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春的散文

关于春的散文

时间:2023-05-31 09:5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春的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春的散文

第1篇

写红烛赞扬老师的散文诗歌:《流泪的红烛》

红烛啊,我深知你的痛苦

心中流出来的

是殷红殷红的血滴

也许,你温暖了别人

自己却独守凄风冷雨

也许,你点亮了黑夜

自己却被人遗忘在

阳光灿烂的日子

红烛啊,你为燃烧而生

无怨无悔,无声无息

在人们的欢乐中

体现着,生命的价值

你的崇高就在于

流着热泪,忠贞不渝

你的伟大就在于

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

写红烛赞扬老师的散文诗歌:《红烛》

红烛

我最欣赏你

你是人梯

甘愿奉献自己

为中国的希望

在三尺讲台上耕耘播雨

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呵护着小小的花朵

你是心灵的使者

给莘莘学子的心灵带来慰藉

写红烛赞扬老师的散文诗歌:《化为红烛》

我是你前世遗失的红颜

只为了与你,再相遇那么一次

便跌落凡尘

化身为一颗红烛

贮立在你小小的桌前

把所有话语都溶入火焰

用热情燃烧短暂的生命

只为换取今夜里

属于你我片刻的光明

写红烛赞扬老师的散文诗歌:《燃烧的是自己》

红烛你燃烧自己

用那泪水

把夜妆扮的闪亮

你生来走的就是这条路

为什么还要哭

唯有化作灰烬

才能将你的心掏出

火红煊染的祝福

生命驱散孤独

而今

你依然是人们的红烛

 

老师的相关散文文章:

1.关于歌颂老师的散文诗歌

2.赞美老师的散文诗推荐

3.经典散文朗诵赞美老师

第2篇

先说内容。作者不论是述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

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也就是说,作者披襟剖心,真诚道白,让读者从文中见出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修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作者是“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或许这种感受是济南本地人习以为常的,以至于感受力“钝化”了)。

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因此,作者的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生活,表现一个普通的日本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经历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转折。读者既能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异邦师长的深情,也能看到中国人作为弱国子民备受异族人的欺侮的悲惨现实。

再说形式。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我们读过鲁迅、朱自清、冰心的散文,它们无一不是精思巧构、自然顺畅而又奇妙独异之作。因为作者对所写材料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够为散文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具有娴熟的表现技巧,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得以实现。

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散文作家的笔墨,总是在对人物事件的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见出精彩的。如朱自清的《背影》抓住父亲背影这一细节大做文章,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不厌其烦地写来。正因为有这样的精描细绘,后面的“我的眼泪又来了”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样的抒情语句才有出处,才落到实处。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怀,其中对“像一条瀑布”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景况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占据了大量篇幅,分外引人注目。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深刻哲理的基础。

就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看看这样的句子: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虽然平白如话,但写得很动情,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

另外,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者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 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其中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

这些内容上的意味情致和形式上的变化创新,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实践,通过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体认,通过多多接触各种不同的散文作品,多多磨炼我们的感受力、想像力、理解力、悟性,才能体会得到,才能体会得深透。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这既道出了散文创作的特点,又道出了散文欣赏的特点。

「日历链接――1911年9月19日,英国小说家、诗人威廉・戈尔丁出生。

威廉・戈尔丁是一位英国小说家,诗人,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第一本小说《蝇王》(1954年)突出了他一直不停探讨的主题:人类天生的野蛮与文明的理性的斗争。这部小说也奠定了他的世界声誉。

由于长期身处教会学校,戈尔丁有着浓重的基督教“原罪”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深刻的体现了他对人性“恶”与“罪恶的救赎”的思考。戈尔丁相信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是人把恶带到了世上,于是试图从人本身的缺陷来寻找社会问题的根源。

第3篇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特征;文化忧患;戏剧色彩

谈及余秋雨必然会谈及其创作的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并不是纯文学,其更多的则是蕴含丰富文化特征。可以说,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的地方即是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正因如此,余秋雨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均受到读者 的一致好评。由于余秋雨散文的影响力较大,因此截止目前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关于余秋雨散文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让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主要针对余秋雨散文特征进行研究。

1.余秋雨及其散文作品概述

余秋雨于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为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及散文家。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先后出版《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戏剧著作。后来,余秋雨在寻求写作转型的过程中开始尝试写作文化散文。

正因如此,也从此奠定余秋雨在中国文坛的崇高地位。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每一部散文作品均蕴含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2.余秋雨散文的基本特征

那么,余秋雨的散文特征究竟如何呢?带着此问题,笔者对其进行浅要探析。

2.1叙述意识较强

叙述意识较强为余秋雨散文的典型特征之一。余秋雨于散文创作过程中,总是习惯于首先确立叙述原点,进而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转移,将自身置于历史、地域及文化等三个不同层面,深情讲述“地域与历史”、“历史与文化”、 “文化与地域”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在上述独特的三维叙述框架的影响下,余秋雨散文也拥有了更多丰富历史文化沉淀。余秋雨散文在叙述过程中往往追寻一种立体透视效果。刚开始他习惯于聚焦于一点,进而围绕此点“谈古”。而众观全文,其余下所叙、所述、所 抒,无不和历史紧密相连。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收录的散文大都如此。

2.2思考力度较强

余秋雨散文中包含有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余秋雨苦苦思考的情况下创作而来。由于思考力度较强,因此从余秋雨散文中我们才能看到将古与今的诸多情景汇于同一视野下的壮观场景。在余秋雨创作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我们可发现 :他首先由承德避暑山庄为着眼点,进而对整个清王朝的盛衰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他的空间视野极为广阔,时而避暑山庄,时而长城,时而木兰围场。思考中包含的人物不仅有大清朝皇帝,更有一大批文化人。阅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整篇文章,不难发现余秋雨在创 作过程中必然经过大量反复、深入的思考。

2.3散文语言凝练

纵观余秋雨的所有散文,我们均可看出:其散文语言大都是极为凝练的,普遍能做到言简意赅。余秋雨常常能够用非常凝练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喜欢拖拉,更不喜欢废话连篇。正因如此,余秋雨的很多散文才被称为经典。例如,在其创作的《废墟》开 篇即如此写道:“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寥寥数字即凸显出作者浓浓的文化情怀。事实上,中今中外但凡是散文创作大家,其散文语言必定是极为凝练的,这也是余秋雨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散文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2.4蕴含文化忧患

余秋雨在散文中对中国文化也表现出浓浓的担忧,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忧患。例如,在散文《十万进士》中,余秋雨对分科举制度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瘤疾和人格遗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散文《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中,则对文化人格及文化良知进行阐述, 对不良文化人格进行浓重批判。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余秋雨也直观呈现中国文人的艰难文化心路历程。余秋雨的文化忧患从其创作的很多散文中均可看出端倪。由此可见,余秋雨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保护者和文化传承者。

2.5戏剧色彩浓厚

上述论述中提及到,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其最初创作的文字作品也主要是《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可以说,余秋雨在戏剧研究方面具有极高造诣。正因如此,余秋雨在其散文创作中也不免会加入很多 戏剧色彩。例如,余秋雨在《酒公墓》中即浓缩讲叙了一个姓张的留学生坎坷曲折的一生。由于张姓留学生一生极为坎坷曲折,因此余秋雨不可能将所有情节均详细描述,于是便有了此篇散文“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一个情节”的典型特征。《酒公墓》之所以如此成功和优 秀,主要缘于其蕴含有浓厚戏剧色彩。这一点与余秋雨扎实的戏剧理论知识基础之间也存在紧密关联。

3.结语

综上所述,余秋雨散文具有叙述意识较强、思考力度较强、散文语言凝练、蕴含文化忧患、戏剧色彩浓厚等典型特征。上述典型特征也赋予余秋雨散文更多的可读性和经典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关于余秋雨散文特征的论述并不十分全面,在未来为进一步丰富,加 强研究深度。

参考文献

[1]李阳春.历史·文化·理性——余秋雨散文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5).

第4篇

摘 要: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载录的主要是孔子的言论及其行为,但孔子的言论、行为还散见于《论语》之外的其它文献,这些文献可视为《论语》类文献。《论语》文本的真正特征在于言、行两录,其中记行文本的分量少,记言则占据主要地位,其记言文本又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但除事语体外很少长篇大论。《论语》类文献一方面继承《论语》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这些形态,但又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语录体向长篇大论演进;二是语录体向专论体演进。《论语》类文献表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是复杂的,其演进路径也是多元的,所谓三阶段说的直线式演进思路显然遮蔽了诸子文体多元演进路径的真实图景。

关键词:《论语》类文献;对话体;专论体;诸子文体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6209

诸子文献是先秦散文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们在文体形态方面所呈现的特征以及变迁对于先秦散文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形态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及专论体三种类型,并且认为这些类型是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之方向演进的,这一观点长期主导人们对先秦诸子文献形态及其演进的认知。然而,随着出土文献等新材料的不断发现,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这一认识框架,比如陈桐生在《新的先秦说理散文发展观》、《中国说理散文之源:历史记言文》、《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等文章中就明确提出先秦说理散文发轫于《尚书》、《国语》等历史记言文,而纯粹的说理散文在七十子后学手中已经成型。这些看法无疑丰富了对先秦诸子文体生成的认识,但是,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这三种文体是不是包罗诸子文献形态的全部,诸子文献是不是按照“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之单线方向演进的,这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思考。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从《论语》类文献这一维度出发,通过在形态学意义上分析《论语》及其相关文献的类型及其生成,重新思考先秦诸子文献的形态,并借此清理、描叙先秦诸子文体变迁的实际进程。

一、问题回顾

我们通常将先秦散文划分为史传与诸子两个层次,关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及其演变,其间之认识显然经历一个过程,对此聂永华在《20世纪先秦诸子散文研究之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只略举两种比较典型的认识。傅斯年认为记言是战国文体的初步,《论语》、《孟子》、《庄子》、《管子》、《晏子》中若干部分,及《墨子》的演说体都属于这一系列;进一步发展是舍去记言之体而据题抒论,如《商君书》、《荀子》、《韩非子》等,著论虽改变记言的形式,形成独立的论,但仍然只有篇的观念,到了战国晚年,书的观念才出现,如《吕氏春秋》。[1](P136

138)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提出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成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2](P60)这两种观点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傅斯年主要着眼于战国文籍体式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记言

著论

成书”这样的三阶段说。这种三阶段说不纯关乎诸子文体的演进,但其中“记言

第5篇

摘要:散文诗化电影是一种具有散文元素和诗歌意趣的艺术电影。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它较其他类型的影片更求节奏韵律之美,故散文诗化电影的节奏韵律对此类影片的整体艺术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梳理散文诗化电影的韵律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创作和认识散文诗化电影。

关键词:散文诗化 情感 韵律

作者简介:屈文琳,1985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广安,重庆大学电影学院2007级电影学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一 、引言

散文诗,一种不同于传统诗歌样式,兼具诗歌与散文所长,自由灵动,融会贯通,并无十分教条的韵律规定却又有鲜明的旋律美和韵味性的文体,散文诗化电影则是指在剧作结构上具有散文诗的结构原则,艺术审美中兼备散文诗意美的电影样式。在中国,因电影有商业艺术之分。散文诗化电影属艺术电影范畴。

二 、意象的外延――散文诗化电影韵律的构成

中国古典文论中讲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而散文诗是中国传统诗歌演变发展而来的文体,自然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影响。当然,散文诗化电影创作亦是如此。

我们以《城南旧事》、《小城之春》、《台湾往事》、《我的父亲母亲》等散文诗化电影的叙事与抒情为基,分析散文诗化电影节奏形成过程中的艺术情调与审美品格。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叙事方面

1非传统的电影化叙事结构

在叙事结构中不讲求剧作的“起”、“承”、“转”、“合”和“一人一事”贯穿到底的“整一性原则”。淡化戏剧冲突,淡化情节,注重情感走向。

散文诗化电影不把情节表达作为首要任务,它注重细枝末节的生活表达。如《小城之春》中玉纹和志忱的四次见面,玉纹的衣着从素色的黑旗袍,到夹衫的搭配,再到飘逸的黑纱巾,最后是色泽明艳的旗袍。她的一次比一次艳丽,行动一次比一次大胆,没有情感的转折,而是层层递进的情感波动。

2形散神聚的“自由”框架

所谓形散神聚在散文诗化电影的主要表现在外部所述故事本身相对松散,而内在情绪节奏却紧密有力,并非完全散状无序,无重轻,平淡之分。

《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对父亲的“等”、“追”、“找”、“看”描写,很明显人物性格情绪变化大于情节走向,母亲追求爱情的勇气远远大于我们对情节发展的需求。

3无重大利益冲突的人物关系

散文诗化电影所选择的主要人物常常是时代大环境中微小而平凡的小人物。没有较为直白的政治等意识形态的渗入,人们思考到更多的是大时代环境中的小人物的命运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城南旧事》里可爱的小英子是平凡的儿童,是全片的中心人物,她用纯洁、干净的视角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我的父亲母亲》里儿子用回顾的方式讲述父母平凡而伟大的爱情……

没有敌我、善恶关系的对立,影片传达出的宁静与圆融无不凸显世俗的关怀,人性光辉的力量。

(二)抒情方面

5画外音的引入

这里的画外音,主要是指旁白。《城南旧事》里年华老去的小英子回忆的旁白;《小城之春》中女主人公揭示心理活动的旁白;《我的父亲母亲》中我讲述父母故事的旁白……旁白,成为最直接的讲述手法,让我们更深刻的感知真实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旁白都具有优美的文笔,舒缓的节奏,具有丝丝诗的韵律,又点点滴滴道出真挚的情感。

旁白,在散文诗电影中作为一种“在场”的存在,让我们既更加肯定的故事的真实,又让我们与影片中人物的距离进一步拉进。它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性格内涵,表达人物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较为直接有效的把握节奏韵律的快慢。在每一个情绪上升阶段蕴积情感的冲击力,在之后又将视角拉回到客观,让人的情感与剧中人物的心理情绪协调一致,为建立起观众与创作者间有利的情感沟通提供了条件。

2意犹未尽的音乐

音乐可以煽动人的主观情绪,加深电影影像视觉的感触映像,增加电影缺少的感识维度,给人一种话虽尽,意无穷的情感体验。

《城南旧事》中那悠扬动听的“长亭外,古道边……”道出了对曾经岁月的留恋。《小城之春》里戴秀为志忱演唱的“一朵玫瑰花”,暗示了戴秀对志忱的情感。《我的父亲母亲》中跌宕起伏的伴奏暗合了父母爱情艰辛与坎坷……这一切在电影中既是情感的补充与增加,也是情绪的讲述,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为影片声画的和谐统一,情感的升华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3故意消减(激烈)的情境营造

通常,散文诗化电影以温润、舒缓的节奏吸引观众,给人以平和细腻的美学体验。因此消减激烈、消减矛盾是其在情境营造上的必然需求,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会有两极镜头跳接、人物对话语言含蓄委婉。志忱与礼言重逢的喜悦、激动只用了喃喃的两句“十年了”,道出岁月沧桑的变化,人事的改变。

(2)注重琐碎细节的积累,在细腻自然的积淀中表情达意。散文诗化电影就如中国人煎中药慢慢的文火,慢慢的熬。《城南旧事》里小英子对于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从好奇、关心到倾听、了解、理解、同情。在无数循序渐进的细节中,让人思索并体会到人性的光辉和引发那些对故事的原因所在的思考。

(3)内心情绪通过物、景、人调度与结合外化为叙事的情节驱动力。《小城之春》这种志忱到来后为其接风的那场戏,后景是戴秀和志忱,左边靠后是礼言,前景是正在为礼言倒药的玉纹。志忱用余光看着玉纹,而戴秀用歌声和细微的动作提醒志忱注意她……人物的关系和心理的矛盾在这样的画面中彰显无疑,表面看来并无冲突,可观众却早已心知剧中人的心理已是波澜起伏。

5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渗入

在电影中,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往往是为深化影片主题,提升影片内涵的制胜法宝。

“象”是在视觉刺激反复强调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叙事机制中层次深入,在语言和外部形体结合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表“征”意义。比如,散文诗化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发卡”、“青花瓷”都形成了对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感内心活动的象征,是父母那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爱情的宝贵见证。

隐喻,则是导演不通过直接抒情说理,而借助电影运动的声画影像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画面内容之外的意义的延伸,它是隐藏在影片内部中的。比如《小城之春》中那些残缺颓废的城墙,就隐喻了那个时代的风雨飘摇,冰冷与隐晦,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色。

三 、情感的升华――吟诗唱晚的韵律之美

散文诗化电影为何拥有强有力的韵律之美也在于它特有的情感升华方式。

(一)平和打响震撼人心的力量

有人说,散文诗化电影就是淡化故事情节,重情感而不叙事。这种说法在笔者看来是有些唐突的。电影的首要任务还是叙事,散文诗化电影之所以给我情感上以淡化了情节的感受,是因为电影中情感韵律的表达更为吸引人的注意力。《城南旧事》中那一个个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悲剧,妞妞的生世之谜,疯女人秀英与进步学生间的爱情,宋妈孩子的夭折……这些情节段落,当我们单独提取出来用平常的视角去看时,都会为之悲恸。但在电影中小英子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讲述淡淡的掠过。让人感受到平静故事背后暗藏这不可轻视的力量:每一个生命的死亡、哀痛、无奈……都会化成面对生命无常时坦然的微笑,这平和的一笑将撼动你的心灵,让那些关于同情、博爱的普世价值自然生长。

(二)温婉中的静谧与希望

《小城之春》中的小城暮气沉沉、荒芜颓废,仿佛锁住了一切鲜活的生命,阴郁而冷寂。玉纹是活在小城中的女人,她温婉文静却孤独无助。芳华的年龄没有爱情的滋润,昔日情人的到来让她不得不面对情感的断裂与彷徨。情人最后离,一切又归于平静。

尽管如此,玉纹还是喜欢每天到城墙上走一圈,因为哪里有相比小城拥有更广阔自由的天地,喜欢在妹妹那充满阳光的房间里刺绣……这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鼓励人性解放的希望。

(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

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文论中常常讲到“体悟”、“顿悟”、“感悟”、“参悟”等,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学创作殊的感知方式,皆突出一个“悟”字。的确,悟到的东西才是内在的而非皮象的,才是有生气、有灵气、有生命力的。就如,散文诗化电影中给人以质朴与朦胧感一样,质朴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故事的真实,朦胧则是因为我们观影时常常能意会到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散文诗化电影的主题一般是没有刻板的规定和硬性的标志。主题,本身是一种理念性的东西。而散文诗化电影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美感,每个人的感悟不同,所思所想自是不同。如果我们刻意的要求作品主题鲜明,态度鲜明,这就容易图解作品,如此消减吞没艺术感的存在。

“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情、道不明的。这恰恰是作家、艺术家的特别之处。无数流传不朽的作品一再证实,主题明确未必胜于主题朦胧。“悟”得的是一种情感的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散文诗化电影的韵律蕴藏于电影情感叙事过程中。它是为一种艺术精神的体现,是创作者通过运动的声画影像系统与受众达到的情感共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华夏出版社.2006

[2]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3] 罗伯格.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5]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6]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电影论文选[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8]骆平.中国电影:从《小城之春》到《城南旧事》[J].四川戏剧.2006

第6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给亡妇》采用书信体样式,悼念亡妻,感恩亡妻,在对亡妻生前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爱的描写和丈夫疏于照顾妻子溢于言表的自责中,重现母爱和妻情。发自内心深处的“你”字一个比一个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含着的眼泪,夫妻恩爱、琴瑟相和,全从真切如实中来。当摈弃了华丽词藻,应用了一色的白语白话,将心中深刻的至情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了如此醇美感人的至情境界。

第7篇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各个学科、领域要相互融合渗透,以达到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说,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艺术课的任务,还可以渗透到其他领域,如从文学――这一基础审美领域开始。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类型,它在培养幼儿听、说、读等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承载着发展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活动,可以使幼儿感受、理解、体验真善美,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美,让幼儿在美的氛围中、美的体验中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让幼儿在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呢?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进而表现文学作品的美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通过环境的创设、开放的教学、自主的表现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效果是很好的。

一、创设丰富环境,帮助幼儿感受美

环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纲要》中也特别提出要为幼儿创设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环境。因此,我们积极挖掘环境的影响作用,为所开展的文学欣赏活动创设相宜的环境,通过其对幼儿多感官的作用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美的感受。如,在开展散文《落叶》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孩子们注意力、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面对落叶往往视而不见,并不觉其美。于是,我们就选择了秋天叶落时节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看、去听、去摸,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展示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散文的意境之中了。

另外,在文学活动中教师的朗诵、讲述也是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们可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体验文学作品美的内涵。因此教师与文学作品相衬的语态、语调、语气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文学作品美的感受。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态、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的情景。一些比较抽象的、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的作品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春雨的色彩》,作品描述出绵绵的春雨、欢快的群鸟等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但仅凭幼儿的想像力或借一幅静态的画面,实难有好效果,然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在诗情绽放画意流动的教学情景中,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把听到看到的春天告诉他人。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散文与诗所表达的意境,从而更直接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情景美。又如,在为幼儿朗诵散文诗《春雨》时,幼儿对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缺少直观的感受,而在Flas的演示中,幼儿很容易就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加上幼儿的现场模仿互动,更真切地理解了诗的具体含义,并能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像,体验散文诗的动态美。这样,运用动画与文学的结合,就可以有效地再现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景、物。画面情境的创设,拨动了幼儿心灵的琴弦,使幼儿入情入境,从而感受意境美带来的愉悦。

三、运用背景音乐,帮助幼儿感受美、理解美

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容易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选择与幼儿文学作品相通的乐曲,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以优美的旋律创设美妙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幼儿耳听心动,更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例如在文学活动《动物的雨伞》中,活动一开始,以歌表演《春天在哪里》引入主题,欢快的乐曲可以迅速给幼儿以强烈的冲击,进而提高注意力。当幼儿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时,我有感情地为幼儿讲故事《小金鱼找朋友》。这样就会使幼儿从欢快的音乐中初步感受到故事的语言美。当故事讲完,有些幼儿可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这时我应该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对美的理解。当有的说“这个故事真美”,有的说“故事和音乐一样好听”,有的说“草地上的花真美”,有的说“蝴蝶很美”,还有的说“小甲虫也很美”……这时,文学作品的意境与乐曲的意境已融合在了一起,幼儿也已经与文学和音乐融合了。这样,《春天在哪里》欢快的旋律为《动物的雨伞》奠定了情感基础,孩子们被美所感染了,所以就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的讲述进入《动物的雨伞》所描写的美妙意境中,在内心形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从而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文学欣赏中,利用音乐情感的直觉性,渲染文学作品的情境,使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扣击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对文学情感的体验、共鸣更加深刻、强烈,给幼儿以美的享受,从而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课件可以把文学作品中的“境”再现出来,使活动充满童心、童趣,让幼儿在图文并茂中更真切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境的美。

四、示范朗诵要声情并茂。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美

“美文”需要用“美语”来传达,才能让听者感受它的美。作品能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示范朗诵也很重要。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散文诗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和引导幼儿去欣赏、创造散文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本身对散文诗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解说水平,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儿童散文诗一般以抒情为主,侧重于通过画面内容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即散文诗在画面深层蕴涵和承载着作者的情怀。如果仅引导幼儿单纯去理解散文诗中的语言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内容,那么就不能算完全了解了散文诗,或者说仅是对散文诗浅层次的一种解读。只有让幼儿去感受、把握散文诗作品中跳荡着的思想感情脉络,才能真正懂得作者要表现的全部。在散文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找准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明快开朗、活泼有趣,还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都应该符合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该是真实充分的,这种感情应该是真挚的,是教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上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矫揉造作或随意曲解。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真实充分地投入,

是帮助幼儿有效接受散文诗的一种重要方法。散文诗所承载的很多情感信息,往往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去主动感悟、体会。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如果没有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幼儿就难以形象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抽象的语言。

五、扮演角色,体验情境,帮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角色扮演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通过扮演文学作品的角色,能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活动室创设语言区――墙上布置背景图和道具(手偶、头饰等),幼儿可以套上指偶或带上头饰在背景图的衬托下自由表演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操作手偶进行角色表演。如在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后,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聪明小兔和大灰狼的情感变化,即:害怕一一勇敢兴奋――高兴。在此情此景中,每位幼儿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进行体验,从而对文学作品美的感受会特别深刻。

六、留下一个展现作品魅力的空间,帮助幼儿表现美

在教学的舞台上孩子是主角,在文学活动的学习中,孩子更多的应是主动参与感受和表达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诗歌《春雨》教学活动时,我们说:散文里说的春雨美吗?你愿意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散文美丽的景象?鼓励孩子用画、身体动作、器乐、歌曲等方式来表现,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对作品中春雨美的认识;在诗歌《春雨的色彩》教学后,我们鼓励孩子用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我们还有效发挥日常生活及游戏区角的有利条件,在语言活动区中为孩子提供作品的图片、图书,让孩子尽情地表述对作品的理解;我们还为孩子提供了文学作品展现的小舞台,孩子们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诗伴舞、童话剧表演等,以展现文学作品中精彩的部分。

相信我们教师都能把握好这一针对幼儿的重要审美环节,也祝愿所有的幼儿都能在这一环节里获得美的感受,进而发现美、爱好美,在美所创造的和谐情境中健康成长。

课程经验化――就是在课程组织中将课程内容在学习环境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以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学习经验则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就,与他能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开发学习环境,将课程经验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第8篇

在“千美印象综艺馆”,我见识了王宗仁、卢子贵、尧山壁、邢秀玲、陈长吟、红孩、周养俊、仵埂等散文名家,听取了他们关于散文创作的真知和高见;第一次与来自四川、重庆、陕西、新疆、青海、广西等不同省份的散文家们欢聚一堂,近距离交流,心与心碰撞。短短的几天相处,让我体会到一种“家”的温暖,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我的文学之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张开翅膀,一翔蓝天的强烈愿望。

在“六合同春”客栈,隔着一帘雨水,我看到二楼过道上站着一个瘦瘦的、戴眼镜的小伙子,双臂扶在拦杆上,和来自安康的女作家温洁侃侃而谈。在前晚的长寿夜市,作为东道主的一员,他和我们一起碰过杯,喝过啤酒,似乎看不出有多么高深和霸气。但他却是当今散文界一匹年轻的黑马。他的名字叫吴佳骏,三十来岁,重庆《红岩》杂志编辑。他的新乡土散文,让我想起了久违的农村,体验到了我们也许有过却未必能写出的那份乡愁。看了他的博客,他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连篇累牍,颇受读者欢迎,令你不得不服!

还有一个名叫张强的小伙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游览长寿湖的那天,他戴一顶棕色的宽沿礼帽,帽子后面拖一条锦鸡一样的长尾巴,一件花格衬衫,一条牛仔裤,身跨一个黑色像机,其另类造型,俨然美剧中的西部牛仔。他毫不掩饰自己喜欢给人拍照,一路走,一路拍,完后再一帧一帧发到你的信箱。这还不算。在分别后的日子里,他仍不时的将自己随手写下的小诗小文,通过发送给你,让你分享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对文学的热爱。

文学需要浪漫。有浪漫情怀的人,才是文学真正的知音。

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写,一路挥洒,像李白一样,游走社会,纵情山水,与诗为伴,与酒为友,何其洒脱!没必要把文学的事看得那么重,别想八百年以后的事。来了,去了,当一切已成往事,最牵心的,还是行走的过程中,那些看似轻飘的东西,它们像羽毛一样,会时不时钻出来,挠你的痒痒。

2014年5月16至18日,第四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在家门口——西安汤峪古镇举办,我有幸再次成为参会人员。在会议手册上,我被冠以青年散文家,这让我感到既羞愧又兴奋。羞愧,是因为自己的名字至今没有在全国叫响,愧对“散文家”这个称号;兴奋,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了前进的动力。

当我在西安南站,接到从重庆来的朋友们,我的心是温暖的。邢秀玲老师、李成琳大姐……她们还是老样子,看不出容貌上有多大变化。这隔开我们的一年时间,那么不经意间,就从指缝间溜走了,一转眼,大家又相聚在一起,而昨日长寿湖的潾潾波光,还在心头荡漾。

当我跟随大家走进论坛大厅,见到来自西部各地的散文家,聆听代表们的发言时,我的心是敞亮的,像汤峪镇此日晴好的天气:空气纯净,天空蔚蓝,山野苍翠,河水清澈。是散文,让我们有了相互亲近的理由;是共同的追求,让大家敞开心扉,言说散文之道,交流彼此的心得。

穿行在汤峪旅游度假区的街道,用目光抚摸大兴汤院遗址,用心灵感知“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哲学意蕴,我的头脑是清醒的。我明白了主办方何以将论坛放在这样一个与自然相亲,与历史相望的玲珑之地。如陈长吟会长在欢迎辞中所言:终南山,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汤峪的汤,是活水,是热水,更是圣水。在这样的“汤泉”中泡一泡,可以解除凡尘的污垢,能使疲累的身体得到放松,能让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而使精神得以舒展和飞升。

对文学,要有宗教般的虔诚——我记住了这句话。

我将这一切都装在相机里,拿回家,慢慢欣赏,慢慢消化。这样参悟的机会不是太多,抓住了,就要让它盛开如莲,芬芳似花。

作家中,有的认识,有的是第一次见面,其中不乏名人大家。他(她)们大都不端架子,给人的感觉是温润的、友好的,让人心生敬意。他们的观点和认识,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了散文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他们当中,有多人获得过冰心散文大奖,如和谷先生、郭志梅女士等等,还有涉足文学才四五年就佳作不断、令人刮目相看的众多年轻后生们。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西部散文美好的明天!

第9篇

青春如一棵大树

理想是它的枝叶

青春如一双鞋子

它的前进为我们的理想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脚印

青春如一曲音符

让我们用理想来奏出动听的乐章

青春如一只雄鹰

只有长上了理想的羽翼它才能振翅高飞

青春如水

让我们用理想使它汇成激流奔腾入海

青春如帆

让我们用理想之风助它劈波斩浪飞速前行

第10篇

这时,在空旷的原野上,却矗立着一棵寂寞的老树。

…………

23.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24.本文中题目是“寂寞的老树”,第⑥段又说“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25.本文主要写老树,第⑤段为什么还写了其他的树?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这是2013年龙东五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鹤岗市、伊春市、七台河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最后一个阅读文段《寂寞的老树》的开头,读后让人眼前不由得清亮起来。这篇状物散文精美短小,在学生自我品格的形成方面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文后从语言品味、内容主题探究、写法探讨、形象概括角度设置了四道题,题型设置有梯度,24题和26题是压轴的难题,需要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并能高度地概括才能回答准确。

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呢?作为一线教师,我非常清楚,这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阅读题。原因首先是大多初中孩子感觉对这类状物、写景和哲理的散文读不进去,就算读了,也如雾里看花,见字不见内容,更难领会其中蕴涵的深刻主题,如《寂寞的老树》所隐含的深刻的寂寞是无人理解老树坚守自己信念的孤独。然而,这类散文又往往很受出题者青睐,这类文章比较磨脑子,需要肯读方能读透,适合深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文素养。

翻阅2011年至2013年40个地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有10余个选择了状物写景或者哲理性散文作为压轴的阅读题。如,2011年大庆市的《牡丹的拒绝》,2012年天津市的《清秋书简》、杭州市的《像蒲公英一样生存》、扬州市的《扬州的夏日》、陕西省的《游司马祠》、德州市的《高山流水》,2013年龙东五市的《寂寞的老树》,等等。

那么是不是因这些文章的文体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就一定理解不到位呢?也不是。这类散文设题的角度比较固定:一般从大意理解、主题探究、语言品味、关键语句含义理解、写法探讨、作品感受、诗意表达几个角度设题,学生在考前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一般都能掌握其答题的思路与技巧,但是并非掌握了答题技巧就能完美地回答,因为技巧是死的,文章是活的。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与应试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再周全的答题技巧也代替不了读者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所以超越技巧之上的东西就是学生要读进去。读进文章,文章的内容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和文本产生共鸣,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互动与交流,在此基础之上答题技巧才能发挥其效力。

为什么,这类文章学生读不进去呢?这恐怕要反观我们的常规阅读教学了。我们的阅读课,有些时候是有口无心的读文章,走马观花的看文章,浮光掠影的分析文章,学生当然养成不了深入阅读文章的习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紧张的心态下,想把文章读进去,那就难了。

所以联系中考,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尤其是散文阅读教学,我们首要做到的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能沉浸到文本中,沉浸到对文本的解读中,循序渐进的养成深入阅读的习惯,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散文教学如何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两个字:读与品。

一、 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沉浸文本的前提。散文教学必须读字为先,朗读是散文教学的生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诵读:听读、赛读、示范读、配乐读,等等,反复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语气语调,感受文章的意境、韵味、情感,以达到能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往往能在充分的朗读中受到感染,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1.读中可以展开想象。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描绘:“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朗读这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展现出藤萝花活泼泼绽放的画面,学生在此时能从内心感受到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为理解下文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做好铺垫。

2.读中要抒感。

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有个片段我印象深刻。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读《山中访友》第五段。

生:读得有点平淡。“你好”应该读得很热情。因为我到山中探访好朋友,遇到了好朋友,当然要热情地和好朋友打招呼了。(生热情地朗读,学生鼓掌。)

生:“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要上扬。

生:“清凉的山泉”“汩汩的溪流”,这些在作者心里都是好朋友,见到他们多高兴啊,要读出喜悦。

生:读的时候要显得亲切点,要读得热情洋溢,高点声音去读。

于是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诵读声此起彼伏。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着作者抒发的情感。

二、 品

朗读是散文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之上,还要调动自身的眼、耳、心、意,对蕴涵在散文背后的情、意、境,进行品味,才能深入触摸文本,沉入美妙课堂,扣动学生心弦,使学生的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达到情与意的交融,意与思的汇合。那么品什么?

1. 品用词之美。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写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学生可以品味“偷偷的”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那么不经意间,她就钻出来了,让人多么惊喜;“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小草刚出来时的质地和颜色。还可以品析动词所折射出作者的心理与情感,如《背影》中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攀、缩、倾”值得仔细玩味,从中体会微胖的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体会父子间的深情。

2. 品修辞之妙。

《匆匆》一文中这样来描写时间:“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引导学生品味这句话,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比作“大海”,从而表现时间匆匆流逝,无声无息,作者无可奈何的情感。“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从前后呼应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甘心碌碌无为,要珍惜时间,发奋图强的心声。

3. 品写法之精。

《桃花心木》一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就是在反复品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以物喻人的写法,即文章借种树要使树在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才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来说明人只有经得起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坎坷、磨难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以及“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物抒情”等散文常用的写法,在品读散文时,都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4. 品语句含义。

这也是散文教学的难点。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的发现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句话如何理解?理解这句话,需要对课文内容有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联系上下文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在于外表与名利,而在于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为人类做贡献。”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第11篇

联 想

就事写事,必然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事件涉及的范围不广,不易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难以调动读者感情。这时可以运用联想法,使内容更丰富,形象更生动,如在巴金的散文《灯》中,由眼前的灯联想到“远古的火炬”;在秦牧的散文《土地》中,由眼前的土地联想到晋公子重耳逃亡时重视土地的故事,说明“土地”的宝贵。这些联想使关于“灯”或“土地”的论述更深刻,从而深化了主题。联想出来的“虚”形象有时很美、很动人,可以补充“实”形象的不足,使“实”形象更完整。如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中,作者在读到的诗歌《沁园春 雪》时是这样联想的:“他们从这里看到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真正力量,听到了革命进程的脚步声音……诗的每一个字,如同火炬一般,燃烧起来。刹那间,整个前沿阵地一片通明!”这里“听到了革命进程的脚步声音”“火炬一般,燃烧起来”“刹那间,前沿阵地一片通明”等,以“虚”形象补充了“实”形象,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感情。

心理活动

描写心理活动比较自由,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再现形象,可以补实际的不足。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这里用虚写的形象与实际的形象作对比,以示“我”的自责,使读者感觉亲切。

梦 境

梦原本是虚幻的,任何生动的梦都是虚假的,但用梦来反映人物的追求、理想,却能收到美妙真实的效果。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的结尾:“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人本不能变成蜜蜂,但梦中这个变化,就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这样主题自然就鲜明了。

议 论

就事写事,往往难以使人认识深刻,但若加以精辟议论,便立刻能使其升华,意义不同一般。如在刘宗明的《一件珍贵的衬衫》中,作者是这样写的:“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看到的是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使一件平凡的衬衫(实事)升华出不平凡的意义(伟大),主题更深刻。

传 说

在记叙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引用一些传说,就会发现该事物的历史背景,让人想到历史渊源,从而显示出该事物的意义。如吴伯箫的散文《难老泉》中为了说明“难老泉难老”,在介绍“难老泉”来历时,引用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故事,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展示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优良传统,加深了“难老”的意义。

写 景

记人叙事时,进行一些恰当的景物描写,或表明发生的时间,或渲染当时的气氛,或烘托形象,或揭示事物的意义,均可补充“实”的不足。如郭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的结尾写道:“哦,好一片花涛香海。丽日当空,迎面缓缓送来一阵温煦而芳馨的风,那风,直扑到我怀里,一路疾苦,简直爽然若失了。”作者特意描绘的这个景是与情交融的,以此景完善了“实”的记述。

抒 情

第12篇

其实,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最重要是对每篇文章都必须解决3个母问题:什么内容;什么用意;什么写法。母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子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的围绕这“三问”展开教学呢?

一、预习

预习环节就要渗透这“三问”。要求学生带着这“三问”去阅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的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就要检查这个环节的完成情况。

二、整体感知

1.“什么内容”通常是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内容。例如:《散步》这篇课文“写作者一家祖孙三代人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全文复述(书面与口头复述,详细复述与压缩到指定篇幅的复述),还可概括要点,这都是第一个母问题涉及到的。概括内容的时候强调切忌以偏概全。

2.“什么用意”就是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文章主旨。例如:《散步》作者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3.“什么写法”就是先搞清楚文章的体裁,例如:散文诗、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再指出本文采用的主要写法,如象征、比喻论证或分类别。还包括领悟文章的语言特色。了解写法,有助于写作借鉴。不能以点代面,如某一句话用了拟人,不能说成是全文的特色。

三、精读片段

对于课文的片段阅读怎样实施这“三问”,如何进行思考?精读片段,可做此思考:全文感知后,阅读对象可以是课文的某个片段,即课文的一部分或一个语段。例如:《散步》中,散步的缘由;散步时发生的分歧;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

“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的片段:“什么内容”就是小路难走,我背妈妈,妻子背儿子;“什么用意”就是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什么写法”就是含义丰富、深刻。以轻衬重,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四、语句鉴赏

抓住一句话进行“三问”,也就是进行句子赏析。这种句子,要么写得精彩,要么含义深刻,要么位置重要。

例如:《散步》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什么内容”就是对初春秀色的描绘;“什么用意”就是用春天蓬勃的生机来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什么写法”就是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景物描写来衬托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