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国主义教育总结

爱国主义教育总结

时间:2023-05-31 09:4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国主义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爱国主义教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小学阶段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期,也正是小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明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总体方向,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接轨,大力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发展。

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背后的教育现状

通过对如今的大部分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分析总结得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体形势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学校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期间的教育教学中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耳濡目染地影响广大的小学生,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小学的教育中重要的地位,这是让人值得乐观的,但是目前由于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不明显、表面形式的存在以及应试教育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让我们需要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改进和深化。

(一)爱国教育成效甚微

在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部分学校包括老师往往出于追求数量、注重教育结果等目的,导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并未真正接受多少思想知R与情感培养,而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将学生的作品等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成果,这类做法往往可以应付那些单纯追求活动数量、不追究其行为动机与情感的上级检查,但是此类活动忽视了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爱国教育知识应付知识检测

现在我国大部分爱国主义教育中,仍存在通过测试来客观测评教育效果,借此总结此次教育活动的成效。有学者指出:“一般来讲,教育可分为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播知识更是为了传递一种思想和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内容若被当做知识来背诵,用知识教育测试方式来评价,没有强烈的主观感受,而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大大违背了小学生爱国教育初衷,大大降低爱国教育的效果,而恰恰中国目前的教育为应试型教育,这样的做法明显是不可取的,并不能说明真实的受教育情况,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思路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培养荣辱意识,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还要准备多样化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框架下,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成长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增强爱国责任感的需要。

(一)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具备时代感

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新时达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学校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应当注重如何在教育内容上为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注入崭新时代内涵,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崇高历史使命,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民族的统一。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样一些根本道理,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历史责任感。

(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新教育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各个学科中抓取适合表彰的素材爱国主义材料,同时在各类的活动当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抓住典型的示范,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拓宽教育思路。着眼于贴近中小学生身边的小事,从小培养孩子优良品格,注重环境的熏陶,榜样的示范和习惯的养成,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把握教育时机,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具有潜移默化效果的活动,不能停留在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从小使小学生接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教育活动以“养成”和“熏陶”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正视生活学习中的挑战,把握认清现代中国的特点需要,引导其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俊俊.新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2]林建成.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点认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07).

[3]刘毅,赵琴.弘扬民族精神 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北京观察,2010,(04).

[4]朱伯华.如何进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

第2篇

爱国主义 网络 大学生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推进以及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环境下,作为思想政治领域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当其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可否认,我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网络进入我们广大学生生活的背景下,这些问题更加的凸显。为此,本文就从网络角度,探讨如何应对当前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网络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近年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而这些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的把我们推向新的文明。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的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信息交互的重要纽带。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及时性、快捷性等其他通信媒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连接成为一体,为我们生活的便捷提供服务,深受现代市民的青睐,当然包括大学生。根据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网民占据全国网民的15.2%,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达到98.6%,这些数据显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营地,他成为休闲娱乐、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让现代技术为我们所用,为爱国主义教育所用,继而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把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由传统、枯燥的讲授式向虚拟空间延伸,真正地构成一个虚实结合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体系。

三、网络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我们知道,大学生群体是最单纯的群体,他们涉世为甚,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力不足,性格直接耿直,这些特点虽然不是很大的缺点,但是却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出危害国家、危害民族、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作为一个包罗万千世界的网络来说,其内容更是鱼龙混杂,有些信息内容失实、不健康,污损国家尊严、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遍布网络,大学生作为一群判断力较差的群体很容易被这些信息蛊惑,成为这些不法分子的工具,从事破坏国家安全,损害民族尊严的事情。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再打开一个网页或者登陆QQ的时候经常会弹出一些窗口,出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大都是一些失实的、反政府内容,而这些内容的背后往往有大量的追随者,其中不乏我们的大学生。因此,网络环境下,我们必须要注重信息的甄选,应对给我们的挑战,防止有害信息侵蚀我们的大学生思想。

四、网络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注意点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给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为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网络的劣势,又要认识到网络的优势,并且要争取化劣势为优势。

1.增加教师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教师是推动教育的根本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例外,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用,我们教师必须要对网络有一个充分而又全面的认识。同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辅助手段,拓展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但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估量”。作为,一个老师,更应该认识到网络教育的正确认识,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要精心备课,全面地搜集资料,精心地提炼内容,做到重内容的基础上讲究策略,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可以丰富多彩,我们既可以开设相关的网络课堂,也可以建立网络爱国主义交流社区等等。(1)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课堂教育,占领网上阵地,建立爱国教育专题网站和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传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教育专题网页制作。引导学生上网主动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路线,树立大局观念,了解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有所成,报效祖国。(2)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开设空中交流讨论平台,建立电子信箱,利用网络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与学生就国家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与讨论,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误区并及时进行指正和引导,要引导他们把爱国行为控制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之内。

3.注重网络爱国教育的内容

首先,做到点与面的结合。在校园网上开设德育网站虽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但这只是利用网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几个重要的“点”。由于并非每个学生都会访问高校德育网站,因此,这些“点”并不能代替校园网的其它众多网站以及数以万计的网页。因此,我们要建立对校园网的信息内容进行管理的机制,使其它网站和网页也都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 BBS、E-mail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其次,要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网站的生命力在内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的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的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如果不能结合网络的特点进行创新,就没有吸引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突出以下几点:(1)确保正确的理论导向。(2)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的敏感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的思潮敢于批评。(3)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讨论等活动,集趣味、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活动,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有冲击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网上庆祝祖国的 60周年、哀悼“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等等。

4.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宣传功能

网络具有联系性,而且这种联系范围是空前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覆盖全球的联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网络的这种联系性实际上就是开放性,正因为其开放性所以具有巨大的传播宣传作用,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情况,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对比,作为正反各面的教材资源。

五、总结

网络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弥补网络的劣势,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网络能够充分的服务于我们,服务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网络在爱国主义教育阵营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杨寿堪.以理性指导我们的行为[J].湖南社会科学,2008,(5).

第3篇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故土、对祖国的山河和对人民深厚的感情。是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途径和渠道来开展。我在多年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教育途径。

1.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了解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可以结合班团会活动进行国情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橱窗等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途径,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要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政治、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结合教学讲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艰苦风斗精神。并以此为基石,从小灌输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3.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凸现爱国主

义情感教育

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规模的教育活动,如举办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图片展览、请老讲革命故事、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举办"红五月"诗歌朗诵和"庆七一"文艺汇演、"一二、九"歌咏比赛、国庆节观看历史影片等活动,形成高雅的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挖掘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如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教育合力,升华青少年爱党和爱国的真情实感。

4.编撰乡土教材,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乡土教材之中

第4篇

2020学校庆祝端午节活动总结心得

学校庆祝端午节活动总结心得1

根据区文明办有关文件精神,营门口在端午节期间,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精心安排认真部署

为使活动开展得既热热闹闹氛围浓厚,又突出主题体现成效,5月17日,营门口街道召集了辖区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和各社区等部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部署安排了街道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对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提出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群众性、加强环境整治、营造舆论氛围四点具体要求。

二、各种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街道团委与师范大学金牛校区团委密切配合,着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了“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主题团队会,以演讲、征文、诗歌朗诵、书画大赛、歌咏比赛等形式,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等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利用板报、广播、校园网等载体,以专栏、讲座、专题报道等方式,宣传传统节日习俗,普及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社会。

二是广泛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各社区精彩纷呈的端午活动吸引了居民踊跃参与。银桂桥社区结合“端午节”活动,开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识猜谜、健身操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门口社区广泛开展宣传端午知识活动。银沙路社区在银沙路健身广场举...(剩余全文86.75%)

加载中,请稍后

第5篇

与其它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历史教材中本身就含有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清末学者梁启超曾经说过:“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之中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做了很多尝试,现总结为“比一比”“联一联”“讲一讲”“唱一唱”等形式,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运用“比一比”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将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进行比较,进一步阐明其地位和贡献。例如,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讲到造纸术的发明,拿中国和欧洲最早出现的纸的时间进行对比;在讲到“活字印刷术”时,拿欧洲人用活字印刷比中国晚了四个世纪进行对比;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而在13世纪,才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用于航海;北宋政府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而13世纪中期才传入阿拉伯。

又如讲述中医药学的成就时,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年;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而欧洲最早出现并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要比中国晚800多年。

这样,通过比一比,让学生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运用“联一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通过历史的借鉴功能寻找古今联系点。如学习“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一章。我与正在建设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学习“”“”等章节时为了激起学生的民族情感,我顺势联系当今时事。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于2012年2月20日在与来访的南京市代表团会谈时,发表了“很可能不存在”“牺牲的人只是正常战争死亡”等歪曲史实的言论。此时学生的爱国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谴责名古屋市长的言行。

又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一章节时,联系目前比较严峻的领海争端,我带领学生归纳了清朝的疆域。指出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曾母暗沙”都属于固有中国领土。其中就包括、黄岩岛。任何侵犯中国领土的言论和行动我们都应坚决反对。我们要捍卫自己的领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既要奋发图强学习,又要奋起维护国家的尊严的道理。

三、运用“讲一讲”增强爱国主义的观念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要求:“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还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功能”。其中乡土史就是课程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

如在学习“原始农耕的遗存”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我们邳州的一些文化遗存的传说,然后在课堂上讲一讲。如我们邳州市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墩子遗址、刘林遗址的传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邳州市不只是一个新兴城市,她和祖国一样有着五千年文明史。

在讲述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们邳州的徐国太、崔道平、马维昶三烈士的事迹,学生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由衷地涌上一种自豪感。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讲述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四、运用“唱一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歌曲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教学“孝文帝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章节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习孝文帝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加深对民族融合、民族自治的理解,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歌曲《爱我中华》用多媒体播放,要求同学们认真地跟唱,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唱起来声情并茂,他们用轻快、明亮的歌声表达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第6篇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就德育而言,就应是“管为了不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自我定位。“知耻而后勇”,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调动对自己性格再塑的自觉性,提高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口说好比一滴水,实践才是一粒金”。在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之后,关键是实践,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自查本,随时记录自己的成绩和不足,随时修正自己前进的航标。并且,教师要注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将学生中表现好的典型树为榜样,使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己,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律、自立的人。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创造未来。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讲《詹天佑》一课时,可以针对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詹天佑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那样的决定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精神的最好体现。在詹天佑身上,洋溢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在思想品德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利用原有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行必须和谐统一。爱国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比如在讲英雄的故事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开展夏令营、升旗仪式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到抗洪救灾活动,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学生中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活动,小到拣起地上的纸片、不闯红灯等。这样将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相结合,才能使活动丰富多彩,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让孩子说“我们合作吧”

在知识经济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有正常的合作交往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应该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让他们不断交流,相互帮助和支持,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交往与合作。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你追我赶,为自己的小组争光,学习、劳动都不甘落后,在不断地为集体争光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在教学方面,教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配合进行课文表演或者同桌之间商讨一种思路。在班队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介绍中外知名企业是怎样注重员工的人际关系和一些因合作而成功的案例。如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合作,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合作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拔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产生竞争意识;组织学生郊游,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求知欲,也多一份合作意识。学生是单纯的、可爱的,在教师的正确教育下,他们学会了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学会了竞争,也学会了合作。

四、“拔高”评价孩子

第7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为依据,以《中学德育大纲》为准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文明、守纪为突破口,以创建优质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为目标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我们的做法是:

一、实现:“三全管理”做到“四育人”协调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了“三全管理”机制。

1、全员管理,即从校长到教职员工,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建全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岗位德育工作制度,定期了开德育工作会义,研究德育工作,学校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入了教师量化考核之中,极大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风气。

2、全面管理。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各类活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着中间作用,校风、班风、学风,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从面保证全面管理的实施。

3、全程管理。即从学生每天上学到放学,以至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三年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校制定了《十八中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全程活动总表》,把德育全年的工作和学生三年受教育的活动全都包括进去,便于了全程管理的具体实施。“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德育工作春限于党、政、工、团抓的现象,打破了德育工作受轻视的局面,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三全管理”,促进“四育人”协调发展。我们实行“三全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促进了“四育人”的协调发展,即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协调发展。全体教职员工端正了思想,克服以前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管工作,不管育人的局面。在环境育人方面,我校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校容、校貌,到教育人环境都发生着具大变化,基本做到了“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了“42241”德育管理工程。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力度,规范德育工作行为,根据中学德育工作特点结合实际制定了“42241”德育管理工程,具体内容如下:

“4”即进行四方面的教育。

1、进行“五自”即“自尊、自爱、自立、自理、自强”和“六有”即“有竞争意识、有做人准则、有学习习惯、有创新精神、有适应能力、有管理能力”教育,以“做人”为切入点,突出怎样做人,做什么人。

2、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开展行为规范示范班,示范生评比活动。

3、进行“五爱”教育,实现明理与导行的有机结合。

4、进行竞争意识的教育。

“2”是二个健全

1、健全德育工作队伍。

2、健全德育工作网络系统。

“2”是二确定

1、确定年级学期教育活动重点。

2、确定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4”是每天进行四次检查,在检查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1”是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

通过此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克服了德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便德育工作高质、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创建“无悔青春工程”,促进德育工作开展。

“无悔青春工程”是我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其主题是“争做无悔青春人,我们共同去奋斗。”具体内容如下:

1、“讲、守、争”活动,即“讲文明、守纪律、争做合格中学生”活动。重点是通过此项活动来加强班级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同时结合学生的综合操评,把一学期一次的典型评定具体化、过程化,克服了学生综合操行评定中的不足。

2、“联、帮、带”活动。即“联系先进,帮助后进,带动一片”活动。重点是通过手拉手,心联心、一帮一,一助一,结对子等形式,帮助双差生转化,每学期召开表彰会,同三好学生一样来表彰进步学生,每学期都有二十几名进步突出的同学受到表扬。

3、“比、竞、赛”活动,即“比学习、竞学风、赛品德”活动。重点是通过比一比、竞一竞、赛一赛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利用间操时间进行学法系列讲座,制定十八中学学习常规,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举办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开展“无悔青春工程”,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文明、守纪、尊师、教学”的班风;“严谨务实、循规善诱”的教风;“勤奋刻苦、从严求的学风;“严格、独立、沉着、守时”的考风

太原二外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形成。

四、德育工作教育活动系列化、序列化、科学化体系的建立。

(一)、德育工作教育活动系列化。

为了更好地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确保德育教育活动、内容的连续性,整体性。

第8篇

结合当前热点形势,小编为你整理了《学校第21个国防教育日活动总结》范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学习时参照借鉴。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学校第21个国防教育日活动总结》的相关范本。

2021年9月18日是第二十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按照文件要求,我校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活动氛围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标语、主题班会宣传、国旗下得人讲话等各种形式开辟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时效性,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全体师生积极支持国防建设事业,知道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的国家,了解国防事业。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把国防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的兴衰得失以及当下的国际形势和时事动态,有效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各班在“国防教育日”前后,紧密联系和平发展的形势,并结合文件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召开“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的国家”主题班会,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统一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树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意识。

3、利用课堂知识的延伸,引导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普及国防知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优秀国防教育影视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群微信推送等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对国防知识的认识,从而整体提升了国防意识。

总之,总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活动,我校大力强化了学生的国防观念,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力争我校国防教育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9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语文教学

毫无疑问,中学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学校运行的中心工作是学科教学。那么,该如何处理实际教学中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呢?我认为:正如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好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这样提到:“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因而,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在灌输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诗言志”“文载道”,语文教学当中的很多文章本身就蕴涵着深厚的道德教育,因此,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了。

一、 “三爱”教育的渗透。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语文课文当中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课文里描写到的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1、通过学习赞美中国人取得的成就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学习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学习表扬爱国者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爱校尊师教育的渗透。

1、爱校教育的渗透。

在讲解《人类,可以为所欲为吗?》以及《重读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重点提到了环保。然后从这个话题把学生引导到绿色校园方面。我说“学校,是每一个学生的另一片天空、另外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这里有欢声笑语与澎湃激情,也有着各种激烈的竞争,在学校里我们能学到更多东西。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都会喜欢自己的校园。而喜欢,不仅是语言上的,还要是行动上。那么怎样才能在行动上表现我们对校园的热爱呢?”联系刚才所讲的环保内容,学生提到了以下的一些具体做法:保护好学校的环境,爱护学校的公物以及校园的一草一木,不随便丢垃圾……

2、尊师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文当中韩愈的《师说》这样写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尊师,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韩愈尚且如斯尊重老师,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难道还比不上古人吗?

(三)、爱自己教育的渗透。

《清塘荷韵》中提到“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 ,《蝼蚁壮歌》里面,小蚂蚁为了不葬身火海,想尽办法逃命。在讲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抓住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对生命的重视,来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身体发肤,受诸父母”,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爱护自己才是。可是,现在有很多学生,一点也不爱惜自己,染上了各种陋习,如到游戏室通宵玩游戏,到酒吧酗酒,抽烟,甚至有的人还沾染上了。蝼蚁都尚且偷生,更何况是我们人类呢?这种不爱惜自己的行为,实在应该为我们所鄙视。

二、“三情”教育的渗透。

(一)亲情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很少真切的来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加强对亲情这方面的教育。

(二)爱情教育。

早恋,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也不是个什么很新颖的话题了。对于学生的早恋情况,我们当老师的,既不能不管,也不能硬管。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然后让他们去判断这样的行为是否适当。而在语文课文当中,也有这些讲述爱情观的内容。

(三)友情教育。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可见朋友真的很重要。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交朋友,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和朋友相处也变得很重要了。

1、宽容。

老子说“报怨以德”,我们也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宽容待人往往能化敌为友。

2、诚实。

诚实对人,是交友的基础。即使开始时对你怀有敌意的人,只要你能抱着真实和诚意去和他接触,就一定能换来他的好意。相反的,待人不诚,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3、守信。

关于守信方面的教育,我们的俗语里面就很多都有涉及到了。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又如“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不如牛马”再如“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三、“三礼”教育的渗透。

第10篇

关键词:梁启超 家庭教育 爱国主义 民主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76

梁启超在家庭教育当中,很重视教育的方式方法,指导孩子灵活的运用学习方法,让孩子的学习循循渐进、劳逸结合。能够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注重孩子毅力和吃苦精神的培养,使孩子更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爱国主义事业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磨练自己,成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主要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梁启超教育子女要做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自己的祖国就是自己的家,只有热爱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家人才能让自己和祖国发展得更好。梁启超总给他的子女讲爱国方面的故事,根据故事中的英雄事迹进行有关教育方面的思考,传达给孩子们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历史,而是结合国家的现状对孩子进行合理的规划,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长,他鼓励孩子出国深造,取长补短不断的提高自己。他的九个孩子当中有七个是留学海外深造。并且都有条件在西方国家过上优质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留在国外,学业有成之后都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这些举动都是与梁启超小时候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离不开的。

2 吃苦耐劳的教育思想

在民国时期,梁启超可谓是上层社会的人家,但是梁启超教育子女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物质生活。当他的子女出国留学条件艰苦时,梁启超并不是给子女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而是教育他们自己在国外更需要锻炼自己,要能够吃苦耐劳,才能在异乡更好的生活下去,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教育子女在舒服的环境下就会消灭志气,在困苦和沮丧当中会消磨志气。只有在坎坷的环境,又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提高自己的志气。年轻人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和锻炼自己,要热爱生活,养成吃苦耐劳的思想。对待事情要有敬业精神,梁启超教育子女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对事物要两面性去看待,勇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3 民主公平的教育思想

每一个家长都是孩子的好朋友。如果父母是孩子的好朋友,更容易与孩子沟通,促使他们喜欢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更容易与孩子们沟通,孩子们也将自己的想法、工作情况、心理状态和生活困难跟家长去谈。梁启超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做得比较好,他的孩子不但尊重自己的父亲,还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工作,生活等困难去和他谈。梁启超总会耐心的给子女处事的意见,这种做法是民主公平的思想教育,是值得在家庭教育中推广的。

4 劳逸结合、灵活变通的教育思想

对知识的求知欲是可取的,但梁启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注重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梁启超对孩子们说过,做学问是不容易的,如果说需要时间去研究的话,我们可以去延长学习的时间,也不要每天研究十四个小时以上,每天必须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必须多做运动,经常与导师和同学商量,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梁启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劳逸结合的思想教育的重视。且害怕自己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书本读死,成为所谓的“书呆子”,读书要读活,要灵活的去研究问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应用中合理的使用,切实地来研究当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梁启超强调读书不能死记,要根据一定的理解,有方法的去消化所学习的知识,需要必须记住的知识,也是理解性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苦于背诵,什么都死记死背的方法是他所不赞成的。他主张发挥孩子们的悟性和对知识的兴趣的学习方式,学习时的状态和情绪很重要,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更好掌握知识,同时还能获得愉悦,更能激发对知识的渴望。这些都是他引导孩子不要墨守成规的教育思想。

5 循序渐进、学之有道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身为九个孩子的父亲,但是对每个孩子的教育都很关系,尤其是方式方法上,他不喜欢死记死背,更喜欢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学之有道。他了解每个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并告诫孩子求知的路上要听取教导,不能急于求成。知识学问是博大精深的,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止境的,但是必须从一方面做起,他对孩子说,自己也曾想把史学全部掌握,但是没有成功,他总结到做学问的人,不能从面去对知识研究,研究的内容多了,不如研究的精确,从点去对知识研究,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注意点的研究,与面的掌握相结合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也就是在做学问的时候,做到对知识的专精,攻破一门学科,这样学到的专业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再去了解其他领域知识,就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作为父亲和孩子们的导师以及他们的朋友,梁启超积极的研究学术,将正确的教育思想,传达给他的子女。他告诫子女学问之道是博大精深的,学习过程中要自我剖析,要有学习的方法,懂得学习创新,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有所突破,这样才是学之有道。

6 总结

在梁启超的正确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他的每个子女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品质,才华出众,学有所成。他的公平公正,讲究学习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帮助。梁启超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这些都是重要的思想参考资料,也是研究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依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喻中.梁启超的法治概念:一个思想史的考察[J].新疆社会科学,2011,(2).

[2]朱俊瑞.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研究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3]黄伟亮.梁启超廉洁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

[4]金大宝,粟斌.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丁洁琳.梁启超与中国近代[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

[6]彭树欣.梁启超对孔子人生哲学的阐释[J].孔子研究,2013,(1).

第11篇

语文综合实践课扫描

本课意在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把所了解学习到的感性知识通过理解和感受转化为相应的理性认识。

镜头一:听歌切入

多媒体切入谭晶最近才演唱的《中国梦》片断:……又是一个新时代/乘着科学的长风/又是一首深情的江山颂/百姓听到了感动/幸福中国/步履从容/百姓认同/热爱由衷/任重道远/充满智勇/无惧暴雨狂风/美丽中国/敞开心胸/天地和谐/万物相容/民族复兴/气势如虹/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

镜头二:畅游课本

生1:《嫦娥奔月》《梦圆飞天》,中国成了飞天强国,幸福中国,步履从容……

生2:《狐假虎威》正是跳梁岛国与USA关系的写照,我们“任重道远,充满智勇,无惧暴雨狂风”……

生3:《东方明珠》《东方之珠》,“深情的江山颂,百姓听到了感动”……

生4:《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美丽中国,敞开心胸”,“充满智勇”。

生5:由《郑成功》我们想到了,我们敬仰郑成功一样的民族英雄,小日本今天能窃岛,明天说不定还想来窃国……

齐诵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

……

这是笔者近日才开设的一堂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片断,课前,笔者让学生回顾我们一到六年级所学过的课文,从中找出反映爱国主题的课文,在课上交流,学生在课上把课文和最近才听到的《中国梦》歌词相融合,通过“明确目标――分析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总结归纳――感情升华”等过程,借助实例步步深入、拓展迁移来渗透爱国主义思想,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中,每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只有一节,更多的时间,师生都在进行着阅读和习作的教学,如何在阅读和习作课中渗透主义教育呢?

一、阅读:析词品句感情朗,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在教学我们可以用词境录像配旋律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感染,内心得到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如:《卢沟桥烽火》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1.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三句话?

2.这三个“危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那么变三句为一句,可以吗?(投影出示)

4.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名多人读。

5.在这危急的关头,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办?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首我们每日必唱的歌,一首所有中国人都会唱的歌,一首让中国人永远铭记耻辱、发奋图强的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在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感受形象出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形象和图画来说话,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带入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感。

二、习作:关注焦点热点问题,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外延。教师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记录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梳理当天发生的故事,触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学生就不会无话可说。

如今春下的一场大雪,孩子看了很开心,笔者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李同学在《冬之画卷》写道:悄悄地,冬天来了,那风儿,飕飕的,拂眠了草儿。那雪儿,莹莹的,抚睡了花儿。看啊,田野山川,脱下了枯燥的秋装,换上了洁白的礼服,欢天喜地地迎接冬的笑颜。多情的天空,蒙上灰白色的面纱,羞涩地表达着对冬的眷恋――还有,还有,那一群群嬉戏的孩子,那一个个姿态各异的雪人,在欣喜地唱着冬的赞歌。呵,这迷人的冬天,奇妙的季节!快拿起手中的画笔,站满这浓浓的冬色,和着这澎湃的雪花,去描绘祖国壮丽的新冬――

第12篇

关键词:打破常规;因材施教;必修课;选修课;课堂效率;活动课;教育评价;考试考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20-01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的论述,对后代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总之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迈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学校体育教育也要打破常规,对旧的教学观念进行一次改革。如何使孩子在小学阶段既能健康的成长,又能发挥自己的潜质与特长呢?“因材施教”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

一、必修课,按程度分层次教学

目前,在体育教师和学生比例不可能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我们保持班级上课制经济高效的优点,对必修课采取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的形式,实行一种教材三种进度:A进度、B进度、C进度。A进度是尖子生,能学多少教多少,没有什么限制;B进度是中等水平的绝大多数学生;C进度实际上是身体素质差,学习有困难和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考试成绩,分别按自己的选择进入不同进度的学习,达到A成绩的到A班,成绩差的到C班,这种按进度分班,不同于按体强体弱分班。按程度分层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灵活有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努力决定自己的升降,这也是一种竞争,是一种较适应学生特长的调整。

二、选修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

我们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完全地得到发展,为学生地终生体育观奠定基础。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加强选修课的教学就成为进行因材施教的又一个重要措施。选修课不能搞成是必修课的延伸,而应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开设各种门类的选修课。选修课的内容应具有拓宽知识广度和加深知识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作用。如:、1必选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与体育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简单的外伤处理、运动性疾病的预防、自制体育器材介绍以及必要的体育常识等。2、任选内容。球类、田径、体操、游戏、艺术体操、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等。

三、活动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我们要把育人的活动课像必修课一样对待,做到有师资保证、条件保证、经费保证、政策保证。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硬件设施,让学生上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课,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育评价的修正

以运动技能、技评考核体育成绩为中心的体制和做法,将被以增强体质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核制度所代替。以学生只要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为基点,以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学生体制健康水平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为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切合实际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学习动机。

五、考试考查,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

现行的体育考试和成绩评定不可能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考试考查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比如:技能技巧在学期成绩中占60分,其内容和分值包括如下:(1)100米(10分);(2)耐久跑(20分);(3)跳高(10分);(4)铅球(10分);(5)实心球(10分);(6)篮球(10分);(7)武术(10分);(8)双杠组合动作(20分);(9)技巧组合动作(20分);(10)排球(10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取某项的某一分值的考试内容(但总分为60分)。如果两位同学同样考了50分,但考试内容却不见得一样,一个可能是耐力较好,而另一个可能是靠体操拿分的,但仍不具“可比性”。这样的考试制度就不需要学生每项都考出高分,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

总之,在以后的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育锻炼,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又要善于发现人材与苗子,使学生在自身的特长上能有所发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

(上接第9页)能定位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红色旅游是对人们特别是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的大课堂。产业化运作红色文化,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整合红色资源,形成红色产业链条,具体应从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兴办红色文化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包装红色文化明星等各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 罗淑蓉.浅议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7):212-212.

[2] 杨亚君.依托红色文化,推进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学园,2014,(24):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