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42: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制造业发展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12-01
一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陕西制造业竞争力,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促进制造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研究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紧密衔接、互动协同等产业联动方式,探索两业联动运作模式和实现策略,使制造业与物流业形成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特色的产业高度化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地制定政策,指导陕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密切联系、协同发展,对陕西、关天经济区乃至西部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 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联分析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对陕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从而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促进和引导系统迅速而有效地发展。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就可以说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关系密切;反之,二者关联程度较低。以下是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步骤:①确定分析的指标;②确定数列的因变量参考数列x0(母序列),和自变量比较数列xi(i=1,2,3…,n)(子序列);③对数据进行变换,采用无量纲化处理;④计算关联系数;⑤计算关联度;一般根据经验,当分辨系数ρ=0.5时,两因素的关联度大于0.6时,就认为两因素的关联性显著。在这里规定,ri为关联度,当0 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支柱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均值,见表2-1。
由表2-1可以看出,无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都和陕西省支柱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一样,也就是说他们的相关性的顺序是一样的。其中纺织服装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都超过0.85,属于关联度极强,协调性作用也极强。食品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在0.65-0.85之间,关联度较强,协调作用较强。能源化工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虽然都超过了0.6,在关联显著性范畴,但是关联度为中,协调作用中等。
陕西省产业增加值逐年稳步上升,与物流业的总体关联度呈较高势态。观察关联度排序不难得出,纺织、医药、电子通信设备等的精益生产与物流业的关联效应大于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这些大量生产的制造业。说明重工业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的物流需求释放。
陕西是生物资源大省之一,独特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生物基因库”,相关行业人才优势也很明显。
电子及通讯设备、装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它们为物流业提供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持。电子及通讯设备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准确性、时效性提供了软件支持,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本身对物流的需求也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能源化工工业每年的产量巨大,增加值对陕西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因为其产业还是以粗放式生产经营为主,其物流基本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没有特别大的改善,物流效率也一直都没有特别大的提高,所以和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还是较低有色冶金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增加值增长迅猛,但是总体来说产业规模较小,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也有限,所以关联度并没有很强。
[关键词] 制造业集群;物流外包;专用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113-04
[作者简介] 王桂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物流管理;
李 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技术经济。(江苏 南京 210016)
近年来,研究企业业务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文献不断出现。Bruce R.Lyons利用威廉姆森的实用模型,剖析了企业业务外包政策的制定问题,并运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调查数据,对资产专用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外包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储春银利用博弈论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契约安排。刘彦平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和企业边界理论研究物流外包的边界问题,认为内部物流量增加会使企业选择自营的可能性变大。于江分析了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关键因素、企业与外包物流的合作问题。刘联辉、朱世平等人则研究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规避等问题。
大多数关于物流外包的研究都集中于对物流外包决策、边界、外包合同以及风险等的研究,而对于外部物流需求市场的变化对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决策的影响以及高层次物流服务发展趋势的研究则很少看到。物流外包服务的需求方主要是制造业和商贸企业,随着制造业集群在各地兴起并获得迅猛发展,同类制造企业在区域内大量集聚必然会对地区物流服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外部市场的变化将影响外包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合作内容。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制造业集群对物流外包市场和服务内容的影响。
物流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放弃内部化的物流经营,将相关业务交给外部组织承担的战略决策问题,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降低成本,强化核心能力。
科斯最早对企业业务外包行为进行分析,他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手段。企业将业务交由市场完成还是自营,是由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均衡点决定的。在科斯的基础上,Williamson深化了交易成本的分析,他把决定市场交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交易费用的因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方的数量及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等)。其中,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存在这个因素,通过外部供应商统一处理定单,不仅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采购成本。
产业集群是指同类或相关企业在某个区域内集中,彼此相互联系形成整体。二战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都显示出空间上集群的定位模式。马姆伯格的研究表明,北欧国家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工业部门占到了3/4强。克鲁格曼分析发现,美国106种工业的空间分布在州水平上高度集中。而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都形成了密集的制造业集群,在区域内集中了多家同种性质或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如长三角的苏州地区集中了全球2/3的IT制造企业;浙江温州的柳市有1000多家低压电器生产厂商在此设厂;广东顺德是著名的家电企业集中地,等等。制造业的集聚一方面促进了本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当地物流外包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降低外包服务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物流服务市场
(一)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威廉姆森利用实用模型说明企业外包边界的确定。在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影响净收益的因素包括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令C为自营与外包的生产成本之差,G为企业自营时的组织成本与外包时的交易成本之差。k代表资产专用性程度,则企业自营总成本和外包总成本之差G+C与资产专用性k的关系如图1所示:
模型显示,当资产专用性较低时,即k< k时,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获得供给的总成本低于自营的总成本,企业应选择业务外包。而当资产专用性较强时,即k >k时,企业则倾向于通过内部自营实现供给,以降低总成本。
物流业作为生产业,制造企业是其重要服务对象。制造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一方面会扩大物流服务的市场规模,使得物流需求集中;另一方面由于集聚的制造企业性质相关或雷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物流外包的服务成本。根据实用模型,C为自营与外包生产成本之差,外包成本降低带来C曲线的上移,导致G+C曲线右移,曲线与x轴的交点由k移至k′。曲线的变化表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外包的影响减弱。也就是说,同等程度资产专用性的物流业务,在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制造企业更倾向于将其外包给物流企业,因而在产业集聚后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更大的市场。而且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在保持盈亏平衡的状态下,如果外部市场扩大,投入的专用性资产就可以尽快回收成本,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二)降低物流外包交易成本,提高外包企业收益
抵押模型用以进一步说明在需要专用性资产时交易双方如何才能达成合同,k和v分别表示用途不可变和用途可变的投资。假定外包方的总价值额均匀分布在0到1的各阶段内,且每个价格上的需求量不变。
在由承包方投资建设专用性资产的情况下,承包方首先需投资k用于专用建设,若外包方确认定单,则承包方将收到付款p,如果定单取消,则外包方需付给承包方抵押品h。 对于该合同,只要确认定单的损失小于取消定单的损失,即所实现的需求价格超过p-h,外包方就会确认定单。
令m=p-h,
则此时外包方的净收益为:B=(1-m)(m+-p)-mh
其中:1-m为确认定单的概率;m+(1-m)/2为已发出定单的预计价格,p为定单确认后外包方向承包方支付的价格,m为定单取消的概率,h为取消定单时付出的抵押品价值。根据抵押模型,在需要专用性资产的物流外包合同中,为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需要物流外包方的抵押品价值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用性投资价值相等,即h=k。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专用性资产只能为一家制造企业服务,则该企业需要承担所有专用性投资,一旦交易失败,企业损失很大。而当制造业在某个地区形成集聚后,区域市场上可能有n家同类企业都需要该专用性资产,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只要这些需要专用性物流服务的企业所提供的抵押品总额与专用性投资相等,即nh=k,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可以进行专用性投资,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则此时物流外包企业的收益:
从下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同类企业数目的增加,在资产专用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物流外包企业的外包收益显著增加。而每家企业付出的抵押价值h=k/n会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制造企业收益的增加,得益于多家性质相同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分担了专用性投资,使相关资产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分析表明,产业集群能够降低物流外包的服务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外包企业的外包收益,扩大物流服务市场。此外,产业集群刺激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专用资产投资,促进物流专业化的发展。这与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在于集聚能促进专业化投入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时,也支持了仇保兴的观点:当足够数量的特质交易集中在一起,就会演变成非特质交易。因而,产业集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专业化分工导致的资产专用性风险。
二、发挥专用性知识的特点,提高服务层次
国外学者从物流需求和供应等角度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应提供的服务项目、今后需求的发展方向等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物流需求者越来越需要一体化的、高质量的、一揽子物流服务,即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报关于一体的服务。而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制造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主要集中于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这两者占到了82%,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等附加值高的业务比例还很低。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会发现:物流外包中的专用性资产与一般产品外包的专用性资产有所不同。
(一)物流业务中的专用性知识及其特点
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定义为投资于支持某项特定交易的资产,如果不牺牲该项资产的一些生产率或增加使该资产适用于新交易的费用,专用性资产就不可能被用于另一交易中。
他将交易中的资产专用性分为四类,包括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才以及其他特定用途的投入。
物流业务中的专用性资产与物流业务的类型有关。物流业务外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物流操作,包括单个环节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等传统服务;另一类是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和设计。对于第一类业务来说,物流服务的专用性资产包括专用地点,如专用的仓库和场地等;专用实物资产,如专用物流设备、特定规格的托盘等;专用人力资产,如物流企业雇佣的专业人才以及其他特定用途的资产。而对于第二类业务来说,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多地考虑客户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将物流各环节进行集成和整合,为企业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因而与第一类业务相比,这类业务需要在客户需求分析、专业知识积累以及个性化创造上进行更大投入。
而由于外包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生产的产品也各不相同。此外,企业的经营目标、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所处区域的物流条件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同,都会对物流整体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物流系统方案设计属于量身定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用性。物流服务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为客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客户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在集成方案规划上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而如果合作失败或者方案没有执行,则将该方案直接用于其他企业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笔者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设计的物流集成方案,包括物流运作流程、制度、各环节之间的接口标准等是专用性知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特点,属于专用性资产。
专用性知识是影响物流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关键因素。与其他专用性资产相比,专用性知识有以下特点:
1.专用性知识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己投资,不能以租赁的形式获得。专用性知识具有根植性,在获取的过程中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和一定的创新环境,而不能完全依赖于某个专业人才,也无法从一家企业直接向另一家企业转移。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通过自身投入人力、物力获得。
2.专用性知识属于隐性资产,其价值的大小一般为私人信息,且不易衡量。专用性知识的价值与物流企业进行第二类服务的能力密切相关,但制造企业在与物流企业合作之前对其掌握的专用性知识价值无从得知。
3.专用性知识具有外部性和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物流企业在为一家企业进行服务时所积累的专用性知识,对于其他性质类似的企业具有外部性。同时,物流企业在为多家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其专用性知识能够不断积累,从而逐步得到完善。
(二)产业集群促进物流外包业务升级
由于物流系统设计及物流方案集成需要更多的专用性知识投资,根据抵押模型,需要的专用性投资越多,交易成本就越高,服务外包企业需要提供的“抵押”价值就越大,则买卖双方的风险也越高。而专用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物流系统设计等附加值高的业务比其他业务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因而外包企业更愿意将此类业务交由企业内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层次则只能在低端徘徊。
当同类制造企业形成空间集聚后,由于集聚企业在产品类型、特点等方面类似,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其周围的区域物流条件也基本相同,因而在物流业务流程上有很多相似性。第三方企业积累的专用性知识可以为多家企业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专用性知识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提高知识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而对于外包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集聚后企业需要承担的抵押价值被多家企业分担,降低了高层次物流服务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业务外包还可以从专用知识的外部性中获得收益,提高物流业务水平。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外包,可以促进物流业务的整合。在集聚区域促使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投资,发展高层次、高投入、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业务,从而促进物流业务的升级。
三、形成竞争市场,降低机会主义倾向
日本在2000年底对全国制造业和批发业的调查表明:将物流业务的一部分外包的企业占1/3 ,将物流管理业务全部或者物流系统构筑业务外包的企业只占4%-6%。并且,外包的业务多集中在作业层面。而影响企业将管理业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包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物流外包业务的集成性越强,需要的专用性投资就越大,对外包企业来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也越困难。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般都是私人信息,行使机会主义的风险则更高。
Bennett等的研究成果表明,服务企业的设址区位与其他企业紧密相关,服务业会在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地带高度集中。制造业的集聚为物流企业形成了密集的市场,吸引物流企业在该地区集中,从而促进物流服务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为外包企业降低寻找和转换成本。而且,集聚后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机会大大增加,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诚信度低、实力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被淘汰,从而降低物流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和物流外包的合作风险,促进物流外包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实用模型和抵押模型分析制造业集聚对物流外包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外包成本,扩大外包市场。而且,由于物流外包中的专用性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同类制造企业的集聚有利于高附加值、集成性强的物流业务的发展,从而整合物流业务,提高物流服务层次。此外,集群区可以吸引多家物流企业形成竞争性市场,降低机会主义风险,促进物流外包服务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目前制造业集群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随着同类或相关联的制造企业在某个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该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也获得快速发展,而且针对集聚行业特点的物流业务细分也开始出现。如南京的江北地区集中了多家石化企业,形成化工工业园。同时,在该地区也产生了专门服务于化工企业、功能定位于化工原料及产品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的化工物流园。苏州地区集中了全球2/3的IT企业,专门针对电子行业特点的物流服务需求旺盛,在该地区也形成了多个专业IT物流园区。而且,为满足电子行业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该地区还建设了虚拟空港,确保72小时内将产品送到世界各地。物流业务的细分意味着服务的专业化和集成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产业集群带来需求市场的扩大和集中为物流服务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Bruce R. Lyons. Specific Investment,Economies of Scale,and the Make-or -Buy Decision: A Test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5,(26):431-443.
[2]Malmberg,A. Industrial geography: agglomeration and local milieu.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392-403.
[3]Marilyn A. StoneEuropean Expansion of UK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2001,(1):97-110.
[4]Michael A. Knemeyer,Thomas M. Corsi,Paul R. Mur-phy. Logistics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Customer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3,(1):77-100.
[5]Bennett,R. J.,D. J. Grahamt and W. Bratton. The lo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businesses in Britain: business clusters,business services,market coverag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1999,(24):393-420.
[6]储春银.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契约安排[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7]刘彦平.物流外包边界问题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8).
[8]于江.企业外包物流的选择与合作[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9]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4).
[10]朱世平.供应链环境下物流外包的风险和效益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
[11]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4]中国仓储协会秘书处.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10).
[ 关键词 ]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规模效应
1978年我国实现对外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1991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以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是吸收外资的主体。1992年我国年度实际使用FDI超过间接投资额,占据了主体地位。到2009年,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2008年共吸收外资超过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9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在900亿元以上。
一、制造业利用外资概况
制造业仍是吸收外资的主要部分。2009年外商投资制造业新设立企业9767家,同比下降15.5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7.71亿美元,同比下降6.26%,分别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1.68%和51.95%。制造业吸收外资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见表2、3)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的效应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充分吸引外资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制造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我国制造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制造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1.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各项经济指标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不断提高。目前制造业各企业中,产值规模居龙头地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其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也位居榜首。
目前中国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行业为汽车产业,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2009年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向好。2009年月1-11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28054亿元和19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51%。
同时,一批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一直在国际上遥遥领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00多种制造业的产品形成了大批量生产能力,产量在国际上占据首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钢铁则是工业的粮食。1990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6600万吨,到2009年已超过56780万吨,几乎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2.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例不断上升
从改革开放之初数据显示来看,198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2603亿元,占国内经济总值的34%,占全国工业总值的78%,而到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67030亿元,占国内经济总值的27.18%,占全国工业总值的83.79%。如表4所示,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例。
3.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额逐年上升
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中国,有利于中国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还扩大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给国内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国内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扩大中国产品的国际销售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这些举动无疑都为我国培育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基础条件。
我国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在1997年时为275.47亿美元,在此后年度里不断增长,到2006年时已达到2224.19亿美元。2006年的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比1997增长了7.0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6.12%。
4.制造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
制造业规模扩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制造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数量逐渐增大,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533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13.28%。2006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8500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11.13%。如表5所示。
5.制成品增长速度高于初级产品,比率也逐步上升
从近20年的情况看,在世界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年均增长9.8%,而初级产品贸易仅增长2.2%。2007年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迅速上升,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6%以下,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至94%以上。见表6。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刘 琦 李 茜:中国利用外资30年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9期
关键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SWOT分析法;产业升级;东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48-03
“十一五”以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对东莞市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虎门镇、茶山、大朗、厚街等地区。但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创新能力较弱等严峻挑战,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持续发挥这一支柱产业的优势,现已成为东莞市政府和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所提出,通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因素、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策略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发掘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重要因素,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现状,以便为产业升级提供较明晰的方向和路径支持。
一、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拥有良好的发展背景和地理优势
近代以来,东莞工商业发达,是珠三角商贸重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对外经济往来愈加密切。1979年,港商在大朗镇投办第一家毛织企业,其后,一大批大朗本土民营企业家开始涉足毛织业,如今大朗毛衣年销售量超过8亿件,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虎门镇结合岭南风格和南粤水乡韵味,服装产业发展迅速,获得“中国服装服饰名城”、“中国女装名镇”、“全国首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等荣誉称号。
2.产业集群正外部效应,产业链较完善
东莞服装鞋帽产业初步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目前已构建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纺织服装鞋帽咨询等一条龙配套的产业链。如大朗镇拥有3 000多家毛纺织企业,已形成毛衣生产、辅料、机械、洗水、漂染、印花等较完善的产业链;茶山镇目前服装产业形成了包括服装生产企业、服装配料辅料企业以及专业交易市场在内的产业链,现拥有800多家制衣厂,建立了国际布料辅料交易中心。
3.设备和管理技术较先进
结合政策引导,东莞市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力量。东莞市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经验和运作模式,努力使产品质量与国际质量标准、生产标准接轨。厚街镇作为“鞋业名镇”,近200多家鞋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近10家知名鞋业品牌在镇内设立对外服务的研发中心;虎门镇拥有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服务机构324家;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
4.承接外来品牌众多,拥有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
东莞纺织服装在生产加工方面现有的规模和实力,吸引了袋鼠、金利来、POLO等1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以及鄂尔多斯、杉杉等20多个国内名牌在大朗镇生产[1];Ck、Tommy等大批国外知名品牌以及361°等国内品牌服装均由茶山服装企业加工生产[2];厚街镇也承接了沃尔玛、都彭等近30个世界名鞋工艺生产,每年举办两届的中国东莞国际鞋、鞋机展吸引了国内外上千家鞋企参展。2011年第三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此举行并汇聚全球600余名鞋业精英,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劣势分析
1.外贸依存度高,产品附加价值低
在全球纺织服装鞋帽价值链中,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尽管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迅速发展,但加工外贸依存度高,易受国外低迷需求和贸易保护政策影响,且作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空间有限,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获取的利润远远低于设计和营销企业。
2.生产规模整体偏小,私营化程度高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虽然作为东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广东省有关地市相比,规模依然偏小。以2011年为例,东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为77.52亿元,居全省各地市第五位,但相对广州(143.56亿元)、中山(105.51亿元)、佛山(102.55亿元)的生产规模,还有很大差距。且近年来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为主转向以私营工业企业为主,私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的隐忧,因为单个私营企业通常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对境外市场需求动向把握不准。
3.自主品牌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东莞已有如以纯、龙姿、QQ、迪宝阿治奥等服装鞋帽品牌,但具有很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和国际品牌较少。多数企业对品牌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专利和研发技术较滞后,企业缺乏危机感,同时宣传力度较弱。
4.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意识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缺乏人才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集群内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产品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品档次低,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二、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一)机会分析
1.政府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8 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对提升改造广东优势传统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强纺织服装鞋帽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东莞政府2013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任务。
2.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广东在2010年开始正式运作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纺织服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东莞纺织鞋帽产业可以借助这一机遇,在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如目前茶山镇正积极进行注册“茶山服装”集体商标,将服装企业从现在的来料加工、贴牌加工的OEM模式转型为自主设计制造的ODM模式,努力把茶山建设成为专业化程度最高、公共运行成本最低、软硬环境最优、行业环保最好的科技型精品服装柔性制造产业基地[2]。
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人口众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服装鞋帽产品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目前中国广大农村纺织服装鞋帽消费量依然较低,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内需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东莞服装企业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具有特色的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大宣传,开拓增大其国内市场。
(二)威胁分析
1.人民币升值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的纺织服装鞋帽企业而言,它们对汇率因素较为敏感,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使其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使纺织服装服饰出口竞争力减弱,目前许多国内小型纺织服装服饰企业主要通过压缩成本和减少订单等方式加以应对。
2.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欧美一些国家对纺织品实行满意保护和反倾销,国外需求减少,致使许多中小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开始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同时,国内新一代年轻人从事纺织服装鞋帽工作的意愿不断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往以廉价劳动力赚取价格差的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鞋帽企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国内纺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3.国内其他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同时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迅速,使得包括东莞在内的广东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在改革开放早期形成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削弱。此外,孟加拉、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利用远比中国低廉的劳工和材料成本优势,分食中国纺织发展鞋帽产业的出口“蛋糕”。
4.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用水、排污比较严重的行业,尤其是使用传统工艺的中小企业,大多能耗高、污染严重,是目前和今后中国治理污染的重点管控对象。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工艺等限制,在解决达标排放问题中将面临巨大压力。
三、加快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东莞市既拥有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和面临许多威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规避各种短板和市场威胁,促进和带动东莞市整个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已成为东莞市政府部门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打造核心企业
拥有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等的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目前是东莞布料环节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针织布生产商之一,其主要客户为NIKE、ADIDAS、POLO、GAP、BALENO 等国际著名品牌制造商。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可着力打造更多这类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核心结点企业,提高其在全球产业链国际分工的话语权;东莞大朗的中大联盟是全国羊毛衫行业第一个联盟性组织,目前中大羊毛衫品牌联盟已经与实力雄厚的上海百联、武汉中百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美国的23KU、DKNY、POLO,日本的Victorinox 等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东莞建立更多以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为代表的联盟企业或核心企业与代工企业的联盟树立了典范。
(二)发挥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的平台建设已趋完善,如虎门科技创新中心下的设计创意孵化园、虎门威远岛服装设计创意园、大朗的东莞创意园和松山湖创意生活城[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平台、质量检测平台、信息咨询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展销物流平台和流行趋势平台建设的集聚。要突破行政格局限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促进服装设计和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增强研发和检测能力;完善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供应链网络的协调能力;依靠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此外,东莞应进一步完善《东莞市企业人才迁户暂行规定》,引进高端设计师以及优秀的营销、管理和策划人才,也可与广东纺织服装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三)发展电子商务和大终端模式,优化运营体系
电子商务技术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网络直销的品类组合,另一方面也可使大量分散的企业连成供应链网络,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大终端模式是指通过品类组合提高顾客的进店率,通过产品多元化和个性化给顾客以足够的选择和购买理由,实行服装、鞋帽、装饰的组合等一站式购买服务[3],市场上比较成功的例子有H&M、ZARA等。东莞拥有上千家制鞋业、袜业、帽、手套、手袋以及眼镜生产企业等,可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联合运营,实现大终端模式,发挥其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
(四)培育整合自主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今市场上同类产品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培育整合自主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以童装为例,拥有著名品牌小猪班纳、铅笔俱乐部、雀太郎、兔仔唛等知名品牌的莞牌童装总体水平在国内颇具名气,可通过品牌整合打造国际名牌童装商品。此外,东莞市还应加强软环境建设,如鼓励有关商会和出口企业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创建现代纺织服装鞋帽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积极举办和参与产品交流展销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东莞服装鞋帽产业的文化内涵、规模现状和发展前景,提高产业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国羊毛衫名镇[EB/OL].东莞—大朗网,http:///about/town.asp?id=1.
[2] 伍雪平.茶山获评“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N].东莞日报,2010-11-23.
[3] 李银满.东莞纺织服装产业整合升级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2):8-13.
The SWOT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 of Dongguan
MA Yu-qi
(School of Statist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rapid economic globalization,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as a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y,is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In this paper,SWOT Analysis is utilized to analyze systematically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 of Dongguan and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 coexist.Several suggestions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SWOT Analysis;industrial upgrading;Dongguan
摘要:从1978年到2012年,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从1978年的162.30万元、26365人到2012年的69079.00万元、115155人,税金总额增长到426倍,从业人数增长到4.37倍。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持续稳定发展表明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同时表明劳动生产率已经大幅度提高,这说明与企业从业人数密切相关的并非是收入或利润,其关键因素在于生产力的提高。
关键词 :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就业人数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和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限于篇幅,本文中所涉态势图省略。
1、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态势
从表1看,从1978年到2013年的36年间,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合计达到28.6亿元,从1978年的162.3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7.2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442倍,增长了441倍,平均每年保持了12倍的增长,平均每年上交国家税金7943.79万元。通过分析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发现,税金收入基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在亏损年税金依然保持了稳步的发展,但其中不乏波动,1982年、1995年和2007年为三个高点。
2、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态势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的36年间,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比较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波动性,基本保持了稳定的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2万多人增长到2013年的11万人,其增幅相对于北京等地是比较明显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从业人数的持续稳定发展,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3、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与从业人数增长率比较态势
从表3可以看出,1978-2012年的35年间,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增长差异明显高于从业人数增长差异。收入增长每年之间差异非常显著,但是对于就业人数每年之间的差异就要小得多。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这说明与企业从业人数密切相关的并非是收入或利润。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的创新同样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工信部运行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3)[M].
摘要:从1978年到2013年,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从197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1.32亿元、利润0.32亿元分别增长到2013年的2785.3亿元、116.3亿元,增长2102倍和355倍。但是,收入和利润年增长差异都十分显著,利润差异性高于收入差异性,同时,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利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不高。
关键词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利润
引言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其主要步骤是:第一步,采取数据(Data),即:从已经收集到的统计资料中使用对比、核对等方法,选取比较精确的数据;第二步绘制表格(Table),即:应用offices等办公软件和数学统计方法绘制统计表;第三步,应用分析数据绘制态势图或状态图(Diagram);第四步,对图表和数据进行技术性、解读性分析(Analysis)。
DTDA方法基本环节:数据(Data)—表格(Table)—图(Diagram)—分析(Analysis)。本文也将使用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
1、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态势
从表1和图1-3可看出,1978年到2013年的36年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31082.4亿元、突破3万亿,从1978年的1.32421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85.3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2103倍,增长了2102倍,每年平均保持了60倍的增长,但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波浪式发展,1988年、1993年、1997年和2005年是4个最高点。
1978年到1999年期间,收入总量总体上呈现持续性增长,进入本世纪后,2000年到2004年增长放缓,2005年到2007年有小幅增长,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波浪式稳定发展,没有大幅度的增长。
2、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态势
从表2和图4-6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36年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收入合计达到12099976.52万元、突破1200亿,从1978年的3263.76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16.3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356倍,增长了355倍,每年平均保持了10倍的增长,但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U型发展模式,1980年、1989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7年和2010年是7个高点。
3、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与利润比较态势
从表3可以看出,1978年到2013年36年期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和利润年增长差异都十分显著,利润差异性高于收入差异性,同时,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利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不高。
参考文献: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工信部运行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3)[M].
摘要:从1989年到2012年,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从1989年的597.1万元、3553人到2012年的19353万元、6797人,税金总额增长31.41倍,从业人数增长0.91倍。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稳定发展,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也表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同步增加。
关键词 :海南;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利润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
1、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态势
从上表看,从1988年到2013年26年间,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合计达到49641.6万元,从1988年的1224.7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4677万元,2013年是1988年的11倍,是20世纪90年代税金平均额的20倍,平均每年上交国家税金1909.29万元。具体来看,1988年到2011年期间,税金总量总体上相对比较平稳,只在1995年和2005年相比其他年份有较大提升。2012年和2013年,税金总量呈现突飞猛进之势,2012年达到最高增长点、增长率达到2325.19%。
2、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态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1989年到2012年24年间,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基本上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波动性,保持了正相关的变化,从1989年的3553人增长到2012年的6797人,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W型波动式增长模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稳定发展,说明了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3、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与从业人数增长率比较态势
从表3可以看出,1990年到2012年13年期间,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增长差异大大高于从业人数增长差异,也就是说,对于收入增长每年之间差异非常显著,而对于就业人数每年之间的差异小得多。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这说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同步增加。
参考文献: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摘 要: 经济新常态形式下,要求我国体育发展方式逐渐由“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体育用品制造业亟需进行产业调整
>>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产业链战略视阈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潜在危机与谋划 运用“SWOT”分析法探究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优势及其政府职能研究 我国民营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加快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小微制造业企业发展研究 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初探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前景的探索与对策研究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阿迪达斯并购锐步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营销分析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7.02
[5]胡波波.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及实施策略[D].杭州 :浙江大学,2007
[6]杨再惠.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16-20
[7]林毅夫.繁荣的求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37
[8]吴洁.从“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事件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如何应对产业转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6):36-3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1中国国土资源公报[R].2012
[10]鞠恩民(和讯新闻,财经). 美国怎样回归制造业[DB/OL].,2016.07.05
[11]鲍芳芳,乔凤杰.转型调整期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困境及成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28(3):45-48
Abstract: The present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关键词:江苏省;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logistics industry;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20-02
0引言
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65万亿元(增长7.4%),物流需求弹性系数(社会物流总额与GDP之比)为2.85,即1元GDP需要2.85元社会物流总额,反映出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很密切。20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中的工业品物流总额达87.41万亿元(增长9.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4%,说明加工制造业与物流业关系更紧密。2009年江苏省GDP为34061.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4∶54.1∶39.5,其中服务业比全国同期低3.1%,社会物流总额93221.1亿元,物流需求弹性系数为2.73。江苏省是制造大省,2009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4.1%,如何稳定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这是江苏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众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业,从而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1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现状
1.1 两个行业发展水平的比较从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水平来看,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省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2006-2008年,江苏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0309.22、12926.87、14758.95亿元,制造业贡献率分别为:56.5%、57.9%、57.7%;2006年江苏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361.20亿元、2008年为1882亿元、2009年为2224.4亿元,物流业贡献率相应为:6.3%、6.2%、6.5%。从物流业和制造业近几年增加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大于物流业,其总体水平也远远大于物流业,物流业和制造业所占GDP的比重也表明制造业的规模水平要远远大于物流业。
1.2 两个行业的协调程度韩晓丽等[1]在《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一文中,针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1998年-2007年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情况,得出了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处在协调与不协调的临界状态。
赵曼[2]在硕士论文《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中,选取DEA分析的方法,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对江苏省1998一2008年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的结果表明两者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协调的状况,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代物流业发展落后于现代制造业,制造业物流释放不足导致供需不畅,以及对物流业投入方式的粗放性。
2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把“两业”联动作为推进“两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我国处在重化工时代的中期,制造业大力发展是必然的。如何使制造业得到持续发展,就存在一个产业升级问题。制造业产业升级不仅是制造业本身的事,其需要相关的产业,尤其是为其服务的产业(如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如何为其服务,从而起到支持、保障制造业升级的作用。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是专业性的物流服务业发展,其主要业务模式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规模与水平是衡量物流业现代化的标志。也就说,物流业也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提高服务内容与质量。而把“两业”联动作为推进“两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来抓,可以起到一举二得的作用,是一种很有益的探索。
把“两业”联动作为推进“两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来抓,并且取得成功,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制造业进行,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推广。建议选择的制造业应符合这二点:一是列入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制造业;二是物流量较大的制造业;如钢铁、汽车、造船、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等。
2.2 整合提升制造业集聚区物流功能现阶段,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趋势发展很快,由此带来物流需求的大量集聚。按照专业化与协作化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制造业形成的集聚区中整合物流功能,形成物流功能集区是物流与制造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两业”联动的重要课题。
为此,要加强制造业集聚区物流功能整合,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释放和集聚物流需求,统筹规划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严格控制集聚区内制造企业自营物流用地,倡导集聚区内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共享共用,为制造业物流需求释放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也为“两业”联动奠定基础。
2.3 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要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单一功能的物流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提倡条件成熟的制造企业内部物流机构,进行社会化重组改造,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支持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联合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做强做大,中小物流企业做精做细,发展各类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联合协作。要鼓励物流企业深入了解制造企业物流和供应链运作模式,把物流服务“嵌入”供应链各个环节,努力实现“无缝对接”;在第三方物流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逐步培育第四方物流,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促进整个物流业的产业升级。
2.4 积极探索物流业和制造业协调模式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到集群式发展阶段,客观要求物流业需要形成集群的服务方式来满足需求,从而形成群群互动协调发展模式[3],如图1所示。协调高级模式是制造业与物流业一体化群群模式,如图2。即物流服务业集群为制造产业集群提业链上各个环节中的物流服务,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企业,从生产经营中的采购到销售、从研发到售后服务环节,将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形成一个整体,提供专业系统的一体化服务。
2.5 积极推行联动发展的扶持政策作为制造企业非核心业务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在实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如原物流人员的安置问题,原物流资产的增值与合理处置问题,土地的置换问题,服务质量与服务稳定性问题,从制造企业剥离物流资产而成立的公司还存在税收增加问题,剥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在其用电、用水、用气等价格待遇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由于地方政府间的财力情况差异很大,这又为这些问题解决带来难度。为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制订出较具体的扶持政策,真正调动出企业的积极性。
3结论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关系薄弱方面入手,从多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韩晓丽,王利,佟芳庭,田能瑾.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J].价值工程,2009,(1):74-76.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空间变化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51-02
引言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变化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许康宁、冯春虎(2003)对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1]。罗勇和曹丽莉(2005)首先使用Ellison and Glaeser(1997)方法,利用行业数据对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1993、1997、2002和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2];路江涌和陶志刚(2006)使用同样的方法对近期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行业区域聚集和行业区域共同聚集进行了国际比较[3]。张同升等人(2005)对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研究[4]。本文拟采用一种更为直观和简单的方法测度其集中性,并以“复杂度”作为衡量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
一、 数据与理论说明
1.数据的整理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源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87,1999,2003),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河南、河北、四川和安徽2003年的统计年鉴(电子版)。为使计算更加有效,对数据作如下整理:(1)以全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元;(2)以中国制造业所包括的29个大类工业行业(具体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1994》)为研究对象。
2.结构与信息的关系理论
结构与信息的关系理论认为,结构包含信息:结构指元素和关系,两者均具有特征性。所谓特征性就是与他人它事它物不同,能将自己同别的人和事物区别开来。结构中元素和元素、关系和关系都可以相互对比,因而可以相互区别。即使元素相同,元素之间的关系还可能不同,所以结构也具有特征性,即通过元素或元素间的关系能够被辨认。这便使结构同信息联系起来。事实上,当说到结构的特征性时便蕴含着许多的结构,只有唯一的结构便没有个性或特征[5]。基于结构与信息的关系理论,研究者认为,颜色也是结构的一部分,是结构的一个特征;颜色不同,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同。
3.复杂度理论
二、制造业空间变化分析
1.制造业空间变化历时分析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值的比重反映了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分别计算1987、1999和2003年中国各省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利用MapInfo软件画出分层设色地图。作图时,分别用浅黄、深黄、浅红、深红等18种颜色来表示产值比重的大小。颜色从浅到深依次为3黄、5黄、8黄、1红、2红、…15红,产值比重区间依次为(0%,1%)、(1%,2%)、…(17%,18%)。具体如图1-3。
2.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
本文以制造业人均产值相对水平(全国水平为100)来表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鉴于区域比较是横向比较,本文仅计算了2003年的数据,以2003年为代表。可以看出,目前全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三个直辖市及六个省份,分别为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广东、辽宁、山东和福建;六个省份均为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2003年,除河北、吉林、湖北和重庆外,中西部其他省份制造业人均产值相对水平指数都在50以下。
3.制造业复杂度的区域比较
根据2003年“八省”制造业29个行业的企业单位数,运用复杂度公式,得出上述各省的复杂度(见下表)。
八个省份制造业的复杂度(Hartly)
4.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复杂度的关系分析
(1) 位次比较
“八省”制造业复杂度与制造业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即制造业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往往也是制造业复杂度较大的省份。由图4显见,“八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次与其复杂度位次是基本相符的。
(2)相关分析
通过对2003年“八省”的制造业复杂度与人均产值相对水平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相关系数为0.929,呈高度正相关。基于本文中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用人均产值相对水平来表示的,所以,也可以说,制造业的复杂度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因此,制造业的复杂度可以作为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制造业复杂度越大,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结论
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变化转移的分析,可以看出,制造业由北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逐步向东南沿海少数省份转移集中,并且在市场取向前提下的产业发展路径中,这种集中性会愈演愈烈。
本文引入了复杂度概念,并分析了它与制造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制造业复杂度与制造业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复杂度的大小与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可以把复杂度作为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 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03,(1).
[2]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
[3]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4] 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J].经济地理,2005,(3).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竞争力;评述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038-02
0 引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里昂惕夫的产业关联理论的典型代表,与其他产业在技术和经济上存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其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链条中的关键一环。面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对装备制造业的研究对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拟在对装备制造业概念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和竞争力评价两个角度对国内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1 装备制造业概念及分类的界定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明确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装备制造业”可以说是中国独有,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及相关的零部件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分类标准,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国内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中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即:8分类法、7分类法和6分类法。8分类法将中国装备制造业划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武器装备制造业;7分类法不包括前述8类中的武器装备制造业;6分类法不包括前述8类中的金属制品业和武器装备制造业。
2 中国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研究
2.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目前国内关于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资金、政府作用等。
(1)创新能力。
对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原始创新等,但以技术创新的研究最多、成果最为丰富。
张米尔、江诗松(2004)分别从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条件,提出要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效互动推动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制约已经达成共识,如丁耀民(2008)认为中国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的根本问题是技术创新;商潇丹(2007)认为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创新投入水平、创新产出实现效益水平和创新环境。夏美霞(2004)根据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强调了标准化、信息化和技术中心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杨华峰、申斌(2007)在研究中归纳出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的定义,并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产业集群。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从集群重要性、集群程度、集群方式进行分析,近些年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产业网络层”、“集群耦合”等新的研究视角。
装备制造业自身门类多、技术构成复杂、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企业间开展紧密的配套协作,这就决定了产业集聚程度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张米尔、江诗松2004)。张威(2002)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体系,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集聚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张青山、徐伟(2004)则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形成具有高、新、强等特征的企业集群方式。李凯、李世杰(2004)在研究中构建起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并试图探究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结网、链接的深层次原因和装备制造产业集聚的特点,他们还借鉴系统耦合的思想,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的耦合机理和影响集群要素耦合度的因素。
(3)产业结构。
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主要是从宏观的行业结构和微观的企业结构两个层面展开。刘平(2004)认为,能否发挥带动效应强和增长潜力大的行业的带动作用,以及能否建立适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企业结构是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宏观的行业结构和微观的企业结构两个层面中,后者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建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潘智勇、朱怀意2004)。
(4)资金。
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对资金有着很大的需求。对装备制造业资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方向两个角度。就资金来源问题而言,吸引和利用外资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张威2002),刘勇、雷平(2010)通过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利用外资中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发现利用外资的正面效果更为明显,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资金的运用方向上,徐建平、夏国平(2008)通过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认为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强度、技术水平等指标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制约着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5)政府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政府干预作用的争议主要存在于政府作用对不同环节的影响。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企业经营活动层面,减少政府干预有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而在宏观层面,政府运用合理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则更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程竹生2004)。对政府采购的探讨是对政府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政府消费作为社会最终消费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其数额巨大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而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史丹2001)。
2.2 评述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对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产业集群、资金和政府作用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深度,不少学者也开始将一些新的因素如标准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与服务业融合程度等引入装备制造业的研究,使研究思路不断得到拓展。但也明显地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不同因素制约作用的主次关系尚未形成定论,但研究中普遍对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产业集群这三个认可程度较高的制约因素给予了很大倾斜,而对资金、政府作用等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相关研究成果的缺乏。第二,目前对各个制约因素的研究常常是独立展开的,对不同制约因素的深度结合研究相对缺乏,从而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全面性。
3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3.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国内关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1)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借鉴了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思想,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角度系统地揭示了装备制造业自身实力和发展前景。如程竹生(2004)在研究中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中国作为一个具有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的发展中大国的事实。耿立民(2006)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体现在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没有摆脱技术引进型模仿创新的模式、企业发展内在动力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四个方面。叶猛、罗晓光(2002)则对加入WTO后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2)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方式主要采用指标评价法,包括简单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
简单指标法如崔万田(2005)分别使用工业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劳动效率指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反应某一方面的竞争力,但缺乏全面性。综合指标法则克服了单一指标法片面性的缺陷,主要包括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算术平均数法。曾昭宁等(2008)采用19项主要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全国30个省、市、区装备制造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孙伟(2003)选取工业增加值、资产合计等八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作为指标值,对中国29个省区的装备制造业进行了聚类分析。李相银、韩建安(2004)选取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等四个指标,运用算术平均数法求出装备制造业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数值进行了比较。
3.2 评述
定性研究解决了部分因素难以量化以及数量分析方法的不确定性的问题,而定量研究则弥补了定性研究分析宽泛化和可操作性差的缺陷。但从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定性研究的结论相对笼统,而定量研究在指标选择上仍然存在争议,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研究模型。
4 总结性评述及建议
本文从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和竞争力评价两个角度对国内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中可以看出,关于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等因素的研究上已经具备一定深度,但在研究侧重点的差别性与均衡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协调。在竞争力评价上,定性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使整体的研究成果显得十分全面,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也分别面临深度有限和难以规范统一的问题。
在装备制造业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定义装备制造业?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个因素之间是否有主次之分,不同制约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怎样进一步完善定性研究的分析方法?如何合理地选取评价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不同定量分析方法之间是否存在相悖或重合?怎样综合不同的评价方法的构建最优评价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张米尔,江诗松.创新互动与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0).
[2]丁耀民.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8,(6).
[3]商潇丹.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夏美霞.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机械制造,2004,(2).
[5]杨华峰,申斌.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1).
[6]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J].中国工业经济管,2002,(3).
[7]张青山,徐伟.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J].管理科学文摘,2004,(4).
[8]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4,(12).
[9]刘平.主导产业选择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J].经济纵横,2004,(7).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制造业规模和产业门类也已跃居世界首位,但是在我国制造业规模和门类不断扩大和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始终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所导致的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制造业是组成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如何摆脱制造业生产效率低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乎着企业的命运。现代物流业更是一个复合型产业,融合了运输、仓储、信息、货代等多种产业,其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企业减少对劳动与固定资产等的额外投资,降低不必要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有更大的可能利用资源拓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制造企业利用外部的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溢出效应,实现准时制生产和提高生产柔性提供差异化服务,进而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此外,伴随着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趋势逐步加强,着力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降低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隐形交易成本,增强物流业与制造业间的协同关系,从而使制造业生产效率越来越受到政府及企业的关注。
2文献综述
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息息相关,学者们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若以研究对象涵盖的地域范围作为划分依据大概可分为如下两类。从整个国家层次研究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相关文献,王健和梁红艳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1998-2007年以及省际2000-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发现物流业发展能够显著地增进制造业生产效率[1],且在考虑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后,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依旧显著[2]。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梁红艳运用1997-2007年间的中国28个制造业细分面板数据和中国20个制造业2001-2010年的行业细分面板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视角下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在具体实现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产业联动视角下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是通过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而在产业分工视角下,促进制造业垂直分工、贸易发展及产业集聚成为物流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渠道[3]。在最新量化研究中,上官绪明以物流集聚的视角切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巧妙借助门槛模型利用1998-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TFP)的促进作用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当物流集聚度低于特定门槛值时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TFP)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当集聚度超过特定门槛值时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TFP)的促进作用才显现[4]。若是从特定区域层次研究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系的文献来看,张予川和张金鑫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十四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有显著性正向积极影响[5]。蔡志强和蔺继娟则是利用我国东部地区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展开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物流业的发展会显著地促进东部省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6]。诚然,无论从何种研究层次来看,物流业的发展均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从目前所使用的数据集来讲,学者们主要集中在省际面板与行业面板相结合,而把研究数据细化到城市与上市企业相结合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那么在最新的时间跨度期内,在更细一步的宏观与微观数据量化分析基础上,上述结论是否依旧稳健,仍需要作出进一步验证。因此本文拟将城市物流业发展数据与微观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相匹配,进一步检验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3数据与变量
3.1模型设计
随着微观数据可得性的提高以及计量技术的发展,面板数据模型在计量分析中得到广泛运用,参考以往研究本文将数据模型设定为TFPit=β0+β1logisticsit+βjXijt+λi+ηt+δk+εit(1)其中被解释变量TFPit表示企业i在t年的生产效率,核心解释变量logisticsit表征企业i所在城市在t年物流业发展水平,Xijt是一组控制变量集,λi、ηt、δk分别表示所控制的企业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行业固定效应,εit则是随机误差项。
3.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8年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有关上市制造企业的经营财务相关数据均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金融数据库。在实证过程中为保证回归结果的无偏性,本研究从样本中剔除了在样本期间内被ST等特殊处理的上市制造企业。在研究中用来表征物流业发展的是城市水平物流经济指标,该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是以上市制造企业办公地所在城市为基准将两者进行匹配。
3.3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被解释变量为上市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用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表征,考虑到OP方法处理过程中会损失部分样本数据,为尽可能地保证样本数据量使得回归结果更有说服力,本研究采用LP方法进行测算,并分别利用OLS与固定效应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核心解释变量是用上市制造企业办公地所在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以公路货运量进行表征[7]。选取这个指标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囿于数据的完整性及可获得性;其次是物流运输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公路运输在物流运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民航、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各具特点,但是基于运输方式的运输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公路运输的基础支撑与中转衔接功能。控制变量则主要依据以往文献进行选取,主要包括影响上市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企业年龄、规模、财务状况等。其中企业年龄是用企业成立当年年份减去企业成立年份再加一后的对数值来表示,企业的规模是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形式进行表征,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则是分别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资产报酬率进行表征。以基准回归为例,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4实证结果
4.1基准回归结果
为了探究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依据设定基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模型(1)、(2)所示,其中模型(1)为未添加任何控制变量的单变量回归结果。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物流业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制造业效率,且回归结果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为了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将被解释变量分别替换为通过OLS法和固定效应法测算的上市制造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lntfp_ols、lntfp_fe),从回归结果的系数方向及显著性易得,物流业的发展确实对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正向积极影响。
4.2内生性检验
内生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实证分析讨论中不可绕开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虽然在设定模型时采取了多重固定效应模型以及运用微观层面的数据来缓解内生性,但是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趋势逐步加强,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协同关系逐渐形成,被解释变量制造业生产效率与核心解释变量物流业的发展之间的双向因果的关系存在显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此,本研究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采用核心解释变量的滞后一阶作为工具变量(l.logistics)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确保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5)-(7)。从内生性检验的回归结果看,回归系数方向符合预期,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弱工具变量检验通过,所以物流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我国2009-2019年与城市宏观经济数据相匹配的上市制造企业微观数据集,通过构建的多重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物流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积极的影响效应,这一结果在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内生性检验后依旧稳健,说明了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是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以满足上下游制造企业的多样化物流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高物流业发展专业化服务水平。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论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将这种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需要提高物流业发展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伴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制造业不仅仅需要将部分物流服务外包,还需要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全流程、兼具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服务,需要物流业的上下游制造业企业的运输需求深度融合,利用物流业的反馈信息进行生产投入调整及战略布局。第二,鼓励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变革。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制造业更是实体经济之本,二者都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在“新常态”背景之下,物流产业以创新驱动的高效率发展将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的始终,鼓励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1]王健,梁红艳.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02):27-32.
[2]梁红艳,王健.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04):38-46.
[3]梁红艳.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15,245(01):88-97.
[4]上官绪明.物流业集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09):11-21.
[5]张予川,张金鑫.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实证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02):114-118.
[6]蔡志强,蔺继娟.我国东部省份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J].财经理论研究,2019,189(04):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