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3-05-31 09:4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1篇

【摘 要】新课程提出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高效课堂的实施是有效途径。本文阐述地理高效课堂的含义,高效课堂的提出,浅谈地理高效课堂实施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中学地理;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量地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它不是死板教条的课堂,是师生交流、探究活动开放的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有效教学为基础,高效率、好效果完成三维目标。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把地理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代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的讲解,更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得当代地理教师的责任更加艰巨,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三维目标的培养。教师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浅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几点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转变角色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现今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不同层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讨论研究得出结论。教师要由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标准还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现代地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地理学习充满兴趣,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发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进而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和学习,现今仍有大部分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地理学科内容繁多,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更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及时对学习过程做出客观评价,适当对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实现高效课堂。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自然现象,区域的经济和人文的发展变化状况等内容,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琐,需要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空间思维能力。简单的靠教师的语言、粉笔、教具根本不能满足高中地理教学,而且效率低,还浪费时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优点突出,很受各科教师的欢迎。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的步伐,必须积极学习和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由于初中升高中的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对于一些抽象的、繁杂的知识,学生无法感知,不能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内容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阅读、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多媒体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模拟运动问题,图像直观化等优化课堂效果,加强师生交流,打造高效课堂。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上下推行,这次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换了一套教材,而是对教育观、学习观、授课观、评价观等做了全方位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幽默的语言、版图版画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还要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开放”“创新”的还是“封闭”“保守”的,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全面适应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使教师的素质真正的提高。以胜任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开展高效教学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也为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同时也给一直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反思教学实践,以制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并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增强高效课堂和高效学习的意识,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积极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6-37

[2]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3]曾永翠.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途径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2)

第2篇

一、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

课堂结构要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建立起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结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引导者”“演讲者”“控制者”“监督者”“协助者”,比如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要告诉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时间安排,甚至可以请几名学生配合教师向全班进行示范,以便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活动。

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即使是最简单的知识也难以掌握,更不用说创造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对话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提高交际能力。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人的思维活动始于有待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展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所以鼓励学生开口、增强学生的信心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口语表达中,学生难免会犯许多诸如不定冠词、物主代词等语法错误。说英语的目标是流利,写作的目标才是准确。因此,学生课堂口语错误,应当在活动结束后书面纠正,也可以及时重复正确句子,而不是批评。

三、注重发散思维,发展创造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汇、句型等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景,给予每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四、巧妙设疑,营造创新氛围

教师应具有创造性地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讨论,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观点。应该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质疑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善于思考的创新精神。

第3篇

一、情境创设策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与课堂学习的情境密切相关的。所以,任课教师从上课开始,不仅要建立自然、亲切、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而且要努力创设情趣盎然、令人精神振奋的愉快的学习情境。具体地讲,要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喜趣的特点,创设有趣味、能激起学生强烈求知欲望和唤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的情境;要重视能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为获取新知服务的情境;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应所教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重视利用教育教学软件设施设备,创设富有吸引力且能激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进取的生动情境。

二、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自主自由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技能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并获得发展与提高的乐趣与幸福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有四点:(1)有利于弘扬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在高昂状态下进行学习;(2)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与同学们交往互动,切磋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与社会能动性;(4)有利于学生在曲折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从而提高反思监控能力,并为今后的有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异步教学策略

从智能方面讲,在人的言语、逻辑、音乐、视觉、身体、自知、交往和观察等八个方面的智能中,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与弱势。“扬长补短”即发展其所长、弥补其所短,是教师教学的崇高任务。只有认真贯彻这一要求,现在的学生才能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各类优秀人才。很明显,目前的课堂教学,用统一的内容教给学生,用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就是程度差的学生“吃不了”,不仅不能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而且往往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走进了与教改要求背道而驰的“死胡同”,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四、学法指导策略

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武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职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益、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

学习方法的范围很广。可以说,一切会学和善学的活动都包含着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因素。从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看,要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看书的方法,书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学会看书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必须重视指导。扼要地讲,看书的方法要点是:系统看书,边看边想;划出重点,记下疑点;有图像时,要看文字与看图形结合;到一定阶段要前后联系,系统梳理;(2)写作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写心得、写笔记、写文章、写日记等,具体的方法主要是确定题目,展开思维;列出提纲,收集资料;动手成文,复读修补;(3)计算的方法,包括心算、笔算、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算等形式。计算方法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审题,边想边算;算后复核,确保无误。至于作业练习中的事,则应该先复习(知识),后计算,再复核;(4)操作的方法,主要是动手操作学具,进行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操作等内容。具体的方法则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操作等内容。视要求而定,一般讲,操作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明确目的,掌握程序,细心观察,手脑并用;其他如听课的方法、合作互动的方法、学习反思的方法以及学习管理的方法等,都在应该指导和教学的范围之内,必须引起应有的重视。

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关键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下达任务,可以进行布置指导;合作互动,可以进行交流指导;了解学习,可以进行反馈指导;学习结束,可以进行小结指导,问题是教师要把学法指导提上重要日程。

五、资源开发策略

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资源观。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优化,学生才会充分地享受到学习生命的愉快与幸福。

作为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除教材外,学校各类设施与活动,以及学生所了解和认知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在课内动态生成的新信息,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第4篇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造性学力

如何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因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怎样优化教学过程,自然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现在,我从教学过程的性质、特征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优化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愿与同行共享。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提高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用传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过程,传授知识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它坚持“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习得,重分数、轻能力”的观点。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不仅注重能力培养,并且认为学生的认识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能动地、自主地对知识客体进行选择、加工、改造,从而实现教学、教育和发展三大功能并进行知识建构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让学生自主“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自觉掌握知识并获得充足而有效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互动的过程

从人文角度上讲,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相互交往与互动从而实现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与互动是人类社会的特征。课堂教学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有机部分,必须注重交往与互动,没有交往与互动,就没有课堂教学,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从动态生成、促进创新与提高教学效益的角度看,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必须遵循下述规则:

1.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师生正常、高效地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

2.开放时空,自主参与

即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能自主地参与学习。

3.资源共享,多向互动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不仅要善于收集和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且要善于重组和利用学习资源,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促进教学过程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动态生成。

4.差异互动,差异发展

由于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同班级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域和学习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师生间的互动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差异,通过有差异的互动,达到有差异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是学生情感激发、维持的过程

学生的认知活动、交往活动和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活动与学生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所以,优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情感的激发、维持与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真正优化并促进创新,一定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下面谈几点我的认识。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要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2.认真采用情感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引入新知,要激起学生大疑大惑;教学新知要生动、形象、有趣;练习新知,要多练趣题、妙题、开放题;小结新知,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快,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情趣昂然,智力振奋。

例如,“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在“习旧”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屏幕上出示大象、马、熊猫、小猴、狗五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学生从1~5,再从6~10,依序一遍一遍地数,无论数到几,只要学生报出数,教师都能准确无误地猜出学生数到的是哪个动物。学生十分惊奇,迫切想知道教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而快。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余数的特征,并用此来解释教师猜动物的诀窍。紧接着,变换动物的顺序与个数,让学生互相报数、猜动物,并说明猜的方法,最后进行评估小结。整个课堂洋溢着乐学的激情,充满着对学习的热爱,教学过程优化效果十分理想。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导入策略

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开展以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化学学习,这导致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差,能力低下。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为了促使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化学,采用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不可或缺。本文从多方面指出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意义,并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导入,推动学生的化学学习。

1.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意义

1.1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学生由于化学基础不足和了解不够,很容易在化学学习中产生畏难心理,并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化学课堂导入,能够增加化学教学的亲和度和趣味性,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1.2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化学教材内容较多,化学课时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化学课堂导入能够让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2.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实施

2.1教师通过化学实验导入

化学教学与实验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实验能够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透彻的明白化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既可以让学生观看化学现象的发生,又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通过化学实验导入课程,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例如,教师在讲关于气体的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点一支蜡烛,然后在拿出两个装有不同气体的封闭试管,当靠近蜡烛打开A试管时,火焰变得更旺了,当打开B试管时,蜡烛的火焰变弱了。这时学生就好觉得很神奇,并很好奇为什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猜两个试管中的气体是什么,然后由此引出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后就会明白A试管中是氧气,B试管中是二氧化碳。这种化学实验导入的教学策略能够增添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2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导入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增添光彩。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致,就应当多向学生提起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化学的无处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导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溶洞的美丽图片,当学生赞叹于溶洞的美丽和神奇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溶洞的形成是由于碳酸钙受水与二氧化碳相作用而形成的。这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强大作用,就可以导入教材知识的讲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家中的水壶,在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生成很厚的水垢,加入食醋后过一会就可以有效溶解,这也是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讲其中的原理,并展开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通过生活的化学实施导入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化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2.3教师通过化学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是导入的最直接方式,有意义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认真听课,从而通过化学教学解决自己的疑惑,掌握教材内容。同时化学问题导入也能够更快速的导入课程,促进课程高效进行。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化学问题导入,有效展开教学内容的讲解。例如,教师在讲关于水和水资源的知识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海洋占据了很大部分,为什么人类可用的水资源却非常有限呢,人类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为什么,教师就可以导入水的组成和水资源的利用等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学内容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解开自己的疑惑。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看看美丽的金刚石和普通的石墨,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为什么它们的形状和质地会如此不同呢?在学生思考和回答以后,教师就可以展开教材内容的讲解,带领学生领会化学的奥秘。教师通过化学问题导入能够有效的开展化学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

2.4通过化学教学媒体导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化学课堂教学设备的完善,化学教学媒体也是层出不穷,不断更新。现代化学教学媒体为教师的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教学媒体,实施有效导入,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开展。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化学教学媒体开展有效导入,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导入。例如,金属材料有的与氧气反应,有的几乎不反应。只是口头讲解学生很难记住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金属与氧气反应后的样子,从而让学生记住金属是否活泼,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有效导入。例如,对于有机合成材料的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看人们经常用的塑料袋,穿在身上的合成纤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媒体导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进步。

3.总结

教师作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当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通过有效导入策略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庄寿强《普通创造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第6篇

1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新颖、有趣的新课的导入,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1古诗词导入

运用猜歇后语、谜语、填成语、古诗词的方式导入,如请学生猜一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学生沸腾了,导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1.2故事导入

比如在讲“运动和静止”这一课题时,我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学生听了十分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由此导出“运动和静止”这个问题。”

1.3实验导入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节时,教师做“覆杯实验”时,看到一杯水竟然给一张纸给托住了,真是不可思议!这样自然引出了“大气压强”。

1.4游戏导入

在介绍“什么是力”时,请两位学生上台做游戏:两人面对面站立半蹲,互相击掌,看谁能使对方后退失去平衡。结果一位抬手不动者获得胜利,而另一位主动进攻者却反而被震了回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参与乐趣的同时进入了新的知识的学习!

2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1激励式

这类提问方式可用于新课教学中,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可以用讲授新知识,快速给出旧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惊异中急于探个究竟。例如:表演气功的大师,为什么在胸前放一块石板后,再用铁锤敲打?或躺在布满铁钉的木板上睡觉,这时可让学生想,若是一根铁钉,这位大师他还敢睡在上面吗?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及进带入活跃状态。

2.2启发式

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给学生以知识或方法上的启发,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或新问题之间的联系。启发要启到学生的困惑点上。例如:我们在实验教学“物质的密度测量”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启发。提问:若用纸将体积不同的铝和铁包起来,有谁可以把它们辨别出来?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争论,有的认为用轻重来判断,认为大的那一个就重等等,意见不一。此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不能单凭质量或体积来判别究竟是哪种物体,而要讨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它们的关系来区分物体。

2.3引岐式

这是在学生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认识趋于一致,但不够全面,甚至错误时,教师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分歧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提出如下问题,如图所示,求在平面镜MN上能看到光源S的范围。有的同学开始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镜子有多宽,就应是多宽的范围内看到。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系用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根除这一错误认识。

3课堂教学的语言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物理教学语言的文学艺术性,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物理学的许多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幽默风趣的材料,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成语和俗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应当充分的加以利用。譬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将定律改成诗:

惯性不姓牛,宇宙万物有。迷津牛顿识,写在定律首。

再如《欧姆定律》,我也让它诗化:

第7篇

一、运用自制教具,让学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充分运用现有条件,创造性地制作教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具,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活动。

自制挂图,激发兴趣。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制作挂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直观化。如在学习学科时,教师制作一张课程表,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教材内容,除制作挂图外还自制了一些其他教具。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五BUnit 2 A telephone call E部分时,doctor说:“Open your mouth and say ‘Ah’。Patient听了之后说:“Ahhh。”教师做了一个小电筒,听筒和帽子,整个课堂顿时沸腾了,学生争着带帽子,挂听筒和拿电筒,争着做医生,个个抢着表演对话,这样一节难度较大的对话内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掌握了。

利用实物,充实教学。其实教师、学生及教室内的一切陈设都是资源,课堂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语言的实践活动。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五B中,在教到Unit1 A new term,Unit3 Hobbies时,就可充分利用教室的资源;在教到Hobbies时,学生自己的业余爱好就是很好的谈话题材;在五B中,当教到Hobbies 时,教师和学生都拿出自己的关于业余爱好的一些照片,特意把自己的照片放大贴到黑板上进行教学,这就很真实,很生活化,效果相当不错。

二、发挥简笔画的功效,让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

简笔画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它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且达意传神。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以最小的教学代价(一枝笔,一块黑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生动直观,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是图片、实物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绘画技能。如表示形状的square, circle, 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和star用简笔画教学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简笔画教学既可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又使课堂活而不乱,变而有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段。

三、运用肢体语言,避免文本中空洞的说教

小学英语内容简单,但学生大多初次接触,因此教起来却不太容易。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生动、新奇、有趣的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

在单词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优化教学。在教单词时可边做动作边教单词。如在教到car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用双手作开车握方向盘状,学生边做动作边念单词,多种感官并用,增强记忆;教run时可做跑的动作;教headche时,可做用双手抱头的动作;教monkey时,可学猴子玩耍的动作等等。

在巩固生词教学时,利用肢体语言,同样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巩固music、sports、computer game、singing等单词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做拉小提琴的动作,其余学生答music;一个学生做运动,其余学生答sports;一个学生做打字动作,其余学生答computer game。还可倒过来,让一个学生说单词,如singing,其余的学生做唱歌的动作;一个学生说Sports,其余的学生做运动状等。这些方法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说唱歌谣时,运用肢体语言,优化教学。如在教Let’s chant时,教师边教边做动作,学生边说边做,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激发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如上海版牛津小学英语1B中的Let’s chant: Father and mother,help each other!Sister and brother, play together!

可这样编动作,效果不错:双拳紧握(左大拇指代表father,右大拇指代表mother,左小指代表sister,右小指代表brother),吟唱fatherand mother时,依次伸出左右拇指;吟唱help each other时,做出两拇指合并状;吟唱sister and brother时,依次伸出左右小指;吟唱play together时,两小指相互弯曲互动做玩耍状。学生边听录音,边念歌谣,边做动作,易学便唱,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肢体语言可贯穿教学始终,无论是教字母、单词、句子,还是歌谣、儿歌,我们都可利用形体动作来优化教学。另外,在使用课堂用语或进行对话交流中,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四、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

第8篇

一、有效课堂要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性

有效课堂的衡量标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习才有效果。传统的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是消极的,学生认为是老师要我学,缺乏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英语学习的动力是学生的内在学习要求,学生没有学习要求,学习就没有动力。据我们调查发现,那些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没有认同感。初中英语的单词和语法都是枯燥无味的,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学习对于他们只能是一种负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采用放录像、听音乐等形式,尽可能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精彩之处,挖掘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教师语言表述要精练,动作姿态要自然,板书布局要合理,字体要工整美观。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在实际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乐于动口、乐于实践的习惯。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语言输出,因此学生在了解了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的表意功能后,应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和表意功能,理解和掌握描述人、事物的表达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去“操作、调查、探究、经历”,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强调课堂管理

1.时间管理

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教师应该有争分夺秒的意识,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教学,而不是从事与学科无关的非学习活动或游戏。善用课堂时间、提高时间管理的意识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绩。

2.注意管理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课堂是否有效的关键。教师要时刻监控课堂,让学生感觉受到教师的关注,自觉地把注意力投入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控课堂上正在发生的情况,发现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行为,并在事情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以前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可用语言提示:“老师时刻都在注意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请没有认真的同学调整好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充满关切,切不可用粗暴的语言或挖苦学生,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就会一直保持在思考教师粗暴的语言上,并形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情绪。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上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我最常用的是眼神提醒和提问。要想着给学生留点面子,不点破,有时他们会更自觉。

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注意调剂课堂气氛,避免枯燥地传授知识。下午上课前听听音乐或让学生讲个笑话,课中举例子,可以采用幽默或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如,在讲授“the other”与“another”的区别时,我说:“the other”用于总数是2时,“another”用于总数是3或3以上时。然后举例:“你一只手拿着书,要表达用另一只手拿笔,就只能用the other,否则你就是三只手了。”学生哄堂大笑,笑过之后,知识点也记牢了。

3.作业管理

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如果课堂上学习效果好,课后的作业完成就快,正确率也高;如果课堂上学习效果不好,作业就不能按时完成,错误也多。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作业反映出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作业的选择和布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并定期及时检查。通过作业的检查去了解课堂学习情况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普遍很差,就说明教学效果不好,就要及时地补救,保证课堂的有效性。作业要做到形式多样,但只有课堂学习的内容才能起到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 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

一、确定分层目标,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一个班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在设计任务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学习Excel排序及建图表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原有的Excel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从另一个高度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地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挖掘出新的信息,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借鉴;重点是如何根据需要将表格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图表信息;难点是如何将Excel数据转换成图表。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部分学生会排序,但排序后创建图表不正确。我在设计任务时,应该考虑这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完成排序,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创建图表,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都有成就感。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有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如,高中课本关于“信息的真实性”,我给出的问题是在腾讯QQ中遇到中奖信息应该怎么办,请学生发现虚假信息的证据,学生分别从电话号码、注册时间、网址等信息中找到了破绽,课堂气氛热烈。又如,在教学关于Photoshop工具的使用时,我给出的问题是帮助美女去除脸上几个不同程度的痣,学生会发现不同位置的痣在消除时图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画笔修复的效果也是差别很大,通过有趣的问题来探索更有意义的发现。实践表明,“问题解决”是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其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滥用。

三、选用恰当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任务驱动、演示、讲授等教学方法,但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必须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多措并举。如,任务驱动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新、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要实现两个“变”,一变硬性灌输为主动探究;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然教无定法,学法更加不是单一的,平时我们熟悉的演示法、讲授法都可以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更加明显。

四、实施团队合作,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布置任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合理搭配,积极探索问题,让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带动手操作能力弱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分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这种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互、协调性、探索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发挥游戏功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游戏是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特别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最基础的操作技能,在训练学生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时,可以提供学生几个鼠标和键盘操作的小游戏让学生玩,在玩的过程中提高鼠标操作的灵敏性和打字的速度。对概念的学习,如,讲授“信息的基本特征”时,可以采用游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以“看看谁是信息特征捕捉能手”为口号,通过“寻找灯谜底”“记忆与联想”“地图寻址”和“去伪存真”四个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个环节分别引出不同的信息基本特征,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用动手、动脑的方式牢牢地记住了原本枯燥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

六、建立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建立一个集教学指导、教学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栏目设置为:教学指导、作品发表、资源素材、学习体会等。如,教学“制作PPT”时,可以在各栏目放置相应的内容,如教学要求、学法指导、教学演示以及学生作品与体会等。使用网络平台,学生能自如地下载学习资源、开展网上交流、接受在线指导、发表学生作品……平台的建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时间上延伸到课外,在空间上延伸到家庭,在学习方式上师生、生生间增进了交流。网络平台的建立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交际能力

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而长期以来这一问题经常被忽视,主要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语言环境的限制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口头表达能力较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鉴了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尽量提供生动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后,学生的交际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制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学生的心理放松,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也在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尽量和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学习特点,理解他们学习英语的困难,因材施教,耐心指导。

对于这些刚刚接触外语不久的初中生来讲,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感到困难,所以平时我尽可能多地去跟他们沟通,努力的寻求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我坚信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会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我是老师,在课下,我和他们是朋友,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师生彼此之间没有隔阂,让学生们在上课时感觉到轻松和愉快。

2.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也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认为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善于应用愉快教育这一手段。教师应当寓教于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记忆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尽力做到多创造语言环境,多联系实际,学生喜欢在实际中学,更喜欢在实际中用。课堂情景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比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思维,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

英语同汉语一样要善于表达运用才能掌握,做作、拘谨永远学不好英语。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对学生有亲切感,才能使学生不对老师产生恐惧感,进而主动接近老师。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课堂气氛浓了,学生也就敢主动用英语和老师、同学们交流,越学越有趣,知识也就金字塔式地积累起来了。

3.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生要敢于和善于使用英语表达,有的词不会就换另一种说法,实在说不出时还可以用动作、手势、表情、图画等手段辅助表达。课堂教学进行对话训练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渠道之一,可以强化交际,诱导兴趣。要围绕着话题把所学的语言结构置于一个具体的交谈情境中,以新的语言结构功能为重点逐渐展开。

(1) 用英语教英语。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英语环境中提高交际能力。教育学认为,人脑中存在一种先天性的语言习得装置,儿童只要置身于人类语言环境,就能毫不费力的习得言语,英语教学是由学生、英语和教学环境构成的主体三维系统,环境对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英语的择定学习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教师应坚持用英语教学,创造出和谐的英语环境,就可使学生自然的接受英语熏陶,提高交际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固然重要,然而课外辅导也不可忽视,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根据学生普遍好动、好问、好强的特点,组织开展英语晚会,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赛和英语基础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娱乐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比赛竞争中增强英语交际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扩大视野以服务于交际。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以声音、视频、图形、语言等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上网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网络技术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获取、识别、处理、创造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把画面迅速切换,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呈现的教学材料的信息量,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在多媒体课件中选择播放一些英语原声影视音像材料,营造一种较为逼真的英语教学环境。

总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情感的陶冶、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形成,实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傑.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观察与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导入;问题;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提高觉悟的活动。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学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万余节课,一名小学生有90.48%的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渡过的,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课堂教学的成败也是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客观依据。尤其在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广大教师在数学教学改革第一线所遇到的:“想改,但不知怎样改,渴求具体改革措施和方法”的实际状况,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任务,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怎样为广大一线教师解决急难、认明方向、提出优化途径、提供最优化方案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交流。

一、 优化新课导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好奇心是儿童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善于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导入部分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兴趣。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前不久自然数王国举行一声拔河比赛,比赛双方是谁,你们还记得吗?(奇数与偶数)不错,正是奇数与偶数,可是结果没输赢,于是今天自然数王国又将重新组队再次举行拔河比赛,一决胜负,这一次它们公开推选“1”当裁判,围观的朋友都很纳闷,今天它们到底是怎样重新组队?为什么要“1”当裁判?到底谁输谁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怀着迫切求知的心情进入新课,兴趣盎然。

2、设疑导入,激发兴趣。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吨”的认识。要求同学们讨论,猜一猜:“(1)1吨有多重?(2)我们班同学体重够不够一吨?”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而老师对于他们种种的发言,只笑而不答。要求学生打开书本,看看书上怎样讲述的,同学们为了急于找到答案,都认真地参与学习。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3、实例导入,激发兴趣。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一来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二来可使学生备感亲切,利于激发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例如“相遇问题”教学的导入:教师请两名同学分别站在讲台的左侧和右侧,听到老师喊“走”之后,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后即停止。教师问同学:“这两名同学怎么了?”同学回答:“相遇了。”教师说:“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这样,通过生动实例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激发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会问、会思,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有了疑问,思维才会蕴育而生。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去,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儿童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同时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质疑时间与空间,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处理,有些问题可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结合讲解进行解释;有的可放到课后进行个别解答,有的可留到后继课内再解决。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质疑,同学们提出一长串的问题:“为什么书上的纸币在左下角画一条红线?”“为什么壹圆的圆不用元角分的‘元’?”“为什么壹圆背面画有长城的图像?”“为什么纸币上都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头像?”等等。我没有急于解释,而是让各小组围绕质疑问题展开讨论,发表意见,每位同学的学习主动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满足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由于知识的局限,有的问题解释得不是很圆满,就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搞社会调查,并把调查结果拿到数学活动课上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调查搞得好。同学们个个别具匠心,创新精神得到发展,个性得到体现。

三、 巧设练习,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保证

练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实践表明,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设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练习设计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针对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练习,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40 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你一言,我一语,班级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问题氛围,大家积极参与思考,相互启发,提出十几种不同方案,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在师生共同的评价中也渗透着思想教育。

2.设计开放题。开放题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强化创新动机,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设计开放题应注意: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例如,“元、角、分的认识”中,设计:在一个盒子中有许多1分、2分、5分的硬币,一次只能摸出3枚,①最多摸到多少钱?②最少摸到多少钱?③还可能摸到多少钱?学生通过猜想,出现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的精神。

总之,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优化课堂教学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持之以恒,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章日兴.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J] .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2]李琴.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J] .青海教育

第12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 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 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 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 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 从我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 也产生了一些不解与反思。反思之一: 课堂教学流行的用语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反思之二: 课堂的学习方式1. “自主”与“自流”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 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 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 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 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 , 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 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 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2.合作学习主观随意“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 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 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 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

二、探索――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 笔者认为: 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 培养―― 实践”的教学策略, 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激发兴趣教学中,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 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 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 精心设置,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