜色的单词卡,利用英文卡通视频进行视觉刺激的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同时在备课过程中多采取思维导图为代表的图表方式进行准备,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视觉刺激的利用。在实际英文教学当中,教育从业者可以进行如下设计以充分利用视觉学习者的长处。例如,教师在课前准备写有多种英文水果单词的彩色单词卡,在课堂上对于单词卡的顺序进行有意打乱,要求课堂上小学生根据所念到的水果中文名称找出卡片的顺序,并且对单词进行当堂朗读,等到操作三轮以上学生已经掌握规则后可以适当加强游戏难度,同时朗读两个水果的名字,并且要求学生在五秒内完成游戏。根据学生年级和英语基础的VAK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周 静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VAK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所谓的VAK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不同感知学习风格,即视觉类型、听觉类型和触觉类型,笔者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从视觉输入、听觉输入、触觉刺激和综合角度四个角度探讨VAK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建议,提升教学效率,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词]VAK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学习风格;心理学[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6)03-0163-02不同,可以适当根据教材教学情况改变单词卡的内容,从水果、蔬菜到比较抽象的一些单词,也可以对图表进行适当变更,但是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视觉上的刺激达到增强记忆的作用。在这一课堂测验的设计当中,颜色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单词卡能够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强化机能,打破原有的顺序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记忆的强化性,符合小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发展特点。
1.2通过多种形式的音频对听觉类型学习者进行听觉刺激
听觉类型学习者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听觉刺激,在听觉刺激这一过程当中进行信息的整理和收集,建立属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视觉类型学习者的原理相似,听觉类型学习者对于耳朵听到的信息接受能力更强,能够在听觉刺激中得到最高的记忆效率,对于教师课堂的讲授更加敏感和印象深刻。在实际的小学英文教学当中,英文歌曲、英文民谣、英文听力都有利于听觉类型学习者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这类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专业教材往往都配备配套的音频资料,同时也有很多配套的英文歌曲资料,播放英文音频有利于将听觉类型学习者带入英文的世界。同时,听觉类型学习者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声音也会比较敏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交通工具介绍一课中,加入火车的汽笛声、汽车的鸣笛声和飞机的轰鸣声,让小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将声音和英文单词的教学相结合,构成一个英文语境,这样在学生心中声音和英文单词就直接联系起来而不是通过汉语翻译这一媒介来形成,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建立。在实际英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传输的英文音频中往往过于重视标准化的音频输入,而对自身课堂上的发音有所忽视,其实对于听觉类型学习者而言,教师课堂上的每一个发音都是他们学习的范本,对于声音的辨识能力强,这就有时会导致教师语音不标准,学生发音也同样不标准。因此,教师在重视课堂播放音频的同时也应当重视自身语音的标准化。
1.3通过加入动手活动对触觉类型学习者进行触觉刺激
当前教育中比较流行实践性教学,本质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视觉听觉的刺激以外还应当重视触觉刺激,很多语言学习内容需要通过动手活动才能让学习者尤其是触觉类型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认知。教育从业者应当根据学习者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安排,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指导学生动手活动。例如,鼓励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复习汇总,每进行完一个模块的讲授后让学生将重点单词和句型制作成手抄报,选择优秀的手抄报进行课堂展示;在进行动物这一模块讲授中,指导学生在另一个小组准备单词卡中填写正确的单词拼写,然后两组任务进行轮换,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制作卡片和填写单词的过程中掌握动物一堂课中的具体内容(叶绘宇、胡剑波,2015);同时在课堂上也加入动手的小制作和英文设计相结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脑,强化学习成果,令小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进行英文的学习和使用,充分利用小学生丰富的触觉敏感度发展其语言能力。与此同时,每个学期举行两到三次班级情景剧表演也是锻炼学生触觉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购物这一模块中,鼓励学生通过教材的对话进行班级情景剧的表演,主要表演购买礼物的过程,这样可以起到强化课堂所学的作用;在烹饪这一模块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厨师装扮和饭菜,配上家中带来的厨具,学习厨具相关的英文单词,生动形象地对单词进行展示。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对喜爱的英文短片进行重现和配音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参与当中灵活掌握英文。
1.4综合设计英文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水平的提升
上述三点分别是VAK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分类应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进行教学策略规划,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快,难以定型,其学习类型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应当将英语教学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际英语教学当中,教师不应当把某一名同学或者某几名同学当做某一类学习者,而是认识到其哪一个方面更加擅长,哪一个方面是短板,将三种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使用,同时结合多媒体、互联网的运用进行学习渠道开发,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元智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英文学习、标准化的语境和轻松的学习环境也是提升学生多元智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
2、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据VAK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角度分析VAK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风格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有针对性地科学设计小学生英文学习任务,保障学生通过最适合的方式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祁海芳.原生态视野下开放化英语课堂教学之尝试[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62.
[2]叶绘宇,胡剑波.小学英语课堂情境表演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7-9.
一、创设和营造工作平台,为教师服务。
本学期我线工作继续以“大力推进中队辅导员素质培养”为指导思路,通过提要求,促学习,搞活动,勤交流,抓典型等措施,来提高中队辅导员的素质。具体做法有
1、继续以理论固化中队辅导员的思想水平,推荐各中队辅导员阅读各种班队建设有关书籍杂志,做到“以老帮少”结对活动,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共同管理。
2、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布置相关主题活动;做好周、月少先队情况反馈,做好德育月评工作并有记录有总结。
3、大队部要求各中队辅导员上好每一节班队课,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按中队辅导员会议要求部分中队辅导员开设主题班队展示课。
4、学校各种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活动等)要求各班主任有过程,有小结。
6、积极开展教师“到家”家访,为学生送温暖活动,举行学校教师家访报告会。(其中xx、xx两位教师有孕在身而深入学生家庭走家串户,走工棚,过合租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到一丝不苟地进行家访,深受同事、家长好评),
7、关注、倾听教师、学生心声。本学期向教师、学生各发放问卷调查25份、30份,共征求教师意见与建议14条,学生意见与建议6条。学校根据教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逐条进行梳理,并进行整改,共整改18条,其他几条正分批进行整改。
8、提倡教师外出学习,汲取窗口学校及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安排教师外出听课。本学期大队辅导员参加了市庆少先队成立60周年大会,受益匪浅、
二、强化和突出文化底蕴,为学校服务。
1、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多渠道、多途径挖掘“文化元素”,通过造就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一是继续强化长廊文化意识:在“体艺长廊”、“诗词长廊”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我校学生学习长廊内容,体验长廊文化。定期定时更换学校学生体艺长廊板块建设,结合体艺两节的成果,定期展示在长廊板块中。二是继续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布置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定期出好黑板报,使之与学校的每月主题活动相互辉映。三是美化校园,本学期我校继续对校园环境建设投入资金,为各个花坛铺设草坪,重铺内操场水泥地,并打算建设内篮球场与学生游戏场地;四充分利用好教室门口“星级班级”和学校星级班级评比栏目。五是学生作品成果展文化:打造手抄报作品专栏,做到学生作品定时间、定主题展示。
2、少先队干部建设。
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开展学生干部之间工作经验的交流活动。创新大队干部竞选方式,通过考试、演讲等形式,成立新一届大队委;成立三支实干的监督巡查小组,分工检查学校常规、文明礼仪、吃零食现象等。
3、学生校规建设。
本学期大队部继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首先,开展“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星级班级评比内容(仪表、言行、卫生、两操、纪律、佩带)。评比为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评比,一周一小结,一周一公布。评比以经常性检查和抽查相结合,采用扣分制衡量执行情况,每周公布一次各班总分。以段为单位,每段评出星级班级一名。同时,为完善学校、大队部、班级三级检查制度,自下而上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在平时,加强例会制度,加强对星级班级检查人员的培训,每周一中午在队室集中,内容有反馈分数、情况说明等。“星级班级”活动得到了班主任的重视,各个班级为了争夺优秀中队你追我赶,不甘示弱。本学期校园卫生、学生文明礼仪等各种常规表现的较好。
三、幸福教育是主题,异彩纷呈活动,为学生服务。
少先队活动是连系少年儿童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纽带,是少先队开展的载体,直接影响着少先队员素质的培养,我校少先队以此做为创新机制,针对每月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有序地开展一系列层层迭起的少先队活动如
1、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本学期,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系列德育活动, 9月份尊师爱师、弘扬民族精神手抄报比赛、交通安全征文与手抄报比赛; 10月份庆国庆、新一入队、科技节活动;11月体育节活动,参加学区、市级篮球比赛;12月份读书节活动、参加学区学生篮球比赛、庆元旦活动等;1月份刊出第7期校刊、教师走万家家访与送温暖、期末班级学生评先评优等活动。我们搞的活动富有特色,队员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我校少先队员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
本学期,我校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喜获丰收。在学区篮球比赛中,我校女子篮球队获xx学区第一名、xx市第三名(xx、xx、xx三位老师指导);xx、xx、xx3位老师荣获xx市德育论文三等奖;在xx市科技节比赛中,xx、xx同学小制作获xx市二等奖(xx老师指导),xx、xx同学分别获xx市小发明二等奖(xx、xx老师指导),xx小学科学小论文获xx市三等奖(xx老师指导),xx同学获xx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现场作品制作比赛三等奖(xx老师指导);在xx学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现场作品制作比赛中xx、xx同学分别获一等、三等奖,xx、xx同学获xx学区第25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比赛小制作一等奖;xx、xx同学分别获xx学区第25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比赛小发明一、二等奖;xx等同学获xx学区第24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比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xx同学在学区第25届科技创新比赛中获科学幻想画三等奖。
3、加强家庭教育,为学生送温暖。
我校外地学生多、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德育领导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定期家访与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登记,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在家表现,共同教育好学生。其中xx、xx班级召开家长会,深受与会家长的好评;积极开展教师“到家”家访,为学生送温暖活动,在家访中,xx、xx两位教师有孕在身深入学生家庭走家串户,走工棚,过合租房,了解学生,做到一丝不苟进行家访,其中木晓秋、xx、xx三位老师闻之有些外地学生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平时穿着破旧,就到自己家里拿来女儿、儿子的旧衣服,分发给学生,学生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4、继续推进星卡激励方案,培养队员求实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品质
本学期,大队部继续组织推行“星卡激励方式”,队员们在激励的氛围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针对我校少先队开展的雏鹰争章活动的实际,辅导员老师们都认为争章活动虽有趣且有益,可是队员们体验成功的见效太慢,于是我们把争章与争星卡有机地结合,建立了苹果卡、绿卡、红卡等激励星卡层出不穷,琳琅满目,款款诱人。在学习生活的任何时刻,只要是一发现队员突出的表现,我们便马上给予肯定。在此制度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执行当中教师没给学生及时发卡,或者制度落实的不实不到位,亟需改进。
5、加强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共创和谐校园。
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必须加强管理,从严治教。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坚决把学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学校与班主任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与落实学校安全预案要求。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的接种预防不健全,前两年均发生了 水痘、风疹等传染病,由于本学期措施到位,宣传到位,卫生教育到位,大队部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出黑板报、宣传资料的张贴、开展队活动等,来使队员认识到要预防传染病,就要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都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本学期甲流预防工作,xx老师亲临学生第一线,抓晨检,量体温、搞卫生,开通风。真正做到预防甲流的各项工作。
三、搞学校特色活动,
1、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条件和可利用开发的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一种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的新内容和新组织形式。现在我们实施大课间活动后,活动时间增长了,活动的内容丰富了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运动强度也更加恰当适宜。现如今对于学生来说,每天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他们一天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当广播员说:大课间开始,全体学生不约而同地“哇”,这正是叫出了他们那欢快的心声。)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跳长短绳、滚铁环、太极拳、跳橡皮筋、踢毽子、呼啦圈、小皮球、游戏(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大渔网、贴膏药等)趣味性跑、仰卧起坐......等十几个富有兴趣的活动项目中,他们欢快、自由地奔跑、跳跃……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并在体育节时对各项活动进行比赛,这样比赛与与活动相结合,快乐与运动相伴、欢乐与游戏相随,忘记了暂时的烦恼,摆脱了各种束缚,充分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童趣。由于受到“甲流”的影响,在中间一个月期间,学生只能在班级里举行班级阅读活动。
2、编辑《凤凰苑》校刊,营造书香校园。
为了给孩子与教师有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校刊编委xx、xx、xx、xx、xx等老师不辞辛苦,经过努力,刊出了第七期。它的成长,预示着我校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光辉前景。本学期校刊在形式上进行了部分改革,紧紧结合我校为学生创造幸福环境的理念,开设了以“幸福”为主题的专版。
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队活动,展现了新世纪xx小学靓丽的风采,让学生学会共处,感受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新世纪我能行。
四、努力方向
1.学生的常规教育,有待加强。
2.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方面,还不够深刻、全面,还没有形成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做到跳出过去看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推进学校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康”为主题,以“全民健康,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开展健康知识传播为抓手,采取有效传播方式和干预措施,帮助城乡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和有益健康的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每学期8课时以上),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率达到85以上(除山区个别学校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安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小广播”作用,通过中小学生向家长传播健康知识“小手拉大手”一对一传播活动,做到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教材、教案、课时、传播“五落实”。实现“健康教育有人教,四病(肝炎、结核、包虫病、菌痢)防治有人包,健康行为有人传,环境卫生有人管”的全民健康教育行动促进总目标。
三、具体措施
1、认真上好卫生课,教育学生并向家长传授基本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做到洗脸洗手一人一巾,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戒烟限酒,低盐饮食,瓜果洗净,不喝生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教育学生帮助家庭治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乱倒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行为,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并积极与当地卫生院(所)取得联系,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知识竞赛、作文征文比赛、手抄报、健康沙龙等活动,深入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当好“小广播”员奠定基础。
3、健康全民行动工作将纳入年终考核,望各学区、学校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益。
四、组织保障
为使健康全民行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沙坡头区中小学推行健康教育课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各学区、学校也要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结合本学区、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确保健康全民行动促进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厌学心理。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学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一方面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另一方面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把自己看成学习上的失败者,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或厌恶。
2.考试焦虑心理。表现为害怕考试考不好,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影响自己的前途,也担心受到家长的责骂,因此出现考试焦虑的心理
3.学习压力。虽然学习压力并不是心理问题的唯一原因,对于某些类型的心理问题来说,可能也与学习压力无关,而是由其他方面的压力所诱发的,但很多时候都把原因归结于学习压力。对于教师而言,对于学习压力的性质、类型、影响要有明确、科学的认识,并掌握一些有效减压的方法和策略。
4.挫折压力。具有挫折感的有些个体会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能引起自尊心的降低,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抑郁、闭锁等反应。或者以特殊的行为方式逃避,如酗酒、上网成瘾等,或者出现情感冷漠,产生自杀倾向。
二、解决对策
面对中小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应如何解决呢?我主要从家庭、学校角度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家庭层面
1.要形成优良的家风。优良的家庭氛围是家风形成的基础,是培养孩子正直、诚实、友爱、善良、宽厚的保证,这样才能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
2.不能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要真正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使孩子健康成长。
3.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不要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一次成绩的失误不代表孩子成绩永远不好,因此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应给予安慰和鼓励,而不是责骂。
4.要形成稳定的家庭关系,父母因感情不和吵架或发生婚变,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婚姻,好好抚养自己的孩子。
(二)学校层面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一定要把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排入课表,选配专兼职教师任教。
2.办好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3.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进而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这样有助于学校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广泛宣传。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站、班队会、手抄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学会疏导和调节自身情绪,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
可见,引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针对不同的个体,分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做到“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使之健康成长。
关键词:兴趣;能力;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多年前,笔者有幸加入了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承担了“师生共写随笔”的研究。在实验中,师生一起阅读、写作,共同耕耘、收获……
一、在师生共读中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对某样事物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特别是对那些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老师更应该去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1)榜样激趣。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爱读,得自己先要爱读书。于是我对学生说:“教师也很喜欢读书,从小就与书做了朋友,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多么希望大家能成为我的书友哇,从这学期开始,老师建议每天中午挤二十分钟时间出来,老师与大家一起读课外书,你们愿意吗?”学生们一听老师与他们一起读书,个个表示愿意。头两个星期,我给学生读,为了吸引学生,我都事先做好充分准备,选好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大声朗读。精彩的语段、生动的情节,老师优美的朗读都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了。渐渐地,他们越听越认真,越听越起劲,可以说到后来简直上瘾了,有时有的学生在中午放饭前还会来提醒我:“老师,别忘了下午给我们读书啊!”接下来,我又建议学生们到图书馆、到朋友那儿借好书,或请父母帮自己买好书。然后带到学校,由原来的老师读学生听变成了师生自读,读自己喜欢的读物。就这样,学生们在每一个中午都会自觉地拿出喜爱的课外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当然,我也从未食言,不管多忙,我总是坚持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每一个书香的午间。
(2)活动激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他们既希望能从课外书中获取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又迫切愿意把自己的课外所得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针对这一契机,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例如,读书摘记交流会、诗歌朗诵、话剧比赛、猜谜语等。在各种舞台上,孩子们展示了能力,增强了兴趣。例如,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同学们个个精心准备,旁征博引,发挥出色,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开眼界。许多没有参赛的同学都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想法。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十分受人们的喜爱。学生从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仅有利于他们发展语言,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学期,我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在期末又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学生们经过了合理的分工协作,对所读文章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校对等,还真办出了一张张像模像样的手抄报。在校橱窗展出时,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许。
二、在方法指导中提升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技巧,这样才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读书更是这样。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也较低,对于读什么样的书不会选择,这样就会造成读书的效果不尽人意。只有教会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好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才会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指导学生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课外阅读应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例如,在学了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可以让学生去读《格林童话》;学完了《海底世界》,可以推荐学生去读《十万个为什么》或《动物百科》等等。
(2)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课外阅读的好处虽然很多,但不是说孩子可以随意读各类书籍。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对于少年儿童,所选书籍更要注意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考虑到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我收集整理了近百本适合儿童读的书目提供给大家选择。如《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水浒传》《上下三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
(3)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读到好文章,好句段,要摘抄下来,并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也是学生进行写作的资料。常言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从中学会积累,积累典范的语言材料,积累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三、在个性感悟中创新阅读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阅读鉴赏感悟,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在作者感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例如,这学期我引导学生读了世界名著儿童版的《鲁宾逊漂流记》,在学生认真读完故事,完全认识了主人公后,我特地组织大家讨论:你觉得鲁宾逊是怎样的人,你欣赏他吗?你对他的遭遇是怎样看的?话题刚抛出,学生就热烈地讨论起来。结果有人认为:鲁宾逊是一个英雄。他放弃了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生活,独自去谋生,虽然几乎丢了性命,可他却成功了。有的同学认为:他很有胆量,面对困难不屈服,一次次在险境中求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还有的同学认为:他很聪明,流落荒岛,创造了新的生活,这种吃苦精神是我们从小就应该练就的。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他自讨苦吃,太冒险了,如果失败了,连命都没了……最后大家都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新时代的少年应有一种肯吃苦,敢创新的精神。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但提高了感悟、鉴赏能力,而且还学会了创作。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朗读,他们投入了自己的精力、感情、思想,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了读物,他们可能与作者同悲同喜,可能会担心主人公的处境,可能为了主人公感到幸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也想创造自己的东西。于是很多同学都拿起了笔,他们有的写起了小诗,有的编起了故事,有的写出情挚感人的读后感,有的写起了故事的后续……新教育网上传了这些可贵的作品。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相信孩子们有了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他们将会学得更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