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档案与档案管理

档案与档案管理

时间:2023-05-31 09:4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与档案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档案与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得以提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传统方式下,档案管理工作面对较大压力,无法与现代技术实现有效融合。电子档案在使用与记录方式下,都能发挥较大意义,从而实现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发展。因为档案中记载着变迁情况,具有原始性特征,也能形成不同的价值形态,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较大共性,所以,在对其管理期间,实现两者的融合性,无论在信息整理、归档、收集等工作中,都需要促进其长期保存,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维护其安全性,这样不仅保证了现代方法与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也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规范。

1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具有较高的留念价值,将其保存后,当一些有意义的事物产生后,会对其有效利用,纸质档案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保存方式。一般情况下,纸质档案主要将纸张作为信息记录的一种形式。在事业单位中,使用的纸质档案都为公文图纸等,包括账目、工作记录等。但是,纸质档案不容易保存,容易被破坏,也无法实现良好的保密工作。所以,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纸质档案的重要性,以认真的态度对其处理。对于电子档案来说,本身具备一定的保存价值,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进行保存的,与人们生活存在密切关系[1]。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特征。纸质档案需要保存的时间比较长,容易识别,在储存期间,存在一定的直观特点,是电子档案中不具备。但是,与纸质档案不同的,电子档案能够改变纸质档案中存在的缺陷,不仅能实现自由转换,还能对各个信息介质进行识别,对信息储存具备较高的容纳性,载体也更多样,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发展。

2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发挥的优势

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中,对档案进行处理期间,要促进原始数据完整性。促进原始内容的完整性,保证其价值的充分发挥。当档案数据产生后,其存在的信息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基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对比分析,电子档案比较容易更改,但纸质档案更方便阅读。而且,纸质档案中的数据信息也更稳定。当单位、企业内领导签字、审核后,对其无法更改,其存在的真实性也比较强,具备一定的法律特征[2]。

3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策略

3.1档案管理模式

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档案管理技术还比较低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的特点和优势都处于独立发展地位。电子档案在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与开发过程中,实现了较大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应用过程中,是各个媒体的集成化发展,具备全面性与直观性特点,与纸质档案相比,促进较大优势。如果电子档案无法得到安全保障,就要将纸质进行开发与备份保存。电子方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该阶段,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需要。在目前建设与发展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使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主要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双套制与双轨制。双套制主要是实现文化归档的统一使用,该方式不仅能将电子档案制作成纸质进行备份,还能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发展,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共同储存与使用。对于双轨制,主要是信息在生成、运转期间实现的相互依存,它们随着业务流程的改变而改变。该方式的使用在一定程序下能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工作人员对重复文件进行办理,促进了管理形式的全面化发展[3]。

3.2档案管理流程

在新时期不断进步与发展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以有效开展,各个企业与事业单位在内部也建立了相关办公网络系统,促进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结合使用,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随着国家档案局对相关方法的推出,使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在良好的环境下实现融合。在并存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也产生较大变化。对档案进行管理是,是档案整体周期中存在的管理活动过程,其中含有鉴定工作、整理工作、归档工作以及储存工作等。在传统方式下,基层档案都是从外部、自身内部引来的,其中,纸质档案比较多。所以,在对其管理期间,电子档案中也含有纸质档案。在现代档案管理中,需要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管理,在执行工作中,不仅在归档工作中更统一,在鉴定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储存工作中都为更一致[4]。

3.3工作人员的能力

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为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自身素质。在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期间,需要基于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思考,保证能够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使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较大不同,其中,最为主要是就是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因为电子档案自身一定的技术特点和系统特点,所以,其中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性与自身素质都需要提升,他们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计算机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5]。

3.4管理制度与标准

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为了应用新型档案载体,实现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管理,在对档案处理工作中,要求实现信息的规范性与标准化。档案信息系统的使用质量与数据信息质量存在紧密联系,所以,要为数据信息格式设定相关标准。在新型载体档案得以广泛应用后期,促进业务管理各个方面更标准十分重要。如:建立统计标准、规则标准等。还需要为计算机数据库建立相关标准,促进新型档案信息载体格式的转化标准,保证计算机硬件设备、多媒体设备都能充分利用。还需要为新型载体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实施制度以及法律制定等,其中,在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储存工作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但是,由于电子档案自身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存在较大限制,所以,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出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

结束语

电子档案成为当今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含有的丰富内容能够为工作提供信息基础。对电子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实现长期的保存工作,需要在技术、使用方法以及标准等方面进行改变,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充分融合。

参考文献

[1]纪晓群,江媛媛,柳萍等.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和谐共存与集成管理[J].兰台世界,2013(29):15-16.

[2]吴雨珊.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管理分析[J].商情,2016(28):144.

[3]赵晖.城建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异同分析[J].城建档案,2012(7):38-39.

[4]朱焕芝.信息时代高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管理的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2):278-279.

第2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内容;重要性;存在问题;有效方法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源泉,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社会各领域都应该积极创新,进而取得更优异的发展成绩。计划生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相关的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在计生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开展创新,依据时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对计生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需要。

1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内容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够为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对做好我国的人口控制工作,稳定我国的低生育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计生档案的管理力度,力求实现计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信息基础,通过不断的对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创新工作宣传和数字化培训,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计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程度,提高计生档案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更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管理服务。通常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对计生档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管理;②进一步提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档案管理数字设备的性能。相关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计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而提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同时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档案管理新技术和现代化信息设备,能定期维护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计生档案信息资源。并且这种规范化的管理,还可以逐步加强计生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提升我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开展计生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和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因此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的对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以增强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业务素质和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档案信息管理能力。然后,各级政府还必须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供计生档案管理部门购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正规的档案管理技术软件以及各种信息安全防护软件,进一步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数字化设备的各种软硬件水平,创建起一个科学先进的计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最终促进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顺利、有序进行,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保驾护航[1]。

2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开展既是顺应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大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但是计生部门工作人员仍然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2.1没有设定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机构

现阶段,我国许多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岗位属于临时调动,没有统一的计生档案管理机构对其考核管理。大部分计生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生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就直接上岗了。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意识差,对各项计生档案管理操作规定和业务知识也不太清楚,难以胜任日常的诸如计生档案收集、整合、归类、存档等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2]。

2.2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标准,多数计生档案管理机构都是自行发展,缺少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要求和准则。因为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临时抽调来的,档案管理专业才能不高,所以他们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表现不佳,常常在工作过程中丢三落四,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同时计生档案管理机构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权责划分不清楚。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数量、档案内容等保密意识不强,一旦出现管理失误和档案泄密事件,很难查找具体的档案管理责任人[3]。

2.3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在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资金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资金不足严重限制我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档案管理经费少,很多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就难以购置先进的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从而难以建设比较规范和科学的高性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系统。

2.4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

各级计生档案管理部门的数据库建设严重落后,这也是现阶段导致我国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许多的计生部门依据时展创建起了不同规模的计划生育信息档案数据库,然而因为这些数据库没有与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相结合,“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所以,它们的利用率不高,在进行一般的计生档案管理时,很多时候仍需人工操作查找,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

3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3.1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所以计生档案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定期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一般在对这类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其培训内容可从三方面着手。①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②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③加强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设备操作水平[4]。

3.2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档案管理软硬件数字设备

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类软硬件设备是建设基础和建设工具。因此各级政府都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帮助他们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数字软硬设备,为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3.3做好计生档案信息的虚拟化工作

计生档案信息虚拟化,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服务器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①通过创建虚拟的计生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增强服务器的管理性能,进而降低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运行成本。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与其它的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系统相联合,实现本部门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计生档案信息的利用率。③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建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创新档案信息管理方式等,也非常有利于档案数据虚拟化的实现。简而言之,现代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5]。

3.4加强情报监控

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监控对于完善各类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的档案信息管理意义巨大。在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模式,建立新型数据库,能够逐步增强计生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时,特别是在信息情报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网络咨询和实时浏览,能够有效控制和迅速更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在具体的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法,对计生档案分类、归整,并最终实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计划育档案的利用率,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实用性、严谨性和真实性。也就是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信息搜集、信息整合以及信息存储,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料管理效率,促进了我国计生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6]。

4结语

综上所述,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发展和数字化建设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还能促进计生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所以以各级政府必须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计生部门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档案管理创新和数字化建设。虽然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只要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并配合其它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有效解决的,并且能有效实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媛.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1):88,92.

[1]王建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9):57~58.

[2]李忠平.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3(24):192.

[3]刘海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5(9):151.

[4]崔慧.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7(6):105.

[5]许庆辉.计生局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分析[J].魅力中国,2015(42):42.

第3篇

目前为止,我国的医疗档案的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档案。更好地管理医院的档案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办事效率,只有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满足医院经营管理需要。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提高我国医院的档案管理体质呢?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简单介绍

1.医院档案管理的含义

其实,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历史进程中的原始记录和权威凭证,是医院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参考资料。与此同时,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历史进程中的原始记录和权威凭证,是医院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参考资料。其实,医院的档案管理是一个医院宝贵的财富,医院各项工作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符合一般档案的本质性。

2.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逐步发展,但是仍是有所不足。首先,医院的工作人员的观念陈旧,而且对于档案管理的意识非常浅薄,所以,他们不会更加注意档案方面工作。除此之外,目前为止,许多医院的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是不专业的,他们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工作,所以,在医院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难免会有所失误,同时使得档案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的工作都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而有的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所疏漏,对于档案管理的软件应用非常生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另外,医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不够,导致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出现一些问题。许多医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界定不够明确,管理的范围也不够鲜明,导致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而许多的医院因为是在乡镇,硬件设备不够,在档案管理的方面不能够跟得上城市的脚步,实现不了信息化的问题,电子档案产生部门设备简单!没有与电子档案管理相适应的专用档案管理软件以及相配套使用的硬件设备,不利于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易造成电子档案的毁损。有的没有配备扫描仪或翻拍等设备,无法实现电子与纸质档案双轨存档。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二、如何加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在的医院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不够明确,因此,加强领导,注重宣传,增强全员档案管理意识。现在的医院档案管理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因此,这些医院还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该培养一些专门型人才。除此之外,医院还可以引进一些管理型的人才,或者邀请一些在认识档案管理方面非常出众的人才,来对本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培训的工作,同时建立一个专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的团队,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医院还可以建立一些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行为比如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2.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监督管理

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其实是相对乏味的,相对的工作人员难免会在工作上出现懈怠、遗漏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人或者组织对认识档案管理进行一定的监督。我国的医院不光要改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该加强地档案管理的监督问题。因此,医院应该建立一个对档案管理的监督队伍,在档案管理之后再进行监督与审核,以防止档案管理的漏洞出现。除此之外,医院部门还应该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来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要完善档案案卷整理工作细则,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完整、规范。这样就可以为人员考察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同时遵循国家颁布的《档案法》,从而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更加完善。由于医院档案种类繁多,数量较多,且专业性强,在统一管理的模式下会面临专业知识不足的困境。因此,对于医学性较强的档案如病历档案,医学影像档案等,在档案管理部门的编制中应有来自各个科室的人员,完成从文件到档案的审阅归档工作严格把关。仅将符合条件和规范的文件归档,以保证档案的规范性,具体到每一类档案上仍要采取分离负责的原则,在统一的流程规范下将具体责任明确到人,分离负责是组织高效运转的基石。

3.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网络环境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的现代化也是信息化建设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为止,许多的乡镇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不够,因袭,政府部门应该大力自主相关医院的硬件设备。人事档案管理由于种种原因使档案的整理更加复杂,因此,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科技使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更加简单化。人事档案管理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将信息化、科技化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能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准确、及时的传输。人事信息,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另外,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建立一个数据信息库,将工作人员的档案全部输入到信息数据库之中,这样的话,不仅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使信息在查询时更加快捷,简便。档案信息化是医院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究医院档案信息化内涵,推动医院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方便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

第4篇

【关键词】 卫校;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1 卫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管理方式滞后 当前,很多卫校在档案管理的方式上,仍然侧重于传统的材质分析、档案保管环境以及保管方法等,由于过多的追求档案的保密性,往往当档案束之高阁,在档案的整理以及以及使用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不变。同时这种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反而造成了人们对档案的误解,更加加深了档案的封闭性。

1.2 服务模式单一 由于受到馆藏结构的影响,很多卫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服务模式上较为单一,往往只注重文书的收集与管理,却忽略了档案的服务作用,将档案进行封闭管理,只针对学校的领导以及相关的部分进行开放,无法实现为广大师生服务的职能。

1.3 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在卫校中开展的时间不长,因此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对科技档案的归类以及整理等,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现代化手段的使用较少,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因此,总的来说,在管理手段上仍然较为落后,科技含量不高。

1.4 管理人员态度被动 在卫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档案人员受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在服务对象上较为单一,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对方的要求,却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很多从事医疗档案管理的人员,也不是医疗专业,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造成档案资源浪费和流失的现象也大量的存在。另外,由于档案管理没有受到领导的充分重视,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也没有纳入到学校的管理计划中,造成了档案人员的素质无法与时代的发展需求想适应。2 加强卫校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领导的重视 要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首先学校领导就应当加强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学校日常管理活动中,并且作为一项重要的日程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中,以《档案法》为根本的依据,进行大量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使学校的教职人员都自觉养成档案意识,全面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2.2 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 在卫校中应当建立起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一般以校长为组长,以各个部门负责人都参与其中,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活动小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经费问题、设备问题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解决,以此来改善以往落后的档案管理环境,建立起灵活的档案管理机制,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同步发展。

2.3 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是保证档案管理顺利完成、而且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首先就需要在学校中建立起档案管理制度,并且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其次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对各个部门的考核标准中,每个部门都要按照工作责任目标和学校制定的考核要求,并且将每个部门的档案管理效率与个人年终奖金挂钩,与人员的晋升紧密联系,促使每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够充分重视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认真的落实,促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同时,对于卫校内部的各个部门和科室,都要对其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起科学的责任制度,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保护有条例,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2.4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校的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对于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也提出了个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应当不断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促进人员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增加对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智力投资,通过定期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的增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不断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设备的操作技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大量的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促使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

第5篇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档案

档案管理上作是国上管理上作的一部分,是提高国上上作质量和上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而貌的一项重要上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国上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国上档案记载着每一宗上地发展史上的足迹,对查找每宗上地现状的由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民避短,解决各种上地纠纷最有力证据。

一、研究档案管理现状与改革的意义

档案是知识的宝库与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对了解历史、查考现实、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政策规划、教人育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一个单位在制定各项改革方案、描绘未来发展蓝图时,都要参考档案资料;又如学校、单位、企业,通过档案编写史料、举办展览、电教宣传等方式来教育人、感染人,增加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等等。

二、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以来,广大档案工作者依据《档案法》,依法治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档案工作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档案法规和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档案设施不断完善、更新等,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档案意识不强,领导重视不够

首先是档案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人们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了解不够,在人们的心目中,档案部门是既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无足轻重的单位,是可有可无的部门,在经济建设中影响力不足,发挥的作用不大,所起的成效不多。大多数人认为,档案工作无非就是收集、整理、保管一些已成为历史的东西,是简单劳动,没有什么意义。

(二)经费不足、设备不全,硬件建设差

档案工作要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必须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一是用于档案库房设施的不断完善,保障档案保管的基本条件,二是用于从事档案的科研工作,将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些政府、部门和单位过分强调经济建设,不重视档案工作,对于档案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有的单位根本就没把档案工作经费列入规划中,有的即使列入了规划,所占比例也很少。于是,造成档案设备不全,硬件建设差,具体表现在:

(1)没有标准固定的档案库房,随意找间房屋充当库房,找几个柜子存放档案,由于案档库房不稳定,搬来搬去,总是造成档案磨损、破坏、丢失的现象。

(2)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档案就放在办公室,档案柜随意摆在墙边,有人来查阅档案就在办公室里站着看,或者将就用一个办公桌;有的单位档案库房就像保管室,乱七八糟的东西存于一处,没有达到办公室、库房、阅览室三分开。

(3)硬件设备落后、匮乏,设施不全,如去湿机、防磁柜、空调等必要的设备都没有,导致通风条件不好,达不到保护档案、延长其寿命的最基本条件。

(三)管理模式呆板陈旧,手段落后

首先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产业的开发与推广、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外资引进、合资企业、股份制、私营企业、个体从业者、高校办学的多样化、国际化交流等,使得档案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复杂化,档案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但大多数单位仍然采用原有的呆板陈旧的管理模式。二是在新形势下,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覆盖各行各业,但档案管理技术没有跟上时代,很多档案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档案馆(室),没有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或者是没有懂计算机应用的人才,不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档案管理服务,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如手工检索、人工编目,手段落后。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档案管理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技术的更新而更新。

三、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水平

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就会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应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尤其要建立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转进转出档案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要求,更好地阻止虚假材料进档。要完善人事档案案卷整理工作细则,使人事档案案卷的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

(二)注重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制度的改革、考察、考核、学历、各种培训、聘任、专业技术晋升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资源库,为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人事档案服务于人事工作、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日渐增强的客观需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传输人事信息,提高人事信息管理的时效性。要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对人事档案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根据需要,可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四、结语

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按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按先进设备、新技术操作的程序和规范,重新组织档案工作部门的人员队伍,调整机构设置,最大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83―01

许多人谈到档案,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起整齐的档案柜和牛皮卷宗,但是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科技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而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难以适应人们的需求,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管理科学、工作效率高的档案管理方式,而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有机结合,则很好的满足了时展对于档案的需求。

1 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势

1.1 档案检索更加的轻便快捷

从过去人们需要人工的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到现在只需要动一动鼠标,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让档案的检索更加迅速,查找更加方便,而且在档案可靠性和存储量上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相比于过去的检索方式,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检索能够做到瞬间定位,让档案信息的检索得到了质的飞跃,不仅提高了档案信息的查准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办公自动化。

1.2 档案管理模式节约了资源

档案信息化在技术和理论上很好的解决了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和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将传统档案管理中的纸质管理转变成了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不仅让档案信息的直观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也让档案信息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但节约了空间,也节约了时间。因此,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办公资源得到了极大的节省。

1.3 档案归档方式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在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当中,档案工作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用在了整理档案和登记目录,当遇到了突况需要对档案进行一定的改动,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导致改动处的相关部分都需要变,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是十分繁忙。但是随着信息科技与档案管理的有机结合之后,工作的条件得到了改善,再遇到需要改动的地方,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指令则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将档案人员从重复工作中解脱了出来,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在进步,科技在更新。

2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现如今,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面临配套制度、资金短缺、档案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建设的过程,还会出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人才不足。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对象,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尽相同。因此,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各方面的人才在结构和能力上都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例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法律人才、档案管理人才;第二,标准落后。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档案信息的规范性和标准,例如需要用共同的信息语言和信息技术来归纳和组织档案信息。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档案工作标准,但是这些档案工作标准大多是针对音像、纸质等档案,而关于数字化档案的相关标准却很少;第三,技术支持的不配套。在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层面上仍然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数据的存储和压缩技术、档案信息组织技术、档案信息检索技术等重要技术难以被档案工作者理解和掌握,并且在现有的技术当中,大多都都难以适应档案管理等工作,不能够直接用来进行管理电子文件和数字化档案。

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这些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开动脑经,准确的把握档案管理的定位,在具体措施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要立足现实,科学决策。由于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当中,还有许多关键性技术、规则以及标准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并努力的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让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向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让档案信息化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注重档案信息化的质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并不只是单单为了做表面工作,不能够只注重数字化信息的多少和信息量,应该重点关注档案信息时候得到了相应的用户的认可,是否让档案服务功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价值的体现。因此,档案部门务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坚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档案部门要想真正的做出一番成绩,就必须要坚持档案信息的本色,向客户以及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将真实信息的信誉树立起来,这也是档案部门在当今社会立足的基本条件;第四,把握全局,走联合之路。进行信息的联合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条必经之路,首先可以要求在档案系统的内部,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档案联合目录,其次还可以将档案信息化当做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需求国际档案界的合作,建设一个更加完善和具有国际意义的档案信息资源。

总而言之,通过信息科技的方式来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档案管理的必经之路。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积极寻找创新的方法,档案工作才能够有顽强的生命力。将理论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后创新,这才是一条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9.

第7篇

一、电子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电子档案优点

1、效率高电子档案管理的中心工作是通过无纸化办公,将工作中的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总结、报告、通知通告等,都通过办公软件系统向特定对象予以,节省了大量文件印发、转送、通知等,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此外,经过计算机系统整理后,便于文件档案的归档、查找,由此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绿色环保利用互联网络进行无纸化办公,大大降低了文件纸质的使用,节约了纸张不但能够节省办公开支,而且有能够减少木材的使用,降低来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3、空间占用少电子档案的存储可以借助于硬盘、光盘和云盘等多种手段,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少,不需要占用大的空间存储,此外电子档案可以实现异地查询和共享的功能,这些电子档案特有的功能,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便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二)电子档案缺点

电子档案信息与载体相分离的特性,使得信息不在固定的载体上附着,在资源共享和传输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篡改、窃取或者删除而且不留痕迹。并且电子文件经过不同格式的转换以后,原始文件易变得面目全非,使得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此外,由于电子档案存储在网络上会出现被病毒攻击或被盗的风险。因此,在电子档案的技术难点是保障档案的安全性。

二、纸式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纸式档案的优点

纸式档案的特点是确保原始性和真实性,纸质档案通常经人工撰写和机器打印等媒介将文字、图像、表格清晰的展现在纸上,能够可见的原始资料,不宜被经篡改,如果篡改也容易发现,便于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二)纸式档案的缺点

随着纸式档案保存时间的长久,就会发现纸式档案很容易受条件影响。纸质档案的纸张在高温、较潮、发霉、虫蛀等环境下,容易对纸质档案产生破坏,再被化学分解后形成“档案砖”。

三、纸式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互补性

无论是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载体,电子档案和办公档案都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起到了互补互进的作用。如何加强办公纸式和电子办公档案的互补呢?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纸式档案向电子当转转化的质量

纸质档案的内容经过扫描和转换就能够直接完成电子档案的录制工作,所以电子档案的质量也是由纸质档案的质量决定的。因此,在对纸质档案进行入库和存档时,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质量管理。

(二)建立电子档案归档的工作制度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归档应该是按照科学的制度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存档党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纸式档案的不足,在工作中应当避免机械相加等现象,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轨制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只有科学制度指导才能保证管理的规范和有章可循。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目前办公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出身,对档案的管理只停留在基础的归档和保管,没有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得档案管理在发生重大变革上没有应对能力,容易出现档案保存管理中的遗漏、删除、重复归档等重大问题,并且一些单位并没有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缺乏软件硬件的维修维护人员,使得电子档案在形成和保管中存在重大隐患,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并具有各方面专业技能的档案管理团队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第8篇

1、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国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国土档案员,在师局专职档案员的帮助下,形成了全系统的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同时,完善档案制度建设,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师国土局发的文件,都能从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转变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师局档案员联系。没有将国土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06年来,我分局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制定措施,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

3.国土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国土档案是比较复杂的。它分类为九大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来说层次不齐。建设用地类的报批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声响材料类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文件建立了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规范,及时立卷 

根据国土资源档案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立起档案管理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号分类方法等,将国土档案共分为九大类:(1)综合类;(2)计划财务类;(3)地籍管理类;(4)土地利用规划类;(5)建设用地类:(6)土地监察类:(7)宣传科技类;(8)声像材料类;(9)矿产资源类;并在每一类中确定了基本归档范围。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5、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一次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国土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在工作个有的放矢,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6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国土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国土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国土档案管理工作。国土档案的形成是为以后利用起到查询的作用,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工作人员利用。我分在近几年来实施电脑化管理、将国土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各类业务提供依据,每当业务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国土档案的完整性,促使国土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7、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物理管理,逻辑管理

一、档案物理管理及逻辑管理的概念

物理管理,由形见意,指事物的表象。就是说按照手工管理的方式,以档案的物质介质为管理对象,制造和使用实际可触碰到的物质性工具的管理活动,比如消毒柜、计算机、档案柜等一系列的物质工具。

逻辑,体现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规律。人们在对外围的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化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推理判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的是,它是用科学的抽象化的概念,试图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现实的结果,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展示。而逻辑管理,就是在物理管理的基础上,按照人类抽象的思维方式,主要以档案的内容性的东西对对象或者为着手点,来进行对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档案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特点的区别比较

(一)管理对象

在管理对象上,档案物理管理的对象是档案的物质载体本身,而逻辑管理的对象则是档案的内容即承载的信息。虽然管理的对象不一样,但是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却也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因素。

在物理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的档案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主要是围绕着档案载体展开的,比较典型的是《档案管理学》与《档案保护技术学》等。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文件制成材料及其耐久性、档案文件损坏的理化因素及防护方法、档案文件损坏的生物因素及防护方法、档案文件的修复技术、档案文件的照相复制、档案馆的建筑和设备、技术图纸的保管等等,它们都属于档案物理管理的范畴。而《档案管理学》则以“实体管理”为主要线索展开。

电子档案产生之后,逻辑管理就占据了档案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虽然档案的物质介质还是存在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继续存在,但地位却明显的不如物理管理时期了。逻辑档案管理时期,档案管理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来源于档案的内容和它的内部信息。

(二)劳动特征

不论是档案的物理管理还是逻辑管理,作为人类的管理活动,它们都主要属于脑力劳动的范畴。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

由于管理对象是实际的物质介质,所以档案的物理管理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脑力劳动外,管理人员也不得不进行一些与体力劳动有关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时代,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固化,使这时期的人们更多的注重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体力劳动部门,而忽略了在脑力劳动在管理活动中的支配地位,甚至想当然的把档案管理工作归结为简单的仓库管理类工作。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物理管理也应该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佐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脑力劳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突出地位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由于管理对象是档案的内容与信息,论文的格式在电子档案的逻辑管理时代,人们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脑力劳动,慢慢地转换成了计算机系统的劳动。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劳动,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脑力劳动的发展与延伸。

(三)方法特征

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前,档案管理——无论是物理管理还是逻辑管理,都以手工管理为主要的方法特征。虽然我们有了一些档案管理工具,如密集架、提档机等等,但传统档案管理的手工管理特征仍十分明显,其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档案。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后,电子档案的物理管理仍主要表现为手工管理方式,而电子档案的逻辑管理则改变为完全自动化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程序管理方式,其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计算机→档案。

(四)思维特征

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物理管理具有形象思维的思维特点,逻辑管理具有抽象思维的思维特点。形象思维解决的是管理过程中的三维空间问题,抽象思维解决的是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内涵及时间问题。

在物理管理中,人们在管理过程当中更多的想到的是有形的东西,比如纸张、案卷等;而在逻辑管理中,人们反应的则是概念化的东西,比如文件名或者某方面的信息内容等。

在物理管理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管理理念在各方面都不得不受物理层次的制约,难以脱离形象思维的影响。在逻辑管理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时期,人们在想到某些信息内容时,不会像在物理管理中那样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库房号或者案卷号等,而跳过了载体这一环节,脑袋中直接浮现出某某文件名或者具体的信息内容。管理人员只要使用检索工具,在虚拟化状态中查找并调阅想到的东西。

(五)哲学特征

档案物理管理针对的是一个现实的物质世界;档案的逻辑管理针对的是一个由概念组成的信息内容世界。虚拟档案管理哲学对传统实态档案管理哲学的超越,是建立在档案的虚拟逻辑管理对现实物理管理的超越的基础上的。

三、结束语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载体与档案信息是管理工作内容的两个基本方面,或称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这两个方面谁具有主导地位,谁就规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时代特征。档案载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时,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表现出一逻辑管理为主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理管理时代;而当档案信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时,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表现出以逻辑管理为主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逻辑管理时代。

在以往的档案形式中,无论是从石刻档案到甲骨档案,从简策档案到纸张档案,乃至缩微档案,档案的物质载体和信息内容都是“二位一体”的。在这种情形下,本质性的信息被非本质的载体所束缚、所约束,目的性存在被工具性存在所决定,信息难以获得独立与自由,在物质载体与信息内容的矛盾关系统一体中,物质载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由此决定了当时物理管理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档案管理首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物理管理时代。

参考文献

[1] 丁海斌. 论档案的逻辑管理[J]. 档案管理. 2013(03)

第10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关系;探究

档案管理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对部门或单位的一切人事档案、制度档案、活动档案等档案材料进行管理,而就其外延来说又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别。广义的档案管理就是对档案材料的日常养护、保管、利用和输出等,狭义的档案管理则主要指对档案材料的保管。从现实来看,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一旧一新,但都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与思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二者能够而且应该产生互动交流的火花,促进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和谐互动发展。从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自1986年世界劳工大会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后,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就始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综合来看,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对知识资源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管理和利用,从而推动知识的作用发挥。

一、管理学视域中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差异性

档案管理以保存、管理、查阅、调动等为主要工作环节,其工作重心是利用管理规范和技术手段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关键特征,而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推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还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对于知识管理来说,除了档案管理的题中之义外,还需要对档案信息的隐形管理,相比于强调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知识管理需要更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更加重视发挥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通过知识管理来创造更多的社会生产力。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似性

从管理对象、流程、目的、技术等四个方面来看,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具备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确保二者能够产生互动关系的基础。首先,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方面存在相似性,二者均需处理由文字、图像等构成的信息文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探究二者关系的可操作性。其次,二者有着较为一致的管理目标。从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流程来看,二者都需要经历产生-整理-存储-利用等四个主要阶段,档案管理就是要把档案文件由具体档案产生部门接收到档案管理部门,按照档案管理体例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对于不同价值和不同管理年限的档案分门别类进行鉴定而后存储,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单位和个人的需要依照一定程度对档案进行提取利用。知识管理的过程也是大同小异,一般来说也是从知识的产生阶段开始,对于不同的知识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依据相关需要进行知识利用与评价。最后,二者的管理技术也存在着相似之处,信息化时代给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工作都带来了技术上的大规模革新,信息化时代要求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都要朝着信息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和知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库,从而减少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

根据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的异同,能够在信息化背景下调动二者的互动发展,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共同进步。

(一)知识管理扩大档案管理的范畴

对于档案管理来说,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信息管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扩大档案管理的范畴,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档案管理局限于档案、文件和情报之间的差别,由于不同档案之间的权限差别,在现实利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知识管理能够将包括档案、文件在内的档案管理内容纳入到管理范畴中,通过对管理内容的有效处理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档案管理知识体系,这种扩大了的知识体系能够为档案管理提供一个不断被开拓的管理空间。同时,知识管理能够有效推动档案管理的现实利用,提升档案管理的实用性价值。以企业档案为例,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范畴中,企业档案管理服务基本维持在档案的保管和调动等最为表层的方面,实现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结合,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更好利用,更为有效地发挥档案管理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规范

相比于已经开展相对成熟,体系相对完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知识管理仍然停留在较为表面和较为基础的层面上,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而档案管理恰恰能够为这一工作提供有效帮助。首先,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管理的沉淀与积累,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对于隐藏性的价值较高的知识往往都存在于企业员工的个人大脑中,利用档案管理能够将员工大脑中的知识信息通过文字形式落实下来,形成较为容易管理的知识档案,这样既能够促进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又能够解决档案管理深度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档案管理能够为知识管理工作提供交流和传播的平台,在知识传播过程中,语言和文字是最为关键的两种形式,档案管理能够将语言交流的口语化变得更为简洁、高效,使得语言交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提供知识的交流途径,为知识传播提供一个更为持久、可靠的平台。综上所述,重视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同异之处,并且充分发挥二者的和谐互动属性能够有效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进步。

作者:胡瀛滢 单位: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剧艳英.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2,04.

第11篇

【关键词】文档管理一体化 文档一体化的现状 文档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一、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

(一)文件、档案一体化的概念。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主要是指实现文件、档案生成的一体化、管理的一体化和利用的一体化。文件、档案一体化主要从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文件生成、办理以及档案归档的全过程的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从而保证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和数据结构的一致性。

(二)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对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但是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间存在的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显而易见,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相辅相成。一方面档案是由文件发展而来的,文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另一方面档案管理是文件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目前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管理工程;2.档案部门必须有专职文件管理人员的参与,这是保证文档一体化管理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外一些重要的机关部门,已经普遍实现档案人员参与文件管理,国内多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则都没有设置机关档案室等专职文件管理机构,现行的文件大多交由制作人员或者承办人员自行妥善保管,文件中心大多作为档案系统的分支机构,往往保管一些企业或机关的半现行的文件。档案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文件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文件管理人员,为机关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密不可分,文件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国外大部分的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都会参与文件的管理工作,但是档案管理人员并不能完全取代文件管理人员,文件管理人员只有和档案管理人员相互沟通、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的有效配置,保障文件管理的质量,更好的为档案管理服务。

二、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现状

80年代之前,我国一直沿用传统的文件与档案分开管理的工作体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工作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思想逐渐被提出,然而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环境的局限性,这种科学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的时期内并未真正实现。

当前,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沿用传统的卷为单位的管理,实行部门立卷制度,各部门在每年的6月把整理好的上一年度相关文件转移到档案室,再由档案室负责整理和编目保存。另一种则是实行文件、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则是由各部门的档案负责人通过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文件案卷以及卷内文件的著录,通过插入附件的方式实现对档案全文的管理,使用这种方式对档案文件的著录使电子文件原文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有了相应的目录,同时,还可以在服务器上为原文留有单独的空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发生的几率。

三、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目前,我国各个领域已经普遍推行办公自动化,并逐步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文档一体化管理可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树立更合理科学的文档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文件和档案一体化管理在文书处理的过程中科学利用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避免重复工作,使文件管理的收发、登记、运转等工作完整有序,从而使文件管理各项工作达到精细化,完成案卷达到系统化和查找利用的标准化。

四、加快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实现的措施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文档管理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文档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文件信息的面积较为广泛,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具体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立足档案管理现状,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在现有的档案管理机构组织体系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文档管理的组织体系,由于我国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没有全面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文档管理一体化并没有真正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文档管理机构组织体系,降低文档管理一体化体系变革的风险。

(二)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理论。我国的档案管理一体化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档管理一体化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有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有“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有延伸到文书工作前沿的档案管理触角――档案室,有保存永久性档案的各级档案馆,并形成了严密的网络,这就是我国的“档情”。从理论上看,它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前端控制思想,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更有利于文件的全程控制,更有利于文档管理一体化。当我们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考察文书档案工作,对我们现存的档案室(或档案馆)应当积极保护并发展,它实际上已经承担了管理处于中间性、过渡性阶段的文件的任务,这是中国特色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五、结语

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一体化是现代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只有不断增强对文档一体化管理的认识,才能使档案管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潮流,只有将文档一体化的科学理念实践于当前文档管理工作中,才能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有效结合,实现前编控制和全程管理,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服务于现代化的信息建设。

参考文献:

[1]向立文: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4

[2]余然: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3]赵雪群:“微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发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档案学通讯;1994年01期

[4] 张莉萍,陈洁:基于C/S结构的文档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规划院;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的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规划院档案部门应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职能部门。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档案部门服务水平,特别是档案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实际现代化的要求来看,都需要改革创新。在信息和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档案工作创新活动,建立电子档案、构建网络平台、开辟档案网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入世后,信息业、咨询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优势、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档案信息服务的对象日益广泛,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为适应这种国际化、信息化的挑战,档案部门以及档案工作者必须。

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一、规划院档案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档案工作创新就是指档案职能部门适应信息化发展变化,适应外在环境需要,形成新的结构、流程和服务方式。创新是现代档案工作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特性、过程和方法。档案工作通过创新,可以更快地实现职能转变、改进观念以及运行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的再设计与建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公共需求的演进,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正面临着变革. 一方面,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自我发展观念,缺乏整体意识,独自追求体系完备,自我封闭,不求合作,盲目追求“实体”的拥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和信息增值,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档案工作效益滞后的不利局面。另一面,档案管理中的重藏轻用的传统服务观念,制约着信息化的进程。在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者只有将其所掌握的档案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尽管档案界已认识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是档案事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积习难改,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程度迅速加深,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给档案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公共管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档案工作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深化改革,强化自身职能,使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变成生动的现实。

二、档案拓展服务领域的创新工作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

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有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更复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邑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对于档案信息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知识和信息总量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的文献资源,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档案创新工作

1、利用知识管理理念重塑档案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如果说信息管理是一种技术创新的话,知识管理则是基于信息管理之上的管理理念的创新。知识管理包含了信息时代的许多先进管理理念,其中不少是档案工作可以借鉴的。知识管理主张运用集体的智慧整合企业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转化,知识转化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内部化。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是固化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档案部门仅仅局限于管理已经文本化的企业档案资料是很不够的,而应该根据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在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企业显性知识的扩散,适当介入隐性知识的挖掘,促进不同种类的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共享和创新。

2、配合知识管理,适当淡化档案管理的边界,拓展档案管理的外延

知识管理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所有运作,并把对知识的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种具体管理之中, 因此,知识管理的对象非常宽泛。传统的企业档案工作的边界则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对企业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保管,目的是作为日后的凭证、参考。这虽然铸就了档案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但也限制了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配合知识管理,适当淡化档案工作的边界,拓展档案工作的外延。具体而言,档案部门应配合知识管理的实施,进一步树立大档案观,加强与图书、情报等部门在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和提供利用上的分工协作,提升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水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这样,档案部门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更大贡献,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

3、借用知识管理的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

知识管理并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也并不是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相对立。知识管理只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所有运作,并将企业的知识管理渗透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从而使知识管理成为所有管理的中心和关注的重点。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比如,知识管理体系中的通讯网络、群件技术、推拉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一定都适合档案部门,但档案部门肯定能从中受益。因此,借助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机会,带动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升级,是档案工作实现自我发展的一条捷径。

结束语

总之,规划院档案工作者应在档案创新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档案创新工作是未来档案利用的必然趋势,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档案机构必定能够改变档案工作的现状,有效发挥档案工作的优势,为利用者提供更多更全更好更有实效的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蔡姗.影响规划院档案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12):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