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绩分析总结

成绩分析总结

时间:2023-06-01 08:5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绩分析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绩分析总结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非常荣幸地在此与大家共同地对我校的化学学科成绩进行分析总结。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校的化学单科平均分及一本、二本、三本的上线率与上年相比均有大幅提高,各年级的平均分在全市的排名分别为高一第3名,高二第2名,高三第2名,其中高三年级的三本上线率位列全市第1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领导正确的政策导向

教研工作是提升个人素质的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将教研工作作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研能力做了大量工作。我们除了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外,还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先后到兄弟学校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经验。

二、详细、周密地教研工作计划

我们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认真分析了制约学科教学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团队协作、明确导向、强化实验、落实周清、师徒结对”的教研工作计划。

1、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是讨论下周的教学内容和周考试题的选编。

2、各年级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科指导意见》挖掘教材的难点、重点和考点,组内教师共同探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深度与广度,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全组教师充分挖掘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实验教学。力争做到开足开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完成实验教材和选修课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使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学系统化。

4、采取导师制,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结对子。师徒之间通过观摩课、说课、公开课等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大循环教学的要求。

新学期,除了坚持以上做法,我们将刻苦钻研,忠于职守,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地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网上晒课”活动为契机,鼓励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二)进一步落实“周清”,精心选择周考试题,考后要及时评讲,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高一、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开学一周内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师演示实验分工表。

(四)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强化细节教育。

第2篇

一、引言

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试卷的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通过对试卷分析,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1]

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评价方面都呼吁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但试卷测试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因此试卷质量分析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备环节。目前多数学科如数学和医学专业已经重视试卷成绩和试题质量分析,[2-7]]对世界自然地理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研究较少,[8-10]贺丹君等从评价体系上对地理课程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未对试卷质量进行定量分析。[11]然而,《世界自然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和人地相关性,具有其它地理学分支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对《世界自然地理》试卷成绩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试卷的优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57名学生的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判试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能力,旨在为今后的考试命题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2007级地理科学本文由收集整理专业的本科生共57名学生的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由任课教师命题,试卷评判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进行,由任课教师评分。试卷卷面分值满分为100分,包括4种题型,26道小题: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包含15道小题,占总题目数的57.69%,共15分;第二题简答题包含5道小题,占总题目数的19.23%,共40分;第三题填图题包含4道小题,40个空,占总题目数的15.38%,共20分;第四题论述题包含2道小题,占总题目数的7.69%,共25分。

2. 方法

试卷分析主要是指通过收集一定量的原始数据,按照设定的评价指标,运用测量学和统计学的理论,通过计算各种统计量数和绘制统计图表,对试卷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12]可以针对某一门课程,比较学生各成绩段的比例,分析学生成绩的分布是否合理,与试卷内容是否相关等。评价指标可以从教学大纲、命题、试题数量比例等方面来设定。

试卷质量的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对试卷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12]根据《教育测量学》的介绍,[13]本文主要选取难度、区分度两个指标对试卷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1)难度。试题的难度是衡量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13]

在编制试题时,难度分布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这样有利于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试题的难度即考生对该题的通过率或得分率,对于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的试题,难度(p)就是答对(或通过)试题的人数与考生总数之比:

(1)

式中,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考生总数。

对于满分量大于1分的试题,难度则是考生对该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满分之比:

(2)

式中, 为考生对该题的平均得分, 为该题的满分。p值越大,试题越容易。因为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通常情况下,把平均难度控制在0.45~0.75之间比较合适。[13]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

(2)区分度。题目区分度是指检验题目对其学业水平不同的考生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的指标。[14]通过考试,学习好的学生得到高分,学习差的学生得到低分,则说明试题的区分度高;如果学生中好、中、差三个层次的考试成绩处于同一个分数段中,就反映不出学生学习水平,那么这样的试题区分度就低。所以一般采用比较方便的两端分组法来计算试题的区分度。所谓两端分组法,即当测试成绩成正态分布时,将考试总分进行排序,然后选出得分最高的27%列为高分组,将得分最低的27%列为低分组。区分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1,2,3,……n (3)

式中, 和 分别表示全体考生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中第i题的平均分; 表示第i 题的满分值。d≥0.40为优秀;0.30≤d<0.40为良好;0.20≤d<0.30为尚可,需改进;d<0.20为劣,需淘汰或修改。[15]试题区分度的评价标准具体见表2。

表2 试题区分度的评价标准

3. 结果分析

从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的成绩分布来看,试卷满分为100分,客观题总分为35,主观题总分为65,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为68.35,最高分为91,最低分40.5,标准差10.10,及格率为80.7%,不及格率为19.3%。

一是课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1)试卷总成绩分布:2007级地理科学班的57名学生,有39名学生成绩分布在60~79分内,占68.42%;有6名学生成绩分布在80~89分内,占10.53%;有10名学生成绩分布在50~59分内,占17.54%;仅1名学生成绩高于90分和低于40分,各占1.75%,见表3。通过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该班期末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见图1。教育统计学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也能够说明试卷设计是合理和具有科学依据和实际意义的。[15]本试卷总成绩呈正态分布,说明试卷总体设计合理、可靠、科学。

转贴于

表3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总成绩分布情况

图1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图

(2)试卷各大题成绩分布。该试卷共四个大题,因为各题总分不一样,所以把各大题以100分为基准,对分数段进行折合计算,具体各分数段的人数和比例见表4。通过对各大题绘制直方图可以看出,单选题、填图题成绩分布呈偏正态分布,简答题成绩呈偏态分布,但是没有单选题和填图题严重,大体还呈正态分布,这看出就大题而言,单选和填图题设计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反应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单选和填图属于识记类知识类型,本来就不好区分学生层次,所以总体看来还是符合实际的;简答和论述题成绩大致呈正态分布,能较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和智力水平,设计很好,见图2。

二是难度、区分度分析。从总成绩看,试卷难度为0.680,试卷区分度为0.402,表明整卷难度适中,区分度好,总体来说试卷质量优良。在各大题中,难度都适中,区分度除了单项选择题为0.29,试题尚可,须进一步改进外,其它三道大题都为优良。结合2007级地理专业的学生为理科生的专业背景,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该试卷的论述题等反映综合能力的试题偏难,但区分度较好,适合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考试的有效性程度,见表5。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该试卷整体的命题结构好,学生总成绩和大部分大题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适中,除了选择题之外,其他题型区分度很好。建议以后命题要严格按照教学文件规定的要求,不断完善命题工作,特别是选择题的要加强命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应该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不断改进命题工作,让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1. 试卷构成

整卷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7:13;客观题主要考核学生对世界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的程度,而主观题则是考核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试卷考试内容覆盖面较广,基本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大部分教学知识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试卷试题综合了教学大纲的多个知识点,适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试卷结构记忆类占20%,理解类占40%,简单类占15%,综合应用类占25%;试卷各类题型所占的比例均符合教学要求,难度适中则反映出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2. 考试成绩分布

由于2007地科班属于理科生,没有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所以本次试卷的命题不但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因此试题大约有70%是考察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及实际应用,也设计有30%左右的基本知识题,如选择和填图题。从总成绩来看,该卷的成绩分布是呈正态分布,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考查综合能力的试题还是比较适应的,其分值大部分集中在60~80分,见图1;从各大题成绩来看,简答和论述题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能很好区分学生层次和体现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能很好达到测验目的,但是单选、填图题的成绩分布呈偏正态,虽然这两大题属于识记型,但是作为试卷设计,还是应该从科学性测验出发,更好体现学生水平为原则,所以在以后的命题中,会更加注重这两部分题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本次考试基本反映出学生对世界自然地理知识学习的实际水平,同时也说明命题者对试题难度等因素掌握得较好。

3. 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难度和区分度都是判断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考生能力的程度。通过一次考试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区别开来。难度系数(p)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难度系数越小,说明试题难度越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应控制在0.45~0.75之间比较合适。[10]本次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8,四个大题的难度分别为(单选题0.72,简答题0.70,填图题0.71,论述题0.62),不管是从整个试卷来看还是从各大题来看,本套考卷所有类型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62~0.72之间,根据表1(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来看,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比较合理,能区分学生能力。

区分度(d)是衡量试题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d值越大,区分效果越好。一般认为,d≥0.4,区分度极好;0.3≤d≤0.39,区分度良好;d≤0.19,区分度极差;所以试题区分度≥0.20即为可用试题,而区分度≤0.19的试题应该被淘汰。世界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有其特殊性,概念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尤其记忆各大洲的山脉、河流、湖泊容易记错,各周的地理位置不易描述,而且该级的学生是理科生出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有待提高,诸多因素使命题者难以把握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区分度。在本试卷中,整卷区分度为0.402,各大题中,除了单选题的区分度<0.30(为0.29)外,简答题、填图题和论述题的区分度均>0.40(分别为0.53、0.48和0.52),而且简答题、论述题的区分度非常好(d>0.5)。通过试卷分析表明,本套试题的区分度、易难度良好,其分析结果为命题者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但今后对单选题和绘图题的区分度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判断题应淘汰或注意完善该题型的区分度。

4. 今后命题工作的导向

第3篇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级和2013级三年制共6个班的学生,合计769人。6个班均采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七版《妇产科学》,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共6位带教教师,工龄3~21年,教龄1~3 年,其中硕士3 人、学士3人;教授2人、副教授1 人、讲师2人、助教1人。

1.2 评价方法

考试试卷由任课老师统一命题,分A卷 和B 卷两套,其中一套作为本次考试试卷, 另一套作为补考试卷。考前不进行集体辅导答疑,严格按学校的考试制度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为100 分。考后进行统一流水阅卷,对2012级和2013级学生及格率和平均分进行比较,再探讨见习课带教教师的工龄、教龄、学位、职称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分析

连续型变量形式的数据以±s 表示,2 组数据间的比较用t检验,2 样本率比较用χ2 检验,2 分类变量相关分析用秩相关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P

2 结果

2.1 2012级学生与2013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三年制6个班学生的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为18~93分,平均分为(72.5±9.6)分,及格率为87.7%。2012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1.5±10.3)分,低于2013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76.4±5.2)分(P

2.2 相关分析

教师工龄长短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67,P=0.358),教师教龄长短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59,P=0.371),教师学位高低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47,P=0.524),教师职称高低与4 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52,P=0.450)。

3 讨论

3.1 成绩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优劣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试卷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过程, 也是一次教学反思的过程。试卷分析既可作为教学评估的手段, 又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校三年制学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是学生的成绩是呈正态分布的,说明此次考试的出卷及阅卷是科学的、合理的。从而也说明了学生平时较重视妇产科学的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了妇产科学考核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81%以上的学生成绩都及格,最高分达95分,说明了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良好,和高职高专对医学生所要求的目标是相符的。同时从成绩中也看出,有个别考生分数偏低,只有15分。我们试图从师资方面寻找原因,探索教师的素质与学生成绩的内在联系。但是结果表明,教师的学位、职称、工龄、教龄、并不是学生成绩的独立影响因素。专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做,与教师本身的硬件条件关系不大。同时我们发现,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也高,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也高,都能在课前进行预习,能在课堂上及时领悟教学内容,对提问能准确回答,考试成绩相应均较高。

3.2 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经过分析, 能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方法, 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指出他们的学习缺陷, 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试卷分析, 老师也可以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另外,应选派热心于教学又有一定资质的教师承担见习课带教任务。

总之,通过此次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方面,肯定了我校三年制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提示教师要采取措施提高三年制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Genstat 12.0软件 英语考试成绩 统计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利用统计软件进行考试成绩的分析已经越来越普遍。统计软件不仅为教师消除了大量数据处理的烦恼,同时可以促进其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理解,不断提高人们应用统计学的能力。已有作者介绍过Excel、SPSS及Eviews等软件在英语教学科研方面的应用。本文介绍另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灵活的统计软件——Genstat 12.0,它属于完全交互式系统,具有先进的图形化工具和友好的用户界面,还具有强大的统计编程功能。

一、数据输入

使用GenStat进行数据处理前,需要建立数据文件。GenStat可以从计算机上各种形式的数据文件中存取数据。我们建议通过从Excel中导入数据来建立GenStat数据文件,这样可以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编辑功能。

以我校某年级4个班的英语期末成绩为例,我们首先将数据输入到Excel中,保存为Excel数据文件English_score.xls。在GenStat中调入Excel工作表的步骤为:在菜单栏上选择File菜单中的Open,打开Select Input file菜单,再从其中标题为Files of type的下拉列表中选择Other Spreadsheet Files。选择文件English_score.xls,单击Open,弹出一个从Excel文件中输入数据的向导,选择工作表Sheet1,单击OK,将数据打开到GenStat电子表格里。建立的GenStat数据文件有4列:!Name(姓名),!Gender(性别),!Class(班级),!Score(分数)。与其他统计软件不同,GenStat中的因子名称前面要加感叹号,这样可以防止分析中常见的将因子作为变量分析的错误。

二、描述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具有一些个人数据所没有的特性。一组观察值形成一个分布,可以用描述性统计来组织或总结。描述性统计用数字、表格或图形来描述分布的位置、离散程度和分布类型。

GenStat的统计分析功能都集中在Stats菜单下。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点击该菜单,选择Summary Statistics/Summarize Contents of Variates...弹出Summarize Contents of Variates对话窗口。窗口上部左边的框里是待分析数据的变量列表,中间的框里是选中后将进行分析的变量,右边的框里是分组变量。窗口中部是GenStat软件可以计算的描述统计量: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中位数(Midian)、最大值(Maximum)、最小值(Minimum)、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等等。窗口下部是GenStat可以绘制的描述统计图:直方图(Histogram)、箱线图(Boxplot)、茎叶图(Stem and Leaf)、正态曲线(Normal Plot)。把要分析的变量拖入中间框,选中所要计算的统计量和要绘制的统计图,点击Run命令按钮,程序就会在后台服务器上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把结果输出到Output窗口中。

按上述方法对我校某年级4个班的英语期末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和图1分别列出了得到的描述性统计量和统计分布的直方图。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年级英语考试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比较接近,标准差较小,说明年级的成绩分布是比较对称的,成绩相对整齐。图1表明该次考试全年级的成绩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说明试题难度比较适中,没有过难或过易的迹象。

表1. 用GenStat 12.0得到的英语期末成绩的描述性统计量

图1. 用GenStat 12.0得到的英语期末成绩的直方图

三、两个样本的差异比较

英语成绩分析中经常牵涉到比较,其中最常用的比较是双样本的t检验。在GenStat 12.0中进行t检验的步骤为:单击Stats菜单,选择Statistical Tests,单击One and two-sample t-tests,弹出T-Tests对话窗口。利用Test列表框选择t检验的类型。假定我们想要分析我校某年级男女生之间英语期末成绩的差异,则应该选择两样本(未配对的)检验。通过选择Type of test选项来控制检验的形式。可能的选择包括One-sided (y1 < y2)、One-sided (y1 > y2)和Two-sided检验。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选择Two-sided检验。得到的输出包括一个汇总(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以及平均数的标准误)、检验统计量、置信区间。该年级男生英语成绩比女生平均高0.886分,但是由于显著概率p = 0.537 > 0.05,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男女生之间的成绩实质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四、多个样本的差异比较

GenStat 12.0具有非常全面的方差分析的工具。我们在成绩分析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单向方差分析。比如我们想要比较我校某年级4个班的英语期末成绩的差异,就需要进行方差分析。步骤为:单击菜单栏上的Stats,然后选择Analysis of Variance,利用Design列表框选择设计的类型,选择One-way ANOVA(no Blocking)(单向方差分析,没有区组),从Available Data窗口中选择有关的设置,在我们的例子中,设置Y变量为Score,Treatments为Class。单击OK,得到的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用GenStat 12.0得到的英语期末成绩的方差分析表

表3. 用GenStat 12.0得到的英语期末成绩的多重比较

这里的结果包括一个标准格式的方差分析表(表2),然后是不同处理(各班)的平均数以及不同处理平均数之间的多重比较(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班英语成绩的差异达到了统计上的极显著水平(p < 0.001)。多重比较结果采用的是标记字母法,凡是具有相同字母的处理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从表3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4个班之间都有差异,只有4班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1、2班,而1、2、3班之间以及3班和4班之间都没有差别。

五、结语

英语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个人数据,信息有限;对于教师而言,如果不进行统计分析,则只能获取很少的信息(如及格率)。统计分析可以提供班级成绩分布和整体水平差异等多方面的可靠信息,而统计软件是进行这些分析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有很多人对统计软件Excel、SPSS等在英语成绩分析中的应用做了介绍。我们这里介绍的统计软件GenStat 12.0具有与其他软件不同的特点:程序设计语言的灵活性,菜单驱动的套装软件操作的简单性。另外,该软件提供的方法和结果输出都是统计学教科书的标准格式,比如方差分析表和多重比较的标记字母法以及t检验中对单侧和双侧检验的区分,这都是SPSS中没有的。GenStat 12.0还有很多其他的统计功能。广大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加以进一步利用。

参考文献:

[1] Payne R.著, 郑可锋译. GenStat统计软件用户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第5篇

张平众     杨旺

按照我校校长室及教务处的安排,我校化学教研室成立了由我和杨旺老师及全体化学老师参与组成的督导团,对高三化学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督导学习。

本次督导主要从试卷讲评课及一轮复习课、学生学习常规检查上开展的。现将督导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同仁进行汇报。

一、课堂教学

(一)课型模式

1、高考一轮复习课课型模式

课标展示 → 自主梳理 → 策略点拨(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 迁移拓展 → 整理完善 → 例题展示(教师点拨、方法小结) → 练习尝试(独自思考、交流展示) → 总结反思

2、讲评课课型模式

试卷分析、成绩分析 → 明确重点讲评题目 → 自主矫正、小组交流(查看讲义、相互讨论,教师参与、个别指导) → 教师点拨 (重点题目:典错展示、问题分解、层层递进、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多样矫正 → 整理消化

(二)亮点

1、课堂上能紧扣新课标,紧扣高考题型,紧扣学情考情组织教学,对学生疑点困惑点着力突破,杜军主任的《反应热  盖斯定律》一轮复习课中各种题型的典例解析及变式训练涉及层次分明,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两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二次备课,严格执行学科组提出的课型模式,并有个性化创新。赵庆老师的月考试卷讲评课,能提前准备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点复习,及离子方程式过量问题的相关变式。

(三)建议

1、讲评课需注重过程分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学生是怎么思考的?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思考?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时间长短可根据学情而定。争取使所有学生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简单题不丢分,中档题多得分,难题争取得分”。  

2、一轮复习课中要给学生一个“悟”的时间与空间,做到“讲—练—悟”有机结合,效果会更好。解题技巧的归纳整理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可以适当简化。

二、学生学习常规

(一)亮点

1、学案、试卷及练习整理有序,一轮复习资料、错题本记录完整,有三色笔痕迹,有补充记录易错易混点、解题过程、解题技巧等,书写较认真。

2、教师对学生的学案、试卷、练习及一轮复习资料、错题本均有批阅,并有相应评语进行提醒督促鼓励。

(二)建议

1、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做好错题集整理,将错题分类:

第一类问题:粗心遗憾之错。比如“审题错误”“计算错误”“表达错误”等。

第二类问题:似是而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

第三类问题:确实不会之错。知识点不理解,解题方法或解题技巧没掌握。

每一次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对错题做出深入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成果总结,从而不断地消除疑点、盲点、失分点。

2、每次试卷的答题卡争取做到二次批改,重点临界生面批,引导学生反思错在哪里?错的原因?补救措施?有何启发?

总之,一轮复习应结合新课标,根据教材或资料,全面地梳理化学基础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突出主干,重抓基础,强化规范。学生出现的错题要认真矫正,每次考试争取都有提高,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相信我们高三化学最终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专项调研督导检查表

学科:  化学     教师:  赵庆     班级:  高三(7)班

 

学科

化学

上课内容

月考试卷

课型

讲评课

模式

试卷分析、成绩分析 → 明确重点讲评题目 → 自主矫正、小组交流(查看讲义、相互讨论,教师参与、个别指导) → 教师点拨 (重点题目:典错展示、问题分解、层层递进、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多样矫正 → 整理消化

教案(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环节落实)

1

试卷分析、成绩分析

1

已落实

2

明确重点讲评题目

2

已落实

3

自主矫正、小组交流

3

已落实

4

教师点拨

4

已落实

5

 变式训练、多样矫正

5

已落实

6

 整理消化

6

已落实

7

 

 

 

8

 

 

 

学习常规

1

草稿本规范使用

 

2

错题集规范整理

规范

3

长尾夹规范使用

规范

4

学案、资料使用效率

效率高

5

听课坐姿、听课状态

坐姿端正、状态良好

6

大声答情况

有待改进

                 

     检查人: 张平众、杨旺        2020年 10月20日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专项调研督导检查表

学科:  化学     教师:  杜军     班级:  高三(6)班

 

学科

化学

上课内容

反应热  盖斯定律

课型

复习课

模式

课标展示 → 自主梳理 → 策略点拨(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 迁移拓展 → 整理完善 → 例题展示(教师点拨、方法小结) → 练习尝试(独自思考、交流展示) → 总结反思

教案(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环节落实)

1

课标展示

1

已落实

2

自主梳理

2

已落实

3

策略点拨

3

已落实

4

迁移拓展

4

已落实

5

整理完善

5

已落实

6

例题展示

6

已落实

7

练习尝试

7

已落实

8

总结反思

8

已落实

学习常规

1

草稿本规范使用

 

2

错题集规范整理

规范

3

长尾夹规范使用

规范

4

学案、资料使用效率

效率高

5

听课坐姿、听课状态

坐姿端正、状态良好

6

大声答情况

有待改进

第6篇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成绩分析 试卷评价

一直以来,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衡量学生学得如何,而且能反映教师教得怎样。但是传统考试往往只关心最后的结果即考试分数,评分结束后所有工作就随之结束,并未进行有效和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实际上,通过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可以得到许多宝贵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信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因此开展试卷质量分析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评价考试的质量,检验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考试之后,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此次考试的质量,只有有效的、可靠的考试结果才能作为评价教学质量、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其次,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试卷编制水平,改进考试工作。考试后用具体的量化数据反映出试卷存在的问题,可以减少教师凭经验出题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对于改进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最后,通过分析考生答题的情况,教师从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我们以武汉某大学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的情况说明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对改进教学活动、提高试卷编制质量的重要作用。

1.数据来源

授课人员为两名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医学院副教授,教材使用龚非力主编的第3版《医学免疫学》教材。授课对象为2012级72名学生。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过程中没有发生违反考场纪律的现象。试卷评判由相关任课老师负责,评卷过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力求试卷成绩的客观性,使试卷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次考试成绩作为医学免疫学试卷统计分析的依据。

2.试卷组成及得分情况

试题覆盖医学免疫学教科书各部分知识。整张试卷由5个部分组成: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考题基本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可以稳定考生在考试时可能产生的紧张情绪,使考生沉着答题。试卷考试题组成及其学生得分情况见表1,发现整体得分率较高,除了第一种题型选择题外,其他题型都有满分出现。

表1 试卷分数组成及学生得分情况

3.试卷质量检验标准的数学描述

试卷质量的主要检验标准可以通过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表现出来,这四个“度”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学业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否,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命题水平,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1]。为了表述方便,将待测试卷题目的个数设为n,每个题目的满分值分别为

区分度在0.4以上为最佳,在0.2~0.39之间为较好,低于0.2表示区分度很差[3]。

4.试卷质量的分析及讨论

4.1学生成绩频数分布:从考试分数的统计结果看,此次考试的分数总体比较高,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学生成绩频数分布见下图。此次考试中有1名学生不及格,最低分为54,最高分为98,相差44分,平均分为85.21,标准差10.5。考试成绩经正态性检验符合负偏态分布,分数主要集中在90分~94分之间,说明试题较易,平均分数较高,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要测试的内容。

图 学生成绩频数分布

4.2试卷质量的讨论:本次试题基本涵盖医学免疫学教材的所有内容,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极少部分试题为非授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学掌握。本次试题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对于免疫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基础知识与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试题数量充足,考查了学生对于医学免疫学的了解及一定分析应用能力。从考试情况看,所有学生均按时交卷,没有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而个别学生还出现提前交卷的情况,这说明试题量虽然较多,但是试题偏易,在今后的试卷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在这次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分数较高,考试平均成绩为85.21分。一般认为,设计合理的试卷成绩分布应当呈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而不应当呈现正偏态或负偏态分布[4]。但是,这要具体分析,成绩分布模型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学生群体的大小和抽样误差;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习认真刻苦和教师的积极施教;教师评定成绩的标准[5]。本次考试的试题难度P为0.45,属中等难度,而学生成绩稍微偏向高分段,分数分布呈现负偏态分布,这说明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很好。经过计算本次考试的信度为0.85,基本符合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对信度的要求。本次考试的效度为0.23,区分度为0.24,属中度,一般认为区分度大于0.4的试题较好,在0.2~0.39之间的试题属中等区分度,而小于0.15则说明试题区分度较差[6]。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论,本次医学免疫学测试中试题难度中等,而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好,因此整体分数较高。另外,本次考试的效度和信度适中,说明试题覆盖了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所以本次考试是一次对教学结果的有效测试。考试是一种终极评价方法,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可以衡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范围和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反映教学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在期末考试中,命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筛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免疫学大纲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优秀的学生与掌握情况不好的学生能在考试成绩上得以具体的区分体现。另外要求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可以通过测试。

对于今后的课程期末考试的命题与组卷,我们应该牢记:试题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7],这样才能使试卷的总体分量和难度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相适应,这样的考试成绩才更具有价值,更能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今后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后还要长期坚持试卷统计与分析,努力减少试题的分析偏差,为试题建设反馈信息,逐步提高试卷的出题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洪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6-89.

[2]牛惠芳,吕文峰,王淑玉.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1-113.

[3]田考聪,彭斌.试卷质量定量分析系统中的几个参数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52-54.

[4]张国才.学生学习成绩负偏态分布的合理性[J].江苏高教,2002(2):59-61.

[5]饶国辉,李洁明,,等.核医学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24-1125.

[6]文民刚,张立力,胡桂,等.对教育测量学中几个重要评价指标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33.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 等级考试管理 阶段性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考试管理是高校日常运行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反映。高校内除了校内考试还涉及各类国家级或者是省级的大型等级考试。等级考试管理在高校考试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等级考试使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等级考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等级考试管理也越发的重要。

高校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主要分为考试报名、考前准备、施考、考后收尾、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等几个阶段的工作。其中每一阶段都需要考务工作者细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必不可少,环环相扣,因此做好每部分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只是“例行公事”,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完,及时回顾或评价,总结这段工作中的成效与缺失,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找出经验,看到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任务。现将高校等级考试管理中阶段性工作总结在等级考试各阶段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如下:

1考试报名阶段

组织报名是等级考试工作的基础。对全日制在籍在校的学生,应采取教学管理软件的“网上报名”子系统。考生报名库来源于在校学生的学籍库,既控制了考生的报名资格,又确保考生报名信息的准确性。以大学英语四六级(CET)考试为例,网报时间结束后,将报名数据从教学管理软件中导出,经整理后按院系分别导入CET考务管理系统,使得每一段错误信息清晰化。总结出的错误信息及时修改后,才可使报名工作继续进行。

在所有信息都准确导入CET考务管理软件之后,做一个小总结,统计出各学部中各年级各专业的报名人数,以便核对报名费。所以这一小段工作总结出的人数统计表对核对各学部交费金额有很重要的作用。

2考前准备阶段

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给高校考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考前准备工作是否科学、规范,将直接影响施考的顺利进行。考前准备工作主要有考场安排、监考安排、考试工作人员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这些工作要细致入微地完成,任何一处小的疏忽都会给施考阶段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以CET考试为例,对考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要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列出考试工作人员分工,如主考、副主考、考务、巡考等;列出考场房间号,根据楼层安排巡考人员,登记姓名后备注出联系方式,这样做方便施考阶段遇到突发事件能够以最快速度找到人员解决;根据考试时间,列出工作流程,写出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及任务;列出考试时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个阶段的总结对施考阶段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每个参与考试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思路清晰,保障考试顺利完成。

3施考阶段

施考阶段工作是整件考试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重中之重,各阶段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确保施考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这段工作的阶段总结主要是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后的考试提供参考,避免其再度发生。例如,列出教师的监考情况,对于监考工作出现问题的教师,在下次考试中适当作出调整;列出试卷方面出现的问题,如今后考试中再出现同类问题能够找到解决方法;列出考试设备使用问题,出现问题的设备在下次考试前做到及时检修;列出考生违纪情况,对于违纪情况出现较多的院系,让其在下次考试前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

4考后收尾阶段

考后收尾阶段主要工作是试卷回收份数不少并且密封完好,考场记录单收齐,缺考及违纪情况统计准确,考试备品回收齐全,考试工作人员费用发放清晰。

这一阶段的总结主要会列出监考教师在清点、封装试卷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排序不准确、封装不正确或密封不严实等情况,在下一次考试的监考培训会上重点强调,避免再次发生;列出各类考试备品的回收情况,如有缺失要及时购买填补,以便下次考试能够备品充足;列出考试时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分析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下次考试时尽量避免。

5成绩分析阶段

从现代教学管理的角度看,必须高度重视和利用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功能,以便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反思与总结教师教学的问题。所以对考试成绩及时作出总结,对未来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以四六级考试为例,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应做一份总结。总结出各专业各年级的本次过级情况,列出过级率、最高分及平均分。同时对每个年级的累计过级情况作出总结,这样能及时掌握各年级的四六级过级情况。

高校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繁冗复杂的工作,它各阶段的工作又息息相关,只有把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使整个考试顺利完成。对每阶段工作做出阶段性总结,做到“段段清”,才能使考务工作者在整个考试中保持思路清晰,做出正确的判断,使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吕萌明.论高校等级考试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科学管理,2013.

[2] 齐素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考前精细化管理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第8篇

【关键词】学习系统;系统设计;模拟考试

目前学校中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和各门学科中的模拟考试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应用也十分广泛,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展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这两种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更多是服务于考试,在考试的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帮助不是很大;各学科中的模拟练习系统又是集成好的,内容不能做变更、互动性又比较差,不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并且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如网络条件、机房的使用限制条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系统作用的发挥。

一、需求分析

系统从用户类型出发设计为三个功能模块:

教师模块:在该模块中教师可以创建、删除自己的教学科目,并录入和编辑所任教科目的试题库和各章节教学内容、试题库和章节库的导入导出、生成本科目的文本试卷、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与学生进行消息交流。

章节库教学内容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已有的教学资源,避免教师重复制作这些素材,如教学课件等多媒体内容可以直接导入系统中。

系统的试题库预设了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五种题型。

学生模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科目进行章节学习和测试、查看历次考试成绩分析自己学习情况、可以根据教师要求将某次考试成绩上传以便教师进行考试成绩的分析、并可根据本地文件更新或联网文件两种方式进行系统更新、与教师进行消息交流。

在该模块中最为重要的是考试的自动评分,目前只提供了对前四种题型的自动评分,因为每次考试题量不大,所以采用的简单的组卷算法。

管理员模块:用户管理:创建、删除、设置权限等,避免教师操作他人教学科目,进行系统的设置:如设置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管理员模块中,每个用户都可以进入该模块,但教师和学生只拥有设置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的权限,而管理员才能进行用户权限管理。

二、系统结构设计

本文提出的学习考试系统是从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本学校的网络只在学习期间开放,假期期间关闭,并且学生不能随时进行上机练习,学生只能利用机房或家里的计算机进行学习。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将系统的功能设计成为主要在单机情况下完成,系统的更新(题库、学习用的章节库)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使用导出包进行单机更新和联网更新。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结构说明:教师更新的题库和章节学习库的导出包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导出更新包提供给学生进行本地更新,另一种是上传至学校服务器供学生下载更新,而教理对学生成绩分析和消息管理都是通过联网实现的,这是因为考虑进行学生成绩分析时肯定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过程中,学校服务器是处于开启状态,联网收取学生考试数据肯定比收取单机成绩导入包效率要高很多。学生的系统更新同样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获取本地文件(如直接拷贝或电子邮件传送等方式)进行更新,这种情况在本单位更为常见一些;另一方式是通过直接联网直接下载导出包进行系统更新如果学生所使用计算机可以保证联网状态,效率会更高一些。

一般学校都会有服务器,系统中的联网功能是借助学校服务器完成的。实现只需要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创建2个表,一个是用于消息通信的Message表和用户权限表Usertable以控制消息传送者的合法身份即可,Usertable表和本系统数据库中的Usertableg表一致即可。而系统更新数据和成绩分析数据是以导出文件方式存在的,在服务器开辟一个专用文件夹保存然后通过上传和下载来实现文件的传递,不同科目的导出包以固定的文件名存在,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下载时不会下载别的科目导出包。

三、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运行的数据量不是很大,保存的多媒体文件也是通过链接方式访问的,可以系统本身设置一个数据库存放全部数据,所以系统本身选择系统开发语言JAVA嵌入式数据库Derby。每个教师生成的试题库和章节学习表都是该数据库下的表,学生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选择学习科目直接访问到所在的表,系统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联系都可以通过该一个数据库实现,各个功能模块只需要关心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而不关心数据如何被其他模块使用,子系统之间不需要进行显式的数据转换。基于以上原因本系统的组成采用共享数据容器方式。

教师所使用系统的数据库和学生使用系统的数据库实际为同一数据库,教师实际起着一个创建维护表的角色而学生是一个使用表的角色。为了使学生系统数据库和教师系统数据库保持一致,学生本地数据库的更新可以采用本地文件或通过联网获得教师的更新文件用于系统数据的更新。在学校服务器数据库中创建2个表(用户权限表和信息表)即可通过远程访问方式实现,这样在设计本系统时不需要重点考虑学校数据库的系统,只确定远程访问方式就可以了。

系统数据库中主要表的组成,因篇幅关系只列出表的功能:

(1)用户表:区分登录用户的类型,确定该用户操作权限,如学生登录后是无法进入教师模块的。

(2)消息表: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传送消息。包括消息创建者、接收者、发送时间、接收时间、消息内容等。

(3)试题表:保存教师输入其教学科目试题内容,由教师创建并维护。学生可以访问该表并生成自己的考试试题表用于自己的测试。其中对于该表的答案字段进行的加密处理。

(4)章节内容表:教师创建并维护,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输入供学生访问学习。

(5)科目表:系统中记录每位教师创建自己的教学科目及相应的试题表和章节内容表,用来保证教师无法访问其他教师创建的试题表和章节内容表。

(6)试卷表:学生从教师创建的试题表生成的试卷,属于临时表,每次使用完毕后都会清空。

(7)成绩表:学生考试完毕后可以选择是否将本次成绩计入该成绩表中供成绩分析用,包括考试科目、成绩、成绩分析数据(包括难度分析、章节成绩分析、题目类型分析)。可以根据该表生成图表型分析数据。

第9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中职体育 篮球教学 应用 实验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1]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2]合作学习能培养人的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以及竞争、平等的意识。[3]

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学习基础都比较薄弱、自觉性不高、没有一定的目标[4],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让他们很好的去上体育课更是难上难,他们根本不会去练习老师教授的每个技术动作,课上只知道自己怎么样去玩,怎么样去逃避锻炼,那么如何让中职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加完善,更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上体育课并喜欢上体育呢?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目的。

本文试图将合作学习运用到中职体育的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学习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好的完成自己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更好的进行锻炼,喜欢上体育课。

二、实验对象和方法

以周口卫校一年级某班学生共30人为实验对象。

1.教学任务:篮球—双手胸前传球

2.实验方法:将30人分成两组,每组15人,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

3.教学方法:对照组的教学以常规教学为准,讲解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模仿——整体练习——分组练习——纠正动作——强化练习——下课实验组的教学,十五个学生一起首先相互之间传球,体会下传球的感觉,然后每个人说出对于传球的体会,再一起总结出传球的动作要领,再一起进行传球的练习体会,再十五人一起继续总结纠正传球的动作要领,如此反复到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传球的动作要领,最后对子或三个人进行强化练习。

4.评价标准:本节课的考核,是在两个水平相当的老师的考核下进行的。成绩分为两项,一个是技术成绩,一个是达标成绩,技术成绩是动作完成的质量来评定的,从持球到翻腕再到拨指最后到传球的整个系列的动作;而达标成绩是以完成的传球成功的次数来评定的,每个人都传球到墙上的一个指定的传球的区域上,传出去十个球,看每个人的成功的次数。在评定成绩的时候,将三十个人的顺序打乱,不按照分组的情况去测评,排除对于实验组有好的倾向的不公的成绩评定。教师在技术成绩打分上,满分是10分,最后学生的总成绩为两个老师的成绩的平均值。达标成绩满分为10个。最后进行成绩评定的时候将学生进行编号1—30号,其中对照组的学生的编号为:6、16、26、7、17、27、8、18、28、9、19、29、10、20、30,实验组学生的编号为:1、11、21、2、12、22、3、13、23、4、14、24、5、15、25,考试的顺序按照1—30号顺序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达标成绩分析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达标成绩在两位老师的考核下,如表1所示:

这是每个学生的传球到位的达标的个数,挑出15个实验组的(1、11、21、2、12、22、3、13、23、4、14、24、5、15、25),他们的成绩总得分为103,平均数为6.87,相对性的对照组(6、16、26、7、17、27、8、18、28、9、19、29、10、20、30)的成绩的总得分为85,平均数为5.67,从这两个成绩上就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的达标成绩要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在达标的成绩这一项上都要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

2.学生的技术成绩分析

在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的技术成绩在两位老师的考核下,如表2所示:

在所有学生的技术成绩上,和达标成绩一样,挑出15个实验组的(1、11、21、2、12、22、3、13、23、4、14、24、5、15、25),他们的成绩的总分为112,平均分为7.47,对照组(6、16、26、7、17、27、8、18、28、9、19、29、10、20、30)的成绩的总分为82,平均分为5.8,对照这个成绩来看,在技术成绩的评定上,实验组依旧大于对照组,而且这个差距要大于达标的成绩,说明运用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技术的掌握的影响更大,更能促进学生技术的学习。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在合作学习的影响下,中职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感受到了自己价值,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也就更好更快。同学之间有有了交流,同时提升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用合作学习使学习效果更加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在中职体育篮球的教学中,加入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有了更好的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期望将合作学习运用到更多的学习领域。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M].

第10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成绩;分析与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中职起点班(3个班,131人)与普高起点班(3个班,140人)共27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妇产科护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1.2方法6个班的学生均由笔者担任任课教师,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教学重点无差别。考试采用相同试卷,命题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出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各题型分值分配见表1。试题基本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试卷难易程度适中,6个班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时间均无差别。考试结束后,笔者采取统一标准阅卷评分,保证阅卷的公正、公平,并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生源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成绩分布本次妇产科护理考试参加人数为271人,其中,中职起点班131人,最高分90分,最低分37分,平均分65.36分;普高起点班140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46分,平均分76.65分。考试成绩各分数段分布见表2。2.2成绩分析表2显示,普高起点班和中职起点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分数集中在70~89分数段,成绩呈正态分布,能反映大多数学生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水平。从高分数段(80分以上)人数和及格率来看,普高起点班的高分数段人数明显多于中职起点班,及格率也明显高于中职起点班。

3讨论

从考试成绩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普高起点班与中职起点班学生妇产科护理考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3.1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高起点班学生所学科目较多,基础知识相对较扎实,思路开阔,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而中职起点班学生未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知识欠缺,而且由于受专业限制,知识面相对较窄[2],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思维方式较固定,容易被以往的教学方式桎梏,形成定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3.2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普高起点班学生在高中阶段未接触过医学科目,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加之绝大多数为女生,对妇产科护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上课认真、缺勤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后主动温习功课,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迎难而上,考前能根据教师讲课重点进行全面复习,认真应考。而中职起点班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上课缺勤较多,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有少数学生对考试成绩持无所谓态度。

4思考与对策

(1)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根据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课程标准。对不同生源学生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因才施教”,即使在师资配备相同、教学资源同步共享、学时一样的前提下,对于普高起点班和中职起点班,教师也要分别组织试卷[3]。(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根据不同生源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等特点,调整教学模式。如中职起点班学生已经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因此,教师可利用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让其随时随地学习,并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可让学生参与授课,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使学生间增加沟通、相互借鉴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另外,教师还可针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内化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3)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知识面广且较为抽象的临床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无法理解知识点而产生挫败感,甚至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正常分娩,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将抽象的分娩过程具体、形象、生动化,帮助学生理解;骨盆测量、四步触诊等实训项目,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对于疾病的讲解,教师可采取问题—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汲取”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提高学历和文化层次,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祥,李志芬.运用试卷分析提高题库命题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07-108.

[2]陈建梅.国内护理临床教学方法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3,18(4):316-317.

第11篇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 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 应用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Surgery Nursing Teaching.

Pan Yan , Health School of Zigong City;Wang Guanjie, No.1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City, SiCHuan, China. 643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Surgery Nursing teaching.Methods: 200 nursing students from four clas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n=100) received cas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hile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n=100)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ourse of Surgery Nursing.Then,the outcomes of teaching were evaluated. Results : The theory test of final exam and medical case analysis , the average scores of performa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nursing are 82.27±7.34points and 8.52±0.72points , which in the control group are 71.94±9.01points and 6.55±0.97points,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ere shown (P

【Key words】 Surgery Nursing;case teaching method;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05-02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主干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在以往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主讲为主,其弊端在于不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导致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知所措,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为了及早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随机选取2010届部分中专护理班在《外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尝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届三年制护理中专班4个班为研究对象,4个班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均智育成绩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因此,随机选择114、118班共100人为实验组,采用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合用案例教学;115、116班共10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同一老师教学,按同一教学大纲、教材授课,保证授课内容同步。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教学方法

1.2.1.1 选编案例

选编的案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包含核心、关键的知识点,真实、生动、典型,具有针对性,均根据学科章节的重点及常见病、多发病,从医院真实病例及相关书籍的典型病例中选择。每个章节一般选2-4个典型案例。

1.2.1.2 实施案例教学

首先把编好的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分析、讨论。上课时,将案例随机分配到6个小组中,让学生针对所分配的案例进行小组准备十分钟。然后每小组推选l名代表发言,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具体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四个方面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发言时间限定为5分钟,超时即下台。代表发言结束后,先请学生互相点评,老师再逐组点评、总结。在点评、总结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指出存在的错误和不足,给予点拨、纠正、补充。最后,在6个组中评出1个分析较完整、表达较清楚、辩论较充分的小组,给组内成员加平时成绩,以资鼓励。

1.2.2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法,老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有步骤地将原理、结论等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

1.3 效果检测

1.3.1 问卷调查 自制问卷调查表1份。实验组护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共发放100份,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3.2 考试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及病案分析(占期末理论成绩的10%)平均成绩分析对比,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1.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成组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护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见表1。

表1显示,实验组护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较高,收获较大。

2.2 两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和病案分析平均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Case Study)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在1870年创立[1]。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案例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教材中规定的能力培养的延伸和拓展[2]。它使教材更真实、更贴近临床实际,通过对临床案例的讨论分析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有生命和活力,使学生愿意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讨解决活生生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科目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2 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接触临床实例,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为护生以后更好的适应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案例教学法使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给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条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能灵活运用,提高了学习效果。这一点可以从表2看出。

3.4 提高了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小组成员通过学习、交流,形成小组讨论结果,对学生的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协同分工等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并且每次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有时间限制,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精准的语言阐述表达观点,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5 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需要精心编写案例,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调控;如果课堂上只是教师讲授、分析、给出答案,没有学生发言,那么病例教学也只是教师的独角戏,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什么差别[3]。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当主角,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和主持者,营造积极讨论的氛围,使学生加强交流,促使问题深化,达到预期的目标。

总之,案例教学法真实、自然,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问题[4]。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来作为传统教学法的补充是有效可行的。

参 考 文 献

[1]王馨.创建案例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发展,2008,6:55―56.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OO0.

第12篇

高等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诸如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等非医学类的医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熟悉相关医学课程及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基础,基础医学概论正是使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基础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它成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一、课程性质地位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概要介绍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是一门融会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它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了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使基础医学知识体系高度融合,课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简要的、明晰的认识。它是我校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考查课程,为这些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学时总计11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08学时、考核2学时。适用于四年制药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学生。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将所学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和课程资源的选用

根据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学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系统性和融合性,我们选用了刘利兵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基本教材。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前述相关课程教材和牡丹江医学院校园网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参考资料与课程辅助资源。

五、课程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及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成的教改小组负责论证审核教学大纲等,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任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学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总结反馈。课程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一学期内修完。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如在部分章节采用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课堂讨论式教学,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问题,学习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章节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与临床基础理论相关的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辅以学生自修教师辅导答疑的教学方法,如与中学学过的知识相关且易懂的内容(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答疑、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六、课程考核

本门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课。考试方式为综合评价学习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出勤和测验构成,测验方式由测验教师决定,占总成绩的2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及权重为选择题60%、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简答题20%,占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教学效果与课程评价

通过校、院二级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平时测验、考核等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我们将课程考核作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笔试,根据课程命题标准、实施教考分离、设A、B卷,有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以百分制评分,课程最后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对成绩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义。2012年6月我们对我校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29人、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7人,共计56人,进行了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问卷有效率100%。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药学专业整体学习态度端正,全体学生对目前班集体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有75.87%的学生对目前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药学专业全体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与本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帮助很大”或‘‘有一定关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在这一问题上,有51.72%学生认为课程开设与专业相关性大或有相关性。

在授课条件相同和试卷难度相同的前提下,我们利用牡丹江医学院成绩分析软件将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所有学生成绩输入该系统,生成最终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成绩分析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同等教学条件下,药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成绩优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班级整体学习气氛,学生个体对开设课程与自身专业认知度、课堂实际运行中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水平,都是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效果成正相关的。