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4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控技术专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多领域的,多视角的。我们在探析其效能实现途径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工业领域中数控技术的应用。无论是轻工业食品加工,还是重工业的金属冶炼,数控技术都能够找到其用武之地。从整体角度来讲,其发挥的效能就在于代替工作人员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从而使得劳动强度降低,劳动环境良化,工作人员更加安全,工作质量更加高,消耗成本更加低。在工业领域中,数控技术的操作同样是由计算机系统去实现控制的,简单来讲,就是将事先做好的编程纳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去,在运行过程中发出指令,使得其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2)机床设备领域中数控技术的应用。在机械加工体系中,机床设备控制技术是很关键性的技术,其拥有控制机床设备的能力,是现代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数控技术的帮助下,不仅仅可以使得机床控制能力得以强化,还使得机床的生产效率得以全面提升。一般情况下,同样是以代码控制方式为主,确定刀具,工件之间的位置,选择主轴,变速和刀具,冷却泵的顺序方案,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发出相应的指令,要求机床完成相应的动作。
3)煤矿机械加工领域中数控技术的运用。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采煤机的发展上。一般情况下,各个煤矿的开采环境是千差万别的,由此导致采煤机也难以实现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更多情况下是以研发速度快,品种多,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尤其在初步试件以焊件的方式运行,给予传统机械加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数控技术可以轻易的对其进行切割,并且以龙骨版程序实现运作,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其优势:其一,切割速度变快,使得采煤的速度变快,也就是说在同等时间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收益;其二,采煤质量更加稳定,能够产出更加高质量煤炭产品;其三,规避了人力采掘的危险,使得煤矿生产处于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其四,直接切割的操作方式,可以使得生产效率得以全面提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能够在生产利润最大化方面发挥作用。
2数控技术如何更好的运用
到机械加工领域中去数控技术的确可以在机械加工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还存在很多制约数控技术发展的因素,使得其效能未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为了促进数控技术效能的发挥,我们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促进数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明确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从数控技术的运用实践经验来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高精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高柔性化,越来越模块化,并且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制造业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数控技术发展方向确定之后,就应该建立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高度重视数控技术理论研究工作,设立课题项目,注重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合研究,不断夯实自身的数控技术理论基础;其二,积极学习西方数控技术应用经验,引进先进的数控技术设备,在实践中去总结和归纳先进数控技术的优势,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促进数控技术理论的综合利用率提升;其三,不断总结和归纳自身数控技术发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理论研究,找到查缺补漏的环节。
2)注重工序安排和编程工作,形成高效的加工运行模式。从本质上来讲,所谓的数控技术就是以程序化的语言指令去实现机械控制,使得其达到高效的运转状态。在此过程中的工序安排和编程工作,往往就决定了数控技术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此方面实践经验不足的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忽视的问题,难以发挥数控技术的全部效能。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在于:其一,加工时先加工套类工件,不能先加工轴;其二,外圆锥测量最好使用车好的内锥和内圆弧去进行测量;其三,精度控制不能单单依靠机床,应该采用二次精车的方式来保证其正确性。上述的各种问题,往往会影响到高效加工运行质量和效率。
3)培养专业化数控技术人才,形成高效的数控机械管理团队。专业化的数控技术人才,也是发挥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效能的关键所在。对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严格做好企业招聘管理工作,保证进入到数控岗位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以保证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处于较高水平;其二,积极开展专业化的数控知识培训和教育,使得数控技术人员具备专业化素养和技能,以保证数控技术可以顺利的运用到机械加工领域中去。
3结束语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2-0160-01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为满足现阶段制造业的需求,改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紧缺状况,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制造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技术方向的需求。
一、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改善了我国原有的完全的应试教育模式,促使教育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这对新兴发展起来的数控技术专业无疑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上也产生了懈怠,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安排不合理
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当下社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的新的挑战。当前,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此,存在着不同方面的不足。首先,实践教学的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课程的课时少,实践课程的内容程式化、僵化,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等方面。再者,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当前的数控专业教材仍处于理论阶段,缺乏有效可行的实践课程内容。现阶段的相关实践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实践课程要求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差。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
(一)完善数控技术实践课程体系
针对现阶段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师应该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加强和提高实践教学中学生自行操作的比重,应该遵循应用效率逐步提高、累计进行的原则。按照年级层次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通过训练达到不同的实践目的。使得学生在专业技术训练中熟练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例如,数控车床、数控工艺、电加工等各项专题。
(二)注重和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环节
实践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具备实践理念、实践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学的实训与校内校外的实验基地相结合。要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操作实践课程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在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要强调基础的测绘、构图,对数控机床的加工实习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后实践作业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分工改进专业实习、作业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实践理念和创新精神出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评价,促进学生熟练地、高质量地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要构建创新体系以及实施保证措施。首先,从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创新和改革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推动数控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其次,从环境上要扩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实践教学的操作训练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将加工车间虚拟化实验和加工操作过程虚拟化的程序引入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做好铺垫。在实践课程中,大胆创新,模拟实际职业操作环境情景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有效应对突况,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应用于使用和维护维修各类数控机床,这就要求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具有基本的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从而具备高超的数控加工工艺。从理论上来说,还需要具有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综合理论基础。从综合素质来看,更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等积极有效的措施,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突破传统教学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洋.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2):74-77.
关键词: 中职数控专业 数控车技能教学 数控仿真软件
一、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
在新的形势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加工技术方面人才的竞争。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众多企业普遍引进数控技术,造成了劳动力市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短缺。目前各种层次、不同级别的职业学校都相应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数控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数控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1.“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2.“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这类人才主要由高等教育来培养。
三、数控车技能教学的现状
数控车实训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学生在省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省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这毕竟是个案。在正常的数车实训中,一个班中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达到中级工水平,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达不到中级工考核要求。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有很大的兴趣,然而一个星期后兴趣会随之消退。经过几轮的实训、反思,我觉得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过分强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和效能。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肯定就不愿动手动脑,也就谈不上技能的提高了。
四、数控车技能教学方法的探讨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保证实现技能训练目标的基础。
中专机械专业学生的素质不高,他们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成绩一般处于中差之列,在应试教育的特定条件下使他们形成自卑感,对学习知识有畏难情绪。一部分基础好一些的学生,由于高中落选,感到目标失落,远大理想落空,又处于一种颓唐、低落的心理氛围中,学习动力不足。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一般不够明确,加上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占有一定的比例,家庭的迁就使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凭自己的兴趣。他们进入中专后,对于参加劳动强大、工作环境差的技能训练,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提高学生积极性在技能训练中尤为重要。
(1)安排实习课题时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安排课题时,尽量使课题接近生产实际,使学生产生加工产品的意识。如阶梯轴、螺纹的加工,可以把加工过程分成一些小阶段,并定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在工件质量上和加工时间上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2)利用对比或现场检测评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以保持兴趣。在技能的开始阶段,每次训练结束时可以利用一点时间,把学生的工件有意分小组进行现场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工件怎么样,又在全班抽几件较好的集中进行比较。这样做,一方面克服一些学生的自我满足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把产品做得更好,从而使后进生和优生都有良好心态。
2.使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解决设备少难题。
数控车床实习不比钳工或车工的实习,它的设备投入是很大的,如果要使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实习时间的话,可能投入要上百万,这对于很多职校而言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把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引入教学之中,用于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既可以避免因误操作造成价格贵重的数控车床的损坏,又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对仿真数控车床操作过程中产生临场感和真实感;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的工作过程,掌握每一种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而且在达到了同样效果的情况下将加工出错及事故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简而言之,教学中引入数控仿真软件,安全可靠、费用低,能有效解决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多工位紧张的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数控仿真软件有南京宇航、天傲TNS-Ver 2.0、联高VNUC、浙大辰光等,我校选用的是南京宇航。
3.模拟公司生产环境,提高职业素质。
在数控车技能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以下几点难以改正的不良习惯:不愿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没有时间观念,经常迟到早退;没有现场“5S”管理意识,没有清理、清扫的习惯;没有质量、效率的概念。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一直难以改正。如果在集中实训前,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在实训时模拟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样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近将来岗位的需要,也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五、结语
数控车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必须探索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单嵩麟,张成铭等.对两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5,(23):4-5.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改革思路
一、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竞争方面,人才和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后续及补充,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深刻认识到对推动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教育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数控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加工工艺水平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瓶颈,尤其是精密加工领域,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来老旧的设备都被高精练、全自动的现代加工设备所取代,企业开始大量需要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通过来学校招生的企业和社会劳动部门了解到,数控技术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大片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显得尤为紧迫。【2】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1.继承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调整德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消除旧的观念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开拓素质、人格身心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2.深入市场调研,制定详细的培养目标,
认真研究国家经济政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深入用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形成预测报告,并结合市场需要进分析数控专业岗位特点,基本技能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数控技术工艺,成为复合型人才。
3.注重学生个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创新意识。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推行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特征划分模块。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在修完综合课程后,选修其它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这样的举措,使许多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取得了数控技术基础技能后又取得了相近专业或夸专业的技能,拓宽了将来的就业渠道。术应用型人才。
4.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综合优化课程内容。
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进行重点改进,打破传统的知识局限大胆增加新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删掉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多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授内容的顺序,对学生按“双证”资格标准的要求内容进行教学,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1】
根据数控专业岗位技术特征,把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优化整合,按照岗位要求进行删减。改革后的课程专业针对性明显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职业综合课程的建设。如专业基础课程,经过选择、提炼、有机地整合成几门综合课程,将机械制图、计CAD\CAM融入到工程制图课中;将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等内容融入到机械基础课中。【4】
5.增加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方面,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现场教学。【3】如对数控技能训练,安排的金工实习的同时安排一周数控实习,主要让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一些数控最基础的操作,紧接着开设数控编程课,同时进行生产实习,解决操作问题。[5]
另一方面,根据培养目标,加大专业实训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和校内厂的办学模式,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环境。加强实习教学中的管理与指导,对学生实习实践进行全程跟踪全程分析,根据不同的实训场所指定相应的技能量化标准及考核体系,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支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委派教师下工厂、到相应岗位挂职是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制订“双师型”教师标准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
三.总结
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探索的过程,理清改革思路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前提,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在保证数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了以下方面:
⑴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 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⑵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多渠道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同的实训环境,突出了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⑶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根据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势态,扩大职业任选课的范围以突出职业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宏斌等.现代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J].管理学家,2011年
[2]吕捷.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张爱红 等.浅谈在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关键词】数控技术 教学模式
数控加工应用技术是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新兴技术,数控技能专业人才是各大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学校积极做好市场调研,研究企业对数控岗位人才的需求,针对性的对数控技术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探索新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现实,锐意改革
数控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企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毕业的学生和企业的要求能无缝,直接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现在的数控技术在学校的培养,一方面要熟悉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熟练掌握数控技术的操作和编程。现在的学校学生多,机床少,虽然国家和学校每年都在加大投资,但是,仍然较难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
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仿真软件应运而生,它有着和实际机床一样的操作面板,机床结构,操作的规程和要求也和实际的一样,这样,我们只要有电脑,就可以学习数控的编程和操作,基本上可以人手一台,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锻炼。
数控仿真软件的出现,也使我们对数控技术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考虑,以前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一个在教室,一个在车间;一个是老师讲,学生听;一个是个别人练,大部分人看。现在就可以把理论教学放到数控仿真教室进行,基于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老师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学生想办法,找思路,在仿真软件上完成。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相比以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也使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学习,不再觉得烦躁,而是有了兴趣,愿意投入。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论学习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感觉自己好像基本学会了,但是学完理论后,学完了,也忘完了,实训时,又要从新开始,这样,理论没学好,实践技术也没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的过程中,只记了概念,但基本没用使用过,所以记忆不深刻,时间长了,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不应该分开,有机结合才是出路,只用经过运用,才能牢固的掌握,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
二、不断探索,认真总结
学生在不断的数控技术的实训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在毕业后可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在企业里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为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学校也在紧密跟进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能适应现有条件并能满足新的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然后我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找问题,做好平时实训工作的日常记录,对每个阶段的问题做好总结和归纳,然后再不断的完善原有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有生命力的。
现在学校对数控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是:
(一)将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旧教学模式向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转变,实训占重要的地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充分发挥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教学中的作用,把理论教学放到仿真教室进行,边讲边实践。
(二)调整就有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做到加法和减法,使用的做加法,可以增加教学课时,太偏、用不上的就做减法,直接淘汰。例如现在在企业里,自动编程的应用很多,可以增加自动编程的课时,让学生多实践,熟练掌握。总之,让传统教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数控仿真软件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用仿真软件即时检验编程效果。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正确确定数控加工应用技术的定位。
(一)数控加工应用技术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定位
数控技术毕业的学生以后可以就业的岗位有:机床操作人员、数控编程员、工艺员、数控维修员、数控设备营销等。
根据学校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学校的总体教学目标,本专业定位为:培养岗位适应性较强的、具有一定数控工艺知识和数控加工操作、编程技能,并兼有普通机床操作技能的专业技能人才。
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
三、重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2006年学校买了上海宇龙公司数控加工仿真系统50个点,可以满足50个学生的同时使用,我们一个班一般也就50个学生,所以可以完全满足我们实际的需要。御龙软件做的还是不错的,在国内来讲技术比较领先,市场占有率高,它里面有市面上常用的数控系统,例如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三菱数控系统,广数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等,而且还有常用的各种版本,所以就是一个数控系统的大全,这一点,优势就很明显,因为对学校来讲,机床是有限的,数控系统一般也就一两种,学生要想学习其他的数控系统,还只能通过数控仿真系统来学习,该系统的面板和机床上的面板相同,操作的方法也和是实际的机床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先通过数控仿真软件来学习机床的基本操作,然后再到机床上操作,就胸有成竹了,再者,在实际加工中,我们也可以先把程序在数控仿真系统上验证,然后再在机床上加工,可以避免失误。当然数控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就是检验不了刀具的移动速度和转速等,但可以看出工艺路线和编程的错误。
在数控教学中合理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现在,学生较难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改变教学方式尤为迫切,可以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数控仿真软件,老师就可以较为娴熟地运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自己找资料,找思路,想办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活动中遇到困难解决不了了,老师再进行引导、讲解。讲的精炼,做的扎实。
(二)合理使用数控仿真系统,正确认识其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常用于数控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还可作为数控操作技能训练的辅助工具。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数控仿真系统的作用,但也要摆正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位置,它只是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所以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做好引导,它有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在后面的实训中,还是要通过机床来真刀真枪的练习。
结束语: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制定出合理的数控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和发挥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教学中的作用,充实和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数控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引言]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发展迅速,但从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顶岗实习情况看,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职业学校通过三年的系统化、专业化学习之后竟很难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岗位职业能力,这一现象引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丧失了自己的竞争力,势必给职业学校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看,学生发展专、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同样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反思我们当前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工学结合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而开发出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核心专业课程,能较全面地融合学生职业技能与基本素质培养。本文将结合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近段时间来进行的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工学结合的数控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正文]
一.开发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的数控技术专业在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从传统的机械加工演化过来,在课程的教材、教学标准等方面,还留有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特点,如何实现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由单纯的学科特点转变为岗位职业能力特点,将行业中的关键性问题转化为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思想,是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内涵,同时也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从国外来看,以德国为代表的典型的工学结合课程―“学习领域”已成为较为成熟的课程模式,在价值上体现的是以实践为主线,注重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行动能力的培养,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在专业课程实施上,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特点较为突出。
与国外相比,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如青岛市通过完善政策,创建机制,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形成了全国闻名的“青岛模式”。但目前进行的改革与尝试大多局限于专业课程的实训实习模式上,并没有真正将研究领域深入到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开发上。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江苏、广东、大连等地区,较早从事中职数控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上海市在总结“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上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相关专业课程标准。
2007年10月底在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召开的浙江省中职机械年会上,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长助理崔陵介绍: 2006年与2005年相比,生均设备值提高了200元,这意味着仅去年一年,我省各级政府对中职数控专业投入达到1.6亿余元,数控技术专业专业已成为继计算机之后的中职第二大专业。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把数控技术专业作为全省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四大试点专业之一进行建设。与此同时,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浙江省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联络中心,在地域上有温州经济模式的强有力支撑,在政策与资金投入上,有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温州市政府对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数控实训设备投入就达1000多万元。因而我们对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上,已基本具备突破传统、力求创新的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本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开发的重点。
针对当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问题,我们特地走访了相关企业以及兄弟职业学校,分析本专业岗位群集的职业能力需求,通过大量的调查、访问、交流,我们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表示如下:
也就是说,企业所需求的学生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能将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岗位技能,并特别关注学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道德品质等基本素质。
此外,在走访浙江亚龙集团、中国特福隆集团、温州文达模具制造中心等企业的过程中,大多数的业界人士认为,中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材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在核心课程的开发上要体现工作任务的特征,在核心课程的传授过程中,要着力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符合岗位要求的标准技能,具备快速上岗的能力。
三.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源泉。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主要支柱,是产业竞争的主导力量。制造业产值占全省GDP的46%,提供了1/3就业岗位和58%的财政收入,出口额的93%由制造业提供,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浙江先进制造业的主体。近两年来,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设备不断更新,直接用于产品零件加工或配套模具制造的数控机床日益普及,因此对掌握一定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维护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今年暑假,我们通过对相关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调研,得出如下数据
表1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表2数控技术人才生源地表
表3 数控技术人才层次及知识、能力结构统计表
四.核心课程的开发应遵循反向设计原理。
为了更好的体现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特色,我们必须根据企业岗位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情况,利用反向设计原理,着重开发新型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即首先以先进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一线岗位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目标,反向设计本专业技术人才应能履行的职责(岗位 ― 职责分析与职责 ― 任务分析);其次,依据每项职责的履行,制订相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知识结构框架、岗位技能训练构架及训练项目、选修项目安排);之后,重新设计教育教学课程,构建满足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五.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块设置选择上应具备一定的弹性。
专业服务于市场,课程服从于专业。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没有达到教学理论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实践环节明显不足,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缺乏弹性,选修课程少,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市场的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对措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专业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在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核心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学习情境,着重体现理论知识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原则,注重弹性内容的安排,适当增加知识与技能的选修模块,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六.核心课程开发应符合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6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浙江省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的目标是数控机床操作工(零件加工、模具加工),以数控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分析出发,毕业生是从事整个机械加工工艺中某个工序的加工为主,俱有此工序加工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能力,因此“核心课程+项目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是围绕数控加工工艺设置的。可采用下面的框架图来表示:
根据框架图分析,主要针对“核心课程”建设若干项目教学内容,涵盖专项技能所需的理论项目和实践操作项目,对于原来的专业理论课、专业课的结构进行了改革,力求理论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提升认识,即在“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教学一体化思路。同时,在课时编排上,达到理论实践交错安排,并有助于学校针对当地情况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灵活的进行选择与组合。
七.工学结合的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上要兼具刚性与柔性。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所在,是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及学习评价的依据,也是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基于工学结合的需要,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标准上,其刚性主要体现在除了要符合本专业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外,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上,还必须切合当地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实际,以知识够用、技能实用、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的培养为重点,使课程标准能有效地指导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其柔性主要体现在该标准能根据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能及时进行调整与补充。例如在核心课程之一的《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标准设置上,我们采用以下框架图来进行课程标准的设置:
该框架图中,内容标准作为核心课程的重中之重,主要体现核心课程的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的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基本知能。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以相关企业领域的典型产品为教学载体,使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合一,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一体,从而体现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在学习主体性评价上,学生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目前,我们已经着手进行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开发工作,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本专业的课改之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后我们在课程开发上,将秉承以数控技术为龙头的思路,本着“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开发符合先进制造业产业特点的核心课程,并加强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满足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锦元.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点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 (2):78-80.
[2] 吴蔚.细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J].教育与职业,2007(1):36-37.
论文摘要:首先论述了数控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制造业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状况,然后从基本思路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实验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对笔者所在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论文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过程
一、专业建设的背景
数控技术自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给机械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同时,数控技术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物质,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先进的数控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工艺、编程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数控人才,特别是既懂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培养任务主要是由高职高专院校来承担的。
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专业学生并不能满足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要求,分析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的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延续了普通教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技能;第二,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没有真正明确数控技术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由此,造成了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特色,而不能迅速地适应岗位需求。因此,数控技术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势在必行。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内外先进高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确定了山东英才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制造业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数控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岗位适应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核心,构建有机结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挥本校的优势,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办学定位准确、培养方案科学、办学条件完备、特色鲜明、产学研结合紧密、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强、作用大的骨干专业。
通过深入到本地区机械制造业企业一线的调研、分析和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我们得到了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为: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CAD/CAM软件应用。在结合了我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掌握现代数控技术人员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际工作能力突出,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编程、操作、维修、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我校的数控技术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生起,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目前,该专业在师资力量、实习实训条件、优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较为扎实的建设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数控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实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1.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因此,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我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而校企合作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能了解数控技术的应用状况,了解企业对数控人才职业技能的需求,从而为专业建设提供正确的思路;还可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也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校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方面的措施。
(1)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
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指导;并对专业教学计划、主干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进行审核;指导实践性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协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岗位的安排。
另外,根据需要,聘用企业理论知识宽、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越的师资条件。
(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性教学,特别是与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学,必须要给学生创造实际生产的环境。因此,我们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借助企业优势,在拓展了教学空间的同时,也让学生接受到了企业“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适应岗位的能力。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和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决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确定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以核心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首先,确定我校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和数控加工工艺员;然后,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例如数控加工工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分析零件图纸、获取加工信息、确定加工方案、制定工艺文件;最后,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以及教学计划的修订,从而逐步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课程的优化和整合。
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强化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先进性原则。其中,理论教学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注重实用性;实训教学方面,充分利用校内机械实训中心,加大实训量,保证实践性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并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
(2)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引领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校的数控技术本专业已经有“机械制图”、“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数学”、“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七门课程通过了校级精品课验收。争取在今后几年内,专业所属的课程多数可以达到校级精品课的标准,对于已有的校级精品课程,也将分阶段、分层次地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融合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现场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法、分组教学、“一帮一”教学等。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另外,我们也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实训指导书以及拓展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并建立了精品课程网页,将优质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实现共享。使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充分整合,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和测试,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4)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优先选用适合本专业的、基于工作工程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目前,已经正式出版并应用于教学的有《机械工程实训教程》、《机械设计基础》、《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教程》、《大学物理实验》、《AutoCAD工程制图教程》等教材,以及《数控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还有部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型教材正在积极编写中。
3.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我院投入了大量资金于2007年建成了机械加工实训中心,设有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焊接、CAD、控制技术及机械原理六个区,总建筑面积4700㎡。其中,数控加工实训区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等主要教学设备,并配置了FANUC、广州数控等多种数控系统。同时,还建设了多个数控加工仿真实验室和CAD/CAM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内均配置60台电脑,并安装了AutoCAD、UG、CAXA、上海宇龙数控仿真系统等多种专业软件。经过几年的不断扩建和更新,该实训中心已建设成为一个具备真实生产环境,能满足教学需要,并兼有生产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功能的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
另外,我校还积极开发一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如青岛海信集团、山东力诺集团等。技能性较强的部分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都可在合作企业内进行,确保“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4.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将专业建设的成果真正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此,我院开展了多项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并已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首先,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通过继续攻读更高学历、外派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或参与各种校内外的师资培训班等形式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能力。并定期组织教师技能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通过本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证书。同时,聘请相关院校、科研所或企业的学者、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聘用制度。
关键词:数控技术;慕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21-02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现代数控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现代的CAD/CAM、FMS和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1]。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之渴望和对数控技术人才之需求,尤其表现在紧缺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上。专家们预言: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批跨国企业抢滩登陆在国内高起点设厂,将生产加工向中国转移;国内制造企业更是背水一战,大举通过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需求[2]。目前,虽然在一般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了数控技术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数控技术的发展,培养技术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数控技术课堂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3,4]。
数控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要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采用年轻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让学生多方位、全领域、移动式的学习。一般来说,“新人类”大多喜欢新鲜,不安于现状和墨守陈规,愿意变革,善于创新,而MOOCs作为一种新事物,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模式,形式新颖、好玩,而且没有太大压力,因而受到学生欢迎。从学习特征上看,“新人类”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但是他们保持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倾向于碎片化内容,并且喜欢简洁、清晰、准确、精炼的信息,不喜欢被动听讲或长篇大论,MOOCs恰好符合这些需求。“新人类”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有更强的自主性,而MOOCs能满足一些已离开学校进入职场的“新人类”终身学习的需求,并且可以让个人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凭着个人兴趣、爱好或需求,去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MOOCs借助互联网平台,包含了社交化学习元素,并且综合应用了多种学习技术,这些都是“新人类”热衷的学习方式,因为“新人类”大多数是技术达人,是“移动”的一代,具有“始终在线”的特征。因此,MOOCs的快速发展既在情理之中,也是大势所趋,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好消息。MOOCs推倒了传统课堂的围墙,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一个想学习的人都可以免费注册参加,这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MOOCs资源越来越多,它必将成为终身学习者珍贵的“宝藏”。
基于MOOCs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与数控技术课堂相结合,使学生对难以掌握的数控关键技术随时学习,随时复习,随地聆听;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和掌握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与编程技巧的一大难题。教学时需要针对各个实践环节,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一、什么是慕课(MOOC)
所谓“慕课”(MOOC)是指大规模的开放式的在线课程学习视频。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5]。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二、慕课对学习的意义
当MOOC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的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一场伤筋动骨的革命,而非一场触及皮毛的改革[6]。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尽快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顺势而为,以MOOC为抓手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所有高校不容回避和必须认真进行的大课题。慕课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例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聆听教学内容。但是对于这一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慕课教学模式与普通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以慕课教学冲击正常的教学环节自然是不可取的,更合适的定位或许应该是以慕课教学更好地辅助正常教学环节。慕课对于学习的意义如下:
(1)慕课的学习资本低,不需缴纳任何费用。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与任何学位无关,也无需任何费用,大大降低了学习“本钱”,刺激学习者的积极性,为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是对我国教育制度缺憾的补充。(2)慕课的资源丰富。只要有一台可连接到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慕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始学习。而且,这些课程大都来自于世界范围内的一流高校。(3)慕课的教学质量高,制作精益求精。慕课提供的课程都是最好的学校的最好的老师提供的课程。这些课程往往都制作精美,不同于现场教学的“直播”,在线课程素材的录制不满意便可以重来,也就有了精益求精的空间。在慕课中,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地方,比如,带测试题的高清授课微视频,或者说微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在线视频的单向传输特性,提升了视频课程的交互性;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一种将面对面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学习模式,它是家校分别在学生学习中角色与功能上的调整。在推动翻转课堂模式的创新上,慕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法上的支持,而且也可以在师生互动模式、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开放内容与开放教学等许多方面,给予学校和教师启迪。(4)慕课对于促进和深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每位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方法、演讲技巧等,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作用。
三、数控技术MOOCs课堂
数控技术课程MOOCs课堂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1)数控技术MOOCs的顶层设计,包括数控技术课程总体规划、教案的编制、课时安排等;由于MOOCs的交付主要通过网络,引导者和参与者之间没有在同一空间上的实时互动,主要依靠学习者的自律,按照学习者自己认为合适的节奏、时间和方式进行学习,因此,良好的、结构化的数控技术课程设计非常关键。
(2)数控技术核心内容设计的若干原则,包括数控编程关键技术讲解时间、技巧以及案例分析与演示等;主讲老师定期更新并一段视频,其视频一般都只有4~5分钟。就学生体验而言,短小精炼的视频非常适合网络学习,因为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把握精要。另外,主讲老师很有表现力,在镜头面前娓娓道来、张弛有度,将数控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讲解清晰、明了。同时也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似乎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眼前。
(3)学习资料。即随着主讲人视频同时的,增加课外补充内容,丰富补充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最新成果的一些学习资料。在每段MOOCs关于数控技术章节完成之后,及时公布作业,围绕每章节的学习主题,学习者要完成相应的作业(既有个人作业,也有需要以团队为单位来完成的作业)。同时,规定提交的形式自选,主要是幻灯片、word、图片、视频等格式。
(4)提倡强化互动。谁也无法否认,如果没有引导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效果将会大受影响。鉴于MOOCs主要采用的是在线异步交流的模式,如何促进引导者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频次和质量,将是MOOCs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此,一方面要强化设计,将互动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要提高引导者(老师)的在线引导技巧,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虚拟教室、即时通讯工具等),促进线上和线下的交流。设置数控技术课程公共讨论区,分为若干板块或主题,所有成员都可以在这里发言、提问或发表个人想法,还可以召集本地聚会。
充分利用好MOOCs教学课堂,设计好数控技术课程的MOOCs教学视频,碎片化学习,重点突出,形式新颖,讲解清晰,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关注度都有很好的作用。基于MOOC的数控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将是我们对培养能熟练掌握数控技术的人才的又一学习途径,也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的趋势。
四、总结
本文讨论了慕课(MOOC)课堂对学习的意义,通过设计数控技术MOOC教学视频,其特点新颖、互动,吸引学生随时、随地聆听数控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出能充分掌握数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海滨,宫衍香.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5):93-96.
[2]陈书法,张南乔,张淑兰《.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6):126-127.
[3]高宏毅,周洁文,韩倩.教学与考证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0)月:103-105.
[4]李谟树,张钟,覃岭,周华.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80-8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由于数控化加工可以让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方向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里也开设了数控技术这门课程,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更真实地学习数控技术,第十七、十八周,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控实习,经过两周的学习我对数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到了不少数控知识和技术。
还没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知识,了解到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上手了,踏入了数控这个门槛,还适当地给我们布置些作业,我们也积极认真地对待,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尝试着车一些自己想要有图案零件,效果还不错。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很快两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大三了,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两的数控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由于数控化加工可以让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方向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里也开设了数控技术这门课程,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更真实地学习数控技术,第十七、十八周,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控实习,经过两周的学习我对数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到了不少数控知识和技术。
还没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知识,了解到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上手了,踏入了数控这个门槛,还适当地给我们布置些作业,我们也积极认真地对待,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尝试着车一些自己想要有图案零件,效果还不错。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很快两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大三了,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两的数控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顾名思义,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数控技术的教学当中,将项目融合在整个课程当中,老师以分配任务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来掌握最基本的课程理论,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只要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其最主要是在于实际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不一样,不再是以理论为重,而是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当中,一改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甚至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理论和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
2项目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加快,机械行业当中,数控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企业渴求创新型技术性人才,而现在就业难,竞争压力大,中职高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对接企业需求。而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中职数控技术应用的教学当中,培养能适应企业需求的创新型技术性人才意义重大。数控技术和大多数理科项目一样,实践技能相对理论知识更为重要,而数控技术的学习涉及到各种机器和器械、零件,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和厌烦心理。而项目教学法,以分配和完成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查阅获并获取理论知识,熟悉各种机械,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以组的形式分配完成任务,有时候也会在课程教学当中引入竞赛机制,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除此,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创新,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通过选拔之后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创新大赛。在竞赛的驱动下,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课程的学习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对于后期的课程学习也会有极大的帮助,更甚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项目教学法运用的要素
异于传统教学,项目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以任务的形式直接参与到操作当中,完成整个项目。在这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也提升了技能。相较于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有三大创新:一、教学理念。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核心,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和操练当中给与指导,解答疑惑。二、教学模式。不再一味的强调掌握理论,而重在实际的应用,重在创新。老师在课程讲解中,也不再是一味的讲,而是用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动手。三、教学内容。对于课程当中的重、难点,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比如,网络,书籍,影像等资源。知识往往是需要在过程中强化的,学生以任务的形式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反馈给老师,从而获得释疑,更好的学习和强化,学习也变得简单。
4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宏观上而言,首先,在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当中,项目教学法是以任务作为导向的。围绕项目开展整个教学过程,而这个项目是可以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当中,强化实践能力,也以便工作后能迅速进入角色,在企业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在整个教学当中,老师将一个完整的项目切割成多个细化的模块,让学生一步步细细深入,逐步完成项目,逐步理解和掌握各部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从单个具体的项目而言,自确定项目之后,就要提出具体的方案、教学要求和目标。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5个步骤来入手:1、布置任务,课前,老师要把操作项目所需要用到的知识提前告诉学生,让其自学,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之后进行讲解,对于重、难点知识,尤其要着重讲解或者进行演示。2、指定计划,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据要求共同探讨如何完成项目,并且指定详细的操作计划。3、任务实施,学生依制定的计划来完成项目,老师给与指导,对于重、难点进行分析,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但不能固化、禁锢学生。总之,学生才是任务的主体,要发挥能动性解决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检查,对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学生要首先进行检查。5、总结和评价,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成员间也要互相交流得失,最后老师也要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价。通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以让学生发现在操作中所掌握的,所欠缺的,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
5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要点
要落实项目教学法,必须保证师资入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老师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不仅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很好的融合到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细化的项目当中。
除了师资之外,课程教学的设备也必须重视,实训基地是重要载体,它的建立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控专业,技术重在实践和应用,课程的教学也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基地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的设备都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当中,具体项目的选择和安排也不容小觑。老师要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实用的项目,难易度要适中,要尽量选择趣味性比较强学生易感兴趣的内容。而在项目的安排上,要依据项目具体内容确定学生是单独还是小组合作完成。其次,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老师要给与适当的指导,但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于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纠正,以便学生及时改正。
笔者任教《数控铣工》这门课程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当中遇到过挫折,收获过成功,不断反思和总结,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数控铣工教学质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方面深入思考,让学生切实掌握数控铣工技能,与数控行业需求接轨。
一、科学设置课程,掌握理论基础
《数控铣工》m然是一门课程,但里面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多:读零件图、工艺分析、程序编制、机床操作、尺寸测量等等,与众多数控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学校和专业部必须要有远见性的目光,科学开设课程,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机械制造行业通常是根据零件图进行技术交流和生产,因此读懂零件图是关键。看懂零件图所表达机件的结构,分析机件各部分的尺寸标注,并且要注意是否带有公差,是否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极限测量》课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读图技能。
2.制定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工艺路线中的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和走刀路线的确定是对编制程序的充分准备。
目前的教材里面关于加工工艺分析的案例相对较少,往往造成师生的忽视和舍弃,只注重程序编制和加工,遇到复杂的零件时就会束手无策,不会加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金属切削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强化分析工艺路线的教学。增加确定工艺路线的例题,在讲解时先让学生写出工艺路线,然后讲解如何根据它们编出程序。
3.数控铣床作为新一代的加工设备,具有先进性、高效性,但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否则极容易造成机床损坏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数控铣床和普通铣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例如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装夹方式、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等。开设《铣工实训》课程,让学生先熟悉铣床加工原理,加工流程,为学习数控铣工做好技能准备。
4.在编程方面,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一到两门软件编程课程,如我校开设了《MasterCAM X4》和《CAXA制造工程师2013》。根据不同类型的加工零件,可灵活选取更合适的程序编制方法,多样式的训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5.在开设数控铣工实训之前,有必要开设一门《斯沃数控仿真加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车间实训之间增加一个非常好的缓冲阶段。该软件很好地模拟数控铣床的加工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模拟操作,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解决了车间设备较少的问题。
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自信心也相对缺乏,学习《数控铣工》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会感到相当吃力。尽管科学地开设了课程,但是如果学生学不进去也就一切徒劳。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有力保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沉闷、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尊重中职生的个性发展,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适当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学生慢慢就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讲解先进制造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中职学生对数控制造技术的了解通常来源于课堂教学,课本文字的叙述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认识。笔者利用多媒体平台教学资源,寻找很多与教学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视频和资料,给学生先讲解课堂内容的理论知识,然后播放相应的视频,学生们看得惊叹连连,兴奋不已,明白到学习这些内容能应用到这么先进的技术层面上,激发了求知欲,迫切要学好知识。
3.注重实训,实施奖励制度
训。比如介绍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单看书本图片收效甚微,可以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或者直接进入车间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学生自然会深刻牢记。另外,可以用数控作品奖励学生,比如用数控铣床雕刻一个精致的图案,数控车床加工一个小奖杯,线切割加工一句励志的话,小小的鼓励却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
三、合理安排实训,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要真正掌握好《数控铣工》这门学科,必须要到车间实训,锻炼加工技能才能学到真本领。考虑数控铣床数量的限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车间实训,确保实现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
数控铣床作为机械加工设备,如果操作稍有不慎不但会损坏机床,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教学工作应当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实训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保证安全事故为零。
2.实行小组实训制
数控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人使用一台机床的需求。根据数控铣床的数量将班级学生分成对应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应当合理安排,让实操性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监督和辅助组员进行实训,汇报小组实训报告。既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布置实训任务,考评和总结
每一次的实训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实训任务,绝不能有走过场的心理马虎应付。根据任务的难度制定加工时间,在实训过程中适当提示和帮助。实训完毕后对实训结果进行考评,师生共同总结实训心得体会,对成功之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不足之处给予指正和鼓励,做到每一次实训课都切实掌握好知识点。
4.开展技能比赛,以赛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