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5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协同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60-02
旋转蒸发装置广泛应用在天然药化实验中,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挥发性溶剂,主要进行浓缩萃取液体、层析液及提取液,达到分离纯化和富集目标产物的目的。虽然目前所用旋转蒸发装置功能基本满足实验需要,但在教学科研应用中,仍然发现真空水泵水温不恒定与水浴锅不能随意调节高度等不足之处。基于此,师生协同创新设计一种旋转蒸发装置,解决现有装置中真空度不能恒定问题。
一、现有装置不足
我们药学院药学专业开放性实验中,虽然旋转蒸发装置技术参数满足了学生的基本需要,但应用中发现一些问题:降低水箱水温主要方法是停机,更换新鲜冷水,换水操作影响工作并麻烦;回收大量液体时,当前所用水浴锅多半为固定不动,不能随意调节水浴锅高度,凭借人工在锅底垫放物品,此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蒸发效率。
二、已有装置改进
针对目前蒸发装置存在问题,进行可能方案设计,从多种备选方案中确定较优设计,见图1。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旋转蒸发装置功能。
第一,真空水泵内设有冷却器,由外罩、位于外罩内的蛇形管构成,外罩顶部、底部均设开口,外罩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维持真空水泵中水温。
第二,所述真空旋转蒸发装置,特征在于基架由机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端的竖直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横梁,横梁上设有升降机构,便于调节水浴锅高度。
第三,所述真空旋转蒸发装置,特征在于保温盖上设有气孔,内壁上固定有吸附层,防止工作过程中产生气雾,影响操作者观察内部变化。
第四,所述真空旋转蒸发装置,特征在于冷凝器底端连接有缓冲瓶,缓冲瓶上设有隔阻阀;缓冲瓶底端连接有接收瓶,接收瓶口处设有通气阀,便于连续状态下移除冷凝液。
三、装置实施改进
为清楚说明旋转蒸发装置改进技术方案,对方案实施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1-基架;2-真空水泵;3-冷凝泵;301-第二进水口;302-第二出水口;4-冷凝器;401-气管;402-第一进水口;403-第一出水口;501-液压缸;502-导向杆;503-导向杆座;504-托盘座;505-水浴锅托盘;506-定位杆;507-弹簧;508-调节螺母;509-行程撞块;510-行程开关;6-冷却器;601-第三进水口;602-第三出水口;603-通孔;701-吸附层;702-气孔;8-缓冲瓶)
由图1~2所示,一种真空旋转蒸发装置,包括旋转蒸发仪、真空水泵2、冷凝泵3。旋转蒸发仪包括基架1、固定在基架1上的冷凝器4,冷凝器4设有气管401、第一进水口402、第一出水口403,真空水泵2通过真空管与气管401连接,冷凝泵3设有第二进水口301、第二出水口302,真空水泵2内设有冷却器6,冷却器6由外罩、位于外罩内的蛇形管构成,外罩顶部、底部均设开口,外罩圆周侧壁上设第三进水口601、第三出水口602,第三进水口601与第三出水口602对称设置,第三进水口601、第三出水口602分别与蛇形管进水端、出水端相连,外罩圆周侧壁上还设多个通孔603;第一出水口403、第三出水口602均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301相连;第二出水口302分别与第一进水口402、第三进水口601通过水管相连,即冷凝泵3进水管接通冷凝器4和真空水泵2中冷却器6出水管,冷凝泵3出水管接通冷凝器4和真空水泵2中冷却器6进水管,此连接保证水泵2水箱中水温恒定,维持稳定真空度。
基架1由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端的竖直支架、垂直固定在支架上的横梁,横梁上设升降机构。由图3~5所示,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501,液压缸501通过螺丝固定在横梁上;托盘座504,托盘座504固定在液压缸501活塞杆头上;导向杆座503,导向杆座503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上;导向杆502,固定在导向杆座503上,导向杆502一端固定在托盘座504上;行程撞块509,固定在导向杆502另一端上;行程开关510,固定在液压缸501缸筒侧壁上;水浴锅托盘505,固定在托盘座504上,水浴锅可放置在水浴锅托盘505上,随液压缸501活塞杆头上升或下降。
托盘座504为圆形盘,托盘座504中心位置上设液压杆连接螺丝孔,托盘座504在圆周方向上设四个圆孔,用于螺丝穿过且将水浴锅托盘505固定在托盘座504上。托盘座504在圆周方向上固定有四个定位杆506,定位杆506上套接有弹簧507,弹簧507底端设调节螺母508,弹簧507弹性位移由调节螺母508控制,托盘座504向上承重力由弹簧507弹力决定。托盘座504上还设导向杆连接螺丝孔,便于导向杆502安装固定。
一种真空旋转蒸发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水浴锅托盘505顶端水浴锅;水浴锅由内胆、包覆内胆的加热套、位于内胆顶端保温盖构成,保温盖内壁上固定吸附层701;保温盖上设气孔702,冷凝器底端连缓冲瓶8,缓冲瓶8上设隔阻阀,缓冲瓶8底端连接收瓶,接收瓶口处设通气阀,真空管上设真空调节阀和真空表,冷凝器4侧壁为双层结构,内外层间充满冷却介质,使得冷却效果更好。
四、装置改进效果
通过改进蒸发装置,完善装置使用功能,提高减压浓缩效率,可连续进料操作及接受冷凝液,减少挥发有机溶剂损耗,降低溶剂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学生参与蒸发装置改进,既可满足药学学生开设综合性试验、创新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要求,同时培养同学协同创新与学以致用能力。
五、小结
第一,基于影响装置使用效率的因素,加之操作中所发现不足,对现装置相应改进:真空水泵中设计冷却器,基架横梁上设升降机构,保温盖内壁上固定吸附层,冷凝器底端连缓冲瓶,设有隔阻阀,接收瓶口处设通气阀,满足药学专业师生实验需要。
第二,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开放实验与本科助研活动,通过已有装置不足师生讨论设计方案完善改进设备自主研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树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万忠,刘兵.一种真空旋转蒸发装置[P].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420693506.0.
[2]齐艳,彭金咏,姚继红,等.论综合实验中心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J].药学教育,2015,31(1).
协同创新是一项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活动,意义重大。但是,在推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也面临着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挑战。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中,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了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科研管理;改革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科技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将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确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随后,原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首次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国内高校纷纷响应,开展了各种改革实践。[1]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消除管理体制对科学研究中合作及创新的束缚,推动创新发展,而协同创新的关键点也正在于此。[2]
一、协同创新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协同”的概念源自协同学理论,最早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于1973年提出。“协同”的显著特点是,能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最终能够实现单个个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3][4]“协同创新”能够实现创新系统或创新活动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并且这一转变过程以自组织过程为基础,结合适度管理和控制。科研管理的体制与模式应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国家经济实力与战略发展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一直奉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科研政策,在科技领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大量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变革与发展日新月益,但科研管理体制仍然受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已经成了科技发展的“瓶颈”,因此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日益迫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让科技能够更好更快发展并有效地服务经济建设。而协同创新为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协同创新对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挑战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现行的科技活动组织模式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等存在明显缺陷,已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成为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明显障碍。[5]为了保障高校协同创新有效开展,需要全面革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
当前,我国的科研活动主体包括下城高等院校、企业、独立科研院所等多种类型,这些单位通常各自独立,在科研活动中缺乏深入交流和合作,造成了稀缺科研资源不能共享,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等问题。同时,高校内部也常常出现不同院系和学科各自独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实验室利用率低,人才、资金、科研设备等科技资源分散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来提高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加大高校内部科技资源的对外开放程度,实现高校与其他科研单位的资源共享。人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其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最终达到“人尽其才”,并且科研体制的改革必须能够更好地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2.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而要创新就需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在现行体制中,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负责众多事务,如科研活动的方向规划、科研投入的计划与使用等,这些繁复的工作容易导致科研活动的目标短视化、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要扭转现状必须改变政府科研管理思路,正确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时,需要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分清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各司其职,通过建立专门法律法规来保障科研活动的高效及有序开展,通过市场调节和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及整合。
3.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中出现了重视科研项目申报、疏于项目的验收和成果转化的不良现象。一些科研工作者将如何获得项目放在首位,而不是将项目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这种后果就是大量科研成果不具备可行性和先进性,成果难以转化,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扭转这一现状,亟需对现行的各级科研成果评价及考核机制进行根本变革,同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严格规范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隔断个人经济利益与科研专项经费的关系,同时通过完善专门法律法规和奖励激励机制,搭建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来帮助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工作者真正潜心研究,让自身学术追求和社会价值实现有机结合。
三、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改革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协同创新过程中也大有可为。地方本科院校应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科学定位,努力成为培养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基地,以及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库。[6]作为工科背景的地方本科院校,宁波工程学院始终将开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优势和特色。2008年,在总结多年校地合作的经验基础上,该校提出了“双合作”战略,即与大院大所合作、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搭建学校与名校大所、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县(市、区)政府、学校与乡(镇、街道)政府、学校与行业协会五个合作平台,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为学校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外部条件。2012年以来,针对宁波地方新产业的发展和协同创新科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该校先后建成了10个校内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市级智慧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开展。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总结了一些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地方院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与对策。
1.优化校内科研资源配置
高校应立足自身定位及服务区域特色,明确学校科研工作思路,确定科研工作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资源共享、完善协同创新所需的科研软硬件及经费投入等资源配置机制。宁波工程学院在“夯实基础,强调质量,科学发展”的科研工作方针指引下,进一步明确了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战场,服务地方经济为科研工作方向。遵循依托平台建设团队的原则,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室、研究所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联合共建的机制,有效整合利用现有校内科研资源。
2.建立并完善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通过建设并完善各级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的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稳定的联合体以保障长期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高校与企业及其他科研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合作战略,由科研管理部门协调处理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有效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针对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的情况,宁波工程学院把为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成立了多个校内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不仅为中小企业解决了发展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有效地整合了校内的优质资源,使教师、科研人员逐渐提高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在协同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需要强化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同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密切与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对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并且要协助做好项目成果的鉴定、专利申请、技术推广及转移工作。宁波工程学院通过校地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这一载体,投身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及经营能力。近五年来,学校向企业推广科研成果311项,获得经费支持1.2亿多元。不仅有效地凝练了应用开发型办学特色、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4.改革人事管理体制
为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高校科研人员的聘任、专业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人事管理体制需要大的变革。宁波工程学院认真分析协同创新下科研活动新的形势和特点,明确了以人才建设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技术研究,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科研人员培养的工作思路,针对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编制一定数量的专职科研岗人员,同时鼓励教师短时离职进入企业或其他科研单位从事专项研究,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5.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机制
高校的职能所在必然要求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互补相长,因此高校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机制。宁波工程学院在协同创新改革实践中倡导科教融和,回归大学本质,初步建立了科研和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把今天的科研搬到明天的课堂,对培养方案进行科教融合,以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论
科技发展需要有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将创新资源进行培育和整合的活动,对提升高校科技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途径。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对现有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的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径、提供一个新模式,为实施协同创新提供制度和政策指导。
作者:周林 徐金富 戴娇燕 徐雪波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3]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5-19.
[4]李兵,张春先,佟仁城.协同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科研管理,2004(2):124-128.
【关键词】协同创新 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
为破解院校、校所、校企、校地、国际协同深度合作的难题,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寻求发展道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国际机构联合搭建平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
一、“政产研学用” 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优势
(一)政、企、校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品质
“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依托体制基础,以各类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协同研发中心为平台,可以带动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从经济发展、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出发,将相应的政策、方针、企业品牌文化、先进理念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功能定位及历史使命中,真实实现政、企、校从理论到实际的深度融合。通过政企校深度合作,学院及时获悉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保证了艺术专业水平的先进性,使得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创新,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环节也得到充分保证。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方向有动力,学习自觉性更强,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量身打造,契合需求,毕业生适销对路
政、企、校战略合作倡导建立包括从品牌设计开发、CI系统、展示系统、商业模式设计在内的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快速拓展国际艺术前沿理念在产业中的应用与市场价值的转化,努力打造一个个在学科高度、研究手段、成果水平等方面均位居前列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设计平台。部分毕业生在入职后,以其扎实的业务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已经发展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这种为企业量身定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既破解了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难问题,受到它们的青睐和欢迎,又与学院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因为培养的人才契合合作单位的发展要求,有效提高了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实现政、企、校多方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政、企、校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能有效提升合作各方的核心竞争力。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各项有利规定和政策优惠,为“政产研学用”办学模式的推行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这种办学模式产生的良好效应也反过来促进国家、地区政府形象提升和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政产研学用”协同育人模式,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能够实现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大收益。高校在合作研发过程中,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方向,提高了自身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锻炼了学生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职业技能。
(四)强化企业、高校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广东省游戏游艺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例,该联盟得到省科技厅的批准,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区域内龙头企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协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优化升级,为企业提供技术与人才保障①。广州美术学院作为联盟内唯一一所美术设计专业院校,将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游戏游艺产业研发、人才培养、咨询服务等方面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许多企业在联盟成立现场就当场表达了与广州美术学院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送的意向。这种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立,企业、高校以产业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广州美术学院“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广州美术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美术与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目前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的艺术类大学”的目标前进②。按照“开放多元,互利共享,协同育人”的共建思路,广州美术学院积极开展校企、校地、校校之间的合作,积极打造并强化具有广州美术学院特色的“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一)“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范例――国家广告产业园区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是由广州美术学院与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以打造华南地区广告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心为目标,建设广东广告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总部基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既是服务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创新设计的“政产学研用”基地,是广州美术学院在新时期实践产学研办学模式的重大举措③。
1.政策优惠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作为依托专业高校的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是国家“开展现代服务业试点、支持广告业发展”的全国九个广告产业聚集园区(试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在2010至2013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500亿专项资金支持,被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批准为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享受项目系列优惠政策、被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和广东省人大列为广东省重点项目给予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优惠。
2.行业聚集
2013年以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广州美术学院提供1.8万平方米的设计综合楼完成了场地功能改造作为园区公共服务场地。利用设计综合楼的场地引进品牌设计和广告传播等优质广告企业入驻,其中包括有广州美术学院・例外品牌设计研究中心、广州美术学院宝恩家具品牌策略研究院、广州摩拉贸易有限公司(梦芭莎)、广东省广州美术学院玉兰软装艺术创意研究院、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入驻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品牌设计和新概念广告活动,如第16届亚运会整体视觉系统设计等文化品牌形象广告、“例外”的民族品牌形象多元化尝试等,初步显现出行业集聚的效应。
3.产学研平台搭建及应用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专业资源及广告创意设计和人才培养经验,开展现代广告产业体系改革与建设,效果显著。已经完成“专业人才培训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举办了南方广告论坛等一系列公益性广告人才培训活动,正着手广告人才培训资源的整合,开发广告教学资源数据库;着手“影视广告后期制作平台”的建设,已经引进合作方广东因赛广告有限公司及亚洲知名的后期制作公司D&D.LTD,并利用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完成设备采购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场地改造项目招投标,拟于2014年下半年投入市场化运营;着手“广告展示与交易平台”的建设,已经利用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完成了设备的采购,与后期制作平台同步进行场地改造项目建设并同步启用;着手“技术支持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信息系统和后勤管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广告传播平台”和“公众交流与体验平台”项目论证和立项工作,正在进行平台场地装修方案的设计。
(二)覆盖多个专业,“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不断推进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创立为学院在更多专业开展“政产研学用”合作提供了范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和人才招聘等模式,学院其他专业也陆续开展了“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工作。
广州美术学院与国家级骨干建筑装饰企业,拥有建筑装饰和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国家一级资质、机电设备工程及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远洋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订了校企共建实验室合作协议及双方产学研合作协议,针对广州美术学院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和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设立了空间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对提升学院相关专业设计研发水平、培养高端人才、打造一流科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成立以后,双方就设备引进、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接轨等内容开展了全面合作,探索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同时,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地区影响力,争取让实验室成为双方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展开研究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其他设计领域的合作。
广州美术学院与实力雄厚的广东玉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广州美术学院――玉兰软装艺术创意设计研究院,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推动软装行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软装创意机构在国内尚属首创。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还与云浮市人民政府、中山市政府、广东德胜创意园、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气象局、东莞科技局、广东工业设计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政府机构、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三、广州美术学院“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特点
(一)服务合作单位、面向社会发展是“政产研学用”办学模式的定位
把为合作单位服务作为协同创新育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这也与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美术设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学院通过与合作单位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为其培养和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增强合作单位的技术创新力,特别是提高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优势互补是“政产研学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
“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中,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学校与合作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合作单位的发展与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进步。比如:政府合作方,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合作方,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在省内国内甚至国际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广州美术学院则是国内知名高等美术院校,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在合作办学模式中,政府、企业、广州美术学院均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种模式能够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把科研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政产研学用”协同育人模式促进教学模式升级
广州美术学院不断加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改革,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依托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建设双方受益、协同共赢的校外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让企业尽早介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提早进入设计创作状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学校为配合“政产研学用”合作办学,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除史论专业,各院系都采取了两段式宽口径工作室制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后有“教研室课题制”“工作室课题制”“教研室工作室双合一”等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开拓实践教学资源、探索课外学分认定机制、实施“开放的课堂”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办学体系。
经过不断的探索,广州美术学院启动实施了“卓越设计师教育培养计划”,选定2013级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和2014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卓越设计师”的首批校内试点单位,围绕设计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邀请企业(行业)参与设计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共同培养。纳入“卓越设计师”培养的学生,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时间累积不少于1年。“卓越设计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推,将进一步彰显和弘扬广州美术学院直接面向产业化的设计这种“接地气”的教学特色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时可以“无缝连接”进入企业。
(四)“政产研学用”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革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求人文修养与心理状态兼备,有强烈的事业心 、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专业素养方面,要求扎实专业知识体系与多元知识结构的综合;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必要的实践能力、(转第页)
(接第页)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果断决策的能力等。“政产研学用” 协同育人,正是为了使学生达到以上要求而采取的办学模式。通过一系列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的锻炼,整合创新资源优势、课题制激活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能够契合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已经与广汽集团、本田汽车设计研究中心、北京联想创新设计中心、3M公司、广州市源志诚家纺有限公司、广州美术学院玉兰软装艺术创意研究院、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江门市家用电器进出口商会、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文化馆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相关产学研横向课题研究与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工作,推进与强化了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科研基地及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大力推进联合项目、联合人才培养、联合人才输出等工作。如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2013届毕业生张棋于2013年7月就职于广州汽车集团工程研究院,设计方案中标成为当年广州车展广汽集团展区WITSTAR概念车的内造型主设计师,充分彰显了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才能。
四、“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思考
广州美术学院“政产研学用”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市场导向、贴近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深化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事业单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很多种,广州美术学院“政产研学用”协同育人模式是众多模式中的一种,其在发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一)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对“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进行规范和推动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促进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融合,政企校在合作中的权责利分工分配并不十分明晰。寻求政府、企业合作常常还是高校自发性的行为,也会遇到不被理解和被拒绝合作的情况。合作办学模式中,政企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学校相对被动。因此,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对产学研、政企校合作办学进行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有利于为这种实践育人共同体模式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研究探讨对策,破解产学研融合、政企校合作的难题
一直以来,我国在产学研融合、政企校合作方面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如政府机构调整、企业受到市场波动影响或经营不善倒闭,与高校的合作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所以,类似企业发展危机与合作办学风险等在产学研、校企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关键性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改革,探讨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注释:
①建立产学研联盟 推动游戏游艺产业设计创新[EB/OL]. http:///2013/info/?article=G7392fSKLRE=,2014-10-3.
②广州美术学院学校简介[EB/OL]. http:///2013/class/?article=CLUK0Fi7nw8=&page=0,2014-10-1.
关键词: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论坛;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5-0015-04
2016年6月29日,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石家庄举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作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颜廷标,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作权,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陈文丰先后作主旨演讲。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武义青主持论坛,并《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展报告(2016)》。
一、开发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
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开发区是排头兵。赵弘指出,全国11个国家自主示范区和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区,聚集了全国40%的企业研发投入,4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50%以上企业发明专利;从全国看,21个国家级高新区各自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都占所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京津冀开发区已成为本区域经济密度最高之地。京津冀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近300个,占地面积约为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2.5%,而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出口额等则分别占整个地区的53%、60%和65%。《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展报告(2016)》指出:京津冀地区聚集了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7个国家高新区和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中关村已经成为创业创新的代名词,天津滨海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端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保定高新区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在国家高新区的带领下,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技术大公司,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探索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和发展模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河北省委主委秦博勇在致辞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面临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纪良纲在致辞中指出,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新型工业化的先行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面前,开发区敢于先试先行,在京津冀产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上发挥着排头兵的重要作用。
二、京津冀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发区粗放发展恶性竞争。陈耀认为,现在市县一级开发区过多,河北有的县就有六七个开发区,有的开发区有盲目圈地之嫌,土地搁荒的现象普遍存在,“开发区是土地开发区”的认识普遍存在。颜廷标认为,我国现在设立的开发区过多过滥,许多开发区盲目开发盲目扩张,在管理上把开发区当同一级行政区对待。赵弘认为,太多的开发区不重视产城整合发展,更重视GDP增长。在分税制下,各地建开发区动力足,进而带来恶性竞争和规模攀比,大多园区采取一区多园方式,有的园区一区几十个园,都在想方设法争国家开发区的“帽子”“牌子”和政策。开发区遍地开花。开发区跑马圈地,企业跑马圈地,圈而不用,土地大量闲置,流转不畅。僵尸企业因为土地升值造成“腾笼换鸟”成本爆增,新上项目落地难与土地闲置现象畸形并存。
京津冀开发区势能落差过大。开发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势能相近合作共赢的趋势。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环境甚至创新创业生态在势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陈文丰认为,北京中关村已经成为东部许多开发区的创新源、创新高地,而且这一高地正在实现同美国硅谷的高端链接。中关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除了创新资源、科教资源、人才资源集聚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不断承接硅谷要素转移,商业模式跟硅谷同构。过去中关村在国内的辐射逻辑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研究和销售在北京,生产制造环节在外。而目前中关村在国内的辐射逻辑是同全国各个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现在主要是沿着两条线辐射,一条是沿着京沪线到了苏南,另外一条是沿着京津城际高铁到了天津滨海新区。辐射的逻辑是进行高端链接,理由是中关村与这两个地区开发区势能差小,战略合作容易取得成功。赵弘认为,北京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周边的开发区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周边产业相对比较落后,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水平难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到周边来落户的要求。
河北开发区创新源缺乏。颜廷标认为,作为一个开发区,不管当初设立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创新源,这是开发区成长壮大的思想之源、技术之源、人才之源。河北众多高新区大部分没有建立稳定的创新源。河北省还建立了许多高新技术特色园区,这些特色园区也因为没有建立稳定的创新源而竞争力下降。
河北开发区软环境亟待改善。颜廷标对比台湾新竹后认为,河北省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机构更是一个软肋,医疗机构、学校建设滞后,医疗政策、教育政策缺乏针对性,比如北京周边河北的开发区要吸引海归人士落户缺乏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河北同北京相比,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还有很大差距,在北京创意研讨氛围浓厚,科技紧跟世界前沿,创新思想同国际对接,创新交流无处不在。在创意空气稀薄之地,创新创业活动是要枯萎的。
三、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开发区规划和建设必须以区域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吴季松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水生态系统。京津冀开发区规划建设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依据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区域水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京津冀开发区在进行生态体系建设时要以系统论和协同论为指导,以协同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参数指标,将森林、水体、湿地和山脉等生态要素和以海河流域为尺度的大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建立污染的负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以循环经济的观点核算,从根本上杜绝京津冀开发区新的大污染源的产生,并有效制止污染的反弹。武义青认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要着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要积极面对雾霾等区域性环保压力,把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创新绿色低碳技术,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京津冀地区尽早向低碳化发展模式转型,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气候适应型社会”。
新形势下京津冀高新区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赵弘认为,新形势下京津冀高新区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第一,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各园区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向台湾新竹学习,开发区土地只租不卖,进园企业实行淘汰制。政府还可以将建设园区、运营园区的责任和工作交由第三方来完成。第二,由招商引资向建设创新生态、产业集群转变。河北乃至天津的开发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开发在势能上已差了两级,河北、天津的开发首先要加快园区配置设施的完善,然后要通过产业链招商迅速建立产业集群,进而再进一步构筑产业生态。第三,由规模追求向创新导向转变,创新能力建设比规划扩张更重要。第四,由单极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国外很多经验表明,一个重大的创新不是单个城市能完成的。河北要尽快补齐短板,最终实现北京更多做研发创新的环节,更多的转化孵化功能让渡于河北,重新构筑北京和河北的合作关系。京津冀开发区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有序合作,引导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布局,特别是在研发、实验、产业化、企业孵化和市场应用等功能方面寻找差异化定位,以功能布局引导创新资源。第五,由强调园区内部配套向强调园区和城市协调发展转变。园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区内配套设施完善,但整个城市低效,加在一起依然是低效的。要按照分散化的思路来布局城市功能,比如“主城-卫星城”思路。要建立适应城市需求的交通体系,公共交通要在城市当中占主导地位,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当中要占主导地位;公共交通要占整个出行的80%,轨道交通要占公共交通的80%。要高度重视卫星城公共服务建设,向国外卫星城建设学习,公共服务提前建设。
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开发区协同发展是重要的抓手,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制度创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杨开忠认为,河北是我国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全国落后省市区之一,但既不享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也长期不享有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先试的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是全国区域政策洼地。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京津冀地区被确定为八个试验区之一,也是唯一的跨省级行政区域,从而开启了河北从全国政策洼地向政策高地的转型。面向未来,要努力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促进河北绿色崛起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政策创新。河北省参与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不应限于依托石家庄、保定、廊坊三市,而要面向全省,特别是全省各个开发区,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与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全面支撑引领河北绿色崛起。把河北纳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适用范围,把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纳入国家级新区范围,将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延伸到河北省。
加快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武义青认为,京津冀的国家高新区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推动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空间资源、政策资源在京津冀三地间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加强中关村和天津滨海高新区对外的高端辐射和溢出,提升京津冀大区域创新能力与发展质量,在全国率先形成新的园区联动发展范式。
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创新战略。赵作权认为,创新有自己的规律,创新同样呈现集群创新特征。要重视网络的力量,基于合作机制的网络作为与市场和政府并列的组织形式,将有望成为市场与政府之外推动创新的第三只手。集群创新是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区域高度集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创新布局的基本形式,基于合作网络的卓越创新集群是我国创新布局的战略选择。建议“十三五”时期设立我国卓越创新集群计划,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创新战略。重点打造地方集群创新网络,以产业技术园区基地为集群依托,营造美好的集群创新环境,加强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之间的研发合作。鼓励建立非政府部门负责的集群管理机构,负责卓越创新集群计划的实施,确保地方集群创新网络的包容性、增长和活力。
四、河北省开发区提升的路径选择
研究生培养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
从培养目标、培养平台、培养机制、培养体系
>>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协同创新背景下食品专业研究生校企培养模式探索 协同创新培养药学研究生的路径分析与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 协同创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研究 基于“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建构与探索 以党建创新带动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OpenRS开源软件用于提高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控制类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纽带的行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体系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高静,陆涓.“协同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培养[J].江苏高教, 2014(6):115-116.
[4]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2(21): 33-35.
[5]王全林.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1):82-85.
[6]黄正夫,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4): 7-10.
[7]黄正夫,易连云.从师徒规训到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范式的转换[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2): 38-42.
[8]单佳平.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7(1): 50-54.
[9]杜栋,庞庆华,蒋亚东.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28(3): 86-90.
[10]李金龙,张淑,林裴旭,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9): 30-34.
[11]黄翠萍,刘庭,万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2):34-38.
Abstract:
关键词 教育 协同理念 创新研究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的融合程度。在创新领域中,以企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主张的协同创新战略,始终走在最前面,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随着社会和协同创新理念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理念逐渐延伸到了教育领域中。目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成了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阵地。为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要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大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提升创新能力。
一、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合理界定及内涵
1.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合理界定
20世纪60年代,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赫尔曼・哈肯发展起了协同学微观理论,由此诞生了“协同”一词。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协同”强调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力协作,但是“协同”不同于合作,“协同”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行动。而熊彼特指出:“创新”是为了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一种新的产品、市场以及新的供应来源,是将“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组合起来”引入到“生产”中。针对协同创新理念提出的背景来说,由于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机制上,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刺激会促进协同创新理念的发展,会产生一种应激性的反应。
协同创新理念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密切相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主要以知识为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深,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为了提升竞争力,知识的创新成了重要手段,成了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推进以协同创新理念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创新战略的实施,成了目前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策略。
在发展过程中,崇尚创新成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利用协同发展理论,协调内部组织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了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将公司独特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兴起于企业组织的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理论带动了一系列组织协同创新的发展,对其他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建议,也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兴起。
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新的模式,需要克服原有机制带来的弊端与局限。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让学校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了让多个不同部门在其中进行协作,协同创新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实施基础与平台,意味着多个主体间合作平台的展开。笔者认为,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式,是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优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各主体之间,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在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前提下,为共同完成某项技术创新,达成的分工协作或契约安排。
2.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内涵
在教育领域中,协同创新理念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协同性。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这个共同目标下,最大化地做到协调衔接,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在组织里进行共享,更加强调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共享以及多个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从而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创新性。创新有可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效果,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能够加速创新的进程。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需要突破浅表层次的互动,打破单个主体散兵作战的局面。
互补性。为了实现目标,教育协同创新可以使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功能互补优势,使其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实现无缝对接,能够建立有效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1]。
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指向性和延续性的认识,在人们长期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中,理念抽象概括了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等,是理想的观念体系。教育协同创新蕴含着以下几点理念。
联动理念。为了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教育协同创新的联动理念是指以各个主体的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面向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优势整合,从而达成各个主体在教育中的责、权、利的匹配。
开放性理念。一直以来各个主体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目标、方式来进行协同。但是由于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系统,具有较强的本位主义思想,造成了各个主体之间的供需失衡现象。因此,为了增加相互间的信息对称性,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和行事习惯,保持先进的理念,保持良好的信息共享渠道和物质流动渠道,才能实现融通共赢的局面。
立体理念。协同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多种创新因素,相互合作,实现创新。在实现目标、合作方式、辐射范围等方面,协同创新更加强调打破地域、行业等壁垒,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方团队通力合作,形成多方面集成融合的立体网络体系。
协同理念。在办学理念中,根据“协同”这个办学思路的重要内容,“创新”具有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能与各主体之间展开深度合作。
二、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
1.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
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力量,是最活跃、革命的因素。而德鲁克指出:“在今天,资本、土地和劳动不是真正占领主导地位的资源,文化是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并且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在我国,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了深层的文化因素,教育协同创新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教育协同创新能够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更新、改造传统文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合作共赢的价值。在共同目标前提下,教育协同创新倡导的是各个主体之间协调合作的文化氛围,是分工协作的一种契约安排。
价值观统一。协同创新不是简单的“1+1=2”的过程,其与各个主体间价值观高度融合与统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其创新要素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背景和身份,需要在认同文化价值基础上,各个主体都能被集合起来,并且为了使价值文化相互融合,单位或个人要具有必要的文化价值整合机制,才可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持续和谐价值。可持续和谐文化是开放、发展的文化。在横向空间意义上,和谐是各子系统内部诸要素自身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均衡。而可持续和谐是一种不同事物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可持续性的和谐,是在不同层次、要素整合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因此,为了体现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可以从制度、技术、文化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2.教育协同创新的实践价值
协同创新的理念从企业组织向其他部门扩散,并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部门中,该理念在推动科技与社会创新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先进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宏观层面上,在教育协同创新过程中,创新活动不能等同于之前部门之间的合作,创新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其他机构的支持下,各个主体投入优势资源与能力。并且创新的运作模式也不同,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共同进行技术与知识的协同创新,进行有效的策划与实施。
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基于不同领域中的合作,融合了不同学科知识与技术,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合作平台,容纳了不同领域人员在平台上进行自由交流与合作。并且,教育协同创新理念注重学科发展前沿的浓厚学术创新氛围,建立了开放式的创新文化。从实践经验来说,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在公开的合作平台上,打破了学术之间发展的壁垒,构建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扩大了学术团队的自,允许研究人员进行自由创新,以更快的速度,使新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为外部的想法与做法提供开放平台,让外部的协助能顺利进入,使新的创新得到应用。
教育协同创新能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对团队科研创新工作的高效运作具有实现的重要性。但在组织建构的设计上,学校要注重数量与结构的匹配,实现层次化。为了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在组织结构与规模设定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一定标准;在知识结构、年龄构成、人员的组织结构上,学校要实现多元互补,才能促进不同领域人员的交流[2]。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上,学校要实施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制度的设计能够构筑团队间合理的权益分配体系,能够保障团队间的交流与共享,能够对创新形成合理与高效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协同创新团队的合作与协商。其主要有交流共享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权益分配机制、合作写实机制。同时,为了能够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要构建激励奖惩制度,建立团队管理体系,注重发展团队的合作特色,对个人与团队进行绩效考核,促进不同单位间有效的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另外,为了保障资源与能力的建设,教育领域中应建立充足的资源投入保障体系,注重协同创新应用。在协同创新实践中,为了保障协同创新实践的开展,要从多个方面筹集经费与资源投入,并且为了促进创新进程的发展,要配合资源投入,建立开放式的学术资源管理体系,按照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高效运行的机制,建立资源与经费合理分配机制。
三、加强协同创新应用的建议措施
1.需要消除人员之间的心理约束因素,推动心理层面的整合
在心理层面上,协同创新潜藏着不协同的状况,存在着差异与利益区分。由于个人心理原有习惯的束缚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使,难以保障协同创新的效果,因此,要消除个人心理上的束缚。创新的本质是对于原有心理机制的突破,是习惯的改造;而协同的本质是人的协同。在协同的组织体系中,根据个体的愿意,对个体施加强制影响的特殊激励,改造人员的心理刺激因素,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在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改善的同时,要建立无沟通障碍的心理机制,改造知识生态、习惯等心理因素,让个体能够在一个开放平台上,协同创新活动,突破原有的心理约束机制,从而取得更为积极的效果。
2.提高制度设计上的合理性,解除制度上的障碍
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协同创新的理念扩大了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运营,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无边界化,减少了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强调对知识、技能等资源的共享。在竞争中,协同创新实现了组织之间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更大的优势,实现了协同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发展上,为了向协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整合各项目的合作方式,促进协同创新能够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联盟。因此,在创新联盟的构成上,各主体要打破原有的制度障碍,注重组织机构间价值与利益的协调,构建共同的目标,实现组织间共同利益,合理分配利益,塑造共同合作目标[3]。
3.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协同创新成果
政策手段能够为环境和规定带来有力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大的政策方向上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发展协同创新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政策的具体规定,需要尽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建立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政策导向性支持,使政策更富有可操作性,从而使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
[2] 徐相锋,鲍春蕾.协同性政府绩效管理探讨[J].中州学刊,2010(5).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业;协同创新;路径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为贯彻讲话精神,2012年,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正式启动实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在“2011计划”的带动和影响下,由各高等院校牵头,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纷纷搭建。这其中包括由职业院校牵头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江苏省风力发电协同创新中心等。
一、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
1.相关概念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出现,与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协同创新:最早定义协同创新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彼得•凯莱。他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中介机构和用户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融合,开展大跨度创新的理想组织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融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加快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向。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2.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有别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仅从内容上,其不仅包括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其核心内容。我们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定义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充分释放人才、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
二、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意义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当大力推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次,有利于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产教融合仍存在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是健全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举措,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第三,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有助于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最后,有利于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质量、服务质量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要取得实效,完善路径是前提。
1.搭建平台,为协同创新提供平台保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体,要深入开展合作,首先必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并以平台为纽带,整合各方资源。可以成立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职业院校校级领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对协同创新工作进行集体决策。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平台由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行业协会和企业科研骨干组成,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申报课题,协同创新平台同时参与专业建设、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
2.完善体制机制,为协同创新提供机制保障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积极构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协同创新才能持续深入开展。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应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各项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的机制,实现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人才共育,推动各主体互利共赢。
3.寻找项目和课题,为协同创新找准突破口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应围绕企业生产和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凝练项目和课题为重要抓手,密切合作,勇于创新。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可以联合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职业院校优势在于应用技术开发,因而联合申报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应当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4.组建团队,为协同创新提供人力支撑当今科学研究正朝着交叉方向发展,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组建一支凝聚力强、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才能为协同创新提供人才支撑。首先,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需要一位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或带头人,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避免工作中出现相互不服气。其次,职业院校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协作。
5.培育文化,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氛围目前,职业院校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才思想观念偏于守旧,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协同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应积极培育协同创新文化,营造协同创新氛围,调动协同创新各主体的积极性。首先,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中广泛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增强职业院校师生和行业企业人员对创新的认同,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通过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建立协同创新奖励制度,对协同创新过程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团队进行表彰。第三,加强宣传,激励职业院校师生和行业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协同创新,营造协同创新的浓厚氛围。总之,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在职业院校加速分化的严峻形势面前,职业院校只有狠抓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协同创新,是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寻找项目和课题、组建团队、培育文化等多样化途径,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有利于推进产业生产技术革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而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常见的一种学生组织,虽然发挥着一些作用,但在管理、活动形式、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若能在国内高校社团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也许能针对社团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改造,扬长避短,更能在学术等方面深入交流、联合探讨、协同创新。
二、高校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高校社团数量泛滥,质量不精
社团数量多是我国高校社团的一大特点,在每年各高校的学生社团招新中,都能看到多则上百,少则成十的学生社团,让学生眼花缭乱,难以选择。有的社团更是学生在校时很少听闻过,为了社团的生存只能说服或强拉硬扯学生加入,导致了成员积极性不高。社团泛滥也使高校难以管理,难以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社团的生命力衰竭。
2.社团活动形式单一,成员参与性低
由于社团本身的性质,举办活动时还需考虑社团特色,多数社团举办活动单一,校内各社团活动形式相差无几,社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3.社团管理团队管理素质不高
社团管理团队成员一般来自社团的普通社员,而社团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选拔范围局限,在管理团队竞选时很难找到能力高、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而新选拔的管理团队一般刚踏入校园,积极性高但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高校间社团缺乏交流
社团不同于高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相比下较少受到学校的关注及经费支持。就目前高校社团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社团在校内很少交流,而校与校之间由于举办交流会的成本过高,更是少有进行,这也导致了一些良好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共享。
三、协同创新平台在高校社团间的搭建的意义
高校社团对学生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与素质拓展功能,如能抓住社团这一学生主要载体,搭建创新平台,对于提升校园社团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1.捷社团之间的交流
无论是校内或是跨校间的社团交流,经费总是限制的最大因素,而社团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就能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交流,实现管理制度、活动内容、资源信息、赞助商信息等的快速共享,帮助社团更高效的举办社团活动。
2.实现社团之间创新探讨
高校社团也是个人兴趣的集中组织,如数学建模、文学、体育等,如果能汇聚各高校社团的前沿思想,开展合作,也就能实现协同创新,在其兴趣领域取得创新成就。
3.实现社团的跨区域参与
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能使学生在协同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高质量的外校社团,通过远程参与的形式实现跨校参与。
4.提高社团质量
缺少创新、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我国高校社团的主要现状,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交流,弱势社团能通过与其他社团的交流学习,完善自身制度,改善管理模式,创新社团活动,而强势社团更能与其他同类社团强强联合,探讨交流,实现社团领域方向创新。
四、协同创新平台在高校社团间的搭建形式分析
高校社团平台的搭建,是实现社团协同创新的基本必要条件,只有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平台,才能让高校社团进行多方位、多样化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引领学生交流、探讨、思考,提高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1.构建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能促进社团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增进社团之间的相互学习,充分利用社团间的优秀资源,共同分享高校优秀社团的社团成果,为网络平台的建立打下基础。
2.构建社团交流学术科技协同交流论坛
论坛的建立可使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团或社团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实现优势互补,解决社团领域方向的专业问题,更能实现大型项目的联合申报。同时也可在平台中加入社团成果展示模块,互相交流学习社团优秀活动成果、竞赛成果。
3.师生共同参与,实现社团平台交流高效性
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中的坚实力量,社团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导师的正确引导,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才能有效的实行协同创新。在竞赛项目申报和研究时,导师也能发挥其专业知识,为项目提供专业性指导。
关键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新联盟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6)02-0140-05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着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当前,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合理,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备,创新成果推广服务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京津冀三地之间农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差距。在此背景下,京津冀之间只有紧密协作,不断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互相开放和共享;联合解决重大的农业科技问题,才能促进京津冀区域的农业协同发展。因此,协同创新是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1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
1.1协同创新的目标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立足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和农村实际,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具体目标应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从共同需求切入,联合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二是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三是支持联合、共建各类科技创新机构,鼓励科技园区、高校和企业发展多样化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人才联合培养,促进京津冀农业科技交流与发展。
1.2协同创新的指导思想
依据京津冀三地各自农业资源特点,发挥三地的科技优势,秉承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思路,开展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北京具有信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是重要的知识、技术创新源,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心。天津是农业科技开发和有效承接北京研究成果的应用示范基地,承担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开发的任务,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河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区,处于创新应用层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前线,推动着整个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三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由研发到转化到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最终将京津冀建设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生产”分工合作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
1.3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个能有效协调合作重大问题,协调三地政府机构的高层次组织。建议京津冀三地农业政府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并设立领导小组,由京津冀三地农委主任或农业厅厅长担任组长,负责协同合作中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京津冀三地的农委,实行轮流负责制,每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合作会议,遇到重大科技合作事项,经协商可召开临时会议。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下设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和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图1)。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三地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应由京津冀三地农科院为主体,着力围绕现代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2]。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以北京农科城、天津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和天津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3],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发起,并负责组织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活动。该平台通过培育一批星火科技示范带,组建一批农业科技传播站,将农业科技成果外移并转化,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带动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由河北省农业厅牵头,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一方面,依托河北省现有生产基地和园区,围绕蔬菜、林果、玉米、小麦、花卉等市场主要农作物品种,建起一批安全、品质高端的生产示范基地,并推进奶牛、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根据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及时向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反馈科技需求,以便创新中心制定和调整科技需求计划和措施。
2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
2.1种子种苗产业
作物育种是京津的优势学科[4],需要加强研究实力,进一步提高种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从5个方面开展种子种苗产业的协同创新:(1)粮棉油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开发技术提升。(2)选育低能耗、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高品质的设施专用品种。(3)开展蔬菜优质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4)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选优与收集[5]。(5)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研究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创新育种技术体系。
2.2农产品现代物流保鲜业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升值空间,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京津冀地区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必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围绕农产品物流业,重点要以果蔬、水产品为主要对象,从农产品采后生理、保鲜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农产品采后现代贮运技术手段,推进科技生产力和流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具体包括:(1)开展果蔬采后生理、采后病理、采后病害及病害控制和保鲜调控技术研究。(2)开展农产品物流保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施的研究。(3)开展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保鲜中的集成应用研究。(4)开展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动态检测、跟踪与控制技术研究。
2.3设施种植业
目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五化”是设施蔬菜和设施果树产业化开发的建设重点。因此,设施种植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优化温室结构,开发适合京津冀三地地理条件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研发合理采光、减少热损失和夜间保温技术;研发高透光、高保温多功能覆盖材料。(2)研究开发设施蔬菜保质减药技术。(3)研究设施蔬菜土壤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4)开展设施果树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
2.4畜禽健康养殖业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天津市和河北省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地位有所提升,养殖业已成为津冀农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6]。与此同时,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粮畜矛盾、家畜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重大疫病的流行等问题,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成为畜禽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畜禽养殖业协同创新应以构建安全、优质、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畜禽养殖规划与预警系统研究;研发畜禽主要疫病诊断制品与疫苗;研制畜禽健康养殖专用饲料,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泄量。
2.5都市现代渔业
目前,京津冀地区渔业发展的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健康水产品,还要提供休闲垂钓、观光度假的理想场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求更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因此,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京津冀都市现代渔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运用生物技术、遗传基因工程等手段强化优质种苗的开发,尤其是高效益的海、淡水鱼品种及高档观赏鱼品种的开发。(2)研究构建不同养殖品种的生态养殖模式,开发新设备。(3)研究构建病害防控平台[7]。
2.6水资源利用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有190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量的0.68%,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90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5,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降水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降水已不能满足农业正常生产需求,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据统计,70%的农业用水来自地下水。大量的用水需求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快速下降,个别地区出现地裂缝。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京津冀地区急需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协作,保护水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协同创新主要内容:(1)研究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技术替代措施,以效率的提高替代规模扩张。(2)开发利用污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替代措施,增加农业用水的可供水量。
2.7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依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条件,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互促互动的新型农业。吸引城市居民节假日到农村进行采摘、休闲观光,环境宜人以及新、奇、特是观光农业成功的关键。京津冀三地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创新,首先要以《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产业规划》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根据三地各自优势,推出京津冀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打造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圈[8-9],培育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品牌。其次,加强果蔬、花卉和苗圃园艺与旅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适应休闲观光对农产品新品种的需求呈现差别化、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培育栽培新、奇、特的农作物新品种。并且注重花卉、新特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
3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措施
3.1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依据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情况,确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三地农科院已有的科技优势,促进农业科研集约化,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优化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完成2个方面的资源整合,以便集中投入形成合力,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实力。第一,整合科研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下设14个研究所,涉及农、林、牧、渔等各产业,综合创新能力较强。与其相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需要兼并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并理顺科研、行政管理、推广等部门职能,提高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10]。第二,整合科研资源。整合京津冀三地分散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立实验室、试验设备和文献资料等科研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11],实现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
3.2完善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建立一套能够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有效合作机制[12]。(1)由三地农业科学院轮流牵头,定期举办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与发展论坛和峰会,增进三地农业科研院所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整合三地优势科技资源,充分促进三地的优势学科和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渗透和扩散,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增强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整体实力。(2)由“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统筹协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中资金和科研实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成京津冀创新主体间的协作,共享信息、人力、技术以及科技成果。(3)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上具有优势,但结构上存在不平衡问题,以至于人才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为合理配置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三地之间农业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共同利用[13],应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库”,优化配置专家资源,加强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14],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创新体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制度在协同创新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5]。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弊端,如部门调控分割严重,研究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性重大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16]。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影响了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顺应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必须创新机制,为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17]。(1)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借鉴国内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先进经验,改革现有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简化农业科技立项环节,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和转化的流程,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2)变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定体系,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3)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稳步落实科研成果处置权改革,农业科技成果采取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许可方式进行转化所取得的收入扣除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后获得的净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分别核算,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拥有单位可从中提取60%~95%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
3.4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18]。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的经验,探索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包括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配套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专项资金的长期支持和有效使用。(1)“协同创新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京津冀财政投资,由“协同创新联盟”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受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审查。“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研究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①用于农业科技的基本研发,遵循“重点扶持、连续投入”的原则,重点支持作物新品种选育、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物流保鲜、动植物体细胞克隆、渔业科技等农业科研重大创新项目研究。②用于科研协作平台建设,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试验示范基地和实验室等建设,通过稳定、长久的投入,彻底改善京津冀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2)配套建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9],建立严格的协同创新专项资金投入责任制和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财政投资的投入效益。
3.5搭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20],既方便于京津冀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便于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首先,整合并统筹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将三地的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室和试验场等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清查和登记,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数据库”,以便于京津冀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打造协同创新主体互动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为协同创新主体提供京津冀农业领域的科学数据、文献资源、科学仪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项目、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资源,又可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信息统计服务、行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等。通过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的优势,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健,解聪,张悦玲.发挥京津冀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0):34-38.
[2]刘廉君,李建荣.京津冀农科院协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N].科技日报,2015-05-28.
[3]秦静.聚力打造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高地[N].天津日报,2015-02-16.
[4]周铮.北京着力打造“籽种之都”[J].中国种业,2011(1):6.
[5]康永兴,陈伟忠,陈霞.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546-1549,1584.
[6]边继云.基于京津冀产业发展的河北科技合作领域及布局研究[J].特区经济,2012(8):69-71.
[7]张梅申.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8]谭雅蓉,史亚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农学学报,2015,5(4):135-140.
[9]徐虹,梁佳.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34(6):3-6,11.
[10]贾宝红,陆文龙,信丽媛,等.论天津市现代农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6-9.
[11]刘钒.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1):61-67.
[12]张敏,苗润莲,李梅.京津冀现代农业区域协作的战略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2):5-10.
[13]秦静,周立群,贾凤伶.新形势下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11-16.
[14]张晨,赵志辉,刘鸿艳,等.外国经验对上海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14(7):24-27.
[15]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6]周密.提高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6(9):20-21.
[17]章力建,朱立志.京津冀一体化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167(15):9-12.
[18]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天津: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河北省科协,天津科协,2010:163-167.
[19]胡静静.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和资金管理的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协同创新理念自从推行以来在各大高校引起极大的重视,并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广州某铁路职业院校,其自从05年移交转制开始,坚持与铁路部分密切合作,并且做到了“分家”不“分离”,牢牢抓住正确价值取向,即校企合作,并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探索,如校企、校地,还有校校协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该校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亟需改正。第一,该校在进行协同创新时,其存在合作层次较低现象。学校协同创新没有更深入的挖掘,还是只停留在表层,如实训基地建设、加工产品,或是委托开发等,而在共建研发方面并没有进行合作,同时也没有与技术联盟,这些都是缺乏高层次合作的表现。第二,协同创新力度不够。针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来校寻求合作时,在筛选项目过程中目光过于短浅,只是关注一些短平快项目,而对于具有前瞻性技术,并且与其事业相关技术却甚少关注。第三,协同创新资金短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自身资金储备有限,无法完成自我转化,而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他们在进行自我研发过程中,资金链就已经不足。
二、协同创新模式探究
(一)完善运作机制
针对广州某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在协同创新培养过程中遇到问题,其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完善运作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并且是由以下几个单位共同运作的,如广铁集团、广州地铁,还有相关职业院校,实行管理机制;第二,促进以下两个机构协同合作,其一是广州市政府,其二是广体集团,促使他们联合办校,并由以下几个单位组成示范园,如广州教育局、花都区政府,还有相关院校,而示范园服务单位较为统一,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并逐渐引入8家企业,完善管理机构,保障多方参与管理;第三,除上述措施之外还需要联系以下单位也参与其中,如广州供电段、广州地铁,还有广州车辆段,这些主要是紧密型产业,实现以下三个院校共同协作,它们分别是机车司机、电气化,还有现代运输,进一步促使强强联合,并实施特殊的管理机制,即院务委员会。
(二)打造示范基地
新兴工业园区内,有一批新兴的产业集群,如大功率机车、汽车,还有电子产业等等,该学院在2010年整体搬迁一个非常重要专业,即机电类专业,将其移至相关工业园区,创建相关实训基地,并且在这个“厂中校”内,许多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生产,并且对于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引起入校的做法极大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并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于产品操控能力,进一步实现了校企协同孵化,建立创新基地与平台。针对该学院来说,示范园是其基础教学活动开展重要阵地,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人员倾斜力度,并且健全协同创新基金,组建专业团队,将其作为示范点,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促进产学研合作能够实现人才培养最优化,并促使其纵向发展。
(三)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使促进一切教学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该校必须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实施2+1模式,即校企交替工作模式,促使教师能够深入企业生产进行实地体验,并能将课堂所讲知识在实践锻炼中得以升华,完善社会服务,该校领导每年都会选派教师到实地岗位进行经验累积,打造“双师”工作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培养内容,如实践教学、大赛培育,还有技术研究等,并结合专业课程,然后落实课题项目载体,联系实际教学,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进行专题研讨,并同时与企业高端人才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技术项目,推广科技成果,塑造协同创新核心人物。该院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行人才培养,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才培养单一模式。
(四)管理协同
在高校专业群中,各专业负责人,或是专业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单位中属于佼佼者,因而他们对于专业发展非常熟悉,而且对于行业最新动态了如指掌,但是他们同时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专业群建设需要加深管理,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化。对于专业群之中相互之间关系,必须要理顺,明确相关职责,健全管理制度。除了需要健全制度化,还应该完善程序化。专业群建设中,各专业人才需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力量,课堂教学实施等等,最后进行考核评定。确定相关程序之后,必须要完善一系列安排,同时对于执行操作步骤也应该清楚,最终促使专业群管理协同的实现。
三、结语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逐步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从协同视角入手,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从协同创新背景出发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并提出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促进策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 服务体系
一、协同创新视角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三个部分内容,即“创新”、“创业”和“教育”三个部分。三者需要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协同创新”是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新形势下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知识流动,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至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意见的出台,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全面合作”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创新工程、中观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及微观层面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经济正在实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高校如何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提出了目标。服务创新创业应该由外延式服务理念转为内涵式服务理念,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有效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促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指资源和成果之间的有效整合,通过各资源之间,打破其壁垒,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主体作用,实现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科技掌握最集中的和人才汇聚最集中的结合点,培养和造就能够带领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利用的人才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高校实现培养人才任务的重要表现。
1.面向科学前沿的创新
高校要围绕国家急需的科技前沿问题依靠自身科学研究的优势,发挥学科特长,形成创新团队。高校内部要打破以往封闭的科研团队模式,从之前的以学院学科为主体,改为以区域、学校、学科为主体的新思路,形成以创新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主旨要以最新的科技前沿为导向,避免在某一研究领域相对薄弱院校的研究方向问题,这种模式的转变,能够满足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需求。同时,从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是要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创新要求必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从科技前沿出发,客观上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一项包含内容繁多,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将高校创业机构、大学生和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三者并重,形成协同体,三者都是重要的核心要素,学校服务于创新创业,以此搭建创新平台辅助大学生创业的模式,通过知识掌握的主体和技术拥有的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缜密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协同创新的整体性体现在大学生创新的功能和目标上必须是几个要素的叠加,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其中要发挥好高校服务创新创业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实现;二是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协同创新本质是:大学生、企业、政府、高校服务创新的团体或机构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促进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地位优势,并有效地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优势的充分发挥,加速高校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协作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有效发挥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作用。
3.协同创新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
协同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重点提升了高校所在区域的科技经济水平。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区域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协同创新整合多方要素,在文化上形成一种创业氛围,在形式上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方面的选择,在内涵上给高校研究领域的科技转化提供一种可能,更好地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
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促进策略
教育实践证明,高等教育总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无形中成为一种教育平台,既要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又要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在大学生没有出校门前,真正投入创业中,就给予足够的锻炼机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通过实践检验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得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支持,这样其创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气氛。
高效应充分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学校、社会和企业之间协同培养的模式,打破学校培养的单一模式。学校在这种模式中占有更主动的地位,要求教师更多地跟社会接轨,将自己研究领域与企业对接,将企业的资源带入学生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资源,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前提,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服务于创新创业,不断地把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与学生一起协同创业,带领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学校应该及时地构建与之匹配的组织机构和政策制度,结合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2.深化创业教育改革,锻造学生的创业本领。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国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学”专业,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还没有具体的报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高校服务创新创业的作用:一是要深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有能带领学生进行创业的有经验的教师队伍。吸纳一批具有创业教育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一支专职或兼职结合的队伍。例如有经济、管理、财会、法政等专业老师从事创业知识的教学,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为创业“保驾护航”。二是从课程体系上入手,打破学分和专业间的壁垒。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通融”的可能。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例如打破学分的学时要求,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一定的学分,保证在学完必要学科的同事,能够在实践环节投入一定的时间。三是构建政府与学校协同创新的机制。学校要针对学科特点,在所在区域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总结的同时牢牢抓住能够利用的各种资源,积极地与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沟通,改变高校在实践教育上的单一性。构建一套能与时俱进并有延续性的服务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强化教育效果。
教育评价体系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情况,构建一套适合于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这套评价体系时,应该考虑加入学生及第三方的评价主体。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及政府等多方面公正、客观的教育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平稳发展的基础。高校要逐步构建更完善和标准的创业服务体系,深入拓宽创新创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资源等一系列途径,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效果,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
[2]张园.以协同创新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3]张园.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7).
[4]徐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创业教育与政府、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4(11).
[5]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传统,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部分高校管理者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仍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在:(1)部分管理者缺失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没有顺应时展,进行理念的改革创新,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2)部分高校看到其他学校的改革成绩后,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跟风,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个性缺失,缺乏创新意识。
2.动力不足,效率不高
由于动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这同样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部分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教师的职称、学历、科研项目等内容,忽视了高校办学的最初目的。(2)高校教师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很多高校都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评估的指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偏离人才培养的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
3.途径较少,意识不强
所谓途径较少是指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较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都是通过研究训练、科技比赛等形式。形式单一,范围有限,故培养效果也有限。而意识不强是指学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单位合作的意识不强。因为大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或是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后没有采取相应的协同措施,没有为学生打通更多的人才培养渠道,导致培养创新人才的重担全部落到高校身上,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明_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首先,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订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校可以抓住“创新”二字,分析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现、分析与探究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增强师生自主能力,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为了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高校应积极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教师、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方面,学校应改变传统的评估观念与方式,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质量作为评估指标,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革创新。在学生方面,教师应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分析、思考与自主探索,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创新型人才,相关高校应重视并加强协同创新,加强与各单位的协同合作,为人才培养创建多个平台。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2)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在企业的资助下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平台,在平台上引导学生将科研与学习相融合,从而促进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视野将更加宽阔,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先进,可以培养出大量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地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清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