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3-05-31 09:5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1篇

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应该是学习内容的设计者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布置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及实施过程。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分组策略、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准备和收集资料,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通过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有进一步更深入的认识和有所创新。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是对学生学习促进的很好体现。

如电表的改装教学,合作学习过程:提出问题―问题引导―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由于表头的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都很小,不能满足实际测量,怎样利用表头测量大电流和大电压呢?

教师提示:表头的内阻和允许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是一定的。那么在允许的电流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增大电路两端的电压该怎么做?同样在允许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为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该怎么做?

学生合作讨论:利用已学串并联电路的相关知识,大家较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引导:如何计算分压电阻?改装后的表盘刻度还是均匀的吗?

分流电阻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或自主完成。

二、合作学习进行阶段,教师应该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

教师在布置完小组学习任务后,不是就没事了,而应该在事前深刻领会和把握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首先,教师要组织各小组进入学习情境中,不让学生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或者脱离学习主题而出现“不合作”现象;其次要密切关注每一个组的表现,及时发现各小组的问题,并给以指导或督促,做好调控。再次,亲临有问题小组的学习,参与小组学习,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表现。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情况,提出和问题解决关系不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和指导,调控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在教授“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节,设置合作与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合作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分析,归纳现象,得出结论。

三、合作学习深入进行阶段,教师更应是参与者和学习者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合作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有所不同,新的学习方式要有新的教学行为来支持,但并不是完全改变教师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因此,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只不过教师的角色定位随之发生转变,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知识学习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课前准备不一定充分,知识储备不一定充足,考虑问题不一定全面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合适的机会把正确的思想与观点教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做更全面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教师只有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中,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合作关系”的训练,教师和学生都得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教科书中设置很多“思考与讨论”栏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可以采取自主独立思考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总之,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学生掌握情况,教师适时给出点拨,在每个学生都充分思考问题以后,教师可以给出大家不能解决的问题结果。

四、合作学习交流和汇报阶段,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质疑者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思维火花不断迸发,潜能得到挖掘。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以往的知识的讲授者、精神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备课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愿学。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应从以往立足于“教”转变为现在的立足于“学”。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从比较注重他的过去和现在,转变为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关注。因此,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明晰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具有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诸如: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分析学生学习倾向,评价学生的进步,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潜能激发出来,使之获得最佳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不是只听听小组汇报就完事了,而要“问在疑惑处,导在需要时,点在关键点,评得恰到好处”。教师作为质疑者强调的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疑问、困难,及时有效地把握生成性问题,促进学生知识、思维的再次提升,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学生;主体地位;黄金分割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二者缺一不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使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协同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有序,达到教学效果最佳化,本文重点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黄金分割的涵义

黄金分割指的是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社会在不断发展,黄金分割理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教育领域,黄金分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即指科学地确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关系的和谐统一,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在这种关系中,既不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片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求得二者关系的最佳平衡点,实现黄金分割。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主体地位黄金分割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加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1)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相统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顺利开展教学的根本前提。

(2)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4)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能将师与生、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主体地位黄金分割的实施

1.树立黄金分割的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应自觉树立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黄金分割的意识。要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同时不可忽视学生在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在教学中重新认识对自身及学生地位和作用,积极树立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黄金分割的意识,找准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并且正确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只有在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形成互相促进的平等关系。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者,与学生开展合作。只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明确主次和重难点,科学设置授课环节,严格把握教学进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造思索和探讨的机会,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思考的黄金分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教授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消化所学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并探讨一些重难点问题。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不仅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必须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对于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来说显得尤为关键。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教学中学习和接受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只有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将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除了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还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协同互动。例如,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多媒体教学与板书之间的黄金分割,这样能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协同互动。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要自觉培养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的意识,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注重二者的协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黄金分割。

参考文献:

[1]李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面面观[J].科技创新导报,2011(1).

[2]刘凤双.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1).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

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以下主要从备课和授课这两个环节加以体现:

在备课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还要准备如何导入课文。例如,问题导入法。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Book 1 Unit 1 Friendship时,我采用问题导入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问题:Why do you need friends?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What else can be your friends?设计问题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入课文的原则。

在授课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层层设问逐步多角度阐述、呈现、传授知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虚拟语气是高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教语法时可采用“情景体验―探究交流―归纳点评―拓展延伸”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做,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归纳,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在帮助学生梳理过虚拟语气用法之后,让他们在具体语境中运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操练中巩固虚拟语气的用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运用中发现问题。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的主体角色体现在讨论、理解、思考、分析、练习和自我评价等方面,这些均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致。学生主体前的学习活动总是受后台老师的牵制,学生的主体发展受到限制。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给学生充分主体施展的舞台呢?

1.自主性

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

2.民主性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发展。

3.差异性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4.过程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5.创新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如何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呢?

1.重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法指导的融合

2.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与教学目标的契合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更积极的发挥;而且要使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最终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第4篇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载体,把教学内容蕴涵在一个个具体任务之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任务完成的主角,学生需要自主规划任务的实施步骤与程序,主动掌握新知识以完成任务。该种教学模式中师生会进行充分沟通与互动,这也是实现师生有机互动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任务驱动的经济法课堂师生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无疑都是重大改革。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呼吁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是要教师对教学活动漫不经心,视而不见,做一个甩手掌柜。相反,我们要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所谓的“主导”地位,是指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单向传授和灌输者,而是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1.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

教师在立足高远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后,根据课程目标,统筹分析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能力的项目及任务,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完成创造性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一份成功的课堂设计,不是教材内容简单地组合排列,也不是知识点的堆砌,它要求体现层次性、职业性、可操作性,还要结合本学科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重视启发诱导,把以能力为中心作为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课堂要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师就应该把任务目标明确下来,有重点,有目的才能更高效,让课堂的每个环节都紧张有序,热烈而不杂乱。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通过任务设计及具体课堂安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尽可能采取小组合作方式,通过组内及组间沟通与交流,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将任务引向更深层次。教师要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允许和鼓励学生提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好奇心,允许他们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在充分参与中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3.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

法国的一位教育家曾说:“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是让教师闭上嘴巴。”这句话虽然比较尖锐,但却很值得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导”。何种形式的“导”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指挥者和引领者,通过剖析任务,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跟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注意一个“度”,只可做个热心的过路人,在学生问路时,指明大致的方向即可,切不可做在学生前面一步一步引领道路的领路人,替学生踏平道路上的荆棘和绊脚石,让学生跟在自己身后,不可越俎代庖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并且习惯独立思考。否则就与传统课堂教师填鸭式教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与任务驱动所倡导的思想也是相悖的。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为主线,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在探索问题、协同合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完成能力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单方面灌输知识,而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任务的各个阶段,包括任务分析探索过程及任务评价。任务驱动下,小组分组协作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组员间相互协调配合,遇到问题组内可以及时充分地沟通和讨论,共同探讨,多方面求助。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知识掌握比被动灌输要牢固得多,任务完成后,学生的知识体系也通过自己的探究建立起来,职业能力和素养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由于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完成了任务探索的全部过程,所以其对完成任务的过程更有心得体会也更有发言权,所以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允许他们自评和互评。通过评价,学生可查漏补缺,更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及时进行完善改进。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点与平衡点

任务驱动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点与平衡点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否定学生的主体性,也不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否定教师主导作用。应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互动发展的过程,在合作探索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自主安排学习过程,独立思考,亲自体验,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小组成员协同作战,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当然,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自由学习,真正高质量的教学是离不开教师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的,教师必须能宏观把控住课堂的节奏,教师的作用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模拟情景和学习环境,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以求的新的发现,从而达到“知识共享、能力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教师 素质教育 主导

教与学的关系是学校教育和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支配着这对矛盾不同的运行方式和方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全员素质教育的主干,教育训练的改革要通过教与学这对矛盾的运动去落实。因此,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必须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教师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强化对其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自觉地去履行职责。

1 教师在军校教育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深入,人们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偏差。一种主要的现象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少教师仍然沿袭着“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个别教师走向另一极端,在学生自学、研讨等教学环节呈放任自流状态,有的则任其自生自灭。这两种倾向的症结,仍然在于对教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应起什么作用,应尽什么责任,怎样去组织,缺乏自觉的认识和主动性。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否定了“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之后,比较流行的是在教育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在表述上还不够科学,理论上和实践上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主体”是对地位而言,相对应的是客体,“主导”是对作用而言,指谁是矛盾运动中的主要方面,“主体”与“主导”在哲学概念上不属于同一范畴,二者并列混用,在命题形式上不科学;二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实践上容易导致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否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居主体地位,而起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对学生来说又是外因,实际上是把教师置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把教育过程与学生自发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相混淆,客观上也会造成重学轻教,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避免以上缺陷,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双主体论”,即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都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一方面以共同的认识对象――教学内容为客体,又各自把对方作为自己认识和影响的客体。我们认为,这种观点较好地克服了“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缺陷,克服了以往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片面性和机械性,有利于调动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受社会委托,主要职责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施加影响。教师要履行这一职责,就要独立自觉地进行创造性劳动,要认识和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学目的化为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要了解和熟悉教材,把握本学科前沿知识,使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教学内容占有者和教学活动主导者的身份,以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自然影响力作用于学生。作为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他们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觉性、创造性,清楚地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

学生对教师施加的影响具有自身内化性和创造性。教师施加的影响不论又多大,终究是一种外部力量,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矛盾运动才能转化、结晶为自我的一定发展;学生对教师施加的影响具有主观选择性,对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和自身的自然影响力,有心理倾向性的差别和取此舍彼的选择,其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范围也往往超过教师影响所及的范围;另外,学生总是把教师和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并给以影响。这些都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绝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和被支配的教育对象,而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生虽然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但不能并列并重,等量齐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总的方面看,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学是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而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实际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则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任务,学生积极性发挥的如何也是衡量这种作用的重要指标。

2 强化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有没有主体意识,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着教育训练的效率和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促成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转化,少走弯路,减少曲折性;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是完成转化任务的先决条件,没有它,转化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的就会落空。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思想教育、政策导向、行政管理等。从教师角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1 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注意力集中,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可高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应担负的角色。在教育训练中,教师不应单单是教师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还应积极担负起灵魂工程师、朋友、榜样、领导者、父母、心理医生等多种角色;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要以爱护鼓励为主。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应主动的爱生、亲生,对学生始终寄以殷切的希望。教学生感情融洽,教师就会教的愉快,学生学的也就愉快;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与学生多进行民主平等的讨论,给学生以充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教师尽量不要以权威的口气发表意见,多用分析比较、剖析利弊、寻找可能、平等探讨的方式方法,努力使教学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2.2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主要的还是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

在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一是教学日渐与学习者对事物和知识的认识规律相吻合;二是更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的交互作用和协调作用;三是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形势,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围绕如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如何开发其智力,提高其能力素质而展开。 在教学思想上,不要光以教会为目的,单纯注重学习效果,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去组织教学。要注意改变那种面面俱到,什么都不放心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注意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地发现和发展知识,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地探索变化上。

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全部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根据条件以及课程、课目、内容特点,尽可能地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学导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除了使用教鞭加粉笔外,尽可能多地采用课件、录像电影、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教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会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是其主导的重要职责。

2.3.1 在教学中注意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

一是教学中要有意使用、有意显示教师自己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分析综合能力方面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交待课目练习的实施方法、要领特点时,要举一反三,同类对比,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矛盾分析、现象归纳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找出规律,总结特点,观点和材料紧紧相扣,使讲解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学到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方法。如,采用讨论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自学指导式教学等,使教学成为探究问题,锻炼分析、综合能力的舞台。

2.3.2 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包括很多,根据专业的学习特点,应特别注意:

注意教会学习理论的方法。学习理论主要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他是从实践中来又对实践构成很强指导性的理论。在学生学习飞行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才能达到领会贯通、灵活应用并有所提高,有所发现。

注意教会学习实践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实践的方法,就会少走弯路,取得事半而功倍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学中不能只注意教程序,教要领,教注意事项以及总结提高的方法等。学生早一天掌握这些方法,教师就早一天教起来得心应手。

注意教会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学术研究的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怎样发现问题,搜集资料,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做出结论,都需要教师有力的指导。

综上所述,只有经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才能逐步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高效率。

3 研究特点规律,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主导职责

教师要履行好主导职责,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顺利促成学生完成由不会到会的转化,教师还应该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原理,熟悉本专业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当前,我们应重视以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3.1 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规律

心理是萌发行为的动机,它指导行为的实施,控制行为的发展,调节行为的方向。教师要履行好主导职责,就应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应了解这种心理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健康性格的形成。

此外,如侥幸心理、急于求成心理等一些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过程,教师都应加以研究和注意,以更好地履行主导责任。

3.2 要研究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认识已知和探求未知的统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去探求未知,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就是不但要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搞科研。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撰写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严格要求,避免抄袭,锻炼其探究能力。

其次,教学过程应该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高等教育不但是教学生认识世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适应将来工作的能力。现在的教育训练改革已经加大了能力培养的份量,但战术意识如何培养还有待研究和加强。

再次,教学过程应该是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但不是“工匠”教育,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专门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求了解事物发展的的原理,并能在变化的环境中对事物做出有效的分析和采取适宜的行动;不但要达成专业的目标,而且要使其成为一个在各方面健全发展的个体。

参考文献:

[1]马志华,张茹英,万宝珍,凌生智,胡松林.“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J],《中华护理杂志》1996年08期.

[2]王路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问题及改革趋势[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徐斌.素质教育下如何选择与优化体育教学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体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31-01

一、数学教学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由于部分教师的理解偏差,加上相关教育部门的监督、压力,很多教师就切切实实的将学生放在了课堂在“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任由学生进行研究、学习,课堂完全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乐园”。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加之他们的知识积累不够,很多知识都无法进行理解、体会,教师的放任导致学生学习出现漫无目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步骤。在笔者看来,在执行新课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1、要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纵然是在新课改将学生放置为课堂的主体地位,也丝毫不能动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很多概念、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比如对于长度单位的讲解中,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单位没有一点的认知,在他们眼中“千米”和“米”只是文字上的差别,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就很难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引导、讲解,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教师再根据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掌握。

2、要重视教师在课下的主导作用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是单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特别是像数学科目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实用科目,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重视教师在课下的主导作用。小学时期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较短,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下度过的,而这些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都会在这期间拉开差距。这就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课下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对于生活中的案例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数学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完年月日的知识后,课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出生时间进行统计,“大家都知道自己多少岁了,那么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多少天了呢?多少小时呢?”这个过程中就对于学生的平年、闰年知识进行了考察,同时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很好的锻炼,也可以对于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进行很好的教育。多进行这样的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1、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感到学得有趣,即产生了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可以明确目标,激发兴趣: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在推导公式之前,先让学生思考求圆的周长的方法。学生提出了滚动和绳测两种方法,教师让学生依自己的观点分组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出了几个圆的周长,看哪组的速度更快,得到的结果更准确。这样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过程异常流畅。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目的,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人才意义非凡。

2、要重视学生在课下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教师逼着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往往会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打压,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倦学甚至逃学的现象,因为学生对于强加于自己的事物会感觉到反感,甚至是仇视,这对于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一旦到了课下,学生大多不会去理会自己的功课,这就导致上课学习的知识的遗忘或者错误记忆。在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在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生课下“主体”地位的引导,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激发他们在课下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留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业,既能够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研究兴趣,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比如在学习完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距离学校有多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学习,在学习完了速度、时间、距离的知识时候,再让学生计算自己的步行速度,通过这些方法来真正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二者有效的进行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错位 角色定位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为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切教育活动。

(1)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1.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诸多事实和研究都表明学前期是儿童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而该时期所受到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则是其行为、性格形成的基础。

2.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要将这种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

(2)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1.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3-6岁儿童入园率仅占大约40%,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2.学前教育对于家庭的价值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穿、执行,独生子女在我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是一个家庭关注的焦点,那么教育也会成为影响家庭生活幸福和谐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几个家庭,因此学前教育牵动着全社会,其质量对家庭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错位现象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幼儿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的幼儿教师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随着幼儿公共教育的逐渐普及,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面越来越大,然而现如今幼儿教师也有许多错位现象:

(1)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

经济地位的衡量标准可以是经济收入的多少或财富的多寡,其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社会地位评价的主要依据。然而,在我国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一直都比较低。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虽然相比过去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离《教师法》要求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还相去甚远;同其他行业相比而言更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同行的小学,初、高中老师相比也是处于最低水平。除了工资收入低之外,也缺乏其他的社会保障,基本上不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待遇。

(2)幼儿教师的专业自较低

教师专业自是指教师享有专业判断及自由执行、不受他人或非教师成员的干预的基本权,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职称评定权等方面。但是幼儿教师的专业自较低,没有相应的话语权。据相关教育年鉴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还有很多专任幼儿老师没有给予职称,更不用说还有一大批幼儿园代课教师。

(3)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普遍不高

教师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总体而言,职业声望还是非常能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与中小学教师、大学普通教师相比,幼儿教师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且下降的幅度更大。也就是说,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各界人士心目中的相对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前景不容乐观。

三、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对策探析

多种多样的社会因素导致幼儿教师工作环境压抑、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不理想。要改变现状,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仅依靠幼儿教师的努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这还需要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财政性支出,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只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 1.2-1.3%,这个比例还是非常低的,很难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限的财政投入一般是先支持公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得到的援助就是非常稀少的。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公办与民办之间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经济待遇,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的现状。

(2)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权力地位。首先要从政策上支持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其次还要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自,促使他们专业荣誉感的提升;最后政府要积极维护教师的各项基本权益,完善落实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3)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切实保障师资队伍质量。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经济待遇的前提下,要使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外界的肯定,首先要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保障师资队伍质量;其次还要进一步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让更多的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到幼儿幼儿教育事业当中,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

四、总结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要从社会各方面努力提升教师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曾晓东.我国幼儿教育由单位福利到多元化供给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第8篇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那么,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师、再好的环境,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尤其体育教学更是这样。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改变体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学习兴趣

不少教师在思想上认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一到课堂上就不由自主地讲个没完,不论什么教材都领着练个不停。“学生自主活动”、“主体地位”都成了纸上谈兵。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不愿上体育课,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变直接宣布教学目标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多数体育教师在课的开始,平铺直叙的宣布课的任务和内容,缺少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的培养,这样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致使教学目标不能完成。因此教师应要根据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比如:示范动作导入法,问题复习导入法等等,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因生而异,设定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我们的很多体育教师仍以“讲—示—练”的模式来完成课堂教学。这种模式有利于体育教师进行传授知识、技能,但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即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能被动地任由教师调来调去,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能力方面较强,但没有创新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摒弃就教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由被动的、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牢固树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的观念。认知心理学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的观念。认知心理学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主体意识在认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三、用真情燃亮课堂、营造和谐、生动的学习气氛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尊容”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自己摆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应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点燃学生渴望求知和长于表现的星星之火。平时的教学中,课前教师应从各种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以拉近师生之前的距离。上课开始的导入阶段,教师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技术技能及战术思想时,倡导质疑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氛围。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实践证明: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使枯燥乏味、抑郁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盎然。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

让学生成为主体,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自动与互动,小群体和小骨干是其重要形式和元素。通过合作与交往,小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对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操作方法不同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了共同提高,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贯穿起来,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

五、作为学生的朋友、创建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

异化的体育学习是一种目中无人教育下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教师成为知识道德的化身,处于中心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服从地位,任务就是向教师学习,师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社会与个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对立与抗争的关系,学生在这里完全丧失了主体地位。因此,体育学习的解放,需要从师生关系重建入手,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体地位,哪里会有什么主体作用,又何谈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主体性发挥如何,则关键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态度。如在“前滚翻挺身跳”中,学生做完前滚翻后做一个转身跳或屈腿跳,想表演一下时,教师大可不必加以限制,相反,教师应予以引导和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正教学中的地位,要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真诚合作,共同以主人的身份来完成教学的任务。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全面树立学生观,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得到持续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8.5.1.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目前职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在计算机迅猛发展、网络连通世界的冲击下,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相比现代化教学技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招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其存在盲目崇拜的倾向,为应用而应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主导作用弱化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或者采用多媒体手段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再现出来,这样教师就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许多老师在课件上大做文章,集中大量的图像、声音信息,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思考的时间,语文课几乎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

2.学生主体地位淡化

凡是公开课都选择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每个教师都会精心地准备课件,把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个设计好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辅助演示出来。粉笔、黑板等早已失去其应有的教学工具的地位,成为了教学观念落伍的代名词。这些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下意识地利用了对学生调控支配的权利,以课件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教学观念转变困难

有些老师易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手里运用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心里念的是“应试教育”那本旧经。认为运用电教媒体就是大容量、大训练,把书本上、教案中、题库中有关的内容全部搬到屏幕上,把课件变成书本和资料的压缩饼干,其结果不是减轻了学生负担,反而为“应试教育”添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魔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模式几乎没有根本上的改变。正如很多教师指出的:从过去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优化整合

克服上述弊端,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仍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教学中,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情绪的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使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不能替代的。

其次,调整运用多媒体的频率。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已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使语文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变成“放映员”,会给语文教学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最后,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计算机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许多传统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它的作用,而违背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科学性。

2.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的鲜明特点之一是授课内容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各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然而教学实践并不总是如此,由于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停留时间短暂,易出现“信息飞逝”,学生不但跟不上,更没有时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只是机械地、被动地跟着老师走。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教学的气氛,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在学习习惯与方法上也应做必要的调整。

三、结论

第10篇

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误解

在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多个方面。但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养观

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和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与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才是全面的信息素养。在一些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找到某些资料”,认为这样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应注意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

2.学习主体观

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是大部分教师能做到的。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导致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不仅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丢失殆尽。

二、对教师主体地位的误解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中学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1.片面追求情境创设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但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内涵,过分追求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情境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2.片面追求热闹

恰如其分的课堂活动能使教学重点、难点得到更有效的解决。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

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活动效果。

三、学习资源的误解

1.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从来就不存在万能的媒体,网络亦然。作为提供学习资源来讲,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资源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很多,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教具模型、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都可以作为课程的资源。因此,对于资源的调用不应只局限于网络资源的查询。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为教学服务。

2.过分依赖素材资源

一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上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这与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四、对技术支持方面的误解

1.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硬件的过度依赖。一些教师上对外公开课时怕网络出差错,若出错,课上就没办法完成教学内容。而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种种硬件环境的制约,出现无法按已定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的现象在所难免。二是对于计算机教师的过度依赖。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机教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工作,这是一种误解。

第11篇

一、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关系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提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从课程资源的定义以及时展的要求看,尽管教材(主要是教科书)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形式。其中,教师、学生等是非常重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课程资源。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关系的深入探讨,两者有什么样的地位,存在何种关系,是不应当被忽视的问题。由于非教材资源一般指的是除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及其他形式,本文由于讨论的需要,非教材资源特指除教材、教师和学生以外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来源。教材与非教材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两个组成部分,构成了课程知识的来源。我国历来有重视教材的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课程被认为是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在课程实施中教材被置于核心地位,非教材形态的知识要么被排挤出课程内容,要么被置于边缘地位,成为教材的辅助与工具。在课程资源视域下,表现的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不平等与分离的状态。

(一)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不平等

1.课程资源的选择以教材为依据,忽视非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选择是从广泛存在的资源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因此选择的资源直接决定了课程内容。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不少教师认为非教材资源选择的依据是教材,非教材资源的选择应当以教材知识为依据和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选、补选。有论者指出,应当以教科书为核心对课程资源筛选与整合。[2]这样非教材资源处于为教材服务的地位,成为掌握教材知识的工具。

2.课程资源的组织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据,忽视非教材资源的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课程资源的组织应当以教材为中心,教材自身的知识要求与逻辑体系是课程资源组织的标准与原则。非教材资源应当围绕教材,寻求与教材逻辑的契合,并不需要考虑非教材知识自身的特点与作用。这样课程组织与教材体系并无不同,课程的内涵被窄化,教材成为课程的实体,非教材资源成为教材的补充而不受重视,本质上只是教材的依附。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不平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课程目标的缺失与异化。教材地位较高,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必然导致教学重视教材轻视非教材资源,但是教材的知识与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达成。例如,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都离不开非教材资源。轻视非教材资源使得其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而课程目标实现困难,易缺失与异化。其次,课程内容的贫乏与单调。重视教材轻视非教材资源使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课程目标强调教材知识的掌握,课程内容也以教材知识为主。边缘化的非教材资源只是掌握教材知识的工具,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以教材为主要成分的课程内容必然会贫乏与单调。再次,课程变革的落空。课程变革旨在改变传统上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观,通过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扩充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实施形式。受传统课程观以及知识观影响,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易造成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地位不平等,使最终形成的课程很难摆脱传统因素的影响,课程改革沦为对未来美好蓝图的想象。

(二)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分离

1.课程组织简单复制教材知识体系,轻视非教材资源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没有形成整合状态,并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再加上教材地位较高,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容易忽视非教材资源的特点与作用,教材的作用被放大。因此,课程组织的依据是教材的逻辑体系,课程缺乏独立的组织体系,教材知识、组织形式代替了课程知识、组织形式。

2.课程实施方式单调,忽视非教材资源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的内容与身份决定了其组织形式必然要考虑到普适性而忽视差异性。因此,教材的实施形式要受到一定程度的规约。非教材资源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要求灵活的实施形式,但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使以教材组织形式为依据的课程必然倾向于某一种课程实施形式,忽视其他类型的课程实施方式,因此课程的实施形式必然趋于单调,并阻碍非教材资源充分发挥作用。[3]课程评价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强化了课程中教材知识的地位,使非教材知识沦为教材知识的手段与工具。因此,教材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目的,非教材知识是工具与辅助。课程评价自然而然地把重心指向教材知识以及学生技能的发展,忽视非教材资源知识。教材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非教材知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说,评价重视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非认知能力。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分离有许多危害。首先,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分离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教材知识有其特定的作用,一般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但是情感与态度等用文字很难表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教材资源一般对培养情感与态度等有优势。两者的分离与不平等促使教学重视认知目标,忽视非认知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被破坏,非认知目标往往被忽视。其次,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两者的分离与不平等并不利于学生价值观、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分离非教材资源,往往使课程内容贫乏、知识类型单调,对发挥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并无益处,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以及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形成。再次,不利于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平等地位形成。如果没有平等,则教材地位较高,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两者之间会充满矛盾与冲突,无法实现融合;如果没有融合,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共存机制,因而容易彼此排斥,危及双方平等。可见,平等是前提,融合是保证,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统一体。无法实现有效融合,会危机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地位的平等。

二、忽视非教材课程资源的原因探析

(一)知识伦理的偏好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关系与知识观是密切联系的,知识观是影响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知识的看法会影响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教材包含的多是关于“人道”的知识,少实用性知识、边缘知识,与我国的传统知识观相符,必然受到重视。非教材资源知识具有实用性、具体性等特点,与我国传统知识观相悖,会产生是否适应的疑问。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并认为这三个性质是知识的基本特性。客观性是指知识超脱于人类的认识、情感、偏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是指知识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中立性指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与种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无关。教材中的知识,经过历史与实践的考验,经过无数次的质疑与考证,并经过专家精心筛选,被认为符合知识的标准,具有知识的三个基本特性,而非教材资源知识与个人的兴趣、价值观有关联,被认为并不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中立性,也就不符合知识标准。

无论是我国传统知识观对“道”的重视,还是现代知识观对知识标准的规定,体现的都是知识伦理的缺失:知识被人为地区分与规定,分成不同的等级。在课程资源视域下,教材知识体现的是对“道”的追求,并符合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评价标准,因此被认为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知识,也成为课程资源知识构成中占据主导、中心、目的地位的知识。非教材资源知识并不符合传统知识观,也不符合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评价标准,因而有着较低的地位,甚至不被认为是知识。在课程资源知识构成中占据次要、边缘、工具的地位。

(二)评价体制的压迫

任何人类活动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需要评价,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4]教育评价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发展与完善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教育评价的鉴定作用是裁定被评价对象的工作情况和结果,指明被评价对象工作的优劣,这里被评价对象所指的主要是教师。对教师工作的鉴定,除了职业素养及工作任务外,工作效率和效果也是重要的维度。工作效果指教师表现对学生所起的作用,表明对教师工作的鉴定与学生的表现息息相关。2011年的“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显示,教师的最大工作压力来自于学生考试成绩。[5]对学生的评定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但是在我国对学生的评定却突出表现在对学业成绩的兴趣,而对其他方面有所偏失,表现在以中考和高考为代表的“两道坎”唯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分数成为了决定学生成败的命符。对教师的评定与学生的表现休戚与共,以及对学生评定的唯分数论表明:教学受评价体系的压迫。

唯分数论考查的是学生对一定范围内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得较好则分数相对较高,就会成为中、高考的胜者,甚至人生赢家。因此,分数决定学生最终的成败,而学生的表现与对教师的鉴定不可分割,再加上教育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使得教师与学生对分数的追求趋之若鹜,知识维度的目标也被无限地放大,成为课程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标。教材作为国家法定的教学材料,中、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教材,对教材知识掌握得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中、高考分数的高低。因此,受唯分数论压迫着的课程必然以教材为中心和主导,非教材资源因为对直接提高分数贡献较低,沦为边缘和工具。

(三)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观念淡薄及课程资源开发困难

古德莱德对感知课程与运作课程的区分,表明教师是形成课程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形成无不融入了教师的理解与经验等。教师对课程的影响,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很明显,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对课程资源、教学任务的理解,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需要依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把握。[6]但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一方面教师可能由于受到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认为课程就是教材,从而在课程资源的选择过程中专于研究教材,忽视对教材以外知识的关注。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并没有意识到非教材资源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作用,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使得非教材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因此,教材在课程中占据着统治甚至唯一的地位,非教材资源则被忽视。

许多教师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而对非教材资源缺乏关注与了解,导致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比较困难。许多形式的资源,例如校外资源、网络资源,由于受到能力、权利等的限制,往往开发起来比较困难。不仅如此,由于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缺乏有效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及成果共享平台,导致优秀教师的资源开发经验与成果无法与其他教师分享,许多教师不得不独立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徒增开发的难度和资源的浪费。

三、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的平等与融合之道

(一)提升教师认识水平与理论素养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一致,学校教育应当培养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学生,需要非教材资源与教材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两者的功能互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树立平等的观念,将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看成资源构成中的平等成员,不仅看到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看到非教材资源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潜心学习课程资源理论知识并充分认识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地位与作用,还应当关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进展,使自己跟上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同时,应当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与理论素养,并充分利用培训的机会,相互交流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与成果,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改革评价制度

我国现行的评价制度严重束缚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体系不改革,会阻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展,就是因为评价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应当是评价方法多元化。现在的评价体制比较大的问题是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指标唯分数论:以单纯的考试作为评价方法,考试分数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完整的人――学生被分割成了不相关的几个部分,学生的特长、观念等在一纸试卷中根本无法检测出来,且学生被考试成绩牢牢束缚,成为了分数的奴隶。评价方法不能单单局限于考试,应当开发多种评价方法,多种方法并用来考查学生的发展情况。要淡化分数在评价中的作用,采用其他的评价指标,减少乃至杜绝“一考定终生”的悲剧。其次,需要分类评价。评价应当面向不同的学生,升入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与职业学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就显得不合理了;评价同样需要面向学生不同的方面,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方法去检验学生态度、观念等非认知能力明显是不合适的。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分类评价,开发针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评价方法,将会有效促进对非教材资源的重视与利用。

(三)建设教师交流、共享平台

我国中小学教师往往是孤军奋战,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畅通交流与分享经验,导致中小学教师积攒了许多教学问题无法解决,最后只能以抱怨的形式发泄。这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教师交流、共享机制。一方面,教师遇到的问题能够为其他教师所知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与课程资源开发成果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建立教师交流与分享平台,可以采用交流会、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是网络交流方式,实现校内教师之间、区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

(四)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需求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常常忽略了学生的需要与感受,教师很少问学生喜欢什么,其教授的内容、上课的方式学生是否喜欢等。因此,不顾学生感受而强调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学生怎么能主动起来呢?尽管学生的需求、喜好与感受不相同,但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相近的心理特征和相似的爱好与需要。课程资源开发根本的指向是学生应当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这些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相关。学生的爱好是广泛的、新鲜的、多样的,并且他们对丰富、多样的非教材资源充满了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并作为课程资源选择的依据,将有利于非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

[2] 尹筱莉,毛菊.教师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67-70.

[3] 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

[4] 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28.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合理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更加新颖,题材更加广泛,实践能力更强,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它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本质,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会合理运用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其与传统英语教学的优点相结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高中英语课改的焦点。在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计算机因为具有快捷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理想地资料搜集和存储处理的工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容易设置虚拟、仿真的英语语言环境,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母语干扰。

2、改善了词汇教学环境,促进了英语词汇的认识、记忆。

学英语最难记的是单词,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这一难题的解决变得容易。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把单词加上声音、图像、动画等,将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3、优化了传统的语法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粉笔把例句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也只能机械麻木地记笔记,对一些知识点来不及消化。而多媒体技术教学可用其超文本功能将重、难点一一呈现,并可任意调用,反复重现,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繁琐的板书与讲解。

4、回归英语课程发展的主体地位。

让英语教师成为英语课程发展的主体,是新一轮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能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性,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二、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1、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仍是学生活动。因此,多媒体的设计和运用始终都要把学生这个主体放在第一位。

2、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量"。

多媒体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充分把握好教材重、难点,找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并注意遵遁学生的思维规律、体现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创设出各种必需的交际情景突出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和功能为一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时,量的把握相当重要,过与不及均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时"。

教学过程中媒体的适时运用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强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点拔,这样才能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运用多媒体常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有其长,必有其短”。要真正使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广泛的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注意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不因使用多媒体了,把本来简明的东西搞得“枝叶”繁杂。使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从而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Free Talk”、值日生的 “Daily Report” 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因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设置师生交流环节保证教师主导地位

英语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同时要避免把英语教学课变成英语课件展示课,老师由教育者变成了操作者,这样会直接的导致教师主导地位被电脑的主体地位所取代。在很多教师进行英语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课件展示的内容上,很多时间是在记笔记或者完成课件上要求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管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但与教师的沟通就十分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电脑成了课堂的主导,因而对学生的学习的指导方面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适当加入师生双边活动的环节,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发挥其指导作用,力求实现二者有机的统一。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传统英语教学手段的有利补充。是教师和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和媒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这一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出更为优化的学习环境。不断探索出更为广阔英语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何安平编著:《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