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5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格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Schools of psychoanalysis,characteristics,biology,humanistic,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constitute the major school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they are essenti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ity,and still are using different forms active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paper,based on review of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search,some new research paradigm are introduced,and the develop trends of futur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re proposed and the complexity and breadth of personality research are revealed.
关键词:人格;人格心理学;范式
Key words: personality;personality psychology;paradigm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79-01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1 精神分析范式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但对它的理论和时间存在着很多争议。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指弗洛伊德及其直接门人(如阿德勒、荣格等)。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系统;另一个是前意识系统。但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局限性,又提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1.2 特质论范式早在1937年,奥尔波特就指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是根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分类的。该范式强调人的个别差异。
1.3 行为主义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开始了缓慢但稳步的转变,许多杰出的行为主义者开始转向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由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到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后来,米契尔又提出了“认知――情感的人格系统理论”,它正好弥补了特质论研究的不足。
这一范式最初产生于沃森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它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个体内在力量,把人格看成是各种行为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1.4 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因强调人的本性及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这一范式重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及其自我实现。这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当时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途径。人本主义者对人类自然本性抱着乐观态度,对人类潜能和人生目的的发展怀有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人本主义者主张应该以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相比较而言,以上四种范式的研究目的各有其侧重。精神范式关注的是人格发生的动力的探讨,特质论范式重视人格结构的静态画面的研究和描述,行为主义范式强调的是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人本主义范式则试图从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我实现)来探索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格存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三种新的人格研究范式。其中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分别源自于行为主义和特质方法。而进化心理学应被视为人格心理学的新范式。
2.1 社会-认知范式这一范式源自于行为主义范式,以班杜拉、米契尔为代表的社会-认知范式正尝试着从个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直觉和记忆)来研究个体的人格,他们试图以各自的理论来整合社会-认知范式。在阐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班杜拉与米契尔都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认知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把人格看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人与环境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还不十分清楚。另外,在研究中,他们还试图寻求多种测量方法与技术手段对理论进行验证。目前在社会-认知范式下的许多研究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由大量各不相同但又寻求相互独立的小主题组成,而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总的主题,更没有提出一套彼此具有系统关联的假设构架。
2.2 人格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这一范式来源于特质论范式所使用的特质研究方法,强调个体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理起源。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讨人格产生的内在机制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可能的事情。已有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某些情绪和社会性特质在大脑中都有确定的解剖点,如杏仁核对人的攻击性和某些情绪性有重要影响作用。
2.3 进化心理学范式这一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人类进化及行为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二是在个体的适应中,更关注的进化与发展,这似乎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本能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目前使用的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实验法、临床法与问卷调查,而这些方法本身都面临一对矛盾,即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难以两全的问题。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保证了内部效度,却很难将复杂的社会文化变量还原为个别实验室变量,导致研究的生态效度低下;相反,临床研究较好地还原了人的生活场景,但由于变量不易控制,研究的内部效度不尽人意,难以精确地刻画出变量间的因果联系。此外,问卷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境相脱节、被试回答真实性、量表预测效度、测量目标的含义难以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效度。而如若将这些本身意义未明的测量结果拿来,以进一步探讨与其它变量间的关系,必然又使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虽然目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存在着缺陷。就理论使命来说,人格的理论建构可谓丰富,但距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有差距。在理论的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和有用性上都有欠缺。人格的研究呼唤整合的统一的理论,不仅学科内部各种范式之间需要整合,而且学科间也需要整合,人格研究需要整合来自发展的、认知的、社会的、生理和临床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744-74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展望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57-02
美国心理学史家Shultz在《现代心理学史》(2004)第八版中称: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1]。西方心理学界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现实的、潜藏的力量为起点,改变过去只关注心理问题进而研究人类积极的力量,对人的心理现象主张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释,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中获得幸福快乐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它主张人格研究应关注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和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我们把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称为积极人格研究[2]。
一、积极人格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1.研究人的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
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是以批判和反省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对对立的力量。一方面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悲伤、侵害、惧怕、贪婪等;另一方面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爱、责任、仁慈和幸福等。这方面的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主要是看个体本身是在给哪一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入新的能源,给哪一方面的力量提供适合生存的心理环境。因此,培养和增加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才能克制或去除人性的消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应当研究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只有积极力量得到培养和增加,才能克制或清除人性的消极方面。如果说人格心理学只是以帮助消除人性中的人格问题或者所存在的人格消极面为主,那么,即便全部的问题都被去除后,人自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一个完美的自我实现的人也不会就此诞生。所以,积极心理学一直强调人格心理学要均衡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既要在研究克制和削弱各种人格消极问题的同时,更要研究有助于优秀人格的积极方面。
2.反对人格完全是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
当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是忽视人的潜在能力,强调人的不足、缺陷。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先天遗传基因所形成,不容易发生变化,即使有,也只是些微的变化;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说,环境影响即便能使人的生理构造机制发生变化,但人格仍是由那些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不变的机制所组成。这种观点表明,人格的形成主要由先天的基因所决定。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是主要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该理论认为人不是按照遗传基因的固定模式来发展自己,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社会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内在基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3]。先天基因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但也对人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人格应该是先天基因、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Magnusson等人的研究发现,部分女生的生理成熟较早,在她们的发育初期会出现非常多的行为异常问题。再一次的研究证明,这种现象是她们在一定社会世界观、文化价值观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出现不合适的行为——问题行为,而不是完全由先天的基因所决定的结果[2]。
3.社会文化环境的后天影响人格形成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不是一种内在的社会活动,而是外在的、在一定的先天素质的作用下转化为个人不变的心理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人格是个体将外在活动转变为内化的结果。一旦,外在的社会活动被转化为个人积极的内在素质,积极体验在这转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衔接作用,换句话说,是可以通过积极体验的增加来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人格是由人的生理机能、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为表明他们自己的理论观点:人格心理学不只是要研究人们的不同心理行为问题,也同样研究人的积极能力,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形成条件。因为,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来源包括好的外在行为活动和外部环境,个人的外在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条件会对人的生理机能发挥影响作用,这样就可以经过改变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个人的积极人格。反之,我们通过提高个人的积极行为活动,来推动人的良好行为活动和建构社会的良好环境,拥有了积极活动行为能力的个人,他就能够做到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举止进行有意识地改变,从而促进自己的人格成长。如此这般,个人的现实力量就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并且这种现实能力成为人格形成的主要力量之一。这种互相影响的观点把人的各种积极潜在力量都被加入了个体的人格形成之中,人的潜在能力如果被个体认识到,它就有着与现实能力一样的影响作用。
可见,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再只是对个体的不同做出表述,也不是只从理论上修正一些人格问题,它是要通过分析人格来引起研究心理学的学者们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人格,拥有积极力量,推动积极人格的形成。
二、积极人格的形成
在1989年和1994年,Kenrick等人做了一个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当男性多次见到更有魅力、性感的女性后,让他评论原先身边的女性,他们提高了自己的要求;而当这些男性多次见到没有魅力,非性感的女性后,再让他评价原来身边的女性,他们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同样,女性多次见到地位高、稳重的男性后,她们对身边男人的评论、喜爱降低了;在多次见到地位低、邋遢的男人后,她们提高了对自己身边男人的评价、喜爱。所以,积极心理学认为,先天的生理条件不能缺少,但人格主要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而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方式是增强个人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设想,所有的个体都有一条不是后天形成的积极的基准线,这是先天遗传的。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后天环境中,个体若是参与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就会提出比以前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在积极体验条件下人所表现的要求主要是他自身的内心深处,是个体觉知和体验到的内在动机,所以积极体验和个体的先天特质比较容易发生相互影响而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回忆过去个体比较满足,对现在感觉幸福、惬意,憧憬未来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就是积极体验。积极体验主要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感官快乐;第二种是心理享受,即个体所做的超越了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体验。同感官快乐相比,第二种积极体验通常与个体的创新和开创有关,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的提高,培育个人的心理享受是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体验的核心。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假如对感官快乐和心理享受做出一个选择,多半人会选择前者,所以,积极心理学在培养积极人格的发展中也要关注个体的感官快乐,感官快乐在一定意义上能推动个体心理享受积极体验的获得。
在个体积极体验的培育方面,积极心理学找到了影响积极体验的因素:首先是个体追求积极的内在动机因素。人是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的成长有来自于外在的生存压力和环境适应,也有个体的内在动机,他追求有快乐体验的、积极的动机。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人们都愿意选的行为是使自己感到快乐体验的,比如开创性、有担当、与周边环境关系惬意等。再者是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人的积极体验一方面受个体本能的推动,另一方面受到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等的影响。从这方面来看,个体的积极体验不是一种客观体验,但是一种夹杂着客观的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体验总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所以说,积极体验是一种社会层面的体验,而不只是快乐体验。
三、积极人格研究的展望
积极人格研究建立在过去的人格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强调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积极能力和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拥有着大量的事实和实验材料,首次提出从人的积极潜能研究人的人格,这也提出了早期的人格研究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为心理学的人格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理论。在积极人格形成中情感所起的作用是积极人格理论所强调的,这也给心理学之外的其他行业的运用奠定了一个开端,如在学校教育、心理咨询等行业的应用。积极人格理论主张积极人格是人的生理机能、行为活动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形成的,是符合目前人格心理学的总体研究趋势。然而积极心理学以成人为被试研究积极人格,研究对象大体上是一个社会化的完全体,研究结果中外在的行为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就会变得比较明显。积极人格理论在研究人格时模糊了概念,它把能力、潜能等都归入人格的范围,有待商讨。
总之,积极人格的研究在心理学中还处于开始阶段,积极人格理论的系统性还有待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深化。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人格 人格的结构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90-02
一 概述
人格,也称为个性,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同时,人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发展等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在心理咨询中,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其性格息息相关,这样需要我们更透彻理解人格的本质、结构、发展等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问题,从完善自身个性方面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因此,心理学者必须对人格进行深入的研究,自身对人格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等问题了然于心,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人性及其差异性所做的系统性解释。人格理论的发展至今仍未成熟,人们仍不知哪种理论解释人的行为是最佳的。人格的结构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水平的统一,而各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人格的某些方面。
二 人格的结构
1.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人格结构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即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弗洛伊德的“二部人格结构”说和“三部人格结构”说。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但实际上,他又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即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晚期,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是建立人格的基础,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同时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是由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们遵循不同的原则,本我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遵循“唯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第二,荣格的人格结构说。荣格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在人格的发展动力上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从而成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荣格把人格叫作心灵,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决定了个体不同的人格。集体潜意识,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使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
2.特质说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等。
第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理论应有能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多种特质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他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人们身上独有的特质。根据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个人特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个体人格中个人特质的差异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人格。
第二,卡特尔的16因素模型。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一个四层理论模型,分别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相互联系的行为特质,二者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根源特质中又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特质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949年,卡特尔将众多的人格特质的名称用分析法合并成35个特质群,进一步分析得出16个根源特质,它们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的决定因素。这16种特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但在每个人身上特质的表现程度和结合方式的存在不一样,从而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异。
第三,艾森克的“大三”因素。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最初发现的是两个主要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倾和神经质,后来又找到第三个人格维度,即精神质。用艾森克的这三个人格基本维度的首写字母E(extraversion,外倾)、N(neuroticism,神经质)和P(psychoticism,精神质),缩写为PEN,表示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艾森克及其夫人还一起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专门用于测定这三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第四,“大五”和“大七”人格因素模型。1949年,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社会学家Fiske从卡特尔词单中抽出22个词用于描述128名临床心理培训生。采用自我描述、教师的评定、相互描述三种描述办法。而后,分别对三种评定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五个人格因素。后来经过近50年的研究,学者们对大五模型的五个维度的认识逐步趋向一致,把五个维度命名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开放性。“大七”因素模型的倡导者在继承“大五”因素研究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侧重指出了“大五”因素模型的选词方面存在的两个缺陷:其一,“大五”的选词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中人格特质的所有方面。其二,做因素分析前的选词标准主观随意性大。因此,Tellegen等率先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提出了人格“大七”因素模型。Tellegen和Wailer将评价维度引入人格结构,提出了“大七”人格模型。在“大七”中,正价(PVAE)和负价(NVAL)是两个新的人格维度,其余五个维度:正情绪性(PEM)、负情绪性(NEM)、可靠性(DEP)、适意性(AGR)和因袭性(CONV),分别对应“大五”人格模型的外倾性、情绪性、责任感、宜人性和开放性。
三 人格理论简评
人格理论体现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人性及其差异性所做的系统性解释。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解后,我们很可能还是充满疑惑,究竟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吗?怎么改变?我们并没有因为了解了人格的这些理论而减少疑惑。因此,这些理论各有各的贡献,一种理论的作用是另一种理论不可替代的。人格的精神分析论则挖掘了人的潜意识动机,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人格心理学体系,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这对人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格的特质理论帮助我们描述人,特质理论的人格结构说研究是人格的共性,从某些侧面揭示了人格的本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特质理论描述的人格特质是对人应该具备特质的描述,中心特质、首要特质等,都是对理想人格的描述,而不一定是人身上真正的共性特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格理论侧重于人格不同层面问题的探讨,尽管他们也探讨同样的问题,但是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求解决途径的。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2、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3、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4、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5、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函授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①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②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③学生是非观念强,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三年的函授,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四、存在的问题: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 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3、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人本主义 心理学 美术教育 自我实现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形成了基本的、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体系。在应用上与社会各实践领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许多分支学科,体现了独立的在科学体系上的分类。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各大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理论等都曾在人格心理学的园地中争奇斗艳,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一,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并且从组织上、教学上和科研上它已被正式纳入学院心理学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已在心理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这还是得益于人本心理学本身比较健全合理的理论与方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况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它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主义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二、人本主义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把看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也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两大心理学派对动物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偏向,直接开拓了人的学习理论的建构。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同时,提倡学生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内在学习与应用的理论,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育心理氛围。
1.丰富教学环境
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活动中应该有情感因素的参与,保证思维、情感与行动的整合,结合兴趣的学习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将音乐引入课堂,为美术作品配上乐曲或歌曲,增强艺术感染力,借用学生脑中储存的音乐信息,在品味这些作品时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充满新鲜、愉悦的气氛中认识美。如在美术鉴赏课中,欣赏《蓝色狂想曲》该幅作品时完全可以伴随着音乐,与作品本身音乐效果相配合的音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对该幅作品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2.丰富创作工具
美术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而生活中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常见的旧自行车车座和车把在毕加索的手中就成为别出心裁的雕塑《公牛》。因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美术创作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拓展美术创作工具和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和地方特有资源,变废为宝。
3.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作者技巧的体现,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令人费解,如果我们让学生了解牛头是残忍与黑暗的象征,马是民众的象征,孩子哭嚎挣扎的形象以及立体主义造型方法与法则,那我们就会知道毕加索在画中表现了人民因受到种种苦难而造成的恐怖气氛,表达了对法西斯的仇恨。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还要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学习他们追求艺术真谛的情操,体会大师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技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4.培养创新意识
富有创造性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因此,创新的培养也在教育界得到普遍的重视,艺术教育更是如此。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
三、人本主义对美术教育者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潜能的实现绝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或压抑,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种潜能,创造一种和睦的气氛和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的潜能的开发成为可能。教师要改变过去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价值和权利,破除偏见,杜绝嘲讽和辱骂,使学生在平等、宽容的环境中成长,美术是“无错误的学科”,是最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科,所以,美术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应具有开放、民主和宽容的态度,在学生美术作品中显示出的独特想象力和个性特征应得到尊重、受到赞赏,肯定学生在自己的潜质和已有基础上取得的发展。
四、小结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和权利,让学生学会自由,在自由选择中培养责任感,促成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成长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实现潜能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和谐氛围中不断发挥潜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说明教育不仅要考查学生现已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更要注重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培养、开发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
教师应以宽容的心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人格和个性,应看到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要看到师生关系、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对学习的影响,提倡师生建立良好的、真正友善的人际关系。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就不应该从自己当时的感受开始,而应该从学生当时的感受开始,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制订决策。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也存在某些局限性,比如过分的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对我们在新世纪新课改下更好地展开教育活动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鲁红.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内江科技.2009.08.
[2]张洪剑.人本主义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中国校外教育.2009.07.
[3]马杰夫.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4]胡琨.浅论阿莫纳什维利的人本教育.科教文汇.2009.05.
[5]张军,雷娜.浅谈人本主义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9.12.
[6]徐琴.CALL环境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渊源.新西部.2009.12.
[7]华幸.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科教文汇.2009.01.
[8]郭永玉等.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特质;认知因素;理论模型
绪言:
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讨论的热点话题。幸福感更是衡量一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综合性心理指标。由于幸福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心理学家就用主观幸福感(SWB)的概念来说明个体的这一主体性特征。研究主观幸福感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能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格因素。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人格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所以,研究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对预测和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将发挥重要作用。
1.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历史:
1.1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对当前生活和长期生活的一种主观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在成就领域所形成的情绪和判断。长期以来,SWB被认为有两种成分: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分成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认知成分主要是生活满意度。SWB的本质是主观的,基本独立于他人的看法。
1.2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1.2.1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大三人格与SWB的关系是以艾森克对人格的分类,即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作为基础进行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WB与外倾性和神经质的关系上,对精神质的研究较少。Costa 和 McCrae(1980)的研究发现,正性情感、生活满意感和负性情感分别对应着外向性和神经质;与其它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地依赖人格,且人格可预测 10 年甚至 20 年后的主观幸福感。众多研究一致表明,外倾性与SWB存在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会降低幸福感。
1.2.2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型始于Norman的研究,确定了组成人格的五个因素,即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神经质和开放性。将研究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SWB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应在更广泛的五因素人格模型上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在人格五因素中,对外向性和神经质与SWB关系的研究验证了在大三人格研究中的结论。但其余三个因素,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与SWB关系的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所以,开放性、宜人性、谨慎性与SWB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1.3主观幸福感与其他人格因素的关系
SWB同人格的一些认知因素也有相关,包括自尊、乐观、生活目标和控制感等。Hills和Argyle(2001) 发现,自尊与SWB的相关超过了外倾性与SWB的相关。不过,这种相关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或更弱。乐观性也与SWB具有高相关,Hills和Argyle(2001)发现这种相关达到0.75。乐观性对幸福感的影响如此明显,以至于它几乎变成了SWB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个体的生活中,生活目标多种多样,包括工作、照顾家庭等,这些活动都和SWB有着较强的关系。有研究表明,高的自我控制感可以带来高的SWB,从“习得性无助”实验中我们可以验证这一结论。
2.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现状:
2.1动力平衡模型
Headey和Wearing(1992)提出动力平衡模型。认为每个个体的SWB均有独特的基准水平,SWB为人格所决定。具有某种人格的个体更可能经历某种类型的事件;这些事件影响个体SWB的基准水平。不寻常的事件可能使个体的SWB高于或低于这一基准水平;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当事件恢复正常之后,个体的SWB最终将回到基准水平。这种SWB的基线水平与生物遗传有关,由于生物遗传的神经系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SWB基线水平的差异。
2.2强化敏感性理论
Gray(1991)的人格理论认为,SWB的个体差异主要由两个大脑系统差异所造成。(1)行为激活系统(the behaviorial activation system,BAS)对奖励和非惩罚性信号敏感,通过奖励调节行为;(2)行为抑制系统(the behaviorial inhibition system,BIS)对惩罚和非奖励性信号敏感,通过惩罚调节行为。(3)基于Gray的理论, Tellegen (1985)和Larsen(1989,1991,1997)认为,与内倾者相比,外倾者更容易对愉快的情绪刺激产生反应;与稳定的个体相比,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对不愉快的情绪刺激产生反应。此理论说明SWB的一般差异起因于情绪反应的差异。
2.3认知模式
可以解释人格和SWB之间关系的另一变量是人们加工情绪性信息的方式。Rusting(1998)指出:在加工情绪性内容时,外倾性和神经质、长期的情感特质和短暂的情绪状态与个体差异有联系。证据表明人们更可能知觉、注意和回忆与情绪相一致的或与特质相一致的信息。人格中的认知因素以人格与情境相一致的方式影响了SWB。
【参考文献】
[1] [美] Jerry M. Burger 著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 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9
[2]田林 《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综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2(2)
[3]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2005,28(3)
[4]杨秀君 孔克勤 《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年 第1期
[5]张兴贵 等著 《幸福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6
改变命运的经典书籍如下:
1、《拆开思维里的墙》,该书主要讲述了世界著名管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全球知名企业总裁的制胜经验。
2、《思考致富》,该书是人格心理学著作,作者亲身采访中逐渐完成,以其准确精炼的语言揭示了成功的秘密,并提出了13个具体的步骤。
3、《方与圆》,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精彩纷呈,妙招层出不穷,既充满趣味又发人深省,是一本使人读来有益,学后受益的人生指南读物。
4、《金融的逻辑》,该书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时刻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同时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从而清晰地描绘金融的逻辑。
(来源:文章屋网 )
1.自我广延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广泛,他们有许多朋友和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也颇为积极;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健康成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欲和忌妒心。他们将拥有同情心,能够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健康成人能够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具有积极的意象,即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对自己乐观的态度;
4.具有现实性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及顺应情境都极为明白,是“明白人”,而不是“糊涂人”;
5.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优点和所有缺点都十分清楚和明确。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奥尔波特认为意识形态、哲学、信仰、生活的预感和前景都能对人的一切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个性健全的更高标准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他秉持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理念,列举近代史上38位最成功的名人,包括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人,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马斯洛归纳出16点人格特征,并认为,此等人格特征可以视为使得这些名人自我实现的主观条件: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4.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体验;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有至深的知交,有密切的家人;
11.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决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对世俗,合而不同;
【关键词】
冠心病;艾森克个性问卷;心理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的病前人格结构是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本研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1]对102例冠心病患者及10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测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冠心病组为2006年1月至10月在一汽总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共计102例。其中男52例,女50例,年龄29~73岁。职业包括工人、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既往无精神病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健康对照组为同一时间段来自一汽集团生活区的健康志愿者,共计102例,其中男53例,女49例,年龄28~65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等一般情况与冠心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测量工具采用龚耀先修订的EPQ,对全部研究对象测量E(内外向)、P(精神质)、N(神经质)、L(掩饰性)四个维度变量,将所得粗分转化为标准分,然后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分别求出两组对象四项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艾森克人格特质测量结果见表1。
冠心病组的N(神经质)分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E(内外向)分、P(精神质)分、L(掩饰性)分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N(神经质)分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高神经质是冠心病患者的人格特质。
高神经质个体在情绪上倾向于过度反应,情绪不稳定,常常对很小的挫折和问题有很强的情绪反应,并且很难恢复过来,更容易兴奋、生气和抑郁[2]。相反,低神经质个体很少出现情绪失控,也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高神经质个体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应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部分,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并没有比健康人经历更多的应激事件,而是由于其自主性的过度反应可能更容易将情感障碍转换为躯体症状[3]。
研究证明,冠心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加以控制[4]。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管理就是运用健康管理学理念,使个体能够达到和保持心理活动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完好状态的一系列活动[5],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保健和必要的心理治疗,如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压力、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6]、调节自身的生理状态。最终使高神经质个体学会情绪控制,降低应激反应,不断完善人格结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冠心病发生,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修订).湖南医学院,1986:1-49.
[2] Jerry M Burger//陈会昌.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82.
[3] Phillip L Rice//胡佩诚.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74-275.
[4] 李星明,黄建始.冠心病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进展.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1):38-40.
摘 要: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逃避、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有关。本文将从学习倦怠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目前学习倦怠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方向。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赵海霞(1980-),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09级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席伟光(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 郑州大学教育系09级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1 学习倦怠的概念
“倦怠”一词最早由临床心理学家提出,用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长期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低等。学习倦怠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Julie Pham[1]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在学业上产生的情感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杨丽娴[2]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却又不得不学习的一种逃避行为;杨惠贞[3]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因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因素,产生的情绪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
本研究采用杨丽娴的定义方法,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动力,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厌烦、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伴有逃避学习的行为。
2 学习倦怠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认为学习倦怠特征表现在人的行为和心理上:(1)情绪低落,指处于学习倦怠状态下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学习冷漠、悲观。(2)去个性化,指个人以玩世不恭和不带感情的方式和态度回应周围人际,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失败进行合理化。因此,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在助人职业活动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去个性化,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对学习本身的不当行为。(3)低成就感,有两种表现:一是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另一种是,学生感到付出了努力,但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时,所产生的较强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学习倦怠的前两种症状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丧失理想和学习动机,产生习得性无助。
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有个人和环境两大因类: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人格、情绪和动机方面,而环境因素体现在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1)个人因素 性别在学习倦怠上有差异。魏珍[4]和魏婷[5]均发现高校学生中,男生学习倦怠程度比女生高;人格方面主要有自我效能感、内外控等因素,魏云[6]研究表明学习倦怠总分与学习疲倦、学习效能及神经质、开放性存在着差异。许有云发现使用不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宋晓颖研究发现,不同情绪稳定程度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达到显著差异,邓愉联认为,学习动机能直接推动与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李瑾认为动机是促使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2)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因素 学业上的压力及学校间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因素会引起特定个体的倦怠综合症状。家庭方面的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3 学习倦怠的测量及研究
目前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MaSlach的倦怠量表。MBI有三种版本,由情绪耗竭、去个性化、降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这三种版本分别是:(1)MBI.HSS是最早的倦怠量表,适用于服务行业的工作者。(2)MBI―ES是根据MBI.Hss原始量表改编,以学校机构为背景,适用于教育工作者。(3)MBI.GS通用量表,也是根据MBI.HSS原始量表改编而来,适用于从事其他行业的“非与人为服务对象”的人员。这三种MBI量表均以Likert七点自评式量表,从“从来没有”到“每天都有”,分别记0―6分。
不同版本的MBI量表被不同研究者采用,有学者根据MBI版发展了MBI的学生版。如杨惠贞[7]对MBI.GS量表进行了修改,且修改后的量表更适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倦怠。Gold等人以师范生教学倦怠为研究,编制了大学生量表。Powers & Gose以学生为样本,将修订的MBI量表应用到教育情境中。杨丽娴参照职业倦怠量表,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包含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此量表信效度较高,国内学者多以此量表为标准。戴春林等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得出中学生学习倦怠有情绪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四因素构成。吴艳等人也编制了初中生的学习倦怠调查问卷,陈燕根据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比较少,但已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大多研究集中在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上,但缺乏本土化的学习倦怠量表,在探讨影响学习倦怠的成因上,还需结合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探讨;目前还没有对学习倦怠心理干预的研究,这将是以后学习倦怠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Julie Pham,Burnout afflicts students,Daily Californian(http:/www,wpi.edu/News/TechNews/980317/bumout.html)
[2]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集美大学学报》,2005,6
[3]杨惠贞.影响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田立中央大学博士论文,1998
[4]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5]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