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

时间:2023-05-31 09:4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

第1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责任,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内容,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爱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责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可以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3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第2篇

摘要:本文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教学现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参考滨州学院实际案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滨州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课程改革措施。本文对提高滨州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现状

本文随机为学生分发调查问卷进行调研,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此次调研样本为320人,包括224名男生和96名女生,男女生比例为3∶1,与全校男女生比例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样本具有代表性。(1)课程开设情况。此次调研中发现,只有131名学生(约占样本41%)明确表示所在院系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9%的学生表示未开设课程或者不知道是否已开设课程。可见,部分学院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不具备开课的师资力量。(2)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分析数据发现,滨院大学生关注的前四位心理问题为就业(18.8%)、学业规划(17.6%)、交友(12.3%)、情绪控制(11.1%)。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可参考这组组数据。(3)课堂听讲情况。大部分教师仍采用讲授、观看多媒体等传统方式向学生大量的灌输知识,缺乏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领和启迪。经实地考察上课情况发现,学生昏昏欲睡、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屡屡发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师生互动较少。而专业性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涉猎广泛,讲授知识通俗易懂,更能吸引学生投身学习。(4)教师备课情况。经访谈发现,有些老师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网上资料备课:有些教师根据查阅以前PPT素材备课;有些老师根据日常心理健康咨询经验备课;有些教师根据专家教案结合自己理解备课;有些教师根据学生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情况备课。教师备课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形式丰富,有的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了解课程教学现状的同时,也发现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课程重视度不够。近年,我校为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制定了《滨州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纳入测评内容。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客观和主观的阻碍。经实际调查发现,只有小部分的院系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开课院系将此门课当做“摆设”形同虚设,用来应付检查。导致上课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2)教学方法陈旧。很多任课教师仍采用传统讲授法,以大班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遵从教材、偏重知识的讲授,多讲授枯燥乏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偏重于照本宣科,大面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内心真正需求得不到重视,不能将所学知识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不到拓展。(3)考核方式不完善。经调查发现,滨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式多以提交作业、课程心得或者卷面考试为主。这些传统考核方式,不能考察课程实际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真实程度。经访谈发现,学生们更主张将个人课堂反应、参加活动情况等平时表现纳入课程考核。(4)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滨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调查结果看,授课教师多为院系辅导员,其中更以理工科教师为主,受过专业培训的少之又少。专业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照本宣科、念PPT、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气氛压抑、沉闷,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寥寥无几。

三、课程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此提出几条改革建议与意见。(1)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教学工作最直接的实践者,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对相关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在掌握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将各种现代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学校可以不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加强任课教师间的交流,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2)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也是制约课堂效果的要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集合知识、体验、学生的个人经历。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应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设置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为主线、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凸显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多样性。(3)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有别于其他学科,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多元激励。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心理测验、拓展训练、学生个人及他人的评价、观察学生日常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情绪调控、自我表达、基本事件处理、挫折与压力应对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动态综合评价。总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自我体验,进而做到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以致用。

第3篇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工作报告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论文参考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思想汇报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心得体会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思想汇报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免费范文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4篇

1 同伴教育的概述

1.1 同伴教育的含义

同伴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利用与学生相似的同伴来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同伴教育是英文Peer Education的中文翻译,同伴就是指与学生年龄相差无几、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一样、拥有同样的兴趣爱好的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听取与自己差不多的人的意见和建议。与高高在上的教师相比,同伴和学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趋众倾向,在同伴教育过程中选择一个具有一定模范带头作用的“领头羊”式的人物来帮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在选择完人物目标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就技能之后再传达给其他学生,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1]。

1.2 同伴教育的方法

同伴教育的方法最常见的一种是教师在众多学生当中挑选出一些拥有较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在同伴教育中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然后对其进行专业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和教学,再让“领头羊”们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说多媒体技术、小游戏、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教师完成教育工作,实现教育目标。出了这种方式之外,同伴教育还能让被选择的同伴带领全体学生围绕教育内容展开自由的辩论,比如说被选择的同伴可以把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在小组中选择一名带头人,在多名带头人的配合帮助下,被选择的同伴完成教师交与的教育任务。最后一种方法不太常见,即被选择的同伴完全通过开展一个大型的教育活动,例如相关的宣讲会、社区志愿活动、参观文化展览或者举办班级聚会等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讨论和交流,相互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从而完成教育任务[2]。

2 同伴教育的好处

同伴教育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与学生真实情况相近的“同伴”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学生相比教师更能够接受同伴的意见和话语,由此可见同伴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育,同时通过同伴发挥其本身拥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号召广大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接受教育,能够让被教育者自主自觉的接受教育。另外,同伴教育将教师的教育工作量压缩至最低,原先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现在教师只要完成对一小部分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即可,通过已经接受培训的学生将所接收到的全部的教育内容再传授给其他学生,从而帮助教师完成教育任务,教师的工作量被大大降低,教育的成本也被压缩至最低,但是教学效果却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3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3.1 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

同伴教育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即各大高校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然后在教师中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最后落实到班级当中,从班级中选拔合适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教育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班级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隶属于教师层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委员会则直接隶属于学校专门设立的大学生健康教育部门,三者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将任务进行层层分配和落实,而最终的教育结果也是由最直接的班级委员一层层的进行上报最后传达到学校的专门设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3]。

3.2 选择同伴教育中合适的同伴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在众多的大学生中选择最合适的人员,也就是充当教育者角色的学生,这类学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广大高校教师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应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且在此原则下,选择的学生必须在班级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在班级中拥有非常好的人缘,学生们都愿意与之交流,因此被选择的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选择的学生是需要对其他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被选择的学生自己就需要拥有高尚的情操和综合修养,有健康积极的心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冷静对待,运用随机应变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教师选择的学生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才能在学生日后的教育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当好“领头羊”的角色,引领其他学生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选择学生代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一点,很少能够有学生完全具备以上所有条件,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不止一名学生作为教育者,也就是说同伴教育中的“同伴”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

3.3 对同伴教育中的同伴进行培训

在选择好学生代表之后,教师需要对被选择的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使得学生拥有一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辅导沟通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讲座式教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将要讲述的理论知识做成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给其余学生,在讲座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代表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代表进行培训,教师将所有被选中的学生代表聚集起来,围绕如何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集思广益,贡献出个人全部的能力和智慧,共同寻找出最适合大学生、最容易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4]。

3.4 对同伴教育的结果进行检验

同伴教育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最后一步就是需要教师对教育结果进行检验,首先被选择的学生代表需要将教育的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在听完学生的汇报之后要深入到群众学生当中,仔细观察学生最近的行为动态,看一看同伴教育是否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再或者教师可以制作一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让其填写,通过分析学生所填的调查问卷来系统的评估最终的教育结果。

第5篇

关键词:大课程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61-02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开展二十几年了,从无到有,从少部分高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到绝大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规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人担忧的现实是: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有各种心理疾患。[1]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范围的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大学生心理卫生不良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怎么了?

根据笔者近五年的工作经历和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访谈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在于:(1)个别咨询工作的重点在“救火”而不在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上。绝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如因失恋产生的情感问题,学习不良导致的自卑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这从高校咨询机构的咨询登记表中可以看出,此外从高校网站讨论区学生留言也可得知)。由于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心理咨询真正帮助求助者实现长期目标——完善人格,较为困难,学校心理咨询常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无奈现象。另外,由于个别咨询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受到人员、场所、时间的限制较多,不能帮助大多数没有问题或问题较轻的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2)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为:课程性质不明、课时不足(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20~30学时)和选修学生较多、班级规模过大等因素使得该课程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像一些讨论、参观、见习等教学方式,由于费时过多而被省略。这种学生“教师一张嘴,学生两只耳”的被动学习模式忽略甚至抹杀了教育创新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在个体心理健康这个充满主观体验的领域,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但违背了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而且已经构成了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实施的瓶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3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其中明确规定: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3]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等。[4]从教育部连发的两个文件可见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想使心理健康课程惠及每一位学生,既达到学生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的目标,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构建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大课程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词意为“跑步的道路,奔走的过程或进程”,引喻为“一段教育进程”。[5]迄今为止,课程有四种价值取向: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学习活动。随着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课程观。大课程观突破了传统上“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也突破了“教学(论)与课程(论)二元独立模式”,形成“课程(论)包含教学(论)”这一新型大课程观模式。[6]大课程观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开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了,课程根本上是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就必然现实地而不是抽象地包含着和关涉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各种成分。[7]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的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方式,预防心理疾病,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成功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经验和体会,并把学到的心理调节技巧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但更多的是一门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要求我们在课程构建时以学生为本,突出其活动性、实践性。一是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如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就业压力等。二是课程组织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如案例分析、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三是课程评价的活动性和实践性,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测评人际交往能力、制定与实施学习计划等。

三、大课程观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一套复杂的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共性问题而进行的相应心理素质培养与干预的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

(一)体系特征

1.课程目标:将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年龄特征相结合,贯穿“适应”与“发展”的原则与线索,并充分考虑各年级的实际需要。

2.课程特征:发展性和训练性相结合。“发展性”体现在,对于各年级面对的共性心理问题设计辅导方案,在克服问题和困难的集体活动中使每个人的心智都得以成长;“训练性”体现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自由地进行试验,去观察、分析经由团体所表现的资料,去体会自己平常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容易出现的问题。当成员尝试改变时,可以从团体中得到反馈,就地练习改变,进而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

3.作用机制:把团体辅导、专家讲座、心理健康课程、个别咨询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关键在于通过团体动力作用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鼓励学生把心得转化为行动,由行动-小变化-大变化-突破、成长,使学生由内而外产生积极变化。

(二)课程结构

第一,该课程体系由两个静态的目标系统、内容系统和三个动态的作用系统、活动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构成。其中,静态系统既是动态系统的基础,对其具有指导性,也是动态系统的作用依据和对象;而动态系统的运行又反过来影响静态系统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静态系统中,目标与内容两个系统是依次递进、逐步具化的,同时目标又对内容具有决定意义。动态系统中,评价反馈不仅要影响静态系统的完善,而且对活动系统的运行也具有监控调节作用;另外,动态系统中的“活动系统”也是为静态系统中的“内容系统”而服务的,以其为依据和对象。其具体说明如下图。

1.目标系统:由心理素质培养中“适应”(生活、学习、人际)目标与“发展”目标(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两条主线构成。大学生在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上的适应,不仅反映了其个体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2.内容系统:根据常年学生工作的经验,以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目标和年龄特征为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入学适应、人际交往、学习风格、情绪控制、自我意识、恋爱、挫折应对、就业择业等。

3.活动系统:整个操作模式是层层递进的。首先以班级基层单位的团体辅导为基础,力图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进而通过心理健康课和专家讲座进一步改善学生思维模式。对部分问题严重的同学进行深层次的团体咨询,如果在心理咨询师指导的团体中不能化解,则进入个别咨询。这样不仅使得团体辅导惠及了大多数同学,而且缓解了高校咨询师不足的难题。

4.作用过程:本操作模式作用机制分为表层的活动过程和深层的心理过程。通过策略训练、反思体验等教育环节,在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学生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从活动中重组认知,改变行为,最终得以巩固、形成心理品质的自我发展过程。

5.评价反馈:在本模型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评价反馈体系,无论是目标的协调、内容的整合,还是辅导活动的设计与阶段发展,都会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团体活动的客观评价相结合,以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为重要依据,反馈、调整、完善以达到最佳的实用效果。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前提。为保障以全人教育为目的的大课程观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应当给该课程明确的定性与定位,高校要认识到提高心理素质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需要一套严格而完整的管理与激励制度,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专业辅导员、校团委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等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各尽其责、有机协调。

参考文献:

[1]夏玉荣,余吉生.论转型时期高校校园暴力类型、特征及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22.

[2]刘翠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1-5”模式探究[J].网络财富,2009,(08):56.

[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11.

[4]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11.

[5][6]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高校公共课程,该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公共课教学通常包括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教学任务,其中教师理论讲解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主要在课后进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了融合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将多种教学方法同台运用在少课时、大班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压力。其次,教师在课前主要围绕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备课,很少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关注的多为普遍性问题,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以及兴趣点和盲点,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再次,知识内化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后完成,而课后师生沟通依然少,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教师引导和朋辈帮助,易于导致知行脱节。如何克服以上难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符合高校师生的网络习惯,又符合师生互动交流的心理需求;既能辐射全体学生,又能聚焦个体学生;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理论上,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异曲同工。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翻转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其整个教学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盛行的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方式等也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其目标在于健全人格和幸福心理的培养,其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引导其自我解决问题。此外,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样,不局限于有限的教育空间和时间,而是深入实际生活中促进知识内化,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故而,两者都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单一学生个体和整个学生群体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差异认同和有教无类。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自我潜能和生生影响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自我教育和朋辈引导。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理论上是现实的。从操作上,将翻转课堂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有着时间、认知能力以及网络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而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较之中小学生更为充裕和自由,因此满足了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时间上的要求。不管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翻转课堂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性和自觉性,以确保课前自学、课内讨论和课后反思的顺利进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监控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满足了对学生主体认知能力的要求。翻转课堂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大学生正好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信息、视频课程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偏好,且熟知网络操作,故而满足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网络操作方面的要求。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育模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集中在选择网络平台以及设计教学流程两个方面。

1.网络平台的选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诞生,网络平台的选择和设计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网络平台承担着资料信息、支持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功能。腾讯QQ和微信是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较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QQ群是基于腾讯QQ的多人沟通平台。QQ群不仅可以供群成员聊天,还为群成员提供群公告、群相册、群文件、群活动等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是进行一对多网络媒体行为活动的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账号类型。其中,订阅号有权限每天为用户推送一条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资讯。大学生普遍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智能手机上只要装载腾讯QQ和微信等交流软件,在网络通畅的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网络沟通。因此,将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具有现实可能性。由此,网络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组成翻转课堂的学习空间。

2.教学流程的设计。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首先,确定每个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每个教学主题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次,构建网络平台。创建QQ群后,教师需要熟悉各项功能的操作;学生加入QQ群中后,以“学号+姓名”的方式修改群名片,以做到实名。教师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后,先熟悉功能、管理、统计等操作,然后邀请学生添加关注。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力求让人印象深刻,并突出课程特色。最后,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PPT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调查和测验、习题以及拓展性知识等。其中,PPT需要精练简单、清晰易懂;视频可以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其长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课堂调查和测验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习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性知识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实验、研究进展等。②课前阶段。课前阶段的第一个步骤是教学资源。教师将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上传至QQ群空间,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并将相关的心理知识和资讯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用户,实现扩展阅读。教学资源之后,教师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推进课前学习,如引导学生通过PPT和视频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完成课堂调查和测验、习题,并鼓励学生在群论坛中进行疑难反馈;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呈现多样性,则可以在线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课前互动、调查、测验、习题等情况,寻找普遍性的焦点问题和个别化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设计或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③课中阶段。教师在课中阶段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实施课堂讨论。课堂中,教师除了讲授、答疑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的标准具有多样性,可以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也可以根据目标主题分组,可以七八人一组,也可以三四人一组。分组后,小组成员围绕知识理解、疑难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讨论的组织参与者、不合理认知的辨别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以启发、课堂参与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态度得以升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组织成果展示。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和个体感悟体会,以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学生个人或小组还可以在课后将讨论结果、感悟心得制作成PPT、微视频、动画等上传到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以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④课后阶段。在课后,教师再次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课后反思的促进者。反思策略可以通过在线辅导或讨论促进学生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情境案例题或实践模拟题提升学生的实践生活能力。在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保持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其生活和实践。

四、总结与展望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

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学习、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而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看往往不甚理想,未能妥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致使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了打破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三观,学生才能积极踊跃的投入到学习中,合理安排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的身心得以协调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更为契合,更易于得到企业认可,能够快速找到心仪的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高职教育也能得以长效发展。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常见问题

(一)自我认知障碍。一般来说,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不得不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他们的自卑心理浓重,认为自己即使努力学习未来也毫无出路,对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更是毫无头绪,经常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将拿到毕业证书作为最高追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由于学生对企业岗位工作要求不甚了解,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自身技能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职学生在就业时可谓毫无优势,无法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抗衡,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选择,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与其预期设想相差甚远,不能让高职院校毕业生感到满意,他们的就业之路会走得十分坎坷。

(二)学习心理障碍。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一再走低,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自我约束力不强,课堂上经常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些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维持纪律,有些教师只是自顾自讲课,没有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使得高职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停留在浅层次,他们的就业成为了一大难题。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为:不少学生都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打游戏,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当学习成绩下降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很难自我排解,高职学生的校园生活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人际交往障碍。部分高职学生来自于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他们担心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他人的排挤,更愿意独来独往,这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发表自己的想法,当遇到挫折时可能会独自承受,心理负担过重,更容易受到不良情绪侵袭。还有些高职学生的三观不正,存在攀比心理,花费不少金钱用于购买电子产品和奢侈品,罔顾家庭实际收入,甚至会为了获得享乐资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大学生犯罪率逐渐递增,高职院校的校园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应对起来愈发复杂,酿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给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诸多的不利效应。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不少高职学生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之下长大的,他们对家长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去寻求家长的帮助,不能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学生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各种挑战,他们承受的压力一旦超过了某个阈值,就会做出不可预计的行为,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还有一些学生对于高职院校当前所用的教学管理方式比较抗拒,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不能成熟地思考个人发展和未来前途,在适应新环境或者面临就业时就会滋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因素。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既没有专门设置相应课程,又缺少相关专业教育人才,师生之间的交流匮乏,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缺乏准确把握,没有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均衡,全面发展的理念难以实现。教师经常采用面对面的方法与学生交流,却忽视了学生对自身隐私的保护,他们担心自己的秘密会泄露出去,抗拒说出真实想法,接受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探索创新路径,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

(三)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好的家庭环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亦然。有些家长只会强制性的干预孩子的人生,很少对孩子进行激励,没有给孩子做出榜样,他们的错误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了一定危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另外,高职学生的家长还会认为教育教学工作完全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以各种缘由推脱与教师的交流,没有形成家校联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幅下降。出现问题时家长一味地指责学校不作为,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危机干预对策

(一)完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体系。要想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健全组织架构,促使该体系的稳定运行,那么各个部门就会形成联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利用率相对更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得到可靠保障。1.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将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对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使之认识到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法,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得到科学应对,使其早日恢复心理健康,迎接美好的人生,享受校园生活的无穷乐趣。2.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负责授课,系统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让高职学生知道心理问题的辨别方法,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如果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寻求教师和学校的帮助,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实际教学质量。3.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组成,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传授心理健康干预技能,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使之认识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竭尽所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帮助学生摆脱心灵枷锁。同时创设学生关怀机制,着重加强对那些问题学生的观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高效开展。

(二)分阶段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大致可以分为预防、预警、跟踪三个阶段,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明确每个阶段的要点所在,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1.打造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的校园,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525”心理健康月、心理情景剧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提供社交机会,藉此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一展所长,发挥个人兴趣,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根本上防范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高职学生数量就会大大减少。2.定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及时收集和分析普查结果。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主动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隐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还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可以及早地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止问题学生出现不良心理的扩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将更加突出。3.通过家校协作、朋辈帮扶等方式收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信息。召集各方专业力量进行个案心理症状评估,制定具体的综合干预措施,上报学校领导层,争取得到资金、技术等支持。高职院校要建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知道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还要持续跟踪问题学生,与其所在家庭和亲朋好友沟通,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复发,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三)心理健康干预措施。一是帮助问题学生释放不良情绪,一般需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通过情感慰藉早期的创伤性经历,消除或减轻问题学生内心深处的不良反应。二是采用暴露治疗法,即将问题学生放在特定场景中,附以直接说教法矫正他们的歪曲认知,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采用正念疗法,用体验性的改变策略补充直接的认知说教性策略,鼓励问题学生多去思考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转移其关注的焦点,寻求建立更宽广、灵活、有效的应对方式,不局限于对狭窄心理问题的具体认知教育。四是构建稳固的外界支持系统,在同学之间应提倡相互宽容、鼓励和关爱,活动增强班级、宿舍的凝聚力和亲密感。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要帮助学生意识到心理问题对于人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会克制不良心理,例如加强体育锻炼,欣赏高雅音乐等,都是比较不错的放松方式。

四、结语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能够对大学生思想动态予以准确把握,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学习上的各类挑战,享受到美好的校园生活,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早日成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向中坤.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维护研究[J].福建茶叶.2019,11

[2]范恒,李存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0,1

[3]马惠娟,哈丽娜,杨婷婷.宁夏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9,6

[4]王丽聪.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

[5]孟令安,陈博,丁建云,杨志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0,9:110~111

[6]车少辉,李硕,徐晓沄.高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J].心理月刊,2020,7

[7]陈键中,钟静,郑金寿.八周非正式正念训练对大学生网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20,1

第8篇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研究”(2014-gh-63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红锋(1978-),男,河南虞城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讲师,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组织与行为心理学。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毕业生总量大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压力,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很多高校愈益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高校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科学的求职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大多侧重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忽视和缺乏在这一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进行全面和持续性的培养。实际上,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做有关人的精神领域的工作,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职业生涯辅导的发展过程就是职业生涯辅导一步步进入心理健康视野的过程,也是职业生涯辅导理念与心理健康观念逐步相吻合的过程。职业生涯辅导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对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基础和保证。[1]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生涯规划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所制约,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和人生,促进心理成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辅导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1.职业生涯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面对务实而个性彰显的9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无疑是他们自身的最大需要。因此,职业生涯辅导理所当然地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自我分析、锁定职业目标、设计发展阶段和制订实施计划等步骤,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树立职业目标的过程。[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辅导这一有效载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估自身的能力、兴趣、性格、智商、情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情况,有利于明确个人的职业价值和生涯发展状况,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之所以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新的平台,还因为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它能有效地将新生适应性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就业辅导等融为一体,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生涯辅导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符合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生涯辅导的核心要素。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内涵的关键因素。与职业技能相比,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心理特质和品格要求的反映,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表现。[3]因此,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并起到核心和灵魂的关键作用,才能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真正从自我认知、意志力、自我效能感、人格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方向和定位,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引领大学生明确自我认知、培养智能发展、增强情感意志调控、提高社会适应和追求自我实现,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的个人目标既切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又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核心和灵魂,离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引领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职业生涯辅导就是让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心理素质的过程。[4]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也只有依赖于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得以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职业生涯辅导的目标更为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辅导都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过侧重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指导性意见多,主体性研究少,只是以大学生个人职业目标为出发点,追求实现人职匹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不周,对学生的人格完善、情绪管理和潜能激发等方面缺乏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于短期利益更看重长远发展,能够使学生自觉把现实社会需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结合在一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大学生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目标。

2.使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更为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认知式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和网站宣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二是是体验式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体验性的课程或活动来实现,如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成长工作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校园心理剧大赛、阳光心理运动会等;三是自我心理教育,主要是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从而获得心理成长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目前过于侧重对职业目标的探讨,而对于就业主体的个性发展缺乏更多的关注。如果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能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内容与生涯辅导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从低到高,逐步深入发展,有利于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整。

3.使职业生涯辅导的形式更为多样。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注重教师施教,教师通过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案例剖析、比较鉴别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注重第一课堂功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开放式、探讨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第二课堂功能的发挥。课堂教学形式有系统性强、覆盖面全等特点,但由于学校师资、教材和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体验,知行难以统一等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的职业价值和生涯发展方向,实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有效整合,促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利于职业生涯辅导的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4.使职业生涯辅导的效果更为持久。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以学生的职业目标为导向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职业测评工具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容易盲目使用一些职业意向测评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单纯依靠这些测试成绩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碍学生对自身发展做出富有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生一旦在现实中连续受到挫折,容易心灰意冷,萎靡不振,重新回到原点。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关注受教育者身心的协调和知情意的统一,并包含有挫折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树立坚强的意志,积极迎难而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还有利于职业生涯辅导的效果更为持久,增强大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更是开展职业生涯辅导的支撑点。在心理健康视野下审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就业主体性的研究缺失,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思路的转变,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1.健全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体系。高素质的教师辅导队伍是高校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基础环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专职职业辅导教师少、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职业辅导中心与学校就业办公室常常是合在一起的,职业指导教师通常还担任着繁重的学生就业分配等行政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职业生涯辅导进行深入的研究,很难主动开展具有个性化和实效性的活动。因此可以在对专职职业辅导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基础上,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转变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营的局面,促进两者在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动,以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科学合理的职业心理测评工具是高校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辅助手段。任何心理测评量表都有一定的信效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都有一定的测评条件和要求。在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盲目使用职业心理测评量表,测评结束后不能进行严密的分析和客观的解释工作,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建设一支兼通生涯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问题有所分工,比如职业目标和人职匹配可以由专业职业指导教师去做,个性发展和职业测评可以由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去做,这样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完善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结构。正确的自我认知既是职业生涯辅导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5]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注重职业观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择业观教育,而职业认知教育作为职业生涯辅导的基础和最令学生困惑的部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仅仅采用一些心理测验量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或对职业的兴趣爱好进行评定,很难让学生正确、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自我认知中包含的个体兴趣、能力水平、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均属于影响职业认知的心理因素,可以根据大学生择业的特点,通过课程教学、团体训练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

良好的职业适应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职业适应是指个体在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行为和智能结构,以适应职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6]目前职业适应教育是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悦纳自我,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如何主动地学习和完成角色适应、心理适应以及环境适应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安排。而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笔者在本文中梳理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输出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职院校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突出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发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潜能,着力塑造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自信乐观、和谐向上的良好人格品质。

高职院校在学制上多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两年的校内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再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并上交毕业作品。由于时间紧迫,课程繁重,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次断乳期”,能否顺利地度过,对高职学子顺利走向社会、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顺利对接产业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深远。学生在学习、实习、就业过程中会不断转变自身角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授课时间

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32~36学时。毋庸置疑,这样的课程安排可以使许多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较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但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第一学期主要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性改变等心理目标任务,如果一味灌输课程模块中的内容,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待到学生步入高年级,对生命教育、完善自我意识、情绪掌控、人际关系处理、恋爱与性心理、乃至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深入的认知时,前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熵减。心理教育课程不能实现与学生成长的同步跟进,已成为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瓶颈问题。

2.授课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与同类的公共思想政治教育类、公共计算机类、公共英语类课程一样,都属于通识类课程,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且多为大容量的班级授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课程。大容量的班级授课制,很难保障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这一综合性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面对将近百人的班级规模,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把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很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对于教学体验活动,也难以很好地实施,只能选取时间地点均适宜的小部分体验活动(团辅活动),以此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只是记录在教材上,或者拷贝教师的PPT 讲稿。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查看其他学科的书籍或浏览其他学习网页。由于长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建构知识、体验教学的需求会逐步弱化,乃至于最后不再关心课堂学习,消极应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3.授课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主要涵盖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职业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等内容。教材中存在一些瑕疵:首先,教材过于同质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以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都基本涵盖了教育部文件中要求的课程内容,但较为雷同,且很多教材的封面虽标注“高职专用教材”字样,内容却与普通高等教育毫无差别,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高水平的教材凤毛麟角。其次,教材缺乏个性。高职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不同,需要有个性化的教材。如果以符合行业化、专业化特点的教材作为学习的专用读本,就能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心理健康的要求,使其伴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再次,教材中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过多,实践问题中解决途径类的知识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样的授课内容、教材(讲义读本)阻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

4.考核评价

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基本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又多分为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学期结束后把各项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按照比例进行分数核算。这样的考核评价形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初衷难免有背道而驰之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优质心路历程的课程,如果采用上述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也只是完成了知识点中重难点的简单背诵(复述),难以实现对学生行为表现与心灵感悟的培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摸索一条契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考核评价模式。

5.授课教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课程的专业任课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较为缺乏,只有少数教师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只好委派临近学科的教师授课。这样的“兼职”教师队伍,缺乏良好的专业化训练,对于课程教学的目标也不能很好地认知,课堂上一味讲授,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最终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效能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授课教师队伍也是阻碍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

1.因地制宜,灵活安排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中,面临角色转化的心理任务。这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新生开展团体辅导、课堂讲授、名师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尽快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W生尽早融入新的环境中;第二学期学生会遇到适应学习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深入认识自我等新问题,面临自我统合的心理任务。大学二年级会遇到恋爱和协调人际关系等问题。大学三年级在顶岗实习阶段会遇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问题。在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遇到一系列“单方”或“复方”的心理问题,需要承担不断复杂化的心理任务。学校应结合学生心智发展和专业发展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同步讲授,不断深化,为学生心路成长保驾护航。

2.学思结合,切实优化课程模式

⑴注重体验式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认知是体验的基础并渗透在教学体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控制情绪情感来完成体验,并分享过程学习的心得,由此进一步自省、反思,构建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不断完善自我意识。从教学形式来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传统的单边讲授形式为师生之间的多边互融形式。例如:在讲授《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一章时,可让学生自编情景剧《我的大学宿舍》,自主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探讨如何解决宿舍中常见的矛盾和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又如:在讲授《自我意识》一章时,可以通过“优点轰炸”和团体辅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个体的独特性,逐步摆脱自卑、自负、自私等心理,树立起悦纳自我的意识。

⑵采用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

基于班级容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可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在课前应选取适合于“线上线下”教学的专题,给学生布置探究题目,让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自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上教师进行分组教学,认真听取各组关于问题的解决途径汇报,做出正确及时的点评和反馈。这种“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推广课堂即时评价,让学生通过手机APP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变换教学策略,将教学时间用于心理问题解决思路的引领和技能的培养,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3.因材施教,高效对接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行教材的内容多为雷同,且每章的内容都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缺乏趣味性和普及性。高职院校可结合本校开设专业的特点,组织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专家、院内授课教师成立教材编写组,努力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与专业学习、行业工作等结合起来,编写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和具有行业专业特点的心理发展读本。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培养多元智能的人才要求、能力本位的教育要求和全面发展的能力要求;读本的编写要符合职业属性的专业要求、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技术应用的教学要求。“双轨制”的教材和读本,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能够体现时代性,富有实用性,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学生普适性学习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渴望,对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有极大帮助。

4.知行统一,多元改进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考核。组内的学生按照自身不同的分工,自主选取关注度较高的心理健康案例,然后自编自演,由课程组的教师担任评委,把集中评判的分数作为期末考核成绩。也可以采用策划书的方式,结合“5・25”心理活动日,安排部分学生进行策划书的调研、撰写、总结工作,然后现场答辩,以答辩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还可以采用团辅活动、案例教学等方式,既考查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又锻炼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5.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⑴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定期组织、遴选教师参加“专业理论与规范”“教学理论与技能”“信息技术与应用”模块的培训,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研究等能力。通过专题讲授、实时教研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资格准入标准。

⑵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定期组织、遴选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和挂职锻炼,全面了解企业员工的心理发展状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要将心理健康教师培养成既懂得心理健康知识,又熟悉企业员工心理的“双师型”心理学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学理念,高等职业院校务必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要针对企业特点,对接人才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调试心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2]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3]毛智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不断的加剧社会的竞争。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来自于生活、工作与学业方面的压力,目前许多的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受到我国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教学过度的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音乐是传递与抒发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治疗时采用音乐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大学生的心理恢复健康,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一)学习压力

受到我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投入于学习中,而忽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然而,虽然这样大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十分薄弱。此外,面对愈加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日益加重,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考虑社会工作的需要,这就使得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二)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不断的发展崛起,加之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持续不断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然而,我国的私营单位以及事业单位的接纳能力无法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这样一来,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与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大学生难以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内心出现严重的挫败感。

(三)恋爱压力

校园恋情是美好的,然而毕业时由于受到经济以及地域等方面因素影响,校园恋情往往难以接受现实的考验而失败。目前,毕业就分手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极为常见,而恋情的失败必然使得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恋爱压力。除此之外,大学生群体大多处于适婚年龄,许多父母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婚姻恋爱状况,甚至部分父母会对孩子进行催婚,这样无疑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二、音乐治疗的应用意义

(一)广泛的适用群体

音乐治疗的应用范围广泛,对接受群体不存在限制性。因此,无论是学生群体、教师群体,还是医生群体、工人群体等都可以接受音乐治疗。此外,与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治疗等不同,音乐治疗对个体不会产生排斥性。因此,音乐治疗具有良好的接受性。

(二)治疗实施简单方便

音乐治疗过程之中主要是让个体用心聆听音乐,并不要求个体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或者是深入的了解音乐等。因此,音乐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且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

(三)应用效果显著

音乐是传递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具有良好的渲染性。音乐治疗的应用可以为个体创设良好的意境,并对个体情感进行渲染,从而达到排解個体心理压力的效果。除此之外,音乐治疗是一种享受式治疗,只有个体内心真正的接受该治疗方式,才能够保障音乐治疗的效果。

三、音乐治疗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应用分析

音乐治疗是缓解个体心理压力的重要方式,将其运用于大学生群体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建立健全音乐治疗运用推广体系,从而让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与释放。首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为了让大学生的更加深入的认识音乐治疗,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让大学生接受音乐治疗;其次,充分的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始心理与音乐教学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音乐以及心理教育的选修课程;最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完善音乐教育设施配备。音乐教育工作人员应协同班级辅导员,通过学校平台的应用构建起完善的音乐心理教育制度,将大学生群体的音乐治疗纳入至日常工作中,完善音乐治疗教室、音乐治疗教师等教育配备,为向大学生实施音乐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以下是几点具体音乐治疗措施:

(一)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的心理减压

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音乐治疗模式,它要求音乐治疗师对大学生进行想象内容以及空间想象方向的指导与牵引,具体操作如下,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觉舒服的卧姿与坐姿,在学生心境恢复平静之后,治疗师要向学生播放旋律简单的音乐片段,让大学生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放松自己的躯体。这个过程之中治疗师可以用语言向大学生描述美好内容,并引导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让大学生放松躯体,并放松心情。

(二)半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的情绪调节

半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情绪调节措施要求教师为大学生选取平静舒缓、韵律和谐的完整音乐,让大学生在倾听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美好,从而使大学生的内心得到放松同时,缓解大学生内心的焦虑感。同时,治疗师在音乐播放中要注意用语言进行引导与干预,从而增强音乐治疗的效果,在此之后治疗师可以采取其他风格的音乐,让大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使其在音乐中寻求生活体验。总之,采用音乐渲染方式,不仅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现对大学生情绪的有效调节。

(三)歌曲探讨技术的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歌曲探讨技术要求治疗师引导大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促进大学生进行音乐分享、交流以及探讨,大学生群体间可以相互介绍,使其感受到音乐的无限美好。在大学生进入状态之后,音乐治疗师可以从歌曲中挑选歌词歌句,并由学生进行共同探讨,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歌词讨论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

(一)调节压力以及不稳定情绪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方面都有待成熟,尤其是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升、因此,面对困难时许多大学生往往是不知所措,要么急于求成,要么轻言放弃,不能够沉重冷静的探究问题解决的方式。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适当的调整自身的心态,放松自己的心情。为此,音乐治疗师可利用时下流行歌曲对大学生负面情绪进行调节。流行音乐的歌词是社会热点问题与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并通过适当的配乐让听众宣泄内心的情绪,使听众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因此,流行音乐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大学生的心声,可以宣泄出大学生内息孤独、郁闷以及恐惧情绪,实现对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的调节,从而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调节情感挫折与不畅

与高中封闭的学习环境不同,大学生活更加的开放,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面对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许多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具体表现为语言交流的障碍、生活习惯的不同、生活空间狭小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苦恼,尤其是对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全新的生活使得他们出现焦虑、孤独、失眠,甚至是退学等问题。然而,音乐治疗为大学生营造出舒适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引导大学生特别是环境适应能力薄弱的学生参与至音乐活动之中,从而促使学生尽快的融入至集体中。此外,通过开展音乐、器乐演奏以及歌唱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增进学生间的交往,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改进紧张的人际关系。

(三)调节不完善人格

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于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在开展学生工作之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音乐是一种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通过向大学生播放舒缓平静的音乐,让学生焦虑的情绪得到平复;通过向学生播放情绪高昂的革命歌曲,让学生走出自卑低迷的困境。总之,音乐作品在形式、风格、情调以及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异性。针对于大学生的不同情感情绪的刺激,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让学生享受美好的人生。

五、音乐治疗过程中的音乐选择与原则

(一)在音乐选择方面

针对于存在不同问题的大学生群体的音乐治疗要采用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具体包括,首先,对于情绪暴躁易怒群体的治疗,宜采用节奏舒缓、平静柔和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平复人的情绪情感,使人的血压恢复正常;对于悲观厌世的群体的治疗,宜采用激情亢奋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增强人对生活的自信心,让人内心不满情绪得到宣泄;对于情绪不稳定的群体的治疗,宜采用悲壮宏達的交响乐,主要是为了让人内心不满以及愤怒等情绪得到宣泄,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轻柔欢快的调子使人的情绪恢复平静,引导个体用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生活,从而为音乐治疗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二)了解病情与循序渐进

大学生各自在性格特点、人生经历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性,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音乐治疗方案。为此,作为音乐治疗师要全面的了解患者内心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然而,为了节约成本与时间,大多数的高校在每个学期会向全体学生实施统一化的心理测试,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而与统一的心理干预相比,采用“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方式,可以有效的保护好大学生的隐私,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总而言之,音乐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治疗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的向学生实施治疗,从而保障音乐治疗的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治疗是在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对于治疗各类群体的心理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要重视应用音乐治疗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宇鹏,王泽群,单俊辉,张贺睿.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183-184. 

[2] 王丽.接受式音乐治疗法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J].大众文艺, 2017,11:153. 

[3] 梁钰.浅析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J].科技视界, 2017,16:75-76. 

[4] 齐晓芳.接受式音乐治疗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63.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疗法 拓展生存空间 现代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x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207-01

1 引言

阅读疗法:“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交流,进而产生共鸣得到净化领悟。其目标分为三层境界,最高目标是调节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辅助治疗疾病;次高目标是发展读者的人格,预防疾病的发生;最低目标是引导读者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其价值体现在以阅读辅助治疗,以治疗号召阅读。

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阅读除了“成性格”和“医愚”外,还有治病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烦恼等,心与书的交流、共鸣能收到祛疾养生的奇效。

2 实证 泰山医学院图书馆阅读疗法

泰山医学院图书馆阅读疗法实现了我国阅读疗法实践领域零的突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2.1 阅读疗法排忧解难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事实,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引导大学生用阅读疗法排忧解难。图书馆建立了阅读治疗阅览室,成立了阅读治疗研究小组,用丰富的馆藏资源,让不说话的心理医生来帮助排忧解难。在泰山医学院大学生中实施同伴辅导与阅读疗法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 促建书香和谐校园

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利用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协会指导大学生实践和推广阅读疗法,推荐和检验阅读治疗书方, 帮助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解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书香校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心得会、心声倾诉会、书方推荐会、周末舞会、演讲比赛、书评、影评等,使阅读疗法深入人心,人人受益。

2.3 推动阅读持续发展

拓展了网络阅读治疗服务新领域。设置了排忧解难、阅疗书方、阅疗心得、交际指南、恋爱指导、就业智慧等栏目。书疗小屋动态阅读疗法书目、阅读疗法成功案例。还利用节假日时间,把阅读疗法推向社区,到敬老院、福利院宣传阅读疗法,赠送图书报刊,推动阅读疗法持续发展。

2.4 彰显品牌力量

创建了阅读疗法研究基地。为高校图书馆推广普及阅读疗法,开展阅读治疗服务提供立体化的运作模式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对症配伍书方。现在实践阅读疗法无人不知泰山医学院,无人不知泰山医学院图书馆,极大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

3 启示:开辟阅读疗法 拓展图书馆生存空间

随着信息化、城市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加剧,情绪环境等因素所致疾病的患者逐年递增,图书馆开辟阅读疗法对拓展图书馆的生存空间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3.1 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变“阅读疗法”为“悦读疗法”

阅读疗法吸引更多的人享受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沐浴阅读的快乐和美好。图书馆要进一步开拓服务的新功能与互动的新方法,开展信息视听服务,举办讲座、培训、展览、学术交流、读者沙龙等活动,服务形式向多样化、个体化、人性化发展,提高服务的含“金”量,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服务方式,为读者创建不同阅读体验。而数字化的多媒体特征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和效率。互联网时代,在网络文化盛行下集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阅读疗法可以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网络阅读有利有弊,图书馆就要扬长避短,营造安全的网上阅读环境,建立有特色的优秀网站,提供网络浏览导航,让读者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3.2 广泛推广阅读疗法,

促建书香和谐社会

阅读疗法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阅读疗法为图书馆向社区、向民众延伸提供了最好的方式和最佳的途径,推动了医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为病人、弱势群体服务业务的开展和开拓。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疗法发挥的好与不好,直接取决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整个图书馆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无疑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阅读疗法是辅助治疗,但推广阅读疗法,让大众闻书墨香,建书香社会,对构建全民阅读、学习型和谐社会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3 拓展图书馆研究新领域

了解图书和读者、了解读者的心理及其需求,这是图书馆工作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阅读疗法为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围绕阅读疗法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如何提高读者的数量和提升阅读水平的质量、如何与读者沟通交流等为图书馆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阅读疗法”这个针对人的身体休闲、心理疗治和精神按摩的学问地位还会继续得到提升。而阅读指导将成为与馆藏资源建设同等迫切的图书馆重要业务。合格的阅读治疗馆员即阅读治疗师,既要有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健全的人格和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还必须具备文学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等素质。因此阅读疗法的课程和培训系列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3.4 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志,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发挥的好,图书馆的影响力就大,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就高。泰山医学院就是很好例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疾患越来越严重,亚健康群体也在不断增多。阅读治疗的作用会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和重视,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让读者接近阅读疗法、认识阅读疗法、喜欢阅读疗法、接受阅读疗法,让“健康阅读、快乐生活”成为新理念,“阅读疗法处方”成为人们心灵养生和疗疾的良方。把阅读疗法这一特色服务做成品牌项目,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必将得以体现,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波.阅读疗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6.

[2] 王素芳.开拓面向阅读的图书馆学领域.图书馆杂志,2008(5).

[3] 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图书与情报,2009(2).

[4] 宫梅玲.高校馆阅读治疗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图书馆杂志,2005(2).

[5] 宫梅玲等.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服务的方法研究.图书馆杂志,2002(6).

第12篇

[关键词] 素质拓展;大学生;研究综述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模拟现实生活情景对参训人员的体能、心理、团队精神等进行锻炼,从而提高参训人员在现实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德国的海上模拟逃生训练,后来的研究发现素质拓展适用于各种教育情景,对参训人员的身体及心理素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于是素质拓展运动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尤其是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了教育领域,更是让素质拓展训练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最具活力和创造力,身心整合最关键的阶段,通过组织他们开展形式多样、富有一定挑战性的素质拓展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其身心素质,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使他们更快融入到全新的大W生活中。

一、素质拓展项目的分类

以项目培训目的为依据,可将拓展训练项目分为破冰项目、创造力和领导力项目、沟通项目、挑战项目、团队信任项目。破冰项目是为了让团队成员打破隔膜,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而设置的项目,以互动游戏、热身游戏为主。创造力和领导力项目主要是给拓展团队成员设置若干问题情景,团体成员必须在领导者指挥下发挥团体创造力才能完成的项目。沟通项目是团队成员必须反复沟通、集合众人的智慧才能完成的项目。挑战项目具有较高难度、需要拓展团队发挥勇气、克服困难才能完成。而团队信任项目则是通过这些项目能让团队成员之间更加信任或者必须充分信任团队成员才能完成的项目。

二、素质拓展的特点

(一)体验性

素质拓展训练以自然或模拟自然环境为背景设计的各个挑战环节,需要参训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体验。素质拓展的理念就是要在“做中学”,即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来获得感悟,促进受训人员心理上产生改变的需求。

(二)反思性

素质拓展训练在完成一定的项目后,能引导参训人员去反思整个拓展训练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获,并进行组内分享。而通过参训人员的分享,能引起其他成员的共鸣,因而对整个团队凝聚力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个人及团队获得成长。

(三)游戏性

素质拓展的性质注定了它是一种轻松、活泼、快乐与紧张并存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相对于严肃的课堂教学而言,素质拓展训练更具趣味性,它往往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开展,因而能激发起参训人员强烈的兴趣及参与热情,并从中受益。

(四)领悟性

素质拓展训练在组织参训人员进行积极的体验之后,重点在于领会体悟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体会到团队成员的力量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验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必要性,从而产生领悟,并将这种领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三、素质拓展的基本环节

从拓展的过程考虑,拓展包括破冰、建队展示、体验、分享、总结等五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许多注意事项。

第一, 破冰是素质拓展培训的第一步骤,也是素质拓展培训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破冰的目的是消除参训人员的陌生感、紧张感、恐惧感,让其得以展现他们的热情,以一种放松的心情参加素拓培训。破冰活动应灵活多样,根据团体成员的身份、性质、男女比例、熟悉程度、年龄等选择不同的破冰活动。且破冰活动时间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太短,以达成彼此放松、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的目的。带训人员可适度点评,也可适时关注参训人员感受。

第二, 建队展示是拓展培训的第二环节,也是拓展培训顺利进行的前提。建队展示的目的是激发参训人员参与的热情、积极性和为团队荣誉而努力的动力,同时也更好地管理参训人员,消除安全隐患。建队时间一般以5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会导致成员疲倦。建队应有队长、队名、口号和队形展示、队歌等,目的是增进参训人员的凝聚力。团队展示是展示队员风采和队长领导能力的平台,同时也是激发竞争意识的平台,通过团队展示可以更好激发队员参与的热情和增强团队的自豪感。

第三, 体验是参训人员与带训人员直接互动及达成参训目标的最重要环节。带训人员根据参训人员本身或其组织要求达成的目的,选择特定的体验项目,让参训团体在体验中学会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展示个人自信和风采。体验中应注意,必须保持成员高度集中于所参与的项目,避免成员受其他项目的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可以通过暗示、鼓励其为他人加油,加强队长对成员的管理等方法来实现,体验中带训人员应高度关注参训人员的状态,尤其是安全方面。一些有安全隐患或有较高挑战性的项目,应有两名以上带训人员作安全保护,以防出安全事故,导致参训人员受伤。

第四, 分享是拓展培训达成目标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在这个分享过程中,带训人员应对各队表现,及参与项目中失败和胜利的原因作出简要点评,然后让参训人员积极主动地分享自身感受,也可结合一至两个项目分享。带训人员应及时鼓励参训人员充分分享自身感受和心得,如给予掌声等。

第五,总结是带训人员对整个拓展过程、学员心得分享后的一个概括。总结的目的是让成员意识到团体凝聚力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同时应强调将这种精神迁移到现实生活、工作中。

四、素质拓展的意义

(一)增强团队凝聚力

素质拓展是一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务而组合在一起所开展的活动。素质拓展设置的活动情景及任务能迅速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让团队成员把心凝聚到一块,即使有少部分成员刚开始不太愿意投入到团队中,但在团队其他成员的鼓励和帮助下,会由被动转为主动,甚至不由自主参与到素质拓展训练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二)增强纪律观念

素质拓展中的项目或任务,大部分都有时间限制,以增加项目的挑战性。团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各员必须服从领导者的安排,而不能各行其是。对于一些缺乏纪律观念的队员而言,在这种情境下,必然会意识到服从安排、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素质拓展能够有效增强受训人员的组织纪律性。

(三)挑战自我,激发自我潜能

素质拓展有部分项目是专业设计用来让参训人员挑战自我、激发自身潜能的,例如高空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参训人员在带训人员的指导下,在团队成员的鼓励下,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和不自信,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使参训人员的自我潜能得到了实现,能大大提升参训人员的自信心,使其意识到许多看似不可能、做不到的事情,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达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

(四)增强个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素质拓展是以团队的形式对拓展项目和任务进行挑战,在团队建立初的取名、设计口号、队形展示等过程中,就让每个团队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属于这个团队,必须为这个团队贡献力量,以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而在体验拓展项目、完成拓展任务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互帮互助、互相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渐渐加深,团队成员便能对团队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愿意为团队目标尽最大努力甚至作出牺牲,也使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因此,素质拓展能增强个人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五)提升交流及沟通能力

素质拓展团队为了完成拓展项目和任务,领导者和团队成员及团队成员之间必须经常交流信息,征求团队成员的意见,并对团队成员的意见进行反馈。团队成员间要互帮互助、培养友谊,加强互相了解,这些都必须要在充分的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对于一些缺乏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团队成员而言,团队成员的鼓励和友谊,可以促使他们渐渐克服胆怯、不自信的心理,让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可以不断尝试与其他成员交流和沟通,从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从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

五、素质拓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素质拓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素质拓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赵世杰、周莹的研究认为,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拓展训练对学生增强自我认知、建立自信、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对学生自闭、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均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韦宇通过对某军事大学334名学生进行实验性研究,表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困扰因子中的社交退缩、社交攻击,焦虑、抑郁、冲动和心理适应中的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和总体适应等因子有显著影响。杨文明的研究认为,开展拓展训练可使学生的心理获得松弛和消遣。调节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增强自信心,甚至改变自身形象,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惰性,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还有研究者的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能提高受训学生的集体自尊。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素质拓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耿聪、张伟的研究表明:实验后除男生50米以外,其他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表现为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躯体化各项心理指标均表现为非常显著性差异,强迫、抑郁、焦虑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还有研究者认为拓展训练比常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及心理健康。

(二)素质拓展对团队精神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大多数研究认为素质拓展能加强受训人员的团队精神,改善受训成员的人际关系。黄艺农、刘雯通过对湖南师范大学2003级旅游管理系接受拓展的25名学生调查后发现:68%的学生认为自己“加强了团队精神”,56%的学生觉得自己“提高了心理素质”,认为“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占到了36%,还有24%的学生认为通过素质拓展“战胜了自己”。杨奇靖的研究认为素质拓展对于调节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成效显著。刘宇认为素质拓展有利于培养班级文化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班级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班级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班级学生工作有正相关作用,能帮助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六、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

(一)应进一步明确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

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其团结协作、加强人际沟通,增强学生之间凝聚力,而不仅仅是为拓展而拓展,或者是因为娱乐、好玩而拓展,因此拓展训练的研究必须明确训练的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项目,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应加强对素质拓展效果评价工具的开发研究

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必须有科学的评价工具才能进行,仅仅依靠一些简单的问卷、访谈等,无法得到全面而科学的数据,难以准确地评价素质拓展的训练效果。因此,必须开发出一些信、效度都能达到统计学标准的问卷。

(三)应将素质拓展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

素质拓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这已是公认的事实。这些研究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研究中,而应该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来指导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让更多的大学生从素质拓展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赵世杰,周莹.拓展训练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171-172.

[2]韦宇.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杨文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究,2014,(03):150-153.

[4]屈东利.拓展训练对大学生成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5]耿聪,张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114-115.

[6]赵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05):92-94.

[7]黄艺农,刘雯.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培养学生中的作用及其推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0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