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时间:2023-05-31 09:5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隐匿,可导致甲状腺危象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而被临床工作重视,其好发年龄多为青年女性,与育龄期相近,故临床上妊娠合并甲亢也是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妊娠合并甲亢易导致妊高症、胎儿窘迫、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严重危害母婴的健康,合理药物治疗及恰当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母婴生存率[1]。本文回顾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8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8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岁,初产妇8例,经产妇1例。孕周16~40w,甲亢病程23d~7年。妊娠前甲亢患者4例,经药物控制可,妊娠后甲亢14例。

1.2诊断标准 18例患者均有高代谢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示:TT4大于等于180.6 nmol/L,(TT3)大于等于3.54 nmol/L,TSH大于等于12.8[2],均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

1.3结果 18例孕妇经合理药物治疗及恰当细致的护理后无发生流产、甲状腺危象,无产后感染情况,均达出院标准,康复出院。

2方法

2.1基础护理 因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合并妊娠后精神易出现波动,更易出现怕热、多汗、心悸、失眠等并发症状,故病房环境应清爽、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注意保持口腔及会的清洁,以免发生感染加重病情,从而减少心功能衰竭和甲亢危象的发生。

2.2心理及情绪护理 情志失调往往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或者促原发疾病的加重和恶化,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提醒患者合理调节情志,保持舒畅心情。因此,根据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尽快恢复、稳定病情。临床所见,本病患者情绪多为急躁易怒、紧张、多虑等,与患者病程长,担心影响胎儿健康,及对甲亢手术和分娩的未知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护士对患者心理活动予以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适应疾病,恢复健康。首先应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了解相关甲亢手术、分娩的知识,告知其目前治疗甲亢的部分药物既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对胎儿副作用也较小,对胎儿发育无明显影响。其次,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活动。要耐心回答患者疑问,主动关心、照顾患者,帮助其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同时可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在病房播放轻音乐,组织患者每日座谈讲述喜闻乐见的事等,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长生,有助于情绪调节[3]。

2.3用药的护理 目前妊娠合并甲亢患者首选用药为丙基硫氧嘧啶(PTU),此药物不宜透过胎盘,对胎儿影响较少。嘱患者每日按时服药,因其自行增减药物有诱发甲状腺危象的可能,且服用PTU应严格监测药物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皮疹,定期复查FT3、FT4、TSH、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并予以对症处置,必要时可采用硫酸镁等保胎药物。若同时服用PTU及其他药物,应间隔服用及注意饮食宜忌等。

2.4饮食护理 妊娠患者营养需求量大,且甲亢为高代谢疾病,因此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饮食应予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注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低碘)的补充。本病患者的主食应以各种含淀粉食物为主,如米饭、馒头和面条等,粗粮也可以考虑,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元素和糖类等;对于蛋白质的营养摄入,应以考虑精蛋白,包括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等,以及蛋类、奶类等食品。在注意摄入某些食物的同时,更应注重忌食某些食物。祖国医学认为,辛辣、刺激、腥膻的食物易致机体生热化火、化湿,不利于控制本病,同时易使患者产生急躁易怒的情绪。因此,要避免摄入白酒(包括其他酒类如啤酒、红酒等)、烟等兴奋性的饮料。

2.5住院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后,建议休息4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尽量减少久坐,久站。禁盆浴、性生活2月,加强保持会清洁卫生。保证营养摄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瘦肉、鸡蛋、猪肝、菠菜、红枣等。如发现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腹痛、反复发热等,应随时就诊。

3结论

妊娠合并甲亢,对母婴均有较大影响,易发生多种危机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应重视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及治疗,做好相应的产前诊断,疾病评估及产后术后护理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必要时可协助医师行终止妊娠治疗。同时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工作,减少不良情绪的长生,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母婴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刘美华,孙建军,刘金萍.2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8-19.

第2篇

关键词:甲亢;外科治疗;护理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指的是患者在出现甲状腺肿大的同时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主要表现为腺体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眼球突出等[1]。甲状腺切除术是临床治疗中度甲亢的重要方式。有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甲亢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为探讨甲亢患者外科治疗及护理体会,我院对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10例甲亢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分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1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明确表达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73例;年龄10~78岁,平均(34.2±3.6)岁;23例合并粒细胞减少,24例合并粒细胞缺乏,32例合并良性突眼,14例血小板减少,12例肝功能异常。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72例;年龄12~80岁,平均(34.7±3.4)岁;24例合并粒细胞减少,23例合并粒细胞缺乏,34例合并良性突眼,13例血小板减少,11例肝功能异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将患者病变腺体进行切除。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病例=满意病例+一般满意病例。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实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61.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自身免疫相关,大部分患者合并有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比例降低,单核细胞数量增多等[2]。相关研究表明,该现象可能与甲亢患者末梢血管扩张有关,患者激素水平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对骨髓产生抑制[3]。对于甲亢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切除患者甲状腺大部。本组研究中,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血清磷、血清钙含量进行测定[4]。患者卧床时,需垫高头部,减轻咽部肿胀。如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可戴眼罩,睡着时可给予抗生素眼膏,避免干燥及预防感染。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及高热量食物。给予足够的饮水,补充患者丢失的水分,忌食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②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连接引流管。待患者血压平稳及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及呼吸。在床上变化及活动时需注意保持患者头颈部的固定,避免伤口出血。术后清醒的患者,即刻给予少量凉水,如无误咽、呛咳等情况,则可给予流质饮食,但不可过热,避免造成患者颈部血管扩张,使创口出现渗血,并逐步向半流食及软食过渡。如出现呛咳,则需给予静脉补液或进半流食。未发生异常情况,则可逐步向半流质食物过渡。鼓励患者加强营养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用手固定患者颈部以减少震动。可行雾化吸入以利于患者痰液的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7]。③心理护理:甲亢患者性格急躁,易激动,受环境影响较大。医护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其解释手术相关问题,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身心俱疲,对预后产生担忧,因此,医护人员需完善患者各项治疗,在提供生活护理的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工作,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甲亢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效果显著,术后给予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加强,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吕宁,张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10):126-127.

[2]历茂莲,李颖,李洪艳,等.浅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目标与具体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03):237-237.

[3]罗艳玲,黎蓉.甲状腺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健康之路,2014(05):253.

[4]谢泽娟,钟晓珊,陈嘉迪,等.观察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292-1293.

[5]施宪孟,樊海英.1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延续护理对比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06):213-214.

第3篇

【关键词】甲亢性心脏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19-02

甲亢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过量甲状腺激素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者心脏性猝死等都能够引发该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特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50例于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27例,男性患者占23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31至7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3.6±2.3)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病程持续时间为0.2至13年,12例心力衰竭患者,36例心律失常患者,37例心脏扩大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1.2.1急救护理:为了使患者心脏的前负荷得到有效的减轻,患者需双腿下垂,并取端坐位,建立2条经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并对患者进行高流量吸氧治疗,同时采用镇静、扩张血管以及强心等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1]。

1.2.2心理护理: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全面的了解,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为了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认真观察患者表情,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较为全面的理解并明确治疗的必要性,及早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还应该多以成功案例激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程造成不良影响。

1.2.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进行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喝咖啡、浓茶,不饮酒,不抽烟,少食海苔、紫菜、海带等富含高碘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2]。

1.2.4输液护理: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如果液量太大或者流速过快,可能会加重患者心脏负荷而引发心力衰竭,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反应,严格做好液量和液速控制。

1.2.5用药护理:同时对患者的甲亢病症、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调进行对症治疗,保证给药时间的合理性,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快速房颤现象,需要口服倍他乐克或者心得安降低心率。患者进行甲亢药物的服用时,护理人员需随时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采用吗啡治疗时,需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3]。

2结果

观察组15例患者痊愈,占60%,9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6%,1例患者治疗无效,占4%,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6例患者痊愈,占24%,1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56%,5例患者治疗无效,占20%,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甲亢患者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新陈代谢加速,并引发精神系统、造血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对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沈敏.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2,17(30):174-175.

第4篇

1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进展

过去甲状腺功能检查主要是基础代谢率、131碘摄取率和甲状腺扫描。[1 ] 现通常进行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检测,即血清总T3 (TT3) 、总T4 (TT4) 、游离T3 (FT3) 、游离T4 (FT4) 、促甲状腺激素(TSH) 。95 %~98 %的甲亢病人血清TT3 、TT4 增高,以TT3 增高更为明显。少数病人只有TT3 增高,TT4 则在正常范围内。FT3 、FT4 是有生物活性的部分。诊断价值优于TT3 、TT4 测定。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可以抑制垂体TSH 的分泌,因此甲亢病人血清TSH 水平降低。近年来,TSH 测定采用敏感的免疫放射法,可将正常人与甲亢病人区别开来,诊断价值很高。[2 ] 采血测定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时,病人不需做特殊准备,前臂静脉采血4ml ,注入试管,不抗凝、送检即可。

对于甲状腺的结节病变,用超声检查有助诊断。此外,进行细胞学检查,可对大部分病例鉴别良、恶性,以至癌肿的病理组织类型。因此,目前除特殊病例外,已很少行甲状腺切开活检术。[ 1 ]

2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护理进展

2. 1  服药方法:常用的是硫脲类,如他巴唑、甲基(丙基) 硫氧嘧啶,常用剂量为他巴唑30mg/ 日,近年来提出小剂量疗法15mg/ 日。[ 4 ]有人观察发现小剂量法的疗效与常用剂量法的疗效相似,故认为小剂量足以获得疗效,增加剂量并不增加疗效。但是,有人研究发现病情较重者小剂量疗效不如常用剂量,建议对病情较重者不宜用小剂量疗法。[6 ]服用方法一般1 日3 次,其理由是药物的半衰期短。有人观察到每日1 次服入30mg ,甲状腺内的作用可持续20~24h ,一次服入法与三次服入法的对比观察发现,两种服用法的疗效相似。[ 6 ]但亦有报道小剂量一次服用法临床缓解和药物减量时间均比三次服入法早。且剂量小,毒副作用小,也有利于保持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的平衡。[ 3 ,5~7 ]

2. 2  药物副作用观察护理:常用的副作用是药物性皮疹、白细胞减少、SGPT 升高等。其中最严重的副作用为急性粒细胞缺乏,一旦发生则危及患者生命,死亡率高。[7 ]护理的重点是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积极防治感染,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等。[ 8 ]值得一提的是:护士应重视出院指导,让患者了解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发热、乏力、是常见的先兆症状,定期复查血象至关重要。对发较严重药物性皮疹者,现主张采用脱敏疗法,[9 ]此法适用于对他巴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有过敏反应,但又必须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包括甲状腺手术的术前准备,无放射性碘治疗指征的患者。脱敏治疗最好是待原有的各种过敏反应症状消失后一周再进行易于获得成功。[9 ]脱敏方法:[10 ] 开始通常以丙基硫氧嘧啶1mg/ 日,每日倍增,即第2 日为2mg/ 日,第3 日为4mg/ 日,至32mg/ 日。每日维持32mg ,持续数日,如无不适即可转为常规剂量。护理要点: ①摆药前一定要摇匀药液,以免药物沉淀影响疗效;给药剂量要准确。②脱敏过程中应严格观察皮肤有无继续过敏现象。如有搔痒、皮疹等出现应立即报告医师退回到前一个剂量,减慢递增进度。③脱敏成功,恢复常规治疗量后仍需要密切观察,嘱病人必须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勿中断治疗。④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应关心和体谅患者,讲清脱敏的目的、做法,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配合,脱敏成功后仍需长期服药,一般疗程为1~2 年,并要定期复查T3 、T4 、血象、肝功能等。[ 10 ]

3  病情观察、康复指导方面

3. 1  体温变化的观察:甲亢病人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增高而引起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甲亢病人各时点(8 : 00、16 :00、20 :00) 的口温、腋温均较正常人为高,尤以各时点平均腋温明显高于正常人。甲亢病人每日体温高峰与正常人不同,不在16 :00 而在20 :00 ,[11 ]因此对甲亢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地测量体温,遇有低热时,应以测量体腔温度即口温或肛温为主,以便能客观地反映病情。

3. 2  病情观察指标:甲亢病人随病情控制,血清T3 、T4 水平下降,其热卡摄入量逐渐减少,体重增加,[12 ] 因此认为观察每日热卡摄入量、体重变化、血清T3 、T4 水平为护理观察内容,是评估甲亢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3. 3  患者对活动的耐受性减低:甲亢患者对活动的耐受性明显降低,活动量增加对患者的病情控制不利。甲亢患者在进行较剧烈活动后,引起脉搏、呼吸和血压的过度异常。[13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 ①甲亢患者平静时脉搏、呼吸较快、血压较高,故对脉搏> 90 次/ 分,收缩压> 16kPa 的甲亢患者,应指导其以卧床休息为主,尽量减少活动,可以进行适量的轻松活动。②甲亢患者由于激烈活动,如跑步可以引起脉搏、呼吸、血压的过度异常,故应避免从事较为激烈的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和机体氧的消耗。

3. 4  充分休息有利于病情恢复:甲亢时由于血中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增高而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均增加,故对氧的利用低于正常人,患者表现容易疲劳,周身乏力,工作效率明显减低,甚至发生肌无力、肌萎缩。[14 ,15 ]活动量增加将造成组织对氧的需求增加,甲亢时心脏储备功能减退,运动负荷加重心脏的负担,[16 ] 并可引起血压的明显异常。[13 ]卧床休息可使全身各部位放松、活动量减低、新陈代谢减缓、全身血液需要量减少、心脏负荷减轻、组织耗氧量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充分休息可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17 ,18 ]使甲亢患者乏力、疲劳感减轻,以利于缩短病程,促进疾病康复。在甲亢的辅助治疗中,还要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4  心理健康、睡眠质量方面

4. 1  A 型行为与甲亢发病有关:甲亢的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精神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临床观察甲亢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对甲亢患者行为类型的研究发现:甲亢发病与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甲亢患者具有时间紧迫感、做事快的A 型行为特征,A 型行为与甲亢的发病有关。[ 19 ,20 ] 紧张是甲亢患者的A 型行为的主要情绪体验,紧张的情绪状态,可促使下丘脑TRH的释放,因此在紧张状态下TRH、TSH 及甲状腺素之间呈正相关。如果紧张情绪过久或反复出现就会影响下丘脑对甲状腺的正常调节从而影响人体的心理和生理过程。Buell 等提出A 型行为的人,体内儿茶酚胺水平较高,因此A型行为人有神经兴奋性征象:如个性强、爱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等。[21 ]实验证明A 型行为的人,对外界刺激比其他类型者更为明显和持久,因此急性情绪应激或打击可以促使甲亢的发生。A 型行为可能是甲亢发病的性格基础。[20 ]

4. 2  甲亢患者比普通人群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其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达10. 2 % ,焦虑为甲亢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反应。[22 ]因此,在护理中必须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诱导、启发、解释与自我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使甲亢患者加强自我锻炼、训练其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心理免疫与应激能力,转变其A 型行为,提高情绪的兴奋阈值,减少应激现象发生,使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及甲状腺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对甲亢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3 ]

4. 3  重视甲亢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变: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作用于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出失眠多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烦躁多虑等。[24 ] 甲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87. 5 % ,[22 ]明显高于Ford 报道的人群中10. 2 %的人有失眠症状和国内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 38 %的研究结果。[25 ]充分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17 ,18 ]使甲亢患者神经兴奋性降低,减低甲亢的高代谢消耗,以利于甲亢症状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甲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多数女性除像男性一样参加工作外,还承受着家庭职责,而对患病现实,极易受到冲击,加之体内甲状腺水平高使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造成脑功能的超负荷状况有关。[ 26 ] 因此应重视对甲亢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精神卫生宣教工作,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精神疏导以减轻精神紧张程度,以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藤本吉秀,王哲. 甲状腺疾病诊治的进展与变迁. 日本医学介绍,1989 ,10 (5) :193.

2  陆菊明,罗国春,田慧,等编著.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防治370 问.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 53254.

3  于辉.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近代药物治疗. 药学情报通讯,1989 ,7(3) :39242.

4  张雯,卞茸文,王广贤. 每日单次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 ,7 (3) :1762177.

5  赵静轩,韩忠福. 内科疾病护理.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4422445.

6  沈雅舟,陈青. 不同剂量他巴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近期疗效对照观察. 新医学,1990 ,21 : (6) :2902291.

7  张忠邦.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新认识. 江苏医药,1990 ,16 (8) :4382440.

8  张淑敏. 他巴唑致急性骨髓抑制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1988 ,23(5) :312.

9  王锡兰,冯继明. 抗甲状腺药物的脱敏治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 ,7 (4) :2442245.

10  范丽凤. 脱敏疗法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1990 ,6 (4) :2.

11  徐玉兰.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体温变化. 中华护理杂志. 1986 ,21 (7) :3032305.

12  王虹云,杨淑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热卡摄入与体温的变化. 中华护理杂志,1990 ,25 (1) :122.

13  范丽凤,黄玉荣,王国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对活动量耐受性的临床观察. 中华护理杂志,1993 ,28 (4) :2022204.

14  余爱琴. 甲亢患者组织缺氧机理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湖南医学,1988 ,5 (1) :324.

15  周肃等编著. 内发泌系统病理生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90291.

16  梁仁,苏敏.γ心功能仪运动负荷试验检测甲亢患者的左心功能.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1. 11 (1) :41242.

17  王玲娣主编. 实习护士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86.

18  甘兰君主编. 护理学基础.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06.

19  乔恒坤,陈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行为类型的初步探讨. 实用护理杂志,1991 ,7 (1) :223.

20  乔恒坤,陈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A 型行为关系的研究. 实用护理杂志,1995 ,11 (9) :18220.

21  Buell JE. Physychosocial and behavioural iufluence in the pathogesis of acguir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Heart J ,1980 ,100 :7232727.

22  范丽凤,黄玉荣,王国红,等.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1997 ,32 (8) :4352438.

23  于凤兰. 对甲亢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1988 ,23 (2) :98.

24  刘新民主编. 实用内分泌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 46.

第5篇

关键词:甲亢;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62-01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对中度以上的甲亢仍是目前最常用有效的疗法,能使90%~95%的病人获得痊愈,其复发率较抗甲状腺药物为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1]。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6例甲亢患者,男14例,女22例,年龄21~49岁,平均32岁。病史8个月~12年,平均3年。原发性甲亢占26例,继发性甲亢占10例。均有典型的甲亢表现,局部压迫症状、消瘦、夜间失眠、性情急躁、易激动。甲亢时血清T3增高可高于正常4倍左右,而T4仅为正常的2.5倍,T3较T4敏感,心率均大于90次/min。

1.2方法: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时应尽量保留腺体后被膜。在切除腺体时要注意保护脂肪颗粒样组织,勿被切下;缝合创面时不要过深,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行一侧腺叶全切、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6例,保留一侧上极的方法,认为该术式手术难度较双侧大部切除低;减少了喉上神经损伤的机会;另外还保证了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避免了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术前除做全面体检及必要化验(如血、尿、粪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常规胸部透视外,常需作钡餐检查以显示气管移位和受压情况,喉镜检查以确定声带功能,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有无心功能异常。必要时,还应对肺、肾、肝等功能进行检查。由于患者代谢率高,能量消耗较大,易饿且食欲亢进,故应供应足够的热量,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餐次可以根据病人病情需要适当调整并多给饮料。对血容量不足者,每天补充水分3000ml以上,以弥补因出汗多而丢失的水分。但应禁饮浓茶或咖啡之类刺激性饮料,以免患者过于兴奋。患者腹泻时应给含纤维素少且容易消化的软食。完全控制甲亢症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甲亢病人一般先在门诊或内科服用抗甲状腺药物4~8周,症状基本控制后。再入外科治疗。甲状腺手术中可能出血较多,特别是甲亢或较大甲状腺肿,故术前必须鉴定血型,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作好输血准备。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避免麻醉时呕吐误吸。手术前一夜,要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一般睡前给安眠药或镇静剂。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病房的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准备好病房床位,将病床铺成麻醉床,更换床单、被套、枕套。在床旁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清创包、气管套管、吸痰器、氧气、沙袋等物品。甲亢病人最好置于单间或ICU病房,使病人安静休息,同时便于观察护理。

2.2.2一般护理:

当甲状腺手术后,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苏醒后改为半卧位。于头颈部两侧各放一小沙袋固定,限制头颈部活动,避免伤口出血,并有利于伤口的引流,减轻伤口疼痛。一般甲状腺手术后沙袋固定12~24小时。甲亢手术后用沙袋固定时间可较一般甲状腺手术适当延长。沙袋大小长15cm,宽10cm。经过高压消毒后应用,沙袋外面可包以塑料薄膜,以保持清洁。定时测体温,每30分钟测脉率、呼吸、血压一次,直至平稳。继续服用卢戈液,每日3次,每次15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一滴,至每次3滴时止。密切注意切口渗血、引流管引流、发音和吞咽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手足抽搐等。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一般术后1~2天内遵照医嘱给予流质饮食,以后根据情况调整饮食。病人有喉上神经内支损伤的呛咳时,为避免误吸,不宜给予流质饮食,应改为成形软食或半流质饮食。若发现甲状旁腺有损伤表现时,饮食中要适当限制肉类和蛋。病人术后常因伤口疼痛不愿吞咽,口腔内分泌物较多,故术后1~2天应给含漱液间断含漱,并加强口腔护理。为防止术后呕吐物污染切口,可在颈部下方垫一中单、毛巾或布垫。一旦敷料被污染,要及时更换。术后病人常出现枕部头痛,这可能与手术时头部过度后仰有关,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向病人耐心解释,消除顾虑,必要时对症处理。

2.2.3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甲亢术后可能发生许多严重并发症,必须严密观察,以便及早发现并作紧急处理。对甲亢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要经常检查颈部负压引流管,防止扭曲、折叠和脱落,并30~60分钟挤压一次,保持其通畅;对其引流液的性状、数量要有准确记录。引流管一般放置24~48小时,以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和及时引流伤口内的渗血渗液。呼吸困难及窒息是甲亢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应注意发音情况,有无声嘶、失语等。注意呼吸频率和深浅,呼吸声音有无改变,口唇是否发绀等。病人自述有胸闷、气憋感时,要检查敷料包扎是否过紧,有无出血及颈部皮下瘀血和软组织肿胀和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做好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警惕痰液堵塞呼吸道[2]。首先鼓励病人将痰咳出;对痰粘稠者应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咳出;对痰液咳出困难者,应立即吸痰或协助病人将痰咳出,神经损伤病人护理时,要细致、耐心并认真观察。此类病人一般经过针刺、理疗等治疗后,可自行恢复部分功能或完全恢复功能。对于甲状腺危象病人的护理,除严密观察体温、脉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外,对烦躁不安、谵妄或昏迷的病人要加床档,防止病人坠床;对高热病人可用冰袋,冰盐水灌肠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

3心理护理

患者在经历危象的发作和抢救后,不仅躯体备感疲乏,在心理上更对疾病充满恐惧和对预后的担忧。护士在完善患者各项治疗、提供各项生活护理的同时,更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安慰,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40-03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基础基本一致,但其中头昏、心悸等症状也可能是因低血糖所致,需要注意区分,其发病机制主要受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情绪等因素影响,因此针对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才能达到有效治愈的目的[1]。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抗甲状腺药物胰岛素用量较大,常规护理效果有限[2],而护理干预从心理、环境、饮食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32~60岁,平均(46.7±5.1)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1~10年,平均(3.2±0.6)年,糖尿病病程5~30年,平均(14.3±4.9)年;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31~60岁,平均(46.6±5.2)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1~10年,平均(3.3±0.7)年,糖尿病病程5~30年,平均(14.4±4.8)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药物治疗,饮食指导等,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一般护理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患者各方面情况稳定,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至少每天进行1次运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督促患者按时服药,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30~60 滴/min,加强巡视强度。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1.2.2 心理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理状态更为糟糕,两病合并会导致患者心理状态极其严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常年服药并注射胰岛素,且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因此其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该通过热情、细致、体贴的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获得其信任。将疾病及并发症的相关常识告诉患者,并鼓励其坚持治疗,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尤其应注意按时服药,避免病情加重,增加治愈困难。

1.2.3 营养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其日常能量消耗是单纯糖尿病患者的1.1倍,因此需要给其补充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其脂肪的摄入多以植物油为主,同时应多食用蔬菜以补充其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钙质及维生素D的摄入能够有效拮抗糖尿病。给予高纤维、高蛋白质及低盐食物,控制高糖量高、高脂肪食物的摄取,进食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要注意保证大便通畅,戒烟酒。同时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油、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

1.2.4 作息时间的干预及出院指导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经性失眠、神经衰弱或入睡困难。护理人员应指导其如何获得有效睡眠,必要时给予其安眠药,确保其有足够的睡眠,从而促进机体恢复,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遵医嘱服药,勿擅自减药或停药。定期复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基本控制正常,且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高渗性昏迷、低血糖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数会因饥饿或食欲差而无法严格执行饮食计划[4],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沟通,掌握其进食情况。告知其擅自更改饮食的危害性,并指导其尽量按照计划摄入每餐的粗纤维食物,除非出现低血糖反应外,否则不能够自行加餐,如果出现口味不符的情况,可通过沟通,调整烹调方法[5]。每日饮食应按计划进行,如果患者食欲差可尽量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或者选择水果、汤代替部分食物[6]。部分患者在出院后没有坚持饮食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应当做好出院指导工作,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导其自行观察治疗效果,一旦出现病情反复需及时入院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合理选择食物及搭配,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疏菜,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玉米、燕麦片、荞麦面等,但同时要确保摄入总热量不变,防止血糖升高[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基本控制正常,且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发生高渗性昏迷、低血糖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消耗血糖、血脂,减轻体重,缓解胰岛素抵抗[8],因此患者应坚持每天进行1次有氧运动,运动时长不要超过1小时[9],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患者应禁止运动,避免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或酮症酸中毒[10]。应严密监测患者相关指标变化,告知患者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此类患者的抗甲状腺治疗病程是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2~3倍,要监督患者服药。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更好地控制其血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辛敏,温凤萍.131I治疗58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5):629.

[2] 蒲卉明,陈雅琴,雷燕.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88-4089.

[3] 李风华,宋绪彬.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0-31.

[4] 谢永红.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5.

[5] 李姝.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6(18):170.

[6] 徐英杰,吴维华.甲亢合并糖尿病饮食护理的注意事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213-214.

[7] 邱紫,朱刚,高兆容,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宣教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219-3221.

[8] 何萍.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0,2(1):80-81.

[9] 陈俊萍.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18-19.

第7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78-02

临床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任何原因所导致机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分泌和合成过多,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发生亢进症[1]。其中采取外科手术是首要的治疗手段,加强甲亢患者的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我科总结的经验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甲亢患者102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在16-76岁,平均年龄为45.29±2.86岁。经相关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护士密切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工作,要对患者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并以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感觉医护人员更加亲切。耐心细致的介绍手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熟练的护理各项操作技术,使患者获得对护士的信任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使患者最大限度的配合,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因素,能够顺利进行手术治疗。

1.2.1.2饮食护理因为饮食会导致血钙水平,术前指导患者进食低钙饮食,注意禁止食用牛奶、奶制品等高钙食品,注意防止高钙的摄入。由于高尿钙高尿磷导致多汗、多尿,因此要及时的进行补充水分,以防机体的脱水[2]。正确指导患者每日进水量在3000-4000ml,最后能够使机体内的钙快速排出[3]。

1.2.1.3骨病护理对于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骨折,告诉患者禁止做剧烈运动。禁止踢东西、提重物等,外出检查时需要有陪护协助防止发生意外。四肢疼痛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1.2.1.4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的各项检查,注意有无术甲亢手术的禁忌均进行手术。①血钙的监测:术前定期为患者采静脉血监测血钙指标的变化,对患者血钙浓度>14mg/dl或者可能发生甲状旁腺危象的患者,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皮下注射降钙素降低血钙治疗,注意使用期间防止发生低血钙。②训练:对于特殊疾病的患者如颈椎疾病或者骨损伤的患者,禁止训练,防止继发性骨折的发生。③术前进行常规备皮准备。④术前指导:告知患者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症状,而主要病原根治是甲状旁腺,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并讲解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最终使患者能够认识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2.2术后护理干预

1.2.2.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术后6h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以利于颈部切口的引流。注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以及饮水呛咳等症状,及时发现神经损伤的现象,床旁准备好气管切开包以备急救。

1.2.2.2喉头水肿的观察术后发生的原因主要由于手术创伤、切口渗血以及引流管不通畅的原因所致[4]。一般术后24-48h内观察患者如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症状;甚至发生窒息时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协助医生做气管切开术。

1.2.2.3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的饮食与术前相反,术后进行高钙低磷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等,并适当的维持维生素D的含量,适当的晒太阳以利于机体的钙的吸收。

1.3数据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此组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前经过有效的准备措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骨病护理以及术前的准备,皮肤准备、术前指导,更注意检查血钙浓度。术后通过一般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观察以及饮食的护理能够提高术后的康复速度,整体来讲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手术成功率增加,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春兰.原发性甲状旁腺肌能亢进症手术前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11(17):14.

[2]蔡爱军.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自我防治[J].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0):621.

第8篇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患者20例行全面护理,观察分析效果。

结果: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不良症状均有缓解。

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前后全面护理工作,能有效保证手术整个过程患者安全和术后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 动脉栓塞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60-02

近三年来,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常出现于中、青年女性人群,发病率略有上升。在近几年的临床医学上使用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以栓塞剂阻塞患者甲状腺动脉,阻断动脉供血,迫使腺细胞萎缩和破裂,降低分泌功能,简单,安全、伤口小,见效快,无并发症,疗效优良,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意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20例甲亢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26±4)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2.1±0.9)年;均行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后复发1例,在药物治疗阶段多次复发13例,药物损害肝功能2例,药物过敏、下降血白细胞4例。所有患者术前TF3和TF4分别为11.21pmol/L和12.41pmol/L[1]。均无碘过敏史和失眠症。

1.2 治疗方法。应用美国OEC9800DSA检测仪行局麻下Seldinger技术[2]。采用数字减影形成血管造影,确定甲状腺动脉及其上下动脉交通支分布情况和形状、染色大小,以靶血管的选择准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甲状腺动脉分布特点选用微导管。运用X线透视仪严密监控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进行,将直径为355~500nm的PVA(聚乙烯醇微球)栓塞血管[3]。采用数字减影造影确认甲状腺无染色即可结束手术[4]。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1d探访患者,并用通俗和气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绍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医护措施,解除其在手术治疗上的顾虑,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一般护理:按照治疗方法日常准时检查血液、心电和胸片,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肝肾功能。术前1d给予女性患者会和双侧腹股沟备皮,避开月经期,令其淋浴、摘除所有饰物、充足睡眠,术前6h禁食,2h禁水,期间排净大小便[5]。术前0.5h给予肌下鲁米那和阿托品注射,剂量分别为0.1g、0.5mg。

1.3.2 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在导管床上取无枕仰卧式,暴露甲状腺部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心电监护手术全过程,时刻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6]。

1.3.3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提供患者安静舒适的疗养环境,令其良好休息24h[7];期间行穿刺侧肢体制动12h及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h[8];绷带加压包扎采用“8”字形;采取保暖或松解敷料措施,以保护患者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的足背动脉。

(2)病情观察。①神志和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术后体温和心率的变化,以防其出现体温超出正常值37℃和心率>140次/min。②语言功能和痛症:注意患者发音、嗓音的变化情况和下颌、颈前区、牙组织和头部是否出现痛症,以及皮肤是否出现潮红。

(3)饮食护理。术后要求患者多饮水,加快排泄造影剂的速度;术后6h内不能进食,2d内不能食用热度高的饮食;多食用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高和蛋白质饮食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果,不食高碘食物、油腻食物和有刺激作用的食物。

(4)出院指导。要求患者术后遵循医护人员指导坚持口服抗甲亢药物,拒绝非医学非正规偏方治疗,以免影响手术疗效。定期电话随访患者以了解服药情况和病情发展变化,并提醒其每月或者每个季度按时前往医院复查,以明确甲状腺功能恢复状况。

2 结果

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和手术全程的全面护理后,术后颈前区疼痛及皮肤潮红缓解20例,体温恒定16例,术后伴下颌及牙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疼痛缓解12例,术后恶心呕吐缓解2例,无发音困难和声音沙哑患者。术后所有患者的不适症状均得到缓解。

3 体会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是临床上治疗甲亢一大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快、安全、简单、并发症少。但是护理工作要求高,护理人员必须兼顾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工作以及患者出院后的疗效反馈工作。其护理工作重点在术中和术后的观察、救护工作。

术中要求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形成良好的配合,能熟练地提供各种手术器械和栓塞材料;在患者气体注入造影剂、栓塞剂和插入导管后,即可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各种不适症,避免血液和药液返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和感官功能的变化;对过敏反应即可建立呼吸、于导管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9]。

术后2d严密观察患者的疗养期间的神志、生命体征,时询其在语言功能上的病症和感官功能上的痛症,在饮食上进行严格要求;在其出院后每一个月用电话征询患者用药情况和康复情况,提醒其按时到医院复查康复甲状腺功能状况。

参考文献

[1] 高玲.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1):27

[2] 谢书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肝功能损害38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9):53

[3] 刘爱菊.舌异位甲状腺带肌蒂移位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8

[4] 谭健.131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再认识[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2):712

[5] 王新华.曾越红.李农平.周中.毛福清.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8,10(2):122

[6] 潘雪勤.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4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66

[7] 张世云.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6

第9篇

关键词:麻醉; 全身麻醉;麻醉恢复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中图分类号: R582.1;R6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5-0926-03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方法有多种,以往多以颈丛阻滞居多。近年来,随着患者对医疗的要求增 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成为讨论的热点[1-4],全麻成为麻醉方法 之一。全 麻管理技术已不是高新难麻醉技术,而甲状腺术后的全麻恢复过程,特别是甲亢术后的全麻 恢复过程,由于机体在短时间内变化多,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出血、甲状腺功能危象、喉返 及喉上神经损伤,其临床表现可能与全麻恢复过程中常见临床表现如生命征的改变、喉头水 肿、烦躁等表现相似,而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临床上较少见到相关报道。我院2006年1月 至2007年12月对4682例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麻醉恢复期监护,345例为甲状腺术后患者 ,其中74例为甲亢患者。现对其麻醉恢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麻下行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其中男6例,女68例;年龄19 ~39岁,手术结束后送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行麻醉复苏。所有患者术前甲亢症状控制良 好,生命征平稳。

1.2 监测指标

入恢复室后常规监测体温、心电图、血压、经皮血氧饱合度、尿量、颈围、 手术切口引流量,观察与记录拔管前、拔管后有无呼吸困难与窒息、声嘶、呛咳、手足抽搐 、烦躁等症状,记录恢复室滞留时间、麻醉拮抗剂使用情况。

1.3 复苏方法

呼吸恢复者经气管导管经氧,呼吸未恢复者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生命平 稳、达拔气管导管标准后拔管。发现并发症及时通知术者,在手术室里完成医疗处治。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甲亢患者74例,男6例,女68例;年龄28±7.52岁,占恢复室患者的1.58%,占甲状腺手术的 21.45%。

2.2 甲亢患者麻醉恢复情况

患者在恢复室滞留时间最短为85min,最长为295min,平均(135±85.33)min。1例患者 麻醉苏醒时间延迟,占74例甲亢患者的1.35%。

2.3 甲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74例甲亢患者中有23例(31.08%)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躁动17例(22.97%),其中1 患者为使用氟吗西呢、苏诺麻醉拮抗剂处理后出现的躁动,6例为合并有切口出血、呼吸困 难、甲状腺危象的患者,10例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的患者;切口出血2例(2.7%);呼吸困 难2例(2.7%);甲状腺危象2例(2.7%)。

3 讨论

麻醉后恢复室(PACU)是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患者围麻醉期安全、减少并发症、提 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PACU中,聚集着全麻后的各类手术患者,病情种类多 ,变化快,风险高。为提高围麻醉期安全度,应针对每一专科手术后的麻醉恢复管理制定相 应的医疗管理制度与护理常规,以降低恢复室医疗风险。对我院345例全麻下行甲 状腺手术,其中74例为甲亢患者恢复室医疗、护理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甲亢专科 手术麻醉后医疗护理常规,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全麻下甲状腺术后风险。

3.1 甲亢全麻麻醉恢复期基本特点

与甲状腺其他疾病相比,甲亢患者以年青女性居多。颈丛麻醉为局部麻醉中的一种,优点为 术中可配合发音,减少术中喉返、喉上神经损伤;缺点为可出现局麻药物毒性反应、麻醉效 果不全致术中气管痉挛、气管萎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优点为术中麻 醉效果较完善,呼吸循环系统可控性好;缺点为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后血压增高增加术 后出血,拔管后才发现气管塌陷、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因此,甲亢全麻术后患者需要更细致的心理与医疗处理,制定相应的甲状腺专科手术医疗 护理常规。如:出入恢复室前均应监测颈围,记录引流量,并进行交接班。发现颈围增大、 引流量总量大于50ml或短时间引流量增加,都应及时通知术者前来查视患者,将隐患消灭在 萌芽中。

3.2 甲亢患者麻醉后恢复期管理特点

本研究74例甲亢患者中有23例(31.08%)出现术后并发症。高于国外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 生率的21%[5]或24%[6] 及国内麻醉恢复期发生率的28.10%[7]。 说明甲亢单病种麻醉恢复期并发症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3.2.1 恢复室滞留时间 患者在恢复室滞留时间最短为85min,最长为295 min,平均(135±8 5.33)min。本研究1例患者出现麻醉苏醒延迟,即麻醉停药后2h未苏醒,无明显诱因,经 氟吗西呢、苏诺麻醉拮抗剂处理后出现躁动,不能耐受气管导管,予以丙泊酚镇静下慎重拔 管,观察1h未见并发症后安返病房。拮抗剂的使用可能使患者因疼痛或不完全清 醒而加重烦躁不安,脉速,血压升高等症状,或苏醒不完全[8],表现为苏醒后又 再度嗜睡 ,与甲状腺危象的症状难鉴别,同时增加术后出血的几率。因此,甲亢患者全麻后应慎用麻 醉拮抗剂,以免诱发恢复期躁动。

3.2.2 甲亢患者全麻术后躁动的处理 本研究并发症中躁动发生率最高,占2 2.97%,除1例麻 醉拮抗剂处理后出现的躁动,10例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的患者,6例为合并有切口出血、呼 吸困难、甲状腺危象的患者。如上述,甲亢全麻患者基本特点为年青女性居多,对围术期不 适的耐受性差,苏醒早期即出现躁动,与出现合并症后患者的躁动鉴别诊断困难,如早期拔 管不安全因素增加。本研究中所有躁动患者均先行丙泊酚镇静,充分观察排外其他并发症后 再行管导管拔除术。

3.2.3 切口出血 本研究中有2例为术后出血,表现为患者颈围增大、短时间 引流量增加、引 流量总量大于50ml,立即通知术者察看患者,在全麻下打开切口止血。分析甲亢术后出血的 原因,可能与甲亢是一种高代谢性疾病,甲状腺血供丰富,全麻后血压控制平稳,术中未能 发生出血点,术后恢复期的改变使患者循环系统变化较大,躁动等原因使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增加。

3.2.4 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术后所特有的症状,发生机制目前还 未明确,近年来 的研究多认为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甲亢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手 术创伤的应激即可诱发甲状腺危象。其表现为:患者高热,烦躁不安,谵妄,昏迷,呼吸急 促,脉速,血压升高,呕吐,腹泻等,其中部分表现与一般患者麻醉恢复期早期表现相近, 甚至与麻醉恢复期高二氧化碳潴留临床表现一致,这些使得甲亢患者的麻醉恢复室管理复杂 化。对烦躁患者应积极行血气分析,结合高热表现、进行性的神志、循环改变,在不拔管的 情况下物理降温,激素治疗,必要时补碘等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后可好转。

3.2.5 呼吸困难 颈前部有呼吸系统的重要通道,维持呼吸道的 通畅是整个围麻醉期的 重要使命[9]。插管全麻使术中呼吸道维持通畅,而在麻醉恢复期,甲亢的患者分 泌物多, 术前使用的抗胆碱药已失效,出现痰液阻滞,呼吸困难。同时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喉 上神经的损伤,插管后喉头水肿,甲状腺对气管的压迫使术后气管塌陷,术后出血、血肿的 压迫等诱因均可使患者在恢复室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如未及时处理,易出现高二氧化碳潴 留,与甲状腺危象症状相近,易使鉴别诊断复杂化。本研究中2例患者呼吸困难,均为拔管 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咳痰无力所造成的,经吸痰处理后好转。

总之,甲亢患者全麻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主要表现在术后出血,甲状腺 危象与呼吸道痰阻致呼吸困难。麻醉恢复室要重视甲状腺术后的患者正确处理,建立专科病 种的处理规范,避免病情复杂化。

参考文献:

[1] 李立志,邓烈华,邵义明,等.全麻加颈丛神经阻滞对复杂性甲状腺手术麻醉 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4):249-250.

[2] 王鹏宇.颈丛阻滞不适合于甲状腺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3 ):194.

[3] 董师武.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麻醉选择[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 (2):98-99.

[4] 帕夏古丽,蒋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选择的临床对比观察[J].新疆 医学,2005,35(1):18-19.

[5] 王伟鹏,李立环主译.临床 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9-1261.

[6] MILLER R D.Anesthesia[M]. 5 th ed.New York: Churchill L iv ing 2 stone,2001:2307-2319.

[7] 贺西征,王凤学,陈红,等. 麻醉恢复室679例次并发症分析与处理[J ].沈阳部队医药,2006,19(4):255-256.

[8] 苏艾中,丁玲玲.甲亢患者静吸复合全麻和异丙酚靶控输注苏醒期的对比观 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1):37-38.

第10篇

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四川崇州 611230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围生儿的不良临床影响,为改善母婴的预后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甲亢产妇55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按照甲亢病情情况具体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对两组产妇产后结局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产妇甲亢控制情况与三组新生儿的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之间关系。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平均体重(2656.93±103.71)g明显低于对照组(3010.89±101.46)g,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现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早期系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低体重(LBW)的发生率,降低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的风险,有效的改善临床预后。

[

关键词 ] 妊娠;甲状腺机能亢进;围生儿;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040-03

The impact analysis of hyper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YANG Junru ZHANG Congmin

Chongzhou City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Sichuan, Chongzhou 6112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gnancy with hyperthyroidism on perinatal adverse clinical effects, so that coul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Methods Select 55 cases of maternal from January 2011 and January 2014 a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bject,in accordance with hyperthyroidism disease specific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produc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maternal hyperthyroidism control situ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symptoms of three groups of newborn between relations. 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average weigh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656.93+103.71) g (3010.89+101.46) g, the statistical result has obvious differe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eonatal jaundice, preterm birth and fetal distress probabilit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atistical result has obvious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regnancy with hyperthyroidism is a kind of seriou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early detection, early treatment system,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low body weight (LBW), reduce jaundice, the risk of preterm birth and fetal distress,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Key words] Pregnancy; Hyperthyroidism; Begat;Impact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常见的内分泌病,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常见于青壮年女性,而其中很多妇女恰值育龄期,因此在临床中常导致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发生,而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于高危妊娠,稍有不慎极易引起新生儿出现低体重、早产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引发流产,对母婴安全危害较大[1-2]。近年有研究表明,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在临床中呈逐渐增长趋势,因此,如何改善和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越来越成为临床中研究的热点问题[3-4]。为了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围生儿的不良临床影响,为今后改善母婴的预后提供有效参考,我们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孕妇进行干预,已取得理想效果,现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5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检验,所有产妇均表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①高代谢症候群的症状和体征:心悸、心动过速,失眠,对周围事物敏感,情绪波动,甚至焦虑、乏力、潮热、食欲增加等;②甲状腺肿大、突眼、窦性心动过速、手颤等体征;③经过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甲状腺分泌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大于正常值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小于正常值,甲状腺功能异常。经过询问调查,所有产妇部分是在娠前已经确诊为甲亢,且一直持续到妊娠期间,部分是妊娠前甲亢治愈,妊娠期间甲亢复发或是妊娠期间初次发生甲亢,其中在实验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2~28岁,平均(26.51±3.74)岁,孕周37~39周,平均(38.09±1.21)周,病程范围6个月~17年,平均(6.11±3.85)年,其中进行一定程度治疗干预为39例,有16例由于发现较晚未进行有效治疗干预,另外根据实验组产妇一般性条件相应选取妊娠正常健康产妇5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在实验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3~27岁,平均(25.33±3.21)岁,孕周38~40周,平均(38.01±1.22)周,经过临床检验,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期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未干预组不进行明显干预措施,而对实验组干预组患者进行如下干预处理,过程如下。

1.2.1干预方法 对实验组39例产妇进行干预处理,对及时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的孕妇进行丙基硫氧嘧啶(辽宁康博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060)药物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药物要求而定。

1.2.2 研究方法 首先,对所有参与此次研究产妇的一般性资料进行统计,例如年龄、病程、家族史、以及甲亢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抽取妊娠合并甲亢孕妇空腹静脉血3 mL,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血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大于正常值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

其次,对实验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状况进行临床检查,例如终止妊娠的时间、方式、并发症的情况、新生儿情况,出生后72 h行经皮胆红素测量,监测并记录新生儿黄疸指数,测定点部位选择在新生儿前额正中及前胸部。

1.3 观察指标

①在新生儿出生后,对其体重进行检验,检查是否有新生儿低体重(LBW)发生,在临床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 g时,就被确诊为新生儿低体重[4]。

②在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方面,此次研究着重统计新生婴儿出现黄疸、早产以及新生儿甲亢的概率,其中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为:在新生儿出生72 h后,对新生儿的皮胆红素值进行测量,以 12 mg/dL 作为临床诊断标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新生儿体重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新生儿低体重情况对比

待新生儿出生后,对各组研究对象体重进行测量对比,在实验组内干预治疗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也明显重于未干预组,出现低体重的概率更低,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2所示。

2.2 各组新生儿出生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统计

经过对出生后各组新生儿的临床不良症状进行统计,在实验组内干预治疗组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于高危妊娠,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国内,甲亢发病率约为为0.1%~0.2%,尤其是在浙南沿海地区,但在成都地区也时有发生。由于食物中高碘含量、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其他等综合因素,因此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并发甲亢的概率逐年递增。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孕妇在妊娠期极易表现为恶心呕吐,手震颤及心悸等明显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性格改变、神经过敏,表现为激动、多言、多动、多疑,在思想上不集中或寡言抑郁、心悸(阵发性或持续性)、易倦、畏热(睡眠时较常人盖被少)、肠蠕动加强,少数有腹泻,日晒后可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若严重者可引发心血管疾病,引起心跳、心率异常,甚至引发心衰,严重危害产妇和胎儿安全[5-6]。

此次研究中,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我院分娩的产妇55例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检验,此55例产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甲亢症状,其中有39例产妇的的临床甲亢症状较为明显,将其作为干预组,对其进行临床药物干预;而另有16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结果证明,是否对孕妇进行干预对新生儿的妊娠结局有明显的影响。如表1、2所示,妊娠结束后,经过对低体重新生儿的体重以及比例统计,干预治疗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010.89±101.46)g,有7例新生儿的体重在正常范围以下,占总体人数的17.95%,而未接受干预治疗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仅为(2656.93±103.71)g,在16例新生儿中,却又高达5例新生儿体重在正常值以下,比例却高达31.25%,干预治疗组的新生儿与未干预组的体重以及低体重比例都有明显性差异(P<0.05)。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孕妇是否并发甲亢与新生儿的体重有直接关系,当甲亢严重程度越高,新生儿低体重风险越大,表1、2中的研究数据也恰恰验证了此研究,孕妇的甲亢严重程度与新生儿低体重风险有着直接关系,而新生儿低体重作为一种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此种患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呼吸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疾病,其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婴儿日后发育。而其他不良并发症方面,如表3所示,在经过治疗干预的妊娠期甲亢产妇妊娠结束后的新生儿中有2.56%出现了黄疸症状、7.69%出现早产状况、5.13%的新生儿并发了甲亢,较未及时接受干预治疗组的患者,各项比例明显降低,两组新生儿的出现不良并发症比例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将实验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经过统计分析,此三组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合表1结果,可以推测,妊娠期甲状腺机能亢进对新生儿影响极大,极易诱发新生儿早产、并发甲亢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对于妊娠期并发甲亢孕妇及时应给予针对性治疗,将其对母婴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近来由于妊娠保健检查的加强,人们对妊娠合并甲亢的认识增强,也致使甲亢发现越来越多。在起初多数病例并无临床症状,只要减少甲状腺激素用量,4~6周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即可恢复正常。而我院此次研究也间接验证了干预治疗的重要性。此次研究表明,经过干预治疗的妊娠合并甲亢孕妇在分娩后,新生儿出现早产、并发甲亢、以及低体重的比例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健康程度明显提高,可以看出,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必要进行治疗干预,以此提高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程度,从而改进妊娠结局,提高妊娠质量。

临床证明,轻症或经治疗控制良好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通常对妊娠影响不大。而当孕妇甲亢重症时或控制不当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极易引发胎儿的流产、死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或围产期胎儿死亡等不良症状。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及时、尽早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与围产期进行监测,合理治疗,尽力降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降低母儿的风险,有效改善临床预后[7-12]。

[

参考文献]

[1] 曾明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妊娠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11(12):88.

[2] 罗胜田,荣加威,周亚凤,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J].中国伤残医学,2013,9(10):466-467.

[3] 邹金海,张庆峰,郭贵友,等.测定GD妊娠妇女TRAb对子代的风险评估[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5(3):278-280.

[4] 纪秀君,闫伯红,沈彬. 37例甲亢妊娠患者并发症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3,7(6):20-21.

[5] Zhao Zhi—ying,Tian Jian,Zhu Li.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s of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receptor antibody in pregnant women with Graves disease[J].Reprod Med,2010,19(S2):49-53.

[6] 邢彦君,严红莲.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21(13):187-188.

[7] Amino N,Tada H,Hidaka Y.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nd pregnancy[J].J Endocrinol Invest,2011,19:59-70.

[8] 陈倩.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8(6):410-412.

[9] 马小玲. 妊娠早、中期妇女甲状腺疾病新指南筛查结果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11(12):996-998.

[10] 蒲慧然,车秀英,陈燕,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166-167.

[11] 李英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5):335-336.

第11篇

关键词 干扰素 慢性乙肝 护理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0~2006年收治慢性乙肝病人98例,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且符合以下条件:①血清HBsAg、HBeAg持续阳性1年以上;②血清HBVDNA定量阳性且定量>104COPY/ml;③血清ALT在80~400U/L;④无HAV、HCV、HDV、HEV、HZV重叠感染;⑤过去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⑥无失代偿期肝硬化;⑦无免疫性疾病、精神病、甲亢、糖尿病、严重心脏病。其中男86例,女12例,年龄6~40岁,平均21岁。

治疗方法:重组人干扰素α-2b隔日肌肉注射。成人开始用300万U,热退后加至600万U;小儿开始用100万U,热退后逐渐加至200万~300万U。疗程6个月。

护理观察与对策

流感症候群样反应:①寒战、发热:94例,一般用药4~6次后不再发热。用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干扰素用后可能会引起寒战、发热,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按发热常规护理,体温高于38.5℃时可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解热镇痛药物。②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45例,注射当天明显,次日缓解,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可按摩、热敷止痛,同时做好心理护理。③乏力、厌食:25例,用药后1周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进食高营养易消化低脂食物,必要时给健胃消食片口服。

过敏反应:2例。1例较轻,停药后症状消失。1例较重,给抗过敏及对症治疗,痊愈。

多汗:8例,一般在注射5~7次体温恢复正常后出现。给病人补充足够水分,增加补液量及电解质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恶心、呕吐:2例,一般在用药后6~8小时出现,次日缓解。

注射局部反应:如疼痛、红斑、硬结、压痛等。本组病例诉疼痛、压痛者较多,但未发现红斑、硬结等不良反应。宜选肌肉发达的臀大肌深部注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注意观察注射局部有无出血、硬结、压痛、红斑,及时更换注射部位,认真执行“二快一慢”的注射原则,尽可能为患者减轻疼痛,出现硬结时可给热敷或用硫酸镁热敷。用药前做好思想工作,以提高对治疗依从性。

干扰素可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低)、糖尿病、血小板减少、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等,本组病例未出现此类不良反应。据报道1例慢性丙肝患者在干扰素治疗8~20周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在干扰素治疗前应化验血糖、尿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给药2个月后再复查1次血糖、尿糖。并在给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家族史,特别是女性患者及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自身抗体及监测抗体滴度等,对甲低者通常需用替代疗法,不必停用干扰素,甲亢则可能对生命具有潜在威胁,必需认真评估,必要时停药。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症状、体征及各项化验指标。据文献报道乙肝病人接受干扰素治疗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脱发,甚至出现神经、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如谵妄、严重抑郁、人格解体等[2]。提示在临床上使用干扰素时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于治疗前、治疗中每2周复查1次肝、肾功、血常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分别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及HBV-DNA。随时评估精神状态,尤其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听力下降和间质性肺炎,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

抗病毒治疗应答的观察:本组只有1例对治疗无应答,改用拉米呋定口服。其余均处于完全应答或部分应答状态,按预定方案完成治疗。

讨 论

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抗体生成,增强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注入人体后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大量干扰素,起始动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健康组织后产生抗病毒蛋白,致使病毒不能在人体内复制,保护人体细胞不受病毒的破坏[3],是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流感样症状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时间延长,症状会逐渐减轻。对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精神异常、干扰素过敏、甲亢、糖尿病等,应停止用药。因干扰素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肝衰竭可能,因此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属禁忌证,重症肝炎患者先保肝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随着干扰素广泛应用,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特别是药理知识,掌握干扰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适应证及禁忌证,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特别是极少见的不良反应如干扰素过敏、精神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另外,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注射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注射中严格执行注射原则,尽可能为患者减轻疼痛,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另外注意本品为白色冻干疏松体,溶解前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药品有无变色。溶解后为无色透明液体,如有混浊、沉淀等异常现象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

1 谭德明,宋琳.丙型肝炎并发肝外疾病干扰素应用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54-0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8岁,因“甲亢术后”反复出现四肢痉挛样抽搐,于2006年12月3日收入院。入院时病人呈急性病容,意识模糊、语言紊乱,对答不切题,全身皮肤无黄染及水肿,无皮下结节,颈部有一条弧形长约40cm疤痕已愈合。突眼征阳性,腱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减退。实验室检查:血生化K+3.17mmo/L、Na+132.24mmol/L、Ca++1.6mmol/L、Cl-106mmol/L、BUN5.7mmo1/L、CO2CP78.2mmol/L、血糖5.6mmol/L、血沉40mmol/L等。患者自2006年10月起自觉多食、多汗、易饥、消瘦到本院住院治疗,确诊“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三天出现抽搐,持续数分钟或一小时,不伴意识障碍。静脉注射钙剂后症状可缓解。出院后其症状反复出现,伴声嘶、近三天加重。表现烦燥,意识不清,二便失禁。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血清钙降低血清磷酸盐增高,尿磷酸盐降低,ESP40ml/L,T3、T4功能低下。诊断: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②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给予抗感染,补充甲状腺素、钙、磷、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输同型血支持疗法,观察血压、基础代谢。经用药后病人无出现抽搐,神志转清醒,能进食半流。12月7日发现患者会开始至腹股沟周围有散在较密小水疱疹,当时考虑是否淋球菌感染,即查尿找淋球菌,结果阴性。第二天皮疹很快发展至臀部、背部,呈散在点状水疱疹,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2‰呋喃西林液清洗、外涂庆大霉素针剂并湿敷。第三天背部疱疹呈大片状融合成片,体液渗出与湿敷纱布粘合,换药清洗创面时,水疱疹表面溃烂脱落背部露出大片状溃疡面,皮肤表面坏死形成,病人痛苦、。12月10日背部创面双侧达腋后线,上达肩胛骨,下至骶尾部,左侧背部最深感染伤口20×4cm,头、颈、四肢及会散在点状水疱疹表面干燥。病人再次进入浅昏迷状,体温持续在38-38.8℃之间,脉搏88次/分,伴咳嗽、咳痰。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补充体液、对症处理。注意防褥疮的护理,胃管鼻饲饮食流质200ml一次,每日四次。导尿停留尿管、定时开放。皮肤用药用2‰呋喃西林液、0.9%NS3%双氧水清洗伤口,改用氯霉素注射液加利福平注射液混合外涂,及用红外线烤灯照射。五天后病人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对答切题。拔除鼻饲胃管可自行进食,背部皮肤创面干燥,感染控制,疮面结痂,12月21日已愈合。29日患者痊愈出院。

本病例特点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经补充甲状腺素及钙剂等综合治疗,病人精神一度好转,对答切题,控制抽搐。但因抵抗力低下,引发皮肤感染,大量体液渗出。病情反复,病人再次进入浅昏迷状态。通过输血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力,加强抗感染治疗,固定责任护士,制定严格的护理措施,包括室内环境的消毒,创面局部严格的消毒,清洗,红外线照射、换药。更换局部用药,使感染控制,皮疹愈合治愈出院。该病人皮肤感染进展快,临床开始以散在小点状疱疹为特点,很快破溃、扩散、溶合成片表皮脱落。面积大。皮下组织外露,体液丢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认真完成随时调整的治疗外,还要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科学周密的护理措施,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护理

2.1制定护理措施:患者神志不清、意识模糊、病情危重并发皮肤感染。责任制护士提出主要护理问题如下: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②生命体征、基础代谢率的观察;③治疗用药的反应;④皮肤的防治;⑤褥疮的预防及护理;⑥饮食护理;⑦二便护理。拟定的护理目标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2.2加强皮肤护理:患者背部皮肤疹大面积糜烂、表皮脱落,处于昏迷状态,给卧床带来一定困难,为预防再感染,促进恢复,我们采取了多种护理措施,为防止糜烂创面受压加强了防褥疮护理,每2h给予翻身侧卧一次,保持创面不受压。用红花酒精大手法按摩骨隆突部位,改善局部组织循环,保持床铺整洁,每日更换消毒床单、停留尿管定时开放,每日用2‰呋喃西林液250ml行膀胱冲洗二次,会阴冲洗二次。背部表皮疱疹溃疡创面每日大换药一次,开始用2‰呋喃西林液冲洗后涂庆大霉素注射液,再用2‰呋喃西林液纱布湿敷。后改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氯霉素加利福平的注射针剂以1∶1的浓度混合,涂布于创面,再用红外线烤灯照射30min,注意全身其它皮肤的保护。眼睛的护理用25%氯霉素眼水点滴每日二次,湿盐水纱布遮盖,以防患者角膜干燥。

2.3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我们采取了保护性措施,谢绝探访,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医护人员进出病房进行各种操作必须洗手戴口罩、更换隔离衣。每日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消佳净每日擦地二次。

2.4加强支持疗法:维护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营养供给。由于大片表皮糜烂脱落、体液外渗、体质虚弱,给予输同型血,静脉补液,胃管鼻饲,给易消化吸收的高营养、高热量流质饮食每日4次,每次200ml。皮疹在为期20d的处理及护理过程中终于结痂愈合,病情好转痊愈出院。这体现了科学护理工作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