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

时间:2023-05-31 09:5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可持续发展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可持续发展定义

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适应协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08-01

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一直密切相连,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同,在所经历的几个不同社会形态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最初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所以人和自然浑然一体,存在一种原始的和谐。伴随着农业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的冲突也开始发生,危机萌发。但是当时的生产力还不足以破坏自然界的自组织能力,人们对自然仍然高度依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对自然的征服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出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疾病困扰、社会贫困加剧等一系列的生存危机,给人类带来了警醒,要求人们寻求一种长久的生存之道,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最先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其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主要在以下领域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定义:

一是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方面的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不超越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发展。

二是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的研究者们共同将可持续发展解释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三是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经济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但归纳起来可以描述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优良及其不破坏后代人谋取更多福利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是科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研究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的方式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要达到“零排放”就需要依赖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而目前被大家最为认同和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1987年4月发表的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由于其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也称作《布伦特兰报告》,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方面值得我们注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即一方面要优先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在生态环境系统可以支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眼前和未来的需求。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环境承载力限度的界限内,以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为优先。换个思维来说,可持续发展就不断满足人类需要,在协调环境的承载力的同时,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以看出,适应与协调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 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 可持续发展要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不管是当代人的需求,还是后代人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人类自身的需求要一直都能得到满足,不会终止。人类需求能够持续性的得到满足,这是可持续发展自始至终的目标。

社会的进步表现在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人类发展早期,凭着低下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毫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这样的索取不仅没有摆脱贫困反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了结果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后果适得其反,不仅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反而更加贫困。以往的事实经验表明,贫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的障碍,这表明只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新的更有效物质保障,才能使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现象最终被打破,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另外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保证,只有人类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面向全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所以,发展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的目标是使人类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

2.2 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对人口的承载力、自组织能力以及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组成了环境的承载力。其具有一定的稳定度,能自我调节和修复。而关键的一点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当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向大自然索取时,可能会忽视或不顾整个环境的危机而仅仅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旦资源本身以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不及人类向自然环境资源索取的速度,环境的自净能力无法达到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的要求,这将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威胁。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必须使地球生态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可再生资源以持续性的方式使用得到保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人类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必须是最小的。总之,就是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追求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以一种全新发展观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发展形成并完善的,它在思想观念领域是一次重要革命。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同时可持续发展体现并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要求在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要使环境和发展和谐一致,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由此可见,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

[2]邓育红.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

[3]杨元峰,陈达富.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J].法制与经济,2010.

第2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都有所深入。当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因此需要我们把可持续发展这个科学理念运用到林业建设的体系之中,构建起具有更加完善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从而对森林资源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并使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长久的维持。

1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最早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它标志着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够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方面达到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要对与我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大气、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和资源加以维护,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无视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过要在资源和环境被保护得到永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林业的定义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1林业的定义

林业的定义可归纳为人类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利用及发展的经营活动,充分利用森林的多种效益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能使森林资源被长久的经营,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性产业。

2.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根据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表明,可持续林业是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更新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与生态多样性等保证不被毁坏的基础上的林业实践活动。并经过一系列的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等方式,使其多功能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能够保证土壤、空气和水等资源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赖以存在的环境。不仅能满足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等产品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对其的需求。

3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提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持续生产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现,森林的多重价值观得到体现,在改善拥有森林的地区以及国家的生存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2依靠科技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要加大力度对生产力布局进行改革,落后产业要淘汰,传统产业要改革,新型产业要扶植,进行产业重组,从而使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遵循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对森林生态系统要采取最具成效的可持续方式进行管理经营,在实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基础上森林整体的可持续经营得以实现,并遵循自然、社会、经济等规律进行有机的结合,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的经营模式,才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保障。注重对森林的经营与设计,在林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合理的规划好区域森林布局,对林业中长期发展以及森林经营等制定相应的策略,为科学合理的经营森林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使林业分类经营逐渐完善。有效的保护和经营好天然林。天然林的管理和维护机制要完善,对天然林的现有资源要能够切实的保护好。优化天然林树种结构,改进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其经营效益。加强对现有人工林的经营改造。林业经营主体要在制定计划、合理有序的情况下多营造混交林,尤其要加强阔叶林的营造;对于人工林的主伐年龄要适度的延长;对于具有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树种要注重多营造,其中大径材是培育重点,林业主体经营模式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3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首先应当具备比较完善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理论依据,对人类社会、经济等发展所需求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条件、以及保护地球环境与资源等充分的加以考虑,集中体现生态与经济两者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健全管理机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对森林采取限额采伐管理,以保证森林生长量与采伐量的长期稳定;加强对林地的管理,采取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避免有林地逆转,严惩毁林占地等违法行为;要坚持依法治林,在源头上遏止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林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从林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建立完善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加快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等,从而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恭平.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1,(21).

[2]张慧军,贾荣.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

第3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定义,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定义被广泛使用之外,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有类似的定义:“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谨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学者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体制四个方面,也可称为“生态、生活、生产、体制”的“三生一体”的范式。综合各种定义,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基本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或内涵:

(1)生态可持续: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的復育与再生;考虑环境承载力、容受力的有限性;建立“生态足跡”的衡量观念。发展的同时,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都获得休养生息。具体作法是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2)经济可持续:依靠科技革新提高生产的质与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强调“绿色GDP”、建立环境经济学的新思维。

(3)社会可持续: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当代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而对待社会弱势族群的公平与正义、保存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性,是社会可持续的主要关怀。

二、可持续发展的层级与范畴

可持续发展固然是全球共同的议题,但在推动或执行上,可以分为全球可持续、国家可持续、地方可持续与社区可持续等不同的层级:

(一)全球可持续

全球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从国际的观点,整合各个国家、各区域,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是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共同发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称《地球》(earth charter),其“目标是通过在国家、社会重要部门和人民之间建立新水平的合作来建立一种新的和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签订尊重大家的利益和维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完整的国际协定而努力;因为全球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大自然的完整性和互相依存性。除了里约宣言之外,“二十一世纪议程”的第一部分“社会和经济方面”特别列举了以下多项的内容: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消除贫穷;人口动态与可持续能力;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过程等。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COP3)签订《京都议定书》,显示各国对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暖化议题的重视,且愿具体执行气候变化纲要公约所订的减量目标,2004年俄罗斯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而使此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二)生态环境面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关怀,详细区分还可分为生态保育与环境保护两部分:生态保育系指自然生态的维护、保存、復原,进一步还希望“复育”成功。环境保护则系针对物理性公害如:噪音、悬浮微粒;化学性(毒性化学物质)、生物性(水质优氧化)等公害的防治或减量,使环境受到的影响力增加,达到地球可持续。

(三)社会经济面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经验中,环境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往往呈现相反的走向,甚至被形容为“经济与生态相悖”的现象。因为资本的内在逻辑是建立在:(1)无止境的累积与商品化;(2)生存竞争与利润极大化。因此,资本家对自然的剥削,对环境的破坏,是不会纳入其“生产成本”的计算之中,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下,污染与污染权的买卖只是个“经济问题”,而无关乎道德。当然,无可否认的,经济生产会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合理的、可容受的范围内,基本上还是符合可持续(可持续)的精神,反之,若超过其限度,就无法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4篇

在如何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羁绊,步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轨迹上,戴利提出了“稳态经济”模式,倡导实现从增长(数量扩展)向发展(质量改进)的转型;《增长极限》提出“零增长理论”,建议通过零增长实现全球平衡;布朗则强调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应经济合作,推动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革命性转变,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广泛酝酿和形成,堪称人类社会现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现己为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基本认同,并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到国家的发展行动之中,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生

1.增长的极限导引出的启示。从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类关于发展的观念,主要是以经济的增长来进行定义,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发展了。只是到了20世纪60~80年代,人类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公害事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痛苦之后,开始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探寻新的发展途径。在1972年前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针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境,提出了“人类困境研究计划”,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出了“零增长”下“全球均衡”的结论,该结论虽然过于悲观,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行使自己的发展权。但是,该书提出的“不要盲目地反对进步,但是要反对盲目的进步”等有益观点,给了人们极为深刻的启示,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全球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2.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学者编写了《新发展观》一书。该书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社会收入结构的合理、文化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其他社会福利的增进;经济发展体现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的同步进行。这种新的发展观在实践中,逐步演变为“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其拓展为基础。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致力于:消除贫困和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延长资源的可供给年限,不断开辟新的能源和其他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由此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浪潮。

3.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作为。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较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会议通过并签署了五个重要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所有类型森林问题的不具法律约束的权威性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这次会议和上述五个文件,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抓住机遇、协同努力,改变人类自身掠夺性的生产方式和浪费型的消费形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文章和文件中,十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近二百种说法。但是,目前国际社会相对公认的定义,是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所表述的是某种动态的过程、道路或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的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人类进步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从其理论架构和表达方式上解析,可持续发展具有三大本质特征:

(1)发展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状况,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对此,必须澄清一个容易混淆的观念,即认为可持续发展似乎不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有时甚至把可持续发展视同停止向自然取得资源,以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这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2)协调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性,即要求定量地诊断或在同一尺度下比较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市场发育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平衡,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之间的平衡。

(3)持续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注重从时间的尺度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以是五代或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不应是在短时段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二、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模式

循环经济重在从转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入手,从根本上消除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压力与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实现人类――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相吻合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实践。

(一)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当代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认识,而把它作为目标的宗旨则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谋福于当代和未来的人口。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性、持续性,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从向自然索取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可实现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而不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

2.循环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在开发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并保护自然生态,尊重自然内在价值,使自然能够承载人类开发能力的发展模式。人类在实践中对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深入了解,促进了环境无边界(全球环境一体化)观念的形成。人类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自然界才能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撑。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体现

1.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涵义。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兼顾和统一。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需要又实现限制,从这点来看,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可持续”乃是对“发展”的限制性规定,明确这一点,乃是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经济强调经济数量的增加与经济质量的提高相统一;强调经济发展在关注当代人利益的同时,重视后代人的幸福,经济发展不能危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强调经济发展与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

2.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将资源利用模式由“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运行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运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循环经济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并在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污染排放,有助于恢复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产生,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废物的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量的处理方式之一。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

(三)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1.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支撑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人类发展的总战略和未来的奋斗目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和环境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手段,以持续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2.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都兼顾发展效益与生态效益。通过合理、和谐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全面素质,这才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征。循环经济就是这样一种人类善待自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安全相适宜,建立起“人――地”协调互动的新型经济关系和生态伦理的新概念,并从社会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谋求总体的最佳发展和实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使人与生态系统得以和谐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第5篇

关键词:海河流域 水利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由于后工业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即成为全球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引起世界各地的多学科的学者普遍关注。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国有的学者对上述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

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及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基本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

1、科学持久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生存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

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

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上世纪50到7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讲座。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造成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享誉世界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境界-可持续发展的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纲要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内涵。“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涵义是: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这一代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

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内涵。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的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前言中写道:“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转贴于  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

水利是使水有利于人类的事业,是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污灾害,并利用水资源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水的质和量的特征及其分布状况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人类又是控制、支配、改造水的主体。所以,水利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利可持续发展是使水事活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水利发展。水利事业的发展包括数量的增加还包括质量的提高及配置结构的科学合理。不仅包括各种引供水、防洪、灌溉、防污等水利工程的规划、计划、建设、维护与管理,也包括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等,还包括各类水利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及有效严格地执行,水利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水知识的传播与节约用水宣传及其他相关的水事活动,都应该不断发展。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水灾的有效防治和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另一个目标是水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水利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动态影响;进而研究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

(二)我国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并且时空分布不均,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仅占世界总量的6%,而又承受占世界22%人口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人均水资源量有2343 m3,约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8%,居世界第109位,已被列为世界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在地域上表现为南多北少,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洪涝旱灾频频发生。近年来洪灾损失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

农业和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平均每年缺水300亿m3,受旱面积达2000万hm2。此外,还有七千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国64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缺水,严重缺水的有100多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损失达1200亿元,缺水的趋势日益严重。1997年黄河水资源的补给量为481.5亿m3,供水量496.53亿m3,利用率达到102.7%,全年入海流量只有15.4亿m3,仅占当年径流量的4%,基本上把当年的补给量全部用尽。1997年黄河断流达226天,断流河段长数百公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明显加快,大中型城市约640座,由于城市过渡集中和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用水的急剧增加,造成用水量逐年快速增长,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尤其在东南沿海城市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普遍不足,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每年损失约1800亿元。地下水的开采强度远远超出允许范围,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部分地区含水层疏干,产生水资源的一系列负效应。如地面最大沉降速度每年达110毫米,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63m,天津市沉降区面积达730km2,有的城市出现严重的地面裂缝。古城西安从东到西出现三条大裂缝,钟楼、大雁塔等文物古迹深受其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水土流失愈加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分配,打破原有水量平衡关系。当植被被破坏之后,就推动其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滞约径流的功能。相反,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加大洪峰流量,并由此造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不平衡,带来水文性干旱。我国现阶段出现洪涝在一定程度上与水土加剧和植被覆盖率减少、破坏水资源平衡有密切关系。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厘米的耕地130万公顷;减少耕地面积300万公顷,经济损失约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水土流失区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世界。

江河湖泊污染严重,水质日趋恶化。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已有850条受到污染,占70.8%。城市河段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已占78%,湖泊、水库的总磷、总氮污染和富营养化日趋严重。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乡镇企业任意排放污水,水环境恶化,可供水源减少。有60%-70%的地区顺水污染造成城市缺水,影响国计民生。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旱灾害非常频繁、损失越来越大,水土流失严重,北方的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普遍,水污染远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系列的水问题若不能有效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水利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

三、海河流域水利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区域

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掠夺和盲目开发,造成了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耗尽、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的重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要依靠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这与我们当前要求建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一定差距,所以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其中,林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回顾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萌芽于生态学,是人类面对资源和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人-地关系矛盾的发展途径和指导思想。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从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而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是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来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大会的指导方针,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1世纪议程》。议程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发展的主题,人类要把环境问题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新发展观。至此,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得到了较具体和充分的阐述。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环境与发展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而林业问题又是环境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森林以其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大、生产力高等特点成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来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林业本身的问题,而成为关系到全社会和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上产生的《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指出:“林业这一主题涉及环境与发展的整个范围内的问题和机会,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利在内”,这完全说明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可持续发展定义出发,可持续林业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空尺度上,不产生空间和时间上外部不经济的林业,或者在特定区域内不危害和削弱当代人和后代人满足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林业。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并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其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长的需要,真正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虽然世界各国和各专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均认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具备公平性、和谐性、高效性、层次性和长期性的基本特征。总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尤其是森林的永续利用。

三、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我国区域林业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承载力有限,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在这其中,林业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由于缺乏对林业地位和作用的全面认识,林业建设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在森林经营中,只追求木材生产,重采轻育;一些林区出现滥砍滥罚,管理混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另外在林区经济中由于林业资源枯竭,采伐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林区职工的再就业相当困难,社会经济矛盾十分突出。这一切说明,在中国实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林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化的条件下,保持和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再生能力,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服务作用。我们依据测度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原理,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每一项指标都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指标要客观地反映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态势。第二,层次性。指标体系应根据测度目的的需要和指标功能的不同分出层次,上层是下层的目标,下层是上层的反映因子。第三,可操作性。指标体系要简单,所选指标应该考虑的指标的量化、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第四,时效性。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时效性和变化趋势,指标体系必要时要作为趋势来测度(历史的和现实的),不要根据一时静态的值来衡量。第五,综合性。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能全面综合反映区域林业系统的主要特征,尽量选取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变量的选取

根据测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将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以此选取指标(见图2)。第一,目标层。评价林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对区域林业现有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条件来衡量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根据测度结果为实践提供适时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调控区域林业系统。因此,区域林业发展的评价目标就是测度出区域林业系统发展能力的高低。具体用可持续发展度(DSD)来表述,它可由准则层计算得来。第二,准则层。林业能持续的发展,须从构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要素着手,来具体分析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情况。准则层包括:资源丰富度(DR)、系统稳定度(DS)、经济富强度(DE)和管理力度(DM)等四个定量指标,具体值可由相关的项目指标计算得来。第三,项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是准则层的具体化,也是计算准则层进和可持续发展度的资料来源。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与综合性等特点,选取了21个项目指标(见图2)。

(四)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不能进行很好的比较,所以首先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无量纲化的方法有许多,在这里介绍如下两种方法:第一,目标值指数法。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评价分值=指标值/目标值;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评价分值=目标值/指标值。第二,功效系数法。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评价分值=(指标值-最小值或不满意值)/(最大值或满意值-最小值或不满意值)×40+60;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评价分值=100-(指标值-最小值或不满意值)/(最大值或满意值-最小值或不满意值)×40。

(五)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也由最初的依据研究者的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权重,逐步发展为用特尔菲(Delphi)法确定权重。但应用该方法,权重分配的难度和工作量随指标数量的增多而增大,甚至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越来越受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但随着判断矩阵的增大,出现前后矛盾,判断差错率很高,难以满足一致性的要求。为解决上述矛盾,不少学者都先后采用Delphi和AHP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六)指标综合化合成方法

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领域,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多,但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合成方法是加法合成法和乘法合成法。公式分别是:

其中:P为被评价事物得到的综合评价值;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Pi为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一般来说,各项目指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联系,常采用乘法合成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数。若各项目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则采用加法合成法确定各项目指标的评价指数。

四、结束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科学地测度和评价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的前提。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明确各项目指标的功能,这样可以使我们充分认清林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通过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我们就可以对区域林业进行测度评估,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但从大的宏观角度上讲,我们一定要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实施大面积的育林造林生态工程,努力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生产水平,同时做好商品林的建设和产业建设,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当然,还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不容我们忽视:一是要运用现代的高新技术手段(如3S技术等)实现科教兴林;二是加强林业的立法制度,实施依法制林。

参考文献:

1、柏章良.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林业研究,1997(10).

2、刘璨,刘东生,缪光平等.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与标准及政策问题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6(9).

3、顾蕾等.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3).

4、刘树,刘少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河北大学学报,1999(1).

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旧建筑;改造

一、可持续理论对旧建筑改造的影响

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不断在建筑实践中对可持续理论做出运用尝试和研究,从早期的绿色建筑观、生态建筑观,到现在被国际建筑业推崇的可持续建筑观,都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对可持续理论的一种积极回应和探索。这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最终形成一系列关于可持续理论运用于建筑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旧建筑改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建筑领域对可持续理论的早期探索成果。麦克哈格在书中提出把可持续的生态学的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

可持续理论在这些设计原则中被充分体现。前人研究揭示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求解其共生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 5 点生态设计原则:1)设计结果应来自环境本身;这个原则要求生态设计应当首先从了解建筑场地环境及其周围环境开始,设计者们应当考虑环境能够承载什么,即允许我们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计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2)评价设计的标准——生态支出;在生态设计中必须对设计进行评估,应当认真考虑建筑对于生态在能源、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来评估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生态设计的可行性。3)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同时还应该要通过结合自然,以满足其他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的需要。4)公众参与设计;反对建筑设计的“精英主义”,生态设计应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其中,使公众意愿得到表达和实现。5)为自然增辉。生态设计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人类关注和爱护自己所生存的地球。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研究,同时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原则,使旧建筑改造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可持续理论与旧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关系

节省城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旧建筑是城市历史记忆的主要承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或历史价值,因此对旧建筑进行一味的拆除重建,不仅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一种破坏,还是对城市资源的一种浪费和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污染。在这种情形下,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提倡对城市中的旧建筑尽可能地进行合理保留和改造,使建筑重新获得生命力,从而减少了因对旧建筑大规模拆除重建而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资源的浪费。

使旧建筑改造形成全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缺乏可持续理论指导的旧建筑改造不能很好地维持建筑改造后的成效,并有可能会对旧建筑产生重复伤害,如重庆市在召开第三届 AAPP 会前期开展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仅在两年后,重庆市又在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前期开展了一次同等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由此可见,重庆的两次大规模旧建筑改造活动成效的维持时间较短,不仅对良好城市建筑风貌的塑造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对旧建筑形成重复性伤害。因此,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借鉴,对旧建筑改造进行改造前、改造中及改造后的系规划和管理,从而增加旧建筑改造后风貌的持久性,对塑造良好城市保持旧区的固有特色。

1)集中资源对市区优先重建区域进行整治

对优先重建区域的划定需要以规划署、屋宇署、消防处、民政事务总署及土地发展公司的楼宇楼龄及状况资料为准,先对区域建筑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建的需要。

再进一步研究地区及策略规划、运输、社会人口以及环境等因素,藉以划定市区重建地盘。并且,许多优先重建地盘集中在旧区的局部范围,对此可以采取以目标区为本的方法,将优先重建地盘集中的部划为目标区,然后以整个地区为基础着手解决市区重建的问题。

2)制定市区旧建筑的系统整治

市重建局通过重建策略研究,认识到市区旧建筑老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同时,也认识到如果建筑没有妥善保养,建筑物残破失修的问题将会迅速恶化,单靠拆卸重建最终难以解决建筑的老化问题。因此,对于市区旧建筑的修复成为了市区重建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对于市区旧建筑的风貌整治工作,市区重建局也制定了一套贯穿旧建筑整治全过程的策略,即在修复前,由建筑业主或通过重建局邀请建筑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或机构来对市区旧建筑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建筑整治工作的等级;在修复实施过程中,市重建局首先联合香港屋宇署推行了一项公众自愿参与的楼房安全检验计划,并辅助实施了一项改善楼房安

全问题的贷款计划,从而鼓励业主主动地对其建筑质素进行维护和改善,避免建筑结构及其它部分过早出现老化的情形;在修复后,鼓励业主对建筑进行定期的安全、节能检测,保证改造后的旧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具备良好的建筑状况。

总结:

建筑风貌能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建筑的更新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必须依靠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发展。我国在早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念引导,对城市中旧建筑总是采取拆除重建的更新方式,忽视了旧建筑作为城市资源的重要性,使城市更新建设进入了机械更新的阶段,对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的短期更新行为严重破坏了城市文脉的维系,浪费了建筑资源。当人们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以旧建筑拆除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来引导旧建筑改造活动,推动建筑更新的有机发展,可持续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中,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指导,可以使旧建筑改造活动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城市有新更新过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支文军. 对策:中国大型建筑设计院[J]. 时代建筑. 2004(01)

第8篇

1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有机体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角度又体现了生态经济学的性质。

2.1整体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各个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生态经济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2.2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体系中,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是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链连接起来的生物网络:环境系统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生态经济学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3战略性战略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目标的主导问题,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人日和资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几年以至十几年内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在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重视研究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重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子孙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

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的缺陷等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

4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现是生态时代的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本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促进作用[21。过去.由于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思想做指导,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为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建立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世界和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新时期解决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需要。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世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表现出与世界走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潮流的三个同步:即与世界3O年来的环境与发展运动同步[3]: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与世界经济生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

5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公平性原则: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8]。

5.3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界定问题

5.3.1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所谓代际公平就是指:若某种选择或某个决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个代与代之间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时就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满足其需要的权利。

5.3.2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以使得该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环境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得以消除。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可用最低安全标准来衡量。最低安全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条:①社会使用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资源的更新速度;②社会使用不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且替代品必须是可更新资源:③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速度。

第9篇

        目前国内关于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课题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主题公园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开发研究方面,很少人关注到可持续发展对主题公园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主题公园发展的相关论文虽然有提及到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但都不全面,有些只考虑到营销方向,有些只考虑文化品牌建设等。而本课题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涉及了主题公园从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使主题公园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实现融合的研究,研究更加全面。同时,以香江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为例进行分析目前没有相关论文的研究。

        最近二三十年,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速度及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发展至今,能够保持盈利的主题公园已经不多,大多数主题园在经历过开业时短暂的兴旺后,如今都在惨淡经营。因此,建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以香江野生动物园为例,香江野生动物园开业至今已经有10多年了,在这期间,香江野生动物园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的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景点之一,曾被广州市市长喻为“广州旅游业的月亮”,是游客们了解广州必到的胜地。可以说香江的经营是成功的,香江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值得国内主题公园可以此为借鉴,走有各自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题公园的定义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从概念中可以知道的是主题公园它是一种人造的旅游资源,它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意义。 主题公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它的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

        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区域进行主题公园开发时,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旅游与生存发展的需要,又不至于损害子孙后展旅游与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生态属性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整体生存生活愿望的实现,并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从这一角度出发,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主题公园在开发中运用生态原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并通过技术变革,使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成为可能,使发展要素的利用合理化和持续化。其次,从社会属性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生存于不超出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社会的品质。其中强调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要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的多样性,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社会的生活品质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从这一角度来看,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主题公园的开发中,注重提高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并为旅游创造一个平等﹑健康﹑自由的旅游环境。再次,从经济属性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主题公园的开发中,旅游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不能超过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当代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使两者之间互相协调统一。最后,从主题公园开发的科学技术属性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系统。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主题公园的开发中,增加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并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减少主题公园开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区域居民和旅游者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效率性原则。他们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永续性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2,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是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费﹑高增长以及旅游开发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与高消费的生活方式。3,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是以改善和提高区域居民的生活与旅游的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文化的演进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4,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包括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运行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归属。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思想得到了较大的解放,对于旅游的渴望迅速高涨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广泛层次普通公众的参与,旅游需求提出了多样化问题,追求新、奇、美、趣、娱成为时尚。此时,国际主题公园业在七、八十年代迎来了大规模建设。国外成功的范例为国内主题公园的建设发展直接提供了经验和示范。80年代以来,主题公园在中国一直是旅游业发展中倍受关注的项目,1989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景区成功开业 ,揭开了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序幕,随后各种主题公园在中国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过 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数量繁多 、类型各异的67主题公园[1]。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将近1500亿巨资投资在各类2500个主题公园上,其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盈利者只有10%左右,约有2/3难以收回投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影响甚至阻碍了我国主题公园的健康发展。

        造成我国主题公园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前没有给主题公园制定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我国的主题公园虽然数量繁多。大多数的主题公园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实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常常是粗制滥造 ,缺乏新颖的创意 、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 ,同时在规划、选点 、施工 、园林、灯光 、音响 、管理 、服务 、工程等方面又不够完善。

        游客进到主题公园就是想要寻找快乐,而国内大多数主题公园的游乐设施都是极其相似,到哪一个公园都是一样的,游玩过后不会有重游的欲望,放眼望去,满是先进设施,但是没有与该主题公园的主题文化相结合,这样会让游客没有新意,这对主题公园的长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分析我国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国内主题公园收人的80%一90%来自门票,主题公园内的商品经营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一20%,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公园没有销售有自己主题特色的商品,大部分是在外面的商店可以买到的普通玩具,况且价格也比较昂贵,所以商品经营收入一直不高[5]。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主题公园赢利的多少,间接影响其整体运作。而成功的主题公园的收人结构中,门票收入只占20%一30%,其他经营收入占大部分。

       国内一些主题公园忽视主题演出,或者只是出一些内容俗套、制作粗糙的节目,没有新意,没有意识到主题演出对主题公园的重要性[6]。好的主题演出可以提高重游率,并且可以延长游客在公园内的时间,为他们进一步消费提供了可能。不精良的演出不光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还对主题公园的品牌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软件主要是指服务态度及服务项目。国内有些主题公园,虽然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但是忽略了软件服务的品质。比如,主题公园的服务员因为反复进行相同的服务,在心理上有时会有厌烦心理,对游客不能做到微笑服务等,服务态度不能让游客满意。此外,有些主题公园由于引进了先进的游乐设施,游客大多都是冲着新鲜的游乐项目而来,新项目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两、三个小时才只能玩一个设施,把时间都花在等候上了,自然对此公园印象不好,口碑也变差了。

       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类型主要有游乐型主题公园、情景模拟型主题公园、观光型主题公园、主题型主题公园和风情体验型主题公园。香江野生动物园属于其中的主题型主题公园。

       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隶属全国首批、广州唯一国家级5A旅游景区长隆旅游度假区,地处广州番禺。

        公园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和自驾车观赏为特色,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为乘车游览区和步行游览区两大部分。乘车游览区位于西半部,大规模放养各种野生动物,路线近似“白”字;步行游览区位于东半部,饲养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动物,路线近似“虎”字。这种布局也象征着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的招牌动物——白虎。

         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以“保护野生动物,普及环境教育”为宗旨,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和自驾车观赏为特色,被誉为中国综合规模最大、最具有国际水准和效益最好的国家级野生动物世界,2000年2月,香江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的“A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景点之一,曾被广州市市长喻为“广州旅游业的月亮”,是游客们了解广州必到的胜地。

        1997年开园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在十几年间,掀起了全国的野生动物园热潮,创造了单日入园游客8万的奇迹,建成了世界级的野生动物旅游王国,成为亚洲野生动物园的领头兵,座拥无数荣誉,带给了20,000,000游客的欢乐体验,建立“白虎王朝”、“树袋熊(考拉)家族”“大象王国”,树立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权威,打破了主题公园五年宿命论。

        香江野生动物园的投资规模大且资金回收期较长。在开发之前,企业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规划,找准其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了解了其开发对相关环境的影响,找到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香江野生动物园具体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香江野生动物园园区环境建设优美宜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是动物的天堂,也是植物的海洋,虽与广州市区仅一河之隔,但大面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不但使这里成为最具华南地区亚热带雨林特色的地区,还使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含氧特别丰富,都市人工作之余,总是要情不自禁的来到香江,不为别的,就为享受这里的好空气。香江大面积的水体如天鹅湖(图一)等,与植物相互作用,对温度起到了极好的调节作用,这里的温度比广州市区同一时间的温度要低3-5摄氏度,每到炎炎夏日,香江便成为众多广州人的避暑胜地。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金融和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改革成效显著。以国有银行重组上市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活力明显增强;股份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构建机构网络,竞争能力日益提升。在我国,面向发达地区、面向高端客户、面向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却没有明显改进。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侧重于存量机构的内部修补,如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中农村分支机构的撤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置换等。大型金融机构未能针对农村小额分散的经济结构做出调整,而是将业务重心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抽水机”。农村金融机构绩效差、生存较为艰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优先发展的城市金融与滞后的农村金融的巨大反差造成了我国金融体系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型金融作为一种为农村中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帮助其脱贫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东欧转型国家、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际迅速兴起。微型金融结合了正规金融的信贷技术和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金融长期难以实现的“农村金融广覆盖”和“贷款偿还高回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批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现实的瓶颈制约来看,面向农村、面向低端客户、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但理论研究上却未对服务农村中低收入者的微型金融给予应有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以期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微型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有所启迪。

一、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一)微型金融的定义

微型金融(Microfinance)是与传统的商业性金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世界扶贫协商小组CGAP(2003)认为:微型金融是运用抵押替代方式向中低收入客户提供的短期信贷服务;Churchill(2006)对微型金融的定义是为弱势小微企业提供的小额流动资金贷款;Perera(2010)将微型金融的概念扩展到向传统金融排斥的贫困人口提供的小额信贷、储蓄、保险和转账金融服务。Tang(2012)则把理财规划纳入微型金融的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对微型金融的定义一般是基于小额信贷概念的扩展。汪小亚(2010)认为:农村小额信贷(Microcredit)主要是为农户提供小额度、无抵押的信用放款;微型金融则侧重对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的包括存贷、汇兑、支付、保险、结算等金融服务。杜晓山认为:小额信贷是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3],小额信贷与常规金融服务、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差异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客户群体以及追求机构可持续性(杜晓山2004);微型金融是在小额信贷概念上更宽的金融服务,包括了存款、贷款和汇款,还有一些银行业的服务以及小额的或者微型的保险(杜晓山2009)。张伟(2011)认为:小额信贷是向广泛的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和微小企业提供的小额度的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服务;微型金融是在小额信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小额信贷平行但范围更广泛的概念,是指对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或微小企业提供的一揽子的金融服务,比如小额信贷、小额储蓄服务、小额保险、小额租赁和小额的支付交易。

(二)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微型金融机构是为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这些金融服务机构形式多种,在法律结构、宗旨、信贷管理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微型金融机构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扶贫贷款机构的概念,强调机构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1992年,Yaron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衡量指标―“补贴依赖指数(SDI)。补贴依赖指数为正,表示该机构必须依赖补贴才能生存;补贴依赖指数为零或表示该机构已经实现完全的可持续性;即使取消所有的补贴,也能财务自立,保持机构可持续发展。

其中:

A = 借入的贴息资金的年平均余额

m =如果取消优惠贷款的话,该机构应该为贷款所支付的利率。通常用经过储备金调整和管理额外储蓄所需的管理费用调整后的市场存款利率

c =农村金融机构为其平均年优惠借款实际支付的加权平均年利率

E= 年平均所有者权益

P = 报告的税前年利润(经过对贷款损失准备金,通货膨胀等的调整)

K = 农村金融机构所接受的所有年度补贴合计(如国家所支付的部分或全部操作费用)

LP = 机构的平均年贷款余额

i = 机构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年利息收入/平均年贷款余额

补贴依赖指数的最小值是-100%,但没有最大值界限 (Benjamin 1994)。

对于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世界银行(2002)把取消所有的补贴仍能维持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运转定义为持续性,并通过剔除补贴后的财务指标作为利益相关方对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持续性的过程进行长期计划和监测的工具。国际专业小额信贷研究组织沛丰协会把财务可持续性(FSS)定义为微型金融机构的财务自负盈亏能力,是指该机构有足够的收入支付所有行政开支、贷款损失、潜在损失和资金,财务可持续性(FSS)与营运可持续(OSS)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是否能覆盖坏账风险拨备、是否能够覆盖对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资金成本。2006年,Vento 提出:从财务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不断扩展,主要体现在对所覆盖成本的不同理解上,并根据收入对成本覆盖的不同程度,把微型金融机构划分为完全财务可持续型、财务可持续型(FSS)、营运可持续型(OSS)和补贴依赖型四种类型。

国内对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零散。许桂红(2002)认为:商业性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即能做到自负盈亏。曾刚、万志宏(2009)认为,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应从财务可持续角度来衡量,即营业收入能够弥补相关成本,实现独立生存和发展。杨迪航和罗荷花(2011)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不可持续、操作可持续和财务可持续三种类型,其中操作可持续性,是指其获得的全部收益能够弥补机构开展金融服务的操作管理成本,但不能完全覆盖机构的资金成本。

二、抵押品替代机制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农村,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有价值的财产通常包括小块农地、房屋、农机工具、耐用消费品等类型,无法满足银行对抵押品流动性、安全性和权益归属的要求。Besley和Coate(1995)研究表明:当农户没有能力提供正规担保时, 小组连带责任和停贷威胁是两个解决抵押品缺失问题的创新。Armendariz 和Gollier (2000)认为:连带责任下,低风险借款人不会选择风险高或不熟悉的借款人组成小组,同质性小组配对能够帮助银行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借款人,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抵押品的作用。Karlan和Xavier (2009)比较分析了团体贷款和个人贷款,Weber(2012)研究了坦桑尼亚的农户团体贷款,Karlan和Morduch(2010)研究了微型金融机构95%以上的还款率,都认为抵押品替代机制是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重要原因。Takashi(2012)对1998-2007年巴基斯坦45000笔小额信贷研究认为信贷约束技术比团体贷款机制更能解决抵押品缺失问题。Hamp(2011)进一步分析指出:小额贷款相当于把本应一次发放贷款本金拆分多期发放,通过重复博弈中本期违约导致下一期贷款机会的丧失,抑制了借款人故意拖欠的道德风险。Nyamsogoro (2010)研究了坦桑尼亚98个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发现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得益于递增贷款、次序贷款、停贷威胁等信贷约束技术创新。Raghunathan(2011)研究了印度100个团体贷款的样本,认为连带责任加大了农户挪用贷款被及时发现的概率,组员横向监督起到了抵押品替代的作用。Sofia(2012)指出:抵押品替代机制在不同国家效果不同,一国的基尼系数、贫困线以下人口所占比例等因素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还款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

沿着国外学者的分析思路,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微型金融的信贷技术和抵押品替代机制。洪正(2011)认为抵押品是银行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基本手段,鉴于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抵押品,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关键在于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 周天芸和周彤(2012)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人际圈层关系与显性抵押、隐性抵押之间的替代关系,认为借贷双方的人际关系越紧密,越倾向于依靠人际关系而不是抵押品进行约束。张皓(2011)构建了一个违约追缴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贴近当地的优势对农户履约还款的约束作用,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缓解农户抵押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问题上具有优越性。

三、利率定价机制对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贷款的利率定价上,Fernando(2006)认为比较微型金融机构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不公平的,单笔额度大的商业金融实现规模效用相对容易,而微型金融则劳动密集且高操作成本的金融运作方式。Hudon(2007)认为除了成本较高外,微型金融机构收取高利率的原因之一是竞争不足,特别是微型金融的客户都是议价能力不高的弱势群体,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提升效率来降低利率,如果利率高到让中低收入者绝望并离开市场,微型金融机构就完全违背了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服务的初始目标。 Sundaresan(2008)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微型金融机构费用支出大,高利率并不代表高利润;小额分散的微型金融缺乏规模效益,在资金成本上加收10-15个百分点的利率仍属正常(Yunus,2008;Rosenberg,2009)。Getaneh(2008)研究表明能否自主定价和利率市场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drian(2011)认为:竞争带来的成本消减及利率降低带来的客户面扩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鉴于我国利率管制的特殊背景,国内学者探讨利率定价问题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刘锡良和洪正(2005) 建立了多机构条件下的小额信贷重复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可持续发展与利率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能否自主地指定合理的利率对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何广文、李莉莉(2005)认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足够的市场空间,其交易制度的设计和利率设定非常重要,要立足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又不能搞成高利贷。小额信贷要实现自负盈亏和持续发展,利率必须高于同期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贷款利率。国内信用社利率为10%,则小额信贷组织要想盈利,利率必须维持在16%以上。

四、国外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

近期,国外学者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探讨主要基于三个方向: 第一,信贷机制灵活性趋势。Collins(2009)发现信贷约束解决的是客户还款意愿而不是还款能力问题;Schicks(2010)指出僵硬的信贷约束使穷人过度负债;Cadena(2011)认为发展的趋势是正向激励而非负向惩戒;Atkinson(2012)指出激励可以同时提升还款意愿和能力。第二,新技术开发趋势。Jack(2011)分析了加纳推广手机银行的效用,Demombynes (2012)研究了加纳偏远客户使用的移动电话储蓄,Chanda(2012)研究了Kisan信用卡在印度的应用。第三,个性化服务趋势。Collins(2009)的案例研究表明金融对低收入者更重要,农户收入的季节性波动尤为需要贴身定制的信贷安排,Laureti(2011)将行为经济学引入微型金融研究, 提出要根据农户家庭收支模式推出个性化产品;Hamp(2011)建议以产品创新匹配客户需求的复杂性;De Nicola(2012)认为应针对不同农户组合不同保险、信贷和储蓄产品;Alain(2013)的研究表明多样化产品对分散机构和客户的风险至关重要。

五、研究简评

鉴于微型金融机构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有关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可持续的衡量与评价等方面。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集中于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机理的经济学分析,抽象了微型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和个体差异;实证研究则倾向于使用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进行数量模型的检验。国外学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城乡差距巨大、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脱离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目前,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内学者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衡量方式的理解各不相同,没有形成一套具有理论支撑、实践导向特征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及基础的数据积累十分有限,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出发,探讨促进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使金融服务不断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和更贫困人口,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CGAP. Microfinance Means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 Poor,CGAP Donor Brief, CGAP Vol.11, Mar,2003.

[2]汪小亚,帅旭.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J].中国金融,2010,(16).

[3]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4]杜晓山.我国应加大小额信贷发展的力度[EB/OL].凤凰网财经, 2009-4-12.

[5]张伟.微型金融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7).

[6]Yaron.and Jacob.Rural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s,No.150.1992.

[7]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J].世界银行,2002.

[8]Vento,G.A. Policies for Increasing Sustainability of Microfinance Market.in La Torre,M.(edited by),Microcredito e obiettivi del Millennio,Marsilio Editori,Venezia.2006.

[9]许桂红.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0]曾刚,万志宏.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初步考察[J].金融理论与实践社,2009,(7).

[11]杨迪航,罗荷花.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

[12]Alain Janvry and Elisabeth Sadoulet .Flexible Financial Products in Microfinance to Address Risk. Prepared for FERDI workshop on Flexible financial Products in Microfinance to Address Risk.2013(6) .

[13]Takashi Kurosaki,HidayatUllahKhan.Vulnerability of Microfinance to Strategic Default and Covariate Shocks: Evidence fromPakistan[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2012,50(2):81-115.

[14]Sofia Pereira, Paulo Mourao.Why does the microcredit borrowing rate differ across countries? A cross-count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Vol. 39 Iss: 8, pp.536 - 550.2012.

[15] Besley, Timothy, and S. Coate, Group Lending, Repayment Incentives, and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6,1995, 1-18.

[16] Armendariz de Aghion, B. & C. Gollier . Peer Group Formation in an Adverse Selection Model. Forthcoming in Economic Journal.2000.

[17]Getaneh Gobezie. Sustainable rural financial: Prospects,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NGO Journal Vol.4,(2),pp.012-026,2009,(2).

[18] Aghion, B., and J. Morduch, Microfinance Beyond group Lending,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8(2).2000. 401-420.

[19]Karlan, D., Xavier Giné. Group versus Individual Liability: A Field Experiment in the Philippines. Yale University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2009.

[20]Nyamsogoro, Ganka Daniel.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microfinace institution in

Tanzania, 2010,(9).

[21]Adrian Gonzalez. Sacrificing Microcredit for Unrealistic Goals, 2011,(1).

[22]Jean-Jacques Laffont. Collusion and Group Lending with Adverse Selec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0),2003:329-348.

[23]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J].经济研究,2011,(2).

[24]周天芸,周彤.中国农村人际圈层与抵押替代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1).

[25]张皓.基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诉求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J].三农金融,2011,(9).

[26]Stiglitz, Joseph E. (1990), ‘Peer monitoring and credit markets’,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4 (3): 35166.

[27] Perera,mercial Microfinance:A strategy to Reach the Poor in Srilanka:A Comparative Study. 2010,(1).

[28] Sundaresan, Suresh.Microfinance-Emerging Trends and Challenges.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8.

[29]Rosenberg, Richard, Gonzales, Adrian and Narain, Sushma.The new money lenders: Are the poor being exploited by high microcredit interest rates? Occasional Paper No.15., CGAP. 2009(2).

[30]Armendáriz de Aghion, Beatriz and Jonathan Morduch (2005), 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31]张亚维.农户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风险规避[J].农村金融研究,2004,(5).

[32]王元.信息处理、博弈参与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J].金融研究,2006,(10).

[33]李长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交易费用为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1).

[34]Fernando. Understanding and Dealing with High interest Rates on Microfinance: A Note

Policy Makers 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M] Asia Development Bank.2006:40-43.

[35] Yunus . Muhammad, Creating a World Without Poverty: Social Business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ublic Affairs , New York,2008.

[36] Marek Hudon.Fair Interest Rates When Lending to the Poor, Ethics and Economics,2007,5,(1).

[37]刘锡良,洪正.多机构共存条件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金融研究,2005,(3).

[38]何广文,李莉莉.农村小额信贷的市场空间分析[J].银行家,2005,(11).

作者简介:毛一萍(1976―),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经济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相关概念

广谱分析

可持续发展被称为今后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表明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所提倡的科学的发展观、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仅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广谱哲学的视角做一初步的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价值观

从广谱价值论上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属于哲学价值论(而非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论)的范畴。因为:第一,自然界本身无所谓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进一步讲,自然界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对自然界本身无任何利害关系。只是到了近代和当代,人类的行为和活动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和平衡,反过来,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胁和困难,人类才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二,作为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广义的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在这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客体是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用是个评价体系,它要综合地评价上述客体对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影响。

第三,哲学上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广义供求关系。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生态学上的供求关系(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草场草量等)决定生态是否平衡,旅游系统的供求关系(环境容量(广义供)与旅游人数(广义求)的关系)决定旅游开发的限度等等。

第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的基础是公平性原则,既是本代人的公平(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又是代际间的公平(要使世世代代能满足基本的需求条件)。

上述四条表明,可持续发展观的确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观。

旅游环境

旅游人数

门票收入

S1

S2

S3

+

+

+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发展

协调是指系统诸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制约机制而达到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因而是个整体的概念。

在图1的简化旅游系统中(图中“+”表示正相关),若在旅游环境的允许容量(单位面积上允许的游客人数)范围内,游客越多,门票收入就越多。如果门票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旅游环境(含工作人员的工资、旅游设施等),则环境好了,游客会更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反之,若不顾环境的允许容量,一味追求游客数量,则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反过来导致旅游人数的减少,等等。

这里环境允许容量与游客人数有个最优的比例关系。一般地说,协调的概念往往要考虑比例关系,例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考虑农、轻、重的比例关系,高校的协调发展,要考虑教师、学生、图书馆藏量等的比例,等等。

比例关系背后的实质是资源的最优匹配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它反映的是广义的供求平衡关系。也就是说,供求平衡关系(规律)客观上决定资源的合理匹配。

例如,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商品的供求平衡。若有若干个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市场的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要达到平衡,即 (总供给)= (总需求)。这时,许多买者和卖者的行为会自发地把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格。

上面旅游系统(图1)的协调发展是环境允许容量与旅游人数的平衡。环境允许容量是广义的供给 ,旅游者对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广义的需求,只有供求平衡了,旅游资源不被破坏,才有可持续问题。

牧场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草场容量(可以用单位面积上允许放牧的牲畜头数表征)与实际放牧牲畜头数的平衡。草场容量是广义的供,牲畜对草场是广义的求。当供草量与需草量平衡时,才有牧场供给、牲畜需求、牧民收入的协调发展。当需草量超过供草量时,则发生“牧场悖论”:即每个牧民都无限制地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导致牧场资源枯竭,灾难最后落到每个牧民头上。

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肉食动物、草食动物、生态系统内的草量的供求平衡。这种平衡的破坏,就导致生态系统的危机。 三、协调发展中的两类等价关系

从数量关系上看,供求平衡是供给量与需求量的相等,而相等满足等价关系的三个条件,因此,供求平衡是个等价关系。我们上面举的例子: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牧场系统、生态系统,它们的协调发展都遵循供求平衡规律。因此,它们是由等价关系联结起来的等价类,称为协调子系统。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的供求状况往往在平衡附近上下波动。如果这种波动没有大的涨落,称为准协调子系统。

更复杂的供求关系是社会系统,这里的供给与需求都是复杂的。例如有生理需求、文化需求、身份需求、地位需求、美的需求等等。相应的广义的资源(学校、学历、官位、审美对象等)就是供给。这类复杂供求关系,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们难以用数量关系刻划,因而无法定义数量关系意义上的供求平衡。这种情况下,社会需要“公平”才能使所有的人得到全面发展。所谓“社会公平”就是对社会的广义资源(如升学、就业、职称、职务等等),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分配权和竞争权。这里“社会公平”也是一种等价关系,它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使所有的公民成为一个等价类内的成员。它是按区域组成的等价类。

“社会公平”是一系列公平的、广义游戏规则的总和。在这些游戏规则范围内,社会不会发生大的动荡,因此,它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上所述,按照供求平衡法则,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及其复合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它们组成协调或准协调子系统。按照“社会公平”的法则,社会也划分成不同的等价类。因此,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这些等价类组成的复合结构的发展。我们把这种复合结构统称为协调结构。

四、可持续发展是协调结构的自等价运动

我们上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也定义了协调结构的概念,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自然与社会协调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什么是“协调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是协调的,将来也一直协调下去,就叫可持续了。这是按时间之矢展开的等价关系,广谱哲学称为自等价关系。所谓自等价关系,就是在任何时段内,自己和自己等价。这里的“自己”就是协调结构。因此,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自然与社会协调结构的自等价运动。这是到此为止我们得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准确的定义。

例如,设K是某一协调结构(可以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教育系统等)的比例关系,若在很长的时段内(例如从一个世纪过渡到另一个世纪),这个比例关系不变,K=K´,这就是一个自等价运动。又如,设(A,≤)是个偏序结构,它可以代表某个管理系统、政治体制等,若在很长的时段内,这个偏序结构不变(当然允许管理人员等等的变化),即(A,≤)≌(A´,≤´),这是偏序结构的自同构,它也是一个自等价运动。我们通常说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典型的偏序结构的自同构运动。

显然,不能认为这种自等价运动可以自发地进行。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充满斗争的过程。无论是生态系统、牧场系统的供求平衡,还是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的供求平衡都是理想状态,至于要实现社会公平,则更是充满了斗争和曲折。

因此,要保证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结构及其自等价运动,必须有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的手段进行调控和约束,也需要对这些手段本身进行改革(例如,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一要重心放低,使基层管理系统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主体;第二要民主参政议政),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的逼近和实现。具体分析要用到广谱哲学的价值场网的调控理论。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任务,兹不赘述。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陶承德主编:《可持续发展论》,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

[2] 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 张玉祥:广谱价值论基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 高新亚:浅谈广谱哲学的类变思想,《高校社会科学论丛》,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5] 周锦安:略论广谱哲学对离散数学的新视角,《社科论丛》,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

Broadspectrum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nd its values, coordination view and development view, and two relations of equivalent in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are revealed——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and social justice, and in the end,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given which is a self equivalent movement of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of nature and society.

第12篇

(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近些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都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工业的发展走可持续道路,怎么在环境会计的背景下进行这一规划,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也正是通过研究持续性发展和新型会计模式,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应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

关键词 :持续性发展;环境会计;受益关系人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31-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陈曦雨(1992-),男,黑龙江七台河人,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学;范伟(1957-),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材料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科技革命的大潮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科技的革新给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来的,例如土地资源污染、森林面积减小、江河湖海的污染、沙漠化、酸雨等,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环境质量却下降了。作为大自然的直接感知者,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的正常生存。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的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可能的对自然环境减小损害,走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的新型道路。找到一个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模式、和一种新型的发展观,从根本上上解决这个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一个正在逐渐完善的新的发展观,那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尤其是20 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备受瞩目,前景非常可观。已经被国际组织列入到研究议题当中。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总会出现一些与之相关的附加理论,例如环境会计学。而且它已经成为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推动力。

一、持续性发展与新型会计模式的理论概述

(一)持续性发展的判定

我们从生态学家那里首次接触到持续性这个词语。九十年代,生物学国际组织开展了一次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会议,生物联合会也有参与。可持续发展就在这次会议中被定义成有关环境和环境生产更新能力的概念。给可持续发展彻底的附加上了环境这个自然属性。从另一个方面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从社会属性判定,九十年代,联合国相关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机构合作,共同了一个有关环境的规划书,内容上主要就是表述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我们要逐步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把可持续发展就定义成了有关于人的社会属性。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以人类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着重改善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合理的将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遵守文件中所提出的原则,从100 多个方案入手,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问题

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性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而言的,要想可持续发展,这些能力是绝对不能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能力的。它们两个要处在一个平衡的环境中,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平衡,更重要的一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且这种和谐要一直保持下去才叫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依托,离开这些,人类根本没有办法进步,更别提什么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的这个发展,意义就在于它是以环境保护为底线来求发展。所以发展就有了限制性因素,要求我们必须遵守。我们要在这个限制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调节我们的生活方式,清楚我们对资源消耗的一个具体数值。一旦我们不遵守原则,环境遭到了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就退步了。

2.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要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特征来分析。首先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唯一依托的地方,所以在看待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全球人民都要坚持一个共同的原则,坚决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就是对待资源我们要有共享的意识,它不是归某个国家某个人所有,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财富,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每个人的资源财富都是均等的,不能够过度的浪费、占有、破坏掉他们。

3.公平的方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定义展现了几个方面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受益人是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是持续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全世界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存在差异,我们要尽可能的缩小差异。满足现代人的环境需求迫在眉睫,后代人的发展环境更需要我们考虑,不能单一的考虑当代资源共享问题。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的发展问题研究

(一)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低

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待环境保护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不高,由此就导致企业环保责任制不完善,缺乏有关这一方面的道德观念,他们更看重的是企业发展的结果,完全不注重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附加问题,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置环境保护于不顾,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更是少之又少。并没有了解到环境会计在建设我国环境信息透明化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严重的缺少相关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导致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意公开他们的环境信息,就算是公开,也是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公众根本没有办法相信。所以企业的环保意识必须有所提高,从主观的角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会计的实务操作程度不高

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详细的、科学的环境会计理论,要想深入的研究环境会计,就要以环境会计理论为基础。但是这套基本的环境会计理论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完成。因此,我国企业就没有详细全面的环境会计系统,企业在环境上的报告无从核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是不准确性。相关专家的调查结果也指出,企业的环境信息严重的缺乏可靠性与真实性。暴露了企业在这方面的严重不足。企业环境报告从内容方面来说也是过于简单的,无论是内容、关联性、透明度上都存在问题。

(三)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环境成本的核算在环境会计中是重中之重,也是一大难处,可以理解成,如果把环境会计的核算问题解决,那么环境会计的推广和应用就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当中,并没有建立处一套与环境会计相匹配的核算系统,绝大部分会计核算仅仅是在管理费用里开设一个有关环境费用的科目。直接导致收入和消费不成比例,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环境成本的控制需要很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企业这种做法根本无法向相关人员提供真实的信息。

(四)环境会计准则相对还不完善

环境会计准则是环境会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基本要求,从制度这个角度看,我们国家环境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还是很低的,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的意义,研究环境会计准则的专家指出,现行的会计准则里面还没有环境会计准则,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环境会计准则都不会被列入其中,这就足以证明,企业还没有建立出一套相应的与其配套的环境会计系统。也因为没有环境会计准则,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布还存在保留性。而且日后更不会公布其会计信息。

三、加强环境会计应用的方式方法

(一)加强宣传环境会计的教育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已经不亚于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并且把环境保护列为了一项国策,但是我国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依旧很低。环境会计准则能否顺利推行,很大一部分力量来自公民的环保意识,如果公民环保意识不强,那么这个准则就不好实施,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环境保护的思想也要推广出去,只有做到这些,环境会计这个会计分支才会受到大家的关注,才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国家就会相应地建立起环境会计计算体系,环境会计的配套设施也会逐渐丰富起来,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都会获得大幅度提升。

(二)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环境会计体系在其他国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只不过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善于国际间的沟通和合作,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理论,分析他们的实践成果。说到底还是因为环境会计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持。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应该尽快的建立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会计理论体系,对企业环境会计发展起到一个指导作用。

(三)理论体系的交叉运用

环境会计学不是单一的一个学科,它是多个学科知识相互涵盖而形成的一个学科,例如环境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发展、会计学。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环境会计学,应该重视各个学科理论相互交叉运用。只有将这些学科都充分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为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系统服务,促进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术研究,让环境会计的理论报告更加具体、完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将会变得更加科学。

(四)加强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

西方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明显要比我们国家环境会计体系先进。目前国内在理论上没有太多的涉及,实践上更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有已经有所建树了,并且有了比较成熟的观点。我们国家应该以一种后来者居上的冲劲,发挥我们的优势,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变成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但要学习好,更是要把这些完善的理论体系消化好。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