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

时间:2023-05-31 09:5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生态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生态学

第1篇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4

产业生态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经济规律来指导产业实践,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生产低碳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产业之间发展高度耦合、产业与自然发展动态平衡、产业与社会发展逐渐协调的过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剧,产业生态化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因此,梳理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动态,探讨产业生态化理论存在的缺陷和困境,找到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对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

意义。

一、国外研究回顾

(一)关于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

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最早是起源于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这是从源头追溯的。当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指出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或循环经济等这些明确的概念,但他在著作中提到了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相关的理论,被后代看作是产业生态化思想的源头。马克思在《资本论》、《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多次将生物学概念即“物质代谢”运用到人类社会领域,并且还将“循环”概念创造性的运用于产业,“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的循环中。”“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1]同时,马克思当时还进行了深入论述,认为通过先进的科技处理工业废料,使工业废料循环利用,不仅能大大节省资源,还能减少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是生态思想的体现。“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1]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构建的产业生态系统其实是要达到废物的再利用,这一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也是后世生态化的源泉,与后世产业生产模式生态化主张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的思想是同出一辙的。

进入二十世纪,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科技在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自然资源的短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等,由此生态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反思,有学者从“物质循环”角度入手研究。1966年,受冯・贝塔朗菲提出的开放系统理论的启发,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年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认为当今的世界经济系统是一个宇宙飞船式的封闭循环系统,经济发展不能超出自然的承载阀值,合理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他还指出,“不论未来社会如何,它将不得不生活于一个资源极其有限的‘宇宙飞船地球’之中,它不得不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物质经济。”[2]“这个循环生态系统能够通过消耗能量而不断地进行物质再生产。”[3]在他们的研究推动下,循环经济思想开始出现。

(二)产业生态学基础研究

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产业生态化发展这一概念和过程没有进行单独研究,但是对产业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生态思想,是由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弗罗什和尼古拉斯・盖洛普提出的。1989年他们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文章中指出,“工业可以运用新的生产方式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同时,他们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the Industrial Ecosystem)概念,并且他还认为在产业系统建构中能够运用自然界的能力传递、物质循环等生态原理,目的是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这开始,产业生态学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1991年,耶鲁大学的Thomas Graedle出版了《产业生态学》著作,他认为生态系统与产业系统之间具有相似性,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产业生态学“是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评估和降低产业活动的环境影响的科学。”[5]同时他还和阿伦比一起深入研究,得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三级进化理论[6]。1995年,国际机电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在《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中,对产业生态学理论进行了界定,认为产业生态学理论是一门研究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研究。[7]1997年,瑞士著名产业生态学专访记者S. Erkman(1997)也论述了产业生态学,他对产业生态学的评价是非常精辟的,他认为产业生态学包含两个概念即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学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实践活动,是两者的有机结合。[8] Micah D. Lowen thal (1998)等人的研究认为,产业生态学是立足于生态学基础之上的,运用生态学中的一些工具、原则等对产业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9]随后,Desrchers,Andrews等学者提出产业共生概念,认为产业生态学研究应将其研究视角从生态产业园扩展到区域或者更大范围。[10]从此,学界越来越重视产业生态学研究,大大拓展了产业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为现在的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产业生态学应用研究

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学界纷纷开展产业生态化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方法探索。1990年,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提出“生命周期评价”概念,认为生命周期评价是对工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的一种全面审视和评价。随后,美国环保局(EPA)在“生命周期评价”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设计”理念,提出这一理念,目的是让企业在设计产品和改进工艺时考虑环境因素,既追求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环境效益,最佳效果是达到两者的结合。此外,Arun J. Basu等人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产业生态学理论与洁净生产理论结合起来。[11] Cabezash等人则进行了产业系统的模拟生态与技术实验,并进一步指出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广义食物网”。[12]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y,EIP)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美国康奈尔大学Lowe和Warren等为首的一些学者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生态工业园的实质就是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企业成员间保持较高的合作和互动积极性是生态工业园效率的保证,且每个生态工业园都要结合实际构建一整套资源再生体系,用作园区运转的基础支撑。[13]从此以后,学界对产业生态学研究多集中在产业生态学的应用方面,关注的焦点在于建设生态产业园,主要包括生态产业园的能量传递与物质循环等方面。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产业生态化基础研究

西方产业生态学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后,国内学界提出了各种“产业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刘则渊(1994)等人在《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文中对产业生态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产业生态化是立足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来把握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的,目的是促进大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把产业生态化分为三个方面: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第三产业生

态化。[14]

黄志斌(2000)从系统角度出发,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依据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与系统学的原理,合理优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建立高效率、低消耗、无污染的产业生态系统的过程。[15]厉无畏(2002)从目的的角度指出,产业生态化是产业结合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所建立的发展模式,在不同企业、产业之间形成生态链,目的是减少废弃物排放,较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16]樊海林(2004)从企业层面将产业生态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产业生态化。广义的产业生态化是指企业优化资源生产效率,以达到削弱污染环境的目的,这是理念和原则层次的产业生态化。狭义的产业生态化主要指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16]陈柳钦(2006)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种实践手段,目的是倡导一种全新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17]孟祥林认为,产业生态化并不是说只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要寻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点,达到两者的平衡。[18]吴松强(2009)从产业集聚角度研究产业生态化,提出了集群生态化的概念,并结合循环经济要求探讨了产业集群生态化基本特征。[19]袁增伟(2004)则认为产业生态化是建构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网络系统,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他同时还提出了产业共生系统的三级框架,主要依据的是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与技术可行性分析。[20] 2007年,刁晓纯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检验,解释了结构柔性、环境和谐和价值增值组成产业共生系统的实施效果。[21]

(二)产业生态化应用研究

国内学界不仅对产业生态学的内涵、概念等进行了研究,还对产业生态学的应用及具体实践进行了研究。如黄志斌(2000)提出应用科斯定理使环境资本产权化,用财税政策谋求环境系统无害化的解决对策。[22]耿馄通过分析苏南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指出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如何构建产业共生网络的具体路径。[23]王纯新、于渤等立足于方法论,寻求企业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工具,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工业生态工程的分析工具。[24]彭少麟、陆宏芳等人以广东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对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消耗、内部循环、产出交换、废弃排放等经济界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区域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25]张福庆、胡海胜也是研究具体对象,以鄱阳湖生态区经济为对象,构建了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耦合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具体的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和序参量上下限,这一研究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26]国内学界对产业生态化应用与实践的研究关注的很多,取得了很多成果,如空间、数量、结构和序理层次上的生态工艺设计和生态系统耦合的工程生态学。[27]还有学者拓展了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在企业之间构建生态化信息网络、生态化供应链,把企业间密切联系起来。我国不仅进行产业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还对产业生态化进行了实践探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并在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中融入了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还在中观层次的区域生态产业园布局和建设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清洁生产和技术生态化实践中进行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展望

纵观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可以发现,产业生态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产业生态化概念各异,内涵实质统一

目前,对于产业生态化内涵的界定比较庞杂,学者们各持己见,缺乏统一的、权威的、标准化的定义。我国学者提出的产业生态化概念是立足于产业生态学的基础之上的,可以看看作是产业生态的动词化。学者界定产业生态化的内涵时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的,所以得出的内涵存在差异,如“目的论”、“过程论”“系统论”等角度。虽然对产业生态化的内涵界定不同,但有着一个共同的本质,即在研究产业生态化时对生态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有的学者侧重的生态环保方面,有的学者侧重的是生态学中的物质、能量闭合循环之意,而很少有人针对于产业系统的生态属性,以生态学及系统学来审视产业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生态演化关系,把生态化作为一种和谐共生的产业发展理念来看待。因此,大多学者的产业生态化研究陷入了强调如何“师法自然”来建构产业系统内清洁生产体系及物质能量循环体系的固定研究框架,这是单从生产技术角度来考虑产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的,也即是说认为产业生态化的目的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或者是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转变产业的生产方式。

(二)产业生态化理论创新展望

从现有的学界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文献梳理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产业生态化的理论研究还处在表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国外关于产业生态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国内学界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产业生态化的内涵、特征、路径等方面,还没有涉足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目标体系、动力机制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详细研究,也即是说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另外,已有研究主要从产业生产体系的技术和技术耦合角度寻找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路径,仅仅关注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等各种手段实施产业生产生态化转型。还没有从整体角度探析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也即是说没有将产业生态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只有从整体角度对产业生态化进行研究,才能协调各方面。因此,立足于现有的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从整体性与系统性角度入手对产业生态化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综上可见,以往产业生态化研究主要强调如何“师法自然”,采用的形式主要是在产而已系统内建设清洁生产体系及物质能量循环体系,减少产业的废弃物,进而实现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而忽视了产业之间、产业与资源环境及社会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它们的生态演化规律,没有将产业内部各部分间的协调发展、产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看做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也即是说没有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来探究。另外,在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路径的研究上专注于微观的生产领域,偏重技术方法,忽略了研究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要求不相吻合的结构性矛盾及产业组织间的共生合作问题,从而割裂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之间的有机联系,缺乏对产业生态化路径的综合考量和系统探析。

其实,如果从系统和系统环境角度来看,产业的外部环境不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环境因素,还涉及到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所以从这来看,产业生态化内涵大大拓展了,不仅包括产而已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包括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另外,考虑到产业系统的结构、功能、组织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有机体组织方式有着极其相似的内在机理和一致的质态属性,除了物质、能量的流动、转化问题我们可以“师法自然”外,产业生态化系统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方式等都可以运用产业生态学研究中没有运用的生态学原理进行研究,进而丰富和完善产业生态化研究。因此,针对产业系统明显的生态特性,根据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化思维范式将传统产业生态化理论的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内涵拓展到产业自身协调发展、产业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探索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目标体系、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建构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产业自身协调发展、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也是今后产业生态化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5-116.

[2]Boulding,K.E.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 Environment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6, 336.

[3]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34-347.

[4]Surer Erkman.著,徐兴元译.工业生态学――怎样实施超工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16.

[5]T.E.Graedel B.R.Al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7.

[6] T.E. Gradel,B.R. Allenby,P.B.Linhart.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J].I 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1993,5.

[7]Hardin Tibbs, Industrial Ecology: An Environmental Agenda for Industry[M], Published by ArthurD.Little, Inc, 1995,3.

[8]S.Eikman.Industrial Ecology[M].FPH Press,1999.12.

[9]Micah D.Lowenthal. William E.Kastenberg. Industrial Ecology and Energy Systems: A First Step[J]. Resources Conversation and Recycling, 1998(27):241-247.

[10]郭莉,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73-76.

[11]Arun J.Basu.Industrial ecology framework for achieving cleaner production in the mining and minerals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299-305

[12]Cabezash.Simulated experiments with complex sustainable systems:Ecology and technology[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5(44):279-291.

[13]Lowe, Ernest, John Warren, and Stephen Moran.Discovering Industrial Ecology:an executive briefing and sourcebook[M].Cleveland,OH:Battelle Press,1997,99-101.

[14]刘则渊,代锦.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12):40-42.

[15]黄志斌等.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3):28-30.

[16]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6-9.

[17]樊海林,程远.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3):29-36.

[18]陈柳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产业生态化[J].未来与发展,2006(5):31-34.

[19]孟祥林.产业生态化:从基础条件与发展误区论平衡理念下的创新策略[J].学海,2009(4):98-101.

[20]吴松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09(7):400-403.

[21]袁增伟,毕军等.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108-111.

[22]刁晓纯,苏敬勤.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139-143.

[23]耿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探索―以苏南地区为例[J].宏观经济管理,2006(5): 60-62.

[24]王纯新,于渤.工业生态工程的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77-80.

[25]陆宏芳,彭少麟.产业生态系统区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68-71.

[26]张福庆,胡海胜.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研究,2010(4):219-223.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含义 研究状况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达成共识。

1984年,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环境。同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他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

欧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居住区十项关键原则。杨开忠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生产性并有利于人们生存的城市。”

我国学者黄光宇教授等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我国著名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二、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

1820年欧文提出“花园城”的概念,倡导花园城镇运动;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在城市规模、城乡结合、人口密度、绿化带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在其影响下,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一些花园城市。

20世纪以后,以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的《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几点建议》(1916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雅典》(1933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为代表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环境恶化的担忧,这引起人们更加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较早涉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该领域的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从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一系列生态城市研讨会。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与会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根据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十条计划。

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具体地探讨,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国在加州的伯克利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

1996年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举行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国家库里蒂巴举行了“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2年在中国深圳举行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国深圳组织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此次会议安排了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等六个会组,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把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

我国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以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我国正式把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许多学科,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学,才开始从不同领域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一直指导着我国的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1986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生态城市示范点,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转型。1996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胜循环的示范城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要求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丽等.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1998.

[4]王佳玮.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绿色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0页.

第3篇

1工业遗产的文化生态思想

1.1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来源学科主要是文化学和生态学。它的起源是参照环境生态、自然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也就是说,生态本来是一个反映自然、环境状态的词,借用“生态”一词应用于文化,就形成了文化生态的概念,目的是要表示文化现象也和自然现象相同,有自身内部的秩序和规律[4]。

1.2工业遗产的文化生态思想

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文化系统与其环境系统的关系,以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流变和作用,揭示文化生态的状态和功能。将文化生态学的思想应用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正是符合了这个趋势[5]。

工业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社会经济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工业文化,它们都可以被看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众多的工业文化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文化群落、工业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工业文化链。在研究整个城市的工业文化生态系统时,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系统,强调运用整体、多样、共生、动态的观点去分析探讨,优化工业遗产内部和外部的结构,合理配置文化的资源与环境,完善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工业文化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柳州工业遗产文化生态系统的问题

2.1文化生态整体政策机制的缺乏

柳州目前尚未颁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同时,还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相关的工作,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2.2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多样的丧失

由于缺乏保护理念和经验,柳州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可以根据不同的保护主体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开发模式。

2.3文化生态系统共生氛围的淡化

柳州市已完成的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公众参与度并不高,公众与文化的共生氛围逐渐淡化。蟠龙山供水设施位于蟠龙山半山腰,景点入口较隐蔽,不少市民还“不识庐山真面目”;102创意仓库原址是柳州市供销社的仓库,曾于2009年举办了“广西首届涂鸦大赛”“纸墨画展”等展览,如今却早已荒废。

2.4文化生态能量循环动态的不足

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导致柳州工业遗产与旅游资源缺乏必要的联系,尚未充分发挥工业资源的优势。目前仅有柳州钢铁厂和柳州卷烟厂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接待规模有限,对其他工业企业的带动力也不强。

3柳州工业遗产保与再利用的文化生态系统对策建议

3.1从整体观出发,实现整体保护

3.1.1成立保护机构

应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系统地总结遗产资料,整理和公布工业遗产基本情况,登录遗产清单,科学地研究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同时与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推进小组共同协作,实施一系列的保护和改造项目,最后移交柳州市工业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管理运营。

3.1.2制定保护规划

应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对保护范围内的工业遗址的建筑艺术价值进行细致的专业评估,对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以防止出现盲拆、乱搭建或“千城一面”的改造局面。

3.2从多样观出发,进行多角度探索

3.1.1保护主体多样化

自然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物种越丰富,稳定性越强。柳州工业遗产涉及的工业类型众多、形式多样,除了有形的,还有无形的,都应作为保护与再利用的对象。只有将保护主体多样化,才能丰富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3.1.2利用模式多样化

在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时候,应详细了解其修建年代、结构特点、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条件,选取适合的开发模式。如有滨水区的柳州化肥厂,其搬迁后可以改建为遗址公园,保留原有厂区的道路和绿化,适当增加娱乐设施,为原厂区居民提供一个游憩的空间和场所。

3.3从共生观出发,平衡各方关系

3.2.1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新与旧的交错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主题,可以既体现历史特征的建筑原貌,又将具有现代感的元素融入其中,实现古与今的共生。柳州压缩机总厂内留存有大型红钻木结构、砖混结构的锻工车间、钢材库等17座,保存较完好。还有较多高大的树木,环境十分优美,可以考虑对厂区进行区域性保护和适当改造,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模式,改造成创意产业园。保留旧车间的建筑原貌,引入艺术创作者的工作室,还可以引入本土特色的奇石文化,让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高大敞亮和历史沧桑感为艺术家们和创意人群提供激发创意灵感的场所。

3.2.2决策者与公众的共生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单当面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公众的共识,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作为工业遗产的建造者、使用者,当地居民对工业遗产的使用状况往往比规划者更为了解,政府顾及不到的细节,可以依靠当地居民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强调居民的参与性,强调“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作为补充,有利于地区遗产的可持续发展[6]。

3.3从动态观出发,实现可持续再利用

3.3.1资源利用的节约性

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工业遗产的每一处遗存都应遵循整个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形成文化生态的动态性。在对工业旧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重组时,拆下来的砖块可以再利用到建筑外部空间的隔离栏、导游指示牌、景观小品等,达到能量流动平衡。

3.3.2开发实践的动态性

工业旅游作为旅游行业悄然兴起的一个新领域,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开发热点。应充分利用工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柳州工业特色的遗产旅游线路,通过参观工业企业的厂房、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场景等,寓学习于旅游中。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学景观设计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环境及自身的居住环境。面对新生活方式的涌现,人们不仅需要创造悦目的环境,而且需要创造健康、生态、安全的环境。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将以人为本的宗旨放置于更宽泛高尚的自然生态圈中,兴起了人与自然“互依共存”的生态主义思想,并开始了探索与实践之路。

1 相关概念阐述

1.1生态伦理学的概述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要素,追溯到人类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的源头及进程,它广义的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方式[1]。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这里价值观念既指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又包括作为人们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依据的价值准则[2]。因此,生态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首先就在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强调重视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价值的明显意图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价值问题的习惯性、偏颇性理解,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论模式[3]。具体就是:既承认人的尺度,又承认物的尺度;既看到价值的主观性一面,又看到价值的客观性一面;既承认自然物对人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又承认自然物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

1.2 生态伦理学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自工业革命以来,绝大多数的建筑以及景观设计都没有考虑与环境的关系,当时的设计师认为设计就是一种自我个性和名气彰显。而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被人们所忽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显得捉襟见肘,思路枯竭,想要有突破,必然要有创新。设计开始涉足更宽广的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生态开始拓宽景观设计的思路,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

2 景观设计的发展与价值

2.1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

2.1.1景观的由来

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2.1.2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工业社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环境问题同时也开始显现。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它所提供的机会,这些机会将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与灵感从而实现一个真正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时代变化加速了景观设计观念的更新及知识的老化。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生态学为代表的景观科学化设计在不断发展着,生态学的观念影响着景观设计的理念。生态化景观设计[4]突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的减少负面效应,进而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环境。 现代景观正在蓬勃发展,从人居环境到自然环境,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从商业地产到文化建筑。各种观念和风格层出不穷,互相糅合。艺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给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面貌。但是景观设计也面临着重复、环保和环境影响的各种问题。自然无疑给寻求表达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2.3生态景观的发展价值

从景观设计学的定义来看,它与土地有着很大的联系,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的这一审美内涵上的递变,也明显地反映在景观保护、设计、创造的态度上。如今景观的意义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的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5]。景观设计,是对人类生生存的土地和生存环境做直接的规划,生态景观无疑对景观的发展给出了最有意义最深远的前景。

3生态与景观设计之间探索

3.1景观的定义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造园相比,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也提出了可持续景观。

3.2生态意识下的生态景观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姿态和文化的纽带。好的设计看上去就象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参照西蒙兹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以为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基于空间形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现代设计师是否能在设计中充分的调动和运用生态意识。不是在于刻意创新, 更多的是在于发现, 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

3.3 生态与景观设计的创新

工业化带来一些追寻个性张扬、表现自我的理念新思。工业之后,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把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视为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和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并看作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技术之美。

如今的设计又开始了一次思潮的回归,在设计和布局上开始借鉴自然,融合自然。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巧妙地借用材料肌理、色彩与植物配植,创造出统一协调、优美而又富有个性的环境空间。崇尚自然这是传统的美学观念。

无论哪种思潮设计,都可以在以生态为原则上有所创新。著名的实例有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的金属广场,正方形钢板按正方形网格铺装场地,现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今天的生机与十年前钢铁厂区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该公园的改造为德国城市生态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望,启发人们对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含义与作用的重新思考,推动了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浪潮。它从另一个方面也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和启发。

结语:生态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资源合理利用、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需要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作为新一代设计师应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嵩龄.论现代环境伦理观的恰当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02).

[2]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19.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危机;生态

一、生态学及其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这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ikos 本意为住所或者是“栖息地”,若进一步详细解释为“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主要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最早由德国动物学家E.海科尔在1866年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提出,书中明确的提出: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与自然界经济有关的知识,即研究动物和植物与它们的无机和有机环境之间的全部关系的科学,是对达尔文所提出的生存竞争条件的那种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生态(EcologicalMarxism)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这个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也是当代西方的一个活跃生长点,其基本的出发点是用生态学理论去不补充和发展,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它对社会变革的现实途径和策略以及未来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尤其是科学发展理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从几个方面对“生态学”进行分析:

1.“生态学”的产生有其重要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们越发对现存环境的不满,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的兴起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为“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生态学”的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在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为了寻求解决生态问题,一些西方思想家将生态问题与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学”。

2.“生态学”虽然从产生到现在历经的时间很短,但作为当代西方重要流派,它不仅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也与其特定的思想理论密切相关。它有重要的思想渊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还有生态学、生态危机理论等。人与自然地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相处的最合适和最佳方式,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进行展望的同时,也批判了工业革命及其异化生产队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并从不同层面对人与自然地关系作过深刻的研究和说明,他们主张在自然界实现人道主义,强调按照最符合人类本性也最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去改造和利用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既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实现部分,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马克思曾说“那些现实的、有形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和实现是以人必须首先承认自然规律为前提的,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人们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时忽略了自然规律为的存在,那就只能导致对自然地破坏,最终人类只能自食其果从而会限制甚至是取消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人的关系,人对自然统治与人对人的统治有着必然的联系。马克思曾说“把妇女当作共同乐的牺牲品和婢女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退化,这种关系的秘密在男人对妇女的关系上,以及在对直接、自然的类的关系的理解方式上都毫不含糊、确凿无疑地、明显地、露骨地表现出来,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的劳动是不以一切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即人类生活实现的永恒地自然必然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恩格斯说“动物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

总之劳动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而且是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正如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作出如此经典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在此基础上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劳动在其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以上我们从多个方面对“生态”的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更好的理解“生态学”的内涵。

二、“生态危机成因”的分析

对生态危机成因的研究时“生态学”理论中较为有深度和特色的部分,它对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危机归于科技和工业化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分析,特别是从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生态危机的成因进行深刻的剖析。长期以来,人们常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或者过分夸大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认为科技的发展,生产力高度化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背负上“原罪”的的性质,“生态学”反对把科技在现代化中的消极效应当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反对其“生态危机”是由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人类使用科学技术的错误方式造成。

举个例子:“刀子”产生本身并无过错,只是当它沦落为用于“谋财害命”的手段时,它才是有罪的,而它用于“饮食”方式更多的只是方便和美化菜肴。“生态学”认为,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定位技术的生态与人类学的后果,就必须对它的性质及其社会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论,简而言之科学和技术仅仅是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地手段,科学与技术本身并不代表日益增长的对外部自然的“权力。它们本身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重要,只是当人们用其当作掠夺自然地的工具时才突显出来,而追求其源,表现在它们对于控制紫日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人的行为的潜在影响。这种人的行为是包围着人类整体的一种社会秩序中发生地,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中的合理性被当作是人自我控制的工具,其中包含和谐的要素,超越出于不安全和恐惧感而对自然事件施加相异和敌对力量的倾向,追终其因是“人”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而,科学只是一切先进技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它不可能超越纯粹技术的层面。也就是说,它不能为人类实践生活中的一切所必须做出的判断、选择和评估形成一个客观基础作出贡献,所以不能单纯把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归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不能离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来谈论科学技术的“罪恶”,而追其根本原因,生态危机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实际上时一种更深刻的困局的征兆,其根本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控制自然地观念才是环境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只有详尽的了解“控制自然观念”才能最终找到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控制自然观论”的思想理论根源及其形成过程在“生态学”创始人――威廉・莱斯的作品《自然的控制》中得以体现,他认为在宗教传统的束缚下人类对技术最初的经验形成的内心期望和恐惧助长了一种宿命论,依靠它人们逐渐地接受了人类创造性的成果,同时又担心着从它手中爆发出无法控制的邪恶,特别是犹太基督教保持着“精神”与自然相分离并且在所有地上的事物中只有人才具有精神,这样他不必畏惧自然中某些反对者的阻挠。因而上帝对宇宙的统治权以及人对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创造物的派生统治权,人立于自然之外并且公平地行使一种对自然界的统治权的思想――人是地球的主人,统治自然,控制自然等观念在宗教神话的无限“权力”中得以确立,同时,莱斯在书中还特意分析了控制自然观念是培根哲学的最基本要素。

总所周知,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背后影射出控制自然观念的内涵――知识的增长会改变人与自然地关系,从而使物质的稳定发展为可能,即知识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文雅、大度、适度和柔顺,而无知使人们粗暴、专横和抗逆,知识的进步免除了人与自然关系引起的不利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有关控制自如的问题上也提出了最为深刻的见解,他们认为控制自然是劳动过程进化的一个要素,在发展的高级阶段这种控制表现为科学和工业的富有成效的结合,自由的实现在于“社会化”的人相互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安排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不允许它的盲目的力量来左右他们,人以一种自然力的资本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他因为要在一种对他自己的生活有用的形态上所有的自然物质才能推动各种属于人身体的自然力。从上面短短几句话中不难看出马克思对控制自然论理论理解的十分的深刻,在控制自然观念的支配下,人的那些最关键的需要已经被社会的持续不断地控制所扭曲,人的自然是被一种抵抗合理控制的内在机制控制的,社会注定是无休止地追求满足无止境欲望的手段的场所。而其因此所带来的广泛的无穷的对抗和争斗。

总之,上述详尽的分析了控制自然观念的内涵,也深化了其对“环境”的影响,要想深刻的理解环境和生态危机等问题,不能简单的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片面的分析,也不能单纯的把其最根本的原因仅仅的归结为控制自然论。虽然我们从此角度来考虑能从侧面揭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成因并为我们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生态等问题提高深刻的启示,但是把“控制自然论”中的“宗教”问题也异化为“危机”根源却是狭隘的。“控制自然”的观念只是人们对这一必然过程的一种反映,不能归结为一种宗教观念,更进一步讲,“控制自然”的观念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其产生的根源更应该从人们对“控制自然”的方式去寻找,从多种因素和社会结构等多方面探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控制自然论”对我们最终寻求生态危机成因的根源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生态学;人类中心主义

一、十二五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镇化也可叫做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转变为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历史过程。

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传统模式下的城镇化和新型的城镇化。我国在总结国外发展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新型城镇化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①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重要意义的发展阶段,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以坚定的意志推进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副产品,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较好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土地污染。随着人口的飞速增加以及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资源在近些年来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由于近年来乡镇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加上其布局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导致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加上农用化学药品以及开发矿藏造成的污染,导致了大面积的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第二,水污染。水污染具体表现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流失进入水体,工业的废水、废料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些甚至未经处理就直接流入河道或就地处置,再加上水产养殖等活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等现象。这些均是导致水体污染的直接原因。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工业废水、废料的排放达标率也一直在逐年提高,水体净化科技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但任务依然艰巨。

第三,生活垃圾随处堆放。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其成分也愈来愈复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持续性的发展。相当多的村庄中并没有设立垃圾的存放点和回收处,村民习惯于把垃圾随意地丢弃在门前屋后以及废弃的沟渠中,这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还会导致一些恶性疾病的传播,对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第四,工矿企业的污染。在农村,民众普遍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对矿产资源进行野蛮式开发,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分布在农村周边的小化工厂、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在环境保护、污染物净化方面资金投入不够,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五,禽畜粪便以及水产养殖污染。禽畜养殖是农民赚取收入的一个普遍方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70 %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也对农村的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在农村,也存在着部分庭院式的小规模养殖,人畜共处,人畜粪便的处理即是简单的在房屋旁、道路上晾晒或堆肥,这为蚊虫、细菌的快速繁殖和恶性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看,农村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三、环境伦理与生态学理论支持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也同时出现。对于生态危机的原因,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奥康纳指出“自然界本身的节奏和周期是根本不同于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的”。②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环境的尖锐矛盾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中的一种具体表现,生态学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作为其研究的重点。

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非人的一切存在物皆没有内在价值。究其根本,是主客二分的机械论的自然观一直支持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和非人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从而也有道德资格。环境正义要求公平地分配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生态正义要求人类尊重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其实,在我国,“天人合一”的命题很早就已经从本体论的角度上论证了人与自然万物同质同源;也从价值论的角度上论证了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人生境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占据主导的结果,大自然有其外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也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局限性,走向一种更加文明的倡导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

生态学也探索了一条走出生态危机的道路。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自然和反生态的,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追求利润,这种无限的扩张必然会造成与自然界本身的有限性的矛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要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与生态学是互补的,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③

四、结语

生态危机对人类来说,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倘若解决适时,则人类繁荣昌盛,反之,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然而,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此的认识是不足的。以教育宣传为例,百分之八十的小学生仍然认为现在地球“病了”,我们要“保护”它。而事实是,地球经过几亿年的时间,经历数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经过大的劫难之后,它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恢复过来,以其自我恢复的功能,他已经强大到我们无法保护,也没有资格保护的地步。人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人,有没有这种复苏的能力?当生态环境糟糕到人类灭绝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自身的存亡危急,而不是地球的存亡问题。所以,在中国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生活水平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关注生态问题,就要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树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态文明观。

注释:

①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②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③ 同上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军.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建议[N].齐鲁网,2014.

[4] 刘菁.奥康纳“生态学”思想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5] 黄炎平、金雪芬.论奥康纳的“生态学”理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7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意识活动艺术源泉生态性

生态意识(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新观念。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呼唤人们的环保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社会和人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综合作用;突破理论框架和过去的限制;反对片面的物质追求而改造自然和地球的生态条件。

一.生态意识和艺术设计

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在实践中,意识以物质的形式来引导人,从而实现对世界改变。如果想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首先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生态意识可以使人们对景观的艺术设计更加接近自然。

居住环境的艺术设计会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人们的生活环境空间布局的设计受到周围建筑与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常行为和习惯。我们在空间的艺术设计上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帮助人们改变不良习惯的生活方式。让人体会到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舒适。现代景观设计的要素包含的生态意识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体验自然的美,也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1960年后,在西方的艺术新观念不断涌现,概念艺术,工艺美术,极简主义等成为环境艺术的一种新趋势。

其中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艺术形式。大多数的极简主义艺术作品采用几何或有机的形式,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极简主义的思想和作品极大的促进环境艺术的发展,一直影响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美国著名设计师彼得沃克追求极简主义风格,他的作品,有当代艺术的风格但不失优雅。他的设计是几何图形强调顺序组成,简单的几何模式的使用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之间的交叉和重叠不同的几何系统。所有的自然材料有一定的几何秩序,边缘严格而整齐,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特征。

二.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自工业革命至今,建筑和景观的艺术设计中没有考虑环境的关系,景观设计是社会的,与自然不相关的。设计者认为他设计的艺术是人文色彩的,这个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被人们所忽略。

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传统的设计方法对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捉襟见肘,旧的观念要有突破和创新。艺术设计打破了原有的边界。生态学思想成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尽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接近自然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在环境建设片面追求美学效果,忽略了环境本区域的原始材料,如水域、生物物种、地形和原有的景观的利用。这种盲目的夷为平地的布局和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反生态的做法,结果也是得不偿失。

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建设,景观与自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绿色家园”, “文化圈”,“新城市主义”等一些层出不穷的有创意的想法。虽然一些开发商附庸风雅,在一个所谓的概念作广告,哗众取宠,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居住环境的需要,不再满足简单的舒适实用,开始注意其中的艺校美和高品味的环境因素。

三.景观的生态发展价值

工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但事实上现代工业社会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艺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变化,而且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设计的思路,它开始介入到更加广泛领域的环境设计。尊重生态发展的过程,设计中注重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主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了强烈的生态观。自然生态伦理价值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并认识到人与自然内在价值转移。

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家、道教和佛教三个方面,我国的古典园林也体现了这一哲学传统。花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提供了一种

可行的花园式生活区与佛教信仰相结合的生活方式;道教的影响主要是遵循自然景观艺术设计的原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境界。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设计体现了以“道法自然”为导向的景观设计理念,目的是在以一个适当的方式享受大自然的美丽。美是主观和客观的,在智力和情感上的和谐与平衡的产物。这种审美风格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并强调对自然深深的敬畏,充分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哲学。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一结论影响着中国景观设计艺术。

结束语:

社会发展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意识的提高对景观生态学概念的推广有重要的作者。今天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学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必须遵循的科学。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在景观设计加工技术的建设与管理上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改变了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现代景观的艺术设计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已成为发展的方向。生态科学思想和原则的典型景观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美] 弗瑞德·a·斯蒂特.生态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戴志忠,杨震,熊伟.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黄献明,邹涛,粟铁,夏伟,等.生态设计之路——一个团队的生态设计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尹定邦,柳冠中,马春东.生态·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自然生态系统;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02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1866年提出的。海克尔在《普通形态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后来,其他学者[2]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并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则被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美国生态学家E.P.Odum[3]38在其经典著作《生态学基础》中提出,生态学起源其生物学,但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生态学是一门广泛的多层次的学科,与其他相对较狭窄的传统学科有着较好的交叉。胡艳[4]认为,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两种:一是研究对象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如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等;二是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即研究对象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如知识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

在投资行业实际上也存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投资生态系统。硅谷银行主席魏高思[4]表示,美国硅谷产业群实际上就是一个整合了高校学科优势、风险资本和创业企业等资源要素的良好投资生态系统,使得该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效果。胡艳[3]等提出了风险投资生态系统概念,并对其框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也认识到投资行业里存在一个生态系统,并认为中国本地的(风险)投资生态系统越来越成熟[4]。

上面介绍的投资针对的是风险投资,目前还没有专门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生态系统的文章。而风险资本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在投资者、投资方式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从我国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凸显出OFDI在经济中的地位在加强。但是从十多年的成效来看,我国OFDI之路并不顺畅,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4]。笔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生态学特征。理论和实践日益表明,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加快,应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保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OFDI生态系统概念,并分析其基本特征。

一、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简称OFDI生态系统),是模仿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研究和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时提出的。OFDI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直接投资主体在特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制约束下,通过与对外直接投资运作中的劳动力、资本、管理、制度和信息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二)OFDI生态系统的内涵

理解OFDI生态系统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在该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完整统一体,主要投资主体是企业、政府、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个人也是重要投资者,但通常是依托于某个其完全控股企业的,因此将其视为企业组织。主体结构及其职能分布状况直接影响到投资生态系统的效率。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也覆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自身投资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投资效率的高低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文化、资源等部分。外部环境主要是影响企业OFDI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的总称。宏观环境主要是政府投资政策、经济周期、资本市场等因素。中观层面的环境主要指行业组织、投资产业相关政策及产业结构。微观环境主要指企业竞争力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包括金融机构)的影响。第三,OFDI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系统的能量(如劳动力、资本、管理能力、制度约束和信息等要素)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互为反作用。

(三)OFDI生态系统的意义

提出OFDI生态系统的概念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参考生态学比较成熟的思维模式,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框架,从整体效用最大化出发,明确相关利益方的职能和地位,推动我国“走出去”战略持续快速地发展。生态学的重要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和特定环境下,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是在实现国内外资源要素平衡和特定的投资环境下实现投资价值的持续积累。另一方面,如果对外直接投资符合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那么就可以借鉴比较完善的生态学数学模型和相关指标来定量测量OFDI有关指标,这也是很多其他学科积极与生态学结合的原因之一。

二、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随着生态学成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生态”二字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李宏煦[6]认为,生态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生态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的持续与和谐的系统整合功能。随着对OFDI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OFDI在机制和功能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下面从构成要素与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将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见图1。

生态位在生态学中的含义是指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它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者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7]。显然,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态位是指各参与方在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的定位,以及对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各相关利益方并没有充分认识各自的职能,甚至一些职能长期缺位,如中介机构队伍并没有相应壮大,相关的金融服务缺位,尚无专门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的保险公司,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阻碍了海外投资的步伐。同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分析模式,如种群增长模式,都可能适用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增长模式,因为OFDI中母国的投资企业要受到相关国家的资源、技术以及政策法律、市场规模影响的限制。

(二)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模式对比

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从各自的行为模式来看,也具有共同的生态学特征。以互利共生为例,自然生态系统中互利共生是指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的依存度达到了彼此不能独立生存的地步。在OFDI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中介机构与投资者的关系,还有投资产业分布中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其结构的优化都会促使其产生互利共生关系。再如竞争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食物网中资源有限,不同的物种之间可能产生竞争关系,是一种此强彼弱的关系。在OFDI生态系统中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比如东南亚接收外来投资,长期以来是日本占其直接投资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最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在东南亚投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中国在东南亚的市场侵入必然将引起中日两国在其投资市场的竞争关系加剧。从生态学的竞争关系考虑,或许我国可以找到一些投资应对策略。再如耗散结构系统、反馈调节机制方面,OFDI生态系统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类似特征。见表2。

三、OFDI生态系统框架的构建

1959年E.P.Odum[3]94建立了一个普适的能量流动模型。他认为该模型利用不同的能量通道,根据能量流动路径,将不同的营养级连接起来。其中自外由内有日光输入和现有有机物输入两个能量输入通道。同时也具有自内而外的三个能量输出通道,即光合作用中没有被固定的日光能、生物呼吸以及现成有机物的流失。

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中也具有类似的能量输入通道,并将各参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输入通道来看,一个是资格准入通道,通常一些国家都会对直接投资准入行业设置相关权限,或者对投资者身份有相关的规定;另一个是要素输入通道,通常会对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如对股权比例和用工条件设置要求。从输出通道来看,一方面是产品输出、技术输出(这有赖于OFDI不同的投资动机),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输出,表现为资本的回笼和利润的汇回。从实践来看,签订多边或者双边的投资协定,提供投资便利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通投资的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只有比较通畅的投资通道(包括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整个投资生态系统才能高效率地运转。

四、OFDI生态系统的特征

自然生态系统与OFDI生态系统都是依据生态学原理运作的,他们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但是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也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作为一个系统,OFDI生态系统具有其一般特征。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Bevtalanffy[7]3031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他认为系统都具有如下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自然生态系统与OFDI生态系统还存在如下共同特征:都具有开放性特征;都在远离平衡状态中发展;要素间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联系。

作为一个非自然的生态系统,OFDI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人为的、非自律的生态系统。自律系统是指那些处于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但OFDI生态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社会投资环境为依托,以生产要素为命脉,以政策体制为经络的复合生态体系。投资体系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需要人为地传输转换和加工处理。人既是决策者又是调控者;既是建设者又是破坏者。

第二,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依赖性很强而且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虽然该系统本身具有投资运作中客观存在的反馈调节机制,但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对政策的严重依赖且参与者较少,从而使得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例如,跨国公司依据全球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分布等因素决定其经营决策,并通过掌握这些相关的市场要素变化来调整其经营决策。这些市场要素在短期内并不会轻易改变,但是对外直接投资流动规模却受要素之外的政策影响较大,如税收、对外国投资者政策等,同时少数的巨型跨国公司占据了直接投资市场的较大份额,因此当环境变化时,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OFDI波动更为明显,这表明OFDI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反过来说,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OFDI生态系统,就要努力控制经济系统参数之外的变量,如保持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形成一致性预期。

第三,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流量大运转快的开放生态系统。从二战以来,世界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资兼并浪潮,并且从二战以来的经济周期和数次金融危机来看,直接投资规模变化都较为显著,这表明OFDI生态系统的运转速率较快。同时,OFDI生态系统是开放的,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外部条件的成熟,除了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进入到这个系统,成为系统分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OFDI生态系统能量和信息是循环流动并且增值的过程。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将以热的形式不断逸散于环境之中。能量在生态系统流动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7]124。但是,OFDI生态系统中,能量和信息是循环流动的,并且在投资运作中与其他资源要素结合,通过再投资运作产生增值。在外部和内部环境承受范围之内,通过能量和信息的循环和增值流动,投资者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发展。

五、结语

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企业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元素,通过搭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长期合作平台,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的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使得各国近年来日益重视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OFDI生态系统的构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其投资增值的可持续性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合理构建投资框架体系提供了指导。提出OFDI生态系统概念后,后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生态运行的机制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型OFDI生态系统,并建立系统的运行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2]孙振钧,王冲.基础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7.

[3]E.P.Odum,Gary W.Barrett.生态学基础[M].陆健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9.

[4]胡艳,张光辉.风险投资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特征分析[J].: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9899.

[5]薛松.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屡受挫 失败率全球最高[EB/OL].(20110225)[20120328]http:∥/a/20110225/000163.htm.

[6]李宏煦.生态社会学概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7.

第9篇

Guidedbytheoriesofecology,greenculturewasadeeprev-olutioninthemindareaofhuman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asitsfundamentalgoal.Thedailylifeofhumanhadco-nnectedwithgreencultureverycloselyfromgreenmind,greentechnologytogreenindustry''''sproduction,greenfood,greenc-onsume,greenwrapping,greenliterature.Thedevelopmentandc-ontentofgreenculturewereanalysed,andtherelationshipa-monggreencultur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ecologyw-erediscussed.

【关键词】绿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学Green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y

绿色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1]从狭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从广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绿色文学等,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是绿色文化的精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绿色文化研究的核心。

1绿色文化的发展演化

本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从60年代开始,人类掀起了一股推动粮食高产的绿色革命。这股“绿色浪潮”最早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谷物产量,在1950年至1987年的30年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超过1.64倍。绿色革命伴随的是农业的高投入,且绿色革命运动是由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由于发达国家的退却,绿色革命思潮在70年代被自然农业思潮所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潮又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并成为当前世界热点。在1996年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绿色革命重被提起,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2,3]。90年代的绿色革命首先强调应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其次是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如防止单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原生镜和非原生境中保持大量的基因库、发展灌溉要防止次生盐渍、发展耕作制度多样性、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土壤保护等。

在绿色革命兴起的同时,绿色组织开始成立。7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百个青少年环境保护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纷纷成立绿色组织,英国、德国、日本等还成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进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绿色时代”,随之而起的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绿色文化的诞生。

2绿色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由国际保护同盟提出,该同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为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5],呼吁人们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要求人类在生产中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可看出,可持续发展准确反映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的反映观[4]。这样,就把以人为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染”上了“绿”意,并使绿色文化获得了价值尺度。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绿色文化更深刻的内涵。

3绿色文化与生态学

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物种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和谐、高效、有序的特征。生态学理论认为,有人类参与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处于复合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但是,无论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有多大,都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理论,都必须而且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降到一般消费者的地位、强调“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协调[6]。因此,人必须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统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形成“文明的生态观”。

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因此生态学理论关于人居生态系统的阐述与绿色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绿色文化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为绿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绿色文化的精髓所在。

4绿色文化的表现

4.1绿色思想

绿色思想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的思想意识。绿色思想认为,一个物种主宰世界的自然史是最不稳定的自然史。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必须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工业化道路,走一条与自然界相互协调、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道路,用“绿色”文明取代工业主义的“灰色”文明[7]。

4.2绿色科技

绿色浪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思考,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如“六六六”、“DDT”杀虫剂的发明和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或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技是“反生态”的、“反绿色”的,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技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技系统,其特征是在创造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损坏或不影响生态平衡。绿色科技要求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以及产品设计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并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4.3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指符合“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ling)要求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环境标志标准对绿色产品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人类健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保护环境的绿色冲击波[8]。

为增强竞争优势,企业纷纷设计绿色目标,开发绿色技术和研制绿色产品,涌现出的绿色工业产品有绿色汽车、绿色计算机、绿色冰箱、绿色电视机、绿色纸张、绿色服装、绿色玩具、绿色能源、绿色水性涂料、绿色可降解塑料等。

绿色农业产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土壤中不含重金属、灌溉用水必须无污染,强调绿色食品在其原料的生长、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应最小。

4.4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是多重的,它包括:

一、人类的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

二、人类的消费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和综合利用;

三、人类一切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不能因畸形消费而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9]。绿色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青睐。

4.5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一种不产生垃圾的包装,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在生产环节中就考虑包装品使用后能够尽快回收而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绿色包装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成为全球包装的趋势。目前,技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塑料降解问题,并尝试一些替代方法。

4.6绿色住宅

绿色住宅是符合生态要求且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态学、建筑学和园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宅址选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荷兰、日本建筑师按上述特征设计出生态住宅,这些住宅均采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不用空调器、采用节能光源。

4.7绿色文学

狭义讲,绿色文学是以描写自然、歌颂绿色、激发与引导人们向往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出于对绿色生命的热爱、将自然品格视为人类道德品格的母体、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淡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优雅,无一不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广义讲,绿色文学是以反映社会环境问题、抨击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提高人们的绿色意识、倡导生态平衡、宣扬绿色文化的文学作品,如R·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绿色文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而围绕关注绿色文化而创作的绿色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鸿。何谓绿色文化。森林与人类,1997,(1):4

2丁树荣。绿色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孙家涛。绿色设计的现状与展望。环境科学动态,1996,(2):13~15

4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的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21~26

5严立冬。简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特征。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3):155~157

6张长元。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技术到绿色设计。环境科学进展,1997,(3):16~19

7赵红州。生态文化应急行。森林与人类,1997,(4):4~10

第10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产业链 运行机制

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对物质相对闭环流动型(relative-closing material cycle)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王晓冬,2008)。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原则 。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解振华,2003)。

(一)国外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贯穿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始终。美国是最先实践这种理论国家,杜邦化学公司为典型代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调单个企业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生产型态―生态工业园,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1997)通过对卡伦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卡伦堡市生态工业园的成功为生态工业园建设、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宏观层面即社会的大循环。在宏观层面侧重于在社会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是针对人类生活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是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日本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即创造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为目标,便可向环境负担较小的循环型社会迈进。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目标,不断推进立法工作,在多领域进行零排放的循环型社会建设。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正逐步拓展到地区、国家甚至更广阔范围,其研究焦点集中于区域范围内的不同产业系统、工业群落之间如何通过有效集成来优化资源的使用,改善整体环境绩效,最大可能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Ernest Love最早提出了生态工业园概念,他与耿勇合著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运用,为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做出了较大贡献。Ernest Lowe以及Hall J.还有欧洲其他的研究机构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Heeres(2004)通过比较荷兰与美国的EIP运行境况,认为荷兰的EIP比美国的更稳定是由于政府干预少,从而得出政府与EIP的关系。生态工业园是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循环经济实现形态,目前,全美已有近100个生态工业园区,并各具特色。其它发达国家也积极致力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二)国内的研究及实践

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期。其研究涉及研究范式、理论基础、发展理念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上等,蒋国俊、蒋明新等人(2004)在对四川投资集团公司组织“煤、电冶产业链”的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对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产业链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总结了推动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等三种机制。王兆华等人(200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各种在业务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并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冯久田(2003)论述了鲁北企业集团创建和运作三条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成功实践,并分析了创建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机制与环境,提出了建设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徐大伟、王子彦(2005)等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例,从其发展历程上对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循环经济的试点,目前成功的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产业链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其实践重在生态工业园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的内在规律,是将经济效益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上的高效产业链。确保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应将影响其运行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机制。这也是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将对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其煤炭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对支持本地及全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陕北能源基地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续接地,其可持续的能源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确保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现有的工业园区布局、建设和相关产业链构建依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构。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及其类型

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循环经济产业链(Industry Chain of Circular Economy,简称ICCE)是指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扩充自然资源的增量为宗旨,以节约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经济合理性为准则,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依据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创新活动(曾智科,2008)。

循环经济产业链兼顾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高效产业链。依照其构建模式可分为:一是依托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多采用此生产模式。其产业链的形成以生态工业园中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AnchorTenant)为依托,众多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运作,从而形成工业共生体系。由于核心企业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业为其供应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也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巨大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废料或能源等,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生产材料,吸引中小企业围绕其相关业务建厂。二是平等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平等型循环产业链中,一家企业会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资源的交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平等的谈判合作来实现其利益。三是嵌套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是一种复杂网络组织模式,吸收了依托型循环产业链和平等型循环产业链的优点,由多家大型企业和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网络模式。四是虚拟型循环产业链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参与企业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虚拟组织以循环产业链为依托。

(二)陕西煤炭产业存在问题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业的发展不仅支持着陕西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陕西煤炭业肩负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保障的重担,煤炭业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意义重大。而目前陕西煤炭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严重制约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实施。

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陕西省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十一五”期间陕西煤炭转化项目取得长足发展,但相对快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转化能力仍然偏低,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以生产和销售原煤为主的经营方式,更没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以达到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煤炭业经营的综合效率较低,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2.煤炭开采浪费严重。当前,一些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开采回采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在目前煤炭价格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矿山为了尽快把煤炭资源“兑换”成现金,不论煤层有多厚,统统从中间开采一趟。这种吃菜心式的开采方式,导致一些矿区无法进行复采,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少小煤矿仍旧采用落后的采煤工艺,工作面回采率小于40%,矿井回采率在20%以下。大中型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50%左右,小煤矿的回采率约为25%-30%,远远低于国家最低回采率65%的标准。

3.煤炭管理混乱低效。由于煤炭产业高额的回报率,使得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就忽视了一些管理。从企业方面看,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盲目的追求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对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缺少综合管理,不考虑长远利益,挖空一块地,就再觅它处。从政府方面看,没有做到合理监督。由于煤矿数量众多,给全方位管理带来困难,更不能实现规范煤炭产业,一些官员认为只要能提高GDP,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所以对企业的放纵,也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低效。

4.陕北能源基地的工业园区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影响循环经济的运行。陕北目前形成工业园区(榆神煤化工业园区、榆横煤化工业园区、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绥米佳盐化工业园区、定靖油气产能园区、吴堡煤焦化园区、延安石油化工区和黄陵煤矿区)的发展局面。由于对生态工业园区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升级乏力,企业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利合作理念等,制约着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陕北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园区发展定位模糊,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园区建设中,地方政府以引资数量为主要目标,缺少从培育地方产业集群的角度引资建园,忙于上项目,重复建设,未形成各具特色、集中布局的产业群,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园区建设只重视在单个企业内部开展系统化的污染预防,实施清洁生产,忽略了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单纯依赖清洁生产方法无法从不同产业组成的工业系统高度来审视系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物流和能流关系,也忽视了工业发展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问题,制约着陕北生态工业园的顺利发展。

(三)陕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第11篇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增加、工业产业化急剧发展,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人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使很多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解决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协调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使人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实现对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1.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词,主要针对生态问题产生,致力于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由于这个领域涉及的学科很多,因此也叫做综合生态学。简单来讲,恢复生态学是一门有关于生态的修复的学科,指的是通过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从而不断对那些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重建和恢复的过程,使生态环境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生态功能,而且能够使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科学。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最关键就是恢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这种恢复可以分为广义上的恢复和狭义上的恢复,狭义来讲,就是一种将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工作,广义的恢复是人类社会需求意义上,要依据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对于一些被损坏的自然系统进行重建。由此可见,恢复生态学在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及优化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恢复生态学理论基础

恢复生态学相对应的是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出现退化、生态自然的关系出现紊乱。所以这个恢复的过程就是要将自然还原到一个协调的关系上。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取向影响,生态恢复并不能做到将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尽量恢复和还原,使生态自然系统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恢复是在生态环境受损之后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通过各种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演变的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重建的过程。

2恢复生态学的发展

2.1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发展概况

人类开始对恢复生态学进行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生态恢复只是恢复中的第1步,一个生态系统想要保持整体性和稳定性,就需要进行全局思考。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欧洲以及北美的很多国家都开始注意自己国家内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有一些研究,利用一些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进行整治,从20世纪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加强生态修复,比如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加强对水体以及热带雨林的恢复,日本加强对一些退化植被的恢复。关于生态恢复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召开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研讨会,就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同期还出版相应的书籍,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探讨。1984年又召开恢复生态学研讨会,对恢复生态学理论以及实践的统一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恢复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生态恢复的首要功能是完成生态环境的恢复,使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原来的平衡,其次,也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分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1985年,美国成立“恢复地球”组织,使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组织化和系统化。1996年,在瑞士召开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会议强调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中的地位,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更进一步。但是每个地区的侧重点不相同,比如欧洲更倾向于对矿地的恢复,北美更倾向于对水体以及林地进行恢复,我国更强调农业资源综合利用。

2.2国内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我国的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损坏也十分严重,加强生态恢复学的研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意识到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因此开始生态恢复已经有较长的历史时间。比较典型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在过大牧压下退化后封育恢复退化的过程,这个研究从退化的草原群落的基本特征、恢复的动力等为基础建立退化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该模型对草原恢复的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使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我国西南部,也有学者对贵州省茂兰喀斯特退化群落进行恢复,从退化的生态环境着手,对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结合生态恢复学的理论,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有效的进展。包维楷等对眠江上游大沟流域人为干扰体类型、干扰强度、频度、时空格局等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的组成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人为影响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对土壤结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提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地域十分广阔,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多,而且也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探讨、矿山废弃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漠植被的恢复工作进行探讨等,使我国的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系统都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在恢复工作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还出现很多研究文献,这对后代的生态恢复以及生态保护都有很大帮助。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对于受损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加强人为修复是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我国也积极加强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利用人为的生态工程可加速生态系统恢复,尤其被极度破坏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利用人工修复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恢复是维持自然界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恢复生态学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个研究领域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国内外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多,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蒲扬.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2高彦华,汪宏清,刘琪璟.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3(13)

第1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 生态设计 生态

1 生态含义

提及“生态观念”,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生态”。词典中对“生态” 的解释如下:①显露美好的姿态。②生动的意态。③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很显然我们所讨论的所谓“生态” 大约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其次是要了解生态学的定义: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我们现在所谈的生态观念,乃至设计界说谈及的诸如“生态设计”“生态理念”等词汇中的“生态”一词通常作为一个限制性定语或是表语出现的。其含义笔者认为应是“按照生态学的原则或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或者说是“符合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性的”。“生态” 这个词作为一个限制性定语或是表语出现时应是和“常规”一词相对立。“常规”的含义是经常实行的、普通的规定或标准。

2 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观念的意义

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加强一个观点:园林设计不但是一个常规的园林设计,还是一个生态自然和谐设计。要把生态观念贯彻到风景园林设计整个过程中。风景园林专业无论从其历史渊源上和还是自其诞生之日起,至今的发展都是和生态观念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天人合一” 的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中国园林设计注重风水,中国的风水说被国外生态学研究者充分肯定,被称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是“驾驭龙的真正的科学”,誉其为“宇宙生物学思维模式”和“宇宙生态学”。在西方,l 9世纪末,由人口和工业的聚居引发的各种各样矛盾、问题愈来愈突出和严重。一些风景园林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创立风景园林的学科的初衷之一就是对生态恶化的城市环境的挽救和改造。续奥姆斯特德之后,l 9 6 9年,伊恩・麦克哈格(I nMeHa rg)《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Nature) 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作到景观设计中,把风景园林与生态学融合起来。综上所述,所谓的“生态设计” 和“生态理念” 根本就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本质要求,绝非什么新的观念。

3 “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在国外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在生态理念层面上一般分为两个方面“生态恢复与促进” 与“生态补偿与适应”。

3.1生态恢复与促进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修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设计师面对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责任。

3.2生态补偿与适应

工业时代的景观消耗了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又可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以此来补偿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破坏。

4 设计师的正确态度

4.1景观设计师要有良知

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开发商的经济利益至上和自己的生态良知之间保持自我,不要沦为开发商以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帮凶。

4.2不过分依赖技术

园林设计要实现地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反映地域环境、有文化品位和民族特点的现代园林”,要尽可能多用当地的技术条件,在这个前提之下再使用高科技。“园林设计师有设计责任,同时设计必须结合国情,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又能够与自然环境结合得很好,景观设计师将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挑战,倘若景观设计师过分迷恋甚至依赖于技术和抽象的模式中,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生态技术的问题不是设计师的根本使命,但确实是设计师不能回避更不能忽视的问题。

4.3避免生搬硬套

对于我国来讲,在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时,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学习其它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要把最具体的构件搬出来用。即使用了一些构建,必须与中国的国情,审美观有机结合起来,摸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做法。

4.4设计师的责任

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持续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为生态设计提供足够的支持,生态设计还不能取代或演变为常规设计,而应采取一种折中的、或是改良主义的手法,与常规设计结合起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常规设计进行重新评价、整理、修正或更新,设计出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园林景观。

5结语

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学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发展趋势。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景观质量问题,是城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该问题,自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自然生活、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景观生态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景观生态学理念应用于城市绿地设计中,也是该趋势的时展之必然走向。通过城市空间环境的合理组织,使得景观生态学能够融合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功营造一个符合生态良性循环、内部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朝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向前,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所在。景观生态学理念也必将成为我们所有风景园林学子所必须遵守的理念,城市生态学的精髓也必将成为城市绿地设计中的重要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即满足人民群众对风景园林的基本需求,又在现有的条件内尽大可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志东;浅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J];现代农业;2007年04期

[2] 朱士增,江再初;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和全面质量管理[J];今日科苑;200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