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时间:2023-05-31 09:37:02

香菱学诗教案

第1篇

一、热情鼓励,树立信心

香菱到潇湘馆请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欣然应允:“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四十八回,下同)其实,香菱学诗先求的是主子薛宝钗,谁知被宝钗说成“得陇望蜀”。林姑娘则不仅没耍小性儿,还表现了霁月风光般的襟怀,她的热心与宝钗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大大激发了香菱的学诗热情。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此言一下子打消了香菱对作诗的神秘感和顾虑,使她树立了信心。黛玉介绍了诗的平仄后,随即又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这些话简单明确地指出了作诗的要领,为香菱打下了理论底子。黛玉指出作诗要以“意”为先,文辞格律次之,不要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这启发教师应关注立意、内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黛玉接着鼓励香菱:“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话暗示了香菱的潜力,使她倍受鼓舞,把学诗动机转化成了巨大的学习动力,致使香菱学诗到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的痴迷程度。如果黛玉也像宝钗那样说香菱“呆头呆脑”,那么香菱就会望诗却步,垂头丧气了。可见,学习动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情感的介入对学习多么重要。

二、自学范文,提出问题

当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黛玉当即指出:“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黛玉眼光高明,深知阅读对写作的作用,范本的选择非常重要。阅读经典,取法乎上才能有较快的进步。黛玉根据自己的经验,为香菱挑选了诗作:“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黛玉列举的都是名作名篇,读王维,体会诗情画意禅理;读杜甫,品位沉郁顿挫;读李白,培养个性和想象力。要学就学一流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极有益。同时,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效果不言而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的名句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但书不可滥读,黛玉进一步给香菱安排自学任务:“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这既为香菱缩定了学习范围,又放手让她自学后提出问题。这启发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自主思考,提出问题。黛玉让香菱先读诗打写诗的底子,无疑是遵循了写作规律:注重基础,重视诵读和感悟,这也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经过黛玉的精心指导,香菱逐渐进入了诗歌王国,“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三、师生研讨,答疑解难

黛玉认为学习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这正是教学的精髓。香菱读完圈定的篇目后,很快进入了“愤”“悱”状态,迫不及待地向黛玉谈起自己的感受: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这句问话是考察香菱对范文的学习情况,可见,黛玉是在了解香菱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当香菱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诗句为例分析诗歌用词之妙时,作为老师的黛玉适时点拨,说:“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此处,黛玉趁势让香菱了解诗句的源流变化。在学习过程中,黛玉作为教师,不是灌输,而是与香菱处于平等地位,学生谈学习心得,老师精要点拨,从而引导香菱畅所欲言。

四、反复练习,批改评价

火候到了,就要反复练习,选择练习题须符合学生特点。黛玉给香菱出了关于“月”的题目。这个题目浅近,源自生活,适合初学者。香菱作的第一首诗,通篇只说了“月亮很亮”一个意思,宝钗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这个评论固然正确,却使香菱感受不到成功的希望。黛玉看完用鼓励的口气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黛玉先肯定,再指出不足,然后告诉该怎么去做。她的真心赏识与热情鼓励增加了香菱的勇气,“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真是如痴如迷,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放开胆子,易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创作灵感。艺术想象是作诗的灵魂,大胆的想象可使平常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惟如此,才能写出好文章。

香菱作好第二首后,宝钗笑她走题了,黛玉却说:“自然算难为她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宝钗带有嘲笑的意味,黛玉却真诚面对香菱的失败,继续给予鼓励。香菱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连做梦都在喊:“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达到了“呆”、“疯”、“魔”的程度。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最终寻出了佳句,作出了“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诗。在黛玉的慧心教育下,香菱成功了。

综观黛玉的教学,一位高妙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她耐心细致,从激励信心、理论指导、推荐范文,到命题限韵、研讨习作、指点门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重视积累、感悟,强调自学、探究、实践,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领悟能力、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真正是循循善诱。同时,黛玉对香菱的指点,虽寥寥数语,却次次一针见血,这是做老师的高明之处。批评多了,学生根本记不住,倒不如鼓励中指出要害,使学生易于接受、改正、进步。可见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写作,要多改精改,教育学生不怕失败、大胆创新,才能成就佳作。

以上只是黛玉教诗的技法,还不是根本。那么,她教学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教育理念如何先进或教育方法多么巧妙,如果没有优秀的业务素养、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基础做后盾,都不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黛玉之所以教香菱作诗胜任愉快,是因为她本色是诗人,具有好诗才。刘姥姥到潇湘馆,看到一房间里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就以为一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没想到竟是黛玉的屋子,她感慨道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上等的书房还好。从黛玉给香菱所开的书目也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爱书好学,学识积累又是何等深厚!曹雪芹似乎特别偏心地将“天地灵秀之气”凝结于黛玉一身,洛神的飘逸、仙子的轻盈、谢道韫的敏捷、李清照的清新,黛玉娇俏聪慧、风流飘逸的诗人气质,处处流露出飘然出尘的风韵。她“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寄人篱下的境遇和多愁多病之身更加引发了她的诗意诗情。黛玉在诗社表现出色,《葬花吟》、《咏菊》等撼人心魄,大观园里论诗才,她的水平是数一数二的。在黛玉孱弱的躯体里跳动着孤傲卓绝的诗魂,她有着丰富的内部精神世界,敏感的心灵,“心较比干多一窍。”因此,黛玉传授给香菱的都是自己亲自学诗之后的真经。

第2篇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使学生的生命主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走出原我,改变自我,打破原有的教学习惯及模式。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在开放的过程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使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沉积,逐步提高。

一、开放的教学设计

真正的课堂,学生的个性是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所以,不能只设计一种可能,而应更深入地去设计多种可能和多种预案。教学如同一枚硬币,正面是科学,背面是艺术,教育智慧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克服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模式,而要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人人都可以提问,人人都可以当老师,互问互答,使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得到解决,这就是“活”备课,课堂也会因此而动态生成。在教学《香菱学诗》(九年级上)时,“文章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通过一教一学,请分析黛玉、香菱的性格特征?”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红楼梦》中,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但在本文中我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深厚的学识。”“黛玉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她讲诗提纲挈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香菱懂得学诗的要领。”“香菱是一个悲剧人物:从小遭灾难,被拐卖,又被薛蟠霸占,沦为侍妾,受尽和折磨。后进了大观园接触到像黛玉这样的才女,就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好学乐学,善学苦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讨论从课内到课外,学生越讨论兴趣越浓。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发挥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求知的精神,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教学时间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到方法,教学由此变得生动而有弹性。

二、开放的教学时空

要有活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就要舍得将课堂教学中三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通过讲故事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看法。“爱情”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既敏感又朦胧的话题,结合现实,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探讨生活中的和课文中的“爱情”,从而领悟到“真正爱情中包含‘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教师要能够充分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动模式,除小组活动、同桌互动形式外,教学的空间还应该得到更广阔的延伸。直观形象远比书面文字更能带来吸引力。不断的教学实践让我真正领悟到,知识从书本形态到生命形态的转化,是不能没有这两个世界的沟通的这句话的含义。

三、向多学科的开放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总认为语文课无非是把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脉络,却没想到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因此,对“学科进行整合”“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从来就不敢苟同。新课改后,这种观念逐步得到了转变,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尝试着沟通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从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出发,适时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展示他们的个性才能,使学生通过多种学科渠道学会学习。

四、开放资源,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开放促使一个个教学资源的生成。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要学会抓住有效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喜良车行设计了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良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思想和教材的精髓,使生命在互动中得到点燃、升华。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答案,课堂上,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礼。更重要的是,生成的资源丰富了教学内涵,完善了教学的内容。

总之,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文化的营养,才能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教学内容,使开放式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懂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即:课堂教学低效化,教学形式过于追求活动化,教师对课程标准研究不到位,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互动等。因此,初中教师急需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制定导学方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出发点,实现教学目标是重点,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导学方案,最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方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冯骥才《俗世奇人》一课中,教师首先可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为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领会文章人物的精神风貌;情感目标为让学生深刻体会小人物的大智慧,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能力目标为让学生认真精读文章,品味文章语文的特点。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具体的预习任务。即了解冯骥才的生平及写作此文的背景,并且对《俗世奇人》的全文进行相应的了解;明确文本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的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深刻体会文章中小人物的大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课后练习题,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在这样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语文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使得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应有的

保障。

二、创设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阶段不但是他们生理变化的时期,也是心理的成长时期,各种各样的烦恼接踵而至,假如调整不好,极易使得学生产生叛逆厌学的心态。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便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情境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香菱学诗》一课中,由于《香菱学诗》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版《红楼梦》的一个片段,使得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并且体会到作者写此文的真正意图所在,即作者写香菱写诗,就是为了抬高香菱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一来,当香菱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得悲剧性更为强

烈了。

再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中,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离学生较远,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映相关的影像,把当时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破坏的故事重现,学生便很快地进入特定的环境,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就是说,通过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三、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应把学生引向“问”之源头,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读出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等,这样一来,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便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能生成问题,会问才会学。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关于“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恐龙的灭绝和地球的构造有无联系?对于“被压扁的沙子”一文,教师可以紧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恐龙又和压扁的沙子有何联系?如此一来,不仅使得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本质,而且可以让学生懂得不同的学科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可以互为见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老师在讲解鲁迅《藤野先生》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即作者写自己在东京的经历目的是什么?又为什么写在仙台的一些生活情况?写藤野先生的缘由是什么?写本文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与后文作者放弃医科学习有什么关系?这一连串的问题,通过教师适当地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而且使得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导学方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此外,还需要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此一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呼啸.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郝小柱.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现代阅读报,2013(2).

第4篇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命题较好地贯彻并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即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渗透。本文结合2010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名著阅读题,对各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方法作简要的解析。

一、 文学常识积累与辨别

题型透视考查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作者信息、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典型语言和主要故事、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常以填空或选择形式出现,其容量小,覆盖面大,便于对零散知识点的考查,但是难度并不太大。

真题回放(2010年安徽卷)运用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 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___________”,宋江任寨主后改为“___________”。

(2)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___________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程。

答案(1) 聚义厅;忠义堂(2) 一;外祖父(或“外祖母”)

备考方略考生必须要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做好知识积累,准确有效地识记一些基本名著常识,应考时方能得心应手。

二、 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

题型透视这类考题要求考生把握名著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及相关故事情节。注意:人物、性格与情节必须吻合。其命题形式较为灵活。

真题回放(2010年江苏盐城卷)阅读古典名著,回答问题。

(1) 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A. 三顾茅庐 B. 三进大观园

C. 三打祝家庄 D. 三碗不过冈

E. 三败高太尉 F. 三英战吕布

G. 三入死囚牢 H. 桃园三结义

答案C和E。其它故事跟宋江无关。

(2)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人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答案猪八戒,示例:八戒大战流沙河,高老庄取亲

备考方略名著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用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片段,考查人物形象和相关的知识,不仅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考查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考生要熟悉相关内容,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答好题。

三、 故事内容或情节概括

题型透视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或概括某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概述故事情节,要紧扣试题提供的名著片断,要能抓住主要内容,语言要高度凝练。

真题回放(2010年浙江东阳卷)名著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

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表现的情节是___________(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可以看出香菱的性格是___________。

答案《红楼梦》;香菱苦志学诗;香菱目标坚定,潜心钻研

备考方略作品内容或情节概括题,要求学生正地走进名著,同时还得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因为要求概括的往往不能从选文中找到的原话,避免考生不动脑筋就能给出答案。需要考生对名著相当熟悉,巧妙考查学生的积累与迁移能力。

四、 作品的理解及评析

题型透视这一类考题大多回放一个精彩片段,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或人物形象,对作品的意义与阅读价值做出评价。答题时一要联系原著,不要以偏概全;二要选准角度,不要泛泛而谈;三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要求。

真题回放(2010年山东潍坊卷)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答案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罗刹(即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

第5篇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各学科之母,语文教学很杂很泛,这是难点,而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一般的教学中,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象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等方法可以局部应用,却不容易有机结合,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像学习戏剧经典作品《窦娥冤》、《哈姆雷特》等,完全可以把荧屏精彩对白用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古今中外戏剧语言的特点,这样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也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单一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无意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有意活动方向转化,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变成主动的“需要型”。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使信息发送和接收两者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换,而不像电视、广播那样,人们只是被动接收节目内容。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内容。让学生参于多媒体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又是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小说片断时,安排了学生上网搜索《水浒》中有关鲁提辖的故事情节,以及像拳打镇关西这样血腥暴力的场面描写,让学生自由评价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明白了现实生活中做事不能头脑发热,要按照法律做事,维护法制社会的尊严。在教学《香菱学诗》的小说片断时,通过安排学生上网搜索香菱、林黛玉的人物介绍和香菱各个阶段的诗作,不但让学生领略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精深典雅,还动手试着学写古体诗歌,体会到了古代文人写诗的不易。通过利用多媒体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使之积极参于语文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增强了法制观念。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多媒体教学的这种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就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常规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的观点,学生理解未知的抽象知识是在主体(学生)与客体(教材)相互作用下,通过主体活动逐步建构的过程,是外部知识向内部转化的过程。因此,知识的理解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采用动态图像演示,让静态知识动态化,既展现了知识呈现的过程,又清晰形象,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么,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现在中考试题中,几乎都考诗歌鉴赏,其实诗歌鉴赏一直就是中考的考点、热点,而诗里面的情感美、意境美是单纯的文字难以再现的,如果借助音乐、图片等多种手段则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例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给学生放《二泉映月》等二胡音乐,再回头讲解诗词意境时就清楚多了;再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怎么体现钱塘湖初春优美的自然风光?钱塘湖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该只是个遥远的传说,除了偶尔电视见见,其他也只是想象,结合课文提示,我通过网上搜寻等渠道剪辑了一组专门介绍钱塘湖自然风光的图文,最后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第6篇

作文,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考的“重头戏”。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可一说起创新作文,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这方法,那技巧,到头来学生创新写作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策略不对,犹如在沙滩上盖高楼大厦,必然要轰然倒塌,归于起点。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循序渐进,科学训练才是必由之路。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让学生想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陶铸在《思想?情感?文采》一文中说:“只要你是有心人,对社会主义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对事物经常接触,时刻注意,那你就可能发现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陶铸的这些话中的有心人,即是对事物感兴趣的人。从而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1)了解学生思想,出题使之愿为表达心声。譬如: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期,学生对某一科作业过重特别反感,可对这一科老师又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我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实,我就出一个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并声明为学生保密。这样,学生的思想大门被打开,聚集了多日的感情岩流便喷薄而出,披入情,言为心声,各个写得掷地有声,表情达意痛快淋漓。(2)设置情景,使之跃跃欲试。一次,我班王喻晓同学在浴池拾到一根金项链,费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就在班里读了这封表扬信,并让喻晓同学谈了对这件事的体会和感想。当时,我注意到五十多双凝目而视的眼睛,肃穆的表情,以及给喻晓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我随即出一个作文题目《闪光的不仅仅是——》。题目一出,立时,学生伏案挥笔,班里只有写字的唰唰声。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如果学生能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去写作,那么作文的效果一定是可喜的。

其次,让学生相信能写

信心是作文的动力。要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就要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营造轻松、自然的作文环境。告诉学生:谁会说话,谁就会写作文。其实作文就是说话——在纸上说话,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天天都在作文,只是你没用纸和笔,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我们回家,向父母讲述哪天哪节课上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在写记叙文!父母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你向同学介绍它的颜色、款式、质料、价钱、卖家以及穿在身上的感觉,这就是说明文!你对周围人和事的评头论足,这就是议论文!经我这么一说,学生异常的兴奋,明白了作文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对作文信心大增。

再次,让学生随意写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因受兴趣、爱好、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看法就会千差万别。作为老师,出了题后,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写,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翅膀自由的飞翔,写出有自己特点,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一次我出一个题目《粉笔》后,没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写,结果令人鼓舞。就粉笔这个题目,单就体裁而言,就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小说、寓言、童话故事等。就每一种体裁而言,写法又各不相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写出了各自对粉笔的理解和感触,使学生思维在自由的天空任意飞翔,激活了思维,发挥了创造性。

同时,让学生会写

孺妇皆知的《红楼梦》,其中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作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先不讲做诗的道理和方法,只叫她自己去读著名诗人的作品,你看黛玉是怎么指导(教学的)。她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谈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黛玉的要求,读得很认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诗句不仅熟读成诵,而且也学着做,香菱在黛玉引导下进步很快,不到半年,诗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趣”。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使他们摸索到一种方法技巧,这比单纯去给他们讲什么“作文要起承转合”强得多。但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鼓励学生探法、悟法的同时,给学生以基本的创新方法指导是必要的。

第7篇

一、谶言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形式

《红楼梦》多以诗词的形式来预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即诗谶。小说中最大的一个谶是在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判词,以及“红楼梦曲”,大篇幅的谶词中暗藏了贾府中主要女性的悲剧结局以及这个大家族分崩离析的兆示。类似整部《红楼梦》的结构框架,只是表达得十分含蓄,需要读者从后面的情节中去细品。

另外小篇幅的诗谶散落在各个回目之中,随意穿插。如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元妃从宫中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猜着后大家再制一个送进去。迎春写的是“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宝钗写的是“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说的实际上是各自的性格和归宿,迎春遇上“中山狼”后,便离黄泉之路不远,灯谜中隐喻了她一生的遭际;宝钗则是夫妻分离后孤独守寡,日日煎熬。贾政看了之后心里隐有不安:“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详之物为戏耶?”①这一回的回目是“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将几个姑娘的命数暗藏在灯谜之中,安排十分巧妙。另外在第七十回也有类似的情节,姐妹们写咏絮词,探春写的是“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暗含探春远嫁的命运,跟第五回中的判词相呼应。黛玉写的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是黛玉早逝的征兆,且可能死于春日,风流婉转也都将随风而逝。

曹雪芹以谶言的手法和诗词隐语的特点,使每个人物口中或笔下的咏物诗词既是个人遭际的抒发,寄托了身世的慨叹,又隐含着对自己的命运前途的预感。从而与人物刻画结合得贴切自然,成为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点睛之处。第七十九回宝黛修改《芙蓉女儿诔》引出了“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②的谶语。这里明是诔晴雯,暗则是诔黛玉,为黛玉作谶,也是为宝黛爱情的落空作谶。小说中黛玉听后“忡然变色”便是一种暗示。而此前许多相关她命运的谶言,多是出自她自己之口,如《葬花辞》《秋窗风雨夕》,是黛玉伤春悲秋的心情表述,也是作者在哀叹黛玉命运的暗示;再如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黛玉对出“冷月葬诗魂”的谶句,埋葬的“诗魂”将来便是自己。以人物自身说出将来遭遇的祸事,如第七回送宫花,惜春戏说要出家当尼姑,花没处戴,预示了她将终身在青灯古佛旁,与花开无缘。

《红楼梦》中的谶除了主要以诗词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图谶,即以图画配上含有诗词隐语式的文字来预测人物的命运,如十二钗的判词均配有图。也有单独以图作谶的,如宝钗的金锁上的图案。谶应在《红楼梦》中构成一个系统的结构,从内部推动情节的发展,对结局进行暗示和隐喻,以预言出现,以应验结尾。另一方面,亦是作者借助神的力量,对世人的劝诫、警示和点化。

二、曹雪芹对谶言的独创性运用

红楼谶的独创性在于谶语不再仅仅作为悬念和伏线,而是与人物的性格相结合,使每个人的谶语都成了一首美妙的诗作。如香菱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都充满了美感,表现了曹雪芹对女儿的美的赞颂。谶言和诗营造出的艺术境界更是别具特色,假如没有谶的暗示,《葬花吟》的魅力便会大减,读者无法感知到其中的隐喻,语言便不再令人伤痛和动容。当“葬花”的凄凉和“埋香”的雅致与谶言合二为一时,《葬花吟》才显出它的生命力来,它的意境才是最独特的。

《红楼梦》中的谶多是隐蔽式、不明朗的暗谶,如有以小说中的戏曲情节来暗示人物命运的,如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从脂砚斋批注看,《一捧雪》是伏了贾府的败落,《长生殿》是伏了元妃之死,《邯郸梦》是伏了甄宝玉的送玉,《牡丹亭》是伏了黛玉的死。而宝钗过生日时,又点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戏文,点中了宝玉将最终出家。可见小说中的每一个布局都有作者的用意。另外也有以环境和景物来作预示的,如七十九回紫菱洲的寥落之景,是以淡淡的笔触,带出一种模糊的凶兆,兆示着不仅迎春会离去,大观园中的每一个女儿都会离去,宝玉所感伤的是大观园失落的感伤,也是青春繁华失落的感伤。

暗谶以接近生活原生态的形态表现出来,使谶获得一种实在感。而日常生活也因注入了谶的因素,在平淡无奇中透出妩媚的神秘。在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中,作者描写宁府中秋夜宴,本是团圆时刻,却闻得墙下有长叹之声,令人毛骨悚然。盛宴之下发出的悲音,使凄清之感更甚。这一回是《红楼梦》全书将跳入大转折之中的预示,预示着这是贾府中人最后一次享受天伦之乐,此后的回目,喜剧将完全结束,悲剧大幅登场。喜中掺悲的安排,是作者警示世人莫要被富贵声色迷惑了双眼,宿命总在不经意的时刻到来,眼前的一切都只是幻影。

除此之外,《红楼梦》的叙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反谶现象,即预言和应验并不彼此相对,而是背道而驰。如薛宝钗的金锁上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文字,但她的命运却是被抛弃,独守空闺,完全向着另一个的方向行进。反谶以出乎意料的力量,利用预言和结果的巨大反差所形成的冲击力,获得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小说的结构不落入俗套,而读者亦感觉更加有趣味性。另一个反谶的例子是香菱,第六十三回行令,香菱掣的是一根并蒂花,上面写着“连理枝头花正开”,但香菱遇上薛蟠,并未得到幸福,遇上金桂,更是命丧黄泉。作者选择反谶以反说正,更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力感。

曹雪芹在小说前半部就以诗谶的形式点名人物最终归宿,但在小说的发展脉络中仍然注意表现人物本身的个性,使其在面对命运的安排时,做出符合自身性格的选择。宝玉虽有“金玉良缘”的外在压力,却固守“木石前盟”,即使注定悲剧,却奋力抗争。只是在各种谶词的笼罩之下,真性情又抵不过外界的冲击,只能以悲剧结尾。

三、谶言对《红楼梦》主题的渗透

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即点明:“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③在繁华终将成空的人生中,最令人念念不忘的是那群闺阁女子,最令人悲悼的是她们悲剧的命运。“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凡鸟偏从末世来”(凤姐),这群女子生在末世,便早已带着一种悲凉的暗示,等待她们的是生命的消亡、家族的消亡和社会的消亡。曹雪芹深深的宿命论覆盖到每一个人物身上,使《红楼梦》成为了一部祭奠女性美的凋零和毁灭的作品,表现生命由盛而衰的本质。而所有人不能理解和掌控的一切都被归咎于命运的齿轮,家族之哀也隐藏在家国之哀中,被洪流冲散了。

第8篇

[关键词] 景颇族;目瑙纵歌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11-1

景颇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起源于景颇族远古时期的“目瑙纵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迁后,从宗教祭奠发展为民族节日,已经成为景颇文化最明显的民族文化标识。它蕴含了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积淀,见证了景颇族的发展,可说是记载景颇族文化历史的“文化史册”。

一、景颇族简介

景颇族在东南亚跨境而居,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要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景颇族认为他们的祖先发源于“木折省腊崩”,意为“天然平坦的山”。那里终年积雪,非常寒冷。为了寻找更美好的家园,景颇族祖先开始了向南方的迁徙。最终定居在缅甸、中国、印度,也有少数散居在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二、目瑙纵歌的起源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重大的民间祭祀性节日活动,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举办,它是景颇文化的缩影,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通过广场艺术表演的形式展现给人们,让人们短时间内了解景颇族的历史、文化。

“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的祭祀活动,是为了祭祀最大的鬼“木代”而进行的隆重的仪式,同时也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在景颇族的创世史诗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上的人们并不会跳"目瑙",只有天上的太阳神"木代"才会跳。太阳神在太阳宫举行“目瑙”盛会的时候,邀请大地上的百鸟去参加,鸟儿们参加了天上的目瑙,返回大地时,在格昂崩有一棵黄果树上结满了香甜的黄果,百鸟在吃果子之前仿照太阳神举行了目瑙舞会。宁贯娃是景颇族创世史诗中的创世英雄,他被百鸟那欢快的舞蹈场面所吸引,便情不自禁地模仿百鸟欢跳起来,至此人类也学会了跳目瑙舞。从那以后,祭祀天鬼木代是就要跳目瑙舞,还有在战争出征、凯旋归来,庆贺丰收等重要活动时也要跳目脑舞。目瑙纵歌活动便广泛在景颇族地区流传开来。

三、活的民族文化史册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文化史册”意义主要体现在目瑙柱和目瑙纵歌的仪式程序和场景展演的过程中。

在目瑙场中心矗立着四根高二十多米的目瑙柱(景颇族称“目瑙示栋”),柱分雌雄,上面有彩色雕绘。外侧两根较矮的目脑柱为雌性,顶端有月亮图案,表示季节的交替,同时也是女性的象征。中间的两根较高的目脑柱刻有太阳的图案,代表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也是男性的象征。在目脑柱柱身上绘着长长的回旋的菱形纹和蕨形纹,这是景颇人回归祖地的“路标”。在四根目脑柱的下面有两根横梁,上梁代表宇宙天空,上面刻有,孔雀,犀鸟及其他鸟类的图案。下梁代表大地,上面刻有螃蟹,牛,猪,鱼,鸡等图案。在目脑柱另一端或上方横匾上画有一座大雪山,代表了景颇族的发源地。

目瑙示栋上的图案和符号,可以看做是民族历史记忆形象的展示,每个图案和符号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寓意。大雪山代表了景颇族的发祥地“木折省腊崩”;太阳是永恒的光和热的源头,也是一切生命的源头;星星和月亮主宰夜晚,在黑夜里为景颇祖先指明方向;示栋柱上的菱形和蕨形花纹展现了景颇族的祖先们由于气候、战争等原因,为了民族发展,从发源地向南方迁徙的路线图;在示栋柱之间交叉着的刀和剑象征着景颇人民勇敢无畏、开拓奋进的精神;孔雀、犀鸟等鸟类的图案体现了目瑙纵歌的起源;菱形纹和蕨形纹代表了理想的野果和食物,“表示对景颇族先民在远古迁徙时以蕨菜、果子、水等为主要饮食的历史记忆,同时也说明目瑙纵歌产生于采摘时代。”五谷六畜则表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瑙示栋可看作是景颇族文化的缩影,它不仅体现了景颇族的灿烂历史文化,还表达了景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目瑙纵歌的仪式过程中,由有声望的巫师斋瓦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目瑙斋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目瑙斋瓦》是古代景颇族人民关于宇宙的形成、天地的开辟、山川的治理、世界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诞生的知识与智慧的结晶。它通过一系列神话故事将景颇族自远古时期的历史娓娓道来,向后人展示着景颇族的过去。伴随着巫师的吟唱,以及有节奏的木鼓声、民族音乐哦啦调再加上不时发出的群众性呐喊声,上万景颇族人民在头插长羽,手持长刀的领舞“瑙双”的带领下,依照目瑙柱上记载的民族迁徙路线,时进时退,千回百转,变换舞蹈路线,重现民族迁徙的历程。

至此,通过目瑙示栋上的图案符号,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吟唱,按迁徙路线进行的万人舞蹈,景颇族古老、灿烂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目瑙纵歌像一部活的“文化史册”将景颇族悠久的历史生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第一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近些年,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倡导下,语文课堂似乎变得很有人气,但是仔细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点评,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进而导致点评不给力、意义上的缺失等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点评不给力的原因

(一)缺乏体验过程

随着高效课堂的建设,学生的课堂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激励性的点评越来越多,因此,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参与了活动后,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点评:“真棒”、“你很聪明”,有时,老师会竖起大拇指,甚至全班还会响起掌声。从外表看,教师已经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也显得很热闹,但是这样的课堂点评,并不是针对学生具体的语文学习和感悟过程而开展的,这样的点评缺乏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过程,所以,这不能算是教学点评,只能算是形式上的鼓励。这样的点评,也许不是语文课堂上独有的,是所有的课堂点评都会出现的现象。的确,我们也确实需要这样的点评。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点评,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淡下去。

(二)缺少文本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有这样的问题设计:“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答道:“我觉得元方并没有失礼。因为友人失约不守信用,不反省还出言不逊,没有礼貌。”有的回答:“我觉得元方没有教养。友人已经赔礼道歉了,他不仅不接受道歉,不给别人台阶,还直接摔门而去,没有素质。”对于这样的答案,有的教师可能也只是微微一笑,鼓励说:“说得很好!”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很常态。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考的大环境下,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多样性,这本没错,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认识上的差异,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评价。就上述问题而言,如果不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辨析,盲目地鼓励,看似是对学生的尊重,实则是对学生回答的无视。不仅是对文本和作者本意的误解,更会对学生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等产生不良影响。

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的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的有效性,让点评更加给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策略

虽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点评没有什么固定模式,但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衔接语言,点评却不可忽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课堂教学点评的思路。

(一)引导式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是时常需要的,尤其是语文学科,因为语文教学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因此,需要用思路的“线”引导着课堂教学。所谓引导点评,就是用语言直接把话题引入教学内容,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绪。

教授冰心《谈生命》一文时,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思路分析,由于这篇文章是哲理性散文,通篇都采用了比喻。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文章梳理,领会比喻这种写法,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生命是什么?这是个哲学命题。而生命像什么?这是个文学命题。在本文中冰心老人用文学笔调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绪引入“生命是什么”的比喻中去。

(二)过渡式点评

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模块传授是很常见的,为了使课堂教学连贯和完整,需要对模块进行衔接,这就需要过渡式点评。

教授《石壕吏》一文时,在讲解了“听妇前致词”的内容后,要着重探究故事背后隐藏的背景,探究“为什么”。可以就此进行过渡式点评:老妇人的“致词”是差人逼出来的吗?这就自然将学生的思绪转入对时代背景的探讨: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二是当时的形势所迫。这样过渡式的点评,既提出了思考的问题方向,又将前后知识模块紧密衔接在一起。

(三)总结式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总结,有的就某个问题即时总结,有的在教授结束时总结。不论哪种总结,都是对知识规律性的积累,便于学生学习的升华。

教授冰心《谈生命》一文时,有一道拓展题:“生命像什么?”有的学生说:生命像鲜花;有的说:生命像白纸;有的说:生命像车票,不努力就会错过……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同时也在点评:生命像一条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生命像万里长城,没有止境;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生命像火把,应该使劲地燃烧……这样,既能在总结时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能利用点评传递情感倾向。

(四)迁移式点评

这种点评是随机式的,在课堂教学到某个知识点时,发现这个知识点对解决日常教学某个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时可以顺势借用对教学中知识点的点评进行迁移,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授《香菱学诗》一文时,香菱学写的三首诗反映了她学写诗歌的进步:第一首诗——用语幼稚直露,缺乏真情和新意;第二首诗——词语陈旧,有些牵强和离题;第三首诗——典雅含蓄,有真情实感。说到诗歌的情感,笔者就自然想到日常同学们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于是就顺势点评到:作诗要做到诗中有我,要为写情而写诗,而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老师想问大家,我们平时写文章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没有抓住个性体验,有没有在文中融入自我的情感?这样的迁移式点评可谓事半功倍。

(五)留白式点评

不是所有的点评都需要语言,不是所有的点评文字越多越好,有一种点评是无声的,正如国画中的“留白”一样,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汲取这样的“留白”,让学生在想象或联想中进行自我感悟。

教授《台阶》一文时,在认识了父亲的勤劳和谦卑,了解了父亲的执着和渴望后,笔者播放了歌曲——《父亲》,并提醒同学们思考:“你想对父亲说什么?”应该说,这样的“留白”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需要给学生自己感悟的空间。“留白”的歌声中,同学们会很自然地回想起《台阶》一文中那个淳朴却充满梦想的父亲,也会自然回忆起自己父亲的艰辛形象,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虽没有言语,却达到了点评的效果。

三、语文课堂教学点评注意点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在这点上关注的比较多,提倡学生参与,但是若要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点评异彩纷呈,就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这里的预设是指为学生预设互动交流的机会,搭建课堂评价的平台,使课堂教学有效、精彩。

(一)关注价值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发散思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似乎成了很多开放式题目的“参考答案”,这样似乎就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了,似乎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没有束缚了。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地意识到:课堂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高尚境界的主阵地,弄不好就容易荒废。

教授《斑羚飞渡》一文,在探讨老斑羚的行为价值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老斑羚的做法真伟大;有的说:老斑羚的做法太愚蠢,完全可以不牺牲自己。虽然这样的答案是学生们发散思维的表现,但是这里的价值导向是需要纠正的。这时候就可以将老斑羚的救子行为与日常父母对我们的保护行为联系起来,自然就能让大家明白:老斑羚的行为实际上是保护种族、保护后代的伟大的献身行为。

教师在关注学生个体感悟时,需要挖掘领悟课文教材的价值取向,并巧妙引导,委婉纠正。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显得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二)捕捉突发生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预设的,自然教学点评也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种突发的生成如果老师消极应付不点评,会导致课堂的无序和无趣,反之如果抓得好,可以让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教授《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笔者刚说到:“我”的两只黄狗,在“我”学习的时候,它们会形影不离地陪伴“我”,有时还会发出响亮的叫声。这时教室中有位学生模拟书上发出“汪汪”的狗叫声,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这位学生知道自己闯祸了,正等着挨批呢。此时教师如果不批评,而是这样引导学生:刚才的“狗叫声”,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童年生活?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快乐。”这样,在偶发的事件中,师生们一同体会了作者的“第一本书”也包含了“童年的快乐”这份情感,这样的效果,完全得益于课堂上的偶发生成。

第10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广博 有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7-9年级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充分体现 现代 社会以人为本,为学生将来的 发展 着想的指导思想。因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但是,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 农村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施和落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目前的阅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功利主义思想当头。06年中考开始,徐州市为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课标附录上的十部文学名著列入中考 考试 范围,但没想到的后果却似给农村学生划定了一个阅读的范围,受农村图书资源、家庭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不能享受城市学生充足的“借阅”“买阅”条件,让阅读变成了为了提高中考考试成绩的目的,实在事与愿违。曾经我班级中有位学生,据说他对《水浒传》读得“很熟”,我便想试探个究竟,几个小问题后,发现该同学对书里的情节先后、人物的事件烂记于心,说得条理分明,但经不起细致追问,再问问细节方面的内容,却是一片空白,最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硬是把回目背了个差不多,但对真正内容却是囫囵吞枣,这与以考试促阅读的本来目的确实大相径庭。

2.随意性阅读突出。我曾经在班级中组建图书角,可同学们第二天拿过来让大家交流阅读的书着实让人大吃一惊,80%的图书是供消遣性阅读的书籍,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阅读的现状,大部分学生读的是小说、故事类书籍,特别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等,甚至有些是言情、刺激性极强的“地摊书籍”。而科技类、社会 科学 类、百科知识类书籍很少问津。一部分学生还把漫画、卡通书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更有甚者,部分同学没有选择地读,得到哪本读哪本。

3.无痕迹式阅读普遍。我去年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做调查,你阅读过哪些书籍?竟然有很多同学思考好久答不出来哪怕一本。可见他们读书没有计划,阅读缺乏系统性,几乎没有任何效率、效果,很少有几个同学有写读书笔记的做法,这种走马观花,缺少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的阅读在他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针对以上现象,如何能让 农村 初中生课外阅读更有效?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以课堂导向课外

课堂是教学的永远的主战场,在课堂上,老师如能激发起学生课外去“寻阅”的兴趣,这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初中语文教材《滕野先生》、《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这些课文,在讲解内容时或学完课文后,设置几个问题,如:鲁迅到先生小时候在家庭中有何经历才促使他去学医?参与智取生辰纲的这几位梁山英雄的故事你能讲多少?曹操打这次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的?香菱怎样进的大观园,能讲一讲她以前的生活经历吗?

这些问题,无疑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从而自觉地去寻找答案,阅读这些小说。因为是长篇小说,教师可指导学生定期阅读,不宜心急,并可在一段时间后,以讲故事、你问我答等方式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二、以时文导向广博

农村学生受家庭 经济 条件的制约,对于期刊、书籍的购买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散购买,阅读后集中互相交流。交流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设立主题,如成长脚印、亲近文学、走近 自然 等等不一而足,让学生归类推荐自己阅读到的时鲜美文,分享共同阅读的成果,也让学生的阅读更广泛、更博深。

三、以氛围营造有序

第11篇

写成的文章思维定式,写法模式化,内容虚假,教师作文批改耗时多收效低,出现被动教学或降低要求教学。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着语文教师。如何走出困境?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和肩负的职责,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农村中学学生作文教学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1 培养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学生怕写作文,笔者也有同感。记得读中学时,一见到把稳持重的语文老师着深灰色中山装,手持蓝色讲义夹,度着方步上讲台,我的心顿时就灰蒙蒙一片。其实,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位语文老师。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流的,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可我总是搞不懂,一学期下来,我写的作文,删掉重复语句,写人记事仍找不到话说,我开始有些自惭。而那位语文老师,敬业精神堪称表率,一堂作文课,详案写了厚厚一叠,从审题,立意选材起,到拟提纲、开头结尾、又是理论又是实例,课堂上觉得脑子越来越满,提笔写文章又感到肚里越来越空,熬干了灯油,所做文章仍大多不及格。渐渐我害怕起作文来,甚至害怕见到那位语文老师。斗转星移,三十年前当学生写作文的窘况仍记忆犹新。如今当老师了,面对写作文有几分畏惧的学生,我不得不思考,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应是先备的一课。教学写作基本知识,要让学生去掉枯燥乏味感,所讲要让学生既感到轻松,又能派上用场。

如今不少语文老师都急教写作方法、技巧应用,而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研究不够。对于学生来说,无兴趣便疏而远之,以至远而惧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日本教育家也说:“人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当作思维理论在兴趣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与心理学的结论不谋而合,这就给我们写作教学提供了很明确的思路,教学写作应该致力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而激发兴趣,主要是让学生产生某种需要,使学生有强烈的写作的愿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 丰富学生生活,变“腹中空”为“肚中满”

作文从本质上讲就是“说”出“话”来,用书面呈现。但是,现在有许多学生突然“不想说话”,似乎群体性地得了“厌语症”。其实不是学生不想说,而是没话可说。

中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成天游弋于试题、答案的大海,生活范围仅限于寝室、教室、厕所和食堂,电视不能看,报纸无法阅读,五彩生活无法领略,文娱活动几乎为零。有时连每周仅有的一、二节体育课也要奉献给数、理、化、英。就连星期天差不多是大门不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训练题。从这些我们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会产生作文的“厌语”。改变这一现状,一是要给学生松绑,让学生走出小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大课堂,增多见闻,积累知识;二要用好教材。当前中学语文缺乏时代感的作文专门教材。但作文教材就在课文里。教师应对学生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心中有数,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选择恰当典型的课写作例文;三要走出教材多读书。写作能力提高,需要阅读量作铺垫。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叙述了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写诗,林黛玉并未给他她讲析,而是要她把“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摸透熟,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诗,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底子,”再看其他的,如能这样,“不用一年工夫,变成诗翁。”可见大量阅读,肚里有货,不愁作文无话说。

3 改革作文批改方法,变教师批改为师生共同批改

在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教学的三个环节中,作文批改是教师耗时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收效最低的一个环节。主要原因是教师大权独揽,没有将批改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但因教师评语简单、笼统、抽象或求全责备不受学生欢迎,包括最能触动学生的评奖作文,也因教师单口相声仍不受学生欢迎。

第12篇

一、端午节的活动我们侧重于“溯”源。从三个环节展开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1、师生互动墙报。(在3-4年级开展)通过教室整个的外墙布置,以小报、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形式反映师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体会与成果。

2、师生互动演出。(在5-6年级开展主题队会)队会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了屈原投江的一段历史文化,师生们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所折服,全场深情地吟颂起怀念屈原的诗词。我们尝试以时装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师生展示了端午节的时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间主要活动,在齐心协力擂鼓接龙、赛龙舟的演绎中师生们感悟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3、师生互动活动。端午节的活动室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单杠,有粽子制作室、时令饰品制作室等,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有的学会了制作粽子、有的会做香袋、有的会编蛋网、有的会做菱角,有的学会一段武术操、有的还知道了与一些节日习俗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较好的体现了我们的活动主旨: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各有收获。

二、在实践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学校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

1、校园生活生动起来了。节庆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仪式和形式、我们还加强了节庆教育后续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踪联系卡,学校社区活动联系单、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学生工程中的独具匠心,全方位勾画出孩子天地的纯真、烂漫、生动、富有情趣,每次活动后的照片、班级交流展示等资料,往往又构成了是校园橱窗最美的风景线,让学生为自己的表现喝彩,这一切恰恰构成一团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焕发生命的灵动,令学校生动起来。而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2、教育内容丰富起来。教师们对“空洞的说教”的认识深刻了。就事论事的教育、言而无物的纸上谈兵就是空洞的说教。节庆教育实践使教师们觉得言之有物,和学生说的话题多了、话题广了,了解学生更生动了,师生间的情义更浓了,和学生交流的基础更扎实了, 因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学生参与的意识强了。学生不仅对于节庆活动,倾注很高的热情,而且对于学校其他活动也予以一定的关注。在学校的许多活动中,都能看到有的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有的设计编排活动方案、有的动手操作……,自然中体现出自信。

4、规范的养成更自觉了。节庆活动的开展往往牵涉到整个班集体,不强调一些纪律是不行的,在整个的参与过程中,可能还要牵涉到一些学生的个人“牺牲”,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了强化,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因而也更自觉的履行职责,遵守规范。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传统文化对向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弘扬,而这个责任,就赋予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传统节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