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4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制知识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领导重视,指导有力,保证了普法工作正常顺利开展
”四五”普法工作刚一启动,我院领导就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四五”普法工作的文件,自觉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四五”普法工作思路,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院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学院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洪天任组长,副院长刘亚、党委副书记郑勇以及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包括保卫处、教务处、工会、团委、”两课”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其办事机构设在党委宣传部。各学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人为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工作联络员,建立和施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普法工作。党委宣传部根据法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四五”普法规划,及时调整普法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法律法规颁布以及重要法律修正后,能及时订购学习材料,组织学习,使普法内容适应新的形势。 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经常开展,学院划拨普法教育和法制工作专项经费,提供经费保障,用于订购普法宣传材料、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加强法制工作硬件建设。今年订购的报刊杂志有:《法制日报》、《法律基础知识简明读本》、《法制教育学习资料》、《民主与法制》、《法学天地》等几十种,还订购了多套法制教育图片和音像资料,为宣传、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去年我院已投入30余万元,主要用于校园内重点部位安装报警探头及办公楼消防器材,努力加强法制工作的硬件建设。
二、 抓住重点,带动一般,全面推动普法进程
在”四五”普法启动阶段,我们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法制宣传教育方案,加强对领导干部、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以领导干部率先学法用法、青年学生知法守法来推动一般教职工的学法积极性。
领导干部是我院普法对象中的重中之重。为抓好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工作,我院将法律法规作为院、系两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党委宣传部已为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购置了《”四五”普法群众读本》(城市版),并拟定了学习计划。我院还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党纪政纪条规,观看《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录像,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党纪政纪条规知识考试,参考率达100%。我院还要求每位中层以上干部坚持写学理论、学法笔记,并在适当场合进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
在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对广大教职工的普法教育也常抓不懈。除利用教职工平常的政治学习日学习法律法规外,我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用法方面的带头作用,激励教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在本单位、本部门教职工的法制教育中起到了传帮带作用。青年学生通过各种法律宣传活动,营造了学习法律的良好氛围,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观摩,提高了他们学法的兴趣。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为保证 “六五”普法工作的实施,我局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普法领导小组工作成员。并设立普法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普法具体工作。普法办公室要重点做好“六五”普法总结与“六五”普法规划,安排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
2.建立工作制度,确保普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学法制度化。我局普法领导小组把普法宣传教育内容纳入我局日常学习计划,安排相应的法制知识学习。二是建立集中普法培训制度。明确每年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集中学习。三是建立学法用法考核制度。本着
“以考促学”的宗旨,坚持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年底定期对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进行考试和考核,学法用法考核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考试结果和考核情况以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评比先进的依据之一。四是建立定期汇总制度,我们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普法领导小组会议,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妥善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分解工作任务,确保普治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我们严格按照我局普法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订了普法工作要点,然后细化分解落实,并根据部门职责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相关股室。二是制订定出台了考核细则,监督检查各股室普法工作方案落实情况,严格考核。三是定期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及时整改,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内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1.以开展工会活动为载体,做好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宣贯工作
2.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
为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我局普法领导小组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活动。
一是利用每周一次的局例会学习时间,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与畜牧水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廉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二是下发了学习材料到各股室,组织业务人员学习《畜牧法》、《行政许可法》、《防疫条例》、《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强化全局干部职工培训,提升依法守法能力。通过学习专项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守法自觉性,提高了我局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注重实效,科学规划,为普法工作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大家在学法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把法律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深切感受到了在法制社会法律的重要性。同时,我局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更加规范,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局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更坚强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初中法制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48-01
教学的实践表明,初中的法制常识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内容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如果采取专题讲座“成人化”的教学方式,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不但不感兴趣、难以接受,而且还会引起“反感”。根据法制课独有的特点,在教学的实践中,坚持突出――强化思想性、丰富知识性、注重实效性、增强趣味性、教学方法灵活性的“五性”教学原则,大胆尝试、研究和探索了“知识、情感、情境、质疑、参与”和谐统一的“十字”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概括如下:
一、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案例,激活学生思维和
灵感的潜在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使我感悟到:在初中法制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教师讲授书本理论知识时,要选择最近发生的、距离学校较近的、贴近初中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热点”问题,充实教学内容。案例“新”才有活力,案例“真”才有感动。例如,在讲授《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时,选择这样一则案例:“王某在某商店购物时,将手机遗忘在商店柜台上,被女店主拾得。过了一会儿,王某来到商店向女店主索要手机,女店主否认拾得手机。于是,王某便对女店主强行搜身并在其身上发现了自己的手机。女店主以未拾得手机而拒绝归还,双方发生了激烈地争吵。闻讯赶来的女店主丈夫持菜刀向王某砍去,王某操起一根棍棒击向对方头部,将其打伤。”阅读此材料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除了分析王某强行搜身女店主侵害了女店主人身权利、女店主拒不归还手机、女店主的丈夫持刀行凶均属违法行为外,可用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一一对照分析,并符合侵害者明显地实施不法侵害行为,防卫人则明显处于被迫防卫的地位这一正当防卫的特点,学生不难得出结论。
此案例的选用真实、可靠,其深刻的教育内涵使学生听后心服口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身边的见闻一一讲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做到了有问题可引,有所为而“发”,最后导之以“行”。
二、准确地把握 “知识与情感”教学的结合点,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师欲想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自己就必须有真情,动真情,把自己的真情融入教学之中,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懂得:只要拥有“爱心”定能创造出人间奇迹。如我在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时,利用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漫画《榜样的力量》,结合自己的经历,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使学生引起真挚的情感共鸣,从而感动和征服学生的内心世界。课上学生慢慢地进入了境界,表情也越来越激动。伴随着音乐,学生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父母最强烈的爱。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观看了未成年的犯罪孩子们地演出,同学们声泪俱下。在情感与法制的教育中,同学们表露了自己的真情。使其心灵得到了陶冶、洗礼、和净化;情感变得更充实、更坚定、更崇高,放射出法制课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夺目光彩。
三、贯彻和实施“民主平等”的教学原则, 体现“教”为
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基本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原则,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其次,为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应予以耐心地诱导和启迪;同时还要给予辨证地评价。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性地思维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条件。
四、精心地营造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氛围,搭建
启迪学生心灵和进取激情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凭教师枯燥的语言、呆板的说教,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机械重复,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教师要善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融哲理于情趣之中。恰当地运用―――学生演讲寓言故事、“模拟法庭”、“虚拟剧场”、“新闻会”、“人生AB剧”、“辩论会”、“漫画点评”、“新闻评述”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学生带到一种理论情趣之中,领悟哲理,感悟人生。
五、巧妙地引导学生搜集信息和参与教学过程,夯实学生
2011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2011年是实施《成都市依法行政五年规划(XX-2011)》的最后一年,按照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要求,我们在全面梳理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年度工作重点,确保了环保系统贯彻落实《成都市依法行政五年规划(XX-2011)》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继续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我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律审查,保障了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按要求向市政府法制办备案。
(二)支部开展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有关要求,通过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环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将环保部门实施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幅度进一步细化,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罚力度,制定并按时报送了《成都市环境保护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化标准(试行)》。
(三)完成了《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通过召开专题会、座谈会、书面和网上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收集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经认真研究,反复修改,形成《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修订送审稿),该《规定》已于2011年11月5日以成都市人民政府第153号令公布,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完成了10余件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回复。
(四)按照成都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对处(室)和直属单位自查清理出的10个拟保留项目进行了初审,按时完成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上报工作,经对照法律、法规和市政府的有关要求,严格筛选后上报的7个项目通过了市法制部门的审查并经市政府研究同意保留。
(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做好环保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工作。2011年,我局共受理并处罚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76件,支部了4次案审会、2次听证会,承办了4件行政复议案件。支部参加了全省环保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
按照成都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专项活动方案》(成治市办〔2011〕3号)文件的要求,结合环保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计划,在本系统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新颁布实施法律法规的宣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制定了《成都市环保局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专项活动方案》,以社会公众和环境保护行为相对人为对象,以提高环境管理相对人的守法意识为重点,在“四二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法制意识。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积极参加市依法治市办支部的“百场法律案例大讲堂”讲座活动,并派人到青羊、新都区等区、县进行专题讲课,宣讲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相关知识。
(二)在机关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加强公务员、执法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颁布以后,及时订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并结合实际,编辑了辅导学习材料共10期刊登在我局oa系统上,供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区(市)县环保局执法人员使用,为大家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提供便利。为配合《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第153号令)的贯彻落实,我们编印了单行本,发放全局系统,为开展工作提供方便。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认真落实《成都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学习培训工作规划》,支部人员参加学习、培训、考试。今年,我局先后选派11人参加了国家环保部支部的《水污染防治法》、《全国环境法制岗位培训》等四期培训班和市人大、市法制办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三是支部局机关、直属单位、市环保督察专员办人员共313人参加了成都市依法治市办在全市举办成都市创建文明城市全民普法宣传教育专项活动普法常识竞赛活动。
(三)深入开展企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围绕污染减排、污染防治、重点行业、重点工程等,并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加强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环保意识。
三、不断加强环保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继续抓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持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同时,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完成了2011年行政执法证的验证工作,持证上岗率100%。加强对区(市)县环保法制和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
【环境保护局法规处2011年工作总结】
1.现状
1.1收集难
部门归档不够及时、主动和完整。据调查,农场中能够主动归档且按时按质按量的部门仅为少数;大多数部门都是你催他才交,你要什么他才给你什么,不少部门都要三请四催,个别部门还一拖再拖,甚至不了了之。如此一来,常常影响档案室正常的组卷、编号的整理工作,甚至拖延整个档案室工作计划的完成。
1.2整理繁杂
许多文件材料的形成和部门立卷不够规范和标准,有些部门甚至不组卷。具体表现为:载体不够标准统一,纸张规格大小不一,书写不规范,字迹耐久性差,图纸叠放不符合要求,组卷混乱或不组卷等。这样,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于繁琐的收集、整理等环节中,甚至完全兼任了某些部门的立卷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整理还是整理,整个档案室就是一个整理、加工的车间,忙忙碌碌、零零碎碎,档案室工作的重心和开发利用档案的职能也就在这忙碌和琐碎中逐渐地偏离、淡化了。
2.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档案室开展工作时,其监督、指导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导致文件材料的形成不规范,部门立卷工作的不到位,不标准等,从而大大增加了自身的工作量,以致没有精力去发挥其最重要的职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体分析如下:
2.1档案意识及档案法制意识薄弱
由于档案室工作大多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被动状态,宣传又少,造成实际上许多人对档案、档案法、档案工作的认识甚浅,对档案的性质和价值,档案工作的诸多环节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也就谈不上积极和主动,守法和执法了。再加上许多农场的工作重心和领导的主要精力皆集中于农业生产工作中,起间接和辅助作用的档案工作的地位相应地也就较低,从而其监督、指导职能的发挥也就没有什么力度,整个档案室工作既消极又被动。领导不重视,档案员又消极被动,其他人员就更加不引以为重了。
2.2相关人员档案知识缺乏,业务生疏
我场许多部门的档案员都是兼任的,非档案专业的人员对有关档案知识和业务在无任何培训和学习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深入详细的了解,因此在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立卷归档等具体工作中出现一些不符合档案工作规范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不到位,以及流动频繁,致使工作更加生疏,根本无法开展监督和指导职能。
2.3档案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档案人员尤其兼职档案员的职责不明确,工作考核不合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3.如何改变现状
简而言之,就是要加强档案室的监督、指导职能和主观能动性。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方面领导带头转变观念,真正重视档案,把档案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另一方面档案员要尽快自我转变,从自身做起,树立强烈的档案意识,增强档案法制观念,正确认识并摆正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摒弃被动消极的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档案室的两项主要职能要制订计划、决定工作重心,并严格执行。
再有要加强宣传,促进全场干部职工的转变,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档案工作规范,档案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等,如:我场档案室编制《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学习材料,组织全场干部职工学习,编制档案法试题在教工中开展知识竞赛,在《农场信息报》上开辟专栏定期介绍档案知识,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作用意义,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全场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3.2完善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农场档案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的开展亦“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主要有:建立起由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专兼职档案员等组成的全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形成由上而下的严密的层层监督机制;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立卷归档制度等;明确档案人员的岗位职责,尤其是建立兼职档案员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以保证部门立卷工作的实现。如我场制定了《浓江农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各环节的制度和档案人员岗位职责,从而保证了档案材料及时、完整、系统地移交到综合档案室。
3.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自我成才。专职档案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参加业务培训,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管理和辅助立卷,争取更多的时间从事档案的信息开发,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成为合格乃至出色的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员,现代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员和信息的开发者。
促人提高。档案室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努力帮助兼职档案员提高业务水平。如我场不但实现了兼职档案员全部接受业务培训的目标,而且还在《浓江农场档案工作发展五年规划》中专门制订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对专、兼职档案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训,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面向新世纪的档案工作队伍”的长期培训规划。
3.4着重业务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档案室在文件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中的作用
(1)以“早”争主动,超前指导。即在文件材料形成前或中时的指导,尽量使许多问题和错误杜绝于萌芽阶段,取得事半功倍之功效。如:我场档案室在每个建筑工程竣工之前,就亲自向基建科的内业工作人员详细交待有关建设档案的书写规范、归档要求等,这样既提高了案卷质量,又减少了归档后的许多不必要的再劳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和计划,积极推进法制宣传工作
“五五”普法实施以来,开发区非常重视法制宣传工作,将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并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为组长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工委管委统一领导,安全生产办、人力资源部、综治办、党政办公室、公司开发部等多个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法组织网络。在成立普法工作领导机构的同时,我们制定了普法工作规划和计划,今年年初印发了《2009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这些规划和工作意见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园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机关领导干部、机关执法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驻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此外,我工委还采取有效措施,拿出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必须的经费,用于编印普法教材、购买学习材料、订购法制宣传资料等,工作经费的落实和保障确保了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成效,推进了法宣工作的开展。
二、各部门分工协作,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宣传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今年以来,开发区各相关职能部开展了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做好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活动。
1、开发区纪工委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定期举办廉政知识讲座,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3月底,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邀请区纪委领导做了一堂题为“有效管理招标活动,加强招标工作监督管理”的讲座,使广大员工进一步了解了招投标的相关知识。二是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点查找工作,各部门、各职工结合本职本部门工作实际,深入查找风险点,为下一步做好廉政风险防范做好准备工作三是开展正面示范、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沈长瑞、李保华等同志先进事迹的教育片。通过学习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组织学习观看吴大观等典型案例电教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小金库引发的大案》;8月3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北京市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让党员干部近距离感受到犯罪人员失去自由以及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反腐的自觉性,做到以案明纪、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2、开发部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开发部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学习和宣传与征地拆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了与群众之间的社会矛盾。年初,邀请了区国土资源局领导来基地开展了《土地法》、《物权法》知识和法规的讲座。开发部给每个员工购买了相关学习资料,并由部门主管领导做讲座,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因工作需要,开发部还与北臧村镇多个村紧密联系,经常向村民宣传《土地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3、人力资源科宣传《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常识。人力资源科通过发放相关法律宣传小册子,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针对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情况,开发区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在驻区企业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比如有重点地将把大型企业作为法制宣传重点,开设了企业法制专题讲座,派发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此外,有的驻区企业结合已建立企业党支部这一优势,在党员活动室购置了法律报刊杂志,开办了法制宣传栏,有的企业创办了企业内部刊物,如北京环洋经典建筑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主和广大员工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开发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产业基地企业多,涉及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办公室加大了安全生产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1、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今年年初,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对开发区供热厂人员就《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决定》有关内容和知识进行了培训,之后还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答题活动。4月,新修订的《消防法》颁布实施,我们结合医药基地实际制定了《消防法》宣传普及方案并下发各园区企业。6月,我们邀请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专家授课,就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和安全生产现场检查等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授,驻区企业级施工单位130多人参加了培训。6月底,邀请市防治火灾中心对主要企业负责人就火灾隐患的发生和排除、初起火警的扑救、小汽车起火的处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进行了培训。8月,安全安全生产办公室张建国主任就《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作了培训。
【摘 要】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源,呈现了较为直观、全面的历史信息。这些有效的图片资源,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历史图片;新课程
“教科书编写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阐释系统的编写是否生动、活泼、有趣,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中学历史教材中除去正文部分,剩下的就属于阐释部分,历史图片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图片是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漫画、历史地图等等的合称,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图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隐含的时间、事件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历史图片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图文并茂是历史教材的特色,“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新课程下的历史教科书增加了历史图片的地位。
1.传递历史信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
图片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和启发性等特点,能够比文字更快地表达清楚一个信息,在历史教科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选用恰到好处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课“历史纵横”中,提到了“……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教科书在此插入了四幅图片,即“秦半两钱”、“秦铜量”、“秦铜权”、“写有法律条文的秦简”,在这里图文结合的相当巧妙,有助于学生对此加深理解。
教材中部分图片配有较长的文字解说,进行相关的历史知识扩充,这样学生看到的就不再是孤立的图片,而是一段时期内的历史,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增强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杜威说:“如果我们不能引起兴趣,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就没有保障。”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忽视了教学技巧和学生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背多分”的学科,枯燥乏味。
历史图片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弥补文字、语言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成为学生较为容易感知和理解的学习材料,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让其获得更充分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图片不仅包含有直观、基础的显性知识,还包含有很多内在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大多数可以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察,或配合文字的简单叙述直接掌握;而隐性知识,需要学生从一定的历史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历史抽象思考才能获得。而这个获取隐性知识的思维过程,正符合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或表象更有助于思维进程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挖掘隐性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丰富学生的历史情感
赵亚夫教授所说:“思想史和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艺术史,乃至休闲史等,都要融入历史课程,让历史学习真正能够整体地表现出人的活动、人的意识、人的心理和人的个性。”历史图片更能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与历史产生共鸣,引起心理上丰富的情感体验。比如,教材中有日军屠杀中国民众的照片,学生根据这些历史照片从内心产生的道德感、民族感等情感,能引起自身对历史的深思,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图片的使用原则
历史图片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一些原则。
1.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图片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限度。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的插图,选择与教学目标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些图片资料进行讲解与分析,紧紧围绕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准确选择使用插图的时机。例如,在学习“宗法制”时候,展示宗法制的树形示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宗法制下政治权力的分配和等级关系。
2.要有科学性,注意对图片的真实性加以分析。一般来说,出土文物、历史人物真迹、名胜古迹等图片比较客观,真实可信;而再造、复原以及想象性的插图,使用时必须具体分析。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教科书部分插图不符合历史事实:
①第4页第1课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图中夏禹的服装是汉服。
②第50页第10课“”中有一幅林则徐的画像,林则徐虎门硝烟时为湖广总督,为文职外官正二品,所以他应该穿二品文官锦鸡服,但图像中的林则徐穿的是一品文官仙鹤服。
3.在利用插图时,应该配有相关图片的文字解说,只有图文并茂的历史图片才可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作用。比如人教必修一的插图“宰相俾斯麦和德皇威廉二世在一起”,师生只看到了图中的两位人物,但具体哪个是德皇哪个是俾斯麦,并不清楚。所以,图片的表述可以改为“宰相俾斯麦(左)和德皇威廉二世在一起”。
4.注重教学过程的培养。高考对图片的引入比例逐渐扩大引起了教师的重视,许多历史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解答图片型试题技巧的指导,强化练习,但又出现了一种平时不重视,考前忙做题的现象,尤其是高三,这种解题技巧的指导对提高得分率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多老师忽视了日常教学中解读图片能力的培养过程,只通过短期的强化是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历史图片的功能。因此要注重平时教学过程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注重知识的积累。
历史图画资料是无声之言,无言之文,它们与课本知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成为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适量地运用历史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形成鲜明的感性形象,使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杜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
[2]杜威.杜威全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
[3]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1
[4]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09(4)
[5] 赵唤唤.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体系的比较分析——以人教版和岳麓版历史必修一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初中政治;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64-02
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新型教学模式,针对农村中学学生对网络认识的局限性,本人在教育实践中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政治课中的运用和实践,促进了思想政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
1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政治课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认识材料能否引起兴趣,直接影响着理解、判断的效果。如果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饶有趣味,使呆板的材料变得活泼生动,会使知识比较容易消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空洞机械的说教形式强硬灌输,从书本到黑板,由理论到理论,即使是激动人心的场面,也会显得空乏和苍白。以至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应有的激情。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形、光、色的优势,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就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体会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初三《一国两制》这一节时,农村学生关心时事的同学很少,很多激动的场面没有及时观看到,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容不甚理解,只能从书本上强记一些内容,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为此,我精心剪辑了中国人民进驻香港、澳门,香港、祖国,中英、中葡在香港、澳门交接仪式时,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上空升起,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香港、澳门的回归画面。伴随着《七子之歌》歌声,使学生融入到一个由形、光、声、色等凝成的音乐氛围中,学生的整个心灵受到震撼,这样的场景定格在学生心灵深处,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丰富的情景创设,给学生多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得到掌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尽管农村中学学生信息比较闭塞,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与现代多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书本”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的资料,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深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让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材料,弥补了过去政治课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缺陷,也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勃勃生机。
同时,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要求教师能及时捕捉新的社会现象与教材知识结合,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解释新的现象,又能依托具体现象理解教材中抽象的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网络信息不仅能提供鲜活的材料,而且其资源丰富。作为教师在突出以学生为本的今天,也要适时加以网络知识方面的指导,把学生查到的信息要加以整理、归纳,使知识一体化,而不是零散的,造成记忆负担和思维混乱。例如:在初二年级的法制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既可到法庭、乡镇、监狱中去进行调查,也可引导学生到网络上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上台讲收集到的内容,学生们积极上台发言,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学生们自主参与的热情得到发挥,而教师则提供了他们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果,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娱乐性与趣味性集以一体的地方。
3 多媒体课件能使抽象理论形象化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不仅能将大量的信息迅速地反馈给学生,还能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画面的处理变得通俗易懂,使之形象化,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形象的理解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它作为人们的认识获得的最初阶段的形象也易于被大脑接收和保存,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好懂,如若利用插图、图表、图示等材料,把知识间的联系表现出来,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其用意就是强调形象化的重要性。插图、图表等方法用于教学由来已久,它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优越性尤为突出。例如:在讲解初三“生产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时,大可不必从概念到概念,可用计算机软件PowerPoint投影出一幅动画图片:一个拿着铁镐不断挖掘土地的小人,并去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生产力”。在同学的忍俊不禁时,趁热打铁进行引导:“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小人’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这个因素,铁镐就是生产工具,土地就是劳动对象”。“三要素”及相互关系也会一目了然。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发问,谁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劳动者”。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教师 学生 心理断乳期
美国心理学家贺林渥斯(L・S・Hollingworth)认为,生理断乳给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生命的诞生,而心理断乳也给青年的生理尤其是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是第二次诞生,它最终会使青少年摆脱依赖性、幼稚性而获得独立性。初中学生大多数是12~16岁,正处于儿童结束期、进入少年期的年龄,而此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生理迅速发育甚至达到成熟,并且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表现出了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要让青少年顺利渡过这个特殊的阶段,只靠班主任的心理疏导是不够的,还需各科任教师既教书又育人,除了坚持正面教育引导,还需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之间完美的切入点,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每一学科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例如历史这门学科,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这里,“智”不仅指知识能力,更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丰富深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大,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历史教材中那些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的名人言行对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好多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的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的不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有了正确的意识、良好的兴趣,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不断完善,最终才能将潜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兴趣的发掘实际上是一个发现、培养、发展的循环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得以实现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教材和教学活动中获取美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学习的最好补偿,而这种补偿又反过来激励学生。学生如能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美感,也就能获得对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就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多、社会道德观念的变迁、各种大众媒体的日益发达,社会上的种种夹杂着善恶美丑内容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每天都在毫无遮拦地熏染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产生了懒散、怕学习、厌学、逃学等思想行为,都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自然而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生物学科的优势,针对现状采用生物模型讲解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分析对比法、案例分析法、专题报告法、问卷调查法等在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生物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又如:结合生物科学家故事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结合生理卫生知识进行青春期教育,结合遗传变异知识进行“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教育”,结合实验演示和操作进行挫折教育,结合生殖发育知识进行“珍爱生命”教育……
四、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
课堂要促进师生心灵交融,注重人文关怀,从生命的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和谐的课堂文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首要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其次是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对教材中一些概念简单、原理浅显、思路清晰的内容,应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当“先生”。可以采用讨论式、答辩式、对话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允许不同观点的交锋,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做既可消除学生的压抑感,又可加速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从而逐步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个性丰富的人。
五、供给法制营养餐
关键词:人地观;学习观;评价观
高中地理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单从词眼上分析,上述话中就有几个“敏感”的词汇频频出现在知识界和教育界的讨论之中。高中生虽然很想倾听这种“讨论”,很想对高中地理进行真实地“触摸”,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时间。鉴于此,高中地理老师的责任更为巨大,如何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多、走得更远呢?
一、理念:正确的人地观不可或缺
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可以说,人地关系是课文的主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不可或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应该成为高中地理老师的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的教学中,应该选取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对人地关系等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并不是决定性条件;但在特定的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通过这种辩证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一方面,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建在矿产地附近,但有些工业基地,如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弄清楚。另一方面,还要用典型事例说明,在特定场合,自然环境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如采掘工业的布局,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
作为高中地理老师,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生成,更要注意在学生的心田上种下这样一些种子:科学人口观的种子、资源观的种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种子……正如徐学平所说:“人心是块田,种什么,长什么。”
二、过程:主动的学习观不可或缺
关于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法国的茨维坦・托多罗夫有一句话解释得再明白不过了:“即针对外部强加标准的解放运动和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新标准的建构运动。”高中地理课堂就需要这样的“解放运动”和“建构运动”。说实话,今日的课堂,机械、模仿、被动接受和单项灌注已经没有生命力,没有“市场”,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才是正途。
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等(如请校外专家开办讲座);重视独立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组
织学生通过直观动态材料(录像)观看商业网点布局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分层学习很有必要。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说明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已成为时代共识。高中地理教学应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发展“菜单”,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从而创造出一种自由舒展、多元发展的教育氛围。
三、反馈:多样的评价观不可或缺
一个地理教师如果从不容许自己止步于浅薄单薄,就一定要重视评价这一关。因为正确的、多样的、有温度和有人情味的评价,是师生间“私谊”关系升温的剂。反之,冰冷的、“俯视”的评价氛围,既关闭了学生的学习之门,也关闭了其情感之门。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儿童的灵魂不是一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儿童的灵魂是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激情、改造和创造的力量。”的确,恰当的评价能够唤醒这种力量。
在具体评价时,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例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海岸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教学中,检测“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达标程度,面对学生已经完成的小论文、宣传板报、绘制图表等,教师的评价要特别注重学生利用信息源的情况,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一定要对小论文、绘制的图表的质量给予全面、公正、温馨、有故事的评估等,如此,方能给学生注入更大的内驱力。
在评价时,应该关注学生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1.地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
2.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可持续发展观,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教师在评价时,不仅仅是注重知识、技能等这些“外部”知识,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内部”资源。因为真正的学习与情感有关,那里才是学习的“核心地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学生 生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
1 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数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教5的认识时,要学生说说数量是5的事例:一只手有5个指头,一个星期上5天课,去年我5岁等。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创设小朋友在超市买东西的情境,问学生用什么来购这些商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这样引入了新课学习,学生就能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学生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他们是最熟悉、最有体验的。运用生活实际中的材料导入新课,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例如:教统计图时,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中一年中各月的用电量或用水量,将这些数据在课堂上整理,并思考制成什么样的统计图最合适。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时,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实景的形式出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热情。
2 选取生活化的题材训练
人们对数学的需要已发生了变化,对具体计算要求降低了,而对数据的采集、归纳、分析作出解释和判断的要求提高了。对解决问题过程中逻辑推理的要求降低了,而对实际问题模拟化以及运用模型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选取训练题时,要注意运用有真实意义的素材,加以编辑为练习题,不要老是做那些很“空”的习题。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我根据班上学生集体看法制展览这一事实,编制了这么一道题:文娱委员陈圆为全班45名同学去买门票。展览馆售票窗口前的告示牌上写着:“今日票价3元,对45人以上的团体票优惠10%。”请你想一想,陈圆同学应该怎样买票花钱少?学生看到这个题,兴高采烈,表现出很强的解决欲望,果真想出了好办法。例如:教学认识位置后,进行有关位置关系的综合练习,设计了找礼物的游戏。礼物放在柜子的各个密封的盒子里。让学生根据纸条上的要求找,找对了便获得礼物。学生兴趣很浓,体会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可动手做的作业。如: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要学生测量教室里一些物体的面积。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测量黑板的面积,有的测量门窗、课桌、文具盒的面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真正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圆柱的认识后,布置学生按要求制作一个纸圆柱,学生必须考虑怎样画圆、圆柱侧面与底面周长的关系,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侧面积的计算打下了基础。联系生活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数学作业具有实践性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根据数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联系,将数学知识融化于生活实践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作业。实践性作业的特性是:内容的生活性、启发性;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过程的灵活性、挑战性;结果的多元性、适应性。实践性作业的类型:准备型――学习新知识之前融入生活实际情境的实践性作业;理解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实际情境的实践性作业;探究型――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的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策略的作业;应用型――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周围的实际问题,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例如:在教了圆的面积后,我布置学生观察生活实际中与圆有关的事物,其中一个学生提出:大自然中,为什么花都是圆形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他带者这个问题,查找资料,终于得到了问题的解答: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三角形、正方形、圆,以圆的面积最大。花是圆形就能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好的成长。再例如:教了正比例和反比例后,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作业: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想一想,能否运用这一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利用树影和树高成正比例求出大树的高度。
课程改革以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学习方法宝典》金盾出版社
[2]《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中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德育教学;实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现代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由单一技能转为综合素养,由重技能到重品德的转变。可见。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的重要性。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德育课教学。中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经济政治和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等知识,由于其理论本身比较抽象枯燥,教学手段也很单调,黑板加粉笔。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够把抽象变具体、枯燥变生动,从而做到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撞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和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1 图文并茂,寓教于乐。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乐学落到实处。把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如:我在讲解“年少莫种相思树”时,通过观看flash《三个和尚》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甚好。
2 化解抽象,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领会。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商品这一课时,讲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态曲线图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动态教育,突破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抽象的理论知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很难理解。无论如何讲,甚至反复讲几遍,同学们还是不易理解,想象不出,事倍功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化难为易,使难点由抽象变为直观。如在讲货币的形成过程时,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利用计算机教学把货币的形成从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货币纸币等以时间先后次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货币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既掌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4 交互合作,清晰反馈。
学生如果更多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对于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可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运用。如:“企业的社会责任”一章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情景,模拟具体的商业活动情况,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什么是社会责任及其重要性,如果你成为企业领导者会怎样履行社会责任,辩论是否利润最大化使企业存在于社会的根本目的等问题,这样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地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
5 扩大容量,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