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5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绝句江碧鸟逾白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夕阳西斜,晚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澄澈的江水静静地流向远方,仿佛一条洁白的绸带。诗句虽然没有直接描绘色彩,但色彩感极强,且对比鲜明,景象绚丽悦目。“绮”“练”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觉感受,与黄昏时静谧柔和的情调十分协调。这是一句千古名诗,李白每逢胜景,常“恨不能携谢惊人诗句来”(《云仙杂记》),他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就曾赞叹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诗句所绘似一幅镶嵌在镜框中的风景画,濡浓墨于纸面,施重彩于画中,令人心旷神怡。你看,漫江碧波荡漾,露出白翎的水鸟从江面飞过,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眼都是青翠欲滴的景象,满山的鲜花无比的红艳,就像燃烧的烈火,多么绮丽,多么灿烂!以江水之碧衬鸟翎之白,碧白相映生辉;以青山衬红花,青红相互斗艳。一个“逾”字,将水鸟在碧绿江水的映衬下愈显其翎毛之白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而一个“欲”字,则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展现出鲜花的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着以碧、青、红、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冒出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有声有色,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翠柳”是春天的候物,可见此诗作于三四月间。“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既显得生机勃勃,又具有喜庆的意味。后一句写白鹭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诗句中连用了“黄”“翠”“白”“青”这四种鲜亮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传达出作者无比欢欣的情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其六)》)
面对眼前之景,作者先勾勒再着色,突出红、绿两种颜色,使得景物色彩鲜艳,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柳暗花明的景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色宜人。着色之后再加一层渲染:深红或浅红的花瓣上沾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显柔和鲜艳;雨后空气清新,碧绿的柳丝被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笼罩,更显婀娜迷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与“春来”,互文见义。春日里百花盛开,红艳至极;红日普照,使得红花更为耀眼。花之红与日之红同色相烘染,增加了色彩的亮度。春江水绿,金灿灿的阳光洒满江面,更显得绿波粼粼。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用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以异色相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作者从旭日、江花、江水、火焰、蓝草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托、映衬的手法,又济以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且层次感极强的图画。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枫林晚景使得诗人难以抑制心中的惊喜之情,为了欣赏这山林风光,他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停下车来驻足欣赏。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枫叶犹如彩霞一般,比那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呢!诗人透过这一片红色,感受到了春天般的生命活力,使他笔下的秋天同样呈现出一种热烈奔放、生机勃勃的景象。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王安石《南浦》)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状物精妙。绿水“含风”,始有波浪粼粼的动态;黄柳“弄日”,方显袅娜轻盈的舞姿。以鸭绿代水,以鹅黄代柳,用词精妙而意韵悠长,色彩清丽且对比分明,把春水、柳条表现得形神兼备。
关键词:中国古诗歌;色彩词;语言文字
色彩原本在绘画中只能通过视觉来判断,作为诗歌的语言,却能够通过色彩词的运用是读者在想象中产生色彩感受,从而再造一个色彩空间。以语言为媒介的中国古典诗歌要具体描摹对色彩的感知时,经常会使用一些语言手段来激活色彩词语感性经验的联系,生成栩栩如生的语言文字美,让人充满艺术的回味。许多诗人会去搜索一些富有色彩的词语,用多彩多姿的画面来抒发内心情感,揭示生活的哲理。
本文主要侧重于列述色彩词运用的几种情况以及色彩词运用的各种意义。
一.色彩词运用的情状
语言的色彩美主要指语言文字对万物色泽的描绘和情感色彩,而情感色彩又是附着在语言文字描绘的色彩美上。如地理环境不同,色调也不同,塞内常是绿水青山、红花碧草;塞外则是云黄草白,黑山白水。不同的季节各有不同的色彩,春天多用有生气的词语:鹅黄、嫣红;秋天则变为凝碧、衰红、暗绿等。不同的色彩词,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白色象征着纯洁、高雅,黑色则显得庄严、肃穆等等。本文讲色彩词的运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冷色的运用
冷色通常指亮度比较低的颜色,比如:黑、青、紫等,给人一种暗淡、低沉、朴素、含蓄、清雅的感觉。
杜甫诗歌中常用冷色词。“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峰烟白人骨”(《悲青坂》),用青色、白色将惨绝人寰的场面勾画出来,营造了一种暗淡、抑郁的氛围。在这些悲歌中,用暗冷的色调来写,总给人以沉郁凄楚的悲感。
一句诗中出现几种冷色同为冷色,也可形成强烈的对比。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青”与“白”就形成对比,早上乌黑的头发,傍晚就成了白色,夸张写出时间之快,流露出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2.暖色的运用
暖色通常是指亮度较高的颜色,比如红、黄、橙等,给人一种活泼、兴奋、喜悦、欢快的感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停下前进的脚步,看满山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一个“红”字,把秋天写得比春天还要可爱,扫去悲秋之感,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跃出墙的一枝红杏,道尽了无限的春光,清新的笔调中透露出诗人的情态志趣。
但色彩的运用不能一概而定。人们对色彩的运用往往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其象征意义并不固定。比如,同样是红色,并不只是积极、欢快之感。“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无限愁绪随着春的离去而不断漫延;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物是人非的苦痛之感没至周身。“飞红”、“寂寞红”、“乱红”,哪有喜悦?哪有欢快?都是悲和愁。
3.冷暖的相衬
在许多诗歌中,没有全用冷色或全用暖色,而是冷暖相衬。因为冷色与暖色的使用,没有绝对的界限。全用冷色往往给人以深沉、冷静之感,全用暖色往往给人以热烈、华美之感,而冷暖相衬,则取长补短,对比鲜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词《忆江南》),红与绿,一暖一冷,形成对比,色彩鲜明,描绘出了江南春景如诗如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白、红、青、绿交织在一起,颜色鲜丽,景色显得柔和宁静,但又不失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闲适与飘逸。
诸如此类的冷暖对比,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嗽黄鹏”(王维《积雨辆川庄作》),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曲》),这些冷暖色彩的搭配运用,丰富了形象,感染力强。
二.色彩词运用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色彩词与诗人的情感紧密联系。通过诗歌,我们也可以看到色彩在诗人的笔下变幻出神奇的魅力。
1.绘画性的美感
揣摩诗人笔下的色彩词,我们看到得不仅仅是诗歌的图画美,还要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探访那隐藏着的情绪。“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在他的《绝句二首》中写出了一幅清丽的风景画: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显露白翎的水鸟,飞掠江面,令人神怡;满山的青翠,夺夺鲜花红艳无比,绮丽灿烂。四景:江、鸟、山、花,分别附碧绿、洁白、青葱、火红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以江之碧衬鸟之白,以山之青衬山之红,交相辉映,互为竞丽。
捕捉色彩鲜明的形象,能激发读者丰富的色彩美感,从而唤起欣赏着潜在的审美意识。色彩在诗歌中呈现的图画美不是消极孤立的,它能够充实诗歌的内容美。
2.象征性的寓意
色彩本身没有思想感想,因为诗人的情感融入,使得色彩词明显带上了感情因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古人写诗常借色生情,借色言志,形成一个独特新颖的色彩世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黄巢《》),“黄”字带有双重意思。表面指士兵的盔甲,实际指“皇”,以此自喻,决心唐皇朝,充满了豪情。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可以被视觉感受到的色彩。
由于色彩词在诗歌中的不断运用,它对于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在人们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使得人们对它有一种共同的感悟。出现一种颜色词,便会体会出它象征着什么。比如李商隐在《风雨》中写“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通过写风雨飘摇中的黄叶,按时自己不幸的遭遇,“黄”象征着衰败、没落。
色彩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诗人运用色彩词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抒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审美效果。美学中提到,“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中国古典诗歌以丰富鲜明的色彩来塑造形象,并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给人印象深刻。恰当地运用色彩词,恰恰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语言文字美。
参考文献: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感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必须熟悉掌握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由于表现手法比较繁杂多样,故而针对出现频率最高的写景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写景诗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景色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和情景关系三个方面。
首先介绍景色描写的手法,常见的有远近俯仰相结合、视听嗅触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手法。
虚实相生也叫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衬实、景随情迁、情随景生等。“实”就是眼前的景物,“虚”就是想象的景物。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第三句诗是“梅花落”的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笛声化作满地落花。景象虚实相生,视听相通,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配,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使思乡之情感而不伤。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均是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其次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用典、双关等。对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解释一下“互文”、“用典”和“比兴”。
互文指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了达到文字简洁、含蓄凝练的要求,让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例如《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杜甫《江上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
用典又叫用事,也可理解为借古讽今,多是作者将具有警策作用的神话传说、古人古事、名言警句等运用到自己的诗歌中,推陈出新,表达对世事、世人的看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旧瓶装新酒”,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则化用了唐朝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句子。
比兴,最早在《诗经》中运用较为普遍。“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喻、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起兴、兴喻。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比兴兼用的手法,用风雨中飘摇的黄叶树比喻孤灯下凄凉的白头人,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作者先写“黄叶树”以引出下文的“白头人”,是为“兴”。
最后是情景关系,也就是与写景抒情有关的表现情感的手法。一般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反衬,以景结情,移情于物,烘托、渲染等手法。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侧面描写即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却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渲染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某一方面的形象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例如杜甫《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全诗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一谈到“诗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但“想”是一回事而“知”又是另一回事。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歌的认知与理解是不同的,鉴赏水平也千差万别。如何让不同层次的人突破诗歌的“屏障”,能鉴赏出一些东西来,让国学中的诗歌更具有魅力,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积淀,发现“读・悟・联・结”四步鉴赏法,比较奏效。
一、读。“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对诗歌而言,“读”是前提,因为只有通^读才能在诗歌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
从教学的视角讲,如何读?可事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是喜境,也可是悲境;可以说,通过喜境读婉约诗歌,通过悲境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当然,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诗歌,比较着读。利用灵活多样的“读”,如慢读、快读、不快不慢地读、抑扬顿挫地读、闭着眼睛读、瞪着眼睛读、摇头晃脑地读等等,都可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可见,“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它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悟。“悟”是在“读”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的过程。通过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意绪、念头等内容,为此,这一步尤为重要。当然,面对一首诗歌,要“悟”什么?怎样“悟”是关键。一般来说,通过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在有感情地“读”中“悟”诗歌的意境、意象、意念、思绪、情感等等。
1.悟意象。也就是找准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对于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进行鉴赏,比如刘禹锡《石头城》一诗中的个体意象“潮水”,鉴赏时就须赋予人文情感;“潮水”给人的感觉,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待它猛烈撞击着海岸或沿着沙滩耗尽一切力量之后返回时,却显得平和,似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或者失落。为此,引导学生各自展开丰富的想象:潮水来时是想索取点什么,还是想发泄点什么?回去时,是得到了一种满足,还是遭到了冷遇?结合后面的“寂寞回”便可知晓。由此推知,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故国”的荒凉冷落,是为以景衬境;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苍桑的感慨,是为情景交融。对于是意象群须进入多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比如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诗人调动听觉、视觉组织了“秋风”、“高天”、“猿啸”、“沙渚”、“江鸟”这些意象构筑了一幅精美的画图。“临其境”,便有视觉开阔、听觉凄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同时,视觉的恢廓,又衬托出了作者颠沛流离的独苦,是为以景衬情。――这些都是通过塑造意境所展现的情趣。在悟之前,首先要点拨学生,使其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在逐步领悟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为有的放矢。一般地讲,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营造氛围(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可以说,诗歌的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进而呈现给读者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只在此山中,云深又知处”的意境之感。对于任何读者特别是学生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衬托人物节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能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品性)、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时常出现,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对有些诗歌来说,所有的作用可能都兼而有之,所以,在鉴赏时,不能顾此而失彼。
2.悟关键词。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读”所感知。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中的“自”、“空”二字,均是关键词。悟关键词,一般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如“又”是“再一次”之意,它表明春风是一季又一季地吹上小楼,同时也是一季又一季地吹在小楼中人的心上。“故国”难在,且时间越来越久远,不能不给李煜这个亡国之君增加了一层又一层的愁意,甚至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其中有悔恨、叹息等;一个“又”字所聚集的情感竟难以尽表。“自”、“空”二字则是写出了武侯祠的寂寞、荒凉的氛围。
三、联。通过“悟”,我们已较为具体地把握住了诗歌鉴赏的主题思想及各方面的内容,但这还只是对诗歌价值的相对单一的取向,并不全面;因为有的诗歌还具有它的现实意义,所以在鉴赏时,还必须联想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波折等C合因素,才能具体、全面、客观、公正地鉴赏诗歌。从这一侧面告诉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了解相当一部分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状况,比如在《石头城》一诗中,只把从悟中得到的“抒发作者对‘故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作为鉴赏的最终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违背了作者作此诗的真正意愿。因为诗人刘禹锡在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应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四、结。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让学生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
1.诗歌类型及宏观鉴赏。诗歌一般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类型,且又存在着交叉性。首先,鉴赏各类诗歌,要掌握一些宏观鉴赏要领: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咏史怀古诗,要联想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却采用象征、兴寄、反衬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信念、人格、志趣等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