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贸市场的建设

农贸市场的建设

时间:2023-05-31 09:5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贸市场的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贸市场的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农贸市场;共性问题;建设对策

一、前言

城市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是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主要场所。我国城市农贸市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的食品质量、购物环境、服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农贸市场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要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对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家商务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农贸市场建设验收规范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农贸市场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城市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情况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农贸市场为例,通过对地方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农贸市场管理者、农贸市场经营户、城市居民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对41家农贸市场发放41份管理者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1份,有效收回率100%;通过对农贸市场经营户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53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07份,有效收回率93.9%;通过对农贸市场消费者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9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56份,有效收回率95.1%。

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共有41家农贸市场正在运营,其中清河区10家,清浦区11家,淮阴区4家,淮安区11家,开发区5家。从所有制性质看,国有性质的有9家,占22.0%;集体性质的有9家,占22.0%,私有性质的有23家,占56.0%。从摊位结构看,7654个固定摊位中:肉品摊位570个,493家经营户;蔬菜摊位2806个,1858家经营户;水产品摊位530个,385家经营户。

三、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关于农贸市场选址的合理性,国内学者尹元元(2009)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数量少、布局规划不合理;李卫兵(2008)分析了桂林农贸市场规划滞后、布局及结构不尽合理;马超益(2010)分析了南宁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43.4%的农贸市场经营户对农贸市场选址合理性表示满意,只有51.5%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交通便利性表示满意,现有的农贸市场布局已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原有的与旧城区相配套的农贸市场格局已被打破。一方面,新建社区缺失农贸市场这样的配套生活设施,导致老百姓购买生鲜农产品极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周边的原有居民拆迁,消费者较以前大为减少,农贸市场空摊率高,致使部分农贸市场无法正常运营,改行或搬迁,形成了老百姓买菜难、农贸市场卖菜难的局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城市农贸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出现部分农贸市场相距百米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2.设施不完善,难以达标。马云甫(2005)分析了传统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存在安全隐患;金玉姬(2013)分析了磐石市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发展严重滞后;刘智超(2013)分析了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存在诸如露天式、摊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31.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给排水设施满意,只有30.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卫生环境满意,只有42.9%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通风满意,有73.3%的经营户和有83.6%的消费者认为现有的淮安农贸市场需要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两大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经营户对淮安市农贸市场现有硬件设施不满意。有34家农贸市场停车场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有些农贸市场甚至没有停车场,出现农贸市场外停车乱占道的现象,加剧了农贸市场周边道路的阻塞。

3.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与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易造成安全隐患。李丹(2013)分析了内蒙古农贸市场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负面效应严重;王艾青(2014)分析了地方政府对常德市农贸市场监管组织不统一。农贸市场的归口管理部门不统一,政府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对农贸市场的开办缺少准入机制,对农贸市场的具体运营缺乏有效监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即时掌握农贸市场运行状况。政府职能部门应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对农贸市场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迅速解决农贸市场遗留问题,健全管理农贸市场的运行机制,做到对农贸市场管理有序。对自发形成的马路、露天农贸市场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对农贸市场周边的路摊应该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护农贸市场经营户的利益,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对淮安农贸市场消费者问卷调查,有83.3%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源头安全性非常关注;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满意的影响因素,顾建华(2014)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模型,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服务因子、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因子、农贸市场商品质量因子显著关注。通过调研显示: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极不规范,部分农贸市场的内部布局不合理,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对入市商品索证、入市经销商索证、不合格产品处理等进货管理,各农贸市场的要求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操作;部分农贸市场台账也不齐全,可追溯性差,易造成农产品安全隐患。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农贸市场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提高农贸市场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贸市场管理者、经营户的行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经营户的计算机信息化操作技能。

四、农贸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突显农贸市场公益性质,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政策性投入。农贸市场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贸市场是鲜活农产品重要的零售终端,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有60.8%的消费者每天都进入城市农贸市场消费,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好城市农贸市场不但可提高地方城市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城市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是城市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看,农贸市场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投入大、回报慢、效益低,单靠市场机制内在作用对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资金的纯市场化模式难以突破当前城市农贸市场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资金颈瓶的制约。建议地方政府将农贸市场列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范畴,每年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农贸市场与城市开发、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国有农贸市场的主导地位,彰显其民生公益性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国有农贸市场在竞争中能不折不扣地贯彻地方政府的政策意图,贯彻落实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为其他性质的农贸市场树立标杆,能够影响和促进整个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全面提升。

2.注重稳步推进,阶段实施、重点突破、以点促面。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改造的思路,把握任务节奏,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对于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综合实力排序,排名前列的优先加以改造,对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的国有农贸市场给予政策支持,改造升级、规划新建并进,使现有农贸市场达到商务部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生鲜大卖场、连锁超市为补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放心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基本满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基本满足城区居民需求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机制。

3.扶持流通主体,加快发展速度。农产品的可追溯,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必将带来生鲜农产品单位成本的上升,根据淮安农贸市场调查显示:74.2%的农贸市场消费者不能接受农产品的价格提高;通过对“农改超”接受意愿的调查,消费者考虑到“农改超”会使农产品价格提高,有56.6%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农改超”模式;通过对于对农产品检测费用的调研,有74.2%的消费者只能接受价格提升在原有的10%以下,价格的大幅提高易引发消费者对政府的不满。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禽、蛋、鱼、菜基地化、专业化、定单化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资金、技术、良种、服务等方式,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建立高效畅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建立和发展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于一体的与零售终端相配套的统一配送系统;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和费用,降低生鲜农产品的运营成本,使城市广大消费者受益、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唐优泉.浅谈桂林市农贸市场改造与管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金玉姬.吉林省磐石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

[3]马云甫,杨军.传统农贸市场改造的必要性、原则与模式[J].农村经济,2005(2).

[4]李丹,杨亚楠.内蒙古区域农贸市场物流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论坛,2013(10).

[5]刘智超.农贸市场与农产品超市经营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10(11).

[6]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7]王艾青.城市农贸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4(11).

[8]顾建华.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4(12).

[9]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第2篇

一、我市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现状

目前,我市城区(含八步、平桂管理区)各类农产品市场总共有59个,正常运行的农贸市场共有56个,项目总投资31222万元,总建设面积约116496平方米,总营业面积113443.4平方米,总设有摊位(门面)3095个,总的经营户有3137个,市场就业人数约5884人,XX年总交易额23.83亿元。XX年总交易额24.67亿元,同比增长3.5%。

(一)市场管理情况:

共59个市场,其中由市场建设管理中心直接管理的国有市场有37个;代管的民营市场有8个;自行管理的民营市场有14个。

(二)市场布局情况:

城区18个;八步区21个;平桂区20个。

(三)市场运行情况:

正常运行56个(其中由市场建设管理中心直接管理的国有市场34个);停业3个(公会牛行市场、公会老肉行市场、大平新市场);拆除1个(大宁农贸市场)。效益较好的3个(八步中心市场、灵峰市场、桂岭市场),其中八步中心市场XX年创收650万元,较差的市场有19个(开山农贸市场、南乡农贸市场、大宁农贸市场、螺石农贸市场、黄洞农贸市场、永庆农贸市场、莲塘农贸市场、信都集贸市场、信都猪花市场、信都鸡鸭苗市场、铺门农贸市场、扶隆农贸市场、官扶桥农贸市场、水岩坝市场、道石市场、沙田市场、大平老市场、公会新市场、羊头农贸市场),年收入不到1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陈旧落后,不适应我市城乡发展需要。

调查发现,

现有市场大部分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市场年久老化、设施陈旧破烂,市场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市场小,容量不足。另一方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安全隐患突出,市场层次良莠不齐,现有的农贸市场网络逐步萎缩,从而滋生了“马路市场”。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与现有的老旧、破烂、容量小的农贸市场之间的诸多矛盾日异突出,亟待加大规划及升级改造。

(二)受管理权限制约,许多具体工作缺少法律法规支持,多元化利益人群之间利益冲突频发,工作陷入多难局面。

一是市场布局不合理,设施简陋、陈旧、老化,摊位租金又较高,导致摊贩不愿意进入市场,市场内闲置空摊较多,而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现象却十分严重。而城市管理松散,市场外围、街道上、马路上青菜猪肉等随意摆卖的“马路市场现象”十分严重,打乱了市场内的经营户正常经营秩序。

二是市场垃圾处理问题无法协调,处理费用昂贵,争取不到政府的有关政策支持,导致市场卫生及垃圾处理得不到较好的解决。

三是市场招商引资,引进老板投资租用场地,项目改造,开发项目无形中瓜分了群众的、经营户的“利益蛋糕”,于是在经营中常常遇到经营户、市场周边群众的无理取闹,万般阻挠,导致开发、改造项目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三)农贸市场建设的随意性较大。

很多民营市场多以建设市场的名义开发房地产,由于房地产开发业主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民营市场建好后,不好用、不实用,或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市场及周边环境秩序混乱,卫生状况差,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从而导致马路市场随处可见,管理难度很大。

(四)市场经营效益的低效化。

全市农贸市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个别市场出现亏损现象,如:大平新市场,公会牛行、肉行无收入,步头、扶隆、官扶桥基本靠租赁门面收入,根本养不活管理者,靠其他市场收入补给,造成管理者积极性不高,更无资金用于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

三、原因分析:

(一)市场规划明显滞后,市场网络资源配置不均衡。

规划滞后于市场,规划对合理配置农贸市场建设网络的前置指导不够。随着人口增长,商品交易的日益活跃,急需扩大农贸市场,由于规划滞后造成多处马路市场。

(二)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建设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一般情况下,市场经营应由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调节,但市场建设是民生工程,公益性事业,纯市场化难以推动其良性发展,应由政府主导,突出公益性投入。长期以来,我市财政政策对农贸市场投入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农贸市场建设发展远落后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农贸市场带有的公益性没有很好的体观。

(三)管理力量薄弱,马路市场管理缺乏法律依据。

市市场服务中心是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为市场管理的专业机构。马路市场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受利益驱使,大多重利轻管,出现了出租后失管的情况。

四、建议:

(一)立足全市,尽快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的农贸市场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是抓好农贸市场体系建设的第一环。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要以现有农贸市场为基础,进行提质改造,加大集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建市场和拟建市场的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以中心市场、贺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都农贸市场、桂岭农贸市场、西湾农贸市场为大型批发市场,厦良农贸市场、八步第二市场、八步灵峰市场以及乡镇农贸市场为骨干市场,社区和大型住宅小区以及生鲜超市为终端市场的农贸市场体系。根据这一思路,建议参照发达地区高标准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经验,安排专项经费聘请省级资质的规划编制机构编制城区商业网点规划。我市作为桂湘粤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建议自治区商务厅把我市作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市之一,聘请省级规划编制机构修编完善全市(含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包括全市商业网点,农贸市场,成品油加油站,商品专业市场,烟花爆竹,重点危险品等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使之与我市城乡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立足民生,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政策性投入。

资金投入是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关键。单靠市场机制内在作用对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资金的纯市场化模式难以突破当前我市农贸市场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资金颈瓶的制约。建议:

1.政府加大对农贸市场的资金投入,建设国有农贸市场,确保农贸市场的社会公益性。

2.对现国有市场投入政府财政资金,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3.出台相应的市场管理办法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在水、电使用和垃圾处理问题上给予资金扶持。

(三)立足项目,分期分批建设改造农贸市场,建立健全我市农贸市场体系。

项目建设和改造是健全农贸市场体系第一抓手。

一是尽快实施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实施方案。要根据国家有关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升级改造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按照先批发市场,后骨干市场,再终端市场的层级分批扶持,按照先207国道沿线,后南北延伸的步骤分步实施,争取利用3-5年时间改造完毕,并新建一批农贸市场。目前,要重点启动农贸市场项目改造工程及“xx”商贸流通业重点项目建设。农贸市场项目改造工程,建议由市市场服务中心具体承办,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并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当作一项公共性质的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来办,当作一项城市公共设施来抓。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商务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扶持力度的契机,配足力量,安排经费,尽快建立健全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升级改造项目库,抓好项目申报和资金扶持工作。

(四)立足监管,为我市农贸市场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监管,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重点保护合法经营,强力打击非法经营,维护好农贸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组成综合执法队,采取经常性巡查和突出检查相结合,思想工作和强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治,并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二是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给市场服务中心管理有章可循。

第3篇

关键词:农贸市场 运行风险 防范 措施

一、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食品安全的风险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也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人们在农贸市场购物时,如果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不合格,那么必将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同时还会增加消费者与农贸市场管理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纠纷。食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例如海南“毒豇豆”以及河北“瘦肉精猪”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把食品质量安全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来抓,他迫使我们一丝不苟地抓好食品质量安全,以过硬的质量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下面笔者就先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针对所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一)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农贸市场中,食品安全是人们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但是,近些年来农贸市场中食品安全问题却屡屡出现,究其原因,就有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多压力大这一原因。各种副产品、水产品以及农产品等等商品都在农贸市场中集中交易,并且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的文明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以及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对于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不是很了解,导致了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对于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管工作存在着应付以及躲避的心理。此外,由于农贸市场的食品来源具有复杂性,销售渠道具有多样性,销售工作具有快捷性,所以,在客观上增加了市场举办者的食品安全管理难度,也对工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应该明确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和监管人员的个人责任,完善责任机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贸市场的各个角色都必须充分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明确农贸市场的举办者、监督管理者以及市场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明确农贸市场主办者、农贸市场经营者以及农贸市场监管者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监管者,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实行关口前移,督促副食品、猪肉、水产品以及农产品等等相关的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进货的台账登记,实施有关商品的准入制度,切实做到从源头上保证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市场举办者要根据贸易主管部门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检测设施,对相关的食品进行必要的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坚决

不能上市交易。还要对农贸市场食品经营者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鼓励他们了解法律,从而促使他们做一个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二、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消防安全的风险

(一)防范农贸市场运行消防安全风险的重要性

在农贸市场日常运行中,农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不容忽视。2011年4月20日上午11点左右,株洲合泰涵洞东侧的曙光农贸市场突发大火,过半市场被大火烧毁,殃及20余户经营户。株洲火灾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此火灾事件也告诉我们农贸市场运行中,消防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做好农贸市场运行中的消防安全工作能够从根本上阻止火灾的发生,保护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一场大火可以将农贸市场烧得荡然无存,使很多人倾家荡产。因此,做好农贸市场消防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二)防范农贸市场运行消防安全风险措施

人口大量的快速向城镇集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农贸市场发展的步伐,政府的各项措施和市场自身的努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贸市场的建设。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做好农贸市场消防安全工作,杜绝火灾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分析。

1、防范农贸市场消防安全要长期建设农贸市场消防队伍

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人。现今农贸市场的消防队伍建设出现的主要问题在管理上,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农贸市场消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我国的农贸市场消防队伍的人力资源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消防队伍的发展,导致我国农贸市场消防队伍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上与城市消防队伍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防队伍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无论是领导还是消防人员,都要积极投身到消防队伍的建设中。现设消防队伍不是表面工作,而是切实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工作,工作建设更需要长期性的完善和重视。

2、建设农贸市场消防管理体系和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领导要重视消防工作这一块,要不间断地进行消防队伍的建设和规划,完善农贸市场消防管理体系,建立各项制度并督促落实。在农贸市场尤其是在百货小商品经营区块,必须要设置消防栓和自动消防喷淋系统,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无论是消防设施的建设还是消防人员的培养,都需要长期性地投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平常的工作中不要松懈,长期保持警惕,避免在火灾发生时器材的不足和人员能力不足耽误及时的救援工作。

3、防范农贸市场消防风险要规范安全用电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工作

在农贸市场日常运行中,由于卖鱼摊点氧气泵及电子秤的普遍使用,农贸市场内用电范围在逐步扩大,涉水摊位插座裸露潮湿、市场内私拉乱接现象时有出现,严重威胁公共场所人员的生命安全。有些经营者会向顾客出售烟花爆竹、烟草等易燃易爆物品,由于农贸市场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存在的风险性大,增加了农贸市场火灾危险性。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农贸市场运行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以及规范的消防技术,因此,笔者认为,防范农贸市场消防风险就要规范安全用电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工作。

三、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治安安全的风险

在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并且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在农贸市场日常运行中,市场举办者与公安民警一直为消除农贸市场运行中治安风险而努力着。但是,伴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发展,农贸市场的治安问题不断增多,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治安安全的风险天天存在,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发生。下面,笔者就对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治安安全风险的措施进行浅谈。

(一)防范农贸市场中治安风险要做到正视治安问题

在农贸市场日常运行中,公安机关一直在为保证农贸市场的治安安全而努力,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农贸市场的治安问题不断增多,想要构建和谐的农贸市场,就必须要对农贸市场治安问题进行正视。作为我国重要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的公安机关,在和谐社会构建这一过程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在治安防范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农贸市场的社情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掌握,只有充分的掌握了农贸市场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对农贸市场的治安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进而采取相对的治安措施,最终对农贸市场进行有效的控制。作为农贸市场治安管理人员,还应该对农贸市场的刑事案件以及治安案件进行统计,在统计过后要进行分析,并通过开会研究农贸市场所出现的治安问题,最终能够尽可能防范农贸市场的治安案件的发生。 (二)防范农贸市场中治安风险要加大农贸市场管理执法力度

想要加大农贸市场管理执法力度,治安管理人员可以从“强化素质、规范执法、健全机制”这三个环节入手,对执法队伍以及执法水平正规化建设水平进行提升,因此,农贸市场治安管理人员要加大公安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起高效、统一以及灵敏的便民服务、行政管理、安全防范、危机处置以及预警研判等工作机制体系。对于治安形势变化要随时适应,要分析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发展情况。

四、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第三者的风险

农贸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第三者风险这一问题,所谓的第三者风险就是指农贸市场的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所存在的意外风险。第三者风险是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中无法预料到的一种风险,这就要求农贸市场管理者完善其管理方式,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要预防。在进行农贸市场第三者风险防范过程中,完善制度,依法操作。如果已经出险,就要及时抢救、 及时报险,要注意与第三者沟通的问题,避免第三者发生争执或者冲突,作为农贸市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从第三者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来解决纠纷和争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贸市场第三者风险防范时,要提升农贸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和水平,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同时也要依法处理,既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笔者就对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第三者风险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防范农贸市场第三者风险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在农贸市场日常运作中,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实施农贸市场安全措施时,要做到坚持动态管理、动态宣传、动态设计,还要重视农贸市场中建筑物的质量,及时修理损坏的路面,做好跟踪保洁及时清扫路面垃圾,防止跌倒滑到事故的发生,强化对于火灾等安全隐患排除和治理工作,并且重视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农贸市场日常运作中,必须要根据安全措施设计的要求以及安全演习的方案,运用网络计划这一措施,很好的分析农贸市场安全组织设计情况以及安全措施管理进展情况,结合农贸市场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农贸市场安全措施的实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要原则。保证农贸市场安全措施的良好实 施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农贸市场运行风险防范整体质量。

(二)防范农贸市场第三者风险要求采取应急措施

很多农贸市场第三者风险事故都是由于农贸市场运行中应急措施不到位导致的,在进行农贸市场应急措施工作时,应该着重分析农贸市场主要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且要注意农贸市场建筑、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在农贸市场建筑物存在的风险中,农贸市场建筑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透水、坍塌以及中毒窒息等等,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农贸市场内人流拥挤导致运输工作面积狭窄、空气污浊导致的空气能见度低以及货物运输过程中车辆的衔接不当、车辆调度工作不到位等等因素都是在进行农贸市场应急措施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本文中,笔者从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食品安全防范措施这两个方面对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食品安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接着从防范农贸市场运行消防安全风险的重要性以及防范农贸市场运行消防安全风险措施这两个方面对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消防安全的风险进行了浅谈,笔者又从防范农贸市场中治安风险要做到正视治安问题以及防范农贸市场中治安风险要加大农贸市场管理执法力度这两个方面对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治安安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对防范农贸市场运行风险之第三者的风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周晓萍,陈志军,王立媛,王若燕,潘国绍,郁欣.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食品中铅镉砷铝污染现状及分析[J].疾病监测, 2008,(02)

王宏志.农贸市场改超市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邹琴,刘守亮,秦启发,骆胜超,杨素林.环境与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降解的调查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01)

第4篇

[摘 要]城市 农贸市场 管理创新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7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40-01

农贸市场是从传统集市演变而来的,是城市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城市的各大农贸市场为了适应城市居民的购物需求,逐步扩建和改造,不仅市场购物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体系也不断完善。在城市农贸市场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背景下,部分地区城市农贸市场的经营和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并成为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和市容整洁的症结,因此,如何在城市农贸市场的改革创新中,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摆在农贸市场运营管理单位面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城市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商品价格变动是自发调整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也会随着季节、产量和气候发生变化。城市农贸市场作为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流中心,其市场参与主体是比较复杂多样的,并且具有着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农贸市场的这些特征,是农贸市场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笔者对城市农贸市场的管理展开分析,城市农贸市场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新建农贸市场设施利用率较低

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使城市驻留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这极大的促进了农贸市场的发展。国内很多城市农贸市场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其辐射的区域范围也不断提升。在农贸市场改建和扩建中,为了保留农贸市场多年来积累的位置优势,往往无法按照需求扩建到需要的规模。这导致很多改建农贸市场其面积扩大不明显,不仅交通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蔬菜区的杂乱不堪、肉食区的污水横流根本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市场在购物时间段内人流量大,加之环境混乱,还极容易发生盗窃、争吵和斗殴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市场秩序。有些城市的农贸市场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惜舍去原本的经营位置,搬到比较空旷的城市周边新建市场,虽然新建的市场硬件设施和场地面积得到保证,交通拥堵状况也得到解决,但由于距离居民聚居区域较远,却无法满足城市居民15分钟购物的市场建设要求,更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2、 上级部门监管力度不强,市场管理粗放

城市农贸市场是由工商、农业、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这种多部门监管的形式,有助于实现对农贸市场的专业化管理,但却埋下了收费混乱、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由于各部门缺乏足够的人力,使农贸市场内难以实现驻场管理,导致各部门的市场管理流于表面,市场内无证经营和乱搭乱建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影响了市场正常的销售分区,使水果、干果、蔬菜、肉食混在在一起,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检验效率,还影响了市场的经营秩序,对居民的购物带来不良影响。

3、 马路菜市和早市严重

农贸市场作为区域农贸产品的集散中心,存在着严重的马路市场和早市现象。马路市场和早市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并加大了交通管理难度。马路市场和早市,还导致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并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虽然这种现象有关部门相当重视,并屡次加大管理和处理力度,但收效甚微,无法得到根治。

二、 城市农贸市场管理创新策略

1、实现农贸市场的精细化管理

农贸市场作为区域农产品交流中心,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深远影响。在城市化不断推进和发展的背景下,想要在保证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下,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就必须实现农贸市场的精细化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改善和改良农贸市场的设施和环境,通过标准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做好农贸市场的整体布局,并综合规划农贸市场的交通。其次,要为农贸市场建立完整的农产品配送体系,将农产品仓储和配送与市场经营主体区分开来,通过建立顺畅、完整的产品供应链条和仓储体系,在实现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将仓储和经营区分开。最后,要做好农贸市场的布局调整,使农贸市场内的经营区域实现分区明确,在改善农贸市场购物秩序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综合管理与治理,为农贸市场的发展打下基础。

2、 创新市场经营管理,营造市场和谐氛围

笔者深深感到,要想创新市场经营管理,首先要营造和谐氛围。市场管理人员要更新服务理念,不能再以上级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市场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到期收取租金、检查一下经营者的卫生状况、通知经营者一些注意事项就完成工作任务了,而是应该以市场经营者的朋友身份出现,切实帮助经营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每一名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处理急发事件的能力,如:经营者与消费者发生争吵或斗殴事件,市场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调解,并能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经营者之间发生了矛盾,管理人员应冷静分析矛盾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以谈心的方式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化解矛盾心情愉快地经商。

3、 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市场治理效果

农贸市场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农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农贸市场的管理创新,还要不断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管理行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现联合监管和联合执法。其次,在农贸市场中可以增设驻场管理办事处,实现对农贸市场的常态化监管。最后,建立完善的农贸市场管理体系,并制定市场日常管理规范,并将其落实和执行,从而不断提高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农贸市场管理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将转变身份观念,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在保证市场经营秩序的同时,为居民和商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4、 不断推进城市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日益普遍,各大型综合性商场管理也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着。城市农贸市场是为居民提供生活购物服务的关键设施,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环节。为了提高城市农贸市场的管理质量,要积极推动农贸市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速度。我国部分地区的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的成功,为农贸市场的信息化管理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模板。例如,广西南宁利用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全市41个农贸市场的即时监管。结合摄像头监控系统和现场队伍巡查,极大的提高了市场管理运营水平,通过电子档案系统的建设,更是提高了市场信息调用效率,有效的解决了该市农贸市场的总体脏乱差局面,并使农贸市场中的偷盗、暴力案件数量显著降低。另外,诸如浙江省、广东省等省份,也积极开展了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对全市农贸市场的统一管理,在降低了行政执法部门执法难度的同时,还降低了执法人员与摊位经营业主之间矛盾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农贸市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不仅是农产品交易中心,还是居民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购物场所。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农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实现农贸市场的管理创新,通过管理方法和制度创新,结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监控技术,提高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环境的同时,为农贸市场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农贸市场业种配置经营管理精细化管理合力治理

在我国城市中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的集市被称为城市农贸市场,在城市集市进行农副产品交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交易形式,同时城市农贸市场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的补充。农贸市场是我国普及城乡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的市场,它与城乡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承载力的重要支点。它与农村的集市贸易不一样,不是农产品生产者彼此交换为主的市场,而是以农民自产自销与城市居民、小商贩的批发和零卖的形式进行交易的。城市居民、集体单位和酒店餐饮业作为买方,农村、农场和农民作为卖方在农贸市场进行交易。可以这样认为: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发展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发展进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它的发展和存在有助于改善城市的食品供应状况,还可以使城市居民的购买力转移到农村、农场,使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长,所以说,城市农贸市场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农贸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能推进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能帮助我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国梦”和促进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进步伐。发展和创新城市农贸市场管理还能加快城区市场繁荣,保证城乡产品买卖交易持续稳定,保障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更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笔者就职于河南省濮阳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耳闻目睹了城市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和一步步发展壮大。笔者欣喜地看到:目前,城市农贸市场服务已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城市经济增长的亮点,特别是在网络营销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城市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业种配置、市场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服务形式更加新颖多样,服务内容更加拓展延续。但是,城市农贸市场管理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城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是自发调整的,市场价格不是长期不变的,它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城区发展服务中心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遵循国家对市场管理的方针、政策,使城市农贸市场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些农贸市场由于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而且设施陈旧落后,市场管理简单粗放、行业监管不得力等问题,使得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发展和创新受到严重制约。

1.农贸市场建设落后,设施利用率较低。

目前,由于大部分城区面积迅速扩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务工,使得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就需要城市的农贸市场建筑面积迅速扩大,市场设施快速更新,以保证农产品交易成功率大大提升,这样才能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稳定提高。但是据笔者调查所知,许多城市的农贸市场建设仍旧滞后,设施利用率仍旧低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居民15分钟可满足购物”的市场建设要求,很多城市小区仍然达不到这个要求,目前很多离城市较远的小区购买生活用品时需要开车购买,往返需要近一个小时。由于农贸市场建设滞后、场地狭小,使得市场内部颇为拥挤,买卖肉食的区域又脏又乱、污水横流;买卖蔬菜的区域杂乱无章、烂菜叶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气味;市场内经常发生争吵、斗殴现象,同时也给小偷造成了偷窃机会,消费者丢钱包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市场在初建时期建设规划比较保守,在设施上没有投入较多资金,所以市场地面坑坑洼洼,上下水不通畅,市场大棚锈迹斑斑,公厕内臭气熏天,这样的环境怎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到此消费呢!

2.上级部门监管力度不强,市场管理粗放。

业内同行都很清楚,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其中有工商、农业、城管、公安、消防、林业等,这种形式的管理给农贸市场的监管带来了诸多不便。首先,在检查、收费、监管等方面,各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和检查方法,经营者要接受这些部门的各项检查,经常是这一拨的检查人员刚走,下一拨的检查人员又来到。由于一些职能部门没有深入到农贸市场进行驻场管理,缺乏常态监管机制,只是过一段时间走马观花地检查一下,使得好多农贸市场出现无照经营、不配备消防器材、食品加工经营户没有“三证”或“三证”不全,市场内乱搭、乱建的现象。上级有关部门监管不得力的后果造成市场管理粗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划行规市不科学、不规范,蔬菜区域也有卖水果的摊位,水果区域内干鲜水果摊位混杂在一起,肉类区域生肉、熟肉一起卖,炒货、小吃点乱摆乱放,农产品检测项目、市场信息、复秤设备更是没有健全,公厕无人清扫、苍蝇满天飞,粗放管理使得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布局乱七八糟。

3.马路菜市和早市问题十分严重。

笔者曾在一些农贸市场的周围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几乎每一个农贸市场周围都有马路菜市和早市存在。早晨城市居民都要出门,有的上班有的上学,但被熙熙攘攘的马路菜市和早市阻碍了出行道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拥堵在一起,喇叭声、自行车铃声与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使得农贸市场周围杂乱无章。市民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因为马路菜市和早市的存在,上班迟到被扣奖金,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城市居民曾大声呼吁取缔马路菜市和早市,但马路菜市和早市像春天的韭菜,被取缔一次过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了。只有从根本上取缔马路菜市和早市,才能保证农贸市场周围的交通通畅。

二、城区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策略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为加强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都制订了相应的总体设想和目标,比如,河南省濮阳市就针对农贸市场设立了“立足实际、方便群众、科学布局、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设想,并制订了“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齐全与市民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建设规范化城区农贸市场的目标。笔者长期在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愿意与业内同行一起探究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策略,以美化城市、规划经营、方便群众、促进消费为目标,为广大市民创造一批环境整洁、宽敞明亮、消费安全、价格公平、买卖公正的农贸市场。

1.拓展农产品业种配置,创新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形式,加强对城区农贸市场拓展农产品业种配置,进行精细化创新管理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改造农贸市场的设施和环境。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转变观念,遵守国家与市政府规定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方针,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修建改造不合理的设施,科学布局、规范经营,将农贸市场修建的宽敞明亮;消费者的通道要布局合理,防水、防滑、防火、防拥挤;环境卫生要干净整洁;经营者要文明经商,礼貌用语;建立和建设农产品检测台、市场信息网络和复秤设备;这样做可以提高市场买卖交易成功率,实现市场信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共享。二是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成立农产品采购配送中心。城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要与物流体系、农村、农场和农民形成一条农产品销售链,可以采用农产品配送的形式将农产品配送给城市的酒店、食堂和居民小区,这样做可以促进农产品渠道向新型化发展,缩短农产品流通流程,提高贸易效率,也可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和价格,使城市消费者和农场、农村及农民的利益达到双赢。三是重新调整农贸市场布局,拓宽业种配置。笔者认为,应该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布局,将农贸市场销售的产品分为三大区域,第一区域为肉食、蔬菜、水产和干货类,可以将这一区域放在市场的中心地段,因为这一区域销售的产品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第二区域为粮油、水果、熟食和杂货类,可以将这一区域的产品放在市场边角地段,因为这一区域销售的产品消费者不需要天天购买;第三区域为绿色产品、本地特产和报亭、彩票销售等,这一区域的产品可以放在市场门口,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购买。这样的布局使农产品交易相互搭配、增加市场人气,还可以拓展农产品业种配置,创新农贸市场的精细化管理。

2.创新市场经营管理,营造市场和谐氛围。

笔者深深感到,要想创新市场经营管理,首先要营造和谐氛围。市场管理人员要更新服务理念,不能再以上级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市场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到期收取租金、检查一下经营者的卫生状况、通知经营者一些注意事项就完成工作任务了,而是应该以市场经营者的朋友身份出现,切实帮助经营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每一名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处理急发事件的能力,如:经营者与消费者发生争吵或斗殴事件,市场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调解,并能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经营者之间发生了矛盾,管理人员应冷静分析矛盾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以谈心的方式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化解矛盾心情愉快地经商。当经营者家庭遇到困难时,管理人员要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尤其是一些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没有亲戚朋友,遇到困难时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迫切希望管理人员帮助解决困难。管理人员就要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热情地帮助他们。如:经营者的孩子入托难、入学难、看病难、租房难等实际问题,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和管理人员都应当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市场管理工作,有利于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和发展,还可以营造市场和谐氛围,使市场很快繁荣起来。其次,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笔者曾学习了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工作经验,认为创新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批零结合”的经营模式。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利用城区交通便利的特点,积极创造“批零结合”的必备条件,吸引外地批发商到农贸市场经营农产品,使农贸市场的零售和批发经营并驾齐驱,越来越红火。二是“农加超”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就是利用农贸市场和超市之间的差异化经营,使农贸市场和超市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再加上其他业态的补充和完善,达到农贸市场和超市互利的双赢局面。只有打破陈旧的经营理念,才能将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完善体系建设,合力治理市场。

要想创新对农贸市场的管理,必须完善体系建设,合力治理市场。首先要完善对农贸市场的体系建设,因为对农贸市场的整治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建立一套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谅解,一边抓市场的安全、整治,一边抓市场的经营、管理的农贸市场管理创新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存在问题,随时随地掌握市场实际情况,使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成立市场经营户管理委员会,完善和推行市场经营户自律管理体系。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牵头组织每年度的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还可以在市场内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保持市场的正能量上升,以打击歪风邪气。二是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与经营户签订卫生保洁承诺书,这样做可以保证市场的卫生清洁,还要定期公布市场违规违纪经营户名单,促使经营户自觉遵守市场规定,诚信经商、文明待客,使市场买卖交易次序井然。同时还要教育和要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决不能接受经营户的贿赂,要按照市场发展服务中心的要求经常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落实经营者摊位前的“三包”规定,有效防止经营户乱搭、乱建、乱停、乱贴、乱摆等违规行为。其次,各部门应尽其责、合力治理农贸市场。笔者希望涉及到管理农贸市场的每一个部门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要调动起各部门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个“秩序化、优美化、清洁化、规范化的农贸市场”,使市场成为布局科学合理、买卖井然有序、环境优美整洁、居民安然消费、新型的农贸市场。城市农贸市场既是城乡居民买卖农产品的集中交易场所,直接关系到民生发展的社会问题,又是一座连接城市、农村农产品贸易的桥梁。它关系着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水准的升降,还关系着社会安全、稳定与和谐。只有不断强化农贸市场服务功能,才能将农贸市场建设成为城市最鲜活的亮点。笔者希望业内同行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管理的农贸市场更好地为城乡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吴一萍.我国城乡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问题,1996(5)

[2]李波.安康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康市发展研究中心,20141219

[3]钱强强.强化农贸市场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江苏经济报,2012326

第6篇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攻坚工作会,主要任务是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听一下各区、市、县和相关部门的意见,互相启发,共同推进。刚才市商务局局长宣读了《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攻坚工作实施意见(讨论稿)》,应该说,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工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攻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发展相对滞后、档次普遍较低。一些地方的农贸市场设施陈旧,“脏、乱、差”现象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还未改造的100多个农贸市场,大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管理粗放、“脏乱差”现象严重、商品质量和食品卫生问题突出,特别是南明区的新路口、瑞花巷、大庆、云岩区的三民东路、小河区的锦江农贸市场等20个历史因素形成的马路市场,是典型的占道经营,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顺畅流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是创建卫生城市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硬伤”。因此,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全面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农贸市场秩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关于开展“三创一办”重要工作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步调一致,措施落实,坚定不移地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总之,建设整洁、规范、有序的农贸市场,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要下大力气破解的难题,必须抓好抓实。

(二)农贸市场是拉动内需的重要载体。农贸市场作为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者的场所,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全市每家每户每天在农贸市场的消费总计是十分巨大的。做好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建设规范整洁、环境良好的农贸市场,既可以改善老百姓的购物环境,又可以方便经营户销售农产品,能够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同时,对于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完成“三创一办”工作的具体要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着力改善民生,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又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三创一办”工作,力争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向纵深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好“三创一办”工作中,着力整治集贸市场等方面的脏乱现象是一项硬任务,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加快我市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以确保我市“三创一办”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多措并举,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攻坚任务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按时全面完成的要求,各区、市、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此,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在组织力量上下功夫。各区、市、县政府要立即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会后,各区、市、县要专题研究,确定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工作班子,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组织,推动落实。市商务局要负责对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标准的制定,做好检查、协调和服务工作,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沟通、反映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负责组织市级验收,协调资金落实到位。各相关部门要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形成合力推进攻坚工作。各市场开办单位要以大局为重,积极主动、深入细致地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是要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目前,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存在产权主体较多,情况复杂等不利因素,各区、市、县政府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根据市的统一部署,对工作方案进行分解细化,借这次“三创一办”的东风,选准突破口,排出时间表,强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要认真分析研究影响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难题,如清场退市问题、人员分流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制订应对措施,下大气力攻坚,要赶在春节前把工作部署落实,做到各个市场都要有具体细化方案。要注意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来解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好的方法、好的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借鉴。

三是要在正确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不炒作。各市场开发单位以及各相关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个别思想有抵触、工作不配合的经营者,有关区、市、县和相关单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条件许可下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各区、市、县和相关部门要制订应急工作方案,方案要细,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配合,工作中要注意讲清道理,保障利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全面推进,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三、加强领导,严格奖惩,以强烈的责任感抓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攻坚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目前,各区、市、县对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缺位等情况,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时有发生。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各区、市、县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商务主管部门、规划、工商、质监、卫生、消防、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督促、检查,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市政府将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各区、市、县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主动关心、支持、协调相关工作,同时,对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工作中不履行职责、行政不作为的也要予以问责。

(二)齐抓共管,积极扶持。各区、市、县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进农贸市场的建设,要把改造资金列入财政盘子。有条件的区、市、县,可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市级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资金扶持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各区、市、县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具体标准自行确定,云岩、南明、小河、金阳新区的扶持标准不得低于市级扶持标准的50%。

(三)依法行政,严格监管。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中,对不参加升级改造或改造达不到创卫要求的,不达标后又不再整改的“钉子户”,各区、市、县政府要多做工作,必要时依法强制其达到创卫要求,不能因此而影响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大局。对于改造完成的农贸市场,工商、卫生、环保等行政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监管,履职到位,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制定出具体的监管办法,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市场商品的质量和经营秩序。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对企业在经营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要主动帮助解决,决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

第7篇

**

镇标准化菜市场改建项目实施方案

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

2011

年城市提质的重要内容。为确保我镇

2011

年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有序开展,镇政府成立以镇长李谦为组长的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小组成员由财政、企业、土地、城建、规划、整治及项目所在村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城建办。

科学组织

有序推进

根据镇市、区政府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镇确定将镇政府东侧老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市场将新建大跨度、大空间钢架大棚交易厅

平方,完善排水、卫生、照明等配套设施。项目投资

万元,上级财政资金

万元,自筹

万元。

(一)

2011

7

1

日前,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积极筹措改造资金,确保工程稳步进行。根据市政府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实施意见”拟改造棚架市场面积为

3300

平方米,市配套资金

20

万,区配套资金

10

万。共计

30

万元。相应镇级财政按一定标准配套解决工程建设所需的建设、设计、监理资金。不足部分采取招商形式,引进合作伙伴,由其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的原则,投资方获得一定年限的市场经营权。(市场经营方式及经营年限由投资方提出意见经镇政府同意后确定)

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方案范文二

根据年区委、区政府为民兴办实事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进程,构建核心城区都市化“菜篮子”体系,为了使我区标准化菜市场和便民菜店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小市场、大民生”的服务宗旨,坚持政府引导、合理布局、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便民菜店进程,构建商品优质、价格优惠、服务优良的“菜篮子”便民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

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0个、新建便民菜店50个。

三、主要工作

1.标准化菜市场:以企业为市场建设、经营和管理主体的市场项目,由区政府以奖代补给予扶持;以街道为建设、经营和管理主体或街道与企业合作建设管理的市场项目,由区政府扶持资金作为市场建设资金入股,街道和区商务局按比例共同持有。区商务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规范和标准,在辖区内寻找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的空闲场地或商铺房屋,原则是在现有标准化菜市场服务半径500米范围以外选址,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通过建设钢架结构封闭市场、提升改造原有半封闭菜市场、租赁沿街房屋铺面开办市场等方式,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同时,探索政府全额投资建设,委托资质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力争建设2至3个政府投资产权国有的标准化菜市场。

2.便民菜店:采取“三加”的工作机制,即:商务、财政部门(负责建设工程及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街道、社区(负责建设场地的选址协调工作)+配送企业(负责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工作),以蔬菜配送企业为主体,政府以奖代补主给予扶持,通过直营方式建设便民菜店,便民菜店面积在30至100平方米,经营的蔬菜品种不少于15种,由商务部门统一店面设计标识,店内陈列美观,明码标价,制度健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并符合消防、卫生、质量、计量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探索活动型便民菜店和便民蔬菜流动车,力争建设20个以上的活动型便民菜店和便民蔬菜流动车。

四、资金扶持

1.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企业、单位筹集资金,进行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级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根据建设面积和投资规模予以每个标准化菜市场给予资金扶持,扶持资金不超过市场建设总投资的50%。

2.便民菜店建设资金由蔬菜配送企业筹集投资并受益,商务部门根据菜店的建设面积及规模,予以3至5万元扶持资金。

五、责任分工

1.选址:由区商务局牵头组织,24个街道配合。按照全市标准化菜市场规划要求和便民菜店布局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的空闲场地和空闲房屋进行排摸,积极寻找选择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以及配送中心的建设用地。

2.审批: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区发改局、区执法局、区建设局、国土分局配合。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对标准化菜市场建设项目从简从速进行立项建设审批。

3.建设: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投资建设方具体实施。按照质量优先、标准统一、结合实际、各具特色的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及配送中心的建设进程。

4.扶持:由区商务局和区财政局负责。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区财政拿出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和全额投资相结合和的方式,给予项目建设建设开办方资金扶持,用于市场项目建设,建立对市场和便民菜店的长效奖励扶持机制。

5.监管: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区物价局、区食药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配合。制定出台标准化菜市场经营管理办法,成立商务专门执法机构,对标准化菜市场的经营秩序、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收费项目、商品价格、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监管。

6.宣传:由区委宣传部和区商务局负责。组织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开办方、配送企业和经营户,通过新闻报道、现场观摩、宣传资料、促销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全区开展有声有势的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宣传活动。

7.验收:由区商务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按照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标准和要求,对市场、菜店项目的工程、投资、财务等方面进行审核验收,对位通过审核验收的市场、菜店项目,要求建设企业限期整改完善,对复审仍未通过的市场、菜店项目不予资金扶持。

六、实施步骤

1.年3月底完成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资质审核工作,4月底前完成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设计方案,同期开工建设,于年12月全部建设完工。

2.便民菜店建设以半年为建设时间界限,年6月建成20个便民菜店,12月底完成30个便民菜店。

七、组织机构

成立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李世祥任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执法局、区农水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物价局、区审计局、区食药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国土分局和24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局长魏世科兼任。具体负责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八、保障措施

1.落实目标责任。专人负责市场、便民菜店建设进度,随时掌握项目的工程进度。

2.加强督促检查。由商务局对项目开工、工程进度等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工程建设中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3.强化管理机制。加强与街道联系,将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省、市建设扶持资金;同时加大区级建设扶持资金的投入,有效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和便民菜店建设。

5.引入多渠道投资。重视社会力量,拓展投资渠道,促进项目建设。

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方案范文三

近年来,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已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形成了专业与综合、批发与零售相配套的农贸市场体系,在促进全市商贸流通基地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文秘114网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农贸市场建设工作中缺乏规划、无序建设、硬件设施差、设施不配套、市场要件不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问题依然突出。为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步伐,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内现有的农贸市场,采取改造、新建和拆迁等方式逐步治理,彻底取消城区内的大集和占道经营,定点规范摊点群、早夜市,尽快改造完善乡镇首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贸市场档次,完善市场功能,建立与菏泽商贸流通基地和城市化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市场框架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

农贸市场改造应符合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符合市场设置的总体要求,立足实际,着眼发展,设施配套,与城市化建设水平相适应。(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对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内的天天市场,先改造产权明晰的,后改造产权不明晰的;先改造占道市场,后改造其他市场。对各乡镇首集,先改造中心乡镇的市场,后改造边远乡镇的市场。(三)社会投资与政府扶持相结合。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改造市场,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办、谁服务”的原则。政府在市场用地、税费等方面予以扶持。乡镇首集改造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四)农贸市场规模、数量科学合理。以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市容市貌为原则确定农贸市场规模和数量,对规模小、档次低的农贸市场,在改造中要有步骤地予以合并、取缔。

三、目标和任务

(一)20xx年上半年取消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大集和占道经营、以路为市,规划定点摊点群、早夜市。

中心城区确定两处农贸市场为改造试点;每个县城确定一处农贸市场为改造试点;各乡镇驻地规划出农贸市场专用场地,硬化地面,满足天天市场需要;中心乡镇首集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二)20xx年下半年到20xx年,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农贸市场全部改造完毕。各乡镇天天市场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始建设地面硬化的农村大集,并逐步向天天市场过渡。(三)在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居民区建设、改造一批高中低档并存、大中小相适的生鲜超市,引导现有超市调整内部布局,增加生鲜商品品种、数量,促使全市城区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转移。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第8篇

关键词:农贸市场 改造建设 发展现状 主要做法 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86-02

经过近3年时间的工程建设,2009年底,总投资近1.1亿元,在原址基础上实施菜市场改造提升的余姚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下简称农批市场)正式投入运行。改造后的市场占地面积达203亩,总建筑面积为16.98万平方米,拥有交易大棚18座,经营用房800余间,并分为粮油副食、蔬菜、水产、水果、肉禽蛋共5个交易区,设有920个经营摊位,从业人员近5000人。其中,新增交易大棚8座,新增经营用房500余间。同时,市场总建筑面积实现翻番,并配套有万余平米的停车场、装备精良的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提升,行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交易辐射效应实现同步扩展。

目前,作为余姚市的菜篮子行业龙头企业,农批市场承担着全市60%以上的“菜篮子”供应任务。2011年,农批市场实现成交总额50.25亿元,比改造前(2009年底)增长35.33%,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和解决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余姚市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建设,着力发挥菜篮子民生保障作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近年来余姚市农贸市场建设发展现状

推进实施农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保证老百姓“菜篮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放心菜”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人口再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去年,浙江省政府更是明确了农贸市场“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的新定位,把它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将“三保”(保供应、保物价、保安全)作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新目标,使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更放心,体现了政府对抓好这项民生工程的充分重视。因此,推进农贸市场建设不仅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工作任务,更是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民生保障的重视与否,其基础设施的好坏、环境卫生是否优美、交易是否兴旺、秩序是否良好、消费者是否满意等,直接体现了地方政府对社会公益责任的价值担当。

经过近年来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余姚市农副产品流通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共存与发展的体系格局,构建了以农批市场为龙头,以城乡菜市场为基础,以农村菜市点为补充的农贸市场网络,其中菜市场仍是群众日常食品消费的主要业态。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市经注册登记、有一定基础设施和服务规范的菜市场有70余家,其中隶属于市商务局市场管理开发中心(下简称市场中心)直管的有10家,占18.32%;乡镇或村集体投入的有50多家,占57.76%。这些菜市场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设有摊位16000多个。另有自发形成的、设在农村道路边上或相对空旷地点的菜市点不计其数。目前,城区菜市场平均摊位在280个左右,服务半径约500-1000米之间,为周边15000人到30000人提供服务。由于人口密度的关系,乡镇菜市场的服务半径比较大,但实际服务人口比城区少。2011年,单单市场中心直管的市场年商品成交额已超过65亿元,实现就业安置6000余人。

当前,余姚市农贸市场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菜市场,其特点是:市场空间范围小,经济容量有限,人流、物流、信息流主要受地理位置限制,以经营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用消费品为主,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滞后,主要还是摊位式的交易市场。受制市场网点布局建设的自发无序、投资多元且弱化、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管理功能弱化等问题影响,制约了农贸市场进一步加快改造提升建设的步伐。

第9篇

【文章摘要】

本文拟通过对淮安市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对淮安市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和消费者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消费者对淮安市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选择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1 研究背景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引入市场机制始于1985年,出现了农贸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的农贸市场已经不能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相匹配,2001年出现“农改超”试点,2005年商务部出台政策鼓励“农改超”,国内各级地方政府也表现出极大热情,提高资金对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国内学者何军(2005)、袁玉坤(2006)、何德华(2007)、周发明(2009)、赵晓飞(2009)、王杰(2012)对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做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通过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选择二元分类变量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影响因素。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农贸市场等多元化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并存的局面,大卖场生鲜区依托大卖场自身品牌优势吸引城市居民,社区生鲜超市依靠地理位置优势辐射附近的社区消费者,传统农贸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存在无疑是被消费者认可的,城市居民的消费者行为决定着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主要以二元变量生鲜超市/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鉴于当前江苏淮安对全市生鲜农产品进行追溯体系建设,对农贸市场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淮安城市居民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将淮安市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分为三大类变量:农贸市场、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城市居民的个性和行为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城市居民对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选择的相关因素,探究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与城市居民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建设提供思路和对策。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式

考虑到样本的真实性和调研结果的可利用性,为减少同质性调研误差,按照分层抽样原则,调研组样本取自淮安市淮阴区、清浦区、清河区、淮安区、开发区城市居民,采用街头随机拦截式现场问卷调查,考虑到系统抽样误差,采用大样本来减少调查误差,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10日―2014年3月20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4份问卷,有效率86.75%。

2.2 问卷设计与研究内容

通过德尔菲法与文献探讨法确定调查问卷内容,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人数、每周购买频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第二部分为城市居民的购买习惯和选择零售终端的影响因素,包括农产品质量、价格、便利性、购物环境、品种齐全、产品新鲜程度,采用5点李克特尺度进行测量,影响程度最小的为“1”,影响程度最大的为“5”。

2.3 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研,表明淮安市生鲜农产品的零售终端主要集中在各农贸市场、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因此多项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可以用来考察城市居民对零售终端选择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假设城市居民选择大卖场生鲜区购买生鲜农产品,则因变量Y=“1”; 假设城市居民选择社区生鲜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则因变量Y=“2” ; 假设城市居民选择农贸市场购买生鲜农产品,则因变量Y=“3”。

3 数据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调研问卷进行汇总分析,从购买者性别来看,女性相对较多,占58.6%,男性相对较少,占41.4%,这主要与女性承担家务较多有关;从购买者年龄来看,30-50岁占近总人数的近50%;从购买者学历层次来看,初中占比例最多为45.2%,高中学历其次,占32.6%,这与淮安当地整体学历不高有很大关联;购买者家庭常住人数6人以上12.3%,说明淮安当地家庭人数趋小;购买者家庭月收入2000-6000元的占61.5%,月收入>10000元的占4.6%,高收入人群所占在淮安比较低。具体人口统计特征详见下表一。

3.2 城市居民对淮安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选择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总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见表二,最终模型与只含有常数项的初始模型相比,-2LL值从1211.523下降至709.271,卡方值502.252,P值趋向于0,说明模型整体是显著的,数据详见表二。

从下面表三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模型1,就选择大卖场生鲜区的消费者与选择农贸市场消费者比较而言,通过对家庭月收入的分析结果知Sig.=0.010,B=0.348,对于城市居民选择农产品零售终端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正相关,说明家庭收入越高,城市居民就可能选择大卖场生鲜区;从对周购买次数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1.164,表明周购买频次是城市居民选择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为负相关,表明购买频次越高,城市居民就越可能选择农贸市场;从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分析结果知Sig.=0.002,B=0.591,说明生鲜农产品质量显著影响城市居民选择农产品零售终端,为正相关,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越重视,城市居民就越可能选择大卖场生鲜区;从对生鲜农产品种类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0.677,表明生鲜农产品的种类显著地影响了城市居民对农产品零售终端的选择,为负相关,种类越齐全,城市居民就越可能选择农贸市场;从购买便利性的分析结果知Sig.=0.096,B=-0.313,说明购买便利较显著地影响城市居民对农产品零售终端的选择,为负相关,城市居民越看重购买的便利性,就越可能选择农产市场;从对购物环境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2.342,说明购物环境对农产品零售终端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为正相关,对购物环境要求越高,城市居民越愿意选择大卖场生鲜区;从对生鲜农产品价格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0.689,影响显著,为负相关,城市居民对生鲜农产品价格越敏感,就越倾向选择农贸市场;从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分析知Sig.=0.000,B=-0.550,影响显著,为负相关,说明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越关注,城市居民就倾向选择农贸市场。

模型2,就选择社区生鲜超市的消费者与选择农贸市场消费者比较而言,通过对文化程度的分析结果知Sig.=0.006,B=-0.451,表明文化程度因素是城市居民显著影响选择零售终端,为负相关,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城市居民就越可能选择农贸市场;通过对周购买频次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0.445,影响显著,为负相关,说明周购买频次越高,城市居民就越可能选择农贸市场;通过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分析结果知Sig.=0.016,B=0.326,影响较显著,为正相关,说明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越重视,城市居民就越可能选择社区生鲜超市;通过对生鲜农产品种类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0.958, 影响显著,为负相关,说明生鲜农产品种类越齐全,城市居民就偏向选择农贸市场;通过对生鲜农产品购物环境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1.804,影响显著,为正相关,说明城市居民对购物环境越高,就越可能选择社区生鲜超市;从对生鲜农产品价格的分析结果知Sig.=0.019,B=-0.329,影响较显著,为负相关,说明城市居民对生鲜农产品价格越敏感,就偏向选择农贸市场;从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的分析结果知Sig.=0.000,B=-0.581,影响显著,为负相关,说明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越关注,城市居民就倾向选择农贸市场。

(注:***表示估计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示估计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表示估计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1)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淮安市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城市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的数量对农产品零售终端的选择无显著性影响;影响城市居民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选择的因素包括:商品的质量、品种的齐全、购物环境、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新鲜度。农贸市场、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吸引城市居民消费,是三个不同的细分市场,在短期内上述三个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将不会被相互取代。因此,农贸市场、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科学地制定改进措施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一、农贸市场的生鲜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与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相比,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的生鲜农产品质量评价不高,这就要求农贸市场管理者加大对农贸市场的生鲜农产品质量管理,对农贸市场的经营户建立相应的监督奖惩机制,同时农贸市场营业户应该更加注重所购进的生鲜农产品质量,从正规渠道进货。

第二、不断改善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与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相比,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不满意,从硬件建设上,各级政府应该加快推进农贸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从软件建设上,农贸市场管理者加强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通过各种方式严控运营成本,降低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的生鲜农产品价格。与农贸市场相比,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商品价格偏高,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整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有效降低商品价格。

第四、丰富生鲜农产品的品种。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经营的生鲜农产品品种少,这会影响城市居民的购买次数,市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应根据城市居民的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经营的生鲜农产品品种。

第五、使出售的生鲜农产品更新鲜。淮安城市居民倾向去农贸市场购买生鲜农产品,其原因之一是认为农贸市场的商品更新鲜,这就要求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提高物流配送的速度,通过各种方式使生鲜农产品尽快销售,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另一种原因是:通过深入访谈,淮安城市居民对新型消费模式缺乏了解,比如:消费者对超市的冷鲜肉就缺乏了解,不清楚冷鲜肉的加工工艺与好处,总认为大卖场生鲜区、社区生鲜超市的冷鲜肉没有农贸市场的肉新鲜,今后,地方政府应该发挥“政府公信力”,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磊 王娜 赵爽.中小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鲜活农产品零售终端布局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蔬菜零售终端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13,(6).

[2]赵晓飞 杨英.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调查[J].财贸研究,2009,(2).

[3]刘李峰 武拉平 张照新.价格、质量对超市农产品经营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消费者角度的证据 [J].中国农村观察,2007,(1).

[4]袁玉坤 孙严育 李崇光.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的影响因素及选择群体的特征分析― 以武汉市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调查为例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

[5]何德华 周德翼.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行为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7,(8).

[6]董晓霞.我国生鲜农产品居民消费差异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8).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我县城市化进程、创建国家级卫生园林县城为目标,按照宜居、生态、园林、旅游、避暑的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有序推进河南农贸市场迁建工作,为实施“一市三基五业”宏伟蓝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目标任务

河南农贸市场拆迁共涉及县工商局、信用联社、城建监察大队3个单位和城关镇西街、南关两个社区8个组及47户私人,共计855间房屋、35个台板,房产面积22553平方米、土地面积30188平方米。从2012年初开始,8月底前完成整体拆迁任务和新建市场的选址、规划等工作(6月底前完成干河以东市场拆迁任务),12月底前完成市场拆迁后的堤路景观建设任务,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新集贸综合市场的建设任务。

三、基本原则

(一)规划领先原则。按照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和腾改老城、完善功能的要求,拆除市场,建设堤路。

(二)统筹推进原则。坚持拆迁、建设同步;坚持边拆除旧市场,边规划新市场,新市场的选址、规划与旧市场拆迁同步。

(三)合理补偿原则。根据我县实际,科学确定补偿标准,合理制定补偿办法,公开、公正、公平补偿。

(四)维护稳定原则。河南农贸市场拆迁涉及面广,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持依法办事,妥善处理好群众、村组、个人和商户等各方利益关系,维护好社会稳定。

(五)高标准建设原则。按照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目标和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科学确定新建市场的规模、标准,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

四、实施步骤

河南农贸市场拆迁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实施。

(一)动员摸底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入户面对面宣讲等方式,使广大群众、商户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制定拆迁方案;拆迁工程处组织人员开展调查摸底,掌握拆迁涉及单位、社区、小组、个人、商户和建构筑物的详细信息。

(二)抓点示范阶段(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将河南农贸市场干河以东至健康路口段确定为拆迁工作示范点,打开拆迁突破口,总结拆迁工作经验教训,推进拆迁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三)拆迁补偿阶段(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依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按照拆迁补偿标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全面启动拆迁安置补偿工作。

(四)市场建设阶段(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及市场功能布局,科学选址、规划,新建专业商贸市场和物流中心,组织居民、商户入驻经营。2012年12月底前完成河南农贸市场拆迁后的堤路景观建设任务,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新集贸综合市场的建设任务。

五、补偿安置

补偿安置采取货币补偿安置的办法,积极稳妥解决好被征迁人的补偿问题,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一)农贸市场拆迁补偿由土地征用补偿和房屋拆迁补偿两部分组成,均根据国务院590号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省市县有关规定,通过评估确定补偿标准。《征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由县政府审批通过后另行印发执行。

(二)国有土地部分不予补偿,国有房屋资产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核销,做好工商局等部门和个人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三)现租赁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一律由业主负责完成终止合同及搬迁任务。

(四)临时过渡市场,由县商务局牵头,结合城区市场划行归市规划,就近为河南农贸市场拆迁经营户有偿提供过度经营场所,县住建局、工商局、国土局、城关镇和河南农贸市场拆迁所涉及的社区负责实施。

(五)新建市场由县商务局牵头,国土局、住建局、工商局配合,根据县城建设统一规划,招商建设5个以上专业市场,社区居民小组按需求用拆迁补偿款购置。

六、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河南农贸市场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县上成立河南农贸市场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法院、公安局、发改局、住建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国土局、工商局、商务局、局、广播电视台及城关镇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研究决定拆迁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理拆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拆迁工程处,具体负责市场拆迁工作。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使广大群众、商户了解拆迁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做法,消除思想顾虑,积极支持和参与拆迁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拆迁工程处具体负责河南农贸市场的拆迁补偿工作,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做好拆迁;工商局、信用联社、城建监察大队、城关镇(社区)要积极主动投入到拆迁工作中,按时完成各自的搬迁任务;县法院、公安局、局、城关镇负责做好拆迁的环境保障工作;住建局要加快拆迁后堤路景观建设和新建市场的选址、规划、建设工作;国土局负责办理市场迁建所需土地的各种手续和河南农贸市场集体土地的征收工作。各相关单位在拆迁工作中,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做到责任具体,分工明确,确保拆迁工作有序推进。

第11篇

一、基本情况

目前,郑州市城区农贸市场103个,其中,中原区23个、金水区25个、管城区15个、二七区22个、惠济区6个、上街区1个、经开区2个、高新区4个、郑东新区4个、航空港区1个。市场总占地1400亩,经营面积59万平方米,共有摊位9162个,从业人员约3万人,年交易额近36亿元,每年各类综合税收近亿元,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市民餐桌需求市场网络。

二、存在问题

随着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在全国的深入推进,郑州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改造提升认识不到位

各区政府(管委会)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农贸市场不愿多管。而农贸市场投资商多以营利为目的,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改造提升,致使市农贸市场与国内一流城区农贸市场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规划布局不合理

随着城市改扩建工作的深入推广,部分农贸市场被拆除;同时,由于未纳入强制性的配套设施,新建成的居民小区周边未建农贸市场,造成了市民买菜难,也助推了菜价贵和马路边占道经营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条件差

由于通风、上下水、电力设施不配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未分区;配套的服务区建设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市场存在气味难闻、地面脏粘、柜台乱差、人车混杂的现象。

(四)食品安全难保障

由于农贸市场多方开办、多头审批的混乱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脱节,没有统一的验收和管理标准,加之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往往难以保障。

(五)社会公益性不强

本着“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投资商更关心的是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尽管政府每年都进行财政补贴,并推出了“平价直通车”“一元菜”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阶段性的,且涉及范围小,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相关建议

围绕“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农贸市场平抑菜价、体现公益、利民惠民的中坚作用,在借鉴先进地市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将对郑州市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公开、三个有利于”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即以食品安全为中心,以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为基本点,以改造标准公开、改造方案公开、改造政策公开为原则,以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有利于经营户销售、有利于市场管理为目的,根据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要求,结合郑州市实际,按照入住人口3万~5万,步行20分钟内,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或改造提升一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农贸市场。并在郑州市四环周边各区及周边县(市、区)规划设计全国优质安全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贸市场产品直供直销,最终构建以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地、城区标准化菜市场为支撑、社区便利店为补充的三级“菜篮子”市场网络,配备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全国一流的集种、产、送、销一体化的肉菜类农副产品产业链。

(二)运作模式

借鉴杭州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成功经验,通过“巧定规矩”做到“私退公进”,保障农贸市场的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一是设置改造提升的硬性规定。农贸市场在升级改造后,硬件设施必须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标准;配备专业的卫生、安全检测设备;每天对市场内的食品安全抽检不得少于12批次,等等。二是强化监管。每季度进行最佳和最差农贸市场评比活动,并将结果刊登在主要媒体上。一次最差,限令改正;两次最差,取消市场经营行为。将各乡镇、街道对属地菜场的管理考核,纳入其目标责任年度考核计分。加大各区(管委会)对辖区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三是降低成本。市场改造升级后的摊位费比改造前低5%~10%,降低商户成本,惠及百姓。同时,优先考虑自由基地的经营户进场,并每月进行商户信用度调查,公示结果。民营市场老板如不愿继续经营农贸市场行业,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由政府独资的国有企业――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将现有农贸市场的资产国有化;对于新建社区,将配套设置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农贸市场,作为公益性基础配套设施,与居住区建设项目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并纳入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对已建成居住区商业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地下或一层商业设施开设农贸市场,通过协议收购或产权置换等形式将资产收归国有,交由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凭借市场发展投资公司人员丰富、专业的经验,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和日常管理,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事,做到在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的同时,实现郑州市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和便民性。

(三)保障措施

第12篇

一、制定方案、加强宣传,为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和“名片”,深入开展“三城同创”活动,是持续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和务实举措。加强县城区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管理,彻底整治集贸市场的“脏、乱、差”现象,努力打造“合理规划、环境整洁、井然有序、安全消费”的市场秩序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加强了整治规划的制定,对每个市场都进行了分析研究,落实详规,明确了治理的重点,通过上下联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的整治行动,使城区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秩序明显改观,市场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环境整洁、交易有序、消费安全、规范的购物环境。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切实加强集贸市场的整治

此次整治,按照“三城同创”的要求,坚持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加快推进县城区集贸市场建设。通过专项整治和设施改造,合理设置临时市场,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杜绝乱摆摊点、跨门经营、占道经商等问题的出现。使县城区集贸市场达到内外环境美化,服务功能齐全,区域布局合理,硬件设施完善,市场管理规范,交易秩序井然,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一)到目前为止我局完成了杨家湾农贸市场、土地堂沟农贸市场、疾控中心临时蔬菜市场、高速公路出口水果临时市场的施工图设计工作,2015年4月完成了疾控中心临时蔬菜市场修建及搬迁工作,规范了疾控中心周边交易秩序问题,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2015年6月启动了土地堂沟农贸市场扩建工作,完成原茧站的拆除,正着手大棚的搭建。杨家湾农贸市场计划平整硬化市场周边空地860平米,搭建钢架大棚,建设固定摊位84个,完善照明设施及市场内功能分区,相关协调工作正在进行。

(二)集中力量整治蓝灵广场外临时蔬菜批发市场。七月以来我们联合工商局、城管局、交警大队等单位集中力量对蓝灵广场外临时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整顿规范,将此临时市场规范到烽火村经营,集中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加大城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对32家站点进行规范整顿,统一标识标牌,并对在主街道上的10户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要求“退出主街,引入背街”。

三、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杨家湾农贸市场完成了施工图纸的设计,但由于旁边空地土地属个人,县上领导、商务局多次与业主沟通,协商土地相关事宜,但一直未能与业主达成用地协议,致使扩建工作推进缓慢。

(二)土地堂沟农贸市场扩建工程于2015年6月启动,

现已完成在地基平整、立柱搭建工作,但由于周边居民以影响采光为由,不让施工,致使该工程处于停工状态。

(三)高速公路出口处临时水果摊区因土地问题暂不能建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部门配合,争取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大与杨家湾农贸市场业主、土地堂沟农贸市场周边居民的沟通力度,尽快推进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