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31 09:56:59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计生工作;重要作用;规范化

计生档案是各项计生工作重要的凭证和法律依据,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对当前计生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提高对计生工作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1981年我国成立专门的计划生育机构以来,计划生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健全,群众的婚育观念也在计划生育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可人们对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尚显不足,无法让档案管理在计划生育过工作中激发相应的关键作用。故必须提高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对计生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了解,从而让档案管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最大可能的起到应有的作用。

2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2.1计生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是计生档案

计生档案就是在进行各项职能活动时计生部门形成的全部档案之和。档案工作就是专门负责管理档案业务,也就是在统一管理计生档案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档案制度,科学地管理此类档案,来方便使用。作为反映和记录计生工作活动的计生档案,不但能够为相关领导者提供决策凭据,还能够为档案使用者懂得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给予帮助,还可为制订规划,处理问题,进行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在计生工作中,不管是计生人员工资调整、全国性的人口统计、人口普查的数字调查,还是工作的规划与实施、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计划生育队伍的整训与建设、再生育人员调查、计划生育经费的管理、奖励扶助对象的奖金发放等均需要档案,若档案材料不完整,不精确,将影响直至放缓此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接受新任务,制做新的工作计划,或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时,档案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档案的信息作用愈发被大家所重视,所认识。计生档案是计生工作中一个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已成为计生部门管理工作中必备的一项主要工作。

2.2计生档案也在创造效益和价值

计生档案即直接反映和记录计生工作活动,还可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档案工作人员每年都应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文件,为使用者节约了时间,解除了重复劳动。问接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计生档案是无法再生的宝贵财富

计生档案真实地记述了相关部门计生各项工作、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聚集了计生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全体人员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果,它作为计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长远作用也具有现实作用。所以计生工作需要一代一代地发展和继承,各项工作也应一代一代地往下传。社会活动不停止,档案工作就不能停止。其它财富,损失了能够补偿,档案损坏了,可无法弥补。所以。我们不但享有利用前人积累的档案财富的权力,更有继续为后人增加和积累财富的义务,此为事业的需要,也是对历史负责的体现。

3计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3.1管理科学化

计生档案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的归档来确保工作质量,以达到合理设置档案类目,组卷规范的目标。

3.2工作制度化

人口计生工作十分繁杂,村级、各乡镇计生办和县人口计生局以及各级计生服务站将经常接触人数众多的有关生育人群。进行计生技术服务工作是计划生育的主要工作之一,任务是提供计生技术服务为社会。在此种条件下,应必须颁布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进行约束规范。按照笔者多年工作的实际工作经验,此类制度可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计生档案上报、收集、整理、存档要做到标准化,应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规定,根据严格的要求,进行操作。二是对专兼职档案员执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三是落实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医院以及计生服务站的妇产科、手术室、x光室、b超室等相关科室配备专门专用检查登记簿,将第一手材料全部统计起来。四是落实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应定期与服务对象谈话,争取工作主动权。五是执行档案整理收集专业时间制度,要求各科室下班前必须收集归档当日的材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资料。此外,还应制定一些辅助制度,确保上述每项制度的执行。只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方可保证档案安全完整。

3.3职责明确化

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就是应保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这不但是档案保管工作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最终目标。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必须做到不乱、不散、不丢、不坏。档案保管人员应时刻警惕,坚持不懈,防控档案的破损,保证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

第2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 档案 管理

计划生育档案担负着记载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任。根据我国国情,于1981年我国专门成立计划生育机构后,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体制不断健全,广大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计生档案正在成为各块工作的重要凭证和法律依据,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从自身经验出发,谈谈几点体会:

一、档案工作者首先要实现新的角色定位

在档案的手工管理时代,档案工作者主要充当着档案保管员的角色,负责对档案的保护、整理与提供访问文件的作用。但在,在当前的档案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工作者必须尽快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档案信息与知识服务的文件。

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档案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认为计生档案无实际意义,档案与计划生育工作无直接关系,只要职工不发生计划外生育就行了,档案管不管无所谓,因此工作敷衍了事,致使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能够有效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计生档案管理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计生干部特别是乡镇地区领导干部缺乏这样的认识。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开展广泛持久的档案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普及,全面提高各级计生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增强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依法把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生档案工作的领导

人口计划生育部门领导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口计生档案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摆到与宣传教育、政策法规、科技服务、计划生育协会等人口计划生育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主要议事日程,给予必要的投人,解决所需经费,为档案工作改善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各级人口计划生育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高度出发,做好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

四、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改人工管理为计算机管理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在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现在大多仍在延用传统的纸张作数据传递的媒介,与当今的信息时代显得极不协调。工作人员在抄录数据、统计计算的过程中,难免出错,故很难提高速度和质量。另外传统报送报表过程中的辅助开支(路费或邮寄费、人工费)也较多。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软件,下发到各单位。下级单位(或基层单位),根据统一的格式,填写数据,然后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递到上级单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优点:统计速度快。数据上报只需要几秒钟时间;数据准确。排除了在抄录数据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差错;节约成本,不用纸张,不用乘车送报表,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填表、送表,只需点击鼠标,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十分方便地进行数据传递;不用手工统计计算,大大地减轻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大部分单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多是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承担,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档案人员应该是既善于档案管理,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为此,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应该着重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吸纳、整合能力在提高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二)重视档案人员的在职培训。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技术学习班,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并注重增强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在实施教育培训时,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内容上做好需求调研,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三)合理调配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将不同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的档案人员进行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整体优势,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并使不同层次的档案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影响,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六、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计划生育不仅仅是控制人口的问题,它还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调解人口数量、提升人口质量、控制人口结构,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服务和决策等等,因此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每一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加强服务意思,满足育龄人员的需求,使计划生育工作人性化,建立完善的育龄职工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育龄职工的意愿和情况,关心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身体状况。定期开展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工作、对患有妇科病的女职工要及时治疗、生活上给予关怀。定期开展计划生育知识讲座、开展有奖知识问答,提高职工积极参与意识。

总之,档案管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应当重视此项工作,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顾云霞.刍议计划生育档案管理[J].江海纵横,2004,(3).

第3篇

计生档案对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计生档案工作的主要作用

计生档案是计生部门的基础性工作。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代化建设的腾飞,都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有档案,都有档案工作,特别是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更是如此。档案对研究历史、认识社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所谓计生档案,就是计生部门在进行各项职能活动时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档案工作就是负责管理档案专门业务,即在统一管理计生档案的原则上,建立专门档案制度,科学地管理这些档案,以便于利用。作为记述和反映计生工作活动的计生档案,既可以为单位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又可以为档案利用者了解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帮助,还能为制订计划,开展今后工作,处理问题提供可靠的参考材料。在计生工作活动中,无论是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人口统计的数字调查、计生人员工资调整,还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建工程的规划与实施、计划生育队伍的建设与整训、计划生育经费的管理、再生育人员调查、奖励扶助对象的奖金发放等都离不开档案,如果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准确,就会影响以至延缓这些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领受新任务,制订新的工作计划,或遇到新问题,出现新情况,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时,档案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更不可缺少。档案的信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计生档案是计生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工作所不能替代的,已成为计生部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计生档案也在创造价值和效益。计生档案除直接记述和反映计生工作活动外,还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档案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大量的文件、资料、信息,为利用者避免了重复劳动,节约了时间,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计生档案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计生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机关的行政管理、计生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凝聚着计生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全体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作为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现实作用也具有长远作用。因为计生事业需要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展,各项工作也要一代一代地往下传。社会活动不停止,档案工作就不会停止。其它财富,损坏了可以补偿,档案损失了,却无法弥补。因此,我们不仅享有利用前人积累的档案财富的权力,更有继续为后人积累和增加财富的义务,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对历史负责的表现。

计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系统网络化。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

实现系统网络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做到上边一根针,下边千条线,线不断,针不软。作为“司令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这是工作的针,人口计生局各科室具体承担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任务,汇集着八面来风,是“针眼”,是关键,乡镇和行政村基层各业务部门、科室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小组,责任到人,形成一根纵向线。同时,这些纵向线并非完全孤立,毫不相干,除对上负责外,还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个体系要横到边,纵到底,配合联动,形成网络。这个网络既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体系,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档案收集、管理的系统体系。另外,要定期对这些专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档案业务,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证。实践证明,完整的领导机构,过硬的工作队伍和健全的基层网络,是做好新形势下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

职责明确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工作制度化。人口计生工作十分繁杂,区人口计生局和各乡镇、村级计生办以及各级计生服务站要经常接触为数众多的相关生育人群。计划生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进行计生技术服务工作,任务是为社会提供计生技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约束。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这些制度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专兼职档案员实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二是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要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要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三是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定期与服务对象谈话,取得工作主动权。四是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B超室、X光室、手术室、妇产科等相关科室专门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五是实行档案收集整理专业时间制度,规定各科室下班前要收集归档当日的资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材料。另外,还要制定一些辅助制度,依次保证上述各项制度的落实。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管理科学化。计生办档案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的归档整理。为保证工作质量,达到档案类目设置合理,组卷规范的目的。重点应抓好五个环节。

一是合理设置类目体系。二是实行定期归档制度。三是实行计生档案工作检查制度。四是档案工作人员要强化法制意识,严格贯彻落实档案保管、利用等有关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五是认真做好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4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 档案管理创新 档案管理数字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发展就要有创新,档案事业也是如此。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社会,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环境对档案工作的需要。

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势在必行

1.1 档案信息时展的要求 首先,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是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档案信息网络化的利用,为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将计生档案工作推进了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使计生工作的开展进入了良性循环之中。其次,档案数字管理化为计划生育档案工作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工作方式。档案数字管理化可以将档案及时归档,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1.2 计划生育档案信息数字化是计算机大量应用于计划生育管理的必然结果 计划生育工作需要查阅和建立工作地区范围内所有人员档案和户籍档案,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出现,使计算机从辅的工具很快发展成一种工作环境,并伴随着应用的普及而演变成一种工作方式。

2 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存在的问题

2.1 数字化、辅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计划生育档案工作,主要建立在原有手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始终没有改变,档案信息作为管理的载体始终是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是管理的工作对象,其由原来的纸张、塑胶等一些载体材料转化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

2.2 计划生育档案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大部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统一机构的管理。上岗前,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关的档案知识培训,档案收集意识比较淡薄,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要求不太熟悉,对日常档案材料业务的处理,比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不太了解。

2.2.2 标准化水平低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较低,其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这导致了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前后脱节,容易导致工作失误,并存在一些档案的数量、材料等方面的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的严重问题。

2.2.3 数据库建设滞后 数据库建设的滞后也是阻碍计划生育档案网络化建设的因素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部分的计生档案部门建立起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但没有开发单独的计算机或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管理计生人事档案。在查阅相关人事档案信息时,仍需采用手工方式查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

2.2.4 经费保障率低 目前,经费问题仍是影响计划生育进行档案网络化发展的最大屏障。有些相关单位对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经费比较少,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无力购置较好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用来建立起点较高的档案馆网络。

3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初步构想

3.1 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计生档案工作的管理需要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可以通过网络的手段把分散的计算机用系统连接起来,并通过把这些单一的计算机根据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划分成不同的系统处理方式,进而实现整体应用。

3.2 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 对于“多”:计生档案工作在进行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先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等情况的不同,对所有档案进行统一整理,并优先加工整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

对于“快”:计生档案在著录的过程中,应将案卷换分不同的层次进行著录,能在显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对于案卷基础较好全引目录的档案:在著录时,可以在全引目录上面直接分类标引,对于特殊形式的档案,可借助于计算机程序将档案的人名、地址、时间等直接录入,然后统一给出分类号。使录入过程充分利用的原有的档案目录,从而减少著录环节,进而提高著录速度。

3.3 工作人员知识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全面 掌握档案专业知识。计划生育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学习并掌握档案相关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对计生档案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计划生育档案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库的管理、网络的管理等方面的计算机技能。

培养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且细致的工作,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转递到档案的保管、利用,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均可能给后面的工作带来麻烦。

培养创新意识。计划生育档案工作人员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敢于转换思维方式,克服保守思想;有创新的意识与观念,结合工作实际,为计生档案的管理出谋划策,提出新思路、新观点,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促进计划生育档案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94-99.

[2]李丽娟.谈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重技术.2005.1.

第5篇

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人口计生档案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资料记录,是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要提高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对人口计生档案的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思想重视了,才能把档案工作搞好。

1.人口计生档案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计生档案资料是许多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来源。在工作中,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其结果可用于统筹计划,明确工作重点,量化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可为人口计划生育决策提供依据。

2.人口计生档案可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资料,通过从计算机中提取《育龄妇女基础信息一览表》和申请领取《生育证》资料,可成为对育龄妇女提供服务的依据。

3.人口计生档案可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有效利用人口计生档案,掌握流动人口动向,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可以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工作的需求。利用流动人口档案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互通信息,既可引导流动人口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促进社会抚养费两地配合征收,又可防止两地因为“时空差”出现工作疏漏,如发错证、重复发证等。

4.人口计生档案可利用群众需求信息档案,促使计划生育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

让群众提出自己在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疑问、意见及建议,通过信息采集记录簿收集整理,形成群众需求信息档案。人口计划生育部门根据群众的这些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5.人口计生档案可保证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使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承担的监督执法任务越来越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证》的实施,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这对人口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信息,为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打下了基础。

6.人口计生档案可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服务

目前中央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要定期搞好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求公论,树形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推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利用人口计生档案提供的育龄妇女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等及时进行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透明度,赋予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防止和杜绝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7.人口计生档案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开辟“现行文件公共阅览室”和“非保密文件自由借阅”等服务,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科技信息,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特别是帮助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利用人口计生档案信息,为他们传递国家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奖励扶助政策,如农业部门优先向贫困女孩家庭提供高产优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金融部门对符合贷款原则和贷款政策的贫困女孩家庭优先发放小额贷款等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脱贫致富。

只有对人口计生档案的作用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了,在工作上给予足够重视了,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才能为提高人口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二、认真分析和解决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仍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计生档案无实际意义,档案与计划生育工作无直接关系,只要职工不发生计划外生育就行了,档案管不管无所谓;加上计生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松懈,工作敷衍了事,致使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内容存在弄虚作假情况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少数单位在计生档案中将单位内部用临时工的情况隐瞒不报,停薪留职和下岗人员生育节育情况没有管理,出现漏管漏挡、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极个别单位有造假资料、假文件、假证明现象,损坏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

3.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检查组“走马观花”似的检查不能认真解决档案存在的问题,检查过后人员思想松弛,易造成档案管理的停滞不前。

4.人员素质偏低

大部分单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多是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承担,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工作上被动的多、主动的少,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5.人员不固定

计划生育干部多为兼职,在单位内部没有相应职务、职称,人员变动大,频繁的人事调动使得档案交接不完全、清理不彻底。造成档案资料的散失,影响档案的完整统一。

6.管理制度不健全,手段落后

对建立计生档案没有统一要求,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不能按照档案的立卷原则规范计划生育材料的收集,归档全部用手工操作,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7.档案立卷不规范

目前计生档案管理大多是室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计生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部分特殊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有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多,如有按时间组卷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卷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五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两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六是保管不统一,分散在各部门科室现象较严重。

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把计生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认真抓好人口和计生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管理现代化建设

1.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计生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1)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2)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计生档案由于多年来未作全面的清查,加之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复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3)要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

(4)要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

(5)要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查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还是不行的,还必须保证查准率。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

2.加快数据准备,推进计生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时间较长的计生档案来讲,由于室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计生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计划生育工作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计生档案的利用率。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案卷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档案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另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病历档案”、“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主题词存在着查找烦琐、效率较低的弊端,怎样取其利避其弊,可以采取以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用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关键词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工作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水平,必须做好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努力提高档案的水平。

1.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档案人员应该是既善于档案管理,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为此,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应该着重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吸纳、整合能力,在提高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2.重视档案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班,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并注重增强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在实施教育培训时,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内容上做好需求调研,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加大计算机知识的比例,强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并适当设立档案专业的课时,传授档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使档案人员及时了解档案界的研究动念、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更新知识结构。

3.积极支持、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学习,注重知识积累

很多档案人员虽然已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但往往过于倚重各类培训而忽视自身的学习和积累。事实上,自学也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档案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档案部门要为档案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营造支持的工作环境,为他们学习、使用新技术创造条件,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注入拼搏活力,使大家通过竞争,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激发档案人员充分发挥才能和特长,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

4.合理调配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将不同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的档案人员进行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整体优势,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由此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档案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影响,以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第6篇

一、工作有计划

今年初,为确保全县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县档案局很早就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列入了全年工作计划,初步计划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目的就是以执法检查为手段,深入贯彻实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云南省档案条例》,紧抓年度整理归档工作,推动全县档案工作“六项工程”继续实施。

二、工作有安排

为确保全县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县档案局印发了《*县档案局关于开展20*年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执法检查的范围和方法,以及检查内容和时间安排。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要切实履行职责,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整改。同时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及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自查,并形成书面报告于8月底前送交县档案局。县档案局根据各单位的自查报告进行检查。

三、工作有落实

根据年初计划和具体的时间安排,县档案局会同县人大教科文卫委、政府法制办、县国家保密局、司法局组成2个执法检查组,于9月8日~9月10日进行了为期3天的执法检查。执法组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先后深入到县政协、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审计局、体育局、总工会、质监局、统计局、发改委、扶贫办、社保局、就业局、广电局、电力公司和小街镇、双江镇等15个部门单位,围绕被检查单位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云南省档案条例》的情况,档案工作的领导、组织和人员、经费落实情况,开展年度立卷归档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档案工作星级管理和家庭建档工作的情况等六项检查内容,认真听取各单位的自查汇报,实地查看综合档案室和档案保管状况,以及立卷归档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质量、保管期限的划定、编目完成情况。

通过检查,检查组发现上述部门和单位能够深入贯彻宣传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年度立卷归档工作基本能够正常开展,没有开展档案星级管理工作和家庭建档的部门和单位也在积极努力做准备。综合来看,各部门各单位的档案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共同问题:

1、有的单位还没有把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没有制定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缺乏相应的考核措施。

2、档案专兼职人员不稳定,档案工作时间和力量投入不足。

3、有的单位档案库房环境比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档案保管条件有待改善,档案保管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4、对开展档案星级管理工作和家庭建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干部的档案工作意识有待加强。

第7篇

【摘 要】本文致力于研究使档案工作能进一步适应新时期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求、成为计生工作重要助力因素的努力方向。探讨如何以档案工作为抓手,促进计生基础工作展开,为计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

关键词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建设

2014 年7 月2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坚持以人为本、重心下移、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做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对当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个大形势下,基层单位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抓手,夯实计生工作基础,推进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生档案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计生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持,从辖区基本人口情况、育龄妇女情况、奖励扶助情况、药具管理等到人事管理、生育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长效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等,是基层计生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系的重要依据。虽然工作中有像流动人口信息、孕情管理等时效性较强的信息,但是对于人员相对稳定的机关、企事业基层单位来说,计生档案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认定计生奖励扶助家庭、办理生育审批,甚至人员调入调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项项工作都离不开计生档案的支持。计生档案含有大量民生信息,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各地计生档案管理发展水平不一,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普遍不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日常档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是各式各样的老式登记簿册。这些时间跨度较长、内容庞杂的簿册,一般存放在计生办公室或档案室中,处于封闭式管理,查找信息费时费力,且信息共享不畅,一些影像、录音、照片等特殊载体档案得不到有效的收集、保管, 不利于稳妥扎实地推进工作。

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形势当前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计生工作进入了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发展的新阶段。依照相关政策要求,计生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宣传引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改革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

基层计生工作要着重在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依法管理、加强技术服务、加强利益导向、加强信息管理、加强群众自治等方面开展。人口管理要向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整合资源、搭建综合平台是势在必行的。计生工作相关信息的集成、共享既能方便基层工作人员在充分掌握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为辖区人口更快捷地提供服务,为领导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相关社会事务的管理,从而推动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和部门协作,也是对计划生育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的有效控制手段。

三、以档案工作为抓手,为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

计生档案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上述现象,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做好计生档案管理,推进计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技术、服务、管理上做到科学、规范,以下6项工作不容小觑:

(一)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计生档案网格化管理体系。要广泛持久地大力加强宣传引导、明确领导者的岗位责任,落实相关制度、落实《财政部、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的意见》(财教〔2011〕558 号)精神保障投入。充分认识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落实领导责任,保证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在长期计生工作实践中,抓基层、打基础,形成健全的服务管理网格是重要的工作经验,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是计生事业的根基。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计生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落实责任,明确专人,分级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格化。既落实管理工作,也为责任追究机制提供依据。

(二)要强化人口计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人口计生工作任务繁杂,要把档案管理融入人口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中,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约束档案的收集、上报、整理、存档流程,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严把审查、归档关。必须把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实行档案检查验收、考核、定级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等各项制度,使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改进考核评估,科学设定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把党政重视、部门协同、群众参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制定覆盖计生工作方方面面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明确需要收集的档案内容,建立健全以“七簿、一卡”为代表的完整准确的计生档案,并明确要把相关的照片及音、视频等特殊载体档案同步收集,为计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计生人员与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现在从事计生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很多没有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和各单位主流业务人员相比,队伍素质普遍不高,信息化管理经验不足、管理观念不强,与新时期计生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要研究制订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强计生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培养强调奉献精神,加强激励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计生档案工作;熟悉所管的档案内容,熟悉相关法规;要能随时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不足。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先进人物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设计高水平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规范计生档案的收集、管理流程,开展部门间相关联动。人口和计生管理正以“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为发展目标不断进步,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联动,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计生工作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机制, 促进工作有机衔接。

要整合人口、户籍、计生、医疗、社保等多部门信息,以自主采集、部门交换、信息整合等方式,推进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服务大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信息共享、高效集约”的原则,强化高层推动,注重资源整合,针对分散于不同部门、原本互不交流共享的信息,开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计生档案管理需要针对计生工作的特殊要求,开发、使用融日常管理和数据管理为一体的数据库、信息管理平台。同步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还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查档劳动量。

信息共享,使得相关的数据信息齐全、完整,落实定期更新信息制度,及时更新变更的情况,可以更好地起到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作用,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

(五)确保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安全。加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实行工作考核,做好信息备份、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整体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水平。通过演练,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和流程,切实提高系统及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系统保障能力。着重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抓紧进行规范体系建设。实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负责,确保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让参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所有人员都能够按照确定的要求去行动。提升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业务素质。

(六)项目带动,借助外力,加快数字档案信息建设。计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靠本就有限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外增加额外工作量来进行。以项目为带动,落实专项投入,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借助外力,才能使信息数据迅速成规模,避免信息“一边录入一边变”的情况发生。电子数据库更新不及时,反而会影响工作,降低工作准确度,影响工作效率。

总之,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不能得过且过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按照国家部署的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健全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运行规范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同时,留有余地、与时俱进,在业务工作制度化的同时对新问题能及时发现、调整现行方案,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加大发挥档案服务功能的宣传,形成尊重档案、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的共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依法管理。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模式

一、科技计划项目与项目档案

由国家科技计划中安排实施,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叫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982年,国家出台《“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标志我国科技计划正式从科技规划中独立出来,到2014年,进入“十二五”时期。已有五大类,三十多种计划支撑着国家各个领域的科技需求。这些科研活动中(管理及实施)形成了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原始记录,承载信息的各种载体通过收集整理、归档、组卷的等活动形成的能够反映科研活动过程全貌的有机文件组合体,即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以下简称项目档案)。作为组织机构在科技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记录,科技档案与一般的“技术资料”有本质的区别,是“一次”特定的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完整的记录,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是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和财富,是珍贵的科学技术资源,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并且具有长远的历史查考价值。

二、课题制管理与项目档案管理内容的变化

为集中科研优势,保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创新与成功,2002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面实行课题负责制,根据任务内容,鼓励跨部门、跨学科选择课题组成员,组成临时的研发团队,研发任务完成后,团队即解散。研发团队成为了项目档案管理的主体单位,项目负责人同时作为项目档案管理的责任人,承担项目档案管理的相关职责。

实现项目――课题管理模式后,档案管理变为以项目为牵引,收集的档案需体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档案不再是简单的科技档案,而是围绕一个科研项目形成的全套科技文件的总称,体现从申请立项到成果验收全过程文件。包括了科技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形成的管理档案,以及主持、承担单位在研发过程中现成的管理档案和科研档案,这些档案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和科技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研发档案等)。项目档案所涉及的过程和类别改变了传统的文书档案、财务档案、研发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的分类设置模式,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国家目前无相关的档案管理规定,对于从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而言,项目档案管理包括了行政和业务两个的层面的融合管理,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挑战。

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主体多元化使项目档案管理过程复杂化。采用跨行业、跨单位组成大型的科研团队后,项目的承担单位由一家变为多家,项目管理及实施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复杂化。项目形成档案的主体多元化,包括了各级管理部门、主持单位、合作单位、协作单位等多种职能、多种性质的单位。由于国家现行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对各主体之间的归档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加上单位之间的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复杂的关系,项目档案管理过程更进一步复杂化。

(二)科技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建设滞后。随着国家大量科研计划项目的开展,科技部先后出台了一些列的管理规范,这些管理规范主要从科技行政部门的角度对项目管理过程提出要求,重点是科技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对项目档案的管理仅提出了要求但无相关的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依然按原来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相比众多的科研项目管理规范而言,我国现行国家级科技档案管理标准仅5个:《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文档材料管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这些规范多是二、三十年前的标准,已不能满足各种类别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需求。在国家行业标准未及时制定的情况下,基层管理部门急需制定单位科研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三)传统科技档案管理的模式的融合与变革。由于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项目档案管理模式,1998年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一部分。各管理主体在各自科技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主导下进行,形成了专业性、种类和类别多样性、成套型和现实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科技档案作为科技、生产活动的记录和产物密不可分的。

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分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业务管理两个部分,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又称为档案宏观管理,承担这部分工作的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专业主管部门。档案业务管理又称为档案微观管理,是以科技档案为对象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承担这部分工作的是基层科技管理机构和科技专业档案馆,基本工作内容是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开发利用等项业务工作。

对于科研单位而言,科技档案业务管理活动通常是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管理下完成,文件的形成阶段主要受控于科技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归档管理制度,形成的“科技文件”通过一定的归档制度收集、整理,鉴定后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即形成“科技档案”。事实上,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科研课题按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后,课题组成员成为项目管理的主体,管理人员(科技、档案)通常难以进入课题组,在项目实施(即形成档案)的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管理、实施、考评等一些列重要过程,重点是课题计划、进度、经费的管理,而档案管理部门无任何实质上的管理“权力”,难以发挥管科研课题管理(即科技文件形成)过程中的宏观管理功能,无法掌控“科技文件”的形成及流向,成为被动接收、埋头整理、提供利用的“服务部门”。被动收集的科技档案势必存在不系统、不齐全完整、质量不尽人如意等诸多问题。在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模式下,宏观管理职能和微观管理职能没能在课题组、科技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之间有效融合,难以发挥科技档案管理职能,保障科研项目档案的齐套性与完整性。

四、新形势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应对措施

流体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属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研究人员830余人,主要从事核武器和高新技术武器的研制。成立之初,研制任务主要由国家下达,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所科研实力的逐渐增强,我所科研任务逐渐多元化,除主体任务外,每年承担了各种类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十个。随着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负责制的实施,主持跨单位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这些项目档案的管理,是基层科技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挑战。根据近几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经验,笔者认为适应课题管理模式的变化,可以从调整科技文件归档范围、完善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职责、适时分段收集控制归档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项目档案收集齐全和完整。

(一)打破传统档案分类,调整文件归档范围。对于合作研制的国家科研计划课题,除要求编制上报国家的资料及传统科研技术档案外,其他合作单位、协助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归属范围的档案也应纳入主持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科技管理部门在立项、验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任务书、委托合同、项目验收确认书、经费预算书、项目审计文件等,主持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招投标采购文件、管理合同、各种审批文件等传统归属于文书档案和财务档案的文件。(2)建设单位在建设实验室过程中形成的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监理文件(下转第206页上接第239页)、验收文件等归属基建档案的文件。(3)承担单位在研发过接程中研制或采购试验装备形成的各种采购论证方案、安装、调试总结、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归属设备档案的文件。(4)试验任务单位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研究试验原始记录数据、各种技术采集的电子数据等科研档案、课题鉴定验收过程中形成的成果鉴定档案等。

(二)完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的复杂性及其快速发展,而国家或行业层面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和制度相对滞后,基础档案管理部门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项目各阶段产生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在课题实施之前明确提出档案管理要求是管理好项目档案的重要手段。通过近年的实施,这些归档管理制度在档案收集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事前控制的效果,对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明确的档案收集职责并分段控制归档。明确采用课题组或者科研团队模式管理下的档案收集归档责任,包括明确科研团队与单位职能管理部门之间,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与主持单位、合作单位、协作单位之间责任的划分与落实问题。

对于单位内部管理部门、课题组之间责任的明确,通常采用单位规章制度、任命文件等方式。如我所由所办统一管理全所档案工作,除了明确制定各类科研课题归档管理实施细则外,还对每个科研项目均任命项目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项目管理员、项目档案管理员等具体人员,各阶段责任人依照规章制度负责承担各阶段文件的产生、审查、批准和归档工作。课题完成后,文件归档情况除通常的结题情况考核外,还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采用两种方式将课题组与单位的职责结合起来,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五、总结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的重要的科技财富也是科研单位宝贵的技术资源。承担并能圆满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研制任务是科研单位的光荣使命,保护好项目档案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项目――课题管理模式变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应立足本职岗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发挥档案人员的专业管理和监督作用,实现档案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有效融合,管理好项目档案。

参考文献:

[1]潘世萍 侯希闻.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发展及创新研究 [J].中国档案,2011(11):50-51.

[2]张芝慧. 课题制管理模式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初探 [J].上海档案,2011(7):13-15.

第9篇

1. 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内容

1.1社区内常住人口计划生育资料的填写

社区内常住人口的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婚姻情况、怀孕信息等,这些信息都要按照要求进行填写,不能够涂改,也不能缺漏某些信息。在每一年的年初,发生变动的信息都要重新填写,每一年的年末都要将变动的信息进行采集、核查,保证其准确性。社区每一年都要将常住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进行上报,包括社区内的总人口数、居民组的名称等,并上报上年末本社区的计划生育基本情况。社区生育指标的审批要具有完备的手续与资料,夫妇申报的第一个孩子要在街道具备一套完整的资料,社区内有一份申请表以及相关资料,申报的第二个孩子同样也要在街道有一套完整的资料,除此之外,还要有能证明生育情况的材料和相关的特殊情况说明材料,以证明夫妇符合申请二胎指标的条件。社区工作人员要对常住人口进行随访,并做好资料的记录和存档,资料整理之后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做好标记。

1.2社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档案填写

社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档案包括社区内流入人口资料、 流出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社区内的流入人口登记簿有三类,包括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流入的未婚女性、流入的育龄男性,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要具有婚姻证明,持有准生证的已婚育龄妇女,其准生证每半年要验证一次并做好记录。社区内流入人口离开时要在备注栏内写明离开的时间,资料上报时要及时进行变更。流入人口的婚育情况发生变化时,要由本街道进行变更,并加盖街道计生办的公章。社区内的流出人口登记簿有三类,包括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女性、育龄男性,填写内容包括其基本情况、怀孕、生产等信息。这些内容都不能用铅笔填写,而且不能存在缺漏与涂改。

2. 做好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计划生育是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大事,社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计划生育作为我国长期国策的重要性,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性。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基层的社区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只有坚守岗位,才能够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配置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管理系统

计划生育档案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因此,档案必须要实现完整、准确、完好的保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为社区配置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可以保证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配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同时,社区还要选拔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以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的及时更新,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并让档案信息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共享。

2.3 提高对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在基层社区中,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等同起来,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社区是我国计划生育最小的基层单位,只有先搞好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工作,才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做好全国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

2.4 做好资料录入和档案建立保存工作

计划生育的资料记录以及信息建档必须要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要有理有据,并进行反复核对,避免出现缺漏。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提高自身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每一项计划生育资料记录和信息建档工作,使计划生育档案真实可靠,准确详实。同时,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要加强内部监督,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5 认真做好上报工作

在计划生育档案建立的同时,还要进行档案资料的上报,上报时要保证资料的准确与详尽,上报资料应当与档案资料保持一致,动态数据也要准确无误。进行资料上报时,计划生育的资料信息要进行及时变更,上报材料不能弄虚作假,如果出现漏报的情况,在下次上报时要对资料进行说明。

第10篇

关键词: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

计划生育档案是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是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宝贵资料。做好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不仅对当前计划生育中心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计划生育档案领域的运用, 计划生育管理门部门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关注日益加强, 充分运用计算机在技术方面的优势, 对计划生育档案实行电子化、数据化管理, 是对计划生育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的有效控制手段。

1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技术服务档案是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原始,依据它可以客观的反映一个单位的技术服务水平以及实际的服务状态,甚至是单位的成长、发展的历程。它不仅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服务的原始依据,也是服务机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注重对它的规范管理。例如:计划生育服务档案可以真实的记录计划生育服站以及医务站的医务人员实行的各项计划生育手术的数量和过程,这可以从客观上反映计划生育服务站服务水平和业务开展的历程,它也可以作为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

2、技术服务档案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依据,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使得医患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医疗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都要求要实事求是,讲究证据,依法办事,所以对于医疗事故纠纷,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要讲事实,拿证据。其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就是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3、技术服务档案是维护群众利益的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能够参与的各种保险业务越来越多,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保险等。技术服务档案可以为人们在解决保险业务问题上提供可靠、有利的资料,这也是它维护人民利益,为人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表现。

2 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的方法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档案管理工作会影响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更是依法从医,文明服务的良好管理方法,它关系到人们的起身利益,所以各级的计划生育部门以及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对其的管理。

(1)对档案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要确立专门的负责人岁各类的技术档案进行管理,无论是手术登记、门诊登记,包括住院记录等,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记录和实行统一的管理。

(2)对技术服务档案的记录要认真,统一进行保存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要进行特别的规范管理,对于门诊记录、化验登记、超声登记、手术登记等平时开展的业务都要认真进行记录,对留站观察者要有基本情况的登记和留站观察情况的记录,对住站观察者,要将其手术、治疗、处理、护理、检验的全过程都记录下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病历。对于档案的记录一定要真实、准确、完整以及表册化,书写的字迹一定要清晰,记录的本子可以事先编好页码,记录不当的废页也要保留,一定要保证档案有一套统一规范的记录方式,以便于以后档案的归档管理。

(3)要确定好医疗档案存放的时间和机密等级技术服务档案一般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由于门诊等级的内容较为简单,病情转好的时间也较短,所以大多以保存8- 10 年为好;住站病历依据妇女的育龄期和生理期的特点,一般以15- 30 年为一个管理周期较为妥当,它既可以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自我保护,也能够为育龄妇女保留好证据。要坚持保密的原则,我们就要对计划生育手术的记录和统计设置保密等级。

3 注重计划生育档案数据的资源共享

计划生育是直接记述和反映人口和计划生育活动的文件材料, 它的形成从省市县乡镇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人为省( 市、县、乡、镇、村、组)人是环环相扣的, 计划生育文件材料的来源原则是计划生育电子文件管理从纸质档案管理中获取的最有价值的生命之核。在计算机进入档案管理之初, 一些技术专家和业内人士曾认为计算机高速运算所构成的强大逻辑力量可以取代来源的作用, 但经过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档案工作者再次就来源原则的重要地位达成共识。大家认识到, 对于电子文件而言, 来源原则是主要的, 区别仅仅在于从主要指导档案实体单元的组织, 转变为指导对电子文件生成背景的理解、揭示和维护, 用来源的真实性证实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在实现计算机对计划生育档案全程管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活动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完整保证措施是: 从电子文件生成乃至生成之前直至归档, 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单位职能活动不同的阶段, 不间断地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等信息进行收集, 并使电子文件的主体信息与相关信息形成整体结构, 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打下良好基础。计划生育档案材料的著录, 系统各模块所采用的字符、字段必须一致, 如果是运用单机版的软件也应该与网络版软件的著录格式一致。因为, 在目前的计划生育档案运用计算机管理过程中, 还很难做到网络管理的一体化管理, 只能由各文件的来源单位, 即形成计生文件材料的单位把电子文件数据送到立档单位, 由立卷人员转换数据, 如果各来源单位的电子文件格式不一致, 将会给立档单位文件材料的归档、编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4 结语

新时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的管理和开发是进行计划生育服务的重要手段,各个有关的服务机构要加强相关信息的调查和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加必要的配置

设施,以此来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对全面的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综合管理素质以及提供优质的服务,对推动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至怀.加强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7).

第11篇

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入职以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公司的全年第二次工作会议中,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公司下半年工作任务中,也使我这名新入职的档案管理员感到了自己下半年的工作任务的严峻性。我将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领导提出的工作目标。使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再迈上一步,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与公司的发展同步。

现将档案管理做如下工作计划,请领导指正。

一、对公司档案室现存档案进行了解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我先从对公司的了解及对现存档案的了解而渐渐展开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入职以来我先学习了公司的档案管理办法,及档案归档目录指引,并对公司的组织架构、部门设置等进行了了解,之后对档案室现存档案进行了逐一查阅。目前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对公司档案室现存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对公司档案室档案的查阅,了解了现存档案的大致内容,同时结合公司的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归档目录指引、滨海新区城建档案2012年工程档案归档细则及自己以往工作经验对档案室现存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做好卷内目录的编制工作,使得公司档案的分类在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前提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保证档案工作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工作服务。由于现存档案基本没有卷内目录,需要逐一分类、编码,并建立电子版的资料索引目录,使档案室所有档案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被查阅和有效利用。所以将此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暂定在8月底。

三、跟领导及同事探讨、修订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具体工作计划为以公司现有档案管理办法为基础,征求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员意见进行修订,对于档案管理办法的修订暂时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补充修订,大致提纲为:1总则;2工作职责;3档案类目设置及分类;4档案管理实施细则;5档案借阅规定;6档案保密规定;7纪律与处分;修订完成后报部门领导进行审批,之后将根据部门领导的审批意见修改后的修订版报分管领导审批。(此项工作预计在9月下旬完成)。

    四、根据新版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档案室的二次整理及档案收集

       在档案管理制度修订完毕后,对初步整理的档案进行系统整理。同时希望能使各个部门都真正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将各自手头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电子版卷内目录,并将部分重要档案移交档案室,使得每一份档案都具有可查性。保证公司各类档案的完成性。此项工作计划在十月完成。

五、  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修改

在 10月、11月进行档案管办法的试行工作,希望能够通过两个月的短暂试行,发现一些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下一轮的修订工作做准备。

第12篇

关键词:奥运工程档案 前端管理

工程档案的前端管理是指在档案形成之前,从源头开始对可能成为档案的文件资料进行质量控制,避免有价值的档案或相关背景信息的流失。奥运工程档案真实记录了奥运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确保赛时、赛后使用的重要凭证,是奥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奥集团在奥运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档案采取的有效措施,切实实现了工程档案的前端管理,把工程档案幕后工作转移到前台管理工作中,使档案管理与工程管理工作同步进行,协同作战。

一、健全档案网络,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

1、组织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强大的组织体系、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利保障和依据。针对奥运工程规模庞大、复杂的档案管理情况,我们首先与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档案主管部门、市城建档案馆建立起行政管理和专业指导联系,保证档案的合法与专业。其次在集团内部建立以法人代表为主要领导,部室经理、部室档案员负责的档案管理网络,落实了各总包、监理单位以项目经理、总监为负责人,总工、技术负责人、现场档案管理员管理的档案管理网络,实行层层管理,落实责任。领导负责制的档案管理网络,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完善奥运工程档案新制度

为保证奥运工程档案高质量、高标准,必须实现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的要求,我们向各参建单位转发了《奥运工程档案管理指南》、《奥运工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及《奥运工程档案检查标准》等管理办法,使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奥运工程档案的特殊要求,做到了有据可依、有据可循。同时编制了《新奥公司奥运工程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新奥公司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等新制度,并监督、帮助奥运中心区新奥集团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各自的奥运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并要求把这些制度悬挂于墙上,时刻提醒现场施工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保证照章办事,为高质量完成奥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实行动态监管,强化档案管理与施工管理同步

1、档案工作计划与工程施工计划紧密结合

档案工作计划是实现奥运中心区工程档案整理进度与施工进度同步实施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参建各总包单位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表,制定各自档案收集、整理计划;集团档案部门与工程部、安全质量部紧密配合,根据中心区总体施工进度、竣工工作安排制订《竣工工程档案工作时间安排》,这样把档案管理工作与工程管理工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工程后期档案工作提前到工程管理前台来做,为档案及时收集、整理,为保证档案的齐全、准确,为工程竣工发挥了保障作用。

2、工程分部分项划分措施,从源头解决档案收集问题

奥运中心区工程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交叉施工现象非常严重,因此给工程档案的收集工作带来困难。但我们发现,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划分标准是档案收集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工程项目分部分项的划分,档案收集就会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况,与施工同步进行便无从谈起,因此,要求各总包单位提供工程的分部分项划分标准,根据分部分项划分标准,确定档案的形成时间和收集内容,从源头上解决档案收集内容、依据规程、完成时间等问题,使档案技术人员很快进入收集状态,有效解决了档案收集入手难的问题。

3、动态监管保证档案同步收集

(1)有效的监督检查是保障同步收集的有力手段

按照施工计划坚持每周到施工现场一线检查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如施工单位何时进场,何时土方开挖,何时物资进场,何时进行相关试验,哪项工程进行隐蔽,哪天进行分项验收,哪天进行分部工程验收等。针对施工进度,集团档案部门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设计交底、施工物资进场检验记录、主要材料的试验记录、有关测量、钎探记录、隐蔽工作检查记录、工程验收记录等档案文件,真正达到同步管理的目的。

(2)有效监督设计变更通知单整改

工程前期,大量的设计变更通知单不符合《建筑工程资料整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设计单位按照各自单位贯标要求打印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只有设计单位自己内部各管理层的签字,即在这张设计变更通知单上没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签字确认,这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在现场将被视为无效文件,给工程责任各方和结算都将会带来很大麻烦,档案部门积极与设计院进行协调,提出按《规程》整改的建议,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效监督其整改。从档案工作中提出文件形成的不足,实现档案的前端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与责任。

档案工作计划的制定,分部分项的划分,动态的监督检查,把施工单位档案工作量化,增加了可操作性,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同步整理的目的,实现工程档案的前端控制。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1、成立档案检查小组,实行全过程把关

在集团网络制度下,成立档案检查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由主管档案的经理办公室及与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相关的规划设计部、与工程施工管理关系密切的工程管理部、与工程竣工相关的安全质量部等部室成员组成,有效实行从规划到竣工的全过程把关。

2、成立档案验收小组,保证高质量竣工档案的移交

为保证工程竣工档案接收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集团成立档案验收小组,编制了《新奥公司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申请表》,在这张表里创新加入监理、业主代表、安全质量部等主要负责工程验收部门的意见,使档案业务保持和主要业务人员、业务部室的紧密联系。在档案竣工领导小组的共同审核过程中,把与工程实际竣工情况有出入、档案资料缺少的情况一一记录在案,填写《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奥运工程档案验收情况书面告知单》,让总包单位按检查要求进一步整改,合格后填写《档案移交书》、《移交目录》等,办理移交手续,使档案验收、移交工作做到程序化,进一步保证了竣工档案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体现了奥运工程档案的历史价值。

3、建立档案防汛应急预案机制,保证施工现场档案安全

档案防汛预案管理开创了档案安全管理先河。奥运工程档案首先形成、保存于施工现场,由于条件的限制,每年汛期的到来都会对档案实体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为保证现场施工技术文件的完好与安全,集团坚持对施工单位现场档案室进行档案安全渡汛检查。一方面制订《档案防汛工作应急预案》,从制度上保证公司档案和施工现场档案安全渡汛。另一方面根据北京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预报资料,提前对现场档案保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档案设施、设备、装具,检查各单位档案防汛预案等。2007年夏季,施工现场雨水倒灌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由于我们提前采取了架高档案柜,柜上加盖防雨布等措施,没有出现一例档案损毁的现象。此举提高了档案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实现了档案安全工作的前端管理。

四、加强档案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1、强化档案意识

强化档案意识对档案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头脑中有很强的档案意识,才能在工作中注意收集、整理文件材料,填制施工资料时注意符合归档要求、方便存档立卷、便于今后的利用。也就是说,档案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档案材料的有效收集,从而越能使形成的档案材料具备及时、准确、完整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为此,我们利用工程档案例会,第一时间把各级档案管理办法、制度及时进行宣贯,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2、加强档案业务人员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