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档案管理防控措施

档案管理防控措施

时间:2023-05-31 09:4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管理防控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档案管理防控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利用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与各种恶劣的疾病、传染病打交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非常强。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开展,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口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者数量稀缺,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只能“将就”或是由其他职位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水平良莠不齐,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是导致行业混乱的关键因素。(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做出规范化的要求,没能建立起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档案资料梳理不清晰,归档不仔细。在需要调取使用档案的时候,往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用于寻找档案,效率低下。另外,档案的制作规程不够规范统一,很容易出现前几年和近几年的制作标准不一,装订规则不一,给档案的装订保存造成困难,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三)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应当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存档,梳理档案条例,方便进行永久保存和随时调取,这样不仅减小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尝试建立起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系统适应性差,功能不健全,使用起来束手束脚,一直难以发挥预期作用。所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是迫在眉睫的。(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建设和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但是,作为医疗卫生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疾病防治工作,却没有得到多少资金支持。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一直十分缓慢,而且,在一些小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十分简陋,各种基础设施不达标,开展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优先聘用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的部门,招聘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在业务技能提升的同时,让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保密性等多重特点,所以在招聘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把关,重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一旦发现合适的人才,不要吝惜,给出较好的待遇,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几率,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二)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以我国的《档案法》为核心,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制作和归档工作,制定统一的检索条例,方便档案的检索和调取使用。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定期对档案书里情况进行检查,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培养专门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建设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库。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梳理,积极与档案管理系统的编制人员进行沟通,使得系统功能更加完备,更加切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根据各种查询需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提高查询效率,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四)加大对疾病防控工作的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医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加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疾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档案使用的效率,对于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对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惠红 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陈君英.疾控中心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3).

第2篇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专业技术机构,在疾病防控和研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疾病控制机构承担的职能不断细化,工作留存的档案资料数量庞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需紧跟时展步伐,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结合疾控中心档案特点,加速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档案管理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凭借便捷、高效等优势特征,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显著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2.提高档案安全性

从疾控中心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入手分析,档案资源通常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为主,纸质档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因此安全性较差。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利用电子文件与信息数据逐步取代以往的纸质化档案,并在数据库中存储,可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安全性能逐步提升,更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3.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信息的查询检索等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不利于档案资源内在价值的深入挖掘。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通过关键词快速完成档案资源的搜索与提取,更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为确保信息化管理成效,需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实际上,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究其原因与疾控中心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重视有关。另外,在投入方面严重缺乏,忽视对信息化管理设备及设施的建设配置,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基础支持,不利于达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

2.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大部分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形式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尚未制订,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制度化保障,档案管理主观随意,无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普遍存在应用不合理或功能浅显等问题。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缺乏信息素养,无法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3.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受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系统易受到网络恶意攻击,出现档案信息被篡改或丢失等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病毒侵入,会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瘫痪,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加强安全隐患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4.档案管理员工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成效。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低,无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主观能动性薄弱,专业知识技能更新缓慢,不利于推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策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疾控中心的领导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转变思想观念,增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档案工作的特征与管理要求,合理构建信息化设备,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除引进硬件设施外,还需加强对软件设施的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转型升级进程,切实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遵循“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发展战略,丰富建设内容体系,涵盖传统载体的数字化建设与增量电子文件的管理等内容。建设内容的落实,还需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现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装置、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比如,档案智能库房是实现档案管理的基础数字设备,涉及档案温湿度控制系统与档案智能密集架等功能模块。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配置,但基础设施的配置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照搬照用,需根据疾控中心的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及设备,从整体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以推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档案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复杂烦琐,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的作用价值不能忽视,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推进,档案数字化与纸质档案共同存储,或是单独存储电子档案文件成为主流。疾控中心还需根据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扫描纸质档案,技术处理形成的图像文件,提高文件的可识别性。还可以利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将图像文件转化为可检索的文字,以提高档案的检索便利度。尤其是档案全文检索的实现,更利于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电子文件。在办公自动化工作进程中,电子文件的重要性逐步突出,同时电子文件的数量与类型逐步增多,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疾控中心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或购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接各业务系统,实现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还需加强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与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在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需依据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与档案资源特征,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更贴合档案管理要求,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价值,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分类整理与安全存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档案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规定与建设标准。但各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在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首先,应从参照档案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标准,合法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使档案工作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其次,根据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现行的建设标准,适应疾控中心的长足发展需要,合理规范制订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加强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本地疾控中心的工作特征与实际情况,加强对可行性资料数据的管理,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及有效性,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加强安全管理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加强对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整合,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疾病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信息,建立疾病信息数据库,整合相关的疾病信息与防控知识,建立完善的档案,进行安全存储,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完善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方案,规避档案工作的安全隐患,以确保信息安全与实体安全。在档案实体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规范落实档案“八防”措施,在档案管理各流程中,做到档案真实完整,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或档案利用中,应当加强对档案的保护,以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应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保密规定,档案信息存储计算机与公共信息网络连接时,需经过安全保密审查。还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管理,确保网络与使用过程的信息安全,同时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版本。计算机外送修理时,需做好计算机修理情况登记与数据内容清空处理,做到数据复制与异地保存。磁性载体定期抽样,机读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电子档案的信息技术管理中,可采取数据签名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和防火墙等技术。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规避各种影响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尽快实现网络传送与信息共享等目标。本着真实性、共享性、保密性的原则,进行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切实维护档案网络安全。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存储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管理等。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是明确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在电子档案的制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其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通过只读模式调阅档案信息,避免出现随意篡改信息等不良情况。二是及时保存电子档案信息,尤其是公文性电子档案,在确立后需减少变动,需要调整的档案应在部门审批后再进行改动,不断提高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指数。三是完善保管制度,电子档案归档后,设置相应的保护程序,使电子档案处于只读状态。定期检查档案信息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发现数据库出现问题,需将信息拷贝后再进行全面修复,使电子档案恢复如初。四是加强对电子档案活动的管理,采取访问用户的身份验证方式,避免非法访问用户的入侵。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有专业性强、涉及环节多等特征,尤其是处于信息化时代,需根据用户的习惯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少、档案管理人员不被重视等问题,不利于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应当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同时,建立竞争上岗与职务绩效挂钩机制,对责任意识不强与应付了事的人员施行降级或调岗等处理。唯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与加强制度管理,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利用职业道德准则,避免其做出违反法律制度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明确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得心应手地管理各类别与各载体的档案。还应要求其掌握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技术和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四是加强思想转变,培育创新精神。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升,拓展其知识面与眼界,多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还要求其积极学习与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紧跟档案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与档案管理系统,以快速检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拓展软件与系统功能,以加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四、总结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下,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档案数据的精准、便捷查阅,实现档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利于提高疾控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疾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需向着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加强常规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挖掘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在档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强创新,充分发挥疾病档案信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韩晓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兰台内外,2021

[2]关莹莹.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1

[3]云丽娟.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型[J].办公室业务,2021

[4]滕绍禹.基层疾控中心对健康教育应持的理念[J].江苏卫生保健,2004

[5]徐迅雷.当疾控中心也成了官僚机构[J].民主与科学,2004

[6]吴礼康.浅论疾控中心的窗口服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

[7]颜海英.加强县级疾控中心人才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6

[8]刘云祥.试论疾控中心的现代化建设[J].江苏卫生保健,2007

[9]刘景一.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

[10]王轶晗,陈麓.基层疾控中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

[11]罗利文.浅谈疾控中心档案现代化管理[J].中外医疗,2011

[12]罗瑞云.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13]王红.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疾控中心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

[14]田园,李清,钱巧.基于新形势的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3

第3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有很多种类,如果某个慢性疾病或者是传染性疾病爆发了,那么这次疾病的所有资料都会被记录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中,包括疾病发生的时间、环境、条件、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治愈的病例等,这些资料可以为日后此类疾病爆发提供医疗参考,所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保管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避免出现档案丢失或者杂乱无章等现象的出现。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是疾控中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疾控中心很多工作都是根据档案上的资料进行的,对疾病的详细记录,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研究这项疾病,研发出治疗这项疾病的有效药物,当这项疾病再次爆发的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的减少死亡人数。疾控档案中记录了疾病的传播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远离传播源,从关注自身的健康做起,可以有意识的对疾病进行预防,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卫生组织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利用,可以为他们节省更多的时间,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医学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疾控中心的工作者应该要不断学习,通过对档案中信息进行不断的研究,对档案中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可以促进疾控中心的总体发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虽然信息化管理已经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被应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对疾控中心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管理不够规范。疾控中心的档案有很多类,例如:人事档案、疾病案例档案等,而且档案数量也十分庞大,所以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繁忙,在使用信息化管理对档案进行管理时,往往不够规范,对不同类型的档案没有做到分门别类,有时还会出现档案丢失的现象,当需要使用某份档案的时候,由于不规范管理,造成寻找档案时间过长,为疾控研究人员的工作带来麻烦;第二,档案信息化程度过低。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使用信息技术,但是很多地区的疾控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中,由于软件或者硬件设施等原因,档案信息化程度过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够成熟,造成档案管理出现漏洞;第三,缺乏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疾控中心信息化管理虽然要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但归根究底,完成这些工作的还是工作人员,所以在管理中就需要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很多疾控中心都缺乏这类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信息技术掌握也不够熟练,这些都不利于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完善的管理系统是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有了完善的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按照明确的流程将档案输入到网络中,根据档案的类型、来源、时间等分别进行收集与整理,当疾控工作人员需要档案时,可以快而准的将档案从电脑中调出来;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过低是阻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原因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加强信息化建设尤其重要,疾控中心要增加软件、硬件等设施的建设,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管理系统,定期派人检查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要保障工作时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促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第三,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在疾控中心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才是提高信息化管理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再强大,也有出错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熟练掌握好信息技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的发现,并且运用专业知识将问题解决好。在建设管理队伍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因为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与人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的落实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疾病中心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便捷,疾控中心要正确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专业的知识与科学的方法将这些问题解决,为疾控中心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档案管理队伍,以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

作者:崔艳 单位:赤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4篇

关键词:动物重大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57-02

动物重大疫病存在几大明显特点,即传播速度快、危害性高、破坏性高等[1]。为了动物及人类的健康,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并在防控过程中实现规范化管理便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重点对动物重大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犍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中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中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两份资料在畜类、疫病种类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中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对于动物疫病来说,潜在三大危害性:①由于养殖规模大,因此,传染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②在人畜共患的情况下,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③在疫病发生而得不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同时大大降低社会效益。针对动物重大疫病存在的这些危害性,采取有效防控管理便显得极为重要。而纵观近年来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以及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犍为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制度缺失,主要表现为畜禽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畜牧兽医中心站动物防疫督查制度、调入畜禽隔离观察制度以及动物防疫消毒制度等均不完善[2]。②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不规范,该方面工作做不好,将会加大动物流行病的发生率,同时难以搜集到有效的防控信息。③专供疫苗缺乏规范化管理。其后果是疫苗的管理松散,从而发生疫苗乱放、随意丢弃等状况。④出入境动物缺乏规范化管理。此方面管理的缺失会导致外来疫病入侵。⑤宣传工作不到位,对于相关防控人员缺乏技术培训,从而加大了管理的风险。

1.2.2 动物重大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模式 成立小组,由小组成员对解决动物防控管理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制定规范化管理模式,并将其实施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的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工作中,规范化管理模式如下。

(1)构建完善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制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保证和依据。对于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来说,对相关制度加以完善显得非常重要。如畜牧兽医中心站动物防疫督查制度、调入畜禽隔离观察制度以及动物防疫消毒制度等,均需要加以完善,并根据所制定的制度,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严谨性及流畅性,进一步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实现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依据。

(2)动物防疫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防疫规范化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从多方面加以完善。对于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来说,要对各项文件进行构建和完善,如防疫通知书、免疫回执卡以及免疫档案等。将这些文件资料统一起来,进行存档,并做好各类档案的分类工作,从而为动物重大疫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

(3)针对强制免疫专供疫苗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使强制免疫专供疫苗管理更具规范性,需要对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严格记录,如疫苗的名称、生产日期及批号等。对于养殖场(户)来说,在对畜禽进行引进的过程中,需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在通过各级审核后,方可引进。并在引进的同时做好免疫实施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程序免疫。对于对强制免疫专供疫苗倒买倒卖的现象需严厉打击。

(4)加强出入境动物规范化管理。除已有的检疫申报制度外,还需要对隔离观察制度加以构建,使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除此之外,为了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更具规范性,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如针对兽医进行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注重技术的强化及操作的规范性,以此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规范化的实现提供保障和依据。

1.3 统计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2.1 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相关问题发生情况对比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制度缺失、档案管理薄弱、专供疫苗缺失以及出入境动物管理缺失而引发的管理风险发生率降低,仅为3.63%;而实施前发生率为22.94%。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管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x2=12.349,P

2.2 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各项指标评分对比

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制度建设、档案管理、专供疫苗管理、出入境动物管理以及宣传培训管理五项指标,设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管理越规范。

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制度建设(68.3±1.9)分、档案管理(72.4±0.6)分、专供疫苗管理(63.8±1.4)分、出入境动物管理(61.9±2.6)分;宣传培训管理(63.2±2.8)分。

规范化管理实施后,制度建设(94.6±2.1)分、档案管理(98.2±0.4)分、专供疫苗管理(93.2±1.8)分、出入境动物管理(91.8±3.4)分;宣传培训管理(96.8±2.3)分。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规范化管理前(P

3 小结与讨论

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管理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包括:制度缺失、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不规范、专供疫苗缺乏规范化管理、出入境动物缺乏规范化管理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鉴于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并加强档案管理、专供免疫管理及出入境动物管理等。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实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明显改进了管理模式,进而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也进一步保障了出入境动物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疾控中心 问题 对策

疾控中心的档案具有种类多、内容多、范围广、周期长、不可复得性等特点,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类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促进疾病的监控、分析、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1]。经过对我国各级各地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进行调查发现,各级各地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方法不一,管理标准不一致。有的疾控中心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分散在各个科室中或是个人手中,几乎不存在档案管理的影子。有的疾控中心采用中心存目录、科室存档案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效率低,经常出现档案的丢失、破损情况,这不利于疾控中心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一、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又繁琐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要有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做好每一天的基础工作,做到当日事当日毕。疾控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卫生防疫服务,是公益性机构,其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这种情况就导致疾控中心的领导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薄弱。许多疾控中心的领导只是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各个科室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聘请专业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档案管理,进而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档案丢失、破损已不鲜见[2]。

2.档案管理能力弱化

有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制度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业务的发展要求。有的疾控中心缺乏对档案的整体把握能力,没能将档案集中起来管理,档案分散在各个科室中,许多档案没能及时归档整理,档案管理能力低,档案利用率低,档案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3.档案管理规范性不强

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疾控中心没有为档案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各个类型档案的收集整理标准,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差。当需要查找档案资料或利用档案资料时,往往需要翻箱倒柜找很久,这样就降低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档案资料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另外,档案的制作不规范。比如说,采用十六开的办公室用纸来进行规范的书写,并留出装订线,如果没有留出装订线,那么就给档案的装订带来一定的麻烦,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4.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也可以运用于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档案利用率,可以更好的保存档案。虽然说许多疾控中心努力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但是,系统的功能少、实用性不强,不利于档案利用率的提高,许多工作人员还是习惯性的查阅纸质的档案资料。所以说,还必须加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1.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疾控中心的档案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必须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从而有效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各地各级疾控中心应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档案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明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标准。就拿档案的收集来说,应将随时收集、定时收集、跟踪收集和重点收集结合起来,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职责范围内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还应定期、不定期指导督查本单位所属各科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各类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2.优先聘用高素质人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疾控中心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聘用高素质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岗位工作。同时,还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档案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3]。

由于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所以说,应开展政治素养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其以高度责任心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综合技能,创造性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本地区卫生防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3.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减少档案管理工作量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档案利用率的重要方法[4]。疾控中心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工作中,统筹规划,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室藏档案资源,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实用性,增加功能,增加档案资料的查询功能,将模糊查询、综合查询、分类查询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档案利用率。

4.实行档案两级管理

实行档案的两级管理就是说:将档案管理工作分成中心级和科级的两级管理[5]。中心级的档案具有综合性、学术性的特点,比如说: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年度卫生检测报告、疫情流行病因分析报告等就属于中心级档案。而科级的档案则是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这些档案资料要根据其服务对象的发展情况而变化,具有易变性,如疫情调查处理材料、工作人员的体检报告、公共卫生监测报告等就属于科级档案。

疾控中心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档案两级管理工作标准,明确区分中心级档案和科级档案。成立中心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级档案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逐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卫生防疫水平,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其档案具有种类多、内容多、范围广、周期长、不可复得性等特点,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大,这要求各级疾控中心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创新管理体制,采用职责权清晰的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学习《档案法》,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尹福顺.浅议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与建议[J].华章,2013(22)

[2]李丹.浅谈疾控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7)

[3]刘俊秋.浅谈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工作[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

[4]陈莉.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2(9)

第6篇

一、存在问题

(一)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疾控中心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标准,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各个疾控中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进行着科技档案的管理,也有的疾控中心是根据某项工作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科技档案资料没有纳入管理工作中去,也没有把科技档案管理纳入到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去。

(二)对科技档案的特征性认识不足

科技档案最突出的特征性就是专业特性,它使科技档案在形成领域上明显区别于其他档案,它也是实现科技档案科学管理和归档的重要依据,比如,我中心科技档案工作的不确立,科技专业档案和其他综合档案未分开。造成科技档案的管理、分类归档杂乱,成套性缺乏。而且科技的多样性导致了科技档案在种类上手段复杂,现实利用率低,从而造成科技档案在收集、分类保管、统计分析、鉴定利用各项管理环节脱节。不能突出专业特性。

(三)内容不丰富,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完善

科技档案内容很单一,门类少,卫生系统在平时的管理中,只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其它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所以造成科技档案的结构不完善。同时在卫生专业技术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对应急处置、重大事件保障方面的科研档案数量很少。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及其原始资料的收集;课题从立题至结题期间所有相关资料的收集不全面、不准时,致使科技档案收集效率不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疾控中心在新医疗体制改革下对科技档案利用的需求,完全是名不副实的。

(四)科技档案利用反馈率不理想,知名度低

因疾控中心工作是以预防为主,故中心工作人员的科技档案意识相对较淡薄,不够重视档案利用的反馈工作,因而不能从反馈信息中发现科技档案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科技档案人员起一个收集管理的作用,不主动为疾控中心各业务科室服务,致使知名度低,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加之近几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的转变,档案人员变动频繁,兼职的较多,专业素质缺乏,不能系统、准确地对科技档案信息汇编和分析研究,不能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疾控中心提供有价值的编研成果。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从科技档案的归档到整理、鉴定、保存管理、利用等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结合疾控中心业务工作实际制定档案管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内容应包括:第一、制定中心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能,确保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第二、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资料收集、编制是否做到齐全、完整、规范和准确、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责任是否落到实处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第三、规定科技技术资料的收集、编制的范围,以保证科技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达到规定要求,使科技档案工作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

(二)更新思维,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档案管理面临着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问题。首先要用创造性思维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有变化意识、发展意识、人力资源意识,以适应当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需要,实现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处理,为利用者提供方便。

(三)坚持服务机制创新,主动开发科技档案服务预防控制工作

科技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而提高科技档案的查阅率、准确率,拓展服务方式,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科技档案资料,使科技档案更具有专业性特点,以满足疾控中心各部门及医、技、护人员对科技档案利用的需求,通过提供简便、快捷的档案服务,达到推进科技档案服务机制创新。不断丰富疾控中心档案,全面认识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是科技档案部门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志。

(四)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通过OA办公系统、中心网站网页、宣传栏、大小业务会议等做好宣传工作,向疾控中心医、技、护及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宣传中心档案部门的工作性质、职能,科技档案工作在预防、控制、医疗、科研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心人员的档案意识,提高他们对疾控中心科技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支持配合中心档案部门的工作,利用权威人士、知名人士的效应,促使疾控中心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档案,进而让更多的人利用科技档案。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气氛,创新服务方式

第7篇

1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1.1抓住重点、阶段性推进。当前我国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在现阶段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以信息整理、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主,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需要分阶段的进行推进,抓住当前工作的重点。

1.2以基础工作带动数据库建设。在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库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需要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数据库进行完善,加快推动数据库建设的步伐。

2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供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重视于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重视度不够,由于资金投入较少,从而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严重影响了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2规划缺乏统一性。在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缺乏统一性,而且没有与档案管理系统同步,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自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和协调,没有明确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数据的格式和标准缺乏统一性。

2.3数据库建设不完善。当前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文件开始向信息化进行过渡。数据库系统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当前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加大开发和建设的力度。

2.4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技能缺失。当前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开展系统的计算机应用培训,这就使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还没有完全掌握,对于电子档案归档、室藏数字化及网络咨询服务等操作技能还不十分熟练,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3加强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研究总体发展方案,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协调解决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并跟踪监督检查;把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系统内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所属各部门管理目标责任制。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前沿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配备一定规5模的硬件设施,资金需求较大,因此,每年的资金投入都要与信息化建设任务相匹配,以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正常运行。

3.2注重管理,打牢基础。一要制定与供水信息化建设相协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为保证供水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二要增强综合档案室的业务监督和指导职责,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明晰档案信息管理流程,实现档案收集、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三要加强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在供水系统内推广应用相对统一、符合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推进供水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案卷级、文件级的电子检索。四要加大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综合档案室作为归档文件的信息接收和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建立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以保证本系统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靠和安全;要严格执行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同时归档的双套制管理办法,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室。五要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站的作用,有计划地上载开放的供水档案目录或公开开放的供水档案全文信息,向社会提供网上查询的利用服务,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

3.3为水污染防控、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撑。供水档案涉及水量、水质等所有涉水数据,在近年的水污染防控等解决水环境问题中,供水档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相关单位综合供水档案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反复校核,及时提出污染带推移情况分析和预测预报,为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指挥决策争取了主动。根据预测实施了停水措施。在保障河流健康,维护人水和谐方面,供水档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利用这些供水档案资料的分析结果,更有效地维护了江河健康,保障了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了人水和谐。

3.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当前供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在具体培训中需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网络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等列入培训内容中,同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利用多种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供水企业还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努力提高档案业务人员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力,确保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充分的运用信息资源理论和技术手段,加快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8篇

1增强建立健全疾控档案意识,建立疾控档案网络

1.1增强建立健全疾控档案意识

在疾病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中,会形成大量丰富的数字、图表、影像等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增强对这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增强对这类档案的建立意识,从而能够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疾控档案信息和资源,发挥这些信息在疾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促进疾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建立疾控档案网络

建立机制完善的疾控档案网络,覆盖整个疾病控制中心的各科室,设立独立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规划,使得整个疾控中心的健康教育档案网络变成一个简明的、职能明确的发散网络。由中心档案室做总体设计和规划,各科室紧密配合并遵守中心档案室的制度和要求,促进疾控档案网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建设。

2开展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培训,建立疾控档案管理新模式

2.1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集技术性和保密性于一体的专业化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熟悉档案的收集、统计、分析、鉴别、归纳、保存等步骤,熟知每个环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份枯燥、繁杂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高素质水平。疾控部门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吸纳优秀的专业型人才,打造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使其成为疾控档案事业的中坚力量。

2.2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技能

疾控部门应该鼓励疾控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即时的吸纳优秀的、创新的、实用的档案管理经验,通过交流提升自身对档案的收集、统计、鉴别等技能。同时,鼓励并设置激励措施,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修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比如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和外语技能,促进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全球化大环境下的形势需求,促进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的时代性发展。

2.3 打造档案工作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档案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僵化,应该把新时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应用于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中,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档案分类和管理的效率,延长档案及其信息的使用寿命,促进疾控档案的管理实现现代化和数字化,完成档案管理从旧模式向数字化的新模式的转变。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健康教育规范化

3.1 建立奖惩机制促进档案建设

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定期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选优劣,对工作优秀者或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有巨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进行档案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申报,为他们配备科研经费,促进档案资料的更充分利用。而对于评选不及格者,给予一定的批评,连续不及格者可以终止录用,这样可以从人事方面优化档案建设团队,促进档案建设改革保质保量的进行。

3.2 结合实际,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第9篇

【关键词】 技术人员; 业务档案; 疾病预防控制

南平市疾控中心在职职工133人(实有编制16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人,占中心人员的78.9%。高级职称31人,中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65.7%,大专以上学历92人占全中心在职职工的69.1%。设3个职能和11个业务科室。目前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及健康相关卫生质量检验,涉及公共卫生相关场所的卫生学评价;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及疫情报告;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监测技术的科研、培训、咨询、疾病指导和开展公众的健康教育与促进;负责对生物性、社会性、职业性等因素所致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制订南平市疾病控制技术对策和措施,并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参与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承担救灾防病工作。因此,要求疾控机构必须拥有一支各类专业人才齐全、技术全面、能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如何科学管理和规范建设这支队伍是疾控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而加强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是实施疾控队伍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储备和人才发展战略的基础。现将本人就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收集、应用和管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进行探讨。

1 加强档案收集整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

1.1 建立归档制度,使归档工作有章可循 归档工作是在正常途径下保证档案齐全完整的第一关,归档制度的确立使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材料的质量要求得以明确,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并保障了收归档材料,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1.2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收集渠道及内容 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实行个人专档、动态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为在编的专业人员建立技术档案。(1)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质证书。(2)学历、学位、职称证书。(3)培训、进修、参加各级培训班取得的各种鉴定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4)社会和学术兼职材料。(5)科研成果、论文、论著、获奖、业绩材料,个人拿到相应刊物及证书,递交办公室存入其个人技术档案。(6)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还要坚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平常收集和集中收集相结合。平时收集,就是注意日常原始材料的积累。集中收集,主要集中在年终考核以及各种考试形成的材料一次性收集;二是组织收集与个人收集相结合。组织坚持日常收集外,对个人取得的一些归档材料如证书、鉴定证书、论文、专著等要及时送办公室归档。

1.3 加强档案管理的设施设备建设 有档案专用库房,实现办公用房与库房“两分开”,库房留有至少3年的档案存放的余地。单位配备了灭火器、空调、密机架等设施。档案柜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中心还购置了档案软件,使用档案软件对文书档案等信息进行管理,对中心业务档案分为18类,有党群、行政、人事、财务、质量、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鼠防、消杀、学校卫生、环境监测、皮肤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类等,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1-2]。

2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整理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价值就是为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工作服务的,在整理工作中,必须按档案的要求严格规范。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处于零乱或零星状态的材料进一步条理化,具体为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化,便于档案的管理和查找。根据平时工作体会,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整理应掌握以下原则。

2.1 目录分类清晰详尽 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材料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学历、职称类、技术考核、继续教育、论文、论著类等,按获得的时间顺序将各类中的相应材料排好、归档。

2.2 便于保管和利用 一人一档,并在封面上标明姓名、所在科室、职称,便于保管和利用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要求。整理后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应简明清晰,能方便快捷地为职称晋升、考核评先、评优、岗位设置等提供信息服务。

2.3 连续性 从技术人员分配进中心见习期开始,到转正定级、初、中、高技术职务的评定;从执业规范化培训、历年业务水平考核,到历次外出进修学习;从到科研立项、鉴定等各阶段的业务活动,真实地反映了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连续变化过程。

2.4 及时性 平时收集的论文、学分、获奖情况等要及时登记,做到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能够随时反映个人情况。

3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在疾控工作中的应用

3.1 为疾控机构提供人才信息 这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领导可以根据人员配置情况,调整或引进充实人才,来满足疾病预防控制的需求。

3.2 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工作 能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疾控队伍各类专业人员现有状况,以技术档案为依据,分析技术队伍的专业结构,为制定培训和开发利用各类专业需求人才,实现单位岗位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可有的放矢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预防控制疾病、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3.3 帮助单位人才管理,促进单位改革 要做好单位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人才管理工作。人才管理的重要支撑就是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可帮助单位人才管理。此外人是最具创新力的生产力,单位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因人而异、用人所长,因此,应在实践中发现人才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优势,发掘人才,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3.4 为实验室能力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等提供服务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5.2.5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5.1.5实验室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而这些专业技术档案均是由本单位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资料提供。本中心的这些资料在平时就由专业人员负责收集、整理、装订成册,比较全面规范。在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及职业卫生资质认证、现场评审过程中,受到了考评组专家的好评[3-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也不再是简单的资料保存,有着丰富的内涵,根据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自身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找一条真正适合本单位情况的管理模式。总之,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是疾控机构综合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展示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体现疾控队伍的医德医风建设,合理开发技术档案的存储及利用价值,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邓绍兴,和宝荣.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

[2] 莫若琦.健全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对策与作用[J].医学动物防制,2008,25(8):23.

[3]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2006.

第10篇

在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市档案馆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

一是靠前服务,加强疫情防控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初,即主动对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全程跟踪服务全市疫情防控专班。起草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通知,提出健全防控疫情专班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防控疫情档案有人分管、有人具体干,并提出加强档案安全与保密等方面要求,确保档案工作与防控工作同步进行。安排业务骨干每周不定时到各个防控疫情专班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开展两次档案整理工作考评打分活动,防控指挥部及时在内部网站通报考评情况,有力地促进了疫情防控档案及时收集整理。主动衔接融媒体中心,及时做好疫情防控方面的视频音像收集储存工作,并要求融媒体中心将疫情防控视频拷贝一份送档案馆保存。目前各个专班收集整理文书档案近500多件、照片档案200余张。

二是进驻社区,加强居民隔离和外来人员排查工作。

为支援我市一线抗击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档案馆认真落实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制度,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当前的使命担当,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及时对接联系社区,主动解决社区所急所需,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正月初三,档案馆志愿者就开始到所包小区开展防控宣传和进出登记排查工作。馆长杨晓辉同志和其他干部一样,每周两次穿上红马甲,挺立在小区门口,与物业人员共同参与防控志愿活动,每天进行交接班签字,严格执行防控要求,党员干部就像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防控一线。

三是疫情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疫情。

我馆要求所有干部职工必须提高认识,要意识到本次疫情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关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认真对待,不可麻痹大意。采购了一批酒精、消毒液、喷雾器、脱脂棉、口罩、电子温度计等卫生防疫用品。对所有员工和三方人员进入大门前必须提前测量体温和酒精喷雾消毒。对来访人员详细登记,如非十分紧急事宜,均建议通过电子渠道进行档案查阅。

四是党员献爱心,为湖北防控疫情积极捐款。

市档案馆全体干部职工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牵挂着湖北特别是武汉抗击疫情工作。为全力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档案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为湖北疫情防控捐款活动,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全体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干部踊跃参与捐款活动,共捐款1600元奉献了档案人的爱心。

第11篇

一、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一)疾控中心的档案服务能力提升,是开展其规范化建设的源头价值体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说到底,就是助力其档案服务能力。每一年疾控中心都会产生、收集、处理大量的档案,这些档案如何管理,如何规范化管理都是疾控中心需要面对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疾控中心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档案服务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疾控中心的档案服务能力提升,有利于推进各项业务建设。

(二)规范化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着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在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下,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单单依靠人力是难以达到的,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当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正大力开展的一项工作,将档案数据化并纳入到大数据管理之中,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增强档案工作能力,更能多元化地利用档案。在这个过程中,如若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加快档案信息化的步伐。

(三)有效提取疾控中心档案本身价值,打通收集、管理、利用之间壁垒。档案是有价值的,疾控中心档案本身的价值在现实工作中是相对难以实现的,许多档案正是因为其价值没有被挖掘并实现,导致这些档案被束之高阁。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档案管理?M一步规范化,能更有效提取疾控中心档案本身价值。通过规范的收集和管理,理清档案管理思路,有效打通收集、管理、利用之间壁垒,有利于档案的利用工作更便捷有效地开展。

二、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将工作落实到各岗位并进行有效考核。一个健全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是规范化建设的中心枢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集中性、统一性有赖于综合档案资料管理机构的建立,此部门负责收集、保管、整理疾控中心各部门档案,同时设立相应监督部门,以监管指导检查综合档案资料管理机构的工作。执行国家、省的业务规范及法律法规,根据《档案法》《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范及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大纲、归档范围。这个组织机构需要有专门的人负责专门的工作,在档案管理中,首先要做到专人专职,疾控中心应尽可能保证每个岗位上有专人任职,同时要把细分的档案管理流程落实到每个岗位及岗位上的员工身上,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事项到人、责任到人。同时,依据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目标,将目标分解到岗位上,并依据岗位的完成度进行考核,深入推进档案规范化工作的落实。

(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制度方面要跟上,打造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的流程。不可否认,其规范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得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组织机构健全与之配套的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制度跟上了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才能做得更好。疾控中心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参考法律法规制定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度的确立使得档案管理有理有据,同时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也有相应的材料支撑。流程是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精神所在,在档案管理规范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制度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制度中严格确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流程,充分发挥出流程的规范作用,使得档案管理在规范化的同时也能达到科学化、合理化。

(三)负责人重视和业务培训推进,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的力量源泉。机构负责人高度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各类档案不仅记录了疾控机构历史发展轨迹,还包括各类重要决策、重要事宜、重要疾病防控措施等,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使各类档案有效应用,机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负责人的重视能进一步加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进程。此外,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推进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疾控中心应组织相应的业务培训,致力于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档案规范化工作的能力。

(四)强化业务档案收集,稳步提升案卷质量,从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着手。档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收集分类,合理区分业务档案和一般文书档案。同时为便于检索使用档案管理时要注意立卷、装订等方面的规范管理:1.归档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整理时注重档案的时效性。2.档案整理在保证档案完整性的前提下需突出重点。3.由于档案收集的基本为公文,因此一开始就要求规范公文写作格式,书写字迹力求流畅清楚。

三、结语

疾控中心必须重视加强档案管理业务及其围绕档案工作展开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认知和实践水平,从而确保档案资料的妥善保存和利用,并可为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第12篇

(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任务量大、设备不足

在目前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管理任务量增加,但硬件设备不齐全。2008年,国务院机构进行改革,原劳动部、原人事部、社会保障部合并组建,形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部,且此后各地方相继合并两部分,逐渐扩大业务范围,甚至一些地方直接将两部门合并,整合交叉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量增加。同时,大中专毕业生档案、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档案等进入人力资源部,需要管理的档案信息繁多。此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档案馆、设备等硬件设施不齐全,一些企业单位并且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室,档案管理流于形式,纸质档案得不到保护,且传统的人工管理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求,管理不便,管理效率低。

(二)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未能充分利用

根据国家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所属于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中心在其服务项目范围内,接受单位、个人委托,为各经济单位、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如人事档案管理、出国政审、职称评定等,这类服务制度即为人事。方式主要包括可多项委托、委托人人事等。在人事制度中,存在档案记录不全面、人与档案分离等问题。例如,在一些限制户籍的城市中,当地人才服务部门对大中专毕业生托管档案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毕业生只好将档案送至其户籍地,从而造成人的档案分离状况,为档案使用造成不便,并影响档案记录。

(三)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许多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纸质档案管理。当然,一些单位实行计算机管理,但缺乏统一的、高技术水平的管理软件,仍是人工查询、手工操作。同时,一些单位具有较少的专门的人力资源档案技术管理人员,多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仅根据自己的想法管理档案,管理水平低。

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配置统一的软硬件设施

建设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部应建设统一的硬软件配备,并加大软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先进高效的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设施,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档案的无纸化管理、自动转化、存储、检索等。利用专门的、先进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软件,在数据库中输入人力资源信息,制作电子卡片,形成电子档案,信息化操作档案收集、利用,从而便于信息查询、流转,打破地域限制,满足人才流动需求。

(二)充分挖掘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档案的核心,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应突破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的局限性,应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总体规划、分层进行。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先构建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再构建档案全文数据库。而对于数据库的建设,应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从而构建一系列的通用性好、规范化的多媒体数据库、全文、条目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