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天的手抄报

秋天的手抄报

时间:2023-05-31 09:50: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天的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天的手抄报

第1篇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1)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2)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3)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4)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5)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的内容:环保标语

1) 种树种草 有利环保

2) 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

3)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4)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5) 一人一年一棵树 绿山绿水绿山河

6)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7) 草木无情皆愿翠 行人有情多爱惜

8) 巍巍中华环保行 人人奉献巨龙腾

9)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0) 生命只有一次 地球只有一个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的资料:保护环境

在这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上,有着让人美不胜收的亮丽风景,有着让人目不暇接的名胜古迹,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神奇的自然景观。春天的明媚娇艳、百花齐放;夏天的绿多荫浓、烈日炎炎;秋天的瓜果飘香、色淡叶疏;冬天的银装素裹、万里雪飘,无不体现出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然而,有一天,一个恶魔来到了这里,他卷着沙尘暴,挟着病毒细菌,带来了漫天的垃圾纸屑,他的名字叫——污染。

他将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湖泊变得肮脏不堪,他将原本树木丛生的森林变得光光溜溜,他将原本茂密的草丛变成一块块荒地,他将原本清新凉爽的空气变得乌烟瘴气,许多动物植物不得不面临惨痛的决定:灭种!那些因为滥采滥发而失去家园的鸟儿,无助的在天空周旋,悲凉的看着那个破烂不堪的家,那些因为水质污染而无法继续生存的鱼儿,绝望的浮在水面上睁大眼睛望着天空,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人们啊,请醒悟一下吧!不要再让那个恶魔继续猖獗下去了,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善待身边的动植物,爱护身边的环境,让那个恶魔从这个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到!要知道,世界万物是互相关联的,如果不善待环境,总有一天也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庄子曾经说过“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当你捡起一片纸,你就为世界减少了一份污染;当你种下一颗树,你就为世界增加了一抹绿;当你回收了一块电池,你就为世界保留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也许一个人捡起一块纸没什么大作用,但如果每个人都捡起一块呢?也许一个人种下一棵树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每个人都种下一棵呢?

猜你喜欢:

1.保护环境手抄报大全

2.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样板

3.一等奖的保护环境手抄报图片内容

4.关于保护环境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第2篇

老师好、同学们好:

人们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竞选队委的时刻,我很荣幸参加这次竞选队委,我的优点有:

一 、我在语文方面在幼儿园已经考过朗诵三级了,硬笔书法也获过奖了,还有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数学我曾经在二年级时获过奖,仍然坚持学奥数。

二 、我的兴趣很广,我从小在体音美都有专业的训练,我五六岁时是体校武术队外训了学员,美术我也学了五年了,也获过多项奖,而且还坚持学钢琴。

三、 我的成绩历来还不错,上课非常地积极发言。

我以前因为爱讲话,还把队干给撤了,但是我仍然为班级出手抄报和黑板报,现在我改了上课随便讲话的毛病,假如我当选了,我会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和老师的小助手,假如我不幸落选了,我也不会绝望,争取下一次选上。

请同学们投我宝贵的一票。

第3篇

这个遍地落叶的深秋,注定要上演一出出的悲剧,浮华退尽的离市,一片颓败和荒凉。

这是个没有颜色的季节,荒成虚无。

——题记

一个繁华的城市,在冷蓝色的天空上面,依然可以看见一些残留的星光。记忆里停留着遥远阳光下的晴朗的世界。

在一条寂静的人行道,有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空气,无法躲避。头顶飞过的一只飞鸟,留下一声尖锐的鸟叫声。

叶子铺满一地,黄色的,红色的。缓慢地溃烂在前一天的雨水里,空气里低低在浮动着一股树叶的味道。哦,秋天来了,我不禁惆怅了一会,原来那个过去还没遗忘。

她,我的同学——陆婧。每看见她,她总是一脸笑容,所以她能与很多人相处得好,但因为一件小事,我们成了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那年的秋天,我们又被分在同一班,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而我是班上的娱乐委员,各有各的职责、工作。但有一天,李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你来帮陆婧她完成这个工作”李老师跟我说,“我觉得你来做这项工作最适合了,这项工作就是帮班上出一期手抄报,你意见如何?”我吱吱唔唔地说:“但这个工作不是陆婧负责的吗?”老师瞟了我一眼,“那好吧,这个我负责。”李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我走出了办公室,这时候陆婧用高傲的眼神看着我,“足球场,见!”从来没有的不安竟在这刻冒上心头。时间如此悄悄地跑过,我们再一次在足球场上见面,也许,这也是最后的一次。“你为什么要抢我的工作要做,你知道我这人,是不喜欢别人管我的事的,你为什么还要答应班主任?”当我听到她说的那个“别人”,仿佛所以的悲伤的涌上心头,原来,她根本没把我当过朋友。“怎么了,没说话了吧。我们再不是朋友,更不是好朋友。”说完,她慢慢地走远了。

曾经的山盟海誓,难道都是假的?换来的都是一句“我们更不再是好朋友”。天怎么会现在下雨的?这雨怎么可能会是酸的?哦,不是,原来是泪,是秋天雨滴的化身,从我面颊上偷偷地滑落下来一种说不出的悲伤像海水一样漫过我的心头。

初秋的阳光温柔地倾斜下来漫射开来,四周都洋溢着普照众生的和平景象,但我心中一片冰冷,我知道这阳光是不属于我的。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而且能够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学习知识创设开阔的活动空间,以及充足的观察与实践机会,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扩充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覆盖面广泛的特点,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高效的知识接收平台,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赵州桥》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拱桥知识,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把自己见过的拱桥画出来。如果对拱桥了解不够,就会比较难画。这时就可以启用幻灯片呈现,提前搜集一些卢沟桥的相关知识及古代、现代的代表性的拱桥图片,教师在学生欣赏这些拱桥图片的同时进行讲解,然后就拱桥的外形、构造、装饰及建造的时代背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研究。由于对拱桥的实物有了足够的了解,再加上充分的比较和分析,学生最终会对拱桥优美的外形、坚固的构造、精巧的工艺设计获得深刻理解,甚至自己也能设计出新颖的拱桥图样。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让学生切身体验文章内容,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真正融入文章意境当中。同时,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促使学生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学《秋天》时,教师要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将文章内容还原为一幅田野美景,使学生对秋天的景色产生初步的认知,自主地融入新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如出示一幅蓝天白云的图画,并对学生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其中的“飘”字应该怎么写?”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引导,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都积极参与到识字活动中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作文教学优化

生活体验可以影响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作文教学有着重大意义。例如,游记类作文,单靠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很难写出内容和意境都丰满的文章。但如果借助网络,就能把实地游览时的情形再现出来,提高写作的活力。教师把外出游览的照片、录像输入计算机网络,开始作文时,让学生根据作文要求边看边写,写到某一景点时,随时调出该景点的录像和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回想当时的感受,然后写下感想。这种习作方式下,学生可以利用动态的画面作依托,以各类材料为底蕴,酝酿出深厚的情感,在边观看、边动手、边思考的感官协作下,写出作文的质量必定会很高。

4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速度快、更新及时等优势特点,利用这一技术,教师可以建设和完善语文教学信息库,将图书馆和自建的资料库信息有机融合起来,以充分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增加语文教学信息量,为师生双方的良好互动提供保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可以在启发、交流、讨论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容量增大了,获取的信息量也增大了,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后,学生们认识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聪明智慧,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与《三国演义》其他人物相关的故事,并自主整理以“三国群英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这一作业立刻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从图书馆查找资料,有的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整理,并自主制作出丰富多彩的手抄报。由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搜索条件,使得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现有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不但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各个感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逐渐喜欢上了语文这门学科。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适时、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安排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时机,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於晓毅.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三要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4).

[2]程妮,张玲.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1(01).

第5篇

与祖国同行,阳光体育长跑总结

今年是2009年,也正是祖国60周年大庆活动。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有幸参加了“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准备一同与祖国欢庆这个日子。

在2008年11月份,学校组织了我们进行长跑活动。同学们都很兴奋,把课余时间全部用在准备这个活动中。我们都明白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既可以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这次活动我们的长跑路线时:太原——郑州——开封——武汉——岳阳——长沙——韶山——广州——东莞——深圳——井冈山——南昌——曲里——济南——邢台——石家庄——西柏坡——北京共十八个城市。每当跑到一个城市时,同学们都积极收集关于这个城市的资料,并且还通过制作手抄报,写日记来加深自己对这个城市民风民俗,风景名胜,名人逸事的了解。因此我们也体会到了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富饶,多么美丽,多么伟大!我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我们通过各个方面了解了每个城市的特点,同学们对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说长沙。

在寒冷的冬天,阳光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满足的温暖,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长沙。

位于长沙之西的“岳麓山”。这里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景色宜人。古人赞誉其“碧障屏开,秀如琢珠。”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还长眠了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我们站立在一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经过这次长沙之旅,同学们都受益匪浅,我们既包揽了长沙的美丽风景,也使我们懂得了:如今生活是多么得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去珍惜它。

虽然阳光体育活动即将结束,但我们的欢笑,快乐留在了祖国各地;我们的汗水,泪水留在了祖国各地。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留在祖国各地,我们仍会继续长跑,锻炼身体,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第6篇

一、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首先要教会观察的方法。儿童的观察不总像成人那样自觉,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在自觉的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察的对象。这时,教师及时提醒他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头脑去想。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再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给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

其次要增添观察的趣味。小学生在观察中的思维永远是活跃的,他们会在观察中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反映了学生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应该有意识让学生给观察的事物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比如说,观察秋天的落叶。秋天的落叶是什么颜色?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时像什么?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就出现了:秋天的树叶是金黄色,它们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秋天的树叶是红色的,远看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秋天的松柏依然苍劲,它们恰似一个个威武的士兵穿着绿军装正在站岗放哨……学生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特点随时记录下来,这样长期积累适时应用,才能把事物描写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再者就是要培养观察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观察习惯的培养可以采用记卡片法,学生随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也可以把观察到的结果在班上定时交流,还可以把观察的结果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

二、创设情境,增添素材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会说了,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利用媒体。习作内容空洞,言语贫乏,这与缺乏习作体验有关系。指导作文时,可以借助实物、照片、歌曲、录像等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例如习作《家乡巨变},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当教师把拍摄到的一张张图片展示出来:一幢幢漂亮的新楼 房,一件件高档的家用电器,一个个满面笑容的农村大伯、大娘……这些图片唤醒了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学生给图片 拟标题,进行片段练笔,最后完成整篇习作。

2、角色表演。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习作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以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

三、追问记忆,挖掘素材

教材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回忆,小学生在开始作文时,面对的材料虽然有意义但往往说不具体,道不明白,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写作信心。这时,教师应及时采取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记忆,让过去的事物在头脑里一遍遍地“过电影”,直到觉得非常清晰为止。例如写《我的妈妈》这篇文章,同学们纷纷选择了“送伞”的情节,我便追问:“你怎么把伞忘带了呢?”有的答:“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的。”有的说:“我老睡懒觉,临上学时慌里慌张的所以没有带。”还有的说:“我出来时天气好好的。”我说:“没带伞的原因各有不同,妈妈送伞的情况是不是也各不相同呢?”学生说:“那次妈妈自己还在生病呢!”“妈妈送伞来的时候,火气很大,直怨我太粗心!”“妈妈怕我上课分心,在校门口站了一节课呢!”这样一追问,学生就明白了:送伞反映母爱,表现却各不相同。看似雷同的题材,经过教师的精心点拨启发,仍然有着真实的生活内容,作文也变得真实了,生动了。

第7篇

老师!您的工作忙忙碌碌,生活简简单单,快乐断断续续,体会酸酸甜甜。而我们的惦记也时时刻刻,对您的祝福也长长久久,祝教师节快乐!教师节贺卡祝语

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的一生,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它的光辉永远留在别人心中。祝教师节快乐!

快乐似雪闪着耀眼的光芒,快乐如风吹拂着四面八方,快乐像阳抚摸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快乐是细雨洒落在柔和的秋天,愿快乐伴您到老,祝您教师节快乐。

快乐老师教您忘记烦恼,欢乐老师教您抛弃忧愁,健康老师教您躲避病魔,幸福老师教您享受美好。今天教师节,我请四个老师一起来教您,嘿嘿,感动吧!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您的名字,将真正永存!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学校,学校需要老师!所以按这个逻辑老师才是第一生产力。教师节了,祝老师生产科技也生产快乐!

看那太阳耀眼夺目,看那百花娇艳迷人,看那秋风耳边拂过,看那歌声高亢嘹亮,看那思念心中弥漫,看那祝福真挚真切:教师节到,祝您节日快乐!

看每天日升又日落,看学生每届来了又走,您的无私教导从来没有改变过,您的和霭笑容一直在我心中,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教师节快乐,健康长寿!

看,您的额头又深了皱纹;听,您的嗓子逐渐的沙哑;瞧,您的发间新添了白发;想,您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今天教师节,祝你幸福安康,我的老师。

坎坎坷坷的道路上,有你就有光亮;跌跌撞撞的前行中,有你就有方向。你用汗水,浇灌出稻谷金黄;你用知识,催开了桃李芬芳。教师节,祝老师快乐安康!

开心是快乐的老师,快乐是健康的老师,健康是幸福的老师,幸福是美好的老师,美好是和谐的老师,和谐是生活的老师,教师节了,找对老师,祝节日快乐!

开心老师教你忘记烦恼,欢乐老师教你抛弃忧愁,健康老师教你躲避病魔,幸福老师教你享受美好。今天教师节,我请四个老师一起来教你,嘿嘿,感动吧!

九月硕果满园,金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第25个教师节。尊敬的老师,感谢您:您将您的爱奉献给了我们,您的青春奉献给了我们!祝福您:节日快乐!

九月是一首诗,饱含深情和希望;九月是一支歌,充满成功和喜悦。在这花香满园、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这个盛大的节日——教师节,祝节日快乐!

九月十日教师节了,诚挚祝福短信携。桃李芬芳天下满,托举学子龙门跃。平日教学工作累,节日请您好好歇。愿此短信带给你,开心快乐与喜悦。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九月十日教师节,人类灵魂工程师,职位再高也有师,尊师重教人喜悦,浇灌花朵佩服之,腰包多鼓需知识,道声祝福您辛苦,辛勤耕耘育苗圃,传道受业和解惑。

九月如期而至,初秋激荡着心绪,十号飘然而来,圣洁的日子带来真挚的关怀;教师节,我们的祝福为辛勤园丁而来,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第8篇

一、激发动力――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精心设计导入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巧妙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教学《雨》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出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并引导学生说出谜底,进而导入课题。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还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用具来进行。这样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我播放了“百鸟齐鸣”的录音带,让学生闭眼倾听,想象:这里有多少鸟儿,它们在干什么……告诉学生这么多鸟儿们它们都住在同一棵树上,学生们在惊讶之余,更是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学一开始,我利用录像再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如诗的连绵画卷之中。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对桂林美丽的风光啧啧称奇,个个翘首凝视,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带着对“美”的向往进入了课文情景,不禁想更多的了解桂林,了解桂林的山水风光。

二、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面的广度和参与的机会出现的频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如在《天鹅、大虾和梭鱼》一课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天鹅、大虾和梭鱼是怎样拉车的,并在表演过后安排一次小的采访,让学生们对这三只小动物进行自由提问,学生们兴致盎然,提出的问题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课文情境,明白了一个道理:合伙的人们如果不是心一条,什么事也办不好,闹来闹去白费力,到头来,只能是自寻烦恼。

在教学《争吵》一文时,我让学生充分读课文,问学生:在课文中克莱蒂几次说到“我在外面等你”?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组织小组讨论:课文中我和克莱蒂都说过“我在外边等着你”,两人说的话一样,意思也一样吗?父亲对我说的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积极思考,学习兴趣高涨。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接触的无外乎是读写的材料,是那密密麻麻的方块字。要使其变得有声有色,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使其兴趣盎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做到这一点,就不可忽视多媒体教学,他就像一位魔术师一样,让你在课堂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本领。

在《火烧云》一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如临其境,视听感受达到了极限,完全置身于那美丽的意境中。这样,就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氛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参与的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抛砖引玉――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不应该只是知识的巩固,机械的练习,而是课堂的又一次延伸。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

在教学《秋天》一课之后,可布置学生有关“秋天”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到图书室、大自然中去搜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谜语、谚语、诗歌、故事、图画等等,教完课文以后,再布置学生做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让学生亲手描绘秋天的美,展示秋天的美,感受秋天的美。

新教材有许多内容和插图中蕴含着一定的情节,仔细思索其目的,绝不是为了装饰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加利用就会成为语言训练和想象力训练的切入点。教材上这些有情节的图给了学生丰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拼读的词说一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做情节的一分子,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这里,情节性的空间和学生想象力的空间造就了一种既可以巩固音节又可渗透语言训练,既可以合作又可以满足自我的学习过程。

第9篇

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和草草叶叶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生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资源,利用“草叶”这些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到田野去,到果园去,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既激发了学生的的、探究兴趣,拓展了求知的空间,也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1教育原是劳动干农活

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去做。我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节假日和周末和家长一起干农活,把在干活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做的记下。这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提高了,并从中获得习作题材。有个学生这样写给梨花授粉:“这活看起很简单,不过是用橡皮头蘸蘸花粉,再抹到梨花蕊上。但是老是一个样的姿势,胳膊一举就是一上午,一天,两天,就疼得实在抬不起”。他还以出这样的感慨:“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只有付出艰苦劳动,才会有秋天的满园硕果。”如此真情实感的句子,如果不深入体验生活是写不出的。有体验就把它写下,学生一旦对农村生活产生兴趣,就会有深刻体验,写起就会顺手得多。他们去割草,可以列出几十种草名。去种花,可以把刨坑、撒种、埋土的一系列动作写得很生动。摘豆角、采棉花、收西瓜这些有意思的事且不说,就连浇水施肥这样枯燥的农活在他们笔下也变得鲜活、生动。只有让学生的生活充实起,他们才会表达和抒发出真情实感。

2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赏农景

学生从家到学校,走过了无数乡间小路。路边有瓜棚薯地,有梨桃李杏,由于每天都见这些熟悉的景物,反倒熟视无睹了。但只要教师布置观察,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看去想去记,他们就会发现身边事物的无限美。我不要求学生的日记有多么长的篇幅,只要求通顺、真实,哪怕只写三两句话也可以。于是学生写野花:“树叶还没长了出呢,路边、桥头,野花就开满了。有浅蓝色的堇堇花,黄色的萋萋芽花,白里透花的缚苗秧花,她们先把春天迎了。”写夏日的梨园:“才下过一场雨,梨园里的空气湿漉漉的。梨树叶显得更绿了绿得鲜亮,绿得发光,每一片绿叶都是一片薄薄的翡翠。”孩子一旦睁大眼睛去发现,去寻找,世界多像一个五彩缤纷、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会记下自己什么时候吹响了柳笛,记下秋霜何时染红了柿叶;他们也会去观察疏疏的篱笆,去倾听鸟鸣狗吠,鸡啼马嘶。这样,翻开孩子的习作,就如同翻开一幅幅美妙的农村风景的画卷。

3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记农事

村村有故事,家家有故事。学生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事,做了什么事,都可以记下。事无大小,鸡毛蒜皮,瓜秧豆架,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就值得写出。当然,孩子写自已亲身经历的事情会更容易些,像捉知了,跟妈妈去卖樱桃,下河洗澡挨揍……都可以写得童趣十足。写写身边的事也不难,邻居买了一辆新摩托车,家里的两只公鸡斗架,燕子在屋檐下筑了巢,梨子在丰收,卖梨变难了……至于他们听到的,如爸爸妈妈饭桌上的谈话,邻居乘凉里的闲聊,奶奶和收酒瓶人的小小争吵,都可以从中捕捉到有意思的内容。哪怕只写短短的几句,也有农村风情跃于纸上,成为宝贵的习作材料。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论作文》一文中说的那样:“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4生活源头活水写农民

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自有农家生活的小天地。引导学生走进自已的广阔天地,去寻找习作的丰富“原料”之矿。使农景、农事、农活成为丰富的习作源泉,自然而然农民就会成会学生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种角度表达、多种形式发散、多种类型联想,拓展习作空间,我指导学生写农村的人和事时要做到“三不一要”。“三不”即内容不论,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篇幅不限,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形式不拘,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要”就要有真情实感。这样,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束缚,当然会努力把自已采集的千百朵花酿出蜜。孩子们笔下任劳任怨、贤惠善良的妈妈,朴实憨厚、默默无言的老农,健壮、天真的农村少年,和蔼可亲的乡村女教师,致富不忘乡邻的老伯,网上卖梨的村姑等形象跃然纸上,真可谓:“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我又组织了一个“梨花社”,办了一份手抄报《梨花》,凡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哪怕只有几句,都可以在《梨花》上发表,并将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其中有十几篇小学生的习作上省市报刊。

第10篇

一、润物细无声,让氛围熏陶学生

教条式的说教,往往没有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佳。为了让学生时刻受到知识的熏陶,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着力让班级的每面墙壁说话,不定期地展出学生的作品。

每学年伊始,我首先把班级四周的墙壁布置好,并按照年级的特点、结合作业展出相关的内容。一年级上学期结合所阅读的课外书进行纯绘画的创作;下学期在前一学期的基础上加入一两句自己的话。二年级上学期根据每周阅读课外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并摘录相关的语句,下学期则是把每周同读的一本书故事概括性地进行绘画并加入自己的读后感受或语句。三年级则侧重于结合习作起步,展出相同专题的学生优秀习作、每个单元的范文和优秀学生的个人作文专集。此外,结合班主任工作,根据不同的节日同样进行绘画创作(手抄报)并展出。

学生经过不断地锤炼、学习,从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的积极主动提前完成;从熟视无睹不理会展览到急于知道自己的作品张贴在什么位置。这种氛围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慢慢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不断地感受知识的魅力和创作的热情。

二、常写小练笔,让妙笔生花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关键期,但在一、二年级已经借助看图写话对文章的段落、标点的使用、标题的拟定进行了不断学习和训练。到了三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思考使内容更充实、丰满。那么如何完成呢?我尝试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训练点,每个单元的主题,给学生制定训练的内容。从语言训练点出发,学生有话可写,有模仿的内容可以参考。从课文内容出发,学生能模仿文章的篇章结构;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学生的作文内容更丰满。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已经写了很多的小练笔,在他们的笔端,我仿佛走进了秋的童话世界,沐浴在秋的果香中。有的作文发表在《多彩校园》《深圳晚报》。即使是难的诗歌,班上的学生也把《听听,秋的声音》仿写得非常优美。

三、阅读常抓不懈,让书香满怀

艺术班的学生浮躁、好动,为了能让他们更有内涵,阅读成了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把班级确定为“悦读园”。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在书香里和塔明诺一起寻找爱,和火鞋一起四处游历,当然也会像弗朗兹一样调皮,和小豌豆一样可爱。他们正走在阅读路上,向着阳光!

当然,对于他们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也相应地制订了计划和要求。一年级每周一张“课外阅读登记表”要求家长严格登记,老师每周向家长反馈。二年级每读完一本书就进行一次绘本作业,同步班级墙报就展览一次。此外,每个学期家长向老师汇总一次孩子本学期的阅读书目,以便老师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

四、课堂落实训练点,让细流以成江河

当各种教学方法走近我们时,我们和语文的本意渐行渐远,语文课堂变成了科学课堂,演变成了又唱又跳的音乐课堂。课堂再也听不到优美句子的赏析,听不到悦耳朗诵,如何回归原生态的语文课堂呢?我尝试以习作为最终目标,每篇课文都找准语言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不断积累,为习作夯实基础。这不,有了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是那么的优美:“听听,秋的声音,叶子微微抖动,‘沙沙’,是和秋风对话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一排排大雁迫上白云,‘啾啾’,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秋天的雨是那样的温润人心,让人觉察不到丝丝凉意。

五、国学积累,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第11篇

【关键词】绘画 日记 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写话“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渴望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想说会说的话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课标中的这段话为我们指导低年级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在执教低年级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我利用新课程教材的特点,采取绘画日记的形式,对写话训练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绘画日记就是运用绘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所发生或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的经历感受;它是一种提高学生绘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绘画造型能力的有效方式。孩子从小养成画“绘画日记”的习惯,既可积累创作素材、锻炼绘画能力、又可使孩子逐渐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下面具体谈一谈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尽情地画,自由地写

我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孩子尽情地画自己感兴趣的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如:根据时令特点,春天,组织学生去寻找眼中的春天。夏天,游园,组织学生观察湖光山色,引导学生把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贯注在绘画日记之中。秋天,观察郊外丰收的景象。冬天,观察第一场雪,感受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每项活动前抛出创作范围,活动中抓住机会指导观察方法,学生由物可说话,绘画,由绘画可写话。

二、搭建阶梯,在积累模仿中学会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话教学要向整个语文教学开放,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

新教材的内容和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写话可以和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充分地整合起来。教材中有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式识字课文,语言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可以说,现有的语文教材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天然大花园。平时,我鼓励孩子在这个“大花园”里做只勤劳的小蜜蜂,多朗读,多背诵,把最美最香的花粉采下来,储藏在小脑袋中。同时,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加工,修改,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学完了《柳树醒了》一课,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春天,写春天的植物,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春雨给小草洗澡了,小草啊,绿了。”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春风给大树按摩了,大树啊,长高了。”

三、我抒我心,在生活实践中活化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话教学要努力实现生活化,挖掘生活中的资源,让写出来的话富有生命和活力。春天,桃红柳绿,夏天,绿意葱葱,秋天,枫叶火红,冬天,白雪皑皑――分明的四季是生活;灵动的植物、调皮的动物、快乐的人们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丰富的语言表达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孩子的思维、喜怒哀乐都来源于生活,积累于生活。绘画日记就是通过孩子手中的画笔和铅笔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当孩子们能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广泛“采蜜”,那么,创作出来的绘画日记一定生动、有趣、活泼、惹人喜爱。到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机勃勃、变化多端的大自然,带领孩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想像,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装进自己内容丰富的绘画日记中,让他们的语言表达日趋成熟。有的同学这样写道:

2月1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外婆给我买来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小兔长着白白的绒毛,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我可喜欢它啦!给她起了个名字叫“白雪公主”。吃饭了,我夹了一只鸡腿给它吃,小兔看见鸡腿逃走了,它大概知道我在和它开玩笑吧!

四、反思

在大量的绘画日记作业中,孩子们从最简单的拼音组词开始,到写一句简单的话,逐渐到连句成段。至一年级结束,大部分的孩子能用一段连贯的话来表达一幅图的意思。平时,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在悄然无声中积累了语言。只要是碰到看图写话,他们得心应手,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写出来的短文能紧扣图意又不失想像。

第12篇

一、利用网络,借助媒体――创生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如学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如果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好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网址,于是就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上网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再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也可以写出较好的想象作文。

新《课程标准》突出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时,我常常借鉴电视节目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的形式。在“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的口语交际课中,我要求学生学习“实话实说”,大胆地叙说自己对同学、老师、学校的看法。由于形式新颖,学生都能踊跃参加,课堂效果良好。同时,在阅读教学中也可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推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如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观看了《城南旧事》;为了上好《吆喝》一课,听了相声《卖布头》,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和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不失为一项有益、有效的探索。

二、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汲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活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所以平时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自然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汲取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以沉淀丰厚的学习内涵。

在学习课文《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后,同学们感动于作者细致的观察、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于是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探索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投入,利用课间、放学时间、周末、假日,选择自然景物较集中的环境,如校园、小区、公园、生态农庄、万亩畈等,细细探寻大自然美的踪迹。自然以它的奇特、绚烂、神秘深深地吸引着大家,一个个探索小组自由组合而成,有搜集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秀诗文的,有用手机、相机拍摄美景的,有把这些素材整理加工成幻灯片的。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一个很有规模的展览会办成了,一幅幅图片展现了各地的风韵,一张张以自然为主题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墙上,大家写的观察日记《自然之美》已装订成册,这些都是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智慧结晶。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水是无字之文章。学生通过这次“走进自然”的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同样的景致可以使我们有不同的心境。心情愉悦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丰收和喜悦;而悲观失望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萧瑟和伤感。景因情而变,情应景而生。每首动听的乐曲,每篇隽永的诗文都表达着作者独特的心情。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一次次稚嫩的探索活动中逐渐形成。

三、走向社会,关注家庭――挖掘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融,难分难解。”其实,生活中、社会中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所缺少的是发现“资源”的眼睛。倡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这种做法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往往感到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如:为了上好《漫游语文世界》一课,让学生走上街头,学来活生生的街头语言,并把它们再现于舞台,批评指正人们不规范的言行;收集大量的生活用语,也能对它们加以品评;并且学以致用,组织学生为学校设计绿化广告语、宣传广告语。有学生为学校小水池设计的广告语是:“为了映出你美丽的倩影,请你爱护她的身影。”草坪的广告语是:“蓝天、绿草、爱心,相映生辉。”到了春节,我组织学生撰写对联。当同学们看到自家门上的对联,那高兴劲、自豪感就甭提了。这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学了课文《风筝》《羚羊木雕》《散步》后,为了让学生写好以“家”为题材的作文,我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所做的事,询问他们白天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烦恼,回忆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几件事,访谈父母的成长经历等。接着让学生把这次活动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平时不在意的小事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和给爸爸妈妈的一封长信,有的同学还把家里收藏的照片整理成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相册,每一张照片下都写上充满诗意的话语,并为册子配上了前言、后记。我让学生看后在课堂上宣讲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父母和孩子间沟通的桥梁架设起来了,亲情被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写作感悟力也更强了。

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升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一“源头活水”,才能最终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语文也才能最终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