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时间:2023-05-31 09:5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教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殊教育学

第1篇

关键词:特殊学校;学生教育;特殊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行业同样作出了改变,特殊教育行业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特殊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更特殊、复杂,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特殊照顾。

一、改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特殊关怀

在具体实践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不断改进,特别注意坚持一个“爱”字,突出一个“特”字。所谓“爱”,即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方面,关注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关心学生和正常人的交流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等,做到把“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教师要树立学生工作高于一切的思想,并以“爱”为纽带,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耐心教育。同时,突出“特”字,考虑聋哑学生、听力障碍学生的需求,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积极面对特殊教育任务的艰巨性,要勇于克服工作的巨大困难。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积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信的决心,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目标。

二、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特殊关怀

特殊教育教师除具备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外,还要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如心理学、缺陷教育学等,教师还要对语言、听力等专业学科有所了解。教师要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教材进行综合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的教育,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例如,对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教师采用助听、读写等形式对其进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照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因为听力障碍学生实际听力水平有所不同,教师在开展教育时,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满足其教育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对特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1]。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特殊关怀

针对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教育,如学生的能力、爱好、身体健康情况等,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条件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有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针对性教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爱好进行教育。例如,学生对舞蹈充满兴趣,同时自身条件允许其学习舞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使其舞蹈生涯顺利开始,并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得到尊重。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教师在教育时要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这种满足会使他们感受到快乐,对生活充满信心。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

四、坚持以人为本,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特殊关怀

任何教育都应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教育的核心。教育方案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在特殊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直被宣传,却没有受到特殊教育教师的重视,特殊教育同样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程式化,导致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由成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学生对生活的渴望,满足学生作为单独存在个体的情感需求。特殊教育学校以人为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将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学生“以人为本”的本质是将学生价值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的宗旨,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综合发展[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发展与需要的角度出发,实现特殊教育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总而言之,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要树立一种特殊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为更好地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世英.特殊学校学生教育的特殊关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5):70.

第2篇

关键词:特殊;社会;多样化;全面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22-01

特殊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特校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又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终极关怀。如果让残疾学生适应主流社会,回归主流社会,真正达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的,就必须要有融入主流社会的本领与能力,而职业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办好特教学校职业教育?

一、要正确认识残疾学生,树立正确的残疾学生观

残疾人有不同典型和不同程应的生理缺陷,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具备劳动能力,更可贵的是他们有着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以及积极参加劳动与建设的强烈愿望。许多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甚至连正常人也难以取得的成就。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发展情况不同,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随着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生理缺陷得到进一步补偿。只要实施合适的职业教育,他们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让残疾学生树立要学职业技术的观念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何使学生对学习职业技术感兴趣。第一要宣传学习职业技术的作用。第二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有兴趣的专业。第三要有社会实践,使残疾学生有成就感。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我要学职业技术,我要有一技之长,我要成为有用的人,使这种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培养目标要突出适应性、内容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鼓励他们一专多能,并能熟练应用,特教的职业教育既有一般职业教育的普遍要求,又有其自身特点的特殊要求。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社会需要、学生喜爱、家长欢迎和符合自身特点的职教专业.以保证实现目标的达成度。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要得到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使培养目标具有适应性。你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那么你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的,就会被社会接受,这样的人才就是有用的人才。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内容就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和增加。

四、要坚持教学多样化

要做到教学多样化,第一要课程多样化。现在许多高校都实行了学生专业综合化,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学这个专业,也可以同时学其他的专业知识。我认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应该借鉴此方。可以把有一定联系的专业同时学。如服装设计和制作及美发,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这样就解决了残疾学生专业课程面窄,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问题。第二,教学过程要多样化。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既使残疾学生掌握了新的职业教育动向,又使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课堂教育得以延伸。

另外,学校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如技能表演,外出比赛等活动。经常组织和参与技能展示,有利于培养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就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素质教育突出全面性

残疾学生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他素质教育,我认为在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开展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创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应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借以求得发展,使他们能够系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终身接受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3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6年11月,曾几经变迁,现已由先前只招收听障儿童的单一特殊教育学校演变成一所招收多种残障儿童,集文化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管理上既遵循一般意义上的学校管理的原则、方法、规律,又有必要对管理的特殊性做深入思考,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应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宗旨,以教师、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校园文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为着眼点进行思考,办出特色。

一、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确立了以“以人为本、有爱无碍、因材施教、共融社会”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彰显了平等、关爱、参与、共享的理念,尊重差异,维护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努力构建平等、博爱、接纳、和谐、自强、自立的校园文化。

二、为教师与学生寻找精神的家园

特殊学校的教师不能像普通学校的教师一样享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其职业成就感不强,加之整天面对各类残障学生,难免产生职业倦怠;而残障学生要获得一次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成功更加艰难。为此,学校寄语“让每一名教师享受辛勤耕耘后静待花开的幸福,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奋力拼搏后迈向成功的喜悦!”积极创造机会,为教师和学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让他们享受幸福和喜悦。

三、构建“以人为本、博爱接纳、和谐共融、自强感恩”的无障碍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构建了适合特殊学生成长发展的无障碍校园物理环境,更构建了平等、接纳、尊重、参与等有利于特殊学生健康、自由成长的支持性心理环境。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一起参与大课间、升旗仪式、六一儿童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使得特殊学生有机会平等参与各种活动,正常学生有机会接纳与尊重特殊学生。学校从教师的身心出发,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全员共识,形成一种博爱奉献、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学计划、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实行全员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现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实现助人自助,有效管理。

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补偿缺陷,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一)重视文化学习、挖掘学生潜能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学校按照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方案设置安排学生的教育、教学、康复课程。学校针对聋生的身心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开设课程,除开设普通学校的文理课程外,还开设沟通与交流、律动、手工、语训等课程,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以尊重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主导,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多方面发展。学校开设了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课程。

(二)重视职业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培训,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在社会的关心下,学校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精心开展了按摩、美容、剪纸、刻纸、硬笔、软笔、缝纫、丝网花、棕编、动漫等活动。未来,学校还会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和终身受益的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培养学生特长

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特长。对于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重点拓展其学习范围,加深学习难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对于具有艺术、体育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其舞蹈、手工、美术方面的能力。学校曾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学生先后在成都市残疾人文娱汇演、成都市残疾人运动会、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多个奖项。在教师们的悉心教育下,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四)重视送教上门,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个别辅导、送教上门对于特殊学生,特别是重度残疾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教2017年3月育形式。特殊学校的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对片区内几十名极重度不能到校学习的残疾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进行个别辅导,践行了有爱无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个别辅导、送教上门这条不寻常、不平坦的路上,教师们用自己的爱,改变特殊学生的学习生存状况,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残而不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五、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一,强化师德。学校建章立制,积极探索规范师德师风管理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关材料,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重抓常规。在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着力抓好教学“六认真”。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相关要求,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第三,专业提升。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教师们参加各级听评课活动、赛课活动、三笔两话比赛、手语达标测试,聆听专家培训,与同类兄弟学校学习交流,不断历练、提升。

六、家校携手共育,促进学生和谐共融

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的责任。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责任,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特殊需求,为了协同家长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学习、康复工作,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活动。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培训、家长会、家访活动等都是家校共育的形式;手语培训、助听器的使用、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资助政策的宣传都是家长培训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和家长用鼓励扬起孩子们学习的风帆,用爱心唤起孩子们求知的热情,用沟通架起家校共育的桥梁,只要家校携手,特殊学校的学生就会共融社会、同享蓝天。

七、牵手社区、公益团体,促进学生共融社会

特殊学校的学生考入大学的几率较小,更多学生经过义务教育学习后,直接进入社会。因此,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时就为其提供接触、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也要接受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为了让学生参与社会,共融社会,学校与社区、公益团体牵手,先后与音乐学院、医学院、石油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新都小草公益、新都区红十字会、新都区妇联、新都区团委等合作,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八、做好教育资助,关爱学生成长

学校竭力做好资助工作,积极为家长和孩子争取各级各类支持和资助。为确保资助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学校对家长进行资助培训,让家长了解资助政策。蛋奶工程、专项资助、爱心捐赠、领导慰问等活动涉及的物品,学校都及时发放到家长和学生手中。除此之外,学校积极与社会团体、志愿者协会开展各类资助活动,让学生在关爱中茁壮成长。

第4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管理 教育对象特点 原则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及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一般无二,但是因其教育对象的不同,在日常管理及教学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管理策略调整,从本质上来讲,特殊教育学校与全日制学校的办学宗旨都是教书育人,因而在实践中前者可向后者适当借鉴经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缺陷,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则需要教学管理者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求证。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本着人本主义、民主性、可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来进行。这里的以人为本既包含了学生也包含教职员工,尊重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较好的学习机会,只有教师团队时刻保持生生不息的文化吸收,学生才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特殊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利受到尊重和关爱,作为特殊院校的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助学生快乐的成长与学习。同时做好与社会的接洽,创新教学理念及方法,让学生多接触外面的世界,积极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二、从教育对象特点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一)加强“生活化”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特殊学校将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教学活动中,各位教学老师要充分的体现知识的生活化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生活的学习空间,将生活情境在教学中重现,教会学生基础生活所具备的、常用的和实际的知识技能。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比如,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回家路线、打电话、写名字、说出家庭住址和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并让学生的实际场景中训练,使智障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强化“个性化辅导”。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年龄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智障残疾学生,教师对低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游戏教学,在智力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交流的积极性,对于高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阅读训练和讲话训练,突破智障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对于聋哑学生,低年级学生要进行手势语言的学习与游戏活动,高年级学生要学会使用手势语言交流、口语和动作语言的交流,还要学习写字训练,从而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的能力。所有特殊学校的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训练学习和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要学习好文化知识,也要做好专业训练。特别是对于脑瘫学生的训练,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加强身体平衡训练和微小动作的训练,提高大脑神经中枢系统的反应能力,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改变难度系数不同的动作,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最优发展。

(三)重视安全及青春期教育。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寄宿,健全的值班制度是保证特殊教育顺利实施,防止校内事件发生的措施。学校为了确保残疾学生的人身安全,各项制度要细化管理,不定期的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加强残疾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教育,针对残疾学生心理问题和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应该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生理缺陷、心理特征和生理发展,进行生理、心理和性伦理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发展。

(四)加强术课程的教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是特殊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需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利用本校现有的资源,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学校开设了十字绣、泥塑、有话、珠艺、插花、编织等教学课程,并将这些作为本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教授课程,精心的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工艺技能,智障学生通过编织训练有助于提高智力,脑瘫学生通过串珠可以提高动作的和谐。近年来,我校学生通过老师的辛勤教导,共完成各类作品30件,其中十字绣6副,珠绣4幅,油画8幅,泥塑12件,而且部分作品作为艺术展品参加各类中小学艺术作品展,活动了奖项。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体育、舞蹈和美术课程,对一些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我校深挖和培养残疾人运动员,进行专门训练,经过培养的3名运动员多次代表学校参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残疾学生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残疾人,而是把他们看作是发展的社会人。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不能像健康人一样在融入到社会的各项事务中去,由此,他们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孤僻、狂躁的性格,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特殊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也要进行潜能的开发,正确的引导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开导学生对生活要充分信心和阳光。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残疾学生的拓展性学习与教育,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努力做好事情和加强身体训练等,加强社会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乐观的走向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生活的社会人。

三、结语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需得到高度重视,基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教职工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在尊重青少年成长学习共同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特殊院校学生的个性需求,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积极、阳光、正确的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尽可能的为特殊教育对象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建英.谈谈了解残疾人心理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

第5篇

       一、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是针对身体存在残疾或一定机能问题的学生群体所开展的教学,这样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与更加专业的引导,才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后续更好的成长。所以我国对于特殊学校的建立以特殊学生的教育也更加重视。但特殊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因学生自身的生理缺陷,所以教学也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甚至很大程度的局限。美术教育的实施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例如对于听障生来说,这便几乎等于必定会受到限制的科目,但每个人都有对知识的渴求,而特殊教育领域的职责,则是让每个特殊的学生能够学到任何想学的知识。所以最大程度摆脱美术教学的限制,努力让每个喜爱美术科目的学生,都能够最终完成梦想。但虽然这样的设想能够体现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以及真切的关心,实施起来却必定会遇到许多难点,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努力改进、才能让美术教学的落实率真正得到提升,让更多学生能够学到美术知识,让更多学生能够体会到美术的精髓,培养出更多特殊的美术人才,才是我国特殊教学领域的真正成就。所以当前摆在我国特殊教学领域面前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最大程度摆脱教育局限,让受到限制的科目,包括美术科目得到更好的落实方法与渠道,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进一步得到满足。 

二、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改革策略 

(一)对于障碍学生的分类,让美术教学规划更加明确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教学规划是要根据学生的类别去进行规划的,毕竟学生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的生理问题并不影响美术知识的学习,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则会有不同的问题。所以针对美术教学进行规划时,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才能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例如针对身体基础的不同,可以将听障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并针对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会让教学方向更加明确,让每种学生都能找到自身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美术的方法。例如,因为手语的限制,教师可能难以让学生理解美术相关的专业词汇,比如颜料的颜色等等,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利用图片或者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表达的含义。这样能够让学生逐渐摆脱限制,更加顺利的走向接下来的美术学习道路。 

(二)不断追求教学改革,最大程度克服教学局限 

就当前我国特护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来说,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对于特殊学生的美术教学。在听障学生的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难以提升教学效率。但实质上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国外,优秀的听障生画家都比比皆是,这样的成功,取决于对自身思想局限的突破以及除视觉以外其他感触的应用。所以在思考听障生的美术教学时,首先不能够完全否定实施的可能性,要坚信对于艺术的喜好与信念能够打破许多局限。此外针对听障生的美术教学上,无论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需要更加具备革新性。首先教师应当借助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摆脱“我是一个听障生,所以我不可能学好美术”的思想,要让学生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去做,就肯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创作者。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多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体会如何作画。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手段来解决和听障生的沟通问题,打破手语交流的局限。让学生开始利用想象支配自己的手,并用感官去体会每一次的运笔,这样便能够逐渐摆脱局限,无论最初的创作是好是坏,最终通过感受强化,学生的创作都必定会越来越熟练。 

(三)致力引进先进技术,帮助更多学生感知艺术 

特殊学生的教学改革,除去自身的努力以及教師的引导以外,与校方对教学技术改革的重视以及政府教育部门的技术支持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这对于我国都并不是不能够实现的“天方夜谭”,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特殊学校的教学技术支持,是能够帮助特殊学校解决美术教学问题的援助之手。校方也应当更注重对这种技术支持的上报,引起国家重视,才能达成让更多孩子拥有“耳朵”的目标。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是我国教学领域为残障学生所建立的,最可靠的教育平台,其目标自然是能够让更多学习受限的孩子,能够向所有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成为优秀的人才,校内美术教学的目标亦是如此。所以当前美术教学在特殊学校内的全面实施、以及美术教学限制问题的解决,是我国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都应思考的课题。 

(作者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6篇

1.1、改革落后

根据中国残疾人教育的条例规定,对于残疾儿童、少年,其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等都要是符合残疾儿童与少年的特点。当前很多特殊学校的体育在进行相应教学时,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及大纲,只是在这些教材上做一些微小的改动。而且这些多数是九十年代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直接让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过于盲目、随意、刻板。同时,学校领导一般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检查非常少。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利于特殊学校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疾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

1.2、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基本都不高,这也是制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原因。第一,体育教师人数不足,特殊教育学校中其兼职体育教师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因此教师数量的不足会造成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学效果下降。第二,体育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素质基本不高。从体育教师学历层面分析,我们国家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不高,研究生学历更是非常少,而且基本都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关于特殊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工作中难免会用衡量正常孩子的标准来衡量特殊的儿童,许多教师欠缺从事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素质,从事特殊教育的素质不高使得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第三,对教师的培训不足。多数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也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们国家特殊教育体育的发展,和全球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国内基础教育及总体推动和适龄残疾儿童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构成了很大的矛盾。

1.3、体育设备不足,资金严重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都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物质条件。根据国家教育部所拟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及场地器材配备要求可以看出,多数城市的特殊学校拥有四百米的标准田径场的只有极少数,就连特殊学校所必须要有的康复训练室的学校也只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多数特殊学校是有体育器材室,但室内过小且器材数量品种不足,一般只有少量的篮球、跳绳而已。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只能满足体育课堂教学需求,供残疾学生康复运动器材则更少,这让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据相关统计,特殊学校的体育经费每一年的投入由500-7000元不等,经费的不足无法购买大型体育活动器材和用于体育场馆的改造。为特殊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2.1、对象特殊

特殊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完善的少年、儿童,即是在肢体、语言、听力等有缺陷的孩子。所以有不少特殊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对象分成盲人学校、启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对象和普通教育对象相比,在身体及心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以听力残疾的学生为例,他们主要是根据触、味、视等其他的途径来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觉活动的范围。他们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很多信息无法了解,而且感知活动没有语言的支持,让客观事物以及语言出现相分离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学生,要以触觉为主,根据他们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

2.2、目标特殊

在我们国家,特殊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目标一致,但是因为其对象的特殊性,特校内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普通学校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特殊教育学校把功能缺陷补偿和康复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之一。特殊教育的学校目标应该是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并且掌握一定日常生活、生产的技能,让身体与心理缺陷可得到一定程度康复。第二,特殊学校体育更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特殊教育理论认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是第一大问题,体育要用其特别的功能来优化及矫正残疾学生心理问题。体育可培养学生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残疾学生在未来可以有所成就,提升社会的适应力。

2.3、课程特殊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以下原则:第一,补偿性原则,多数残疾儿童的智障、哑等为第一特性缺陷,而这些缺陷造成认识活动及情感意志等第二特性的缺陷。因此在学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缺陷的学生,其体育的教学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在确保残疾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对于盲生要培养正确的定向运动能力,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则要发展他们的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等。第二,社会性原则。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让残疾学生有一天可以走出校门并走向社会,与普通人一样生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生活及社会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可以把体育游戏和基本身体技术的学习有机结合,根据游戏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生活运动情景,以基本身体技术作为基础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科学性原则。残疾儿童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心理方面有较大区别,因此在教学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聋哑学生,可以根据其听力的损失程度分成几个等级,因此要为学生进行诊断,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3、优化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3.1、加快改革速度

在根据普通教育学校新课标的基础上,尽快拟定适合残疾人身体、心理特点的义务教育标准,同时根据残疾类别、体质情况等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加多元,突出其核心价值。并且还要注意,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体质水平、兴趣等开发适应学生生活的体育课程。对教学内容,如身体素质训练、田径等内容进行优化,让教学可以更有趣、实用,同时还要构建起多样性的评价内容与方法,突出身体参于程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的培养。国家也要给予相应的重视,要组织人类学、心理学、运动康复学等方面的专家及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起拟定并编写适合残疾学生需求的特殊教育体育教材。

3.2、优化师资队伍

第一,加大对当前体育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的相关特殊教育体育课程的培训力度,让他们的特殊教学专业知识可以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第二,各大体育院校要增设特殊教育体育的课程,大力培养特殊教育体育人才;第三,加大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并落实好特殊岗位的补贴政策;第四,鼓励教师自己学习、进修,构建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还可以构建特殊教育的教师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3.3、增加投资

国家要合理、科学明确各类残疾人教育经费标准,明确残疾人教育经费及随班就读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让特殊教育可以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并拟定相关法律,确保各项经费均可落实。还有地方财政也要构建起特殊教育的专项补贴资金,运用固定及灵活调整有机结合的方法,明确特殊教育办学经费制度。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等出台适合本地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标准。

4、结束语

第7篇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培养感恩的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之内知恩图报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具体来说,感恩教育就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接受感恩教育是残疾孩子成长的需要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知感恩,是人格的缺失,心灵的荒芜。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我们国家将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助残日,社会各界也时刻关爱着特殊儿童。正因为有了这些帮助,特殊儿童的学习条件正在逐步提高。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教育孩子说声“谢谢”,也没有想过怎样回报社会及爱心人士,这无疑对特殊儿童是一个不好的影响。今后走入社会,他们更多单纯依赖社会,而非强大自己,回馈社会。

(二)开展感恩教育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旨在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目前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资助促进了特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我们国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特教事业又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接受国家、政府的给予,而不懂得教育特殊孩子去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无疑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特殊儿童的成长是欠缺的。我们必须让社会看到这些特殊孩子自身也在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不断感恩,他们才乐于继续关心和帮助我们。特殊教育事业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

(三)开展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说过: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那些帮助我们,关心我们,鼓励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等。而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冷漠绝情的声音?为什么结草衔环,知恩图报的呼声越来越弱?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三、小结

第8篇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远离孤僻,融入社会,增强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这也是特殊教育学校注重音乐教学的原因之一。

二、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对策

1.改进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我国特殊教育院校开展的音乐教学大多以娱乐为目的,虽然音乐教学可以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带来快乐,但是这样的音乐教学并不等于高质量的音乐学习。所以,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都要对特殊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要重视音乐教育对于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康复以及生理恢复的作用。因此,要加大财力投入以及人力投入,改善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环境,鼓励学校的音乐教师对课程所有内容进行自觉学习,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把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对学生认知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音乐课堂要走出教室

人们都对课外活动的意义了如指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陶冶自身的情操,音乐教学同样如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在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播放优雅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方便教师以后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课外活动是对校园文化生活的补充,因此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合作及交流,发现其他学校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本质上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3.结合音乐治疗开展教学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治疗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在音乐治疗中都会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身为音乐教师,必须要对音乐治疗理念进行学习和掌握,灵活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将音乐治疗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及时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绪变化,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将学生身体和心理特征作为出发点,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需求,从本质上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第9篇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德育教学的渗透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对德育渗透提出几点积极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0引言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新课程,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也一样,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得德育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影响,既学到了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有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改革决定的。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里面涉及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1]。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此外,新课标改革下,也要求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高尚情怀、道德修养的养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情感体验以及道德情操。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身体上不同类型的缺陷,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身体缺陷备受打击,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教师的关心。语文教学是义务阶段的基础性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其审美情操和道德修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于心理恐惧,或者心理扭曲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1语文教学内容中引入德育教育: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形式很广,有诗歌,也有散文,还有小说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又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有大好河山、寓言故事、热爱祖国等等,是各种知识的万花筒,是一本百科全书[3]。在众多的内容当中,许多都蕴含着道德方面的有关内容,是一种现成的德育教学素材。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并主动运用德育教学素材运用到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到期归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入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借了黄培炎的字帖来学习,一个月之后按时归还字帖的故事。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发生在身上,深深触动读者的内心。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这样一则小故事给学生传达诚实守信,好学做人的思想品德,教导学生无论是谁,诚实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

2.2借助课外实践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辅之必要的课外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表现在“言”上,还表现在“行”上,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4]。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司马光砸缸》的时候,因为该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开展一个助人为乐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积极去帮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课进行的时候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助人为乐的事情,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样一种课外实践的形式,学生逐渐养成了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品质。

2.3作文选材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写作当然不仅仅包括的通常意义上的作文,也包括一些段落写作、句子写作等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德育教育。作文写作一定要有相关材料,教师在选择作文材料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出优秀道德品质或者高尚情操的材料。例如“揠苗助长”“负荆请罪”体现出的哲理就非常有代表性,语文教师在选择作文素材时尽量选择此类的素材。预与此同时,对于作文主题的要求上,语文教师也要有所要求。主题是作文的灵魂,贯穿作文的始终,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准确,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客观世界有很好认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歌颂好人好事、鞭挞恶丑角度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电教设备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殊学校更加如此。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外界的声音听不大,多媒体的电教设备的出现,可以展示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到《桂林山水的时候》,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气势。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壮丽美景,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桂林山水介绍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从而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美。这样一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道德修养。

3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将其视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姜艳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07):18-18.

[2]阿依仙木•麻木提.浅析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好家长,2016,21(07):209-209.

[3]邵秋香.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07):34-35.

第10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语言;康复训练;教学

引言

康复是指为让残障人士重返社会而做的各项综合、协调他们的各项能力,适应社会。我们应该努力促进智障儿童康复教育,全面发展的主旨,将发展教育的深度达到。在进行特殊教育时一定要将其生活改变,将其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提高生存能力。在进行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时,我们应该将语言康复训练渗透到每一段教学中。下文是对语言康复训练过程的简单介绍。

一、语言康复训练过程

与人交流使我们了解朋友、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智障儿童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和正常儿童相比较弱,他们无法正常的和人交流,我们要在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之下,努力将其语言康复训练渗透到其生长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在进行特殊教育语言康复训练教学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分别为:改变教材编排顺序、增加授课内容、明确教学模式。所谓改变教材编排顺序指的是将教材分为两大块,分别是汉语拼音教学和看图学词两种,这样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征,让他们更能掌握基础知识。指在探究阶段对授课顺序做出调整还是有所欠缺,我们还需要增加授课内容,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发音部位,掌握不送气和送气的特点,建立正确的发音方式,以此来达到帮助儿童强化音位掌握效果的程度。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特殊的情况,将其运点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为他们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确教学模式,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在单个音位掌握的前提之下,将易混淆的声母分开学习,以防他们出现错误,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很多训练,让儿童能将不同情况下声母的构音掌握清楚,更好的学习。

二、在进行康复训教学时要及时反思

1、教学需要接受专门的语言康复理论知识培训教师在进行特殊教育学习语言康复训练教学时,首先需要接受专门的语言康复理论知识的培训,为儿童语言康复工作作出一份系统和科学的知识支柱。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为康复教育的全面展现做出方案,系统的知识、全面的体系会让儿童的学习更加轻松,也能让课堂压力减小。语言康复理论知识中还会涉及到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教师也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中知识。2、教师需要转换自己的身份作为一名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例如授课之外,还需要充当一些其他角色,例如在一些儿童无法掌握好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时,教师就需要充当医生的角色,为孩子们找一些辅助工具,帮助孩子进行治疗,为他们建立良好、正确的构音方式方法。3、学龄段孩子的个别化语言康复需要及时跟上语文教学是教师在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时的媒介,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们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生理缺陷、唇能不能完成圆展运动、听力补偿的效果、咬肌肌力不够等情况,所以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个别化康复方案,将儿童的语言康复水平不断提升。教师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在教育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尤其是智障儿童,他们更需要社会对他们的关系,不能忽视他们的感觉。4、学龄段孩子的家庭康复不容忽视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在学习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时间只有8小时,所以我们需要家庭的共同努力,并且孩子在进行语言康复教育时对人的依赖性很强,家长需要在放学时间对孩子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提醒和督促。回到家之后,孩子的依靠对象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应该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孩子在学校训练结束之后回家也能将自己的语言水平提高,巩固他们的语言康复训练成果。5、教师和家长之间需要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对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共同努力,相辅相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待学习开展的语言训练工作需要尽职尽责,还需要将孩子的康复情况向家长反馈。作为一名家长,除了将孩子送到学校进行康复训练之外,还需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工作。同时帮助孩子树立康复的信心。毕竟儿童的语言康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和耐心。

三、特殊教育学校语言康复训练教学策略

在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教学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家政、劳动技术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康复教育,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将其自信心提高。其次在文化课程开展的同时,我们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智障儿童在语言学习上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态度,我们需要将学习融入到他感兴趣的事物中,让其在快乐中学习,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我们要树立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在学生中间树立一个榜样,久而久之让其他同学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语言康复训练教学也很有帮助。

四、结束语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上涨,科技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国家对于特殊教育学习语言康复训练的教学有了更多的关注,智障孩子的语言康复工作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并且还需要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对其的共同努力,社会的关爱、家长的督促、教师的复杂缺一不可。如今,智障儿童语言康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将其语言康复训练教学提高到另一层面,为我国实现强国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郑海颉.无语言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2,(9):61-62.

[2]刘欢.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J].现代特殊教育,2013,(7):79-80.

第11篇

关键字: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其实盲人体育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似乎年年都在有人提、有人进行思考,但是教学依旧按照老样子进行。有不少的盲人体育老师现在看到这样的话题可能会不屑地一笑,感觉这样的话题很有探讨的意义但是毫无实用价值。应该说造成这样的现象来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体育教学在特殊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体育老师不能完全将更新教学观念的弊病归结于外在的客观条件,应该更多从自身找问题,应该全面思考过去更新教学观念中存在那些不足与失误,并且还应该深入地对体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只有在结合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对更新教学观念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把握[1]。

1.盲人体育教育的现状研究

盲人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深思。在盲人体育教学中,其教学现状十分不乐观。其中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这三大方面。下面笔者就这三方面谈下盲人体育教学的现状。

1.1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思路及观念陈旧落后,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还不利于学生的自身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对盲人体育教学便采取一种轻视态度,大多数教师认为:盲人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十分困难,而盲人学生即使学习了体育知识,但由于自身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常应用到。因此,他们认为在关于盲人体育教学已变得不很重要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教师在实际授课中,采取放任、散漫的教学态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没有积极性,这十分不利于盲人体育教学的展开。

1.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没有做及时的更新,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知道,科技在日新月异,这就决定教育教学也应该是及时变化创新的,但教学内容的陈旧,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盲人体育教学绝非单纯的陈旧内容,它体现的还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升华,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生活,关注周围的时代变化,将残奥会等等这些作为授课内容放到体育课上。但实际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常年来一直不变,内容陈旧,不利于盲人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高[2]。

1.3教学方法

教师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无趣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出现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受旧有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主体性地位,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十分被动,形成了全程跟着教师走的教学模式,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这样,不利盲人体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展开,不利于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以上,笔者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分析了盲人体育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面对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解决的办法,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盲人体育教学,提供自己的方法策略,以促进盲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2.1注重盲人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盲人体育教学中,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注重盲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体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应试教育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让学生们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完善自我,促进盲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学生要有充足的锻炼环境,采取柔性的激励制度,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3]。要注意盲人学生体育教育的文化本位。盲人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上,不仅要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做到体育具有文化性、具有思想性。且在这一过程中,注意西方文化价值的引进,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拼搏精神。让学生不仅具有中国文化下修身养性的特质,还要有西方文化赋予竞争挑战的精神特质,真正促进盲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

2.2进行差异化教学

要将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育应用到盲人体育教学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中,无论从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及思想认识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在体育方面得以成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说是更新教学观念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成功地把握这一部分,那么教学观念的更新就能够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因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项综合的工作,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体育项目基础只是一个初步,更多地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身体灵活性察、对体育学习领悟能力慢的学生应该给予重点的照顾与更多的鼓励。增强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目的在于打破“一刀切”的教学和考核标准,使那些在体育学习中没太大优势的盲人学生能够凭着自己的认真态度以及较高的出勤率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其实这种自由性、灵活性的凸显并不是失去了教学和考核的公平性,反而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学观念能够被每一个学生接受,能够排除一些在体育学习中没太大优势学生心中的自卑和畏惧心理。应该说这一较新的观念是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2.3重视心理疏导,培养残疾人健康的体育观

盲人体育教学中要充满人文关怀,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文关怀是生命化教学理念在盲人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在盲人体育教学中要充满温情,能够真正去包容学生的缺点,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成全学生。做到这些,便是真正实践了生命化的教学理论。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要尽好自己的本分,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去学习知识。而融洽师生关系最好的办法,便是在体育课上建立适合班级、适合学生的激励机制。教师在整个的盲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耐心、细心,去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给予肯定,及时加以表彰鼓励。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的与学生谈话,找出退步的原因,然后与学生一起进步,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常健康的。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盲生来说,还要在教学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其能够正视自身的缺陷,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盲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5]。上述三点对特殊学校体育老师更新教学观念的思考只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浅陋想法,应该说这三点的思考还应该结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地区的实际的情况,毕竟不同学校的规定有所不同。只有充分尊重实际才能保证更新教学观念的客观性。

3.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意义

3.1提高盲人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很深的指导意义。盲人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策略,促进盲人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具有指导意义。

3.2提高盲人体育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的体育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这样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了成为体育课的主人,进而提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3.3提高盲人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盲人体育教育的现状,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对策及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丽.残疾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3.

[2]金梅.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5.

[3]2010年体坛风云人物“残疾人体育精神奖”揭晓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荣膺体坛风云人物大奖[J].中国残疾人,2011,(02):11.

[4]姜瑞,吴军.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27+230.

第1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特殊教育;聋哑学校;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对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已在全球开始盛行,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理念。聋哑生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觉和语言器官的障碍,使他们在感知事物的途径上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并且他们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等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结构。鉴于聋哑生的视觉补偿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科目及教学内容,让多媒体技术服务于特教群体。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样化手段加大对聋哑生的感官视觉刺激,使接受教育者通过清晰、逼真的多媒体资源感受信息化教学,进而启动聋哑生大脑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到更深更快理解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分析探究了翻转课堂的普及情况,并通过具体实践情况归纳了聋哑学校应用翻转课堂的有利因素。笔者希望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丰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科学地融入到我国聋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二、特教学校聋哑生认知特殊性分析

聋哑学生由于听觉障碍而丧失语言能力,这给他们感知外界事物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创伤。导致他们只能单一地用眼睛摄取信息,因此,聋哑儿童常常会表现出缄默状态。其反应表现出迟滞或异常,其实聋哑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视觉在他们的认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观察力极其敏锐。信息技术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特殊教育领域提供了发展机遇。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特殊教育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翻转课堂成为了目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特教领域将会是一大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2006年又出版了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针对特殊教育需要,立足于教育公平,要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为了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山西和河北省内几家聋哑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山西聋人学校、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邯郸市特殊教育学校等。问题的设置是根据老师们对于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目前信息技术水平等多维度结合;聋哑学生的问卷是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习习惯、信息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来设计的。主要调查对象包括: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语文、数学、英语这四个科目任课教师。并对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三信息技术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了访谈,通过实际访谈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结合各个学科自身特点,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学校的利用情况,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次调查计划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问卷109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6份。下面笔者将逐一对本次调查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由于从前期的数据中得知,部分任教时间较长的老师,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困难,例如: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微课程的制作等。有43.4%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老师来说,一方面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只能在课上实施翻转,达不到让学生课下观看视频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关注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多维度结合。根据所调查的10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显示:仅有11.32%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并且达到了预期设想;47.17%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还有少部分教师甚至觉得其效果非常差。这并不代表翻转课堂在特殊教育学校不可实施,只是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也表明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视频制作、答疑解惑等过程中要注意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而在课堂上,只有老师问问题,学生才能和老师有交流讨论,学生缺乏主动交流互动的机会。但是通过课上翻转,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观看视频,这样当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先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而有13.21%的老师表示翻转课堂对学生沟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也有极少数教师觉得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因素。存在这两种极端反应,不仅和教师授课方式存在联系,这也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有密切关系。由于各个学校师资条件不同,特教老师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普遍存在差异,对于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也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是老师们对于翻转课堂应用时的理解和优势体现。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近两年来,翻转课堂在普通中小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聋哑学生缺乏自主性。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以教师课上教过的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课下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业余时间比较多。将翻转课堂运用到特殊教育教学中,可根据学科特点,将其恰当地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设计好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特别是对于个别学困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学习自主性都弱一些,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各类学生都加以激励,同时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应适当降低要求,在课堂上交流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促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有利于分层教学,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一的“一对多”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达到的高度也是统一要求的,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多极分化: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课堂上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获取成功;而多数学生成绩处于中等,课上时间有限他们不能及时地向老师请教,导致一些学习问题一直存在;甚至一些学困生因长期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很难再坚持学习下去。而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困生对于该小节知识点或者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可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视频,进行二次学习。同时,对于那些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倡导提前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如果有个别学生有特殊情况学业耽误,教师也可以将视频和任务单独发送给学生,这样被缺少的课程也可以及时补上,这种学习方法也体现了翻转课堂最本质的初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学生很少能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机械;而翻转课堂显著的特点是学习活动丰富、灵活化和个性化。课前,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课堂上针对问题进行小组探讨,寻求解决策略、成果汇报、参与评价等活动。因此,翻转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模式的改革对每一个教师都会提出新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教学,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之外,还需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提出较高要求。总之,在特殊教育领域顺利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鞭策教师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对聋哑生的教育教学研究是特教领域近一两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国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翻转课堂应用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翻转课堂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了其教学效果,由于地域不同,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师水平差异,本研究分析情况难免存在不足。总之,作为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聋哑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努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在聋哑类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攀峰 张瑞 赵依 何婞媛 刘迪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0.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2-63.

[3]王昕,.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听障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J].甘肃科技纵横,2012(6):149-151.

[4]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聋校教学文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