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15:5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日月水火》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
3.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
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
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
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对韵歌》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
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i u ü y w(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根据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本教案设计,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创设情境,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同时,配上相应的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化难为易。此外,教师还根据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把拼音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趣味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
(教师)
2.拼音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其四声。
2.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i、u、ü,希望每个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正确念、牢牢记。
设计意图:利用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它们的四声,有利于对单韵母的巩固,更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谈话导入:这小院真美。
你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边看小鱼吐泡泡。河里还有一只小乌龟悠闲地爬着。院子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院子中间还晾着一件衣服。多么温馨的小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图,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基础。
三、图片引入,学习韵母
1.教学单韵母i。
启发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
(2)谈话引入:“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
(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 i i。(齐读,开火车读)
(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
(5)教学i的四声。
①师:i和a、o、e一样,可以戴上四顶帽子。仔细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出示:ī í ǐ ì)学生观察比较。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③学生分组练习朗读i的四声。教师范读:ī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铅笔在哪儿?ǐ拿把椅子您请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
(6)指导书写i。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i的基本笔画。
②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③师生共同练说书写韵母i的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格。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2.教学单韵母u。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插图说话,教师引出u:一只小乌龟在河里玩耍。“乌龟”的“乌”的读音里面就有u。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教学讲解:发u音,嘴唇拢圆,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发音口形不变。学生练习读单韵母u,师生共同编顺口溜:嘴巴突出u u u。(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教师指学生领读。)
(4)教师引导学生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这只小乌龟像u形。)还像什么?(像只茶杯u u u。)
(5)教学u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ū ú ǔ ù。
ū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火车呜呜叫ū ū ū。
ú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没有就是“无”ú ú ú。
ǔ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一二三四五ǔ ǔ ǔ。
ù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我们爱公物ù ù ù。
(6)指导书写u。
①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竖。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竖一定要写直。
②教师指导学生试编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弯后竖紧相连。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⑤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⑥再次展示,教师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3.教学单韵母ü。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引出ü:一条大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ü)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
ü的发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口形像在吹笛子。
(4)记字形:u和ü的字形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教顺口溜:u上加点ü ü ü,小鱼吐泡ü ü ü。
(5)练习u的四声。ü也戴上了帽子,(出示声调卡)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他姓於,ǖ ǖ ǖ。我吃鱼,ǘ ǘ ǘ。
天下雨,ǚ ǚ ǚ。一块玉,ǜ ǜ ǜ。
(6)指导ü的书写。
①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启发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③师生共同创编韵母ü的书写儿歌:竖右弯,连直竖,再写两点在上边。
④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学,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⑤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教学拼音字母时,教师根据图和字母的结合展开趣味教学,另外,还根据主题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创编儿歌,把拼音学习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游戏练习,巩固记忆
1.利用卡片开火车读6个单韵母,可以打乱单韵母的次序。
2.做“摘星星”的游戏。
老师读一个带调韵母,请学生摘下写有相应字母的星星。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字母的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引导学生记住字形。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i、u、ü,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
设计意图:归纳本课学习内容,梳理整合本课重点。把本课新知读给爸爸妈妈听,写给爸爸妈妈看,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巩固新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i u ü y w(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谈话引入
1.ɑ、o、e、i、u、ü,它们6个兄弟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教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带调单韵母。
3.导入新课: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了,小i和小u的妈妈来了,你想认识她们吗?仔细看图,两个妈妈就藏在里面呢。
(学生自己发现)师相机板书y、w。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声母。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语言,用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i与y、u与w的联系与区别。
二、图片引出,学习y、w
1.学习声母y。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教材23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y的形状?(大树闪动。)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并引出y。
(2)教学发音。
①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y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i。)
②比较读,让学生听听两者有什么不同。声母y和单韵母i发音相同,但要读得轻些、短些。(教师范读、领读。)
(3)教师引导学生编儿歌,记字形,掌握书写方法。学生创编儿歌:像个树杈y y y。教师讲解书写方法:y两笔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学生描红,并在练习本上写3个。(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声母w。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屋顶闪动。)教师说话引出w。板书:w。
(2)教学发音。教师提问:大w是u的妈妈,它们的读音很相似。你能根据老师刚才讲的y与i的联系与区别,说说声母w该怎么读吗?(w轻而短,u响而长。)
(3)记字形。师生共同创编儿歌:屋子屋子w w w。
(4)指导书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w住在二层楼,由两个v组成,不能写得太宽,学生临摹(mó)大w。
设计意图:教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赋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三、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y、w,指名读。
2.教师叙述:声母y和单韵母ɑ在交朋友,老师演示一下它们两音相碰成的音节,y―āyā(鸭),哪位同学能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请学生分析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3.提示:拼读这个音节时,声母y要读得轻短些,韵母要读得响亮些,两音很快相碰连读成一个音节。
4.拼读音节。
(1)谁能将声母y和单韵母ā á ǎ à拼成音节?
拼读:yā yá yǎ yà。组词读:yā鸭子的鸭,yá牙齿的牙,yǎ哑巴的哑,yà亚洲的亚。
(2)谁能把声母w和单韵母拼成音节读一读。组词读。
设计意图:注重拼读练习,并联系生活情境,寻找拼读音节,加深记忆。
四、故事导入,学习yi、wu、yu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i、u、ü三个小朋友要出去玩。
(拿出卡片i、u、ü)可是它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它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说:“好!我带你去!”大y带着小i一块儿走(将y卡片放在i前面),就成了音节yi。(多媒体课件出示:yi yi yi)大w带着小u一块儿走(将w卡片放在u前面),就成了音节wu。(多媒体课件出示:wu wu wu)小ü没人带,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就对小ü说:“小ü妹妹别哭了。我带你去,快把两滴眼泪擦掉。”小ü听了,高兴地把眼泪擦掉,跟大y走了。(将y卡片放在ü前面,把ü上两点擦掉)这就成了音节yu。(多媒体课件出示:yu yu yu)
2.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其四声。
(1)明确整体认读音节。多媒体课件出示yi、wu、yu,教师讲解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出示yī、yí、yǐ、yì,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3)学生练读。多媒体课件出示wū、wú、wǔ、wù和yū、yú、yǔ、yù,学生练习读,指学生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故事情景,使学生通过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愉快的氛围中识记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快乐游戏,巩固新知
1.猜音节游戏。
老师拿出一张小图片说出一个字,请小朋友认真听,并找出相应的音节,然后当小老师领读。
医生的医 乌鸦的乌 小鱼的鱼 椅子的椅
梧桐树的梧 羽毛的羽 阿姨的姨 跳舞的舞
玉米的玉 宇宙的宇
2.读音节,再用音节口头组词。
3.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三个单韵母、两个声母、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现在请你自己再读读书上的拼音。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把游戏引进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拼音教学如果形式单一,势必会让学生厌学。教师设计了多种生动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儿歌,识记字母。
儿歌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学生记忆。对于字母的发音方法,教师不是枯燥地讲解,而是运用儿歌引导学生发音。如发i时,教师请学生想想衣服的发音,然后请同桌、小朋友互相学一学。接着教学儿歌:衣服衣服iii。这样学生一听就会发音了,效果挺好。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口耳目》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
”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aoouiu
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oouiu与四声
2、能读准音,认清字型,正确书写
教学重难点:读准复韵母aoouiu的音,认清字型、会写。
教具:字母卡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aoe 问:这些叫什么韵母?
2、抽读卡片aieiiu问:这些叫什么韵母?
二、学习复韵母ao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奥运五环旗﹚
2、出示ao的卡片,让学生自由读。
3、教师范读,边读边讲解读法:由a向o最后发出像u音。
4、学生练读,教师纠正读音.
5、谁能读ao的四声?请会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三、学习复韵母ou
教法同ao
四、学习复韵母iu
教法同ao
五、指导书写aoouiu
六、巩固练习
1、注意区别:<1>指出ui、iu字型,字音上的区别。
<2>指出i、u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
2、抽读卡片aoouiu﹙重点巩固的ou的读音﹚。
3、四声练习﹙重点练、三声﹚。
七、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三个复韵母?
我们总共学了几个复韵母?哪几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aoouiu
教学目标:1、巩固两拼音和三拼音节
2、学习声母与韵母aoouiu拼成音节
教学重难点:学习声母与韵母aoouiu拼成的音节
教具:声母卡 韵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
韵母卡片:aoouiu;声母卡片z、s、j、q、x、y、zh、sh。
2、认读复韵母aoouiu的四声。
二、学习声母与复韵母aoouiu的拼音
1、出示小黑板
﹙1﹚两拼音节
zzaollou
saosaozouzou
zhzhaozhzhou
jjiuy ao yao
niu niu you you
l li
﹙2﹚三拼音节
jjiao
qiaoqiao
xxiao
2、看斜线图拼读音节
﹙1﹚学生自由拼读
﹙2﹚同桌互相拼读
﹙3﹚抽查.﹙注意正音﹚
三、拓展练习
1、在射线图上标上声调拼读
2、用带调的音节口头组词
3、用带声调的音节口头说话练习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三拼音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aoouiu
教学目标:1、会认读7个生字
2、会读句子和儿歌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记住字型.
教具:生字卡片 字母卡片
教学内容:
一、检查复习
抽读卡片
声母:nchyxch
韵母:aiaoüeiu
二、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2、指导读句子: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1>学生自己读。
<2>同桌互读。
<3>全班齐读。
<4>教师指名认读。
<5>教师指导读好句子。
3、学习生字
<1>画出句子中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
4、巩固认字
<1>抽读卡片并口头组词。
<2>读句子,读准生字的音,记住型。
5、指导读儿歌
<1>读儿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班上的同学,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抓住同学肖像特征,画一幅肖像画。
3.通过绘画同学的肖像,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了解脸部特征,学会观察、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表现人物造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图片、画像
学生准备:绘画纸、各种绘画工具、自带照片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一起唱一唱,跳一跳,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一起做各种动作。播放视频音乐《找朋友》——引出课题《我的新朋友》
师:听的时候,比比谁的小耳朵灵,看谁能听出歌里唱的是什么?
那你们有新朋友吗?
小结:其实人与人第一次见面就是新朋友了,譬如吴老师今天刚跟你们认识,我们就是新朋友了。
(设计意图:与课题相关的音乐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授新
1、师:孩子们在人民路小学东校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在班上找到自己的新朋友了没有?有谁愿意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新朋友呢?
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新朋友,教师引导学生不用不同的方式介绍,如特长、喜好、长相特征等。请学生勇敢走上讲台为大家介绍新朋友.
3、你们记得最牢的地方就是你新朋友最大的特点,是他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你如果要画新朋友,也要把他的最大特点画出来哦!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增加同学间的情感。)
4、师: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那有没有同学想知道吴老师的新朋友是谁呢?
出示不同学生的照片,带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进行观察:
(1)
有的同学的脸长长的,有的圆圆的,还有的方方的。
(2)
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彼此五官、发型的特点。
5、教师结合自己的长相,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照片,学生是老师的新朋友,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三、欣赏画家肖像、学生作品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画家肖像,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懂得画肖像画既要找抓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象力,又要体现自己的风格。鼓励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绘制肖像.
四、出示范画,总结引导
现在老师要特别介绍几位新朋友,出示不同风格的新朋友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几幅范画的人物特点,让学生明白在绘画过程中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大胆想象,添加环境使画面更加丰富。
五、学生创作
1、这些新朋友都被画家留在了纸上,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新朋友留在纸上呢?用你喜欢的方式画画你的新朋友吧。
2、出示作业要求:
从五官、脸型、发型、
服饰等方面画出新朋友的样子,注意构图饱满适中,色彩鲜艳。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主意人物外貌特征。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师:大家画的新朋友太让我喜欢了,你们画的开心吗?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1、请孩子们做小评委,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认为最成功的地方?
3、在下一次的作业中,你准备做哪些努力?
4、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同学,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的作品制成贺卡,并写上自己的祝福,在好朋友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结: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学会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友好相处,让每位同学都成为你的好朋友。生活处处有朋友,愿你们今后能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板书设计:
我的新朋友
脸型
发型
五官
色
彩
我们小组十一人分别负责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其主要工作包括听课、备课、试讲、授课、说课、批改作业和试卷、开展历史活动课等。
1主要工作
听课。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备课。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试讲。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终落实教学设计。
授课。俗话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自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独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1 从实际出发,设疑导入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上册的基本概念对初学者而言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简单、直接地提出基本概念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易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基本概念的导入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可根据该概念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导入。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一些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高等数学是源于实际,服务学科的。
《高等数学》上册中内容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及与实际联系紧密,有较强应用背景的知识点有: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与性质;连续的概念;导数与微分的定义;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定积分的概念与微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元素法及应用;常微分方程。
对于上述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如极限、连续等,可运用动画演示向学生展示其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提出的原因及定义的依据,从而在本质上掌握好这一概念。对于与实际联系紧密,有较强应用背景的知识点,如微分、极值等,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地提出问题,再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与理解,从而掌握好其运用。
2 转换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转换教学模式,根据课程进度,适度地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指导学习,从课堂专制式转变为平等、讨论式,从填鸭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向感应式。简而言之,引导学生被动型的“学会式”学习向主动型的“会学式”学习转变[2]。具体地,可尝试通过下列措施实现教学模式的转换:
强调课前预习。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定理,教师可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并以作业的形式上交。
将《高等数学》上册的内容划分为函数极限、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以及微分方程4个知识模块,督促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撰写读书报告,并从中选出质量好的报告由学生在课堂上宣讲。
鼓励学生多提问,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寻找他们在知识理解上的薄弱环节,及时地补充讲解,不堆积疑问。同时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汇总,既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教师下一学年该门课程教学的开展。
时刻关注学生对课堂所授课程理解、接受的程度。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的难度与进度,不打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与热情。
3 重视课堂之外的师生交流,在班干部的帮助下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
《高等数学》上册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其中小学阶段,他们的学习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老师指导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一方面,在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教育教学文章一部分自律性较好的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完成好该科目的学习,但大部分的学生会逐渐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从而导致课程成绩不合格。另一方面,《高等数学》上册的学习强度大时间紧节奏快,授课老师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不可能采用“讲解-练习-复习-再讲解”的模式,因此需要学生自觉地投入时间与精力,而部分同学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放弃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从被人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变的阶段,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的阶段。老师在完成授课的同时,应在课堂之外积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转变与过渡。
加强课堂之外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3]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帮助。《高等数学》上册是大班教学,授课老师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很难细化、具体到每一个人。因此,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通过班干部实现课堂之外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可在课程改革中尝试采用下列措施:
建立学习群,要求各班的学习委员及班长加入该群。可将与教学、学习相关的资料及要求等信息在该群内,再由各班的学习委员将这些资料及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具体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类,推荐给学生课余阅读的书籍与资料的相关信息;第二类,课堂上补充的知识点的详细教案;第三类,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及正确解法;第四类,关于课本习题之外的作业要求,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清楚授课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及要求。
布置集体性质的学习任务,如撰写读书报告、章节练习及期末复习测试等可交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在各自的班级内组织完成。
讲授完一个章节或知识模块后,可请学习委员收集、汇总各自班级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疑问,教师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疑问进行讲解。
4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同一课堂内实行分层教学
班级的学风、学生的基础、资质及勤奋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同教学班的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必然存在差异。授课老师应正视差异的存在,在遵循教学大纲讲授课程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教学。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掌握;对能紧跟课程进度的同学,强调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知识模块;对基础扎实课堂上反应较快的同学,强调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行分层教学[4]的关键在于教案的设计、作业的布置实现分层。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上册教学模式的改进需要授课老师认真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52.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落实到实处,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难点。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
4、引导学生在用中学英语,在做中学英语。改变学生的观念,“我要学”而非“要我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感受成功。
二、德育目标
突出初一年级自成教育的主题---自信,成功。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新接初一学生,部分学生曾经学过英语,自己认为水平较高,部分学生从为接触过英语,总之,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备课中多下功夫,课堂上要保证优生吃饱,没基础的学生不掉队。
1、切忌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切行为,耐心辅导基础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争取让学生少掉队。
2、及时查漏补缺。
3、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具体措施
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课,不能无教案上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2.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尤其要关心基础差的学生,学困生要多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注重课堂学生知识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稳中求发展。
3、在课堂上注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学习,并让他们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感。不可忽视没基础的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和进度,而忽视了中等生的学习。
4.及时总结,写好课堂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
6.不断完善和改进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五、课时安排
新学期就在眼前,我们要迎接的是一批来自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满怀好奇和憧憬,同时又带着一些紧张和畏惧。所以,精心设计教案,用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好开学第一课,对一年级的教学尤为重要。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时有食欲才能吸收,同样,学习时有兴趣才能接受。以拼音字母“ɑ、o、e”的教学为例,教师真情投入,和孩子们一起上好第一课,不仅能够消除孩子们对学习的畏惧,还能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给学习生涯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情感故事,拉近距离
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是拼音字母“ɑ、o、e”,书上是一幅精美的插图,其中暗含着3个拼音字母。我们可以依据此图,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他们感受到拼音字母在生活中的作用。教者指着图,在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娓娓道来:“今天是小红上学的第一天,她可高兴了。一大早,太阳公公刚露出头,小红就起床了。做老师的阿(ɑ)姨带着小红来到屋外,给她介绍小学生活。大公鸡在篱笆上喔喔(o)啼叫,对她说:‘小红,你在学校可要认真学习呀!’池塘里的大白鹅(e)也向小红游过来,说:‘小红,等你学到了新知识,回来教教我。’”孩子们看着图,听着故事,觉得非常的轻松有趣,感觉到了老师的可亲可爱。这时,教者可以顺势问:“孩子们,今天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是谁送你们来的呀?爸爸妈妈有没有叮嘱你们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子想到早上来上学时家长的殷切叮咛,纷纷举手发言。他们在发言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坚定了好好学习的决心。
二、巧编儿歌,化难为易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语音符号,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动心思,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正确掌握发音方法,同时记住读音。儿歌在这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它的呈现方式多元化、趣味化,为学生学习拼音创造了一个语言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此外,读儿歌也是学生的初步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如根据发音时的口型,我们可以创编这样的儿歌:“张大嘴巴ɑɑɑ,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边领读边让学生看老师的口型。教师也可以准备一面小镜子,在指名学生练读的时候,让他看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型。根据拼音字母的读音,我们还可以创编这样的儿歌:“一个阿姨ɑɑɑ,公鸡啼叫ooo,池中白鹅eee。”再如,根据拼音字母的书写方法,我们还可以创编其他儿歌:“圆留小辫ɑɑɑ,一个圆圈ooo,圆中多横eee。”儿歌字数相等,整齐押韵,非常好记,读起来也很有韵律。
三、趣味游戏,激发兴趣
一节课通常是40分钟,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6~7岁的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教师一直采用领读、跟读、指名读的方法,那么一年级的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差,课堂也会变得吵闹杂乱,难以控制。所以,有智慧的教师都会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的规律,设计多种形式的趣味游戏,在学生学习热情下降、注意力分散的低谷时段,适时地用游戏引导学生释放过剩的精力,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延长有效学习的时间。比较适合一年级拼音教学的游戏有以下几种。
认名字:教师出示一张拼音卡片,问:“拼音宝宝来课堂,它要找个小老师,谁能叫出它的名,就是它的小老师。”学生举手回答:“我认识这个拼音宝宝,它的名字叫……”
猜一猜:教师拿出几张拼音卡片排列在讲台上,抽出其中一张卡片,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拼音,并准确读出。猜对的小朋友可以上台继续抽取卡片,请别的同学猜。
找朋友:教师制作两套拼音卡片,随机发到学生手中,请其中一位学生读自己手中的拼音。如:“我是ɑ,阿姨的ɑ,谁是我的好朋友?”那么班中同样拿到“ɑ”的同学就起立,说:“我也是ɑ,阿姨的ɑ,我是你的好朋友。”
拼拼读读:教师制作一些笔画卡片,如“—、|、⌒、∪、、·”等,请小朋友上台用这些笔画拼出拼音字母,并读一读。
在游戏中学习,小朋友不会觉得苦,不会觉得累,积极参与,辨清了字母,读准了拼音。
四、表扬奖励,巩固成果
1主要工作
听课。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备课。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试讲。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终落实教学设计。
授课。俗话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自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独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说课。除了日常的从备课、试讲到授课以外,针对以后教师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说课竞赛,我们在李芳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次说课。李老师根据我们每位实习队员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并鼓励我们在实习结束后继续进行说课演练。
批改作业和试卷。授课只是把知识与学习方法传达给学生,学生的掌握效果如何仍然需要反馈得知,而批改作业和试卷则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常用手段。因此我们的实习队员常主动提出帮助原任历史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譬如高中部的实习队员们在批改学生第一单元的作业时,发现学生仍然以初中死记硬背史实为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对于阅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于是实习队员们在第二单元的授课中增加了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提取知识点,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开展历史活动课。依照学院的教学安排,教育实习期间除了需要完成新知识课的授课以外,还需要开展历史活动课,充实自己的教育实习经历。因此我们小组十一人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课,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譬如杨妙如开展的《走近秦始皇》一课,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秦始皇,引导学生学会评价秦始皇,落实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要求的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目标。又如陈俊杰与陈晓清共同开展的《广州,我最掂》一课,从学生熟悉的广州历史遗迹入手,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这些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而梳理一个完整的广州历史体系,使学生感受独具地方特色的广州文化的韵味。再如邓铭兴与罗翠婷共同开展的《历史很精彩》一课,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影视素材,使学生感受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指导学生记忆历史史实的技巧。
2心得体会
经历了两个月的登台授课后,我们小组十一人的课堂教学技巧更加纯熟,教学设计也越来越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感慨良多、收获良多,现在把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大致归纳如下:
趣味性。相比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初中的教学更注重趣味性。提高每一节课的趣味性,使学生不仅从做中学,而且乐于做,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并掌握方法、体验历史。杨妙如在讲授《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播放关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纪录片,通过让学生在观赏纪录片的过程中提取关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积、重量的信息并概括其特点,感受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技术的高超与青铜文明的灿烂。黄鹂在讲授《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为孔子与老子等思想家设计名片的方式,使学生识记这些思想家的姓名、国籍等史实。
直观性。通过形象直观的照片、地图、影视素材,甚至实物,不仅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促进学生从做中学,而且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帮助学生对史实理解得更深刻。杨妙如在讲授《“秦王扫六合”》一课时,通过演示分别使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多种文字拼写而成的育才中学校训,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文字的必要性。邓铭兴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通过演示古代希腊地形图,并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与观察地形图的基础上概括古代希腊地理环境的特征,培养学生识图并构建论据的观察能力。
多样性。增加历史课堂教学上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就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使我们明白,目前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普遍反感以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希望能够在欢快有趣的课堂中学习。黄鹂在讲授《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时,使用了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孔子及其弟子,并展开关于“仁”与“礼”等思想观点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陈晓清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使用了情境创设法,让全班学生来担任古罗马的法官,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判决案例,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方文珊在讲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时,播放了《大国崛起》中关于德国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片断,罗列两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情况,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与其政治体制的确立过程之间的关系。
现实性。尽管学生希望教师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但更希望这些教学手段能够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在高考指挥棒的调控之下,即使是不把历史列入中考科目的初中,也充斥着考试竞争的氛围,提高考试成绩成为学生最大的现实需要。这就意味着教师在绝大部分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是以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为主要教学目的,时刻注意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常常利用每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主导学生在教材中划起重要的知识点。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则几乎每一节课都是一边引导学生探究出新知识,一边紧扣教材主导学生做笔记。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现实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的教学措施。
有效性。教学手段多种多样,选择的手段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言,活跃气氛只是辅的效果,不能为了活跃而活跃。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一节课中因教学手段太多而造成的课堂教学环节彼此松散的情况,要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个教学手段的有效性。陈俊杰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参考夏辉辉老师的教学设计而创设了《雅典公民帕帕迪的一天》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析帕帕迪的所见所闻。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一虚拟情境的有效性,不使其仅仅是具备检测效果的教学环节,陈俊杰在之后继续利用帕帕迪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丰富了这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贴近性。正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描述历史课程性质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设计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所见所闻之间联系的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更贴近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利于该性质的落实。邓铭兴在讲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使用比较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现任英国女王伊莉莎伯二世的权力大小进行导入,引导学生从这一现实问题切入到过去两国宪法颁布的历史史实,使学生从贴近自身的现实回溯过去,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3有待改善
作为实习教师,我们小组十一人的经验是不足的。尽管我们经常虚心地请教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地修改,但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里进行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善。
能力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根据李芳清老师的意见,无论是初中部的实习队员,还是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落实知识目标为主,能力与方法两方面的目标没有落实得很到位。其实众所周知,现在高考的考查更重视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教材中描述的史实主要是为教师培养学生能力与方法提供媒介。过去传统的教学过分重视媒介,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掌握,以致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越来越难以提升。实际上,从初一和高一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无异于教师进行长线投资,也许刚开始成效不佳,但当学生熟练以后能够纯熟地依靠自己学会知识。然而,我们小组十一人一直以来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致自己在站上讲台后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对于能力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尚未非常到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0页。本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科普知识――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地告诉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知识点对于在城镇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一般没有生活经验。
二、片段描述
在公开课上,学生在朗读表演了课文内容后,讨论课初提出的问题“小松鼠为什么找不到花生”。
简短的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一:“是其他动物摘走了。”
学生二:“花生没长果子。”
学生三:“果子可能长在地里吧。”
……
老师:“……说实在的,我也没看过种花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花生是怎么长的好不好?……”
坐在第一排的最后一位孩子高高举起手,边叫边跳:“我看过!我看过!”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老师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这个在公开课上毫不识趣的孩子,继续着自己的话:“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屏幕上精美的Flas演示了花生的生长过程,学生们都发出了兴奋的叫声。只有第一排最后这个小男孩怏怏不乐,埋头剪起纸来,且一直剪到下课。
三、几点思考
1.倾听学生,避免学生边缘化。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尊重学生,首先表现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认真倾听学生的言语。新课程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要让“教师倾听学生”。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在《小松鼠找花生》的教学片段中,这位学生几次叫着“我知道!我知道!”,不难看出,这位学生知道花生的生长过程,而且急于想把这鲜为人知的“秘密”告诉给大家,以使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课后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这位学生的外婆在山区,家里每年都要种一些花生,而且这位学生经常和外公一起去种花生、收花生)。但老师继续说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话,始终没有理睬学生。这多让好表现的孩子失望与伤心啊!老师的冷漠是对他无声的伤害!他感到自己在课堂上不受重视,心中的不满情绪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既然你不听我说,那我也不理你。所以后半节课该学生游离于课堂情境之外。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游离于课堂情境之外,那么我们的教学流程即使设计得再好,情境创设得再好,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摆正师生关系,用一种民主性指导取代权威性来组织学习”不是仅仅表现为老师表面上态度的和蔼可亲!而是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诚心去认真地聆听学生的声音,真正地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尊重我,我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我们教师每次都能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就不但避免了教学中的学生边缘化,而且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2.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于汉语拼音gkh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声母g k h的发音及g k h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g k h的发音及g k h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g k h字母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上次课,我们学了d、t、n、l(出示字母卡,抽查学生读、写的掌握情况。)这次课我们学习g k h。
二、学习声母g
1、字母g的发音
师:小朋友请看这幅画,上面有只鸽叨着橄榄枝,象征着和平。“鸽子”的“鸽”的声母就发g。还有“哥哥”的“哥”,声母也发g。唱歌的“歌”的“歌”声母也发g。大家一起来发g。播放音频,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发音要领:发g时,没有气流冲出。
播放PPT,学习儿歌。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g的书写
播放视频,让学生跟着学习g的书写顺序。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g”?字母“g”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师:字母g有点象数字9,刚才这幅画上,鸽子叨着的橄榄枝的形状也象gg。我们来看看g怎么写。它的左上角是个半圆。分两笔写成,先在第二格写半圆,然后写竖弯勾,一直写到第三格。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三、学习声母k
师:小朋友请看这幅画,河里有什么呀,有水草,还有一些黑黑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小蝌蚪长大后就变成了青蛙“呱呱呱”。这些蝌蚪的“蝌”,声母发k。还有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学习语文、数学这些科目,科目的“科”声母也发k。还有口渴的“渴”,声母也发k。大家一起来发k。播放音频,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发音要领:发k时有气流冲出。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k的书写
播放视频,让学生跟着学习k的书写顺序。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k”?字母“k”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师:字母k有点象一棵树上长了两根树杈,左边的一竖是树干,右边的两根斜线是树杈。我们先写左边,从第一格中间偏上点的位置开始写一竖,写到第三根线。
接着,从第二根线的下面开始,向左斜,写“/”,也就是上面的树杈,写到第二格的中间,跟刚才写的一竖连在一起,然后接着刚才写的左斜“/”,向右斜,写“”,也就是下面的树杈,写到第三根线为止。分三笔写成。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学习声母h
1、字母h的发音
师:小朋友,请看刚才那幅图。图上有两位小朋友,她们在干什么呀?她们在喝水。这“喝水”的“喝”的声母发h。还有 “小河”、“河水”的“河”声母也发h。“禾苗”的“禾”声母也发h。大家一起来发h。
播放音频,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发音要领:发h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h的书写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h”?字母“h”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师:字母h有点象一张有靠背的椅子。先写左边一竖,再写右边半个拱形。
从第一格中间偏上一点的地方开始写一竖,一直写到第三根线。再在第二格写半个拱形。注意这半个拱形是连着左边的一竖写的。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二、学习g k h与ua的三音拼读
请两位小朋友上台,各拿一张字母卡,一个是g,一个是a。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两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g-a,这象鸭子的叫声“嘎嘎嘎”。
再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拿着字母卡u,站在两人中间。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又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g-u-a,这是西瓜的“瓜”,又是青蛙的叫声“呱呱呱”。说一位小朋友很棒,是“叫呱呱”。
师:我们两次发的音是不同的。第一次是两位小朋友在一起,有两个音节,第二次呢,是三位小朋友在一起,有三个音节。
师:我们要注意,刚才那三个字母发音时,第一个字母,也就是声母,发音要轻一些,中间的字母,也就是介母,发音要快一些,最后一个字母,也就是韵母,发音要响亮一些。三个音连在一起读的时候要连贯。我们一起来拼g-u-a,gua,“西瓜”的“瓜”。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拿着字母卡k,替换拿字母卡g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k-u-a,这是夸奖的“夸”。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拿着字母卡h,替换拿字母卡k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h-u-a,这是花朵的“花”。
拿出三拼音节卡片gua、kua、hua,复习g k h与ua的拼读。
三、学习g k h与uo的三音拼读
请三位小朋友上台,各拿一张字母卡,一个是g,一个是u,一个是o,按顺序站在一起。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g-u-o,是“饭锅”的“锅”。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拿着字母卡k,替换拿字母卡g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k-u-o,这是“括号”的“括”,“宽阔”的“阔”。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拿着字母卡h,替换拿字母卡k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拿的字母合在一起,念什么呀?大家连在一起读h-u-o,这是做饭时用的“柴火”的“火”。
拿出三拼音节卡片guo、kuo、huo,复习g k h与uo的拼读。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能力;有效
动手操作是新教材极力体现的一种理念,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它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操作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并在动手和思维的过程中探索与创新。
一、动手操作能“激趣”
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一上课,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红球代表幸运,3个袋子中(1号袋里装的6个红球,2号袋子装3个红球3个黄球,3号袋子里没有一个红球)你最想从哪个袋子里摸球?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我拿出1号袋让学生摸球体验,通过体验让学生感知“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任意一摸,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在教学“可能”的时候,则先让一小组学生体验在2号袋子里摸球,体会到“在3个红球,3个黄球的袋子里是有可能摸到红球的”,然后再让全班学生分组操作,从4号袋或5号袋摸球(4号袋子里装2个红球,4个黄球;5号袋子里装1个红球,5个黄球),在学生摸球并交流后得出“只要袋子里有红球,就有可能摸到红球”。整节课,因为有了摸球体验,学生兴趣高涨,思维一次次发生碰撞。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感悟,在操作中发现并概括出了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能“获知”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一些图形公式的推导,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都非常抽象难懂,在教学中,教师都可培养学生的操作意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可以让他们动手试一试、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让他们发现原来通过动手操作,能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公式变得简单易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如此,在枯燥的计算类教学中,动手操作也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操作,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计算方法,还能让学生明白算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在出示算式“36-8=( )”后,由于怕浪费时间,课堂中就没有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而是直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虽然学生都会计算,但是却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课堂显得十分沉闷,我也陷入了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获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方法呢?于是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第二天,带着同样的内容,我踏进了另一个班级。同样出示“36-8=()”,当学生说出得数28后,我追问:“谁能告诉我28是怎么得来的?”学生同样陷入沉默,这时我趁机拿出小棒:“不如我们请小棒来帮帮忙吧,请每个小组拿出36根小棒,然后同桌同学边摆边讨论。”课堂又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和同桌热烈地讨论着,不时有一双双小手举起。在汇报时,学生边摆边说,想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1.6减8不够2根,就从3捆里拿出2根,30-2=28;
2.6减8不够,先减6根再减2根,36-6=30,30-2=28;
3.6减8不够,先拿出一捆,10-8=2,2+26=28;
多么可爱的学生,多么有创意的想法!为什么同样的内容,课堂的效果却截然相反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小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二堂课中,就是因为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使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在不知不觉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学得轻松。
三、动手操作能“创新”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综合练习课”时,我出示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想象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惊奇地发现不仅可以摆出正方形、大的三角形,还能拼成没有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我“乘胜追击”:“你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图形?发挥你的想象力动手试一试吧!”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份惊喜。这话一点不错,当学生拿着用七巧板摆出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时,我也震惊了:原来,我们的学生具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综上所述,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然动手操作如此有用,为什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会有教师放弃了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的机会,舍本逐末地采用说教的方法呢?我认为关键是把握不住操作要领,致使平时的动手操作流于形式,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最终他们放弃了动手操作。那么怎样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实在,更有效呢?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操作目的
设计操作活动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和要求,这样学生在活动时就能确定自己操作的方向,主动安排自己的操作步骤。例如,在教学“搭配问题”一课时,由于对操作的目的不明确,也没有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便让学生用2件上装和3件下装去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表面上学生活动得很热烈,但是巡视后发现,学生摆的穿法根本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出现了两件上装一起穿来搭配一件下装,而且在操作时学生只热衷于怎么穿,却忽视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由于操作要求已经十分明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摆,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6种不同的穿法。而且学生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们有的想到用简单的文字记录,有的想到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有的想到用连线的方法,还有的用算式2×3=6表示。在感叹学生的聪明之余,我深刻地认识到明确操作的目的对操作而言是多么重要。
2.留下思维空间
动手操作要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在操作事物的本质特征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抽象、概括,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学生在操作反馈后,明白要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知道在操作时如果能做到有序,就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同时,学生对2×3=6这一算式理解也更透彻了,并不仅仅停留在2和3这两个数字上。
3.形成一种技能
动手操作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习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技能。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增强了,也会使学生养成自动去操作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生活上,遇到难题,也会主动去试一试。
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地去引导,有步骤地去实施,只有这样,才会让数学课堂永远充满灵动的气息,数学课堂才能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教学设想
《汉语拼音复习》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单元的总复习课,本课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儿歌。汉语拼音复习-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德国哲学家约瑟·狄慈根有句名言:“重复是知识之母”,复习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使复习课科学、优化。不少学生对复习拼音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必须活化练习的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创设一些情境,设计一些游戏,化枯燥无味为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复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巩固拼音。
另外,在复习中教师要把复习旧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拼音卡片、直观形象的插图,电教媒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指导观察、发展语言、启发想像,引导表达,并运用小组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普通话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考虑,制订本课教学目标如下: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通过复习活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汉语拼音王国”游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播放火车开动的录音)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有效组织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一开始创设了去“拼音王国”游玩的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积极性高。]
二、复习声母
过渡: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拼音王国的大门口,看,门口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呢!
1出示声母表,采用分小组练读,小组比赛读,齐读等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认读声母,读时教师提醒学生声母要读轻一些、短一些。
过渡:有些声母朋友长得特别相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认清楚呢?
2辨别形近、音近声母
卡片出示b-dp-qf-tm-n
z-zhc-chs-sh
每组声母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读,读得好的可把卡片奖给他们。
三、复习韵母
过渡:告别了声母朋友,让我们继续向前看望拼音王国里的其他朋友。
1出示韵母表,指导学生分组反复认读,一组读单韵母,一组读复韵母。其他两组读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提醒学生韵母要读得响一些、长一些。
2辨别易混淆的韵母
卡片出示:ai-ao ao-ou ui-iu en-eng
ei-ie un-ǖn an-ang in-ing
指名学生认读。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每组声韵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帮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过渡:拼音王国里还有一群特殊的朋友,它们叫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表,认读16个整体认读音节,先按顺序读,再打乱次序读。
2找出下列音节的整体认读音节。
ri yuan ci ying yu er yue qi
wu shi yang ye zhi
[通过音节的比较,帮助学生巩固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必须整体认读的特点。]
五、综合练习
1听音取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写有声、韵母的字母卡片,老师读,学生迅速取出相应的卡片。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2分一分
出示草丛情境图,写有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师:草丛中来了好多小伙伴。你们能帮他们排成三队吗?(指导学生把这些拼音分成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三类)
[这两个游戏生动、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手、脑、口并用,发展了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声、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和形。]
3读儿歌
(1)拼一拼
学生分小组借助拼音练习拼读儿歌。
(2)唱一唱
①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唱读儿歌。
②给儿歌谱上熟悉的乐曲,并唱一唱。
(3)画一画
选择一首儿歌,把儿歌的内容画一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复习“三表”后,让学生听一听,分一分,拼一拼,唱一唱,画一画,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解决实际问题,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语文课程与音乐、美术课程的整合。]
六、总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